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谈安全文化

2024-11-15

文化人谈安全文化(共8篇)

1.文化人谈安全文化 篇一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

一提到“安全”,我们想到的往往是企业生产安全、不出事故。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来说,“安全”二字内涵很广,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安全,更包括生产环节之外的安全,如采购、销售、信息、资金、合同等环节的安全。采购部门如果购进了不合格的原料或部件,可能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销售部门不遵守销售纪律,就有可能危害企业利益;事关企业机密的信息外泄,就可能使竞争对手掌握主动,而使我们处于劣势;资金使用不当或合同签订不力,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处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企业运行。应该说,生产安全对我们化工企业来讲是重中之重,而其他领域的安全也是企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对照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完善形成”的工作方针,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我们有着完善的制度,大家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意识。但其他环节相对来说考虑不多,认识也未必那么到位。而工作就是这样,往往在我们疏于防范的地方出现问题。最近我们集团出现了几个事件,如违反销售纪律事件事件等。这几个事件发生在不同领域,性质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是一时疏忽或故意蓄谋,都给企业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

集团以坚定的姿态进行了严肃处理,起到了警示和震慑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要防范和化解这些领域的风险,就要在企业塑造安全环境。塑造安全环境,制度是保障,意识是基础,遵守是关键。特别是作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制度。同时也要严细管理,主动地去查找问题,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对管理者来讲,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管理就是服务,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也是服务,是为了保持团队向目标稳步前进而不出偏差所要进行的最重要的服务。

完善安全文化需要各部门特别是管理人员提高安全意识。综上所述,各个部门的工作都涉及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更为重要。因为管理人员往往掌握着一定程度的企业资源,出现漏洞或操作失误就将给企业带来风险或意想不到的损失,影响面更广,破坏性更大。对管理人员来说,自身也要提高自律意识,以忠于企业、发展企业为己任,清醒地认识个人工作质量对企业运行质量的影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外部世界的确很精彩,但只要我们提高自身修养,守住本分,与企业荣辱与共,就能不为糖衣炮弹所诱惑,就能从容面对,不为所动。

完善安全文化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生产操作有规程,企业管理靠制度。从规范企业管理方面来说,建立和完

善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刻不容缓。这是做百年企业的需要,更是保护干部的需要。在这种机制的监督下,使企业管理人员长生律己之心,不动贪欲之念。因为所有操作都置于阳光下,置于制度的监督下,使心存私欲者无机可乘。完善安全文化不光关系到企业安全,更关系到集团形象。只有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各个领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各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塑造一支热爱鲁西化工、献身鲁西化工的强有力队伍,才能为创鲁西品牌、做百年企业提供得力保障,才能使我们顺利实现方针目标,到达成功的彼岸。

2.文化人谈安全文化 篇二

正当全国各地认真学习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全会提出的改革发展各项重大部署之际,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大力推广金川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是贯彻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 是安全生产强基固本的措施, 是带有长远意义的治本之策。安全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 对企业来说也是企业安全理念、价值观念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 对推动企业安全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金川集团就是此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

金川集团作为一家集采矿、冶金、化工、建筑等高危行业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长期以来,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遵循“责任、人本、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 秉承“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的理念, 积极探索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律特点, 锐意进取, 务实创新, 在借鉴杜邦、必和必拓等国际知名企业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金川集团企业管理特点, 创造出“五阶段, 四层次”的安全管理模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预防安全事故, 实现企业本质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 实现了零死亡, 零伤害的安全生产最终目标, 实现了企业安全与生产、发展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开创出一套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为全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树立了一面旗帜。

“金川模式”为企业安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撑

金川集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命名的国家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2012年5月总局在金川召开了安全宣传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会, 在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中推广金川经验。2013年8月,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又在金川召开金川安全文化建设经验现场会, 组织协会会员企业参观学习, 推广金川经验。金川集团以杜邦、必和必拓等国际知名企业为标杆, 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打造百年名企的制胜之道, 努力追求零偏差操作、零缺陷管理和零伤害生产, 建立了“五阶段, 四层次”梯进式的安全管理模式——“金川模式”, 他们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 切实提高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创造了安全生产零死亡、零伤害的卓越成绩, 这就是金川经验的核心内涵。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跻身百强名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金川模式”使金川集团安全文化管控水平不断提升,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2011年实现死亡事故为零的历史性突破, 2012年百万工时伤害率为0.024, 连续两年重伤以上事故为零, 与2008年相比, 事故总量下降了84.1%, 顺利实现了“一年降低事故总量, 两年杜绝死亡事故, 三年实现零伤害”的目标。公司发生的最大变化表现为“三个明显”, 即事故总量明显下降, 大多数下属单位实现了零事故;伤害程度明显减轻, 大多数下属单位实现了零伤害;全公司连续三年实现了重伤以上事故为零, 大多数下属公司实现了连续多年无重伤事故。

二是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金川模式”促进了金川集团各个领域工艺系统、设备设施、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程度明显提升;人、机、环匹配化程度明显提升,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管理成本大幅度下降, 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 进而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公司完成了454条3万5 860 m皮带的安全防护, 完善机械设备传动转动部位安全防护5 672处, 完善平台、走台安全防护栏杆2 389 m, 对所有电气设备均进行了人机隔离, 悬挂安全标识、警示标志1万2 560块, 对89个危险要害岗位实行了“红区”控制, 对各工艺系统789个关键变量参数实施了“三区”控制。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等奖, 中国工业大奖, 全国质量奖等荣誉称号, 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91位、制造业第34位。

三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效显著。“金川模式”已成为金川特色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其主要特征是:特色安全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安全制度文化得到广泛认同, 员工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安全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得到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甘肃省安监局的肯定。2011年4月原冶炼厂、2011年10月二矿区、化工厂及2013年5月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选矿厂、三矿区分别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授予“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2011年9月, 《金川特色企业安全文化创建理论模型与引领支撑体系研究》荣获中国有色工业企业管理成果一等奖;2011年10月, 金川集团荣获中宣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等七部委联合颁发的“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四是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金川模式”助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金川集团龙首矿、二矿区、三矿区于2010年8月份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命名为强基固本“五个一百”大中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2010年8月, 化工厂通过了甘肃省安监局组织的验收, 被命名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二级级企业;2011年12月, 镍冶炼厂、铜冶炼厂、贵金属冶炼厂、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公司、汽运分公司和电线电缆厂也顺利通过甘肃省安监局组织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达标验收。

“金川模式”实现五个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在安全理念上实现了新突破。理念决定和指导行动, 金川集团在科学研究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从本企业实际出发, 大胆提出了“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科学安全理念, 并通过努力实践把这个先进理念变成了现实。这是安全理念上的重大突破, 是安全事故理论上的重要创新。从“矿山不可能不死人”, 到“矿山能够不死人”, 再到“矿山可以实现零伤害”, 金川集团的安全生产形势之所以能在四年时间内得到彻底扭转, 并有了质的飞跃,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该集团董事长杨志强为代表的金川集团领导层和以赵千里为代表的安全环保部, 以及各层级员工在安全理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并努力践行这一理念。从安全意识上树牢“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 从严格管理上打造“从习惯养成上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从自觉行动上培养“员工自律自控是实现零伤害的关键”等先进做法, 把实现零伤害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 注重用安全理念来凝聚共识、集中智慧;用安全意识来齐心协力、努力奋斗;用安全文化来自觉行动, 持之以恒, 使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质的转变。

二是在安全目标上实现了新突破。一直以来, 我们把安全生产的最高目标定位为零死亡, 这对矿山企业实属不易, 已经是奇迹了, 至于实现零伤害目标就更是高不可攀。

在很多高危行业企业还在致力于“零死亡”目标努力时, 金川集团已经开始了安全生产更高的追求, 正向安全生产的更高目标攀登, 把“零伤害”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 并把“零伤害”定义为“无隐患”和“零违章”, 致力于用安全文化来解决安全行为问题, 用不发生一次违规违章行为, 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用严格管理和技术手段来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有沟填沟”“有坑加盖”“有台装护栏”等等严格精细的防范措施, 化解各种风险, 使所有的危险都得到有效控制, 确保“零伤害”的实现。

零伤害目标的提出和付诸实施, 是金川集团奉行把企业发展建立在安全状况不断改善, 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上。从表象上看是金川集团突破自我, 向更高的安全目标迈进;实质上则是金川集团致力于把安全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加强预防和消除隐患上来, 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不断提升安全目标的集中体现。

三是在安全管控模式上实现新突破。金川在借鉴杜邦、必和必拓等知名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创造了“金川模式”。“金川模式”的核心强调的是安全管控, 它突破了一般的管理制度、规程和标准, 它围绕人、机、环、管四大要素提供了一套先进、科学、卓越的安全思维模式和安全行为模式;是企业承载特色安全文化建设、实现零事故、零死亡、零伤害, 构筑平安企业的一套方法引领体系。这是对安全管控模式新的诠释、新的突破, 它把安全管控水平从事后管控逐步提升到缺陷管控、系统管控、风险管控, 最终达到文化管控, 从而实现零死亡、零伤害的目标。它突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特征, 涵盖各专业、各领域、各层级, 涉及生产、管理、经营各环节、各方面, 充分体现了安全文化管控的科学化与系统化、精细化与集约化、体系化与机制化、流程化与模式化的管控思想, 形成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良好格局。

四是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金川集团一方面将“五阶段”管控模式融入传统、常规和一般意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提高生产的本质安全化程度, 降低安全风险;比如, 无论走到厂区哪个位置, 凡有台阶的地方必设扶手, 凡有平台的地方必设护栏, 凡有危险环境必设隔离网, 凡有转动部位必设防护罩, 凡有沟井坑洞必设盖板。另一方面又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 在建设过程中将其纳入安全物质文化建设范畴, 作为安全物质文化的延长和提升工程, 并运用安全理念文化引领建设, 逐渐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地生根并被传承为习惯, 实现常态标准化建设, 从而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转变为安全生产标准文化建设, 最终形成安全生产标准文化。

五是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金川集团把具有金川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融入公司改革、发展、转型跨越的全过程, 渗透到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各环节, 努力营造“目标同向、上下同欲、行动同步、责任共担”的安全氛围, 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突出强调了安全文化对企业形象的贡献, 对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作用。并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 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 树立职工的新风尚、企业的新形象, 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金川模式”在五个方面的新突破, 为广大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模板, 开拓了思路。

以安全文化引领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个企业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 既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又要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 精心设计, 周密谋划, 扎实推动。要认真学习借鉴“金川模式”积累的新鲜经验, 大力加强企业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不断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切实发挥其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引领、推动作用。

一是大力加强企业安全理念文化建设。安全理念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南, 是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企业安全管理的精神动力。培育和建立先进的安全理念文化, 首先要找出与先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差距,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并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 从企业以往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中加以总结和提炼;其次要广纳集体智慧,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通过员工的深入讨论和广泛认同, 使先进的安全理念文化完全契合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需要;最后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灌输和导入, 把安全理念固化为企业和员工的安全价值标准, 使每一位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得到彻底净化和升华, 从而使安全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

二是大力加强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企业安全制度文化是安全法律体系、安全制度体系、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标准体系、员工行为规范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综合, 是安全理念文化转化成安全行为文化的纽带。要把全体员工认同的安全文化理念用制度规定下来, 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要坚持制度标准与价值准则的相统一、激励约束与文化导向相协调, 进一步加大安全法规、安全标准、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实施的工作力度,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监督、考核评价等机制, 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等先进的安全理念制度化、模式化, 用制度文化引导和规范各类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 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个工作环节。

三是大力加强企业安全环境文化建设。企业安全环境文化包括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能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工艺技术、设备装置、标志标识、作业环境等硬件设施, 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物质保障。要认真学习金川经验, 通过对人机隔离, 安全防护, 联动闭锁, 关键变量参数、厂区、作业区“三区”控制, 定置管理, 色彩标识等八要素的系统建设, 着力推进工艺技术本质安全化, 设备设施或机具本质安全化, 安全防护与人机隔离技术标准化, 安全标志、标识技术标准化, 作业环境整洁化、定置管理标准化, 人流、车流与物流的有序化, 危险源辨识和分级监控标准化等, 努力实现“人、机、环”科学化匹配, 夯实企业本质安全基础。

3.浅谈企业安全文化 篇三

企业安全文化由安全生产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组成,是以人为本为中心,以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所形成的群体和企业的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员工中的激励安全生产和敬业精神。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惜生命,文明生产”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企业安全的文化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广施仁爱,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的企业安全文化。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就是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的选择和行为结果的统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抓住问题的本质,就可以抛开繁烦的“文化”定义,从中解脱出来。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造就优秀的行为结果至关重要。企业安全文化,离不开员工的认知,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激发员工自发的主观能动性,把保证生产安全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确保生产安全的目标

二、悬挂警示标语,推进企业安全文化

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不仅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彼此关爱,更体现了集体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体贴。在生产区内、围墙四周,到处悬挂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进入厂区,严禁吸烟”等标语口号。只要进入生产现场,无论身在何处,这些标语牌、警示牌,时时提醒你,处处警示你,必须注意安全!

三、抓牢安全巡检,消除企业事故隐患

安全检查是寻找问题所在,与生产中一切不安全隐患作斗争。系统内各要素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及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下,常常出现各种不安全隐患信息,检查是为了得到这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分析系统的结构、要素和功能,采取有效措施,便可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但是,如果没有了自我的责任意识,隐患就不能及时发现,信息就会受阻。安全的责任主体意识贯穿于安全检查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围绕企业HSE安全管理方针,以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员安全培训,企业安全文化是通过教育形成观念产生行为,教育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承担重要任务,安全教育要形成制度,不断进行。只有通过安全教育,才能优化员工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水平。坚持不懈地宣传、加强管理,做到人人懂得爱惜生命,人人都愿意安全生产,都知道设法消灾避难安全理念和行为只有通过弘扬、宣传与学习,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安全意识,才能使大众自律安全。

五、加强安全管理,推进安全班组建设

管理层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要因素。必须提高管理层安全文化素养:一是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科学管理安全生产能力;三是不断完善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严格的安全奖惩制度;四是经常开展工作经验交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五是定期开展创先评优活动,树立安全工作榜样典型。

操作层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础。操作层人员是创造企业效益,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发生事故也往往是因员工思想麻痹、安全意识差引起的。因此,必须强化操作层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科技知识的教育。只有提高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一是对新工人、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并持证上岗;二是开展合格班组建设;三是定期开展全员安全技术培训;四是坚持每周开展安全活动日制度;五是开好班前班后的安全活动会;六是开展技术练兵、岗位比武活动;七是开展危险性预知活动;八是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演习等活动。

六、选树先进典型,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员工在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之中,其行为将自然地规范在这种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规则之中。可通过以下活动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安全文化文娱活动,如举办安全文艺晚会、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安全文学创作,征集安全警句、谚语,编辑出版事故案例,开展“安全杯”书法比赛、篮球竞赛等文娱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党、政、工、团、妇组织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围绕安全文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开展“先锋杯”安全竞赛活动,员工家属安全帮教、安全劝导活动,倡议书等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标语、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加强安全生产宣传。

4.浅谈船舶企业安全文化 篇四

欧阳红辉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船舶企业的快速发展,船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越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对船舶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建设以及扩散,阐述了如何进行船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关键词:船舶企业安全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船舶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保障船舶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促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加快企业快速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一、安全文化的倡导

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就船舶企业而言,安全文化是在船厂多年培育、反映船厂特点、为船厂员工共同认可并不断创新的安全理念和资源配置。在船舶安全生产中,企业安全文化对规范职工行为、保障船舶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优势,事关企业发展大局。一方面,安全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因此,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状态,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共同追求,而这需要企业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近几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船舶企业,虽然国家非常重视,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屡禁不止,人的违章行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重大隐患依然存在,企业疲于应付事故的处理。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是非常不适应的。因此,只有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企业才能精心组织生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从船舶行业大量事故案例来看,基本上都遵循着一个相同的规则,“天灾”甚少,“人祸”居多。虽然事故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主要最突出的是人的安全素质问题,即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贫乏、安全能力有限,尤以安全意识最为根本。由于不安全行为人的意识空间被其他意识所占领,安全意识便无立足之处了。而任何一种意识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如“生死由命”的宿命意识就是传统文化的产物。由此可见,文化者影响意识的深层原因。如果积极地去倡导一种安全文化,把安全工作纳入到这样一个大视野内,就能借助文化特有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扩张力,使安全工作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引发人们安全观念的深刻变化,促进船厂物质条件的改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二、安全文化的建设

领导重视是船舶安全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要想取得成绩,企业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身体力行。船舶企业各级干部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学习安全文化知识,带头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做出表率。要做安全理念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做规则文化的编制与模范执行的带头人,做行为规范的践行者,把目标定位在构筑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供可靠的安全物质保证、塑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上。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企业文化的高度审视安全,善于运用文化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对安全生产的投资要长计划、短安排,严谨周密,既有长期规划、计划,也应有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计划。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理念先行。实现安全生产首先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通过创新运用一系列安全理念,以及持之以恒地理念灌输、理念渗透,促进员工思想、行为转化。要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实现对原有安全制度的理性化超越,以崭新的文化、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统率物质与制度,以含蓄代替严厉,以感性充实理性,把安全管理的效率放在人的素质提升上,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广泛宣传和积极倡导,统一和规范职工行为。要突出职工为生命而学习的理念灌输,紧紧围绕“我”这个中心,突出“我”这个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唤醒员工对安全的自需、自求意识,使员工切实认识到安全是自己的事,健康权、生命权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实现由“学习是负担”向“学习是安全,是为了生命健康”的转变,从单纯追求“效益”和“速度”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转变。要以提升思想境界为着眼点,着力打造持续安全的人文环境,在厂区醒目地方制作安全理念牌板和灯箱,将船厂各施工队学习室打造为“安全文化活动室”,统一制作安全标语,规范安全牌板,更新学习室的各种设施,使员工时时处处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文化信息,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理念的洗涤,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响和历练职工执行理念的意识,提高按章作业、正规操作的能力。

完善机制是安全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不能“上头热、下头凉”,也不能“风吹树梢动,雨打地皮湿”,要想顺利推进,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运行机制,包括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协调机制、考核机制,并需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让文化走进安全,让安全成为文化,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一是要软硬结合,发挥好制度与文化相互调节的作用。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立竿见影的、被动的,而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的,具有其他约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两者要紧密融合,相辅相成,提高其落实的效果。二是要强化行为约束。行为习惯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要利用各种载体形式,不断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控能力,使职工摒弃“三

违”陋习,养成良好的生产作业习惯。要充分发挥班组长、安监员、老工人的作用,使之成为安全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三要加大奖罚力度。惩罚是为了制约,奖励是出于激发。只有奖励而没有惩罚,必然淡化奖励的驱动力。因此,对于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管理和监控,应当做到奖罚分明,促进各类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全员参与是船厂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安全文化是团队文化,它旨在弘扬和倡导所有员工拥有一种安全精神与理念,并靠这种文化的积淀影响船厂员工增强安全自律意识、安全自保意识,自觉遵章作业,实现安全生产。因此,必须依靠群众,动员企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要本着从员中来到员工中去的思路,实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发挥党员、岗员、网员、安全员、协管员、退休职工及群众的管理监督作用,通过定期制作光荣榜、曝光台,及时通报安全生产典型和“三违”人员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安全文化的规范、高效运作。要加大职工岗位培训,区分不同层次,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对一般工种侧重于岗位技能培训,对安全管理人同及关键岗位侧重于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安全不放心人员及时开展安全预防性帮教,通过各有侧重、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员工全员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把安全生产的人本观念与亲情文化渗透到职工思想之中。要引导职工积极建设安全行为文化,参与各类安全竞赛活动,使全体职工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培育职工的安全价值观及敬业精神。要调动职工参与意识,组织和依靠职工积极参与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工作有动力,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设安全规范文化,使职工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一切为安全让路,实现安全抓安全。

三、安全文化的扩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就不会有行动的自觉与主动。安全工作如同推球上坡,众人协力,推动力越大,球体上升越高,稍有懈怠松劲,球就下滑。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舆论工具以及安全岗位培训、安全知识答卷、安全漫画展等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大造安全舆论,切实在职工和家属中形成以下一系列行为理念。

“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第一理念。安全是船厂的天,是员工家庭的幸福和企盼,是社会的安宁和愿望。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不重视安全、不抓安全的干部是不称职、不成熟的干部,是一个单位的重大隐患;一个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标志性指标,是每位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最低标准,必须全面推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实行一票否决。尊重客观规律的安全风险理念。抓安全工作要找关键,我们承认船舶生产是有风险的,但通过加强管理完全可以降低这种风险;对安全工作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在装备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程度的前提下,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管理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特别是群众工作来解决,必须实实在在抓党群部门的工作,特别是社区建设工作。

事故背后有故事的安全防范理念。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小隐患可能导致大事故。拿“海恩法则”来讲,就是一起重大事故背后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船舶安全生产要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上来,主动开展工作,控制事故苗头,预防事故发生;要切实处理好预防事故和处理事故的关系,如果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大轰大嗡”式地开展一些大检查,而忽视或不那么重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和苗头,就成为下一次重大事故的隐患,如此以来,安全事故的发生就会呈现出恶性循环和连锁反应。

赛马机制下的“两条腿走路”理念。企业要保证安全,最终体现在企业员工“这一个”、“这一群”人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挖掘与发挥上,而这“三性”的挖掘与发挥不仅要靠激励机制,同时还要靠淘汰机制。如同一个人走路一样,只用一条腿是不够的,必须两条腿走路才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做到奖要奖得眼红,罚要罚得心痛,把安全与帽子、面子、票子、位子挂钩。违章或搞不好安全就摘帽子、丢面子、减票子、失位子,使职工既违不起章,也不敢违章。

“木桶理论”下的螺旋上升理念。质量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搞质量标准化,就是通过循环往复的竞赛,找出本阶段的“长木板”和“短木板”,尔后采取措施,补上“短木板”,拔高“长木板”,进而实现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即在质量标准化搞得好的专业和较差的专业上狠下功夫,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促进矿井的质量标准化全面发展。

5.文化人谈安全文化 篇五

088313142 殷冠男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之间文化的渗透和冲突越来越频繁。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要在本国传播,而且要跨出国界,融入世界经济文化的大潮中。广告传播中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有目共睹,它是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还是促进了人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文化的交流?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文化是个很复杂的系统。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显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工具和消费品,各种社会群体的制度宪纲,人们的观念和技艺、信仰和习俗。

在营销活动中,追逐利润和谋求发展也许是普遍的规律,但在不同的市场上,这一目标的实现方法和手段也不尽相同。就其原因,就在于营销绝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买卖行为,它同时也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文化行为,它与社会风俗、文化偏见以及人们的意识观念、价值取向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美国广告界知名人士迪诺.贝蒂所言:如果没有人做广告,谁能创造今天的文化?你又能从哪儿为文化活动找到比一种广告媒介更生动的宣传方式呢?国际上的知名企业早已不把广告仅仅作为推销产品的营销手段,以此来传达企业经营理念,塑造与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即“先推销文化,再推销商品”。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处在大碰撞、大分裂、大融合的时期,全球化广告传播变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任何一种传播方式,成为经济与文化全球化最有力的助推器之一。当前品牌竞争已成为经济竞争的决定因素,而决定品牌价值的背后是文化支撑,以品牌支出为代表的全方位输出已成为国际资本大流通的亮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霸权主义的珠联璧合,呼应进军,正在造成弱势民族文化的“断裂”,附加于商品之上的西方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全球化不仅为广告传播带来了广阔的舞台,更带来了重重矛盾,最主要的表现即“文化冲突和文化消失”。通常情况下,全球化广告传播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文化适应模式,二是文化变迁模式,三是全球化标准策略。无论是哪种模式,弱势民族文化都面临生存威胁。因此,在国家、民族还存在的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是必要的,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生存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各民族个性化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选择应该而且必须得到尊重。广告作为物质文明与不同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阵地,更多地表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窗口。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可口可乐、耐克、万宝路、麦当劳等品牌的广告宣传,美国文化中那特有的对“英雄主义”的狂热崇拜精神,那“征服与超越”的那种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自信,那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追求,那种粗犷、奔放、自由而不失幽默的美国精神等,便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大众流行文化。这些品牌已成为美国文化的代名词,使消费者潜移默化地体验着美国的文化。不过,虽然以可口可乐、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消费文化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但并没有出现弱势文化消亡的现象。相反,各民族国家不同的文化渗透中,越来越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积淀而来的,它根植于民族心理中,更偏重于精神意识层面,不会轻易质变。各国不同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手段,广告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形式之一。

广告传播中的文化渗透表现在: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经济与文化的最佳结合。广告传播既是一种商业宣传,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它不仅影响并引导人们的消费,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社会风气、社会文明。广告传播了人类最时尚的文明信息,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不同的生活理念,进而接受了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广告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塑造一定的价值理想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广告塑造的价值理想,或追求健康美丽,或寻求人间友爱,它必须通过积极向上的形象,来引导公众的价值需求,帮助社会营造一种良性的文化空间。

广告传播在引领世界潮流中接受当代强势文化。如“摇滚文化”、“追星文化”、“怪异文化”、“我的地盘听我的”等,传递了异类的文化信息。那种五花八门密集轰炸般的视觉表象,配合震耳欲聋竭斯底里的听觉表象,最大限度地发泄着人们的浮躁压抑、无归宿感和价值重心的感受与情绪。西方MTV音乐频道入主中国,使附着在音乐背后的西方文化价值理念,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极为明显。一些年轻人努力追求的“酷”装束时尚、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都表现着外来文化对中国当前社会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广告传播体现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全球化使各个民族的文化封闭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全球化时代,各个民族的文化难以自主地被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和碰撞。尽管有互相吸收借鉴的地方,但是弱势文化终归难敌强势文化的冲击。在国际广告舞台上,中国的声音非常弱小。1996年以来国际嘎纳广告奖评审,几乎没有中国广告的位置。国外广告咄咄逼人的态势,反映了其背后强大的经济实力。经济全球化成为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基础。发达国家挟其优势,以多种方式叩开了不发达国家的门户。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目标价值各不相同,且长期积淀,根深蒂固,不可能随着经济标准的统一而统一,文化多元化是不会消失的。相反,越是经济全球化,文化的渗透与冲突越激烈。在这样一个时代,对作为经济文化先锋载体的广告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挑战在于广告全球化传播不可避免地遭遇文化冲突,而机遇在于把这种冲突转化为双方共赢的策略。

全球化广告传播给我国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首先,通过广告传播,应在更大程度上借鉴、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发达国家在中国进行的广告传播,给我们带来了物质文明与先进的理念,并融入我们的本土文化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排斥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文化的全球化。其次,通过广告传播,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世界成功广告都是通过传播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广告传播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本土文化的输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应始终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作为广告传播的主要内容,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使它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因此,在广告艺术表现手法上,要多运用中国特有的诗词、民歌、谚语、书法、国画、戏剧、音乐、建筑等艺术风格,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全球消费者不断认同和了解中国文化。

文化的产业化是发达国家文化扩张的重要政策,是占领世界文化市场的重要产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给落后国家的文化产业施加了压力,其中广告传播是文化产业化的突出表现,我们已经感到发达国家文化输出的压力。这种外在的压力必然会形成内在的改革文化管理体制的动力,使我国的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大力加强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主导声音,并输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只有主动出击,才能热

切参与民族文化安全的保护,也才能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

大规模的广告传播给全球文化带来了日益频繁的融合,其中积极的和负面的因素同时存在。广告传播给国家文化安全造成的威胁,是在于“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对于西方广告文化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如企业竞争观念、公平意识及效益原则等应予接受,而对于其中的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商品拜物教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等必须加以鉴别。我们要以自己的优秀文化为后盾,采取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保护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

立足传统文化,保持鲜明特色。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凝集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的东西。尤其是作为有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在其传统文化里出现了大量具有表现顽强不屈、奋勇进取的文化现象,我们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应弘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如孔府家酒广告中的“叫人想家”、人伦亲情、血缘文化,红豆衬衫的“红豆诗”等。可以说,传统文化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广告人要善加利用。全球化广告传播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兼容外来文化之精粹,在各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当然,我们要舍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才能有效地实现广告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坚持文化创新,不断有所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对于民族文化最有效的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最有效的继承就是与母体血肉相连地不断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才有生命力。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著名的“海尔文化”就是融合东西方文化于一身,在继承中创新,在引进中消化,最终根植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

克服思维定势,增强全球化传播能力。在文化市场中,发展中国家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打出去”,不仅要大力出口一般商品,更要积极出口文化商品。要在广告传播中融入独特的中华文化,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仅能避免广告淹没在信息洪流中,还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大放异彩。当然,民族特色应选择各国受众容易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国际广告传播中,我们要增强自己的全球化传播能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人们的品位和偏好都在趋向统一化,由于任何地方的人群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而需要相同的产品,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标准化的主题统一广告宣传,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理智地对待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精彩地影射出当代全球化的意义,即一个民族的经济与文化活动,不仅是单纯地属于本民族,只在本国本民族中得到交流和享用,而是从国家和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具有某种共同共通的经济与文化交往交流的关系。虽然这些国家和民族之间在这种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利益是并不相同的,但趋向却是从封闭、隔绝、拒斥而走向超国界的交往与交流,走向全球性的文化共享。

世界各国文化正向趋同方向发展。我们对外来文化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任何文化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果我们只强调“本文化”的纯洁而反对与“他文化”进行交流和交往,就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拒斥异质文化存在的“文化孤立主义”。广告传播要在对母国文化与目标市场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巧妙寻觅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并架构起东西方文化连接的桥梁。

面对强势国家通过广告传播进行的文化渗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一个国家的文化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强势地位必然造成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强势地位。特别在当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

代,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全球竞争的主要内容。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是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就能够在世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人们都说,广告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广告传递的信息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广告传播扩大了人类文明的成果,改变着许多民族的原本的文化构架。美国评论家波特在分析现代广告的文化功能时说:“广告对社会的影响,目前已发展到可以与拥有悠久传统的教会和学校相匹敌。广告支撑了各种媒体的发展,在大众兴趣的形成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广告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于广告传播是否破坏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安全,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放在某个历史阶段或历史过程来考察,只要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对全人类有益的。我们无意极端扩大广告传播的文化力量,但由于广告传播本身的重复性、大批量化,其隐性的文化影响力不可低估。

6.浅谈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篇六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想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首先得抓好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

一、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一个单位的安全工作关键在基层。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小集体,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搞好班组的安全工作,一是能更好地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二是可以减少工作量,三是可以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四是班组单位小,便于管理,五是班组成员对岗位熟悉,一旦有人提出整改速度快,六是由于实行考核、与工资挂钩,班组人员重视程度增强。

2、有利于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任何人都不愿意受到伤害或者患病,而希望安全。如果把这种愿望化作一种精神财富,提倡“大家一起来向零事故、零伤害挑战”,成为班组人员的共同意志,就容易得到班成员的一致拥护和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有利于隐患预知。由于班组成员对岗位都很熟悉,就容易对潜在隐患(危险因素)事先辨识出来,加以控制和解决(整改)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4、有利于全员参与。由于人员少,便于管理,又与工资挂钩,只要班组长称职,就会使大家站在每个人的立场和工作岗位角度,主动发掘其所在作业场所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因素,从而推进班组安全管理,营造出安全的氛围。

二、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加强基层单元标准化建设。

一是要形成一种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单元的各项制度;二是要落实好岗位日查、班组周查、部门月查制度;三是制定完善各种预案,让班组成员都熟悉;四是要加强引导,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人人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预防事故、减少伤害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关键。

2、加强安全评价及检查。

一、定期对企业进行安全文化评价;

二、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性评价;

三、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

四、定期审查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考评职工是否执行“四不伤害”的作业方法;

五、推行安全责任目标考核,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通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建立起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包括人员、设备、管理、培训、环境等各种要素可靠、完善的安全评价和安全责任体系,并定期进行评价、检查和考核,来及时发现各个生产环节的不安全隐患,有效地促进安全管理水平。

3、严格安全奖惩。

一、不断完善安全奖励制度及对违章违纪的处罚制度;

7.浅谈公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七

1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就是说,劳动过程必须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公交企业的安全生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车辆在营运过程中交通运输安全,另一方面是指公交企业在车辆维修、维护、保洁、加油等后辅助生产过程中对人身、车辆、设备的安全。

安全文化应是人类在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生命的大事,是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是关系到政治社会稳定的大事。对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一切。建设安全文化既是现代工业社会管理及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社会及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它是完善安全管理体制与完善人员行为素质,建设现代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所以,企业应大力推行安全文化建设。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让企业的全体员工具备面对灾害事故及其风险的安全知识、防范意识和行动准则。用安全文化去影响和教育员工,规范员工的行为,科学操作,安全生产,还要让每个员工都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生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促进企业安全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以及激励作用。

导向作用就是要通过企业的安全例会、组织生活会以及各类培训班,宣传教育,帮助员工尤其驾驶员、修理工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员工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教育,强化员工对安全理念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企业要安全与稳定发展,员工的凝聚力非常重要,只有把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因此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作用,要尊重职工群众的政治地位、相信职工群众的政治觉悟、提高职工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政治监督,党员干部要提高服务意识经常深入调度室、线路和车间,及时帮助职工解决的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增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坚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为员工的行为提供合理的精神支持,有效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安全稳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还要发挥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安全生产”思想意识,发挥党员的安全生产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员工不断增强安全信念十分重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带头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以安全生产的实际效果体现党员先进模范带动作用。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用制度规范人、物和环境

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之一,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安全文化来源于企业安全生产实践,又高于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可以说,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种升华,它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

1)对人的规范,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者、组织者、承担者与参与者,是能否做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因此要通过安全例会、调度室的宣传栏及各类培训班宣传教育,规范人的安全理念,增强安全责任感,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责任的理念,达到以往企业“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换,同时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来规范人的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奖罚责任人。

2)对物的规范,通过安全性评价、危险源评估,企业可以对要害重点部位,如油库、加油站、变电房、机具设备的确定,有针对性地对安全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做好安全标示、标牌和标语,同时有重点地对危险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并相应地进行安全技术改造,保证各重点部位达到安全技术标准,使之始终处于安全、良好的状态,以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化。

3)安全生产环境可以概括为物态环境和心态环境,物态环境,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等。企业还可以通过对生产岗位的工作环境的改造,为广大员工营造一个规范、文明、优美、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使员工能精力集中、心情舒畅地上岗及操作,对于遏制人的习惯性违章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生产环境的优化能使安全生产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推动安全工作稳步发展。心态健康环境,公交企业是以马路为车间,行车安全掌握在驾驶员的手上,安全文化是沉淀于企业及职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它是企业职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开展工作,减少抵触情绪,形成职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健康心态环境。

(3)实施科技创新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是实现文化创新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因素。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但是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巨大动力,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强力支撑和客观要求。因此要积极探索公交安全运行管理新路子和新办法,积极推进公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通过科技创新以安全文化的形式作用于安全文化建设。如:采用行车记录仪器、公交智能调度管理系统、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驾驶员的行驶速度和车辆操作进行实时监控,使之具备了超速报警、危险操作报警、车辆技术状态预警等功能,有效提高安全生产运行系数,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8.浅谈如何打造亲情安全文化 篇八

关键词:打造 亲情 安全 文化

目前,煤矿企业都在探讨和谐发展之路,其实,决定煤矿企业能否和谐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的因素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针对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安全文化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工程,是一切工作的源头,安全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矿山的稳定,更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家庭幸福。

一、打造煤矿企业亲情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曾听说过一件中式棉袄救活一个企业的故事。大致情节是这样的:一个工厂面临着停产倒闭,这时,起关键作用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只要有他在工厂,工厂还能运营下去,但这位老质量已经被别的单位看中,用高工资请他,该厂如果失去该老技师,倒闭是必然的,新任厂长正准备把企业救活。想方设法要把老技师留下来,用什么留?没有高工资,没有房子,连基本工资都保不住的工厂怎么能留住热门人才呢?后来,该厂长用“情”留下了老技师,听说,老技师喜欢中式棉袄,但原来的已经穿旧了,于是厂长找来其他员工连夜给他做了一件中式棉袄,并亲自送到老技师的家里,动之以情,利用老技师与工厂多年的感情打开的缺口,感动了老技师,坚决地留了下来。

事情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管理过程中,用亲情可以带来价值,带来其他方法无法带来的效果。多年来,我们成庄矿不断做大做强,这就要求我们的各个体系都必须完善起来,加之因人才需求加大,很多刚毕业的新工人进入采掘一线,将成为煤炭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同时也有很多农轮工在煤矿生产中发挥着主力作用,面对煤矿人员结构复杂的现状,很多工人对煤矿生产的全过程缺乏了解,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中有章不循,冒险蛮干,“三违”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职工因自身或家庭存在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或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使之在工作中分心,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这就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将亲情管理融入到安全管理之中,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一股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一句温暖的话语,可能使职工感激涕零,死心踏地为矿山服务,实现安全生产,自觉遵守制度,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如果煤矿企业缺乏一种亲情文化,领导干部和员工都没有亲情意识。这样的环境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破坏力是巨大的。用亲情管理会给员工带来价值,也会为企业带来优势。

二、亲情安全文化应融合“科学管理”于一体,与企业文化达到完美结合

针对中国的文化大背景,亲情安全文化管理更符合人们的心里偏好,人们更容易接受。而煤矿职工来自四面八方,文化素养和思想基础差异很大,种种因素使煤矿安全生产难度加大。这就需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吸引职工家属重视关心自己亲人所从事的工作,认识自己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主动承担起安全生产过程中对亲人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参加安全协管活动。

作为煤矿企业的女工组织,也要利用灵活多样的多种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工具,进行安全知识宣传,举办安全生产展览,组织安全知识讲座、演讲,编排演出宣传煤矿安全知识方面的文艺节目,开展井口送温暖、献爱心、送安全警示小标语等群众性活动,寓学习安全知识于娱乐活动中,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安全知识,使安全警钟常呜。

同时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实行“制度化”管理,逐步制定并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地按制度进行管理,做到有法必依,尽可能减少领导的有随意性质的经验管理。另一方面,注重亲情管理理念,在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文化管理,建立起能吸引人的亲情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增强凝聚力。

也许“家长式管理”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为了煤矿企业的长期和谐发展,还是要靠亲情安全文化管理,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并强化这种思想,逐步建立煤矿企业的亲情文化。无论做何种工作,只要是矿山大家庭的一员,都会受到关怀的尊重。让员工把矿山看作自己的家,有较为强烈的归属感,将亲情安全文化做为煤矿企业保持优势的重要因素。

三、打造亲情文化的途径

亲情文化建设是一个过程,需要煤矿企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制定一个框架就能奏效的,需要全体领导和员工的长期努力。煤矿企业应致力于营造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的氛围,当员工的行为自觉与企业目标相协调的时候,也就是煤矿企业亲情文化建设比较完善的时候,经过走访,笔者了解到打造亲情安全文化员式最希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要注重建立亲情安全文化的示范效应。领导干部是员工的注目对象,对员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领导干部的行为是全体员工的示范,领导干部怎么做,下属就怎么学,所以领导身体力行,身正为范,对每一个员工给予尺可能的公平对待和关怀。同时关注企业内部的员工行为,及时发现并设法纠正不良风气,反对以强凌弱,反对偏见,提倡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在企业里树立一股正气,要相信正气一定要压倒邪气。

再是从事井下作业的男职工是家庭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女职工、家庭有着血缘、姻缘关系,父母、妻子、儿女最关心他们的安全与健康,亲人的话,男职工最容易接受;职工工作时间以外的活动、情绪与休息,影响着八小时以内的安全。从关心生活的角度讲,职工家属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只有搞好安全,才能使女职工和家属家庭团圆幸福。所以安全是女职工、家属最大的福利,安全生产与女职工、家属的利益和幸福密切相关,女职工和家属非常关心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更需要女职工和家属这支特殊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充分调动起女职工、家属协助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生产,人人为安全操心出力,个个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共同筑起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特殊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下一篇:都是西瓜惹的祸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