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2024-09-01

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共11篇)

1.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一

时代在不断进步, 科技在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系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一项重要内容, 关系到全民用电的安全与供电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随着电网智能化的不断建设, 当前市场上出现了新的电力服务要求。对此, 传统的电力营销系统和体系已经难以支撑现代化的市场服务内容和电网建设要求。为了最大可能的发挥智能电网的服务效能, 供电企业必须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电力营销体系, 以适应智能电网背景下的市场化电力服务。

1 电智能电网概述

1.1 智能供电的含义

智能供电就是指供电企业本着方便客户用电, 提供更为高效的供电服务和沟通渠道的目的, 借助高新技术和互联网管理系统实现快速控制、管理、服务、通信等功能, 可以完成供电企业与市场终端之间的精准测量、快速连接、智能收费和便捷服务。

智能电网构建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提升电网系统服务和营销的智能化。通过电力系统的电子通讯设备以及功能传感器, 连接终端 (客户端) , 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用电控制网络, 管理平台可以借助这套网络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合理调度电力资源, 提升服务的速度和效率。

1.2 智能电网环境下供电的特点

智能电网环境下供电企业主要的转变在于供电特征的智能化, 具体有:高科技设备, 技术先进;经济便捷效率高;服务种类丰富, 门槛低;电力营销市场化程度高, 平台系统完善。这里的技术先进, 表现在智能电网实现了集控制与测量技术、高速海量储存技术、智能通信连接、精准测量多功能集合为一体的智能服务网络。而且在智能电网环境下, 客户与供电企业构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电力资源的选择, 帮助供电企业更有效地完成电力市场的调查, 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电力营销、管理和服务。

2 基于智能电网环境的新型电力营销体系构建

2.1 智能电网对原有电力营销的影响

智能电网完的出现, 消除了以往难以消除的电网内的谐波电流, 提高了供电服务的安全性。利用高科技手段, 将遍及全市的分散电源、电器终端集中在一个完整的网络中, 不仅方便了市场管理, 更提升了供电企业的服务潜力。

此外, 智能电网的出现将会打破现有的电力营销格局, 进一步增加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 同时衍生出一大批新的电力服务方式。在智能电网的带动下, 未来客户的用电需求将会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 加快多样化的用电趋势。所以, 针对智能电网, 供电企业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营销和服务体系, 以适应市场的竞争。

2.2 新型营销体系的构建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 供电企业市场营销方向归根结底还是要以客户为中心, 转变营销观念, 构建一套新型的电力营销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两大部分。

2.2.1 市场营销体系

首先, 要想建立良好的营销体系, 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利用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手段完善营销人才储备;第二, 供电企业要转变以往的垄断观念, 与市场相结合, 帮助管理者完成宏观的电力资源购、售电市场分析与预测, 合理规划和建设配电网络, 解决电力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难题;第三, 不断增加营销内容, 丰富产品类型, 通过电力资源消费指标的统计、查询、分析以及对用电时限、用电总量等数据对电力客户进行评价和考核, 建立一套分级的客户细分规则, 对于不同级别的客户区别对待, 留住电力“大客户”;第四, 构建一个专门的部门, 不断分析国内外的市场形势, 研究国内政策变化, 积极配合国家对电力资源的升级, 为公司管理者提供政策的方向性指导;第五, 加强技术研发和维护能力, 将电力资源的建设和维护一同融入电力营销体系, 将电力建设市场化, 实现盈利;将电力维护常态化, 方便客户电力设施的维修。

2.2.2 客户服务体系

完善电力营销体系的构建, 加强客户服务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首先, 供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包括客服服务规划、客户服务监督、客户服务评价体系。真正实现电力营销的市场化;第二, 供电企业还需要加强日常的工作。工作态度与责任心, 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减少出错率, 降低与客户的纠纷;第三, 建立适应智能电网环境的智能服务平台, 对客户进行自助网上服务, 实现电力营销的智能化;第四, 对客户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对于用户用电情况异常, 要完成在线分析、动态跟踪和智能控制功能, 帮助客户实现智能判断、快速排除故障, 危急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自动寻找替代电源等, 减少客户的损失, 提高用电安全。

3 总结

综上所述,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稳定提高, 人民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营销工作比以往面对的问题也更加繁杂。对此, 电力企业的管理层要不断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 提高自动化营销程度, 深挖潜能, 提高效益, 增强客户服务意识, 提高对外服务能力。促进电力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20世纪末,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掀起了猛烈的旋风, 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成为当前各行各业变革的主旋律。为了实现更高效的电力营销管理和电力资源服务, 国家电网已经开始逐步推广智能电网系统。这给当前的电力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作者结合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和市场现状, 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服务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友能.浅谈加强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06) .

[2]李未.论当前形势下的供电服务与电力营销趋势[D].清华大学工学硕士论文, 2012 (23) .

[3]邓志斌.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和性能调整[J].江西电力, 2013 (22) :45.

2.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二

摘要:中国的电力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改革以来,已实现政企分开、厂网分离,并逐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但总体而言,产业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企业公司化运作仍有待提升。在大力推行智能电网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变革与创新。本文从技术和组织两个层面,结合电力企业的运营实践讨论了智能电网推动下的电力企业变革。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企业技术变革组织变革

1 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恶化已成为困扰全球的严重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并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革命。作为国家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电网是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载体,是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平台,将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世界各国积极对电网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提高电网运行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智能电网是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同的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提高电网运行能力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智能电网在国际上的实践表明,智能电网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案,电力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目标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智能电网进行裁剪和调整,以适应自己的情况;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要根据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进行有效的改革和调整,为智能电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就我国而言,智能电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变革与创新,本文结合当前现状,主要从技术和组织两个层面对电力企业的变革与创新进行探讨。

2 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达到电网运行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的新型电网发展模式。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代表着电网未来发展的方向。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又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概念,主要内涵包括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等内容[1-3]。

目前,国内在智能电网相关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输电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配用电领域的智能化应用研究也在积极探索之中。[4]华东电网、华北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和许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投入到智能电网的发展探索与研究之中,分别开发研究了关于智能电网发展的相关项目成果,为智能电网发展的技术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国内外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动态,揭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内涵与特征,制定了发展目标、技术框架体系与实施计划等。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更是为中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规划试点、全面建设、引领提升三阶段的建设方案,确定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已进入全面探索并逐步发展阶段,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3 智能电网推动下的电力企业变革与创新

3.1 电力企业的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是智能电网推动下电力企业变革的主要方面,主要体现为电网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作为智能电网“四化”特征的突破口,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建设与应用并行推进的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智能电网的发展将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首先,信息化将渗透到业务价值链的各环节。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覆盖从电源、输配电、售电和用电管理的各个环节,信息化也将成为各业务环节实现智能化的手段,信息化部门需要为更多新的业务需求提供支撑和服务,如提供基于智能设备的应用功能、为设备安全交互提供可监测的数字宽带网络等。

其次,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将结合紧密。在建设智能电网的环境下,调度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的结合将更加紧密。由于大批的智能设备、仪器仪表、传感器等将被置入各级电网以及终端用户侧,届时将有大量的设备状态数据、生产实时数据、负荷数据在各类设备之间、系统之间传递,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都需要依赖这些数据来完成,管理决策信息也需要有效地反馈到电网运行中,并进行调节。因此,信息化部门将需要提供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交互的平台,为更多实时数据的安全传输、科学管理和分析应用提供环境和工具。

最后,信息化与业务创新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带动业务与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促使企业研发更多新的应用和面向用户的增值服务;同时,管理能力的创新也将对信息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二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发展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3.2 电力企业的组织变革

3.2.1人员管理模式变革

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公司对高素质技术研究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这将对电力企业现有的人才结构提出重要的挑战。面对智能电网管理和发展的需求,企业内部将出现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技能的员工,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激励措施来保持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智能电网带来的人员上的需求,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3.2.2组织管理的分权化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点,在安全生产运行方面的执行需要十分严格的命令链,需要高度集权式的组织。但是面对智能电网对员工发展和人员管理模式提出的挑战,在进行关系员工利益的决策时,这样集权的管理方式将损害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电力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力的下放,使员工参与到智能电网的建设与管理当中,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尤其对于供电产业链的终端,他们直接面对客户,需要及时处理问题,只有适当授权才能使电力企业及时了解用户真实的需求,满足客户用电的各种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5]。

3.2.3组织文化变革

组织文化是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公司倡导“创新、引领、提升”的组织文化,核心在于加大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这将是对原有组织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将大大促进电力企业形成更加优秀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变革是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改革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而带来的必然结果。

4结语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同的电网发展模式。智能电网的发展对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各个领域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并对现有的电网运营模式提出挑战。本文仅从技术和组织层面对智能电网带来的电力企业变革与创新进行了探析,其更廣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振正.智能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智能电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222513.htm.

[3]许晓慧.智能电网导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4]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EB/OL].

http://www.dqjsw.com.cn/xinwen/shichangdongtai/88371.html.

[5]马作宽.组织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季旭(1983.7-),男,汉族,北京人,现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项目管理专业在读工程硕士。

3.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三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市场;产业化;可再生资源

1引言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电网的运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网络的促进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在新能源的运用成为主流的今天,智能电网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电网耗能严重的问题。智能电网可谓是新世纪的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

2智能电网建设

2.1智能电网的本质

智能电网的建设普遍以原有的物理电网为建设基础,打好底子,再辅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等对传统电网的各个环节进行联通,从而建立起结构优化的智能电网系统[1]。智能电网的建设,对电网运作输送的电量及电能质量等都能有所保障,对提高电网运作的安全性、可靠性更是功不可没。

2.2智能电网的优势

智能电网拥有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将故障进行隔离,从而将故障控制在最小范围,随后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自我修复处理故障,使系统恢复正常运作。智能电网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原有的系统进行了优化,在运行中,有效提高了电网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2.3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

4.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四

【摘要】本文对智能电网的含义及特点做简单介绍,对其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系统规划;智能电网应用

1智能电网的含义及特点

1.1简述智能电网的含义

智能电网是一种全新的智能化电网模式,它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相关技术融合运用而成,再将新型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设备,如:输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等,其可以更有效的节约能源,确保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的运行,对改变传统的电力行业运行模式,以及其未来发展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1.2概括智能电网的特点

1.2.1自愈

所谓的“自愈”是指当电网中有元件出现问题时,不用人为处理,将出问题的元件自动隔离,及时恢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1.2.2坚强

智能电网能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受到广泛青睐,是因为智能电网的抗击能力和反击能力较强,有时电网会受外界影响而不能正常供电,此时智能电网的抗击性就会表现出来,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此外,智能电网还具有一定防计算机病毒入侵功能,当智能电网运行时遭到攻击或破坏,可以自行快速修复,并对其进行反击。

1.2.3集成

智能电网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所有电力系统环节进行集中管理,有助于信息集成和共享,对管理也实现了统一标准化。

1.2.4优化

智能电网的应用,优化了电力行业的管理运行,保障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从长远角度看,其对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是有益的。

2智能电网的优势

2.1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规划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此复杂难题,需要从电力电子技术上做改进,因此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电网结构孕育而生。它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统一标准化管理。还能充分利用资源,为国家节约大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它决定了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对电力系统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多添了层保障。大大提升了电网运行及管理的工作效率。

2.2可融合多种先进技术

如上文所述,智能电网技术更确定地说是一种集合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融合技术,比如当前应用较广的智能调度技术、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现代化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现代化输电配电技术和高速双向通信技术都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融合,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应用,为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3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要点

3.1建立智能电网中的信息模型

构建智能电网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里不仅需要对电力系统本身的信息进行管理,还要对每个数据进行整理。所以,智能电网管理系统除包含生产属性信息之外还包括空间图形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利用坐标形式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节点进行准确定位,比如在此工作进行过程中,可通过GIS以坐标(X,Y)的形式进行清晰的表达。另外,通常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的信息数据十分繁杂、庞大,而智能电网中的空间图形信息系统即可对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固定设施进行全程监控,而这些监控结果均可有明确的反映在几何模型中,从数学的角度上讲,它们是点、线,以及面的对象集合,这些集合,都具有各自的属性特点和几何特征,并分别代表着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地物设施。因此,对于以过程数据构建模型,完全可以通过位置来实现。

3.2数据库的自动更新

在当今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时代里,对电网中的数据库信息都要进行统一管理,对数据库内容要分层自动化更新,对电网设备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做好实时更新记录,这种新型模式可在变电站发电厂和煤矿行业中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中心数据,并持续自动更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系统操作屏显示过慢而造成的不便,该数据更新模式能够大量存储有关数据,提高服务器的工作效率,促进电网系统更加安全、有效的运行。如此持续自动更新数据,有利于控制中心对各电力子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3.3对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

智能电网的应用,实现了电网管理智能化,并优化了调度,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减少了能源损耗,满足当前可持续发展要求。智能电网有很多优点,它能充分利用新型可再生能源进行可再生的间歇性发电,如此,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又极大地保护了环境。在能源紧缺的时代,社会倡导发展低碳经济,而智能电网就满足了人们需要,对能源可持续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在不久的未来,很有可能实现智能电网与电视、电信等安全系统远程控制模式的统一。在一定的模式下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有效控制和管理电力系统运行设备,做到对系统的所有目的状态实时自动监测,进而实现对智能电网子系统所有状态的智能化监控。总而言之,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及智能化管理,以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效益都有重要价值。

3.4系统交互组件

系统交互组件的作用是维护和查询更新信息,它能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中的管理设施及机器设备的`起止时间不同、种类差异等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发生信息改变时,其会及时更新信息维护数据,比如,其中的业务交叉组件具备让电力系统拥有漫游、放大、缩小等功能,并且可按照用户的初始位置选择捷径。子系统渲染、交互和属性查询组成了显示系统,其中渲染组件由矢量和栅格构成,有效利用失栅混合技术的优势。工作人员还能够利用属性查询组件对所有设备进行点选查询。值得一提的是,系统交互组件中的缓存管理组件拥有一个特殊功能,它能组合电力系统显示组件,对用户提出的指令及时做出回应,通过对端口缓存的几何和属性数据筛选后,将有效的数据呈现到电力系统规划工作者眼前。除这些之外,智能电网的“自愈”优点又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能,对供电企业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供电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

4结语

综上可知,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技术中的应用,不但可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管理难度,提升管控效率,而且在节能降耗,有效控制技术成本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不断结语经验,以为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姚永嘉.浅析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2):231.

5.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五

摘要:在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无论是人们生活工作,还是企业生产,都对电力输送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且传统的电网建设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相关要求,因此已经全面加强建设智能电网,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本文主要是对电力信息通信和智能电网、在智能电网中对电力信息通信的应用两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信息通信;应用

通过建设智能电网,能够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保障,并且通过分析智能电网的各个阶段,还能够进一步明确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提高重视。在智能电网中,实时、双向、集成、高速的通信系统作为其建设基础,能够很好的实现智能电网数据保护、控制以及获取功能的实现,大大提高智能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其中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智能电网中各方面不同的需求,针对性的合理应用电力信息通信,保证其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出来。

一、电力信息通信和智能电网

(一)电力信息通信

电力信息通信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电力系统配电、输电、变电、发电等多项功能的基础保障。在生产和使用电力的过程中,由于整个环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实现统一调度、集中管理各个环节,提高电力传输的经济、安全,就需要加强协作配合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是否可靠、通信系统是否健全,是保证电网能够安全配电、供电的关键。由于电力信息通信和配电网的物理结构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服务对象也具有一致性,因此两者之间关系密切[1]。电力信息通信是电力市场实现商业化、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控制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电力系统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智能电网

电力系统中的用电、输电、变电、发电等各个环节都是智能电网的研究对象,为了有效开发电网管理中的信息管理技术,并全面整合,就能够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要求,进而进一步提高电力输送和生产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智能电网建设作为现代电力企业的主要追求,通过有效结合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安全,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来有效解决,确保电网能够安全运行。

二、在智能电网中对电力信息通信的应用

(一)在发电领域中对电力信息通信的应用

电力信息通信在库容调度、水情预报、电力市场交易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应用,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并通过监控和信息接入电力系统,就能够有效传输各种技术和信息参数,同时还能够及时反馈,进而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显著增强,实现信息通信转换智能化。另外电力信息通信在新能源接入之后,还客观有效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促进电力发电系统的进一步完善[2]。

(二)在变电领域中对电力信息通信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必须提高对智能变电站建设的重视程度,其目的是为智能电网提供控制对象和监控数据,是智能电网顺利建设的物理基础,在中整个智能电网建设中都会有所涉及。其中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时候,需要全面利用传感、控制、智能、信息等各项先进技术,完成信息平台规范化、一层设备智能化、二层设备网络化,实现变电站智能调节、运行自动控制、协同互动站外系统、全景实时监测等功能,大大提高变电稳定性和安全性[3]。

(三)在电领域中对电力信息通信的应用

电力企业如果要将电力资源顺利输送给用电用户,就需要依靠稳定、安全的输送通道,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就能够保护供电继电,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安全,而且在电能控制、实时数据记录、电能调度方面也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电力安全预警、电力可视化检测等多个方面都会应用电力信息通信,进而保证智能电网输电的`可靠、安全、稳定。两用户端之间传递信息,通信协议要求和传输时间方面存在的差异都较为显著,因此需要加强控制和调度。

(四)在配电领域中对电力信息通信的应用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架构具有可靠、灵活、高效的特点,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能够做到故障预警,并自动化处理相关故障,因此电源与储能元件之间的高渗透性接入要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而将现代计算机信息通信测控技术融入到智能配电网当中,在未来配电系统的优化、自愈、集成、互动、兼容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实现其长效发展[4]。

(五)在用电领域中对电力信息通信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用电用户是运行的终端。其中就用电用户来说,由于层次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具有多元化特点,为了保证用户用电的可靠、安全,就必须能够高效、及时的处理和监控各种数据信息[5]。电力信息通信在用电领域中的主要是在电力营销管理、电能计量管理、用电信息采集等方面应用,以此为基础就需要科学选择电力信息通信方面,保证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能够稳定、高效运行,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维护用电用户和电力系统之间沟通良好,为用户用电的可靠、安全提供保障。

三、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用电量和输电量都逐渐增加,这对智能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电力信息通信的应用,这对提高智能电网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互动性、高速性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更好的满足建设要求都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大大提高用户用电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庶,张宛利,李华静.浅谈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6):115-116.

[2]邹海亮.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220+223.

[3]程猛猛,李艳敏.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7,34(01):138-139.

[4]刘志功,毕晓伟.分析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4,16(19):60.

6.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六

关键词:智能电网,视阈,电力施工设计

众所周知, 随着智能电网的逐渐普及, 电力系统的施工和设计越来越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但是与此同时, 我国城乡电力资源紧张的现状仍然存在, 而且一些地区配电网的运行还不够成熟[1]。因此, 如何在智能电网视阈下进行电力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就成为了广大电力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1 智能电网

顾名思义, 智能电网简单来说就是在当前电网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先进电网的运行技术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相比传统电网来说, 具有显著的智能性, 一方面体现在整个电网运行的自动化,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2]。智能电网相比传统电网来说, 不仅更加的先进, 而且节约电力资源、系统安全性更强, 因此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科技价值的结合。

1.1 智能电网特点

智能电网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可靠性。智能电网的可靠性一方面体现在电力系统故障率较低,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即使电力系统出现故障, 智能电网仍旧能够维持运行, 并且找出故障点。不仅如此, 一些先进的智能电网甚至能够防止信息泄露, 这对于国家电力部门来说无疑是可靠性的最重要标准。

智能电网除了可靠性这一基础特点外, 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例如在一些西部偏远地区, 由于风力资源较为丰富, 因此风力发电设施较为完善。但是由于传统电网的兼容性较低, 加上风力发电的电力强度变化较大, 因此容易对电网造成冲击。但是由于智能电网在电力控制方面十分先进, 因此能够有效地对风力发电电流进行调节, 从而保障了整个电网的安全性。当然, 智能电网除了以上优势外, 还有许多其他优势, 例如互动性强、节能环保、自我修复能力强等等。

1.2 技术构成

虽然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但是其大部分技术构成还是计算机技术, 主要有:

1) 双向通信技术。智能电网的双向通信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故障区域的及时查找, 而且能够自动选择其他途径运输电力资源, 因此很好地实现了双向通信的高速化与智能化。

2) 智能终端机。众所周知, 智能电网的一大技术构成就是智能终端机。智能终端机的优势在于能够实时的进行电力资源的调配, 其调配方式为全面调控, 再加上相应的数据备份与GOOSE信号传输方式,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传统电网数据处理的时间。

2 智能电网视阈下的电力施工设计

笔者认为, 在智能电网的视阈下进行电力工程施工设计, 其基本精神应该是以人为本。所谓的以人为本, 简单来说就是将电网运行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 一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现用电需求, 另一方面则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参见图1) 。

图1所示的是当前智能电网施工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理念, 从图1能够看出, 智能电网的施工设计首先要做到智能高效, 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追求低碳经济和绿色能源, 而智能电网施工设计的最终目的则在于帮助居民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要加强智能电网的智能化, 智能电网的技术关键是其调控中心。通常情况下, 调控中心主要分为自动化中心、计算机中心以及交互界面, 三者之中最直观的智能体现就是交互界面。交互界面不仅能够进行电网系统的实时观测, 而且能够对电网之中的协调控制关系进行分析, 从而使有关智能电网的决策能够更加贴近城镇居民的需要。除此之外, 智能电网的计算机中心和自动化中心能够增加其应用空间, 有条件的地区一次性投入的智能电网能够保持几年的可靠运行, 从而节约了资源。

3 结束语

综上, 本文对智能电网视阈下的电力施工设计进行了研究, 集中分析了智能电网的优势所在。通过分析智能电网的优势, 从而切实了解了传统电网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差距, 同时明确了智能电网基础设施施工设计所应秉持的理念。总而言之, 智能电网的施工设计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将居民的用电安全、可靠、便捷作为施工设计的指导精神。与此同时, 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从而降低传统电网对于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建平, 胡建绩.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10) :1-7.

7.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七

【关键词】智能电网;网络营销;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他不再只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它还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的购买商品,让快递送货上门。这种方便、快捷、目的性强的营销方式起初并不被人们所接受,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络营销已经基本取代了老旧的实体店营销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而将智能电网下的电力以网络营销的模式进行销售具备了快速性、准确性、目的性等优点,似乎是当今状况下不错的选择。

1.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电网仅靠集中、单一的发电方式接入电网,并且相对于智能电网的电力双向流动、利用效率高、供电可靠性高的特点而言,传统电网更加的显得“不靠谱”,而且化石能源发电的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污染,还给世界能源的储备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但智能电网就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智能电网是将现代信息、通信、控制技术和新能源发电技术深度集成应用于电网各个领域,涵盖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智能电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点,是新世纪供电领域一项重大的突破,是实现电力、信息、业务一体化的载体。由此可见,实现智能电网技术对我国电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项技术将预示着我国电力行业进入新的里程碑。目前我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电、火电、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最优模式,胥威汀等研究了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非常适用于我国。

2.智能电网的利弊

相对于传统发电方式而言,智能电网的分布式发电无疑存在着巨大的优势,首先其对电力市场的营销模式的改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电力市场由原先的单一的、垄断式的售电模式转变成为了自由的、随市场价格而变动的售电模式,这样的的电价可以因为市场因素的改变而得到调节,这样不仅可以使电力能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还会使电力的多少可以随着价格信号的波动而适当的增加或减少,这种机制大大的减少了电力浪费的情况,使输电的终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订制”电力。其次,智能电网的存在可以有效的调节市场,电是我们每家每户的必需品,智能电网的存在,可以通过经济杠杆作用调节用户对电量的使用的多少,这样就会使每家每户了解到自身是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总的使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最重要的是智能电网的多元化的、分布式的能源发电接入电网使电负荷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同时也让传统能源的紧张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机会。智能电网的接入大多靠可再生能源发电,这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最后,智能电网的启用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电力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尽可能的杜绝电网堵塞、供电不足等状况,提升整个电力资产运营的效率,新兴行业还会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国家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当然智能电网的发展并不是一本万利的,从其本质来看智能电网打破了国家传统电网行业的垄断行为,在实行智能电网的过程中会对传统电网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没人可以估量这种冲击所带来的后果,也许只是企业的经营模式的改变,也可能引起一场亚洲金融风暴。除此之外,我国对于智能电网的认识并不深刻,对于国家是否采取这种供电方式还有很多争论,而建设智能电网,需要各行业(电力、通信、网络)互相沟通、通力合作,但我国并不能做到各行业统一行动,因此需要国家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成立主导部门。

3.网络营销的概念

网络营销是现代社会节奏快、互联网技术发达、人们不愿意逛街催化出的产物,它是现代通讯技术、与快递行业、网上支付行业的载体,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等接入端及wifi等中间传输体的普及,网络营销愈发的火爆。网络也已经脱离了工具的范围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甚至于改变了人们的信仰。这些改变本文不会去善加評论,但网络确实的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即使是经过千年而没有改变的实体店营销方式也要甘拜下风,而如果将智能电网下的电力以网络营销的方法进行销售,那将会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就,这将是人类新时代的里程碑。

4.智能电网电力的网络营销

目前我国的电力价格仍以国家规定为主,并不会根据市场的需求量而改变。这样一来,供电的价格就会是机械的、死板的,不能够像寻常商品的价格那样反映出市场的需求问题,对于供电公司来说无法以此为依据调整供电价格,这就对供电公司售电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拓展业务变得很困难。如果实施电力的网络销售策略,不仅可以保证电力销售的价格的平衡性、公正性,还能使电力公司与用户双方避免一些因资金原因产生的不必要的误会。同时可以将用户的一些用电信息录入电脑中,根据这些信息供电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电力营销发展策略、调整电力的价格,这样的方法不仅减少了人力、投资,还会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石。不仅如此,电力这一商品还有不易储存、无实体化等特点,我们可以将电力看成信息的一种。如果采用网络营销这种方式,可以省去物流这一步骤,节省了资金,还最大化了电力传输过程的迅速、准确的特点。而对于智能电网而言,网络销售明显更为重要,在采用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进行电网接入供电后,原先的企业垄断式的销电方式不存在了,而是变成了每个用户都是用电个体、每个用户也都可以是供电个体。用户没有用完的电力也可以通过电网返还回去,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改变自己的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对于这些条件而言明显网络营销更适合于智能电网销售电力。由此可见采用网络营销是一个明确的选择,而虽然这一方式十分的方便快捷,但却对网络的基础设施要求极高,一方面企业应该尽快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以应付庞大的用电群体,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网络防火墙的建设,预防某些犯罪分子偷电、盗电。而就算使用了网络营销的方法,企业也不应该忽视服务质量的问题,从垄断式销售变为竞争式销售,客户就是自己的“上帝”,创造完善的网络销售服务系统会为你的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这样就会在获得足够利益的基础上还会获得好的口碑,实现双赢。

5.结语

从未来来看,智能电网供电已经成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而网络营销正是这种供电模式下最好的营销方式,因此希望各企业重视这一问题,做好改革的计划和准备,争取与世界领先水平接轨,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亚.智能电网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4.

[2]姚掘玉,刘俊勇,刘友波,张建明.智能营销研究概述(二)—我国智能背销发展战略与机[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129-144.

[3]鲁刚,魏纷,马莉.智能.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9)

8.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八

题 目 智能电网技术 专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班 级 研1015 学 生 杨晓玲 学 号 1043010983

2011 年

智能电网技术

--关于15kV SiC IGBT的发展及其对电力应用的影响

摘要: 虽然硅晶体电力设备应用于电力电子工业已经有50多年,但是以硅为基础的技术在功率处理和频率转换方面已受到限制。SiC有着击穿电场特别强,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快,热导率高,耐高温等优势,特别适于制作高频、高速、高压、高功率器件。本文详细介绍了具有高压高频耐高温的SiC IGBT的出现将会对电力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基于15kV SiC IGBT的固态变压器的优点。

引言

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代[1]:

第一代——Si双极晶体管(BJT)、晶闸管(SCR)及其派生器件。

功率晶闸管用来实现大容量的电流控制,在低频相位控制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这类器件的工作频率受到dV/dt、di/dt的限制,目前主要用在栅关断速度要求较低的场合(在kHz范围)。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一般采用功率双极结晶体管,但是对以大功率为应用目标的BJT,即使采用达林顿结构,在正向导通和强迫性栅关断过程中,电流增益P值一般也只能做到

第二代——功率MOSFET。

MOSFET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因此器件的栅控电流极小(IG—100nA数晕级)。MOSFET是多子器件,因而可以在更高的频率下(100kHz以上)实现开关工作,同时MOSFET具有比双极器件宽得多的安全工作区。正是因为这些优点,使功率MSOFET从80年代初期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大量产品,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功率MOSFET的导通电阻以至于跨导gm比双极器件以更快的速率随击穿电压增加而变坏,这使它们在高压工作范围处于劣势。

第三代——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它是一种包括MOSFET以及双极晶体管的复合功率半导体器件,兼有功率MOSFET和双极晶体管的优点。自1982年由美国GE公司提出以来,发展十分迅速。

商用的高压大电流1GBT器件仍在发展中,尽管德国的EUPEC生产的6500V/600A高压大功率IGBT器件已经获得实际应用,但其电压和电流容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高压领域的许多应用中,要求器件的电压达到10kV以上,目前只能通过IGBT串联等技术来实现。

1、SiC IGBT的优势

SiC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 Si和GaAs相比,SiC材料及器件具有以下优势:

(1)SiC的禁带宽度大(是Si的3倍,GaAs的2倍),本征温度高,由此SiC功率 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温度可以高达600℃。

(2)SiC的击穿场强高(是Si的10倍,GaAs的7倍),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最高工作电压比Si的同类器件高得多;由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导通电阻同材料击穿电场的立方成反比,因此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导通电阻比s i的同类器件的导通电阻低得多,结果其开关损耗便小得多。

(3)SIC的热导率高(是Si的2.5倍,GaAs的8倍),饱和电子漂移速率高(是si及GaAs的2倍),适合于高温高频大功率工作。SiC同Si一样,可以直接采用热氧化工艺在表面生长热Si02,由此可以同Si一样,采用平面工艺制作各种SiC MOS相关的器件,包括各种功率SiC MOSFET及IGBT。与同属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ZnO,GaN等相比,Sic已经实现了大尺寸高质量的商用衬底,以及低缺陷密度的SiC同质或异质结构材料,它们为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上所述,尽管Si功率半导体器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Si材料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它们使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首先,Si较低的临界击穿场强Ec,限制了器件的最高工作电压以及导通电阻,受限制的导通电阻使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损耗难以达到理想状态。Si较小的禁带宽度Eg及较低的热导率入,限制了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200℃)及最大功率。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电力电子工业的需求,以及更好地适应节能节电的大政方针,显然需要发展新半导体材料的功率器件。IGBT的新发展方向之一是SiC IGBT【2】。

具有高压高频耐高温的SiC IGBT的出现将会对电力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以前认为不切实际的观念现在已经成为可能,例如,固态变压器(SST)的观点取代了传统的60HZ分布式变压器。固态变压器的不仅是一台变压器,而且故障电流限制器,一个无功补偿器,并凹陷恢复。这些优点使固态变压器非常有希望应用在未来的动力系统中。虽然SST有很多优点,比如重量轻,体积小,整功率因数等,但是现在SST已经没有发展空间,因为硅晶体半导体设备的转换频率已受到限制。随着15KV,5KHZ的转换频率SiC IGBT的发展,SST将会成为事实,就像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关式电源取代60HZ变压器成为功率转换的标准。固态变压器关键是减小传统变压器的大小和重量。这要通过增加的DCSiC的经验参数,15-kV SiC电压动态雪崩崩溃发生图5所示。SiC IGBT发生动态崩溃点的功率密度约为7 mW/cm2,这比高电压硅器件的理论值超过了20倍。该动态雪崩击穿和关断I-V轨迹曲线在一个正常的运行状态发生的对比表明碳化硅IGBT具有强大的关断功能。结合了开关损耗低,速度快的优势,SiC IGBT强大的关断能力,使他们更适合在高电压电力电子当中应用。

图5 15kV SiC IGBT的静态雪崩击穿,动态雪崩击穿起始线及其典型的关断电流-电压轨迹曲线的比较

3、总结

在未来的发电和配电系统中,很可能涉及更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电网的分布。电力发电和存储互连或微电网并网,需通过一个新的能源分配和能源网络。能源互联网将具有双向的能量流的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提供重要的即插即用功能和隔离故障的用户端系统。对于具有高电压,高频和高温操作能力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需求是能源互联网所必需的。

SiC IGBT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压牵引电机的驱动和传统配电系统。由于SiC材料的优越性能 作为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后硅器件,能够突破硅材料的理论局限。大量研究表明,15kV SiC IGBT与 Si器件相比,具有功耗低、开关速度快和关断可靠等优点。因此,在未来电力电子应用中,高压SiC IGBT 是一项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

4、名词解释

1、固态变压器

固态变压器又称电力电子变压器(Electronic Power Transformer,EPT),是一种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和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高频电能变换技术相结合,实现将一种电力特征的电能转变为另一种电力特征的电能的静止电气设备。与常规变压器相比,EPT有很多优点,其突出特点在于可以实现原方电流、副方电压以及功率的灵活控制。EPT应用于电力系统后将会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系统稳定性,实现灵活的输电方式以及电力市场下对功率潮流的实时控制。

2、禁带宽度

禁带宽度(Band gap)是指一个能带宽度(单位是电子伏特(ev)),固体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可以连续取值的,而是一些不连续的能带,要导电就要有自由电子存在,自由电子存在的能带称为导带(能导电),被束缚的电子要成为自由电子,就必须获得足够能量从而跃迁到导带,这个能量的最小值就是禁带宽度。

3、软开关技术

软开关技术是使功率变换器得以高频化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应用谐振的原理, 使开关器件中的电流(或电压)按正弦或准正弦规律变化。当电流自然过零时, 使器件关断(或电压为零时, 使器件开通), 从而减少开关损耗。它不仅可以解决硬开关变换器中的硬开关损耗问题、容性开通问题、感性关断问题及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 而且还能解决由硬开关引起的EMI 等问题。

当开关频率增大到兆赫兹级范围, 被抑制的或低频时可忽视的开关应力和噪声, 将变得难以接受。谐振变换器虽能为开关提供零电压开关和零电流开关状态, 但工作中会产生较大的循环能量, 使导电损耗增大。为了在不增大循环能量的同时, 建立开关的软开关条件, 发展了许多软开关PWM 技术。它们使用某种形式的谐振软化开关转换过程,开关转换结束后又恢复到常规的PWM 工作方式,但它的谐振电感串联在主电路内, 因此零开关条件与电源电压、负载电流的变化范围有关, 在轻载下有可能失去零开关条件。为了改善零开关条件, 人们将谐振网络并联在主开关管上, 从而发展成零转换PWM 软开关变换器, 它既克服了硬开关PWM技术和谐振软开关技术的缺点, 又综合了它们的优点。目前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将成为实现软开关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直流开关电源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我的见解

SiC电力设备可以处理3倍多的功率,同时转换速度比传统的快几倍。在高频率运行时大量功率的损失导致自身发热,使得运行温度更高(大约在225 C左右),所以功率处理和频率转换能力随之提高。因此具有高压高频耐高温的SiC IGBT的出现将会对电力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

固态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无环境污染;2)运行时可保持二次侧输出电压幅值恒定,不随负载变化,且平滑可调;可保证一次侧电压电流和二次侧电压为正弦波形,且一二次功率因数可调;变压器一二次电压、电流和功率均高度可控;兼有断路器的功能,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可瞬时(μs级)关断故障大电流,也无需常规的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虽然固态变压器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因为硅晶体半导体设备的转换频率已受到限制,固态变压器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但是随着15kV,5kHZ的转换频率SiC IGBT的发展,SST将会成为事实。

由于SiC功率半导体器件在电力电子应用领域具有节电节能及减小体积方面的巨大优势和应用前景,所以研究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SiC材料及器件工艺的不断进步,SiC功率器件的价将不断下降,SiC功率器件在电力电子工业 中的推用也将是必然的趋势,因此,SiC功率器件的发展前景是十分美好及友人的。

参考文献

【1】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优势及发展前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刘忠立 【2】IGBT技术发展综述,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叶小剑,邹勉,杨小慧

9.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九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结课论文

题目: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智能电网概述:

所谓智能电网,即为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以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对传感和测量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目标。智能电网自愈和自适应强,安全稳定和可靠高,经济、优质高效。

智能电网一个重要的功能特性是自愈性强。就是把电网中有问题的元件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并且在很少或不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可以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而几乎不中断对用户的供电服务。智能电网将安全、无缝地容许各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系统,简化联网的过程。

二、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在未来智能电网中,电网的自愈特征将会对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常规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常规保护在这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会有所侧重。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电网规模的扩大等因素,将导致短路电流增大很多,因此,应对短路电流增大造成的定值可靠性降低。同时,智能电网将给继电保护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新能源技术,把发、输、配、用各环节互联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新型网络。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将影响现有继电保护的应用,它主要特征有:数字化、网络化、广域化、输电灵活化等。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专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功能的完善性、操作的方便性及操作界面的人性化等要求已基本满足。我国继电保护在原理上能够满足我国电网运行的要求。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发展改变了电能传输的某些特点,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征使智能电网与传统电力系统产生了本质的差别,作为继电保护专业,也需要适应其发展,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它的特点如下:利用数字化提高保护性能、网络化将改变继电保护的配置形态、提高安全自动装置性能、与传统保护的配合、在线整定技术、继电保护新原理与新技术等。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一次重要变革,是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的保护系统已是各个互联电网不可缺少的保护稳定、避免灾难性事故的保护手段;如今,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建设过程中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将给继电保护专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继电保护专业要适应电网需求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跟进电网建设步伐,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按照相关规划,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形成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标准,滚动修订发展规划,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全面铺开。智能电网的加紧建设,对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御手段一继电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我国的智能电网

云南省电力公司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智能电网的研究,不断增强驾驭高海拔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能力,建设信息化电网企业,抢占电力科技制高点。结合云南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努力抢占高海拔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输电技术、复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技术、高温超导技术、发展智能电网和建设信息化企业关键技术制高点。积极实现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向建设信息化企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切实抓好“智能微网可行性研究”、“智能配电网建设研究”、“云南电力大厦光伏建设方案研究”等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的前期研究。

2010年9月,全国首个智能电网“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在浙江海盐武原镇竣工。至此,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36000用电客户率先进入“三全”信息时代,从而成为全国首个智能电网的“三全”镇。智能电网信息“三全”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的重组成部份。

2010年,国家电网将在河北、北京、上海和重庆四个省市开展智能楼宇和小区试点工程建设,初步计划建成两个智能楼宇和6个智能小区。居民们将见证国内一项尖端技术在身边变成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机会并不常有——他们的身边将建起“智能用电小区”。

可见,尽管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才由国家电网公司首次提出,目前,全国各级电力公司都已经加快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步伐,智能电网已经由一个“概念股”转变为我们身边切切实实存在的“热点股” 2 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是实现电力网络及相关设备监测保护的重要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是该领域的长期发展趋势。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220kV及以上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率已达91.41%。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趋势充分利用了先进的半导体处理器技术:高速的运算能力、完善的存贮能力和各种优化算法,同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成熟的数据采集、模数转换、数字滤波和抗干扰等技术.因而系统响应速度、可靠性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

然而,智能电网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广域测量技术、交直流灵活输电及控制技术的大量应用,必然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带来影响。(1)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构成

智能电网的分布式发电、交互式供电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数字化技术及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日益普及也为探索新的保护原理提供了条件。

智能电网中可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然后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合,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这些信息可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实现对保护功能和保护定值的远程动态监控和修正。

另外,对保护装置而言,保护功能除了需要本保护对象的运行信息外,还需要相关联的其他设备的运行信息。一方面保证故障的准确实时识别.另一方面保证在没有或少量人工干预下,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所以,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动作时不一定只跳本保护对象,有可能在跳本保护对象时还需发连跳命令跳开其他关联节点,也有可能只发连跳命令跳开其他关联节点,不跳开本保护对象。(2)继电保护技术的升级

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发展改变了电能传输的某些特点,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征使智能电网与传统电力系统产生了本质的差别,作为继电保护专业,也需要适应其发展,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数字化 互感器传输性能的提高和互感器故障的减少使继电保护不需要再考虑电流互感器饱和、二次回路断线、二次回路接地等互感器故障问题。电气量信息传输的真实性也为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提高带来了便利条件。如何简化继电保护的辅助功能.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提高继电保护的整体性能,是未来继电保护发展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网络化

新一代的数字化变电站改变了传统继电保护信息获取和信号发送的媒介,利用网络上共享的站内其它相关电气元件的信息提高主保护的性能,利用共享的控制信号网络简化继电保护配置.是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研究的前沿性问题。 自动整定技术

传统的自适应保护仅能根据被保护线路的运行情况对定值进行调整,不能利用全网信息准确、实时地判断运行方式来调整定值。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应实现全网的联网自动整定和自动配置,从分散独立的保护变为系统分布协同的保护.(3)员工技术提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安全责任重大,对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高。而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能够给生产一线员工提供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更能在广大员工中产生强烈的争先意识和激励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广大基层电力企业应当适应电网快速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两个转变”,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对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岗位技能。

三、结束语:

我国自2009年5月提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以来.先后在全国开展了21个试点项目,提出了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框架.并开始进行多项技术攻关。许多在智能电网建设实践和重大专题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继电保护装置是电网中的“卫士”,起着将电网故障与系统隔离、防止事故扩大的作用。

10.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十

【关键词】电网智能化;侧管理程序;电力建设;用电安全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03—01

引言

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是一种采用许多合理化高效的技术方式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形成的供需状况的改进程序,不仅保证了电力系统整个的优秀服务,更是通过对电能的合理化分配,以及对负荷型曲线的完善和其他方面进行提升改进,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了环境和物产的不协调局面。本身我们的电力发展技术相对来说就比较落后,对于这种新技术的运用实施肯定面临这一定的考验,正是这种考验才更使我们的研究人员着力跟进这一技术,更大程度的改变我国电力系统目前落后的现状,以更快促进我国电网智能化。

目前为止,我国电力系统供需不平衡,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就能很大程度上调节缓和这种不平衡的现状,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目前已经使用这一技术程序的城市已经明显改善了上述症状,同时节俭了许多前期投资,降低成本的同时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即使这样还不够,我们必须鼓励每一个中国人都行动起来,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改善我国的电力系统供需不平衡的状态。

1 目前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面临的情况

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是个系统工程,它集中了分配,协调,调整等为统一,这就需要民众们的支持配合。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通过调整用电用户对电的使用方法以及从技术改进上促进电力电能系统的整体效率,更是通过提高电力终端使用的效率来改善居民用电。目前对大能耗用电用户我国采用区分时间段、区分价格进行供电,这就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峰期用电紧张的状态。

之前用电的不合理状态以及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的部分功能实现不完善导致了电网供需调整也难以达到供需均衡,可靠节约,并且也由此带出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出现,例如:原本计划的节能减排无法实现并且电力使用总产生的消耗也大大增加,不仅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加大了投入。

2 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运行现状

面前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虽然优点挺多,但是还是有不少问题存在,所以还有非常广大的发展空间。

2.1 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宣传和认可度不够

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是一项为了改善电力用户用电的效率,所以在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的运行实施中就需要用电用户的广泛配合,用户要积极学习,了解这一程序的使用和调整,以改善这一技术程序的同时改善居民的用电水平。现在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组织了电力集团系统以及用电用户的配合帮助,逐渐完善了电力系统不协调的状态。并且,国家在实施政策宏观调控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建设程序的经济支持,成立固定的研究性专用资金,以保证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运行顺畅。

2.2 电力系统价格存在弊端

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运行起来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科学的调整电力自愿的使用,目前我国已经施用的分时分价用电,调整用电高峰期的电力使用情况,这一方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继续运用宏观调控,不仅调整峰谷时段的电价,从季节,时令等很多因素,同时也能依据电荷的区别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用电价格,经济因素的改变对居民及商户用电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大家都从自身出发,调整用电时间,用电量,科学合理的使用电力资源,形成电力系统中用户用电的良性环境。

3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中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并把智能电网建设作为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实现能源和电力工业科学发展的必有之路的重大举措。

此次技术程序的研发运用很明显已经发挥了重要的实践价值,不仅是电力系统中一个新的理论程序得到实践的考验,更重要的是这个技术程序的运用促进了一个崭新的电力系统改革。

因此,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的实施运行离不开电力用户的支持帮助,他们的参与才能形成系统程序运行中和用电用户的沟通,通过跟踪调查,通过用电用户的切身感受,通过技术部门专业的分析检测,才能更好更大程度的实现智能电力系统建设,达到用电合理,节能减耗的理想效果。

3.1 不间断跟踪反馈电力系统和用电用户的信息

根据电力需求性智能化侧管理程序的使用情况,用电政策也会不断更新,电力公司需要及时向用电用户发布不断更新出的更加合理的分时负荷以及根据实际晴况对用电价格的调整政策,同时也能获取用户对这些调整的意见建议,通过用户的广泛参与达到智能化供配电力电能的目的。

3.2 完善电价分配体系

用电用户对电价的调整还是非常关注的,所以利用调整电价来调节用户对电的使用时间,这就使得用电逐渐被划分出时段,每一时段的价格不一样,用电用户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电,避免了曾经用电高峰供不应求的局面。政府通过对不同季节的用电负荷来制定相应的奖惩方案,鼓励用户科学合理使用电,避免出现额外的超支用电。

3.3 加强用电负荷监控系统建设

在智能用电管理过程中,电力需求的侧管理系统保证优化建设的核心是对用电负荷进行的实时监控。在现有的水平上加强对用电终端各种计量装置的管理,在侧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对终端计量装置系统的要求则更加严格。规定计量装置必须确保能够和侧管理系统保持一定的通信联系,及时把电能负荷的需求信息传递给侧管理系统,在监控设备的参与下,实时获得有效的电网动态参数以及电网的负荷量,使系统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预测最近的负荷值,以便及时调动电能的动态系统,保证供电的可靠运行。

3.4 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推进需求侧管理水平

智能电网,就是综合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通讯、传感测量技术、计算机与控制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对原有的物理电网(输、配电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清洁、安全、自愈、经济、优质、互动”水平,使之成为具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服务创新型、运营智能化”特征的新一代电网。

4 创新与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建议

在智能电网建设带来技术的支持的同时,我们需求侧管理的重心、内容、指导思想得变化,从节电、限电到节电不限电、合理用电、服务用电上,通过技术、标准、市场引导、市场管理才是智能电网的真实内涵,实现限电到有序用电的转变。

(1)建议探索建立与智能电网相适应的实时电价体系;(2)创新率先提出建立双向阶梯递变的电价体系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3)有针对提出相关主要观点、政策建议与对策研究;(4)着力重点研究电价价格政策的调整与跟进。

5 结语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电力公司和电力用户经济效益,同时还涉及社会的经济发展。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科学的电价体系、以及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完善我国现有的需求侧管理系统,到达负荷移峰填谷、节能降耗的目的,促进智能电力需求侧系统的建设和电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玉江,曲国权,李正超,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在应用中的几点探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

[2]周昭茂.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支持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11.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 篇十一

1 网络营销的概念

网络营销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来实现以营销为目的的一种营销手段。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具有个性化、主动性、成本低等特点。在进行网络营销时,一些企业针对这些特点,相应的调整、强化营销策略,以此提高营销的效果。这样既方便、快捷,又满足个人的需求,使得网络营销模式更具有优势。

2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渠道的冲突

2.1 网络中间商与传统中间商之间的冲突

作为传统营销渠道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中间商,在销售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促销、洽谈、融资等方面的影响是不能小觑的,可以说没有他们,生产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顺畅地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既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便利性,又会使生产商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所以,他们在传统营销中为生产商、消费者还有自己实现了三赢的局面。网络中间商在网络销售模式中同样起到了传统中间商的作用,并且他们凭借着网络的雄厚力量,很快在销售领域中发展壮大。因为网络运营渠道的效率较高,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的运营效率。同时,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可以享受比实品店多出大约30%的价格优惠,这也是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2 网络经销商与传统中间商的冲突

网络直销不需要消费者出门去选购商品,对于工作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加上网络直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运营成本低,整合性强,效率高等优点,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网络购物的行列,越来越多的运营商从事网络直销。这一形式的演变,给传统中间商带来较大的冲击。

2.3 网络直销与传统直销的冲突

网络直销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的特点,它将一件物品通过图片和文字很好地展现在顾客面前,无须导购员去解说就能使顾客很好地了解这一物品,节省了较多的人力、物力。而传统直销在这一方面就显得相对较弱,在知道的情况下又不能准确地断定商品质量的好坏,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从事网络直销的企业越来越多,投入也在加大,给传统直销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3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整合

3.1 传统营销是网络营销的基础

虽然网络营销占据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归根结底网络营销是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营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在营销活动中,网络营销相对传统营销在程序和手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市场营销的实质并没有变化,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都是企业的一种活动,需要相互组合发挥功效,需要把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3.2 传统营销具有不可替代性

传统营销经历了数千年的考验,时至今日仍未磨灭,不难想象它在人们进行物质交换中所起到的强大作用和它的不可替代性。当然,现代网络技术发达,网络营销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并在人们心中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参与人数每日递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不代表网络营销将会代替传统营销成为营销手段的重中之重。网络营销主要占据的是中、青年市场,对于那些老年人市场及落后地区的市场并未有很高的占有率,这就是网络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况且网络营销中,消费者很难体会到具体购物时那种享受的感觉,及触碰到实物时放心的心态,所以仍然有很多人喜欢传统营销。就如买一件衣服,当你在网上店面购买时,虽然可以根据图片和文字很好地了解到衣服的款式,看着觉得很合适,但是没试穿过很难知道这件衣服是否适合自己穿。而在实物店就能随意试穿,选中自己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衣服。所以,传统营销仍然具有很大的存在价值,是不能够被替代的。

3.3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相互促进

由于两种营销方式都有其各自的利与弊,所以只有两种营销模式的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营销模式,才能使企业的整体营销策略获得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杨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证券市场格局和重点问题[J].中国金融,2007,(2):57—58.

[2]张宁.后股权分置时期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及监管对策[J].中国金融,2007,(2):58—60.

上一篇:还是做个好人好下一篇:幼儿园托班德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