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2024-08-25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共9篇)

1.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一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介绍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呼唤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前景。

二、招生对象、学制、学历、就业方向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学制年限:3年(第三年顶岗实习)

3、毕业学历:职业中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4、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从事旅行社管理、导游及接待;旅游饭店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接待、讲解、管理等方面的业务,以及从事其它外事、文化和服务行业的策划、销售、经营、文秘、公关等服务管理的相关工作。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景点讲解服务与管理、旅游交通服务与管理、旅游饭店的前厅、客房、餐饮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掌握旅游管理与服务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相应的职业外语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四、培养规格

1、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掌握旅游专业英语基础知识;

3、掌握旅游市场营销基础知识;

4、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旅游学科的基本理论;

5、具有旅行社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能力;

6、具有饭店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能力;

7、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

8、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

目前,本专业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理论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必需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岗位知识与技能课,还要参加认知实习、技能训练、到相关企业零距离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实训教学学时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50%,增强了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七、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1、旅游学概论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旅游发展简史、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行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组织与惯例和旅游的影响、旅游发展战略。

2、旅游地理:

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我国主要的旅游胜地、国外一些著名的旅游区的概况。

3、旅游专业英语

主要内容包括:对话、课文、单词、词组、缩略语、难句讲解、习题、技能训练、旅游小百科、著名景点介绍等,并提供了习题的参考答案。

4、导游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概述、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旅游地理基础、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篆刻和京剧、宗教文化、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国的饮食和风物特产等。

5、导游业务

主要内容包括:导游服务基本原理、导游员素质要求、导游员行为规范、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巧及导游服务必备常识等。

6、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旅行社发展概述、旅行社计划管理、旅行社营销管理、旅行社发团管理、旅行社接团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旅行社财务管理、旅行社质量管理及旅行社发展趋势等。

7、前厅与客房服务与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前厅接待服务、房价管理与客房经营统计分析、前厅部的沟通与协调、客房清洁卫生与管理、客房服务质量管理、客房安全管理、客房设备用品管理和客房人力资源管理等。

8、餐饮服务与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饭店餐饮的概况、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宴会服务、菜单设计、餐饮营销管理、食品原材料管理、厨房管理、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和餐厅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9、旅游市场营销

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旅游市场营销调研、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旅游分销渠道策略、旅游产品促销策略、服务市场营销、旅游业各行业战略性营销等内容。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二

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加强组织领导,增加经费投入,以保障“卓越计划”工作正常开展。

1.1建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以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卓越计划”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教务处设立卓越办公室,负责对“卓越计划”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试点学院成立工作小组,负责对本学院“卓越计划”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督导; 合作企业成立实践教育中心,负责“卓越计划”工作在企业的具体安排和实施。

1.2设立专项资金

一是近年来投入近100万元,资助相关学院开展“卓越计划” 项目建设工作。二是在正常经费划拨的情况下,一个卓越班每学年增加10万元用于教学工作。三是先后投入近20万元资助教师开展“卓越计划”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另外,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也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卓越计划工作的开展。

2建立卓越班学生选拔和淘汰机制

为保证人才培养的“卓越”性,首先是严格卓越班学生选拔。 学校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卓越班学生选拔和淘汰机制。

2.1从在校生中选拔

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卓越班学生选拔实施细则》文件精神,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卓越班学习。

2.2通过高招直接录取

在做好招生宣传的基础上,通过高招录取组建卓越班。从招生情况看,卓越班学生高考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2.3卓越班学生实行淘汰制

卓越班学生出现学业警告和记过以上纪律处分的,取消卓越生资格。同时,因其他原因,难以适应“卓越计划”学习要求的,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卓越领导小组批准后,可退出卓越班。另外, 大学一、二年级非卓越班学生成绩专业排名前5者,可申请加入卓越班学习。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卓越计划”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3.1做好教师遴选工作

选拔教学水平高、科研项目多且有企业背景的优秀教师从事卓越计划教学工作,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3.2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训

积极创造条件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和锻炼,以增加企业经历、强化行业背景和提升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产、 学、研合作,以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3做好企业任课教师选聘工作

选聘有一定教学能力、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从事卓越计划教学工作,并履行相关聘任手续。

另外,在外出进修、挂职锻炼、职称评聘及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卓越计划教师。同时加大课时补贴,卓越班教学工作量按普通班1.5倍计算,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4构建创新人才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体系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办“卓越计划”专业和实施“卓越计划”教学工作的核心,应给予高度重视。

4.1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广泛调研,在合作企业的深度参与下,各“卓越计划”专业分别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按照“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能创新”的指导思想,制订了包括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课外能力拓展” 的五模块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又如卓越法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突出了“三个注重”,即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4.2建立“3+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3+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走出去、走回来、校企交替、学用相长”的改革思路开展教学工作,具体为2.5年(学校)+0.5年(校企)+0.5年(企校)+0.5年(企业)。其中两年半在校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接着半年在校学习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并到企业进行工程认识和生产实习;接着半年在企业开展职业素养实训、 现场操作和企业项目设计,然后回到学校学习选修课并完成全部课程设计教学任务;最后半年主要在企业完成提高综合能力的毕业设计教学任务。

5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

实施“卓越计划”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在这方面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1加大实践环节力度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源头上增加学时学分,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以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同普通班相比,卓越班实践环节高出10学分以上。其次,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再次,是重视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毕业设计应由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应来源于相关企业并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如技术改造、科技攻关和项目推广与应用等,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2遴选合作办学企业

加强校企合作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一环。在遴选合作办学企业时,一方面要考虑企业与学校是否“匹配”,另一方面要考虑企业能否积极参与学校教学工作。我们以企业能够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为条件,包括培养方案制订、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毕业设计指导和培养质量评价等;以学校多形式服务合作企业为纽带,包括项目合作、产品开发、员工培训、人才输送等,先后建立了一批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合作办学企业,并形成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机制。

5.3建立企业实践教学模式

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主要方式有技术人员的讲座和报告、现场教学、各类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和技术创新等,从中可以看出主要为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对于累计一年的企业实践环节,我校相关卓越工程师专业探索形成了 “分段渐进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为企业认识实习,第二阶段为企业生产实习,第三阶段为企业岗位实践,第四阶段为毕业设计。 通过实施“分段渐进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逐渐得到加强,提高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语

“卓越计划”更加重视联合培养和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更加重视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加强校企合作是 “卓越计划”的核心内容。修订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教师队伍建设和企业积极参与等是影响“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因素。然而,开展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有关要求相差较远,因此,还需要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以保证“卓越计划”工作更好地开展。

摘要:自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以来,河南科技大学先后开设了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农林人才等试点专业,本文结合学校“卓越计划”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介绍了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3.教学计划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三

1.教学计划制定主体过于单一

制定教学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什么和达到什么样目的的抉择过程,涉及社会、政府、教学和学习四个不同层次,囊括社会发展、学科知识和学生特征等诸多因素,单单依靠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是难以进行有效决策的。例如决策信息的采集就是一项组织工作量大,数据统计复杂的工作,从精心设计调查方案,到抽样调查,数字记录及数据处理,都不是个体所能完成的。

2.教学计划课程研究工作事务的管理方式过于行政化

学校的内部事务可以分为课程研究事务和行政事务,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高深知识对工作的支配程度。教学计划的设计无论从制定前对专业人才需要信息的获取、识别和整合,还是设计中对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及设计后的评价和修订活动,都需要设计者依据教育的规律与专业知识做出价值判断和决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按照行政组织结构来设计教学计划的管理机构,按行政组织的方式进行计划管理权力的分配,致使行政权力介入过多,课程研究工作权力的地位反被弱化。主要表现在教学计划的编制工作都是靠行政机构来组织和推动的,学校课程研究组织对教学计划只有审议权和咨询权,无决策权。

3.教学计划缺少审议环节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评价过程要包括核实、调查、反馈与修改、确认四个环节。先是根据有关规定,对教学计划的“量”进行核实,如学时数、学分总数、课程门数、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开出数等,然后是评价者进行调查访问,听取制定者的陈述理由,接下来是反馈意见并要求制定者修改,最后对修改后的教学计划做出确定性的评价。但是当前教学计划审议的模式,一般是评价主体阅读教学计划后,做出个人判断,缺少调查、陈述、修改后评价的环节,使评价活动流于形式。何况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间往往缺乏互动,只局限于专家们的理性判断,

这种单一层面的评估形式其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教学计划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教学计划管理的实践探索时间不长

由于受“苏联”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建国以来,教学计划经历了大大小小的5次修订。在这几次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始终充当着发动、策划、领导的重要作用。

2.教学计划管理的理论研究缺乏

从目前国内对教学计划管理的理论研究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人们研究的侧重点是“计划内容应该如何”,如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课程来培养、培养方式又是怎样的等等,而从管理角度对“如何编制计划”的研究并不多见,其中关于教学计划制定的主体选择、认证程序、评价标准等问题,又是最为人们所忽视的。二是,介绍了国外的一些课程管理和课程编制理论,但把这些理论转化成符合我国国情特色的成果不多,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不强。三是,缺乏将有些实践中的新方法和新思想上升为理论研究,只作经验总结,推广不够。因此,当国家把教学计划的自主权下放给学校,而大部分学校对如何科学地管理教学计划几乎没有多少理论上的准备。

3.观念认识的不到位

观念对人行为的产生起着最根本的推动作用,缺乏对教师、学生、课程及学校正确的认识是产生教学计划管理问题的思想根源。

(1)教师观

可能长期以来受自上而下管理方式的影响,大家在观念上认为计划管理是领导的事,与教师的关系不大。把教师只看作既定计划的忠实实施者,觉得教师没有必要参与教学计划的决策,教师专业水平如何对于计划发展是无关紧要的。对教师而言,历来都是执行者,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计划管理与已无关的想法,加上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也就无暇顾及课程体系改革;更有甚者把按计划要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当成是额外的负担和压力,从而产生抵制计划的行为,漠视培养方案,一意孤行,成了教学计划实施的最大阻力。

(2)学生观

教学计划是重要的育人载体,毫无疑问,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关于学生要不要参与教学计划管理的问题一直为人们所争论。反对者认为学生的要求往往是不成熟的,他们可能会过分重视眼前的需要而忽视长远的利益,急功近利,何况涉足学术领域不深,很难做出有效的决策。支持者则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出发,认为学生应该参与计划管理,但对学生如何参与计划管理尚未达成共识,以致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教学计划观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教学计划是国家、学校预先计划好的方案,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严格遵照执行的课程文件。它是静态的、稳定的和封闭的。根据现代课程理论,课程是教育情境与师生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影响教学计划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如教师专业水平、学生的个性特征、社会期望、学校物质设备及国家政策等条件都制约着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这种复杂性就决定了教学计划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开放性。因为教学计划不可能适合一切师生和一切教学情境,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不断修正,才能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

三、完善教学计划管理的措施建议

1.完善教学计划制定主体的结构

要想保证教学计划质量,制定计划团体成员的知识结构必须全面反映影响教学计划制定的五个要素: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国家政策和教学资源,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通常,对学科知识较熟悉的莫过于教师,对社会需要较了解的常常是社会人士,而对学生情况较清楚的则是学生自己,也包括教师,对国家政策和教学资源掌握较多的是行政管理人员,而课程理论专家则能从课程专业的角度对各方利益进行协调。基于上述思考,制定教学计划的团体应该包括教师(含学科专家)、学生、课程专家、学校行政人员、社会人士等成员。

(1)教师

教师作为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者,应该参与到计划制定的每一个环节,从教育目标的确定到课程选择和评价形成的全过程,唯有如此才能把计划的精神实质贯穿到教学活动中,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此外,从保证计划的科学性角度上看,教师,尤其是教师中的那些学科专家对于本学科领域的课程选择最有发言权。因此,教师成为教学计划制定主体是不容置疑的。

(2)学生

自从学生是“教育消费者”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后,学生在教学计划制定中的权力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3)学校行政管理人员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是各相关利益者相互协商、相互妥协的过程。从领导效能的角度看,学校领导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教学计划高效完成的重要原因。

(4)课程专家

课程专家在课程设计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没有特定的专业限制,易于从整体方案的视角,整合课程资源,促进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提高教学计划的专业性。

(5)社会人士

他们可以为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信息咨询,在政府、市场和学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减少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人士与其他成员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其行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其对计划的评估信度也会较高。

2.规范教学计划决策程序,创设信息沟通平台

团体共管的主体是异质的群体,各个利益相关者因课程价值观、思维路径、判断原则、经验背景和所处利益立场的不同,会产生各种不会轻易融合的观点,因此,有效的教学计划管理,必须要在制定过程中,在不同层次之间、不同利益者之间、以及计划制定的每一个因素之间建立真正的对话。所以加强和规范教学计划决策程序,创设信息沟通平台势在必行。

四、结语

教学计划是将教育者的思想、愿望或理论变为可操作的教育实践过程的转换器,也是教育理论与教育手段之间的桥梁。显然我们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对于教学计划管理理论上的研究还需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而新的理论的发现也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我们应该在不断的发展中,去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朝珍.教学计划的决策转向.新课程(综合版).2008(10).

[2]韦瑞菊.计划与生成——关于制订教学计划的思考.学前课程研究.2008(09).

[3]李振涛.项目课程教学计划的探索.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4.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四

旅游企业认识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本市旅游企业整体运作系统岗位的基本实践,使学生熟悉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旅游饭店旅游企业的基本运作流程,认识旅游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同时对旅游景区的管理设置;导游的基本职责;旅行社的操作规范;酒店的餐饮部、客房部、前台等部门的基本职责范围和工作规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所实习企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具体的实地体验。;训练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建立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实习及论文撰写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在实习中学会观察旅游经济现象,对旅游行业增进了解。

二、实习内容

1、了解企业概况:对包括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方向、经营状况、经营范围、组织结构、服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制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2、熟悉岗位概况:定岗定员情况、岗位职责、业务范围、工作规范、上岗条件、岗位考核标准。

3、熟悉岗位业务:景区的讲解工作;旅行社的接待工作;前台的日常接待服务;餐饮及客房的接待服务;管理部门的计划、组织与控制方式,各岗位之间的相互业务联系。

三、组织安排

1、实习单位:

2、实习时间:2013.10.28~2013.11.1单位实习,之后回校撰写实习报告。

3、在实习中安排单位领导、业务主管介绍单位概况和管理现状,传授实践经验。

4、顶岗实习须作实习笔记和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完成实习报告,篇幅不低于2000字。

5、实习成绩根据实际表现、实习单位鉴定、实习报告综合评定。

四、实习要求

1、在实习过程中要记好实习日记。每天把实习的内容、搜集的资料,学习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使日记成为写实习报告的主要资料依据。实习结束后,要撰写实习报告。按实习大纲,全面系统地总结实习收获与心得体会,也可以对生产经营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要求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

2.实习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统一在实习单位住宿,晚上不许外出,如有任何突发事件发生,请速与实习带队老师联系。

3.要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注意维护学校的声誉,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尤其在公开场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4.实习期间要认真、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员工请教问题,努力工作,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

5.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搞无原则的纠纷。

五、带队指导老师及分工

本次实习带队老师为: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由实习报告和实习期间表现两部分组成,各占50%。

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5.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五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湘东职业中专的传统专业,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60余万元,建设了前厅技能实训室、中餐技能实训室、西餐技能实训室、客房实训室、茶艺与调酒多功能实训室、导游实训室、形体训练室、口才交际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高标准实训教室,2010年9月,该专业与京都大酒店等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书,搭起了师资培训、实习就业等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了集教学实践、培训实习、就业推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格局。

一、指导思想

根据职业的实际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成为会做实务的人。首先,中国正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2008奥运会、2010世博会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选择在中国举行,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预计到2010年后,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将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而越来越多国际酒店集团进入中国,国内酒店集团也加速全国布点,酒店业高端人才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程度。目前,已经有10多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抢滩中国,数十个世界酒店品牌在此同台竞争。以瑞士贝尔酒店为例,目前在中国拥有5家酒店,到2006年末,这个数字将达到40家。据北京市旅游局预计,三年内北京的酒店数量将达到800家,以年均7%的比例增长,三年内北京酒店市场的投入将超过25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在未来10年内,将有1.2亿中国人到国外进行商务和观光旅游,每天将有800架次以上的飞机起降在各地机场,每晚全球将有3.6亿间酒店客房有客人入住。

二、学制和招生对象

学制:三年,其中在校学习两年,实习一年。

招生对象: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能胜任旅行社、涉外宾馆(饭店、酒店)、度假村、景点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技能型旅游中高级人才。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康、理念先进、理论扎实、技能过硬、一专多能、知行并重,能够适应现代旅游行业需要的复合型基层管理人才。

四、主干课程

旅游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心理学、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现代酒店市场营销、酒水知识、酒店经营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情景英语、茶艺与服务、调酒与服务、插花艺术与服务、演讲与口才、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

五、办学模式:

1、“2+1”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或在校专业学习两年,第三年参加对口高考,升入大学继续深造。

2、“工学交替”模式,与萍水相逢等企业联合办学,定期见习、实习。

3、办学设施:前厅技能实训室、中餐技能实训室、西餐技能实训室、客房实训室、茶艺与调酒多功能实训室、导游实训室、形体训练室、口才交际实训室、多媒体教室。

七、学业成果:

1、三年后,可以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中专毕业证。

2、学生通过考试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1).餐厅服务员资格证、(2).调酒师资格证、(3).客房服务员资格证、(4).茶艺师资格证、(5).旅游酒店管理师、八、就业方向及保障:

1、学生入学后签订就业协议,合格毕业生100%安排工作。

2、学校与京都大酒店、国际大酒店等签有就业协议确保对口就业。

就业方向:

1、各类高星级酒店、度假村、宾馆、餐饮企业的服务与中层管理、门迎、前厅接待人员和客房服务人员;

2、各类旅游公司,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

3、各类酒店、饭店、宾馆楼层管理、大堂管理、咨询、会展等工作

6.《旅游概论》教学计划 篇六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旅行和旅游现象的产生、发展及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构成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为理解我国的旅游方针、政策和发展旅游事业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2.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基本概念。

3.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分布及特点。

4.掌握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

5.掌握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对旅游市场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2.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旅游概述

教学要求

1.了解旅游的属性、旅游组织。

2.理解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3.理解旅游的特点。

4.掌握旅游的类型。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学内容

1.旅游者:概念;必备条件;类型;基本要求。

2.旅游资源:概念;特点;类型;主题公园;开发与保护。

3.旅游业:概念;性质;特点;地位;作用。

教学要求

1.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理解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业的特点和作用。

3.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

4.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5.掌握旅游业的概念。

(三)旅游业的构成教学内容

1.旅行社:概念;类型;作用;职能和业务、质量保证。

2.旅游交通:概述;作用;类型;旅游者的选择。

3.旅游饭店:概述;类型;等级;旅游者的要求。

4.旅游景区(点):概述;等级;旅游者的要求。

5.旅游商场:作用;类型。

6.旅游娱乐:概念;作用;现代旅游娱乐方式及设施。

7.旅游会展业:概念;作用。

(四)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

1.生态旅游的定位:生态旅游的概念;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2.国际比较与生态环境游:生态的区分;中外生态现状比较;生态环境游的意义。

3.旅游可持续发展:完整的产品体系;严格的管理体系;新型的绿色体系。

教学要求

1.了解生态的分类。

2.理解生态环境游的意义。

3.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

7.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七

由李立增主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 以适应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需要为出发点, 以全面反映新知识、新信息为主要特色。符合当前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性规章制度的要求。该教材主要从建筑施工承包商的角度出发, 以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为立足点, 对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进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安全与质量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以及竣工验收等各主要环节的关键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 并运用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将各主要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1.1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与“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两个方面, 其中:“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又包括“工作”、“节点”、“线路”等三个内容;“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又包括“项目的分解”、“工作的逻辑管理分析及其表示方式”和“虚箭线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应用”、“绘制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规则”四方面的内容。

1.2重难点

其课程的重点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工作的逻辑管理关系分析及其表达方式”和“绘制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其中, “绘制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规则”是课程的一个难点。

2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授课时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2.1基础铺垫

2.1.1网络计划技术的生产和发展

20世纪以前, 因为工程规模很小, 对工期要求不高, 虽说有进度计划, 那只是装在施工负责人头脑里的东西。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增大, 原来凭经验管理的方法不适应了。20世纪初, 甘特创造了“横道图法” (或称为条形图、甘特图) , 也就是将各项生产或工作任务按其起讫时刻用一条线段 (横道) 表示在有时间坐标的图表上。由于横道图具有易于编制、简单明了、直观易懂, 且能够清楚地表明各项生产或施工任务的进度安排的优点, 所以很快得到推广, 土建工程应用更为广泛, 至今仍在使用。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在华罗庚教授倡导下, 对网络计划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984年国家经委提出了推广18种现代管理方法, 其中就包括网络计划技术。1992年建设部颁布了行业标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1001-91) 。同年又颁布了国家标准《网络计划技术》 (GB/T13400.1-92) 。国家建设部于1999年8月4日又新颁布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121-99) , 使得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在计划编制与控制管理的实际应用中有了一个可以遵循的技术标准。

2.1.2网络计划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2.1.2.1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既是一种科学的计划方法, 又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管理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首先, 应用网络图形来表示一项计划 (或工程) 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 通过对网络图进行时间参数计算, 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第三, 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 寻求最优方案;第四,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控制与监督, 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2.1.2.2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

(1) 能全面而明确地表达出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2) 能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在名目繁多、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 便于计划管理者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确保工期, 避免盲目施工。能够从许多可行的方案中, 选出最优方案。

(3) 能预见计划因故推迟或者提高完成时的影响程度, 并根据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保证自始至终对计划有效的控制与监督。

(4) 利用网络计划中反映出的各项工作的时间储备, 可以更好地调配人力、物力, 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和优化、调整。

(5) 可以为施工管理提供信息, 使管理人员全面了解、重点掌握、灵活安排、合理组织、多快好省地完成计划任务,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2新课讲解

将采用列举实例让大家认识到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性形式导入新课, 从而让学生们明白要想学好网络计划技术很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能把网络图绘制出来。

(1) 要把构成网络图的三要素讲解清楚, 为学生们以后绘制网络图打好基础, 并且要深入的把每一要素所涵盖的内容面面俱到, 使其明白每一个要素所涵盖的内容, 及其表示方法和所代表的内容。

(2) 讲解双代号网络图绘制时, 首先让大家明白项目分解的方法有哪些, 被分解的项目具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分析, 及其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 讲解这一部分时候采取引导式教学, 每讲一种逻辑关系的表达方式时, 都采用引导加提问式, 让学生根据启发上黑板根据自己的理解先来绘制, 对于上黑板绘制不准确的学生, 分析其出错原因所在, 当场指出告诉其问题所在, 让其对所犯问题有深刻的印象, 鼓励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绘制自己理解的网络图逻辑关系是什么样的, 及时并逐一把问题给学生提出来并解决。

(3) 绘制一幅完整的网络图, 先来在回顾前面所学到的三要素和网络图中的逻辑关系, 启发式的来让学生明白接下来所要讲解的绘制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因为所绘制的网络图是标准网络图, 不存在违反规则的问题, 把一些违反规则的条件说出来, 引导学生从给定的网络图中来找, 规则都是一些很容易在绘图时就出问题的部分, 所以在学生们仔细来发现我所故意说错的这些规则时, 能够对正确的规则有更深刻的印象, 避免以后在绘制网络图时出现类似的错误。

2.3温故知新

讲解完以上内容, 需再把所讲的内容复习温故一遍。温习时在列举出一幅完整的网络图, 让大家将以上所学的内容从图中指出, 并且给定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动手自己来锻炼的试着绘制网络图。

结束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应本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原则, 稳步推进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 切实的让学生们掌握其基本原理。

摘要:在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中网络计划技术是很重要的一章内容, 由于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进行规划、计划和实施控制, 因此, 在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效、降低造价以及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也已将之应用到各项生产的组织与管理中,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也在逐渐推广使用。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网络计划技术

参考文献

[1]李立增.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M].西南交通大学, 2012, 3.

8.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作者简介:王煊(1978-),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增科(1983-),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28-02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4]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完善,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建设行业和施工企业的欢迎,所以,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社会要求同步。因此,改革教学思路,加速方法革新,充实和完善专业教学的内容,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应用全新的教学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总之,各高校应尽快改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形成一整套既适应经济需要又适应行业需要的工程管理教学体系、知识层次和培养制度,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土木专业工程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2]张海英.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3]帅传敏,付晓灵,宫培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5).

[4]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

(责任编辑:王祝萍)

9.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九

2007级旅游管理班(远洲班)专业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专业实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旅游管理专业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主要方式。

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参与到高星级酒店前厅接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厅服务与管理等实际操作过程中,熟悉高星级酒店管理流程、各职能部门独立运作及其相互协调。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获得行业实际知识和技能,学习远洲集团高星级酒店运营及管理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学生及指导老师

根据远洲合作协议与兰州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我院组织2007级酒店管理共18人进行专业实习。

男生名单(共11人):姜昆、陈敬忠、杨彦博、杨光玲、何田、丁博、魏鹏、张陈伟、卜秋实、何万

一、倪清。

女生名单(共10人):裴萌舒、辛倩倩、郭勇、张海萍、闫丽娜、裴丹丹、杨靖、朱巧玲、尚倩楠、苏梅。(其中含3人考研)

指导教师:李亚兵、胡广阔、王丽娟、吕英、庞娟、杨秀平

三、实习安排

1、实习单位:中国远洲集团下属高星级酒店

2、总体时间安排:

总计7个月(2010年7月——2011年2月)

3、具体内容安排:

 酒店前厅接待服务与管理

 酒店客房实际操作与管理

 酒店餐饮实际操作与管理

 酒店市场销售服务与管理

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备注:具体实习环节可以根据远洲集团培训中心和酒店人力资源部的计划做适当调整,但是要求按照学生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较为稳定的管理岗位实习,以便达到毕业后能够熟悉拟上岗岗位的相关工作。

四、实习要求

1、要求学生充分认识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实习是一个人由学习阶段走向社会实践的一个过度阶段,要有目的地应用过度阶段的有利因素,多向相关人员请教。要做到踏实、谦虚、认真。

2、实习中要主动、独立、热情地完成实习项目,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提供旅游服务,积极思考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运用专业技能去解决。

3、初到社会,初到企业,要谨慎行事,注意人身安全、公共财务的安全,要遵守社会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要体现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风貌。要自尊、自爱、自强,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不要做有损与学校荣誉的事。有事及时同相关的指导教师通报。

4、做好每天的实习日志,按期完成实习并撰写实习报告。

五、成绩考核

总成绩=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法(20%)+实习过程与工作能力(30%)+实习成果(40%)+实习态度与规范要求(10%)

六、实习纪律要求

为了保证实习顺利进行,全体同学有绝对的服从义务。以下违纪现象出现一次者,最轻的处理情况是警告,严重的处罚是本次实习成绩“不及格”,最严重的处罚“劝退”,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纪律。

1、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时间。违反规定并给实习单位造成负面影响者,本次实习成绩不及格。

2、由于某个同学的个人原因,而导致整个实习团队或小组出现危机的。

3、保持团队内部团结,在实习过程中,挑拨离间、乱造谣言的当事人。

4、在实习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对同事、客人友善、和睦、低调,尊重

对方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实习过程中不遵从师傅或单位领导命令,顶撞谩骂师傅、同事领导或客人的,实习成绩不及格。造成恶劣后果者,劝其退学。

5、在实习过程中有意见或建议,应先找指导老师协商,不得与单位人员发生争执。一旦发生争执,无论责任在谁,当事人实习成绩直接不及格。

6、在实习过程中不遵从老师命令,顶撞指导教师,实习成绩不及格。

7、在实习过程中,散布煽动性的言论,制造紧张气氛,扰乱军心,阻碍实习计划正常进行者,实习成绩不及格;若经指导教师劝说仍不改正者,视情节严重,再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

8、在实习过程中严格禁止赌博。一旦发现除没收赌具外,中止实习

9、每个小组组长切实负起责任,随时掌握最新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组员不听指挥者,交指导老师处理。

10、要求小组成员要友好协作,之间团结友善、相互帮助,维护组长权威,拧成一股绳。成员之间不拉帮结派,不相互攀比,不搞特殊化。

七、实习建议

由于实习时间为7个月,根据我校与浙江远洲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培养协议,实习期间肯请学院给07级旅游管理(远洲班)每位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人身保险。

八、财务预算(实际总费用:1440+5400+17760+3690=28290元)

1、意外伤害人身保险费:80元*18人=1440元

2、学生实习交通补贴:K596/T114(兰州-杭州)为253元,依据半价原则,来回火车票费用为:300元*18人=5400元

3、实习老师费用:总计:17760元

食宿补助280元*7天*6人=11760元

交通费用:1000元*6人=6000元

4、不可预见费用:按照15%计,为3690元

旅游管理专业

上一篇:运动会加油稿押韵下一篇:街道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