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教案(共12篇)
1.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教案 篇一
如何预防口腔疾病教案
授课班级:初二(2)班 授课人:卢丽群 授课内容:
1、如何预防口腔疾病呢?随着科学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口腔保健的意识也逐渐增强,许多人已认识到洁牙的重要性。因此城市里大小医院都相继开展了洁牙治疗术。近来就连美容院也进行洁牙,真是让人惊喜让人忧。
洁牙是口腔卫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常言说:“病从口入,”洁牙可以消除口腔和牙列局部的许多致病因子,去除牙石、菌斑和烟斑,治疗口腔牙周炎和牙龈炎,并可及时发现龋洞和减少龋病的发生,预防口臭和异味,保证人们在社交活动中的良好形象,这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人们往往半年左右就洗一次牙。
2、对于如何预防口腔疾病的问题,有人不禁要问,我很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几次牙;有些人甚至进食后就刷牙,口腔卫生应该很好了,还需要洁牙吗?
牙齿在口腔内排成牙列而行使咀嚼功能,两个牙相邻间均有邻接和间隙,正常时牙间隙有牙龈组织充满,所以牙列不是一个平板,往往在牙间隙内容易存留异物和细菌,人们在刷牙或进行其他口腔护理时,往往对这一点注意不够。另外,刷牙时大家较注意牙列外侧的清洗,而不注意口腔内侧的清洗,所以这些部位往往存在牙石和菌斑。
3、关于如何预防口腔疾病的问题?口腔是一个很特殊的内环境,由于唾液等的存在,有恒定的湿度、温度和营养,适宜细菌生长,正常时都寄生一些微生物,当我们抵抗力下降时,它们便活跃致病。洁牙对于口腔护理是有益的。
那么洁牙应注意什么呢?洁牙是一种防治疾病的办法,洁牙器械(或超声洁牙机头)须在牙齿局部操作,有时会有出血。血液和唾液是许多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如乙肝、性病等,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贪图一时的方便和便宜,到消毒不正规的医疗单位和美容院去洁牙。
(二)、怎样预防口腔疾病才有效?
1、防治龋齿等牙病不宜用盐水漱口。民间常有用盐水漱口来防治牙病或健身,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此法防治牙病是有害无益。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盐水对龋齿和牙周炎没有任何治疗作用。经常用盐水漱口还可能使牙周炎加重、恶化;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炎等病人来说,经常用盐水漱口会使上述疾病加重。因为口腔粘膜可迅速吸收盐水中的钠离子,使血中的钠离子升高,导致血管壁受损,从而容易发生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2、口腔溃疡不是缺乏维生素B2所致。现代医学研究表示,复发性口腔溃疡阿佛它口疮,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当后天身体发生某些变化时,如胃肠功能紊乱、妇女月经失调,体内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精神紧张、劳累或感冒等抵抗力下降,都会诱发口腔溃疡。所以单用维生素B2治疗无效。目前,还没有根治此病的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类的新鲜食物,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祛除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
3、单纯限制糖的摄入量不能降低龋齿的发生率。预防龋齿的最好方法不是限制孩子吃糖,而是在怀孕期间和胎儿出生后早期保证充足的营养,使牙齿发育钙化完善。让孩子养成吃过甜食后漱口或刷牙的良好习惯,就可避免细菌利用糖发酵产生酸、破坏牙齿,食后漱口防龋的方法比限制吃糖好。
(三)、怎样避免对牙齿造成的伤害
据现代医学研究,人的齿龄可与牙龄相等,即是说理论上健康的牙齿可伴随你的一生。但也许你还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常见的习惯会不经意地损害你的牙齿。让我们看看那些行为会对你洁白而整齐的牙齿造成伤害。
1、刷牙时用力过大:标志是你的牙刷使用2-3个月即出现刷毛弯曲(在无接触热水的情况下)。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必要手段,但用力过大时会造成牙齿表层釉质与牙本质之间的薄弱部位过分磨耗,形成楔状缺损(在牙龈与牙颈部交界的凹陷)。出现牙齿过敏、继发龋坏、甚至使牙髓暴露。也会使牙龈损伤、退缩,露出原来被包埋的牙根部,加重牙齿敏感症状。
2、咬过硬食物:常见一些人“咬骨尝髓”,当然有此能力者牙齿不会差到那去。但另一方面,笔者在临床上常见一些牙齿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磨耗、牙隐裂、牙折的患者,询问病史,发现他们绝大多数是喜咬硬物者。牙齿内存在一些纵贯牙体的发育沟、融合线,在过多咀嚼硬物后牙齿内会出现类似金属疲劳的现象,从这些薄弱部位裂开,导致牙齿折裂,严重者则需拔除。另外,咀嚼过硬食物也会使颞颌关节负担过重,一旦超过其代偿能力,就会造成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的如咬物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3、偏侧咀嚼:咀嚼时集中在某一侧。这也会造成肌肉关节及颌骨发育的不平衡,轻者影响美观,重者造成单侧牙齿的过度磨耗及颌关节的功能紊乱。而另一侧呈废用性退化。偏侧咀嚼除是习惯造成外,多是因为一侧有患牙或牙齿缺失而被动形成。所以有患牙应及时治疗,而拔牙后更应当及时镶牙。
4、把牙齿作工具使用:用牙齿开瓶塞、咬缝线。这些习惯容易使牙齿咬折,牙齿移位。
5、紧咬牙:不单用力时“咬紧牙关”,而且动辄把牙齿咬得“咯嘣”响的人,也会出现牙齿过度磨耗,容易出现牙折等症状。
6、剔牙:从牙齿健康的角度来说,剔牙是中国人的传统不良习惯之一。和吸烟一样,偶尔剔牙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害。但问题在于剔牙象搔痒,会剔出瘾来,越来越用力,可怜柔软的牙龈只能不断退缩,使牙颈甚至牙根暴露,造成牙齿敏感和增加患龋齿和牙周炎的机会。
7、吮指、咬指甲、咬唇、吐舌:儿童的各种口腔不良习惯,都能影响面部及牙颌的正常发育,造成牙列畸形。根据调查和现代发达国家的临床所见,只要你能注意口腔卫生,避免上述不良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你的牙就不会老掉,完整、洁白的牙齿是可以陪伴您的一生的。
2.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教案 篇二
1 慢性病发展与现有医疗模式的不足
1.1 慢性病发展与现状
联合国 (2008) [2]及中国社科院 (2012) [3]分别报告称全球及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人口老龄化、无序的快速城市化以及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使得慢性疾病在所有疾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攀升。慢性病区别于急骤性疾病如创伤、急性传染病等, 是一类具有起病隐匿、不构成传染、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的疾病, 如各种慢性炎症、免疫失调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
根据2010年WHO的《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4], 2008年全球共有5 700万人死亡, 其中3 6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 约占死亡人数的63%, 历史性地指出了全球首次出现非传染性疾病超过传染性疾病的情况, 慢性病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这代表人类医疗科技水平的重大进步, 也是对现代医疗系统的重大挑战。对慢性病的防治, 不仅是攻克这一疾病的有效途径, 也反应了由于生活方式、思维及价值观改变下所出现的健康需求, 包括抗衰老、智力强化、样貌及体态美丽、精力充沛等。
1.2 现有医疗模式在治疗慢性病中的不足
我们现有的以西方医学为主流的医疗体系在治疗慢性病的过程中面临着极大挑战。西方医学讲求“还原论”, 更关注疾病发生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即关注“局部健康”, 往往依据科学仪器和数据, 化验结果和依据, 论证病症。所依赖的是传统的“药物” (大多数为天然或合成的生物活性小分子) , 这些药物常常具有明确的靶标, 能够有效地对抗或舒缓症状, 但只能治标, 无法治本。而慢性病的发生是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精神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仅仅依赖传统“药物”简单的、靶标式治疗一个或几个特定症状的医疗模式不足以应对复杂病因与症状的慢性病, 特别是由于城市化、老龄化问题而出现的种种并没有特定症状的健康问题。更严重的是, 药品的使用方法、数量、时间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使用效果, 误用不仅不能“治病”, 还可能“致病”,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 药品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既可以防病治病, 又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所以管理有方、用之得当, 药品就能治病救人、保护健康;反之, 则会转变成恐怖的毒药, 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如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LDL) 的特点, 长期作为降胆固醇药物的理想选择, 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但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会干扰HMG-CoA还原酶, 截断胆固醇的合成途径, 令肝脏不能正常制造胆固醇, 影响了其对细胞膜、脂质膜和性激素的必需生理作用[5], 由此引发的后果是:一方面, 胆固醇低下, 人体将面临着神经退化、类固醇类激素缺乏等引发的多种疾病;另一方面, 被他汀药物扼杀的HMG-CoA还原酶, 也是制造辅酶Q10不可缺少的成分, 辅酶Q10是存在于机体多数细胞中的维生素样物质, 其结构类似于维生素K, 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抗氧化剂, 可以防止线粒体、细胞膜和LDL胆固醇被自由基氧化, 因此可以预防粥样斑块的形成, 缺乏辅酶Q10会导致肌肉病、肌肉酸痛、高血压、牙周病、头发脱落、突然失忆、白内障、心绞痛、叶酸缺乏、疲劳和加速老化。由此可见, 在特定的个案中, 如果发现胆固醇是导致心脏病发的元凶, 服食他汀类药物无可厚非, 如若不是, 不仅不能“药到病除”, 反而导致“百病丛生”[6]。
因此, 越来越多的医疗界专业人士已经意识到, 目前的医疗模式不能应对现代人复杂的慢性疾病及因生活方式、思维和价值观等改变引起的健康需求。
2 应对慢性病需要转变现有健康产业模式
2.1 古代医家应对慢性病的启示
现有的健康产业模式重医疗、轻保健, 大多是疾病发生或恶化后再进行相关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该模式对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两千多年前,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这里的“治”有调养、调摄之意, “未病”指尚未患病的机体, “治未病”就是调养、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 防患于未然, 防止疾病发生。“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和个性化干预的健康观, 是传统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 “未病先防”的观念尤其适合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强调将疾病控制在未发生前[7]。
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提出了“整体观”的健康观, 是古代医家两千年来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科学思想, 其所引入的六纲或八纲辨证是以机体状态的阴阳二元、身体发病部位、症状的深浅、发病时机及病情随时间变化等原则来论证病情及可运用的治病方法, 真正考虑了整体、平衡, 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
2.2 中草药健康产业为应对慢性病提供了新的出路
应对慢性病, 需转变传统“已病再治”的医疗诊治模式, 做到“未病先防”的健康防控模式。中草药健康产业是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养生文化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是“治未病”“整体观”的健康医学模式的最好体现, 它针对城市人的慢性病及由于压力、环境污染、饮食及生活习惯改变而产生的种种健康需求, 利用追求“平衡态”的观念, 形成一种以健康生活管理为载体式平台的产品和文化。
3 中草药健康产业可与营养补充剂相互补充
3.1 中草药健康产业中的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类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比较, 它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 适宜特定需要的人群食用;与药品比较, 它不具有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8]。日本的“功能食品”、欧盟的“食品补充剂”、加拿大的“天然保健品”、美国的“膳食补充剂”等, 均可归为此列。
在中国, 保健食品具体可分为两大种类:一类是声称27种特定功能的保健食品, 这些特定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增加骨密度等;另一类是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8]。第一类特定功能的保健食品虽由西方医学理论为法规评价指导, 设定了27种可申报的功能, 但在产品开发中, 有近七成的产品实际是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为指导, 以平衡为治则, 调理阴阳及脏腑, 运用“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为主要原料进行研制开发, 其过程融入了中医养生数千年的食疗养生经验,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科学。同时, 就新一代的中草药保健食品来说, 它更注重个性化和整体调理, 将对个体的针对性和产品的系统调理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并将产品赋予中医养生文化的内涵, 以打造个性化的中式健康管理方案 (包括健康评估、前期预警、生活方式结合产品干预等手段) , 从而改变目前不分个体差异、个体需求的“清一色”的状况。
3.2 应对慢性病还需要营养补充剂
营养素是生物赖以生存和生长的必需化学物, 也是生物必需摄取用来进行新陈代谢的物质。根据其用途, 可分为提供能量的营养素 (如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和支持新陈代谢的营养素 (如矿物质、维生素、食物纤维素及水) 。在城市化加速进展的现今, 由于土壤过度耕种、环境污染、生产方式改变 (如提早收割和催熟农作物) 、精加工食品泛滥等因素, 加之人们不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 营养素失衡较为普遍。1900年[9], 美国人钠的平均摄入量只有200mg/d, 到2000年, 则提高至5 000mg/d, 而钾和镁的平均摄入量却从6 000mg/d、400mg/d减少至2 000mg/d、250mg/d。这种营养素摄入的严重失衡, 与很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相关。此外, 机体存有的一些营养吸收问题, 也会使得机体营养素失衡。如肝脏疾病可能影响食欲, 或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及排出;手术可能提高对某些营养素的需求量;一些药物如抗酸剂、抗生素、缓泻剂和利尿剂等干扰营养素的产生和吸收[10]。
为应对以上情况, 营养补充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节方法。营养补充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们追求健康意识的增强, 既希望通过如食品强化剂那样防止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又希望通过摄取非传统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 从而防止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的发生。
3.3 中草药保健食品可用于营养补充
虽然中草药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分别是从调理与营养补充的角度来调节机体的机能, 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存在着理论体系上的不同, 但从物质基础来讲有着很多相关性。如阿胶为补血佳品, 具有补血滋阴、止血安胎、利小便、润大肠之功效, 《神农本草经》谓其“久服轻身益气。”近代研究表明阿胶含有胶原蛋白、多种氨基酸、钙、铁、硫等营养成分[11], 这些营养成分正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所必需的组成成分, 因此阿胶可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生成, 故可补血、止血。又如枸杞子可补肾、润肺、生津、益气, 《本草纲目》谓其“补精血, 益肾气”。从营养学角度看来, 枸杞子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硫胺、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钙、磷、铁等成分。这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持肝肾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对中老年因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腰膝疲软、久视昏暗有一定功效。
西方营养学从量化的物质基础方面[12], 充分印证了“补充营养”这一保健理念的重要性与科学性, 也支持了中医理论中的“食养尽之”的观念。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常常忽视营养摄取上的均衡性和全面性。因此, 在中草药保健食品的开发上, 强调“调理”养生理论的同时, 也应关注“补充营养”, 才能全面体现“整体观”“平衡态”的健康保健模式。
4 结语
现有医学条件和医疗模式在应对慢性病的过程中, 收效甚微, 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 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即“治未病”, 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为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体现了预防医学和个性化干预的健康观。“未病先防”的观念尤其适合于慢性疾病, 强调将疾病控制在未发生前[7]。因此, 中草药健康产业在慢性病的防控过程中势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病及其治疗现状, 讨论中草药健康产业在慢性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搜集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结果: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首要因素, 现有医学条件和医疗模式在治疗慢性病的过程中收效甚微, 急需转变现有的健康产业发展模式以应对不断扩大化的慢性疾病。结论:中草药健康产业以防控为主, 在应对慢性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慢性病,中草药,健康产业
参考文献
[1]陈晓曼.慢性病防控已到了社会总动员的时刻[N].健康报, 2013-09-13.
[2]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世界人口状况报告[Z].2008.
[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2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Z].2011.
[4]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Z].2011.
[5]麦海燕.他汀类药物与辅酶Q10联合应用机制分析[J].药物与临床, 2013, 3 (1) :243-244.
[6]朱斌.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J].中国药师, 2009, 12 (3) :321-322.
[7]张业松.从“治未病”看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防重于治思想[C].安徽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会议暨中医治未病高层论坛, 2012.
[8]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16740-1997保健 (功能) 食品通用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
[9]MILDRED S SEELIG, ANDRREA ROSANOFF.The magnesium factor[M].Penguin Group (USA) IInc.New York, NY10014.
[10]曾瑶池.营养补充剂对健康的双重作用及其思考[J].新思维与新探索, 2010, 31 (6) :56-58.
[11]金在久.阿胶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 2005, 3 (12) :1301-1302.
3.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教案 篇三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第九期
传染病防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春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及预防措施,能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次班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症状及传播途径。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八角希望小学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第九期
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八角希望小学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第九期
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
四、预防传染病,我们该这样做。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八角希望小学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第九期
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五、总结:
4.慢性病防控知识常识 篇四
五年级(2)班
2014年12月
第一课时
慢性病防控知识
主要慢性病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 恶性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病四种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过量饮食 高危人群
慢性病高危人群包括超重肥胖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升高者和现在每日吸烟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为满足以下情况之一者:
1、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
2、血压水平:收缩压130-139或舒张压85-89mmHg
3、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5.2≤TC≤6.2mmol/L
4、空腹血糖受损:6.1mmol/L≤FBG<7.0mmol/L
5、现在每日吸烟者。高血压知识
1、血压分级
收缩压/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
正常高值120/80~139/89
高血压≥140/90 诊断为高血压的血压水平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 备注:①安静休息时测量的血压值。
②非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
③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
④同时排出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预防
①控制油脂、限盐(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②戒烟限酒 ③减轻体重 ④适量运动 ⑤心理平衡 ⑥自我监测血压 ⑦良好习惯从儿童抓起 第二课时
怎么样预防糖尿病
1、糖尿病知识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诊断标准:
正常值: 空腹血糖3.9—6.1mmol/L 糖尿病(有症状任意一项)任意一次血糖≥11.1 mmol/L 空腹血糖≥7.0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h≥11.1≥11.1 mmol/L 糖耐量降低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7.8-11.1 mmol/L
糖耐量不良 空腹血糖601—7.0≥11.1 mmol/L
2、怎么样预防糖尿病?
多懂点、少吃点、勤动点、放松点 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四大基石
一、合理膳食
★食不过量,粗细搭配,合理营养,规律用餐。
★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30克。★WHO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正常人每天应喝多少水?1200ml
二、适当运动
★每周5~7天,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活动。★生活出行加运动,每天累计6000步。
三、戒烟限酒
不吸烟,不敬烟,不送烟,吸烟者尽早戒烟。饮酒应限量,倡导文明饮酒,不过度劝酒。
四、心理平衡
5.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 篇五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总结
2013年12月
马路乡中心完小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总结
马路乡中心完小为认真贯彻落实金教基【2013】65号《金沙县教育局关于转发<金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沙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现就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从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于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该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开展力度,保证工作实效,成立了我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余赫
成员:叶刚
熊灿鹏
任洪亮
胡胜举
三、工作开展。
1.充分利用班会、学校集会对学生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宣传教育,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通过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开展宣传教育。2.利用健康课对学生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知识等方面教育,每班至少开展2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利用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进行健身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3.按照金沙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与卫生部门合协作,逐步开展创建工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将慢性病防控知识内容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完成了至少2课时。
(2)认真落实好两操一课,保证学生明天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2小时。
(3)认真落实《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创建无烟校园。
(4)开展系统内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创建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位,平衡膳食示范食堂。学校成立了学生午餐营养办,专门负责学生营养午餐膳食搭配与烹调,确保学生吃上既可口又营养的午餐。
(5)积极配合卫生食药监局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
6.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教案 篇六
关键词:慢性病,防控,问题,对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 800万,其中近3 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了750万。未来10年,全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还将增长17%[1]。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和《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2006-2015)》中对慢性病防治有了纲领性的要求,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慢性病防治活动。为了解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情况,笔者查阅并分析了2008~2010年国内十一个省、自治区有关城镇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相关资料。总体而言,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慢性病防控意识不强
总体上看,基层卫生机构规模在逐步扩大,但设施、人才、环境差距较大。而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不容乐观,有的卫生院没有慢性病防治的措施;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顾营业盈利,忽视了慢性病防治工作;有的单位对慢性病防控有宣教图片和展板,但没有记录具体防控内容,防控意识普遍不强。
1.2 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对于慢性病防治,国家早在“七五”就有部署。但是,到目前,我国的慢性病防控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有些单位对慢性病防控的相关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具体政策没有认真落实;有的单位在政策上只是宏观指导,具体方法没有细化。
1.3 基层人员学历偏低
从学历上看,社区要高于乡镇。由于农村条件落后,高等院校毕业的医学生选择乡镇卫生院的凤毛麟角。目前,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由大中专毕业或没有专业学历人员组成。据资料报道,乡镇卫生机构无卫生专业学历者比例高达18.5%,约15万人,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无卫生专业学历人员总数的1/3[2],这就导致其慢性病防病相关知识的匮乏。
1.4 经费筹集难度较大
慢性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长期监测和服用药物,靠患者自己解决是不够的。特别是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和农村地区,经费筹集机制不完善,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原因[3]。此外,慢性病不需要住院治疗,对“新农合”患者而言,也就无法报销以得到补偿。
1.5 防治监测职能缺乏
目前,国内在慢性病防控的监测方式、频率、指标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执行存在差异。有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有以抽样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有以单病种的专项调查等。监测职能的定位不明确,得出的数据不可靠。
1.6 健康教育宣传不够
不少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把力量放在医疗创收上,对防治慢性病没有系统的计划,零散的宣传栏不足以引起百姓的关注。调查中,大多数居民不了解什么是慢性病,有的甚至认为慢性病就是老年病,有的认为慢性病不会危及生命,不以为然。
2 对策
2.1 强化政府为民行为
慢性病防控是社会行为,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干预,需要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4]。政府对该项工作应“理解、重视、投入”,要确实从全民的健康利益出发,采取系列措施,诸如建立好公共营养政策体系,鼓励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制定烟草控制政策和政府政策综合干预等,为全面进行慢性病防制提供可靠保障。
2.2 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目前,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人满为患”,各家医院都在加床,其实有的患者完全可以在基层的乡镇、社区就诊,为什么患者“舍近求远”不选择基层?技术、人才、设施滞后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因此,政府一定要加强和扶持基层卫生机构,尤其是人才建设不可忽视,在经费、待遇上给予政策,着力培养全科医师[5],为基层防控慢性病发挥职能作用。
2.3 完善各级防控组织
我国城市慢性病防控组织较健全,能够指导和监控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而乡镇、社区的慢性病防控组织较为欠缺,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社区慢性病防控组织,从制度、体制上加以保证,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乡、村、社区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范围[6],包括常见慢性病的基本知识、服务人次、健康教育次数等,由此提高基层人员慢性病防控水平。
2.4 加强健康普及教育
注重慢性病防控的长远效应,从娃娃抓起,将慢性病健康防治列为中小学生以至大学卫生教程中,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各种慢性病有着较强的防御意识,从而促进预防医学与成长教育相结合,提高全民自我保护意识。
2.5 提倡个性化防控
当今医学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以预警、预防和个性化为核心的“3P”(prediction;prevention;personalization)医学时代,它代表着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阶段[6]。在基层,要大力提倡对个人进行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不同分型,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防控方案,并进行建档、防治、随访和转诊等一系列服务。这样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利于慢性病的防控。
2.6 建立慢性病电子档案
政府应组织研发统一的慢性病防控管理系统,配备计算机,使基层卫生防控机构能为居民建立慢性病防治电子档案,根据档案记录,及时掌握和了解区域居民慢性病防控的效果,并及时进行防控方案的调整。同时,定期对居民进行健康普查,通过健康普查来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2.7 提高监测职能质量
慢性病监测需要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从而形成有效信息并及时上报和反馈,为政府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预防疾病的相关政策、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因此,各级卫生机构要认识监测的重要性,明确慢性病的界定标准,注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使慢性病监控工作得以持续发展。
2.8 加大防控资金投入
建立国家统一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大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慢性病防控的经费供给,并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提高其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并将慢性病纳入“新农合”补偿之中,以分担农民的经济负担。
2.9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慢性病作为多因素复杂性疾病,与环境、个人习性有着密切关系。如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戒除吸烟等干预措施,可预防70%的脑卒中和超过80%的冠心病以及超过90%的2型糖尿病[7]。因此,政府要提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证清洁整齐的居民生活环境。全民要加强锻炼身体,工作中劳逸结合,饮食中注意营养搭配,远离烟酒,保持健康的生活心态[8]。
3 结语
面对基层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不足,如果政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蒙受严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面对急待解决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政府行动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李桂雪,鞠彩红,刘媛媛,等.我国慢性病现状与自我管理[J].黑龙江医学,2010,34(4):299-230.
[2]卫生部人事司,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人力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3]庄立辉,刘明亮,郭继志,等.慢性病防治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9,23(1):64-67.
[4]陶利平,谢莉,刘晓平,等.社区慢性病管理实践的文献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3(7):427-429.
[5]冯镇湘.全科医师参与慢性病防治的做法和优势[J].中国全科医学,2001,4(9):710-713.
[6]纪艳,张冬梅,汪长如.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2147-2149.
[7]李振光,蒋东晓,周丽,等.“3P”医学新概念[J].中国卒中杂志,2008,3(8):608-611.
7.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 篇七
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认真组织实施慢性病干预项目,特制定2017年我校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
一、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网络、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我校专门成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责成专门科室负责项目工作的组织落实。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具体安排、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检查考核等。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处室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建立起了上下贯通、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慢性病防治网络和工作队伍。
二、摸清底数、建档建卡、实施干预管理。
为了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与管理,采取多种途径发现慢病患者。通过每年一次的师生体检,及时统计,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然后报县疾病防控中心及时建档管理。之后,配合县疾病防控中心医生严格按照防治方案相关要求及患者的临床评估级别、类别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管理与干预,填写慢病管理卡(册)。
我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随访指导,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复查或了解患者血压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坚持用药,并根据治疗效果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填写慢病管理手册和管理卡;三是实施面对面干预,针对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进行面对面、个体化干预,如指导其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以及盐勺、油壶的具体使用方法等;四是开展防治知识讲座,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师生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讲解相关防治知识并接受咨询。
三、广泛宣传,开展教育活动,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为提高广大师生特别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据校内慢性病高危人群特点,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讲座、健康专栏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课,保证每学期8-9学时,结合地方及学校特点,保证有2课时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内容。有统一教案、有教师、有考核。
四、开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以“走家庭、走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网、宣传展板、家长会等为宣传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习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
五、改善师生教学、学习条件,经常督促学生学习习惯。
努力改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硬件条件,保证空气清新,无噪音,光线充足,学具合格,课桌椅可调,教室微小气候定期监测。要求教师经常性督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注意书写要求,坐姿正确等。
六、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认真组织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快乐大课间)活动,保证时间,保证项目,要有检查,要有成效。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上好体育课、组织好大课间及体育活动,春季田径运动会和冬季长跑等。
8.2017年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 篇八
2017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总结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开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健全网络
在2017年开学初,我校制定了《教师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对学校教师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做了明确的要求与安排,配备兼职的慢病防治人员,通过半年的工作,建立了教师慢性病防治报告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病例进行建档。
二、建立高血压档案
我校利用现有资料,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从而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三、我校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教师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教师的健康意识。
四、积极进行宣传,让广大教师都明白慢性病的危害。
五、大力宣传,普及慢病知识
利用高血压日、心脏病日、糖尿病日、精神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爱牙日、爱眼日等重大卫生宣传日,举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印制专题宣传材料,张贴标语等。在活动日结束后及时将活动情况备档。
开封市集英小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的认真贯彻市、区对慢病综合防治的精神,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做好慢病综合防治工作,从而努力推动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9.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教案 篇九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0年进行的江西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情况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西省省、市、县/区级疾控系统的全部慢病防控人员。调查采用调查表形式, 调查内容包括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
1.2 相关定义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是指疾控系统内在岗并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人员, 包括:从事慢性病防制专兼职人员。
专职人员:指来自疾控中心专门的慢性病防制所的人员, 以及分布在其他科所仅从事慢性病一项防控工作人员。
兼职人员:指分布在疾控中心内除慢性病防制所以外的人员, 不仅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 还要从事其他防控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建库, 数据录入采用逻辑校对、双重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查。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4 政策来源
卫生部网站公布的国家有关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的政策以及人事部门搜索的尚未公布的征求意见稿。
2 研究结果
2.1 慢性病防制科所设置
江西省共有各级疾病控制中心113个。其中, 13个 (11.5%) 设置了独立的慢性病防制科所, 分别是省级1个 (100.0%) 、设区市3个 (27.3%) 和县市区9个 (8.9%) , 17个与地方病或艾滋病及结核病防制合并设科 (所) , 其余83个未单独设置慢性病防制科 (所) 。
2.2 人员总量分布
2010年全省疾控系统卫生人员5195人, 其中从事慢性病防制人员140人, 占2.7%, 若按江西省2010年人员4 587.5万服务人口计算, 每10万人口有0.31名慢性病防控人员。
2.3 人员专、兼职情况
在全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的140名人员中, 专职从事慢性病防制48人 (34.3%) , 兼职从事慢性病防制92人 (65.7%) 。如按兼一职计1/2人, 兼两职记1/3人计算, 全省慢性病防控实有慢性病防制85人, 占全省疾控系统总人员数的1.6%。
2.4 年龄构成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9.87±9.61岁, 略高于全国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的平均年龄 (39.2岁) [1]。各年龄组人员构成:35岁以下51人 (36.5%) , 36~45岁组37人 (26.4%) , 46~55岁组41人 (29.3%) , 55岁以上组11人 (7.9%) 。
2.5 工龄构成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平均工龄为 (18.20±10.98) 年, 各工龄组人员构成:5年以下组25人 (17.9%) 、6~10年组12人 (8.6%) 、11~15年组26人 (18.6%) 、16~20年组19人 (13.6%) 、21~25年组16人 (11.4%) 、26~30年组17人 (12.1%) 、30年以上组25人 (17.8%) 。
2.6 学历构成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2.9%, 高于全国慢性病防控人员的水平 (34.9%) [1], 但中专及以下学历占33.6%, 也高于全国慢性病防控人员的水平 (27.5%) 。 (表1)
2.7 职称构成
全省慢性病防治人员的职称以中初级为主, 分别占38.6%和33.6%, 仅9.3%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拥有高级职称, 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2%) ;无专业职称和其他人员比例占11.4%。 (表2) 2.8专业分布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中, 医学专业124人, 占88.6%。医学专业构成:公共卫生75人 (60.5%) , 临床医学29人 (23.4%, 含1名精神心理专业) , 口腔医学1人 (0.8%) , 中医1人 (0.8%) , 药学2人 (1.6%) , 中药学1人 (0.8%) , 医疗技术8人 (6.5%) , 护理学7人 (5.6%) 。拥有执业医师的94人, 占64.7%。
3 讨论
3.1 科 (所) 设置不全, 亟待加强独立科所建制
江西省数据显示, 仅11.5%的疾控中心设置了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 (所) 。据司向等调查显示, 全国省及以下各级疾控中心中,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分布在除专门慢性病防控科所以外的其他科 (所) 。慢性病是长期性疾病, 各级疾控中心应设置专门的慢性病防控科所, 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常规工作, 在当前尚未建制的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尤应如此。
3.2 人员总量不足, 队伍亟待扩充
目前, 我国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 且占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目前, 江西省每10万服务人口拥有慢性病防控人员0.31名, 慢性病防控人员不足, 急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大人力投入, 招聘人员, 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扩充慢性病控制队伍。
3.3 人员比例不足, 应加强内部人员调配
调查结果显示, 江西省各级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员占总在岗人员数量的2.7%, 与卫生部《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 》[2]要求的5%相比, 尚有一定的差距。在现有的这些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中, 有65.7%承担着其他疾病防控工作。因此, 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不足, 且相对比例的人员还兼职从事其他防控工作, 各级疾控中心应保证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人员, 其一方面从疾控中心其他防控工作中调配相应的人员;另一方面还需减少现有慢性病人员的兼职工作,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慢性病防制工作中。
3.4 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从学历分布来看, 江西省慢性病防控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相对较高,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慢性病防制人员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但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较少 (5.0%) , 而无专业学历人员比例偏高 (8.6%) 。此外, 高级职称人员比例 (9.0%) 低于全国疾控系统水平 (12.2%) [1], 与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要求相比[4], 也低于县级最低比例要求 (10%) , 且无专业职称和其他人员比例较高 (18.5%) 。
3.5 发挥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作用
2009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5]将慢性病列入了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要求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有效预防慢性病。目前, 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有43 862人, 村卫生室47 055人, 应将防控工作的重心下沉,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 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 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 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
摘要:目的 了解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新时期基本职责任务的适应性。方法 对江西省各级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同时查询人事档案进行核实补充。结果 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为0.56人/10万服务人口;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9.93岁, 45岁及以上组占35.9%;工龄21年及以上者比例最高, 占47.6%;本科学历人员比例最高为33.9%, 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3.1%;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 (占68.5%) , 高级职称仅占6.7%。结论 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职称结构和学历层次等尚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慢性病防治服务需求, 需要进一步调整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结构, 加大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关键词: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调查
参考文献
[1]司向, 尹香君, 施小明.全国疾控系统慢性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年14 (9) :892-894.
[2]卫疾控发 (2012) 34号.卫生部等15部门关于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 的通知[Z].http://health.people.com.cn/GB/241259/241495/17955099.html
[3]张文康.慢性病防控亟待加强 (2010年两会发言) [R].2010.
[4]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Z], 2012.
10.学校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篇十
为了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按照区教育部门、区卫生保健所,区防疫中心的具体要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校园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小学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占地面积近9亩,区级示范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一至六年级共33个教学班,学生1373 名。教职员工97名。学校坚持“人人探行,放眼未来”的办学理念,构建“动手动脑,快乐成长”的校园文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年在区办学水平综合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在社会上也享有很好的赞誉度。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1、学校成立了慢性病防控工作小组
由校长、书记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部门主任、大队辅导员、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室,领导小组重点负责全校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制定并审议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和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的宣传。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晰,责任清楚,各司其职,保障了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2、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
学校将慢性病防控与卫生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环境卫生制度、个人卫生制度、校医室管理制度、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等级制度、新生入学入托查验证及疫苗接种制度、传染病防控制度等。制度的完善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的建设
1、加强了校医培训。学校建立专兼职卫生人员档案,并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让校医参加区内专项的专业培训,提高校医的专业素质。
2、加强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以区内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授课技能的培训。
3、加强了班主任的培训。作为慢性病防控重要成员的班主任培训必不可少。学校在班主任工作例会上开设专门的培训版块,提高班主任教师慢性病防控的认识,了解基本的防控措施、学习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办法。
(三)建立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评价措施
学校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了学校内部的评价体系,将慢性病防控与部门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评价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深入,提高了实效性。
三、主要开展工作
(一)落实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齐开足健康教育课,并配备必需的教学教材和教具。实现健康教育开课率100%。
2、进行课堂质量的监控。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常规性的质量监察。教师教学计划、教案由教导处安排专员检查,课堂教学质量由教学部门组织专项的督导,有随堂和示范两种类型。市区举办健康教育课程的竞赛,学校积极组织参与,学校曾多次获得健康教育课程竞赛的市、区一、二等奖。
3、结合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结合班队活动、思品课、晨会课等,在师生中开展了“关注健康,关注生命”,“应急逃生演练”等主题活动。平时的工作中,引导学生从节约每一滴水、不乱丢果皮纸屑,不乱丢废弃电池、塑料袋等小事做起。为了加强环保教育,大队部倡议少先队员开展绿色进班级美化教室的活动,开展“洁净美教室“洁净美办公室”评比”活动。师生学会了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做起,从小树立环保和公共卫生意识,养成人人参与美化校园,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在这些健康教育活动中,有不少涉及到慢性病防控知识的活动。例如,围绕保护牙齿这个主题,学校结合科技教育,组织学生开展“碳酸饮料对牙齿的损害”科学实践与调查,这个调查论文不仅获得了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查,加强了学生对牙齿健康的认识,修正了他们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对学生预防龋齿,保护牙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将卫生保健与防病知识浸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使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7.4%;行为形成率85.5%,符合国家关于两率的规定。(健康知识知晓率≥80%;行为形成率≥75%。)
(二)结合校园文化的创设,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学校充分利用环境,在学校大厅内开设健康教育专栏,保证每学年4期不同内容的宣传。在学校墙壁上开设健康宣传长廊,定期对学生进行慢性病防控,如预防肥胖、预防近视、禁烟等的系列宣传。展板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特点,学生在潜移默换中学到各类防控的知识。
除此外,学校大队部还经常开展健康教育的广播主题讲话,健康小报评比,各班级还利用班会课开展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每到流行疾病多发季节,学校还要下发致家长书,告知家长流行疾病的防控方法。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宣传网络,提高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认真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监测,配合区保健所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学生常规体检组织工作。
1、广泛宣传,加强组织。学校广泛宣传学生体质监测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入学新生,学校要求班主任加强宣传的力度以及进行具体的监测指导。监测日程安排后,学校积极按照区保健所的要求进行区域划分的准备工作,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2、认真分析,及时反馈。学校卫生室根据区保健所下发的学生体检各项指标统计评价报表进行再次分析,对学生监测的基本情况,如常见的牙病、近视、沙眼、营养不良及贫血等情况通过告家长书的方式进行反馈,取得与家长的配合。并将有突发性疾病的学生姓名告知任课教师,以预防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3、跟进调查,落实防治的具体措施。一是学校针对学生体质监测情况从学校层面修订防控措施,防控措施涵盖宣传、课程、活动等方面,保障措施有效。二是跟进学生的防治情况。例如龋齿,在书面告知家长学生情况后2——3月,学校组织班主任对学生龋齿填充情况进行再次调查,掌握学生龋齿充填的具体情况,再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以提高学生龋齿的充填率。
4、建立档案,落实管理。学校按照要求为每个学生存档了《重庆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表》,并归口到卫生室统一管理,明确责任。
(四)切实加强了学校控烟工作
我校是无烟学校,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的控烟工作。
1、制度健全,组织得力。
学校成立控烟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网络组织。
2、专题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队活动、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控烟知识,培养师生不吸烟行为的好习惯,增强师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校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功能厅、会议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均贴有禁止吸烟的醒目标志。同时,学校还利用周一全校教师大会时间,开展教职工的控烟、戒烟、控烟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控烟意识。
3、加强督导,增强实效。学校设有禁烟监督员,定期检查学校的控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落实。
4、家校携手,扩大成果。
学校力求将学校教育的成果扩大到社区、家庭。学校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契机宣传控烟的重大意义。5月31日无烟日,学校要求学生劝阻家长控烟、戒烟,同时宣传学校控烟措施、吸烟危害等,建议家长控烟、戒烟,以身做则为教育学生养成不吸烟的习惯做好表率。
(五)抓好传染病防治及上报工作
1、加强宣传,前期预防有力。学校根据各季节的流行病学发病规律,针对性地开展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春秋、冬初是流感的交发季节,为了防止感冒病毒的扩散,每个班级进行过氧乙酸或米醋熏蒸杀菌、开窗通风。
2、制度完善,措施有效。在传染病的防治上,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了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理预案和一系列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传染病工作自查制度、传染病防治宣传培训、公共场所及物品定期清扫消毒制度、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健康体检制度、晨检制度、学生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学生缺课追踪登记制度、饮用水卫生制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管理制度、卫生室消毒隔离制度。做到积极预防及实地扼杀传染病苗子,加强晨检,及时地做好“三早”工作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地做好登记工作,并进行跟踪调查,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严禁校外人员进入校内。
四、成效体会
(一)认真履行了职责,有力推进了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的一员,学校积极履行了职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提升课程质量、加大家校宣传、抓好传染病防治等方面有效落实了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为推进慢病示范区创建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提高了学生知识知晓率,增加健康意识。
学校通过健康教育课程的落实、宣传专栏的设置、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三个层面提高学生对慢性病防控的认识,特别对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防近、防肥胖、防龋齿、防贫血等内容分年段、分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
(三)促使学生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人的一生。学校从知识知晓出发,通过多元的活动实践促使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例如,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卫生的创设,通过“洁净美”教室、“文明班队”等各项评比,有效促进了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通过加强在校文明午餐、健康午餐的教育,促使学生养成注重膳食营养、不挑食的生活习惯。
(四)及早发现高危人群或慢病患者,并及时通知家长给予控制和治疗,取得好的疗效。
学校配合区保健所开展好学生一年一次的体质监测,对于有龋齿、肥胖、近视等问题的学生以告家长书的方式进行了及时的反馈。除此以外,学校通过家长会对家长广泛宣传慢病防控的重要性,告知家长针对孩子个体情况要积极开展后续的治疗,取得了好的疗效。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深化慢病防控的体系建设
慢病防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校园内,涉及到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个体、学校工作人员(食堂工作人员、校医)等。在校园外,涉及到学生家庭,社区。学校作为一个链接点,要有效发挥其作用,进一步深化慢病防控的体系建设。学校将在校内进一步加强制度化的建设,使学校慢病防控制度更为科学完善,使每个部门涉及的人员工作职责更为明晰。在校外,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社区的联系。一是宣传慢病防控的重要性,二是营造和谐的校外环境。如与社区携手对校园外小摊的进一步规范,使学校外部环境更利于慢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二)进一步加强慢病防控队伍的建设
课程质量的提升直接影响到慢病防控的质量。学校将从师资培训入手,打造一只过硬的慢病防控队伍,使其更专业化,更科学化。如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项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加强校医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慢病防控的专业能力。
(三)进一步提高慢病防控宣教活动的实效性
学校要针对每年慢病防控重点,设计开展一系列更有针对性,参与面广,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宣教活动。活动开展要进一步拓宽思路,不局限于校内资源,力争将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广泛融于其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11.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教案 篇十一
一、目标与任务
通过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专业机构技术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落实慢性病防治相关政策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技术措施,做到未病先预防、有病早诊治、治管相结合,逐步实现降低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减轻疾病负担的工作目标。
二、主要措施与职责分工
(一)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1.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工作会议
镇政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行政村和相关部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定期召开创建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防治策略,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建立工作联络员制度
各行政村、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和承担创建具体任务的单位确定1名联络员,具体负责任务落实和相关工作对接。
3.建立防治技术指导小组
镇卫生院组建慢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提供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并开展业务培训、现场督查、技术评估等。
4.建立工作通报制度
由镇卫生院代表创建领导小组定期通报各部门工作进展,介绍先进经验,提出工作要求。
(二)职责分工
1.共同职责
(1)做好本部门、本单位职工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2)落实本部门、本单位工间操健身制度,做到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
(3)每年为职工提供健康体检,主动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配合医疗机构进行健康管理。
(4)落实《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60%以下,每年在本系统至少新创建1家无烟单位。
(5)工作资料及时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部门(单位)职责
镇政府创建办:将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镇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及单位完成示范区创建的各项工作。
镇社会事务办、宣传办:落实媒体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播计划、设置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专栏,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落实文化站等场所的慢性病防治知识宣教活动,创建健康文化站,编排慢性病防治宣教节目、作品。会同工会、经济服务中心等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的集体群众健身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开展健身活动;各行政村成立1个健康活动室。
镇工贸中心:提供全镇慢性病防控相关的人口、经济、社会基础数据资料。将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社区诊断结果,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慢性病防控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负责对餐饮单位厨师、工作人员进行平衡膳食理念与技能的指导,协调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餐厅和食堂。负责创建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分析等工作。
镇卫生院:配备慢性病防治工作专业人员,将慢性病防治的工作任务和指标分解到各相关科室、卫生室,并将慢性病防治工作列入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创建健康促进示范村和“健康小屋”,创建无烟单位;镇财政所:将慢性病防控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镇工会、团委、妇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组织参与全民健身运动,会同体育等相关部门推进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操制度和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制度;协助完成妇女“两癌”普查和居民体检建档等工作。
镇民政办、残联:对慢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涉及的农村五保户、城乡低保户、重症精神病患者和残疾人家庭给予救济;提供殡葬数据资料。
各类学校:各学校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组织对校医保健老师进行慢性病防控知识培训,按要求开设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课(健康讲座);落实课间操和体检制度,幼儿园通过家长会进行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知识讲座;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推广学生营养午餐制度;巩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单位、食堂和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成果,并继续组织创建活动;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镇城建办:在镇、村主要街道设置含慢性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健身等内容的户外公益广告。
市场监管所:出台推广食品营养标签措施,在超市、商场、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食品营养标签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健康食品。
各行政村:按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工作要求,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三、督导与评估
镇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示范区创建工作督导计划,组织督查、考核评估,并进行通报。
四、进度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10月至11月)
制定慢性病防控规划,协调制定慢性病防控政策。召开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动员大会和联络员会议。技术指导小组开展对各单位的技术指导与培训。举办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业务培训。
(二)组织实施阶段(11月至12月)
各行政村、相关部门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及任务分解,组织开展各项创建工作。
完成示范区创建相关材料收集整理和技术报告撰写。
(三)自查评估和完善阶段(12月至2019年1月)
对照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乡镇评估标准,开展自查与评估,并通报各村、各部门评估结果。
督促各村、各部门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评估调研阶段和考核验收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
12.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教案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笔者利用参观学习的机会对三所二级甲等医院的门诊皮肤性病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了交流学习。走访了门诊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8人,主管护师3人,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3人。
1.2 方法
采用参观学习、交流的方式,收集资料进行总结,找出门诊皮肤性病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制订门诊皮肤性病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有效措施。
2 结果
通过对取得的资料的阅读、分析、总结,结果表明,门诊皮肤性病科的医院感染防控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控制防控观念淡漠;(2)洗手依从性差;(3)抗生素使用不规范;(4)工作人员慎独精神差,监督指导力度不够。
3 防控对策
3.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成立了由院长为主任,业务院长、后勤院长为副主任,医务科、护理部、防保科、总务科、感染管理科、门诊部等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实施了由院长-职能科室-各科室负责人-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分级管理体制。制订了各部门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由职能科室分别对各科室进行指导、监督落实,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具体督导考核。
3.2 增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医院感染防控积极性
从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学习入手,增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理念。因为基层医院门诊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工作时间较长,陈旧的惯性思维,不容易接受新观念,常常喜欢凭习惯和经验做事。对此,我们根据门诊部人员结构特点,采取以下措施分类对门诊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3.2.1 医务人员的培训
苍溪县人民医院把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知识作为重点,在院周会、科室业务学习室反复强化学习,首先提高认识,树立法律和责任意识;并将有关的医院感染法律、法规、要求、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打印成册,发放到科室,人手一册,做到人人牢固掌握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并分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考试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员目标考核内容,与绩效奖金挂钩。
3.2.2 工勤人员的培训
由于工勤人员大多数是医院聘请的临时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又不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对医院医疗废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1]。对此,苍溪县人民医院将与工勤人员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印成册,发放到每个人员手中,采取每月定时组织学习与个人随时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强化他们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医院感染控制科将工勤人员的学习情况和医院感染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其绩效考核,与绩效奖金挂钩。
3.3 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医院感染规定和措施,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
为了进一步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让医院从业人员工作有章可循,特制订了门诊皮肤性病科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方案,并严格督导执行。
3.3.1 人员管理
要求工作人员上班必须衣帽整洁。检查、治疗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护目镜,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每一个(项)检查、治疗操作前后必须规范洗手,视情况进行手消毒。
3.3.2 环境管理
随时保证环境整洁,每日湿式清扫诊断室、检查室、治疗室、过道1~2次,有可见污染时随时消毒、清洗;物表每日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空气1h并登记。诊断室、检查室、治疗室室适时开窗通风。
3.3.3 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
(1)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由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高压灭菌。一人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禁止使用浸泡器械,标本采集必须使用一次性穿刺针。所有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必须及时毁形和做无害化处理。(2)进行一切检查、治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做到操作精细、准确,保证治疗效果,且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3.3.4 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有针对性地选用敏感抗生素,确保治疗效果,严禁滥用抗生素,保护人体正常微生态平衡。
3.3.5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院医疗废物是一个重大的医院感染源,医疗废物处理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制度落实的好坏。为此,苍溪县人民医院根据《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了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处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责任人;严格了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要求做到收集不落地、存放不暴露、严格分类放置、处理及时彻底。
3.3.6 加强督导和考核,确保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根据门诊皮肤性病科医院感染控制方案,不断完善医院感染考评细则。采取随时到科室督导和每月一次的考核的方式确保措施、制度的落实。将每次考核结果及时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探讨出整改措施,限时整改到位;在下一次考核中对上次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考核,以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每次考核纳入科室质量目标,与绩效奖金挂钩。从而保证制度和措施的有效落实[2]。
4 结论
通过采取这些综合的管理措施,苍溪县人民医院门诊部皮肤性病科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苍溪县人民医院门诊部皮肤性病科的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和广大患者的健康。由此可见,医院各级各类人员人人参与,加强监督,综合管理,是依法搞好门诊部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肖西平,张建莉,黄利虹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4,14(8):914-915.
【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慢性病健康教育07-08
2023-2024第二学期开展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08-12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07-22
生理健康教育教案06-26
四下健康教育教案07-20
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教案06-18
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07-27
体育健康教育活动教案07-30
初中健康教育学习教案08-05
初中生命健康教育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