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2024-06-20

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共13篇)

1.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一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三个板块,配以三个图,按顺序分别是等温线图、气温垂直变化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三个板块内容之间衔接并不严谨,为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重新处理,设计问题逐一引导,先学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由后及前。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在前阶段学习过纬度、海陆分布等知识,和上一节刚学过的气温变化知识,是学习本节气温分布知识的基础,但他们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可再一次进行复习巩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主要通过冷暖色调差异来判读气温的地区分布差异。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读图

六、教学准备: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绘图:绘画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的三种不同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分别为A、B、C线(如右图)。

复习: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指出最热月和最冷月,比较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活动:

(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磁铁)标出A、B、C地的大致位置。

(2)在黑板上大致绘画南极的气温变化曲线。

设问:图上红色代表什么?

活动: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赤道,看看赤道穿过的地方的颜色,反映气温怎样?

找出北极和南极,看看气温又怎样。

设问: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怎样变化?为什么?

归纳板书:1、气温分布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讲解:列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设问:本地属于哪个纬度范围?

活动:(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广州和北回归线,说出北回归线的纬度。

(2)指出20℃以上地区和低于—10℃地区的范围。

思考:为什么每年秋天都能看到“雁南飞”?

活动:再一次沿赤道找,是不是赤道所经之处全都是红色20℃以上?

设问:为什么有的地方气温低了,而且还有积雪?

归纳板书: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活动:计算气温P53第2题。

思考:夏天哪里比较凉快?(上山下海)

解释:(1)名山多是避暑胜地和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读图:P52图3、15(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

练习:(1)写出A、B、C三地的气温范围;

(2)如果图中是等高线,根据A、B、C三地的气温范围,则三地的海拔高低:gt;;A、C两地相对高度约米。

小结:本节重点要掌握气温分布的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板书:

八、气温分布

1、气温分布规律:(1)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附:教学反思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第二节气温和气温分布(第二课时)。教材内容分三个板块,配以三个图,按顺序分别是等温线图、气温垂直变化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三个板块内容之间衔接并不严谨,为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重新处理,利用地图、板图设计问题逐一引导,先学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后及前,通过问题引出结论,使整节课衔接严谨。

一、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气温年变化曲线板图,复习气温年变化曲线的读图方法、比较不同曲线的气温差异及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对号入座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严谨。

2、进行新课。从感性的颜色差异入手,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读图归纳气温分布规律,形成理性的知识。主要的活动有找赤道、两极、广州、北回归线、等温线、极圈,计算相对高度和温差,比较等温线和等高线。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结合“雁南飞”现象、“夏季避暑胜地选择”、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巩固所学知识。

4、纲要式板书小结,突出重点,便于复习。

5、动手实践,反馈练习。绘画南极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简图(学生须判断出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二、以下是觉得这节课做得较好的方面:

1、通过板画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三种不同的气温年变化曲线,一方面复习上一节的气温变化曲线读法,另一方面以贴图活动形式将A、B、C三地对应贴到世界气温分布图上,使学生的眼光转移到世界气温分布图上,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

2、两次沿赤道观察地图,第一次找普遍现象(沿线大多数地方的气温范围)分析气温分布一般规律,第二次找特殊现象(沿线气温较低的局部地区)过渡到分析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3、在地图中找广州和北回归线,判断广州所处纬度范围,既能结合本地实际吸引学生注意,又可为后面描述20℃以上地区的纬度范围练习作垫。

4、板画等温线图(课本图3、15),在图中另外标注A、B、C三地,要求写出三地的气温范围,再比较三地海拔高低。

5、突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结合“雁南飞”现象、“夏季避暑胜地选择”、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巩固所学知识。

三、以下是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意向:

1、绘画气温年变化曲线简图时,将最高温绘到8月的位置,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以后的板图要注意尽量画准确。

2、学生贴图不准确时,通过语言难以有效引导,应给学生一点时间进行讨论解决问题。

3、过渡到分析地形的影响时,应结合地形图分析赤道沿线局部低温地区的地形,可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进行比较联系。

4、对等温线图的分析,应增加练习:利用两地温差,计算两地相对高度。而且对等温线疏密未能进行比较,也要补充。

 

2.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二

(1)紧密结合生活,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爱地理、爱生活的情感。

(2)紧扣主题选取教学内容,整合教材,科学地安排各教学环节。

(3)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新颖独特的课堂活动,学生自己演示、讨论、合作、制图以及用独特的形体作业方式等,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绘图读图能力、探究能力,构建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

课前准备

提前制作月份卡片12张,正面写上月份,背面画上相应富含寓意的图案。在授课中择机发放,供完成形体作业和奖励之用。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图片:北极熊和长颈鹿。

师:这两种可爱的动物大家都认识吧,它们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到厌倦了,想互换地方生活,你认为可以吗?

(可爱的动物符合初中生认知能力。能提高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学习内容)

[分析]

师:气温和人类有关系吗?(肯定有)那就让我们来“七嘴八舌话气温”。我们的哪些活动会受到气温的影响呢(进入“气温和我们”话题)?

学生发言,教师播放“重庆2006年高温干旱”、“2008年初江西油菜遭受低温冻害”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气温是如何影响生活、生产的,并注意利用课本上的案例。

师:德国商人发现,夏季气温每升1℃,就会新增230万桶啤酒销量,气象公司便开发出啤酒指数,供啤酒厂作为调整产量的参数;日本则开发出空调指数,因为,他们发现夏季30℃以上的气温多一天,空调销售就增加4万台。另外,还有冰激凌指数、泳装指数等,都和气温有关系。你知道什么是冰激凌指数吗?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指数与气温的关系。

看来气温和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关系怎样呢(十分密切)?

(适当补充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结合乡土地理,让学生学会关心实事,加强对家乡的了解)

(过渡)师:因为密切,所以每天天气预报都要给大家播报气温,可是,他们播报的气温是用什么测得的呢(温度计)?

教师展示一支温度计教学生读、写温度。

师:这个温度能不能作为气象部门采用的数据,来分析今天的天气状况(不能)?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气象站,了解气温的观测(进入“气温的观测”话题)。

学生看课文“阅读材料”,并提出疑问,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探究精神。并让他们互相解决问题,及时表扬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鼓励课外积极学习)

师:为什么要在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测气温?据气象站工作人员说,因为这四个时刻有代表性。当然,观测的次数越多,获得的信息就越详实,更有利于分析。因此,人们发明了温湿度传感器,它每分钟都能向电脑输送气温数据。

展示百叶箱里的温湿度传感器图片(让学生感受更直观。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愿望)。

(过渡)师:同学们都在重庆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了,有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下重庆气温的变化情况(进入“气温的变化”话题)?

教师指导学生描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并引导学生用简单曲线表示气温高低的变化。再由教师用课件动态展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的绘制过程,并指导学生读最高温和最低温。

(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的画法和步骤,每阅读一个步骤,就用动画相应地展示在课件中。这样把文字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更易接受和掌握)

师:我们大概在什么时候经历一天中的最高温呢(学生读图回答)?当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现象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时称酷暑。连续的高温热浪,会使人生理、心理不能适应,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同理,让学生认识一天中的最低温,并让学生看图片认识最高温度表和最低温度表。

(知识前后呼应。一方面强化了气温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给学生补充了课外知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地理)

师:我们从图上能得到气温日变化的最大差值吗?

教师指导学生计算气温日较差,并结合当天的实际计算。

师:这是在重庆,那其它地方呢?记得去年暑假,我到新疆的昭苏,去的时候中午要穿裙子,气温有30多度。可是到了晚上,温度只有几度,冷得我直打喷嚏,晚上睡觉的时候要盖棉被。新疆在8月底的时候,气温日较差很大,难怪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

(以亲身经历说明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倍感亲切)

师:曲线上还有很多的数据,把它们平均得到的值叫什么呢(日均温)?

请学生自己计算日均温,并简单介绍积温。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月均温的概念,并阅读重庆多年平均月均温表格。

(过渡)师:表格数据虽然方便,但不形象,不好直接看出重庆的气温年变化规律,怎样表达更形象呢(用图来表达)?

师:请大家按照课本P52的步骤,仿照P51的曲线图,根据给出的数据绘制一幅家乡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看谁画得又快又好。还可以依据教师为大家提供的悉尼的多年月均温,画出悉尼气温变化曲线图。

(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画好后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让大家互相点评,指出画图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教师用课件动态展示,完成“重庆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引导学生读最高温、最低温以及出现的月份,计算气温年较差,并以“悉尼气温曲线图”为例比较南北半球气温曲线。

师:北京是祖国首都,让我们再去了解一下其气温变化吧。

课件展示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学生读最高温、最低温以及出现的月份,计算气温年较差。

师:大家现在把这三个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放在同一个坐标中来比一比。

课件展示重庆、北京、悉尼三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通过三个地区的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气温年变化规律。

(知识适当加深,但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容易。也为以后的地理学习奠定了基础)

师:可这些都是在陆地上,那海洋上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觉到。夏天白天到海边去游泳,脚踩在岸边觉得地面很烫,而水里却很凉快。可见,水是个“慢性子”,吸热比陆地要慢,因此最热月要向后延迟大约一个月。因此,海洋上最高月均温在8月,同理,最低月均温出现在2月。

(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回归]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在游戏中复习知识。请得到卡片的同学自愿登台完成形体作业。

游戏规则:(略)

游戏问题:现在是几月(x月,拿到x月卡片的同学举高卡片,并大声说:“x月”)?北半球大陆上谁最热?北半球海洋上谁最冷?……南半球呢?请你们调整自己的高低变换成北半球重庆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如果现在在南半球大陆的悉尼呢?……

(独特的形体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学习的趣味性,具有参与面广、操作性强等特点。既复习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检验了学习效果,同时掀起了教学高潮)

3.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三

1961~漠河年均温与持续极端气温频数的变化分析

利用漠河站点1961~20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得到的年均温、年变化和季节变化的持续暖口和冷夜频数,分析了它们的线性趋势、增量、显著性和平稳性.其中年均温升高了约1.61℃,年持续暖口频数增加了约4次,冬季持续暖日频数和夏季持续冷夜频数都呈显著增加趋势.分别对年均温和年持续频数的线性回归关系,以及年均温和季持续频数的线性回归关系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在线性回归关系显著的情况下,分别就各频数序列埘年均温的影响逐一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揭示了年均温与符频数序列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按年,变化的角度米分析,年均温的升高是由年持续暖日频数的`增加和年持续冷夜频数的减少共同显著影响的;从按季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年均温的升高主要由春、夏季持续暖日频数的增加和春、秋季持续冷夜频数的减少共同显著影响的.

作 者:王春红 张讲社 延晓冬 秦旭 WANG Chunhong ZHANG Jiangshe YAN Xiaodong QIN Xu  作者单位:王春红,张讲社,秦旭,WANG Chunhong,ZHANG Jiangshe,QIN Xu(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西安,710049)

延晓冬,YAN Xiaodon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刊 名:气候与环境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年,卷(期):2009 14(5) 分类号:P468 关键词:年均温   持续暖日频数   持续冷夜频数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frequency of durative warm days   frequency of durative cold nights  

4.南京地区地面平均气温的变化 篇四

基于40年南京地区1 000 hPa上逐月和全年的`平均气温资料,首先分析了逐月及年平均气温的长期趋势变化,发现40年来平均气温有明显增温趋势,但逐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则与年平均气温不同,在初夏及深秋到冬季有明显增温,在3月和7月有降温;然后利用距平累加和信噪比法探讨了气温的突变,发现逐月平均气温在1972年4月和1976年6月存在明显的突变特征,而全年平均气温则在1972年存在一次弱突变;最后利用功率谱分析了逐月及年平均气温的周期变化,发现年平均气温存在2.2年的短周期振荡和的中周期振荡.

作 者:郑红莲 严军 张铭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1101 刊 名: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5) 分类号:P468 关键词:变化趋势   气温   南京地区  

5.气温变化时间序列的复杂性分析 篇五

气温变化时间序列的复杂性分析

给出了离散时间序列多重分形除趋势涨落分析方法和霍尔德指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们研究了气温时间序列.通过分析气温时间序列,发现气温时间序列具有多重分形性的.复杂特征.最后,说明气温时间序列的变化对其霍尔德指数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作 者:许娜 商朋见 胡广生 XU Na SHANG Pengjian HU Guangsheng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44 刊 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年,卷(期): 32(3) 分类号:O192 O21 关键词:气温   除趋势涨落分析方法   霍尔德指数  

6.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六

关键词:苏中;连栋大棚;覆盖层次;早春;温度

中图分类号: S625.5+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407-02

收稿日期:2014-02-20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3)4011];江苏省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编号:TN2013002)。

作者简介:杨靖华(1990—),男,安徽宣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设施栽培研究。E-mail:yang_jing_hua@163.com。

通信作者:袁希汉,研究员,主要从事十字花科和瓜类蔬菜种质资源收集利用、芸薹属作物种间杂交研究。Tel:(025)84390258;E-mail:xhyuan258@163.com。近年来,江苏蔬菜设施栽培发展迅速,连栋塑料大棚在蔬菜设施栽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温度作为塑料大棚内蔬菜栽培的重要环境因素,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目前,对于连栋塑料大棚的研究多集中在温度和光照的棚内分布、不透光保温幕的应用效果等方面[1-5],鲜见有关以连栋大棚为基础结构的多层覆盖间温度变化的研究报道。本试验在苏中地区泰州市进行,通过对早春晴、多云、阴、雨4种典型天气下连栋大棚不同层次的日气温变化进行实时记录,对不同覆盖层数的大棚温度变化和温差进行比较,为生产中环境温度调控措施的采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3年2—3月在泰州市国家级农业开发区苏润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试验采用GLP-8432型6连栋塑料大棚。单栋大棚跨度8 m,棚长60 m;外层顶高5.5 m,肩高3.5 m;内层顶高3.5 m,肩高2 m;内套小拱棚顶高1 m,跨度2 m。在大棚内、外悬挂酒精温度计,选择晴、多云、阴、雨4种典型天气,从06:00—21:00每个整点记录1次环境温度,外层棚内温度记为T1,内层棚记为T2,最内层小拱棚记为T3,棚外露地温度记为T0。所有数据均在全天不开棚的条件下采集,每个测定区域摆放1只酒精温度计;对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晴天大棚内外的温度变化

由图1可知,3种覆盖层次内气温变化趋势与露地相同,大棚内温度都比露地高;与露地相比,连栋大棚各覆盖层次上午升温快、幅度大,下午降温快、降温幅度也较大;06:00—08:00 时段,T0、T1、T2、T3气温分别升高1.2、3.1、3.3、4.8 ℃;08:00—10:00时段,T0、T1、T2、T3气温分别升高6.0、15.6、16.3、16.6 ℃,在10:00时,T0、T1、T2、T3温度分别达到11.2、25.4、27.5、30.2 ℃;14:00—16:00时段,T0、T1、T2、T3分别降低33、9.1、8.3、7.6 ℃,在16:00时,T0、T1、T2、T3温度分别为139、19.8、22.9、26.5 ℃;19:00—21:00时段,T0、T1、T2、T3温度分别降低0.2、0.4、0.7、1.1 ℃;最低温度出现在 06:00,T0、T1、T2、T3温度分别为4.0、6.7、7.9、8.8 ℃,T3比T2高09 ℃,T2比T1高1.2 ℃,T1比T0高2.7 ℃;最高温度出现在14:00,T0、T1、T2、T3分别为17.2、28.9、31.2、34.1 ℃,T3比T2高29 ℃,T2比T1高2.3 ℃,T1比T0高11.7 ℃。

2.2多云天气大棚内外的温度变化

由图2可知,大棚内外温度变化在总体趋势上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局部时间段内表现出差异性,大棚内温度在同一时间段均高于露地;上午温度升高柔和平缓、升温幅度均匀,下午覆盖处理较T0相比,温度下降速度更快,呈现陡降状态;06:00—08:00时段,T0、T1、T2、T3气温分别升高1.1、3.0、33、3.9 ℃;08:00—10:00时段,T0、T1、T2、T3气温分别升高5.1、12.6、12.3、12.6 ℃,在10:00时,T0、T1、T2、T3温度分别达到11.0、22.4、24.5、26.2 ℃;14:00—16:00时段,T0、T1、T2、T3分别降低3.1、10.8、9.2、8.6 ℃,在16:00时,T0、T1、T2、T3温度分别达到14.0、17.8、21.1、24.7 ℃;19:00—21:00时段,T0、T1、T2、T3温度分别降低0.9、1.0、1.5、1.4 ℃;最低温度出现在06:00,T0、T1、T2、T3温度分别为4.8、6.8、8.9、97 ℃,T3比T2高0.8 ℃,T2比T1高2.1 ℃,T1比T0高2.0 ℃;最高温度出现在14:00,分别为17.1、28.6、30.3、33.3 ℃,T3比T2高3.0 ℃,T2比T1高1.7 ℃,T1比T0高12.5 ℃。

2.3阴天大棚内外的温度变化

由图3可知,大棚内外温度上升和下降均呈现缓慢匀速的状态,没有明显的骤升和骤降现象;从08:00开始,每增加1层覆盖,空气温度升高2~3 ℃;08:00—10:00时段,T0、T1、T2、T3气温分别升高2.2、2.4、2.9、3.3 ℃;最高温度均出现在13:00—14:00时段,T0、T1、T2、T3最高温度分别为14.1、163、18.7、20.6 ℃,T3比T2高1.9 ℃,T2比T1高2.4 ℃,T1比T0高2.2 ℃;最低温度出现在06:00,T0、T1、T2、T3温度分别为7.9、10.1、11.9、13.2 ℃,T3比T2高1.3 ℃,T2比T1高 1.8 ℃,T1比T0高2.2 ℃。

nlc202309011120

2.4雨天大棚内外的温度变化

由图4可知,大棚内外温度变化情况整体趋势相近;06:00—08:00 时段,气温变化不大,变化幅度小于1.5 ℃;08:00—10:00时段,T0、T1、T2、T3气温分别上升2.4、3.0、29、2.8 ℃;10:00—12:00时段,T0、T1、T2、T3气温分别上升2.3、2.4、2.4、2.3 ℃,上午气温升高幅度平缓;14:00—18:00时段,T0、T1、T2、T3平均下降温度为0.8、0.7、0.6、0.7 ℃/h;18:00—21:00 时段,T0、T1、T2、T3平均下降温度为0.5、0.7、0.7、0.6 ℃/h;最低温度出现在06:00,T0、T1、T2、T3分别为3.3、49、6.5、7.7 ℃,T3比T2高1.2 ℃,T2比T1高1.6 ℃,T1比T0高1.6 ℃;最高温度出现在14:00,T0、T1、T2、T3分别为112 ℃、13.3 ℃、15.1 ℃、16.2 ℃,T3比T2高1.1 ℃,T2比T1高 1.8 ℃,T1比T0高2.1 ℃。

3结论

2013年早春2—3月,在泰州市国家级农业开发区苏润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对GLP-8432型连栋大棚典型天气不同覆盖层次的气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种天气条件下,覆盖层次越多,增、保温效果越显著;凌晨06:00时,在4种天气下,每增加1层覆盖,温度增加0.8~2.7 ℃;晴天、多云条件下,覆盖层次越多,昼夜温差越大,阴雨天各处理温差相差不大。这说明连栋大棚主要热源来自太阳光直接辐射,周边空气温度变化对大棚温度提高贡献的热量很少;阴雨天棚内温度提高主要依靠散射光辐射和地面辐射,在时间和升降幅度上导致阴雨天各层覆盖温度走势与露地无明显差异。

晴天、多云天气下,由于太阳辐射损失较少,棚内温度上午陡升,在14:00左右到达最高,最内层温度高达33~34 ℃;15:00时由于太阳辐射减弱,温度开始迅速下降。在生产过程中,晴天、多云天气08:00后、温度开始陡升前,可以揭开内层小拱棚,使作物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10:00左右打开2个保温层的透风口,以通风散热;15:00前关闭透风口,17:00基本无太阳直射光,应及时盖上小拱棚膜,以达到夜间保温无冻害、白天散热不高温的效果。阴雨天气下,由于几乎没有太阳直射光,棚内温度变化幅度小,最好晚揭、早盖覆盖层,既保证光照相对充足,又保证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本试验没有在覆盖层次间进行光照强度差异研究,对覆盖层次的多少缺乏全面评价,但从保温性能上来说,连栋大棚覆盖层次越多,保温效果会越好。今后,可以加强光照数据的补充采集,以期在生产中兼顾植物生长所需光照强度的同时,充分利用连栋大棚多层覆盖的保温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小涛,金海军,张红梅,等. 秋冬季节黄瓜栽培设施中不同部位土壤温度及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J]. 上海农业学报,2009,25(2):15-19.

[2]王鹏,李卫欣,孙永涛. 连栋塑料温室光温环境特征分析[J]. 北方园艺,2005(1):18-19.

[3]周萍,陈杰,戴丹丽,等. 不同天气条件下连栋温室内光照分布规律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7(6):123-125.

[4]蔡龙俊,杨琳. 连栋温室内保温幕节能效果的研究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6):98-102.

[5]陶国富,崔绍荣,吴小兰. 连栋塑料温室保温幕保温性能的应用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3(4):155-157.唐德祥,周小波,杨无限. 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贷款的风险生成、衡量及其防范建议[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409-412.

7.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七

部位一:面部皮肤

由于经常曝露在外,做好面部皮肤的清洁一年四季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冬季清洁皮肤要注意不要过度。广东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董秀芹表示,在冬季,人的皮肤会因汗腺与皮脂腺分泌的减少和失去较多的水分而显得干燥,如果清洁过度,包围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洗掉,就会让皮肤失去皮脂膜的保护。

如果中性、油性皮肤的人群,在洗脸时最好选用弱酸性的、不起泡沫的沐浴乳和洁面乳。因为皮脂膜呈自然的弱酸性,PH值超过7的洁面乳很容易破坏面部皮肤的酸碱平衡,起不到抑制皮肤上多种微生物繁殖的作用。

另外,许多女性习惯洗脸后立即涂上润肤产品。董秀芹认为不需要把洗脸后的润肤工作当做必要的一环。“润肤产品的使用,是在清洁了之后,皮脂膜形成之前替代其保护皮肤的工作。如果经常使用润肤产品,满足于这种由外物制造的滋润效果,可能会导致皮脂腺、汗腺的退缩。”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一离开了护肤品,就立即感觉皮肤会变干的原因。在温暖干净,外部刺激少的环境中,洁面后尽量不使用护肤品,给皮肤附属器官工作和锻炼的机会,让皮肤自己“呼吸”。

部位二:唇部皮肤

对于唇部皮肤的护理来说,许多女性是使用“一支润唇膏”过冬季的做法。这其实并不全面。无论男女,嘴唇皮肤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寒冷干燥的冬季,护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干燥,脱皮甚至干裂,既影响美观,也有碍健康。

护唇应该是全面的、由内而外的。一支润唇膏并不足完成这项任务。首先要给唇部补水,除了充足的饮水量外,“保湿”工作也要做到位。这是因为嘴唇皮肤细嫩纤薄,水分蒸发得快。一般我们在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润唇膏中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来行驶“保湿”工作。然而市面上的润唇膏成分复杂,人与人之间也具有差异性,不是每一款润唇膏都适用于所有人,也许有的人会对润唇膏里的某种成分产生过敏,甚至加剧嘴唇的干燥和疼痛。因此,平时里滋润嘴唇可以使用天然的“润唇油”,如蜂蜜、鱼肝油、橄榄油等就有很好的润肤护唇作用。

另外,平常要保持适量运动,进食性平、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食物对保持唇的健康有利。

部位三:身体皮肤

冬季出汗少,对于保护在衣服之下的皮肤,最基本的就是不要破坏身体的皮脂膜。董秀芹表示,在冬季洗澡不需要太过频繁。“许多人冬天洗澡喜欢用很热的水,这样很容易破坏皮脂膜这个皮肤自己形成的保护膜,然后又涂上润肤保湿乳进行‘弥补’。其实,使用温水洗澡就可以避免破坏皮脂膜。”每次沐浴时间也不要太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尽量使用弱酸性的清洁沐浴产品、无香精的润肤露。

就跟面部护肤的道理一样,洗完后应尽量让身体的皮肤“自然呼吸”。但如果过了半小时皮肤还是比较干燥,可以考虑使用适合自己肌肤的润肤产品。但是对于年纪较大人群来说,洗澡后反而应该适当地在身上涂上润肤品,帮助减少水分的蒸发。即使是老年人,如果护肤工作做到位了,皮肤看上去会更加滋润有弹性,皱纹也少。

部位四:手足皮肤

冬天手足皮肤的护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手脚如若干燥,容易出现蛇皮纹,甚至出现粗糙、掉皮、开裂的现象。因此,这两个位置的润肤没做好,就算不上是“滋润”的冬季。

相较起包裹在鞋子里的足部,手部皮肤常曝露在外,因此最好随身携带润手霜。不要让手长时间浸在水中,尽量避免频繁地洗手。如洗手后,最好用干净的毛巾吸干水分,立即涂抹护手霜,如果等手干透后再涂抹,就达不到锁住水分的目的。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杨健认为,对于足部来说,冬天反而是养肤的好季节,因为气温较低,穿鞋都要穿袜子的情况,被包裹住的足部受到冷空气的伤害最小,结合足部护理,可以让足部皮肤重新变得柔软和白皙。

8.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八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所以得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返回目录

白露气温变化

25°C左右

白露节气时气温非常舒适,通常在25°C左右。白露节气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到了白露节气基本上就已经进入深秋了,白露节气是全年温度比较舒适的一段时间,再往后就要开始进入冬季节气,温度会缓步的下降,因此,白露节气时很适合出去赏秋、游玩。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阳气在夏至日达到顶峰,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北方地区

白露时节,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

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不利。

西南、华南、华西地区

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和华西地区也往往出现连阴雨天气。

东南、华南沿海

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可能会有热带天气系统(台风)造成的大暴雨。另外,此时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出现秋旱、森林火险、初霜等天气。

<<<返回目录

白露的天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与温度有关的一个节气。有说法认为,白露这天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不过这一说法从数据统计上来看,可能只在北方的部分地区比较准确,但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白露前后也确实是昼夜温差比较大的一个时段。所以俗谚有“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的说法,总之白露前后,秋意渐浓天气转凉,要开始注意增添衣物了。

白露时节,我国北方和南方在降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北方的降雨通常很少,秋高气爽的同时,天气也比较干燥。这一方面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农事活动,放火、抗旱应该是比较注意的事情。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则是秋雨绵绵的天气。尤其是如果遇上冷空气和台风相持不下的情况,也比较容易形成持续的强降雨,这对农事活动又十分的不利。

9.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九

【关键词】气温;变化特征;浅析

陈巴尔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处呼伦贝尔平原和大兴安岭山地交界处,东经122°2′~124°5′,北纬47°56′~49°19′,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界线总长233km(全属水界),是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典型地区,是呼盟牧业四旗之一。这里的气候变化一直是众多科学家所关注的,气候变化既包括自然变化过程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自1980年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了不少的研究,指出过去100年里,全球气温上升了0.3℃~0.6℃。近40年我国的年平均气温也以0.4℃/10a的速率上升,年降水量以12.6mm/10a的速率递减,气温和降水是标志这一地区气候状况的基本要素[1]。为揭示陈巴尔虎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规律,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和中国气候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科学分析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温度变化趋势,对陈巴尔虎旗地区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粮食总产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取陈巴尔虎旗地区1961年~2010年气温资料,包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其中季节划分:春季(3月~5月),夏季(6月~8月),秋季(9月~10月),冬季(11月~次年2月)。利用统计方法对陈巴尔虎旗地区50年各年代气温进行分析。(图1.图2)

2 气温变化特征

2.1 平均气温变化趋势[2]

2.1.1 5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根据资料统计陈巴尔虎旗地区5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年平均气温为-1.6℃,最低值-4.5℃(1966年),最高值0.8℃(2007年)。从图1各月平均气温变化可知年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极端最高气温40.6℃,出现在2004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47.2℃,出现在1969年1月29日。从图2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可看出。70、80年代气温程下降趋势,90年代后期气温明显上升,2000年以后气温上升更为明显,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变化相同这里不做具体分析。

表1 1961年~2010年气温变化率/(℃/10a)

2.1.2 四季变化趋势分析

从陈巴尔虎旗地区50年气温变化趋势来看,各季年平均气温的增温是显著的,年以0.14℃/10a、春季和冬季以0.25-0.29℃/10a、 秋季以0.23℃/10a、冬季以0.22℃/10a的变化率增温,其变化幅度最大的为春冬季,其次是秋季,冬季增温趋势最弱(见表1)。

年平均最低氣温增幅比年平均最高气温增幅大。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明显的是夏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增温不明显;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与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相同,最明显的是春季,为0.39℃/10a,其次是冬季增温为0.36℃/10a,秋季增温为0.31℃/10a,夏季增温为0.26℃/10a。

2.2 年代际气温变化分析

3 小结

(1)近50年来陈巴尔虎旗地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以0.14℃/10a的速率上升。

(2)陈巴尔虎旗地区四季气温变化以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增温率为0.25℃/10a ~0.29℃/10a。

(3)年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比年平均最高气温增幅大。

参考文献

[1]阿依夏木·尼亚孜,周宁芳,杨贵名.近45年哈密地区温度变化特征[J].气象,2007(07):89-95

[2]兰斌,孙红斌.化德地区气温变化及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7(03):27-28

10.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十

安阳地区近50a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利用安阳市5个观测站1951-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 a安阳市的年、季平均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 a安阳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8 ℃,并且以0.36 ℃/10 a的速度增加;冬季气温升高了2.3 ℃,同时以0.46 ℃/10 a的.速度增加.降水量从总体上看50 a减少了2.5 mm,但年及夏季的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减少,在80年代之后有增加的趋势.

作 者:贾成刚 申安喜 高翔 张玉峰 卜晓娜 Jia Chenggang Shen Anxi Gao Xiang Zhang Yufeng Bu Xiaona 作者单位:安阳市气象局,河南,安阳,455000刊 名:气象与环境科学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年,卷(期):32(z1)分类号:P467关键词:气温 降水 直线回归分析

11.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十一

一、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动手动脑,探索影子的秘密。

2初步了解光被物体挡住会出现影子的现象。

3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探索试验中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二、活动准备

1大屏幕一个、幻灯机一台、手电筒19个、影子的PPT、手影视频。2幼儿操作的手偶玩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探索影子:猜谜,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

请幼儿猜谜语: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在一起,有时跟在前,有时跟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猜猜这是谁

2、以谈话的形式说一说:我知道的影子

提问:你在什么时候见到过影子

都见到过哪些影子

3、观看影子的PPT,请小朋友自己说说影子长什么样子

4、探索为什么会有影子呢

如果幼儿回答不出,就请一幼儿走到大屏幕一边,让幼儿看看屏幕上有没有影子,让幼儿进行对比,有了对比幼儿很快就会明白:有了光,物体挡住光才会产生影子。

为什么教室里没有影子

师:请小朋友自己想想,我们的教师怎么没有影子,

幼:因为没有光。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室里会马上出现影子。

老师拉上窗帘,打开灯在请小朋友找一找影子,,当小朋友玩的兴致勃勃时将灯关掉,问:影子哪里去了,为什么

老师小结:有光不管是什么光,都会有影子出现,例如:在阳光下有影子,月光下有影子等。

5、自由探索影子

出示手电筒

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手电打开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在墙上演示一下,出现亮的光。

在轻松氛围中,幼儿通过摆弄操作材料,让手电与物体之间产生影子,发现影子的特征。

请幼儿进行操作:手电与物体之间产生影子,发现影子的特征,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从观察影子的颜色、影子变化的形状来观察。

自由讨论

提问:“在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玩的”请个别有不同发现的幼儿来演示。教师也可以进行操作演示。

老师总结出:1原来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个轮廓,有好多东西在影子上看不到。2光源的位置变了,影子的大小也变了。3物体的姿态变了,影子的形状也变了。

6、观看手影视频简单了解手影。

师:影子很神奇,手影爱会跟我们做游戏呢,现在我们一起看一看手影能变成哪些可爱的小动物,请幼儿观看视频。

7、结束活动:学习手影,到户外玩手影游戏

老师教小朋友简单的手影动作,我们一起到阳光下看看会变成哪些有趣的小动物。(户外寻找影子)

8、活动反思

这节科学课会变化的影子,我想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探索影子的变化,在选择这节课时我觉得孩子们应该对影子不熟悉,而且他们对影子的变化用语言表达时,不会很清楚,这是自己的预设情况,通过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我反思了一下,对自己预设的情况和实际的操作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对比,总结出以下几点:

1、老师的引导

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老师的引导最为重要,特别是当孩子在探索影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操作一下,对于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应该提前考虑周到,这样才能针对问题进行指导,例如:在探索影子的长短、大小问题上,教师可以自己操作一下,把自己演示的.过程提上一个环节,先演示在让孩子探索,这样他们会在探索的时候对比着来操作,不至于其他小朋友乱操作或者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孩子们在感觉影子的时候,老师的引导也很重要,可以让孩子在大屏幕前做一做手影,这样手的影子会立刻呈现在屏幕上,老师不用再用更多的语言进行描述了,所以老师的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引导不正确或是不到位会导致孩子的操作出现问题。

2、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科学探索课老师应该做足准备工作,应该为孩子提供很多的工具供孩子操作,我为了让他们探索影子,为孩子们准备了18个手电筒,这样两个孩子一组,这也是我故意安排的一个活动,除了探索影子的秘密,我想让孩子在这个环节中学会互相合作,由于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了在取放物品时很乱,没有任何的秩序,孩子们不排队而且不知道礼让,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考虑问题在周到些,准备工作在到位些,让孩子在有序些。

3孩子的进步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前期经验是老师意想不到的,当我在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影子时,郭志贤的回答让老师太意外了,她说:“除了有阳光,还要有人,”是的,影子必须有两个条件:首先得有光,然后再是物体的遮挡,孩子的回答太精彩了,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老师没有想到的,所以说孩子进步了,其实不光她自己,全班孩子在探索影子时,都发现了影子的不同变化,而且用语言表达出来,虽然语言不是很准确,但是能讲出影子的变化,这说明孩子进步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会发现物体的变化,也能自己探索,真的为孩子们提高的感到高兴。

12.气温的变化教案与反思 篇十二

通过对重庆市1924~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近84年来重庆市平均气温微弱变冷,与全国平均温度相比线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气温的非对称性变化显著,最高气温的下降对平均气温的`影响很大,平均最低气温除春季外增暖都非常显著,最低温度的增高对气温日较差减小的影响更明显.夏季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使得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天气增多、云量增加、日照时数减少,加之轻雾日数增多,可能是重庆市夏季最高温度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冬季最低气温的显著升高主要是由于降水天气减少、云量增加和城市热岛效应所致.

作 者:郭渠 孙卫国 程炳岩 赵海江 GUO QU SUN Weiguo CHENG Bingyan ZHAO Haijiang  作者单位:郭渠,GUO QU(重庆市气候中心,重庆,401147;重庆江津区气象局,重庆,402260)

孙卫国,赵海江,SUN Weiguo,ZHAO Haijia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13.2021处暑以后气温会如何变化 篇十三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2、南方感受“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后继续出现“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

“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返回目录

处暑到了意味着什么

处暑的“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记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因此处暑中的“处”也可以理解为去、出的意思,这样处暑的意思就等同于“出暑”,意味着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暑热天就会被凉爽的秋天所替代。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节气都带有“暑”字,分别是小暑、大暑和处暑。不过处暑节气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一个反应气候变化的节气,代表着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由成语“寒来暑往”、“暑去冬来”等就能很好的理解“暑”就是热的意思,而在二十四节气中热又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即小暑、大暑、处暑。

其中,小暑节气是在立夏的后面,其代表着气温将要进一步升高,夏季就要来了。这个时期的温度会日渐炎热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还只是消热。而大暑就是指大热的意思,其相比于小暑节气而言,热力要更甚。这个时期也正好是三伏天中的中伏,正所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所以在大暑节气的时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同时,因为到了大暑期间,雨水也比较充足,这个时期温度高,雨水蒸发量也就大,空气的湿度就大,所以这个期间的天气是又闷又热,并且还很潮湿,就像是蒸桑拿一样,让人热得相当难受。最后的处暑节气,其是在立秋后的第一个节气,这个期间的早晚已经不怎么热了,只有在白天的时候热,并且因为降雨也少了,这个期间是热是干热了。那么,处暑到了意味着什么?

处暑节气到了,意味着就进入到了气象意义上的秋季,从处暑过后,暑热天气就要结束了,后面的天气也就慢慢转凉然后就进入秋天了。但是这个也仅仅是在北方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因为西北季风盛行,从北方蒙古等地吹向我国大陆,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凉爽,所以会变得凉快起来了。可是在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个期间还是会比较炎热的,这个期间的天气也被称之为“秋老虎”。农谚“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因为在南方地区这个期间主要是受东南季风的控制,这些地区主要以晴朗、少雨的天气为主,因此气温就相当炎热。不过也是在白天热,在早上和晚上的温度又会较夏季明显降低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处暑节气到了以后,除了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季也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其实农民都是不期望处暑节气期间下雨的,因为“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这个期间水稻等谷类作物就要成熟收割了,如果下雨庄稼容易倒伏,并且对于收割也不利。

<<<返回目录

处暑有什么讲究

1、避免感冒

初秋天气乍寒还暖,身体很难适应这种忽热忽冷的天气变化。因此,当气温较低时要及时添加衣物保暖;平时要经常开窗透气,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感冒流行时尽量避免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在家中可用陈醋熏蒸杀菌;常用冷水洗脸洗鼻,对预防感冒也有帮助。

2、避免心情抑郁

秋季花木凋零,叶落草枯,到处呈现出一片肃杀之景,人也易触景伤情,产生凄凉、郁闷、忧愁的情绪。一旦遇到烦心事,就很容易引起心情抑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理性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可出游赏景、探亲访友,来使心情愉悦,也可练气功、打太极以保持心情宁静。

3、避免皮肤伤害

初秋天气干燥,皮肤水分易蒸发,外露的皮肤缺水就会变得粗糖,弹性也会变小,严重的还会产生皲裂。日常要注意皮肤的护理,沐浴时不要使用碱性大的香皂,可以多吃花生、梨、红枣、葡萄、银耳、核桃等能够滋润肌肤的美容食物。

4、避免伤胃

秋季昼夜温差大,由于冷空气的剌激,胃酸分泌就会增加,肠胃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天气转凉,人们食欲增加,又增加了肠胃负担,因此,极易引发胃病。患有胃病的人,秋季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宜食用温、软、淡、素的食物,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

5、避免睡眠不足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6、避免“病从口入”

饮食与疾病很容易“挂钩”。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就会随之降低,这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病,患有慢性肠胃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加之饮食不当,这种不适的情况还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谨慎。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当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返回目录

★ 合肥市近50年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 经典阅读及答案

★ 2.2 天气和气温(教案)

★ 上网利与弊作文

★ 补课利与弊作文

★ 电脑利与弊英语范文

★ 1961~漠河年均温与持续极端气温频数的变化分析

★ 小时了了阅读答案

★ 捅马蜂窝阅读答案

上一篇:普及法律,维护正义主题队会下一篇:大学生在酒店实习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