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程评价(共9篇)
1.传统课程评价 篇一
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学生评价方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评价的原则
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要贯彻激励性为主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一)把握评价的目的传统文化课程要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二)重视激励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
(三)重视过程性评价
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体验;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五)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感悟和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评价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城乡文化差异、思维个性差异等因素,考虑学生的不同起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通常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三、校本课程评价方法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的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的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堂探究情况。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综合以上内容,采取等级制。前20%为A,中间60%为B,后20%为C。
2.传统课程评价 篇二
一直以来,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专项课程的教学中,都是以掌握散打的技战术体系以及各种复杂的武术套路,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升。同时在课程评价体系中,采用的是传统“理论+技术”的模式,往往只能考核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而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做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我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健身及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性、习惯性和民俗性的特点。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外延范畴的界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在个别或者部分民族出现并至今保持其独特个性和有限传承范围的体育,如竿球等;二是在中国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相对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或者近似的体育活动,如射箭等;三是在中国各民族中出现,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普遍流行的体育,如武术、龙舟等。当前,在我国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以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工作的体育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包括了武术教练、健身指导以及各级体校管理人才等。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问题
从目前来看,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实行的是竞技体育化的武术教育,受传统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教学目标,无法使用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过分偏重技巧训练而轻视实践操作
在长期的发展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一直都是注重技术的传授和训练,而轻视运动技能的应用性实践操作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运动训练模式取代教学模式,强调对于学生专项技术的传授,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为目标,并不重视武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与社会对于武术人才的需求格格不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武术专项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过分强调竞技性而忽视社会适应性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竞技体育化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从教学目标方面看,就是不断强化竞技性,强调学生竞技能力的提升,而缺乏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应用。在现代体育中,追求的是运动与健康,体现的是通过运动参与,达到健康的目标。因此,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用到服务人的健康发展的目标中,由确保培养出的武术人才能够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针对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设定,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合理构建,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从教学目标方面分析,应该紧密围绕社会对于武术人才的需要,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武术教学、训练组织、健身指导等方面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总体目标,一方面,注重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引导其数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感,另一方面,要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运动技能,同时能够对武术运动、武术健身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掌握和有效运用,确保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从课程评价体系方面分析,一般都是通过考核的方式,根据结构进行评价,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试与技术考试。但是这种考核评价方法相对单一,而且更加侧重于对专业技术和理论的评价,难以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体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因此,需要对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
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针对传统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评价方式进行拓展。例如,可以实行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互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发展情况的评价,减少考试成绩在评价中所占的比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学生的个人发展变化,将横向评价转变为纵向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其对于学习的动力。同时,也可以实行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互结合的方式。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其本质并不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而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确立课内外结合的目标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对于课程教学的评价应该以课内考核为基础,对课外考核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评价,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外,教学评价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针对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实际教学中,评价主体应该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主,由学生、教师以及相关专家进行分别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功效。
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核评价的内容还也应该由传统单一的定量指标评价转变为多元化指标评价,不仅应该重视课内评价,也应该强调课外评价。考核评价的内容不仅需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运动能力,还应该包括教学训练实践、运动健康、创新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能力等,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3.考核评价的阶段性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在设置时由于内容复杂,课时相对较多,因此教学活动基本上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的始终。在不同的学期和学年,存在着不同的课时设置和教学内容,而伴随着学生学习时间的增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也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化。对此,在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特性,确保考核评价能够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变化而变化,提升评价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确保其能够对学生的体育素质、专业理论知识、运动能力等进行或独立或综合的评价分析,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课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对于武术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置,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创新,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制定有效的评价内容,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做出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武术人才。
摘要:本文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对当前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武术专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入手,对其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专业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士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77-78.
[2]洪浩,孙向豪.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J].中华武术(研究),2012,(4):10-13.
[3]孙永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专项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与考核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3,34(5):173-174,178.
3.全面评价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篇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全套共10卷,近千万字,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人大法学院原院长曾宪义教授担任总主编,30余人参编。研究梳理中华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全面、系统地看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直以来凝聚在曾教授心头的学术心愿和追求。在曾教授最后的日子里,在医院的病榻上,他一直关注着这套丛书。如今,这位老院长乘鹤西去,而他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挚爱化成文字永远留给后人。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这套丛书可谓鸿篇巨制,十卷分别是:第一卷 礼与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论;第二卷 罪与罚:中国传统刑事法律形态;第三卷 身份与契约: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第四卷 官与民:中国传统行政法制文化研究;第五卷 狱与讼: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研究;第六卷 律学与法学:中国法律教育与法律学术的传统及其现代发展;第七卷 冲突与转型:近现代中国的法律变革;第八卷 输出与反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第九卷 借鉴与移植:外来法律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第十卷 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全套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入、系统研究,对传统法律文化予以客观的评判,再现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为了能够真实生动地解读和验证当时社会的法律与生活,各卷作者费尽周折,克服各种困难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珍贵图片,并认真加以考证和选择,作出客观评价分析,以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这套丛书的出版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近代,当中国在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中俄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连连败北时,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劣评几近偏执。不仅西方列强将中国文化视为早就应“就木”的“木乃伊文化”,连中国人自己也逐渐失去了传统的自信,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然而,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律。百余年后的今天,中国文化再次被世界所关注。因为人们发现在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有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优秀文化相通或相同的成分,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凝结的智慧和经验,对世界的发展将会提供有益的借鉴。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也已经不再是百年前那种猎奇式的记述和以自身价值观为标准的评判。就传统法律文化而言,虽然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早已解体,但是其制度设计的现实性、合理性,比如“因时立法”、“法律与道德相为表里”等;其某些价值观念的普适性,比如“和谐”、“恤刑”等,对现实法律的发展不仅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西方学者在为法治传统自豪的同时,也在现实中感受到了传统法治的缺陷,比如理想与现实的脱节,法条日渐其密,但法律的漏洞也日渐其多。这也是一些西方学者将注意力投向中国传统法律的原因,他们试图在中国传统的法律中找到弥补缺陷的途径。(参见《第一卷 礼与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论》,引言)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相沿数千年而未绝,曾经深刻地影响了帝制时代的东方沃土。在法治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当然,传统中的许多东西并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有的甚至与现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因此,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蕴含的无尽宝藏,另一方面要对其在当下和未来社会的存活方式和传承创新作出客观的评价和理性的选择。作者在研究传统法律文化时,既不盲目崇拜,追求复古,也不苛责古人,而是从传统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产生、依从的背景出发,作者认为:构成中国传统行政法律文化气候土壤的不外是四种东西:一是东亚大陆特殊的地域气候或自然环境,二是农耕文明这种生存模式,三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或经济形式,四是宗法社会组织模式。这四者综合地决定了中国法律传统的性质特色。
从表面上看,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一些制度和思想已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如何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状态的?我们今天又该从传统中继承、汲取哪些精华?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层面和纬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了全面的梳理、整合,作了深入、理性的剖析。
然而,这套丛书的内容并不因为命题的宏大而艰涩空泛,而是采集了大量生动的史料,我们可以从如同播放电影般的事例、案例中回望历史。比如在《第三卷 身份与契约: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式》的婚姻制度中讲到“奔者不禁”,即在中国古代婚姻史上,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始终占主导地位,但于此之外,婚恋自由的现象还是部分存在的。自由恋爱往往具有浪漫色彩,恋爱的双方为了把自己的恋情表达出来,巩固下来,并期望铭记于心,从而出现了爱情的各种物化形式,即通过一定的物品表达爱恋,即“定情信物”。在长期的古代社会,被采用得相对多一些的“信物”主要集中到有限的几种物品之上,便有人汇集梳理,总其大成,称之为“中国古代十大定情信物”(《第三卷 身份与契约: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式》,P232)。书中此处配有图片和诗文:“戒指: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手镯:何以致契阔,绕臂双跳脱”……在该卷的契约制度中,作者搜集整理了许多珍贵史料,有西周时期青铜器钟鼎铭文以及其他朝代的契约文本图片,如此等等。这套丛书的资料性和思想性都是极具价值的,各卷作者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反复修改,不厌其烦,精益求精。
法律文化的魅力显然不仅仅在于其本身,而且在于其所蕴含的更为深层的社会条件与更为复杂的历史背景。正如作者所言:
当我们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中回首外来法律文化传入本国后的种种遭遇,梳理国人面对外来法律文化的挑战所作出的种种回应,进而设身处地地探讨前人的心迹和各自的利弊得失时,我们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或斥法律文化保守主义为顽固闭塞,或责法律文化激进主义为卖国求荣。相反,我们真切地理解无数前人的理想设计,深深感动于他们对祖国、对民族、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真挚情感,并尝试在此基础上重建前人的种种思考与心迹,以求在传统的解释之外,提出新的见解,传承并创新法律文化的真实内涵。这项反思与重建,传承与创新的伟大事业,既凝聚着研究者的心智、气魄和激情,又是法律人的天职;既汇集着人们在不同的关注热点、涉猎领域和切入角度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又围绕着弘扬民族法律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这一中心意旨;既标识着无数先驱所走过的崎岖之路,又预示着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在这条路上将永不停息、永远攀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第十卷 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P2)
(本文编辑 谢宁)
4.新课程挑战传统教学 篇四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而教学改革则是一场更持久、更复杂的攻坚战。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树立全新的语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呢?以语文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当前,国外母语教学的改革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努力追求高质量的语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参与国际间的竞争;二、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观念,具备应有的时代道德价值观;三、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四、文学熏陶与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并重;五、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性的学习;六、强调语言学习必须与不同领域的内容相结合;七、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语言学习;八、课程标准与评价紧密结合。
另外,教师应当注意到信息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挑战。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信息量剧增,信息传递迅速快捷,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这就要求每一位合格公民都要具备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在日常生活和交际过程中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仅是指获得信息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指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准确认识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正确地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重视信息的表达形式和表达结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用准确而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语文教学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新变化,鼓励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源,拓展视野,获得选择、判断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死记硬背抽象的符号和内容,而要与实际事物和对象本身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认识,从而使语言文字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样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语文学习要与社会生活相互贯通,才能使语文学习获得生机与活力,而这种生机与活力来源于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认识。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杜绝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既定模式的做法。教师不要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以成人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受。
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不要用教师对课文的“肢解” 分析代替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引导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国家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第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涵盖面很广,包括全球
5.校本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篇五
一、经典回放:
勤能补我拙,俭能为我廉。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路遥知马力,日久结人缘。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4页
六、活动广角:第35页
七、成长袋:第36页
八、个人熟读自立歌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千家诗》
(一)一、经典回放: 湖
上
[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8页
六、活动广角:第39页
七、成长袋:第4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千家诗》
(二)一、经典回放: 山居夏日 [唐] 高骈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2页
六、活动广角:第43页
七、成长袋:第44页
八、课后熟读44页的《赤日炎炎似炎烧》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4课、《千家诗》
(三)一、经典回放: 秋
月 [宋]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6页
六、活动广角:第47页
七、成长袋:第4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5课、《千家诗》
(四)一、经典回放: 雪梅二首(其)[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卡片和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卡片和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0页
六、活动广角:第51页
七、成长袋:第52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6课、《神童诗·卷首诗》
(一)一、经典回放: 四
季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4页
六、活动广角:第55页
七、成长袋:第56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7课、《神童诗·卷首诗》
(二)一、经典回放: 华
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8页
六、活动广角:第59页
七、成长袋:第6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8课、《随园诗话》(读书)
一、经典回放: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2页
六、活动广角:第62——63页
七、成长袋:第64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9课、《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一、经典回放: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6页
六、活动广角:第67页
七、成长袋:第6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单元
艺术乐园 第10课、格言警句
一、经典回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长歌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
—— [唐]韩愈《进学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岁光阴不可轻。
—— [宋]朱熹《劝学》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清]周希陶《增广贤文》
二、教师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理解句子的意思。
1、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学生读。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70页
六、活动广角:第71——72页
七、成长袋:第73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6.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缺点 篇六
我们按照课题计划与研究目标通过实验法、行动法、分析法并结合具体课例分别对传统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如下结果:
传统课程教学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知识结构与体系。传统课程教学是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充分驾驭课堂,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集中。提倡班级授课制,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意志品质、情态目标的培养,等等。
传统课程教学不足为:传统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较好锻炼与培养。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信息,它包括了文本、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多种形式。有些教学资源内容除了有每节课的精讲资源外,还包括教师的上课讲义、自学光盘、名师讲座、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各种相关的网站资源连接。这样使网络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其它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而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形式多元化,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可以是在线的,也可以是非在线的,通过多种形式如专题学习网站,网上学习论坛等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等客观条件来自主地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激发。
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通过研究表明,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展示的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味地追求使用计算机,过度使用视频图像,或频繁地玩转媒体,学生只对生动的信息技术感兴趣,认真思考问题的不多,都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成效地进行。反之,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过大,就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认真进行学习内容的学生有限,课堂监控有一定的难度。
7.基于绿色标准的传统街区更新评价 篇七
关键词:街区更新,评价体系,绿色标准
1.研究背景
传统街区往往处于旧城的核心区块,包含有一定数量的历史遗存,相较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而言,其典型性和风貌完整性较弱,但与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的融合度更高,其发展反映了旧城更新的特征,其研究是旧城更新问题的解决之道。
传统街区更新问题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前两种分别是回避问题和无视问题的存在,而第三种(也是目前大多数情况下的状况)则是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规划设计,但却因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模糊且多变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目前传统街区更新的评价因专业背景、评价目的、价值观念的不同,引起在体系设计、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上的差异,而缺乏量化模型也影响了标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传统街区更新具有重大而急迫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绿色标准因其对资源利用评价的高度统一和对生活体验的数模转换,正逐渐成为先进规划设计的评价依据。这些绿色标准指向城市化进程的对象——建筑单体和社区及其设计方法,并且已经有了大量实践的积累。传统街区比较历史街区而言更强调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这使绿色标准的引入成为可能,这也有助于传统街区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传统街区更新评价研究
传统街区更新的评价包括建成环境的评价(历史遗存的评估)和更新计划的评价(发展的评价)两个方面,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街区更新不同于历史街区保护,其评价更关注发展。黄光宇在1994年就提出“旧城改造应把环境的改善作为一条重要的目标”,朱光亚和查群先后强调并提出了对传统建筑遗产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评估方法,只是这些评估的对象更多是建成环境而非街区的未来,并未建立起更新计划及其实施结果的评价体系。
(2)传统街区更新不同于新城开发,其评价建立在对建成环境的价值判断上。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建成环境不仅限于物质、空间,还有历史环境,然而后者的价值却很难与前者等效评估。这方面日本的历史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可供借鉴,包括历史环境的教育价值、保护会提高开发价值的理念,以及社会工学学科在“对策调查”中的广泛介入,就是依靠理工学的方法(如分析的,数理的,计量的等方法)阐明社会问题(社会经济,经营,城市、地域,国际关系等诸方面问题)。
(3)传统街区更新不同于纯粹的保护或新建,其实施是一种动态的转换过程,其评价需关注转换的效率,是一种动态的评价。1990年Couch强调旧城更新是“基于物质空间变化( 拆除重建、修复等)、土地和建筑用途的变化( 从一种转变为另一种更能产生效益的用途) 或其利用强度的变化的一种动态过程”。而目前针对传统街区更新计划的评价却更多关注转换的结果,忘了传统街区是一个已经长成并仍在发展的生态系统,任何影响其生长的过程都需要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
2.2绿色标准研究
绿色标准的研究包括设计对象和设计过程,而设计对象可以分为绿色单体和绿色社区。建筑单体层面国内外都已经或正在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建筑评价和设计评价两个方面提供了相对充分的研究依据、相关理论和方法,目前的研究趋势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标准尽可能的量化以做到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更多考虑使用者体验(性能)而不是纯粹的数据堆砌(措施);三是绿色建筑经济性影响评价。三个方向最终归结为对评价体系生活体验数据转换的更高要求,这也是传统街区更新评价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社区层面的绿色标准研究则相对滞后,国外目前有对绿色(生态)社区制定的评价标准,如美国的LEED-ND和英国的BREEAMCOMMUNITIES,后者更多关注社区改造更新项目多于新建项目,其指标体系也更注重对于城市文脉的传承,社区与城市形态的衔接。国内则仍处于研究和推广国外成果的阶段,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以下简称手册),适用于新建生态住区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维护管理,但从整体来说过于偏重建筑,对住区的规划设计、人文环境、住区场地的生态环境还缺乏关注。浙江省最新出台的《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2014年1月实施)中,提出了“绿色设计策划”以及“规划设计”两大专项,并且在条文说明中详细阐述了要关注的项目,但这个标准的评价针对操作而非性能,而且其评价的对象局限于较大规模建筑群体的基地而并非社区。
值得关注的是,已经有学者意识到社区动态发展评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旧城更新而言,“选择的指标应反映出老城社区的动态发展和变化水平”(注:综合解读三大评估体系中的绿色社区指标;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_生态社区_探讨_高吉喜)。而从绿色标准的整个体系来看,目前对历史遗存的评价是在社区层面展开的(LEED体系包含有LEED for Existing Buildings: Operations &Maintenance Core Committee子项,但主要是针对建筑运营和维护,并未针对其文化价值进行评价),因此本文所尝试的案例评价也主要基于绿色社区的标准进行探讨。
3.基于绿色社区标准评价传统街区更新
BREEAM、LEED-ND和《手册》有各自的标准体系和权重,但都对社区规划中的历史遗存及其对策做出了直接评价。同时,三个评价体系中的很多标准尽管没有直接评价历史遗存,但却有助于明确传统街区更新中历史遗存与发展的关系。结合实践项目中出现的评价问题,将三种标准中的相关条目摘录出来进行分类研究(表1),得到以下结论。
3.1绿色标准引入的可行性
国外两种社区绿色标准中与历史遗存相关的权重都超过了50%,细分标准多达30条,“必要项”更是覆盖了实践项目中更新评价问题的大部分类型。另外,这些条目都有细分的数据作为评价标准,具备了足够的准确性。因此在传统街区更新中引入绿色社区标准并转换成相应的评价内容是完全可行的(详见表1“基于绿色标准的评价”一栏)。
3.2评价标准绿色转换的途径
三种标准都强调了全生命周期的评价视角,对于历史遗存的更新而言,更有利于从全局和微观两个层面去关注传统街区,做好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同时三种标准也都提出了用碳排放来计算可持续性的方法,并将其作为统一标准来衡量权重。有了绿色的视角和转换方法,传统街区的更新将有可能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
3.3评价本身也是一个可持续过程
国外的两种标准都在一开始强调了对社区咨询、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过程评价,并将其作为必要项列入评价标准,尤其是BREEAM将管理(Governance)单列为一个大项,并且将其子项分列在每个评价步骤(STEP)的最前面。因此评价本身作为一个可持续过程也应纳入评价体系之中,这也是城市设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4.结语——研究构想
现有的绿色标准虽然有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但传统街区更新评价的研究仍有很多路要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建立影响因子和评价体系的绿色转换模型,而结合实践的研究可以分以下三步进行:
(1)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科前沿有关绿色转换的研究,比较已有的国内外绿色标准和传统街区更新评价体系,建立绿色转换模型。
(2)基于绿色转换模型,通过对大量传统街区更新项目的实地考察、资料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评判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工作,建立影响因子数据库。
8.浅谈新课程对传统课程的影响 篇八
传统的语文教学单纯的强调工具性,在实践中最大的弊端是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相结合,派生出大量的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学习行为具有工具的某些特征,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天长日久,确实产生了铸造“平面人”的趋势。经过调查,发现就目前的语文教学来说,由于考试大多分成三塊:一是积累,二是阅读,三是作文。你不是想考积累吗?每个生字拼音写几遍,把生字解释并造句,把所有的要背诵的课文全背过,然后把古今中外关于珍惜时间的、热爱生命的、重视读书的、赞美自然的名人名言、诗词佳句分类选出几条背过不就得了。你不是考阅读吗?各种问题概念,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谋篇艺术烂熟于心,通过机械训练,反复操作,准让你披文得分。你不是考写作吗?什么开篇结尾的艺术,拟订标题的方法,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描写方法,名人名言和适当点缀让你运用自如,再把各种版本的考场满分作文背上几篇,学会嫁接与拼装,如果再强调书写认真,篇幅圆满,保证能得高分,何需涵咏,何需熏陶,又何需把古今中外大部分的名著搬来耗时?这种应试技巧,也不需老师有什么高水平,高境界的人文素养,只要对学生要求严厉一点,作业查严格一点自习时间多一点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精神又何从谈起?
究其原因,我们都明白,社会评价一所高中,是多少人考上了名牌大学;评价一所初中是多少人考上了重点高中;评价一位老师也少不了看他的教学成绩。我们常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考试制度如何变革,什么时候都有应试技巧,而这往往是众多老师的第一需求。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熏陶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而这往往不能充分体现在量化的应试考试中。因此,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走的是一条“人性化的”捷径。
而对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受到新风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老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江堰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就连教室也改变了。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的是探究性教学、体验性教学,提倡的是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自主创新的学习。探究性教学是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它既注重了结果又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和全体参与,着注了“人”的发展;而体验性教学强调了学生对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参与,关注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体验和反省。突出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让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认识在感悟对象世界,并将之内化为个人的智慧和价值,教学过程有再是历史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也不再是现实教学中的“特殊认识论”。而是一个师生高效、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则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的基础上的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将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就能使他们不断的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
随着新课程的形成和发展,相当一批语文教育教学“精英”也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靠着自己的勇敢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带来了语文教学的春的气息,他们的成功不仅靠他们的实践教育理想的勇气和执着,也在于优秀的应试成绩。春天向我们走来,但是还没有到来。一花独放不是春,须到了万山红遍时。新课程带来了一场语文教育革命。尽管这场革命从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最终是不可战胜的。相信这场革命必将冲破目前的应试瓶颈,让苏霍姆林斯基、第斯多惠、普特斯曼、叶澜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带我们走进语文教育的春天。
9.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 篇九
《登 高》
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思考情景间的联系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3、译诗
《书愤》
一、教学目的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
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师问: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师问: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五、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第5课古诗两首
《戏答元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设想
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见多媒体)2、听一听录音。
3、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4、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5、学生齐读。
三、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
四、品一品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五、赛一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六、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像欧阳修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七、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
八、理一理
【传统课程评价】推荐阅读: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课程设计有何区别06-18
传统节日课程之中秋节10-17
用新课程理念 改革传统美术教学(课改)10-21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方式09-13
新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原则探析08-19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11-07
教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总结08-10
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效学业评价》09-16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十年记忆10-04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