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公开课(共9篇)
1.小学语文四年级公开课 篇一
《说说心里话》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1、从习作习惯方面来概括,四年级的学生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在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自由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从习作思维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分析能力不够完善,概括水平较低。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练习,自主地述说,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
3、从习作评价的方面来观察,学生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对于一些优秀的作文片段,往往只是知道很好,但不明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教学中应该对如何评价进行指导。
二、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习作内容很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一次心灵的对话,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以“我口说我心,我笔抒我情”,让习作成为学生心情自由宣泄的平台。
三、教学目标
1.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会向别人说说心里话,能具体有条理地把压在心底的事和想法表达出来,鼓励真实而有创意的表达。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认识,培养习作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会向别人说说心里话,能具体有条理地把压在心底的事和想法表达出来,鼓励真实而有创意的表达。
教学难点: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认识,培养习作自信心。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同学们,最近有几个同学找我谈话,说了自已的心里话。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有些话我们想说,没有机会说;有些话我们想说,但不方便说。老师愿成为同学们的忠实听众,听一听同学们的心里话。大家跟老师一起来打开“老师信箱”,看看里面有哪些同学写的心里话,好不好?
教师出示课件:打开“信箱”,指名学生一一念出心里话。
教师谈话导入“习作”。
【设计意图】:开头以“学生的心里话”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自然引出了习作话题,也引起了学生倾吐的欲望。
(二)层层剖题,开阔思维
1.明确和谁说心里话。
①熟悉的人:(学生想到最多的)
长辈:父母、叔叔阿姨、老师、爷爷奶奶……
同辈:同学、兄弟姐妹、小伙伴……
②可以和陌生人说吗?如:守卫边疆的战士、救死扶伤的医生、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人、所在城市的 政府官员、你所崇拜的歌星影星……
③有时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遇到一些不美好的现象和一些反面人物,我们还可以跟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如:小偷,坑害百姓的假冒伪劣产品制造、销售者,破坏生态环境的森林砍伐者……
④除了人类我们还可以和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说心里话呀!如:濒临灭亡的动物、植物,遭受污染的小河……
⑤除了现实世界中的人、事、物,我们是否还可以穿越时光隧道和古人说说,和小说、童话世界中的人物说说呢?如:孙悟空、诸葛亮、人鱼公主、哈利·波特……
2.明确说的内容和要求。
阅读课文中的习作提示,理解关键句“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在习作里向对方说一说。说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
①说的内容可以是一件事:开心的事,烦恼的事,委屈的事,愧疚的事,感激的事……
②也可以向对方提一些建议、意见、要求等,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粗一看这个作文题目,学生会觉得可写的太少,心里话无非是一些学习生活上的烦恼,倾诉的对象也无非局限于父母同学老师。采用层层剖题,犹如剥笋的审题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打开了学生的大脑仓库,激活尘封的记忆,让学生产生倾吐的欲望。
(三)回顾生活,心灵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唤起情感体验。)在你的成长岁月中,也许有一些烦恼想对父母、长辈、老师、同学倾诉;也许有一份遗憾在你心头,想向某人表示歉意或感激之情;也许你有一些好的建议,想告诉老师、校长或家乡的政府官员;也许你想和童话世界中的主人公交流你对他的看法、意见……那么现在,你最想和谁说说心里话?想跟他说什么呢?
2.四人小组交流,互相评议确定习作内容。要求简单说说想跟谁说些什么。(教师巡视了解交流情况。)
3.指名不同类型的题材交流。教师随机点评,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心里话。【设计意图】:“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习作话题交流,是心灵的交流,是思维的碰撞,他们会从别人的话题内容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他们会在民主平等的交流评议中对自己的话题内容进行反思调整,以确定最合适的写作内容和思路。
(四)例文引路,探究写法
1.刚才大家都交流了想和谁说什么话,如果这样写下来只有几十个字,你觉得这样写能让对方明白你 的心意吗?你觉得能打动对方的心吗?我们先来看看小明的作文:
“妈妈,你每天给我布置这么多作业,星期天也不让我休息,我真的很苦恼。我想对你说,请你少给我布置些作业,让我拥有快乐的星期天吧!”
2.讨论:小明还可以写一些什么?
3.欣赏例文《说说心里话》,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4.总结写作要求。【设计意图】:从这篇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入手,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对话题进行扩充,在语言实践中让学生领悟习作重点和方法,提高表达能力。欣赏例文也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给习作困难的学生提供一根“拐杖”。
(五)自主拟题,个性作文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可以以《说说心里话》为题,也可以自己取一个更符合你习作内容的题目。
2.学生构思酝酿,草拟习作。【设计意图】: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情感体验也不同,有个性化的题目也会有个性化的作文。
(六)交流习作,评议修改
【设计意图】:同学之间的互评互改,也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七)布置作业:修改《说说心里话》这篇作文,并抄写在稿纸上。
[板书设计]
说说心里话
事实
典型
情感
真挚
【设计意图】:板书语言简练,有助于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评价: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心里话。习作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在设计中突出了这样几点:
一、对谁说——延伸思维广度。本次作文指导,首先明确和谁说心里话。可以是熟悉的人;可以是陌生人;还可以和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说;可以和古人说说,和小说、童话世界中的人物说。
二、说什么——挖掘思维深度。(1)说的内容可以是一件事或者几件事:开心的事,烦恼的事,委屈的事,愧疚的事,感激的事……(2)也可以向对方提一些建议、意见、要求等,说说自己的想法。(3)也可以选择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再通过事例说明原因。
三、怎样说——形成个性表达。①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②要注意把事情经过写具体。人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心情有什么变化等要写具体,力求写得活灵活现。③结尾要自然,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的心情。
从学生的作文看,还存在如下问题:有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虽然课堂上说的很多,但写的大多是生病后妈妈的照顾,同学的帮助……;有的作文失真,假故事,生搬硬套作文参考资料的事例,感情也就失真了;作文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愿自己在探索中与学生一路共同成长。
2.小学语文四年级公开课 篇二
1.通过阅读交流, 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感受卓娅和舒拉姐弟两位英雄的形象, 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2.理解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运用课内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的兴趣。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 选取了四篇课文, 其中两篇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 另两篇课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形势, 表达对和平的渴望。本组教材把孩子们带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 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四篇课文中都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本课课型为单元拓展课, 是对本单元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 深化课内阅读内容, 运用课内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自觉进行阅读实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选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师生共读。本书主要介绍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两个青年英雄的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多来源于书籍、影视作品, 要深切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必须深入文本, 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的语句, 体会作者的表达, 把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表达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又切实提高语文能力。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也是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实践运用的有效途径。
【学情分析】
战争对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距离他们的生活经验较远, 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类作品的阅读也较少。影视作品中, 战争题材的作品过分娱乐化的倾向正在消解这一严肃的主题,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知道战争的危害和和平的可贵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感悟文本中关键词句的表达, 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受到教育, 这也是对学生很好的语文能力训练。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复习方法
1.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学习时, 我们在文中遇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举一两处给大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3.小结:我们在读书时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要多读读, 多想想, 体会它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本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拓展课, 围绕单元学习主题, 让学生读整本书。本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环节既回顾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又对学生在课内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复习, 让学生自觉地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整本书的阅读实践。)
二、走近作品, 把握内容
1.在明斯克公路86公里标记处, 耸立着一座纪念碑, 它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的“苏联英雄”卓娅而建造的。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关于这本书, 你有哪些资料愿意与大家交流?
学生介绍后, 老师总结补充:这部小说以真人真事为原型, 记述了家喻户晓的苏联英雄姐弟卓娅和舒拉二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作者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是卓娅和舒拉姐弟俩的母亲。
2.谁愿意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用课内学过的方法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老师相机指导, 可借助书的目录提取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阅读整本书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 在阅读时搜集相关资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如了解作者、故事的背景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 形成深层次的认识。本环节意在梳理相关信息, 把握书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心中建立整体印象, 为后面的精读和探究打下基础, 同时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走进作品, 感受形象
1.我们从小说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主要人物是卓娅和舒拉。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2.小组交流:姐弟俩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先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他/她的性格特点, 然后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或片段加以说明。
3.小组上台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与评价)
4.学生边汇报边小结板书:从你们精彩的交流中, 我们仿佛看到姐弟俩的英雄形象,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他们鲜明的个性, 这些内容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设计意图:本环节按照整体感受人物形象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学生阅读、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形式, 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具体的内容展现出来, 做到言之有物。学生既对本书有深入细致的阅读, 又在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四、品词析句, 感悟表达
1.同学们, 在阅读时总有一些句子让我们停下来仔细地回味。打开书, 看看你们读书时勾画的内容和做的批注, 再读一读。
2.学生展示读书笔记, 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预设示例:
(1) 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的吗?
(2) 这段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卓娅和母亲在大街上看到一张画着一位战士的招贴画, 下面写着“你用什么帮助了前方?”)
(3)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4) 这些句子让我们驻足回味, 作者是怎样写出卓娅的决心的?学生进行补充。
(此为一个片段的教学, 教师根据情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品味, 人物形象在我们心中慢慢地鲜明起来, 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多好的姐弟俩啊, 但是因为战争, 他们却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教师补充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相关资料。
5.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 可恶的战争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摧毁了无数个美好的家园, 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为了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此环节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这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教师要深入阅读本书, 做到心中有数,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五、总结延伸, 拓展阅读
1.读完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你有哪些收获?你又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2.通过阅读, 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 都要找找类似的作品读一读, 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关于这一主题, 大家还有哪些书向同学们推荐呢?
(设计意图:单元拓展课所能选取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 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教师要整合课内外阅读, 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备课反思】
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克服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弊端, 从整体上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整体建构知识与能力体系, 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 提升语文素养。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有多种课型, 本教学设计定位为拓展课, 根据单元主题, 选择课外读物, 巩固、延伸单元主题的学习。
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教材后, 师生共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搜集相关资料, 做读书笔记, 并在课堂上交流。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整体性。单元整合教学打破了传统单篇学习的模式, 以单元主题为统领, 建立单元内篇与篇之间的联系, 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壁垒, 对单元主题进行多元建构。在单元教学整体构思时, 笔者结合单元“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 为学生推荐《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在拓展课中“将课外阅读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 在重构的语境中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 并不断反思”。[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除了主题这一纽带外, 还要兼顾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实现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把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 在整体观照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连贯性。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 要科学划分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于是产生了不同的课型。每种课型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但彼此并非是完全割裂的, 而是要尊重知识学习和儿童认知规律, 具有连贯性, 呈螺旋上升趋势。在教学设计中, 上课伊始先回顾课文, 复习课内阅读方法, 为整本书的深度阅读实践作了铺垫,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在教学的重点部分, 进一步深化对阅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达成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所有课型的教学中, 单元教学目标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 围绕这条线展开教学, 保持教学内在的连贯性, 才不会让教学信马由缰, 偏离方向。
3.语文性。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研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为什么要用这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可见语感训练的文体沟通乃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本色与本质。”[2]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准确的感受力,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在设计中, 笔者试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 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4.实践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 根本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课堂要为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提供空间, 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语文经验, 形成语文能力。本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运用讲述、倾听、朗读、批注等多种形式, 搭建学生语文实践的舞台。学生语文经验的获得, 不仅体现在预设中, 还体现在课堂各要素交互作用下的创生和完善。所以设计还要有一定弹性, 选取的片段只是一种预设, 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范燕瑞.基于单元主题的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路径与教法研究——以沪教版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5 (6) .
[2]张大文.我为什么提出“语文性”[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Z1) .
3.对小学语文公开课的反思 篇三
教师A:激发了好一阵子,好不容易让一潭死水般的沉闷课堂荡起了涟漪:一名同学站起来问:“孔子东游,他是去哪儿?”显然,这在授课教师预设之外,教师无奈地笑了笑,把那位同学双手按下之后说:“请提问课文中的疑问句。”其实,此时把后面介绍孔子、交流资料的环节挪移到这里,让孩子展现查询的资料同时解疑答难,这节课也更加流畅紧凑了,偏偏这节课在该拐弯的时候没有及时拐弯!
教师B:也许是因为没把握住陌生学生的真实水平,以至于他教学《乡村四月》就用去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之后,这位教师及时把闲人少的“忙碌”过渡到到第二首《四时田园杂兴》,一下子节省了很多时间,最后竟把第三首的《渔歌子》也完整地教完了。这节课不仅完成了既定目标,也给听课的教师整合课程资源之感。这种变通,就归功于教师本人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机智。
教师C:满满一节课只学了首《清平乐·村居》。课容量太小是其一,最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在课件里穿插了许多不及课本插图直观形象的图片,实在是事倍功半。课堂上,他还与学生对话理解“相媚好”的意思,许多不当的语言引来阵阵哄笑……
课,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最好。教师,因学情、文本及时变换教法更妙。可要真的做到并不容易,“问君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要讲好一节清爽简约的课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现在,我们都较注重文本解读,在备课之前都会进入文本,深入钻研。往往就一篇课文,我们能解读出许多内容,而且体会得较深入,较多元化。但问题就是如何在众多的解读中提炼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即如何准确把握文本解读的“入”与“出”。如果“出”这个环节做得不好,可能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使教学目标散而凌乱,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负增长。我在解读《去年的树》一课时,发现该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易懂,但却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如鸟儿与树的相处的情景、鸟儿一路的坎坷经历、鸟儿的心情变化、鸟儿的内心活动等。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围绕文中四组对话,通过想象补白,有感情的诵读等手段,体会鸟儿与树之间那份真挚、感人、永恒的友情。结果课程内容中对提示语的想象补白太多且把学生引得较远,教学目标不集中,课堂设计处理得较复杂,且不易操作。
其次,课要上得简单而有效。曾有教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所谓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要集中,一般做到一课一得;教学过程要简洁,没有什么细枝末节,干干净净。但老师们真正要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还是有很多的困难。这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老师的意识问题,在教学预案的设计时总觉得这也好那也好,这个得讲得透一些,这些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好处……一句话就是“不会舍”,不“舍”哪来“得”呢?
我在教学时,讲《桂林山水》,就引领学生探讨作者是怎样把山和水写美的;讲《鱼游到了纸上》,就引领学生聚焦第七自然段,品词析句,体会聋哑青年精湛的技法、高超的画技及作者的表达手法;讲《文成公主进藏》,就通过读读、练练、说说,引领学生感受文成公主一路进藏的艰辛和对藏族的贡献。
最后,课要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教出新意。合理解读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能简单教语文后,我们还得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学习想奇招,出新意。这一步应常出现在公开教学中,因为每一位听课教师去听课前都有种念头:希望这堂课能给自己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在《去年的树》教学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时,可以把文本分成几个部分通过PPT逐步展现(化整为零),引导学生逐步读懂课文(逐个击破),帮助学生借助板书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这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再如结课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原因让鸟儿失去了朋友。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伐”让学生们明白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将课的内涵提升到一定的人文高度。想奇招、出新意也非得根据文本特点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阅读教学规律不可,如违背了这些,再好的“招”也是废招,带来的只会是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低下。
要想一堂课上得轻灵生动,备课时我们不仅要把文本的解读读“厚”,还得学会在文本的众多解读中提炼出适合该年段学生学习规律的能力训练点、知识点,更得学会把课文上简单,有新意。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大柏地乡院溪小学)
4.小学语文四年级公开课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有感情朗读、感悟和交流,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请你们回忆所学的第二组课文,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用一句话简要说说理由。(学生回答)
2.这节课我们再来结识一位小男孩,去感受他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请同学们拿起手跟老师书空课题。(板书课题:小珊迪)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师:课前老师安排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认读一下这些词语。2.指名认读。
3.认读4个多音字:薄、倒、轧、转。4.书空“薄”字。
三、研读悟情
(一)整体感知
1.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很是到位。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小珊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生答。(小珊迪是一个可怜、诚实、善良的孩子。)
(二)感知可怜
1.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最能表现小珊迪可怜的那一个句子用横线划下来。(生读小珊迪外貌的句子)
2.师:去掉一些词再指名读。
出示句子:他身上只穿一件单衣,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脚冻得通红。
3.师:加上书上的这些词,再读一读。
4.指导读。
5.师: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段话的感受。
6.生:小珊迪很可怜,穿得很少,家里很穷,脚冻得通红。
7.师板书:又冻又饿
(三)感受诚实
1.师:又冻又饿的小珊迪开始卖火柴了,他怎么说的呢?把珊迪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来。(生读课文)
2.师:我看到一位同学是这样划的,(出示屏幕)和你们一样吗?自己读这几句话,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自由读这段话)
3.师:手里捧着一盒火柴,又冻又饿的珊迪向我们走来,他向我们说(师生分角色读)
4.出示四次请求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心情。
“先生,请买盒火柴吧!”(一般请求)
“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劝降请求)
“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降价请求)
“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我可以给你们去换零钱。”(乞求)
(四个句子通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体会小珊迪十分急切的心情。)
5.师:珊迪只是一个又冻又饿的可怜的孩子吗?再往下读,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6.生:我还知道珊迪受伤了,不能来了。
7.生:珊迪快死了还担心弟弟。
8.生:他被车子撞倒了,还让弟弟送回四个便士。
1先令=12便士。由“七便士不知哪儿去了”、“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四个便士”,进一步体会珊迪诚实的品质。
9.师:你看,用心读书的孩子就是收获大。原来,珊迪是被马车轧伤的,看看课文第13自然段是怎么说的?
10.师范读。
11.师:在这种情况下,珊迪还让弟弟送还那四个便士,你们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诚实)(再指名读这段话)
(四)感受善良
1.师:这时候,又冻又饿的珊迪需要不需要钱?可是他却没有留下不属于自己的钱。受了伤的珊迪需要不需要钱治病?可是他却没有忘记弟弟送还找回来的钱,多么诚实的孩子啊!
2.齐读这一自然段。
3.师:从小男孩子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的珊迪的诚实,此时此刻,躺在床上的小珊迪会对那位先生说些什么呢?你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
4.指名读(躺在病床上说的话)
5.师:想一想,小珊迪快要死了,他会怎么说呢?
6.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7.生:我认为小珊迪快要死了,应该用尽力气来读?
8.师:快要死了的小珊迪却牵挂着弟弟的生活,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9.生:顾别人不顾自己。
10.生:关心弟弟的人。
11.师:这是多么善良的孩子啊!齐读小珊迪说的话。
12.师:作者也就是文中“我”,看到又冻又饿的珊迪,深深地被他的诚实、善良打动了,“我”握着珊迪的手说会照顾他。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
四、真情流露
与此同时,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选择小珊迪、小利比、作者、作者的同事中的一位,把自己最真切的心里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五、拓展延伸
5.四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五
课
题:15一路花香
执教人:章祖银
执教时间:2012年11月13日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挑水工说的一番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涵。
4、通过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这一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2、出示句子:那只完好的水罐„„感到十分惭愧。
(1)指读这句话,说说这两只水罐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吗?从哪体现?(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3)指名说(4)师评议并小结
3、齐读挑水工和坏水罐之间的对话
(1)联系第三段,想想挑水工为什么让坏水罐看路边的话? 指名说说并评议
(2)从挑水工和坏水罐之间的对话,你体会到什么?师引导学生回答
4、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三段
1、齐读,明确这一段写了什么?
2、当破水罐再次感到伤心、愧疚之时,挑水工又是如何劝说的?
3、从“难道、只长在你这一边、早知道、利”等词的运用中说明了什么?
4、出示句子:如果没有你„„美丽的花朵呢?(1)这句话强调了什么?换成陈述句应怎么说?
(2)从这句话中你又看到破水罐有什么自身价值?
5、分角色读一读
(三)拓展
1、联系好、坏水罐的话和挑水工的话想想好、坏水罐都应怎么重新认识自己?
2、理解课题“一路花香”
三、总结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呢?
四、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一路花香
好水罐:骄傲自大
对自己了解不全面,偏于一面 坏水罐:惭愧、自卑
6.小学语文四年级公开课 篇六
自学生字词,读熟课文,理解乌塔是怎样一个女孩。
教学目标
1、认读六个字。
2、了解乌塔独自一人到欧洲旅游的故事,感受他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认识到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
重点难点
了解乌塔独自一人到欧洲旅游的故事,感受她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查生字表或查字典。
三、再读课文,理解乌塔是怎样一个女孩。
四、总结:乌塔是个怎样的人?
五、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生活独立,思想独立?
六、对照上述讨论结果,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努力
同学们,你们听说到过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立旅游欧洲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默读课文,思考,乌塔是怎样一个女孩?根据文中内容回答。
集体讨论:乌塔是怎样一个女孩?
生活独立的人:
思想独立的人:
生活独立,思想独立。
1、多做事,多实践,能自己干的,自己干。
2、不要依赖父母。
3、多学习。
4、做事要有计划性。
5、做有毅力的人。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自己努力的方向。
自读课文。
逐段阅读课文。
边默读课文,边在文中画出来。
“罗马很热,街上小摊买的冰激凌喝水都很贵……”——很有生活经验。
“乘火车票旅行,因为年纪小,可以享受优惠……”——很有经济头脑。
“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做事很有计划
“为这次旅行准备了3年,自己打工挣钱……”——有毅力
“用自己的钱给家人买礼物”——懂事、有爱心。
“我也是家里的宝贝……”——不同意中国人爱孩子的方式,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自由发言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自己努力的方向。
板书设计:
7.小学语文四年级公开课 篇七
本研究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的目标要求,确定内容标准,研制监测工具,主要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习作与表达三个维度考查和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从工具内容结构分析,三个维度内容比例适中。其中,阅读与理解以及习作与表达部分的比重明显加大,力图体现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指向检测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水平,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现行小学语文测试过于关注考查语文知识、识记能力的偏颇予以纠正。工具的研制多次经历试题难度、信度、区分度的调试,力图体现监测过程的规范、科学和严谨。
研究人员于2014年9月,经分层抽样确定测试对象。抽样兼顾地区(城市、县城、乡镇)、地域(全省所辖地区)、学校类型(公办、民办)三层分类特征。由于测查的是四年级学生的学业水平,故选择四年级学业完全结束,刚刚升入五年级的学生为监测对象。本研究最终确定来自A区和B区的28所学校的五年级63个班的2048名学生为监测对象,其中城市1616人,农村435人。样本兼顾了两个区域城乡学校的比例,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比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
一、监测结果分析
1.城乡学业质量差异对比分析
通过城市和农村学生在三个维度和五个子项上的平均数对比分析得出:词义分辨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均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均表现为城市优于农村(见表1)。
结合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教育理念、教育资源配置、文化氛围、家庭环境等是造成城乡学业质量差距的主要因素。
注:*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示P<0.01,差异非常显著。
2.学生各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1)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得分率较高,阅读能力与之比较,相对较差,而习作能力的发展最为滞后。这和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大量的“讲语文”“背语文”“写语文”的重复的、单调的教学实践直接关联,这样的教学致使学生只是识记了语文知识,并没有将其活化、内化为语文能力并最终形成语文素养。若加强学生的阅读和习作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触类旁通,迁移至学生其他语文能力发展和素养形成。
(2)“积累与运用”部分分析。从表3来看,学生字音辨析的题目得分率达90.34%。可见,学生对于平翘舌、易错声调、方言、多音字的辨析掌握较为扎实准确。这要得益于日常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汉语拼音正音的练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纠正方言区语音的专项训练,积极营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这方面的训练是经常性的,效果较好。
认字形问题学生的得分率为77.63%。其中,音同形近的字失分率较高。例如,考查学生辨识“遵重”“辩别”等的错别字。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忽视对汉字构字规律及运用的深入研究,不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汉字音、形、义的内在联系。对于形近字比较的教学,只是从字形上机械、生硬地加以区分,或通过大量的、重复地练习加以强化,不注重汉字构字理据和汉字文化的渗透。
理解词义间细微差别的能力相对较差,失分率较高。尤其是农村学校,正确率仅为48.51%。如下题,要求学生找出与加点词语意思最接近的选项:
确实A.真实B.的确C.准确D.正确
獉獉破例A.破格B.破旧C.举例D.例题
学生判断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由于词汇量不足,对某些词义不理解或理解模糊,像对“破例”的理解出现错误;可能缘于缺少语境,对词义细微差别的分辨有困难,像对“真实”“的确”“准确”的区分出现偏差;还可能是对词性及感情色彩的把握不准确,像“对付”与“付出”“应付”的比较等等。
词语运用一题,失分率较高的题目是:
这个电视节目真是太精彩了,我_________地看着,连妈妈叫我都没有听见。
A.滔滔不绝B.洋洋得意C.津津有味D.流连忘返
上述题目考查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对句义和语境的理解、区分词语形式和意思的差别、建立词语同语境的联系,即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学生需要综合上述三方面作答。这部分题目失分较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句义及词语的理解出现偏颇、词汇积累贫乏、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较差。
古诗积累部分失分率较高的题目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表达诗人离别时对朋友一片深情的诗句是哪一项?()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上述题目失分的原因在于:学生审题不认真,不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是让学生机械背诵,致使学生只是短时记忆,并未做到长期的准确记忆。
(3)“阅读与理解”部分分析。本次监测增加了“阅读与理解”的比重,提供了文体不同的两篇阅读材料,分别为文学类文本和信息类文本。着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能力、推断解释能力、评价欣赏能力,并基于文本的内容适度拓展,向生活和学生的体验延伸。
有关“细致阅读,提取信息”的问题,学生作答并不理想。这些问题,答案都在原文中,只要细心阅读便能准确地获取信息,做出判断。而学生作答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便暴露了其日常阅读的不良习惯。比如,学生在做这部分试题时,只关注问题和答案,而忽略问题的前提条件;部分学生离开文本“凭空想当然”或断章取义、顾此失彼、进行“碎片化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本意的意识较淡薄,以致出错。
有关“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学生这方面的得分率低于“细致阅读,提取信息”的问题,可见,学生理解文章并综合相关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相对较低,缺乏整体意识,没有使用前后联系的方法阅读文本。
阅读中的部分题目编制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水平和层次,从完全不理解、机械理解、理解正确但并不全面,到理解深刻四个层次,得分依次是0,1,2,3,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锻造。
(4)“习作与表达”部分分析。在“习作与表达”部分,城市学生成绩优于农村学生。具体包括审题能力,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平均分高出0.25,“内容具体”一项平均分高出0.46,“准确表达”一项平均分高出0.44,“想象能力”一项平均分高出0.4,“调动积累”一项平均分高出0.28,“书写习惯”一项平均分高出0.14,差别不大,由此说明城乡学校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都比较重视。(见表4)
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学生习作测试失分率较高的部分都主要分布在表4的2,3,4项上。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忽视语文实践的价值,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和场域不充分,学生阅读量小,想象力和生活阅历匮乏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感形成、思维发展和习作表达。尤其是“想象能力”一项,存在想象趋同、缺乏童趣、套路化等问题。“课程标准中,从低年级‘写想象中的事物’,到中高年级‘写想象’‘写想象性作文’,在写话和习作中,有一个明晰的脉络,又有坡度,蕴含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1]”想象反映在习作中,应该是最富个性化的,教师应注重对儿童在想象过程中潜在的创造性的保护、发掘和培养。
二、主要问题与建议
1.学生语文学习各领域发展水平失衡,应加强语文课程内部各领域的联系,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从监测结果分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可见A区和B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注重常规训练,基础知识夯实,达到了强基固本的目的。学生书写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从习作书写来看,表现为书写规范、行款整齐、态度端正,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同2001版实验稿比较,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进一步凸显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地位,强化了书写技能和习惯的培养。从监测结果来看,这一变化在两个区域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贯彻落实,教师对于引导学生写对字、写好字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初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也暴露出两个区域对各语文学习领域,存有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的倾向。比如,对阅读、习作的重视不够。语文学习是一个整体系统,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密切五个领域的内在联系,关注语文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多元价值和多维目标,促进听、说、读、写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明显滞后于识记能力,教学中应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取向
从监测结果分析,学生在词语及古诗的积累运用,综合相关信息做出解释或推论,运用语言文字规范表达、创意表达等方面,普遍失分率较高。《语文课程标准》再次强化语文教学中的“语用”价值和课程学习的实践性,语文实践固然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支撑,但“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2]有效的语言文字知识注定是应用性的知识。学习语言文字,若背离实践性规律,脱离应用的环境,在答题、解析等类似的静态知识学习中认识语言文字,注定是很难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的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懂”和“记诵”上,最终要指向“用”。因此,语文教学应进一步强调语文学习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从生活与阅读的角度考虑,关注阅读需求的差异性,关注阅读情境设置的真实感[3],注重积累、感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习得语文学习的规律。
3.普遍忽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发展,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8.革新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探究
新课标改革推行之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读书、写作、交流沟通和整体性学习本领等领域都对学生制订了很高的标准。为了应对这一状况,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时刻对讲学方式进行变革,探究更有意义的创新性讲学方式,从而更好地达到新课改的标准,提升讲学质量和讲学效果。
一、转变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开展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进程中,老师要着重考虑到这一时期小学生的爱好、特点和兴趣特点,为小学生创设更大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思考本领和创新本领。老师可以在讲课中放小学生喜欢看的电影,使电影情节和教学重点密切相连,用来指引学生对讲学知识点做进一步思考,令小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加入课堂活动,从而加快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2)加强小学生的自我认可度。四年级是小学生逐渐具有自我认可度的重要时期,在受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时,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对自己满怀自信,才能对学习满怀兴趣。总的来说,老师应该在课堂讲学中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赞扬和肯定,让学生提高其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二、教学要和当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
当今时代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指引学生掌握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经纬天地的语文课程内容是当下的任务,由于计算机技术设施在课程讲学中的应用,将教学行为与计算机技术相联系,逐渐作为一项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运用计算机设施,可以运用更为良好的形式和题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广大的学习天地和更宽广的学习角度,可以促使学生领略更多的内容。运用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深厚求知欲,有效地提升课堂讲学的水平和效果。
三、提升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语文的听、说、读、写四部分有机结合。相较小学一、二、三年级,四年级的知识点难度会大一些,学生对各个领域的内容理解能力均不相同,这就使得老师在课堂讲学时,要有机地结合听、说、读、写,提升学生在各领域的学习本领,进而让学习语文的成绩得到综合性加强。在课堂讲学中,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对文中的知识点要做诵读,在诵读开始前最好设立几个问题,指引学生全神贯注听讲的同时好好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兴趣,同时依照教师诵读的知识逐一答题,训练小学生的听课和思考问题的本领;教师可以动员学生依据某个话题说几句话,经过他们的深思熟虑,认真策划好想要说出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本领和逻辑思维本领;在语文讲堂上,教师还能够动员学生选用比较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和诗词进行诵读,让他们挑选几句比较喜欢的抑或经典的句子抄写并反复诵读,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语文内容的积累作用。
四、训练四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用一句简便的话来说便是要养成优良的学习行为。”一个优良的行为方式,它的涉及面是非常广泛且持久的,优良的行为方式能够让人终身获益。只要具备优良的学习习惯就可以让学生切实地将其所学内容全部转变为自己的素养。新时代下小学生优良语文学习行为培养的关键点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以及合理性,应该训练的是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恰好和训练学生学习语文优良习惯的主动性要求相适应。准备上课前对即将学的内容做课前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新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在课堂上不至于一头雾水,带着问题来上课,全身精力来听自己不明白的重点、难点,这样就能够大大提升课程讲学效率。
五、在学习时使学生拥有选择权
在讲授小学四年级语文时,教育者要转变过去教育中独专的行为,进而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选择权。以便让学生身处一个比较平等与民主的讲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的奋斗精神。
总之,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讲学有了新的指标,以这些指标着手,做好小学四年级语文教育工作,需要变革过去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教育观念的变革、教学氛围的整改和当今计算机技术在课堂讲学中的运用,都是改革教学的有效方法,对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普及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亚茹.完形填空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测试题型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9.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九
1.上课前播放歌曲:《恭喜发财》
2.在刚才的歌曲声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过春节的热闹气氛。春节里,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的,大门上还会张贴大红的……齐读(春联)。这节课啊,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春联》这一课。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顾老师相信大家对春联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谁能来说一说一副春联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上联——右手边;下联——左手边;有的上面还有横批)
二.新授
(一)插图中的春联
1.那我们课文中的插图上就有这样一副春联,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2.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这副春联?(先读上联,再读下联,最后读横批)
指名读、齐读
3.自己再读一读,想一想从这副春联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红桃,绿柳)这副春联描绘的是什么景象?(春天的景象)
4.横批是:春回大地,它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对这副春联内容的总结和概括)
5.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副春联。(齐读)
(二)第一小节,第三小节
1.课文中啊,还为我们带来了好几副春联,下面请大家大声地朗读一下第一小节,读完以后,用横线画出其中的几副春联,用曲线画出春联的内容。
2.再选你最喜欢的一副春联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交流四副春联。(顺序按学生选择而定)(课件出示)
(1)“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指名读。
从这副春联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副春联向我们展示了什么?(美丽的春光)你能给它加的横批吗?(春意盎然)
(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指名读。“神州”指什么?(祖国大地)
从这副春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中看出?(千山秀 百业兴) 你能给它加的横批吗?(欣欣向荣)
那就我们泗阳来说,这几年发生了那些新变化?
(3)“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门第”指的是人家。
这副春联歌颂的是什么?(人们幸福美满的生活)
指名读好它。你能给它加的横批吗?(幸福美满)
(4)“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指名读。“竹”指的是爆竹。
这副春联表达了什么?(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齐读。
3.刚才啊,我们学习了四副春联,那你们能不能来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把一副春联读好呢?
4.书上第三小节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好春联。你仔细地读一读,然后来告诉顾老师我们怎样读好一副春联。(抑扬顿挫——声音有高有低,有急有缓,有停顿有转折;和谐动听)
板书:抑扬顿挫节奏美
和谐动听声律美
5.那让我们一起带着和谐动听的声音再来读一读这四副春联,感受一下它的美,好吗?(齐读四副春联)(课件出示)
6.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真是美极了。
7.让我们捧起书本,面带微笑,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三)第二小节
1.刚才大家读得都非常好,看来我们都感受到了春联的声律美,领略到了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美的春联是怎么写出来的吗?我们在写春联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
2. 谁来告诉顾老师写春联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字数相等、词类相当——也就是要讲究对仗)
板书:讲究对仗
3.拿“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来说,有哪些对仗的地方?(“绿柳”对“红桃”,“舒眉”对“开口”,“辞”对“贺”,“旧岁”对“新年”)
4.那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对子,大家想不想来对一对啊?
课件出示“对对子”
蓝天对珍禽对()
成功对()明月对()
勤奋对()细雨对()
开花对()高山对()
地北对()林深对()
凯歌迎大地对春色满()
山河增秀色对()
山美水美春光美对()
对对子有的是顺接关系,有的是反义关系,有的是近义关系,同学们对得都非常棒。
5.老师还想请大家来帮忙找一找朋友,这里有几副春联,它的上联和下联弄乱了,你能不能来帮它找一找朋友?
课件出示“找朋友”
上联下联
学海无涯勤可渡山河分外娇
碧波跳红鲤瑞雪兆丰年神州万象新
田园无限美书山万仞志能攀
春风催旧岁华夏百花艳祖国无处不春光
神州有天皆丽日绿水跃白鲢
一起再来读一读。
6.看来同学们对春联都很感兴趣,老师还有几副春联要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考考你”
风拂千条柳雨()万朵花
老师像园丁呕心沥血
()
寿比南山不老松
()
一起再来读一读。
7.那黑板上也有一副对联,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抑扬顿挫节奏美
和谐动听声律美
讲究对仗
和谐动听声率美讲究对仗()后面你能不能来试着给它对个对子?(形式多)
板书:形式多
一起再来读一读
(四)第四小节
1.春联美不美啊?(美)它让我们更好地、更多地了解了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你能不能用书上第四小节中的一个词语给黑板上的这副春联(和谐动听声律美讲究对仗形式多)加一个横批呢?(开卷有益)
2.是啊,多读读春联,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下课以后你可以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春联把它背出来。
(如果有时间:那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几副春联,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春联欣赏:
春降大地福满人间
春风催万物新雨润百花
高歌盛世年年好笑看神州处处春
辞旧岁窗花映白雪迎新年喜鹊闹红梅
爆竹更岁新桃换旧符梅花迎春旧貌展新颜
春风化雨九州花满地爆竹飘香万户喜盈门
三. 总结
【小学语文四年级公开课】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标07-16
小学六年级语文《野草》经典公开课教学设计08-22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公开课教案10-27
小学一年语文公开课08-22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猫》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08-23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雅鲁藏布大峡谷》精品教案09-20
人教版小学四上语文每课词语注音09-12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06-29
小学四年级语文计划07-26
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