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2024-09-21

土木工程管理毕业论文(精选8篇)

1.土木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篇一

2012年2月21日,经同学介绍,我终于找到了此次毕业实习的接收单位—重庆建工集团,随后被分配到该公司的一个项目工地——乐至·铭宇江南项目工地。在那里,我进行了为期31天的毕业实习。作为大学生涯中的第二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实习经历,它让我受益良多。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开拓视野,理论联系实际,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2)进一步提高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习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自己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为乐至·铭宇江南项目,项目的建设方为重庆乐至置业有限公司,承建商便是我的实习单位——重庆建工集团,监理单位为继兴监理公司。整个工程项目包括五栋建筑,每栋建筑33-34层高,建筑总高度约为99-104m,由重庆市得森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合同工期为2011年11月中旬至2013年6月15日。

整个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五号楼的工作。5号楼基础为桩和承台基础,主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我实习开始的时候项目的桩基础已经做好,正进行基础梁和承台的绑扎制作,实习结束时正进行一层的剪力墙绑扎和模板支设,总体进度偏慢。

三、实习内容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中,因为岗位需求的限制,我主要从事了工地的简单抄平放线工作,但是因为长时间待在现场,我也对钢筋、模板以及混凝土工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参加项目部的会议,对项目部的的管理方式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认识。

(一)抄平放线

施工测量放线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工作,不仅是工程作业的重要位置依据,而且在工程质量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施工的测量放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实习生初来工地也是做的测量放线工作。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轴线和墙边线的放线工作,以及混凝土浇筑高度(50线)的抄平工作。

1、放线: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由于放线工作量较大,我们主要采用全站仪和钢尺进行梁和墙轴线及边线的测设。放线时,首先根据建筑外围的轴线控制桩(也叫引桩)用全站仪把轴线点引到垫层或地梁(或地梁钢筋骨架)表面,之后用墨线弹出地梁或剪力墙的中心线,最后根据平面图上地梁或墙的尺寸用钢尺梁出并用墨线弹出边线。

2、标高抄平

因为工程进展较慢,所以我在实习期间主要抄了地梁混凝土的浇筑标高。抄平的工作主要用到水准仪和塔尺,主要根据已知标高的控制点,根据浇筑标高与已知点标高的高差用水准仪在剪力墙插筋上用油漆画出建筑点。

(二)钢筋工程

1、钢筋的连接

钢筋的连接种类共有三种,包括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三种连接方式各有优缺,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我所在工地的地梁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机械连接),剪力墙暗柱及框架柱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其他钢筋采用绑扎连接。(1)绑扎连接

绑扎连接是迄今为止最为常用的钢筋连接方法,工地实习时发现绑扎连接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保证绑扎钢筋有足够的搭接长度来承担钢筋的拉结力,因此,绑扎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或图集要求(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为规定的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该修正系数与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有关)。

2)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应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位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的搭接长度,该连接区段内所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梁板墙不宜大于25%,梁不应大于50%,对柱不宜大于50%。

3)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墙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位交叉点可以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与受力钢筋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

4)搭接钢筋的接头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5)下列情况下不能使用绑扎连接: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和轻骨料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0mm的Ⅰ级钢筋以及直径大于25mm的Ⅱ,Ⅲ级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接头。(2)直螺纹套筒连接

直螺纹套筒连接首先应符合机械连接的一般规定:

1)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机械连接接头位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机械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在受力较大处的机械连接接头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宜大于50%,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2)接头应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处,无法避开时,应采用高质量的机械连接接头,且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50%。

直螺纹套筒连接时一般应遵循以下规定: 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件的丝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3)电渣压力焊连接

在实习过程中,我曾跟随工地的钢筋工长对电渣压力焊的质量进行了检查,发现电渣压力焊外观主要应满足以下要求:

1)四周的焊包应均匀饱满,突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一般不得小于4mm; 2)钢筋与电极的接触处,应无明显的烧伤痕迹; 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5)焊渣要敲除干净。

电渣压力焊的强度要求是否满足要通过送检取样得到判定。

2、钢筋的锚固

钢筋的锚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有效承担钢筋的拉结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相应规范和图集要求。2)绑扎骨架中光面受力钢筋,除轴心受压构件外,均应在末端做弯钩。变形钢筋、焊接骨架和焊接网中的光圆钢筋,其末端可不做弯钩。

3)纵向受拉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如必须截断时,应伸至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伸出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2La+h0(h0为截面高度);当按构件配置箍筋时,伸出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2La。

4)纵向受压钢筋在跨中截断时,必须伸至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截面以外,伸出的锚固长度La不应小于15d,但对绑扎骨架中末端无弯钩的光圆钢筋,不应小于20d。

5)当受力钢筋因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规定的锚固长度时,可采用专门的锚固措施,例如在钢筋上焊横向锚固钢筋、焊箍筋、焊钢板、焊角钢等。

3、各部位钢筋的绑扎工艺流程及注意要点

(1)柱子钢筋

工艺流程

弹柱子线→剔凿柱混凝土表面→修理柱子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施工要点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阵矩形柱应为45°。对于截面小的柱子,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可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丝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3)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箍筋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接头应弯成135°,平直长度不应小于10d。5)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注意按设计要求加密。(2)剪力墙钢筋

工艺流程

立2~4根主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的横主筋 施工要点

1)钢筋弯钩方向应朝向墙内部。

2)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绑扎。

3)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3)梁钢筋

工艺流程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施工要点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应规格相同。

2)弯起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

3)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钢筋绑扎,对于一般梁箍筋接头位于上部,对于悬臂梁和基础梁则箍筋接头一般应在下部。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

5)梁与柱的交界处,梁钢筋锚入柱内的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4)板钢筋

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划线→绑板下部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施工要点

1)板绑扎一般用顺扣和八字扣,对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其余各点可隔点交错绑扎(双向配筋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交叉点均应绑扎。

2)如果板设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设钢筋支架,以保持上层钢筋的位置准确。对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防止变形。

(三)模板工程

1、模板的安装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墙、柱模板安装

在基层上弹出墙、柱模板的边线和控制线,然后将模板就位。先将模板临时固定,按模板控制线调整模板下口,并做临时固定。模板加固后用支撑吊线调整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对模板进行最后加固。加固后再对其位置、垂直度进行二次检查,确保尺寸准确无误。

(2)梁、板模板安装

在墙、柱上弹出标高控制线(50线),根据标高控制线,在墙、柱上弹出梁、板模板的下口标高控制线。

安放梁板模板立柱。梁、板模板的立柱,严格按设计的间距、位置安装,与下层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垫50厚木板。

梁、板起拱。先在梁两端和板四周,根据设计标高调整好支撑高度,然后拉一条水平线;根据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1‰~3‰)和每个中间支撑的位置,计算出每根支撑的起拱高,最后调整每根支撑高度后,铺设梁底模或板主龙骨。

(3)预埋件、预留洞模板

在已完成的梁、板模板上,根据图纸要求确定预埋件、预留洞的准确位置,并弹线标识清楚,然后将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模板用钉子等固定在梁、板模板上。

(4)梁板后浇带模板处理

支顶板后浇带处模板时,与整个梁板模板断开,拆除模板时,保留后浇带处的模板不拆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上部加盖竹编板对钢筋进行保护。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设专人模板进行监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墙、柱的垂直度进行二次检查。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2、模板安装时注意事项

模板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2)浇筑前,木模板应用水润湿,但板内不得留有积水;钢模板应涂刷隔离剂,但隔离剂不得影响结构性能和妨碍装饰工程施工。

3)浇筑之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3、模板拆除时注意事项

模板拆除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模板;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以后才能拆模板;混凝土拆模前要求填写拆模申请单同意后方可拆模(具体操作可由木工工长填拆模申请单,依据试验员提供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报告,经项目主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拆除)。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墙、柱及梁侧模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一般强度达到1.0Mpa左右方可拆除。拆模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环境温度或通过同条件养护试块进行控制。

梁、板底模拆除:梁、板跨度在2m以内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2-8米范围内时,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大于8m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

悬挑构件的模板拆除:无论其跨度长短,均要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

2)拆除阴阳角部位的模板时,禁止使用撬棍硬撬,以免损坏模板和混凝土表面,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3)后浇带的梁、板模板与其它梁、板模板,在安装时断开,此处的模板待二次混凝土浇筑后,方可拆除。

4)拆模时拆除高处钢管,二人配合作业,严防钢管等对楼面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支撑均开码放,并及时运出。

5)墙、柱模板拆除后,及时用木板条,将楼梯踏步、通道处阳角保护起来。

(四)混凝土工程

1、浇筑条件

混凝土浇筑应满足一定的浇筑条件,否则不能开始浇筑。

1)已制定混凝土浇灌方案,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已批准,并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了细致的交底。

2)模板内清理干净;木模在浇筑混凝土前需用水润湿,但不许留有积水;钢模板内侧已涂刷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支设、钢筋绑扎、预埋铁件及管道铺设等工序全部施工完成,经检查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办完隐蔽和预检手续。

4)混凝土的供应计划已经落实。

5)浇筑机械完成试运转,并完成润管。

2、浇筑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每层的浇筑厚度应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配筋情况以及振捣的方法符合相应的要求。

2)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隔,其间隔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应在其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间隔时间超过两小时,应按规定设置施工缝。

3)浇筑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用串桶、溜槽、溜管下斜浇筑。

4)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与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化,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整完好。

6)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接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梁浇筑完毕后停隔1~1.5h,使混凝土得到初步沉实之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四、总结与体会

(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发现的问题

在整个实习阶段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1)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在与劳务分包队伍的交往过程中,没能掌握方法,导致劳务分包管理出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导致进度拖后,质量水平较低。

2)工地部分区域存在杂乱情况。之前挖出的部分土方很长时间内得不到清理,放置区域又不合理,不仅有碍交通,而且对施工环境有影响。

2、建议

根据我的发现,工地进度拖后的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工人不积极配合,而这与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存在巨大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加强与工人领班的联系,让他来协调工人;加强施工之前的技术交底,向工人讲明具体做法,明确责任;通过设立一定的奖励措施,激励工人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工地布置存在的问题,我想还是应该在一开始便建立合理的施工平面布置,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从此布置,毕竟好的布置才是工程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的前提。另外,针对每一施工过程,都应编制相应的计划,对每一步骤进行详细的规定,从而实现科学化施工管理,这样也就不会发生土方闲置很久而得不到处理的情况。

(二)实习体会

作为大学阶段的第二次实习经历,本次实习实习不仅加深了第一次实习时所学的工程实践知识,让我对施工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通过参加项目部的会议,我对项目部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但是,此次实习还是存在一定的遗憾。因为工程进度较慢,导致整个实习期间的工作都主要围绕地梁和一层剪力墙展开,所见和参与有限。尽管在工地实习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因为岗位限制,很少接触到施工预算或组织设计的内容,导致未能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但我还是感谢重庆建工给了我这个实践机会,我也将永远记住这次毕业实习,因为无论如何,我从这次实习经历中收获了很多。

2.土木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篇二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和毕业实践环节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岗位实践是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岗位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1 提高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 毕业实践地点和课题的分散性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践都是在建设行业,由于建设项目的不可复制性这一特点,学校要求毕业生一人一题,再加上毕业生所在的实践单位很分散,尤其是在项目部的同学省内外都有,不便于校内指导老师管理。

1.2 就业与毕业实践的时间的矛盾,毕业成果不到位

毕业实践环节分为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部分,毕业设计环节的安排时间仅仅8周,恰好这个时间段是学生找工作签订就业协议的期间,学生忙于就业,毕业设计任务完成不够充分。

1.3 毕业实践的监管力度和监控手段不够强

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效果不能有效跟踪,实习效果不能马上体现,同时实习师傅和校内指导老师沟通共同培养的方案和检验效果没有。最后只有在毕业答辩时间才能检测出学生的毕业实践效果,已是事后监控,如何做到主动控制,实时监控确保学生毕业实践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研究的课题。

2 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平台及功能实现

2.1 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平台的建立

2.1.1 制度健全制度严明

毕业实践的检查监控体制,制度要求学生清楚,对于蒙混过关的学生要多次家访,谈心,以端正其态度。首先要坚持从制度上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2.1.2 资源共享建立网站,实行信息化管理

建立B/S系统,实现网上分组答疑,教师可以将最新的培训录像,比如钢筋算量,需要学生自学的部分可以通过录像自学。

建立一个集基于VOIP语音交流系统、高品质语音压缩系统、FTP协议提交系统、开放式在线答疑系统以及后台管理系统数据库在内的多媒体交流平台软件系统,能为学生提供仿真情景,要求学生定时定期进行语音汇报,在线答疑,对学生学校外毕业实践进行时时监控。

通过信息化管理,实行全程监控,学生通过网络答疑网络周汇报,将每周的实习任务汇报给指导老师。同时教务处和系检查小组也可以在网络上对师生的监控,还方便系部、教师发布通知,提出对毕业实践的要求,学生能够随时查询系部通知、指导教师的通知。

2.1.3 建立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指导老师事先把课题分组,3-4个

学生一组,也可以在同一个项目上,把课题分出若干个小课题,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创新意识,相互的协同帮助,实行导生制的管理模式,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比起指导老师和师傅效果更好些。

2.2 网络管理平台信息化交互式管理的功能实现

资源共享毕业综合实践网上交流平台以毕业设计课题为依据对交流内容进行分组,用户包括学生、教师与系统管理员。系统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浏览讨论帖与通知公告;论坛发布与回复;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新闻动态等;毕业实践成果展示和成绩管理;以视屏教学为主的教学资源的自助服务及案例展厅。

由于涉及的数据量较少,所以系统选择Microsoft Access作为数据库支持平台。系统数据库中包含课题情况、学生名单、主帖、回帖和通知等数据表。该系统采用B/S结构,ASP技术设计。文章内容的处理包括主帖、回帖与通知公告。用户权限控制,用户类型分为学生、教师与管理员三种。所有用户均可浏览主帖、回帖等信息。登录用户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发表主帖、回帖。

建立语音集宽带语音交流系统、高品质语音压缩系统、FTP协议提交系统、开放式在线答疑系统以及后台管理系统数据库在内的多媒体交流平台软件系统。为学生提供仿真情景,要求学生定时定期进行语音汇报,在线答疑,实现现代化教学建立远程视频教学共享系统,提供流媒体形式的在线播放,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实时传输和非实时传输功能,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充分融合,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有效的教学应用平台共享教学成果。

3 实施的效果

通过建立毕业实践管理网站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测试,每周有四百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毕业实践交流,已经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

3.1 真正做到校内校外共同指导大大提高监管力度

给校外指导师傅权限,出勤和打业绩分,定期评语;校内指导教师定期与校外师傅电话回访并现场座谈交流,共同修订培养方案,使得学生在实习单位真正有人带、有考核、有目标、有业绩、也有动力。每个学生有个通道,每天记录实习日志,学生定期上传实践成果佐证材料便于校内指导老师定期网上评析,及时提出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的效率,也方便学生分组进行提问、讨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毕业实践认真的态度,能够做到实时监控。

3.2 答疑解惑及时,得到用人单位和学校一致认可

师生在线互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毕业管理实践网络平台避免了学生提问、教师指导的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还将学生中的共性的问题发布出来,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大量的有效信息。同时同学们在此交流,促进毕业实践的效果。

4 结语

工程造价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就业单位对学生的顶岗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而这些能力又体现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中,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不断进行与实际相结合创新和持续改进,制度上通过建立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制度。在今后学生毕业实践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平台功能、提高师生对该平台利用率,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指导与管理的工作效率。这是一项复杂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动态管理监控过程,也是信息反馈与决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仇雅莉.论高职院校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中国电力教育,2009(6).

3.土木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邵莲芬(1974- ),女,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教学;马长波(1975- ),男,河南洛阳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48-02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完成四年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过程既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 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本文结合黄淮学院近几年的实际情况,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近几年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及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1)模拟课题与实际工程存在距离。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主要采用模拟课题的形式,即课题大多是由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训练要求而从实际工程图纸中杜撰出来的假想题目,由于受到工程量大小等因素的种种限制,常常使模拟课题与实际工程之间存在差距。这样就使毕业设计局限在就事论事、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工程意识训练,图纸脱离工程实际,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2)选题空泛,难以深入。从笔者接触到的毕业设计来看,多数题目选得过大且难度过高,过多地考虑长远性,难以在毕业设计教学阶段完成任务。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取得成果和完成设计,降低学生对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2.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参差不齐。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程阅历。部分学校不少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工程设计的训练不够,基本功不扎实,因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3.毕业设计评价。以往的考核是对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学习态度、设计成果、答辩情况的笼统考核,进而评定出优、良、中、差,缺乏针对性,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设计水平。由于是集中一次考评,学生根本没有改过的机会。此外,更难以控制个别学生抄袭、蒙混过关的现象。

二、教学设计改革的措施及对策

(一)科学选题,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指南

1.选题的指导思想。应尽量做到完整、综合、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创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设计任务量要饱满,难易要适度,要有合理的进度安排,且保证有阶段性的成果。

2.选题的原则。应符合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毕业设计的题目应考虑培养目标的要求。

3.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因此选题不能太窄,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手工绘制工程图,同时还要求利用Auto CAD或天正建筑等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计算机绘图能力;鼓励学生在手算基础上利用计算软件进行电算;在毕业设计中使学生注重新型建筑材料的利用、新规范的应用和结构计算方法的演变;考虑到一部分学生即将从事道桥工程方向的工作,我们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加入了桥梁设计题目。总之,设计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交通领域、桥梁领域和土木工程领域等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计算机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

4.因材施教。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即根据每个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设定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设计课题大约可以分为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实验研究型三种类型。而一般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已保送或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一般可结合指导教师的课题从事研究工作,完成研究型毕业设计,培养和挖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潜能,同时也可尽早地完成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渡。第二类为已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或正在联系接收单位的学生,他们可结合就业实习,在用人单位或校外其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这类学生完成的多为工程设计型。第三类学生将在学校进行规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选题可以是工程设计型、研究型、产品开发型等多种形式。

(二)毕业设计选题指南的确定

专业教研室作为组织、管理、指导本专业毕业设计的功能单位,应及早组织相关指导教师拟定毕业设计题目,编写毕业设计提纲,并由院系成立的专家评审小组对题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指南,让学生和教师自主进行双向选择。

(三)导师的遴选

1.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水平和质量,鼓励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指导工作。为了保证学生掌握与实际工程贴近的设计、施工方法,首先,指导教师不但要有高深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搞得了设计、下得了工地;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教学互动原则,既要认真负责,定期检查,在关键问题上把好关、作好导向工作,又要对学生放手锻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2.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遴选和评估制度。从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出发,彻底消除论资排辈的现象,使每一位指导教师都能够站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这样一个高度,正确对待毕业设计工作。对年轻指导教师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同时以拓宽年轻教师的思路,提高其带教水平为目的,适时地邀请一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专家举行讲座。对老指导教师,定期对其教学实践进行考核,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评估,对于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较差,指导水平较低的教师,相关管理部门要敢于进行批评,向其提出警告甚至停止其指导资格。这样在逐步扩大指导教师队伍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同时提高了指导教师质量,优化了指导教师队伍结构。

3.毕业设计的评价。(1)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功能。毕业设计作为工科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在四年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成绩评定工作做得好,会营造学校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成绩评定工作做得好,可以真正发现毕业设计工作中,乃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做好今后学校的毕业设计工作,乃至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2)构建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原则。针对性:根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评价要求;导向性:围绕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虑毕业设计应达到的要求;设计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突出、导向明确的原则,简明性与可操作性原则,通用性与兼容性原则;现实性:从大多数院校实际情况考虑,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专家组评价相结合及模糊判断的评价方法,力争较准确、较完整地提供毕业设计质量状况的信息,以利于各院(系)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科学性: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遵循教育规律,符合现代化教育管理的要求。(3)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模块构成。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由三个评价指标,15个评价要素组成。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的内涵见149页表。每一个指标评价等级标准分为A,B,C,D 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为使评价工作简单易行,评价标准中只设计了A级和C级,符合A级标准的定为A级,符合C级标准的定为C级,介于A级与C级标准之间的定为B级,低于C级的标准定为D级。

三、结束语

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质量,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努力探索,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土木工程的专业人才。也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素质和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从钜,梁炳钊,蓝才武,苏初旺.努力抓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高教论坛,2003(5).

[2]陈岳林.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3(5).

[3]邹永松,徐天茂,杨锡阶,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胡圣军,郑长成,吴晓,等.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5(1).

[5]李文磊,林卫星,刘士荣.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中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5).

4.工程管理毕业实习报告 篇四

我本次实习是在勉县交通局下属单位勉县路桥工程总公司,该公司成立已近40年,具有多年的实地施工经验。曾经参与过川、陕、甘三省交界处市县级公路的建设,近十几年参与建设了国道108、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质量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近几年,该公司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造,为农村的乡村公路改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勉县路桥工程总公司的主要职能有:负责编制全县公路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县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负责公路、水路基础建设市场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重点公路、水路建设项目、负责公路、水路交通质量、计量、环保、价格的管理工作。负责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报批、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工程质量的审查管理和监督,组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和审定工程决算、负责交通战备工作、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本次实习地点

108国道(或“国道108线”、“g108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北京,终点为云南昆明,全程3356千米。这条国道经过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四川、和云南6个省市。

我本次实习地点为108国道陕西的勉县至宁强段,该段经过的车辆多为跨省的长途货运汽车,该地为川、陕、甘三省所处的交通要道。由于该路已经运行了十余年,路面受损严重,严重威胁车辆及行人的安全。政府决定持资修补和改建受损路面。

陕西段108国道路改建和修补工程于2006年11月完工,改建后的路仍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周期20年,路面结构为20c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0cm的水泥稳定风化料基层+20cm的石灰土底基层。尽管在施工中加强了质量管理并改进了施工工艺,但仍是不断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这些裂缝(不包括面板的干缩裂缝)多半发生在混凝土面板浇注后的1~2天内,位置大多在距缩缝1米的范围内,个别也有在面板中部开裂的。缝宽随时间的延续,由细发展到宽,细的只有0.1mm,仔细查找才能发现。缝深可贯通板面,严重时基层也会断裂。横向缝较纵向缝居多。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防治

造成面板开裂沉降和断裂的因素是很多的,只要施工中不谨慎随时都可以出现面板的各种裂缝。当混凝土面板的抗拉、抗折强度低于混凝土的收缩和翘曲应力时,裂缝就会产生,而随着时间、气温变化、雨水渗入及行车作用,会最终导致全部路面的破坏,目前尚无理想的修补方法。对裂缝严重的面板只有铲掉重浇新板,在浇注前应在相邻板的接触面处钻孔埋设传力杆。面板裂缝轻微且不再发展的,可以采取修补。修补工作不但费工费料,外观难看,而且工艺繁杂,使用效果也不及原有的整体板。为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管理,精心组织,最大限度地降低裂缝的产生。

1保证路基最佳密实度

路基的沉降会使其强度减弱,要使沉降一点不发生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路基达到98%的密实度,那么还有2%的空隙率,有空隙就会有沉降。微量的沉降不会造成路基的破坏。因此,为保证路基足够的稳定性,就必须把沉降量减小到最小值,尤其要避免发生影响严重的不均匀沉降。靠自然沉落减小沉降的做法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是不合适,尤其是工期短的工程,更无可能。即使采用加载预压,也是不经济的。

路基发生沉降有两种情况:一是地基软弱,未做好加固处理,其承载能力低于覆盖在它上面的填土层重力的压缩变形;二是填土层压实不好,密实度小于设计要求,其强度必然不足,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变形,密实度愈小其变形愈大。为减少因地基沉降而造成的路基变形,在填筑路基前,先清除地基表面的农作物、树木杂草以及腐殖土,然后用重型压路机械多遍碾压,使地基压实度不小于93%。

该路全线有300米的地基不良地段(属地基过湿),承载力不足1.2kg/cm2,车辆在地基上无法行走。填筑路基须先加固地基,并利用冬春地下水位下降的有利条件,深犁地基土30厘米深,晾晒,再掺以8%剂量的石灰翻拌碾压至密实。经检测,地基压实度已达90%以上。

为使路基有良好的密实度和提高其强度,减少路基的塑性变形和渗透系数,从而增加稳定性,使填土层的沉降量减小到最低限度,结合施工单位的现有碾压设备,在填筑路基时采取“分层填筑”和“薄层多压”的做法,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曾在k3+000~k3+100段填筑长100米的试验段,层厚50cm,填土层的土质为粘性土,用18吨振动压路机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五遍后检测其压实度小于93%(达不到设计要求),继续碾压到十遍,再检测其压实度,发现无明显提高。相邻一段层厚30cm的填土层长200米,用同样的粘性土和碾压机械,当碾压至第四遍后,检测其压实度已达93%~95%。在有大吨位压实机械的条件下,如50吨振动压路机,重夯以及强夯等,可适当增加每层的填筑厚度,具体的层厚应根据不同的机械经试验确定。为保证有均匀的强度,必须强调“分层填筑”,因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压实度要求。

2提高基层的强度与稳定性

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必须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强和水稳性好。常用的基层结构有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石灰土、工业废渣类等半刚性基层。石灰土宜作为底基层,不宜作为水泥混凝土等高级路面的基层。石灰土的初期强度和水稳性较低,同时干缩,冷缩易产生裂缝。从面层缝隙渗入的水会使石灰土基层表面水化,降低强度,同时也易使面层滑动。该路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它比石灰稳定土好,因为它的水稳性好。该路工程的基层强度要求洒水养生7天,其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28天应达到1.2mpa以上。有一合同段试铺的石灰土底基层,经检测压实度、灰剂量等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唯做灰土饱水试验时,当一组试件仅在水中浸泡1~4小时,所有试件都已松散,根本谈不上有强度。在这样的基层上修筑路面最终造成基层松散/滑动,而使面层坑槽、龟裂连片。

基层强度的均匀性及平整度对混凝土面板质量影响较大。基层施工时若拌和不匀、不同土质混杂使用,灰和土不过筛或粉碎不好而团块多、平整度差,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的不好等等都会造成基层强度的不均匀、基层平整度差,还会使混凝土面板厚度不一以及由此引起的面板内应力不等和增加混凝土板底的摩阻力,这在温度应力作用下,易使面板断裂。为此,在验收基层交工时,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项目外,还应增加检验基层弯沉值、拌和均匀度、含水量等有关项目,使基层能给混凝土面板提供均匀而稳定的支撑,且能防止唧泥和冻胀等不良影响,保证路面有较好的整体强度和平整度,达到延长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3施工温度对混凝土面板的影响

3.1温度裂缝产生原因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3.2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有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1)控制温度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要对其采取保温措施;

(2)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3)添加外加剂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4严格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对强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都能做到依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计算和选配合理的配合比,但关键是在实际施工中要按采用的配合比严格执行,坚决杜绝上料不过秤。

在路段工程中根据不同厂家的水泥和工地实际采备的砂石料,采取现场取样试配,以校核各施工单位报检的配合比,凡不经监理处批准的配合比一律不得使用。规定统一使用山东水泥厂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随意使用矿渣水泥来浇筑面板,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要求混凝土单位用量不超过320kg/m3,水灰比不大于0.45,混凝土单位重不小于2400kg/m3,含砂率控制在27~30%间。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比设计强度提高10%,即抗压强度大于33mpa,抗折强度大于5mpa。

钻芯取样抽验几个已断裂的面板发现,它们28天抗折强度大多数都小于设计强度,有的混凝土单位质量不足2400kg/m3,有的试件含有黄褐色小点儿,说明砂料不净夹有土粒。露天堆放的砂石料,会沾染泥灰杂物,若不清除势必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为此,监理处明文规定:砂子要过筛,石子在进入拌和设备前应用鼓风机吹净尘土和石粉。若泥土杂物含量超过5%不易吹净时,应加水冲洗,使杂质含量小于1%。

在两条胀缝间尽量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水泥。特别是胀缝处最好使用同一批号的水泥,避免因水泥不同影响面板混凝土强度的均匀性。

每天每个作业面至少做两组试件,以抽检其配合比和强度。夏季多雨天气还要随时检查其砂石材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

5认真做好混凝土路面的接缝

接缝随其性能不同构造各异。接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效果。

5.1胀缝

温度升高出现混凝土的热胀,易使胀缝出现破损现象。据有关资料介绍,采用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10-5(℃)和混凝土弹性模量e=3×105kgf/cm2,当混凝土面板比在浇筑时的温度提高10℃时,其胀缝处的应力σ=a.e.t°=30kgf/cm2。此时若胀缝板和传力杆施工时位置不正确、或传力杆活动端不自由、以及胀缝面不垂直、缝内掉入石子等硬粒、缝两侧强度不均等均会造成面板的破损、错台现象。

胀缝施工工艺复杂,要求高,不合格的胀缝会加剧对面板的破坏,因此胀缝施工时必须认真操作。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当遇到斜交桥涵处,应设置不小于3块板长(约15米)的渐变段,以逐渐调整缝的方向,并在渐变段内配置钢筋网和传力钢筋。缝壁必须上下垂直,缝隙宽度一致。

胀缝的传力杆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位置都要正确,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线。其固定方法应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第4.6.1条规定的顶头木模固定法及小支架法施工。传力杆的活动端要能活动自由,面板胀缩时才不会顶坏或拉破。制备传力杆时,两端要锯断,不应剪切断,以保持完整的圆截面,达到端部光滑,不带刺角。活动端应用稳定性较好的石油沥青,加热到110℃后,把杆的一端放入热沥青中浸泡2分钟以上,附在杆端的热沥青膜不宜过厚,再在滑石粉中滚一下以防粘连。安装时要求将传力杆活动端放入套管内,外面再用塑料布包裹并缠在杆上,以防混凝土灰浆进入套管中。

5.2纵缝

简单的是做成平竖直缝,两幅面板处的纵缝,用螺纹钢筋制成的拉杆连接,拉杆位置在1/2板厚处。纵缝侧面用石油沥青均匀涂刷2至3遍,但应避免将热沥青涂刷在螺纹钢筋的拉杆上。

5.3缩缝

为抵抗混凝土的冷缩应力而设置的缩缝,均应使用切缝法。有时也配合使用压缝法,即在每隔25米先压一道缝,然后再每隔5米一道切缝,以防混凝土面板过早开裂。例如有一次浇筑的一批面板中断裂了一块,三天后钻芯取样看到基层平整无破损,面板达到设计厚度且均匀,试件养生28天后试压,计算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据工地反映系切缝不及时所致。

压缝施工若工艺不细,极易造成压缝处平整度差,缝边混凝土易破碎,所以一般不提倡使用。《施工规范》明确规定在机场和高速公路上必须采用切缝法。

该路段工程全部使用切缝法做缩缝。

切缝法主要是用切缝机切割,操作时要做到缝宽一致,一般缝宽为6--8mm,过窄的缝,填缝时有困难,但目前市场出售4mm厚的锯片,使缝宽趋向变窄。缝深不小于4cm(有的资料提出深度不小于板厚1/3),且深度要一致,防止两端浅中间深的不均现象。切缝时间要及时,过早会破损混凝土,过晚面板会断裂,一般以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为宜,目前也有的单位用时250~300个温度小时来掌握切缝时间(浇筑后的时间与日平均气温之积)。外观力求美观整齐,横向相邻的缩缝要对齐,平曲线处更应注意按孤度等分功缝。

5.4施工缝

其位置应与胀、缩缝的设计位置相吻合,其设置方法和要求与胀缝相同。施工缝应尽可能减少,在目前缺少机械化施工的条件下,大多是以人工作业居多,每个作业面一般日进度为150~200米,因而这种施工缝实际上都成了胀缝形式。

5.5填缝

填缝是一道仔细的工序,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和行车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修建混凝土路面的增多,其重要性逐渐被人认识。

填缝要及时,在混凝土养护期后立即进行。填缝时应将缝隙吹干净,缝隙内要干燥,以促进缝料与缝壁面结合紧密不渗水。

常用的填缝料有: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橡胶、沥青混合料;另外还有聚氨酯焦油、聚氨酯整皮微孔泡沫塑料、空心橡胶嵌缝带,因价格昂贵使用者不多。在长炒路改建工程中推荐采用聚氯乙烯胶泥和沥青橡胶二种填缝料。聚氯乙稀胶泥具有较好的耐热度和低温塑性。据有关资料介绍在-40℃的温度下仍具有一定的延伸率,价格也适中,且江苏镇江等地有成品出售,使用更为方便。沥青橡胶使用方便,价格适中,唯低温延性较聚氯乙烯胶泥小。沥青混合料需自行配制,常因配比不当效果不好,出现夏季高温时外溢,低温时填料低陷。

胀缝下部的嵌条,常用的有经防腐无活节劈裂变形的软质木板条和沥青橡胶嵌条。西安林产化学工厂研制的软木非挤凸型伸缝填料,其伸缩率高,已经有关部门鉴定推广。胀缝上部的4厘米缝隙采用聚氯乙烯胶泥填充。该路段工程我们全部采用填缝胶。

6重视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①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②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③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以达到下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度、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土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四.水泥砼路面裂缝的修补

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为结合料,将矿物集料胶结成为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一种复合材料。其材料来源广、力学性能好、强度高、稳定性好、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随着通车年限的增长,交通荷载重型化,交通密度的增大,行车速度的提高,加速了路面(主要是行车道)的损坏,如露骨、断缝和板块破碎,直接影响着行车速度、舒适和安全。然而这种破坏往往只是局部的,或者只是面层的破坏。据调查,过去的维修方法是:对于路面断板总是整块整块地换板,这不仅增大了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工程量的增大造成了长时间地封闭交通,对安全行车影响非常大;对于坑洞、严重裂缝、错台则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进行修补,这往往受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雨天根本无法施工,冬季维修效果很差。能不能采用一种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受气候影响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方法,来降低养护维修工程量及成本呢?

经实践证明,现有一种快速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损坏的方法,无需大面积地切换混凝土板,只需在原混凝土路面上直接修补,我们对陕西108国道勉宁路段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一)、路面快速修补方法的优点

我本次实习是在勉县交通局下属单位勉县路桥工程总公司,该公司成立已近40年,具有多年的实地施工经验。曾经参与过川、陕、甘三省交界处市县级公路的建设,近十几年参与建设了国道108、西安

1.快速修补路面能在短时期内开放交通.

2.避免大面积换板,降低了工程成本。

3.施工工艺简单,取材方便。

4.施工无需动用大型机械,对交通安全影响不大。

(二)、路面快速修补必须具备的条件

对还在使用的道路进行路面修补,不允许长时间封闭交通,修补材料必须具有迅速硬化的性能,使修补路面在短时间内达到通车强度要求:

1.所用材料必须具有早强、高强、不收缩和高粘结力等特点,以保证修复后的新老材料形成一整体。

2.为了保证修复后的路面的耐久性,要求材料成分与基底相近。

3.在施工工艺上必须满足操作方便,修补快速的要求。

4.修补材料的色泽与旧混凝土材料基本一致。

(三)、快速修补方法的理论依据

快速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洞、裂缝等局部损坏的一个主要要求就是新老混凝土完好结合,同时要求早强、高强及耐久性,其理论依据是由其所使用的材料决定的。

1.水泥是修补材料生产强度的基本成分,要求采用快硬早强水泥。

2.高效减水剂。依据水泥水化的孔结构情况,正常水灰比为0.36时,水泥石内不存在毛细孔,结构比较致密。所以加入高效减水剂后,可大大减少水泥石内部存在的毛细孔。在便于操作施工、提高密实度的同时,又能达到早强、高强的目的。

3.早期膨胀剂。加入适量膨胀剂以加强新老混凝土的粘结,防止脱落。由于快硬早强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铝酸三钙,它是水泥在硬化过程中早期收缩的主要矿物成分。早期膨胀剂的作用就是和铝酸三钙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这种水化物不但能克服c3a的收缩,而且还净增加体积150%,因此生成的水化物由于体积膨胀,可补偿水泥中其它水化物成分的收缩,并显著地减少收缩产生的内应力,最终达到提高密实度和粘结强度的目的。

4.中、后期膨胀剂。水泥颗粒的全部水化过程,除了早期的铝酸三钙外,还有其它水化物。掺入中、后期膨胀剂是为了克服水泥水化过程的中、后期由铝酸钙和氢氧化钙引起的收缩,这样才能保证修补后长时间体积不变化,增加新老界面之间的粘结力,砂浆或水泥混凝土始终保持整体性。

减水剂、膨胀剂等复合添加料能与没有强度的氢氧化钙及收缩大的铝酸三钙成分起反应,形成能够膨胀的高强、高抗拉强度的硫铝酸三钙组成的晶体和铝胶,由于铝胶填充在膨胀的晶体中间,形成高抗折强度和高密实性的组织结构,使砂浆或水泥混凝土具有高抗裂防渗、补偿收缩等性能优异的粘结力很强的材料。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损坏快速修补主要得力于复合添加剂的采用,其用量可以按此配合比试验采用,即水:水泥:砂:碎石:复合添加剂=0.32:1.0:2.2:3.4:0.10。

(四)、修补工艺

要保证新老混凝土的良好结合及修补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施工时必须做到:修补地段清洁,没有粉粒、油污等降低粘结力的介质;处理面要干燥、找底,即在凹凸不平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先涂刷一层同一水灰比的砂浆,能保证新老混凝土的完好结合;拌料均匀,否则会出现局部收缩或膨胀,影响修补质量。

1.超薄层修补。先将光滑的路面露骨或龟裂表面处凿毛,然后在涂刷过同一成分的水泥砂浆的区域内,摊铺拌和好的快速修补水泥砂浆。修补砂浆基本摊铺好后,大面积的修补先用磨光机磨实、刮平,小面积的修补可用手提式震动器振实、刮平或用刮刀压实、刮平,以达到路面平整度的要求,当水泥混凝土存在水气、低洼、不密实时应用原浆补齐压实,直到表面全部密实、整平为止。

2.裂缝修补。裂缝修补需先判定该裂缝是否已趋于稳定,如已不再继续发展,则只需凿毛裂缝表面混凝土,清除缝内粉粒等污染介质,在修补面上先刷一层同一成分的水泥净浆,然后浇筑快速修补水泥混凝土。若裂缝仍不稳定,则需先用钯钉加固或用钢筋网片补强。路面修补后要及时养护,如路面修补破坏了原来的胀缝,则需及时用切割机锯缝,以防新修补的路面产生裂缝。

五.实习心得体会

十几年的学生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在海规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懂了不少东西。大人们都说刚毕业的学生身上总存在着许多让公司老板头痛的“特点”,现在我终于亲身体会到了。以前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工作是学习;现在即将踏上社会,显然,自己的身份就有所变化,自然重心也随之而改变,现在我的主要任务应从学习逐步转移到工作上。这6个月,好比是一个过渡期——从学生过渡到上班族,是十分关键的阶段。回想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情况,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没有做到位。现在发现了这个不足之处,应该还算是及时吧,因为我明白了何谓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自己能够把那些不该再存在的“特点”抹掉。感谢老师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诲,我从中受益非浅。

六.意见和建议

1.态度端正、严谨科学

路桥建设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行业,风吹日晒,还要到处跑,而且又需要细心工作,所以没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精神是不成的。测量和试验工作虽说不上搞科研,但也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好用来比喻测量工作,而“一子错,全盘皆落索”又正好用来形容试验工作。

2.小心推敲、认真求证

3.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在工作上要不断学习,善于总结经验。至今工作五年多来,我除了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本职业务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班

4.结合实际、推陈出新

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并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到工作中,以提高工作效率。

5.五、纳百家之长,补自家之短

在与设计、监理等单位的接触中吸收他人的经验,平时多到别的施工标段去观摩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从他人的成败中,看到问题的所在,同时也看到自身的不足,以达到“博众家之长,补一已之短”的目的。

6.严密谨慎、考虑周全

在工作中,考虑问题一定要严密、周到,对设计中没有提到的地方,要结合现行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看看是否有遗漏和错误的地方。

7.预(结)算:

做预算时要注意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现场作全面性考虑,才能做出最合理的预算来。

在工程竣工结算时要结合实际和图纸进行,特别是有变更工程时,要注意资料的完整,如变更依据、现场签证、原设计及变更后的图纸、各项工序的隐蔽验收、中间计量等。

5.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实习计划 篇五

一、实习目的: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本专业学生毕业前需要进行毕业实习。通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调查了解实习单位概况。如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企业经济效益、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等

2.调查了解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监理的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3.调查了解项目投资决策的程序和过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工程项目的谈判和沟通。

4.调查了解施工企业实际承包及招标投标经营方式后,建设单位(甲方)、承包单位(乙方)、工程监理部门各自的义务、责任及相互关系。

5.调查了解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的全过程,建设方案设计的过程,工程施工组织没计及施工预算的编制程序、方法和内容。

6.调查了解施工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的主要内容,以及组织管理方法其施工方法及其检控方法。

三、实习方式

实习主要采用自主实习形式,根据自愿原则,由学生自己联系校外实习单位,然后上报汇总,实习期间各项经费支出由学生自己支付。

四、时间日程安排

2012年11月12日——2013年 1月4日:学生校外实习(共8周)

五、校外实习要求

1.保守实习单位商业秘密。服务实习单位业务人员的安排,不能随意摘抄资料数据,不外传实习单位的商业机密。

2.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实习过程中应加强自我安全保卫意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3.虚心向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请教,尊重领导;注意精神文明建设,讲究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同时与实习单位搞好团结。

4.在实习过程中应做到“三勤”:即手勤、嘴勤、腿勤,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虚心向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学习,用心钻研业务,认真实践,善于总结。

5.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该每天根据实习内容记录实习日记;在实习完毕后,结合自己知识及实习内容,以实习报告的形式汇报实习情况,并在实习完毕后完成毕业论文。

六、实习结束后需上交的文件

1.每个实习生应上交实习单位的实习接收函;

2.由实习单位负责同志签署意见,并盖有实习单位红章的实习鉴定; 3.自己手写的实习日记;

4.撰写并打印的三千字以上的实习报告。

教务处

6.工程管理毕业论文答辩 篇六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叫XX,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本次论文导师是XX老师,我选的毕业论文题目是《XX研究》,下面我先汇报一下选择这篇论文的原因以及论文选题背景、基本写作思路、理论与实践意义。

首先来陈述一下我的写作原因,我毕业签订的工作是一家单位的预算员,然后去年我参加过一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课题是有关地方科技部门信息公开化,经过我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和一些调查,认为建筑业市场混乱,集成度提升缓慢与行业利润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困难,工程造价信息严重不透明。这样的市场环境难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企业间信息化集中度就难以提高,市场就会充满无序恶性竞争,因此我觉得结合我的专业与经验,就选择了《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方面希望能通过论文让自己对专业知识以及国外先进理论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希望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些铺垫。

其次,我要陈述的是本篇论文的主要论点及结构。本文通过调查相关信息主要论点有:1.建筑企业内部造价系统集成化程度低;

2.建筑企业之间造价信息协同度不高;3.建筑企业造价系统的盲目国际化;

4.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要求。

从企业内部集成角度分析的时候,我总结出三点,各级软件相互独立工作,则无法形成集成体系;由于信息的计算收集统计难度大,就无法实时对系统反馈,也就无法集成系统;由于建筑业与制造业的不同,具体到实物量的数据难度大,集成化有相当难度。我的解决方案基于造价分析框架,构建出四位一体的集成系统。

从企业外部协同度分析,我总结出两点,价格信息数量大变化快,企业间信息不同步,企业间难以协调;供应商与造价方的利益冲突,造成信息准确性和透明度差,间接影响企业间信息协同。我的解决方案是从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角度,设计出两套方案来解决企业间信息化协同,同时解决信息透明化公开化的问题。

联系国外先进技术,我发现建筑企业的盲目国际性,总结为两点,通过诺兰模型反应学习技术是无法做到发展阶段的跳跃,如果不借鉴最先进的技术国际化竞争中依然处于劣势;由于只学习国外技术,而不学习信托体制,导致信息化畸形发展。我的解决方案是,学习目前国外最先进BIM4D技术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的运用,跟上国际步伐;构建美国式的信托机制,促进造价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从人员角度看,素质不高和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复合,是目前最大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加大投资对人员的培训,市县人员网上流动管理,和会员服务方式。

在写完这篇论文的时候,自己感觉条理上还不是很严谨,对一些数据的收集还不足。但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出的解决方案有一定的意义,需要不断地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写作期间,所学的知识与论文的结合,让我对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7.土木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篇七

缺乏专业人才现已成为阻碍国内BIM发展的重要原因[1]。因此,高校相关专业(如工程管理、建筑设计等)有必要将BIM引入到其教学体系中,实现BIM的教育培训和BIM人才的量级突破。除满足行业需求外,BIM同样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与其他专业相比,工程管理专业除要求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外,更强调沟通、协调、控制及与实践结合的能力[2]。BIM的仿真性和协作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书本的局限性,在模拟工程中使学生的上述能力得到锻炼,还可实现高效的跨专业学习,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与目的高度匹配。综上,在工程管理专业引入BIM意义重大。

BIM教育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其输出的人才可分为BIM经理、模型生产工程师、专业分析工程师等。由于我国现有教学体系下没有系统性增设BIM课程,国内高校BIM课程局限于理论教学和个别软件操作,缺乏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BIM应用练习。此外,国内高校课程严格按院系划分,对BIM的教学被限制于特定学科(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等),难以进行跨专业协同学习。因此,国内BIM教育主要培养各专业的模型生产人员,导致熟练掌握多项BIM分析功能,并能与其他专业高效协同作业的BIM人才稀缺。

毕业设计安排在本科最后一学期,学生时间充裕,且在毕业设计中植入BIM无需大规模改动现有工程管理教学体系。因此本文认为开展基于BIM的毕业设计是国内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推行BIM教学改革的适宜方式。但国内研究大多关注BIM课程引进,缺少对毕业设计的针对性讨论;虽然国外已有多所高校开展基于BIM的课程或毕业设计[2,3],但其内容与国内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不符,不能照搬。

BIM数字化招投标在BIM应用相对成熟的国家发展迅速。该模式下设计单位向业主提交BIM模型和IFC文件,业主以模型为基础编制招标文件交予投标人[4]。BIM数字化招投标已被认为是未来采购模式的趋势,本着拓宽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求知欲的出发点,应在教学体系中适当引入。为此,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以重庆大学BIM毕业设计为案例,结合BIM数字招投标模式,提出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意见。

2 国内外BIM毕业设计模式

国外高校大多要求学生组队完成“综合设计项目”。这类项目按BIM模型的形成方式,可分为直接利用BIM设计建筑模型,基于竣工图修改后建模,参照竣工图翻模,以及三者结合四类,如表1所示。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国外高校综合项目在建模对象的选择上,均倾向于体量不大,但具有一定复杂程度及特殊功能需求的建筑,体现BIM在复杂工程设计、施工中的优势。整个项目过程中,3D建模作为基础工作,为分析提供依据。分析又分为所有建筑均必需的工程量提取、进度模拟、碰撞检查、能耗分析等基本项目;由建模对象功能要求决定的声光学分析、防灾逃生模拟等特殊项。新加坡国立大学BIM综合设计结合了这三种模式,涵盖内容丰富,操作模式较成熟,且有完善资料,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概括性,其框架见图1。

国外高校BIM综合项目另一显著特征是协同程度高,体现在:1)跨专业协作,BIM课程向多院系开放,建筑、结构、工程管理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2)校际合作,部分高校发挥各自教学优势,组织学生共同完成一项BIM设计任务。3)小组内部协作,小组制定BIM执行计划,为每名参与者详细分工,如BIM经理、建模人员、模型分析人员、模型管理人员等。项目进展过程中需记录基于模型的每次协调过程以及引起的模型变更,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相对而言,国内仅个别高校开展BIM毕业设计试点,且多属建筑、结构专业。如延安大学土木工程BIM毕业设计,要求使用PKPM和SATWE8等BIM软件进行结构分析[5];东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BIM毕业设计涉及建筑、土木与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完成建筑设计、结构分析、工程算量和智能出图等任务[6];天津大学和重庆大学在工程管理专业引入BIM课程设计,要求基于BIM完成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等[7]。但总体而言,国内在工程管理专业开展BIM毕业设计的高校较少。重庆大学是率先进行该类试点的高校,其经验有较高参考价值。因此,本文以重庆大学工程管理BIM毕业设计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BIM毕业设计比较分析

3.1 重庆大学现行BIM毕业设计

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传统毕业设计以招投标为核心,要求学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完成技术标;参考合同范本完成商务标;参考工程量与造价定额,完成经济标。而现行BIM毕业设计试点以一栋3层食堂建筑为对象,将学生分为传统小组和BIM小组,在植入BIM的同时要求学生对比BIM与传统模式,其BIM的应用流程见图2。

需注意的是,现行BIM毕业设计并不改变传统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虽然应用BIM,但最终提交的标书成果却需按照传统图纸计算作为依据编制。

连续两届引入BIM后,试点取得初步成果。建模方面,主要使用Revit系列软件,学生除基本建模技术外,进一步学习了Revit族编辑、模型渲染、模型漫游等技巧,模型可视化效果和精细化程度均达到较高水平。用模能力体现在工程量计量和进度模拟中。学生将Revit模型导入鲁班软件,自动提取工程量,避免重复手工计算。进度模拟在工程量提取完成后,采用Naviswork进行,主要任务包括虚拟施工、进度计划输出以及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时,通过小组间相互检查、分析对比BIM与传统人工算量并纠正偏差这一环节,使传统小组对BIM工作模式的高效实用有所认识;同时也使BIM小组意识到软件存在的缺陷(如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教材不符,材料库不能充分涵盖工程所用建材等方面)。

3.2 现行BIM毕业设计优劣势分析

比较国外高校BIM综合设计项目与重庆大学的BIM毕业设计发现,前者完全基于BIM模型,放弃人工算量等传统方式,后者则在对比传统与BIM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前者涵盖多项BIM功能,后者集中于个别BIM应用;前者强调沟通协作,提交小组成果,后者强调独立工作,提交个人成果。两者各有优缺点,国内的BIM毕业设计不能照搬国外高校模式,见表2。

基于以上分析,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最大的问题是:1)参与学生缺乏协作交流;2)BIM功能过于局限;3)BIM的运用和三大标书的编制割裂。因此,可参考新加坡国立大学BIM课程设计及BIM数字化招投标模式改进现行毕业设计,使其既符合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目的,又较充分体现BIM特色。

4 工程管理BIM毕业设计改革建议

根据毕业设计的时间进度,BIM毕业设计改革需从以下三个阶段分别考虑(参见图3)。

4.1 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是形成小组并储备必要的BIM知识与技能。首先,将学生按10~12人分组,再细分为设计小组和施工小组。教师则作为“业主”评审双方提交的BIM模型与分析报告。该阶段主要成果是BIM执行计划。各小组需在计划中确定拟采用的BIM平台与软件;根据项目特征与“业主”要求选择合适的BIM功能;针对所需功能安排人员分工;并制定数据交换规则、协同作业流程、变更管理流程、模型构件命名规则等工作制度。另外,由于BIM应用的覆盖范围扩展到项目设计阶段,需掌握的BIM功能增多,因此,一方面将准备阶段启动时间提前一个月,以学生分工学习,组长定期提交检查报告,教师评分的方式,督促学生自学。另一方面,教师自身或邀请BIM专业人士穿插开设相关课程教学与答疑。

4.2 进行阶段

为保证所有学生均能将BIM技术与三大标书的编制有机结合,建议模仿DB模式,即设计与投标小组组成联合体向业主投标。设计小组先行开展工作,完成基于BIM的建筑设计和前期分析(能耗、日照、朝向等)。施工小组随后介入,按照设计小组提供的BIM模型和数据计算工程量和造价,布置施工平面,确定进度计划,与设计小组协同作业,编制经济标和技术标初稿。之后“业主”与两小组模拟商务标谈判,强制实行部分工程变更,以模拟招投标双方基于BIM的协调过程,并及时修订标书、模型中相应内容,完善经济标和技术标。随后三方参照AIA E202与Consensus DOC 301等国际上用于BIM电子化投标的合同范本、指南,对国内施工合同范本专用条款适当调整,将BIM列入合同要求,规定各方项目后续阶段使用模型时的权利义务,编制双方共同认可的合同商务标。该阶段,教师必须强调各小组使用BIM模型进行协同的重要性,除建模准确性与功能分析的正确性外,教师应要求各组严格记录反映协同水平的过程文件,如BIM模型用模记录、变更流程记录、协调过程纪要等;并检查小组实际作业与其提交的BIM执行计划的一致性,作为考核依据。标书定稿后,还应要求每位同学选择项目的一部分模型(单层柱、单层梁等)导出图纸,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手工算量、套价、编制进度计划,与BIM所得结果对比,提交结果分析与修正报告,使学生体会两种工作模式的特点。

4.3 总结考核阶段

此阶段一是指导教师应组织两小组进行内部交流,让使用不同BIM功能的同学借此机会进一步交流,教师也能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与对BIM的掌握度。二是小组准备最终成果展示,由教师安排具有BIM专业知识的教师团队答辩。教师综合前两阶段的提交成果、答辩结果、小组互评结果给出每位同学成绩(参见表3)。

5 结语

本文以重庆大学为例,对其工程管理专业现行BIM毕业设计进行分析,参考国外高校模式,提出了国内相关专业实行BIM毕业设计改革的方案。推行该模式在实践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建模选取合适。BIM毕业设计任务重,内容新,且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应选择体量小,结构简单的项目,但又能体现BIM应用特点的项目。2)完善考核机制。虽然最终成绩的组成应综合各阶段提交成果,但每部分权重设置还需仔细考虑。3)提高教师参与度与积极性。教师要安排专业课程和定期答疑,同时应在小组协同、模拟谈判、修改合同标书等过程中进行干预,积极提供指导。最后,教师还需提高对毕业设计进度与学生表现的监控频率,如组织周会等,保证公平的考核结果。4)由于涉及的BIM软件数量增加,软件的搭配、调试与采购成本也应予以重视。学院方应就以上问题,邀请教师与BIM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制定合理有效的毕业设计制度,以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

摘要:参考国内外BIM教育改革与创新措施,分析国内现行BIM毕业设计模式的不足,并以重庆大学BIM毕业设计为案例,提出通过BIM数字化招投标将BIM应用与标书编制相结合,以重视沟通协同、深化BIM应用、强调全过程、跨专业学习为特点的毕业设计新模式,为国内高校BIM毕业设计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BIM,毕业设计,工程管理,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何关培.“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研究报告2011”解析[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1).

[2]张尚,任宏.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一)——基于美国高校的BIM教育分析[J].建筑经济,2015(1).

[3]张尚,任宏.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二)——BIM教学改革的作用、规划与建议[J].建筑经济,2015(2).

[4]Liu T,Hsieh T.BIM-base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systemthe likely development in Taiwan[C].Proceedings of the 28th ISARC,2011.

[5]朱红光,易成,王鹊,等.BIM技术在土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

[6]徐欢,陈明玥.毕业设计中BIM技术应用和教学初探[C].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3.

8.土木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篇八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答辩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30-03

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深化并且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重要教学必需过程。崔新壮等学者对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毕业生论文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与分析[1],孙德发等学者提出了双导师制改良毕业设计过程控制的指导方法[2],张峰等人提出了注重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方法[3],张平针对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四阶段、三层次的全程质量监控进行详细阐述[4]。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更加务实,除对学历有严格要求外,更加注重学生在工作中的工作技能以及之前相关职业经验,这引导高校教学必须要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变化的需要,大多数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应该明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素质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意识并具有工程师上岗基本训练”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以往毕业设计的指导经验认为,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应该考虑从设计选题、过程管理、毕业答辩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提前规划,其次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后总结与评价,做到毕业设计有针对性的全过程管理与监控。怎么样改进毕业设计质量、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成为我们今后教学实践中一直需要探索的问题。结合作者近十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以下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谈几点想法与思考。

一、当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调查统计表明,当前,大部分开设土木工程专业院校均存在以下毕业设计问题:①目前,大学生数量过大,毕业生就业难度明显增大。②部分学生抄袭严重,设计图纸、计算书以及毕业答辩等环境质量都存在很多问题。③高考制度改革,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指导教师全面辅导时间不足。④毕业设计任务量,导致建筑、结构及施工分配时间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建筑部分花费的时间过多,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目前主要单位流向为施工单位,而施工部分绝大部分学生完成效果不是很理想。

2.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①增加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5]。学生依据指导教师意愿积极申报毕业设计课题,其可以分为设计类与论文类课题两大类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性质课题主要针对熟悉应用各种单位需要用到的规范,对一个明确的建、构筑物满足预期功能与条件下,对建筑物进行建筑、结构及施工设计,成果以施工图和计算书来体现;论文类的课题针对一个具体科学问题,首先进行详细调研、分析,其次研究问题的规律,最后撰写毕业学术论文。因承担众多,部分有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论文类课题,除了少数想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适合做论文性质的课题外,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选择企业就业,这些学生更适合做设计一类的毕业课题,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工程师素质和技能训练,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胜任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需要。统计调查表明,93%的用人单位总工程师希望更多学生开展设计性质课题的毕业设计研究。很多学生首先选择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由于研究课题有限,绝大多数学生只能选择论文类的课题。如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则大力提倡和鼓励所有指导教师开设设计类的毕业设计课题,出台了鼓励设计类课题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1.5倍计算,从而激励毕业设计选题趋向,将以往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与论文性质课题比例提高了接近20%,提升了毕业设计选题的特色。②出台建筑、结构以及施工三位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前建筑工程专业分别安排结构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课题两种单独的课题,分别以结构和施工2个方向教师进行指导。结构设计课题尽管有建筑设计部分内容,但是,这部分内容设计由指导教师定方案,内容与要求都要求很简单,这样毕业设计成果显然不能满足对学生各类工种综合能力的锻炼,也不满足工程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毕业设计内容过于简单,需要进行一些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要,开展一些建筑、结构、施工三者一体化的综合性毕业设计课题,从三方面的设计内容同时训练,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难度、知识结构等综合能力及考核指标都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③公开毕业答辩过程制度。同济大学的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组织公开答辩,接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模式,毕业答辩评委小组由4位老师以及1位校外行内专家组成,并配备1位研究生答辩秘书。答辩过程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每个学生答辩总时间20分钟,其中采用PPT介绍毕业设计课题工作与成果为15分钟,回答评委的问题时间为5分钟。每位评委各自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独立评分,小组成绩加权平均分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考核成绩。该校以往答辩流程:选择成绩较好学生进行公开答辩,80%的学生进行非公开答辩,非公开答辩由若干教师形成小组,以提问及审阅图纸质量给定毕业学生成绩。由于学生人数多,公开答辩模式必然增加毕业答辩组织工作和答辩时间及精力,但是,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学生的指导教师而言,都有一定的压力,采取这种公开答辩制度将有助于促进毕业教学环节质量的提高,保证学生成绩的公正与公平。④毕业设计课题与就业方向挂钩。在第七学期,必须要组织毕业班同学召开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的重要性,积极动员所有学生从现在开始广泛听取家人及朋友的建议,依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规划自己今后的择业方向,做到毕业的时候心中有谱,从而引导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与就业方向比较接近,毕业设计内容与今后就业工作密切结合,可以在学校就开始强化就业的针对性培训。⑤重视毕业设计的选题环节。第七学期,专业系部应该制订毕业设计管理规程,内容应该包含指导教师安排、课题来源及深度要求、过程如何有效监控管理、毕业答辩程序等各方面,并要制定具体、细致的指导计划和进度要求,细化毕业各个环节的各项评价体系。各组毕业设计题目应该在第七学期末报教研室统一审批,并按时下发给学生,最好分组召开毕业设计研讨会。⑥提升毕业设计过程监控目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该根据设计课题难易程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总体进度计划要求表,以便分阶段、按目标监控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严格审查毕业答辩资格,详细检查学生毕业设计成果,首先学生自查毕业设计内容,其次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进行内容与格式审查。指导教师评判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设计技术方法、计算参数、技术经济指标选择等内容选择是否合理,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及态度、毕业设计的水平及完成情况、外语水平、等进行认真、全面审查后写出评语,将毕业设计交给评阅教师进行答辩资格审查[6]。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计算书、说明书格式及质量、图纸数量及质量等全方位进行详细审查,之后指导教师总体评价并写出毕业论文评语,落实分组学生是否具备答辩标准。

本科毕业设计是一项较复杂教学实践过程,只有根据社会新形势变化趋势,根据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要标准,不断提高毕业设计指导内容和方法,才能提高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培养出符合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新壮,金青,董琳琳,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05-108.

[2]孙德发,赵振全,江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98-100.

[3]张峰,易丹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实践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35-138.

[4]张平,贾伟.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四阶段、三层次全程质量监控[J].高等理科教育,2007,(1):88-91.

[5]童乐为,张伟平,刘匀,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升与创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103-105.

[6]彭利英.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3):79-81.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金;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教改项目(J11216)

上一篇:关于收看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式实况和组织学习讨论的情况汇报下一篇:中学德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