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基本功(精选8篇)
1.地理教师基本功 篇一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作业题
1.结合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运用讲述与讲授教学基本功的原则。
答: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案例)
师:展示课件——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和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和形态差别很大,那么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这些地形呢?
教师指导学生按小组,将准备好的橡皮泥,对照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制作成上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 种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生: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
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师:(形象演示)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
紧接着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和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请同学判读地形。指图要准确到位,问题设计要精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此来突破难点。
从上述案例看出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比较适合采用讲授法,因为,讲授法有利于新知识的传授,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讲述和讲授基本功的原则:
(1)讲述与讲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讲述与讲授者,应当始终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中心,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把知识讲解得很清楚明白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同步参与,这样就把学生实际存在的疑问和障碍牵引出来。否则,学生不仅对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
(2)讲述与讲授要适当恰切
在课堂上,讲与不讲,讲多与讲少、讲深与讲浅、讲快与讲慢,都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如本案例,一般地图判断方向可不讲,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可略讲,而特殊指向地图应详讲。
(3)讲述与讲授要讲究实效
讲述与讲授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讲述与讲授的同时,应当兼顾学生的倾听与思考,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多、更快、更好地接受,而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接受多少,更需要讲述与讲授者通过多种方式去判断、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进一步的讲述与讲授做出相应的调整。
2.结合初中地理课例,分析倾听与对话教学的主要策略。
答: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教学片段)。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那么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农业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我家住在宁武山区,那里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但我们那里却是山青水秀,所以我认为可以种树。
生2:我来自苛岚县,养羊很出名,过去是放牧,现在政府提倡把羊圈起来养。生3:我家在忻府区,地形较为平坦,挺适合种植各种瓜果蔬菜等。生4:我家住在黄河边的河曲县,我们那里正开展小流域治理。
师:好我知道河曲县是全国小流域治理的先进单位,但也不知道具体怎样治理,你能不能说说?
生3:垒坝,种果树和枣树,还有„„想不起来了 生4:还有修梯田,种草。生5:还有修水库
师:你们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6:植树造林、种草能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能降低水流速度。生7:修建水库能调节洪水,抗旱;打坝淤地能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把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可用于种草种树,种粮。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我都脑子都乱了,能不能给归一下类 学生讨论„„
从上述事例看出,看出倾听与对话教学的主要策略是: 1.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应转换自己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作为一个讨论者以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心态、平等地和学生探讨每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2.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以引导为主,不妄加论断
在这个话题上,孩子很有可能会有合理的理由,教师应该加以鼓励,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引导。
3.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应采取必要的倾听策略
首先,设计的话题应该让所有孩子都有话说;其次,当学生有意象发言,特别是一些想发言却不敢举手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地发现加以鼓励,肯定孩子的积极性。在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不随意打断孩子,并表达出对孩子表达观念的极大的兴趣和耐心,同时加以引导性的话语,引导孩子自信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最后,肯定孩子观念中的积极因素,并把孩子的观念逐步引向这堂课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绝不对孩子表达的观念任意贴上自己的理解,等到把他的意思完全弄明白再进行分析。
3.举例说明运用黑板、小黑板与墙壁辅助教学的原则。
答: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教学片断: 师:先在白纸上描绘出中国轮廊图,现在我们根据走向的不同,把山脉分成下列几组填入你所绘制的图中。
出示板图轮廊:中国轮廊图
师:先画出东西走向的三列五条山脉,每画一条要求学生说出山脉的名称并注意所在的位置。
生:在记住五条山脉名称之后,学生试着在自己的图中确定山脉位置。依此法,学习完十六条山脉。
师:现在我们来画出阶梯的分界线,并填注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师生互动,在板图上完成这一任务。生:根据高原盆地平原的名称试着在图中标注
老师在黑板上画,同学们在空白图上画,老师画一笔,同学们跟着画一笔。学生看着老师的黑板,对比着同桌,训练有素地跟着老师画起来了。利用黑板、小黑板与墙壁等教具辅助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有效性原则
无论是利用 黑板、黑板与墙壁来创设情境,进行示范演示、互动活动,还是展示学生作品,都要遵循有效的原则。
(2)实用性原则
无论是板书、板图板画还是教室墙壁布局,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应该从学生发展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
(3)示范性原则
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与理解,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我们示范不到位的话,学生们学的也可能不到位。如果教师板图板画示范时认真对待、技巧到位,学生的作品也会相应地水涨船高。教师良好的板图板画技能可以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从而对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4)精炼性原则
课堂教学对时间、空间、精力等诸多方面 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的板书、板图板画等应具有典型性、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首先,板书书写必须突出课堂教学的精华,提纲挈领,清晰醒目,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其次,板图板画要力求简练,不求精美,以节省时间。第三,多媒体和挂图的运用必须合理适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启发性原则
无论是环境布置、情境创设、教师板书、板图板画、作品呈现,都应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为前提,教师在使用黑板、小黑板和墙壁之前应尽可能使呈现内容具有启发性,以 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建立学习组织的。在建立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你是如何改进的?
答:组建学习小组:第一、体现均衡原则。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各个小组的力量保持均等,大体相当。各组应有大体同等数量的A层生、B层生和C层生。各个学习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也应尽量做到均衡分布。
第二、尽量尊重学生意愿原则。在保证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教师在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同时注意不把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编在同一小组,以免激发其逆反心理,影响小组学习及开展其他活动;C层生宜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小组,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第三、适时调整原则。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的时候可视情况而调整。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存在问题:组建小组时,女生与男生间,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间互相排斥。
改进办法:(1).步步推进。先建立班委会,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强、威信高的男、女生各一名担任班长和副班长先负责与班内其它同学沟通。
(2)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指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技巧。(1)加强组织人的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在小组内分工,如何处理小组不统一时的矛盾等。(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3)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强化“合作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以合作成绩评定个人成绩,开展评比 “最佳合作小组”、“最佳效率小组”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组际竞争,以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激发团队精神。
5.请你自己设计一个应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教学的实例,并说明应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基本功教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口问题教学片断〉
师: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超过四百人,有的地区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来个人口大迁移呢?
生:有说可以,有说不可以的,请同学们说出他的理由。师:既然不能人口大迁移,那我们怎么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呢? 生1: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生2:还要进行优生优育
师:是啊,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减少了三亿人的出生,为我国节省了许多费用。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呀。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时要注意
(1)更新教育观念。改变现实教学中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的观念。师问生答,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而不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观念,严重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具有自主能动性。如果只求课堂秩序良好,而不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与胆识,是很难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另外,要改变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分析的观念,因为这种不利观念使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失去了很好的机会。再者,要注意提出的问题是否关键,是否有挑战性,如果不能激起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问题的认知冲突,就会流于形式,这也会消磨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积极性。
(2)扩大和调整信息储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思考,并不是学生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学生依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对问题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尤其是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学生如果在认知结构中缺少适当的基础知识,就不能很好的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提出质疑,也无法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其次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创造机会学习一些地理学领域的历史内容、前沿内容及最新进展,并且重视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等,学习领悟和尊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汲取营养。因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指导学生将储存的信息进行调整和分类,需要时及时调出,使问题更明确,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解放学生的脑、眼、手、时间、空间等,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协调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6.举例说明应用即时评价进行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机械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厉害!”“你真聪明”„„由此看出在应用即时评价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避免空泛性
赞扬固然重要,但不是任何表扬都能给学生以成功感的。完成一项任务并没有付出努力,就轻易获得了 “表扬”,学生会觉得这种“表扬”没有含金量。在这种空泛性的“表扬”中形成的成功体验是虚假和不堪一击的。
(2)注意目标性
就像前面案例分析中看到的:常挂嘴边的即时性评价已成教师的口头禅,不经意间就会脱口而出。它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像顶大帽子,扣谁头上都行。这种漫无目标的评价必然会失去其导向性功能,评价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有效性作用。
(3)强化全体性
即时评价要在教学中面向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获得阳光般的评价。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有能说会道的,也有不善言辞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关注优生,只会助长优生的嚣张,浇灭其他学生的自信。这种只关注个别学生而不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感受的即时评价,是教师需要力戒的。
(4)使用适度性
即时评价固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过度的使用会使学生把学习目标置于脑后,更在乎当前的奖励。因此教师的即时评价不宜过多,要适度。
7.你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请举例说明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具有哪些作用。
答:关于中国地形这一节教学当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框,改为先熟悉山脉地形区,再分析得出地形地势的特点,效果很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并且要求教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以积极的心态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学习钻研教材内容、熟悉教材呈现模式、了解教材编排的优点和缺点,获得施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在分析、研究、整合和使用教材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课程知识,创生课程经验,而且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促使自己成为课程的实施者、研究者、开发者和评价者。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绝不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的适当改变,需要有更高、更宽的眼界来统领把握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学科内容的整体的课程意识。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8.结合教学实例,谈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突发的事件: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走进教室,正要上课,教室外喊“报告”“请进”,刚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话音未落,又一声“报告”“请进”,正准备转身板书,又一声“报告”此时下面的学生笑了,我心里非常恼火,质问“今天为什么这么多迟到的?一学生怯生生的说“今天学校调整作息时间,中午取消了午息时间,我忘了“,”呵原来如此“,我迅速调整情绪,“谁知道学校为什么要调整作息时间?”“天短了,下学晚了,路上不安全“。”白天为什么有时长,有时短呢?“”什么时间长,什么时间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地球的公转运动“。
存在问题:没有预见,缺乏机智,导致“生而不成”。
9.结合教学实例,谈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的。
答:在教学实践中,教导处,教研组经常组织观课,议课活动。我一般从这几方面观课。(1)目标达成度的观察
观别人课,自己心中要有课标,要有目标,然后观察授课教师①本节课设计哪些教学活动?②这些活动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什么关系?③根据教学目标,活动的设计是否恰当?
(2)教学过程的观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①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有哪些?②这些活动的设计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3)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的观察
①教学语言的观察 ②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③多媒体的使用
10.教师提升教学基本功的途径有哪些?
答:(1)要终身学习。教育教学工作相对于现实来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育教学工作相对于未来讲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学习力是教师一切能力的前提和根本,是教师综合竞争力的集中表现。通过专业学习和相关培训不断丰厚和提升自身专业底蕴、内涵。
(2)要学会创新:学会创新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风格,需要教师提高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关注度、敏锐洞察力、敏捷革新力,能够主动转换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读,能够对那些所谓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抱以冷静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深刻辨析和独立判断。
(3)要学会欣赏。欣赏学生,要做到“赏而无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必须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要学会合作 :一是与学生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一起研究学习方法。二是同学科教师的合作。学科内的教师经常交流教学信息,研究教学案例,讨论教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学科间的协同合作。不同学科的教学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联系,学科间教师经常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学信息,有利于师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5)要学会科研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项逐渐得到认同并且不断得到强化的基本功。(6)要学会反思。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是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会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知反思,不愿反思,不会反思,常常在工作中只注重速度、进度、结果,不注重过程,更不注重师生投入与获得之间的效益,通常是某项工作完成后即抛至“脑后”,自己很少回头看,使得工作中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及时补救,导致问题日积月累更加难以解决。学会反思,应该是每位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应该养成写教学日记、写教学扎记、写教学随笔等习惯。
2.地理教师基本功 篇二
1地理国情的基本含义及层级
1.1地理国情的含义
地理国情是从空间角度对构成国家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各种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的反映,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经济综合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特征、空间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理国情就是影响国情的地理要素,包括道路交通、河流水域、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资源分布、大气环境以及附着在这些要素之上的社会、经济状况。地理国情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地理国情信息的层级
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是幅员辽阔、差异明显、特点突出、变化迅猛。为了便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便于进行地理国情信息的分析研究,保证监测工作的实时快捷,应根据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地理国情信息进行层级划分,根据信息层级,确定监测责任主体,分级开展国情监测工作。为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将地理国情信息划分为三个层级,分别用一、二、三级表示。
一级地理国情信息:全国范围内的宏观地理国情信息,包括影响多个省(区、市)的大型河流湖泊、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长输油(气)工程、大型水利工程、森林覆盖面积、水土流失与沙漠化区域、耕地分布状况、矿产资源分布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社会经济因素等。
二级地理国情信息: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地理省情”,是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地理国情信息,包括省(区、市)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河流湖泊水库的形态、主要城市(设区市)扩展建设情况、重点区域的耕地保护状态、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等,同时也涉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情况。
三级地理国情信息: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地理市情”,主要指市(地)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县乡镇交通网络、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建成区建设、农村居民点变化、基本农田保护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情基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及组合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和连续的监测,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手段和方法的组合。
2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的基本架构技术研究
为了全面实时地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及时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服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监测体系,主要包括:法律与标准体系、三级监测网络、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统计分析与预测预报、信息发布等。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2.1法律与标准体系
法律与标准体系是指为实现地理国情监测而建立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包括信息划分标准、信息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库建设标准以及政策法规标准等。法律与标准体系是地理国情监测体系长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2.2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三级监测网络体系是指为实施地理国情监测过程的信息采集、处理、统计、汇总、分析预报、发布等一系列具体工作而建立的国家、省、市三个层面的机构、人员以及为完成上述工作所需的相应资源。可以分别称之为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中的国家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和市级监测中心。
(1)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对一级地理国情信息进行监测,并同时接收来自各省(区、市)的经过整理汇总的地理省情信息,进而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或重点区域内的地理国情预报;为国家级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2)省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对二级地理国情信息即本省范围内的“地理省情”信息进行监测和预报,同时还要接收来自各市(地)的地理市情信息。(3)市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对三级地理国情即本市范围内的“地理市情”信息进行监测,按照相关要求形成监测预报并发布,同时向省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作为地理省情信息的组成部分。地理市情监测是整个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信息精细化程度最高的。地理国情三级监测网络,构成了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各级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形成有机整体,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各级监测信息的互联互通可以借助数字城市建设中相应的节点来实现。
2.3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体系
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体系是各级监测机构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交换级共享所需的软件系统及硬件设备,包括网络通讯设施。不同层面的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在内容、范围、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如国家监测中心与省级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与市级监测中心,都存在一定差异。
2.4统计分析与预报体系
统计分析与预报体系是指为完成地理国情监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信息预报所建立的一套技术方法和要求,包括统计分析采用的数学模型、预测模型等。
2.5信息发布体系
信息发布体系是指将监测结果及分析预报向政府及社会公众发布的一整套相关规定和要求,包括信息发布的渠道、频率、内容等等。
3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
3.1一级国情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一级国情信息是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关注的重点,内容包括大江、大河、大型湖泊的状态;土地、森林、沙漠等的变化趋势;大型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长输油(气)工程、大型引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营等等。这些信息是由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采集的,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信息获取:(1)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按照一定的周期,获取卫星影像资料,确定主要监测要素和重点监测区域,利用不同时期的影像进行比对,发现变化信息,进而分析变化趋势;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资料除目前被广泛利用的如SPOT-5、QuickBird、WorldView、IKONOS等之外,我国已发射升空的资源3号卫星,也将成为重要的数据来源。(2)利用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共享信息,通过融合处理,作为第一种信息源的补充。经过与其他相关信息(经济、社会及其他学科信息)的融合整合,在相应数学模型的支持下,形成地理国情监测预报。
3.2二级国情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二级地理国情信息即地理省情信息是省级国情监测中心关注的重点,是由各省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主要是对各省范围内的地理要素进行监测,包括:省区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的建设运营情况,河流、水库、渠塘等的形态、主要城市(设区市)的建设扩展情况以及土地森林等的变化情况。这些信息一方面为本省的社会及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作为信息共享的主要信息来源,与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进行互联互通,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地理省情信息可采用三种方式获取:(1)与一级国情信息的第一种获取方法相同,即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2)对于局部变化较大的重点地区,采用航空遥感方法获取地面影像,通过与原有资料的比对,发现变化信息。(3)利用来自各市(地)的共享信息,通过融合处理,作为前面两种信息源的补充,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形成全省范围的省情监测信息,为地理省情监测预报提供依据。
3.3三级国情信息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三级地理国情信息即地理市情信息是市级国情监测中心的关注重点,是由各市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主要是对本市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进行监测,包括行政辖区内的公路、铁路建设(包括乡镇公路和村级道路)、各县(市)、乡镇驻地外围建设及扩展情况,建成区内主要道路、街道的建设与变化情况,农村居民点建设及变化情况,基本农田保护区变化情况,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变化情况等等。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信息获取:
(1)采用高分卫星影像资料与原有资料进行比对。(2)重点地区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航摄,制作正射影像图(DOM),与原有资料比对。(3)采用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对局部地区直接采集变化信息。经过信息整合,形成本地区的地理市情监测信息,作为地理市情监测预报的依据。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对客观存在的地理要素进行监测外,还需要政府层面的各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包括人口、经济、农业、气象等等。只有形成良好的基础地理信息与附着在其上的社会经济信息的联动机制,才能使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更加完善,监测信息才能够为更多的部门和领域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从而使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地理国情监测也才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结语
地理国情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理国情监测是历史赋予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新使命;建立科学完善的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并达到监测目的的前提和保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十二五战略目标,在全国刚刚起步,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研究,建立起科学的监测体系,对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万钟,杜清运.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6):104-111.
[2]张景华,封志明,姜鲁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11(6):1195-1203.
3.例谈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篇三
一、注重概念联想,追究抽象概念的形象还原
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理概念依然相当抽象。要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一般要求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且要经历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将众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通过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区分事物的主要本质特征或属性,实现从模糊到逐渐分明。因此,对于相对抽象的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1: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1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
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由于“产业重心”概念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根本无从下手,一般要借助天平原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借用一支笔代替中国,手指当做支撑点)。假设中国的三次产业重心处于中部地区,笔处于平衡状态,笔的左半部分表示西,右半部分表示东。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湘教版必修Ⅲ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中可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是西部偏高、中部居中、东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不会平衡,而是往西部倾斜,即第一产业重心偏西。第二产业比重是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也不会平衡,而是往东部倾斜,即第二产业重心偏东。第三产业比重东部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低,所以天平会稍微往东部倾斜,但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重心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于是此题可迎刃而解。
教师借助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已有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实现由形象到抽象。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解决地理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
二、注重概念比较,深化理解地理概念的基本属性
对一些关联概念,进行阶段性梳理,引导学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概念系统。
例2: 读图2、图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①、②两地),试比较①、②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
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降水特征等概念的混淆。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高考复习中可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图4)加以区别。
概念系统的建立可通过概念延伸实现,通过条件的追加或细化,将一级概念延伸出二级概念、三级概念……在同一条件下,通过不同视角,联系并列的同级别概念。条件就像支撑起屋顶的梁,不同的视角就像椽子,不同级别的概念就像叠盖在椽子上的瓦。这样通过不同条件、不同视角、不同级别的概念共同构建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
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演绎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在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达到概念的深化和思维有序化。
三、注重概念辨析,从“准确”的相对性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相对的;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命题者乐意关注的一个点)。如气候,它是长时期内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许多要素上;不同气候类型划分依据,主要是对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的一种数学统计;而统计数字并不惟一,而是局部范围,这就不能达到概念本身要求准确的特点。为弥补这一缺陷,教材中对气候表述通常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即给一张如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再加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描述,这就为学生理解气候留下很大空间。教学时可根据空间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气候理解程度。如上所述,理解和掌握气候应扣住三个基本点:分布范围、要素统计的数字范围和两种气候的过渡带特征。
例3:图5、图6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每个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四地中,高温期与多雨期比较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学生认为甲、丙、丁都可以选,因为气温高时降水也多,没有理解“高温期”和“多雨期”概念中“相对”的数值属性。如例3可以提供学生气温统计的大致数值范围(如表1),降水的统计数据中大致以月降水量超过100mm为多雨期,将不同概念进行辨析,这样答案则很明确。
■
四、注重概念记忆,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特征
教材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是最精炼准确的。因此,对基本概念按照课本表述记忆是首要的,尤其其中的关键词是重要的地理术语。在描述某种地理现象和阐述有关地理问题时,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才能简明扼要地准确解答。
例4:下列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动力之一
B.水土流失直接后果是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C.我国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
D.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不少学生答A,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水土流失”的概念和原理。教材中有关水土流失的表述: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从该概念可得出: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可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教材中关于水土流失的关键词:外力因素(水力—降雨、植被、冻融等、风力和重力—地形、地质)、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以及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等都是专业术语,要想准确答题,就必须注重记住关键词。
地理概念复习要“不惜时、不惜力”,帮助学生养成用地理观点看待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概念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有效复习地理概念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概念的联想、比较、辨析、记忆及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阐述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一、注重概念联想,追究抽象概念的形象还原
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理概念依然相当抽象。要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一般要求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且要经历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将众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通过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区分事物的主要本质特征或属性,实现从模糊到逐渐分明。因此,对于相对抽象的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1: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1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
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由于“产业重心”概念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根本无从下手,一般要借助天平原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借用一支笔代替中国,手指当做支撑点)。假设中国的三次产业重心处于中部地区,笔处于平衡状态,笔的左半部分表示西,右半部分表示东。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湘教版必修Ⅲ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中可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是西部偏高、中部居中、东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不会平衡,而是往西部倾斜,即第一产业重心偏西。第二产业比重是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也不会平衡,而是往东部倾斜,即第二产业重心偏东。第三产业比重东部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低,所以天平会稍微往东部倾斜,但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重心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于是此题可迎刃而解。
教师借助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已有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实现由形象到抽象。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解决地理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
二、注重概念比较,深化理解地理概念的基本属性
对一些关联概念,进行阶段性梳理,引导学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概念系统。
例2: 读图2、图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①、②两地),试比较①、②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
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降水特征等概念的混淆。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高考复习中可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图4)加以区别。
概念系统的建立可通过概念延伸实现,通过条件的追加或细化,将一级概念延伸出二级概念、三级概念……在同一条件下,通过不同视角,联系并列的同级别概念。条件就像支撑起屋顶的梁,不同的视角就像椽子,不同级别的概念就像叠盖在椽子上的瓦。这样通过不同条件、不同视角、不同级别的概念共同构建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
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演绎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在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达到概念的深化和思维有序化。
三、注重概念辨析,从“准确”的相对性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相对的;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命题者乐意关注的一个点)。如气候,它是长时期内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许多要素上;不同气候类型划分依据,主要是对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的一种数学统计;而统计数字并不惟一,而是局部范围,这就不能达到概念本身要求准确的特点。为弥补这一缺陷,教材中对气候表述通常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即给一张如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再加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描述,这就为学生理解气候留下很大空间。教学时可根据空间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气候理解程度。如上所述,理解和掌握气候应扣住三个基本点:分布范围、要素统计的数字范围和两种气候的过渡带特征。
例3:图5、图6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每个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四地中,高温期与多雨期比较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学生认为甲、丙、丁都可以选,因为气温高时降水也多,没有理解“高温期”和“多雨期”概念中“相对”的数值属性。如例3可以提供学生气温统计的大致数值范围(如表1),降水的统计数据中大致以月降水量超过100mm为多雨期,将不同概念进行辨析,这样答案则很明确。
■
四、注重概念记忆,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特征
教材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是最精炼准确的。因此,对基本概念按照课本表述记忆是首要的,尤其其中的关键词是重要的地理术语。在描述某种地理现象和阐述有关地理问题时,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才能简明扼要地准确解答。
例4:下列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动力之一
B.水土流失直接后果是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C.我国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
D.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不少学生答A,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水土流失”的概念和原理。教材中有关水土流失的表述: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从该概念可得出: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可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教材中关于水土流失的关键词:外力因素(水力—降雨、植被、冻融等、风力和重力—地形、地质)、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以及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等都是专业术语,要想准确答题,就必须注重记住关键词。
地理概念复习要“不惜时、不惜力”,帮助学生养成用地理观点看待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概念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有效复习地理概念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概念的联想、比较、辨析、记忆及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阐述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一、注重概念联想,追究抽象概念的形象还原
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理概念依然相当抽象。要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一般要求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且要经历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将众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通过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区分事物的主要本质特征或属性,实现从模糊到逐渐分明。因此,对于相对抽象的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1: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1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
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由于“产业重心”概念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根本无从下手,一般要借助天平原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借用一支笔代替中国,手指当做支撑点)。假设中国的三次产业重心处于中部地区,笔处于平衡状态,笔的左半部分表示西,右半部分表示东。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湘教版必修Ⅲ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中可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是西部偏高、中部居中、东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不会平衡,而是往西部倾斜,即第一产业重心偏西。第二产业比重是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也不会平衡,而是往东部倾斜,即第二产业重心偏东。第三产业比重东部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低,所以天平会稍微往东部倾斜,但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重心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于是此题可迎刃而解。
教师借助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已有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实现由形象到抽象。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解决地理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
二、注重概念比较,深化理解地理概念的基本属性
对一些关联概念,进行阶段性梳理,引导学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概念系统。
例2: 读图2、图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①、②两地),试比较①、②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
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降水特征等概念的混淆。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高考复习中可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图4)加以区别。
概念系统的建立可通过概念延伸实现,通过条件的追加或细化,将一级概念延伸出二级概念、三级概念……在同一条件下,通过不同视角,联系并列的同级别概念。条件就像支撑起屋顶的梁,不同的视角就像椽子,不同级别的概念就像叠盖在椽子上的瓦。这样通过不同条件、不同视角、不同级别的概念共同构建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
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演绎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在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达到概念的深化和思维有序化。
三、注重概念辨析,从“准确”的相对性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相对的;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命题者乐意关注的一个点)。如气候,它是长时期内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许多要素上;不同气候类型划分依据,主要是对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的一种数学统计;而统计数字并不惟一,而是局部范围,这就不能达到概念本身要求准确的特点。为弥补这一缺陷,教材中对气候表述通常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即给一张如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再加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描述,这就为学生理解气候留下很大空间。教学时可根据空间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气候理解程度。如上所述,理解和掌握气候应扣住三个基本点:分布范围、要素统计的数字范围和两种气候的过渡带特征。
例3:图5、图6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每个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四地中,高温期与多雨期比较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学生认为甲、丙、丁都可以选,因为气温高时降水也多,没有理解“高温期”和“多雨期”概念中“相对”的数值属性。如例3可以提供学生气温统计的大致数值范围(如表1),降水的统计数据中大致以月降水量超过100mm为多雨期,将不同概念进行辨析,这样答案则很明确。
■
四、注重概念记忆,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特征
教材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是最精炼准确的。因此,对基本概念按照课本表述记忆是首要的,尤其其中的关键词是重要的地理术语。在描述某种地理现象和阐述有关地理问题时,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才能简明扼要地准确解答。
例4:下列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动力之一
B.水土流失直接后果是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C.我国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
D.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不少学生答A,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水土流失”的概念和原理。教材中有关水土流失的表述: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从该概念可得出: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可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教材中关于水土流失的关键词:外力因素(水力—降雨、植被、冻融等、风力和重力—地形、地质)、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以及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等都是专业术语,要想准确答题,就必须注重记住关键词。
4.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篇四
1.世界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其次是加拿大,中国居第三位。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2.国界和领土:国界是指本国与领国之间的界线,它是用来划分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范围。国界线和领海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之分。目前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只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还有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
4.世界上的区域划分: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人们将世界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十三个地区。
★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
★ 七年级数学基本知识点
★ 一次函数教案
★ 总结知识点
★ 初二一次函数经典例题
★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一次函数教案
★ 考研数学基本知识点综合梳理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结
5.中学地理图像教学的基本策略 篇五
张瑞进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地图学习,主要侧重在地图基本知识的学习,这显得有点舍本求末。地图是一种工具,工具重在利用。虽然利用工具需要了解工具,但是不能只局限于了解工具而忽视工具的性质和作用。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下,地图的学习目标应比以前有所扩展。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理图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地图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地图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和地图分类等。地图学习的首要也是基本的目标,就是认识地图的性质,即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达到这个目标,才能明了为什么要学习地图,才知道从地图上可以获取很多地理知识,才会在需要地理信息时借助于地图。为此,我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地图三要素等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在诸如讲授如何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貌形态等地图内容学习中,逐渐认识地图性质。
地图要素是各类地图都具有的知识,因而是学习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对于初中生而言,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文字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地理学习时,应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全面仔细,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地图可以按多种方式分类,如按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地图等。地图的分类重点应是不同种类的地图在内容上的差异,以使学生在学习后,在需要某类地理信息时,会选择适当的地图去查找。
二、根据不同图像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程序
学习地图是为了会运用地图,因此,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中生而言,教材中主要出现的图像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几类,作为教师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善于在看图中获得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感性认识,并能较快地转化成地理空间概念,让学生看图只是基础,还要让学生学会用图与绘图才能达到学习目标,既要注意培养学生能用图像信息来理解、分析、归纳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同时又能选择和绘制地理图像来表述各种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
(一)、地图教学。地图是地理教材最根本的图像,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地理位置,阐明其空间分布,而且还表示它们的形态(如河流长度、水系特征)。此类地图学习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看图名,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知识点链接;其次了解此图所展现的区域的地理位置,即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或其它相对位置;第三根据图例读出国家、省区、城市、铁路、山脉、河流等重要地名或重要矿产等。然后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特点分析此区域的气候特点,从海陆位置还能分析区域的交通状况并由这些推断经济发展形式;从城市、铁路、山脉、河流的分布状况分析并读出工农业、人口等要素的分布规律等,从而分析得出该地区的综合地理特征。也就是要求学生明确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比如,人教版七下《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就是以亚洲为案例通过《亚洲的地形》、《亚洲的气候类型》等一系列地图让学生掌握学习大洲的基本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地图来发展和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和组织地理信息、处理分析资料、评价判断、解决问题等能力。
(二)、地理统计图教学。统计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初中阶段常见的有线状图、柱状图、扇形图、饼状图等。统计图教学不仅要有利于揭示地理事物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注重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与精神。统计图可依下列程序教学:“读图名——座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揭示联系或规律——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如湘教版七上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与降水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这一课题,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简单地说就是要求学生“会画、会读、会表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这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上这节课我引用的是三明的气温和降水的数据,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师生的评价,把三明气候的数据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动手绘制的过程,转化为形象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再通过“三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告诉我们什么气候信息?”“探究怎样从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图中归纳一个地区(如三明地区)的气候特征?” 等设问,最后再从地理图像转换为地理的语言和文字,达成了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判读基本过程的学习和讲解。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取材于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材料,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动手绘图的能力。
(三)、示意图教学。教材中的示意图大部分是成因示意图,如果说地图侧重从空间分布,统计图侧重从量上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及联系的话,那么,成因示意图则侧重阐述它们的形成,成因示意图往往和统计图联合出现,它们在教材中联系是很紧密的。成因示意图教学可这样安排:“明确地理位置——分析要素状况——揭示发展过程——抽象(或演绎)规律。”例如人教版七下P30活动第三题“图7.72 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图”教学时,可先明确这种气候的地理位置(赤道附近),分析该地太阳高度和气温状况(正午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天气变化过程(日出后,气温迅速升高,地表水不断蒸发到空中,空气中水汽不断增多,云层增厚,午后14-16时产生雷阵雨,雨过天晴);最后得出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的特征。
(四)、景观图。从形式上看,主要有照片、实录景观(彩图)和素描景观,从内容上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此类图最大的优点是直观性、形象性,一般和生活联系较为密切。教学中要注意图文结合,并注意抓突出特征,避免不着边际,分散学生注意力。比如,人教版八下P9“图5.12与图5.13 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图在课堂中一展示马上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揭示我国南、北方农村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探究知识的基础。象这样的景观图在新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师处理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史料图教学。史料图有地理学家画像、地理大发现和地理知识发展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史实,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攀登地理科学高峰的勇气,树立创造精神,并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般方法。如人教版七上P35 “图2.18 魏格纳得到了什么启示?”插图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观察魏格纳躺在病床上仍孜孜不倦地观察和学习以培养学生发奋学习、建功立业的志向,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历程,鼓励同学们“细心观察、大胆假设、多方求证、形成学说”,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去创造,激发了同学们的学科学、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
(六)、漫画教学。地理漫画以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幽默和讽刺的笔触揭示人类处理人地关系的成就和问题,它不仅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而且蕴含着振聋发聩的教育力量。诸如,教材中“小鸟的悲哀”、“飞来的山峰”、“就地取材”、“苦难的母亲”等等一系列漫画就深刻地反映了这些现象。漫画教学一方面可根据“画的什么现象——反映了什么现实(或理想)——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给我们什么启示”的程序教给学生地理知识和读图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幽默气质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读图中陶冶情操,净化灵魂,逐步形成关心人地关系及发展的责任意识,从而达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个目的。
三、引导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良好习惯
学会使用地图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更重要的是,它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用图意识,使他们在遇到有关的地理问题时,主动到地图上查找,逐渐养成用图的习惯。例如,去公园游玩,怎样根据导游图寻找景点;在城市游玩,怎样根据交通线路图设计最佳游览路线等。
6.《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教学方法:
讲述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判断,图例。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四、教学用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准备阶段 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对学生分组。 欣赏歌曲,按教师的要求成立学习小组。 创设轻松的情境,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新课导入
学习阶段 ((承转)屏幕投影各种地图,以游北京并结识新朋友――地图进入学习情境。 观察、体会 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屏幕投影天安门广场平面图,设疑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公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观察,动手计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计算的能力
屏幕投影,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地图, 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屏幕投影,图和练习题等。
简单总结。 边学边练, 引导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出结论。
屏幕投影动物圆图,引出方向的问题
思考、讨论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渗透新的教育理念
看录象了解方向判断的`一般方法; 投影相关的练习学习相关知识并加以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投影世界公园导游图局部,引出指向标定向的问题,并讲解方法,接着加以练习观察,掌握相应的方法并应用 把设计的活动贯彻始终
投影带经纬网的地图,提问旧知识并演示判断方向的方法,紧跟练习思考回答相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并加以应用。 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播放录象,拓展实用知识。 回答问题,并了解更多实用知识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形象的比喻引出图例的知识,出示练习巩固知识。 自学、观察、比较掌握常用的图例,并会加以识别 学以致用,试着画校园平面图。
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给出结论、提问。
7.地理教师基本功 篇七
一、教学设计生活化
对于许多高中学生而言,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仅理论较难理解,有些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稍微远一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地把握,有可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地失去学习兴趣, 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目标的实现。基于这种考虑,本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通过生活现象,去较为轻松地理解地理知识与概念。例如本人在给学生讲解高中地理中的地球运动时,就融入了这种理念。考虑到处于宏观运动的地球运动,是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抽象性较强,我一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授课。 比如让学生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去观察每天天黑的时间的变化。一般而言,这节课在秋分前后进行授课,在上课时,先对学生进行一个小的调查, 询问学生起床的时间,学生起床的时间一般在6: 50左右,我会接着提问, 你起床的时候天亮了吗? 学生会给出“天刚刚亮”的答案,由于学生上学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我问学生,冬天起床的时候,天亮了吗? 学生会说,冬天起床的时候天还是黑的。再问学生,暑假期间如果早点起床的话,天是不是亮了,学生会得出肯定的答案。通过这样的设问,让地理知识具有了生活化的特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些提问在备课环节教师就应该进行充分地准备,因此,本人认为,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学设计的生活化。
又如,本人在进行地球自转这一知识的时候,为了给学生更好地讲解昼夜交替的规律与时差的相关知识,也会对教学进行生活化地设计,我设计的一些问题的环节,首先问学生,现在是什么时间? 学生会回答出正确的时间。然后我又接着问,大家听没听过“北京时间”这个说法,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许多学生是听过的。我又接着设问,同学们,如果你有外出旅游住宾馆的经历的话,及是否观察过许多宾馆的前台那往往悬挂好几个时间不同的钟表,下面会标注上一些城市的名字。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这里标注的时间是真正的时间吗,这时许多学生会意识到,这里的时间并不是真正的时间,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那么同一时间下,乌鲁木齐应该是几点呢? 有些学生会知道乌鲁木齐时间要比北京时间减去2小时。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去理解教材知识,实现了地理教学的生活化目标,更加有效地落实地理教学的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景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被广大地理教师所熟知,首先明确地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接受者,更应该把学生看做学习的探究者和学习过程的体验者。在当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的空间,而不应该直接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无趣的,也不符合学生获取知识的一般规律,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之一就是给学生营造符合生活场景的情境。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真实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同时也让部分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相对轻松一些。
例如,本人在给学生讲课时,考虑到更好地创设生活情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给学生引入一些时政漫画,或者和地理相关地小品,或者一段视频材料,或者是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等等,然后通过地理学科的加工,让材料与教材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符合两个条件,首先是生活情景的选择要紧紧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能够比较贴近教学重难点知识。其次,材料的选择应该贴近生活,同时也不要有太高的难度,超越学生知识水平的知识也是不合适的。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工业区位因素与地域”之间的联系这一内容时, 考虑到学生由于尚未步入社会,对工业的了解相对少一些,首先给学生展示了当地工业的分布情况,并进行了数字的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基本的知识,然后教师在结合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三、充分利用身边事例,促进地理规律的理解
对于地理教学中的一些结论或者概念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或者是比较抽象。而人又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以来环境生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处处皆地理,地理处处皆生活。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并把这些知识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中,无疑大大降低了地理教学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效果。教师同时也把地理知识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例如在讲解区域地理的时候,提到西藏地区的居民做饭的时候,经常要用到高压锅,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高海拔地区的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也低,一般而言,水不到100摄氏度就沸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饭煮熟就需要高压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下身边的地理知识,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效落实地理教学目标。
8.地理教师基本功 篇八
一、强化意识,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根本点
地理课程资源复杂、多样,整合难度很大,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新课改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只囿于书本的文字是不够的。必须从生活中提取大量案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理教师要有意识进行“去粗取精”“综合利用”的工作。例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这节的“大气受热过程”一课,阐述了大气的能量来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内容,安排了“温室大棚”的活动。而课标要求学生学会“举例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猛一看去,似乎有些“乱”,这就要求教师重新整合,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再从身边的“深秋农民烧秸秆”等例子帮助同学突破难点。
二、整合教材,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出发点
中学地理教材是权威部门对地理课程标准最好的诠释,对地理教学意义重大。但是受版面等因素制约,想创造性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实现三维一体的目标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充分以教材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整合、拓展,主动探索新知,完善学习体系,制定相应的导学案。
重视教材的“二次开发”,充分发挥教材的基础性作用,可以从其他版本教材提取精华。笔者认为有条件的学校校长、教师、学生都要努力参与教材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校本教材的开发。例如某校开设了校本教材《家乡的天气与气候》,从宏观介绍了当地的天气与气候特征,正好是对《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这一节的拓展,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三、突出生本,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点
1.要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
例如在讲解“热力环流”这个难点时,可以开发实验的内容,在一个半密闭的玻璃缸内,一侧放冰块,一侧放热水,上面留孔灌烟雾,根据冷暖气团的性质就会发生环流。这一点就比较符合高一新生的认知特点,先观察,再思考,紧接分析,循序渐进,突破难点;而高二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对知识的理解相对比较深,则可以采取上黑板演示的形式进行讲解,直入主题,探索突破。
2.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9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要想让他们更多的关注课堂,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兴趣爱好。例如在讲解“锋面系统”这个知识点时,经过反复尝试,发现“梅雨”动画形式比天气预报、卫星云图等更能引起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关注课堂,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讲解“天气系统实例”的时候,我就拍了生活中的一些图景,让学生感受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还利用古诗句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这些手段都来源生活、来源于我们平时的积累,但是对于学生却是最鲜活的课程资料。
四、巧用信息技術,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闪光点
新课程理念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对指导学习的重要,要求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巧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对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很有意义。例如在认识卫星云图的时候,通过遥感影像技术进行跟踪效果很好,很形象,容易在学生头脑里形成正迁移,利于知识的达度。
五、走出教室,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升华点
1.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
校内各种课程资源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外延,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充分开展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整合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讲到“天气与气候”这部分内容,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开展气象观测和记录活动,通过点滴记录学生既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又学会了书本没有的知识,培养了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2.大力开发乡土地理资源
乡土地理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鲜活、价值生动的地理课程资源。例如在讲解“各种天气系统”的时候,扬州地区的学校可以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四季常有的典型天气现象,从而进一步感受、分析,深入探究各种天气系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还可以拓展各种气象灾害对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
3.努力培育家庭课程资源
家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家长、亲友、家居环境、书籍和杂志、电脑等。地理教学的很多方面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环境的营造,因此,努力开发家庭地理课程资源很有意义。
在讲解“全球气候变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要求学生回去留意科教频道和相关的书籍,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感想,并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亲子关系在观看的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还得到了加强。这样的收获是意外之喜。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灵活的工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到处都有地理课程资源,教材是第一手资源,还有校内的各种地理资源,甚至校外的各色乡土风情都是我们学习,汲取精华的源泉。
【地理教师基本功】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教师总结06-26
地理教师专业素养11-15
地理教师个人研修总结08-18
地理教师个人年度总结09-03
地理教师工作总结10-26
中学地理教育调查问卷 (教师)07-27
地理教师自我评价1000字08-28
初中地理教师述职报告09-26
地理教师学期工作总结10-22
高三地理教师工作计划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