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2024-11-07

高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共4篇)

1.高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篇一

高县工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近年来,高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和产业特色,突出项目驱动,打造园区平台,强化招商引资,营造发展环境,全县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力引擎和重要支撑。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十二五”的新要求相比,我老秘网县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我老秘网县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已是摆在我老秘网县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高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2.5亿元,同比增长55.34%,比2005年增长了6.9倍;工业增加值37.2亿元,同比增长46.46%,比2005年增长了5.1倍;实现销售收入98.55亿元,同比增长62.2%,比2005年增长了5.27倍;完成工业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61.9%,比2005年增长5.4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个,比2005年增长2.39倍;亿元规模以上企业22个,比2005年增长7.3倍。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8.7%,比2005年提高23.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强势崛起的重要支撑。

(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产品体系逐渐成熟。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高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个,其中,能源企业24户(其中,煤炭企业23户),化工企业6户,食品企业7户,轻纺企业7户,建材企业10户,机械制造企业3户,初步形成了以电、煤为主体的能源工业,以电石、甲醇、化肥、造纸为主体的化工工业,以白酒、茶叶、粉丝等为主体的食品工业,以茧、丝、绸为主体的轻纺工业,以水泥为主体的建材工业及以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制造工业。

(三)工业园区发展强劲,聚集效应逐步显现。自2005年以来,我老秘网县聚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着力打造福溪工业集中区和庆符—文江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福溪工业集中区共入驻福溪电厂、普什铸造、天顺水泥、金叶茶业等19户企业,2010年福溪工业集中区产值实现10.63亿元,占全县工业生产总值17.05%,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庆符—文江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也是宜宾市唯一一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0年,园区农业产值4.59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20.9%;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7.17亿元,增占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95.07%,园区已成为高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涉农工业集中发展区。

(四)财政贡献不断加大,支撑能力日益增强。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2.3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36.25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78.9%。全县工业从业人员2.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6.6%,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5%,工业通过税费由财政直发工资补贴和企业直接向员工发放工资全年达5亿元,工业对城镇居民收入的贡献率达70%以上。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统筹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而且缓解了社会矛盾,更新了思想观念,鼓舞了全县上下的昂扬锐气,有效激发了全县人民的创业激情,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支撑作用。

二、高县工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相对滞后。2010年,高县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为23.6 :58.2 :18.2,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81.7%,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总量均小。我老秘网县三产结构与全国三产结构10.1:46.9:43.0相比,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全国低25个百分点,说明我老秘网县还没有完全摆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经济的影响,特别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商贸比重较大,而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投资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县一、二产业的发展。

(二)工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工业亟待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结构不优。全县工业行业门类少,主导产业仍然是以资源开发为依赖的食品、能源、建材等传统行业,同时,部分项目存在同构化倾向,同类生产企业分布零散,上下游衔接配套较为缺乏,行业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制约了规模经济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二是企业结构不优。尽管近几年我老秘网县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增长较大,但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的局面依然没有改观。全县5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无大型企业,中型企业6户,占10.71%;小型企业50户,占89.29%,对工业经济起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少。根据抽样数据调查,我老秘网县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企业个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为70%、26.7%和3.3%,这既表明我老秘网县的工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整体素质偏低,也说明了我老秘网县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初具规模,可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产品结构层次低,缺乏知名品牌。目前,我老秘网县多数工业产品都是对原材料的简单加工,以初级制成品的形式直接面向市场销售,产品大都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耗能较高的“两低一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除了高洲酒业、早白尖、川红等企业产品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外,其它企业产品多为优而不名,大而不强,这些企业不仅缺乏创建品牌勇气,更缺乏全国名牌和国际知名品牌战略,限制了企业做大做强。

三、高县工业发展对策

(一)在提升传统产业中调整结构,力促工业发展层次由“低”到“高”。一是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转型支撑力。在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加强下游企业的培育和引进,特别是要加速能源化工、酒类食品、轻纺的下游产业链培养,实现内部资源有效整合。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将投资“触角”伸向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下游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强综合竞争力。依托福溪工业集中区和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以福溪电厂、高洲酒业、立华蚕茧等企业为核心,引进一批关联度配套高、产业链条长、就业拉动力大的工业项目入驻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横向成集群、纵向成链条的工业企业新格局。二是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增强产业转型发展力。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有关考核办法,通过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倾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鼓励发展循环经济,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和工业增加值污染物排放强度。积极引导企业间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今年,我老秘网县先后成功引进了四川宜宾中电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石灰石制粉项目、四川嘉阳集团公司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和重庆长江造型材料公司铸造废砂再生资源化项目,既充分利用了福溪电厂、普什铸造的废弃物,又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引导企业走优质、高效、低耗的路子。目前,我老秘网县已被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县,华盛纸业正在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三是注重科学技术创新,增强产业转型竞争力。县财政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我老秘网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为主攻点,在抓好技术创新中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措施,重点引导高洲酒业、川红集团、早白尖公司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着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在巩固高洲酒业、早白尖茶业2个省级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力争3年内再创建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狠抓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密切地方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国内大企业的合作,引导企业加强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开发合作,推进校所的技术资本、人才资本与全县企业资本优化组合。

“小”到“大”。一是抢抓机遇,分门别类承接转移。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融于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立足我老秘网县资源、区位、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从三个层次抓好产业转移工作。第一层次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家电制造、机械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以此带动城镇化发展,促进“两化”互动;第二层次抢抓宜宾城区食品、化工、造纸、制造等产业向郊县扩散或转移的机遇,借助福溪工业集中区距城区仅10公里的优越位置条件,吸纳市内企业退城入园;第三层次是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农产品深加工和煤电化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吸引企业投资兴业。二是打造园区,夯实平台承接转移。抓科学规划,在完成福溪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中区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等配套规划,同时,结合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善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以规划主导产业和园区布局有重点、有选择的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抓基础建设,启动福溪工业集中区石桥片区骨干道路和供排水配套设施建设,加速集中区110KV变电站和骨干电力线路建设,加快推进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标准化厂房、仓储设施、集中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企业和项目入驻条件。抓优质服务,继续对园区企业实行县级领导负责制,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明确专人跟踪服务,全程协助帮办项目审批等工作,对在建项目实行定期汇报制、督查考核制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让入驻企业来一个、办好一个、发展一个。三是保障要素,提升基础承接转移。破解用地难题,一手抓增量供给,利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的倾斜,储备好工业用地指标,为承接转移提供基础;另一手抓存量盘活,对那些圈而不用的土地,明确时间限期开发,过期严格依法收回,同时,严格执行土地投资强度、经济密度等指标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强化金融支持,继续加大金融协调服务力度,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入驻高县,支持各类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加快发展,全力帮助入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争取金融贷款老秘网

(三)在强化人才支撑中调整产业结构,力促工业人才资源由“少”到“多”。一是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实行柔性人才政策,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根据我老秘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对能源化工、酒类食品等重点领域所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打破身份、地域、行业等“体制壁垒”,设立岗位,开辟通道。同时,按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选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帮助企业加快职业经理人的选聘步伐,建立有效的广纳人才、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二是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依托高县职业技术学校,探索开展“订单式” 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校企智力资源等形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入口、过程、出口诸环节全部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轨,培养企业急需适用人才。依托企业技术岗位,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培养造就一批高技术工人伍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培训计划,通过技术比武、以师带徒、外出培训等形式,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每两年一次的高县工业管理杰出人才、工业技术能手评选奖励制度,对评选出的杰出管理人才和技术能手给予一定特殊津贴。积极推荐优秀人才、拔尖人才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各类人才在全县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中进行技术攻关、科研开发等方面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科学技术类奖和国家专利授权的,给予重奖。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支持各类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按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真正体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待遇。

2.高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篇二

一、徽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㈠历史发展情况蚕桑生产在徽县历史悠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是徽县蚕桑发展的高潮期, 全县14个乡镇109个行政村211个合作社, 栽植桑园8000亩, 年养蚕近2000张, 产鲜茧6.5万千克, 实现产值80余万元。“中华老字号”全省唯一的桑蚕种繁殖场就建在徽县, 年繁殖优质蚕种4万张, 蚕种畅销甘、陕、川、豫、宁、新等省 (区) 。蚕桑产业链上的缫丝厂、丝绸厂也相继建成并投入生产, 形成了从蚕种繁育到织绸的一条龙生产格局。九十年代中后期, 受茧丝绸市场波动的影响, 徽县蚕桑业遭到严重打击, 桑园面积不足800亩, 年养蚕不到100张。新世纪以来, 由陇南富通茧丝绸公司投资, 结合“退耕还林”政策, 推广“3+1”生产模式 (3亩桑园配建一座养蚕大棚) , 实行“订单农业”, 走“公司+基地、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徽县蚕桑产业得到恢复发展。截至2007年, 共在10乡镇17个行政村58个合作社建立高产优质桑园6300亩, 建成百亩以上示范区8个, 建养蚕大棚131座, 推广方格蔟15.5万片, 年养蚕2000多张, 产鲜茧7万千克, 为农户增收140余万元。2008年以来, 甘肃省新丝路茧丝绸公司整体收购投资经营, 加大了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力度, 促进徽县蚕桑产业稳步发展。

㈡现阶段发展情况2011年4月, 徽县兴农桑蚕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 在蚕桑产业处于低谷的形势下, 逆势而上, 流转土地600亩, 创建徽县苟家沟高效蚕桑示范园一处, 按照“10+1+1+1” (栽桑10亩, 配建1座养蚕大棚、1座沼气池、1眼集雨水窖) 模式, 走立体、循环、高效的现代蚕桑农业, 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桑园散养“绿色”乌鸡、落叶期套种蔬菜或中药材, 大棚冬春空闲季节喂养肉鸡。蚕桑主产品与副产物综合开发, 循环利用。蚕沙、鸡粪、弃枝废叶生产沼气, 解决生产照明和加热;沼渣、沼液用于桑园肥田, 促使桑园优质丰产;桑叶、菜叶及田间虫螨喂鸡, 形成自然生态循环圈。亩桑养蚕三季2.5张~3张, 净收入3000元~3600元;养鸡两茬400只, 年亩净收益2400元;桑园落叶期套种一季蔬菜, 净收入1500元;亩均综合净收益达到7200元, 实现单位面积综合经营收入的最大化。这种现代蚕桑农业模式, 是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机制基础上, 组装优化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农业技术进行综合开发, 提高单位产出率, 并不断提升徽县蚕桑产业生产科技水平, 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 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幸福新徽县做出贡献。2014年, 苟家沟高效蚕桑示范园区已完成春季制蚕种3000张, 发展袋料桑枝菌3万袋, 散养乌鸡4千只, 开发出“鑫农”牌桑叶茶和蚕砂枕等系列产品。

二、徽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

㈠自然优势徽县地处嘉陵江上游、西秦岭南麓的徽成盆地, 具有由暖温带向北亚带过渡的大陆季风和盆地气候特征, 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海拔800米~1500米的区域内, 年平均气温12℃, ≥10℃的有效积温3596.4℃, 年降水量745.8毫米, 无霜期202天, 日照时数1726小时以上, 光、热、水资源充足而协调。全县有耕地81.73万亩, 以褐色土为主, p H值7.2~8.4。国道316线、宝成铁路纵贯全县, 十天高速、成州机场即将建成, 交通便利。自然生态和基础条件非常适合发展蚕桑生产。

㈡社会优势徽县相对陇南其他县 (区) 来说, 社会发展程度较高, 群众科技意识较强, 特别是近几年来, 在徽县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扶持下, 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人均粮食产量在800千克以上, 自给平衡有余,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37元;水利、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发展蚕桑生产具有一定的生产投入能力和社会条件。

㈢技术优势徽县设有县蚕桑烤烟工作站和8个乡镇蚕桑烤烟工作站, 分别在这些乡镇派驻初级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一两名, 专业村常驻技术人员1名, 聘用农民技术人员一两名, 基本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目前从事蚕桑技术服务工作的32人 (高级农艺师1人, 农艺师14人, 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7人) , 不仅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强, 且常年从事蚕桑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工作, 实践经验丰富。

㈣蚕桑产业自身优势蚕桑是再生资源, 种桑既能净化空气、绿化山川, 又能固土蓄水、涵养水源, 还可采桑养蚕, 增加收入, 是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于一体的产业, 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长远规划。另据测定, 徽县所产蚕茧, 同品种茧层率高出江浙2%~3%, 解舒率高出10%以上, 鲜茧出丝率高出3%~5%, 产品备受客商青睐。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 减轻城镇就业压力。蚕丝有“纤维皇后”美誉, 具有防御有害气体、细菌对人体的污染侵蚀, 增强人体表皮细胞活力, 辅助治疗皮肤病等功效, 因而又有“第二皮肤”之称。在追求安全、保健时尚的今天, 蚕丝制品备受青睐, 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另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国际市场生丝需求年增长2%, 而世界蚕丝产量则年递减3%, 生丝的生产与消费形成逆差。因此, 我国在世界丝绸贸易上的主导地位会更为巩固, 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㈤产业导向优势国家层面上, 实施“东桑西移”“南蚕北移”和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省级层面上, 甘肃省出台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市级层面上, 陇南市出台了“二江一水”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县级层面上, 徽县把蚕桑列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二主四辅”农业特色产业之一。政策与机遇叠加, 为徽县发展现代蚕桑农业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徽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 徽县蚕桑产业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 蚕桑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成为制约徽县现代蚕业农业发展的瓶颈, 亟待解决。

㈠行政层面规划多, 落实少, 政策缺乏连续性, 专项投资更为缺少。

㈡生产层面桑园分散, 集中连片少, 规模经营层次低, 先进技术推广难度大。

㈢效益层面注重养蚕, 轻视桑园管理, 亩桑效益低, 综合开发程度相对较低。

㈣趋势层面产业市场行情不稳定, 波动较大;农村劳动力输转后产业缺乏人力支撑;产业发展周期相对较长, 优势不明显。

四、徽县蚕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㈠加大扶持力度徽县的蚕桑产业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振兴县域经济发展上具有积极作用。加大传统蚕业改造, 加快现代蚕桑农业发展步伐, 是徽县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 建议省、市、县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 把这项富民、惠农产业做大做强。

㈡培植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上充分依托甘肃新丝路茧丝绸公司、甘肃富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徽县兴农桑蚕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抓好蚕桑基地建设。在运营机制上,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 把企业利益与农户利益结合起来,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㈢发展现代蚕桑农业生产实践证明, 传统的植桑养蚕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怎样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收益, 是摆在各级领导和蚕桑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几年, 徽县发展蚕桑产业的成功经验说明, 必须走立体、循环、高效的现代蚕桑农业之路。在加强桑园管理、养足蚕抓好主业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蚕棚综合利用能力,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蚕桑综合收益。

㈣科技兴桑在实施小蚕集中共育的基础上, 大力推广大蚕蚕台育;推广农桑12号、14号、18号等优质桑品种, 提高产叶量;推广普及“10+1+1+1”植桑养蚕模式, 提高经济效益;强化方格蔟的推广普及力度, 提高茧质。

摘要:蚕桑生产是徽县传统优势产业, 在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县域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徽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有利于蚕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希望能对徽县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带来帮助。

3.嘉陵区蚕桑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三

1 嘉陵区蚕桑产业现状

1.1 具备一定产业基础

嘉陵区紧紧依托国家“东桑西移”项目、省“特色效益农业”项目和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 不断优化区域布局, 提升科技水平, 壮大龙头企业, 在嘉陵区吉安镇、土门乡等地建设千亩优质蚕茧基地, 在嘉陵区新庙乡、三会镇等地建设千亩果桑基地。目前, 嘉陵区有基地乡镇6个, 养蚕农户1.5万户, 桑园面积2万亩 (1333.3hm2) , 小蚕共育面积达到了80%, 2014年依托省财政蚕桑发展项目新建省力化蚕台29300m2、养蚕大棚5000m2、小蚕共育室680m2, 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1.2 普及推广蚕业科技

1.2.1 推广省力化技术。

近年来, 嘉陵区坚持消毒防病统防统消, 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等省力技术, 特别是依托省财政发展项目在吉安、新庙、土门等地搭建省力化蚕棚及标准化、省力化蚕台后, 实现户均季养蚕3张以上、年养蚕12张以上, 保证户均养蚕收入1.6万以上, 增收100%。

1.2.2 实行专业化管理。

统一技术队伍, 对桑树栽植、嫁接、施肥、除草统一进行技术服务, 桑园嫁接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同时做到统一时间、统一药物, 组建专业队伍对桑园病虫害实施统防统消。特别是在桑椹菌核病防治的3个重要时间节点, 全区组织专业防治队伍, 配置专业机械化喷雾机, 对果桑基地进行物理和化学双重防治, 桑椹菌核病防治率大幅提高, 菌核病发病率由80%降至25%。

1.2.3 引进优良桑品种。

全区引进“嘉陵30号”、“大十”、“嘉陵40号”、“台湾果桑”等优良桑品种, 提高了我区桑品种优良化程度。其中, 新庙乡引进“嘉陵30号”和“大十”各1500余亩 (100hm2) , 年产桑果250余t。2014年新庙乡引进西南大学新品种“嘉陵40号”500余亩 (33.3hm2) , 为实现产果养蚕双丰收奠定了基础。

1.3 重视经营主体培育

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 全区建立了5个蚕桑专合组织, 社员300余户, 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小蚕共育及联合营销等服务, 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全区大力培养业主大户, 采取土地流转、政策引导等有效形式, 促进蚕桑资源向业主大户集中, 解决单家独户养蚕缺劳力、缺技术等问题, 提高养蚕集约化规模化程度, 提高户均养蚕效益。

1.4 加强蚕业多元开发

2012年以来, 嘉陵区新庙乡发展了3000余亩 (200hm2) 果桑基地, 亩产果1200~1500kg, 实现亩均增收5000元, 大幅提高当地蚕农的综合收益。为提高桑园综合收益, 全区发展“桑-菜”、“桑-粮”、“桑-经”复合型桑园1.6万余亩 (1066.7hm2) , 发展“桑-鸡”、“桑-鸭”套养, 提高桑园利用率, 既有利于桑园除草, 又有利于桑园施肥, 桑园亩均增收500余元。同时嘉陵区积极探索桑叶茶及桑叶粉等食品级桑产品开发利用, 于2015年引进尚好桑茶有限公司, 建设年生产3000t的桑叶粉生产线, 可带动3万亩 (2000hm2) 蚕桑基地建设, 可使蚕农亩均增收6000元, 并且不影响蚕农养蚕所需桑叶产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在全区养蚕户中, 60%以上的农户每季只养1~2张, 蚕桑收入所占比例太低, 蚕桑生产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2.2 科技化覆盖程度不高

省力化蚕台育、自动化上蔟等省力化技术推广面仍然不够, 极个别农户还存在稻草上蔟的现象, 严重影响养蚕效益。

2.3 部分地区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乡镇对养蚕比较效益问题存在偏差, 重视程度不够, 政策引导不够。

3 产业发展机遇与对策

3.1 优势与机遇

一是政策引导力度大。蚕桑产业作为南充市特色效益五大产业之一, 嘉陵区是全市五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 而且依托省财政蚕桑发展项目, 具有较大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二是比较效益显著。对比种粮、种菜、养殖等, 养蚕时间短、见效快, 结合省力化技术还可大量节省劳动力, 蚕农经济收益明显。嘉陵区经过近几年的探索, 通过发展桑枝食用菌、果桑及其加工产物、桑叶粉、桑叶茶等综合开发利用, 综合产值大幅提高, 蚕农整体收益较为可观。三是后端优势明显。嘉陵区有依格尔纺织、嘉美印染、长荣丝绸、金富春丝绸等丝纺企业, 有尚好桑茶公司、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等公司, 具有较好的后端加工优势, 能较好地辐射带动蚕桑产业发展。

3.2 对策与建议

3.2.1 依托项目,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结合项目, 夯实蚕桑基地。加强土门乡的千亩蚕桑基地、新庙乡的千亩果桑基地以及吉安的优质蚕茧基地建设, 为养好蚕、卖好果、提高效益打下基础。二是培育养蚕大户, 推进蚕桑集约化经营。利用好政策和项目的引导, 吸引养蚕能手、经营能人等返乡创业, 培育出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水平的年养蚕10~15张的养蚕大户, 实现桑园、技术、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提高养蚕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三是加强技术推广, 提高产业科技化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和实施, 新建小蚕共育室、省力化蚕台及蚕棚, 积极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自动化上蔟等省力化技术, 提高省力化技术覆盖面, 实现养蚕轻简化操作。

3.2.2 发展农民专合组织, 推进一体化经营。

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 建立蚕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负责做好蚕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为了解决售茧难、定价不公正等难题, 大力引导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农户”联动发展模式, 不仅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并且通过合作经营、集中售茧、二次返利、入股分红等方式提高蚕农在销售环节的定价权, 蚕农收益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应在有条件区域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 有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特别要发挥尚好桑茶年产3000t桑叶粉生产线的带动作用, 保障蚕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3.2.3 加强综合开发, 提高蚕桑综合效益。

4.高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篇四

1 琼中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琼中县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琼中县地处海南岛中部地区, 属热带亚热带气候, 日照长, 积温高, 无霜冻期, 年平均日照1750-2700小时, 气候比较温和, 年均温度22.5℃[2], 1月份平份气温17.2℃, 7月份平均气温28.4℃, 可谓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雨量充沛, 年均降雨量1500 mm-3000 mm。琼中县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桑蚕业。

1.2 琼中县蚕桑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琼中属热带亚热带气候, 长年气温较高, 桑树几乎全年都可生长 (仅1月份因部分时期气温低于12℃桑树停止生长外, 生产期最长可达11个多月) , 全年养蚕时间约10个月 (一般从2月中下旬养蚕开始至12月中下旬养蚕结束) , 与全国其他蚕桑产区相比, 春茧早上市3个月, 秋茧晚收造2个月, 既可以调节市场加强竞争力, 也能得到较好收益, 产业发展前景好, 有力地带动了国家级贫困县———琼中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琼中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琼中县域经济, 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脱贫致富, 加快琼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琼中县蚕桑发展的现有规模

全县的桑园面积已发展到2.29万亩, 共涉及10个乡镇、525个村庄、5454个农户、3万多农业人口。蚕桑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经营模式在运作, 全县有4个蚕茧收购站、2个蚕茧收购点、7个小蚕共育基地、1个桑树品种资源圃、1个农民技术培训平台。小蚕全部由公司统一组织、管理与供应, 农民只专门饲养大蚕。蚕农从4龄起蚕开始饲养, 约15天左右便可出售蚕茧, 据生产统计, 全县2011年全年单张蚕种产茧量平均42.5 kg (上茧平均41.3kg) , 蚕桑生产稳定, 养蚕效益稳步提高。

2 琼中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

2.1 亩桑年产茧量高

琼中县自然条件优越, 年条桑亩产量可达6000 kg, 年亩桑产茧量最高达400 kg (平均水平一般年亩桑产茧量300 kg) , 是我国中、西部和北部地区的3倍。

2.2 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目前琼中县的蚕桑产业在“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为主体、农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下, 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促进了蚕区的平稳发展, 有利于统筹安排生产、快速发现和攻克生产中的重点难点、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确保蚕农的利益。

2.3 建立了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蚕桑产业在琼中属全新产业, 技术要求高, 涉及面广, 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整个产业服务。目前县农业局已成立桑蚕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县各镇、乡、村三级蚕桑产业发展的技术统筹和指导;聘请蚕桑辅导员, 根据各村情况成立蚕桑技术服务点, 按每发展500亩桑园, 配备一个技术过硬、群众基础好、责任心强、有一定号召力的村级蚕业技术人员, 负责该区域的技术指导工作, 协助发放共育小蚕及蚕茧收购等工作;茧丝绸龙头企业积极配合, 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日常重点指导各村技术辅导员的生产实践, 促进技术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种桑养蚕水平, 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2.4 建立了蚕苗供应和蚕茧收购网络

蚕桑产业的技术要求高, 而且在琼中又属全新产业, 为了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全面推广小蚕共育商品化生产与供应服务模式, 着力提高蚕农养蚕的成功率。蚕区的蚕农全部从4龄起蚕开始饲养, 不但降低技术难度而且效益稳定见效快。针对琼中地广人稀的特点, 全县分区设立了7个小蚕共育基地满足全县的蚕苗需求并根据桑园分布规模相应设立了4个蚕茧收购站和2个蚕茧收购点, 并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最低收购保护价策略, 保证蚕茧包销, 坚定了蚕农的信心。

2.5 蚕农增收显效

海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一年四季光照、温度、水分充足。在琼中县的农业收入除了农垦系统的橡胶产业外, 主要有:茶叶、槟榔、木薯、绿橙、荔枝、龙眼、粉蕉、蜂蜜、琼中小黄牛、黎母山鸡、七彩山鸡等。这些传统的经济项目投资大, 周期长。由于土地、财力等各方面因素限制的影响, 作为个体的农民普遍不可能大量种植或饲养。而桑树在海南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产桑叶, 且它生长周期短、投入低、收益快、效益高。一般农户每户可有3-5亩桑园, 年养12-20张蚕, 每15天可出售一批蚕茧, 年收入约在1.0-2.0万元[5]。因此, 在中部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中, 加大桑树种植面积是一个短、平、快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项目。

2.6 产业链逐步提升

为了实现以琼中为试点逐步向周边市县辐射, 使海南蚕桑产业规模化生产, 正计划全面打造县域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平台, 即从种桑养蚕、小蚕共育、蚕种生产、蚕茧收购、缫丝厂建设以及先进种养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研究与推广、蚕农技术培训、蚕业资源多用途开发等方面延伸茧丝绸产业链。琼中县第一家蚕种场已于建成并于2011年10月份投产, 具有年生产10万张蚕种的能力、冷库年可冷藏20万张蚕种, 有望摆脱蚕种完全依赖外省供应的局面。

3 琼中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干部和农民对琼中发展蚕桑产业的认识仍显不足。

部分干部特别是如乡镇、村一级的基层干部对发展一个产业的复杂性、艰巨性及长期性缺乏思想准备, 对发展蚕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文等的意义认识不足, 影响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琼中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主动致富、主动学种养技术、主动投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不够。同时, 农民的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琼中蚕桑产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局面将任重道远。

3.2 蚕桑未达到规模化连片发展, 管理运营成本高。

琼中县总面积2693 km2, 总人口约20.5万人[2], 人均19.7亩地, 可谓地广人稀。蚕桑产业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由于人口密度低, 桑园不连片集中, 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远, 下乡技术指导的人力耗费大, 蚕茧收购站 (点) 的服务半径大, 蚕农售茧运输距离远也不利于茧质的保全。再加上琼中过去完全是蚕桑产业发展的空白地区, 本地无技术人才, 只能靠高薪从大陆地区聘请。所以在产业未实现规模化连片生产时, 整个产业的管理运营成本会一直居高不下。

3.3 自然条件所限, 影响蚕桑生产的稳定。

一年四季光照、温度、水分充足, 植物生长快是海南自然条件优越之所在,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杂草疯长, 病虫害防不胜防的不利因素。由于桑园虫害防控难, 对养蚕造成的威胁也大。如2010年7~8月份由于突如其来的桑螟虫大量繁殖并携带浓核病病原感染桑叶而引起的全县大面积养蚕浓核病为害;其次, 琼中年均降雨量2444毫米[2], 是海南岛降雨量最多的地方, 琼中全年空气湿度普遍偏高, 每年的4~5月因桑园僵虫传播引起养蚕僵病为害普遍;第三, 琼中桑园普遍低洼, 排水不畅等引起桑树赤锈病普遍发生, 对桑叶的产量、质量均造成不利影响;第四, 每年8~10月的雨季, 光照不足, 雨水集中, 对桑树生长极为不利, 难养蚕成功。第五, 由于琼中全年空气湿度较大, 也影响了蚕茧的解舒质量。这些都是影响琼中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和确保养蚕效益提高的重要不利因素。

3.4 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推广难度大。

琼中远离大陆, 本来广东目前技术人才已显不足, 派往琼中就更难, 技术水平也很难达到要求。另外, 一时本地人又很难培养起来。再加上种桑养蚕在全县铺开, 人为造成零星分散, 交通本来就不便, 技术推广落实难。再加上蚕桑行业从业人员工作艰苦, 待遇低, 特别是对下乡指导的技术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很多年轻人都“不想”甚至“不能”从事该行业, 所以人才的选择余地极其有限。目前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后备人才严重匮乏, 一人多职的现象普遍, 这是对琼中蚕桑产业的长远、健康、稳定发展极为不利。

3.5 传统产业对蚕桑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天然橡胶和槟榔这两大产业是海南中部的特色支柱产业, 其他省份几乎没有或很少, 是海南极具价格话语权的优势产业。在琼中农村, 几乎95%以上农户都有橡胶和槟榔, 这两年已经陆续到了橡胶开割期 (橡胶的成长期7~8年方可割胶) , 农户收入相当可观。蚕茧价格若在高位运行的话, 橡胶户对种桑养蚕还有一定积极性, 蚕茧价格一下降, 就会出现桑园丢荒现象。其次, 在农户劳动力分配上也存在一定的矛盾, 由于近几年橡胶价格好, 有部分农民在养完第一造蚕、割完第一刀桑叶后, 就因割胶需要代理的劳动力而致使桑园弃管弃养。这对刚起步不久的琼中蚕桑产业发展也是很大的影响。

4 琼中蚕桑产业发展今后的对策

由于蚕桑产业在海南省是一个全新的产业, 发展时间短, 水平还比较低, 一个产业能否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与当地的政治、人文、环境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 而且蚕桑产业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产业, 它横跨动植物两大领域, 涉及工业、农业、贸易等部门, 任何一环处理不好, 都会对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4.1 统一思想, 稳步发展。

几年来, 琼中县桑蚕产业顺利实现了规模发展, 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由于快速发展而凸显出的产业基础差的问题更显突出。如桑园管理水平低、病虫害严重威胁、龙头企业运营成本高、蚕农的认识和技术水平低、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技术服务网络需进一步健全、蚕桑产业整体的综合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这些问题都将给产业的稳定发展带来隐患。因此, 必须继续统一思想, 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典型示范、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下, 坚持“夯实基础、巩固提高”的工作方针, 加强桑园排灌等基本农田水利配套条件建设, 建设高标准丰产桑园;加强小蚕共育基地建设, 建立病虫害防控应急机制;巩固现有规模, 加大技术覆盖, 提高蚕农的种养水平, 确保蚕农的种养积极性和养蚕效益, 不断完善产业链, 促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4.2 加大宣传, 提高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提高蚕农对蚕桑产业的认识从感知层面普及提升到技术层面, 需要加大科普宣传和种桑养蚕技术经验分享, 可以通过传单、广播、电台访谈和科普介绍等节目、种桑养蚕技术趣味竞赛、树立典型的方式进行宣传, 提高群众对产业的认识同时调动工作人员和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营造一个积极、融洽的生产氛围, 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4.3 合理规划布局, 整合资源, 实现规模化发展。

根据产业特点, 加快土地流转, 逐步扩大单个农户的种养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相对集中、规模经营”的原则, 加强规划, 实现连片集中发展。整合政府和公司的人力物力资源, 集中力量, 狠抓重点户、重点村、重点乡镇的建设与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技术跟踪指导与服务, 实现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4.4 完善技术服务网络, 推广应用新技术, 提升产业技术含量。

蚕桑产业是劳动密集性产业, 劳动时间较长, 通过科技手段, 减轻劳动强度是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继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蚕业技术服务网络, 发挥政府带动农户能力强, 企业人员业务技术熟练的优点, 建立好沟通协作机制, 为广大农户做好蚕桑技术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县、乡镇一级专职蚕桑技术员、村一级蚕桑辅导员的作用, 为蚕农提供无缝技术服务。其次, 要加大对科技兴蚕、科技兴业的扶持力度, 如蚕、桑新品种研究, 新型高效适用种养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设施蚕业、三高蚕业的开发, 良繁体系建设等行业发展的技术引进、研究与推广。第三, 要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如全面实施良种良法, 抓好蚕、桑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以及新型适用种养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大蚕地面育、消毒防病、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治、新型蔟具推广等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努力实现“省力化高效种养、良种良法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用科技助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4.5 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首先是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立足海南, 面向全国, 招聘和引进蚕桑专业或农学专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及社会专门人才, 快速补充现有技术人才队伍的不足。其次是挖掘和发挥现有技术人员的作用与积极性。加强对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从现有和当地的生产人员、干部中挑选优秀人才, 加快人才的本地化步伐。第三, 在海南中部市县选择1~2个职业技术学院或学校开办与蚕桑、茧丝绸有关的专业或课程, 加强产业初、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4.6 扶持和促进龙头企业的建设, 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 一头连着基地和农户, 是产业链条中的关键链环。从一定意义上讲, 龙头企业办得好坏, 决定产业的兴衰成败。首先要优化服务, 排忧解难,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确保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其次是在龙头企业建设需要进行征地、租地和完善服务设施等方面要给予有力的支持, 加强对蚕种场、小蚕共育点建设的扶持, 确保蚕种、小蚕的质量, 提高蚕种冷藏催青、小蚕共育、鲜茧收烘储运等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装备水平, 使龙头企业成为推动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蚕种场、科技园、小蚕共育基地、蚕茧收购站点、缫丝厂等提供方便, 加快夯实产业基础, 完善产业配套, 积极打造蚕桑茧丝绸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益, 做到产业互促互动, 各方共赢, 形成“龙头带产业、产业促龙头和企农互动”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1]琼中县农业局,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桑蚕产业发展资料汇编[琼中桑蚕办 (2010) 5号][R].海南省:琼中县农业局, 2010.1-5.

[2]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海南省琼中概况[EB/OL].http://www.qiongzhong.gov.cn/, 2009-03.26/2011-11-12.

[3]于伟慧, 黎大辉.琼中养蚕业可望做大做强[N].海南日报, 2007-12-19 (003) .

[4]朱德昌.琼中多举措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J].农村实用技术, 2009, (07) :4-5.

【高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推荐阅读:

蚕桑半年工作总结06-26

2022年蚕桑生产工作计划08-04

上一篇:在全市外派挂职培训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1年下一篇:词语权益相关内容介绍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