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半年工作总结(精选8篇)
1.防震减灾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
2011年上半年县防震减灾局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及工作计划,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现总结如下:
一、切实履行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
我局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履职,做好县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为及时贯彻落实省市防震
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我县防震减灾工作,我局在认真处理好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的同时,积极向县人民政府领导请示汇报防震减灾工作重大事项,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参与筹备召开了新平县2011年民政残联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会上,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欧光荣全面总结了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2011年我县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明确了我县今年的防震减灾工作的目标任务及要求,进一步提升了我县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抓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严格落实震情值班制度,加强震情监视,及时做好相关震情的通报工作,按时编写震情信息6期;认真撰写地震趋势分析报告,参加市级年中地震趋势会商会。
(二)加强对观测仪器运行维护管理,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维护、检修仪器6次。
(三)加强对宏观观测员的管理,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明确职责,做好日常观测情况报告记录。
三、认真做好震害防御工作
(一)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加强与发改局、工信局、住建局、水利局、电力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共同做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对新建的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20余项工程,办理了相关抗震设防要求审核确认手续,参加了相关建设工程项目选址、论证会。
(二)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1、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能力教育。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积极收集和印制相关的宣传资料提供各乡镇、各部门,搞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2、积极做好“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震意识和能力,5月13日,新平县防震减灾局联合科技、民政、国土等多个部门,在桂山镇中心广场开展了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街头宣传活动。展出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活科普展板8块、宣传挂图14幅,发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单余份、防震抗震避震常识3000余份,并对多名群众的咨询作了一一解答。
活动期间,我局还对新平二中师生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培训,对该校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进行了指导,并协调广电部门连日播放防震减灾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人人参与防震减灾的良好氛围,为扩大防震减灾宣传面,推进我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5月23日,由新平县委宣传部、县工信局、县科协联合承办,防震减灾、卫生、农业等多家县直部门共同参与的2011年新平县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在县城小花园广场拉开帷幕。
宣传活动期间,我局展出防震减灾科普展板8块、发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单、防震避震抗震常识共3000余份,对防震减灾知识的深入普及,营造全民参与防震减灾社会氛围起到了良好作用。
4、积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培训讲座。今年以来,我局先后深入到水塘镇、老厂乡对乡镇干部、村委会支书、主任进行村级防震减灾组织管理、群测群防和自救互救知识培训;对新平二中师生进行了科普培训,并对全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进行了指导;1月初我局再次召集全县宏观联络员,开展了地震基础知识和宏观前兆系统培训。上半年我局共培训500余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深入普及,起到了良好作用。
四、积极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进一步学习宣传、执行好省、市、县地震应急预案。指导做好防震减灾指挥部职责成员、各乡镇及相关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的调整及应急预案完善和熟悉工作。
着手更新完善地震应急数据库。对全县乡镇地震应急所需数据进行收集、更新、完善,并进行动态管理。
五、积极做好行政效能建设目标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
为继续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根据《新平县2011年行政效能建设目标考评方案》的要求,我局一是制定了《新平县防震减灾局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方案》,对我局行政效能建设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工,
2.防震减灾半年工作总结 篇二
近年来, 双鸭山市将防震减灾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考虑和推动, 逐步探索形成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防震减灾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工作思路和模式,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 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不断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随着双鸭山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防震减灾工作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大地震监测台站建设力度, 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双鸭山市处于两大超壳断裂依舒断裂带北段与敦密断裂北段之间, 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这两大断裂影响, 次级断裂纵横交错, 地质构造环境复杂, 由煤矿开采引起的矿山地震是矿区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在有采空区的地区, 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在这样的地方发生一旦破坏性地震, 带来的灾害和破坏比普通地区远远大得多, 同样震级的地震, 在此类地区烈度却要高得多。从01年至今, 全市几大矿区内先后发生多次较大矿震, 对井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对经济也造成了一定损失。因此, 开展矿震监测显得十分重要而急切。
(一) 地震台站建设工作
在省地震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加大了对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的投入, 优化监测台站布局, 地震监测能力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市建成尖山、宝清2个地方测震台, “十一五”国家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饶河地震台已经开工建设, 黑龙江省“十一五”深井测震台网建设项目计划新建集贤、友谊、宝清三个深井测震台, 台站建成后地震监测实现辖区全覆盖, 双鸭山市的地震和矿震监测能力将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开展地震预警 (应急处置)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实现全市防震减灾目标、整体提升全市地震安全水平具有战略意义, 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保驾护航。
二、依法做好抗震设防工作, 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双鸭山市围绕实力、秀美、幸福双鸭山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推进“五区一城”建设, 将抗震设防工作做为重中之重来抓。根据双鸭山市地震动参数区划的实际, 为了使各类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市政府要求市地震局加强同市发改委、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等部门的横向联系, 加大抗震设防执法检查力度, 对全市新建重要工程开展了抗震设防执法检查, 依据有关法律对其提出了地震安全性评价要求, 并对建筑企业下发抗震设防通知书。通过执法检查, 使建筑企业充分认识抗震设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提高工程抗震设防能力奠定了基础, 全市新建、改建、扩建的“三大类”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三、积极推进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地震应急快速反应能力
(一) 加强地震应急指挥二级平台建设工作
为全面提升双鸭山市保障公共安全水平, 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双鸭山市成立了黑龙江省首家应急指挥中心-双鸭山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占地面积1227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8600平方米, 已被列为国家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国家安监总局应急控制中心和全国地市级应急救援建设试点工程。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750万元, 市公安局投入资金170万元用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其主要职能是代表市政府受理纳入社会联动服务的各单位管辖范围内的各类救助、救援、咨询、投诉, 代表政府指挥、调度、协调、监督相关联动单位开展救援救助工作。目前, 全市共有应急联动单位73家, 居省内先进水平。
市政府将市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纳入市应急指挥中心二级平台, 使得全市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更加系统、顺畅、高效, 为抗御地震破坏, 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应急指挥中心的运行实现了政府面对公共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从依赖传统经验向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的战略转变, 有效提升了双鸭山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 全面提升了城市应急管理水平。
(二) 积极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重新修订了《双鸭山市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市政府以双政办发[2012]37号文件印发全市各相关单位。预案由原来的27个成员单位调整增加到41个, 进一步明确了应急响应级别, 确定了组织机构及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增加了预案的可操作性, 全市各成员单位也完成了本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三) 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全市创建了多所地震科普示范校。全市各中小学积极组织本校师生定期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和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使广大师生牢牢掌握了防震减灾知识及正确的避震方法, 提高他们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震时应急、自救、互救技能。
四、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利用“3.1”《黑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颁布实施日、“5.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日、“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和“市科技周”宣传日等, 面向社会群众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和地震科普知识。摆放宣传图板, 发放宣传单, 接待群众咨询。除此之外, 还开展了地震科普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活动, 并设立了全市首个防震减灾示范社区。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地震监测手段单一, 缺少地震前兆观测手段和小区域矿震监测手段;二是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易引发次生灾害工程的抗震设防执法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特别是对市区内成片开发的民居小区及农村民居改造工程要加强抗震设防执法检查工作力度;三是承担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行政管理职能的市地震局人员编制不足 (一个科室只配一人) , 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求, 尤其是开展抗震设防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有限。
摘要:双鸭山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建设, 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工作, 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政府领导、各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防震减灾新格局, 双鸭山市防震减灾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
关键词:防震减灾,地震监测,抗震设防,地震应急
参考文献
[1]赵德成, 苏世萍, 刘彬.镇巴县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论坛, 2008.
[2]梅学彬.关于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对策和建议[J].城市设计研究, 2012.
3.防震减灾半年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93-1
1 地震形势与社会需求
1.1自然地理概况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地处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全市呈东西长211公里,南北长230公里,幅员面积2576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略有抬升,海拔300~662.6米。
1.2地震形势与灾害风险
根据中国第4代区划图圈定,我市的洮北区、镇赉县和大安市为Ⅶ度以上高烈度地区。我市邻近的松原市前郭县曾在1119年发生过6(3/4)级地震,内蒙通辽市和黑龙江省绥化市曾在1940-1942年发生过4个6.0级地震,2003年至2006年在我市周边地区连续发生4次5.0级以上地震。因此,我市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背景。
2 白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现状
自有地震记录以来,白城市境内共记录地震47次。近几年来,我市邻近的松原和内蒙东部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活动性显著增强,对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1监测预报
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我市的地震监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增加了一个地震综合观测站,在大安和通榆兩县增设了2个数字化测震台(土建与仪器安装完成,2006年底投入使用);在全市5个县(市、区)成立了遍布各乡(镇)的180个地震动物宏观观测网;与以前相比,地震观测手段得到加强,装备得到更新,地震监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明显增强。
2.2震灾预防
根据《吉林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我市五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市公众震灾预防的观念淡薄,广大农村民居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2.3应急救援
根据吉林省地震局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白城市地震早期快速判定工作预案》和《破怀性地震应急预案》。但是,我市还缺少必备的地震现场使用的交通、通信和救援物资。
3“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根据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吉林省的防震减灾重点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我市需进行吉林省西部地区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建设工程;地震应急救援及物资储备;吉林省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
3.1吉林省西部地区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建设工程
该项目属于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建设”的子项目。吉林省西部地区地处松嫩平原,白城地区属大兴安岭隆起带的一部分。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洮儿河断裂、嫩江断裂带、第二松花江等活动断裂带。松原地区为Ⅷ度高烈度区,历史上曾发生6(3/4)级地震,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构造背景,目前白城仅有1个台站,“十五”改造完成后,我市台站增加到3个,基本达到我省台站分布的平均水平。但是台网密度还远远不够,台站分布也不尽合理,并且没有数据汇集、快速定位的市级区域台网中心,因此需抓紧建设我省西部数字地震台网。增设镇赉、洮南、大岗子三个数字化地震台。地震台总数达6个,台网距离由100公里降至50公里左右;建设白城区域台网中心,作为省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区域节点,负责本地区数字化地震数据的汇集,地震快速定位及同省台网中心进行数据共享。
3.2白城市地震宏观观测站
作为吉林省西部地区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建设工程的配套工程,为我市地震速测速报提供更完备的基础资料,使我市地震预测预报更有实效性。在原白城观测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地震宏观观测站。该观测站主要以宏观观测为主,采用井水位和动物生活习性立体观测的方式,捕捉临震前地震异常信息。
3.3地震应急救援及物资储备
地震应急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系列应急行动。为了迅速获取地震灾区灾情信息,进行有效的地震应急行动,必须要有地震应急现场交通车、通信设备和物资作保障。
3.4吉林省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
该项目是国家“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的子项目。我国大量的地震灾害教训表明,农村房屋抗震能力薄弱是造成“小震大灾”的重要原因,通过引入和推广适用的农村房屋抗震技术和示范工程建设等手段提高农居抗震能力是全面实现国家和我市防震减灾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5年时间,初步建立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的理论机制,推广适用不同经济水平、地震环境、不同房屋类型和风俗习惯的房屋抗震技术,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农村工匠培训、防震减灾教育推进农村抗震工作,通过编制地区性村镇房屋抗震技术标准。房屋抗震构造图集的形式,指导村镇房屋的建造。
4 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保障措施
4.1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制观念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吉林省防震减灾条例》、《吉林省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地方标准,加快防震减灾地方性法规建设,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加强法制队伍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使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
4.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高效管理机制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为把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并落到实处,应设立独立的地震主管部门,不能单独设立的县(市、区),借鉴外地做法,合并到建设部门管理。
4.3理顺投资渠道,多层次投入保障机制
遵循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计划体制和经费渠道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稳定可靠、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的同时,探索建立非公共财政的防震减灾经费投入渠道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赠、地震保险相结合的多种资金渠道共同支撑的救灾和恢复重建投入机制。
4.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篇四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针对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本部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项目部和外协队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贯彻幼儿园各项工作要求,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上级文件要求,201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5月12日,是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学校根据教育局下发的文件精神,全面深入抓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同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展开了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修建浓厚的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以下:
一、幼儿园成立了以园长组长,保教主任为副组长,各班老师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部门,实行防灾减灾责任制,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开展。学校开辟了“防灾减灾”家园共育宣传专栏,发放告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教育。
二、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有效防范地质灾害
为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2014年防泥石流和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并召开工作会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充分做好动员工作。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抗灾防灾演练,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从个人做起。
三、每月月底进行了校园安全大排查,重点针对饮食卫生,把防食物中毒工作落到了实处。
四、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校园门、窗、栏杆、厨房、教室、厕所等设施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五、广泛宣传教育,把“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落到实处,并拟定长期坚持开展下去。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警示工作,提高大家防灾意识 为了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人人皆知,切实增强广师生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认真开展了应急知识培训,组织防震应急演练。六、一如既往地把防流行病工作放在了每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次“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以后的学校工作中,还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兴隆镇幼儿园
5.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篇五
为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我园开展“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教育活动。幼儿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抗震逃生疏散演练活动为主体,结合国旗下讲话、家园栏、宣传窗、园讯平台等媒体,着力强化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火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合力,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幼儿园成立“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制订第四个“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和“突发事件演练”活动方案,并在会议上进行讨论学习。幼儿园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坚持安全知识教育与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将防灾减灾活动进教学活动、进幼儿园、进家庭。
二、防震减灾八个一活动
根据局文件精神,幼儿园贯彻落实第四个“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宣传八个一活动。
(一)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活动
为了提高全园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地震时自救自护能力,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5月9日上午,幼儿园组织全园师幼开展防震演练。活动前期,安全小组合理制定了班级撤离通道,划分了安全区域;各班教师对幼儿进行了心理疏导,对地震逃生安全知识作了介绍,幼儿了解了防震逃生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防灾减灾知识专题讲座
什么是地震?怎样紧急避险?如何正确应付地震时的特殊危险?面对以上这些问题,老师们是否能正确回答呢?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太多沉痛的思绪,面对灾害,面对紧急事件,我们应该怎么做。5月8日,幼儿园开展了教师防震知识培训,通过学习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发生灾情后自己的职责,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应急逃生能力。
(三)防灾减灾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们联系日常生活,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利用主题教育开展各个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制作交通安全标志、宝宝说安全等区域角,根据年段开展安全教育课,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利用晨间离园谈话,坚持每天对孩子进行交通,生活活动、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事项谈话,让孩子树立一天的安全意识。通过不同角度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幼儿学习、体验防灾减灾知识,掌握了避险自救技能。
(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家庭成人烹饪时,是否有中途离开或经常性离开的现象?一旦发生火灾,家庭成员是否知道如何正确报警?宣传周中,幼儿园开展了家庭安全隐患排查回答,一些看似平常的安全问答,警示家长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时刻关注孩子和家庭成员的安全。有些家长表示,在家庭生活中确实还存在着被忽略的安全隐患,通过这次排查,促使他们进行相应的改进。
三、活动成效与反思
幼儿园开展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从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着手,让“防灾减灾”的意识深入园内每一位师幼的心中。紧急防震演练落实了师幼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也提高了师幼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系列防灾减灾活动更进一步增强了师幼防震、防洪、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演练报告制度。
6.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篇六
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深深震撼了神州大地,也唤醒了全国人民对防震减灾、应急自救的强烈意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王氏集团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构建安全和谐王氏”为思路,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成绩斐然。
一、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应急公共管理水平
王氏集团历来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注重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切实提高集团员工防震减灾知识水平,促进集团公共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集团防震减灾办公室采取多种方式在员工队伍中普及防震减灾应急知识。
1.自制防震减灾知识小册子。通过各种途径多方搜集资料,编写出《新乡王氏集团有限公司防震减灾应急须知》,明确了涉及地震应急工作的所有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在地震应急工作中的工作步骤和责任内容、地震时的避难方式,以及地震过后如何自救等等,对进一步提高集团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制作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科普宣传板。将一些抢险图片、抢救常识,配及文字说明,制作出展板供员工参观,使广大员工不仅能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能够图文并茂地学习在地震时如何开展自救及互救行为,从而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二、加强员工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应急安全认识水平
1.组织员工观看防震减灾录像。定期组织员工观看录像,时刻绷紧
防震减灾这根弦,不敢有丝毫松懈,观看录像的同时,大家还讨论地震时如何选择避险路线、模仿出一些自救和互救的动作,这对增强员工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处理和救援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起支了积极作用。
2.举办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在宣贯防震减灾、应急处理知识的同时,集团从基层各单位选拔出一些员工,参与集团防震减灾办公室组织的知识竞赛。竞赛通过多种题型,对防震减灾、应急处理知识进行诠释,最终评选出集体一、二、三名,极大鼓舞了员工学习防震减灾、应急处理知识的积极性。
3.实地举行防震减灾演练。由集团内部员工组成的两个小组,分别出演地震时的群众和抢救小组,大家都能够临危不乱,通过这次实地演练,使防震减灾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应急安全认识水平再次提升。
防震减灾知识还要继续宣传和教育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运用,这样才能在灾难来临之际能够紧急避险,把损失降到最低。
在今后的宣贯过程中,集团准备成立一支地震志愿者队伍,管理和培训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应急救援知识,让他们成为王氏集团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应急救援骨干力量。
7.怎样做好学校防雷减灾工作 篇七
一、雷电灾害的危害
雷电是大气云层中正负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放电现象, 因此雷电中蕴含了巨大的电流能量。一般来讲, 其蕴含的电流往往高达几十万安培, 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并且, 雷电具有放电时间短的特点, 往往在一瞬间就击中人体, 如此庞大的能量瞬间导入人体, 可想而知其伤害有多大。雷电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 还严重威胁到财产安全。雷电灾害不仅可能会引起火灾, 对工厂建筑物和机器等造成伤害, 雷电中的感应雷 (雷击电磁脉冲) 放电过程中, 强大的脉冲电流会对周围的导线或其他金属物体造成巨大冲击, 由此危害到建筑物内的一些精密电子仪器, 从而造成损失。
学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基地, 人群相对较密集, 国内包括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在内, 师生数目无疑是巨大的, 因而, 更应该防雷减灾。2009年8月1日, 浙江义乌上溪中心小学教工宿舍遭雷击, 导致交换机损坏一台, 价值1万元。2010年7月5日, 稠城街道尚经小学被雷击, 导致8台交换机和2台电视机被损坏, 价值1.45万元。近几年来, 义乌中小学校遭雷击损失共有6万元。而中小学在此方面的教育力度不足, 中小学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应对危害的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雷电危害一旦发生, 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如教育设施的破坏, 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教育秩序的混乱等。
二、我国中小学防雷工作
1. 学生个人防雷。
学校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 雷击对学生个人安全形成很大威胁,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学会一些个人防雷措施。
(1) 雷雨天气时, 应该尽量留在屋内, 并且关好门窗, 防止闪雷进入;在室外来不及回家的人员应先进入建筑物躲避, 待雷雨过后再出来。
(2) 雷雨天气时, 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或手机, 以免无线电信号引来雷电。
(3) 尽量不要使用不接地线的两足插座以及电视、音箱等电器。
(4) 雷雨天气时, 尽量远离墙壁、金属物、电线等带电设备。
(5) 雷雨天气时, 尽量避免在室外进行运动, 尤其是水上运动;不要呆在地势空旷的场地, 尽量找地方躲避。
(6) 雷雨天气时, 不要待在如山顶等地势高的地方, 最好是寻找地势较低的地方躲避。
(7) 雷雨天气时, 切记不要在树木下躲雨, 最好远离树木、桅杆等。
(8) 不要靠近易燃、易爆物品。
(9) 尽量使用汽车等有绝缘功能的交通工具。
(10) 使用顶头有绝缘塑料的雨伞, 最好使用平头雨伞。
2. 学校后勤防雷工作。
中小学在教育学生注意个人防雷措施的同时, 学校相关工作机构应对防雷工作采取措施。
(1) 学校后勤部门应该每年定期请专业的防雷检测机构或人员对企业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测, 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 应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 内部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防雷安全工作、防雷设备的不定期检测以及防雷设备的日常维护等, 并明确责任。
(3) 在设计建筑物时, 应充分考虑到地形、气候、环境、该地区雷电活动规律以及保护物的类型, 选用安全性高、适宜度高、性价比高的防雷设施。
(4) 坚决选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防雷设备, 不贪图小利。
(5) 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 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 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6) 在相关网络平台设立气象科普知识专栏, 专门开设防雷减灾知识讲座, 广泛宣传防雷安全知识, 不断提高师生的防雷安全意识。
三、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具体措施
鉴于雷电灾害的危害之大, 我们就更应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 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这一问题, 从而减小雷击灾害对学校的危害。
1. 提高学生和学校对防雷工作的认识。
国家、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从大局出发, 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以及本着对学校和学生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 看清当前雷电灾害多发、危害重大的状况, 充分认识到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中小学以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中小学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而不是采取消极的侥幸心理, 要增强当前落在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落实防雷工作时, 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重要指导方针, 并严格按照国家对于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要求去落实工作。另外, 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领导, 建立严格的防雷减灾责任制度, 做到任务和责任的分解与层层落实, 尽最大的努力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2. 学校选址问题。
学校作为一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 如果遭遇雷击, 产生的危机面会很广, 因此学校在建校时应该考虑好选址的问题, 以减少雷击事件发生的概率。要认真、谨慎考虑学校周围的环境, 不要把教学楼建立在很高的地点, 如高坡或较高的地势;否则, 就会成为一个雷击的重点对象。同时, 要查阅此地的历史资料, 看看有没有雷击历史或者雷击概率。
3. 学校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 应在完成直接、间
接损失评估和建设、维护投资预测后, 认真分析, 综合考虑, 做到安全、适用、经济。
4. 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
防雷工作的具体实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员支持, 甚至还需要一些部门的协助, 如学校的防雷设备检测需要专业人员;对雷击时间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高科技技术研究资金的供给需要政府的支持。因此, 气象部门作为防雷主管单位, 也应该把学校防雷作为一项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5. 重视和加强对中小学防雷工作的建设。
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防雷检测和执法力度, 但是工作重心主要是在企业单位, 忽略了学校等一些人群聚集的场所。从目前的形势状况来讲, 中小学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防雷灾工作的一大盲区。由于中小学对防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对雷电灾害的认识也不到位, 因此长期以来, 学校的防雷意识一直都很低, 也就是说,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防雷灾工作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国家、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学校防雷工作的建设, 逐渐改变学校防雷存在盲区这一现状。
8.防震减灾半年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气象预测 防雷减灾 重要性 工作职能
中图分类号:P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02-01
雷电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具有强大的电场和磁场,能够对建筑、设备、信号产生极大的破坏性,而且還会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防雷减灾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气象部门应该将防雷减灾作为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开展,切实做好防雷的各项工作。
1 防雷减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雷电灾害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是雷电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有3000人以上,财产损失更达到50亿元人民币以上。全国范围内有21个省会城市发生雷暴现象,时间平均在50天以上,最多的可达134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高层建筑增多的前提下,雷电灾害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防雷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人们对防雷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气象法》的规定下,气象部门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提高防雷减灾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2 防雷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2.1 提高对雷电灾害的认识
气象部门要发挥说教者的功能,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心理,提高人们对雷电灾害的认识程度。在雷暴多发地区,气象部门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让人们了解雷电的危害,学会防雷的措施,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雷电造成的破坏。即使在雷暴发生较少的地区,气象机构也要加大防雷工作的宣传,从而增强人们防雷减灾的意识,切实履行好防雷职责。
2.2 加强防雷业务的现代化建设
防雷业务的现代化建设,主要指的是雷电的检测、雷电的科学研究、防雷工作等内容。第一,气象部门要和当地的政府相结合,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不断建设雷电的监测网等业务系统。第二,要积极推进防雷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开发工作,大胆尝试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第三,建立国家防雷研究中心,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实现雷电灾害的预报。第四,对一些特殊场所,例如易燃易爆高危场所、电子设备密集场所进行防雷装置的检测,在防雷工程的施工中加强监督和验收。
2.3 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宣传
一方面,气象部门应该结合《气象法》相关规定,在各地开展防雷减灾的宣传工作。以典型的雷电灾害案例来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雷减灾意识。另一方面,气象部门应该将观测结果向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防雷减灾工作的快速、持续发展。
3 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要点
3.1 采用多部门联合模式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防雷减灾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系统性的工程。因此,气象部门应该和房管部门、安检部门、建设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应对雷电,开展减灾工作。具体而言,第一,加大安全生产的执法制度,气象部门和城建机构、房屋管理部门共同进行检查,消除雷电安全隐患,避免违法行为的产生。第二,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气象部门和安监部门一起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尤其检查管理高层建筑物的避雷措施。第三,行政审批工作要加强,在源头上消除防雷工作的安全隐患。
3.2 加强建设防雷机构和队伍
在防雷减灾工作中,一方面由于行政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等职能不同,相应的就应该对机构和人员进行不同职责的分配,从而实现职责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要对防雷减灾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业务知识、防雷技能、职业道德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防雷减灾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队伍建设。在雷电知识的培训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讲授雷电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危害,掌握防雷管理的法律法规,了解防雷设施的运行和出现的问题等。
3.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对防雷安全的专项检查工作进行加强,保证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运行。在雷电的多发季节,在气象部门的领导下,公安、卫生、教育、交通、建设等各个部门一同协作,按照防雷工作的要求开展防雷工作。尤其是电子设备密集场所,例如广播、通信、金融行业,要建立防雷安全责任制,记录下防雷工作的开展情况。另外,对使用中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将雷电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
4 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部门的防雷减灾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气象部门的工作者应该具有持续发展、把握机遇的眼光和创新、务实、积极探索的工作态度,在履行工作职能的基础上,做好防雷减灾工作。
参考文献
[1]池景冬.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的重要性及其工作职能[J].农业与技术,2012(10).
[2]张爱民,李旭群,张建国,等.提高基层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水平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
[3]李建军.如何加强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J].北京农业,2013(21).
【防震减灾半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防震减灾工作07-15
社区防震减灾活动总结07-02
学校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总结09-04
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计划09-14
吴兴区防震减灾工作实施计划10-31
天井湖社区创建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总结07-17
防震减灾讲稿10-13
在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上的总结讲话09-07
科普防震减灾作文08-15
学校防震减灾计划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