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方案确认

2024-08-07

毕业生就业方案确认(共10篇)

1.毕业生就业方案确认 篇一

******学院2017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了解我院毕业生的质量,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紧密衔接,进一步推进我院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对2016届及2017届毕业生跟踪就业调研工作,开展2018届毕业生就业(定岗)实习单位考察及开发工作。

一、调研目的

1.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收集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材料,完善我院毕业生资料数据库,推进我院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

2.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院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就业指导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学院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

二、调研内容

1.回访2017年就业单位,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 2.考察开发2018年就业(定岗)实习单位; 3.加强毕业生数据的收集; 4.了解最新就业行业动态。

三、时间安排

2017年12月11日至17日。

四、人员及路线安排

成员:刘兴发、陈红、周小军

调研路线:武汉、广州、深圳

涉及企业:武汉市光谷豹澥第二幼儿园、武汉市江岸区马荣凯瑞融科幼儿园、东莞市大朗小翰林幼儿园、深圳市百创整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

五、调研要求

1、调研结束后,小组集中汇总调研情况,形成2017年就业调研报告。

2、尽可能获取优秀毕业生典型事例,开发新的就业实习基地。

农艺专业毕业生就业调研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毕业生的质量,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紧密衔接,进一步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对2010届、2011届及2012届毕业生跟踪就业调研工作。

一、调研目的

1、详细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进一步完善我校毕业生数据库建设,为学校就业研究的深入提供依据。

2、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及就业指导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反馈渠道和评价制度,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

4、收集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材料,完善我校毕业生资料数据库,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

二、调研对象

1、我校2010、2011、2012届毕业生

2、部分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

3、部分行业重点企业

三、调研内容

1、毕业生调研:(1)深入了解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2)学生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素质教育课及就业指导课的意见和要求。

2、社会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思想品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以及对我校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了解社会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3、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通过对部分行业重点企业调查,了解社会对我校人才需求状况和要求,指导学校科学的设定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

四、调查方法

1、问卷法

向毕业生发放《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学生篇),经毕业生本人答填后返回。向用人单位发放《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篇),《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经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答填后返回。

2、访问法

调研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走访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研报告的原始资料。

3、座谈法

调查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邀请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进行座谈,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研报告的原始资料。

4、电话访谈法和邮寄问卷法

考虑到本次调研涉及的面广量大,为了有效节省时间和经费,针对部分比较偏远地区的毕业生,根据其详细的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进行电话访问或邮寄问卷。

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小组,由学校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各系部系辅导员参加,负责组织领导本次毕业生跟踪调研的全面工作。各专业也应成立专门的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根据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小组的安排,组织、实施对本专业10、11届毕业生跟踪调研和信息反馈工作,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的改革计划,调整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各环节的改革。

六、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

(一)工作布置阶段(4月16日-7月20日)

1、成立校、专业女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职业学校2012年毕业生跟踪调研实施方案》。

3、召开职业学校2012年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会议。

4、下发材料

(1)《职业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重点企业名单》;(2)《职业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学生篇)(3)《职业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篇)(4)《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

(二)调查跟踪阶段(4月21日-5月20日)

(1)各专业将2010、2011、2012届学校毕业生去向汇总成表。进行毕业生就业信息汇总。(2)各专业赴各地、各单位进行实地调查、访谈,寄发问卷及电话访问,并将调查情况汇总(原始材料)上交就业指导中心。

(三)统计分析阶段(6月21日-7月1日)

各专业整合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主要观点和合理建议,分、分专业撰写《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最后撰写本系部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七、活动要求

1、各专业负责目前在本专业管理的专业10、11、12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跟踪调查回收的调查表每个专业必须超过毕业生总人数的20%。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每个专业必须超过5个企业。就业指导中心主要做好重点单位的走访工作和数据的分析工作,撰写全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2、调查表必须真实,用人单位调查表必须加盖公章。

3、调查的范围要考虑到地域分布、性别比例、工作单位的类别等因素。

4、每个专业必须保证有两名优秀毕业生典型事例,毕业生典型事例必须提供毕业生事迹、照片、获奖证书复印件。

5、各专业必须严格按照学校总体时间安排完成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材料。

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2013 – 12-24

2.毕业生就业方案确认 篇二

一、就业观

就业观实际上就是选择职业的观念,职业观是技校生对于要从事职业的观点和看法,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求职方面的具体体现,职业观能够反映出技校生在择业时的价值取向及不同的择业标准。在生活中,崇尚金钱的人以获得高收入为追求,崇尚权力的人以能“高升晋职”为追求,贪图享受的人以轻松安逸为追求等等不一而足。 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从某种程度而言,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技校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努力拼搏,努力进取。

二、技校生存在的错误就业观念

1.技校生的混文凭思想

大多技校生都认为进入技校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只要拿到文凭就能进入企业找份工作。所以他们在校学习劲头不足,懒懒散散地混日子,既荒废了学业,也让父母的心血付之东流。这种思想其实是很可怕的,技术是一门任何时候都能够展现光芒的工具,而文凭只是一个间接的证明,它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就业中的说服力不高。人们常说的用事实说话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拥有精湛的技术才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技校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期望过高

有的技校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就认为自己一定要找高薪的企业,不愿从事那些工资低、工作量大的工作。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所谓万事开头难,只有经过一定的磨练才会为成就大事业做出准备,再简单的工作也有它的价值。正确做好自我的价值定位,以平淡、踏实、认真的态度来面对所要从事的职业,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技校生对于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不高

技校生由于自身的学习功底差,学习兴趣不高,因而对于学习的专业研究得不深,认为学会就可以了,这种观念就是没认清当今社会发展的情形。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高科技人才,精湛的技术加上不断钻研的态度才是社会急缺的有用人才。因而,技校生在校就要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把专业的技术层次加深,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改变技校生就业观念的措施

1.要加强培养技校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技校生就业的关键,技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因为技校生的专业技术是进入企业的硬保障。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会专业技术的技校生才能在人才竞争的热潮中激流勇进,争得一席之地。注重技校生的学习思想,加强监督作用,为技校生的专业学习做出应有的保障。

2.帮助技校生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选择就业时怕苦怕累,贪图享受,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不清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使自己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因此,技校教师应该教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调查企业缺少的是什么人才,正确定位自己的方向,根据自身实际为自己定下目标并为之而奋斗。技校也可以采取社会实践活动,让技校生进入企业实践调查,帮助他们分析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让他们真正地做好自己的就业规划。通过引导技校生对自我的条件和社会所需职业素质要求进行综合分析,找准自己的定位。

3.加强技校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注重技校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帮助技校生全面了解社会和企业对技校人才的要求,让他们能以社会需求为努力的方向,不断与社会的要求接近,同时拉近与企业用人标准的距离,帮助技校生找到最适合自己专业和个性发展的职业。另外,也要加强对技校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转变技校生的就业观念,让他们能够正确、客观地对待自己将要选择的职业,摆正心态,认清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能够在技校中努力学习,发展自我,为将来的职业做最充分的准备。技校要帮助技校生转变就业观念,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3.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三

(试行)

针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式和国家的安全稳定工作要求,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加强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一、成立就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二、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为学院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

1.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给予就业工作最大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

2.召开多种形式的动员会和工作会,充分动员全体教职工、校友、学生家长,对口企事业单位等,同时调动2011届毕业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此项工作,打一场依靠各种力量推进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攻坚战。

三、成立2010届毕业生就业常设工作组

(一)内勤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制定2011届毕业生动态信息库,含学生基本信息,各种获奖证书与资格证书等信息,个人专长和特长,并实时更新,随时供外调组调用。

2、配合外调组做好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招聘信息宣传介绍工作,积极动员毕业生参与应聘。

3、负责与各级就业管理部门的实时信息交流和沟通。

4、负责树立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念,转变眼高手低的思想,扭转怕吃苦、贪享乐的工作作风,同时定期、持续地开展应聘技巧的培训。

5、负责当前社会各种就业形式的宣讲,负责校内招聘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6、保持与外调组的实时情况交流和沟通。

7、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重庆市国有企业人才储备计划的培训和招聘。

8、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计算机学院组织联系的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

9、负责毕业生日常事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二)外调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与多家培训机构洽谈定向培训(“培训+就业”模式)事宜,作为提高2010届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措施。

2、负责联系市内外多家就业中介公司,并进行相关资质审查、用人单位实地考察等工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3、负责与中介公司和用人单位洽谈用人协议和后续跟踪事宜。

4、2011届毕业生的考研工作。

一般职责:

1、负责与学校就业中心在外调方面的工作交流和信息沟通。

2、负责永川区职教联盟内各学校的师资需求情况调研,主推计科和教计本科学生。

3、负责南昌市内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调研。

4、负责北京、天津、上海、江浙等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人才需求状况调研。

5、调研南昌市内的部分乡镇企事业单位,寻找适合学生的相关岗位。

6、负责联系校友以及利用各种关系,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7、负责“实习+就业”基地的摸底和创建工作。

8、组织毕业生积极参与报名参军、公务员考试和村官考试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安置就业。

9、负责与内勤组的实时交流和沟通工作。

四、实施就业工作激励措施

1、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大会,号召全体教职工及其家属积极行动起来,为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做贡献,同时也为计算机学院的长远发展作贡献。

2、对于提供就业信息且实现学生成功就业的,按200元/生奖励。

3、对于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并完成学生就业工作的,按500元/生奖励。

五、就业工作定向培训

1、主动探寻政府组织的各种就业定向培训。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政府组织的就业工作定向培训。

3、积极探索与企业订单合作的就业培训新模式。

六、实施临时用工聘用计划

根据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实际需求状况,拟从本院毕业中聘任3-6名临时性助管,聘期一年以上。

七、征兵工作

积极配合学校实施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的宣传动员和事务工作。

八、实施考研工作计划

完善毕业学生考研工作措施(另行制定),缓解就业压力。

九、实施大学生创业工程

配合学校组织和实施大学生创业工业园工程,邀请专家到校举办创业讲座。

十、实施就业援助

积极配合学校对就业困难学生按政府相关措施实施就业援助。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学院拟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积极创业”两条路开展工作,组建就业工作团队,在学院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下,在2012年8月30日前完成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指标任务。

未尽事宜,由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决定。

4.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方案 篇四

为贯彻落实市人事局、教育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国资委、经贸委等十一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迪劳社[2009]56号)精神,切实有效地开展好我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帮助本州生源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实际工作经验,促进其尽快就业。现结合我州开展该项试点工作的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为目标,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具体承担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形成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服务对象,以实践、实习和灵活就业为主要运行方式,并与政府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体系相衔接的预备就业工作机制,以缓解我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工作要求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针对缺乏社会实践及职业经验的毕业生开展的专项就业援助行动,其依托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实操、管理等预备就业岗位,接纳高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为期6个月左右的职业见习。见习期间,见习者和用人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参加见习毕业生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和失业登记管理服务;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见习工资并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政府对见习单位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费用从当地就业再就业资金中列支。

见习工作由州人事局负责组织实施,州人事局人才开发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具体运作并承担完成相关具体工作任务。就业见习供求信息和相关工作表格(附件)可通过迪庆州信息公开网查询、下载。

三、实施对象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指迪庆州生源,自愿提出见习申请并符合见习岗位条件及专业要求的未就业或已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的应历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上述人员原则上只能享受一次政府提供的见习补贴。

工作中要重点安排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优先参加见习实践。

四、工作程序

(一)宣传发动 通过各类媒体发布信息,广泛宣传发动,使各科室和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分了解就业见习制度的内容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见习计划中来。

(二)组织开发见习单位和见习基地

1、见习单位申报条件。见习单位应当是具备一定规模、管理规范、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自愿提供各类就业见习工作岗位,并能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管理、技术含量的见习岗位。市本级(含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开发区)今年将确定5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

2、见习基地申报条件。在具备见习单位条件的基础上,一年内为毕业生提供10个以上见习岗位的见习单位,并能从见习毕业生中录用10%以上为正式员工的,可确定为“温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授予由州人事局等六部门印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牌匾。挂牌期限为三年,三年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并能持续提供较多见习岗位的可以继续挂牌,今后可长期参加我市毕业生见习计划的实施。

3、见习单位申报程序。通过新闻媒介,公布我市的见习工作政策和申报程序。能够满足见习条件和要求的用人单位,可自愿提出参与申请,向市人才中心进行申报,填写《迪庆州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申报表》(见附件1)。并提供下列申报材料:(1)企业单位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2)组织机构代码证;(3)见习单位简介。人才中心根据申报情况报上级部门审核认定。确定为见习单位的用人单位,须与组织实施机构签订《见习单位参与实施机构开展迪庆州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见附件2)。

见习单位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试运行一期后,经评估合格的,可以认定为“迪庆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三)见习实施

1、见习信息发布。根据见习单位上报的见习岗位需求信息,由市人才中心统一在迪庆州信息公开网向社会发布,信息内容包括:见习单位名单、见习岗位、见习人数、见习期限、条件、要求等。

2、见习学员报名。符合见习岗位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应填写《迪庆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申请登记表》(见附件3),并持下列有效证件到市人才中心报名:(1)身份证、户口簿;(2)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报到证、就业协议书或失业登记证;(3)学历证明;(4)低保家庭提供《低保证》,零就业家庭、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家庭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所在社区居委会提供证明并由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签署意见(农村的提供村委会证明并由乡镇民政部门签署意见)。

3、见习供需对接。见习毕业生报名经人事部门复核后,由人才中心负责建立见习岗位需求信息和毕业生申请参加就业见习报名信息的供需信息库,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通过网上双向选择或依托人才市场供需直接见面等形式,按照双向选择、择优使用的原则,帮助见习毕业生和见习单位实现供需对接。见习毕业生与见习单位达成就业见习意向,由见习单位和见习毕业生双方签订《迪庆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协议书》(见附件4),并报实施机构鉴证备案。

五、见习管理与跟踪服务

1、见习期限一般为6个月。见习毕业生在见习期间或期满后被见习单位聘用的,应为见习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在见习期间被聘用的,中止见习活动)。在该单位见习期可作为工龄计算。

2、见习期间各方应按照协议要求,认真履行职责,配合完成任务。见习单位不得随意解除与见习学生的见习关系,出现违规并拒不改正者,经核实人事部门可取消其参与见习计划的资格;见习学员无正当理由不得提前终止见习。

3、见习期间,人事部门负责对见习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督促检查见习单位的日常管理情况,协调解决见习期间出现的问题。

4、见习期满,见习单位应根据毕业生的实际表现能力和工作能力,对毕业生见习情况进行考核鉴定。出具《迪庆州见习毕业生就业能力鉴定表》(见附件6),作为实践锻炼经历和就业证明,作为今后招聘选用的依据。

5、见习单位应做好就业见习毕业生的日常管理,密切与他们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和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应及时与人事部门沟通研究,共同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抓实做好。

六、见习补贴核发程序 政府对见习单位接纳高校见习毕业生提供见习生活补贴,补贴实行先垫后补的办法,先由见习单位按月向见习学员足额支付,财政补助部分在见习期满后见习单位依据见习实际情况,申请毕业生见习生活补贴,填报《迪庆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生活补贴费用核发表》(见附件5),并同时提供下列申报材料:(1)见习学员工资发放表;(2)见习毕业生就业能力鉴定表。人事部门根据对见习单位申报见习的实际情况给予审核后,由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给予拨付。

5.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的工作方案 篇五

为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切实做好我县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帮助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实际工作经验,促进就业创业,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双向选择原则,构建企、事业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间就业桥梁。通过见习,使高校毕业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实际工作,为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成立XX县20xx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见习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人社局、财政局、就业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见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社局,由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见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办法,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在见习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抓好落实,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就业创业见习工作顺利开展。

三、实施步骤

(一)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设立

1.申报条件: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均可提出申请为见习基地,报见习工作领导小组确定。

2.申报所需材料:

《XX县20xx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申报表》(见附件1)和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各一份。

3.申报时间:20xx年8月6日—20xx年8月17日

(二)创业就业见习申请的办法及程序

1.20xx年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数:

见习岗位数为200个,由见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到各见习基地。

2.报名条件:

(1)XX籍国民教育统招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仅限于近两年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14年参加过我县见习的.高校毕业生除外),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可优先确定为见习对象;

(2)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政治素质良好;

(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具有责任感和事业心;

(4)无违反党纪国法行为;

(5)身心健康。

3.报名时间及地点:

(1)报名时间:20xx年8月3日—20xx年8月17日;

(2)报名地点:XX县人社局公务员管理股(行政中心332室)。

4.报名所需材料:

身份证或户口簿,毕业证,毕业派遣证,近期1寸免冠彩照5张,填写好2份《XX县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申请登记表》(见附件2),以上证件均需原件和A4纸复印件。

5.确定见习人员:

见习基地和见习人员由见习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县人社局开具见习通知单,见习人员与见习单位签订见习协议。

四、见习期间生活补助核发标准及程序

见习期间生活补助为每人每月1100元,由所在见习单位先按时发给见习生,然后报县财政拨付700元,县财政局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就业见习补贴,另400元由用人单位自筹。统一为见习高校毕业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所需费用由县财政从就业专项资金列支。

五、见习期间的管理与要求

1.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树立良好的舆论导向;县人社局要做好见习基地的指导和协调、见习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和职称评定等工作;县财政局要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资金的筹措及核拨工作;县劳动就业局要做好见习基地的具体管理工作,并协助核拨就业见习岗位补贴、保险补贴工作。

2.见习单位要与见习人员签订见习协议,见习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见习高校毕业生在见习期间参加考试,被录用为公务员或被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即终止见习协议。见习期满自动解除见习协议。

6.毕业生就业方案确认 篇六

【关键词】高等教育;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专科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已大大超过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医学专科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及其原因的基础之上,就如何对医学专科生进行就业指导、如何提高医学专科学生的就业成功率进行探讨。

一、当前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成因

1.毕业生总量增加而就业总需求则相对减少

近几年来,医学高等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各级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再扩大规模而是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靠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来促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因此,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而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形成医学专科生的就业难。

2.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目前部分医学专科毕业生择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远大理想更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从而更加加重了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医学生就业观存在一定的误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就业去向定位为城市或者县城。有八成以上的学生择业定位在大中医院,大部分学生的就业目的是为个人需求,能考虑社会需求,选择到基层工作的少之又少。这与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

造成学生就业误区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固守“精英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值过高,抱着“宁做大医院一条虫,不做小医院一条龙”的择业标准,让整体就业流向过于集中。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内容使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认识不足,使学生在做就业选择时不能全面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当然,目前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步伐相对滞后,缺乏人才流动机制,也容易使毕业生滋长“一次择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

3.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目前,由于社会上不良之风的存在,使一些毕业生对社会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产生了“就业靠关系”错误思想,从而忽略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忽略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就业技能的培养,这又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高医学专科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对策

1.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密切与用人单位联系,广辟就业渠道

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择业技能,信息面狭窄,心理压力大,不知从何着手,相对而言学校信息面宽,老师经验丰富,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做到:①针对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学校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把学校每年的毕业生生源及专业情况及时向用人单位进行通报,有需求的单位可到校选择。②充分利用在全国各地的校友,拓宽新的就业渠道。③组织召开各种双选会,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挑选毕业生。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站,发布就业政策和毕业生信息,为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双选”氛围。

2.降低就业期望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对于专科生来讲,在学历层次上已经处于高等教育的最底层,在学历竞争中处于弱势。目前专科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自我欲望过高。因此要对专科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从而提高就业成功率。

3.面向基层大有可为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技术水平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待遇明显提高。同时,卫生部逐步推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让大部分从事基层临床工作的医学毕业生在正式临床工作之前都能在大型医院接受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也消除了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了医学毕业生的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医学院校应在就业教育中,向学生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更新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意向,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非公有制医院就业,还可以到医学相关行业如保健、健康讲师、产品专员、医药媒体、咨询服务、药品推广、器械营销、寿险顾问等非临床岗位就业。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层工作做起”的就业观念旧。

4.开展择业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择业心态

据调查,大学生在择业时常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如焦虑不安、过分谦虚、盲目自大、缺乏自信、犹豫不决等,思想和情绪极不稳定。这些消极心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择业。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择业心理辅导,如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和测试、进行个别交谈等,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勇于竞争的良好择业心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成功选择理想的职业。

5.加大贫困生就业工作力度

就业困难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是贫困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长远问题,就必须切实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贫困家庭毕业生。建立结对服务机制。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助理等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队伍,做好每一个贫困家庭毕业生的思想动态收集、分析工作,及时为其提供专业化心理辅导。

7.毕业生就业方案确认 篇七

我院2014届毕业生人数为171人,信息专业60人,计算机软件技术31人,计算机网络技术33人,计算机平面技术59人,相比2011年减少39人。为确保我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学院规定要求,我系在分析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形势下,结合我系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实际,制定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咨询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一、确立就业咨询工作指导思想,建立就业与服务工作小组

1、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切实贯彻落实全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完成我系2014学生就业率指标,不断提高就业与服务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2、就业与服务工作小组:

成员:潘忠立、吴琼、王娟。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校企合作教育科办公室,专职就业服务人员为吴琼(联系电话85915288)

二、打牢就业咨询工作基础,明确我院就业咨询工作思路

1、认真学好上级有关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特别是扎实落实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要求,全年要在毕业生中开展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做好毕业生就业

观念的转变,增强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将作为一项经常性教育来抓。

2、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整,系就业办公室将向学生发放《2014年毕业生就业调查表》,并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求职意向统计表》,结合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全面对2014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综合调查,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就业咨询,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及指导打下基础。

3、进一步加强“准就业”咨询管理,建立将“准就业”学生管理与顶岗实习,任务驱动、就业咨询及项目导向等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保障“准就业”学生安心实习,督促他们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4、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咨询,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走先就业后择业之路,适时把握形势,我院将开展“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各位指导教师也要结合教育活动开展类似的主题讨论。

5、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咨询、服务工作,安排好毕业教育等工作。

三、、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咨询平台,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及时传达就业信息,最大限度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咨询公共邮箱,定期将有关就业的信息和知识上传的公共邮箱,每一名学生都可到此平台进行下载。

及时了解就业状况,设立毕业生就业咨询接待日活动。

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与实习学生交流的时间,了解学生的就业进展情况,及时将就业进展情况反馈给就业专职人员,以便于及时掌握全系就业状况。每年从10月份开始,确定每周二下午或周五晚上为毕业生就业咨询接待日,由就业专职人员负责解答毕业生关于求职方面的日常问题及就业心理, 创新咨询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咨询活动。

计通学院就业咨询工作小组

8.毕业生就业方案确认 篇八

为了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提供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解决单位用人与毕业生求职之间的矛盾,吸引更多音乐类毕业生到就业基地成功就业,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文件精神,本着“互惠互利、各方受益”的原则,我院拟成立“音乐舞蹈学院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互惠互利、各方受益”为基本原则,构建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绿色桥梁。通过见习使毕业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实际工作;同时使用人单位深入了解考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扩大选人视野,建立较为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条件,促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方共赢。形成一套适合我院毕业人才发展的工作机制,提升就业基地人才存量的综合水平,为加快“十二五”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实施细则

(一)企业申报条件

1、申报“音乐舞蹈学院就业见习基地定点见习企业”的用人单位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并能够提供有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安排带教人员。

3、定点见习企业应对“音乐舞蹈学院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相关工作积极配合并安排专人负责。

4、能确保见习生见习质量和安全生产,并能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二)毕业生进入企业见习的要求

1、未就业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

2、能安排一个月以上的见习时间。

3、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所学专业知识与见习岗位的专业要求相同或相近。

4、遵纪守法,服从企业安排,保守商业秘密,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

(三)就业见习基地的见习内容

1、根据不同的企业单位和具体岗位的要求,见习生认真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参与岗位的工作和学习,主动了解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业务,技能学习等。发挥自己所学,认真实践,本着“互惠互利、各方受益”的原则,与企业和谐相处。

2、见习期间,大学生见习基地工作小组和有关见习单位将为进入企业见习的毕业生配备一名带教人员,定期进行交流、辅导和指导。

3、见习期满后,大学生见习基地颁发“大学生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证明”给见习人员,并将其个人资料收入音乐舞蹈学院人才信息库”,由人才中心向用人企业推荐。

(四)激励保障措施

1、见习期间,为推进大学生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大学生见习基地工作小组将举办各类主题交流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

2、大学生见习基地工作小组将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单位进行评比表彰并进行媒体宣传,以资鼓励。

(五)管理办法

1、见习基地、学校和见习毕业生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进行见习活动:一是由学校与见习基地联系集体报名,由见习基地联系见习企业和岗位,学校与见习基地和定点见习企业三方签订见习协议书;二是学生持学生证或毕业证等材料直接到见习基地报名,学生与见习基地和定点见习企业签订见习协议书。

2、大学生就业见习期间,高校与定点见习企业指定专人负责,共同做好见习生见习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具体责任、义务由双方与见习生在见习协议中进行明确规定);音乐舞蹈学院大学生见习基地工作小组负责高校、见习人员、见习企业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9.毕业生就业方案确认 篇九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是指按规定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书并顺利毕业,但离校时却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其未就业原因可能是无就业愿望或就业困难。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49万,但是毕业时签三方协议者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不足80%,也就是说,离校时尚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应届毕业生达150余万,再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特殊群体。该类学生不仅是高校就业的困难之点,也是政府基层就业服务站的重点就业援助对象,帮助他们就业是稳定社会的必要条件。政府基层就业服务站要与高校加强协同配合,共同分享就业信息,一起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必要性

1.高校是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首道推手

高校不仅可以给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帮助大学生做出就业创业决策,还可以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机会。对于这些毕业即失业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跟学校和老师很有感情,并且习惯于寻找学校的支持和帮助。相比传统的失业,失业的毕业生没有就业经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进入工作状态,会造成就业市场一定程度的混乱,会对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帮助学校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是第一道保障。

2.政府就业服务部门是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保障

李克强在2014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落实和完善创业扶助政策,帮助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适时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对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同时办理实名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员,给予两年内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加大帮扶力度,将现行仅限于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贴扩大至残疾毕业生。政府就业服务部门应当提前统计辖区内的应届毕业生,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关切和指导,就业援助是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重要保障。

3.创业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自己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给他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措施。例如,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整合政府、社会的相关服务项目,集成各项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了职业指导和劳动技能就业专项活动。创业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现状与问题

1.高校毕业生基础信息缺乏更新,不能持续提供就业服务

毕业后学生的流动性强,仅靠离校前的登记是不能够准确地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的,毕业生更换联系方式、工作和家庭地址等也是十分正常的,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联系档案只仅仅收集毕业生个人手机号,有很大的局限性。

2.高校就业创业配套机制不健全,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力度小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有专职的教师管理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但是在下属的各学院没有直接管理就业的工作人员。就业工作落在了每个班的辅导员身上,就造成了学生离校后,辅导员又接了新的班级,无暇顾及已毕业的学生,更没有时间一对一进行职业辅导。

3.政策宣传流于形式,政府就业服务部门能动性差

理论上讲,毕业生应该对关系自己工作前途的政策很关注,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愿意积极收集、了解相关就业政策,政府的政策宣传仍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将落实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从现在实行的政策看,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人才服务中心是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主要载体,但由于各种原因,毕业生并不满足于享受服务。因宣传力度不够,有些毕业生甚至不知道就业服务部门的工作职能。政府就业服务部门也不能主动向应届毕业生推送合适的就业信息,无法完全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意愿。

三、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对策

1.高校开设就业创业培训课程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创业教育培训课程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并了解创业的过程、提高创业能力,掌握创业知识,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他们预防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免费对他们进行创业培训,毕业即失业的毕业生可享受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免费的创业培训。通过邀请企业名人等进行创业启蒙和经验传授,指导他们进行创业。

2.高校开放校内创业资源

创业实践平台有助于帮助他们进行创业前的预热和练习。对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毕业生开展专项创业指导,举行毕业生创业ERP大赛,让他们从比赛中学习辨别机会、识别风险和评估市场,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创业理论,在以后真正的创业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经验。重视创业孵化器的运用,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在校内的孵化器中心为支持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创业开辟专门的场地和项目,与有意与学校学生创业合作的企业形成制度性、经常性的联系,组织创业教育联盟,培育毕业生创业实创基地。

3.成立青年校友创业联盟学会,交流就业创业经验

成立青年校友创业联盟学会,联系近些年已经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以及有意愿创业或正在创业过程中的毕业生,供校友间取经交流、扩展人脉。同时借助青年毕业生校友的人脉,取得一些经验技术资金等支持,为未就业毕业生寻求创业的机会。

4.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政府就业服务部门的服务水平

高校的就业政策宣传,是距离毕业生最近的,也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所以高校应当承担起就业政策宣传的主要任务。在开展政策宣传活动时应当在充分理解就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接收能力和时代特点,选择一些受大学生欢迎的宣传载体,如话剧、相声、小品等,这样既可以提高毕业生对政策的理解,又可以为人才中心的后期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人才服务机构应重视宣传工作,主动联系到毕业生,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供有益于毕业生的服务,才能得到毕业生的认可。人才服务机构应更新观念,树立热情服务、主动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的意识,完善服务体系流程,贴心耐心做好毕业生服务工作,不能坐等毕业生上门求助,才能有效保证服务满意度。

5.毕业生援助分类管理、个性化援助,政府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的毕业生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援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类管理。目前,各级政府完善了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如发放就业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政策咨询、免费档案保管和转递等。把以下几类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如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享受城乡低保家庭和残疾家庭等。求职补贴标准也可适当调高。

6.政府就业服务部门与高校联合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创业服务

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在校学生的实习工作,要帮助学生树立实习的观念意识,学校应当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给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实习单位表现突出的,可以留在企业工作。实习对于学生体验社会来说十分重要,是学生认识社会、步入社会的必经之路。

10.毕业生就业方案确认 篇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xq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x社部函〔XX〕x号)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和配置,提高就业质量,我部决定举办XX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

XX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

二、活动时间

XX年11月27日—12月10日。

三、服务对象

(一)2018届高校毕业生;

(二)往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三)“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期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四、主办和承办、协办单位及技术支持

(一)主办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

(二)承办单位: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全国人才流动中心。

(三)协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xq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各副省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申请参加服务周活动的其他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四)技术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xx)、中国公共招聘网(xx)、中国国家人才网(xx)。

五、活动内容

(一)举办全国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大会。服务周期间,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统一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信息,举办网络招聘大会。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参加活动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收集和整理本地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相应的招聘信息,并按单位性质、行业类别、职位类别等进行分类汇总,上传到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后台数据。同时,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设立活动专区,链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平台,各地可提前发动、鼓励有需求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登录精准服务平台,享受免费精准推送服务。网络招聘大会技术方案见附件1。

(二)举办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各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应至少举办一次面向高校毕业生的现场招聘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分行业、分专业的专场招聘活动,增强招聘的针对性。各地可结合实际,举办专门面向“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期满未就业人员的专场招聘会,促进其尽早就业。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组织本地区用人单位到外地高校招聘毕业生,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现场招聘会有关要求见附件2。

(三)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各地人社部门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行业集聚的优势,支持产业园召开专场招聘会,发动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招聘信息,同时,动员园区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利用资源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有特色的服务。

(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各地要积极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长校园行”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特别是要让高校毕业生掌握获取就业创业政策和招聘岗位信息的渠道。要主动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各高校,充分利用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项目推介、创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服务,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等活动。活动期间,我部将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指导示范性宣讲活动,组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宣讲团队的专家及知名企业家、知名创投人士进校园,为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提供相关指导和咨询。

(五)组织“万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进校园”活动。每个省(区、市)要组织350名左右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进校园,开展招聘、宣讲、指导等活动,介绍企业用人需求、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加强供需双方的有效了解和对接,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宣传活动。服务周期间,我部将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部门户网站、部政务微信公众号及部属媒体对服务周活动开展多角度宣传。各地也要积极组织当地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视和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同时,要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手段,深入解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服务周期间,我部将成立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和联系人,并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服务周活动方案,精心谋划,统筹安排,确保服务周活动效果。

(二)拓展服务机构参与。各地要积极组织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参加活动,并引导鼓励有资质、有信誉的其他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中国人才交流协会要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与活动。申请参加服务周活动的单位,请于11月20日前填报《参加XX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申请书》(附件3)。

(三)规范招聘行为。服务周期间,各地应严厉打击非法中介和虚假招聘,对参会招聘单位的资质与招聘高校毕业生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严防各种欺诈行为、就业歧视、院校限制现象的发生。国有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工作。

(四)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各地要突出活动的公益特性,强化公共服务理念。服务周期间,对高校毕业生一律实行免费服务,不得以任何名义收费或变相收费;对参加网络招聘会和现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在收费上应适当予以优惠。要为有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

(五)加强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报送。各地要认真收集、整理和汇总服务周活动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及时上报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服务周活动结束后,各参加单位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各地请将服务周活动情况统计表(附件4)和服务周总结材料于12月18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报送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

李xx 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有关问题的说明

电话:xx

传真:xx

电子邮箱:xx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上一篇: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三:孟姜女哭长城下一篇:青葱岁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