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共10篇)
1.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一
回归本色 还语文教学简约之美
保康县马良镇小学 李萍 联系电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学习语文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变成了热闹的街市,抹去了本色,走了误区。课堂上“语文”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问题集中表现在:大量声音图像信息的多媒体课件充斥课堂,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太少;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被大量挤占;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的大量空间。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应怎样回归本色,还课堂简约之美呢?
第一、落实字词教学,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从小打好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在许多的公开课上,教师都因许多花里胡哨的安排,而忽视了字词的训练,在课堂上没有花时间去纠字音,辨字形。特别是在中高段,字词教学都已经忽略了。著名的特级教师陈金龙老师执教的《白鹅》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落实字词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字词的读音,写法,理解字词的意思。他先让学生自由读词语,然后检查,检查过程中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重点指导。为了让学生理解“净角”的意思,教师视频出示了净角的脸谱,让学生轻而易举的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如果每一个老师都能像陈老师一样把字词教学落到实处,我们何愁学生学不好语文呢?一堂语文课,不管你如何设计,如果不让学生在课内识字、练字、用句,把基本的字词撇开而单纯地进行人文教育或任何名义的其他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异化,都是有悖于“本色语文”的。
第二、体现以读为本,完完全全教语文。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语文课没有琅琅书声,犹如鱼儿没有了水,只有“熟读”才能“精思”。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应该走出“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模式,重视“读”这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真正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时,我分不同层次,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多次朗读这首优美的诗歌。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划出字词,找出文中描写了秋天的哪些事物。细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了诗歌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悟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课文美在哪儿。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美美的读一读课文。学生在多次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享受到了秋天的美好,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三、引导孩子想像,简简单单教语文。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这正如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撑起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教学《游子吟》一诗,我借助课件指导学生反复吟咏,边读边想象诗人准备外出前,看到慈母借着微弱的灯光为自己缝制衣服的情景,通过影象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震撼,体会伟大的母爱,最后发出由衷的赞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课后练笔,描写母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就不困难了。又如《泊船瓜洲》一诗,我引导学生抓住“绿”字,想象春姑娘有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绿装,让学生仿佛进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此再三诵读,就不难体会诗人对江南春景的喜爱了。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思乡。
总之,要想回归本色语文,就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教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要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语文课堂,追求语文教学的简约之美。
2.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二
一、花样百出,华而不实
许多教师一味追求语文教学过程形式上的华丽。一堂语文课,总是少不了色彩丰富的课件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几乎每次去教研中心,我都能听到如下类型的课。教师课前选定一个主持人和四个小组长,课堂全部交给主持人,由主持人组织四个小组长,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去讲授某一问题,教师和其他学生一样,只需当观众。偶有综合素质强的小组长,能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给大家带来乐趣,但很多时候,组长们只是照事先做好的课件念一遍即可,可想而知,教学效果是单调乏味的,而站在一旁的教师往往束手无策。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学生做笔记,有的时候,就是作为听课教师的我想记一记都没能赶上节奏,这样的语文,也许真的是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
二、不顾学情,刻意求新
每逢教学开放日,有些教师总会紧张不安,他在想,该用怎样的课改来迎得同行的好评。记得有一次去一所省重点高中听课。上课的是一位年青教师。他讲的是《望海潮》。这位教师在简单介绍柳永后,全班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然后就安排学生分组出高考题——假设自己是高考语文出卷人,以此词为例,将会怎样出题,答案又该怎样表述。很显然,这位教师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出高考题的方式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貌似新颖,然而一堂课下来,学生收效甚微,学生出的题基本上与此词思想、艺术不着边际,以致于下课了,大部分学生都还不知道这样一首词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
高一的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就要他们去出高考题,显然这样的要求过高。不要说让学生出,就是让这位年轻的教书自己出,也未必能出好。所以,我们在追求新颖、多样的教学过程、方式时,切不可忽视我们自己的教学对象,他们的基础,他们的能力,我们都应心中有数。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时,我们才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三、忽视基础、眼高手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之于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课堂内外都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去积累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我常跟学生讲:“所谓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文字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更有效的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试想,写起作文,标点符号都不会使用,几乎满篇都是逗号,每段末尾才见一句号,有的甚至连句号都不会写,用的是“.”。这样的学生如何去传承祖国优秀、精深的传统文化呢?
也许,这样的错误与当前的语言环境、社会环境是有关联的。广告中,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故意使用错别字;平时习惯用电脑,手写的东西少了,文字运用起来,自然会手生。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就应当引起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敏感,而不是做得与此相反。
四、课件泛滥,缺乏激情
我总认为学语文、教语文都是一种享受。如果一位语文教师能够将自己体会到的温暖、热爱、愤怒、怨恨都本色的传递给学生,与课文作者一同思考社会人生,一同喜怒哀乐,那么他的语文课一定是精彩的。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却不是这样做的。他们总喜欢用课件,甚至以为,没有课件便不叫“新课改”。偶然断电,或是多媒体设备出了问题,就无法正常上课,只好让学生自习了。他们面片的认为,课件形象生动、丰富多彩,且能增大课堂容量,而且操作起来,轻易简单。殊不知,久而久之,学生会非常讨厌这样的语文课,因为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相关知识,更少不了教师本色情感的流露,学生渴望教师引领着他们去体验语文世界的美好情境。更何况,很多教师的课件就是简单的从网上下载,根本没有什么个人的东西,这样的语文课,也许学生都可以去讲。
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的。确实需要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借助多媒体,但千万别忘记,它仅是诸多教学工具中的一种。作为教师,不能“迷信”课件。
五、只有高考,扼杀兴趣
虽然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无法回避高考,但身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我们的教学,绝不仅仅为了高考。语文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我们时刻都在使用这门学科的知识。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兴趣是行动的先导。总有教师,眼中仅有高考,认为语文教学都是为高考服务的,总认为语文课本中,文言文是最重要的,其它课文都可讲可不讲。多余的课,他们就给学生讲题。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有何区别?
如此功利,教师教不好语文,学生自然也学不好语文。
正如生活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平凡、真实、快乐呢?也许是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太高,而即使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真的践履笃行。教语文一样,简单的、扎实的去做,回归到语文之本色——听、说、读、写上来,一课一得,学生定会收效颇丰。
摘要: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我们在取得丰硕成就的同时,当前语文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花样百出,华而不实;不顾学情,刻意求新;忽视基础,眼高手低;课件泛滥,缺乏激情;只有高考,扼杀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着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色。
3.朗读教学回归语文课堂的本色探索 篇三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教学 美 回归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05
众所周知,汉语语音具有音乐美的特质,汉语文字适宜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其中的“读”是指朗读或诵读。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把朗读教学定位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盛行的“习题训练”因其“高效出成绩”而被广大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奉若至宝,广泛采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师以精于讲解为荣,总害怕讲得不够深;学生以善于答题为荣,总担心记得不够全。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斥着习题和训练,课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没有了琅琅书声,没有了语文的本味。
一、让学生读出声音
古时的课堂推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这种学习方法在现在的人看来必是不切实际和低效率的,但这恰恰是强调“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读,既是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的重要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读出声音,这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在鲁迅先生的印象中,朗读是幼时学习的主要方式,“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笔者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回想一下,自己的语文课堂中,恐怕“读书声”是少得可怜。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都认真遵循着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把课文完全用“传”“授”“解”的方法“讲”给学生,严重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上,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多不过七八分钟,少不到三五分钟,反而急不可耐地转入对课文的讲解和大量的习题训练中去。殊不知,学生连熟读课文的机会都没有,字词都还生疏,如何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呢?
二、让学生读出自信与美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那些课堂上总是沉默寡言的学生往往表现为不爱学习,精神不振,他们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从而失去自信,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朗读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作为语文教师,想让自己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那就从让他们大声朗读开始吧。
自信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课堂上大声朗读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特别是平时少受关注的学生创造大声朗读课文的机会。科学研究表明,朗读时会引起胸腹大幅运动,这就是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使大脑得到放松,心情也就变得爽快起来,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养成。自信是学习的加速剂。语文课堂上教师还应多正面评价大声朗读的学生,让学生早日走出羞答答不好意思的心理困境。只有爱读书,主动大声朗读,学生才会越读越有自信,越有自信越主动学习。
教育家叶圣陶称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句话告诉我们朗读的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与作者的心灵沟通。笔者认为除了“美读”还要“读美”,即是除了读出作者的感情还要读出自己对美的感受。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既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还要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朗读中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读出节奏美、音韵美、情感美。
三、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人生的感悟
朗读是一种“再创活动”。朗读者通过自己的声音形式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的音韵美,同时融入自己的分析、理解,感受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经过这种转化,一个书面形式存在的艺术品,便成为口头形式存在的新的艺术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项目里面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理解了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读中获得人生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
作者通过文本想要告诉我们的那些人生感悟和生活启迪,需要我们不断去读,反复吟诵才能有所收获。课堂上通过朗读,我们收获的是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中的那份父子真情;通过朗读,我们收获的是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对社会辛辣、尖锐、深刻的洞悉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通过朗读,我们收获的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高洁志向和人生理想。许多作品由于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就更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朗读,一点一滴去体会,去感同身受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人生感悟,指导今后的人生道路。
4.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四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伍连珠
摘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又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实。基于以上两点,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要融合新课改创新精神,努力创建一个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又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学生看着一篇几百字的短文经常大嚷:“我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作文课上,好多学生面对着作文题目,不是积极地去寻找素材,构思篇章,而是在桌上同时摊开几本作文书,从这篇文章上剪个头,再从那篇文章上裁个尾,中间东拼一句,西凑一句。看着一篇篇令人啼笑皆非的剪辑式的作文,笔者不禁有些酸楚,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丧失,是学生语文思维的退化和萎缩。
近日,在一次阶段考试中,笔者发现有好多学生面对语文试题心不在焉。学生在考试中这种极度轻松的表现,正是因为学生丧失学习的原动力,也就是缺少对知识强烈的渴求。学生这种无所谓的、极度轻松的表现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前途,还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于是, 经过我们的研讨,觉得诗歌鉴赏的教学我们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一、自主预习,设疑激趣。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绝佳途径,也能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习诗歌的前一堂课,要及时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可以留一些问题让学生完成。根据诗歌的特点,你可以设置以下形式的问题:
1、搜集有关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示。
2、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3、写100字左右的初读感言。
4、由这首诗我联想到了哪首诗,为什么。
5、请画出这首诗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6、以“诗人,我想对你说”为题写200字左右的文章。这些作业要避免形式,一定落到实处,学生一定要认真完成,可以独立,也可以合作。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时间,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差的要给予批评。当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通过多姿多彩的预习形式,既可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预习中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巧妙导入,烘托渲染。
1、知诗人,明背景。“文章和为时而作,诗歌和为事而作。”任何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创作背景。学习古诗,只有先了解这个诗人及创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这可以以学生展示预习作业的形式展开。基于学生搜集的作家和创作背景资料,教师巧妙衔接,导入新课。
2、巧构思,激兴趣。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多种手段,巧妙构思,创造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言要极力渲染,有感染力,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因此,古诗课堂离不开反复吟诵。
1、榜样示范,激发愿望。
榜样示范原理是观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学习依赖于重要的榜样示范活动。我建议教师一定要进行范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并鼓励学生会读得更好。这无疑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诵读愿望。
2、自由吟诵,避免齐读。
学生带着强烈的诵读愿望,自由吟诵,情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诗歌。我不建议齐读。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同,情感把握,音高,语速都不尽相同,如果齐读的话,就会使学生为了读齐而读,无形中阻碍了个性发展。
3、学生评价,个体点拨。
由学生评价某一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应该改进的在哪里。这个学生在同学的帮助点拨下反复吟诵,改进,直到同学们满意为止。让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明现,构建一个自由、互助,和谐的课堂。
4、优秀展示,极力称赞。
学生中藏龙卧虎,一定有朗诵特长的人才。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要极力称赞,树立榜样,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学习的榜样。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巧设问题,理解鉴赏。
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我不建议采取逐句鉴赏,这与新课改提倡的教学要强调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是相违背的。因为高考诗歌鉴赏就是以简答的形式出现,为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高考,我建议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展开讨论来完成。让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并掌握诗歌的学习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精心,仔细,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符合学生对诗歌学习的认知规律,即品形象——入意境——体诗情——赏手法——味语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抓住特色,突出重点。一首诗的特色,就是其优秀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我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凸显其学习重点的地位。
3、难易适中,温故知新。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即将进入高二的学生,在高一我们已经学习不少唐宋诗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一道题如果所有学生都不会,或者所有学生都会,这个题的设置都是不成功的。每道题难易适中,题与题之间也要有难易的梯度。知识是具有连贯性的,出题时要尽量做到温故而知新。
4、巧设铺垫,点拨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巧妙的设置悬念去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和引导,时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5、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那就必然离不开小组讨论的形式。我建议可以根据座位的位置来分成若干个固定的小组,最好是6个人一小组。回答问题时要有一人代表发言。要根据发言的情况进行评比。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强调重点,拓展延伸。
每一课都有一个重点,学习重点可以在课前提出,也可在鉴赏诗歌后总结出。我们建议最好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自己能发现这节课应该讲的重点是什么,一定要强调重点,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讲的是什么。要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也可适当启发引导。
六、学生反馈,当堂检验。
一堂课上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掌握的如何。当堂学的内容,当堂消化并当堂检验。一首诗学完以后,最好要当堂背会。可以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谁背得快,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背会。
七、设置专栏,课后评比。
5.让语文回归本色 篇五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中心小学 朱柯吉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可是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公开课,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有限性,语文课变成了偏人文性的“思品课”。为此,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备课、反思两个途径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但是,在一些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本身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教师也为了追求课堂的“其乐融融”,而忽视了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的甚至“语”味难觅。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为此,学生需要有效性的语文课堂,需要语文回归本色。
一、让难觅的“语文味”走进课堂
在执教《触摸春天》这一课中,有一位教师紧紧围绕“盲童为什么能‘触摸春天’”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在反复读后终于使学生明白:是因为盲童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热爱生命,并且作为板书醒目地出现;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又出现了大量的“残疾人作出贡献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说说心理感受,还没说几句就匆匆结束了课堂。作为旁观者,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课堂是丰富了,但这是语文课还是品德课,或者是美术课?“语文味”在哪里呢?
其实,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如课堂上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是热闹了,但课文却搁在一旁;还有一味追求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的“主导性”消失了,换来的是学生“甚微”的讨论价值;更有“来也匆匆,学也匆匆”的课堂教学„„
为此,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我们的课堂发生有效性的改变,让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得”,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锻炼与提高,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而其它学科知识的介入,一定要扎根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为更深入地理解、品味语言文字服务,要使学生明白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开阔视野,最终来促进语文能力的形成与熟练。
二、让语文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是以执教《触摸春天》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联系上下文来了解“盲童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并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同时,抓重点字、词来感悟盲童的内心感受;合理想象,走进文本,走进盲童的内心世界„„在课堂小结时,不要花太多时间,不要拘泥于画面的形式去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可以补充课外的文字材料去阅读,或者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总之,要让语文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语文回归本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精心备课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语文问题,让学生讨论,考虑到学生的难点,及时的指点,使课堂教学焕发自主、探索的活力。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1)、学习范文语言,内化为自身语言。即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和应用新词,熟悉和应用有关句式,积累优美的段落和篇章。这些目标要求大都体现在课后的练习之中。为此,教师可以围绕课后习题精心组织教学,在实践中鼓励学生敢言、敢借、敢用,反复练习,最终,丰富自身的语言。
(2)、建立语言形象,熟练运用能力。如在《触摸春天》一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流连”,体悟感动之情;走进文本,想象“虽为盲童,但主人公能张望蝴蝶飞走时”的情景„„这些都是锻炼学生是否能运用语言的能力。
2、教具使用的有效性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为提供资料、创设情境等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但使用时必须合理, 不是处处都需要用的。如那些写景的文章,同学们大多没有亲眼看过,体会不到美感,可如果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就不一样了。相反,多用,甚至滥用,完全脱离课本,那样反而适得其反,语文课也会变“味”了。如,一段完整的文字片段通过投影,被割得“支离破碎”,反而破坏了完整性,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了。
3、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围绕有效的教学目标后,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1)、教学结构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几乎与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必须安排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提高其有效性。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作为处于主体地位的主人,在经过自己独立、充分的思考之后,朗读或者字词句的训练才能成为主体的学习行为,不然,学生只是听命于教师的教学指向,而无自己的学习目标;只顾揣摩教师的意图,而无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感受,其学习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只有读思结合,才能实现从语言到形象,从形象到意义的转换;只有练思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这门工具,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可是在现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浅,独特的体验又缺乏,更多的是依赖于老师的引导,这就更需要我们让学生从小在课堂上“动起来”,养成积极的能读、会思、善练相结合的习惯。
(2)、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要灵活运用。
朗读是语文教学基本的有效方法。前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现行教材所选编的课文都是思想性强、情感丰富、文质兼美的好作品,课后都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为此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要“精讲多读、以读代讲”。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有选择地读,多形式地读,有反馈地读。
不但要读,更要对字词句的训练,朗读只有与字词句的教学与训练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现在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学生在字词句上训练甚少,所以往往感悟不深,朗读很浅,能力得不到锻炼。
第三,要综合其它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进行完全的自主学习,还是进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是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方法好,有时需要单独运用,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最为有效的。如不同的文体,教学方式、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会有所不同。另外,同一类型和题材的文章,由于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其他学情的不同,也因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途径。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宜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也应体现有效性。但是在实践中,作业的有效性及价值正在偏失。如让学生“搜寻课外资料”的作业设计,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浏览,所以留给他们的只是“只字片语”的印象,学生最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锻炼,往往就出现了“夸夸其谈”的学生,而没有认真思考,读写能力俱佳的孩子。
(二)、教师要多反思,在有效反思中不断提升
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反思对教师很重要。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反思能即使弥补教学中的失误,也可以记下“金点子”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为此,我们要做到:
1、要及时。课中及时反馈,根据反馈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调整弥补,争取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及时反思,把一些好的片断、灵感、经验“固化”下来,深刻地记录在自己的脑海里;及时处理反思结果,完成“实践——反思——指导实践”的过程。
2、要详尽。如实、详尽地记录自己的得失、细节,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查漏补缺。我们既要从整体上思考:一节课是否成功,课时目标是否达到,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程序是否合理?问题分析的条理是否清楚,板书是否科学? 更要学会从细微处进行详尽的反思:每一句话是否恰当,每一个过渡是否顺畅,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是否得当等。
3、要真实。“宁要真实的遗憾,不要虚假的精彩。”一节课后,不管得失成败,我们都应如实地记录。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记录成功的点滴;更要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记“败笔”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这样才能从失败中找到成功之路。
4、要坚持,勤于思。反思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博览众长,形成自己的实践性智慧,才能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需要。同时要于勤思考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思考解决的办法;勤于写,只有将这些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都记录下来,才能促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本色,真正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注重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基础教育》月刊,2007年第1期)
6.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六
2013.3.29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诗歌鉴赏已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对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二轮复习时,要求学生重在读懂诗歌,重在掌握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和以以虚写实).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重在比较鉴赏,重在规范答题。一.【真题共赏】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①.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②.“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12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3、(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
4、(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结构理解能力。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
二.掌握一定术语:(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2)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等。
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习惯用语与解题思路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咏史抒怀、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二)表现手法(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结合,由虚入实、虚实相生,欲抑先扬、先抑后扬,正面衬托、对比反衬,比兴,联想,想像、托物言志、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三)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双关、互文、叠字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三)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起伏、悬念、衔接、照应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四)材料取舍(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繁简有致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四.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西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答: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紫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注]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1)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答:
(2)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答: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题: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
五.课后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少年游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1)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答: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
3.阅读下面两道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答: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答:
课堂训练参考答案: 1.(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2.(1)共同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不同点:王诗中的采莲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采莲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2)王诗:欢悦白诗:惊喜
3.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应根据两首诗各自不同的主题和表达需要具体分析作答。李诗“愁”是主题;而王诗“旷达”是主题,“愁”只起反衬作用(不以远谪为愁)。] 课后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1.(1)以哀景映衬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2.(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7.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七
1、以情趣化策略为指向, 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活动。
古今中外, 关于情趣化教学的著名论述可谓信手拈来, 如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托尔斯泰强调“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 小学生对于情趣化教学更是有着一种强烈的依赖性。有鉴于此, 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情趣化教学活动, 能够在寓教于乐之中赢得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应。比如教学《哪吒闹海》一文, 在揭题之前笔者首先发问:“你们想不想做一位人人夸赞的小英雄?”“想!”“要做一位能打败坏人的小英雄, 自己应当拥有高强的本领。你们愿不愿意学习本领呢?”“当然愿意啦。”“好, 老师今天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师傅。他虽然很小, 但不畏强敌、本领很高、英雄善战。请大家欢迎小英雄闪亮登场!”就在大家热烈鼓掌之时, 多媒体显现了喜闻乐见的动漫小哪吒……有了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 课堂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以生活化策略为指向, 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活动。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犹如“源头活水”, 既可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补, 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 更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素养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如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推敲》时, 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礼貌敲门”“夜晚敲门”进行实际感悟, 并体会阅读“推”和“敲”, 让他们切实体会韩愈对贾岛提出的建议和好处。再以读写教学为例:立足校园生活, 如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 喜闻乐见的课间活动, 精彩纷呈的文娱PK, 趣味浓郁的班队活动, 能够让小学生在感悟童真童趣中逐步实现个性化读写;立足自然生活, 如春天欣赏桃红柳绿、为小鸟“搭窝”, 夏天捕捉鸣蝉、学习游泳, 秋天感受落叶纷飞、品累累硕果, 冬天推雪人、打雪仗等, 让他们在“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中逐步实现知识的不断积淀和人文的厚积薄发。
3、以科技化策略为指向, 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活动。
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自登堂入室以来, 凭借无可比拟的优势功用, 确实为校园课程教学提供了先进独特的良好支撑。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动静自如的直观演示, 能够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 有效激发良好的学习情趣;源源不断的海量储存, 可为教学活动提供用之不完的丰富资源, 还能逐步激发学生的科技意识, 培养他们搜处信息的能力素养;优化教学过程结构, 实现节约化课程目标并不断提升教学质效;在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以及触摸重点、突破难点中较好地实现综合性效果。比如《詹天佑》, 对于居庸关的“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和八达岭的“竖井凿进法”, 小学生通过文中语言描述和合作化想象能够搞懂两种方法的意思;然而对于青龙桥附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却难以自主想象和理解。每次教学中, 笔者总是在“愤悱”状态下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其实际通车情况, 为学生传递一种豁然开朗的振奋感。如果缺乏科技化手段支撑, 事半功倍则是不可能的。
4、以自主化策略为指向, 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活动。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 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生虽然在自主意识和能力方面相对薄弱, 但是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模仿力和可塑性, 并且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于自主教学来说, 既是不可多得的优势, 又是无限发展的内在潜能。有鉴于此, 我们只要善于激励、引导有方, 就能在自主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比如《装满昆虫的衣袋》, 首先出示系列探究题: (1) 通读课文, 从中找出一组三个近义词, 并体会他们的异同。 (2) 文中主要介绍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哪两件事?请用一句话来分别概括。 (3) 结合实际生活, 文中为什么要写爸爸妈妈责怪法布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接着让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在动态巡视中予以适当点拨。然后集体性地总结、树立和提炼。我们只要善于引导、长久坚持,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定会稳中有升、渐进渐强, 并能不断增强他们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
5、以人文化策略为指向, 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活动。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重视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学科及其教学活动的应有之义。再说人的素养有“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之分, 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紧密关联———分则互损、合则共荣。新时期人文素养集中地体现在“强调自我”“弘扬个性”“素质发展”“进取精神”“成功信念”“和谐共进”等方面。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而言, 都是一种既十分必要又非常重要的德善之举。以学生个性培养为例:在某次课外阅读活动中, 起初是一两个之间的分歧, 后来逐步扩大到全班范围, 最后在学生之间针对“狼性”主体自发地开展了一场辩论活动。一方以童话、寓言和传统意识角度, 坚持认为狼性“狡诈、凶残、贪婪”;另一方以“动物世界”为支撑, 坚持认为狼性“聪明、团结、有责任心”等。这难道不是个性化教学绽放的美丽之花吗?难道不正是学生素养的美好体现吗?
8.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八
一、对话文本,倾诉独特个性
语文课文是一个巨大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资源库。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探寻文本中的读写契合点,适时指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丰富的语言材料,以独特的个性体验和感悟与文本对话。
(一)于文本留白处,自由表达。
好的文学作品一般都会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的地方,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留白之处,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当读到“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在这三天里,法布尔是怎么找这只纺织娘的?学生结合个体感知即兴发挥:“法布尔拨开草丛,四处寻找,可是只听到了声音,怎么也找不到纺织娘,这可把法布尔急坏了。”“法布尔循着声音,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他轻手轻脚,就怕惊动了纺织娘。”“天不亮,法布尔就在草丛中寻找纺织娘,露水都弄湿了他的鞋子。”
(二)于情境创设中,个性对话。
要让学生产生自我表达的欲望,教师就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作者想象这株柳的生长情况:“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高原柳恶劣的生长环境,我创设了三个情境让学生想象说话:狂风肆虐的时候,柳树……大雪纷飞的时候,柳树……电闪雷鸣的时候,柳树……学生的脑海中立即浮现了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水到渠成地化为了语言:“柳树东摇西摆,枝条都被吹掉了。”“柳树的枝干被很厚的雪压断了。”“雷电劈断了枝丫,雷火烧毁了枝条。”
(三)于拓展模仿时,内化语言。
学生有语言习得的本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围绕文本的妙词佳句、精彩语段作一些拓展训练,让学生自主模仿练习。坚持这样做,就能够培养学生有效地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比如《莫高窟》中描写飞天的段落很优美:“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教学时我围绕省略号重敲侧击:“还有很多姿态优美的飞天,请你仿照这段话,也来写一两个飞天。”学生在反复读了这段话后,有的说:“有的手捧仙桃,襟飘带舞。”有的说:“有的手持横笛,吹奏乐曲。”有的说:“有的追逐嬉戏,自由自在。”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充分想象,进行个性表达,将习得的语言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
二、阅读摘记,展示独特个性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注重阅读摘抄是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读书做笔记,作为小学高年段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应该让学生展示独特个性。教学中,可以训练多种多样的读书做笔记的方式,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搭建良好的平台。
(一)摘抄式阅读,展现独特的赏析能力。
阅读中,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本摘抄本,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理解和兴趣爱好,及时做好摘记。比如在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课后我就布置学生做阅读卡,内容包括课题、段落摘录、感想等部分,这样的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潜心阅读,提高分析鉴赏的能力。教师要积极指导,对摘记做得好、做得有特色的同学要不吝表扬,经常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对摘记做得不全面或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要耐心辅导,鼓励进步,引导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二)批注式阅读,表达独特的心灵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学生与教师对话之余,还要重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我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这样引导学生做批注:“同学们,这篇散文处处都是细节描写,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包含了人物的很多情感,请你在课文中画出细节描写,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由于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批注式阅读丰富了学生的个体思想和情感,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完成了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三)读后感式阅读,抒发独特的情感。
读后感是结合课外或课内读本开展的一种练笔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读书所得,结合个体的阅读积累,由此及彼发表感想,充分体现了阅读者的个性化。比如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学生有如下感受:
那87个没有光明的春秋,对我们来说会有多么难熬啊!可她却凭着自己坚定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12年来,我浪费的光明足以让无数个盲人享受三天光明,哪怕只是看一下这个世界也好。我在书中目睹了一个奇人对生活的求知欲望,对光明的向往之心,以及她那艰苦而又真实的一生。她用她那颗顽强不屈的心挑战命运,她更用她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警醒了我。
正是融合了感悟的厚度、经历的独特性和反思的深刻性,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个性。
9.实施“绿色课堂”回归本色语文 篇九
“绿色课堂”,尊重生命的独立,呵护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倾听学生生命的“脉搏”跳动,在和谐、平等的师生互动中,共享学生生命成长的真实体验。绿色课堂,摒弃的是高付出,低回报;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为代价来换取分数。
“本色语文”并不是要摒弃高科技、多媒体等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而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不图花哨,只求实在。自然天成,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它应是少修饰多原本的,是少急切多从容的,是少外表多内蕴的,是少强制多自由的。本色语文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与文本对话,与大师对话,一起进行美好的心灵远游。
二、如何进行“绿色课堂,本色语文”
1. 课堂设计,重实效。
追求课堂气氛活跃,方式多种多样,在课堂设计时要注意采取的形式和设计的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是否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靠点点滴滴的语文基础和长期持之以恒的语文实践积淀、整合而成,平时的课堂训练和积累至关重要。因此,课堂设计不应取悦于听众而荒于嬉,课文课堂设计应以扎扎实实促发展为目标。
2. 阅读指导,重读悟。
国家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曾说: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存在的展现。文科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无疑是将文本知识化为已有语文素养的最好途径。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也指出:课堂没有书声是语文课的悲哀,课堂只有书声则是语文课的倒退。他十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读”和“悟”两个字。
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应该切入要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进入个体丰富的感悟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沟通学生与文本的联系,这样,才会透过语言的表层,与作者的心灵一同震颤,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 回归文本,进行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色语文就是要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接触言语用心灵去感知言语。在抓住文本的眼睛——解读出文本之情后,还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抒发教师的情,唤起学生的情,产生三情共振。师之情为文本与学生之情搭建了桥梁。而构建老师之情也是教师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和语言文字的处理。只有让学生沉潜于文本之中,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炉中煤》、《我爱这土地》、《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等这样至情至性的诗文,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体会,才能真正做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达成阅读目标,也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道德修养,使课堂成为净化、美化灵魂的乐园,最终有利于语文教学。
4. 朗读是本色语文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必用教学手段。我们强调阅读教学的根本在于对语言的研习,那如何带领学生去“理会语言,体悟语言”,我想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条是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可以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一篇课文如果不读通读透,而忙着去操作电脑,带领学生看画面,听音乐,课堂上没有了琅琅书声,也便没有了语文味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没了,语文素养也无从谈起。叶老曾说过:“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张定远先生也认为“要教出语文味儿,就要引导学生读,反复读,决不只读一遍、两遍。”不要舍不得给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读书,不要对学生说“时间关系,请大家课后将课文好好读一下”。陈钟梁强调:“随便怎么精简,读不能减。”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应该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引领学生默读,齐读,单人读,接力读,领读,表演读等。读其义,读其理,读其情。
5. 绿色课堂,本色语文更注重“语文味”。
10.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应重视的两点 篇十
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走势, 有两种倾向性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教学目标的扩大倾向。所谓扩大倾向, 是指过分复杂化教学内容, 过分开发语文的功能, 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风土人情, 语文课演变成了“百度文库”。二是教学目标的局限性倾向。高考指挥棒的魔力使得语文教学的功利性更加凸显, 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应试, 培养会考试的学生似乎就是教学目标。笔者在此无意对各种新潮的教学模式评头品足。笔者窃以为, 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的培养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发展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 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应重视如下两点。
一、回归本真应由浅表性阅读走向深层次阅读
阅读对于学生“获取信息、发展思维、体验审美、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学生要形成这种综合能力, 就必须阅读, 而且应具有相当的“读力”。而“读力”的形成, 并非是“答” (答问题) 来的, 也不是“做” (做练习) 来的, 只有实实在在地阅读, 才能形成厚实的“读力”。
笔者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所谓深层次阅读也就是研究性阅读, 这种阅读摒弃了浅表性阅读的弊端, 阅读者从文本的主旨意蕴、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阅读, 充分发掘文本的精髓, 加深对作品深邃内涵的理解。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多为名家名篇和文学精品, 语文教师必须对选文的内涵和选文的特点有透彻的理解。然而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些语文教师囿于教本, 人云亦云, 个性解读缺失, 深层次研读文本能力“先天不足”, 这种“先天不足”成为了制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 教师就必须具有深层次研读文本的水平与能力, 这样才能走进文本、融入文本、驾驭文本。
时下的学生“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 三怕周树人”, 学到鲁迅的文章就感到生涩难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祝福》中, 有两个突出的难点:一是学生难以把握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的作用和贡献;二是学生难以理解鲁迅运用文章来实践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主张。笔者为此引导学生从深层次阅读中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 抓住两条主线:一是祥林嫂的前两次改嫁;二是祥林嫂在鲁镇的生活遭遇。从而对祥林嫂先被封建社会的“夫权”思想毒害 (被迫改嫁) , 后又被“神权”思想毒害 (被鲁镇人认为“不干净”) 有了深刻的认识。夫权是极端封建思想的表现, 神权是颓废迷信思想的体现, 这样学生就认识到了必须以民主取代夫权, 以科学反抗神权。至此, 小说《祝福》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宏大主题就昭然若揭了。
二、回归本真应由教师讲课走向教师讲学
教师的讲学区别于学者的讲学, 教师学术造诣并不需要高深莫测。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的“讲学”包涵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 教师讲学的方法。叶圣陶先生在他的《略读学习国文》中认为:“语文教学就理解方面说, 是习得一样知识;就运用方面说, 是形成一种技能。”硬背死记绝非是语文学习的代名词, 记忆对于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然而学生在牢固记忆的基础上理解语文, 又在深刻理解语文的基础上运用语文, 这才是最好的语文学习。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己对语文学习的理解, 并引导学生在理解语文的基础上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和升华语文。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
当前, 在语文教学训练的方法上, 一些教师采取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相悖的训练方法, 忽视或者根本轻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而片面地企望以大量的习题训练在考试中取胜。诚然进行习题训练很重要, 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应试的需要, 而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那就无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2) 教师讲学的素养。教育学研究表明,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影响是巨大的, 而且甚至是一生的。因此, 语文教师应该多学习, 多读书, 追求“文”味四溢, 力求上懂天文, 下知地理, 满腹经纶, 用自己高深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知识面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多读书、读好书、广读书,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读书不但能积累知识, 而且能更好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所以, 教师不但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从读书中提高语文素养, 更要自身具备厚实的语文素养,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要切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应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 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这就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学习中的渗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特别关注了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吸取与弘扬, 注重了语文教学对人的情感的熏陶和对人格的塑造。从这个层面上对语文教学之本的理解,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既要以语文为本, 又要以人为本, 还要以生活为本, 这样才能够体现语文的本真。
【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推荐阅读:
语文课后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11-18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学案(附答案)08-03
诗歌古代中国07-23
爱国古代诗歌08-16
古代诗歌唯美09-28
古代诗歌阅卷分析08-25
中古代诗歌发展09-21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10-03
古代诗歌与现代音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