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2024-06-20

我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共9篇)

1.我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村返乡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本文采用深入实地调查、与返乡农民工座谈、查阅有关资料等调查方法,对位于中西部地区,xx市xx乡xx寺村返乡农民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外出就业对农民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近80%的农户有着决定性作用,但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大量存在合法权益受侵犯的问题,造成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受挫。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省会郑州西南40公里处,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万。xx是全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

一。

xx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立宫建殿、建都定国,开创了华夏一统基业,缔造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西汉高祖刘邦始置密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境内名胜众多,风光秀美,轩辕丘古城寨城址、黄帝宫、郑公墓、汉墓锺华夏之灵,青屏山、神仙洞、香峪寺、桃花源毓溱洧之秀。轩辕丘古城寨址的发掘,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已被专家考证为黄帝古都轩辕丘。

xx资源丰富,物阜品优。矿产资源遍布全境,已探明矿藏有25种,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等储量大、品位高,为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由此逐步形成了煤炭、耐材、造纸、建材四大支柱产业,超化镇是闻名国内外的耐火材料专业镇,大隗镇被誉为全国造

纸第一镇。农特产金银花、桑杈、大蒜、密香杏等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

xx区位优越,环境优良。xx地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带和“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已纳入大郑州建设规划,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紧临京珠高速公路和郑州国际机场,郑少高速横贯东西,基础设施完备,电力、水资源充足,综合通信能力已跨入全国百强。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备,人居环境更加和谐,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正在崛起。

二、农民工提前返乡情况

xx乡xxx村位于xx市北部山区,面积9平方公里,距离县城10公里,是一个省级重点扶持的典型山区农业贫困村。2008年底,全村总人口256户,954人,耕地面积900亩,人均耕地 不足1 亩,常年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没有特色支柱产业,附近没有任何厂矿企业。外出务工人员300人,占总人口的34%,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人均纯收

入750元,其中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举家外出务工的有10户,外出务工人员中,输入到乡外省内占25%,省外占75%;男性占80%,女性占20%; 16—25岁的占70%,25岁以上的占3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输出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郑州、广东等地。目前,农民工返乡200人,有10对夫妻同时返乡,在返乡的农民工中有100人准备过完年继续出去打工,有50人准备就在xx附近打工,有15人准备在乡自主创业,有20人决定不出去打工在种地,剩余15人暂时不确定自己来年的计划。

三、农民工提前返乡原因

xx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在耐火材料企业打工的,由于上游钢铁企业受到铁矿石价格波动影响停产或者减产,造成耐火材料企业停产放假;二是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差并停工停产、减员减薪,昂

贵的城市生活花费使部分农民工在务工地留不下来;三是临近年关,建筑行业疲软,建筑工地停工,少数技能偏低、年龄偏大的农民工 没有活干,自己又不能够胜任其他工种而被辞退;四是个别在外务工人员利用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决定返乡自主创业、自谋发展。

四、农民工返乡后存在的问题

xx村作为省级贫困村,位于山区,缺乏资源,主要是靠劳务输出支撑。从目前情况,xx村返乡农民工带来的影响还不大。一是春节临近大家主要集中在过年;二是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是领到工资返乡的,暂时手头宽裕,还不急于寻工作。

将来可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影响社会稳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工厂倒闭、破产或企业裁员,外出务工的农民提前返乡,由于临近年关在本地难再找到工作,而青年农民工不懂耕作也不愿耕田,以至返乡后无所事事四处

游荡,酗酒闹事、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如何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确保地方稳定成了一道难题。二是可能出现返乡农民工争地现象、违章建房、超生等现象,将会影响本地农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xxx,1980年出生,初中毕业,在广东一家机械厂做电焊工已经2年,从去年开始,他明显感觉到工资少了,到12月他被裁掉了。在那里找不到工作被迫返乡。失业回家后,有人介绍他去酒店当服务员,月薪600,工资感觉太少了就没有去,除了喝酒就是打麻将,整日游手好闲

2.我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篇二

1 现阶段经济形势概述

(1) 宏观上我国经济发展放缓。

2008—2011年年初,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放缓, 许多企业因经营不力或者对经济形势没有提前把握导致了这些企业经营困难、停产甚至破产, 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虽然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渐渐克服了这一困难, 并且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是深远的, 从经济增长率来看虽然我国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上升, 然而面对大量的工作需求, 我国政府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2) 农村经济形势趋向良好。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所以解决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党中央在对此问题认真研究的基础上, 对农村经济建设放宽了政策限制并加快了步伐, 大量惠民政策的出炉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奠定了保障基础, 同时也使农村的经济形势相对稳定并快速发展, 为改变农村面貌以及推动城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2 现阶段经济形势下农民工返乡情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出现农民工队伍发展到21世纪农民工为社会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 农民工就业形势与返乡情况一直随着经济的形势而变化。在现今的经济形势下, 农民工面临着有限的择业范围与就业压力, 对农民工的返乡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1) 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农民工失业。

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 作为我国农民工主要务工选择的中小企业面临减产和裁员等现象, 些企业为了维持生存, 以减薪为手段, 甚至存在拖欠工资的现象, 在这种就业形势下, 使很多农民工逐渐失去外出打工的信心。

(2) 农民工提前返乡。

2011年春节前夕, 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 使农民工返乡潮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 提前返乡的农民工集中在电子电器、建筑、加工等行业, 提前返乡的原因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关, 如企业提前放假、工资太低不愿意干了、被企业裁员, 大部分农民工是因为找不到活干不如早点回家, 这也说明了当前的经济形势确实在农民工外出就业上造成了很大压力。

(3) 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仍然强烈。

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以及农村就业机会少等原因, 大量农民工仍然保持外出务工的意愿, 但是受经济形势的影响, 显然从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就业观念与用工需求是不匹配的, 同时农民工就业供求信息体系不完善, 可见, 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仍旧面临着很大压力。

(4) 少量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

在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 有些受教育程度较高者选择回乡创业, 一是因为国家对农村的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二是农民工外出打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以及技术, 为创业创造了必要条件。这一类创业者的出现也吸引了一部分农民工在本地务工, 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形式。

(5) 农民工大量返乡可能造成的后果。

农民工返乡后仍有土地作为依托, 具备生存的条件, 同时缓解了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压力, 但是也应考虑到如果农民工过量返乡, 将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 对许多企业的正常运营也会形成很大压力。

3 农民工返乡的作用与意义

农民工返乡的问题应该辩证的看待, 过量返乡与农民工集聚于城市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农民工返乡的作用及其意义, 正确地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民工返乡的情况。

(1) 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工返乡创业首先给创业者带来了很好的收益, 使其经济地位得到提高, 同时能够实现农民工从城市向本地的转移, 解决了因为工作而背井离乡的问题。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一些劳动密集、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 对不发达地区的中年以上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这些常年富余劳动力提供个更加丰富的就业机会与增收途径。

(2) 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是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 农民工期望在城市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走向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城市形成了人口流动。而农民工返乡创业将对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甚至经过政府扶持能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3) 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新农村建设是贯彻三农政策, 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举措, 农民工返乡为新农村建设以及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很大的劳动力保障, 同时减少了有素质农民的外流, 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4 政府在农民工大量返乡情况下的努力方向

在现今经济形势下农民工返乡具有特殊性, 政府应该在正确分析农民工返乡的意义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 辩证地对待农民工返乡的情况, 要在为城市建设保证充足劳动力的前提下确保城市农民工劳动力不会过剩, 同时应该加强对农民工利益的保障性政策建设以及贯彻对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

(1) 应对金融危机, 扶持企业生存。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有些作为农民工主要就业选择的企业单靠自身所具备的的条件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营, 政府应该在面对这一现状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的扶持政策, 确保农民工进城务工能够找到一份基本的工作。

(2) 贯彻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 对农民工工资普遍偏低、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高以及工会维权职能发挥不够等问题予以重视, 使已经颁布的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方面的政策得到贯彻,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健全, 确保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信心。

(3) 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农民工回乡创业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城市劳动力过剩的局面, 对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以及促进农村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在相关政策上予以支持, 如创业指导、创业培训、贷款政策等优惠政策都应该落到实处, 使农民得到好处的同时达到城市与农村共同健康发展的目的。

(4) 构建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政府应当将构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纳入我国整体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 在保证发挥公共平台的基础上, 消除政策性障碍, 为跨区域运作建立能够适应国内统一劳动力市场发展方向的国家级、省级许可制度。

参考文献

3.我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篇三

一、基本情况

(一)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1.返乡人员以男性青壮年为主。青壮劳动力身体素质好,容易找到工作,他们的返乡务工或创业,不但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也为当地的第二、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返乡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中48%的调查对象为初中文化,高中或中专的占43%,而大专及以上的仅占1%。调查中了解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在城市用工过程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条件差,文化程度低,总体素质也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很多农民工就是因为文化程度低而接受技能慢,难达到招工企业的要求而被迫返乡的。接受调查的大部分农民工认为文化程度对自身的职业技能发展有很大影响。

3.在外职业以在沿海发达城市从事制造业为主。由于受文化程度限制,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前从事的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有52%的农民工从事的是制造业。

4.积极寻求创业际遇。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较强,他们希望利用多年打工积累的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家乡创业,调查显示“正在准备创业的”和 “已创业”的分别占33%和51%。究其原因,外出寻找工作难度大、成本高,加之务工收入的下降,形成在家创业的外部推力;当地政府出台的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形成创业的吸引力;而外出打工拥有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掌握了一定市场信息,这些因素是农民工实现由谋生向创业转变的内在动力。从去年九月到今年二月底,全市返乡农民工中已有0.3万人实现创业。

(二)金融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

1.制定信贷计划、改进信贷管理,支持返乡农民创业。调查显示,目前已有部分金融机构制订了专门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贷计划或信贷管理办法。如资溪县农村信用社以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平台,开通了林权抵押、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融资渠道,他们还积极扶持“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与农民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为返乡农民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积极创造条件,目前该县已引领30多户农户、近200名返乡农民走上有机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广昌县农村信用社对创业的农村个体户,建立了授信机制,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实行“一次授信、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信贷管理办法,为农民工融资提供方便,解决了一些农民工创业资金难题。

2.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便利。辖内各金融机构除了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还提供了多种金融服务,如银行承兑、汇兑、金融咨询服务等。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需求中遇到的困难

1.银行贷款难取得。农民工返乡创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能不能融到资金。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需的资金,大部分人都是用自有资金或向亲朋好友借贷,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7%和22%,仅有31%的人向银行主要是当地农信社申请到贷款,并只有42%的人认为获得的贷款金额可以满足需求,其它人则认为银行贷款金额无法满足创业需求。很多人不愿意去银行贷款,认为银行贷款条件过于严苛,审批手续过于繁琐,79%的被调查金融机构也承认对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贷款的审批程序与审批时间与一般的贷款并无两样。目前,我市县域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的依据是《江西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实施办法》,服务对象是下岗职工和“进城创业且已办理了就业登记的农民劳动者”。许多回乡创业特别是在农村创业的农民工不能享受财政贴息贷款,资金问题成为制约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首要问题。

2.不能充分享受創业的优惠政策。多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但针对返乡创业者,政策还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制订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享受不到与引进外资同等的待遇。以辖内宜黄县为例,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地政府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与扶持园区工业的优惠政策有区别,表现在:一是从2009年起,新入园投资的工业项目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项目涉及上缴中央及省、市的资金,由县财政补贴给工业园区,而对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省以上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收费标准下限执行,属县有权减免的才予以全免。二是对园区工业企业提供的贷款担保没有限额,而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期间仅提供5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三是对上年度纳税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银行贷款按30%-100%进行财政贴息,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银行贷款则没有具体的财政贴息标准。这些差别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积极性有一定影响,即使有的地方出台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也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返乡创业人员广泛了解,使得返乡创业人员感受不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3.适应农民工创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缺乏。虽然目前城市中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而在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依旧单一,大部分乡镇金融产品只限于存取款、贷款和一般的汇兑,中间业务发展滞后,而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金融产品尤其缺乏,许多被调查的金融机构表示上级行尚未制定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贷款计划和贷款品种,目前已开办农民工创业贷款的金融机构都将其视同一般农户贷款、农业贷款办理,在利率、期限、贷款条件上均未作出特殊安排,现有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需求;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保险则更是严重短缺,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业贷款风险缺乏有效化解的途径,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统筹农业保险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热情。

4.配套机制不够完善。金融机构认为,由于缺乏财政贴息、减免税收、政府补偿等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金融支持相应缺乏引导和动力。农民工则认为,金融机构创新意识不强、贷款产品单一、服务理念落后。且回乡创业缺乏切实有效务实的优惠政策,一些鼓励创业的政策不够具体,实用性和有效性差,缺乏政策的吸引力。同时,农民工回乡创业,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劳动、农业等多个部门,但配套服务严重滞后,相关制度尚未成熟,没有形成一个合力。同时,对创业人员缺少相应的保护和激励机制,使一些创业人员没有发展动力。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由于农民工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且流动性较强,金融机构了解和获取农民工的收入、信用等情况较困难,难以对其开展信用评级,因此农民工难以达到金融机构的授信评级要求,在调查金融机构拒绝发放农民工创业的贷款的原因中大部分调查者选择返乡农民工信用评级较差,其次才为项目评估有风险和没有担保人。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多是从事生产销售经营工作,与金融机构打交道很少,而金融机构针对返乡农民工的金融知识宣传又过少,造成大多数农民工对金融知识匮乏,对银行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存取款方面,对保险服务、金融咨询和地方政府创业信息服务等了解很少。相当部分农民工有贷款需求,但由于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知之甚少,不懂如何可以得到金融支持,无法充分利用对其有利的有关金融服务措施和产品改善自身生活,导致其潜在的金融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效的现实需求,这对农民工创业带来一定困难。

2.自身条件不具备。我们从劳动就业部门有关人员了解到来申请贷款担保的返乡农民工还是有不少,但大多数人缺少可行项目和经营能力,例如资本金不足,创业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或者信贷政策,经营风险大、预期收益低等,这些因素都阻碍了返乡农民工获得他们创业所需资金。加之农民工创业者管理制度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给银行考察其真实经营情况,资信情况也带来困难。

3.自有抵押品和外部担保不足。由于返乡创业的农民主要还是立足当前农村现有的资源,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个体工商业,自有资金少、规模小,贷款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大部分金融机构对农民工发放创业贷款仍然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主,这样返乡的农民工也就面临着与普通农民一样的抵押、担保问题。返乡创业农民工贷款时通常会以机器设备、厂房、宅基地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但这些设备通常陈旧,且无购置发票,厂房也多为租借,难以符合金融机构贷款的抵押条件,而宅基地土地使用权属集体所有,返乡农民工房产不能用于抵押,这无形中增强了返农民工获得贷款的难度。另外金融机构发放担保贷款时要求农民工提供的担保人主要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而这些返乡农民工由于长年在外,有很多人几乎不认识一个可以为自己担保的公务员。这样自有抵押品和外部担保不足成为制约创业农民工获得银行贷款的一个瓶颈。

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随着金融机构经营策略调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全部撤离农村金融市场。农发行目前仍以政策性貸款为主,邮储银行小额贷款又难以解决农民工创业需求,在农村实际上形成了农信社“一社独大”的局面,但农信社基础薄弱,资金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农民工返乡创业信贷服务主体缺失,县域难于形成针对返乡农民工不同群体、不同需求,提供差异性金融服务的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

四、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的路径选择

1.拓展多方融资渠道。应鼓励有关部门建立融资担保体系,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向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农村金融部门获得信贷资金;组织“返乡创业担保基金”,以财政资金作为担保基础基金,实行流动担保,有偿使用;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返乡创业者评信授信,同时推行返乡创业的企业的动产抵押贷款融资方式;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继续实行信用证制度、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改革现行的贷款制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建立信用档案、评级发布和失信惩戒机制;促使农业信贷金融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和从事种植、养殖业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推行农民工回乡创业贷款贴息制度;安排农民工回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创业补贴,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提供融资担保等。

2.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业务创新。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起点低、起步迟、业务分散、经营灵活等特点,创建一些适合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所需金融服务产品,根据他们的需求,增加金融服务种类,如经营权质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试行推广土地和山林权形式的动产及权利抵押、质押和联保贷款,通过创新贷款有效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增加贷款功能的同时,注重改进其他金融服务,除了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基本咨询外,还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更多金融信息、金融产品知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征信查询等方面服务,让创业人员感觉到金融机构是其创业可依赖助推手。

3.积极建立相关扶持性政策和制度。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和金融机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都要给予充分的支持、足够的扶持和有效的鼓励。对于金融机构,一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即由地方财政、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出资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基金,金融机构也可考虑将一定的贷款收益注入“资金池”,一旦出现贷款损失,按顺序和一定比例从补偿基金中对金融机构予以损失弥补。二是建立直接奖励制度,即由地方政府出资,对在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予以直接奖励。三是优化信用环境,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帮助金融机构完成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债权清收工作,以促进金融机构恢复对当地企业的信心。

4.农民工返乡子女入学情况调查报告 篇四

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子女群体规模并没有因~间的农民工“返乡潮”结束而缩小,相反正呈现持续性增长、常态化存在以及多样性转化的特征。在笔者看来,农民工返乡子女群体绝非短时期的存在,农民工返乡子女就学政策也不应该局限于应时性的政策目标。

笔者所在的“农民工返乡子女的文化冲突与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研究”课题组,在调查了四川省的237位教师,走访观察数十位返乡子女的就学和生活情境,以及对7个孩子长达半年左右的深度追踪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系统中,应该通盘考虑返乡子女就学政策的价值定位和政策效能,并仔细分析政策背后潜藏的制度基础,特别是户籍制度的深层影响,尽力推动农民工返乡子女就学政策实现制度重构。

农民工子女从二元划分悄然转向三类结构

据国务院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年底,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69亿人,其中外出的农民工1.66亿人。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流动,社会结构、阶层、文化冲突与融合等重大问题都需要我们从全局角度深入思考。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注意到近年来中东西部大范围跨省劳务输出趋势的变化。据全国妇联20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流动儿童中县内跨乡流动的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比例最高,跨省流动儿童比例位居第二。具体情况是,跨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0.11%,省内跨市占18.80%,市内跨县占12.83%,县内跨乡占38.25%。部分省份的流动儿童则是以省内流动为主,如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份,省内流动儿童比例占90%以上。

这一农民工子女“社会漂移”的新趋势,必然带来农民工返乡子女呈现多类型转化特征。其中,返乡再流动学生的持续增加即是这种“漂移”新趋势下的直接反映。“跨省流动——返乡——省域内流动”逐渐成为农民工子女“社会漂移”的重要模式。

其次,应该思考农民工“引返”抑或“促融”政策的价值选择及政策效能对农民工子女结构性变化的深刻影响。就整个农民工政策而言,是促进其更好的融入城市,还是引导其返乡创业?这是农民工整体政策的核心价值选择。从这些年的政策走向来看,“引返”抑或“促融”政策,似乎是一个两难困局,且摇摆不定。近年来,政策的天平似乎倾向于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总体性、高密度返乡创业政策的引导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农民工随返子女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客观事实。

尽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执行效果尚需客观评估,但有几点事实必须予以注意:第一,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将会促使更多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走在返回家乡的路上”;第二,一旦“引返”政策执行效果不力,将很有可能让这些带着返乡创业愿望,但又耗不起的农民工再次选择外出社会漂移;第三,带有“返乡印记”的农民工子女的绝对数量持续增长已是客观事实,并且正在改变着农民工子女的整体结构。

在本课题组看来,传统的农民工子女二元划分(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已经向农民工子女三类结构(留守儿童、随迁子女、返乡子女)悄然转变。

借此,笔者认为,面对农民工子女三类结构变化,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其顶层制度设计,充分考虑三类农民工子女在当前“社会漂移”中的类型转化以及带来的文化适应和制度障碍。

孤立政策不能解决“漂移”带来的综合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由“返乡潮”牵扯出来的返乡子女问题以及政策,其实是农民工子女的一个综合问题。它既是一个“他乡”与“故乡”文化冲突在农民工子女身上的直接体现,也是流动、留守以及正常农村孩子身份的一个关联性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它仍是一种“漂移”所带来的综合社会问题,也绝非孤立政策所能解决的。

本课题组在长期的调研中发现,为数不少的返乡再流动子女往往在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经费投入不足、校园安全存在隐患的民办学校就读;有幸进入公办学校的返乡再流动子女大部分无法进入优质资源校;即便进入公办学校,也存在着单独编班或者在座位上实行划块管理的情况。

总体而言,返乡再流动子女和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一样,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显性或隐性不公平待遇十分突出。所不同的是,这部分学生较之非返乡流动的孩子而言,在社会的漂移中经受着更为频繁且持续的文化冲突和适应。而农民工返乡子女的就学政策边界实际上并没有涵盖或者延伸到返乡再流动子女这一分化的群体中去。

从政策对象的精细化、政策边界清晰程度、政策网络成熟度等影响政策效能的诸多因素综合考量,返乡再流动子女的就学问题应该放置在返乡子女就学政策网络中加以优化。这也正如学者段从荣所言:“今天我们的城市化是只见劳动力,不见‘人’的城市化,是只见孤零零的个体,看不到家庭的城市化。”

所幸的是,目前,不少省份已在实质性推进削减户籍制度的深层制约。比如,四川省已对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提出相应要求,全面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所有义务教育公办校对随迁子女“开门”,稳步提高接收比例,避免将随迁子女限定在少数学校。

笔者建议,应该在遵循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儿童优先”的原则,进行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以及本课题重点关注的返乡子女的整体性的顶层制度设计。

努力消除就学中的户籍障碍或利益捆绑

从更为宏观的农民工政策系统来看,户籍制度仍将持续且深刻地影响着“引返”“促融”政策效能,继而导致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子女在“留守”“流动”之外,将长期存在着“欲走还留”“且走且留”的社会漂移和持续的文化适应问题。

据3月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志明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达200万人左右。各地政府也在返乡创业政策方面,大力宣传和努力推进。

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来看,现代化进程都伴随着大量的人口转移与流动,也一定会带来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的压力。但由于大多国家并不存在中国这样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管理体制,所以,国外户籍制度改革并没有造成户籍对人自由流动的阻隔以及身份等级的区隔。而我们的情况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管理体制使得诸多教育政策的执行效能受其掣肘,返乡子女就学政策也深受此制度影响。户籍制度将会与返乡子女的就学政策,乃至与整个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网络产生更为频繁的摩擦和冲突,影响着相关政策的执行效能。

发达国家大多是通过法律政策的创新和实践来形成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的制度化管理。美国自1966年推行至今的“流动学生教育计划”( Migrant Education Program,简称MEP)影响最大,成效显著。联邦政府的强力介入和干预、充裕的专项资金支持与完善的流动儿童登记制度挂钩所形成的激励机制值得借鉴。日本基于“住民基本情况网络登记制度”搭建自由的户籍迁徙制度,以此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不分地域自由择校。欧盟以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全面的社会融合政策来确保欧盟区域内成员国人口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等。另外,非政府组织参与应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也有大量的经验。

具体到返乡子女就学政策而言,笔者建议,首先需要加大异地高考(精品课)政策执行力度,解除就学中的户籍障碍或利益捆绑,最大程度地消除因升学原因造成的被迫返乡现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升学原因造成的返乡子女亲情疏离。同时,针对返乡子女再次流动,特别是省域内的省内跨市、市内跨县、县内跨乡流动态势,我国政府应该切实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渐剥离户籍上的利益捆绑,回归户籍的登记功能。

就学政策动力不足直接影响政策效能

纵观大多数省份,在农民工返乡子女就学政策的执行上,仅仅体现了政策的逐级传达和一般性的政策宣传。从更为基层的政策执行方式和推进思路来看,几乎没有超越上述政策主体所搭建的政策框架。可以说,农民工返乡子女就学政策动力不足直接影响着该政策的效能。

针对返乡子女就学政策目标执行表浅、执行动力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着力加强该政策的执行动力系统,特别是对基层执行主体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建设。

首先,需要清楚认识:农民工返乡子女的就学政策需要末端执行主体积极主动的行动,方可实现。如何防止基层政策执行者对于该政策的窄化理解,从而导致“返乡潮”后农民工返乡子女政策的沉寂和淡化?如何避免学校管理者的无区别甚至消极对待,调动学校各级管理者细致、有针对性且充满爱心的工作?这都需要对返乡子女群体的拓展及转换等情况在政策中有进一步的清晰界定和表达。

其次,要切实在国办发[]130号文件“将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列入当地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精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返乡子女就学质量公平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此培育政策利益群体积极、多频的互动,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对返乡子女群体就学问题的切实关注,防止基层政策执行者对该政策窄化、静态的理解。同时,针对返乡子女与留守儿童和流动子女的转化特点,引导各级政策执行主体(特别是基层学校)整合、优化农民工子女的管理事务,以监督促激励,最终实现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以保证农民工返乡子女就学政策执行动力的持续提升。

总之,在充分认识到农民工子女返乡的持续性、常态性及转化性的基础上,推动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各级管理者的保障激励和监督机制建设,现在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我们要在大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系统中去思考返乡子女就学政策的问题指向、价值指向和发展趋向,提升农民工返乡子女就学政策的执行效能。

如何建立返乡子女支持系统

数量不小的返乡子女该如何平稳过渡、回归家乡,即便在再次成为留守儿童后,依然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关爱和心智上的健康发展?

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思路:

由当地政府牵头,建立农民工返乡子女信息登记采集制度。对于农民工返乡子女的具体数量、家庭背景、年龄、性别、返乡原因、回乡居住及生活状况进行详细登记。如有可能,建立以县为主的返乡子女基本情况网上登记制度。可以和留守儿童、流动子女登记制度联通,从而在信息采集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返乡子女的不同类型进行区别对待。比如,对于成为留守儿童的农民工返乡子女,可以建立结对子帮扶机制,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青神模式”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必须强调的是,各地既要有效地将返乡子女的就学等问题区别对待,同时,也要看到返乡子女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以及正常家庭孩子的转换,在整体性农民工子女关爱网络的大战略下思考返乡子女的关爱系统。对于再次流动的返乡子女,要将其纳入流动子女就学政策的框架中去。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庭为依归、社区为依托的基层关爱网络和安全预警机制。比如,可以考虑返乡子女占一定比例以上的学校增设生活和心理辅导教师编制,专职从事此方面工作。可以在各村、社区建立农民工返乡子女互助关爱服务站。在该公共活动空间中,以书籍阅读、游戏、亲子网络联系小屋、“外面的世界”视窗等功能分区构建返乡子女、留守儿童、普通孩子的公共交流空间。同时,针对返乡子女的个人安全等问题,在关爱网络搭建的同时,也应在信息采集系统的配合下,建立返乡子女个人安全监护人责任制度,并以此构建安全预警网络。

5.我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篇五

08信工孙永礼200840930129

(一)调查背景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外出的农民工已陆续返乡,为了及时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因此对自己所在村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展开全面调查,及时了解掌握返乡农民工人数、职业分类、技能水平、培训愿望、就业意向等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援助方案,分类指导,切实帮助返乡农民工及早实现再就业。

(二)调查目的对本村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返乡青年农民工在就业创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及时寻求解决途径。

(三)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

调查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调查问题分类: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

(二)返乡前就业情况

(三)返乡后打算,及对就业创业意愿调查

(四)调查对象

各村返乡青年农民工

(五)调查方式

面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

暑假期间,通过返乡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我走访了离我比较方便的几个村的返乡青年农民工,在此次抽样调查中,我共发放了10份问卷,通过实地调查,及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我对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被调查的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平均年龄小

16岁到28岁的占50%,28岁到48岁的占50%,都属于青壮年群体。

(二)文化程度低

初高中文化程度占90%,高中以上学历只占10%。

(三)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较低

大多数返乡青年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四)务工地点普遍为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

返乡青年农民工基本上集中在江浙,广东地区。

二青年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我村返乡青年农民工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就业,在我们调查的人员中,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企业停产。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占用大量的资金,工厂无法正常生产,只有关门停产,工人也只好另谋他路或者返乡,占25%。如大崇乡盘龙村的青年蒋益斌说:“几年过来,都是上半年这个时候最忙,唯一今年2月份就已经接不到活干了。”

二是企业降薪。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生产的产品销路不好,不敢大量生产,工人都是计件工资,工资一降再降。由于工资少,难以保障正常的基本生活,只有回家,占30%。

三是企业裁员。由于企业状况不好,只能勉强维持现状,企业只有降低成本缩小规模,进行裁员。裁下的人员无法找到其他工作,只有返乡休息,占30%。

四是其他原因。一是因受今年年初冰雪灾害没回家过春节而选择提前返乡返乡回流,占15%;二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国家1000亿投资计划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具有吸引力,让他们感觉在家乡也可能存在发展的机会。

三返乡青年农民工的特点

一是收入普遍较低。1000元/月以下占29%,1000—1200元/月占30%,1200—2000元/月占21%,2000元/月以上占10%,而且普遍反映工资稍微高点就要自理生活,负担大,只能维持基本生计。据黔城镇的朱赢说,他在深圳宏通礼品玩具厂务工,月收入一般在1400元左右,但每天必须工作10个半小时,而且每月只能休息2天时间才能拿到这么多,如果按正常工作时间,月工作22日,每日8小时,那么他们就只能拿到月1000元的底薪,而且工厂每月还要扣住宿费等。

二是再就业愿望强烈。在与青年农民工交谈了解中,我们问及返乡后的打算时,有一半以上的青年想在本地找份工作,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还有不到10%的想在家务农,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文化低,无一技之长,即使在外打工,也是从事重体力活或简单劳动,且收入低下,在家务农心里感到踏实。有25%的想在家创业,这部分人有一技之长,年纪相对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要高一些,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些经验,回乡后想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发展,结束在外漂泊不定的生活。有15%的等待机会再次外出务工,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驻地环境落后,比较贫穷,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等经济危机过后,还是想外出挣钱。至于到何地去心中没底,只能到时候再说。

三是迫切渴望得到扶持。调研中,大部分青年是因为原企业(单位)受金融危机影响用工减少裁员而返回家乡的,他们根本不知道金融危机是什么,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面前,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从主观上看,他们并不希望回乡,面对家乡窘境,自己又无一技之长,在家乡创业何等艰难,甚至压力重重,迫切需要再就业以维持基本生计。调研中,有60%的青年希望能得到技能培训,为创业、打工奠定基础;80% 的青年希望政府能提供就业机会,以解决目前无工作、无收入的现状;78% 的青年期望政府能给予创业政策优惠和扶持,为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9%的青年希望政府能发放部分救助金,以解决既无资金创业,又无创业技术的实际困难。

四、对青年返乡农民工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此次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会导致增收困难、增大当地就业压力、带来社会治安隐患等突出问题阻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会在国家重视“三农”的情况下给广大农村注入新型活力,发展农业生产;缓解本地企业用工不足和相关行业用人难问题。我们应该正视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弊端,积极应对,吃透情况,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一、制定政策。一是建立农民工返乡监测制度,引导有条件的青年农民工在家乡创业,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对有创业发展愿望和条件的返乡青年,要积极支持他们创办,领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政、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期实现以创业拉动就业。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鼓励广大农民从事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也要给予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转岗,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二是加强信贷支持。不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措施,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扩大贷款范围,降低贷款条件,帮助创业农民工解决启动资金需求。

二、树立信心。通过宣传来坚定返乡回流青年的信心。一是重点宣传好党的惠农政策,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惠民行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行动、结对帮扶等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返乡青年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感受到共青团组织的温暖;二是要把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扶助行动与春风行动有机结合,并通过制作电视节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广大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三是团市委可围绕“回乡创业,我们积极扶助”这一主题,扎实开展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扶助行动,团市委要积极利用团的组织网络、共青团网站、青年QQ群、工作简报、户外墙体标语等阵地,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党的就业政策,宣传共青团的青年就业创业项目,让返乡青年农民工坚定就业信心。

三、搞好培训。一是广泛动员和号召返乡青年农民工积极参与劳动、农业等部门开展的培训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在本地重新就业,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二是要加大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力度。针对绝大多数回乡青年农民工无创业经历、对政策和市场缺乏了解的现状,积极通过开展创业培训班、创业环境和政策知识讲座等形式,为回乡创业者开展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训,让参训学员产生自己的企业构思,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从办微小企业做起,开始自己的创业行动;三是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针对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技能培训结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品牌培训”和“项目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四是团市委可利用各级团组织的青年实用技能培训基地对返乡青年农民工进行分类、分层次培训,提升素质,为年后外出务工做好准备;五是可以邀请青年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让他们畅谈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让有创业意愿的青年体验了他们创业路上的苦与乐,同时让更多在创业路上踯躅不前的回乡人员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激情,增添了创业信心。

四、维护权益。调研发现,大批返乡农民工在原就业单位均未领到工资就返回家乡,又无机构、无人为他们撑腰,导致他们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团组织要把维护青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市形成关心返乡青年农民工的良好氛围,树立理解、尊重、保护返乡青年农民工权益的意识;要积极做好青年农民工维权工作,了解返乡青年的工资拖欠情况,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损害青年农民工权益的问题,提供相关的法律援助,切实做好维权工作。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规教育,提高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6.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调查及对策 篇六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部分企业关停、人员裁减,失业人数上升,受危机影响,我县农民工返乡增多,给原来只有老小在家的农村,带回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生活习惯,这些在加以正确引导的基础上,有利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创业者,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假如不积极促进就业,也有可能会带来农村新的不稳定因素。

一、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我县组织人员对返乡农民工相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汇总,我县外出农民工共有109722人,截止2009年2月1日,返乡务工人员总数21793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8380人,因企业关停返乡的有9162人,正常返乡探亲的有10275人,政策吸引返乡就业的有2025人,政策吸引返乡创业的有331人。返乡人员中有70%以上有电车、缝纫、针织、建筑等技能技术,返乡人员中外出务工愿望的有13737人,占返乡农民工的75%,在本县就业愿望的有4100人,占返乡农民工的22%,自主创业愿望的有331人,占返乡农民工的1.8%,直接在家务农的有212人,占返乡农民工的1.2%。

二、农民工返乡增多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农民工返乡增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农村上有老下有小,回家团圆,回家看看,谋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走亲访友,联络感情。年后,这部分农民工还是要正常外出务工,通常工作比较稳定,大多是有一技之长。二是受出口需求减少,导致工厂减产、停产、倒闭而回家,或者是部分从事低级周期性行业的农民工,如建筑工人,由于建设工程完工,又没有其他一技之长,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机会,从而返乡。这部分农民工大多没有一技之长,且年龄相对更大,外出务工的随意性较强,存在能打工出去打工,没有打工机会将在家务农。三是一批农民工,经长年外出务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渐转变为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想寻找创业机会而返乡。这部分农民工有创业的能力,也是农村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大多年富力壮,通过引导,大多能转化为创业者。四是一批农民工,特别是青年人,通过外出务工,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从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工作都比较辛苦,工作时间长,报酬又低,加上身体吃不消等原因,体会了打工的酸辣,意识到由于自身缺少劳动技能而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利用春节返乡寻求培训机会。这部分农民工大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较容易学习新技能,是未来打工的主要力量。

三、做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几点建议

去年八月份以后,受经济危机影响,各地农民工返乡成为各地关心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服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措施,县主要领导还在春节深入乡村与返乡农民工进行了座谈,了解农民工的需求,解决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与农民工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政府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还没有到位;返乡农民工创业受资金短缺瓶颈制约;在家乡创业环境有待改善。为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几点建议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县人力资源服务大厅、乡镇劳保所、车站、村委会,通过发公开信、宣传手册等各种渠道,把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服务农民工的政策宣传出去,让做到家谕户晓。召开各种类型招聘会,一是组织专门人员到长珠闽地区大力收集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并及时发布,积极建设劳动基地,形成示范效应,千方百计稳定农民工外出劳务规模。另一方面是利用县内企业的用工需求,发布招工信息,促进农民工就业,也解决县内企业招工难问题。

2、加大培训力度。以县农民培训学院和各级培训机构为阵地,突出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培训项目尽可能多,农民工可自由选择多个项目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

3、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实施返乡创业带动战略,通过外出招商、驻外劳务开发服务站、流动党支部、能人推介等渠道鼓励和引导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开展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为有意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完善政府服务职能,开拓农民工创业的绿色通道。简化审批、办证程序,减少办证时间,推行并联审批、一站式审批,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严厉打击破坏企业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创造和谐创业环境。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县出台针对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落实财政小额贷款基金,并采取政府贴息,提供创业扶持。对吸收农民工就业的企业,可享受直接补贴,担保贷款。

4、对公益性工作岗位进行清理,对清理出的工作岗位,优先安排农民工就业。引导适合农民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新上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施工单位,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

7.我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篇七

一、江西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的调查状况

为了了解目前江西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的基本状况, 本课题组成员于2010年7-8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 分别对抚州、九江、赣州等地区的农民工进行了抽样调查, 发放问卷500份, 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462份, 即本次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4%。

接受调查对象从事的行业涉及农民工务工主要分布的制造业、建筑采掘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以及其他居民服务等行业, 具体样本的行业分布比例为:制造业12.3%、建筑采掘业27.1%、交通运输业10.8%、住宿餐饮和其他居民服务业45%及其他行业4.8%。

在回乡创业意愿方面, 有61.69%的受访农民工表示没有意愿回乡创业, 余下的31.31%的受访者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愿意回乡创业。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部分农民工对回乡创业态度一般。没有意愿回乡创业的农民工解释其原因时, “缺乏资金”、“家乡没有优惠政策”、“缺乏指导”等是被提及最多的因素。对于有意愿回乡创业的受访者, 当问及未来几年是选择继续在城市打工还是回乡, 以及回乡后是继续务农还是创业时, 69.5%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几年仍会选择继续在城市打工, 以期为未来的回乡创业积累更多的资金、技术等资本;30.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合适的时间回乡。这说明, 相当大比例的回乡农民工已经不再退回到原来的农业劳动中, 他们利用在城市打工期间获得的人力资本和资金、信息, 乃至社会关系等发展非农生产, 开创新的就业岗位, 以追求人力资本的更高回报。这一点, 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计量检验 (Johnz.Ma, 1999) 。

1. 农民工个人特征与回乡创业意愿的关系。

笔者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交叉分析, 从而判断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同其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 男性受访者中有意愿回乡创业的比例较女性高。男性受访者有意愿回乡创业者的比例为40.1%, 比女性高出4.4%。其次, 有意愿回乡创业的人数比例随年龄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于35岁以上的受访农民工来说, 回乡创业的意愿明显减弱, 36~40岁年龄段的农民工愿意创业的人数占此年龄段的32%, 40岁以上占此段人群则下降为17.7%;31~35岁年龄段的农民工相对最愿意创业, 愿意创业的人数占此年龄段的45.6%, 然后是26~30岁年龄段, 占此段人群的40.6%。最后, 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也对其回乡创业的意愿有重要影响。笔者将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划分为4类, 6年及以下、9年、12年和15年及以上, 愿意创业的人数占各类受访者人数比例分别为:26.9%、34.4%、46.9%和41.1%。在各类人群中, 有意愿回乡创业的人数比例, 总体上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但高学历人群意愿有所降低。

2. 农民工在城市的打工经历与回乡创业意愿的关系。

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 没有进城打工就没有其日后的回乡创业, 而且其创业的内容、成败、效益如何, 都与打工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而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现象的认识, 有利于客观地分析影响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各种因素。

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同打工时间呈一定的波动关系, 随着打工时间的增长, 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愿先增长后下降。在受访的农民工中, 打工时间在1~2年、3~4年、5~6年以及6年以上的愿意创业的农民工分别占各时间段受访者人数的26.8%、39.5%、44.6%和42.2%。可以看出打工时间在5~6年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愿最强烈, 然后是3~4年的农民工。

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同打工收入也呈一定的波动关系, 随着打工收入的增长, 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愿先下降后上升。在受访的农民工中, 打工月收入小于等于800元、800~1500元、1500~2500元以及2500元以上的愿意创业的农民工分别占各收入段受访者人数的44.2%、31.1%、45.5%以及73.3%。可以看出打工月收入在800~1500元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愿最低。

3. 政策和投资环境与回乡创业意愿的关系。

首先, 地方政府有关扶持自主创业的政策是影

·32·调研世界2012年第11期

响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因素。笔者对农民工对政府的政策认知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愿展开调查分析, 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时, 发现随着农民工对政策了解程度的不断深入, 其回乡创业的意愿也随之不断上升。在受访的农民工中, 对政府政策认知分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了解一点以及不了解4类, 在各类人群中, 有意回乡创业的人数分别占本类受访者人数比例为100%、44.5%、36.4%以及12.5%。可以看出对政府政策认知非常了解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达100%, 最高。

其次, 家乡的投资环境也直接影响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决策。受访农民工对于家乡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非常满意”打3分、“比较满意”打2分、“一般”打1分、“不满意”打0分。调查发现, 有意回乡创业的人数分别占本类受访者人数比例为100%、50%、36%以及12%。可以看出, 随着农民工对投资环境满意度的提高, 其回乡创业的意愿也随之上升, 对家乡投资环境非常满意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达100%。当问及政府应该为创业提供哪些服务时, 在整个服务体系中, 农民工最希望政府提供的服务分别为:创业投资占29.65%、技术咨询占27.36%、创业管理培训占25.32%以及其他服务占17.67%。可以看出农民工回乡创业最缺的是资金, 其次是技术。

以上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的个人特征方面, 男性回乡创业的意愿强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 回乡创业的意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回乡创业的意愿呈现波动关系。在农民工打工情况方面, 随着打工时间的增长, 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愿先呈现增长趋势, 随后下降;随着月打工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愿先呈现上升趋势, 随后呈现下降趋势, 波动性较大。从投资环境来看, 优惠政策与措施和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二、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 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在个人、家庭、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

1. 农民工个人特征是决定回乡创业意愿的基础。

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对创业的需求不同, 这是由于他们的家庭背景、收入、文化素质、风险的认知等不同决定的, 新一代的农民工文化素质较高, 是风险的爱好者, 他们已不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 寻找自我发展空间, 他们选择了回乡创业。而对于老一代的农民工而言, 多年的打工积累, 拥有了一定的资金、技术以及亲情的需求, 是导致回乡创业自身动力。

2. 农民工在城市的打工经历是农民回乡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

回乡创业是农民工对输出地和输入地投资成本和效益比较后的一种理性选择, 进城打工使他们增长了见识, 一旦积累了创业的基本条件, 农民工会权衡外出就业与回乡创业的成本与收益, 农民外出就业的机会成本愈大, 回乡创业的动力愈强。

3. 农民工对政策的认知与环境的评价是影响农民工回乡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健全的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将降低创业成本, 创业扶持政策越多, 越有利农民工进行创业。政府提供的创业扶持政策的力度与广度将影响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决策行为。

三、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对策与建议

本文研究结论对农村尤其是中西部欠发展地区农村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和激活农民创业热情, 促进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等具有参考价值。根据以上分析结果, 重点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 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创业者成长不同环境相适应。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农民, 政策出台应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对青年农民而言, 主要在教育、培训及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 而中老年农民主要是帮助他们克服传统的自然经济与封闭的文化状态, 加强信息沟通。

第二, 完善农民创业培训机制, 提高农民创业素质。尊重返乡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和意愿, 发挥他们的创业精神, 在决策力、领导力和创造力上政府要给予大力培育, 让他们有技能创业。

第三, 建立农民工双向流动机制, 促进农民工创业。取消对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种种限制, 发展城乡开放、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发展信息、培训、劳务输出等中介组织, 为农民工流动就业提高服务;通过技能培训, 实现农民工多领域打工, 提高农民工的创业能力。

第四,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首先, 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办事效率, 增强服务意识。简化投资手续, 克服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 强化市场、技术信息的服务职能, 真正树立起小政府大服务目标, 努力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各种便捷的服务。其次, 帮助解决农民工回乡创业资金问题。增加农村资金供给, 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 改善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服务。政府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 在使用方面向返乡创业农民工倾斜。促使从事农业信贷工作的金融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和从事的养殖业项目以及非农产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从高校或其他各类科技机构聘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创业农民工开设专题讲座, 现场指导解疑答难, 帮助创业者同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回乡创业农民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Blanchflower, D.G..Self-employment in OECD Countries, Labour Economics, Vol.7, NO.5, 2000.

[2]Fonseca, D.GLopez-Garcia, Paloma, et al.European EconomicReview, Vol.45, No.5, 2001.

[3]Storey, D.J., Tether, B.S..Public Policy Measures to Support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the European.Uion.Research Polocy, Vol.26, No.9, 1998.

[4]娄英英, 钟爱保, 陈伟金.制度创新是推动农民创业的关键[J].求实, 2007 (11) :92-94.

[5]汤作华, 侯俊华.农民回乡创业的瓶颈和激励机制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0 (3) :129-132.

[6]夏清华, 易朝辉.不确定环境下中国创业支持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9, (1) :66-72.

8.我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篇八

资阳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市总人口489万,农业人口426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148万。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倒闭或减员、中央农村新政策吸引等因素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截止目前,全市返乡农民工约35万人。返乡农民工过去主要从事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

一、资阳市金融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工自身局限,难以获得金融支持。返乡农民工本身没有多少自有财产,可利用抵押担保物少。广大农民工金融知识有限,金融知识的匮乏给农民工获得金融机构融资创业造成了一定困难。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经验不足。不少人短期行为严重,创办的企业一般属于家庭作坊式的微小型企业,技术含量低、档次低、品种单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这些都给返乡农民工获得资金支持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是农村金融产品研发滞后,专业人才缺乏,金融服务竞争不足。表现在:信贷品种少、利率高。农民创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全市尚无适合返乡农民工创业特点、需求的信贷品种,仅有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面向农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而且贷款利率较高。以邮储银行为例,目前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执行利率为15.66%。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缺乏。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竞争不足。不愿到农村开展业务。除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在基层乡镇设网点外,几大银行几乎全部弃农进城。

三是从社会环境来看,缺少配套补贴扶持政策,创业环境不够宽松。针对大批农民工“返乡潮”,资阳市政府采取了免费培训、职业介绍、举办创业培训班等措施,促进了农民工就业。但尚未出台具体、系统的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配套政策,未对工商登记、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进行细化,缺乏有力的支持引导。

二、对策与建议

一是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和指导,及时送信息、技术、知识下乡,提高农民工创业能力。强化创业培训指导。采取政策上墙、编印宣传小册子到村镇社区讲解等方式,大力宣传创业培训内容和创业成功案例,激发返乡农民创业信心。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指导站”,广泛收集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返乡农民的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培训,重点强化对特色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市场开拓、营销、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创业能力。建立返乡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强力推进“信贷孵化园”工作,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建立返乡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吸引有创业基础条件的成功人士创业,扶持一批农民自主创业的带头人,为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树立榜样。广泛普及金融知识。定期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各银行机构要充分利用春节及农忙时节等农民工集中返乡时机,深入农村、建筑工地等农民工集中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政策、金融知识宣传。

二是涉农银行业机构要根据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特点及类型,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和改善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贴近返乡农民创业资金需求。可考虑推出专门的信贷品种,根据返乡农民工能力、技术水平、经济状况、创业项目、创业条件、资金需求,开发适宜的创业贷款品种。如针对农民工贷款无抵押物、现行小额贷款利率高等现状,推出“創业信用贷款”,贷款利率比照同期同档次执行利率进行优惠。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涉农银行机构要选择、培养、储备一批为“三农”服务的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队伍,切实提高针对返乡农民工的主动营销能力和服务水平。组织创新,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全市增设资金互助社、小额货款公司等微小型金融机构,专职为农民等弱势群体提供存贷款等金融服务的职责,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竞争不足的问题。探索、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推动地方财政出资或企业、企业家出资冠名方式成立返乡农民创业贷款风险担保基金,作为农民工创业贷款担保、贴息或奖励基金。

三是地方政府应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简化手续。坚持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的原则,简化许可、审批和办证手续,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制度,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吸引返乡农民工创业。

9.我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一、返乡农民工犯罪的基本情况

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25日,xx县返乡农民工犯罪有30案43人,其中盗窃18案28人,占返乡农民工犯罪总人数的65.1%;抢劫2案5人,占返乡农民工犯罪总人数的11.6%;故意伤害8案8人,占返乡农民工犯罪总人数的18.6%;寻衅滋事案1案1人, 占返乡农民工犯罪总人数的2.3%;侮辱1案1人,占返乡农民工犯罪总人数的2.3%。

二、诱发返乡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

1、闲散人员增多是刑事案件增多的诱因。大批务工人员外出缓解了一定的社会矛盾,但随着返乡人员的归来,各类闲散人员的增多,刑事发案率自然比往年增多,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xx县检察院共批捕各类刑事案件49案59人,比07年同比的37人增长59.5%。

2、失业引起的经济压力是引发侵犯财产型犯罪的主要原因。在犯罪的43人中有33人犯的是侵犯财产型犯罪,占返乡农民工犯罪总人数的76.7%,其中盗窃18人,抢劫5人。他们中有的务工人员因返乡后土地转包未到期无地可种造成生产困难;有的长年举家外出,返乡后短时期内无粮、无菜、无油吃,基本生活无保障;特别是家庭收入几乎全靠外出务工收入的家庭,返乡待业造成的收入锐减使生活陷入困境。缺乏稳定收入造成的经济压力使部分返乡农民工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如:xx县检察院办理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涉嫌抢劫一案中,由于没有特别技能,陈某在外务工每月工资仅1200元,迫于家庭经济压力,每月还需要1000元补贴家用。2009年1月9日下午5时许,受金融危机影响提前返乡的陈某走到莽乡村黄家湾路段时,发现受害人朱女一人在其身后,边走边打手机,遂起歹意。当受害人走到其身旁时,陈某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仿真手枪,抵住朱女的头部,以威胁手段将朱女的手机和现金260元抢走后逃跑,后被群众抓获。提讯坐在看守所的陈某,他痛哭流涕地说自己失业了没挣到钱,家里还等自己带钱回去过年呢。

3、贫乏的精神文化生活较易滋生影响社会治安的刑事案件。已习惯了城市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他们,突然回到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的家乡,环境的差异一时难以适应,失业的阴影在心头难以挥去,家乡的精神文化生活又相对贫乏,赌博、酒后很容易滋生打架斗殴等一系列不利于农村稳定的社会问题。近5个月,xx县检察院就办理的此类案件10件10人,占返乡农民工犯罪总人数的23.3%,其中:故意伤害9案9人,寻衅滋事1案1人,侮辱1案1人。如xx检察院办理的犯罪嫌疑人江某涉嫌侮辱一案中,2009年2月9日(正月十五)下午,彭新镇杨店村的江某吃完十五饭后, 因邻里地界铲土之事与本湾的江某某发生纠纷,引起撕打,后江某借着酒劲将大粪水灌到江某某的嘴里,严重影响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风貌。

4、部分“高危”人群返乡影响了社会治安。有的长期在外从事违法犯罪的人员也有一部分陆续返乡,在家乡继续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此类人员犯罪有7人, 占返乡农民工犯罪总人数的16.3%。如犯罪嫌疑人蒋某、袁某、方某涉嫌盗窃一案中,蒋某已因盗窃被判过二次刑,袁某13年来已因盗窃“三进宫”,方某07年因涉嫌寻衅滋事取保候审,受经济不景气的牵连,三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又瞄到家乡xx,在2008年10月至11月份期间,三人结伙先后在xx疯狂盗窃60多起,价值十多万元,给xx县近期的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影响。

三、针对返乡农民工犯罪的对策

妥善安置好返乡务工人员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应多方位多角度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农民工返乡后能实现良性回归。

1、党委、政府部门要做好调查、引导、安抚工作。党委、政府部门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务工人员返乡待业问题,及时掌握返乡人员就业动态信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搞好引导服务,为失业者送去人性关怀,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找准自己的定位,走出失业的阴影,重塑发展的信心。同时,在生产、生活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帮助,在政策方面给以必要的倾斜。对于农民工返乡后一段时间内确实难于再就业、又无经济来源、生活确实困难的政府可给予适当的生活困难补助。

2、各基础部门要合力为农民工编织社会就业网。

一是加强技能培训工作。针对返乡待业人员的务工特点和技术特长及打算,劳动就业

部门要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有目的、高效率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升级培训,使输出的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努力实现输出人员由体力型向技术型、智力型转变,为他们再务工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打好基础。

二是加强创业就业工作。工商、税务、银行、民政、农业、中小企业服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应联合互动,积极鼓励返乡务工人员

回乡创业,为他们在本县搭建创业平台,多挖掘就业岗位,多提供就业信息。

三是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可通过劳务协作等各种方式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通过电视、报纸等载体广泛发布各类用工信息等方式,加大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力度。

3、职能部门要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返乡待业人员的法律知识。各级司法机关可在全县各村设立普法宣传员,对进行《刑法》、《婚姻法》、《民法》等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开展以村为单位以案释法、“共创平安xx”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等形式,多渠道提高返乡待业人员的法律知识。

二是强化文化领域建设,充实乡村农民的精神生活。针对当前的特殊时期,党政宣传部门要努力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严防带有色情、暴力的影视、图像、文字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淫秽正常的文化领域。进一步加强农民的道德建设,逐步建设起一批合法、高尚、健康的公共休闲娱乐场所,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农民从事健康的文娱活动。

三是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防止影响社会治安事件的发生。各乡镇党委、政府、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防控体系建设,联合组织专职联防队、护村队,加大与农民联系的力度,加强对村、组、学校、单位的治安防范工作和督查工作,全县上下群策群力,及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努力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上一篇:专题信息调研-土地资源管理下一篇:赤山镇中心小学迎国检汇报材料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