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效应

2024-08-21

质量效应(精选8篇)

1.质量效应 篇一

一个动力学系统两种质量载荷效应现象研究

提出一个简单动力学系统数学模型以研究两种质量载荷效应现象:一种,在安装点部件的重量变化对振动环境没有什么影响,此谓“高频质量载荷效应”;另一种,部件设计及其试验规范中所有振动试验都应该考虑的“吸振器质量载荷效应”.正文给出了例子与一些结论.

作 者:王其政 张建华 马道远 WANG Qi-zheng ZHANG Jian-hua MA Dao-yuan  作者单位: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76 刊 名:强度与环境  ISTIC英文刊名:STRUCTURE &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年,卷(期): 35(2) 分类号:V216.21 关键词:部件设计   振动试验   质量载荷效应   高频质量载荷效应   吸振器质量载荷效应  

2.质量效应 篇二

1 什么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的概念, 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为了预报天气, 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 意图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 在一次科学计算时, 洛伦兹对初始输入数据的小数点后第四位进行了四舍五入。他把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 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 回来再看时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 前后计算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前后结果的两条曲线相似性完全消失了。再次验算发现计算机并没有毛病, 洛伦兹发现, 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后来, 洛伦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 在大气运动过程中, 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很小, 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将结果积累起来, 经过逐级放大, 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

于是, 洛伦兹认定, 他发现了新的现象:事物发展的结果, 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他于是认定这为:“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 即:“混沌”, 又称“蝴蝶效应”。从此以后, 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

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现象也作了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 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 折了一匹马;折了一匹马, 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 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 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丢失, 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 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 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 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如果我们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善于运用蝴蝶效应, 也会给教学带来一场风暴。

2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以如何在中职语教学中实施“蝴蝶效应”

2.1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 其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 他们属于青年初期, 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 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 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但是,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有的是成绩差没能升入普通高中的, 有的是留守儿童 (少年) , 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或经济困难的家庭, 其内心世界是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中职学生无论身体, 还是思想水平都日趋成人化, 但情绪波动比较大, 自我调控能力不够。而且大多数中职学生本身学习基础比较差, 而社会舆论对中职院校存在偏见, 家长对学生亦是放任自流, 因此, 中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容易有偏差, 对自我价值和生活价值缺乏客观正确的判断,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自我效能感低下。而且中职学校学制较短, 中职生所面临的学业、人际关系和就业压力很大, 焦虑感较强烈。

2.2 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蝴蝶效应”

2.2.1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建立自信心。

莎士比亚曾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没有阳光, 我们就不能生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别人的赞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 特别是差生, 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 你的赏识使他们眼睛一亮, 看到了成绩, 看到了光明, 也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渴望赏识, 赏识导致成功, 越是成功, 能力越强, 以至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教师, 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 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 作为回应, 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

中职学生普遍语文基础较差, 课堂反应慢, 因此在课堂教学时, 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能力和心理, 尽可能提一些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如果答对了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及时表扬、点头或者用带有欣赏的表情做一个请坐的手势, 尽量避免向他们提出能力范围以外的问题。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 教师应用正面、带鼓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对出现的小毛病尽可能少批评, 多做正面引导, 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我就特别注意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当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获取了新知识, 尤其是思维方法比较新颖时, 我特别会加以肯定。例如我曾教过一个营销班的学生, 他各方面的语文基础都很差, 但他写的字特别漂亮。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多次表扬他, 并经常请他上台做一些简单的语文练习, 让他的字在同学们面前露脸。有了信心以后, 很快, 这个同学上课非常认真。在语文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同等基础的同学看到他的进步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大家都在想:他能行我们也行。一个学期结束, 整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2.2.2 巧立榜样示范, 以点带面, 带动全班发展

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有中考的落榜者, 也有学习成绩很好, 但因为家庭贫困而不能上高中、大学的学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 采用了“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员参与”的方式, 以改变“少数尖子撑场面, 多数学生作陪客”的被动局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学生属于哪个层次, 我们可以根据测验的成绩、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能力、完成作业的情况、写作水平等等, 将学生从高到低分成A、B、C三层, 优秀的A层学生大约占15%, 中等的B层学生大约占70%,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简称学困生) 大约占15%。划分学生层次后, 在课堂教学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基础知识, 基本题是第一层, 要求全班同学都你追我赶, 谁也不能落后, 都要掌握和理解课文的基本知识点。C生在完成第一层练习时, 就参与第二层, 也就是B间层次的练习。第一、二层的知识点都要求全体学生掌握。而处于A层的优秀学生, 我会布置一些难度大, 要求高的课堂、课外练习让她们完成。使得“差生能吃到, 优生能吃饱”。而且处于顶层的A层同学的优秀表现能激起其他学生内心的倾慕之情, 增强全体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以点带面地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以我在批改中职学生作文时的作法为例。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肯定C层的学生的进步。一篇作文, 文字通顺, 叙事清楚, 无错别字, 如果是C层的学生写的, 就应给高分, 是中高层次学生写的, 就应指出他们的不足, 提出修改意见。写作文是每个学语文的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作业。对于A、B、C三层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C层的学生每月写一篇, B层的学生每三周写一篇, A层的学生两周写一篇。

例如我曾辅导过一名10服装班的女学生参加征文比赛。该女生家境贫寒, 初中未毕业就外出打工, 曾在制衣厂工作5年后重返学校读书, 生活经历坎坷, 好学上进, 但学习基础很差, 虽然有服装厂的实际工作经验, 但因为语文基础差, 很多服装设计的要求、标准、样式都看不明白。我在课堂上肯定了她的好学上进精神, 而且鼓励她用笔写出她的成长经历, 并投稿参加征文比赛。她的作文是修改了一次又一次, 从第一稿到最后成稿, 文笔是越来越成熟, 思路也是越写越清晰。最后她写的《带着感恩的心前行》这篇文章, 获得了第八届全国文明风采“感恩的心”征文比赛一等奖, 广东省二等奖。知道获奖的消息后, 她非常激动, 简直是不敢相信, 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鼓舞。该女生在后来的基础课、专业课学习都表现得非常自信、努力, 成绩也越来越出类拨萃。在2012年她还代表肇庆市参加了广东省2012年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服装设计制作比赛, 获得全省三等奖的好成绩。

总的来说, 无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 都要多关心, 多鼓励, 多肯定, 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锲而不舍的进取热情、高度的注意力和稳定的学习情绪, 身心都能健康成长。虽然每个层次的标准不同, 但教学过程要固守一个原则, 那就是要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意识。中职学生普遍缺少关爱、关注和赏识, 一旦她们的自信心被激发, 本身所发挥的学习积极性, 迸发的正能量是无穷的。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其各元素存在着错综复杂, 甚至是模糊、随机的联系。教学进程千变万化, 在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犹如那蝴蝶的翅膀, 时时舞动闪亮。教师要做的, 是创造条件, 让那微微的扇动, 演变成一场席卷学生头脑的风暴。

3 应用“蝴蝶效应”教学后的反思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的, 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可见,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 每个人都有着与他人不同的特点。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差异,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深思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 达到一定的标准, 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要注重中职语文教学良性“蝴蝶效应”的培养,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排他心理、从众心理、哗众心理和好胜心理等心理问题, 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教师每一个教育言行, 即或如同蝴蝶扇动的翅膀那样轻盈, 但在学生的心中有可能会引起龙卷风, 千万马虎不得, 随意不得,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远的前瞻性去开展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工作, 使教育更人性化、和谐化。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 (美) 伯克.与问题学生过招[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10.

3.溢出效应考验增长质量 篇三

当经济不景气时,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失业率上升。失业者没有了收入,当然就谈不上消费,于是消费需求就会下降,这反过来进一步抑制经济的复苏。因此,当年凯恩斯才会想到通过扩大公共工程投资来刺激经济,以使其尽快复苏。凯恩斯的逻辑很简单,政府出资兴建交通设施等公共工程,不仅可以直接雇佣很多工人,而且还拉动了相关机器设备、建材等需求,而这又可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同时,这些新就业者有了工作也就有了收入,于是消费需求增加,从而再次拉动相关行业的复苏。如此良性循环,通过扩展型财政政策,经济不景气就可能会很快消除。理论上,把凯恩斯发现的这种作用称作“乘数效应”。有了这个效应,对很多产业的发展就有了依据。

政府很多产业政策的制定均基于类似的道理。如果一个产业具有较大的乘数效应,则可以拉动多个行业的发展,这就意味着该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很多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很多家庭的收入。这样,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可以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当然,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个乘数效应的大小。以汽车和飞机制造业这种类型的产业为例,它们不仅能带动上游的钢铁产业和采掘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带动下游的零部件生产、相关服务业等的发展。因此,汽车和飞机制造业是典型的乘数效应较大的产业。同样道理,房地产业自然也算是这种类型的产业。因为房屋的建造会拉动建筑业、装修业、建材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因而具有相当大的乘数效应。不过,像汽车和飞机制造业这类的产业,由于需要太多的技术和资金,因此各地方政府为了更快拉动当地的GDP和就业,往往选择了快捷易行的房地产行业。

当然,按照现行的政府有关部门对产业的偏好,我们大致判断汽车制造、飞机制造、房地产等产业是具有较大乘数效应的,只不过专家们在分析产业政策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定性分析,缺乏相关的数据支持。比如,这些行业的乘数效应究竟有多大,到目前为止没有还看到明确有力的证据来支持。再比如,一个地区每年新开工的房地产项目究竟在劳动市场上创造了多少就业,这个其实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有明确证据的就是这些产业对当地的GDP以及财政收入的贡献,但这不能代表乘数效应。因为,换个角度看,如果兴办其他产业也同样可以给当地GDP和财政收入做出贡献。那么,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些产业?由于缺乏相关的乘数效应的证据,所以我们也只是臆想下,被各地当做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的产业是有乘数效应的!即便如此,还是存在诸多疑问,其中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些产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相似吗?

我们还是拿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个产业作为比较。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业都算得上是乘数效应较大的产业,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但从行业特征上可以猜测大致如此。在理论上,如果仅就乘数效应而言,若假设这两个产业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一样,那么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来看,两个产业就十分相似,因此在产业政策的偏好上,这两个产业也就无差异。然而,这样一种简单的理论逻辑却存在着重大的缺陷,那就是汽车制造业创造的一个岗位和房地产业所创造的一个岗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种差异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这种忽视可能是致命的,将给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

那么,这种被人们所忽视的差异在哪里?在于人力资本。

汽车制造业所拉动的上下游行产业大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因而所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多半是需要较高技术含量的。因此可以说,汽车制造业每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就意味着多增加一个技术工人的就业。这种劳动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就能够引导劳动力必须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掌握一门相关的技能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整个劳动力市场上求职者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这个角度讲,汽车制造业实际上在劳动力市场上产生了正的溢出效应。相比之下,房地产业所拉动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看似能够快速增加就业机会,但其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所新增的工人却无需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房地产业无非是创造一群普通工人的就业机会而已,对于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甚少,即房地产业至少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正的溢出效应。

4.质量效应 篇四

【内容提要】实验1以汉字与英文字母为材料,考察了自由回忆中学习与测验之间不同时间间隔(0s与10s)条件下的成绩,发现了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的转换,且它不受材料意义的影响。实验2对首因向近因效应转换的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排除了由于两种时间间隔被试采用不同顺序的提取策略造成首因向近因转换的可能性。

【摘要题】研究报告

【关键词】首因效应/近因……

1 前言

近年,系列位置效应研究又成为记忆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与近因向首因效应转换的发现有关。近因向首因效应的转换是指随学习和测验时间间隔的增加对项目表中前面项目的记忆改进,而对后面项目的记忆变差。最早由Wright等人(1985年)提出。涉及的刺激材料有图形和词句;此现象不仅成人而且猴子、婴儿也有报道;此外,在运用探测项目是否识别的范式和运用4择1的系列位置确认范式中都观察到这种效应(Cornell等,1983年、Neath,1993、Neath和Knoedler,1994、Wright,、Korsnes等,等)。因此,这种随延缓的增加,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对优势的变化被看成是独立于刺激材料和范式的.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

但是,Kerr等人(1998)发现运用鉴别范式的研究中反应频率的分布存在明显偏差。0s保持间隔被试反应偏向最后面的系列位置,10s保持间隔反应则偏向最前面的系列位置。当反应偏差纠正后,近因向首因转换消失,从而提出是反应偏差造成该现象,它不是潜在的记忆机制。

如果真是反应偏差造成,那么在自由回忆范式中就不应该有近因向首因转换。假如这种效应是独立于刺激材料和范式的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那么在自由回忆的范式中也应该有近因向首因转换。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自由回忆范式是否存在近因向首因转换的现象。此外,对具有形音义结合体特征的汉字是否具有近因向首因转换也是感兴趣的问题。由于这两个变量都是以往研究中没有涉及的,故在材料类型中也选用了英文大写字母,便于对两种变量加以区别。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1汉字自由回忆中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的转换

2.1.1 被试 28名浙江大学学生。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1.2 材料 72个刺激系列,意义汉字、无意义汉字与英文大写字母各三分之一。汉字选自《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研室编著,1986年),平均8.02画(5-11画)、平均频率.03352%(.00542%――29799%)。每系列各汉字间无明显联想,笔画数与结构尽量一致。汉字中尽量避免同音字。英文字母系列都不能组成单词或特殊符号标志。刺激大小为5cm宽×5cm高。

2.1.3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2(保持时间间隔:0s和10s)×3(实验材料:有意义汉字、无意义汉字与大写字母)×6(6个系列位置)因素设计。因变量是每个系列位置正确回忆的百分比。实验为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完成全部72次试验。保持间隔的次序在被试间平衡。每类材料、每个系列以随机方式呈现。

2.1.4 程序 告诉被试实验目的是测定记忆准确性,次序不作要求。实验材料和指导语都计算机呈现。每次试验先在屏幕中央呈现0.5秒新试验开始的信号。信号消失1秒后,屏幕中央呈现6个系列的字或字母,每个项目呈现1s,项目间时间间隔为0秒。每系列呈现完毕,间隔0s或10s后呈现红色的“开始回忆”字样,要求被试将刚呈现过的六个项目写在答案纸上,不提供反馈。鼓励被试尽快精确地在1分钟内完成任务。采用个别测试,有2次预备试验,一次休息。

2.1.5 结果与分析

分别对各类材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都有明显的系列位置主效应:有意义汉字:F(5,324)=14.455,p<.001;无意义汉字:F(5,324)=12.864,p<.001;大写字母:F(5,324)=8.036,p<.001。时间间隔与系列位置间的交互作用都显著。三种材料均p<.05。对每种材料中的系列位

5.质量效应 篇五

中医学理论中的“五色归经”深入阐述了颜色对人情绪状态的影响,视觉心理学同样证实颜色能够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力,延长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停留时间与在脑海里的记忆周期,增强客户对品牌的认同感与好感。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即使同种颜色,在饱和度、透明度以及距离上的略微变化就都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心理学家们对此曾经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从而把颜色分为冷暖两大色系:波长较长的红光和橙光、黄光,本身有暖和感;相反,波长较短的紫光、蓝光、绿光有寒冷的感觉。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得凉爽的感觉。

冬日,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冷色与暖色除去给人以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来其它一些感受: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疏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调。由于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可在细长的空间中的远处两壁涂以暖色,近处的两壁涂以冷色,空间就会从心理上感到更接近方形。除去冷暖色系具有明显的心理区别以外,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引起不同的感觉。一般来说,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给人以重的感觉,明色给人以轻的感觉。纯度与明度的变化给人以色彩软硬的印象,如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有强硬的感觉。

色彩的心理效应就是如此神奇,有一个经典的例子:1940年,纽约的码头工人因搬运的 箱太重而举行罢工,一位色彩专家出了个主意,把 箱的颜色改漆为浅绿色, 箱的重量并未改变,但颜色使工人觉得它变轻了,罢工终于停止了!品牌设计一定要充分运用迷人之色。这些正是色彩的神奇效应。

6.《霍尔效应》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霍尔效应的原理,了解霍尔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物,思考交流,分析霍尔效应的原理,了解物理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体会物理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特点,养成科学思考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霍尔效应的产生过程。

【难点】

霍尔效应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问答法、多媒体展示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展示霍尔元件的实物,并介绍他的作用:能够精确测量出磁场的变化,在很多领域中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例如电机中测定转子转速,录像机的磁鼓,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等。

教师提问:这个元件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个课题研究——霍尔效应。

环节二:新课探究

展示多媒体:动画模拟产生霍尔效应的过程,请学生找到条件并进行总结。

回答:有一个矩形导体,并且有电流,加载与电流方向垂直的磁场,发现矩形导体上会出现电势差。

补充回答:电势差的方向是上下的,说明与电流和磁场构成的面垂直。

点评总结,归纳出霍尔效应的原理。

教师展示一些霍尔元件的例子说明探测磁场大小的作用。

问题:为什么霍尔元件能探测磁感应强度大小呢?

回答:应该是产生的电势差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霍尔效应中,磁感应强度变化,能导致电势差的变化。

问题:很对,电势差大小还与什么有关呢?结合教材互相交流一下。

回答:还应该与电流大小、矩形导体厚度有关系。

环节三:应用提升

向学生介绍霍尔传感器的原理和作用:霍尔传感器分为线型霍尔传感器和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两种。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由稳压器、霍尔元件、差分放大器,斯密特触发器和输出级组成,它输出数字量。开关型霍尔传感器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称为锁键型霍尔传感器。

线性型霍尔传感器由霍尔元件、线性放大器和射极跟随器组成,它输出模拟量。

7.质量效应 篇七

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投资者决策及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规范上市公司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两两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故本文试图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三者置于同一个逻辑链条中,引入中介效应理论,以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4 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之间的中介传导效应。本文丰富了公司治理对盈余质量作用路径的理论研究,并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改善盈余质量。

二、文献评述与研究假设

(一)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

在现代公司体制下,公司治理是影响盈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化成等(2006)认为当控股股东为国有企业时,公司的盈余反映系数更低,盈余质量恶化的趋势更明显。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如黄雷等(2012)的研究成果表明,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幅度较小。综合已有文献,本文认为,相比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面对的市场压力较大,为了提高业绩、赢得市场信任,有较大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高度集中的现象,La Porta et al.(1999)认为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负相关,而郑梅莲等(2015)认为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间存在倒U型关系。本文认为,控股股东作为“内部人”,与外部中小股东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且管理层多数由终极控股股东委派,使得终极控股股东更有可能通过盈余操纵来掠夺上市公司的财富,由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盈余质量越低。

此外,学者们普遍认为当公司存在多个可以相互制衡与监控的大股东时,可以提升其盈余质量,并且增加机构投资持股比例可以降低盈余管理程度(王奇波等,2006;高雷等,2008;杨晓等,2015)。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限定其他条件,公司治理特征与盈余质量显著相关。

H1a:限定其他条件,控股股东性质为国有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H1b:限定其他条件,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负相关。

H1c:限定其他条件,非控股大股东的制衡能力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H1d:限定其他条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董事会承担着战略决策和监督管理的双重职能,其众多特征都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针对董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理论界至今仍未形成一致结论,本文认为,规模较大的董事会,不仅有助于其下设的各专业委员会进行人员配备,从而提供多角度的咨询,更好地履职(Klein,1998),而且有助于其更好地监督管理层。独立董事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随着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效率势必提高,从而限制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企业的盈余质量。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可以避免自我监督,从而减少经理层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据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e:限定其他条件,董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H1f:限定其他条件,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H1g:限定其他条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郑梅莲、莫雁鸿(2015)认为监事会在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我国学者的研究普遍支持这一观点。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h:限定其他条件,监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王野等(2009)通过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张兆国等(2009)认为管理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不相关,也有学者认为管理者持股过高会使得管理层权力过大,从而不利于盈余质量的提升(刘霞,2015)。

本文认为,股票期权或管理层持股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经理层持有公司的股票,可以使其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减少对盈余的操纵行为,使得盈余信息更加可靠。据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i:限定其他条件,高管持有公司股票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作为内部控制运行的基础与环境,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个层面都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在我国,国有控股公司在上市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吴益兵等(2009)研究发现国有控股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更高,股权过于集中将削弱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张先治等(2011)、李育红(2011)等认为国有股比例越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差,但一般来说,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认为,在我国,国有控股公司中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导致经理层易采取逆向选择行为,最终使得内部控制失效。然而一般的情况是:如果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则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较强,且公司经营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使得大股东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参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从而有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此外,当企业存在多个非控股大股东时,可以对控股股东形成制衡,避免控股股东为谋取私利而掏空企业资产的行为。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技巧、专业知识储备、信息解读等方面的能力都优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股票,参与公司治理,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限定其他条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显著相关。

H2a:限定其他条件,控股股东性质为国有与内部控制有效性负相关。

H2b:限定其他条件,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H2c:限定其他条件,股权制衡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H2d:限定其他条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董事会负责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其治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而董事会规模是影响其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较大的董事会有助于专业人员的配备,从而有助于董事会发挥其职能(李育红,2011)。董事会独立性是其对经理层监督的保证,学者们普遍认为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将降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李育红,2011)。此外,独立董事立场较为客观,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所以适当提高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可以有效提升董事会的治理水平,进而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e:限定其他条件,董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H2f:限定其他条件,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H2g:限定其他条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监事会的职责在于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监事会规模越大,检查和监督频率越高,越有利于防范董事会及经理层的不合规行为。但现有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监事会并未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张振新等,2011;刘蓉,2013)。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h:限定其他条件,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经理层持有公司股票使得其与所有者利益趋同,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据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i:限定其他条件,高管持有公司股票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三)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中介效应

1.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概述。

中介变量是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中间传导变量,反映的是一种间接效应。中介变量的作用原理如下页图1所示,其中,α是A对B的总效应,βγ2是经过中介变量C的中介效应,γ1是直接效应。当只有一个中介变量时,效应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α=γ1+βγ2。

2.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图。

借鉴温忠麟、张雷等(2004)的研究成果,本文使用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如图2。

3.引入中介变量进行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盈余信息作为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其质量会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而提升。所以,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影响盈余质量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传导作用,即公司治理在直接影响盈余质量的同时,还影响着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又把这种影响传递给盈余质量,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很强,因此,本文引入中介变量,来研究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影响盈余质量过程中所发挥的传导效应,三者间的关系如图3。

据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H3:限定其他条件,内部控制是治理特征与盈余质量的中介变量,在治理特征与盈余质量间发挥中介传导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2 ~ 2014 年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交易状态正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为锐思数据库(www.resset.cn),剔除数据缺失及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后,最终研究样本包括1 227 个观测值。数据处理主要使用Excel2010和Eviews7.0。

(二)变量设计

1.公司治理的衡量。

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及经理层特征四个角度出发,选取公司治理的替代变量,主要变量及衡量方式见表1。

2.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衡量。

本文借鉴李育红(2011)的观点,通过确定内部控制各个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内部控制指数(ICQ)=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战略目标

其中:经营目标=营业收入/期末账面总资产

报告目标:根据公司当年的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来确定,若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则取1;否则,取0。

合规性目标:若公司当年未被司法机关、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处理或公开谴责,则取1;否则,取0。

战略目标=(主营业务收入-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均值)/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标准差

3.盈余质量的衡量。

本文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夏立军(2002)通过比较各种度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模型,认为使用截面数据分行业、分年度估计的修正的Jones模型能最有效地度量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因此,本文拟采用这种修正的Jones模型衡量操纵性应计利润DA,DA值越高,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盈余质量越低。

模型(1)中:DAi,t代表i公司第t期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TAi,t代表i公司第t期总应计利润,由净利润扣减经营现金净流量得到。

模型(1)中的Ai,t-1代表i公司第t-1 期的期末总资产;NDAi,t代表i公司第t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由以下模型计算得到:

模型(2)中:△REVi,t代表i公司第t期营业收入变动额;△RECi,t代表i公司第t期应收账款变动额;PPEi,t代表i公司第t期固定资产的价值。

模型(2)中的α1、α2、α3分别代表不同年度不同行业的特征参数,这些特征参数的估计值根据模型(3)采用分年度、分行业的数据回归得到:

4.控制变量。

本文从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等方面出发,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取7个控制变量,各控制变量的符号及取值方法见表2。

(三)模型构建

1. 构建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间的检验模型。

2. 构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间的检验模型。

3.构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间的检验模型。

在模型(4)的基础上,引入内部控制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共同影响盈余质量的模型(6):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3 可知:2012 ~ 2014 年,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指标的均值为6.821 0%,表明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较高;内部控制最大值为21.070,最小值仅为-0.292,均值为2.566,说明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表3 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高达到98%,均值达到37.99%,说明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总体上处于劣势,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总体较低。

另外,不同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及监事会规模存在较大差别,董事会独立性水平总体较低,两职分离情况一般,高管是否持股的均值为38.98%,表明该行业的股权激励力度较小,很多公司并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二)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7.0软件,根据检验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了OLS回归分析。

1.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回归检验。

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该回归模型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F检验,表明模型整体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对于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控股股东性质为国有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当终极控制人为国有企业时,其盈余质量较高,H1a得到验证;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盈余质量越好,与H1b相悖;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表明股权制衡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盈余质量越好,但其相关性并不显著,H1c、H1d未得到验证;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有助于改善盈余质量,H1e得到验证;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表明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有助于盈余质量的改善,但其相关性并不显著,H1f未得到验证;两职分离、监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H1g未得到验证,H1h得到验证;高管持有公司股票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高管持股有助于改善盈余质量,假设H1i得到验证。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2.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回归检验。

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该回归模型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F检验,表明模型整体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对于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控股股东性质为国有、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a未得到验证,H2b、H2c、H2d得到验证;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e、H2f得到验证;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监事会规模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并不显著,H2g未得到验证,H2h得到验证;高管持有公司股票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i得到验证。

3.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6列示了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其中,步骤一检验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关系,步骤二检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步骤三在步骤一的基础上,引入内部控制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中介效应。

根据前文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图,结合表6中步骤一可知,公司治理9 个指标中有control、vote1、Bsize、voteCEO等4个指标与盈余质量显著相关,于是本文针对这4个指标进行后续的中介效应检验。

针对控股股东性质control,在α1显著的条件下,首先依次检验β1、γ10的显著性,从表5 及表6 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β1、γ10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次检验γ1的显著性,由表6 可知,γ1在5%的水平上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在控股股东性质与盈余质量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针对股权集中度vote1,在β2显著的条件下,首先依次检验β2、γ10的显著性,表6 的回归结果表明,β2、γ10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次检验γ2的显著性,由表6可知γ2并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在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间完全中介效应显著。同样地,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在高管是否持股(voteCEO)与盈余质量间发挥完全的中介效应,在此不做赘述。

针对董事规模Bsize,在α5显著的条件下,首先依次检验β5、γ10的显著性,表6的回归结果表明,β5在5%的水平上不显著,γ10在5%的水平上显著,β5、γ10至少有一个不显著,于是作sobel检验,检验统计量,通过计算得出Z=0.038 666 68,p=0.946 8>0.5,因此,内部控制在董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

五、研究结论

8.质量效应 篇八

【关键词】“碰撞效应”机制 课堂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93-02

在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所遵循的是一套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地主观操作,学生洗耳恭听被动地接受,没有“碰撞”,结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得无趣,学得呆板,不能举一反三,甚至学了就忘,教学效果降到了最低。美国学者贺拉斯曼有句名言:“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老师,不过是在捶打冰冷的铁。”这句名言就是对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最形象的讽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艺术,引导学生从公式化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学习,努力开拓思维空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碰撞效应”本是物理学范畴里的概念。它是指两个或几个物体相撞,由于力的作用,留下了痕迹,这种碰撞越强烈,留下的痕迹也就越深。这种物理现象,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不难找到相类似的情形:两个或者几个学生对某一问题或观点进行讨论、分析乃至争论,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引导,这样他们对这一事物或观点的了解与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碰撞效应”。有了“碰撞效应”,语文教学就可以打破全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就能把学生的兴趣、智慧和能力从桎梏里解放出来,活跃学生的思想,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达到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增长新知识的目的。

下面笔者以《项链》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运用这一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运用“碰撞效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国家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内在驱动力,浓厚的兴趣使人产生灵感,促使学生勇于创新。所以,课堂教学中诱发兴趣就成了重要的环节。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但笔者认为让学生对某一问题互相争论,互相碰撞,乃是诸多途径之中的捷径。

在讲授《项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外国的历史、人文环境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不熟悉,文学表现手法的不同,文学欣赏的角度不同,使他们对外国小说的学习普遍缺乏一种激情,课堂气氛一般比较被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让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玛蒂尔德的心态是否正常?”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下,大部分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了,原先沉寂的课堂一下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这种心态是不可理喻的,是被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思想扭曲了灵魂,是一种变态,她的下场是咎由自取的。有些学生则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玛蒂尔德这种追求无可厚非,只是命运的捉弄使然……

学生们各圆其说,争论不休。我们姑且先不论谁对谁错,这种自由讨论,自由碰撞,每个“辩手”必须深入思考,同时都能从对方的辩词中得到刺激,触动了人体内部的兴奋点,诱发了每个人的内驱力,杰罗姆·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觉得能够用自己的心灵自由地说话,学习兴趣就随之而来。

二、运用“碰撞效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人物的性格分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前提。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般都习惯于套用课本中传统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否全面呢?我们的学生用他们的眼光分析会不会有所创新呢?在学生对玛蒂尔德的心态是否正常的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之后,笔者顺水推舟的提出:“你们认为玛蒂尔德的性格是善还是恶?”有的学生参考课本的提示,马上得出了一个比较官方的答案: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代表。他们所持的论据是:她长相漂亮,地位低下,一心只向往贵族的生活:“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惱”,她梦想“幽静的前厅”、“宽敞的客厅”、“精美的晚餐”,在她得到了参加部长家舞会的请柬时,又为没有“华丽的衣装”、没有“珠宝首饰”而懊恼,在出尽风头的舞会上忘乎所以导致把借朋友的项链弄丢了,造成了她的悲惨人生。所以她的性格是恶的,作者对她是持批判态度的。另一部分学生则思考得更为深入,他们认为,对于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也有她善的一面,作者虽然是借她的遭遇揭露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和追求享乐、贪慕虚荣的社会风气,但是她身上除了虚荣的性格特征之外同时还具有劳动人民诚实、坚韧的品格,这些闪光点在她丢失项链之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丢失项链时她想到的不是耍赖不还或以假当真,而是如何按时归还,恪守信用。在面对巨大的债务时,她选择的是勇敢地面对一切:放弃了舒适的生活,“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洗衣拖地,节衣缩食……用十年的青春、十年的劳作换来了还清债务的“轻松”。这些也正符合作者莫泊桑同情下层劳动人民遭遇的写作风格。是玛蒂尔德性格中善的一面。

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不断引用各种论据相互辩驳,在这种碰撞中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在不断完善,一个性格丰满的活生生的玛蒂尔德的形象突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令他们记忆深刻,教学效果远远胜出我们教师机械的讲解,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任何讲解都难以达到的课堂效果。

三、运用“碰撞效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追求的目标。然而针对基础较差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确实是一个难题,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碰撞”中形成共识,也就算是达到了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要求了。

《项链》是一篇美学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文章构思新颖独特,情节结构跌宕起伏。为了让他们充分认识这种美学价值,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组,以“情节结构”作为认知对象,让他们围绕“本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矛盾冲突,它与情节的发展的关系怎样?”这个问题来各抒己见。其中有一组同学认为本文写了玛蒂尔德生活的困窘和不如人意,使她感到“痛苦”,但又因她的美丽、动人,所以她又不甘心于这种太一般的生活,她开始“梦想”着过高雅和奢侈的生活。这样,现实与理想形成碰撞,构成一组矛盾冲突。而另一组同学则认为《项链》中不单描写这一组矛盾,还有就是当她生活不如意又想入非非的时候,她的丈夫弄来了一张夜总会的门票,这无疑在一潭死水中掷下了一块石头。她盼到了抛头露面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她因没有引人注目的衣裙和首饰而苦恼,这就是机会与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时,她的女友慷慨地借给她一条项链,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但是她在舞会上陶醉的时候,不幸又随之而产生,借来的项链丢了,这样丢与还的矛盾又接踵而来。更激烈的是当她辛辛苦苦十年,债务还清,本想可以“轻松”地跟好朋友道出这一切时,却被告知这条项链是假的,“真与假”就构成了全文矛盾的高潮。辩论异常的激烈,尽管双方的观点还不够全面,但综合起来则成为一个整体,从以上的争论来看,大家都产生一种共识:引起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这种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是随着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一张一弛而一步一步地受到揭露和讽刺的……所以说情节的波澜起伏,矛盾的张弛结合,跌宕多姿,到结尾,戛然而止,留下空灵,这就是情节发展和矛盾发展的波澜美、起伏美。

由此可见,碰撞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火花,争论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达到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审美意识的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韩晓梅(1969- ),女,汉族,广西合浦人,广西北海市工业经济干部学校讲师。

上一篇:大学生户外拓展方案-户外拓展方案下一篇:辽宁日语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