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解读

2024-11-05

隐喻解读(通用8篇)

1.隐喻解读 篇一

12月5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报告指出,近两年全国住房市场总体稳中有升,为更好建设长效机制,建议明年将房产税纳入立法议程。之前提议开征房产税以及论证房产税合理性主要由财政部下面的财科所承担,现在中国社科院下面两个研究单位代表中国社科院来提议将房产税纳入立法议程,则意味着该项事宜的全面升级。

首先,财科所已经充分论证了房产税开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全国当下只有六个省市财政盈余,经济探底尚未见到显著支撑,确保各省市行政职能的正常运转是中央必须要考量的大事。一味靠中央转移支付并非长久之计,并且也是无底洞,中央的财力也会吃紧。因此,为地方开征一个体量巨大的新财源是一劳永逸的好办法。现在由中国最高层的智囊机构提出房产税应纳入明年的立法议程,这意味着房产税的开征已箭在弦上。财科所和中国社科院是什么样的单位大家应该明白,这样的机构不会随便发表观点。一旦形成某一观点,也一定是经过内部充分论证,并且得到领导点头才会提出。所以,前天中国社科院提出将房产税纳入明年立法议程绝不是一个拍脑袋的想法。

其次,为什么明年需将房产税纳入立法议程?这里我给出一点简单的猜测。刚刚胜利闭幕的nineteenth大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但领导更加关注twentieth大的召开。twentieth大的召开有两重重要意义。第一,事关我国的第一个百年,所以twentieth大势必、务必要开好;第二,twentieth大也事关领导的执政跨度,所以twentieth大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既然twentieth大如此重要,而且五年的时间转瞬即过,那么领导人必须要为其胜利召开做好充分准备。

再者,资产价格泡沫(以房地产为核心)以及债务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局的稳定,因此,领导人才会如此坚决地要把这个系统性风险根源给拿掉。当然,领导人也意识到了房产税开征后带来的巨大冲击,所以处理房产税这一棘手问题不会留到twentieth大之后(万一拖久后失控是领导不希望见到的),也不会在twentieth大召开之前。从技术的角度细想,也必须要在明年纳入立法议程;因为即便明年(18年)立法,最快也是19年开征,给两年的缓冲期,21年左右再出台稳定措施,这样才能确保22年twentieth大的胜利召开。也就是说,从技术的角度看,房产税的开征刻不容缓,否则时刻会有风险影响到twentieth大的胜利召开(这是领导不允许也不愿意见到的场景)。

综上,房产税开征后,持房者每年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甚至不菲数据)的房产税,至于是否能像大家期望的那样都转嫁到租客以及下个购房者那里,我就不多评论了,因为全社会的可支配收入、消费能力摆在那里。

2.隐喻解读 篇二

一、女性地位的低下

白衣女人其实是两个女人, 身着雪白平纹白布衣、美丽优雅的劳拉费尔利以及月夜出现的“白衣女人”安妮卡瑟里克。

劳拉费尔利是小说的正面女主人公, 她是男性眼中的完美女性, 美丽、优雅、富有、几乎占有了所有女性的梦想的魅力。劳拉是男权社会的产物, 不能主导自己的命运, 婚前是父亲的附属品, 为了家族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的爱情, 听从父亲的遗愿, 嫁给没有感情基础的珀西瓦尔爵士, 婚后的她成为丈夫的提款机, 她无权过问, 只能服从 :“胡扯!女人与做生意有何相干?我再跟你说一遍, 你弄不懂它。”2她始终依附于强势的男性。

“白衣女人”安妮是劳拉敬爱的生父, 已故利默里奇庄园主人费尔利先生在友人家中奸污女佣的产物。安妮天生智力残疾, 从疯人院逃出, 同父异母的劳拉和安妮两人样貌相似, 都身穿白衣。作者着力描写两人的白色特征, 象征隐喻着单纯无邪, 软弱可欺的女性形象, 白色也隐喻着疯狂、绝望、仇恨和死亡。这与两位主人公的角色定位是一致的。她们都是作者笔下的受害者。

无论是出身卑微的安妮还是身份显赫的劳拉, 似乎都不能改变身为女人的悲惨命运。18世纪的英国女性, 无论从身体上到心灵都被屈从顺服的道德观念所压制, 这种屈从顺服还表现在另一个费尔利家族成员身上, 即福斯科夫人, 费尔利先生的妹妹埃莉诺, 一个地道的女权主义者在嫁给福斯科伯爵后变了一个人, “眼睛通常是在看她丈夫, 目光中透着默默顺从的探询的神色, 这种目光我们大家都很熟悉, 那就是一条忠实的狗看人时的目光。”3她毫无保留的爱她的丈夫, 没完没了地替丈夫卷烟, 成为丈夫的帮凶, 就像忠诚于主人的狗, 毫无保留的丧失了自我。“他看起来是个能够驯服一切的人。如果取了只母老虎, 而不是个女人, 他定能驯服这只母老虎。”4柯林斯把自命不凡、苛求挑剔的埃莉诺隐喻为母老虎, 无论多强势的女人, 在当时的社会下也不得不屈从于男性, 成为男性的工具。

女性的屈从地位还通过另一位主人公表现出来, 那就是玛丽安哈尔寇姆, 劳拉同母异父的姐妹, 作者对她的描述与劳拉形成鲜明对比。玛丽安是勇敢坚强机智的, 她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地保护她的妹妹, 而这样一位女性在18世纪的英国存在似乎是不合理的, 柯林斯只有把玛丽安描写成一个具有男性的脸庞和容貌特征的人物:“肤色几乎是黝黑的, 上嘴唇上长着浅黑的汗毛, 简直像男人的八字胡。她的嘴和下巴颏很大, 显得健壮, 有男子气。棕色的眼睛向外凸出, 目光敏锐, 神态坚毅。一头像煤炭一样黑的浓发长得特别低, 都到前额了。”5隐喻着只有男性才能表现出机智勇敢、果断坚毅的品质, 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主导的地位。玛丽安的性别特征似乎是社会历史造就的, 她似乎身兼双重性别, 正是由于女性性别的限制, 足智多谋的玛丽安始终被安置在配角的地位, 在破案过程中, 当参谋、当助手、当后勤, 充当男性角色的陪衬。

二、人性的复杂

“这个奇异的人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细微的特征既别具一格, 引人注目, 又矛盾重重, 令人费解。他虽然躯体肥胖, 年岁已高, 但行动起来却轻捷灵巧, 从容自然……他外表看上去明显让人觉得意志刚强, 精力旺盛, 但他实际上像最脆弱的女人一样, 情绪不安, 高度敏感。”6这是玛丽安眼中的福斯科, 似乎暗喻着福斯科的双重人格, 让读者既爱又恨, 一方面他乐观博学、款款深情, 表现出孩童般的天真;另一面他又谋财害命, 工于计谋, 参透世事。这样一个个性相互矛盾的人物隐喻现实世界中人性的复杂。“如果罪犯是粗暴残忍、愚昧无知的傻瓜, 那警方十之八九是赢家;如果罪犯是个意志坚定‘素有教样、智力高超’的人, 那警方十之八九会是输家。如果警方赢了, 你便听到四处传颂;如果警方输了, 你便什么也听不到。就是在这么个摇摇欲坠的基础之上, 你们建构起了宽慰人心的道德准则: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末为!”7福斯科总是语出惊人, 站在当时所谓道德的对立面来批判问题, 他不相信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的道德真理, 纵然生活不能遵从善恶有报的人生法则, 而要出于对人类的高贵人格的追求做出恰当的价值选择, 福斯科现实的道德观暗含“人生如戏”的态度, 游戏规则隐喻他的人生法则:不择手段, 赢者为王。福斯科由卓然不凡的闪亮出场到横死街头的悲惨谢幕展示了人性在利益面前的不堪一击。

三、道德精神的缺陷

劳拉和安妮除了身着白衣的共同点, 她们都患有神经质, 刚开始因为爱上沃尔特, 因不得相爱而害上相思病, 后来又患上了精神病, 一点点响动与变化都会令她惶恐不安。疾病成了她们受害的隐喻。劳拉与同父异母的妹妹安妮的神经症以及费列尔先生的神经症似乎是利默里奇家族的遗传病, 这种遗传病似乎隐喻着英国上层社会某些家族血液中存在的道德和精神上的缺陷, 虽然在劳拉的眼里, 她的父亲是一个完关无缺的人, 但实际上, 他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人, 他曾在朋友家做客时奸污了一个女佣, 也就是安妮的母亲凯瑟里克太太。这种精神和道德的缺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下一代人的不幸。这种自上而下入根入血的病是无法根除的。同样身患神经症的费列尔先生, 孑然一身的他痛恨去做侄女的监护人, 他不具有爱和被爱的能力, 道德精神上的自私和冷漠在费列尔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对于自己的领地十分敏感, 外界所有的访客, 都是他这个世界的侵入者, 再一次隐喻他道德上的缺陷, 他的世界除了自己, 别无他物, 视责任和情感为生活的侵入者。正是他的冷漠和自私, 这种道德上的缺陷又成为谋杀案的帮凶。

四、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费尔利家族的遗传神经病同时也隐喻着英国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包括所有主人公都患有或大或小的健康问题。小说的正面主人公沃尔特哈特莱特在去利默里奇庄园前的健康状况, 是这样的“夏季即将逝去, 可怜巴巴的我被弄得健康不佳, 精神萎靡”, 8而后来与劳拉的爱情无果时, 他毅然选择去了中美洲探险, 在三次死里逃生的历险经历, 他得到了重生, 变得坚强勇敢, 不惧威慑。作者刻画这样一个人物似乎也隐喻着任何人只要在法律制度不严谨, 黑暗势力猖獗的英国社会只会萎靡不振, 只有离开这样的一个社会, 才能历练成长为英雄人物。黑暗势力抓住了法律上的漏洞, 提供了作案机会。柯林斯通过劳拉和安妮的神经症隐喻当时那些涉及妇女、非婚生子女、弱智人权益 (劳拉、安妮为代表) 等方面的法律条文的不合理。如琅西瓦尔先冒名继承了黑水园, 伪造父母结婚的证明向外贷款, 负债之后通过婚姻来夺取妻子的财产。根据英国的法律, 妇女结婚之后, 除非婚约另作规定, 财产将全部归属丈夫, 死后由丈夫继承。劳拉唯一的监护人自私冷漠费尔利先生不肯做主保护她的权利, 帮助珀西瓦尔完成利用法律漏洞谋财害命的阴谋诡计。

通过分析《白衣女人》一书人物刻画的隐喻思维的认知历程, 体现了隐喻思维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有着普遍而深远的意义。柯林斯不仅仅带读者亲临了一场哥特式的谋杀案, 引导读者区判善恶真伪, 通过隐喻的手法让读者直观多维复杂的人性、不同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文学的认知功能和道德功能在柯林斯的这部伟大作品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梅德明, 高文成.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 2006 (3) :42-46.

[2] (英) 柯林斯 (Collins, W.) 著;潘华凌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1.6 (175)

[3] (英) 柯林斯 (Collins, W.) 著;潘华凌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1.6 (153)

[4] (英) 柯林斯 (Collins, W.) 著;潘华凌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1.6 (153)

[5] (英) 柯林斯 (Collins, W.) 著;潘华凌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1.6 (21)

[6] (英) 柯林斯 (Collins, W.) 著;潘华凌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1.6 (155)

[7] (英) 柯林斯 (Collins, W.) 著;潘华凌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1.6 (166)

3.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篇三

关键词:围城;隐喻思维;修辞手法

一、隐喻理论概述

人类自开始运用语言,就避免不了比喻的运用,而隐喻是比喻手法之一,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比明喻更具灵活性、形象性。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当人们不能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往往会把另外的大家都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作为参照物来表达,这就将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相互关联了,逐渐地,这种认知方式成为一种普遍,在人们的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中成为一种系统性的认知方式。除此之外,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又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不熟悉又难理解的目标域,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从而激活大脑中理解该句所需要的认知图式。隐喻已成为人们认知、思维、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它是人类思维的载体,能够将复杂、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人们在交流中能够更好地表达各自的观点或其他。作者在作品中采用隐喻的方式不仅能提作品魅力,还能让语言风格更具吸引力,更为直接地表达情感。

二、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隐喻在《围城》中的运用可谓是“重头戏”,是整部小说的主要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李梅亭、曹元郎、范小姐等人物的形象特点,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钱钟书先生能够基于中华文化、历史特点、时代背景等元素构建一部具有文化内涵、时代特色的小说,与他的隐喻思维有着莫大的联系。从《围城》来看,其特点大概有如下几点:

(一)联想丰富

《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将两个差距较大的相似之物联系在一起,而这也正是《围城》的特色之一,作品中大部分的隐喻是在这样的两者之间建立,只是这就使读者很难一下看明白相互之间的联系,比如作品中穿着暴露的鲍小姐在留学生的眼里被比作“真理”,“真理”与女人之间其实很难产生联系,但一句“真理是赤裸裸的”就将两者的联系挑明,除此之外,作者还借用对唐晓芙眼睛的描写来讽刺其他女人的大眼睛,将她们的大眼睛说成“政治家的大话”,像这样的写法还有很多,若不仔细推敲,真的很难发觉其中的联系及其中蕴含的奥秘,而这正是《围城》的特色。

(二)形式多样,与其他修辞手法相结合

一部好的作品自然不止一种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将不同修辞手法相互结合,作品中的隐喻可谓是变幻多姿,使作品的表达效果突出。比如拟人手法与隐喻的结合使用,方鸿渐因为假文凭而觉得自己“被吹成一个大肥皂泡”,其中含义充满讽刺,令人寻味。另外还有双关修辞与隐喻的结合,作品中这样描写到:第三位汪太太过了门,没生孩子,只生病。这样一语双关的用法别具风格。

(三)全书风格一致,幽默、讽刺、诙谐

钱钟书的写作风格自成一色,往往是以幽默的方式讽刺现实生活的丑恶现象及一些可鄙的人物,充满机智,饱含知识。正如《围城》中这样一句:一切图书馆本来像死用功人大考试时的头脑,是学问的坟墓。这样的隐喻突破常规,将庄严美好与丑恶相结合,在感官上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除此之外,“这些东西(苍蝇)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将恶心之物与具有高尚意味的“岁寒三友”相提并论,其中讽刺意味可谓绝妙。

(四)使用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俗语、成语构成隐喻

作品中有句话是“总算功德圆满,取经到了西天”。“功德圆满”、“西天”、“取经”这些词汇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作品中对这些俗语的运用使得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用这些积累了民族文化底蕴的词语使得作品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围城》中的隐喻主题思考

对作品中隐喻的主题进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作品所要反映的现象以及作品的深刻含义。那么对隐喻主题的概念合成就很重要,以概念合成为基础来解读《围城》,能有效地构建连贯的心智,并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梅德明.高文成.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2006(3):42-46.

[2]田雪娇.从认知角度对《围城》中英版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2):127-129.

[3]张薇.《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J].南京省计学院学报,2009-10-20.

4.隐喻解读 篇四

英汉成语中的隐喻模式及其隐喻机制的研究

文章以英汉成语为研究对象,揭示和分析成语中诸如显性隐喻、隐性隐喻和类比等隐喻模式.隐喻在成语从字面意义升华的过程中起着工具和桥梁的作用,这一过程就是隐喻形成的.过程.

作 者:李四清 Li Siqing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34刊 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4(4)分类号:H313.3关键词:成语 隐喻 模式 机制

5.隐喻与文化 篇五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站建设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网站浏览获取所需的信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网站来对自己和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网站的建设是否成功、能否推动组织与信息时代的需求相接轨、能否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等话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网站系统的建设涉及到了技术、网络、组织等多方面的领域。在不同的领域中,学者们衡量网站建设成功的标准也不同。网页设计人员聚焦于网站的整体结构布局和美化效果,并以此来评估网站系统建设;程序设计人员则对网站系统的执行效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在网络中的执行速率更为关注;网站管理者则更倾向于通过讨论网站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和体现的主题来衡量网站构建是否成功。

虽然网站构建的评估标准多种多样,但很少有学者从组织学习的整体视角下考虑和衡量一个网站系统的建设。网站系统的构建是组织、企业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而延伸的产品,是组织、企业在信息技术下的数字载体。网站本身就可代表组织、企业。本文从组织学习的视角看待网站系统建设,通过组织学习的组织文化视角,研究近年来不同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网站系统作为一类特殊的组织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个基于组织文化隐喻视角网站建设的评估框架,为网站系统建设的评估提供参考。

2 相关组织文化隐喻理论与分析

2.1 背景

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现象,目前多从五个方面(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化、组织政治和组织模式)对组织进行研究,诠释组织概念,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和理解组织,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分析方法或理论。从组织文化隐喻视角的角度研究组织所产生的有关理论,更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因此从事组织研究的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和发展组织文化理论,每个理论研究都有其准确性也有其局限性,但所有的理论研究均倾向于组织文化不受组织控制却受其影响的观点,如沃尔沙姆(1993 年)研究指出虽然组织文化不能被控制,但其演变发展可以被影响。同时他指出文化隐喻是一种功能强大并且有趣的研究方式,可以广泛地用于帮助学者理解组织概念。摩根(1997年) 也认为文化隐喻模式在引导人们对社会和组织的理解有很强的支持作用。隐喻式的组织文化理论学习适用于深层次的组织分析,它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组织。

2.2 隐喻式组织文化理论

在组织的学习与分析中,隐喻式组织文化分析被广泛地应用,并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文化的理论。其理论发展的基础主要来自于Smircich 所研究的5S 模型。

Smircich(1983 年)研究指出组织文化的学习分析来源于人类学领域,并定义了组织文化研究的5S 框架模型:竞争性管理(Comparative management)、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组织的认知(organizational cognition)、组织的意愿(organizational symbolism) 和无意识的过程(unconscious processes)。5S 框架为组织学习定义了五种组织文化分析视角。

5S 框架可以辅助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组织文化的各类现象。Smircich 认为在5S 框架模型中,前两种视角(Comparative management 和corporate culture)解释出组织文化的独立性或依赖性,可以被认为是组织发展的外因、内因变量,而后面的三种视角则被用于组织概念隐喻分析的延伸,三种视角的隐喻分析不能被完全的分开。在组织分析中,三种视角都将组织隐喻为系统,区别在于组织系统分别是对人们的知识、意愿和信仰的隐喻。Smircich的5S 框架为理解和分析组织提供了一个概括性的蓝图,五种视角为组织学习的隐喻式组织文化分析提供了基础模型。

沃尔沙姆(1993 年)在5S 框架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对组织文化的隐喻分析做了进一步的延伸。他认为以竞争性管理视角进行组织的分析,组织被比喻为一台机器,组织的存在只是为了实现一个明确的不可改变的目标。这样的组织最终会形成一个不灵活,比较僵化的系统。最终组织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变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良后果;而以企业文化的视角对组织进行隐喻,组织通常被看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组织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生存环境中各种不同的需求,以这种视角来分析组织,组织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随着环境和人们的需求变化,组织的性质、目标、模式等也在改变。但这种看法对一个特定环境下形成组织来讲,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分析,它的可改变发展的性质对于组织实现某一确定的目标来讲是一种阻碍[1]。沃尔沙姆通过对组织的意愿视角的延伸,定义出文化和子文化管理理论来解释组织的变化,以此完善前两种组织文化隐喻视角的不足。在文化和子文化管理理论中,子文化是整个组织存在的不同的文化小组为了延续组织的存在而形成的单元文化,并且组织不能以一个单一的整体组织文化来进行概括定义,它应该是由内部多个子文化个体形成的共同体。组织的子文化各不相同,子文化之间的冲突影响到组织的变化,但同时又被组织的整体目标所影响。它们为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而互相改变。这既可以证明组织的机器性隐喻的意义,说明组织的存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同时又支持组织的变化,随着子文化个体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促进组织的目标的相应调整,使得组织的发展类似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另外,沃尔沙姆的子文化管理理论中强调组织文化不能被控制,但其发展可以被影响。

摩根(1997 年)采用了与沃尔沙姆相似的组织文化分析视角学习组织。他通过对比分析日本公司和西方国家的企业组织,提出了企业文化和亚文化的隐喻理论,并指出日本公司是类似企业文化的组织,而西方国家的公司则是类似亚文化的组织。实际上,摩根的企业文化和亚文化隐喻理论也是对5S 框架组织意愿视角的延伸,与沃尔沙姆隐喻类似。并且,摩根的企业文化隐喻更接近对5S 框架的竞争性管理视角,亚文化隐喻更倾向于5S 框架的企业文化视角。摩根的企业文化是以组织整体价值为基础,将组织隐喻为一个价值的系统。这种隐喻需要管理者去发现一个适合整个组织存在并影响组织变化的共同目标,以共同目标为基础,去管理组织,引导组织向实现目标的方向发展。与企业文化相反,亚文化则展示了组织中不同文化小组之间的个体目标与冲突,在解决这些冲突和目标的过程中,促进了组织系统的变化和发展。

罗斯、埃瓦里斯托和斯特劳布(20xx 年)发展了单色文化和多色文化的组织文化隐喻理论。单色文化和多色文化是通过讨论打开网页不同的.时间忍受度,而定义的可以影响组织发展的两种不同文化隐喻。在单色文化和多色文化隐喻理论中,单色文化的人群等待网页打开的时间忍受力要远小于多色文化群体。也就是说,网站系统执行的速度是浏览网站的组织群体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同一延迟时间条件下,单色文化的人群产生负面情绪会更大。因此网站系统设计时,网站组织需要有不同的页面设计去满足单色文化人群和多色文化人群的不同忍耐需求[4]。面向单色文化群体,设计网页需要追求更快的显示速度并适当简化网页结构和内容;面向多色文化群体,网页设计则可以追求复杂的网页结构及内容,适当的降低网页打开速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单色文化和多色文化隐喻理论诠释了不同文化的组织群体在完成组织任务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不同认知。单色文化组织成员习惯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一个任务被中断或延迟意味着组织成员会等待任务的重起,而其他的任务会被持续的延迟;而多色文化成员则习惯多任务并进的工作方式,即他们习惯同一时间执行多件任务,一旦其中的某一任务被中断或延迟,成员会利用等待时间去处理并行的其他任务。这可以被视为对5S 框架下的组织的认知视角的隐喻延伸。

格雷戈里(1983 年)也对5S 框架的共享认知隐喻视角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本土组织文化的理论。格雷戈里认为组织的认知所体现出的文化因素,主要的冲突源于组织中复杂的不同的母语文化。组织虽然由于共同的目标融合了这些不同的母语文化,但这些不同个体文化的冲突依然存在,并相互影响。本土文化是对这些个体文化的隐喻解释。组织是多元文化的组合体,而且文化的分布并不均匀。对于多元文化组织的研究,通过本土文化还原个体行为,分析影响其个人行为的内在文化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内部冲突的根本,辅助协调冲突,为实现组织的共同利益服务。格雷戈里的本土文化理论着重将组织研究作为一个共享知识的认知系统,但相互影响的不同本土文化元素与摩根的子文化也有相似之处,都是组织冲突的根源所在,是影响组织发展的内因。

前面几种理论以组织的社会现象为基础,从不同的隐喻视角进行组织现象的研究,倾向于表达文化隐喻理念和组织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忽略了人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奥赖利,查特曼和考德威尔(1991 年)通过研究人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人――组织匹配理论。在他们的理论中,人会选择加入与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从而获得较大的满意度,而组织的发展也需要由匹配的人群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他们总结出,相似的组织要素(如规模、结构、产业、技术水平等)会形成相似的组织文化,不同的组织要素决定了组织文化的差异性,这也是组织文化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此理论下,人的满意度和胜任能力是评价组织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组织要求组织选取特定环境下具备完成任务能力的人,而人也能对组织具备较为满意的评价。这一理论将人的感觉作为隐喻来分析组织文化,可以被认为是对5S 框架下的无意识的过程的视角隐喻。

2.3 隐喻式组织文化理论分析

在组织的分析与研究中,隐喻式组织文化分析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并易于理解的方法。该方法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由于隐喻的视角不同,研究分析的目的不同,组织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组织文化隐喻理论。其相关的理论都认可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且组织没有统一的确定性的概念。

5S 框架模型理论为组织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五种不同的组织隐喻视角,并对这些隐喻视角提供了一个概括性的抽象解释。5S 在组织研究中可以被形象地比喻为组织分析的不同变量,本文研究的六种组织文化隐喻理论都可以被认为是以5S 框架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学者通过对5S 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延伸,形成一个相对具体的组织文化隐喻诠释。在5S 框架理论中,竞争性管理和企业文化从组织的整体视角来解释组织,分别把组织比作一台机器或有机体,组织的形成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区别在于,竞争性管理对于组织的目标定义为刚性的,不可变的;而企业文化则认为组织目标是持续发展的、可变的。刚性的组织目标,实现目标更明确,组织在管理上更容易,但对于组织的发展与完善有阻碍影响;而变化的组织目标,组织更容易自我发展完善,但管理上更困难。5S 框架的另外三种组织文化隐喻视角倾向于延伸组织存在的内因变量,组织被比喻为一个系统来共享知识,意义或意识。5S 框架的隐喻视角是对组织文化不同方面的分别定义,这些隐喻视角之间可以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例如沃尔沙姆的文化与子文化理论中,文化的隐喻是对组织整体存在的分析,相当于对5S 框架的竞争性管理的一个概念性诠释,同时他又通过子文化的概念对组织进行了企业文化的视角分析,解释了组织自我发展的文化因素。而摩根通过亚文化来解释企业文化对组织发展的推动作用,对沃尔沙姆的子文化做了进一步完善,延伸了5S 框架中的企业文化隐喻视角。格雷戈里则通过本土文化对组织的认知视角进行了隐喻,同时他的本土文化与摩根的亚文化、以及沃尔沙姆的子文化作用相似,是驱动组织发展重要因素,因此,也可以被理解为组织的企业文化视角的隐喻延伸。

5S 框架中的五个视角用于组织研究,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五种视角即相互矛盾,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隐喻式组织文化研究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需要通过对5S 框架的多个视角变量进行隐喻分析,才能更客观的诠释组织的存在和理解组织的发展。

3 组织文化理论在网站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在网站建设中,早在1998 年,W3C(World Wide WebConsortium)组织就定义出一系列的网站建设规范,并称为“WEB 标准”。这一标准被广泛的用于网站建设,是网站建设不可缺少的技术评判标准。也有其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评判网站建设,如学者彭银香从电子商务的角度上提出了电子商务类网站的评估框架体系。这些网站建设的评估多从技术层面去评价网站建设,评估标准有其局限性。

网站是组织或组织的某一个特定目标在网络中的实现,是组织或组织的目标与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将网站系统作为特殊的组织去研究,能够更容易地理解网站系统建设的复杂性。以组织文化隐喻视角思考网站系统,网站系统建设目标更贴近现实社会的需求,网站系统建设的组织文化隐喻评估指标相对更全面、更客观。

3.1 网站建设的组织分析

以组织文化隐喻理论去分析网站组织建设,网站组织需要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看待。它是由网站系统和涉及到这个网站系统的人组成的。网站系统可以表达组织的目标,而涉及到网站系统的人群的能力和态度可以被用于评估该系统组织是否成功。网站系统的建设过程,就是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在网站系统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同人群的能力和态度,可以被视为组织目标发展的内在因素,可以促进网站组织的环境和目标发生变化。整个网站系统建设所涉及的人群可以分为三类:网站管理者,内容管理者(包括系统开发人员、网页设计者、内容维护者)和网站系统使用者。

其中,在推动网站组织的目标实现中,网站系统涉及的三类人群可以被看作组织文化中的三类不同的文化群体,或者被称为网站系统的三要素。类似摩根(1997 年)的组织亚文化群体或沃尔沙姆(1993 年) 的组织子文化群体。三类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网站系统的实现(即组织的目标实现)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在网站系统建设中,这些不同的观点与看法促进网站系统目标的实现、完善和发展。一个成功的网站系统需要回答这三类要素的满意度。如在讨论系统使用者的满意度时,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浏览网站。依据单色文化和多色文化理论,系统使用用户可以被分为单色文化群体和多色文化群体。网站系统为满足这两类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则需要网页设计人员设计不同的网页展示结构,以不同的网页打开延迟时间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系统使用者。另一方面,网站系统组织也需要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者的满意度。

网站组织管理者分为两大类。网站管理者相当于网站的头脑,是网站系统建设总体目标的决策者,同时也是网站系统组织目标改变的决定者,他们的满意度体现了网站系统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内容管理者相当于网站组织的四肢,他们是网站系统技术、功能、内容等目标实现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满意度体现了网站系统实现技术、网页结构和网站内容的目标实现。依据人――组织匹配理论,如果内容管理者的技能能够满足网站系统建设的技术需求,那么他们在实现网站组织系统中就能体现较高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根据人――组织匹配理论讨论网站组织的成功与否,还必须要求管理者具备相应的能力,如:①网站管理者善于发现和分析网站系统中的需求。②网站管理者需要具备善于协调网站组织的不同元素冲突的能力。③网站管理者应善于总结经验,使网站系统建设的总目标适应网站系统建设的发展。④内容管理者是网站建设中需求技术领域的专家。⑤内容管理者善于翻译现实世界的需求,并在网络技术中实现。

通过上述的分析,以组织文化去隐喻网站系统组织建设,一个建设成功的网站系统组织的想象蓝图如下:①建设网站系统组织需要包含五类人群:网站管理者、系统开发人员、网页设计者、内容更新者和系统使用者。②网站管理者、系统开发人员、网页设计者和内容更新者在网站系统组织建设中需要分别具备各自不同能力,以实现网站系统。③网站管理者、系统开发人员、网页设计者和内容更新者在网站系统组织建设过程中具备较高的技能满意度和能力满意度,而系统使用者在使用网站过程中具备较强的使用满意度。

3.2 基于组织文化隐喻的网站建设评估框架

结合上述的隐喻分析图像,关联组织文化的分析理论,成功建设网站的评价框架如。本框架是基于网站组织文化的人和网站组织建设的关系,以网站组织文化相关的人群的能力与满意度为基础,构建出的四层评估体系框架。框架分别为网站组织建设过程中涉及不同组织文化的五类人群定义了不同的能力评价指标和满意度评价指标。

网站管理者是网站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者,是网站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的决策者。因此,网站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的能力,良好的需求分析能力可以实现网站管理者对网站组织建设中组织目标实现的掌控;优秀的目标决策能力使网站管理者在网站组织的战略规划中更好地把握网站组织发展方向,为网站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持;熟练的矛盾协调技巧可以更好地处理和解决网站组织建设中的冲突,使冲突变成促进网站组织建设的动因。而对于网站组织系统的决策者,网站管理者目标实现满意度的高低体现了网站组织系统建设目标实现的程度;矛盾解决的满意度体现了网站管理者对矛盾处理的反馈,良好的矛盾处理过程能够使矛盾变为动因,促进网站组织的建设和目标实现,反之,则阻碍或破坏网站组织的建设;目标改进满意度则体现了网站管理者对网站组织目标的未来发展的认可,较高的目标改进满意度表示网站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好。

内容管理者是网站组织建设中网站系统实现的重要组织文化要素。网站系统内容的管理不仅包括系统功能实现代码编写,还包括网页展示设计和网站内容编辑。本系统框架将内容管理者细化为三类组织子文化人群――系统开发者、网页设计者和内容维护者,三类人群相互补充,共同协作,在网站管理者的引领下,建设和完善网站系统。首先,系统开发者是网站组织建设的功能代码实现的主要技术人员。优秀的功能需求理解能力可以使系统开发者更好地将现实社会的功能需求转化成可以在网站系统中表示的功能代码,实现网站系统功能与现实社会需求的统一;较高的代码功能实现技巧则体现了网站组织的功能代码执行效率更高,系统更完善,系统能更准确地执行功能命令。同样,功能实现满意度的高低说明网站系统功能实现的程度,满意度越高,网站功能实现越接近组织实现的目标;代码编写的满意度则体现了系统开发者对功能代码编写的意见,较高的满意度代表了功能代码更完善、更高效、更安全。

其次,网页设计者是网站组织建设中对外表现的主要负责人。优秀的结构需求分析技巧可以使网站组织页面的展示结构更合理,页面更符合人们的浏览习惯;熟练的网页设计技巧使网站页面代码更精简,结构更合理,网页显示速度更快,网页修改更方便。较高的网页美化效果满意度意味着网站组织的页面显示效果更完美,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浏览;网页代码满意度的高低则体现了网页代码结构的合理性、可修改性的难易程度。较高的代码满意度意味着网站组织系统的对外展示实现的更完善、改进更容易。最后,内容维护者主要负责网站组织系统的内容更新。较强的内容选取技巧和内容编辑技巧意味着网站组织系统的内容更吸引人,促使人们去访问网站;同样,内容选取满意度和内容效果满意度促使内容维护者精益求精,进一步的完善、丰富网站组织系统的内容。

系统使用者是网站组织建设最终的服务目标。网站系统建设是现实组织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实现,系统使用者的计算机使用技巧能力直接决定了系统使用者能否接受网站组织系统,系统使用者是否习惯于通过网站系统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系统使用者的计算机使用能力是评估网站系统建设能否成功必要指标。

另外,网页结构的满意度、网页内容的满意度和网站使用的满意度反映出系统使用者对网站系统的接受程度,体现了网站目标最终实现的程度,也是网站建设是否成功的主要衡量指标。

本四层评价体系框架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为网站组织建设评估建立了定性的指标,本文未对评估框架的各项指标作定量分析。以不同组织文化的人群要素为基础的评估框架,网站组织系统的评估可以根据系统目标的不同,做不同目的的定量分析。该评估框架的各定性指标的定量分析,可以结合现有的一些评价指标作分析参考,如对系统开发者的代码实现功能技巧评估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时,可以凭W3C 组织制定的“WEB 标准”为基础做定量分析的参考。

4 结论

6.泡妞与营销隐喻 篇六

1、可以来强硬的,不怀好意地一轮猛缠,让她“晕”在怀里;

2、施展阴险招数,或劝诱,或激将,或设局,使她欲罢不能,

3、卯足劲儿蕴酿气氛,培养情绪,营造“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气氛,令她春心不已。

哪招能令你桃花朵朵开,小妞泡上来?

许多产品的厂商似乎不善泡妞,总偏好打硬仗,拿广告当刑具,朝消费者一顿猛缠,缠得人家失去理智晕厥过去方才罢休;被泡的妞清醒时分狂骂过分,泡妞的人却还自认技高一筹,礼数周到。

读到这里,各位看官一定明白了;上述我的泡妞之说是一个隐喻。那好,现在我说开了,以警视听:

如果你继续把广告视做具有毁灭性的武器,罗织威力足以摧枯拉朽的火网,强力击溃消费者心理防线,那么你就像以正规军对抗敌人的游击队,耗费大量 ,但只打倒一些树,手法显得粗糙而僵硬。你应该试着认识另一种型态的广告战――反向思考的战争艺术,不再向游击队潜伏的树林扫射子弹或施放毒气,反而播放悦耳的音乐,烹调香味四溢的菜肴,营造一个醉人心志的环境氛围,不战而征服人心,

其实,音乐和菜肴根本就是无形的子弹,广告战也仍是广告战,重点在于将粗糙的手法转为精细,创造出广告战的暴力美学。纯暴力(意指运用广告强势的传播力量)与暴力美学之间,并无何者比较高明的问题,完全取决于厂商对广告理念的认知,亦即到底要加多少广告味在广告里?重咸的广告不见得被消费者排斥,清淡的广告(全球品牌网)也未必讨人喜欢,最终还是得看手法够不够高明。重咸的广告如果像扯着高分贝喇叭招摇过市的广播车,大家都听到了,但并不怎么想听;清淡的广告假使淡过了头,大家尝过就完了,没啥感觉。要调到咸淡合宜,可不简单。

上述泡妞1、2、3,其实谁也不能说哪个就一定百试不爽,百泡百胜。最主要的还得根据那“妞”的整体素质特点,着重编织泡妞计划。但有一点,也是根本一点,你得有雄性荷尔蒙,你得有雄起之志。。

OK,潜力市场正在向你叫嚣:向我开”泡”!!!

7.解读《刺猬的优雅》中的动物隐喻 篇七

法国知名畅销作家兼哲学教授妙莉叶·芭贝里 (Murie Barbery) , 1969年出生于摩洛哥。她的第一部小说《终极美味》一经问世就获得了不少文学大奖, 而第二部《刺猬的优雅》出版后反响更盛, 英国版和美国版同步上市, 网络销售量已超过一百万册。《巴黎人报》曾评论道:“全民公认, 原创、幽默生动、令人爱不释手的一本小说。”这本小说以巴黎高档住宅区的一栋公寓为背景, 以两位年龄、社会背景迥异的女性为主角, 以刺猬、金鱼、猫等动物为隐喻手法, 表现出作者对人类社会现实的思考, 对生命意义真谛的追寻。本文从人文主义角度, 结合当代隐喻理论, 通过对书中动物隐喻认知的分析, 旨在解读作品中所折射的生命真谛和艺术哲理。

二、当代隐喻理论与文学

世界上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人类世界珍贵的灵魂宝库。为了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些珍贵作品的内涵主题, 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使用文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隐喻, 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 大量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 使作品的意义更加深邃和耐人寻味。当代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美化手段, 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广泛地存在于人类日常说话之中。隐喻, 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无论是语言还是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学, 与隐喻之间的联系都密不可分。因此, 结合当代隐喻理论, 对作品中的隐喻意象进行深层次的解构是非常必要的。

1. 隐喻的定义

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的定义、本质和功能进行了解读。以往的理论认为,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美化手段。Lakoff指出:“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 (Lakoff, 1980) 。其中关键词是“理解”和“经历”, 这两词是使用, 使得隐喻超越了文体学领域, 进入了认知语言学范畴。隐喻, 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 还涉及思维和认知。随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学者们普遍认为隐喻的本质就是一种认知现象 (束定芳, 2008) 。隐喻理论还涉及两个概念域, 即源域和目标域。源域, 指的是已知的、熟悉的认知域;而目标域指的是新的、抽象的、复杂的认知域。人类就是用已知的认知域的经验理解、认知另一个认知域。当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新的目标域上, 目标域因源域而得到部分认知和理解。

2. 隐喻与文学

Richards曾在《论隐喻》一文中指出, 隐喻是思想间的借用。而隐喻的意义之所以产生, 是两个事物, 即两种思想, 相互活跃作用的结果 (Richards, 1936) 。当遇到复杂、抽象的概念或情感时, 人们往往寻求另一类词来进行表达和认知, 这是隐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隐喻修辞, 隐喻使得文学作品用词简约而意义丰厚 (覃承华, 2003) 。看似简短平实的语言, 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文学作品由于有了隐喻思维和隐喻修辞的运用而更显得丰富深邃。由此可见, 隐喻理论与文学作品是息息相关的。

三、解读《刺猬的优雅》中的动物隐喻

《刺猬的优雅》出版以后反响巨大, 除了赢得评论界极高的声誉之外, 还获得了5项文学大奖。故事发生在巴黎的一个高端住宅区, 小说主人公是看门人勒妮和少女帕洛玛。小说以巧妙的艺术构思, 借助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邃的动物隐喻折射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境遇的思考。本文从人文主义角度, 结合现代隐喻理论, 从小说中涉及的动物着手, 解读其中动物的隐喻意义, 以期解构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生命真谛和艺术哲理。

1. 金鱼:一群过着沉闷、随波逐流生活的人

小说当中最先且反复出现的动物就是金鱼, 一直在有限空间里游来游去的金鱼。帕洛玛曾在日记里提到, 金鱼的一生即是“在金鱼缸中度过一生, 最后终结于尸袋之中” (妙莉叶·芭贝里, 2010) 。她不想像金鱼一样活着, 因此打算在她13岁生日前死去。这段开场白令人震惊, 因为她并不是一个生活窘迫、生无所依的人。恰恰相反的是, 她生活在上流社会。父亲是国会议员, 生活富足无忧。芭洛玛的智慧与哲思让她足够有能力洞察身边的每个人身上的善良与愚昧, 骄傲与软弱, 母亲的敏感与衰弱的神经, 父亲的邋遢与和蔼, 姐姐的自私与傲慢。都说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清澈的, 帕洛玛也是如此, 只是她的眼神里多了一些神秘, 她总是能关注身边具体的某一事物, 无论是人, 还是鱼缸里的鱼, 还是一只猫, 一本书, 她会在这些物质化的生命上停留, 思考, 拍摄。她对事物是敏感的, 却也是客观的。客人来家中聚餐, 滑稽而敷衍的谈话, 女人悄悄拿起食物喂着她椅边的两只猫, 父亲焦灼地打着电话, 母亲忽然哭泣……这一切她都看到了, 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所有热闹与伤心。在她的镜头前到目前为止, 这个世界发生的种种都显得冰冷, 每个人见面都绅士般地用着敬语, 看似优雅, 看似富有怜悯关爱之心, 但之间早已毫无真诚的交流。她想逃离这个虚假冰冷的“鱼缸”, 所以决定自杀。她决定在死亡之前拍摄一个影片记录点什么。因为, 她相信, 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常的一件事。但是有意义的是, 你在死亡的那一刻, 正在做什么 (妙莉叶·芭贝里, 2010) 。帕洛玛是一个聪慧有灵气的女孩, 小小年纪, 早早看透了人性。眼神清澈深邃的她, 早已透过浮华看见腐朽, 透过平凡却能发现睿智, 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和看门人做好朋友的原因。

2. 刺猬:内心丰富、才华横溢却竖起“防卫的刺”抵御外界的冷漠和偏见的一群人

刺猬一直以来是“外表冷漠、孤僻、内心柔软”的形象。在法语中, 刺猬还可以暗指那些难以接近和相处的人, 但是很难将刺猬与优雅联系在一起。在这部小说里很难发现有刺猬的实体形象存在的场景。但是, 我们总是能在两位女主角的身上发现“刺猬”的影子。女主角之一的少女帕洛玛是生活优越、天资聪颖的富家千金, 但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在大人眼里是一个“浑身有刺”的古怪孩子。

另一位女主角是女门房勒妮。帕洛玛说:“勒妮,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门房。” (妙莉叶·芭贝里, 2010) 勒妮是这栋高档住宅区的看门人, 但没有谁会注意到她, 一个五十多岁、不修边幅、矮胖的看门人太太。在外人看来平庸不堪的看门人, 却有着一颗高贵的心。虽然她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 房间里却收藏着各种图书。空闲下来的时候, 她会独自坐在窗前, 一杯茶, 一包黑巧克力, 悠闲快乐地阅读来度过一天。两位女主角虽然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 却是不折不扣的同类。她们习惯和周围的人保持距离, 帕洛玛眼中的勒妮“满身都是刺, 是真正意义的坚不可摧的堡垒, 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 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妙莉叶·芭贝里, 2010) 。她们都厌恶社会的麻木和虚伪, 对世界有独特的看法, 虽然才华横溢, 却习惯竖起“防卫的刺”来抵御外界的冷漠和偏见。

3. 猫:反映出不同家庭背景对人的期待

猫是法国家庭普遍豢养的一种宠物。每个家庭所养的猫, 折射出这个家庭的影子。女门房勒妮的猫, 名字叫列夫。因为她喜欢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这只猫就像勒妮一样, “不大在融入同类这方面下功夫”。帕洛玛家的猫名字叫宪法和议会。她的父亲是国会议员, 母亲是文学博士。另一个有桥梁作用的重要人物小津格郎也养有两只猫, 这两只猫的名字叫吉蒂和列文, 同样取自托尔斯泰的作品。猫在这部小说中起到了媒介作用, 它让勒妮和小津格郎熟络, 让两个刺猬般的人放下“防卫的刺”, 建立信任并成为挚友, 让读者感慨“只有频率相同的人, 才能看见彼此内心不为人知的优雅”。

四、结语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性格迥异, 身份地位都各不相同。但是正是这些平凡又不同的人物, 塑造了法国的现实生活。这些人有看门人勒妮, 日本人小津格郎、少女帕洛玛等。文中还描写了一些流浪汉等普通角色。各种角色交织在一起, 为读者构思了一个法国小世界的缩影。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三种动物:刺猬、金鱼和猫都有特殊的隐喻作用。小说通过对两位女主角的生活描写, 将人类追寻生命真谛和艺术哲理的过程勾勒得淋漓尽致。小说的最后, 因勒妮的意外死亡, 帕洛玛放弃了自杀的计划。因为她已经懂得, “在偌大的世界中, 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 (妙莉叶·芭贝里, 2010) 。人之所以感到孤独, 是因为不被理解。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药还在于自己。或许每个人都是生活在“鱼缸”之中的鱼, 每个人都是被身边不了解的人包围着的。但是求解药的方法, 不一定是要坐困愁城, 却可以鼓起勇气, 冲入未知的世界, 也许会发现新的希望。只要有希望, 人生的意义便会源源不断。原以为一成不变的人生, 就能活出另一种可能。

摘要:法国著名女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第二部小说《刺猬的优雅》, 以法国高级住宅区的一栋公寓为故事背景, 描写两个性格“带刺”的女主角迥异的生活环境和相同的心境。书中以反复不断出现的动物:金鱼、刺猬和猫等动物形象隐喻表达出作者对世界的看法。本文尝试从人文主义角度, 结合当代隐喻理论, 通过分析小说中动物形象的隐喻内涵, 解构小说中所折射的生命真谛和艺术哲理。

关键词:刺猬的优雅,当代隐喻理论,生命真谛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Richards, 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3]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4]覃承华.论语用理论视域下文学作品中隐喻功能[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 .

8.狄金森诗歌中的新奇隐喻解读 篇八

【关键词】情感隐喻 诗歌 源域 目的域

一、背景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著名抒情女诗人。她一生未嫁,归隐幽居,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为后人留下了近1800首别具一格、内容丰富的诗歌。她的诗歌自发表以来,在学术界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但是,最终一致的看法是,狄金森为美国文学做出了重大独创性贡献。狄金森的诗歌处处可见新奇的、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例如“‘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头脑比天空辽阔,攀登达到高贵的心”等。

二、理论介绍

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抽象性的语义主要就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跨域隐喻而成。隐喻不仅仅是个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隐喻可为我们创造现实,可成为我们未来行动的指南[1]。抽象的概念来自较为直接的基于身体概念(感知概念和肌肉运动概念)的隐喻性映射[2]。隐喻意义是认知主体、本体、喻体、喻底、语境这五个因素在动态综合作用下所产生出的结果[3]。从隐喻与相似性关系角度可将隐喻大致分为: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喻底较为明显存在于本体和喻体之间) 和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本体和喻体在认知主体作用下建立相似性—喻底)[4]。事体之间的相似性是形成隐喻的原因之一。但是另一方面,隐喻也可以创造相似性,新奇隐喻多属此类。近年来,隐喻已成为众多学者的中心研究课题。本文将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狄金森诗歌中的新奇隐喻,以期达到更好欣赏狄金森诗歌的目的。

三、狄金森诗歌中的新奇隐喻探析

狄金森的诗歌反映了她独特的个性。诗歌创作源自生活,狄金森的诗歌也不例外。她的诗歌处处体现出她对生活、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体验。虽然她终身未嫁,但也尝过爱情的甜蜜和辛酸。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消失,有甜而不腻的喜悦、炙热而蕴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沉痛、绵绵难绝的长恨。爱,是她诗歌题材的重心。她关于爱情的诗歌清新又别具一格。请看下面诗歌。

“为什么我爱”你,先生?

因为-

风,从不要求小草

回答,为什么他经过

她就不能不动摇。

因为他知道,而你,

你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

我们有这样的智慧

也就够了。

闪电,从不询问眼睛,

为什么,他经过时,要闭上-

因为他知道,它说不出-

有些道理-

难以言传-

高尚的人宁愿,会意-

日出,先生,使我不能自已-

因为他是日出,我看见了-

所以,于是-

我爱你-[5]

这首诗歌诗人将见到爱人时的反应与小草对风、眼睛对闪电的反应作比较,表达了“你出现,我爱你”这种自然而然、无法抑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爱。接着又把爱人比作日出,用看见爱人来比作看见日出,表达瞬间出现瞬间引起心底涌动的强烈情感。其中的隐喻独特,意象鲜明,语言凝练、质朴,富有表现力。虽然是一首抒情诗,却能引起思考。什么是爱情?它为什么会发生?是关乎财富、外貌、学识、地位,还是纯粹的心灵吸引?无法解释、不可捉摸。

在狄金森的笔下,世间万物都是她创作的灵感源泉。请看下面这首诗歌。

How happy is the little Stone

That rambles in the Road alone,

And doesn't care about Careers

And Exigencies never fears –

Whose Coat of elemental Brown

A passing Universe put on,

And independent as the Sun

Associates or glows alone

Fulfilling absolute Decree

In casual simplicity –

(http://www.bartleby.com/113/2033.html)[3]

乍一看,這是一首写小石头的诗歌。整首诗歌像是作者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但是,她想表达什么呢?细细品味,可以发现,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关于“快乐”的主体。这里诗人用拟人化的、能感到快乐的、不介意、不害怕的小石头来刻画诗人自己,说明幸福是一种平静的状态,是一种身体与心灵的平衡。诗中用“道路”来映射“生命旅程”,宇宙喻指生活的空间,太阳喻指独立自主的、强大的、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快乐人。诗句“And doesn't care about Careers And Exigencies never fears –(从不介意荣辱浮沉 从不畏惧危机发生 )”体现小石头无忧无虑,不受外界所左右。这两诗句和后面的句子都体现“有力量是向上的”“快乐是向上的”这两个概念隐喻。同时概念隐喻“生命是旅行”贯穿着整首诗歌。狄金森的诗歌主体丰富,不仅有涉及爱情、自然的,还有不少至臻的哲理诗,其中独特鲜明的隐喻使她的诗歌脍炙人口。如: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这首诗中,诗人将书跟船和骏马作比较,说明书的作用和优点;在《成功的滋味最甜》中,诗人将“成功”这一抽象概念喻为一种可以品尝出甜味的食物,意象鲜明,让人感同身受,难以忘怀等。

四、结语

思想与诗歌为邻;隐喻是诗歌的生命。狄金森的诗歌中包含着丰富的新奇隐喻,常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丰富的遐想。她的诗歌创造了很多相似性,建立了若干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由于诗歌常常依赖于隐喻表达,或者说,也正是隐喻使得诗歌意境深远。难怪有人要说隐喻是诗歌的语言,语言是用旧了的诗。而有人说,狄金森是自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就驾驭英语的能力而言,甚至把她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可以说,狄金森是世界上影响最大、拥有读者和学者最多的女诗人,不是之一,而是唯一。通过多读含有丰富新奇隐喻的狄金森的诗歌,相信对于丰富读者语言表达,开阔思路,和培养隐喻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156.

[2]Lakoff, George & Johnson, M.1999.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University of Oregon:497.

[3]Dickinson, Emily. 1924. “How happy is the little stone”, Complete Poems. Retrieved Jan. 15, 2013, from http://www.bartleby.com/113/2033.html.

[4]Wang, Yin【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76-503.

上一篇:愧疚四年级作文下一篇:生物医学英文版的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