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2024-08-14

《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共11篇)

1.《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篇一

当代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六大新动向

精华提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动力。

●尽管各国倡导的价值观的取向并不一定相同,但将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则越来越趋于一致。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像婴儿学走路一样,要经过一个想错—再想—再错—再想的过程。学生的每一个错误都意味着成长,教师要有“祝贺失败”的修养。●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可能产生的教学模式甚至学校形态的改变,将会成为本世纪教育的最大变革,这一动向已经为许多国家所关注。

习近平同志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时指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动力。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一方面,很多危机威胁着人类的持续发展,比如,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之间的人文危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人与自己的心理危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安全危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危机等;但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

2000年人类刚跨入新世纪的门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商务部共同资助一个研究计划,目的是要弄清楚哪些学科是新世纪的带头学科,70多位一流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一份480页的研究报告《聚合四大科技,提高人类能力》。报告认为,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四个领域是被世界公认的21世纪最前沿技术,每个领域都蕴藏着巨大潜力,而其中任何几项技术的两两融合、三种会聚或四者集成,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效能。

美国经济学家Jeremy·Rifkin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版,引起人们对以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为核心的产业变革的高度关注。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科学技术将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研探索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型员工将成为核心竞争资源。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教育是重要的武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依靠教育,要教育出新一代的人,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公平与质量是全球教育的永恒主题。顺应时代的发展,当代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形成了一股涌动的潮流,关注点相对聚焦。

动向一:

从“全民教育”到“全民学习”

世界银行在“2020年教育战略”中提出,面对全球教育面临的挑战,未来教育的目标应从促进“全民教育”转变为促进“全民学习”。“全民学习”目标的提出是在获得入学机会的基础上更强调受教育的结果,有利于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教育结果的公平。

上个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关注全民教育,努力扩大教育规模,增加入学机会,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本世纪初开始,关注点已从规模扩展向质量提升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制定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概念性文件中曾指出:增加入学机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未带来教育质量和教育针对性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教育质量危机,大部分发达国家也并没有为所有学习者提供有质量的教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行的“2013年论坛”也认为:当前,来自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代表严重不足,那些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减少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国家,也不可能在高等教育阶段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几乎都指向提高教育质量。动向二:

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正在成为很多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一是全员化发展,即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二是个性化发展,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与此相适应的是学校的多元化发展。

美国联邦教育部(微博)曾邀请学生代表共同讨论教育改革问题。联邦教育部长邓肯说:“如果我们不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们的教育将难以进步。”在座谈中,不少学生提出,学生应该有更多发言权来评价教师,考试应该更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等。俄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安德烈·富尔先科宣布,新的联邦高中教育标准草案规定,学生不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学习不同的科目,而且还可自行选择学习不同的课程水平。法国2010年秋季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在按改革后的“新高中”的学业组织模式接受法国的高中教育。用新的“探索课程”取代“定向课程”,对所有学生进行“个性化陪护”,为困难学生开办“学业水平补习班”,学生可以更换“学业道路”,所有学生都可以享受个别辅导,提高学校的自主性。自2013年6月开始,韩国首尔定期对全市中小学生的快乐指数作调查。调查内容分四大领域:对学校生活满意度、对家庭生活满意度、对自己满意度及综合满意度,并且公布了调查结果。第一次调查的满意度是62%左右。首尔官方认为,虽然现在满意度较低,但这将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更多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动向三:

从以能力为导向到以价值观为导向

世界各国教育出现的另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动向是,从能力导向朝着价值观导向转变。价值观导向,归根结底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对待社会、国家和世界。

新加坡的教育导向一直随着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从1959年起的“生存导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导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导向”。2011年9月22日,新加坡教育部长提出让教育系统变得更加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全面教育,更加强调价值观和品格发展,并将之概括为“学生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法国政府则公布了《共和国学校重建导向规划法》,目的就是建立公正、严格、富有包容精神的学校,使教师在新的德育和公平教育的框架下,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贯彻共和国的价值观。

新西兰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必须将基础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并明确指出,新西兰的学校应教育学生具有追求卓越、创新与好奇、多样化、尊重他人等八种价值观。尽管各国倡导的价值观的取向并不一定相同,但将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则越来越趋于一致。

动向四: 从知识授受到创新精神培养

学习型组织倡导者彼得·圣吉说:“婴儿学走路,是在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过程中学会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像婴儿学走路一样,要经过一个想错—再想—再错—再想的过程。学生的每一个错误都意味着成长,教师要有“祝贺失败”的修养。

各国教学模式的改变几乎都朝着通过探究式学习、实践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可持续发展教育报告《塑造明天的教育》指出,“学习”是指:学习以批判的方式提出问题;学习阐述本人的价值观;学习设想更加光明和可持续的未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学习如何通过实践知识来作出应对;学习如何探索传统和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

近日,部分美国教育专家列出以下五种美国未来的教育趋势:一是智慧型的教学方法。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会根据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寻找出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作为实际教学时的方针。比如教师应以学生努力的程度为奖励目标而非学习成果,要把传授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找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作为主要教学任务等。二是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哈佛、麻省理工和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些专家提出了游戏可帮助学生学习并增进学习成效的研究成果。三是磨炼不屈不挠、努力不懈的精神。认为失败是儿童成长的最佳机会,让他们学习从失败中得到教训并改进,这项能力会让儿童终身受用。四是家庭作业被质疑。是否真的有必要为了完成这些作业而剥夺了儿童游戏玩耍和家庭欢聚的时间?家庭社交活动和情绪发展与在学校的课堂学习,对儿童来说同等重要。全美已有许多教师及校长支持“没有作业的晚上”(no homework nights),或以某项目标取代家庭作业。五是培养创造能力。应该通过科学、科技、工程、数学学科与人文设计学科的整合,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意。很多学校开始尝试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印度提出将“高级思维技能”培养贯穿在中学所有学科中,包括理解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强调以应用为基础的问题解决,反对机械学习,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体系,并且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013年8月,新加坡教育部勾勒了该国未来所面对的挑战时强调,面对科技和经济形势的改变,下一代不但要拥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还要懂得创造新的知识,并以创新的手法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动向五:

从信息工具的使用到教学模式的改变 2011年9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重复提出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呢?邓肯认为,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最终可能产生学校形态的改变。

2013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认为,在近期发展阶段,“云计算”和“移动学习”技术将进入基础教育的主流应用;在中期发展阶段,“学习分析”和“开放内容”预期将会在20%以上的教育机构得到应用;在远期发展阶段,“3D打印”和“虚拟远程实验室”将应用于基础教育。

最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一项针对15岁学生数字化阅读技能的调查报告,这篇报告测试了15岁的学生在互联网上寻找信息、解读信息、理解及评估电脑图表等能力。16个OECD成员国以及3个非成员经济体的学生参加测试,结果显示:韩国学生在这方面名列第一。这说明OECD国家十分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

法国特别提出,让教师、学生和家长能够轻松在网络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真正掌握多媒体。2013年新学期开始,法国的学校为学生提供11项必要的数字化服务。

为了让iPad走进学校,印度发布了一款7英寸的平板电脑,出售给学生的政府补贴价仅为120元人民币左右,这让更多人可以应用它。目前,印度在250所大学已有1.5万名教师接受了这种平板电脑应用于教学的培训。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可能产生的教学模式甚至学校形态的改变,将会成为本世纪教育的最大变革,这一动向已经为许多国家所关注。

动向六:

从单一测评到综合评价

OECD发布的报告《为促进更好学习:评价与评估的国际视角》中称,全球教育系统正将对教师和学校绩效的评估作为帮助学生更好学习以及提高成绩的重要推动力。

教育质量评估关注评估标准、评估体系和评估政策的建设。报告指出,OECD各成员国在学校是否以及如何测试“成绩”两个方面的看法均存在巨大差异。但报告建议,评估要采取全面综合的方法,使其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评估的重点应放在改进课堂实践,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尽早参与以及将学生置于核心。OECD目前已开发出新的测试工具,被称作“OECD面向学校的测试”,是基于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英文缩写)测评开发而不同于PISA的面向学校的测试,旨在测评学校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情况,以帮助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综观世界各国,美国联邦政府已投资3.5亿美元支持各州创立更加综合复杂的评估体系,不仅用于发现问题,更用于为教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提高学生学业成就。英国从2011年3月31日开始,每所中学的GCSE考试(即学业水平考试)结果要向社会公布,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总体学科表现和学校教学状况,同时也为孩子选择更适合的学校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提高质量是全球教育共同的话题,而关注点相对聚焦:以全民学习为重点——教育质量,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以价值观为导向——教育目标,培养创新精神——教育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模式,教育质量的评估——教育结果。这些都对我们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的目标提供了借鉴。

2.《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篇二

1 武术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武术教育,不仅仅指武术教学,它也是指通过武术教学过程, 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受到教育塑造。武术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变革,不仅其自身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这项运动也具有较多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意义。

就社会功能而言,首先我们从武术自身的特点来看,它最基本的存在意义则是作防身和强身健体之用。从其踢、打、摔、拿、击等内容来看,便得知无论其本质内涵还是演练时的精神意念,一般都具有攻防含义。人们将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的运动,是根据其原始的攻防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发展,但仍然保存了其攻防的特点;从其套路和运动形式来看,武术除了拥有各种各样的门派和整套技术外, 它还讲究动作结构、韵律、节奏的严谨、优美和大方,并向表演的规范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武术是一项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国民间运动的一大特色项目。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完整一气地表现出来,从而具有整体统一的运动观念;武术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他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老少皆宜,适用于不同年龄和体质的需求,而且对活动场地,活动环境和季节都没有特殊要求,可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武术运动,有利地促进了武术社会化的实现。

就武术教育的意义而言,武术首先具有增强体质的重要功能。它不单单是锻炼了人的形体,而是从内心里使人得到全面的锻炼。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尤其是武术许多功法都注意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因此学生学习武术是强身健体、调整身心的最好途径。其次,武术具有技击的特点,通过套路练习和格斗练习,可以学会各种防身技巧,便于提高自身防卫能力。再次,习武之人首先要能吃苦,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学生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会受到勤奋刻苦、坚韧不屈的精神洗礼,会得到尊师重道、见义勇为等高尚品格的培养。最后,学生们通过武术这种教育形式,在练习时可以相互学习,交流技艺,增进友谊,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

2 武术教育的回顾与现状

当前我国体育课程中关于武术教育的目的多半在于增强体质。人们之所以容易把增强体质与体育课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是因为体育课本身就是以身体练习为形式,而身体练习形成的出汗和体力增强就是人们所认为的增强体质。但是人们忽略了一点,体育课的出发点在于身心和体质的共同增强,而不单单是体力上的变强。武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些缺陷,使得武术教育的本质目标发生变化,学生只是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心灵上没有得到体育竞技精神的传输。作为体育教育者的我们要思考一下,到底我们在体育课上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东西。

武术虽然是我国的国粹,需要当代武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努力将其有序地进行传承和普及,但就目前的武术教育情况来看,武术课堂多半被学生认为是单调、枯燥、机械式的课堂,学生学不会、学不好、不愿学。针对学生上武术课的这种消极思想,应当引起武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武术教材的理论性已基本取得了教育者的共识。但面对具体的教材时,教育工作者发生了意见分歧。武术本身就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运动,加强理论性固然重要,但将理论以结合实际的方式贯穿于教学之中更加重要。时代在进步,武术的套路和技巧性也应当跟随时代变迁进行创新。许多教材多年来运用同一套武术套路,一样的踢、打、摔技巧,多次的重复出现,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的改变。这种重复,导致教师不愿教, 学生不愿学的情况屡屡出现。既无助于巩固和提高运动技能,也无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

3 武术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转变武术教育关系视角,让学生主动活泼地进行武术学习。武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成为学生的知己和朋友,成为学生学习武术的鼓励者、引导者。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个可爱可敬的人, 那么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便建立起来了,学生不必带着紧张的情绪进行学习,从而确立了学生在武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另外武术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课程进行设计。这种教学观念的更新势必会得到学生的肯定,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武术课。

将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列为首要目标,身心共同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时候,应该穿插进行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如学生在进行热身跑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顽强意志和坚持不懈精神的教育,有意识地去启发、引导学生领悟其人文价值。又如学生在进行武术对练时,有些学生胆子小,见到对手就害怕。此时教师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和鼓励同学战胜心中的恐惧,完成武术技击套路的联系。此外,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游戏的时候,要将品德教育融入游戏设计中,使武术教育和谐而自然地发挥其作用。

加强武术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所谓“身教”主要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影响和教育学生。体育教师往往比较热情、开朗、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在教学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但由于特殊的专业性质和教学环境,体育教师需要新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体育教育首先要保证师资力量的培养质量, 做到“师范性”够强;其次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为指导, 研究符合武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后要重视教材的改革,使武术教材突破传统的套路束缚,加强教材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总之,武术教育要高屋建瓴,面向大众。武术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锻炼手段,而且要成为培养人才的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武术这一教育资源,配合学校的多种形式,全面培养青少年、塑造青少年;同时也要开发好武术这一文化资源,通过武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在当代,在各种思潮都不分好坏涌入人们的思想中时,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武术,能否为国家富强、民族进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能否屹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与进步服务,是我们应努力解决的。

摘要: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璀璨的明珠。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国武术应怎样继续前进,它是否能够跟得上世界的步伐,在自身不断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被人们所喜爱和追寻。作为对中国56个民族具有特殊意义和贡献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不能不思索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

3.当代教育呼唤民主式教学 篇三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郑国民教授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但是,这三种学习方式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不仅广大教师觉得不好操作,甚至在概念方面,纵览近几年来各种报刊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界定、目标、内容、评价等认识,专家学者的观点也还不尽一致,甚至分歧很大,尤其是广大的一线教学工作者对此认识模糊,有的甚至步入误区(详见《民主式教学论》第三章、民主式教学和各个教学流派的区别)。

自主学习,学生应该怎样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应该怎样合作?这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教会,要有一个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顾之川教授引用日本学者佐藤学的话说:“教学改革应是静悄悄的革命,是在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单位进行的革命”。民主式教学就是在中国教坛自然萌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流派,如果您打开“百度”、“雅虎”输入“民主式教学”五字,就可以看到,现在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许多学校都在呼唤、提倡使用和正在进行民主式教学。

民主式教学将新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民主式教学的理论具有系统性、实践具有可操作性。随着教学实验的继续深入,我们将陆续推出更多的教学个案,将出版《民主式课堂教学集粹》和《民主式教学论文集锦》以及各学科的民主式教学等书,丰富和完善民主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民主式教学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民主式教学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教学,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进行教学,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是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民主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思想;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教学流派。

教会学生学习,是一个从教到不教的教学全过程,民主式教学由教师的先多教再少教到最后用不着教,是老师的教的逐渐减少和学生的学的逐渐增加的过程,民主式教学将展现这一过程。

民主式教学和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许多不同,民主式教学以学生为本、集各教学流派众家之长实践之,融合百家、自成一家,教会学生发现、自主、合作、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为己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4.当代岩彩画教学解析教育论文 篇四

一、在材质与绘制方法影响下的岩彩画教学

岩彩画材料的多样及绘制方法的独特性,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实施。虽然其教学方法在大方向上来说和油画、工笔画等画种无异,都有一个从认识材料到研究绘制方法的过程,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岩彩画从材料到绘制都和一般绘画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其教学方法也是独树一帜的,这同时也是岩彩画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的。

(一)认识岩彩画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岩彩画,虽然在中国美术界尚算一个新名词,但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却是可以上溯原始岩画,下延隋唐敦煌石窟壁画,是一个古老东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隋唐时期,我国绘画达到高峰,岩彩壁画是当时绘画主流,是融汇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多民族文化艺术精华的具有国际性特质的艺术。但随着北宋文人画的兴起,由多人共同完成的壁画被认为是工匠、画匠所为,中国古典岩彩壁画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千年的停滞更使中国古典岩彩壁画中的很多传统绘画技法失传,却在邻国日本得以继承与发展。6世纪中,随佛教的传播,中国岩彩壁画艺术传入日本。并于9世纪的平安后期形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大和绘风格。明治维新使日本画家开始从西洋绘画中吸收营养,并以“日本画”的名称来区别于西洋画。二战后,大量吸收了西洋绘画的许多造型要素的日本画得到了极大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日本画的表现形式。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画的表现及教学又重新开始关注中国敦煌初唐以前具有西域异文化风格特点的壁画,以及克孜尔壁画、中亚的土耳其、印度阿旃陀壁画等东方的表现特点,使现代日本画的艺术表现有了高度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这种以中国艺术文化为母体,融入日本本民族艺术特点,并吸收了西洋绘画表现要素的现代日本画开始回流影响到正在发展变革中的中国绘画,使岩彩画在中国得以复兴,称为现代岩彩画。对岩彩画历史及文化背景的认识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只有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了什么是现代岩彩画,以及中国古典与现代岩彩画同日本画的关系,才能找到学习现代岩彩画的目标,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了解岩彩画材料特征及用法岩彩画材料种类多、性质各异,并且在颜料调制中对胶的用量颇为讲究,这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因此,在岩彩画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先了解并熟悉岩彩材料的特性、颜料调和胶液的方法、金属箔的切、贴方法,以及天然矿物颜料和金属箔的加温变色方法、胡粉、捻纸的制作使用方法、不同季节胶的用法用量等。岩彩画从颜料调和到画面的绘制虽较繁琐,但每项都有其自身意义和价值所在,这些都需要专门设立相关章节进行讲解,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助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掌握岩彩画绘制方法岩彩画的绘制有其独特方法,这也是基于其材料的特殊性而言,掌握其绘制方法是岩彩画教学中的最重要环节。在岩彩画创作前必要进行古壁画的摹写,但它与工笔画中的古画临摹不同。工笔画的古画临摹重点是学习勾线、色彩晕染、罩染的方法等,摹写一般是按纸绢绘画的方法进行;而岩彩画的古画摹写重点是学习色层叠加方法,学习色彩及色面关系的处理方法和学习材料的使用方法等,摹写步骤是按古壁画的绘制方法进行的。通过古壁画的摹写掌握岩彩画基本的绘制方法,除此之外,岩彩画因材料的特殊性也发展出了很多特殊技法的应用。

(四)岩彩画特殊技法的应用受古壁画启发,现代岩彩画中出现了如洗、刮擦、立流、沥粉贴金等特殊表现技法,这让岩彩画的画面表现更多样化,因此,在岩彩画的教学中,对特殊技法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特殊技法的使用使画面增添了很多趣味性和不可预知性,画家的思路会随一些偶然出现的特殊画面效果随时做出调整,这让岩彩画的教学不宜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操作。在认识材料和一些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宜让学生自由发挥,按自身个性把握画面,包括作画的顺序步骤等。比如何时起稿,可以先起稿,亦可先打底色或叠色到中途或将近完成时再起稿。另外,对颜料颗粒粗细不同的选择也是根据画家个人喜好,颗粒粗细不同或使用材料不同,其画面的色彩效果就不同,所以,岩彩画教学中对不同材质情况下的色彩效果也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

二、岩彩画教学的信息反馈

通过岩彩画的教学,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对于它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材质及绘制方法,很多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他们对岩彩画的学习认识及感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多样,可绘制出多种画面效果,有助于自身想法的表达;

2绘制方法很特别,色层叠加的方法让他们更多关注材质和色彩的关系,注重画面色彩的发色;

3颜料调制方法需要用手指慢慢调和,让颜料和胶液充分接触,虽有些繁琐,但很多学生很享受这个过程,这有助于他们更为全面地了解岩彩材质,感受它们的自然属性;

5.当代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述评 篇五

当代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述评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经过了多次改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两次改革更是统领当前世界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其改革特点和最新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作 者:屠天源 Tu Tianyuan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刊 名:辽宁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0)分类号:G511关键词:美国 中小学数学 课程改革

6.《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篇六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的倾向。[2]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格走向重过程和学生个性。如法国一向主要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但1985年正式颁布了“分权法”,进一步明确中央、学区、省、市镇各级对教育管理的权限,在课程安排上规定将1/10的课时让给各校自行安排[3]。而同为中央集权国家的日本和韩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重视个性、关注适应能力、强调自主性等共同的课程改革主题与目标驱动下,课程政策表现出民主化、决策分权化等相似的特点。[4]

值得注意的是,美、英等国在强调统一课程标准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多元化、个别化教学的传统,而课程改革朝分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国家也继续强调统一的基础课程。其共同的发展趋势是在课程管理体制上走向均权化,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结合。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课程结构最足以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了使课程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优化课程结构的教育改革,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课程结构改革的发展方向是:

(一)注意各种科目、类型课程的配合,追求课程结构的平衡性、整体性。

(二)设置核心课程,夯实工具学科,强调基础学力。

(三)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

(四)重视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推动课程结构的现代化。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当人们反思20世纪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时,发现大多数课程改革的共同失误是往往满足于课程计划的制定,而不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改革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总结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实践,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呈如下发展趋势:

(一)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调适取向”与“创生取向”所超越。

(二)课程实施中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泛。

(三)学校的课程实施得到立法、经费、师资培训等各方面的策略支持,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也受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展开各项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二)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

(三)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四)评价主体由单一主体转向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五)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7.对当代新闻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篇七

一、当代新闻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新闻教育始于1918年10月18日, 此日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究会”, 徐宝璜、邵飘萍为学子讲授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从那以后,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中国新闻教育已走过近百年历史, 其价值取向已呈现出多维化趋势, 新中国成立前, 新闻教育主要受美国模式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受苏联模式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新闻教育反思过去新闻教育的不足, 突破单向度思维模式, 大胆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新闻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报告, 1994年我国共有专业点66个, 到1999年增加至124个, 近三四年更是增加到800余个, 分布在全国近400所高校。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校学生约有16万人。[1]毕业生数迅速增长的同时, 毕业生就业率没有增加, 相反, 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有人调研发现, 在2003年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约为70%, 从2006年开始, 这一比例已降到50%左右。[2]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供大于需”的矛盾, 值得我们深思。这种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还是质量性的矛盾?我们认为, 固然有因高校扩招所带来的结构性的矛盾, 但是更多的因素, 还是因为我们新闻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 不能完全胜任传媒业岗位的要求造成的。因伴随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 新兴媒体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 据专家保守估计, 未来3-5年内, 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到80万人之多。[1]而且, 目前企事业设置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专员等岗位, 而这些方面人才较缺乏。同时, 现在不少企业也纷纷创办内刊和企业网站, 这些机构也急需新闻传播人才, 可以说, “泛媒体”的大量出现, 为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不少新的就业机会, 对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许多高校近些年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 大都是依托本校与新闻传播学相近的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 这些专业许多都脱胎于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院系, 受母体的影响, 带有较浓厚的原有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色彩, 许多课程原封不动地从中文系、音乐系等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照搬过来。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等方面表述不详, 培养目标大都是笼统表述为“为各大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 培养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 各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类高校,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 往往模仿国内几所“985”高校或者“211”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没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订。

教学内容更新不快。

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 仍然围绕着某一媒体来设置, 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 相互间缺乏交叉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反过来处于被动地位。目前, 新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陈旧, 往往滞后于新闻传媒发展的现状, 教师课堂教学也大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来进行, 没能及时进行内容更新, 对当代鲜活的新闻传播现象涉猎较少。如《新闻编辑学》内容至今仍局限于报刊编辑, 处在报学思维的框框中, 与新媒体相距甚远, 学生上课往往提不起劲, 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

实习、见习、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 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 由于新闻专业学生大幅度扩招、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 存在着专业实习、见习、实训抓得不紧的现象。学生要到高校所在地媒体单位实习往往较难, 主要是因所在市媒体提供的实习、见习岗位有限。不少高校为省事, 往往采取自主实习的办法, 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有些学生会联系媒体单位实习, 而也有一些学生则根本不去实习, 到返校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了事。一些学生就是去了实习单位, 也存在着因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 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至于有些高校要求的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见习, 也因见习基地建设不足、学生重视不够、经费少等原因而流于形式, 而且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

新闻专业带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办好新闻专业, 搞好新闻教育, 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目前, 不少高校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 学校新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名不符实, 仪器设备较少, 且有些已经老化, 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有些实验员半路出家, 对新闻教育的规律了解不透, 对新闻知识掌握不深, 导致在指导实验实训时, 感到力不从心, 效果不佳, 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不高。

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

1931年12月2日, 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他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此话道出了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一所大学的极端重要性, 时至今日, 仍然让人警醒。目前, 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于起步较晚, 教师不少出身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 这一方面为新闻学教育提供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 另一方面也导致新闻学处于“杂家”的境界, 使其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不强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教育呼唤“双师型”教师, 希望教师既有传媒业的工作经验, 又有从教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培养出来的, 缺乏在媒体工作的经验, 自己动手采访新闻、写新闻、搞编辑的经历欠缺, 导致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不少教师是非正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 其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有待夯实。

三、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 认真反思我国的新闻教育, 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 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就是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就要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 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首先要推动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适度融合, 加强一些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 如可根据学生意愿, 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等类别的课程。在这方面, 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前两年以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主, 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75%, 后两年才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 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25%。[3]可见, 美国新闻院系对行业知识学习的重视。这启发我们, 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行业知识学习, 以增强与经济学专业、法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 要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 适度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等专业相融合。如中国人民大学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 开设了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 使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适应传统的平面媒体, 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再次, 要推动专业内部的融合。新闻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两大类, 我们要善于用新闻理念指导我们的新闻实务, 促进理论类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融合。在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 要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中心, 推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类课程的融合, 可以试行以新闻稿件的印刷或播出为中心, 模拟总编室流水线的工作, 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我们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方面, 一些知名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同时, 该校从2009年开始, 在本科教育阶段完善课程结构, 推进特色办学, 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 在学生打牢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 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包。这6个专业课程包分别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 (1) 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传播学 (2) 新媒体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系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 每个课程包里至少有5门课程, 通常每门课程的学分是2分。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共需选修16学分, 同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包中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 计6学分以上, 其余学分可自由选修任何一个课程包中的课程, 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方向之外的3个课程包, 这样就促使学生所选课程的面更广。[4]除了开设一些结合新闻实践的新课程外, 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 加强课程建设, 改革教学内容, 及时更新有关理论知识和新闻案例, 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

目前, 新闻传播学子实习实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校内媒体实训。学生可到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编辑部实训, 了解新闻采写编播等流程,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办报纸、自制网页等活动, 让更多的同学有实训的机会。二是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 让学生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实习, 在生动的专业实习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 以赛促学, 以赛促训。有条件的高校, 要积极主动与有关公司、传媒机构开展合作, 共建共办相关实验室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实现开门办学, 争取与有关传媒机构共办相关专业。要切实改变大四年级学生实习的“放羊”状态, 做到实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指导、有考核、有奖惩, 特别要严格考核, 坚持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 从而不断提升实习质量, 增强业务素质, 提高就业竞争力。

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较多, 与纯文科专业相比, 办学成本较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 要加大投入, 加强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好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播音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报刊电子编辑及网络、媒体融合实验室、电话访问 (CATI) 实验室等, 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管理, 保证实验开出率, 提升实验效果, 要以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 促进实验室建设。要鼓励、资助学生团队建立“专业工作坊”, 充分利用好有关实验室, 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和全国性的专业大赛, 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 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办好一所大学, 教师是关键。面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师资队伍整体薄弱的现状, 及时出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举措, 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 鼓励教师到国内名校甚至国外高校脱产进修, 进修方式要多样化, 可以是提高学历, 也可以是访学、单科进修、做博士后等。要鼓励教师在岗培训, 到传媒机构参与传媒实践, 掌握新技能、新知识, 不断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努力培养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此外, 还可以直接采用刚性或者柔性方式, 引进媒体资深传媒人员担任教师, 从事课堂教学。要重视聘请资深专家、名记者、名编辑、知名媒体从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 开设讲座、开展学术研讨等, 介绍业界前沿动态, 分享其丰富的成功经验, 补充和扩大课堂教学信息, 促进学界与业界的良性互动。要扎实开展好相关教研活动, 积极开展教案、课堂教学等竞赛活动, 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等科研活动, 使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要勇于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 做到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指导, 鼓励专业理论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积极参与理论研究。

总之, 推进新闻教育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 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呼唤, 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传媒人才的新期待, 身处媒介大变革时代的我们, 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遵循新闻教育规律, 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力争在新闻教育改革上、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有新突破、新成效。

摘要:当代高校新闻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教学内容更新不快;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 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闻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黎妙娟, 范以锦.新闻专业毕业生:除了媒体还可以去哪儿?[J], 中国记者, 2011 (11) .

[2]王天定.就业多元化背景下新闻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初探[J],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 (4) .

[3]孙志伟.浅谈大新闻教育理念下的多元融合新闻教学[J].教育探索, 2011 (8) .

8.当代高职教育技术改革与创新 篇八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创新

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能够紧跟时代脚步、适应社会需求、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等职业教育部门、学校和机构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研究。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各类专业人才,其教学以教授职业技能为主、以理论为辅。为适应现代职业需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各种现代技术,为学生今后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以多媒体技术为例,探讨现代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使用。

多媒体技术,就是使用计算机,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转换成数据进行美化、编辑,再通过各种媒介应用平台展现出来的一种现代技术。它对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也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阅读和通信方式。现今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职业需要,胜任各岗位工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通常有两种使用方式:其一,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将教学中所要应用的图片、视频投射到大屏幕上,使学生能够更加快捷、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教师讲述的知识点。其二,在计算机教室中,让所有学生都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多媒体设备在教学工作中都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有以下两点优势:其一,对重点着重训练,对难点集中突破。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很难真正做到突出重点、强调难点,往往是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多次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但是学生并不能深刻领会知识点,反而会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产生反感。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能从视、听、触等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更好地接受知识点,从而轻松、高效地完成重点、难点的学习。其二,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在学习过程中,必要的训练必不可少。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做课后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练习,同时通过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适宜难度的习题,并在学生出错后,从不同角度提供相同类型的题目以供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从而使课后训练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其素质如何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此,建设一支职业素质优良、业务水平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推进高职教育技术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保障。

高职院校应立足本校目前的师资状况,重点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强梯队建设,建立健全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着重培养年轻教师。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和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2.积极培养在校的优秀学生,发展潜在的青年教师队伍。

3.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内的科研和技术会议,使他们能够紧跟所在专业的技术发展,做到在教学中与时俱进。

4.鼓励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使他们能在教学中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为学生日后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5.学校高层应积极与行业专家、企业内资深员工联系,聘请他们为客座教师或邀请他们来校讲座,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进行从在校学习到实际工作的过渡。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效教育,应特别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而是应该走出教室、走入社会、走进相应的职业场所。只有在真正的或高度拟真的职业情境中进行反复的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成为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主要有组织学生进入培训基地集中学习和联系企业提供实习岗位两种方式。

1.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学生进入培训基地集中学习的好处是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地操作,同时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并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学校应着力建设“课堂教学——课堂实验——培训基地实习”的一体化教学,加大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方应积极地和当地企业进行联系,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合作,为学生争取实习和工作岗位。进入企业实习的优点是能使学生真正处于职业环境中,深入了解日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表现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实习提前获得工作机会。但学生分散于不同的企业进行实习,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校方应特别注意加强组织工作,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习效果。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也应积极推动技术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也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2]黄丽.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 廊坊師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9.《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篇九

摘要:“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它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电化教育” 更名为“教育技术学”,带来了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变化。当代的电化教育已超越了它原有的名词含义,在教育实践与创新中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并呈现出新的教学特征。

关键词:电化教育 扩展 延伸

电化教育是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之后的现代时期,人们利用电为基本能源,把工业社会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不断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逐渐变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电化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存在,并反作用于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促进其变革、更新和发展。

一、电化教育的起源

“电化教育”一词,究其根源,可追溯到上世纪的3O年代,是我国特有的教育概念,它的出现是西方视听媒体技术进入中国并与教育联姻的结果。清朝末年,在国内外各种新思潮的冲击下,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学。伴随新学的建立,西方国家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手段,以及电影、幻灯等先进媒体也随之涌入。尤其是受美国视觉教育的影响,使我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焕然一新,纷纷移植西方国家的现代教育思想,开始了最早的无声电影和幻灯教育手段。我国的一些教育学家,如蔡元培、叶圣陶、陶行知、胡适等人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通过举办讲座、巡回放映等形式,积极推进影音教育,使得电化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1936年,南京金陵大学举办“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 ,其间,正式使用了“电化教育” 的名称。新中国成立后, 电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化教学模式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品、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思维的活生生的人。由于受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们的大部分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不会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同样也形成了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不良习惯,使认知主体的学生主动性无从发挥,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三、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国外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经验、新成果不断被介绍进来。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学,在理论概念、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电化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开始用新的观点来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这个领域,一系列新的变化也随之在电化教育中出现。例如,电化教育的研究重心开始从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劣的EE较,转向了对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和整体教育技术等原理的研究。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进入了深入发展的阶段。 “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认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原理的引入,对于理论建设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开通,以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多项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都大大推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四、教学形态的变化

我国的电化教育源自美国的视听教育,并借鉴美国的视听教育。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电影、幻灯等进行教学的国家,但是他们不叫“电化教育” ,而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叫法。例如,上世纪代叫视觉教育,3O至5O年代叫视听教育,6O年代叫教育传播学等等。70年代随着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兴起,传播学、行为科学和系统设计等开始渗透于教育之中,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美国是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影响最大、发展脉络最完整的国家,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因此,美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作用。美国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中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诸如,语言实验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网上通信教育、人工智能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以及现代教学设计、现代媒体教学法等等,这些都给我国的电化教育带来了冲击与活力。

我国的电化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与应用,主要是通过应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规模。这从本质上讲,只相当于美国的视听教育和传播教学范畴,科技含量不高,电化教育只停留在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等媒体,虽然信息比较直观,有助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但是它并未改变教师主导教育资源的局面,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电教工作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只是拍片子、放带子、修机子的媒体服务员角色,电化教育的现代教育功能始终处于初级阶段。

上世纪9O年代,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形成了除教师、学生、教材以外,影响教学结构的第四项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学形态的转变,不但影响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还影响了教学理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以视听教育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强调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支撑作用,逐渐成为电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的电化教育实践,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电化教育的认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正在取得支配的地位。

五、当代的教学特征

目前,我国的电化教育教学呈现出5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电化教育开始从单纯的运用媒体,向着融入教育技术体系的方向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已从当初使用投影、录音、录像,发展到如今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新媒体的运用带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更新。二是电化教育环境开始从校园向着国际化和广域化的方向转变。随着教育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渐完善,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运用信息。三是电化教育媒体开始从以投影、电视为主体,向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四是电化教育的作用开始从封闭化、群体化,向着开放化和个别化的方向转变。由于校园网的建立,一些教师逐渐从班级授课制中走了出来,利用网络与学生开展人机对话,发挥交互作用,拓展学习空间,进行个别化教学。五是电化教育媒体的使用从单一方式,向着综合化、智力化的方向转变。以前不少学校的电化教育只是简单地使用常规投影仪、电视录像,或者用计算机单机演示进行辅助教学,现在这种简单的或单一的媒体运用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的需求,以教学设计为前导,以软件、教学资源库开发为重点的电化教育开始了综合化、整体性地推进,形成了与目前学校教育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与现代教育方式。

六、结束语

10.当代教育学大纲当代课程理论 篇十

6.1.课程理论的发展

6.1.1.课程与课程论

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

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

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目标;教育经验;教育方法;教育评估

影响教育目标选择的因素:

学科的逻辑

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

社会的要求

课程论的定义:

课程论是根据对学科系统、个体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

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6.1.2.三大课程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

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

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英国斯宾塞:主张依据人类生活的`五种主要活动来组织课程

德国赫尔巴特:主张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为轴心设置相应的学科

美国要素主义:主张恢复各门学科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严格按照逻辑系统编

写教材

美国布鲁纳:主张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成为教育的重点

人文主义课程论:

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

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

法国卢梭:教育既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成熟的阶段,又要适应众多教育者的个

性差异和两性差异。

10美国杜威:儿童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

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编制课程要解决四个主要问题。

特点:谁受教育;学习什么;为什么需要教育;如何进行教育;在怎样的环境

中引起学习;需要怎样的控制。

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主张: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

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中国儒家教育:

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是使人们明了和践行伦常关系

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伦理纲常

英国洛克:强调要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

迪尔凯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使出生时不适应社

会生活的个体我成为崭新的社会我”。

6.2.课程结构

6.2.1.当代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

课程结构的定义:

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体现为一定的课程组织

形式。课程结构既包括依据什么目标组织什么内容的问题,也包括以何种形式来组

织课程的问题。

三个特征:

第一,重视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和课程整体功能

不仅关注智育目标,而且关注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完整性目标。

苏联斯卡特金认为,应考虑知识、技能及情感。

当代中国重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知识与智力的统一、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的统一。

第二,稳定基础课和课程综合化

目标:重视公民基本素质,提高公民基本学习能力。

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

品质。

第三,重视统一性和课程多样化

有着个别化教育传统的国家重视全国统一规定课程

一些集权特征明显的国家则重视选修课的多样化

6.2.2.当代课程的基本形式结构

学科课程:

概念: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

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顺序、教学周期与学时、

分科教学的课程。它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特点: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

缺憾:分科过细,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

活动课程:

概念: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兴趣的发展为中心,是围绕儿童

11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来组织的课程。

优点:有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用性人才,培养交往和组织能力、创

新与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缺憾:不利于高效率地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产。

我国当代课外活动课程的特点: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教学

主体的创造性。

潜在课程:

概念:也称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它以潜

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它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

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

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

11.《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篇十一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师;启示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接受岁月磨砺和历史洗礼,经久不衰,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思想,说明他的思想富有时代性、实践性、生命力。当今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儒学的潮流,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其思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必要去好好研究,为当代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

一、有教无类,平等教育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从两个方面对所处时代教育进行了颠覆。一方面,突破了“学在官府”的社会现实,实现教育平民化与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素质无论优劣,都可接受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平等化。孔子认为不能以贵族阶层禀赋素质优于贫民阶层的错误观念为由拒绝对平民实施教育。即使学习者自身素质再不济,只要乐学好学,都应该对其实施良好的教育。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对学生实行“差别化”对待的现象屡见不鲜,教育资源失衡现象颇为严重,优势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重点学校、重点班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自行到偏远、贫困地区帮扶教育,牺牲小我实现大我;其次,本着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态,公平教育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资质、性格、脾气、成绩好坏而施以不同的对待和不同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通过对话及活动观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朱熹把孔子的这种思想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作为因材施教的首创者,十分注重观察、了解学生,能一语道破学生的优缺点,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再如,根据学生年龄、志趣、爱好的不同发展学生的特長,从而达到长善救失、扬长避短的效果。

反观当今教育,教学模式千篇一律,不考虑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教学评价体系一味重智育,轻德育。至此,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1)课余时间了解学生,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并对了解、观察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初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年龄特征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活动;(3)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差生能吃下。

三、民主教学,师生互爱

在师道尊严的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教育民主的构想并积极实践,竭力营造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他的民主教学思想源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主张教师职能不在于操纵课堂,而在于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作为知识的代表高高在上,专断独行、固执己见,更别说平等交流、良性互动了。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关爱、不信任、不宽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激发学生“亲师”情感;(2)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的过错不求全责备,而应怒而不弃;(3)转变教学观念,摒弃灌输式教学,实行多样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第四,教学中教师要秉承教学相长的理念,做到以教促学,以学定教。

四、授之以渔,指导学法

孔子很早就注意到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体现了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孔子还主张:(1)温故知新。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融通,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主张多听、多见、多问。(3)倡导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第四,倡导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老师对学生分别进行“启”“发”,深刻揭示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依次出现的两种思维困境,并进行循序渐进的思维引导。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法的渗透,使得教育仅成为一种单纯继承知识的行为,而没能培养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为此,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不变应万变”。具体来讲:(1)教师应该督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2)提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3)注重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品质,强调教学中学思并重;(4)善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五、修己安人,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可以去安抚别人、领导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侧面反映出教师自我修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一方面,孔子认为教师应秉承“君子不器”的理念,不能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功利化的行为,而应该自觉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如果说“修己安人”是自觉,那么“诲人不倦”就是觉人,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实施引导,强调教师要有责任心,要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这种教育理念无疑与当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因此,就教师自身而言,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学而不厌”反映在教师业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则是不言其“博”,不厌其“精”。既不满足于自己已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也不满足于自己了解到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

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湖南:岳麓书社,2004.

[2]王海玲.孔子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师的启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

[3]高敏.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4]郭彩霞.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启示[J].科教导刊,2009(22).

上一篇:奋进新时代争做追梦人话题作文600字下一篇:树廉洁家风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