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物业管理策略(共8篇)
1.写字楼物业管理策略 篇一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根在汉字。汉字要一个一个地记,不下苦工是不行的。儿童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功课不繁重,正是识字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扎实有效地抓好识字写字教学。
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尝到识字的甜蜜。比如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故事讲到一半,老师故意不讲了,然后告诉学生:“ 等你认识了更多的字,自己就可以读,而且可以读更多的有趣的故事。”孩子们自然就产生了主动识字的愿望。此时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识字教学定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为了防止孩子的3分钟热度,我们可以设置多种形式,让学生乐此不疲的识字。
1)灵活运用“音、形、义三步走”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音、形、义三步走”教学方法强调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主要内容是: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阶段,以掌握字音为主,渗透字义和字形;理解课文阶段,主要是了解字义,巩固字音,继续渗透字形;学懂课文后,以识记字形为主,巩固字音、字义。这种识字教学的三步法彻底改变了过去孤立识字的弊端。
2)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第一,笔画、结构分析法。
一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所学的大部分是基本笔画组成的独体字,教学时一般按笔顺规律说出笔画名称来进行记忆。随着学生学习的合体字的增加,再加上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到中高年级,大量的生字要采用结构分析法教学,一般采用分析偏旁和部件来记忆。由于好多独体字,如“木、子、米”等作偏旁时,某些笔画要发生变化,所以,采用结构分析法时,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笔画的细微变化。
第二,组字归类识字法。
学习的本质是在头脑中形成学习的认知结构,生字的学习也要力求寻找各自独立的生字的内在联系,架起一定的结构框架,一串一串地学。可以是基本字组字归类,可以是同音字归类,可以是形近字归类,也可以按相同偏旁归类。第三,比较辨析识字法。
在教学一些易混的形近字时,可引导学生作仔细的观察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比较。如“渴”和“喝”,人渴的时候要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第四,联义联想识字法。
联义联想是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是象形联想、指事联想、会意联想三种。
象形联想。低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有好多象形字,如禾、日、月、田、鱼、山等。教学这些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像,认识事物特点,找出象形字与图形的相同点,以便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指事联想。指事联想主要用于指事字的教学。如教学“本”,在“木”的下部加一画作指示符号,指示树根的部位。“本”的本义是树根,引申指事物的根本。
会意联想。如把“火”用“一”盖住就成了“灭”,很小的土就是“尘”,“不”和“正”组合在一就是“歪”……教学时,应先讲偏旁义,再讲各偏旁义之间的事理关系,其联系归结出的新义就是字义。第五,形象识字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识字的效果,有些生字可以通过编一个故事、儿歌、谜语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一下子就能记住,而且不易忘记。
如教学“困”字,可编成儿歌:一个公园四方方,一棵小树在中央。教学法“阔”字,可编成形象的字谜:“活动门”。教学“春”,可编成顺口溜:“三人看日出。”一位老师在教“苦”时,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真苦啊,冬天一家十口都挤在一起,没有被子,只能盖些草。这样,学生听得有味,“苦”字的形义都记得非常深刻。有一些形近字,可采用转字盘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教学“辨、辫、辩、瓣”。第六,结合生活识字法。
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识字教学还必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可以从看书、读报、看电视中识字;可以从各种学生喜爱的商标中识字,如娃哈哈、旺仔牛奶、椰子汁等;可以从各种路牌、单位门牌、广告牌中识字……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识字交流会,进一步扩大识字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第七,游戏识记法。
低年级学生爱玩是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化识记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天性,也不符合课改要求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玩”中识字,把活动、游戏、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识字教学之中。
拼一拼。让学生用手中的字卡去拼组新字,或让学生将偏旁与字卡拼组生字,学生在动脑筋、摆一摆、拼一拼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新字,发现了构字规律,又玩得开心。
画一画。“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我们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把识字与画画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把汉字画出来,并加以说明。
编一编。把字编成谜语猜一猜,是学生喜爱的识字方法。在班级中开展编猜字谜比赛,让学生自己编字谜,然后去猜别人的字谜,评出编和猜的优胜者。如,十月十日——朝,又在村中——树,一月长半斤——胖,一刀将牛和角分开了——解……尽管学生编的字谜还很幼稚,但他们对识字的热情却在活动中高涨起来。
说一说。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如:“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再如,学生编的儿歌:“上学去,背书包,吃饱饭,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过新年,放鞭炮。”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3)讲究科学方法,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第一,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顺规则。
汉字共有19种笔画,要想让学生字写得好,就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笔画的名称和书写方法,并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变成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
第二,培养学生“读”字的能力,把字写端正、美观。
所谓“读”字能力,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准确把握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书写时做到“意在笔先,笔居心后”。在实际中,可采用“五步法”来教学。
(1)看字形。用投影将生字映示或直接利用书上生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字形整体感知。如“明”字,左窄右宽,关键笔画是写好一撇。
(2)析结构。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弄清字的结构及关键笔画。(3)记位置。在写字教学起始阶段,要指导学生记住一些关键笔画的位置,以田字格横中线和竖中线为标准。如“木”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4)练字体。放轻音乐做手操后,让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加强巡视,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和纠正。
(5)比好坏。通过练习,再来评议一下,可以集中评某一个人的字,可以同学互评等。
老师扎实有效地指导尤为重要,为防止学生的写字疲劳,两课时分散写字,课后不要大量地写,这样孩子写不出高质量的字,而且容易对写字产生厌烦的情绪。每堂课写字后一定要注重评价,评价后再写字,才能有提升,有进步,这样写字教学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第三,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端正,规范,整洁。
《朱子家训》中把写字要领概括为“身正、心静、气顺、自然”。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前提,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从一年级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最基本的要做到“三个一”: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面一拳,眼睛距书本一尺。在平时写字和作业中,要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训练。
有了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有“认认真真”的写字态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地严格要求、监督和激励,使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书写习惯。
2.写字楼物业管理策略 篇二
一、激发兴趣, 养成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 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 要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写字练字的习惯。
(1) 多措并举, 让学生爱上写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多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练字的小故事, 还可以在写字课上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名家书法作品, 带领学生学会欣赏书法作品。通过向名家学习, 能激发学生学好字的欲望。教师要不放过每一个机会, 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教师可以经常在多媒体展示台上把学生优秀作业展示出来, 也可以经常更换展示班级学习园地上的优秀写字作业。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 教师也要毫不吝啬地对学生的字给予肯定, 可以用符号指出, 并作出评价。多鼓励、多肯定, 会让学生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不断进步。教师可以树立班级里的小榜样, 让写字优秀的学生走上讲台, 教自己的小伙伴如何写好字。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同学在讲台上示范总是特别感兴趣,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养成了认真学习写字的好习惯。
(2) 积水成渊, 让学生规范写字。 (1) 规范写字姿势, 走稳写字练字第一步。教师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写字坐姿和握笔姿势正确规范的同学及时评价, 当众表扬, 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教师也要多注意观察学生, 对于写字姿势有误的学生及时作出指正。 (2) 培养读贴习惯, 踏实写字练字第二步。读帖是指临摹者在书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 细细体味, 仔细分析, 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 做到成“字”在胸, 意在笔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每一节课文后的生字的田字格范字。如读笔画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 笔画的长短、粗细、斜正、曲直等。 (3) 利用田字格, 扎实写字练字第三步。教师在教授学生写字时, 可以先把字的结构讲清楚, 把每一笔每一画处于田字格的哪个部位分析清楚, 并把生字在田字格中与横中线和竖中线重合的笔画用彩色粉笔书写。这样, 让学生注意以此笔画为重心, 就能把生字写好。
二、注重示范, 讲求实效
小学生自小就有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而, 在写字教学中, 教师的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以身作则, 随时示范。教师写得一手好字, 学生自然会产生佩服的情绪, 从而激发“练好字”的决心。并且,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随时给学生示范。例如在平时的课堂板书、作业批语上, 教师就需要十分注意字的结构和笔顺, 潜移默化地规范学生的写字习惯。
(2) 因材施教, 点面结合。教师必须不放过每一个机会指导学生写字练字。除了全班示范之外, 还可以采用个别指导、针对辅导的方式。例如在记笔记的时候, 教师可以巡视他们的字迹情况, 给某些学生单独指导, 在学生的笔记本上写范字。对于低年级学生, 可以经常采用手把手示范的方式。
(3) 媒体支持, 如虎添翼。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 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往往难以清晰、全面地展示运笔的细微变化, 而多媒体能以其特有的再现特征, 形象、直观、全方位地展示事物的全貌。例如对汉字结构的教学, 在分析“语”这类左窄右宽的字时, 可以借由多媒体手段移动字的部件, 让学生对比左右部分的宽窄, 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这是一种典型的左窄右宽结构的字。对汉字的运笔过程, 可以利用课件演示, 这样直观形象, 再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 给学生印象深刻, 如虎添翼。
三、评价到位, 事半功倍
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关心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 如果教师对于每次书写作业都只是写个“阅”字或者打一个大“√”了事, 学生会逐渐失去练字的热情。因此, 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评价。
(1) 丰富评价内容。教师在点评学生的书写作业时, 不应该一目十行, 要尽量做到逐字批改。对写得匀称、美观的字, 教师要做上标记, 以示鼓励。
(2) 细化评价标准。教师将等级制的评价方法改变为百分制。教师通过打分方式, 能给学生更全面细致的评价。这样, 学生也容易从老师的打分中明白自己所存在的优劣势。
(3) 加强总结性评价。除了在平时的评价下功夫之外, 教师还要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写字成果作出评价。教师可以在写字课上表扬字体优美的学生和进步显著的学生, 也可以把写字评价结合到试卷中去, 在每一次考试中腾出5分~10分作为卷面分。同时, 教师在学生的学年评语中应加上对其整个学年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重视写字教学。
3.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字教学 策略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86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更是学习的重点,而识字学习的过程却是枯燥乏味的。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整体识别、感知比较模糊,不能做到精确记忆。机械的抄写不仅加大课业负担,也无法高质量地完成识字任务。因此,我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年来的识字教学经验,具体梳理出以下几条富有成效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强化学生兴趣
练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勤练是写好字的保证,同时也是强化兴趣的唯一途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勤练,才能使学生逐步把字写端正、美观,才能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自己的练字信心与日俱增。为做到强化学生的练字兴趣,我校安排了每日一练活动,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全校统一规定10分钟的练字时间,并体现在课程表上;每周开展一次班内小组评比活动,选出好的作品张贴在班内写字栏中;每月开展一次年级写字评比活动,各班推选出最佳作品张贴在年级壁报栏中;每学期举办两次校级书写大赛,由学校统一发奖。各层面练字活动的持久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习字环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保持积极的写字兴趣,提供了保障。
二、规范指导,掌握书写要领
写字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写字指导要到位,要加强板书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小学生特别善于模仿,不少学生的字和教师的字相似。所以,教师首先要练就一手规范的字。能用钢笔、铅笔、毛笔、粉笔等进行范写。不管是课堂板书还是批改作业,都要做到字迹清楚、正确、工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在重视示范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指导的作用。如果说学生认字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有时可以“无师自通”,而小学生写字,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一定要“有师指导”。要结合范字,讲清要领指导学生掌握每一个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以及字的各个组成部分。对于写字的姿势、执笔的方法、运笔的要领、书写的格式、每个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等都要交代清楚。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每一笔都要讲清要领,边讲边示范。范字写大一点、动作慢一点,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楚,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
三、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汉字有它独特的造字方法,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总结所谓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在小学阶段出现最多的是象形、会意、形声这三类。特别是会意字,几乎每一个字就是一把隐藏着某个小秘密的钥匙,解开了它产生的缘由,也就掌握了这个字的形与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类字的时候,大可以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让学生看着字形猜测,这个字大概会是什么意思,或者来演示这个字的意思。简单的比如“尖”:看,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或者让学生拿出一支铅笔来看看笔尖就知道尖字是怎么来的。再比如“从”,可以让学生来示范一下,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就是“从”。还有用手放在眼睛上来表示“看”,把物体放在火上来“灭”火等等,这许多类似的字,在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想象、理解、演示中,就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了紧密联系,许多字也就很容易内化成为学生的知识积累。
当然除了会意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更大的识字范围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达到认字辨字的效果,或者还可以编许多有趣的话或者小故事来记住一个字或者几个字。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既能培养识字兴趣,又能提高识字效率。有了现代的教育技术就能轻松实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如在PPT课件中制作诸如“摘苹果”“夺红旗”“开火车”“青蛙跳荷叶”“小猴上树”“小兔过河”等游戏,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自学法让学生提高识字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自己学习知识。在平常的识字课里,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换部首法、加减部首法、形声字学习法、查字典识字法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对一些简单的生字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形式上可先让四人小组自学,要求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分析含义。然后小组汇报,说说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怎样记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么等,汇报后再有其他小组补充纠正。这样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自由发挥,兴趣较浓,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重视教师的批改作用
以前我改学生的写字作业,往往是打上一个大红勾,而忽略了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神韵等是不是符合要求。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关注细节。关注细节指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注意精批细改,把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检查出来加以改正。这样有助于学生进步。我对学生的写字就实行了当面改。学生在课堂练习时,我通过面改,从运笔、结体布局的角度,当场示范,系统地纠正学生练习中地诸多病笔。这种批改方法,不仅效果好,学生也欢迎。
六、激励评价,作品展览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我在写字教学活动中,以亲和、信任和期待的态度对待学生,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学生在习字过程中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练习书法的兴趣。 我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设了“作业园地”,将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从上硬笔课的第一天开始,就让学生上完写字课后每天写一页挂在“作业园地”,第二次上课前排成队到“园地”前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并请学生进行评价,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总之,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教师只要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
参考文献:
[1]汤其虎,秦昌扬,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
[2] 楼祖民.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
[3] 许建新.从写字到书法,与时俱进“全人教育”
4.浅谈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篇四
丹东市元宝区蛤蟆塘小学 张玲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而且教师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重视汉字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关键词:小学识字教学 兴趣 自主 写字习惯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开始,所谓“为学必先识字”,“人生聪明识字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新的课改也重视学生识字的培养,注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新课程的识字的教学,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开发主动探究的创新潜能,不仅增加了识字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也在识字,阅读中不断得到熏陶感染而加深。
一、创造情景,结合识字语境
通常的识字教学主要是依纲扣本进行的,难以满足学生读书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识字教学不能单纯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分类来让学生识字,或是一组声旁相同的字,或是一组字形相近的形近字或音近字。这样的教学很容易造成汉字间表意关系,孤立了汉字,以认为的环境代替了活生生的语境,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我们必须广开识字渠道,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生活巧妙的联系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一)从音、形、义的结合上识字
每个汉字都包括音、形、义三个因素。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学生识字,并且牢固地掌握字的音、形、义,就能理解词句的意思,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能运用所识的字词叙述事情,表情大意。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别音、形、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其字,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
(二)将生活与识字结合
近年来,一些专家在语言认知心理研究中发现,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以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纬度进行的。因此,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饿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
如在学习《自选商场》之后,让学生与父母一起逛超市,认知各类商品的品名,收集商标,在展示台用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积累识记的汉字。就这样,让学生不断在实践中逐渐扩大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找出汉字规律,多渠道识字,是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办法。
(三)在阅读中识字
为寻求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的途径,很多教育家总结出许多教学的方法。如:注音识字、急中识字、分散识记、韵语识字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通过学生们的作文证明,多读课外书籍,能开发他们的语言潜能,促进语言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达到了多识汉字的目标。
二、激发兴趣,培养自主识字 兴趣是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最好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创设各种途径,把汉字变成像“诗”像“画”一样,学生的识字兴趣就浓厚了,自主识字的愿望强烈了。因此,教师要合理根据汉字字形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把无意识记变或有意识记。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识字教学,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启发引导法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漫漫深入,汉字的逐步增加,摸索出汉字一定的结构规律,并依照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而且教师要善于发掘并疏通这种习惯。
汉字中的形声字约占“七成”,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对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清”字,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字形,学生都知道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青”。再让学生分别读“青”和“清”字,知道“青”代表整个字的读音,“清”字为什么是“氵”旁,因为和水有关。遇到类似情况都采用此方法,学生便能领悟了。
(二)编故事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特点,充分发挥学生联想,让他们编故事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了。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三)以旧出新法
课本里出现的字都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原则,所以由独体字可引出许多新字。给所学的有些独体字添减笔画,就可以引出许多新字。例:木—禾—本—未—末,十—千—干—土等等。这样既增加学生用新字扩词,再扩词来练习说话,这样既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又练习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为今后的写话练习打下基础。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引出要学的新知识,这样既让学生区别了它们的异同,又牢固地记住它们的字形。
(四)玩中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带学生进入“快乐园”,满足他们好玩好动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始终保持愉悦的心境,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形声字时,根据汉字形声字的特点,教师可以把一些偏旁和独体子写成许多卡片分给每个学生。大量的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教师启发学生用音形结合的方法学习这些形声字。例“妈、奶、娘、姑”等他们都是女的,所以都有表意的“女”字旁,但这些字的右边分别为表音的“马、乃、良、古”字旁,其读音跟“妈、奶、娘、姑”的本身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样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尽量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理解这些形声字时,再让一部分学生出示手中的卡片“找朋友”,指名学生说出这些“朋友”的读音,又使学生记清了这些字的组成。
此外,用顺口溜,儿歌等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去掌握生字,寓教于乐,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从而体现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既提高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三、重视汉字书写,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它和识字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学生通过长期的饿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情趣,培养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因此,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
(一)写字和识字相结合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学生识字以后,如果不及时知道他们书写,就容易遗忘。心理研究表明,识字时只认不写,字形难以记住,而认读以后及时书写,使视觉分析器和动觉分析器协同工作,字形在头脑里留下的印象就深刻得多。所以,在识字教学中,要在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掌握字型的基础上,通过写字来巩固字词。这样,识字和写字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示范演示,指导书写
汉字是由抽象的笔画组成的。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认识并会书写每种笔画,在认识田字格中的横中线与竖中线。在低年级教学写字时,教师要在田字格中示范汉字的书写。教师边演示边讲述:没一笔的起笔位置与收笔位置,让学生初步形成简单的空间观念。学生在练习书写时,要给予及时的评价。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三)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识字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持久的任务,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随时提醒,及时纠正。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可以教学生读一首《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距离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也非常重要。学生必须按照教师所教的写字方法认真写字,做到一丝不苟,始终如一。但是,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逐步提高要求。先要求学生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再要求行款整齐,逐步提高写字速度。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耐心细致地知道学生反复练习。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书写习惯,必能终生受益。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新课程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 贵州教育学刊 孙少静
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浅探》 小学研究 李玉平
4、《字理识字教学法》 中国教育学刊 贾国均
5、《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湖北省江林小学 吴存明
丹东市普教研究会小学语文第八届年会论文
浅谈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丹东市元宝区蛤蟆塘中心小学
5.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2 篇五
临渭小语群 发表于 2006-9-18 17:26:00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
“语文学习识字始。”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一、识字写字教学概述
(一)汉语拼音
1、对汉语拼音进行准确定位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一种辅助手段。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汉语拼音教学历来受到重视。
1956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就要求:“拼音字母公布前用注音字母„„字音的教学必须依靠拼音字母。识字教学开始就教学拼音字母,教儿童掌握拼音字母的读法、拼音和声调。识字教学中运用拼音字母来注音和正音,让学生遇见生字就读出来,而且读得正确。”这就将拼音教学的功能定位于注音和正音。
1957年月11月1日,《汉语拼音方案》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施行。此后汉语拼音教学更加受到重视。
“学会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辅助工具。”这是1963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十分准确、得当。
但从1978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重视和学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为将来实现汉字拼音化打下基础”“阅读注音读物”起,汉语拼音教学走上了一条不恰当的路子,要求也越来越高。1987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有条件的逐步做到直呼音节”。1992年的试用版大纲要求更高,也更具体:不但要求“有条件的做到直呼音节”,而且要求“能够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够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要重视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的书写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字母的笔画、笔顺,利用四线格把字母和音节写得正确、工整”,还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都要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好像“汉字不灭”,中国真的就要灭亡,好像真的要用汉语拼音来替代汉字。汉语拼音再也不是识字的辅助工具,而成了汉字发展的必然形态。
汉字真的要淘汰了吗?承载、创造了两千年绵延不绝、璀璨文化的汉字真的落后了吗?有十几亿中国人熟练使用的汉字真的到了非灭不可的地步了吗? 理性地看,汉字输入技术已经成熟,完全可以从容、快速、完美地实现数字化,并不在数字技术面前和信息时代落伍,反而具有自身的优势。
再说,汉语拼音只是一种注音符号,相当于英语中的音标,还不是一种文字系统。盲目地将汉语拼音定位过高,不但有悖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而且有损于语文教学的成效,还会让儿童一入学就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2000年修订版大纲对汉语拼音教学过高的要求进行了纠正,将汉语拼音重新定位于“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上。
2001年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功能的定位,由92年试用版大纲的“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调整为课程标准的“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说普通话”。之所以作这样的调整,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直呼音节对方言区的小学生来说,难度过大,而要帮助阅读,又必须做到直呼。将学生难以承受的要求压在学生身上,是原大纲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或者说缺乏选择性的体现。二是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教学上的思路变了。同样是为了尽快阅读,满足学生进入、了解想像世界、文本世界的愿望,课程标准摒弃了借助拼音阅读的策略,而采取了“多识少写”的识字策略。同时还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就为我们科学开展汉语拼音教学指明了方向。
2、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变化
汉语拼音的要求(目标)相对试用版大纲简洁了,降低了。之所以简洁,不是因为概括,而是因为认识更理性。说降低,具体表现为:①只要求拼读音节,不要求呼读音节;②只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而不是没有尺度的“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③由“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降为“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④由“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降为“认识大写字母”;⑤由“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降为“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有人说课程标准淡化了汉语拼音。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课程标准淡化了知识,强化了应用,从实用出发,重新定位了汉语拼音的功能,并从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底线出发,降低了难度,减少了环节。
(二)识字
1、识字教学理念的发展
关于识字的重要性,王尚文先生在《强渡”汉界楚河”》一文中讲道:“三千常用字,就是汉民族文化的母乳。„„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必须首先越过三千常用字这道汉界楚河,否则就是文盲。只有越过这道汉界楚河,才有可能真正接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他甚至还说:“我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可以归结为:通过几百篇(段)诗歌、散文的阅读、背诵、默写掌握三千常用字——掌握者,会写、会读、会组词之谓也。也就是使口语语感‘转移’为相应的书面语语感,原本得于心应于口者能够应于眼应于手。”
没有人否认识字的重要性,但有必要研究识字的基本规律,探究科学的识字方法。
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识字教学。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识字教学。早在纪元前,西汉的史游就编撰了《急就篇》,这大概是成书较早、流传最久的识字教材。之后,主要用“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识字教材,对蒙童进行识字教学。古代蒙学识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集中识字为主要形式,文以载道为一贯传统,背诵识记为基本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识字教学研究不断深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识字教学研究的一个活跃期。当时,小学低年级单纯识字,且识字速度慢,每课书只学三至五个字,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这样识字既枯燥,又中断了语言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58年出现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七八十年代,是识字教学研究的又一个活跃期。1982年出现的注音识字,也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识字教学不仅研究如何识得快,还关注如何把识字和普及信息技
术结合起来,如何借助多种媒体识字,于是,计算机辅助识字等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方法不下二三十种。其中,侧重从字形入手的有集中识字、部件识字等,侧重从字义入手的有分散识字等,侧重从字音入手的有注音识字、汉字标音识字等,从形义结合入手的有字理识字等,从音义结合入手的有听读识字等,从形音义联系入手的有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等。此外,还有计算机辅助识字。
各种识字方法均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相应的不足。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能结合学生实际、自身实际和教材实际,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识字。
组织实施识字教学,还要研究识字的规律。识字是言象义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带着他自己丰富的感性经验进入识字的。当他所熟知的事物、情感与相应的字形相遇时,他就掌握了这个字的读音,也就轻松地理解了这个字的字义。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尽可能地将字形、字音和具体的物象同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头脑中具体的物象、熟悉的读音与抽象的字形建立起联系,促进学生提高识字水平。
识字是汉语言情感不断丰厚的过程。爱语文,是从爱汉字开始的。作家毕飞宇:“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每一个字首先是一个玩具,在孩子们拆开来装上,装上去又拆开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情趣盎然的,具有召唤力的,像小鸟一样毛绒绒的,啾啾鸣唱的。”如果,儿童能从识字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功,他们就会逐渐爱上语文学习,也会逐渐培养起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识字是良好学习习惯不断养成的过程。成功的语文教师不会满足于教学的单项功能。通过识字,我们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揣摩字形、参悟字义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让学生在自主识字中,养成查字典的习惯;让学生在生活化识字中,养成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
总之,一方面要看到识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还因为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要看到识字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尽早突破识字关,才能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以便能够自由地吸纳有用的信息。识字教学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既追求一定的量,使儿童尽早进入汉字阅读;又追求一定的质,通过合理的“序”和科学的“法”,使儿童获得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追求合理的“序”,要讲究先识哪些,再识哪些。追求科学的“法”,要充分发挥汉字形、音、义特有的综合优势;要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要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要在不同的年级段侧重采用不同的识字方法。
2、识字学习目标的变化
①识字要求分层,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之路。在识字方面,课程标准与试用版大纲最显著的一个变化是,实行“认写分开”,将识字分为“会认”和”会写”两个层次来要求。“认识”的要求是:在课本中认识(能读),到其他地方碰到也认识,不抄写,不默写。”会写”的要求是:会读、会写,了解语境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走“认写分开”的识字之路,有如下好处:“多认”能使学生能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与试用版大纲比较,虽然课程标准在“会写”字总量上没有变化,都是2500个左右,但增加了300个“认识”字的量,而且明显前移。第一学段要求“认识”的字是1600—1800个;第二学段达到2500个。这样的安排,使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基本达到无障碍阅读。提早
阅读是世界各国语文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小学生一入学,就有阅读书籍、了解非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认写不分的不足是识字进展太慢,难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借助拼音阅读,又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相违背。“少写”在确保学生多认字,从而尽早阅读的同时,又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小骨发育不全,写字有较大的困难;字字要求会写,往往会因为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而挫伤他们识字乃至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多认的同时少写,有利于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②突现自主识字,关注识字情感。课程标准展现了“学习独立识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这样一个自主识字的序列。课程标准在强调了“借助汉语拼音”这一工具的同时,前移了查字典这一学习方法。试用版大纲二年级“学习用音序法查字典”,三年级“学习用部首法和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课程标准则要求,第一学段要“能用(注意:不是‘学习’)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第二学段达到“会使用字典、词典”。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一入学,就应该把字典、词典作为须臾不离的学具。同时,提倡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第一学段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第二学段达到“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实现“有较强的识字能力”。只有学生有了美好的识字情感、主动的识字态度、良好的识字习惯和应用自如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能力才能成为学生乐于为之的事,识字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写字
1、写字的重要性
如果因为有了计算机就不需要再关注学生的写字水平,那是对写字功能的一种狭隘理解。正确、规范写字,是一个人进行书面交流的前提。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同时,规范写字还有利于通过汉字的美熏陶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汉语情感日益纯厚。
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低年级学生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中年级学生进一步把字写得美观、大方,高年级学生再进一步把字写得熟练,有一点儿自己的风格。教师的示范是最好的指导。因此,教师要苦练写字基本功,加强示范,切不可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取代板书。
2、写字学习目标的变化
①在书写工具上,以“硬笔”取代“铅笔”“钢笔”。1992年试用版大纲和2000年修订本大纲对书写工具均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低年级用铅笔写字,中高年级用钢笔写字。但现实情况是可供学生选择的书写工具是多样,特别是圆珠笔,以其方便、耐用、干净的优点备受学生喜欢。如果课程标准再强调“铅笔”“钢笔”,就会脱离实际。以“硬笔”这一上位概念表述书写工具更准确,如果再以软笔替代“毛笔”就更科学了,也给师生以更大的选择空间。
②在书写要求上,以“规范”取代“正确”。大纲对书写的要求一直是“正确、端正、整洁”。课程标准将“正确”调整为“规范”,相应地提高了写字的要求。
③在书写字体上,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书写楷书”。由于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是立足于“保底”制订的,所以,在小学阶段明确要求“写正楷字”“书写楷
书”,到了第四学段,才提出“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书写字体范围的缩小将有利于我们实现写字教学目标。
④在书写速度上,课程标准有所调整。“有一定的速度”是大纲、课程标准不变的追求,但课程标准不再采用2000年修订版大纲“抄写汉字每分钟不少于20个”的提法。教学实际中,学生书写速度是千差万别的,如果非要定一个十分精确的标准,要么是不科学,要么是将部分学生引向潦草。所以课程标准对书写速度进行了宽泛的描述。
⑤在书写功能上,强调“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整体性、图画性的汉字本身就富含人文韵味,是激发、培养学生美好汉语情感的重要载体。课程标准在强调“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的同时,特别强调用毛笔写楷书要“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基本理念。这一方面突现写字是学习主体的自主行为,写字应成为一种习惯,写字具有审美价值和培育良好汉语情感的意义,另一方面也界定了小学生写毛笔字的功用主要在于美的熏陶,而不在于实用。
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问题出在坚持不够和书写量过大两个方面上。在坚持不懈、严格要求的同时,创造性地组织写字学习是完全可以达到课程目标这一底线的。
作为教师,只有对拼音、识字、写字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作整体关注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课程标准精神;作为学生,只有在三个维度下均衡协调发展才能打下坚实而有后劲的汉语底子。
二、识字写字教学基本策略
(一)关注发展规律,形成扎实的识字基础。
1、学好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只是汉语的音标。它本身并非语言符号,学汉语拼音不应成为目的,目的是会读字音。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了不认识的汉字,能借助于汉语拼音掌握字音,汉语拼音的作用就完成了。儿童一入学,最渴望的是以字形为凭借进入汉字阅读。所以,课程标准削减了汉语拼音的功能,降低了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如果将汉语拼音学习的要求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学会拼读音节”,目的仅在于”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不要拔高学习要求,够用即可;同时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增强学习汉语拼音的主动性,维持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增强汉语拼音学习的实用性,在学以致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设情境,予以强烈的刺激。
形象化是儿童思维的主导方式。汉字形体的图画性、字理的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又与儿童的思维相适应,这就有利于借助于多种媒体创设生动的识字情境,突现汉字形体的美、字理的趣和字音的多变。只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才能留下难以磨灭的第一印象。这就需要我们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使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能充分展示汉字形体美、音韵美、字理趣的情境。
3、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
已有的汉语语境给学生以丰厚的汉字经验,这是识字教学的巨大财富。如果承认学习是学生经验不断丰厚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对学生已有汉字经验的调动。所学的汉字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或某个部件是学生熟
悉的,具体到字音与字义更是耳熟能详的。我们不能另起炉灶,而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经验,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拙为趣。
4、在运用中复现巩固。
有了汉语拼音这个够用即可的拐棍,以生动形象的识字情境给学生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又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予以内化,识字教学是否可以完成了?不是的,还需要在实践运用中通过不断复现予以巩固、扩展、深化,最终达到灵活自由地存取。学生言语实践中出现的错别字、误读音,往往是一些学过的生字,证明识字不是一次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让学生多次认识,多次学习。复现是最好的巩固方法,运用是最终完成识字的必由之路。
(二)关注情感体验,培育自主识字的动力。
1、突现汉字图画美的特质,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学习材料自身的丽质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第一要素。如果说汉字形体的繁杂是识字的最大障碍,那么,汉字固有的图画美、意境美又是识字的最大优势。繁杂只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构成障碍,对汉语环境下成长的中国儿童算不了什么。图画美、意境美、理趣美的优势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而对中国儿童却一点就通,一拨就能心领神会。当教学充分展示、利用了这些丽质,识字兴趣必将盎然,汉字情感必然纯正。所以,在识字中要展示汉字的图画美,阐释汉字的意境美,揭示汉字的理趣美,更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图画美,感受汉字的意境美,参悟汉字的理趣美,逐步形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在写字教学中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读帖),拷贝汉字的形体美(描红),表现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深厚宽广的汉字功底,既能参悟字理,又能表现字形。
2、以成功的识字过程,确立学生识字的自信。
学习过程的成功是维持、强化学习动机、内驱力的关键要素。感兴趣的事很多,但兴趣往往只限于兴趣,难以形成自信,甚至于最终失去兴趣,因为过程是失败的。兴趣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兴趣只限于有趣时候。只有学生能快乐地识字,成功地识字,才能有识字的自信。识字失败可能因为负担过重,难以承受;也可能由于方法机械,缺乏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识写分开”,低年级“多识少写”的原则,不要任意拔高要求。满足了自己的虚荣,放任了自己的随意,学生苦不堪言,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于破罐子破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快乐;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乐趣;给学生创造运用汉字的机会,让学生感受识字的有用和自豪感。轻松的、快乐的、有用的识字过程,必能使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一轮识字活动。
(三)关注习惯养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1、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内识字是有序的,但识字还有无序的一面,那就是课内外随机、自主的识字。如果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识字,那识字将是高效的。主动识字的习惯也需要严格训练。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见一个字识一个字,不放过一个生字,还要让学生见一思十,识一个字想想与之相类的还有哪些字。当识字成为一种习惯,识字教学的目标才算真正完成了,或者说有了一定的高度。
2、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习惯。如果所有的字都需要别人来教,那识字必将是有限的、低效的、缺乏张力的。如果学生能运用字典独立识字,识字教学又上了一个台阶。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个
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翻一翻字典,会读了、理解了,学生必是自豪的。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摆脱教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还需要我们促使学生勤于乐于使用字典,最终形成有益终生的一种习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字典作为一种须臾不离的学习用具,把识字的任务作为皮球踢给学生,教着,引着,甚至逼着学生查字典识字。
3、认真写字的习惯。写字是巩固识字的过程,更是接受汉字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前者,以大量的书写泯灭学生书写的兴趣。写字教学应求精求有效,在少写中培养学生的书写素质。”提笔既是练字时。”习惯必须从坐姿、握笔等点滴抓起,以一贯之。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在严格的操练中才能逐步形成。对此,教师不能心太软,更不能有松懈之心。严师出高徒,用在这儿是十分恰当的。专门的写字要严格,作业书写要严格,课中写几个字或课后写字也要严格,甚至于其他科作业也要严格要求。同时要注意分寸,达到“规范、端正、整洁”即可,切不可拔高要求。各种版本的教材均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思路,教师必须认真揣摩,创造性使用。
(四)关注语言环境,拓展多维度识字的时空。
1、在生活中学。
课内识字是有序的,也是有限的。课外识字是无序的,也是无限的。一个学生识字水平的高低、识字量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识字的时空是否宽广。学生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生活在汉语汉字的世界里,耳闻目睹均是汉字的音与形。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汉字,有一种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一方面会给课内有序识字提供丰厚的经验,也会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
2、在生活中用。
6.写字楼物业管理方案 篇六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是指物业公司在接管项目以前的房地产开发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决策、规划设计、营销策划、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就参与介入,从物业管理运作和业主使用角度对物业的环境布局、功能规划、楼宇设计、材料选用、设备选型、配套设施、管线布置、房屋租售、施工质量、竣工验收等多方面提供有益的建设性意见,以确保物业设计和建造质量,为物业投入使用后的物业管理创造条件,同时有效的前期介入可以减少接管验收时的返修工作量,为确保业主正常入住奠定基础。
物业重点关注的安保系统、智能化系统、管理用房、车位配置、交通系统、绿化配置、常见施工质量问题、机电设备、空调安置、工程设备的售后服务、物业管理方案和管理合同应与地产方研讨并形成书面资料,以备复查。涉及物业利益的文件应由物业确认,如:管理费、物业管理合同、销售中涉及物业的承诺、设备设施合同中的售后服务等。
前期介入主要分三个阶段实现:规划设计阶段、营销策划阶段和施工建设阶段,三个主要阶段结束后配合地产进行竣工验收。
规划设计阶段---对总体设计、安保布局、消防布局、交通布局、生活配置、设备配套、新材料、新技术、管理用房、生态环保、公共空间、景观配置、绿化配置、室内配置、房屋单体、智能化配置、管理用房等方面应注意的内容。
规划设计评估准备
项目评估细则
规划设计评估的程序
此阶段系统评估工作应以满足地产要求为目的,是属于地产委托物业管理业务关系类型,责任关系界定可参考《物业与地产相关业务操作指引》原则执行。若地产没有明确要提交《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的要求,物业可根据以上要点参与设计规划的评审,并提交意见,责任关系界定可按照《物业与地产相关业务操作指引》前期介入相关规定操作。
7.写字楼物业管理策略 篇七
然而, 笔者在近期参加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却发现, 写字教学虽然有所体现, 但无论是时间安排, 还是过程指导, 都存在着打折扣现象。近日, 笔者参加了江苏省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随机对其中五节课写字教学的时间进行了统计, 结果如下:
在这些统计的写字时间里, 包括学生书空、练字、写小练笔等所有动笔的时间。从统计的结果来看, 只有一节课安排满10分钟, 时间达标率仅有20%。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教学观摩课尚且如此, 常态化语文教学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要确保常态写字教学取得实效, 让写字真正回归写字, 笔者以为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时间从哪里来
我们知道, 一节课的时长是固定的, 只有短短40分钟。按照课标要求,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 时间从哪里来呢?曾几何时, 烦琐分析成了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代名词。教师讲得累, 学生学得厌。早在10多年前, 著名特级教师张庆先生就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 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
要挤出10分钟写字的时间, 要求我们要整合教学内容。要选准切入点, 为学生打开与文本对话的窗口, 教在该教处, 学在该学处。学生会的, 不教, 教了学生还是不会的, 也不要教, 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挤出10分钟写字的时间, 还要求我们要整合教学环节。做到过渡简练、方法简单、对话简要, 坚决去除“伪”语文、“泛”语文的环节。课件等教学媒体要真正为教学服务, 不哗众取宠;表演等教学手段要切实帮助学生理解语言, 不花里胡哨。只有这样, 才能把写字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静下心来写字。
然而笔者却发现, 我们在压缩烦琐分析, 整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同时, 语文课又出现了新的烦琐分析的倾向, 烦琐的教伪装成烦琐的学, 挤占了宝贵的写字时间, 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以下是《月光启蒙》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 大家对课文的内容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小节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书)
师:谁来告诉老师, 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小节, 你又读懂什么?
生1:我喜欢课文的第1小节, 从课文中“暑热散去了, ……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我感受到了夏夜生活的美妙。
生2:我喜欢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我知道了“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使我飞向诗歌的王国”。
生3:我喜欢课文的第5小节, 从课文中我知道了“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 伴着月光给了我”。
生4:我喜欢课文的第6小节, 课文中“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 像一尊玉石雕像”。写得太美了。
生5:我喜欢课文的第4小节, 从课文的描写中我感受到了母亲甜甜的嗓音是那样地美妙。
生6:我喜欢课文的第2小节, 因为文中的歌谣很押韵, 读着朗朗上口。
生7:……
(学生基本把课文14个小节都汇报了。)
从表面上看, 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者能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允许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保护他们的话语权。但仔细一咀嚼, 你会发现, 这个片断从教师烦琐地教变成了学生琐碎地学, 成了另一种烦琐分析。这暴露出许多教师认识上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 他们认为,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强调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就是要服从学生, 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学生想学哪小节就学哪小节, 想怎么汇报就怎么汇报, 教者不能过多干涉。如果不这样, 就不是“以生为本”, 就违背了课改精神。我们的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前是教师把课文教碎了, 现在则是学生把课文学碎了。如此这般, 教者从课堂上隐身, 学生学得简单、肤浅、琐碎, 是无论如何也挤不出10分钟写字时间的。
二、效果如何保证
课标要求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 从时间上提出了刚性要求, 那么, 如何确保这10分钟写字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呢?
要确保写字的效果, 教者的强化指导是前提。首先, 教者的范写要规范工整。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 在他们心目中, 教师就是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都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 在指导学生写字的过程中, 教师的范写很重要。从黑板上的板书, 到范字的书写, 都要做到规范、工整, 力求美观, 给学生树立榜样。其次, 要教给学生书写的方法。有经验的教师, 总能从学生的年龄和汉字的特点出发,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笔画、结构, 看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变化, 掌握书写的要领。在本次江苏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 一位教师执教《争论的故事》时, 通过课件演示“聚”的笔顺, 帮助学生记住“聚”字下半部的书写方法:“一撇平、竖要中, 二撇三撇稍不同, 四撇短、捺要重, 聚在一起才牢固。”另一位教师执教《问银河》时, 通过归类的方法, 让学生对比“银”“相“轮”“坝”四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帮助学生归纳出“高低不等要记住, 穿插避让才美观”的书写要领。这些要领口诀形象直观, 朗朗上口,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学生易于理解、运用。
要确保写字的效果, 教者的评价激励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 就会主动去做, 就会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技能。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我们要努力做到, 既对照标准、整体把握, 又着眼长远、逐步提高, 让学生树立信心。一是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小学生年龄小, 对汉字书写的整体把握比较困难, 常常只重视笔画而忽视字形。为此,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做到局部与整体评价相结合, 起步阶段以局部为主, 兼顾整体。随着年级的升高, 逐步过渡到局部与整体并重。二是习惯与结果相结合。小学生写字不理想,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书写习惯不到位造成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 注意习惯与结果并重, 既关注结果, 更关注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 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 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写字教学前, 要做到“写字先练姿”。可以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儿歌, 帮助学生记忆。如:“写字姿势很重要, 头正身直要坐好。肩平两臂左右开, 小腿垂直脚平摆。眼睛离纸一尺远, 胸距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 不松不紧掌空心。良好习惯要记牢, 字写工整视力好。”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 易记好懂, 能轻松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8.优化写字策略,培养书写技能 篇八
关键词: 写字策略 书写技能 培养方法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立足课程理念精神,教师应把学生意志品格、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融为一体,结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优化小学生写字策略,建构优质的写字教学模式,提高写字教学实效,培养小学生书写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素养。
一、认识演变历程,激发书写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紧扣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写字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写字活动。首先,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汉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学生接触汉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历史,了解它是如何从甲骨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草书、行书、楷书这一系列演变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文化宝贵遗产,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第二,结合汉字演变历程,给学生讲述古代和现代一些书法家如何勤练汉字书法的故事,促使学生情感获得升华,有利于学生日后乐于参与书法活动。第三,结合汉字演变历程,采用直观立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结构是如何演变的,如“休”字是一个人靠在一棵树旁;很多汉字都是由象形字发展而来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屏幕加以演示,让那些新颖有趣、活生生的生活事物演变成象形字,再演变到今天的汉字,学生自然而然被这些形象、具体的汉字演变吸引住,进而对汉字书写产生极浓厚的兴趣。第四,教师可以采取生动的游戏方式,把汉字演变与游戏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汉字的神奇,为进一步参与写字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第五,讲述汉字演变历程,教师创造性地设计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从中进一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通过了解和掌握汉字的演变历程,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就会浓厚,对汉字的结构变化有初步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欲望。
二、强调示范作用,侧重引导写法
教师是小学生崇拜的对象,小学生经常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字体。教师应侧重于发挥示范指导作用,教师本身应写好汉字,以自己的书写为学生树立榜样,才能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热情,促使学生规范书写,书写出来的汉字整洁、美观。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笔画、笔顺规则,以及间架结构和运笔技巧等进行强调指导,让这些指导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及时矫正执笔姿势和汉字结构、笔画出现的错误。例如,教学“休”、“好”字时,教师在田字格里一边书写一边讲解,做到一笔一画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体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强调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通过示范活动,学生观察每个字是怎样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如何做到字体间架结构均匀、协调,感悟到每个汉字散发出的字体美,体验出书写汉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次,教师立足识字课堂,善于采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特点,要求学生紧扣生字書写中容易出错的笔画,耐心地演示、讲解和指导,使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技巧,正确理解生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顺序。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六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这些左右结构的生字出现宽窄、长短、高低不同的现象,教师在田字格里贴出左边的偏旁,学生贴出相应生字的右边偏旁,使学生从感性方面认识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再要求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加以讲解,要求学生临写这些左右结构的生字,学生就较为容易地掌握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又如教学“军”、“竿”上下结构的生字时,教师立足汉字构字规律,利用拆拼方法,把这两个生字分别拆开成几个部件,要求学生正确摆放拼凑部件,把生字正确地拼凑出来。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掌握生字的笔画位置和书写难点,书写出来的生字自然匀称美观。最后,教师让学生写完生字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相互阐述写字的感想与收获,在相互交流中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信心和决心;教师可以展示、比赛学生的书法作品,通过让学生自我表现,学生在教师、同学们的赞赏、鼓励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练习书法的积极性,树立认真练习书法的信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写字。
三、关注练习过程,提升书写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