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青春第一步

2024-08-17

走好青春第一步(共9篇)

1.走好青春第一步 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青春的我们肆意挥洒汗水,年少的我们带着懵懂体味青春,轻狂的我们不知“天高地厚”的想要改变世界,殊不知我们的青春时光在逐渐消逝。听到青春的旋律在我耳边响起,看到朋友为了梦想而努力,嗅到青春多姿多彩的味道,让我猛醒:“我正青春”我应该珍惜点滴时间,让正值青春的自己活的多姿多彩。

成长的路上,我们赤足狂奔,又孩子气地想要揽下所有果实,结果却像贪心的农夫,一路走,一路洒。遗失了一地美好,我不想青春的我那么着急,贪心,错过青春路上的美丽风景,所以我要活在当下,珍惜青春带给我的一切。

青春从不缺吵吵闹闹,从来少不了泪水和挫折。但我说,青春的我们是最幸福的,有“日月可鉴”的友情,有老师表扬后的喜悦,有父母的鼓励、帮助,没有经历人生百态后的无奈,没有为生活不停的笨波,青春的我们是幸福的,现在我们正值青春,启能不珍惜?

因为青春带来的伤痛远小于给予我们的快乐,所以青春值得我们倾心对待,珍惜,而结论就是青春无憾无悔。

一段珍惜,一场青春,珍惜青春必将收获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回味青春必将无悔青春所作所为。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青春,去努力、拼搏。去体味一个属于自己而又与众不同的青春,让我们无悔一起淋过名叫“青春”的大雨,让我们去收获属于自己的彩虹。

2.走好青春第一步 篇二

“生本教育”倡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鼓励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少教多学, 直至不教而教.然而, 学生到底要“先学”什么?教师的“后教”要以何为参照?前置作业即可作为载体, 沟通学生的“先学”与教师的“后教”.“前置作业”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之前, 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学习, 而教师通过前置作业的评价, 确切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及对教材的掌握程度, 发现学生的问题, 实现“以学定教”.

二、前置作业的设计原则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现有发展水平:儿童能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及最近发展水平:儿童还不能独立解决任务, 但在成人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 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前置作业正是立足于现有发展水平、解决部分最近发展水平的问题, 因此, 前置作业的设计应以低入 (简单、根本、开放) , 多做, 深思, 高出为基本考量.

1. 低入高出原则

例1苏教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 强弱电解质及电离平衡复习课的前置作业: (1) 请回顾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2) 请写出HCl和CH3COOH电离方程式, (3) 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HCl和CH3COOH电离程度存在差异?

本作业从回顾概念及电离方程式入手, 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 实验设计时, 能力稍弱的学生能提出当两种酸同浓度时比较其中H+浓度的大小的系列方案, 能力稍强的学生则可提出同p H的HCl、CH3COOH测其中酸的浓度及验证CH3COOH中存在电离平衡的系列方案, 以及提出通过测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来证明CH3COOH的不完全电离.既保证每位学生在复习课前都能完成对基本概念的复习, 又可通过实验设计将该专题中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中和滴定及盐类水解知识进行串联, 实现“高出”.

2. 指导性原则

前置作业的布置要能承载学习内容的核心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把握下节课的主要脉络.

例2苏教版必修1, “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的前置作业:请利用所学知识尽可能多地设计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案, 并进行预习, 比较出最佳制备方案.

学生制定的方案归纳如下:

(1) 以Al3+为起始原料:

(1) 将Na OH溶液滴入含Al3+的溶液中, (2) 将含Al3+的溶液滴入Na OH溶液中, (3) 将氨水滴入含Al3+的溶液中, (4) 将含Al3+的溶液滴入氨水中.

(2) 以Al O2-为起始原料

(1) 向Na Al O2溶液中通入CO2, (2) 向Na Al O2溶液中滴入HCl或H2SO4溶液, (3) 向HCl或H2SO4溶液中滴入Na Al O2溶液.通过对前置作业展示和评价可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Al (OH) 3的两性问题.

3. 个人研究与小组合作研究相结合原则

例3苏教版必修1,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在学习浓硫酸脱水性及强氧化性时, 提前进行“蔗糖变面包”实验.布置合作完成的前置作业: (1) 为什么在该实验中得到的不是黑色的炭粉, 而是蓬松又有一定硬度的像黑面包一样的整体?是什么作用力把的碳原子连成整体? (2) 得到的炭蓬松像黑面包且多孔, 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试推测该实验中除了蔗糖脱水之外, 还有没有其他的化学反应?若有, 请分析可能的产物是什么?设计实验对产物进行验证.

该前置作业不仅是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碳化, 由实验还可将本节另一重要内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联系起来, 并且要与前面学习的结构理论、氧化还原理论、热化学相挂钩, 因此以合作研究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4. 趣味性原则

例4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2章第3节“常见的材料”的前置作业:金属为什么会生锈?产生锈蚀的条件有哪些?

准备下列材料: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思考:为什么要用蒸馏水?) 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 也可选用其他物品, 设计实验证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通过趣味性实验的探究, 使初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科学并不遥远, 只要用心, 同样可成为小小“科学家”.

三、前置作业的展示和评价

前置作业的展示就是学生“想法”、“做法”的展现过程.在展示中,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思维碰撞中不断建构知识体系.一般先在小组内展示, 经过小组评议, 选择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全班展示.

展示过程中, 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评价内容上应转变传统评价仅仅关注对知识和技能评价的单一倾向, 开展全面化评价.要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131.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49.

3.走好“群众路线”第一步 篇三

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们期盼已久的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7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这是我党对社会的一次公开承诺,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一次责任倒逼。

总体安排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环节1

学习教育、

听取意见;

环节2

查摆问题、

开展批评;

环节3

整改落实、

建章立制。

具体部骤

“照镜子”——学习和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敢于揭短亮丑。

“正衣冠”——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要针对“照镜子”发现的差距和问题,自省自律,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抓紧解决,做到敢于正视、敢于纠正、敢于担当。

“洗洗澡”——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

“治治病”——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还要做到防微杜渐,注重从制度和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

“军风整顿”五点要求

在中央军委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五点要求”,为“正军风、强军基”保驾护航,为军中不正之风来次彻底“大扫除”。

中央国家机关带头过紧日子

2013年一般性支出统一压减5%。重点是压减办公楼和业务用房建设及修缮支出、会议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差旅费、车辆购置和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

线上线下群众参与途径多

1.“受理群众网络举报制度”:国家信访局网上投诉全面放开,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统一举报网站可以接收文字、音频、视频等举报材料。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国内主要新闻和商业网站在首页又开通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专区可以链接到12388举报网站等执纪执法和干部监督部门的举报网站。

2.改革中央巡视制度:中央派出45个督导组,分头对各省区市、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央企和中央直属金融机构、副部级重点大学进行督察指导。王岐山提出,要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严格落实责任,巡视组组长不是“铁帽子”,一次一授权。中央巡视工作要关口前移,“下沉一级”了解干部情况。

3.各单位“开门纳谏”:通过网上留言、设立网上邮箱等各种途径,为群众提供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便捷渠道。

贵州省委开通“书记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群众可以分别在“省委书记留言板”和“省长留言板”上反映问题,还可以通过“留言查询”、“留言回复”板块浏览意见建议的处理状态。

上海市党员可通过上海基层党建网设限平台和上海干部在线学习网,对市级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教育部通过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广泛收集社会意见建议五种方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梳理媒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责编:孙展)

4.走好青春第一步 篇四

一、活动背景

为做好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特举行这次“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主题班会,积极响应号召。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制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通过对安全知识的交流与训练,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以及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保护。

三、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竞赛等形式展开。

四、活动要求

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五、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开场导语,说明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意义

今年是“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确立的第十三个年头。学习法律是社会进步对个人的外在要求。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与法息息相关。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不懂法、不学法的人在现今社会将寸步难行,无法立足,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社会对人的要求。法制精神是现代人的一种内在修养。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内在素质的内涵正在逐渐丰富。以前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代人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该具有人文和法律精神。甲:尊法守纪是每个社会公民的义务,乙:尊法守纪是保护每个人个人利益的保障。为此我们开展主题为“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的主题班会。

2、班会过程

(二)案例结合,讨论法律案例

同学们,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已然清楚地告诉我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学法,懂法,用法,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都有十七、八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案例一:据《闽西日报》报道:2005年6月26日中午,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倒在地。后来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对其中的王某等人乱刺后逃离现场,王某被刺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17日,县法院以林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案例二:2010年12月11日上午7点20分左右,楚雄市紫溪中学高二1班学生小阳与同班同宿舍同学小磊在男生公寓401室因发生口角冲突,小阳用刀捅伤小磊,另一名同班同宿舍的同学小宇在劝架过程中也被小阳捅伤,之后小阳割腕自杀。当学校领导赶到现场将3名学生送往州医院救治时,小磊和小宇经抢救无效死亡,小阳在医院包扎后被公安机关控制。

案例三:06年,一名19岁青年利用木马程序通过极复杂的手段,在三天内从一名网友的网上银行账户分16次盗走存款1.5万元。上午,黑龙江青年于龙因涉嫌犯有盗窃罪在朝阳法院受审。法庭上,于龙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痛哭流涕。被带出法庭的一刻,他回过头向旁听席上早已泪流满面的母亲喊了一句:“妈,对不起。”于龙实施犯罪时刚满18岁。据于龙讲,他上初中的时候曾在一家电脑公司打工,从事电脑配件工作。被捕前于龙处于无业状态。案例四:06年,15岁的小杰是一名网络游戏的玩家,有一天看到化名“白天使”的玩家,竟然有等级相当高的装备,让小杰好生羡慕,小杰和“白天使”聊了起来,发现“白天使”竟就在不远的网吧,突然心声歹念,打算带着一群朋友前去,胁迫“白天使”将装备交出来…为了网络装备,不少青少年宁愿以援交、诈骗、恐吓手段来得到宝物,类似这样的案例,已成社会隐忧。

案例五: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一网吧里玩“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旁边的一同龄少年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具捅向这位少年,致使其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深浸在暴力游戏中。

案例六: 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晓雪今年17周岁。自今年5月份起,她在课余时间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进行小的赌博,观看色情淫秽电影,甚至夜不归宿。叔叔得知此情況后告诉了晓雪父母,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可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卻反唇相讥:“你侄女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案例七:“才5块钱就要判刑呀”几个中学生谈及下面这个案例时,几乎都表现出惊讶,都不理解:区区5元钱怎么和触及刑法呢? 某中学上高三的王某某等四人在某网吧碰面,其中马某提出“弄点钱”上网,其余三人表示同意。四人将路过此处的陈某从自行车上拉下,对其一顿拳打脚踢,抢得现金5元后逃离现场。案发后四人相继落网。法院认为四被告行为构成抢劫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4000元及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4000元。因在缓刑期内,他们为此失去了宝贵的高考机会,但悔之晚矣。

案例八:16岁的男孩小华虽然从小爱玩好动,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这个年纪的孩子,爱打游戏机的挺多,小华也不例外。一次,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那里吸,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华的好奇。当“哥们”怂恿他尝一口时,小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后来,为了弄钱吸毒,小华开始学会说谎,学也没心思上了,甚至骗起低年级同学的钱。

案例九:“我爸是李刚”。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案例十:“药家鑫事件”。21岁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着私家车看望女友,途中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萌(化名),下车后发现张萌在 看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对张萌连捅8刀,致其死亡。

小结: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在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触犯刑律的事也屡有发生;而因缺乏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侵害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时却不会保护,吃哑巴亏的人也确有不少。所以我们青少年要学法,知法和守法,更要学会用法。

(三)讨论:青少年犯罪原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沉迷网络,盲目攀比,交友不慎,沾染恶习,情感纠葛,模仿追风,骄纵溺爱,粗暴管教,流浪失控。

国家的有关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四)学习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杜绝犯罪。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五)活动总结:

不管一个人的知识多么丰富,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好,当他带上法盲的眼镜时,就容易走错路,跨过法律的界线。让我们擦亮法律的镜片,让他们与法同行吧。

5.走好成功辩论会的第一步 篇五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要通过举行辩论会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思辩能力。

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的第三组“积累运用”中,口语交际的途径是开展辩论会,其给出的辩论题目是“开卷(未必)有益”。笔者就辩论会的题目的确定产生了如下思考。

辩论会通常由正反两方组成,而正反双方通常持明显不同甚至相反的论点。在辩论的过程中,一方“打倒”另一方,各自论证自己的论点或反驳对方的论点以期达到获胜的目的。这里,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辩论结束时如何评判胜负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辩论题目确定为:正方,开卷有益;反方,开卷未必有益。这样,往往会导致胜负不可分辨的情形。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开卷有益”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开卷未必有益”的事实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要求辩论的双方去驳倒对方的观点实属困难,确切的说这是不可能的。这两种观点所描述的事实必然都是存在的,既然事实已经存在了,那么,谁又能驳倒谁呢?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这样的辩论题目设计教学时,往往淡化了关于辩论的胜负评判。有时是以辩论双方的论据的数量多少来评判胜负的。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呢?其实,这是由辩论会的题目所导致的一个无可奈何的结局。

笔者认为,辩论会要开得成功,首先要合理确定辩论会的题目。上面说到的论辩题目“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其中包含两个截然相反的论点,这两个论点所揭示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难猜想到:开卷有益的例子可以找出一百个,而开卷未必有益的例子同样可以找出一百个。对此,如果要进行一次有胜负的辩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里要特别深思的是,后一个论点“开卷未必有益”是对前一个论点“开卷有益”的否定。给出这种否定的直接原因是把前面的论点“开卷有益”当成了纯粹的判断语句来理解。这是不合理的,笔者以为,我们对“开卷有益”的理解应该侧重于它对事实的揭示,而不能侧重于它作为判断句的“结论”性语气。“开卷有益”这句话本身重在揭示而非结论。这种理解,是我们对语文学习的灵活性思维的运用,也是我们对古人言论的合理解读。我们按照这样的解读方式去理解前人的言论甚至是理论观点时,就不会浮躁地以几个反面例子予以否定。我们经常遇到的,如句子“逆境出人才”是古人参照生活中个别人的成功的例子做出的描述。学了教育学,我们知道顺境同样可以出人才。如果我们马上找出几个顺境出人才的例子对古人的言论提出抗议,那就大错特错了。错误的根源在于我们没能把“逆境出人才”这句话当成一种“揭示”,而把它当成“结论”奉为真理。这同样还是我们对生活和事物现象的复杂性的认识不够。再次重申,开卷(未必)有益,都是对生活中存在的事例或事理的描述,是“揭示”而非“结论”。自然地,搞辩论时设计类似地辩论题目是不合理的,开辩论会时如果设计了类似的辩论题目,必然会导致辩论胜负难以评判的结局。

那么,究竟如何确定辩论会的题目呢? 针对开卷(未必)有益的辩论题目,咱们不妨重新定位为:开卷利弊的大小。如,正方:开卷的利大于弊;反方:开卷的弊大于利。这样设计辩论的题目,可以使学生们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全面揭示开卷的多种利弊,进而通过对开卷利弊的详知加以权衡形成自己的正确认识。然而,重新设计题目的初衷并不局限于此。更为突出的意义在于,对于辩论的最终的胜负评判,会收到令学生感到满意的效果。试列举出关于开卷利弊大小的辩论的评判。评判结果一:

正方获胜,老师觉得,正方的同学们虽然在这次辩论中获得了胜利,但我们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反方的同学(鼓掌),我们在确定开卷有益的同时,是他们的辩论使我们了解了开卷存在着许多弊端。总之,通过这次辩论大家对开卷的做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相信我们今后会注意到该注意的问题,力争把事做好做成功。

评判结果二:

反方获胜,反方同学们对开卷的弊端解剖的十分细致,老师也相信你们在正方同学的帮助下获得了对开卷益处的了解。这次辩论会,大家通过对开卷利弊的详尽感知,今后能不能扬长避短做得更好呢?(“能”,学生回答)

这是对辩论进行胜负评判的可能性的探求。把辩论题目的侧重点转移到对利和弊的认识上,无疑是对“胜负难分”的尴尬结局的回避。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做,消解了对辩论胜负评判无可分辨的情形,调动了学生辩论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其它一些辩论题目的安排,也可以做类似的设计。比如,“要(不要)多看电视”的题目可以重新定位为:常看电视的利与弊,这样设计辩论的题目,就能够化解“要多看电视”与“不要多看电视”的二选一的犯难结局。

6.走好青春第一步 篇六

在“三步一轴心”课堂样式中,“探究问题”是核心,但其中的关键是“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它既要确定“探究问题”的方向,又关乎“探究问题的质量”。如何能够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谁提出呢?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或者学生学习的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投入到问题之中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最终归结问题。其次,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然后去探究,最后归结问题,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不仅学习能力得到了增强,而且促进了全面发展。

由教师提出问题时,我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通过故事提出问题。“三步一轴心”课堂样式不同于师生问答式教学,不是你问一句我答一句。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提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提出的问题既要学生容易理解,又要使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去探究,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我以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在200多年前德国的一所小学,有位老师有事要出去,就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1+2+3+„+99+100=?大多学生都很快的动了起来,100个数字相加啊,这得多长时间。就在老师要出教室的时候,一位10岁的小男孩站了起来,一下就说出了正确的答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又是如何飞快的计算出结果呢?”这样,学生的兴趣来了,几个人一组进行讨论,知道这个故事的给不知道的讲,最后大家都了解了高斯的解法。我又提出了问题:“这道题为什么可以这样来做”,“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2+4+6+„+98+100的和吗”,“其它等差数列的和可以这样求吗”等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探究,去归结。

2.利用日常现象提出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数学,能把数学知识用到生活实际之中。所以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人,事,物中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反证法》时我是这样提出第一个问题的:“我们教室坐有68个同学,在第一组的16个同学中,至少有2个人的生日是同一个月”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大家纷纷议论,相互询问,真是这样的吗?证实之后,我又讲了个小故事:“西晋有个宰相王戎,小时候有一次和小伙伴到城外玩,玩得大家都觉得口渴了,这时发现了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梨,他们喜出望外,但王戎却对小伙伴说,路边的梨不能吃,是苦的。有个小伙伴摘下一个尝了一口,果然是苦的。请大家说说,王戎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经过学生探究,我点出这种思维叫做逆向思维。再提出第三个、第四个问题:“这种推断的方法对数学命题的证明有什么启发呢?”“哪些命题适用反证法证明?”在学生的探究中完成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3.从俗语中提出问题。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很多的俗语,里面渗透着很多的数学思想,数学知识。在教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我给学生提了几个俗语:“头发长,见识短”、“玉不琢,不成器”、“不到长城非好汉”、“有志者事竟成”、“水滴穿石”等,让学生来分析这些俗语中的条件关系,从而引入数学命题中的条件关系。

杨振宁教授说过“中国的学生最大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在“三步一轴心”课堂样式中,问题的提出者不但可以是老师,还可以是

学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常采用的方法有:

1.出示课题,引发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学新课时,可先给出学生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去思考,去揣测,去提出问题。在教学《导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时,因为已经学习了《导数的加法和减法法则》,所以我直接在黑板上出示课题后,给了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然后我问学生有什么想法,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是不是积的导数就是导数的积啊”?“那商的导数是不是导数的商啊”?“运算法

x1则是什么呢”?接着我又给出了两个函数:y(x1)(x2),y。让

x学生去求导数,用结果去回答学生的问题。我想,这样学生会对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更熟练,应用会更自如。

2.鼓励预习,课前阅读,提出问题。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奏,没有好的预习,就没有好的课堂效果。而预习的过程,正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教学《分层抽样的系统抽样》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了预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提出一个问题(出一个应用题也行)。上课时,每个小组对组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每一个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案,并把所有的问题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就会对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有了清楚的了解。而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由自己探究得出结论,对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起到增强作用。

3.比较异同,引发猜想,提出问题。有观察才会有发现,有比较才会有思考。让学生去观察一些例子,去分析一些现象,学生就会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归纳推理》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式子:6=3+3,8=3+5,10=5+5,12=5+7,14=7+7,16=5+11,18=5+13,„我把粉笔给了一个学生,示意他继续写,这个学生再写了几个后就不写了,说:“老师,这样要写到什么时候啊!”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看左边的数学都是偶数,右边的都是两个奇数之和,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能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啊?”我马上对这位学生给予肯定:“你说的很对,你说的就是数学上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又有学生问:“为什么是猜想啊?”“是不是每个偶数都能写成这个样子?”“偶数这么多,会不会有哪一个写不成两个素数的和呢?”看到学生提出来这么多的问题,教师再适当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归纳推理这种方法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7.走好每一步,可以至千里 篇七

江南小学的前身是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原四公里小学。四公里小学的棋类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国际象棋兴趣小组,到国际象棋兴趣培训班,再到将国际象棋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时计划,配置专职教师,每周开设一节国际象棋课,由点及面,点面结合,国际象棋逐渐为广大师生、家长接受、支持和喜爱。2009年,四公里小学和有着53年办学历史的四南小学合并成立工南小学,由此拉开了传承国际象棋传统优势,建设特色学校的序幕,国际象棋步入了蓬勃发展、深化发展阶段。国际象棋与江南的不解情缘,历经三十年不减,源于几代江南人的执着坚守和传承创新。如今国际象棋所蕴含的教育内涵,已成为“统领学校品质发展、文化扬名,教师专业发展、职业幸福,学生多元发展、快乐成长”的核心思想。

二、跬步:传术与得道

(一)“道”与“术”的契合

整合之初的江南,百废待兴。就内部而言,新校筹建千头万绪;就外部而言,老牌名校近在咫尺,普普通通的江南该如何发展?教师们在寻觅,社会在期盼……

众所周知,“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术”是规律指导下的方法。“道”是主干,“术”是分支,它们相辅相成。江南小学的国际象棋项目在重庆教育界虽小有名气,且培养出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但在国际象棋教育的传承中,是否仅满足于这一根枝丫结出的果实而放弃国际象棋丰富棋理这根主干呢?新江南在办学中该如何传承创新,正确处理“传术”与“得道”的关系呢?于是,我们开始认真审视拥有近三十年历史的国际象供项目,经过不断求索,豁然开朗:国际象棋是集科学、文化、艺术、竞技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有着丰富的棋理和内涵。如果说教下棋、会下棋,开展兴趣班、培养专业棋手是一种技术的传承,那么对棋理的内涵阐释运用便是一种道理的领悟。近五年来,我们紧紧抓往重庆市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东风,立足传统优势,借力教育科研,开始了创建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的办学实践。通过梳理两校办学历史,发动全体师生历经半年的“‘寻根’、‘育人’、‘建言’、‘演绎’”等系列活动,最终从国际象棋棋理中总结出“养德启智”的育人宗旨,凝结成“跬步千里,点亮生命”的办学理念和“走好每一步”的校训。探索出一条在“道”的指导下,研究和应用“术”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达到“道”与“术”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走好每一步的意蕴

“走好每一步”就棋理本意指下棋应通观全局,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正所谓“博弈之道,贵乎谨严”。由此我们悟到:国际象棋作为一种头脑智力体操,将其寓教于乐,不仅能开发学生智力,有效促进学生注意、想象、观察、记忆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修德养性,培养健全人格。正如苟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引申开来,其实就是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方能成功。

校训“走好每一步”意蕴有三:其一,学校发展之立足实际,高瞻远瞩。立足实际才能让我们更加清醒,更加务实,走稳每一步;高瞻远瞩才让我们不畏浮云,不断超越,走远每一步。其二,教师专业发展之术业专攻,因材施教。术业专攻才能在专属领域中做到人有我优,走精每一步;因材施教才能将学生不同的潜能发挥到最佳,走优每一步。其三,学生成长发展之德行于实,智循于序,体践于趣。德育方面,从身边小事做起,走实每一步;智育方面,循序渐进,多元发展,走活每一步;体育方面,兴趣导向,坚持锻炼,走强每一步。至此,以校训“走好每·步”为核心的特色学校建设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江南小学特色建设跬步,从领悟国际象棋的“道”与“术“开启,历经三十年的传承,实现了从兴趣班到体育特色项目到特色学校建设的历史飞跃。

三、践行:启智与育人

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我们认真践行校训,坚持传术与得道并举,科学规划、创新管理、非盈课程、锤炼团队、共建文化,全的面推动特色学校建设,实现启智与育人双赢的目标。

(一)科学规划,稳步实施,走远每一步

发展规划是学校基于校情对未来发展的总体构想,其中特色的凸显和个性的彰显是规划制定的重要原则,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2008年,江南小学确定了“以国际象棋为切入点,以历史作为学校特色文化与精神的永恒依托来创建特色学校”的发展思路后,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特色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旨在通过五年的努力探索和倾力打造,使学校成为一所特色鲜明,质量优良,靠品质取胜,文化扬名的市级特色名校。

(二)尊重激励,人本管理,走稳每一步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线性管理已不适应学校发展,我们把管理重心下移到年级组、教研组,实行分级管理,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1. 以人为本,激活教师参与热情和责任意识。

在分级管理过程中,坚持人本管理理念,充分激活教师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关注每一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自主参与、自主管理、情感体验、自主实现的过程中,形成创造——享受——再创造的动态过程,经过反复积淀、升华,最终呈现出特有的生命力和文化品位。让教职工在多纬度.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增强责任意识,促进管理的民主和科学,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2. 制度为范,民主管理,培养和谐、阳光的江南人。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本着“培养和谐、阳光的江南人,保障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达到高效低耗”这一目标,统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工作。从2009年9月开始至今,通过思想发动、征集意见、修订制度、专家引领、集中解读、反馈完善、讨论通过、稳步实施等民主程序,建立了一套以“尊重、激励、发展”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制度。为想干事、会干事、能于事的教职工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三)特色课程,多元发展,走活每一步

1. 校本课程活动化、课程化。

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我们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将蕴涵深邃哲理的国际象棋活动化、课程化,促进多元发展。

(1)特色校本课程,动静协同,个性成长的舞台

静——国象校本课程

江南小学开展国际象棋运动30年来,坚持普及与提高,大力推进国际象棋的开展,搭建学生个性成长的舞台。一、二年级每周每班开设一节国际象棋普及课,由特招的专业教师授课。3~6年级以提高培训为主,重点招收有兴趣和潜力的学生每周开展3~4次的提高培训。总教练章钟每周一次的远程教、在线训练,以及点拨提升;国象小棋手学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以赛代训,历练提高。30年来,不仅向上级棋校输送了大量有潜质的队员,而且培养了像章钟、黄茜这样顶级的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学校更是从国际象棋棋理中提炼出校训好每一步”,并以此构建了学校核心办学思想体系。

动——足球校本课程

足球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有世界第一大运动的美称。江南小学的足球始于1988年,开展此项运动的目的:“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学会合作”。我们坚持兴趣导向、科学训练、重点培养和搭建平台,培养了国家青年队队员(罗森文),国家U-16队队员(张成),且校足球队夺得多个市级冠军。

实践证明,我们遵循体育教育本真,设置一静一动两个项目,实现了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实实在在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丰富的活动课程,演绎孩子多彩人生

除国际象棋以外,江南孩子还可以选择科技、足球、艺术体操、篮球、田径、美术、英语、合唱等项目,实现自主选择、多元发展。国象、艺体、科技……黑白棋局内外,大千世界方圆,让江南的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精彩。

2. 学科课程、地方课程有效融合,特色鲜明。

如何将棋理育人、棋理启智,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学科建设中去,是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点内容。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学科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融合,在学科课程中融入国际象棋内涵元素,启智育人,打造跬步课堂文化。如曾宪稚老师执教的语文综合实践课《露一手》,将语文与国象完美结合;张勤老师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与国际象棋的走法结合,找到了数学与国际象棋的共通之处。

(四)团队文化,激活参与,走精每一步

办学校,靠的是全校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战斗。为此,我们着力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打造学习型团队。2012年4月26日,庆重市第七届习作赛课颁奖现场,当大会宣布“获得习作赛课一等奖的是江南小学黄鸿川”时,黄老师激动地接过证书,奔向同事们一一深情拥抱。赛后她动情地说:“我庆幸,我是江南的一员。今天的荣誉属于语文组,属于江南大家庭,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江南这些年的绚丽,得益于学习型团队建设。通过提供优质发展环境,激活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历练教师,成就团队,推动各学科发展,才有了语文、信息技术分获重庆市赛课一等奖、其余学科均获区赛课一等奖的辉煌业绩。更形成了“以研为本、精益求精、团结协作、‘智汇'江南”的团队文化精神,,实现了教师发展走精每一步的目标。

(五)校园文化,全员参与,走优每一步

江南特色校园文化的建构,文化产品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呈体系、分阶段完成,师生、家长参与其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系列化、多元化,保障学校走优每步。

1. 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化。

2008年,在校训“走好每一步”的基础上诞生了校徽“LOGO”,校训地标,吉祥物“江江南南”,江南校花(玉改编了《江南愿景诗——江南好》。

如今,江南小学师生仍在不断建设和创生着校园文化,“一花一偶、一标一徽”,直观形象;“一室一廊、一厅一吧”,典雅大方;“一诗一歌、一书一刊”,舞文弄笔,彰显才华;一赛一节、一画一剧”,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江南人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方式准确地演绎着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2. 校园文化建设多元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始终坚持以校为本,自主设计,全员参与,共建共享。刚开始的“校园文化组”,来自于语文、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智慧、有创创意、有胆识的几位教师,与行政人员一一道参与设计了校园VI系统、校园楼层文化等。如今的校园文化组,成员涵盖面更广,水平更专业,人员随项目而变化组合。“校园我家,人人都爱它”,教职工的广泛参与,不仅是他们的自觉有为,更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对话。共建的文化让我们倍加珍惜和自豪。

江南小学五年的特色发展,起源于国象,生长于国象,受益于国象。正如《人民教育》总编辑国亮先生伟临江南时所说:“江南小学虽培养出了两名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但开始只能算国际象棋特色项目学校。江南小学可贵之处就是没有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没有停留在单纯的国际象棋项目技能教育,而是从下棋中悟到在人生中要走好每一步,从而提炼出校训——走好每一步,以此引导学生和教师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人文性,这就变成了文化,也就从特色项目学校上升为了特色学校”。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叶江川走进江南,挥笔写下这样的话:“江南小学是国际象棋文化的传播者,国际象棋艺术的普及者”。

8.走好写作第一步 篇八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对未来的中、高考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目前高考语文分值提高的形势下,可以说是得作文者得天下。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数在语文卷面分中所占比重最高,而且所占分数比重还在逐渐加大。小学阶段作文分数占语文总分的30%左右,初中和高中已经占到一半。在部分地方的中、高考中,作文分值占语文分数的比例甚至超过了50%。显然,写作能力不过关,要想取得总分好成绩是不可能的。另外,由于高考自主招生政策出台,一些重点高校对作文尖子生降低分数线,甚至有个别学生凭一篇好作文被名牌大学破格录取。

方言地区的小学生习作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是写不好,而是纯粹就写不出来。那么怎么才能写出来呢?

一、从最熟悉的事物开始写起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像从泉中流出的小溪,每个小学生都有他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有生活未必有观察,有体验,为了能写出来,就从最熟悉的事物开始写起,写“家”,家是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写家中的人,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写出人的个性特点,也就是写出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长相有什么不一样,做事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写家中的事,写清楚开头、经过、结果。家庭生活是学生习作不竭的源泉,也可以写学校,写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二、通过写作促进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促进写作能力

但是熟悉的事物一定能写好吗?不一定。即使朝夕相处,也有可能熟视无睹,每个人都有可能对整天在一起的人、每天都使用的东西不了解。为什么呢?没有留意过,没有仔细地看过。需要写的时候,就去有意识地观察一下,再写的时候,会发现观察的过程是否全面,观察的顺序是否正确,这样,观察能力就提高了。观察完了,怎么写呢?不会表达,怎么办?就到书里找,或问老师,学习表达方法,写出来后,再和现实对照一下,哪里写得不好,就修改,这样,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三、通过训练,积累词句,提高表达能力

到写作文时才去学习怎么表达,只是个应急之法,不是长远之计,所以,平时就要积累词句,提高表达能力。语文课本中每一课、每一单元都在学习词语、句子,但是这些词句一来过于书面化,难度过大,二来没有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所以在写作中用不上。所以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这种训练从三个方面进行。比如三年级作文《这就是我》,训练内容如下:

1.词的训练,写人的作文要描写人物外貌,要积累描写外貌的词语。如:浓眉大眼,慈眉善目,大腹便便,虎背熊腰,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眉清目秀,容光焕发,美如冠玉,明眸皓齿等。

2.句的训练,动作、神态的描写要讲究句子的连贯性,要积累句子,如:

他背上背着书包,一手提着饭盒,一手打着雨伞,面无表情,慢慢向我们走来。

我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他嘴张得老大,伸出长长的舌头,我不由得哈哈大笑。

3.段的训练,写事情要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要进行段的训练,从而掌握叙事的完整性,如:

早上出门时,我看到天气很晴朗,就没有带伞,可是中午天阴了,下午放学时就下起了大雨,我正在发愁怎么回家,却看到爸爸开车来到校门口,原来他办事回来正好路过学校,就来接我和小伙伴回家。真是谢天谢地。

四、多朗读,培养语感

山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讲的是方言,普通话能力差,所以作文能力差,提高用普通话表达的能力,就要多朗读,培养语感。中国的古诗有很严格的格律要求,古人那些很精彩的诗歌是怎么写出来的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人孙洙用这句诗总结了古人写诗的经验。

这里要强调的是,这里讲的读是朗读,而不是默读,在小学生中流行看作文书学作文的风气,但那种“看”是默读,只能积累作文中故事情节,并不能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扩大写作范围,降低难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允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来写,虽然提供的内容很宽泛,但学生有可能有更想写的内容,这是允许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有少部分学生对写作内容不感兴趣,不了解的,可以让他们自选他喜欢的内容,降低难度,有利于所有学生都完成习作。

六、天天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生活是习作不竭的宝库,生活中经常会有有趣的事情和精彩的画面,这是极好的写作素材,但是,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却总是只记得当时大概的情形,对于细节则一片茫然。为什么会这样?时过境迁,忘了。如果坚持写练笔日记,每天都把当天遇到的印象深刻的内容记下来,一旦需要写作时,就能够运用自如了,而且天天写,还能够使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持续的提高。

9.走好青春第一步 篇九

“pei"孩子走好第一步

姚红梅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深雪堂小学(618500)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父母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科学的教育孩子,家长又怎样能够胜任第一任老师的重任呢?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以及和众多家长交流所得,我认为在小学阶段,成功的家长要做好孩子的三“péi”。

1学习时候多多“陪”

我强调孩子一年级时,父母一定要陪着孩子学习。有的专家说陪孩子读书容易让孩子丧失独立性,我觉得简直是悲哀至极,说这些话的人太不负责了。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会发生很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人生使命的变化。幼儿园的任务是玩,上学的任务是学习。怎么学?怎么写作业?孩子并不知道,需要父母的指导。尤其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天大的事情都没有陪孩子重要,这个‘陪’不仅仅是陪着写作业,还包括陪着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写字,一起感受因学习带来的喜悦,例如随时指导孩子的写字姿势,教孩子如何削铅笔,如何收拾书包,如何准备学习用品等。”

家长享受了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的过程,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自觉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感受到了亲子之情,这是非常有益的。做父母的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起码将有近两年的业余时间不属于你,也正是这两年,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叫全思宇的孩子,特别聪明、懂事,父母在金路树脂厂工作,经常上夜班,我笑着鼓励他:“思宇真能干,爸爸妈妈上夜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思宇语气略带成熟的说:“上夜班很累,当然不能再麻烦他们,但他们没上夜班时一定会陪我学习,我知道他们还是很爱我的!听,妈妈的陪伴里有爱啊!

程榆林是个好动的女孩,她说:“一个人写作业有点孤单,老想着玩,管不住自己。爸爸妈妈陪着我、管着我,还可以指导我困难的题呢。”瞧,父母的陪伴中有树立自信的力量啊!

2良好习惯慢慢“培”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特别是自己学习的习惯。

在一、二年级“陪”的过程中,家长们在慢慢放手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了,常言道: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长期陪孩子学习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家长陪写作业,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认为父母在一旁‘盯着’自己,‘监视’自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还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谢雨欣是三年级下期转到我班来的,有一次和她聊天,她竟对我说:“妈妈有点烦,总是要指指点点,像看守犯人一样,让家长陪写作业是一年级小朋友才做的事,我已经没那么幼稚了。”

我们还经常听家长说,孩子在家都会,到了学校就不会,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家长一个事实:‘都会’是假的,‘模糊’和‘夹生’才是真的。陪同做作业并没有帮助孩子真正学懂、学通知识,反而掩盖了真实的学习状况,与做作业的目标相悖了,弊大于利。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没有大人“陪”,孩子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时常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三、四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30―35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都逐渐延长。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儿时玩儿。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以鼓励。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我们班的FF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三年级一次家长会上,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做作业“拖”,半个小时的作业一小时也完成不了,东看看、西摸摸,翻翻这、弄弄那,大人进书房看,他又埋头做,哎!FF家长和大家交流时说;“每天回家我先看看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完成,然后请他自己调好闹铃,时间一到就不准做了。孩子哭闹着说明天要受到老师批评,那也不行自己犯的错当然自己承担。”然后悄悄打电话给班主任我说清原因,我俩商量第二天和孩子对白的台词,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FF书写作业的速度和质量当然就越来越好了。这件事后,我和家长、科任老师商量每次短信布置作业时,把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也写上,便于家长督促,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3父母犯错后诚恳“赔”

父母不是完美的。但我们有认识到这个事实吗?爸爸妈妈们,是时候意识到自己不是很完美的了。不管你的学历有多高,也不管你是否拥有一个怎样成功的事业,每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会犯错。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就没有威信了吗?真正的威信是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一种尊重信赖的感情,从而与父母建立一种积极配合的亲密关系。要做到这点,首先就要理解、信任孩子,尽可能地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尝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能怕孩子犯错误而强制孩子按大人的意愿行事。另外,家长还不能太在乎自己的“权威”和“面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反而会使孩子更加信任你,尊重你,更愿意与你交流沟通”。每个人都有可能做错事,孩子不对时应该批评教育,自己做错时也要真诚地向孩子赔礼道歉,这样才体现民主。我觉得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威信,而孩子越大,越需要这一点。

比如,父母因孩子违反了无关紧要的规矩而大声喊嚷,原因是他们自己疲劳过度、急躁和失去控制力。这就应该向孩子诚恳地承认真实原因。可以这样说:“我刚才对你的吼叫是不对的,现在我知道你并没有做什么坏事。是由于我感到疲倦和情绪不佳才对你发脾气,请原谅,我对不起你!”

父母越是迅速、坦白和富有感情地承认错误,越有可能产生以下结果:

⑴孩子将承认自己的过失,不辩解,不欺骗。这种对自己的行为不说假话和负责的态度,是你和孩子之间相互信任的基本形式。

⑵你的孩子将把生活中犯错误看成是正常现象,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不致因犯错误而气馁。

⑶你的孩子把你看作普通的人,将对你更亲密。

⑷你越尽快承认错误,完全不加辩解,你的孩子越有可能宽恕你,和你站在一边。

⑸你的孩子不仅更信任你,也会更少依赖你,而增强了自信心。

父母勇于向孩子认错,这是种无言的人格力量,能影响孩子一生一世。

上一篇:服装公司实践报告下一篇:以坚持就是胜利为话题的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