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

2024-07-08

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共13篇)

1.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

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的个人习惯有待改进,且不懂得如何自我心理调整与控制,维护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意识不强。

二、教材简析:

本教材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必要的保护生命、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懂得尊重生命,珍视健康,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伤害.学会爱生活,爱世界,爱自己,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四、单元分析:

一)呵护呼吸系统健康

认识呼吸系统,了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二)预防寄生虫

认识寄生虫,预防寄生虫病

三)你的文具玩具安全吗

文具玩具很重要,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具玩具?

四)远离危险地带

1、使学生懂得危险无时不在,生活中存在着危险的隐患。

2、使学生知道危险的发生大多都是行为不良带来的后果,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

3、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五)洪水来了让我们一起如何正确面对洪水的威胁。

六)地震逃生记

1、了解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导致地形的剧烈变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

2、知道地震爆发前有预兆,是可以预测的`。知道地震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七)我读书我快乐

养成良好的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体验读书的快乐。

八)责任伴我成长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九)我爱简朴生活

了解当代社会生活俭朴的内容和具体表现,懂得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崇尚生活俭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十)美丽的生命历程

1、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命。

2、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

五、贯彻目标手段: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生命与健康教育有深刻的认识。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3个班,每班共有学生40人,开设生命与健康常识课,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这都算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学生对本课程有较大兴趣,且教材内容都是和生活、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分主题编排。全册共分10个主题。分别是科学饮食每一天;选择安全食物;肠胃,你好吗;我们去爬山;你打预防针了吗;居室卫生有讲究;远离烧烫伤;我是小小包扎员;植物朋友告诉你;魔法兔子的网络日志。以传授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为主,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视健康,懂得远离危险,防范伤害。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科学饮食。

(二)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

(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消化器官,培养良好的护胃习惯。

(四)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爬山的技巧,并学会处理伤口。

(五)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打预防针的重要性。

(六)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居室有哪些污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通过学习让学生远离烫伤并学会紧急处理伤口。

(八)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包扎和处理伤口。

(九)通过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哪些植物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十)通过学习带学生走进神奇的网络世界,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增进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2.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 篇二

较早研究生命教育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指出,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人生与人生问题的教育, 他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青少年懂得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可见生命教育是与生命有关的教育, 对生命的珍惜、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潜能发挥等都在这个概念范围之内, 有研究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四个核心概念“悦纳自我、珍爱生活、探询意义、走向卓越”。这些主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被提出和重视, 但在思想脉络和内涵上, 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显然也有很多不同, 而生命教育探讨得更深、更远。

《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主编,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提出了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的脉络, 这样的思想正好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阵地, 在工作实践中, 思想政治工作者发现说教和其他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需要, 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发挥作用。利用心理学这一学科的优势, 从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若干理论出发, 从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不同的个人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 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当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多或少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和困惑, 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学科背景的滋养, 同时也受到学科背景的限制, 当心理学方法遇到思想问题, 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郑晓江教授也谈到“青少年自杀不能简单归因于心理问题”, 在他的论述中, 他认为, “青少年对生命、生活的态度是自杀现象的又一个原因, 要降低自杀率, 必须从人生观的建构上着手, 改变青少年对生命与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 心理健康教育没做到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视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实践工作中, 通过与青少年的密切接触, 心理健康教育者感受和理解着当今的青少年。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思想和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这种变化被敏锐的青少年所感知。大多数情况下, 适当和正确的引导的缺乏会导致青少年不健康的一元价值取向以及消极的人生观, 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甚至引发生命危机。在这种状况中, 我们发现, 实际上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就是对生命问题的拷问, 而这里面又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学业和能力、贫穷和疾病等问题都会引发生命尊严以及生命价值的问题, 而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问题又会引起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对人生意义的消极思考必然带来诸如吸毒、网瘾、自杀等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和生命哲学思考息息相关, 在实践操作中, 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适当地缓解和调整这些问题, 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 必须立足于人生观、价值观或生命思考的哲学层面上。

预防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 但当面对强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偏差等问题的时候, 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显得无奈, 心理治疗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卡尔·R·罗杰斯 (1902—1987) 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主张相信当事人的自我成长力量 (他这一观点认为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 , 治疗师在真诚和谐关系中启发当事人运用自我发展潜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罗杰斯认为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以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的晚年, 他甚至运用这种方法参与国家首脑的会晤, 调解国家之间的争端。对于以上问题, 罗杰斯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治疗观点, 在他的治疗实践中, 他发现尊重了当事人死的选择, 当事人会选择生, 尊重了当事人神经症的选择, 当事人会选择健康。也就是说, 对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你需要首先用人本的方法去理解、接受, 然后这种态度自然会引发当事人的思考, 从而导致他自发地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接受这种观点, 在治疗实践中也发现确实会有相当的效果, 但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又会出现问题。因为心理治疗不可能针对广大人群, 我们需要一种更强大的思想力量, 需要一种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整个问题, 这种思想力量应该来源于哲学, 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这种思想力量应该也来源于社会相关学科和心理学。罗杰斯的观点完全可以运用到教育中, 至于这些思想力量如何在教育中产生作用, 生命教育给出了一些回答, 更重要的是, 它代表了这种强有力的趋势和力量。

超个人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流派, 同样也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下人们关注生命、关注精神领域的写照。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马斯洛指出人们在基本的五种人生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之外, 还有超越性的需要, 这是一种精神性的需要, 人必须在一个更高的人类整体或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的角度来反观人生, 最终才能获得一种心灵和生命的解放, 这与生命教育的内涵确有异曲同工之效。生命教育除了关注心理学一贯关注的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之外, 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与环境以及个人与人类的和谐关系, 这才是每个人最终获得解放和人生发展的必经途径。

超个人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与生命教育有更多相似之处, 它认为只有面对精神存在的时候, 心理问题才能充分解决, 只有将精神能量灌注到人的心理世界, 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同样, 超个人心理学的出现也是要帮助人们追求一种宁静、和谐的精神生活样式, 来对抗浮躁、喧嚣的物质生存状态。

在关注的主题上, 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和外延, 生命教育关注的很多主题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关注的主题, 如“贫困压力、就业压力、厌世悲观、逃避责任、自卑感、死胡同、得过且过、对生命的漠视、四面楚歌”。显然, 这些问题就是心理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但运用的大多是心理学的方法, 如共情、渲泄, 认知、理情分析等, 为学生提供一个出口和若干可能的解决。但生命教育显然不是着眼于此, 对于每一种问题, 它更重要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生命问题, 如贫困压力的引起、有关贫困和生命价值的问题等等。因此, 生命教育要比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更深、延伸更远。再如自杀和吸毒的问题, 同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 但生命教育对于其涉及到的生命问题的哲学和世界观的讨论更深刻。

此外, 生命教育还涉及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关注的内容, 比如死亡教育 (对死亡的理解) 、女性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生命的摇篮) 、生命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教育、休闲及养生教育等等。生命教育同时包括了很多生命伦理的问题研究, 这些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似乎很远, 仔细分析又似乎很近, 在一个融汇贯通的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 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剖析的问题。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 在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优势, 在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向生命教育方面的引申应该是目前实践中可以做的工作。面对这种生命学问题的教育, 学校教育多了一份责任, 应在以后的实验及教学实践中发掘若干适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 与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 借鉴其理论及方法的优势。

生命教育是一种很好的突破, 但生命教育也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逐渐呈现一些问题, 又逐渐解决一些问题, 这是历史规律, 作为教育者, 顺应规律, 作出努力, 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态度, 也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补充, 在思想教育这块阵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问题层出不穷, 有学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教育形式。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若干主题, 比较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指出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 2007 (3) .

[2]郑晓江:青少年自杀及暴力现象的生死哲学透视[J].中国德育, 2007 (1) .

[3]顾海良主编: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07.

[4]罗杰斯等著, 李孟潮、李迎潮译: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罗杰斯著, 张宝蕊译: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杨韶刚: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新进展丛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生命的延长与人类亚健康 篇三

人类健康史上的恢弘巨著

这个所谓最详细、最权威的《2010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0)报告发表在2012年12月15日出版的英国《柳叶刀》期刊上。研究者们希望它能够引发人们对“政策制定者、捐赠者和研究者如何分配资源以帮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的反思。

这项研究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完成——是“一项巨大、有雄心、严格遵守规范的工作,试图描绘世界每一个角落发生的所有死亡和疾病”。GBD 2010研究报告由7篇文章组成,共194页,研究了流行病学、291种疾病带来的健康损害、187个国家的损伤类型以及多达1160种的长期影响,并分析了1990年至2010年间的残疾和死亡变化情况。研究人员还使用基于复杂统计学的新计算机模型排列了全世界21个地区20岁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以及确定了67个潜在危险因素。

同时,该研究还罗列了评估的不确定区间,这为一个之前依赖模糊数据的研究领域带来了科学精确性。

研究人员在对187个国家,20个年龄组中进行的一项235种死因调查中报告指出,虽然非传染性疾病占1990年死因的50%,但在2010年,这一数字几乎占到了2/3。2010年缺血性心脏疾病和卒中造成近130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4,而1990年仅为1/5。同样,癌症死亡人数,已增加了38%,在2010年造成高达800万人死亡。在研究期间,糖尿病死亡人数增加一倍,在2010年达到了130万。

在追踪与67个风险因素有关的疾病负担的第二篇文章中,华盛顿州西雅图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出示的分析报告说,2010年前两名的疾病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和吸烟。早在1990年,这两个危险因素排在第4和第3,而20年前,最重要的两个危险因素则是儿童体重不足和家庭空气污染。在2010年,高血压估计造成940万人死亡,烟草(一手烟或二手烟),估计已造成630万人死亡。高血压、吸烟尤其二手烟和饮酒已经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前三位主要危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体重不足已从第一位降至第八位;而高的体重指数,1990年占第十位,2010年占第六位。高的总胆固醇,1990年排名第14位,2010年实际上下降一个点,为第15位。相比之下,高空腹血糖水平在1990年占第九位,二十多年上升至第七位。

在全球范围内,与过去20年相比,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已上升了约20%(分别为11.1和12.1岁),这反映了营养不良和传染性疾病(此类疾病往往造成儿童和年轻人死亡)的下降。预期寿命提高也部分说明了死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人数增多。

非传染性疾病大肆盛行

早在二十多年前,世界银行出版了一份被誉为分水岭的报告《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健康投资》。世界卫生组织的流行病学家、现就职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Alan Lopez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指标和评估研究所(IHME)负责人Murray共同完成了附录,并介绍了GBD的概念。Murray和Lopez希望能“量化健康人生的所有损失”,并将瘫痪、抑郁、失明等非致命条件也考虑在内。他们设计了一种名为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的测量标准,这种标准将因绝症或致命伤害减少的寿命与残疾后生存的年限相结合。

起初DALY饱受争议,它揭示出令人吃惊的结果。例如,根据1993年的报告,精神病在全世界带来了比癌症更高的负担。

而这份GBD2010研究报告着眼于从DALY到风险因素、死亡原因、疾病与损伤,以及如何衡量非致命性疾病严重性等各方面问题。其中包含的表格、地图、柱状图表等揭示出众多有趣的结论。例如,1990年~2010年,尽管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直线下降,但是更多的人遭遇精神疾病和背部疼痛的困扰。艾滋病从1990年致死原因的第35位一跃成为2010年的第6位。心脏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健康损耗”越来越多。痢疾和疟疾等许多传染性疾病影响持续下降。同时,许多发现也让人十分困惑。结核病死亡率突然下降。2010年在生育年龄段男性人群中,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占10.7%,在相同女性人群中仅占0.5%。

与此同时,地理偏差也同样明显。1970年?2010年,生育年龄段人群的死亡率在俄罗斯变化很小,但在非洲南部却飞涨,相反地在富裕的国家该死亡率在下降。诸如自杀等自我伤害在寿命年限减少的最普遍原因中占第13位,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却十分少见。酗酒在苏联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产生毁灭性影响,这些地区人们常饮酒过量,并且酒精饮品质量较差。

英国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院(LSHTM)负责人、流行病学家Peter表示,他对时间转换的兴趣大于绝对数值。“我不关心一种疾病到底导致了150万人死亡还是160万人死亡。”Piot说,“更重要的是,世界发展趋势如何,我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什么。”GBD专家小组成员、LSHTM公共卫生工程师、水源和环境卫生研究专家指出,不安全的水源和恶劣的卫生状况是主要的风险因素。

没有哪份健康研究报告会像GBD那样详细精准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衣食住行。而这些细微的数据变化,又恰好揭示了人类目前不得不正视的局面:工业化文明带来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亚健康。研究中指出,2010年最突出的膳食危险因素为水果摄入量低而盐摄入量高。超重或肥胖从1990年的第十位危险因素升至2010 年的第6 位;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从第14 位降到第15 位; 高血糖则从第9 位升至第7 位。在东欧、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饮酒是疾病负担最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则是大部分亚洲国家、北非、中东和中欧地区的主要危险因素。

nlc202309030427

当肥胖比饥饿更严峻

作为全球性健康问题,肥胖远比饥饿更具威胁性,是世界首位致残因素。华盛顿大学卫生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的研究员说:“我们经研究发现,全球死亡率变化最大。儿童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下降,这归功于普及良好的免疫接种。然而,肥胖成为全球儿童健康主要威胁,影响深远,并成为全世界诱发糖尿病的主因。”这也是在过去的20年里,营养问题对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首次发生逆转,由不足变为过剩。

该研究报告显示,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令人担忧的肥胖问题,过去二十年全球肥胖增长率高达82%。中东国家肥胖问题尤其突出,自1990年以来增长了100%。根据该报告,目前高BMI(身体质量指数)带来的全球卫生负担已超过饥饿对人类的影响。该报告也首次披露了如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居于劳动力致残病因榜首。

很多健康问题都与肥胖有关,如果我们能降低肥胖率,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疼痛都会相应减少。

GDB2010研究该报告称,目前人类寿命与1990年相比更加长久,男性平均增长10.7年,女性平均增长12.6年。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延长这些年的生活质量并不好。根据这项研究,平均来看,人们过去14年饱受疾病或疼痛困扰。研究人员寄希望于发达的医疗技术来保障人类长寿无忧。

研究员说:“我们已经想办法使中风病人摆脱后遗症折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西方国家,心脏病死亡率也下降了70%。然而,心脏病确诊率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说,非传染性疾病目前达到全球性“流行”的程度,就像是一个“缓慢的灾难”,最终可能会全球性爆发。

为此,多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通过一项“官方宣言”旨在遏制非传染性疾病的上升趋势。这是继十年前应对艾滋病之后第二次就健康问题召开的联合国特别会议。事实将证明,关注从治疗非传染性疾病到预防之,必定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自1990年首份《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完成以来,人类预期寿命稳步攀升。1990年,男女预期寿命分别为62.8岁和68.1岁,2010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67.5岁和73.3岁。过去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病和与营养不良有关的儿童疾病。如今,除了南部非洲部分地区之外,全球儿童大多都能够健康步入成年,而且有足够的粮食。但是,很多人的身体状况并不健康,并且是“带病生存”,包括各种慢性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受伤及肌肉骨骼疾病等,健康负担随之增加。另一方面,营养过剩、二手烟和空气污染等非传染性疾病正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残害着我们的健康。

人类活着却病着的状态或许已经不那么新鲜,“亚健康”也早就不是什么陌生词了。当面对这个因为资源掠夺、生态失衡、人口大爆炸和环境恶化而变得面目全非的地球时,我们或许才会慢慢明白,高科技手段能延长人类的寿命,却无法提高生命的质量。如何分配资源,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帮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地生活下去,是一项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浩大工程。

4.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 篇四

2018年上学期生命与健康学科教学计划

任教班级:

任教教师: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较好,个人卫生有进步,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但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很多学生受到家长的溺爱,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不强,心理素质较差,经不住打击,对此,我们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调适,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使之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10篇课文。其中有教育学生懂得简单的生理知识;有告诉学生为什么要爱惜生命;有教导学生怎样做人;还有的是告诉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教材注意培养学生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良好的心理;既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又要学会关心他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逐步懂得尊重生命,珍视健康,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伤害。让学生爱生活,爱世界,爱自己,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2.重点难点

(1)男孩女孩的身体和生理的健康教育问题。(2)安全教育及有益游戏的教育与引导。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善待他人的生命,并且能够热爱和敬重生命。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拥有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拥有健康,才会更快乐。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真正的长高,不仅是身高的增加,更是心灵的成长。4.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5.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校园是我们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使其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6.通过学习明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要学会分清良莠,抵制诱惑,警惕不法分子的侵害。

7.“火”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带来健康与智慧,然而,失去控制的火却可能烧掉茂密的森林,高大的楼层,甚至夺去人的生命,所以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

8.通过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长,对自己充满信心。________小学2018年上学期

【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进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进度安排】

一、走进生命花园(1课时)

二、男孩女孩(2课时)

三、心里话儿说出来(2课时)

四、我的眼睛亮晶晶(2课时)

五、预防流感有办法(2课时)

六、让游戏更开心(1课时)

七、我是安全小乘客(2课时)

八、电老虎乖乖虎(1课时)

九、我劳动我美丽(2课时)

5.生命与健康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五

增进“健康意识”,促进“自我保健”习惯的养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帮助孩子巩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预防眼部传染病的知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少年儿童良好用眼习惯的养成,为拥有“光明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帮助孩子巩固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保健常识。进一步了解龋齿的发生因,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促进少年儿童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和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帮助孩子了解营养素的种类、名称、对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大意义;了解七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学会合理搭配膳食,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主动拒绝垃圾食品。

(四)帮助孩子了解夏季保健常识,学会预防夏季常见传染病,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各学月教学计划:

第一学月:

1、视力检查;

(1)要求学生在查视力的当天将视力检查信息告知家长。

(2)为了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建议家长朋友们:若孩子的视力在5.0以下,可在近期到医院进行视力复查和诊治。

2、结合学生视力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教学工作。

第二学月:“口腔保健与健康”教育。

第三学月:“吃出健康来”教育。

第四学月:“夏季保健与传染病预防”教育。

五年级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结合班级的实际,加强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班级的卫生工作,切实抓好健康教育,搞好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学生健康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学生的近视率达到省标准要求。

2.做好学生“六病”防治工作。

3.教室要达到净化、美化。

4、抓住健康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学生身体健康。

5、抓好学生两课两操的工作,保证学生视力不良率低于国家标准。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健康教育。

1、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2、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

3、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尤其是做好防传染病宣传、控烟宣传及预防艾滋病教育。在班级板报上开辟一块卫生与健康的专栏。

4、本学期,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与交流,重视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

5、结合大队部大力开展健康与卫生方面的集体宣传活动,利用每周一的集体班会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

(二)做好卫生监督工作。

1、按《学校卫生档案》要求,做好学生病假统计工作,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2、做好教学卫生管理与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卫生工作要求。

3、认真监督学校饮水卫生及食品卫生,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

(三)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继续开展防近工作,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动态,随堂纠正

学生读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提高眼保健操质量,教师要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的及时予以纠正。

3、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消毒隔离工作。

4、配合防疫站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工作。

(四)、加强卫生管理,不断改善卫生条件。

1.坚持卫生管理检查制度,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个人,保持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

2、各组值日生坚持每天清扫室内与包干区,要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清扫制度,卫生工作小组要及时进行检查、总结、评比,使班级达到净化、美化的要求。

3、抓好常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年级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和我校实际情况,以及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制定本计划,以供参考。

二、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及关于健康教育的见容,明确目标,端正思想,重视小学生的健康教育。

2、认真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以大纲为指导,以计划为中心,以备课为前提,以上课为抓手,各年级认真开足健康教育课,认真严格执行小学教学课程计划。

3、认真钻研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到既备课,又备人。

4、重视个人卫生、疾病预防、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

三、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基本的营养平衡以及体育锻炼的运动和饮食卫生,学习常见病的预防。能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6.3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 篇六

西城中心小学 杨 琴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很好,个人卫生较好,大多养成了好的卫生习惯。但很多学生受到家长的溺爱,以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不强,心理素质较差,经不住打击,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调适,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使之拥有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困难、学习和生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0篇课文。它们有的是教育学生知道简单的生理知识,有的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要爱惜生命。有的是交给学生怎样做人。还有的是告诉学生怎样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

这些内容注意了培养学生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良好的心理;既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又要学会关心他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视健康,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伤害。让学生学会爱生活,爱世界,爱自己,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在学会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善待他人的生命,并且能够热爱和敬重生命。

2、通过学习,学生知道拥有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拥有健康,才会更快乐。

3、通过学习,学生知道真正的长高,不光是身高的增加,更是心灵的成长。

4、通过学习,学生明白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

5、通过学习,学生明白校园,我们学习的乐园,称赞的摇篮,我们渴望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6、通过学习知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我们要学会分清良莠,抵制诱惑,警惕不法分子的侵害。

7、火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带来健康与智慧,然而失去控制的火却可能烧掉茂密的森林,高大的楼层,甚至夺去人的生命,所以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

8、通过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长,对自己充满信心。

四、教学方式

1、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进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

走进生命花园

(1课时)二

男孩女孩

(3课时)三

心里话儿说出来

(2课时)四

我的眼睛亮晶晶

(2课时)五

预防流感有办法

(2课时)六 让游戏更开心

(1课时)七 我是安全小乘客

(2课时)八 电老虎

乖乖虎

(1课时)九 我劳动

我美丽

(2课时)十 做好我自己

7.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 篇七

一、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拓展课程的时空,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容,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占有人类丰富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不但知道人应该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

例如,在教七年级上册“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组织学生讨论:“你知道在紧急情况下怎样呼救吗?你知道本地区的急救电话、报警电话吗?房屋着火了,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遇到溺水者,你知道如何救助他吗?遇到泥石流时,该怎样逃生?遇到地震时,该怎样自救?”在讨论的基础上,适当作了扩展,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不仅学会了最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还懂得了珍爱生命,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能够承受挫折,勇敢坚强。

二、懂得敬畏

生命是人存在的状态,如果生命不存在了,对人而言的一切价值都不复存在,所以,敬畏生命是教育最神圣的职责。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生命负责,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生命是宝贵的,只有生命存在,才能谈得上人的其他问题。而生命又是脆弱的,未成年人的生命犹如温室里的花朵,娇弱得经不起风雨冲击。因此,初中政治老师既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自我保护的意识,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技能以及处理生存危机的方法,满足生命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应当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给予重视。诸多青少年自杀的案例告诉我们,知识和成绩至上的教育,摧残了孩子脆弱的心灵。他们的情感、个性被忽略,他们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迷惑和怀疑,感觉生命失去了意义。敬畏生命就要让学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

例如,在教七年级下册“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结合课文内容,教导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和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作斗争。如在回家路上被坏人敲诈怎么办?遇到被人拐卖、被抢劫、被绑架等危险情况时该怎么办?遇到歹徒行凶时该怎么办?通过讨论、辩论、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切实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命。

三、善于宽容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者,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关怀生命,首先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具有生命情怀,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命,以平等、宽容、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缺点和过失,既不能以强制和粗鲁的态度、方法加以阻止,也不能漠视不理,姑息纵容,任其自生自灭。真正的宽容就是“严出于爱,爱出于严,严而不纵,严而不凶”。每个学生都有活着的尊严,即使犯了错误,他也有维护自己生命尊严的需要,不容许任何人轻视、践踏它。老师要理解宽容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纠正,使其正确发展、健康成长。事实证明,宽容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精神力量,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教师必备的一种修养。

四、充分发掘政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以思想品德的眼光去挖掘典型事件和案例,如何以思想品德课程的视角去赋予它们课程资源的意义。

例如,在教七年级上册“种种侵害”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结合平时收集到的资料,给学生出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平均每天因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溺水、他杀、自杀等原因而死亡的中小学生人数达四十余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之后,笔者给学生列举了大量真实的事例: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的吉林省一女生卧轨自杀;因家长禁止玩游戏机,广东省一初三男生上吊自杀……通过这些例子,拓展了教学内容,也使学生明确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可能,这对他们有一定的预防和警示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使学生倍加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8.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 篇八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基数比城镇人口要大得多。在一个家庭里,母亲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孩子和家庭和睦的程度。因此,我们针对湘鄂渝黔边区的农村妇女进行调查,依照结果并结合地区特点,对影响农村妇女的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农村妇女的生命质量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妇女;健康;生命质量

一、引言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妇女在家庭和谐稳定以及抚育后代的过程中,可能比城镇妇女付出的要多。我们对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地区的农村妇女的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进行调查了解,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提高我国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

二、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结论

生命质量,就是指大环境下的个体对自己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个体所关注事情的一些生存状况的了解和体验。

本文通过对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地区的农村妇女的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在被调查的妇女中,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她们的年龄成反比;第二,在被调查的妇女中,家庭和个人收入越低,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越低;第三,在被调查的妇女中,享受的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关爱程度越高,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就越高,反之亦然。

三、影响农村妇女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

1.知识文化水平。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村妇女的知识文化水平越高,她们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就越高;农村妇女的知识文化水平越低,她们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就越低。这说明农村妇女的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和她们所接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关。知识文化水平高的农村妇女,对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就具有一定的意识。因此,在平时就注意培养自己和家庭的健康生活方式,其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就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妇女稍微好一点。

2.社会资本水平。通过调查发现,家庭或者个人收入较为宽绰的农村妇女,她们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就比家庭或者个人收入低的农村妇女要略高。家庭收入高的农村妇女在家庭经济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负担要小,减轻了她们对经济以及未来生活的焦虑,使得她们的心理压力要比经济压力大的农村妇女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上要稍微高一点。

3.社会保障程度。对社会保障程度做的调查发现,湖南、湖北、重庆、贵州这四个地区的农村妇女,她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与她们接受的社会保障有关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农村妇女真正从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受到的裨益和她们的健康行为以及生命质量成正比。

四、提高农村妇女健康相关行为与生命质量的途径

1.提高农村妇女的知识文化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结果显示,湖南、湖北、重庆、贵州这四个地区的农村妇女的健康相关行为以及生命质量与其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关,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妇女的知识文化水平,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通过举办夜校或者知识水平培训班,为农村妇女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她们的知识水平,加强她们对健康以及生命质量的理解,从而提高个人以及家庭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2.提高农村妇女的收入水平。相关部门要通过为她们组织技术和技能的培训以及介绍相关乡镇企业的对口工作,提高农村妇女的收入水平。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妇女的就业能力,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还能让农村妇女有能力增加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从而为其增加自信,提高在家庭中的地位,增强话语权,促进农村妇女的健康发展以及生命质量的提高。

3.完善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体制。针对湖南、湖北、重庆、贵州这四个地区在地理以及发展上的特征,为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相关行为以及生命质量,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由于留守的农村妇女较多,她们在心理以及生活上的压力较大,可以通过乡镇社区以及志愿者服务,及时为农村妇女提供心理上的疏导和咨询,解决她们心理上的困惑。还可以通过义务劳动或者是志愿者服务的形式,帮助农村妇女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难题,减轻她们的生活压力,舒缓她们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相关行为和生命质量。

五、结语

由于妇女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扮演的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她们的健康以及相关行为和生命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妇女的健康以及生命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湖南、湖北、重庆、贵州这四个地区农村妇女的健康相关行为和生命质量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提高农村妇女的知识水平及待遇,完善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祁秦.农村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社会支持及孤独感的相关因素研究[D]. 芜湖:皖南医学院,2013.

[2]周王艳,吉珂,陈家应.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9.生命与健康的权利教学反思 篇九

本框主要向学生讲述人格权的概念,以及人格权中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的规定。重点讨论生命健康权以及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特殊保护。本框内容概念性知识多,偏重于知识的认知和记忆。

如何激活课堂,突出重点,充分体现新教材、新课标的精神,避免简单的概念认读,这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起点。据此,我做了以下一些安排:

1.运用双主循环教学法组织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顾问,通过由预习—提问—讨论—讲述—课堂练习—作业组成的循环提高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2.为突出重点,达成教学目标,我运用《小偷生命权》这个富有争议的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利用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小黄舸一例,意在通过小黄舸的悲惨命运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同情和惋惜,从而认识到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10.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

《生命与健康常识》是一门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加强生命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爱护、敬畏生命的意识,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避险逃生的技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具体做法:

1、认真钻研教材,尽量讲课中的内容,讲清讲透。多查找有关补充资料,做好课前准备。

2、重视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发挥学生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联系的特点,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自己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4、我还自己制作课件,为教学服务。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自己带着问号去往上查找有关资料等等。

6、发挥学生的个人主动性。本学期的内容大都与自己的生活,周围的事有关,在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7、注重培养学生卫生习惯,提高了学生卫生意识。在班内开展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崇尚文明等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健康观。

二、取得成绩

本学期,学生学到了很多健康知识,比如:“怎样做到科学饮食”、“怎样选择正确的食物”、“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肠胃”、“怎样做好预防接种”、“怎样注意做好居室的卫生”、“怎样注意烧烫伤”、“怎样处理小伤口”、“植物朋友告诉你”、“怎样文明健康上网”„„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一些同学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一些同学的卫生习惯不好;

11.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幼儿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存在多方面问题

问题一:健康心理保护意识淡。一些幼儿园忽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求,宽松和谐校园氛围不浓,如,当前全国各地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屡屡发生。一些家庭教育盲区更为严重,家长片面追求幼儿智力发展,不重视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抗挫折等能力的培养,造成幼儿不合群、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表现,这种现状如不能及时改变,长大后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甚至产生极端行为。

问题二:身体保护能力差。3~6岁幼儿对危险的预见性弱,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容易发生触电、摔伤、异物入体等安全事故。

问题三:饮食营养安全问题多。我园幼儿饮食情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良好的饮食习惯亟待提高;幼儿饮食失衡情况较为严重;家长缺乏科学饮食的意识和知识。进餐习惯不好会带来安全隐患,如边吃边玩容易导致饭菜呛入气管;饮食习惯偏差会带来成长发育安全问题,如肥胖儿群体的出现;家长健康饮食知识缺乏会带来营养安全问题,如,一些糖尿病、过敏体质等生活方式病过早地出现在幼儿期……

问题四:突发事件应急水平低。当今社会,对幼儿造成伤害的突发事件,除了自然灾害外,还有人为伤害,近几年频发的校园安全事件,幼儿园成为犯罪分子首选的场所。在幼儿园,如果我们教给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方法,会有效减轻伤害。

(二)幼儿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开发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幼儿园、家庭对幼儿生命安全与健康只有保护缺少教育。四川省西昌市红旗幼儿园进行《幼儿积极生存与安全自护教育实验研究》,广州市交通厅幼儿园进行了《生命意识与教育》。以上研究大都还是以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为主,教育内容比较零散,对幼儿生命意识、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力度,对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构架。因此,开发幼儿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的补充,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生命安全教育在幼儿园阶段是引导幼儿热爱生命,用积极的生活态度迎接外界环境的挑战,培养幼儿生存能力、减少意外伤害,开拓和改善幼儿生存空间,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成长的教育。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课程研究轨迹回顾

我园是“健康教育”特色园,“一切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我园的办园宗旨。从1999年起,就开展了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系列研究。我园的课题研究主要围绕着“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安全教育—饮食教育—打造阳光教师”这五方面进行。

我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起步早,1999年起,开展了“对同伴交往不良幼儿进行心理辅导的研究”“大班攻击性行为矫正研究”“家园互动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研究”和“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个案研究”。2002年起,针对身体健康教育开展了“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幼儿体育“游戏化”活动模式的研究”。2005年起,针对安全教育开展了“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安全教育模式的研究”“幼儿安全教育园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2008年起,针对饮食教育开展了“家园互动开展幼儿健康饮食教育的研究”“家—园—院”三位一体提升幼儿体质的实践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丰富了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内涵,将保护生命、促进生命成长的安全教育落在实践中。

近年来,针对全国发生的多起幼儿教师虐童事件,我园开展了“幼儿园阳光教师团队管理的实践研究”,旨在提高教师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探究教学的能力和品质,改善教师的精神意识,打造“阳光教师”团队。

以上研究成果有三项被立项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项获衢州市重点课题一等奖。但是,幼儿生命安全教育没有教师和幼儿用书,缺少实践和检验的载体。为进一步把研究深入到实际,产生更好的育人效果,我园组建了“幼儿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课题组,以课程开发和建设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教学为依托,扩展幼儿的安全知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安全、快乐成长。

(二)研究方法和策略

1.建立课程管理网络,将课程管理由“专线”转向“联网”

幼儿园课程管理网络

课程管理网络由园长、家长研究员、业务园长、教学助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协调小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碰头会。园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订、实施、反馈、调整、评价等。领导小组下设课程研究组,主要负责课程实施的研究、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培训等。由各教研组长任组长,以备课组长、特色活动组长和骨干教师为组员,开展每周一次以上参与式研讨、教材培训和集体备课活动,进行课程活动案例分析、观察方法与记录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教材的全面、深入的实施。

2.来源于幼儿和家长的需求,将课程资源的选择由“盲目”转向“对症”

我园在“生命教育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以下两大问题:“你认为哪方面对生命会产生影响?”“你认为目前孩子最需要接受的生命安全教育是什么?”对全园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就家长和教师急需的生命安全常识邀请交警、营养专家、体育教师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

12.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二

关键词:精神卫生,生命,回归分析,学生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 国外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从生命意义的视角探讨心理健康问题, 意义治疗创始人弗兰克尔认为, 当一个人缺乏生命意义时就会产生空虚、无聊和厌烦的感觉, 严重者会导致“心灵性神经官能症”[1]。Steger等[2]研究指出, 生命意义能够持续预测心理健康, 并对心理健康发挥调节作用, 且生命意义感实现程度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我国大陆地区对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对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翻译和验证的同时开始进行本土化研究。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均表明, 生命意义在缓解焦虑、压力应对中具有重要作用, 并能持续预测心理健康[3,4,5,6]。

大学生处于青年初期, 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也是自我统合的关键时期。若能有效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的生命目标, 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意义感, 直面人生的各种挑战与考验。因此, 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现状, 探讨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徐州市2所高校 (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 803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 进行班级集体施测, 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问卷当场收回, 剔除无效问卷后, 共回收有效问卷762份, 问卷有效率为94.9%。其中男生236名, 女生526名;平均年龄 (20.35±1.54) 岁。

1.2 方法

1.2.1 生命愿景量表

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李虹教授编制, 量表共38题, 包含4个分量表:生命控制感分量表 (1~13题) 代表生命有依托之感;积极生命意义分量表 (14~21题) 代表对人生得失、成败的积极看法和态度;意义的追寻分量表 (22~29题) 代表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执着;消极生命意义分量表 (30~38题) 代表对人生得失、成败的消极看法和态度。量表采用4级计分, 高分表明具有高的生命愿景水平, 低分表明低的生命愿景水平。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1, 效度指标良好。

1.2.2 一般健康问卷 (GHQ-20) [7]

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李虹和梅锦荣在Goldberg的GHQ-30量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其中要求被试根据最近几周的感觉对题目作出“是否”判断。量表除第7、10题采用反向记分外, 其他题目均采用正向记分。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 自我肯定分量表是对心理健康积极方向的测量, 得分越高, 表示被试自我肯定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消极分量表是对心理健康消极方面的测量, 包括忧郁和焦虑2个因子, 得分越高, 说明被试的忧郁、焦虑体验越强。经检测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4~0.82, 效度指标 (其相关系数均在0.30~0.70之间, 符合一般意义上良好效度指标的要求) 满意。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统计方法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特点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总均分为114.49±12.29, 处于中等偏上水平[7]。具体来说, 大学生在生命控制感因子上的得分为39.58±5.26, 在意义追寻因子上的得分为24.87±3.62, 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积极生命意义因子上的得分为23.69±3.59, 在消极生命意义因子上的得分为26.35±3.69, 均处于中等水平。

大学生生命意义在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21, P=0.013) , 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且生命控制感 (t=3.94, P=0.047) 、意义的追寻 (t=14.93, P=0.000) 、消极生命意义 (t=4.89, P=0.027) 3个因子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年级差异性检验显示, 随着年级的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呈下降趋势 (P=0.000) 。在生命控制感 (F=4.38, P=0.005) 、积极生命意义 (F=6.44, P=0.000) 、消极生命意义 (F=5.66, P=0.001) 、意义的追寻 (F=14.34, P=0.000) 4个因子上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年级的提升大学生在4个因子上的得分呈下降趋势。城乡差异性检验显示, 来自乡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得分高于来自城市大学生, 其中, 积极生命意义因子在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9, P=0.006) , 来自乡镇大学生的得分高于来自城市大学生。专业差异性检验显示, 大学生生命意义及其各因子在专业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75, P=0.138) 。生命意义总分 (F=7.55, P=0.001) 、生命控制感 (F=7.51, P=0.001) 、意义的追寻 (F=9.44, P=0.000) 、消极生命意义 (F=3.97, P=0.019) 在恋爱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未恋爱学生得分最高, 失恋学生得分最低。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自我肯定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0, P=0.970) ;在消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89, P=0.000) , 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其中, 忧郁因子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5, P=0.021) , 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

专业差异性检验显示,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肯定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64, P=0.162) , 在健康消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47, P=0.008) , 得分依次为麻醉<文科<临床医学<理科和艺术。其中, 忧郁因子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6, P=0.001) , 得分依次为文科<麻醉<临床医学<艺术<理科;进一步事后分析显示, 文科与理科 (P=0.017) 、麻醉与理科 (P=0.039) 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年级差异性检验显示,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肯定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25, P=0.289) , 在健康消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0.07, P=0.000) , 得分依次为大二<大一<大三<大四;事后分析显示, 大一与大四 (P=0.000) 、大二与大四 (P=0.000) 、大三与大四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11) 。其中, 忧郁因子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95, P=0.000) , 得分依次为大二<大一<大三<大四;事后分析显示, 大一与大四 (P=0.000) 、大二与大四 (P=0.000) 、大三与大四 (P=0.0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焦虑因子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84, P=0.010) , 得分依次为大二<大一<大三<大四;事后分析显示, 大二与大四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 。

城乡差异性检验显示,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肯定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8, P=0.600) 。在健康消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49, P=0.019) , 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其中, 忧郁因子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5, P=0.037) , 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

恋爱状况的差异性检验显示,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肯定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00, P=0.007) , 恋爱中的学生得分最高, 失恋的学生得分最低。事后分析显示, 失恋学生与未恋爱学生 (P=0.024) 、失恋学生与恋爱学生 (P=0.007) 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恋爱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健康消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40, P=0.000) , 恋爱中的学生得分最低, 失恋的学生得分最高;进一步事后分析显示, 失恋学生与未恋爱学生 (P=0.000) 、失恋学生与恋爱学生 (P=0.001) 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焦虑因子在是否恋爱大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28, P=0.000) , 恋爱中的学生得分最低, 失恋的学生得分最高;事后分析显示, 失恋学生与未恋爱学生 (P=0.000) 、失恋学生与恋爱中的学生 (P=0.000) 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由表2可知, 生命意义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 (P值均<0.01) 。

注:**P<0.01。

2.4 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生命意义各因子即生命控制感、积极生命意义、意义的追寻和消极生命意义为自变量, 心理健康量表中的自我肯定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 只有生命控制感因子对自我肯定因子的正向预测作用达到显著, 且对自我肯定的解释率为23.0%。以生命意义各因子即生命控制感、积极生命意义、意义的追寻和消极生命意义为自变量, 心理健康量表中的心理健康消极方面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命控制感、意义的追寻和消极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消极方面的负向预测作用达到显著, 解释率为23.6%。见表3。

3 讨论

3.1 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特点分析

研究发现, 大学生生命意义量表总分及各因子的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与贾林祥等[8,9]、王继玉等[10]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说明大学生具有追求生命意义的意志、较明确的生命目的和一定的生命控制能力。

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量表总分及各因子的影响来看, 大学生生命意义在性别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与何英奇[11]、贾林祥等[8,9]的研究结果类似, 与王继玉等[10]的研究结果相反。可能由于男、女生性格特征存在差异, 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所导致的。在专业因素上, 大学生生命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谢佳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 与现代大学强调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主张不同知识间的融合和贯通有重要关系。在年级因素上,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下降趋势, 与贾林祥等[8,9]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与谢佳等[12]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究其原因, 大一新生生命意义感充盈, 随着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 尤其在求职、考研路上遇到种种挫折和压力, 导致自身生命控制感降低。在城乡因素上,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来自乡镇的学生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与肖蓉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 这主要是因为来自乡镇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 能够更积极从容的面对生命, 对生命意义的感受也更为直观深刻。

3.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分析

结果显示,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呈现出自我肯定的特点, 忧郁和焦虑体验较少。究其原因,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大学生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出现心理困扰时主动求助的意识明显增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及是否恋爱等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而言, 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 与高健等[14]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原因在于男生宣泄负性情绪的渠道比较少, 负性情绪更容易积压, 忧郁情绪体验相对较多;在专业因素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专业知识背景的不同所导致的;在年级因素上的得分依次为大二<大一<大三<大四, 原因在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生活主题、学习任务、学习侧重点等有所不同;在城乡因素上, 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 主要是由城乡生活压力、竞争激烈程度不同所导致的;而在恋爱状况因素上, 恋爱中的学生肯定因子得分最高, 消极因子得分最低;失恋的学生则相反, 这主要因为恋爱能让双方产生快乐的情绪, 而失恋的学生则被负性情绪困扰, 焦虑、忧郁情绪相对较高。

3.3 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 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与Zika[6]、李旭[15]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即生命意义在缓解焦虑、压力应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能持续正向地预测心理健康。说明对生命意义认知的水平越高, 越倾向于自我肯定, 忧郁和焦虑体验也相对较少。究其原因, 一方面, 较高的生命意义感是通过生命控制感、积极生命意义、对意义的追寻和消极生命意义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当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压力、成败与得失时, 良好的生命控制感就会发挥其不放弃自我的功能, 积极生命意义会使个体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加之对生命意义的执著追求, 即通过主动的创造和工作体验意义的价值、对不可避免的苦难采取积极态度等方式去发现生命的意义, 在交往过程中就会更加自信, 就越倾向于自我悦纳、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 由此引发的焦虑和忧郁等消极情绪体验便会随之减少。另一方面, 人具有追求生命意义的本性, 如果人们没有找到“存在”的理由或生命的意义, 就会感到存在的空虚, 而存在的空虚感又会进一步引发内心矛盾, 容易产生忧郁、焦虑等消极情绪体验, 尤其是对生命控制感较低的个体来说, 在压力面前倾向于选择放弃自我, 从而导致自杀行为的出现。总之,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越强, 对生命和未来越充满希望和热情, 其偏执的想法就会减少, 心理健康水平随之提高, 也就较少出现焦虑、紧张、忧郁等负性情绪体验。

13.五年级生命健康与常识教案 篇十三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注意饮水健康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生命中水的重要性;到底应该喝什么样的水;怎样科学饮水;

2、引导学生了解饮水的健康与安全;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生命中水的重要性;到底应该喝什么样的水;怎样科学饮水。教学方法:归纳法、举例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看书:

二、新授:

1、水,生命之源

A、问:人体内大概含多少千克水呢?

明确:儿童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80%,成人占体重的70%。B、了解水的重要性;

问:你能具体说说人体的哪些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吗? 学生回答。

C、问:如果人体内失去2%的水,就会感到口渴。你经常在哪些时候会感到口渴?当时感觉怎样? 学生填表P2。归纳。

2、健康饮水有学问

A、小调查:你的饮水健康吗?

现场做调查,做记录。P3 B、总结:水是一切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人体所需的水分主要从饮用水、饮料中和食物中获得。我们不仅要保证人体能够摄入足够的水,还要注意饮用健康的水。

C、怎样的水才是健康的水? 没有污染,无色、无异味、无菌; 含有人体所需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呈中性或弱碱性,具有生命力;

小结:(白开水就是一种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水的重要性我们已经学习过,那么怎样做到科学饮水,适时适量呢?

二、新授:

1、明确:

健康成年人一天需要2.5~3升的水。

在适度活动适宜温度的情况下,每天饮用8杯或2升水是最低的饮水量。吃含水分较多的蔬菜、水果,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

2、问:能不能用咖啡或酒精等代替水呢?

明确。

3、问:你还有哪些健康饮水的好建议?

填空。P4 4呵护清洁水源

明确: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被水覆盖着,但能被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还不到其中的万分之一。更使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5、保护水源,节约用水,你有什么好建议? 填表P5

6、号召:

呵护水资源不受污染,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后记: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我的性格我了解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性格,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能够初步较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尊自信的前提。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走出性格缺陷的阴影,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彩的性格:

二、性格优点受人欢迎

我们每个都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有长处的,这种优势、长处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自己的长处、优势,就是自尊自信的支撑点。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又是怎样一种感受呢?(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

如果找到自己的优势、长处,会使人产生自尊自信,如果找不到自己的优势、长处,就很难自尊自信起来。因此,培养自尊自信,关键是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那么怎样找到这个支点呢?(请学生看书,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第一,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第二,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第三,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三、走进性格诊断室

1、克制多动

2、告别孤僻

3、远离焦虑

教学后记: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让生活更有情趣

教学目的:培养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教学重、难点:

培养兴趣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双边活动过程:

一、健康情趣让生活更美

导入:健康情趣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内容,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乐趣无穷。

二、新授:

问:你有哪些健康的生活情趣?它们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和快乐? 小结:

1、丰富生活内容

2、愉悦身心

用小故事说明健康生活情趣的重要性: A减缓压力,调剂精神

B广交朋友,分享快乐 C乐观向上,享受生活 D放松心情,恢复健康

填表P14

3、激发创造灵感

4、陶冶良好品性

三、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的方法:

1、看书

2、学生发言。讨论。

3、小结:方法如下: A多尝试,多练习; B喜欢就坚持 C加入兴趣小组 D大胆展示自己

四、举例,过渡: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时,我们也有可能走进误区,如果把握不当,将会有害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应该有度!教学后记:

第 五 课 时

教学内容:吸烟有害健康 三维教学目标:

了解吸烟的危害性,懂得如何防治;

教学重、难点:

做通思想工作,不受外界环境干扰。了解吸烟的危害性,懂得如何防治。

教学课时:二课时 双边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于健康。吸烟这常见的疾病是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其它血管疾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吸烟者的死亡率高于不吸烟者。肺癌死亡人数的90%为吸烟者,吸烟量越多,肺癌死亡率越高。

二、新授:

1、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了解: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它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黏膜,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可“渗”入人体内。

香烟中的尼古丁对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一次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人即可死亡。

吸烟与老年腰背痛,吸烟可导致腰背痛,是因为吸烟时,大量有害物质会伤害骨髓及腰椎间盘。

吸烟催人老,日本科学家指出,吸烟会扰乱人体的皮肤更新机制,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皱纹。吸烟会加重胃炎、溃疡病的病情,不利于胃炎、溃疡病的康复。

吸烟可能会损害血管壁,吸烟会导致人体内白蛋白大量流失,血管壁可能受到了损伤。

吸烟易患14种癌症

2、问:吸烟给你的亲人、朋友带来了哪些危害? 填表P20

3、小结。

4、调查一下你的身边的吸烟者是怎样吸上第一口烟的?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六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些年来,尽管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并限制烟草制品的广告和促销活动,烟的毒害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发现,被认可,但很多烟民仍抱着一种侥幸恒,殊不知吸烟除了等于慢性自杀外,也毒害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可以说,人一旦开始吸烟,就等于把癌请进生命。吸烟是一种害人害已的行为,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

二、新授:

1、看书P22~P24

2、我们的禁烟行动 A 设计禁烟标语 P23填表

B 我想帮助 戒烟!P23填表。

三、阅读与拓展 酗酒的危害

四、小结:让我们一起来开展禁烟行动,创造一个清新的无烟世界。教学后记:

第 七 课 时

教学内容:火场逃生ABC 三维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消防的一般常识,学习扑来初起火灾。

2、学习几种简单可行的火场逃生的方法与技能,知道突遇火灾时,要沉着应对、紧急避险。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火场逃生的几种方法

双边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火在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同时,用之不当也会带来灾难。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去,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的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熊熊烈火,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可能拯救自己。

二、扑灭小火有妙招

1、自己学习“扑灭初起火灾”

2、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扑灭小火的其他妙招。

3、教师小结。

4、自主阅读小资料:“发生火灾后如何报警?”

5、活动:119,快救我。

三、模拟拨打报警电话。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八课时)

一、导入:

火灾在一瞬间发生后,我们不能惊慌,要冷静沉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来保护自己。

二、火场逃生有办法:

1、熟悉环境,记住出口 学生自由读文、读图 反馈:你知道了什么? 动手设计教学楼逃生线路图。评议。

2、防止烟雾中毒

了解:在火灾中死亡的人,许多都是因为吸入有毒烟雾中毒而死,或者是在浓烟中窒息而死。因此,在火场上防止烟雾中毒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防止烟雾中素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和自主阅读。

交流:被大火围困,我们应该怎样防烟?应该注意什么? 逃生预演: 小结。

三、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第 九 课 时

教学内容:劳动中注意安全 三维教学目标:

1、感受劳动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2、认识常用的劳动工具,学会安全地使用劳动工具。

3、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劳动的方法。

4、学习一些常见的简单劳动伤害的处理办法,学会在劳动中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劳动的方法。

2、学习一些常见的简单劳动伤害的处理办法,学会在劳动中保护自己。

双边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劳动的美好

1、你参加过哪些劳动?

2、教师引导学生分类:家务劳动、集体劳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

3、劳动中你有什么感受?劳动有什么好处?

4、引导学生归纳劳动的好处:A有成就感;B锻炼了身体;C创造了财富,有物质收获;

5、读P36

6、学生写下自己的“名人名言”

二、认识劳动工具

1、出示劳动工具图。

2、认学生辨认劳动工具

三、正确便用劳动工具 读P32 自由回答。会读说明书

完成劳动工具使用说明书。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十课时)

一、劳动方法有讲究

我们在劳动中,应该掌握正确的劳动方法,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时刻将安全记在心中,否则就有可能使我们的身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1、学生阅读

2、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身边发生的劳动伤害事件。

3、简单分析一下事故的原因?

4、你还知道哪些劳动注意事项?

二、家务劳动不简单 导语。

1、你会做哪些家务活?做这些家务活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小组交流

3、指名发言,介绍经验。

三、制作班级劳动安全手册

1、出示P34教材集体劳动的场景。提问: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2、学生讲述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3、教师用事例证明这样做存在的风险。

4、提问:参加班级劳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5、学生回答,补充。

6、制作班级劳动安全手册。

四、劳动伤害巧处理

1、你在劳动中遇到过哪些小伤害?是怎么处理的?

2、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处理办法。

3、出示包扎伤口图。

4、模拟包扎伤口。

5、你还知道哪些劳动伤害的应急处理办法?

6、补充、归纳。

7、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 十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野外生存有办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在特定的环境中避险求生的基本知识。

2、学习在野外辨别方向、寻找水源和食物、寻求救助的方法,提高学生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一些在特定的环境中避险求生的基本知识。

2、学习在野外辨别方向、寻找水源和食物、寻求救助的方法,提高学生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讨论

(1)教师讲述“夏令营”的故事。

(2)学生讨论:当我们被困野外的时候,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怎样克服这些困难呢?

(3)教师:在野外,我们可能遇到无法想象的困难,当我们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本领,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存训练营,一起学习一些生存的技能,学会在野外保护自己。

二、走进生存训练营

教师:嗨!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生存训练营的教练,欢迎进入我们的生存训练营。

第一营:方向训练营

(1)教师:辨别方向是我们生存训练营的第一站,同学们,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怎样辨别方向?

(2)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3)教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方向训练营中教给大家一个比较准确的辨别方向的方法——“立竿见影”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看清楚了。(4)教师:同学们,学会了吗?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和你的同学到教室外面辨别方向。第二营:找水训练营

(1)教师:找到干净的水源是我们生存的一种重要的技能,怎样才能找到水呢?我们训练营给大家介绍四种找水的方法。(2)拓展:你知道哪些寻找水的方法?(3)课堂小实验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十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走进生存训练营

第一:食物训练营

(1)教师:食物是我们生存之本,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可以食用的东西。许多动物、植物都可以食用,它们会帮助我们延续生命。(2)教师:你知道在你的身边有 哪些动植物可以食用?(3)开火车: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可以食用的动植物。

第二营:求救训练营

(1)教师:求救他人是我们生存训练营重要的技能训练,在紧急的情况下,你会如何寻求救助?

(2)学生说出自己求救的方法。

(3)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假设自己身在孤岛,你会如何求救?(4)活动

三、总结

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不要放弃求生的信念,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教学后记:

第 十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 教学目标:

1、了解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了解他们生活中将遇到的困惑。

2、懂得这些孩子的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他们依然生活在来自父母、亲戚朋友、社会等各方面的爱的海洋中。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了解他们生活中将遇到的困惑。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自主探究:了解留守儿童(1)图文对照,阅读教材43---44页。

(2)汇报读书所得:读了两个主题,你懂得了什么?

(3)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采访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伙伴,问问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过哪些问题。(4)学生思考讨论

三、布置作业,引出新知

同学们,今天大家走进了这样一群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伙伴,初步了解了他们的困难与迷惑,也懂得了世界上亲情常在,爱心常在。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接触这些小伙伴,多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十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父母不在的日子里,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要学会自理和0自立。

2、教育学生不要面对挫折与困难,要学会坚强。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质疑促思

2、学习新知,指导方法(1)学习“生活学习能自理”(2)学习“学会坚强”

3、课堂小结

4、布置作业

(1)出一期“关注留守儿童”的黑板报

(2)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的活动。带领同学们每人帮助一个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后记:

第 十 五 课 时

教学内容: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人生路上苦难可能是财富,残缺也可以美丽。

2、懂得正确面对生命中的残缺,能承受疾病、贫穷等人生的意境,做生活的强者。

3、懂得有生命就有希望,没有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珍爱生命,对生命永不言弃。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正确面对生命中的残缺,能承受疾病、贫穷等人生的意境,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准备:

1、采访身边的残疾人或贫穷家庭,了解他们的故事。

2、收集残奥会和你喜欢的残疾运动员的资料。教学过程:

1、关注“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2、让苦难成为人生的财富。

3、寻找生命残缺后的美丽。

4、发扬强者精神。

5、结束语

要成为一个强者,是需要勇气和付出代价的。人,最大的困难是要战胜自我。希望同学们能牢记“强者精神”。在实际行动中发扬这种精神,迎接各种挑战,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后记:

第 十 六 课 时

教学内容:见义巧为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树立见义要有为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做到见义有为。

2、让学生明白生命至高无上,不做无谓的牺牲。

3、了解和掌握一些见义巧为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生命至高无上,不做无谓的牺牲。教学准备:

上一篇:关于企业用工难问题的思考下一篇:逍遥游高考名句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