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教学》教案与反思

2024-08-15

《植树节教学》教案与反思(精选7篇)

1.《植树节教学》教案与反思 篇一

小班游戏教案《植树造林》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要爱护鸟类,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初步合作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游戏《植树造林》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要爱护鸟类。

3、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初步合作的乐趣。

4、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5、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难点】

想出各种办法堆沙山。

【活动准备】

l、幼儿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

2、玩沙工具(铲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提问,引发幼儿参与玩沙活动的兴趣。

1、师讲故事:小鸟住在树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了。

2、提问:树林被砍完了,小鸟还能生活在树林里吗?那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

3、激发幼儿再造树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铲子要小心,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铲子别举太高,以免沙子扬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4、植树造林好了以后,可以请好朋友欣赏一下,然后把自己的工具收放好。

三、幼儿玩沙,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塌下来。

3、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

四、结束部分

1、表扬幼儿的造树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工具回教室。

教学反思:

这节社会环保教育课已建立起幼儿对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环保意识;了解到了绿化的好处。在整堂课中大部分幼儿表现活跃,发言积极;但少数幼儿表现不够主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对这部分孩子多给予引导和培养。

本文扩展阅读:植树指种植树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的传统,涌现出了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植树以清明时节为最佳,此时气候温暖,春雨飞洒,利于树苗成活。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3月12日为中国的法定植树节。

2.《植树节教学》教案与反思 篇二

教学过程:

一、认识间隔和间隔数

1.引入间隔和间隔数。

出示:康师傅“3+2”饼干 (3层饼干, 2层夹心) , 提问为什么称它为“3+2”饼干?

介绍:像这种饼干与饼干之间的夹心, 我们称之为“间隔”。这种饼干有2层夹心, 我们就说它有2个间隔, 即间隔数为2。

2.学生感知生活中的间隔。

生活中的间隔随处可见, 比如五指张开的4个空隙, 就是4个间隔, 让学生张开5指数一数;还有人民大会堂前的柱子之间也存在间隔, 教室的窗台之间也存在间隔, 并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提问:同学们试着在教室里找一找间隔, 看一看谁找到的间隔多。

二、探究规律, 建立模型

1. (课件出示) 实验小学有一条20米长的校道, 沿校道的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 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1) 这道植树问题中的间隔距离是多少?

(2) 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间隔?你是如何想的?

(3) 用△代替小树苗, 动手画一画能栽几棵树?

(4) 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 并出示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让学生比较这三种植树方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课件出示表格

(1) 让学生填出第一行。

(2) 提出要求:

A.如果在长20米的校道每隔2米或4米种一棵树, 间隔数和棵树是多少?

B.4人一小组探究 (可以画线段图) 。

C.小组活动, 并填写好记录单。

(3) 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根据汇报填写表格。

(4)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板书:

总长÷间隔距离=间隔数

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只栽一端:棵树=间隔数

两端不栽:棵树=间隔数-1

三、应用模型, 解决问题

1.某小区有一条长100米的通道, 沿通道的一边栽树, 每隔5米栽一棵, 两端都栽, 问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

(1) 分析题目。题目中有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这道题属于“植树问题”的哪一类?

(2) 独立思考完成。

(3) 假如两端不一定都栽, 想一想答案有几种情况?

2.判断以下各题属于“植树问题”的哪种类型?并找出判断的关键词。

(1) 办公大楼前有一条长100米的公路, 每隔10米栽一棵树, 楼前不栽, 问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2) 希望小学两栋楼之间有一条长100米的小路,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 学校要在小路的一边插上彩旗, 每隔5米插一面, 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

(3) 在一条长2000米的街道一边安装路灯, 头尾都安, 每隔50米安一盏, 问需要安装多少盏灯?

3.对上题任选一题独立完成。

四、渗透思想方法, 解决生活问题

1.在全长2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 每隔50米安装一盏 (两端都装) 。一共安装了多少盏路灯?

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 绿化队要在两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 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问一共要载几棵树?

思考:

1.梯度设计, 层层深入。本课教学第一层次设计了几个学生熟悉但不易理解的名词介绍, 通过事物的展示, 让学生逐步感知间隔和间隔数;第二层次主要设计了小组合作交流活动, 通过动手画一画感知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原理, 从而为学生理解“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生体会到了画线段图的优越性,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了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表格呈现, 分析对比, 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本课教学中, 在学生初步体会间隔数和棵数之间关系之后, 用表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所汇报的植树问题中的各种数据, 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 为学生抽象出“总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等结论提供一种直观的表象, 同时渗透了一种“列表找规律”的学习方法。

3.《植树节教学》教案与反思 篇三

在教学例1时,对要研究的问题教师们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全长100米”太长了,学生很难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为了降低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难度,将“全长100米”改短,再开始研究。也有教师的意见恰好相反,认为“全长100米”还是短了点,造成认知冲突的力度不够,应将“全长100米”改长。也有教师还是认为“全长100米”较为合适。

确实,将“全长100米”改短,可以降低教与学的难度,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这也是超过半数的教师作出这一选择的重要原因。但是,这样的改变是否体现了教材编写意图?将“全长100米”改短后,是否能完全实现本课时教学目标呢?

教材在例1主题图下面,还有四幅图。教学参考书中说得十分明确:教材用四幅图来呈现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讨论过程。首先由一个男孩说出学生们可能会想到的答案:“100÷5=20,所以要准备20棵树苗。”接着一个女孩问:“对吗?”来引发学生思考。接下来呈现了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即遇到问题时,可以先给出一个猜测,要判断这个猜测对不对,可以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并且可以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

细读教参可以知道,在例1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建立解决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还要渗透“化归思想”。显然,将“全长100米”改短,教学过程虽然顺利,但作为“渗透化归思想”这一教学目标也荡然无存了。因此,选择将“全长100米”改短,不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也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思考,我们可以来看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1页的“数学思考”。如果单从解决问题所需要建立模型的角度分析,这个例题和植树问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植树问题的模型建立得再清晰、牢固,都无法迁移到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但如果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我们就能发现这两个例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即化归思想。也就是说,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如果在植树问题教学时,忽视了化归思想的适时渗透,学生在后续解决类似复杂问题时,就缺失了必要的经验积累。

在与为数不多,选择将“全长100米”再加长的教师交流时,发现这些教师普遍意识到在本课教学时渗透化归思想的重要性,为了凸显这一教学目标,选择将全长增加到500米、1000米,甚至更长。当然,将“全长100米”加长后,加深了教与学的复杂程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涉及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话题了,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本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下第117页,例1。

教学设想:

该部分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在单元教学目标解读与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我将在不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安排在同一课时中教学。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着力想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将复杂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研究,再运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转化的需要,策略的产生,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二借助数形结合和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段数与棵数的不同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正确表象的建立,段数与棵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处理好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借助直观,使学生理解段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建立不同情境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段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建立不同情境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读情境问题

1. 呈现情境:有一条小路,全长500米。同学们在这条小路的一边植树(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 引导学生解读信息,重点理解“全长”“一边”“两端”的含义。

3. 引导学生发现缺少重要的信息:两棵树之间的间隔。

4. 补充条件——每两棵树间隔5米。

二、展开,探索解决问题

1. 请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组织反馈,呈现学生的解答结果。

方法1:500÷5=100(棵)

方法2:500÷5+1=101(棵)

方法3:500÷5+2=102(棵)

方法4:500÷5×2=200(棵)

……

3. 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发认知冲突。

(1)暴露学生的想法。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认为100棵是正确的,因为500÷5求出了一共有100段,一共有100段,就是一共要种100棵。

生2:题目中说“两端都要栽”,所以要用100加1等于101棵。

生3:“两端都要栽”应该用100加2等于102棵。

(2)聚焦学生的差异。

师:500÷5求出了一共有100段,这点大家都没有异议。但在两端都要栽的情况下,100段到底是栽100棵、101棵,还是102棵,大家还有不同意见。那么,100段到底要栽多少棵树苗,用什么办法才能说清楚?

4. 学生探究,数学建模。

(1)提出解决方案并尝试解决。

生1提出解决方案——画线段图。

生2尝试画线段图解决问题,并发现问题:100段太多,画不下怎么办?

(2)讨论并提出解决策略:可以先少画几段,多画几次,看看有什么规律?

(3)学生尝试画图,寻找规律,解决问题。

(4)组织反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情况提问:画了几段,种几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总结规律,初步解决问题。

得出棵数比段数多1,从而得知100段应种101棵。

(6)建立模型,深刻理解。

师:100段到底需要多少棵,想象一下这幅线段图会是怎样的?

媒体呈现,引导学生感受如下数法:第1段对应第1棵树,第2段对应第2棵树……第99段对应第99棵树,第100段对应第100棵树,最后还剩下1棵树。

得出规律:两端都要栽,棵数=段数+1。

解决问题:一共需要101棵树苗。

(7)反思拓展,巩固模型。

师:在什么情况下只需要100棵树呢?

引导学生想象,描述后媒体呈现,同样用段数和棵数对应着数的方法加深理解。

得出:一端植,一端不植,一共要100棵。

师:如果两端都不种呢?你是怎么想的?(媒体呈现,再次感知)

5. 引导回顾: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的?重点总结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即遇到问题时,可以先给出一个猜测,要判断这个猜测对不对,可以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并且可以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

三、解释,应用数学模型

1. 基本练习:全长200米,隔50米安一座灯,一共要安多少座灯?(三种情况)

2. 应用练习: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1)空调出风口高27厘米,每隔3厘米安装一块挡风板,总共需要几块挡风板?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

4.幼儿园大班植树节教案反思 篇四

(1)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快乐的植树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2.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3.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爱惜树木。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2.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讨论: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了?小鸟为什么喜欢树?

3、教师: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

二、分享和讨论植树节的资料。

1、教师请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2、教师请幼儿讨论树的作用、好处。

3、教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意义,分享林木资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4、教师请幼儿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三、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教师请一组幼儿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请一组幼儿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踏青观察春天的树木。

附:

儿歌:留住小鸟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小鸟飞进小猫的院子里,小猫想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

小鸟飞进小兔的院子里。小兔想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小鸟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

小狗和小猫明白了:树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瞧,他们拿起铁锹去种树啦!

教学反思: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当天还参加了户外的植树体验活动,在植树、捡树叶、挂树牌、和给树木浇水的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等良好的习惯。

(2)大班主题教案《植树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设计思路:

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更新的具体体现,活动设计拟在让幼儿认识自然物,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颂扬人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把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贯穿于各种活动中,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认知思路、多层次去认识周围世界,运用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多种方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

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教学反思:

首先是班级老师提前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周一的班会中,围绕“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植树节以及如何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班级老师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计划与讨论。在出去进行活动前,对孩子都进行了安全教育,始终把孩子们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并且也对活动过程中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要求与强调,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知道如何给小树苗浇水、怎样不损坏树枝、树叶等。另外,也提前组织了孩子们绘制护树卡,让每个孩子都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爱护树木的情感。

其次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很快乐。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及参与性都非常高。虽然带的浇水的瓶子不够多,但孩子们能够在老师的提醒下相互谦让,轮流着来浇水,而且大家都是抢着给树苗浇水。在给小树挂爱树卡时,孩子们都能互相合作,共同来完成。

最后,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爱护树木的情感,也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了亲身为小树苗浇水、亲自制作护树卡提醒人们爱护树木的快乐,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团结向上的精神!本次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5.“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五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这一单元主要是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间隔,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间隔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植树问题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在一条线段植树,可分为两端栽、两端不栽、一端栽三种情况;另一类型是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如长方形、正方形或是圆形等等)。教材中例1探讨的是先画出形象的线段图,然后抽象成线段图表示两端都栽树的情况,例2通过迁移呈现出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况,例3是引导学生理解在一条首尾封闭的曲线上植树的的问题。一端植树在书中以练习题形式出现。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口算、笔算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等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正确判断类型是解题关键。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一端栽)情况,在判断时会出现问题,一边栽树可能会当成两旁栽树。

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第二学段目标有以下阐述:“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根据课标相关要求,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2.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画线段图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通过画线段图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探求“植树问题”中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教材第106~107页例

1、例2的内容,主要教学在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和两端不栽情况的植树问题。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将例

1、例2进行整合,以一个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在本节课又尝试补充了一端栽的类型。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借助小组合作,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探究解决植树问题的规律,渗透化归思想。

教学过程:

一、观察熟知事物,引导学生理解“间隔”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过自己的手吗?我们的手上隐藏了哪些数学奥秘呢?快来找一找。

师:看看你的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字?

生:5。

生:5个手指。

师:老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

生:缝隙。

生:空格。

师:对了,4指的是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作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3个手指,两个手指呢?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

(利用课件进行展示:夹心饼干、植树中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路灯、栅栏、团体操表演、防洪纪念塔相邻的柱子。理解间隔的含义,这些问题在数学上统称为植树问题,进而揭示课题。)

师: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在学生生活的周围有很多事物具有植树问题的本质特征。想要了解植树问题必须要知道间隔的问题。引出手,就使学生对手指头之间的间隔产生一个初步的感知。再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间隔,即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分散难点。】

二、创设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铁岭小学要在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需要多少棵树苗?你可以设计出几种方案?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原本就来源于生活。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将例1与例2进行有机整合,将一条线段上植树的3种情况一次呈现,发散学生的思维。】

反思:通过第一次试讲,我发现学生普遍只想到了两端植树的情况,而其余情况都没有想到。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受到手指和“手指间隔”的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式;另一方面是由于改编例题要求不清晰,使得学生思维受到局限。在第二次试讲时,我将例题进行补充修改。这次学生们思维拓展了,考虑问题也全面了,能有目的地进行操作。这也让我体会到教学资源的整合一定要做到巧妙设计、贴近实际。

2.学生大胆猜测后,4人一组,借助学具,小组合作探究,填写表格,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学生因为猜测出不同的结果,造成了认知冲突。他们迫切地须要寻求可行性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的数学猜想。】

6.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六

姐相小学 蚌绍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是本册书中“数学广角”里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再利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封闭曲线中的植树问题及两端都不栽树的问题打下了基础。

听了于谦老师的课给我的总体感受是:

本节课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基本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经历了感知——设疑——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自主展开学习,展示出了自己独具个性的学习方法,并理解了间隔数与点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抽象关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了提高,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具体认识如下:

1、精心设计,展现科学流程

这节课教学流程经历了:图片导入,感知规律——探索新知,发现规律——回归生活,运用规律的过程。思路清晰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轻松民主,简约而不简单。

2、尊重规律,关注学生主体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一开始,老师以情境式的语言激发学生观察三组图,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通过观察、试说初步感知了“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为探索新知做好了铺垫。出示例题后教师又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把数据改小,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合作、交流。这些设计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而且提炼出了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最后例举生活中类似植树问题的内容进行解决,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探讨对象,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多角度拓展了对植树问题的认识和应用。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利用激励性的、启发性的语言,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验证,最终学会了方法,解决了问题,锻炼了能力。

3、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新课程越来越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丁老师在本节课中注重向学生渗透化归思想。这种思想的渗透很好的帮助学生找到了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方法。如:例题出示后丁老师引导学生将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事例,通过鼓励学生画线段图、利用数据转化等简单方式寻求规律找出解决植树问题的一般方法。经过尝试,学生很快发现了点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既为解决问题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又成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后及课内小结等多个环节,丁教师还鼓励学生试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进一步渗透了方法,强化了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4、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良好

7.教学反思与课堂教学 篇七

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肤浅的。只有经过真正的反思, 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教育高度, 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认为教师的成长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体现在对教学的反思上。同时,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认为要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离不开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由此可见, 不断反思是教师从一个“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育家”的有效途径。那么,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反思些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 课堂教学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论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必须反复研究每一个教学的环节。传统的教学内容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 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满堂灌”, 灌知识、灌方法、灌练习, 很少有师生互动探究, 更谈不上激发兴趣、启迪智慧、开掘潜能。而新课程标准理念却要求教师要从片面地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教师还应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灵活多变的, 其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探究的互动过程。因此,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独占课堂, 学生被动接受单一教学信息的教学方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 以探究为主线, 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对学习方式的反思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 新课程应“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点明了新课改的主要特征, 也说明了为什么现在的教学要求和20年前不一样, 过去谈得多的是教师如何教, 而当前对学生如何学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里所说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具体的学习方法, 还包括学习新知识或解决问题时采取的一贯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得到尊重, 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发挥, 教学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习策略是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变革。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因此, 时代的需要促使了人们对学习方式的反思。

三、对学习对象的反思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具有目的性,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富有创新,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手段是否有效, 教师在课堂上所有活动的取向性是否明确, 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等各方面是现有教学中的问题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接受状况存在的差异性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像我们现在实行的大班教学中,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 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现象。如何使这种“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得以缓解呢?这需要教师细心体会, 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审视和评价;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多方面及时地进行有意识的反省, 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改正错误。例如, 我们在上每一节课前, 对自己将要讲授的内容用何种方式讲解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要有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 而且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备课、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反思。总之, 只有对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反映进行细心体会, 时刻反思, 才能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实践表明,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有利于教师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教师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有利于教师的监控能力得到提高, 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因此, 在教学中, 每个教师有必要学会真正的反思。

上一篇:唐县供电公司党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下一篇:人文学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