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能力测试逻辑分析(精选10篇)
1.行政能力测试逻辑分析 篇一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逻辑推理习题及解析
(一)文章来源:安徽事业单位招聘http:///kaoshitiku/xince/
1.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素和肾上腺功能的降低,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加,显然冬眠对它们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由此可见,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的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谢却降到最低限度。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很多昆虫,不是以“成虫”或“幼虫”,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 B.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醒来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精神和体力 C.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眠期间脉搏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达5℃ D.雌熊在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一两只小熊,这是冬眠时生产的仔 2.文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除非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否则任何学院都不能从学校领取奖学金。计算机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由此可以推出()。
A.文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B.文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C.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D.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3.财政专家指出,公共风险不仅产生于因政府政策不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且由于政府直接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如政府直接参与国有企业,调控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经济领域一旦发生大面积损失,将会直接酿成公共风险,从而造成财政赤字、债务偿还压力。因此,如果要想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仅仅调整财政政策是不够的。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只要政府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即使决策失误,也不会产生公共风险
B.只要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生活,或者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的经济领域不发生大面积损失,就不会产生公共风险
C.如果能够防范公共风险的产生,就可以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D.由于重要经济领域发生大面积损失,所以即使政府决策正确,仍有可能产生公共风险
4.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是睡得不好,睡眠时间太少,会引发种种不适,甚至导致疾病,研究指出:每晚睡眠不足四小时的成年人,其死亡率比每晚能睡七八个小时的人要高180%。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100多万人观察后得出结论:那些每天睡八小时以上的人,他们的死亡率比每晚睡六至七个小时的人高120%。
如果这段文字表述的内容是正确的,以下断定最不可能正确的是()。A.每晚睡眠时间太多或太少,都会使人的寿命缩短
B.每晚睡眠时间少于四小时的人的死亡率比每晚睡眠时间多于八小时的人要高
C.有时睡眠时间少于四小时,有时睡眠时间多于八小时的人的死亡率比每晚睡眠时间为七小时的人高150% D.每晚睡眠八小时以上的人如果改为每晚睡眠不足四小时,所受的危害要加大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得出的结论是“冬眠对动物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
B项刺猬睡200多天,而且醒来后还需很长时间恢复原来的精神和体力,显然与结论不符,削弱了题干结论。而A、C、D三项都与题干相符。因此,正确答案是B。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考查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除非„„否则不„„”等值于“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只有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才有学院能从学校领取奖学金”。从最后一句话可知后件为真,根据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规则,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因此“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为真,从而可以推出C项为真,其他各项都不能必然推出。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公共风险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国有资产流失和经济领域的大面积损失,因此D项正确。即使国有资产不流失,还可能是经济领域的大面积损失引起公共风险,因此A项错误;同理,B项错误;由题干可知,防范公共风险的产生是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C项错误。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结论型题目。C项有时睡眠时间少于四小时或多于八小时并不等同于每晚睡眠时间少于四小时或多于八小时,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有时睡眠时间少于四小时或多于八小时的死亡率信息,因此C项最不可能正确。而A、B、D三项都与题干信息有所关联,并能从题干中找到支持。
2.行政能力测试逻辑分析 篇二
(一) “办公室”管理:
一个被误读的管理学宏大叙事。众所周知, 办公室管理是管理学理论和实践所长期关注的一个持久性话题, 盖因其良性运转与办公室工作的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 在对办公室管理研究中, 存在一个因为对严谨概念体系的忽略所导致的认知偏差, 这一认知偏差就是对办公室管理不经类型化而空泛而谈, 这便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使得办公室管理学成为没有现实依附性的“纸上谈兵”。
事实上, “办公室管理”绝不是一个不存在二级概念体系的简单范畴。即使用最粗犷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 也可简单将其分为企业办公室管理与行政办公室管理, 二者在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逻辑和技术是全然不同的。企业办公室管理是一种效率化和目标化的管理体制, 企业对营利孜孜不倦的追求决定了这一典型特征。行政办公室管理则是一种标准化和程序化的管理体制, 由于所处理的办公事务与公共政策和纳税人权利密切相关, 所以规范和严谨成为其最显见的特征。伴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这两种特性不同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有交叉和融合, 比如大型企业的办公室管理如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追求标准化和程序化, 从而彰显对职工合法权利的保护, 但二者的严苛区分所导致的管理逻辑的不同, 是永远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的。
而在当今办公室管理中, 上述对办公室的分类所促发的管理逻辑的类型化却很难见到。改进管理模式的建言者经常犯如下两种典型错误:其一是空泛地进行办公室管理的研究, 而根本漠视由于办公室类型的不同而导致的管理方式的巨大不同, 这便导致研究内容“不接地气”, 根本无法将文字上的逻辑用于真正的办公室管理实践当中。其二是将办公室管理完全地等同于企业办公室管理,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 管理学将大多数精力和成本投注于企业管理, 这种现状尽管有其缺陷, 但不得不承认具有一定的内在合理性, 但漠视办公室管理的类型化, 将一切办公室管理均视为企业办公室之管理, 则对管理实践人员造成了极大的误导, 值得强烈批判。简言之, 上述两种典型错误实际上都是由于忽视办公室管理的类型化所造成的“宏大叙事”, 这不是一种严谨和精准的学术态度。
(二) 高校办公室管理研究之谬:
偏差的定位导致错误的逻辑。在高校办公室管理研究中, 上述研究中的误读和缺陷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其根源在于:高校办公室是一个难以类型化界定的领域。由于高校是一个同时兼具有行政性和学术性的特殊管理体系, 无论是企业办公室管理还是行政办公室管理, 其逻辑和技术均无法完全套用至高校办公室管理研究当中。在管理学研究的体系中, 也很难探寻到能够单独适用至高校办公室管理的学说体系, 而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行政管理, 均可以从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司治理学等已然非常系统和充沛的学问体系中汲取经验。在这一背景下, 如果由不具有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研究者来探讨其管理问题, 则很容易导致前述因宏大叙事所产生的定位偏差, 将并不适用于高校办公室管理的逻辑进行沿用和遵守, 这对高校办公室管理的实践来说, 必然带来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事实上, 在高校办公室管理研究中, 前述谬误另有了其他新形式的衍生。前文所述的两种典型错误可以归纳为:一是对办公室类型不加区分而笼统分析研究其管理模式。二是以研究中最受重视的企业办公室偷换概念, 将一切办公室管理模式都认定为企业办公室的管理模式加以研究。而在高校办公室管理研究中则产生了新的谬误形式, 即由于我国特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思想意识上的传统积淀, 高校办公室极容易与完全行政化的行政机关办公室相类比, 由此造成了对行政办公室管理体制的简单模仿和复制。比如在某篇探讨高校办公室管理的论文中, 对高校办公室的功能总结为“服务”“协调”“参谋”“督查”四个方面的作用, 这种偏颇的界定似乎与一般行政机关的办公室职能没有任何区别, 几乎体现不出高校办公室应有的特性和功能, 这可以被视为前述谬误的一种典型体现。众所周知, 高校的过度行政化造成学术研究的效率受到影响, 是近年来备受诟病的一个问题, 尽管该问题的产生与制度构建和思想意识等多方面的渊源有关, 但不可否认, 高校办公室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对行政办公室管理模式的借鉴, 也是重要内在原因之一。
二、高校办公室管理研究的应有逻辑及改进思路
(一) 应有逻辑:
探寻学术与行政的和谐之道。前文集中探讨了高校办公室管理研究中的错误和缺陷, 由此表明: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 切忌在缺乏概念体系和对基本原理的准确了解的前提下空泛地去探讨。高校办公室管理研究必须在对其自身管理的应有逻辑进行精准梳理的前提下, 才可保证相关问题的探讨及管理实践的具体操作具有可靠性。笔者认为, 这一应有逻辑便是对高校办公室的特性和本质进行准确识别, 从而在企业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的“二分法”中获得自有的话语体系和实践空间, 由此方能在其管理研究中把握题中应有之义。
高校办公室管理最典型的特性和本质在于, 其具有推行行政管理和服务学术研究的强烈的“两面性”。申言之, 在高校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中, 其确实具有被学者反复论述过的“高校管理层决策的参谋者”“高校各项任务的具体执行者”“高校工作有序进行的协调者”和“高校工作落实的督查者”4种典型的管理身份和内涵, 这种职责和功能其实与行政机关办公室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无非是落实相关决策、执行各项任务、协调事务运行、监督工作绩效等等, 只不过其工作背景从行政机关移转至高等学校, 在工作上需要更加注重高校行政管理的特殊性而已。但是, 如果把前述内容视为高校办公室管理的全部, 则将构成重大的谬误, 其管理基础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运转与行政机关管理的一个重大区别即在于其具有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目的, 学术工作与行政管理在价值和目标上的重大偏差决定了在高校办公室管理中不能照搬行政办公室管理的相应逻辑和技术。基于此, 笔者认为前述4项高校办公室管理身份的界定是不周全甚至是危险的, 它没有把“促进学术研究的服务者”这一重要的身份纳入其中, 是将高校办公室与行政机关办公室同等对待, 消弭前者独特性的一种重要体现。
正是由于高校办公室所具有的推行行政管理和服务学术研究的两面性, 因此意图探索研究加强高校办公室管理, 必须探寻学术与行政的和谐之道。换言之, 高校办公室管理与行政办公室管理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不同, 亦与企业办公室管理的效率化和目标化相异, 其具有将行政与学术统一进行收纳的统筹化与功能化特征, 由此亦决定了其管理的基本要义为:分别适应行政和学术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同工作内容之间的对接性。
(二) 改进思路:
精干的工作人员、精细的业务分类、精准的无缝对接。“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的创新是高校办公室管理创新的核心, 既涉及管理者的素质, 又涉及办公室人员的能力。”正如前文所分析的, 基于高校办公室统筹化与功能化的基本特征, 其管理要体现专业和对接的要义, 所谓“专业”就是意味着既要满足行政化管理的专业需求, 又要满足服务学术研究的专业需求。所谓“对接”即在这个具有两面性的办公室管理系统中实现业务和目标的统筹性。基于此, 笔者为当前高校办公室管理提出如下3个方面的改进思路, 即精干的工作人员、精细的业务分类和精准的无缝对接。
首先, 精干的工作人员致力于满足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专业化的要求。由于高校办公室工作需要同时满足行政管理的规范化要求和体现服务学术研究的“后备军”作用, 符合一般行政办公室工作要求的公务人员并不一定能胜任高校办公室工作,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足够精干, 从而满足具有两面性的高校办公室工作, 以下两种人才来源途径应当受到重视:其一为积极吸收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从事高校办公室工作。在当今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高学历人才并不一定全都适合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而其对学术研究的环境、程序和条件的足够认知, 却能大大方便其落实高校办公室管理中为学术研究服务目的的统筹性要求。其二为积极接纳已经取得一定学术研究成果的教学和科研人员进入办公室行政工作当中, 这便能在行政管理和学术服务两项职能当中获得连接点, 弥补双方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健全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背景知识结构。
其次, 精细的业务分类致力于对高校办公室日常工作进行准确的类型化设计, 从而满足由行政和学术的两面性带来的工作的复杂性要求。“作为高校管理的基层部门首先应当明确院 (系) 办公室的具体业务内容, 明确指定各办公室人员的职责, 科学制定工作计划, 形成办公室管理目标体系。”一般来说, 可以将高校办公室工作简单地区分为纯粹的行政管理工作、纯粹的学术服务工作和行政与学术兼有的工作, 在这三种分类之下还可以依据工作的性质、时间与要求进一步做其他分类。这种类型化设计的目的是为具有不同知识体系和业务能力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分配与其能力和背景相适应的工作内容, 从而防止“错位”——在行政工作中出现学术化倾向或在学术工作中出现行政化倾向。而行政与学术兼有的工作则应优先交由具有综合性技术能力的人员从事, 前文所述高学历人才或从教学和科研队伍中引进的人才在这一领域应当受到重视。
最后, 精准的无缝对接是满足学术研究与行政管理二者统筹性要求的体现。为了满足两种不同工作思维的要求, 高校办公室管理必然要设计相异的专业岗位和工作内容, 这虽然保证了管理的实际要求, 但也容易导致办公室制度设计的碎片化, 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了防止这种缺陷, 必须要对异质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设立一个精准的无缝对接制度, 保证工作交接、责任传递、档案存储等各方面的统筹性, 这才能实现工作任务的全覆盖和“百分百无死角”, 高校办公室高效运转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3.行政能力测试逻辑分析 篇三
【关键词】高中历史;能力;分析;思维
所谓分析,就是“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从整体事物的个别方面研究事物本质的方法。客观 事物是复杂矛盾的统一体,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部分本来是相互联结的。为了认识该事物,就必须把各个部 分暂时地分解开来,分别地加以认识,从多方面和多种现象中发现构成该事物的基础和本质的东西。但是,单靠分析还不能形成对事物统一完整的认识,只有依靠综合的逻辑思维方法才能帮助深入分析事物的整体。掌握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思维方法对于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重要的意义。下面谈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1 培养材料分析能力的具体措施
1.1以趣引思,扬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风帆
在高中历史学科中,对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是比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而要达到这种能力要求不能临时抱佛脚,应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方法的不断积累。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乐于学习。尤其是高一学生正处于初、高中的过渡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从而树立自信心,扫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以我的教学案例为例:必修Ⅱ《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这一课比较枯燥乏味,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关内容学生不易理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不失时机地运用了教材中的史料:“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在1929年危机爆发前,一个美国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000元的收入才行,但当年60%以上的美国家庭收入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句话,购买力跟不上商品产量。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可是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然后提问“当时的工厂为什么不停地生产?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给学生抛出问题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并思考,最后由教师归纳经济大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样,使学生从对材料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2运用史料,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能力
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教会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需要积累的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处理材料、阐述历史和表达文字的能力。所以,在材料训练中,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交给学生一把分析材料题的钥匙,从而提高其历史成绩。
例如:中学生对漫画兴趣颇浓,我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有一幅漫画,2009年某天上午,布朗先向国王请安,然后组织内阁会议,讨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中午,布朗发表电视讲话,阐述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鼓励民众树立信心;下午,议会集体讨论布朗关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提案。
让学生根据漫画以及课本知识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布朗为什么要向国王请安?布朗为何要首先召开内阁会议、协调意见?内阁会议上布朗提出的处理建议能否得到议会的一致同意?内阁作出的集体意见为什么要由首相布朗向公众发布?如果议会否决了布朗的提案,从权力制衡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如果议会通过对布朗内阁的不信任案,布朗有几种选择?
漫画的出示,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为高二、高三进一步的能力培养夯实了基础。
2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措施
2.1课堂讨论
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开辟群众讨论,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二战中“敦克尔克大撤退”,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交战双方的胜负,一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大撤退就是大逃跑,打败了才逃跑呢,当然是英法联军的失败。”经过一番激励争论,加之老师的点拨,要从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来看此事。于是最终使同学们对此战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双方都有胜负,但德法西斯企图将英法联军主力消灭在法国的阴谋破产。英法为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实力。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2.2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
2.3通过练习提高能力
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总之,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教材,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绝不能一蹴而就。当然,以上的观点可能并不成熟,因此,对于这一问题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君红.《高中历史教学需着重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J] .文理导航, 2014年第1期
4.行政能力测试逻辑分析 篇四
当然,这些改革能否立即去行政化,大家还是持保留意见。因为高等院校去行政化改革,涉及多个秩序的维度。
第一个是学校管理的秩序维度。改变这个维度是比较容易的。取消院长、系主任的行政级别,只要发个文,职位不改就可以实施。院长、系主任一般都是教授,教授待遇本身就高于正处级、正科级官员。一些外国学者现在也在中国的大学当院长,他们根本不纳入行政级别管理体系。其实,中国人民大学很早就取消了教研室主任的行政级别,如今各学院下面的系主任也没有级别。很多干过院长、系主任的教授,一旦没有了行政职务,其行政级别也就取消了。但是,这样的改革没有彻底改变高度行政化的局面。
在这个维度,比较有意义也比较困难的改革,是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的去行政化改革。院长、系主任的权力基础不仅来自其职务,更多的是来自其专业学术地位。但学校领导和各个行政部门的首脑,其权力基础主要来自职位。虽然很多校长、副校长、教务长也是教授,也是专业人员。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依靠职务获得权力和相应待遇的。一些985大学的校长是副部级,其待遇远远高于其他教授和研究员。
如果校长、处长、主任、科长也取消行政级别,就需要在学校人事和待遇管理方面有具体配套措施。研究员、教授按照职称来管理,区分研究岗位和教学岗位。学校行政职员按照行政岗位来管理。如果一个人兼任行政岗位和科研教学岗位,就按照双岗位来管理。这样,就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实现了去行政化。
其次,是政府管理的秩序维度。目前高校行政化,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管理的问题。政府管理有几个特殊元素:级别管理、编制管理和印章管理。事业单位也是如此。高等院校的级别、编制、印章,遵循的都是政府秩序。如果高等院校没有级别,没有事业编制,也没有相应的印章,那么就很难融入政府秩序。比如,没有行政级别,高等院校就会被政府的财政秩序、规划秩序、政策秩序、文件秩序所排斥。深圳一所没有行政级别的高校,校长虽然贵为院士,却在和政府打交道的时候遇到种.种难以融入政府秩序的问题。这说明高等院校要去行政化,从融入政府管理的维度来说是多么困难。
可见,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看起来很美,动起来却不容易。它不仅涉及学校管理的调整,还涉及政府管理的调整。现在高等院校的规模都很大,动辄数万学生、数千教师和管理人员,校领导几十位,中层干部一礼堂,学校预算有的高达100多亿元。可以说,每一所高校都是一台庞大的官僚机器,具有天然的等级制治理结构。如果一所学校要进行集约化管理,就必须是高度等级化的,也就是高度行政化的。
所以,高等院校去行政化是有边界的,它可以是官僚化、科层化、等级化的管理,但不能像政府一样行政化。高校不是政府,不能按照政府逻辑管理,政府也不能把高校看成下属机构。显然,高等院校去行政化的核心是政府管理的改革。现在政府开始对高校实施非编制化管理,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具体措施,但还要在行政级别、政治地位等各方面启动去行政化的改革。只有这样,高等院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才能真正推进。
高校是一台庞大的官僚机器,但高校也是教学科研机构。官僚机器需要行政管理秩序,教学和科研则需要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秩序。高等院校去行政化,不是要彻底摧毁官僚机器,否则高等院校就会彻底失序,而是要避免官僚秩序主导教学和科研的专业秩序。
从官僚秩序和专业秩序两者博弈的角度来说,专业秩序是一个内敛的秩序,官僚秩序则是一个具有内在膨胀力、外在扩张力的秩序。所以,控制管理资源的官僚秩序往往会控制专业秩序,其结果就是行政独大。这严重地扭曲了高校的专业秩序,其表现是很多优秀教师都去追逐行政级别,不再把专业放在第一位。在学校里成功的标志不是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准,而是能否谋得一官半职。
5.行政能力测试逻辑分析 篇五
题
1.统计表
关于统计表,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字运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的能力。这需要考生能够在日常就开始掌握。一般来说,涉及到的计算涉及到几种:几种类型比例的相加,不同基数按比例增加的个数。在计算的同时,还涉及到判断。考生应该先从判断出发,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这样才会是高效率的。
另外,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同类运算中加法比减法更经济,乘法比除法更省事;不同类运算中,做3次加法可能比做1次乘法还要快。这需要考生尽量注意,在日常的训练中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速度。
2.统计图
关于统计图,需要注意它与统计表的不同。它在更多情况下,是定性的。其基本特点就是一目了然。与统计表不同,统计图不需要作太多的实际计算;从另一个方面,它考察的是考生的估算能力和直觉判断。
6.逻辑思维能力测试题 篇六
1这条街上的商店几乎没有霓虹灯,但这些商店都有遮蓬。所以 ( )
(1)有些商店有遮蓬没有霓虹灯。
(2)有些商店既有遮蓬又有霓虹灯。
2土豆比西红柿便宜,我的钱不够买两斤土豆。所以 ( )
(1)我的钱不够买一斤西红柿。
(2)我的钱可能够,也可能不够买一斤西红柿。
3韦利是个和斯坦一样强的棒球击球手,斯坦是个比大多数人都要强的棒球击球手。所以( )
(1)韦利应是这些选手中最出色的。
(2)斯坦应是这些选手中最出色的。
(3)韦利是个比大多数人都要强的棒球击球手。
4如果你的孩子被宠坏了,打他屁股会使他发怒,如果他没有被宠坏,打他屁股会使你懊悔。所以( )
(1)打他屁股要么使你懊悔,要么使他发怒。
(2)打他屁股也许对她没有什么好处。
5正方形是有角的图形,这个图形没有角。所以( )
(1)这个图形是个圆。
(2)无确切结论。
(3)这个图形不是正方形。
6格林威尔在史密斯城的东北,纽约在史密斯城的东北。所以( )
(1)纽约比史密斯城更靠近格林威尔。
(2)史密斯城在纽约的西南。
(3)纽约离史密斯城不远。
7绿色深时,红色就浅;黄色浅时,蓝色就适中;但是要么绿色深,要么黄色浅。所以( ),
(1)蓝色适中。
(2)黄色和红色都浅。
(3)红色浅,或者蓝色适中。
8如果你突然停车,那么跟在后面的一辆卡车将撞上你;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将撞到一个妇女。所以( )
(1)行人不应在马路上行走。
(2)那辆卡车车速太快。
(3)你要么让后面那辆卡车撞上,要么撞到那个妇女。
9我住在农场和城市之间,农场位于城市和机场之间。所以( )
(1)农场到我住处比到机场要近。
(2)我住在农场和机场之间。
(3)我的住处到农场比到机场要近。
10聪明的赌徒只有在形势对他有利时才下赌注,老练的赌徒只有在他有大利可图时才下赌注,这个赌徒有时去下赌注。所以( )
(1)他如果不是老练的赌徒,就是聪明的赌徒。
(2)他可能是个老练的赌徒,也可能不是。
11当B等于Y时,A等于Z;当A不等于Z时,E要么等于Y,要么等于Z。所以( )
(1)当B等于Y时,E不等于Y也不等于Z。
(2)当A等于Z时,Y或者Z等于E。
(3)当B不等于Y时,E不等于Y也不等于Z。
12当B大于C时,X小于C但C绝不会大于B。所以( )
(1)X绝不会大于B。
(2)X绝不会小于B。
(3)X绝不会小于C。
13只要X是红色,Y就一定是绿色;只要Y不是绿色,就一定是蓝色。但是,当X是红色时,Z绝不会是蓝色。所以( )
(1)只要Z是蓝色,Y就可能是绿色。
(2)只要X不是红色,Z就不可能是蓝色。
(3)只要Y不是绿色,X就不可能是红色。
14有时印第安人是阿拉斯加人,阿拉斯加人有时是律师。所以( )
(1)有时印第安人不见得一定是阿拉斯加人或律师。
(2)印第安人不可能是阿拉斯加人或律师。
15.请你用不超过30个字给出一个最能让我们录用你的理由。
16.王先生看到一则招聘启事,发现两个公司除了以下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A 半年年薪 50 万,每半年涨 5 万 B 一年年薪 100 万,每一年涨 20 万 王先生想去一家待遇比较优厚的公司,他会去哪家?
17.请你写出你对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的认知和了解。
18.请你写出“愉快,网络,天气,金钱,中国人”英文单词。
评分方法: 3(1)否(2)是4否5(1)否(2)是6(1)否(2)否(3)是7否8(1)是(2)否9(1)否(2)否(3)是10(1)否(2)是(3)否11(1)否(2)否(3)是12(1)否(2)否(3)是13(1)否(1)否(3)是14(1)是(2)否(3)是15(1)是(2)否(3)否16(1)是(2)否(3)否17(1)否(2)否(3)是18(1)是(2)否19(1)否(2)否(3)否
答错1题得1分,答漏1题也得1分,将得分相加就是你的成绩。
测试结果:
总分0-13分,逻辑思维能力优秀
总分14-19分,逻辑思维能力良好
总分20-25分,逻辑思维能力中等
7.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篇七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联系密切, 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呢?我通常的做法是, 利用教材, 借助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 为了使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 解法与解题思路的异同有清楚的了解, 我抓住两点进行教应用题的结构, 解法与解题思路的异同有清楚的了解, 我抓住两点进行教学, 一是比较的标准——弄清两数相比时, 以哪个为标准;二是比较的结果——弄清不同的比较形式所得出的比较结果的含义。同样, 在教学中借助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 要求学生先画作为标准的线段, 再画表示与这个标准相比的线段。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 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 我通常做法是引导学生从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 综合到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 重视概念教学, 计算教学和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例如, 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后, 我出示这样一道题:“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木块, 表面全部涂上红颜色, 然后把它分成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 其中三面有红颜色, 两面有红颜色, 一面有红颜色, 没有红颜色的各有多少块?”初看这道题, 似乎不好下手。首先我并不急于让学生计算, 而是先让学生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探讨把大正方体分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怎样分割;在取得一致结论后, 接着让他们思考:分成的小正方体共有多少块?
再想一想:三面、两面、一面涂有红颜色的小木块在割开前各分布在大正方体木块的什么位置? (可画图帮助分析) 在弄清这几个问题后, 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求答, 通过分析, 学生推出答案。
因此, 我在进行工程问题的教学时, 不是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 而是创设情境, 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 研究思考问题。
三、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首先,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加工900个零件, 小王单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 小李单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 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在学生分析了数量关系, 求答以后, 我先后又出示了这样两题让学生解答:
1. 加工1800个零件, 小王单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 小李单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 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
2. 加工180个零件, 小王单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 小李单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 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
解答完毕, 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 如果继续只改变要加工的零件总数, 想一想两人合做完成任务的时间会不会变化?是多少? (2) 为什么只改变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 并不改变合作的时间? (3) 我们把工作总量用“一批零件”代替具体数量行不行? (4) 把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 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 (5) 这道分数应用题是研究哪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解答完毕, 老师以肯定的口气告诉同学这样的题叫做研究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由整数的工作问题的思路发展到分数的工程问题的思路是知识本质的抽象, 是解题思路的飞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思考问题, 通过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 自己得出结论, 不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 而且在求知过程中发展了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在小学的最后阶段, 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这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教学目标。
摘要:小学学生数学逻辑能力的培养, 是新课改的要求, 更是使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都得到较大发展的要求, 也是数学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教学目标。
8.行政法逻辑起点及学科方向探究 篇八
关键词:逻辑起点;行政;行政权;市场;发展方向
一、行政法的逻辑起点
(一)逻辑起点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结构,而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要有一个逻辑起点。所谓逻辑起点既是一个体系、一种理论、一个学科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作为出发点,该体系的所有命题都能从逻辑起点推导出来,它决定该体系的逻辑结构;作为落脚点,该体系的所有结论都最终能归结到逻辑起点,这是逻辑起点的形式要求。另外,更重要的是逻辑起点决定体系的实质内容、价值目标、理论基础、学术导向和理论功能,这是逻辑起点的实质要求。
行政法的逻辑起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行政法的逻辑顺序、逻辑结构,而且关系到行政法的目标模式、实质内容、制度结构,关系到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所谓行政法逻辑起点,是指行政法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最基本的、可以统帅和建构行政法理论体系的范畴或概念。
(二)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各论
关于行政法的逻辑起点,理论界少有论述,就各类资料而言,有下列几种关于行政法逻辑起点的观点:①行政论,这是行政法学界的主流观点,“翻开国内任何一本行政法教科书,我们会发现,行政法学的研究必然都是先从弄清行政的意义与范围入手的。”,代表学者为李健顺、杨解君、任中杰等;②行政权论,胡建淼在2003年版的《行政法学》中指出,“没有行政就没有行政法,但没有行政权就不可能存在行政”。持有行政权论的学者还包括沈荣华、金国坤、杨海坤、章剑生等;③市场论,袁曙宏、宋功德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可以归结为“政府、社会、市场”,而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可以归结为“市场、社会、政府”;④人权伦,曾祥华提出“人权才是行政法的逻辑起点”。
(三)行政法逻辑起点的标准
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一书中曾为逻辑起点提出三条质的规定性: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的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的起点相符合。
参照此规定性来考察上述诸观点,笔者认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应当是行政权,而不能是其他概念和范畴。行政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特定的社会公共组织对公共行政事务进行直接管理或主动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利。行政权能够满足作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所应具备的所有条件,作为行政的逻辑起点是能够成立的。首先,行政权是行政法理论体系中最具有高度浓缩性和抽象性的概念。其次,行政权可以统领和建构整个行政法的理论体系,行政法及行政法学上的每一个原理、原则几乎都可以在行政权上找到它的起因和归属。第三,行政权与行政法的“历史起点”具有同步性。正是由于行政权的独立化及广泛运用,才使得对行政权的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求,于是,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应运而生,可见行政权的独立化标志着行政法的产生,行政权与行政法产生的起点具有同步性。
二、行政法的学科发展方向
行政权概念科学地揭示了行政法赖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及其内在矛盾运动的起点,又以此为开端,科学地揭示了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内涵和外延,本质和功能等问题:既为行政法诸现象的阐释奠定了科学地理论前提,又为指导行政法学研究和行政法制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依据,因而能够而且应当作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
(一)行政法学理论基础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是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开场时期。为制定行政诉讼法作理论準备,我国行政法学界曾围绕行政法与行政权的关系、行政法的性质和功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等问题,展开一场关于行政法要“控权”、“保权”,还是“既要保权又要控权”的争论。平衡论的提出,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对曾经的这场争论以及制度实践的积极反思和抽象整理。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直至本世纪初,是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系统化论证阶段。开创时期确立的整体观、类型论和历史学的进路,在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疆域上不断延伸,沿路持续地收获成果。平衡论、新控权论、政府法治论、公共利益本位论、新服务论等,都在致力于完善自己的学说,强化理论的解释性、规范性和逻辑自洽性。其中,尤以平衡论为典型。
笔者将在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对于行政法学科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释与梳理。
(二)行政法学学科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发展,行政理念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①从管制行政理念向服务行政理念的转变;②从权威行政理念向民主行政理念的转变;③从人治行政理念向法治理念的转变;④从经验行政理念向科学行政理念的转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法研究的新视野、新进路、新方法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角度和领域、提升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水准和质量、提高中国行政法学回应现实世界中真实问题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和促进作用。中国行政法学的未来发展,应将规制国和福利国的相关理论和制度作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与此相关的是在一般行政法之外,深入到部门行政法领域之中,在其中,不再以司法为中心,视野仅及于行政的边缘;而是要深入政府活动的核心,与经济学家、公共行政学家一起,探究提高行政效率、效能、保障公共利益、进行利益协调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章剑生:“现代行政法面临的挑战及其回应”,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
[2]曾祥华:人权:行政法的逻辑起点[J]政法论丛.2004(4).
[3]张成福,余凌云.行政法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3.
[4]胡建淼.行政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
[5]袁曙宏,宋功德.WTO与行政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38-341.
[6]曾祥华.人权:行政法的逻辑起点[J].政法论丛.2004(4).
作者简介:
9.测试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篇九
下面这个逻辑推理题目,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亲自出的。
爱因斯坦说,全世界只有大约2%的聪明人,能够推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已知条件:有5个具有5种不同颜色的房间;每个房间里分别住着一个不同国籍的人;每个人都在喝一种特定品牌的 饮料;抽一特定品牌的香烟;养一特定的宠物;没有任意的两人在抽相同品牌的烟、或喝相同品牌的饮料、或养相同的宠物。同时又知:
1、英国人住在红房子里。
2、瑞典人养狗。
3、丹麦人喝茶。
4、绿房子紧挨着白房子,在白房子的左边。
5、绿房子的主人喝咖啡。
6、抽PALL MALL牌香烟的人养鸟。
7、黄房子里的人抽DUNHILL牌的烟。
8、住中间房子的人喝牛奶。
9、挪威人住在第一个房子里(最左边)。
10、抽BLENDS香烟的人和养猫的人相邻。
11、养马的人和抽DUNHILL牌香烟的人相邻。
12、抽BLUEMASTER牌香烟的人喝啤酒。
13、德国人抽PRINCE牌香烟。
14、挪威人和住蓝房子的人相邻。
15、抽BLENDS牌香烟和喝矿泉水的人相邻。
10.能力形成逻辑程序论文 篇十
知识内化为品格,品格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为个体的能力。品格是个体在知识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能力是品格的精神外显,是知识解码后的具体运用。知识、品格、能力,构成个体的总体素质。关于品格理论我们暂不在这里探讨。本文研究的是能力的基本特征及其逻辑关系,由此探讨高等教育对个体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及其对自身导引社会前进的基本方式。
经验,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笔者所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书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内化后或个体初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结构后走向社会实践,对知识使用范围和方法的表象阶段理解的总和。这部分经验是低层次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指科学研究实践对思维改造、开拓的总和,即思维自觉过程的总和。第一个方面经验是对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既有深化书本概念的一面,也有框正实践前的好奇和无知的举措。经验,是无数次实践筛选出并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重复映象”,它们的重复,表证着实践提示的事物规律性(即科学性),而“映象”本身说明,它们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印证,实践的简单和肤浅,不可能使经验走向二次抽象,即经验的思维创造过程。从思维发展上看,个体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印证后,使知识走向内化,但不是知识创新。如果要进行知识创新,就要在复杂的实践中使思维突破表象限制而走向二次抽象(第一次抽象是前人做完的)。第二次抽象才进入经验的高层次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的经验里尽管知识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但心理上的知识坐标已经产生了应用后的效果,实践使个体承受的感觉和印象,不仅砸实学科知识在思维中的根基,而且可能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带来新的冲动和快感。正是这无数次的实践的提示,个体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个体三个方面工作的完成,即:①对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总体认识阶段的完成,随着知识的逐渐“解码”,“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n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n经验后去解决与n有联系的m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n1+n2+n3……nn=n的n次经验;n1+n2+m1+……mn=n+m的n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n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m工程问题。m和n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m问题单靠转移n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m经验。m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n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走向新一轮品格的准备和能力的升华。
那么,n和m所涉的知识与大学教学有何联系呢?如果把从事专业活动必须有专业知识作为逻辑前提,可以推知,关系式①和②中的n问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毕业生在校所主攻的专业。n所涉知识显然是在课堂教学中被个体掌握,n经验在于使个体通过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知识在解码后很快内化,实践过程还能使这些内化知识淡化为一种对n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后果的预测。从思维科学上分析经验,当它把学科思维淡化为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后,知识便从显意识储存而转化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储存。当在显意识中,知识被忘记,但潜意识中蓄积的知识能量(经验)依然可以使他按部就班地完成n工程的重复过程。这正如多年不游泳的人突然落水遇险,潜意识能量依然使他身心协调地进行泅渡;其实,当初的游泳知识他可能早已经忘掉。
m经验中的非n部分知识则属于另一种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涉及过,它可能有一部分是个体固化处理的知识,也可能是外存的知识,还可能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个体通过对n经验的把握和对m工程的分析,找准彼此间各种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联系后,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成功以后的经验多数是在失败中获得的,它的可贵处在于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补充所需知识并使之走向了新一轮的建构和能力的本质提升。
除上述所论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它是个体批判、逆向、整合三种意识综合利用的结果。间接经验的逻辑关系式是:
An+Bn+Cn…Nn≈Vn
这里ABC和…N分别代表不同人处理n问题,An即A的n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学习个性、创造个性和阅历上的差异,他们在解决n问题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不同。V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进行分析研究,就可能形成兼有众长的经验Vn。这是一次学习和综合分析过程,综合的过程和结果都表明个体的举一反三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使个体实践经验由表象而转入思维的完全自觉。换言之,思维自觉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并构成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整合、批判还是逆向意识,都依据个体抽象水平发挥作用。经验层次越高对抽象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是它使个体品格和能力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也是它,让个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个体经验也由单一知识向度而走向了多学科交融的复合经验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复合经验及其特征
本文所论复合经验可从逻辑关系式中看到:关系②和关系③都打破①的单一知识向度,表现出经验的多学科特征。知识的多角度和工程的多学科组合,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条件。就个体或团队来看,这些条件可以量化为五点:①个体或团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互补性;②驾驭科学仪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手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发现、发明次数;③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慎密的逻辑思维;④善于学习和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⑤勇于承受失败并不断追求新知的心理品质。这五点,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内部条件,即个体素质条件(也是品格特征)。从外部条件上看,团队组合和科学技术复杂性,构成工作环境。在学术团队内,知识的碰撞、抵牾和相融同时存在,实践经验和阅历互相补充,使个体之间缩小着知识差距和淡化着学科界限,同时,同一课题又把大家锁在一起,共同的实践展开了个体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所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恰恰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触到新知,此时,个体视野不仅越过了单独从事研究时的局限,使共同活动建立的心理过程超越以往,而且每个成员形成经验后建立的团队经验群的创造力量也是任何“独脚大侠”们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学术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之上。反之,也许会比单独研究还要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善待他人应是学术团队成员的共同品质,也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知识经济越来越否定“独家新闻”的买断,走向专业人员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是不是否定个体的独创性?不,个体独创性是学术团队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个体的独创性,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但是,这种独创性对群体来说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工程”就不存在了,知识经济便会因为专业人员走向“单干户”而停滞不前。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复合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带来的个体独创性与群体知识的多维度的整合。复合经验,当它把专业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就跨越了时代的铁门坎而把社会推向了明天。
能力的本质分析
“经验即能力”是本文的`基本命题。有人说,接受新的研究任务,他没有经验,完全靠创新完成的。其实,没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即使他没有处理新问题的经验,但他有处理其他问题的经验,新的创造必须(也只能)对传统经验进行转移,如果没有经验,还存在完成任务的能力吗?因此,本命题是常识,勿需证明。
以下,我们来分析能力的本质。
从科学史上看,最初的经验是对简单实践的把握。这些实践使人类开始认识某些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最初积累。人们认识到空气的浮力,创造运用氢气球载人,再后来出现飞机,飞机是对氢气球的改造,改造飞机过程又使机械运动向前推进一步。换言之,它是氢气球和人类对机械运动等多种经验的综合。而现代飞机制造,又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经验)加进来,它的功用也由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扩展到军事、农用、客用等多种用途。飞机制造本身就是多种科学知识和多种经验(使用知识方法)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经验是历史经验的总和。继承历史文化,是一种获取间接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但是,当文化传承走进社会实践,个体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活动时,经验又由间接过程回到直接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对历史上知识和经验的重复,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演绎。从二次否定方面分析,即使人们对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也改变了当初的历史条件,带着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有了历史性发展。当新思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并走进新经验后,创造后形成的又一轮新思维便成了更新经验的存在方式。由此周而复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生产力的基本程序。至此,我们可以对能力、经验的本质作如下判定:经验、能力是传承知识走向实践后的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的思维构成新经验,也构成新的知识,使实践者的品格获得提升。
经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部门。高级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接触生产实践后的经验。传统的高等教育大都关起门来办,特别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他们接触的知识往往脱离社会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知识从书本中走进思维,知识已经转入了“休眠期”而复归表象阶段。特别是工科教育,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从业后的前几年很难说有什么经验,待到知识在实践中解码,许多实践才教会他们进行创造发明。这个过程过长的原因是大学教学距离社会生产实践太远。新时代的大学将肩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不仅要依靠教师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象的主动参与和尽快获得从业的能力。教育改革以来,许多专家开始重视人才的后劲培养,即对工科学生打实理科基础。国家也对学科专业的外延进行了拓宽,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选择。这一切都为未来教育的质量砸实了提高的根基。但是,大学如果仍要象传统大学那样关门来办,人才质量就很难在短时间见到社会效益。让学生在读书中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实践,学生就会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受到主人公教育和积累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果大学生从大三开始利用一定时间接触社会并从社会需要中获得科学研究内容,在教师带领下,边学边干,这样的参与也许他们会很快适应社会需要,所学知识因为以应用为前提,也会尽快解码而内化为品格和能力。过去,工程教育以产品带教学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其原因是不利于学生砸实知识根基和拓宽知识面。但是,教学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高科技生产实践,也是片面的。学生不接触具体生产过程,对未来的新产品开发就不可能有主动性,则经验安出?文科亦然。一个大三的中文学生不会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对社会倾向进行研究和写出引导文章,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去抄写别人的东西。学校应该向社会开门,把改造和发展社会的历史重任带进学校,带给大学生们,让他们参与,让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考去学习,这样才有培养能力可言。这其中,重要的是要创造社会关心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环境,学校应设法让社会各部门参与到教育中来,只有当他们参与到教育中来,学生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才可能有学校有的放矢的社会活动。
高等学校是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和最敏感的神经。只有当学生和教师一起走进社会和参与必要的社会实践,高等教育才能起到“预防、预报、预警”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向导。学生能力才能培养出来。能力,一旦离开社会发展,就会走向萎缩和空想。由此,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应建立在一个教育教学社会化的动态系统之上,这样才会有力地促进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关起门来考察某门课程的书本知识接受效果,这种静态的考察不会使高校在改革中完成它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行政能力测试逻辑分析】推荐阅读:
行政能力测试答案09-15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06-17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答案三08-20
六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每日一练试题10-21
2011年贵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11-14
逻辑思维能力的智力题07-10
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08-21
如何培养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