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进程(精选8篇)
1.经济全球化进程 篇一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的习题与答案
一.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作,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二. 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1.下列对经济全球化认识正确的有 --------------( )
①经济全球化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有紧密的联系 ②是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③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④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经济全球化之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 )
A.全球经济融为一个整体 B.世界各国都发展外向型经济
C.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D.生产的国际化程度达到高峰
答案:C
3.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 ---------------( )
A.区域经济集团 B.世界贸易组织 C.全球性跨国公司 D.联合国与世界银行
答案:C
4.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经济全球化必然会给全世界带来福音
C.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D.跨国公司推动是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答案:B
理解
一. 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影响?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①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②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③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合法权益;⑤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企业、产品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运用
一. 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①对全球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②对发达国家: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由于科技和实力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策略: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进程 篇二
一、只有加入全球化进程, 才能加速经济发展
由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不论强国还是弱国, 都将卷入其中。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说:“除非天灾人祸,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各国经济发展经历表明,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与参与全球化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从总体上看, 迅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快, 且比较稳定;相反, 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或对全球化趋势无动于衷的国家处于劣势和不利地位。在1985~1995年10年间, 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要比不参与全球化的国家快50%以上。[1]印度国内对参与经济全球化存在两派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派观点认为, 参与全球化是加速经济发展、改变贫困面貌的唯一途径。另一派观点则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一付“经济征服”的处方, 也是对穷人和无助者进一步剥削的途径。[2]印度在进入90年代后加快了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步伐, 提高了经济发展速度, 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 使印度经济实力明显改善, 成为亚洲地区继中国之后又一迅速发展的经济体, 国际社会对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得不刮目相看, 与近年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巴西、俄罗斯一起被誉为“四块金砖”国家。因此, 在全球化时代, 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才能抓住机遇, 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二、政治不独立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
印度经济在殖民统治时期被迫卷入全球化进程, 使印度成了英国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严重破坏了印度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 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长期停滞, 饥荒不断, 饿殍遍野。虽然殖民者在印度投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和工厂建设, 推进了印度的工业化进程, 但这一切都是为把印度变成宗主国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市场, 从而更好地掠夺印度服务的。独立之前, 印度经济年增长率仅约为百分之一。因此, 要使经济健全发展, 政治独立应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在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要注意保持政治独立。
三、谨慎把握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度和程度
印度在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印度的发展证明, 抵制全球化是没有出路的,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也提出了挑战。发展中国家只有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快速融入其中, 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减少负面影响和冲击, 增强国家竞争力, 以达到发展的目的。为此, 印度谨慎把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程度, 注重处理好对外开放与保护的关系, 注意经济的本土化, 特别注意捍卫国家利益。如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印度在WTO的框架内, 适当采取保护性措施, 如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 承诺不断降低进口关税。然而只承诺到2005年将制成品的关税降到40%, 中间品及机器设备的进口税降到25%, 且对农产品市场准入、降低农产品补贴及进口的关税等不作任何让步。印度还一直积极主张改变全球化的游戏规则, 使全球化更好地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在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改革中要注意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全球化进程中, 世界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了, 而是扩大了。与国际社会存在的情况一样, 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 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会逐渐凸显。印度人民党瓦杰帕伊政府时期, 坚持推进全球化进程, 并使印度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人民党政府试图借经济上的成功, 在2004年提前举行大选, 以为稳操胜券。但大选结果却是主张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大党获得胜利。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样, “印度人民党之所以在选举中失败, 似乎是因为众多农村人口对它的不满和城市的就业率没有提高”。经济改革虽然加速了经济增长, 但利益分配不均却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人们对社会各阶层未能从经济改革中受益失去了信心。[3]印度2004年大选的结果警示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弱势群体、落后地区、农村及传统产业的关注, 注意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社会阶层协调发展, 使全体民众共享改革开放的好处, 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矛盾, 减少动荡, 在全球化进程中越走越远。
五、印度在全球化经济改革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印度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然而, 辉煌的背后却掩不住一系列的尴尬:
一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长期以来, 巨额财政赤字一直是影响印度经济的难题。政府预算入不敷出, 不得不靠发行公债和增发通货填补财政缺口。1990~1991年度印度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创占GDP8.3%的记录。此后一直保持在5%~6%之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调整后, 印度政府的财政赤字下降到了2007/08年度占GDP的2.6%。但是, 2008/09年度又增至5.9%, 2009/10年度再升至6.5%, [4]恢复到本世纪初乃至此前的赤字水平。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环境下, 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充分地开发利用资源, 将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同先进地区连接起来, 从而带动经济的较快增长。印度的基础设施一直比较落后, 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经济论坛在《1996竞争力报告》中, 将印度列在所调查的49个国家里的48位。[5]基础设施的落后既影响国内发展也影响吸收外国直接投资, 如在1997年, 外国在印度的直接投资占世界的比重为0.765%, 而中国为11%。[6]其中原因, 基础设施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是公营部门生产效益低下。1991年以来, 印度国营经济的垄断地位虽有所下降, 但在交通、通讯、电力、军工企业、银行、保险和重工业中仍占很大比重。中央直属企业 (不包括银行) 至2001~2002年度有240家, 投资额达三万多亿卢比。长期以来国营企业效益低下, 亏损企业占近二分之一。邦一级的国营企业约有一千多家, 除矿产企业外, 几乎全部亏损。国营企业效益低是印度经济发展一大包袱。因此, 深化国营企业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主题之一, 然而阻力重重, 进展缓慢。
四是失业人口增加, 贫富差距拉大。经济改革使中产阶级更加富有, 而广大底层民众依然贫困, 就业增长缓慢, 失业人数增加。印度是当今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 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据世界银行统计, 1993~1994年间, 印度的贫困人口达3亿2千万。随着2008年世界银行把贫困人口的衡量标准从原来的每天消费1美元提高到1.25美元, 印度的贫困人口从2005年统计的2.67亿猛增到4.55亿, 贫困比例也从24.3提高到41.6%。[7]有学者统计, “印度贫困人口比重, 不仅在亚洲, 而且在全球, 都首屈一指。12亿人口中, 7亿属于贫困者, 3亿人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在整个国家, 1/3农村人口得不到清净的水, 50%儿童营养不良。”[8]反贫困, 一直以来都是印度各届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不遗余力的任务。
六、总结
印度参与全球化的历史, 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可以从中发现某些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有益启示。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届印度政府都实行对外开放, 把印度经济逐步纳入全球经济之中, 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印度的经历表明, 只有融入全球化进程才能加速经济发展;政治不独立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应谨慎把握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度和程度, 改革中要注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印度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文富德.印度经济全球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2008:565.
[2]戴远泰、秦永红.印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四川大学学报, 2003 (3) .65.
[3] (美) 华尔街日报.2004年, 5月19日.
[4]Indian Government.Economic Survey2009-2010[EB/OL].http://indiabudget.nic.in.
[5]孙培钧, 华碧云编.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M].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111.
[6]文富德著.印度经济全球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2008:626.
[7]王建平.印度反贫困的沿革及其启示[J].异域观察, 2009 (17) :62.
3.经济全球化进程 篇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在经济全球化大浪潮之下积极参与进程,扬长避短,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马克思对于经济全球化的阐述
经济全球化是指当代世界伴随着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和资本的国际扩张,使各国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模式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融合,并使各国社会的发展与外部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进程。
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尽管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个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已实际指出了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中必须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予以高度重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就其实践意义而言,就是要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自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辩证看待经济全球化,结合本国实际,在实践的基础上参与经济全球化。
二、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1.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通过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扩张。统计表明,在我国的外资企业中,近30%为高污染企业,并且多集中于沿海开放城市,同时有向西部及其他地区扩展的趋势。再加上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长此以往,会给子孙后代留下无数隐患。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如何协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2.经济风险加大。经济全球化使得统一的世界市场急剧扩大,资金、技术和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在国际范围加速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之间的交往和依存关系大大增强,国家经济安全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金融的联系在不断加强,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经济危机也已经更加充分的证明了这一事实的严重程度。向世界敞开中国的金融大门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中国必将面临在全球金融市场中风险加强的挑战。
3.国家主权受到干扰。一些国家的某些势力还企图用经济和贸易的手段达到政治目的,不仅试图侵蚀中国的经济主权,更试图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国际竞争力必然不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着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之机向中国施加压力,企图推行西方的“人权”标准和政治制度,还利用中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他们的需求,干涉中国内政,以经济制裁相要挟,这势必影响中国的主权。
三、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相关问题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实践性。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总结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扩展理论新视野,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的解决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1.注重总结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来源于对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不仅仅是中国,还有其他很多国家都参与其中。在认真学习、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规律之后,结合中国自身国情,我们可以找到解决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
首先,在参与新的国际分工中推进产业升级。应当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利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部分生产环节,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逐步发展自己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二,在开放式的国际合作中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在与掌握高新技术的跨公司开展国际合作过程中才能找到学习吸收先进技术的捷径,利用跨国公司的“当地化”经营战略推进中国的人才培训和技术传播。
第三,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是进一步促进各国经济更大程度的开放,这将有利于削弱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壁垒。区域经济合作对于分步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应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全球自由化进程,在高技术产业及服务贸易领域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
第四,在扩大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中趋利避害。各国股价、汇率、利率等的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与此同时,全球化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也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机率增大。中国应在扩大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争取尽可能大的利益,防范和减轻震荡风险。
2.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创新,以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地位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应用。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这样才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机遇,顺利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这一目标。
[1]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经济全球化进程 篇四
■IBM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 沈安石
“所谓领导力,第一,是纪律性地建立策略的能力,第二,就是要有纪律性的执行过程。”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站在一个已经国际化的公司的角度,对国际化提出的一些看法。
我今天想就两个方面跟大家探讨:一,企业的全球化过程大概分成哪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里,企业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以及在各个阶段所碰到的挑战;二,领导全球化企业,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扩张――企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IBM成立于19,从1939年开始步入全球化进程,至今已有六七十年的经验,我们非常高兴就所学到的东西跟大家分享。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上大多数的企业处于我们称之为“International”,也就是国际化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以90年代为典型,叫做“Multinational”,即跨国化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在新世纪以来,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Global”,即全球化的阶段。
我刚到IBM公司的时候,也正好处于IBM公司国际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公司把总部生产的产品销到各地,但产品并没有本地化。那个时候,IBM的产品还不具备处理中文的能力,所有由总部规划的产品都没有达到本地化的需求。这个时候,公司也慢慢地认识到,在全球经营里,不能单一由总部来听全世界的声音,而应该把各个国家当成营业主体。因此在新的战略指导下,IBM公司从80年代后期步入了区域化,在各个重要的国家成立了总部。从那时起,IBM对其业务做了很多区域化的工作,它不再以总部思维,而是以区域化、国家化的思维推出产品跟服务。
刚才海尔的张总谈到,在国际化过程里,企业总部跟地方领导沟通时产生了一些问题,我相信这些问题对于在座的很多企业,在未来拓展国际化的过程中,都会碰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个人建议:公司在国际化之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建设和贯彻企业文化。企业首先要想清楚:整个公司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对于IBM来说,早期的文化就是三样最主要的内容:第一,尊重个人;第二,追求卓越;第三,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在整个国际化扩张当中,当IBM成立任何一个新的分公司的时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公司的文化做到百分之百的穿透,让所有的分公司都站在同样的企业文化之下工作。
第二项重要的工作是完善作业流程。企业文化搭建成功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作业流程标准化,包括:人事、财务、管理等流程。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到全世界各地去工作,不论到美国、日本、新加坡,还是欧洲、南美洲,一下飞机到IBM公司,接触IBM员工,我们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我们谈话能够互相理解。对于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来说,很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一、塑造一个坚实的文化;二、建立一致性流程。
整合――进入全球一体化的门径
以上讲到的是国际化阶段,接着应该是跨国型阶段。但时至今日,IBM已经不是一个跨国公司,而是国际性整合型公司,
一二十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们的客户有了新的需要,比如花旗集团,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跨国性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整合型团队,这个团队不仅能用IBM的语言进行沟通,还能够用花旗的语言跟客户交流。
进入到整合型阶段,企业除了需要具备国际性的整合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将全球资源纳入全球一体化来考量。因此我们看到,很多的公司正在将生产基地从美国、欧洲、日本各地慢慢迁移到亚洲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看到,在一些行业里,印度成为某些公司除了美国总部之外第二大人力资源国家,甚至成为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
因此在全球化阶段,对于国际化公司最重要的,是具备有整合国际性资源的能力。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整合国际性最优秀资源的能力,才能发挥它的国际竞争力。
领导力――纪律性决策,纪律性执行
当我们谈到领导力的时候,常常听到很多不同的诠释。有些人说领导力是决策力,领导力要有突破思维;也有人说领导力是培养人才的能力,领导力是亲和能力……我想提出一个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所谓领导力,第一,应该是纪律性地建立策略的能力。而所谓领导,应该用纪律性的方法,建立决定策略的流程。第二,领导力就是执行力,就是要有纪律性的执行过程。
当我们谈到用纪律性的流程来决定战略的时候,有四个重要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在决定战略的时候,一定对市场有充分和正确的理解。所谓国际化的市场,就意味着中国与美国不一样。当企业要对美国市场做战略部署的时候,必须要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在美国的竞争对手是谁?在美国需要做哪些努力?
第二,企业要把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整理清楚。公司在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我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第三,企业一旦进入全球竞争,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跟别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目前,全世界所有行业都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如果你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异,你的企业就无法生存。
第四,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企业的模式。我的产品针对什么样的客户群?一个企业不可能开发一个产品就能适应所有的客户。而当一个企业能定义清晰的客户群,能很清楚自己能为客户提供何种价值的时候,这个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一定是跟别人不一样的,而当一个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与众不同的时候,利润就可以达到了。
同时,领导力素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执行能力,我们说过领导力包括策略与执行,当我们谈策略的时候,强调纪律性地策略思考,执行也是一样。我们把执行分成四个方面:
第一,要有胜任业务需求的人员。
第二,要让这些人员来承担关键的任务。
第三,要通过正式的组织把工作流程和相应制度明确下来。
第四,要营造合适团队协作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
5.经济全球化进程 篇五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和冲击下,中国体育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有必要对我国体育文化在全球传播进程中所面临的具体语境、文化心态、价值冲突与融合等问题进行审视,分析其成因,寻求解决之道。研究表明,体育文化系统要素具有独特性,与全球传播之间存在天然的亲缘关系。体育物质文化、身体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分别从硬实力、显实力、巧实力、软实力等方面构成并完善体育文化系统。认为,体育价值文化决定着体育文化的价值和方向,应克服文化语境差异带来的障碍,把握好价值传播的主旋律,对各种体育要素文化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实现中国体育文化价值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和超越。
关键词:全球传播;要素;体育文化价值;体育价值文化;价值传播;再审视
1研究缘起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亚太地区紧张的地缘政治现状,将对中国未来发展带来长期的影响。如何大幅提升以文化和意识形态为标志的“软实力”的吸引力,增进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有效沟通、良性互动和包容理解,彰显大国风采,传递正能量,是真正成为一个“负责任大国”[1]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构成国家硬实力的重要指标。体育文化作为大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去意识形态化”特征较为显著的显性组织文化,已日益成为“地球村”成员之间沟通交流和增进理解的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反观当下的中国体育,全球广泛认同的奥林匹克文化虽占据统治地位,但其内核在我国已经被异化为“争光夺牌”的功利化身;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对外传播中频频遭遇种种尴尬。体育文化活动传播中,西方品牌的强势“入超”,中方品牌的“出口”乏力,造成我国文化“赤字”现象及我国负面国际形象的累积。因此,重新审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遇到的问题[2],分析其原因,表明所持态度,阐明应用策略,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体育强国的建设、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在分析文化、体育、体育文化、文化传播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把体育文化传播,特别是对外传播,置于全球文化系统的大背景下,对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结构、功能进行分析,阐述其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其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系统特征,及其在体育文化对外传播领域的独特性。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文化系统要素构成及其独特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外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500多种,其中较为权威的有200余种[3]。从系统论观点看,文化是特定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又具有渗透性和开放性的动态体系。参照文化结构主义的要素,把体育文化体系由外而内划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价值文化[4]。体育物质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体育物态文化,是人类体育活动中一切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体育场地及设施、体育活动器材、体育服饰等体育物质显示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体育行为文化是指人类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及其所体现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等的总称,呈现个体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典型特征。随着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不同类型的体育行为文化都有机会呈现在世界各地的受众面前,因此可称之为体育的“显实力”。体育制度文化是伴随人类体育社会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各种体育规范的文化。体育项目规范、体育标准规范、体育赛事和组织规范、体育仲裁规范、体育法规等规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在时间、空间、顺序、力度等方面恰到好处,才能相得益彰,所以可称之为体育“巧实力”。体育价值文化是人类体育社会实践以及由此引发的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态情绪等深层次的精神诉求,也是体育文化的内核和最终极的动力源泉,构成了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展示身体运动能力的体育活动,尤其是挑战对手、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极限的竞技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冲突性、时效性强、公开直观、过程曲折、结果难以预料等独特的新闻性,因而经常成为各类媒体的头版话题。体育文化与现代传播之间存在的天然的亲缘关系,在传播全球化的今天更是无远弗届、无以复加。通过体育行为文化展示使全球受众感受到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价值文化,潜移默化中扩大影响力,这是任何一部形象宣传片都无法比拟的效果。
3.2体育文化全球传播须克服文化语境差异带来的障碍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5](EdwardTwitchelHall,1976)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的概念。对于不同语境文化交际的特点,路斯迪格(M.W.Lustig)等[6]概括为:在高语境文化中,信息传播更多不通过明确的语言、书面或正式的形式来进行,人们对于信息内容有更多内在化的理解;“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分野明显,决策和行动更多围绕人际关系尤其是权威的核心人物进行。而低语境文化中,则倾向于以任务为中心、以规则作导向,决策和行动更多围绕必要性和责任划分;信息更加公开、明确、可转移;时间、空间、行动以及关系都具有特定的序列并且可以区分开来。中、日属于高语境文化,美、德等国属于低语境文化,而法、英、意等国则介于之间。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当今体育文化的一则悖论现象:在个人主义有些泛滥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很多需要高度分工、合作以及团队精神的体育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等)能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而在一向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绝大多数集体体育项目表现得乏善可陈。以篮球运动为例,长期经受低语境文化的熏陶,场上队员会比较自觉地将达成球队目标作为自己的任务中心,一系列配合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当场上稍纵即逝的机会出现时,控球队员会在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在适当的时机把球支配到适当的位置和线路上的队友手中,从而顺利完成致命一击。而经受长期高语境文化的浸染,当机会来临时,支配球的队员可能会下意识地按照“圈子”的内外、关系的亲疏对场上队员进行再识别,这一决策过程的拉长,会贻误瞬间出现的战机,甚至会出现直接传球失误。两种不同语境下,赛事的精彩程度高下立判,对于广大受众的吸引力自然不能相提并论。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诞生于西方低语境文化中,具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活动内容、比赛规则和价值体系的奥林匹克运动能在不同语境中风行无阻,而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却在低语境文化中举步维艰。
3.3全球化传播裹挟和冲击下的中国体育文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立足于全球性而非国际性、跨越国家边界和主权界限以及单一文化范畴、主体多元的全球传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全球传播时代对文化传播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即使一个地方的、局部的偶发事件,也会被世界不同地方的“他者”关注。正如安娜贝丽斯雷伯尼所描述的那样,置身其中“任何一个民族社会学的、民族文化的或者民族媒介模式的概念不再起纯然的作用了”,并且将会呈现“全球的、区域的、世界的、地方的”[7]复杂图景。在全球传播进程中,中国体育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欧洲五大联赛以及美国NBA、NFL、NHL等为代表的职业联赛文化、以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杯为代表的赛会制文化、以四大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大满贯”文化、以“国际田联钻石赛”为代表的“黄金联赛”文化以及在我国被赋予“夺牌争光”使命的奥林匹克文化,以及以跆拳道、瑜伽为代表的其他东方体育文化等,造就了数以亿计稳定的“体育迷”群体,对中国体育物质、制度、行为、心态、价值等方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外,诸如赛车、冲浪、攀岩、滑雪、探险等户外冒险体育文化,也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当代世界体育文化的版图中,中国明显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更多扮演的是“受众”而非“传者”的角色,尤其在体育价值文化的传播中,长期处于“入超”的赤字状态。而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代表的太极拳、武术等,也因为不能适应全球化传播的变化而日渐式微。进一步挖掘太极拳中的民族智慧、当代效用,为解决当代社会健康问题、体育和谐发展问题乃至社会发展瓶颈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全球传播的新价值、新角度、新方法[8],如此方能有所作为。
3.4体育文化全球传播本质是价值传播
雷石东(SumnerM.Redstone,1990)曾提出“内容为王”的论断:“传媒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9]这里强调的内容,除了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属性外,还必须拥有贯穿始终、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体育价值文化和体育文化价值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人们体育社会实践中的价值理念、精神诉求,闪耀着人性中的迷人光芒,是体育文化的核心,是决定体育文化综合实力的最重要指标[10]。后者则是人们从满足人与社会需要的视角对体育文化功用的认识、选择和取舍。在体育文化系统中,四种体育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体育文化系统的有机整体。其中,体育价值文化是灵魂,起统率作用,是决定其他文化要素能否发挥正向作用、整个体育文化系统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也是体育文化能否得到更多不同语境下人们由衷认可的内在保证。反映人类共同精神诉求和价值观的体育文化,借助于全球化传播媒介,得到了越来越多受众的认可。随着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受众们对体育价值文化的认知和辨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NBA文化风靡全球,固然与其激烈的身体对抗、眼花缭乱的“高难新美”技术动作、完备的组织管理等方面息息相关,但其深层次的非歧视理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团队精神、追求卓越及服务公众的理念,则是保证NBA这一体育文化系统运转和谐、长盛不衰、风靡全世界的`内在逻辑。中国体育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在自身文化特色方面下足功夫,向世界传播中国精神和价值。物质文化的“高大上”,身体文化的“模仿秀”,甚至制度文化的“拷贝”和“移植”,如果离开了体育价值文化的“中国心”,都会沦为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空壳。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讲究阴阳调和、相生相克、相融相谐,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追求人体身心脏腑运行协调的稳态平衡。这些独特的价值文化是西方占统治地位的现代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11]。因此,应该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从物质文化层面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和包装,从身体文化层面推陈出新、大胆创新,从制度文化层面大力继承和合理扬弃,从中提炼出既保留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内核,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体系,才能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和超越。
3.5体育文化对外传播中的心态适应和策略调整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源自西方的现代体育开始传入中国,并进入课堂。此后,现代体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主流,“西风压倒东风”的既成格局至今无可撼动。但异质文化认同的危机却有不断加剧的趋势[12]。面对这样的局面,既不能对这一现代文明成果视而不见盲目排斥,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甚至数典忘祖、爱屋及乌。我们应当抱着“客观、务实、开放、包容”的态度,冷静地分析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取其精华,舍其不足。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中,既不能盲目自信,陷入“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文化沙文主义”;又不能丧失信心,抛弃传统,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从全球化视角来看,西方现代体育和中国传统体育都是全球体育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认识到它们之间不是相互替代、互不兼容的二元对立,而是相互依托、共生共荣,共同维持全球体育文化系统的和谐有序发展,共同丰富和完善这一满足全人类需要的价值体系,共同为全人类体育文化提供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
4结语
独特的体育文化与全球传播之间存在天然的亲缘关系。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身体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价值文化从物质依托到精神内核共同支撑体育文化系统。体育价值文化决定着体育文化的价值和方向,体育文化全球传播的本质是价值传播。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体育文化全球传播中的“非主流”地位、“受众”角色和“入超”状况短期内恐难有质的改变。坦然面对文化语境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摒弃国际传播刻板思维,借助现代化传播手段,调整和改变固有心态,从物质层面进行改造和包装,从身体层面大胆创新,从制度层面继承和扬弃,提炼出既保留传统文化内核,又符合市场规律的价值体系,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实现中国体育文化价值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和超越。
参考文献:
[1]李东燕.从国际责任的认定与特征看中国的国际责任[J].现代国际关系,2011(8):52-57.
[2]王莉,王凯.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6):40-44.
[3]沈立.以文化人任重道远[J].文化月刊,2014(1):7.
[4]刘雪.文化分类问题研究综述[J].岱宗学刊,2006,4(10):9-11.
[5]EdwardTH.Beyondculture[M].GardenCity,NY:AnchorPress,1977.
[6]汪聪.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中的隔阂及其传播策略[J].今传媒,2015(1):20-21.
[7]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M].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6.
[8]薛红卫.陈式太极拳对外传播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9):127-130.
[9]展之道[J].电视研究,2015(4):27-30.
[10]郝勤.论体育与体育文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3-6.
[11]王岗,刘帅兵.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13-17.
6.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经济全球化 篇六
一、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资源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二、表现:生产全球化【意义: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各国的优势,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产品质量】、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三、载体:跨国公司
1、含义: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目的: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3、经营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
4、意义:
A、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B、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C、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四、实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为什么:发达国家既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五、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利: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2、弊:
A、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B、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六、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1、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2、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七、经济活动中遇贸易保护主义怎么办
1、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则,学会运用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机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服务和质量,树立国际品牌
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4、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适时开拓国内市场,参与国内竞争
5、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勇敢迎接挑战
7.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全球化视角 篇七
东亚国家和地区包括已经实现现代化的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还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竞技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无论是相对于发展较快的拉丁美洲还是被世界遗忘的非洲大陆。其中, 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启动、在20世纪初完成的近代化使其成为非西方国家中唯一一个免受西方殖民侵略和掠夺并进而成为西方强国一员的国家;二战后的日本第二次现代化运动使其长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亚洲四小龙 (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 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洲奇迹”。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并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东亚现代化令人称羡的成就使得研究东亚现代化成为学术界的一股潮流, 但对于东亚现代化成功的原因却莫衷一是:西方自由主义者将东亚的成功归因于纯粹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然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94年撰文指出“东亚奇迹是被夸大的神话”, 他认为除日本外, 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不是提高要素生产率, 与当年苏联的高速增长性质相同, 伴随投入增加速度的下降, 它们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最终会降下来;而威权主义研究者将东亚的成功归结于政府的作用, 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董正华认为, “由国家来推动经济建设, 如德国、日本、苏联还有其他20世纪一些国家那样可以说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一个共同特点, 因为这些国家大都是刚刚经历了国家重建, 相对于社会力量, 国家力量比较强大”[1];但更多的人在承认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的前提下, 认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东亚经济奇迹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甚至是主导作用。1993年世界银行在《东亚奇迹》的报告中就认为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在1965—1990年间的快速增长, 是政府政策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并且肯定了日、韩和台湾地区实行的有选择干预措施起到了促进增长的作用。很少有学者将东亚的现代化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
二、全球化对东亚现代化的影响
狭义的现代化主要指经济现代化以及经济现代化影响所及的工业化、城市化等。塞缪尔·亨廷顿于1976年对现代化的理解如下:“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 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2]“从定义上说, 全球经济是资本主义的, 因为它是在市场原则和为利润而生产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3]因此, 东亚的现代化如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一样, 资本、科技、原材料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缺一不可。哪个经济体具备了这几个基本要素它就具备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东亚国家和地区在19世纪西方入侵之前还是封闭、愚昧的未开化世界, 没有现代经济发展的任何条件, 是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日本的入侵和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现代性因素才使得东亚国家和地区具备了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二战前的日本从西方得到资本和技术, 以西方列强式的殖民侵略获得原材料和海外市场;二战后的东亚国家从西方获得资本、科技、管理经验的同时, 西方国家还是东亚外向型出口贸易经济的最大海外市场, 其他发展中国家则成为东亚国家和地区当然的廉价原料产地和出口对象。此外, 全球化也是西方现代性的文化和制度输出的过程, 这是东亚现代化的文化和制度基础。
1. 资本。
全球化为东亚现代化注入沦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积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原始积累, 通过对非西方国家的赤裸裸掠夺才积累起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资本。19世纪、20世纪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早已不具备早期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外在环境, 本身刚从封闭、原始的封建小农经济和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解脱出来, 又不能像前苏联一样残酷的从本国农民身上榨取, 因此没有经济起飞急需的原始资本积累。西方资本就成为东亚现代化少有的资本获取渠道, 而西方国家在经历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大量的资本剩余, 也需要为剩余资本寻找投资的海外市场, 特别是19世纪末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出现了金融资本占统治地位并压倒商业资本成为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
2. 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先导。西方国家经过三次工业革命、花费数百年的时间才逐步依靠科技革命的创新点滴积累起雄厚的科技实力, 进而带动工业革命的大发展。如果后发国家不从西方国家引进以缩短技术的时代差距而依靠自身逐步发展的话永远也无法实现现代化, 因为科技创新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采取的是从西方国家直接进口技术设备、聘请专家技师等方式并与日本实际相结合;二战后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则利用西方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获取产业技术, 同时积极引进西方技术、设备, 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逐步发展本国的科技创新产业并取得了成功, 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3. 管理经验。
仅仅引进资本和技术并不能确保产业一定能获得发展, 因为资本和技术需要人去管理和使用, 只有资本和技术掌握在高级管理人员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因此, 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西方国家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高级人才, 东亚国家和地区也积极地引进和借鉴, 并努力培养本国人才, 与本国文化、实际相结合, 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如日本就创造了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磨合性产业发展模式, 形成了“日本模式”, 在20世纪后半叶成为欧美国家争相研究的对象。
4. 产业转移。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经历了两个阶段不同的转换:先是在经济起飞阶段借助西方国家产业调整、大量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会,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后, 对本国产业进行改造升级, 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将落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二战后东亚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经历了从欧美引进到日本, 日本产业升级后再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亚洲四小龙再输出到其他东亚国家的“雁阵模式”。
5. 市场。
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销售市场, 寻求产品市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东亚国家和地区本国市场狭小, 无法消费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 因此, 它们千方百计的扩大海外市场, 包括发达国家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其中, 发达国家市场是东亚外向型出口导向经济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 因为, 其他发展中国家与东亚一样, 由于国内民众财富积累有限, 没有多少消费能力, 无法形成大的销售市场。二战后的欧美国家特别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成为东亚国家和地区争相争取的出口市场, 美国一直是东亚众多国家和地区最大的海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是美国的消费支撑了东亚现代化的崛起。
6. 文化和制度的输出。
现代化是现代性在物质、价值观、制度等领域增加和扩散的过程 (广义的现代化) [4], 文化和制度是现代性重要的载体, 是物质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基础, 没有文化和制度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 经济的现代化反过来可以促进文化和制度实现更好的现代化, 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科学、理性、自由、民主理念的普及;制度的现代化包括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和治理机构产生机制的现代化。全球化同样也伴随着现代性的文化和制度理念的输出和引进。东亚国家和地区同样重视西方现代民主和科学的重要性, 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呼唤呐喊。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统治者也科学理性地加以引进并对本国落后的传统文化和制度进行改造, 但是大都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本国特设的现代文化和制度形式。
三、东亚应对全球化之策
全球化不仅是机遇, 同时也有挑战, 对发达国家尚且如此, 对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化把发展中国家分流为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原因。东亚国家和地区将全球化视为自身发展的机遇, 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 即使不能主导全球化进程但却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发展所需的难得的因素加快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要么没有东亚国家和地区优良的外部环境, 要么即使有优良的外部环境也因为内部因素不能很好利用;在面临全球化的不利因素时, 能因势利导如东亚国家和地区者可以转危为安, 应对不利者很可能沦为全球化的牺牲品。东亚应对全球化的方式主要有:
1. 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稳定秩序。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统治者大都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意识的民族主义者, 民族的落后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历史使他们具有很强的富国强兵的意识, 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可以采取一切的必要措施来发展经济, 稳定的社会秩序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一。市场经济需要有自由、公平、平等的交易环境和制度保障, 而社会的无序无法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东亚的国家和地区不惜采取先经济后政治的策略暂缓民主政治的实施, 实行威权主义统治来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在现代化完成之后再推行政治的民主化改革。东亚的众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或仍实行威权主义统治, 而完成现代化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都向民主政治转变, 即使仍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威权主义而非民主政体的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进行了很多民主改革。
2. 政府主导发展战略, 科学谋划布局, 为己所用, 充分利用积极因素, 降低消极因素。
全球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后发国家相对于先发国家, 在全球化和新殖民主义面前, 往往显得弱小不堪, 因为, 虽然后发国家有诸如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等比较优势, 但是先发国家拥有更多的优势。全球化是群雄逐鹿、生存竞争的时代, 在全球性统一市场中, 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所谓的“双赢”只会出现在实力对等的两者之间, 面对先发国家的高科技优势和“剪刀差”效应, 以及富可敌国的大型跨国公司所具有的雄厚实力 (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社会重要的行为主体, 凭借雄厚的实力, 它们可以对国际行情产生巨大影响, 可以与一国元首平起平坐, 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 , 没有很大优势的后发国家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只能沦为被剥削和压迫的地位。先发国家在资本、技术这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上具有巨大优势, 在全球化面前, 后发国家容易成为先发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供给国、高技术商品的倾销地, 国内产业遭到先发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挤压, 生存艰难。全球化虽然可以带来资本、技术等后发国家现代化所急需的条件, 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 这是全球化最重要的弊端之一, 也是反全球化运动的原因之一。二战以来, 虽然后发国家的平均发展速度高于先发国家, 但后发国家总体上和先发国家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另外一种版本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 它的出发点是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 其核心课题则是国内体制和国外体制的相互作用。在恰当的‘转化式适应’过程中, 发展中国家可以自己决定引进什么样的外国制度、以什么样的速度引进, 而不是由外国企业、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来决定。然而,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这样的自主权, 并且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强大的西方世界与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的权力对比往往严重失衡, 使后者没有多少谈判的余地。”[5]“在应对全球化的问题时, 私营领域的竞争努力固然重要, 但是起主要作用的、决定性作用的则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如果政府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对局面失控, 就会引起宏观经济失调、社会分裂、政治危机、民族纠纷和被外国控制等一系列严重后果。”[5]
3. 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创造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化也是市场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化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并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市场等要素, 东亚以及发展中国家拥有的优势无非是资源、劳动力和未完全开发的市场, 但这些要素必须同资金、技术相结合才能产生经济发展的动力。在西方国家掌握资金和技术优势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又相互竞争的情况下, 资金和技术会自动流向综合成本最低的地方。除了劳动力、税收、基础设施等有形成本外, 投资的客观社会环境包括生命财产风险成本、腐败成本也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因素。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国情和社会环境, 投资的综合成本自然不同, 降低投资成本以吸引外商投资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 但并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能够做得很好。东亚长期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 而非洲国家除了成为世界的原材料来源地外再无其他吸引力。
在创造吸引外资的良好环境中,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刻意压低和长期维持产业工人的低工资并镇压工人的罢工行动;利用国家力量以动用国家和社会资本以修建良好的基础设施;对外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如亚洲四小龙众多的工业园区和保税港区;积极镇压社会动乱和不稳定因素, 塑造良好治安环境;严厉打击腐败, 降低腐败造成的损失;整合国内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需求, 反对小集团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短视行为, 还为经济的发展制定科学的、长远的发展规划, 使经济得以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 正是因为东亚国家和地区正视全球化的客观规律, 积极利用其有利的一面, 降低其消极因素, 才得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瞩目成就。东亚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与全球化进程密不可分, 东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随着东亚整体现代化的推进, 东亚与全球化的互动会更为积极主动并占有更多的有利形势, 东亚现代化应该也可以为全球化进程发挥更大作用, 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Z], 2006.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31-40.
[3]戴维.赫尔德, 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46.
[4]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39.
8.积极融入全球教育进程 篇八
关键词:全民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仁川宣言》;未来教育发展议程
一、世界范围内全民教育目标取得进展
《世界教育信息》:上届世界教育论坛确定了从2000年到2015年要达成的6项全民教育目标,即推广幼儿保育和早期教育、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增强青少年与成年人学习能力、将成人识字率提高50%、实现男女教育平等、提高教育质量。请问,到今年为止,全球在实现以上6项目标方面的情况如何?
韩民:过去15年间,《达喀尔行动纲领》确定的6项全民教育目标未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部实现,但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进展。
根据《2015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从幼儿早期保育和教育看,全球儿童死亡率下降了近50%;自1999年以来全世界学前教育入学儿童人数增加了近2/3,2012年,达到1.84亿;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看,1999年的小学净入学率为84%,2012年,小学入学的儿童人数比1999年增加了2/3,预计2015年将比1999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达到93%~94%。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小学的净入学率大幅提高,从1999年至2012年至少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从提高青年与成人技能的目标看,作为核心指标的初中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71%上升到了2012年的85%,中国、厄瓜多尔、阿富汗、马里、摩洛哥等国至少增加了25个百分点。这个目标之所以用初中入学率作为核心指标,是因为国际社会认为一个人要掌握基本生活技能,至少应读完初中。中国不仅初中毛入学率略高于100%,而且在青年与成人技能方面十分重视职业技能,这是中国的特色。从成人扫盲看,将成人特别是女性的识字率提高50%的目标远未实现。全球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18%仅下降到2015年的14%。2000年识字率低于95%的73个国家中,只有17个实现了文盲人口减半的目标。中国是人口大国中文盲减少幅度最大的国家。根据人口普查,2000年-2010年,中国的文盲人口从8000多万人下降到了5000多万人,预计到2015年,有望实现文盲人口减半的目标。从全球来看,由于人口基数大,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的文盲人数占了全世界文盲人数的大半,所以中国文盲人口的减少对全世界文盲人口的减少有很大贡献。目前,印度成为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从男女教育平等的目标看,在初等教育领域,预计69%有数据可查的国家在2015年以前已基本实现了性别均等。中国在这一指标上是表现非常好的国家。目前,中国在小学入学率方面女童已高于男童。其他教育阶段由于我国不按性别统计入学率,所以无法获得男女入学率的差异,但用各级教育中女生所占比例与人口普查中该级教育学龄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相比较,我国各级教育中前者均高于后者,说明女生入学率高于男生。就入学机会而言,中国可以说已经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性别不平等。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从其核心指标生师比变化情况看,有数据可查的146个国家中,83%的国家初等教育领域的生师比有所下降。但在1/3有数据可查的国家中,经过培训并达到国家标准的小学教师比例不到75%。
虽然全民教育目标在世界范围内未能实现,但15年来全球对全民教育的付出并不是没有意义。通过参与全民教育项目,各国政府对全民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有提高,如一些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
《世界教育信息》:从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状况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
韩民:在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确定6项目标时,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这些目标,因此发达国家没怎么参与,这些目标更多针对的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6项目标方面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尽管有些国家缩小的幅度不大。
发达国家对6项目标的关注度也不尽相同。例如,多数发达国家认为成人扫盲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发达国家仍然关注成人扫盲问题。比如德国,记得曾听参会的德国代表说过,如果用功能性文盲的标准来衡量,一些德国人虽然能识字和算数,但有些人却缺乏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能力,这类功能性文盲在德国至少占成年人口的10%。发达国家对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关注较多,可能是因为就学机会已不是问题,而质量则是永恒的主题。
二、中国的全民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全民教育目标在推动联合国教科文会员国的教育发展方面起了多大作用?中国的进展如何?
韩民:虽然《达喀尔行动纲领》发布时很多国家都作出了努力实现目标的承诺,但实际上这些承诺并不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目标实现程度取决于各国自身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有的国家进展巨大,有的国家进展很小。中国是表现较好的国家之一。比如,中国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5年间翻了一倍多,此外,中国在青年与成人技能、扫盲和性别公平等目标上都表现较好。中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主要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支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全民教育目标恰好与中国的教育发展目标高度一致。例如,2000年实现“两基”目标后,我国实施了“两基”攻坚项目,对促进落后地区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起了重要推进作用。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得益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此外,在青年与成人技能培养方面,我国近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民工等低技能群体的培训力度。提高教育质量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目标,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我们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实际上是解决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如果说中国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上有什么经验可谈的话,将全民教育目标与本国教育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或许是中国的一条经验。
此外,我认为全民教育项目对会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推动还体现在“价值引领”上。通过全民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一些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得以普及,比如全民教育、全纳教育、性别平等等。教科文组织不像世界银行可以用资金来引导各国的行动,教科文组织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理念和价值观引领发展。当然,对那些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教科文组织出面为他们争取了一些国际援助,这些也是不能忽视的。还有,教科文组织的监测评估促进了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因为监测结果的公布特别是国际比较,激励了各国提高本国的全民教育水平。监测评估还促进了会员国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其在完善教育统计、提高教育监测评估技术方面有所改进。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中国在促进全民教育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韩民:虽然中国在实现6个目标方面整体表现比较好,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但这是相对的,比较的对象不同,结论也不同。总体而言,我国多数指标赶上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全民教育目标的进展幅度来看,我国进步幅度最大的是学前教育,15年间入园率提高了一倍,目前3~5岁儿童的入园率超过了70%。跟自己以前比可以说进展很大,特别是最近几年提高幅度很快。但如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到2015年3到5岁儿童的毛入园率达到80%的目标相比,我国仍然有较大差距。我国不仅低于巴西、墨西哥等人口大国,而且比亚洲的泰国、越南等国也低。而且,从实际情况看,超过半数的幼儿是在民办幼儿园里,民办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城市的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农村的民办幼儿园质量较差。我国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地处偏远、人口稀疏、交通不便的山区、海岛,在这些地方普及学前教育非常困难,成本很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国进展幅度第二大的领域是初等教育。我国的初等教育入学率虽然已经很高,也实现了免费,但相对于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有质量的初等教育,我国还有差距。另外,义务教育中还有一些弱势群体,比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无论是就学机会还是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余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不容乐观。随迁子女虽然80%进入了城市的学校,但如何使得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学校生活,消除他们在文化层面的弱势地位,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总之我们不能满足于数据的比较。
再者,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有些数据并非是十分准确的。例如,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率实际上是靠数据推算出来的,不是严密统计出来的,实际上我们并不掌握准确的学生辍学情况,不知道是否每个学生都真正完成了义务教育。明确问题所在首先要靠准确的统计。推进全民教育需要更加精细、更加准确、更加有效的统计数据。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学籍卡,据说从学籍卡获得的数据与学校统计的数据有较大出入。这说明在统计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改进之处。我们有些统计覆盖面有限,只能反映局部情况。比如,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的统计,统计数据不仅非常少,既便有也只是部分行业的统计,不能反映全貌。
还有扫盲问题。从数据看,我国文盲人口的急剧减少主要是在2000年以前, 2000年以后文盲率下降幅度放缓,这与两基目标实现后各地对扫盲问题不再重视有一定关系,大家认为扫盲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剩下百分之几的文盲无关紧要。这是一种错误认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非常大,百分之几的人口就是数千万人,这绝不是小数。几千万在国际上是个很大的数字。统计显示,我国的剩余文盲主要分布在老年人、少数民族、妇女当中,传统的大规模集中扫盲模式已难以奏效。对这些人进行扫盲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方法,比如个别教学,双语教学等。另外,我国扫盲标准有待提高,测试办法有待改进。一些外国专家质疑中国的扫盲成效,是因为我国的脱盲标准较低,而且没有统一的官方测试工具。脱盲测试由扫盲单位自己实施,不严谨,随意性大。再有,我们需用功能性文盲的观念来看待扫盲,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文盲,不仅要看他认识多少字,会不会计算,更重要的是他能否把读写算技能应用于生活和生产,比如能否看懂应用文,能否理解各种符号,能否记账,等等。我认为中国要转变扫盲模式,开展个别化的、更有针对性的扫盲。我在泰国看到,他们扫盲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到家里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值得我们借鉴。
总的来说,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领先较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差距也不小。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比如,辍学率从百分比看并不大,但由于我国学生人口基数大,百分之一可能就意味着几十万人。过去我们关注的弱势人群往往是上千万上百万的规模,现在,我们需要将注意力转向几十万甚至几万人、占比较小的弱势群体。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和掉队,这是全民教育的要求。
《世界教育信息》:对教育质量指标及其评估监测您怎么看?您如何看待中国上海在PISA测试中较好的表现?
韩民:由于多数国家都尚未建立制度化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比如像PISA那样的学生学业测试,所以在教育质量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是通过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来判断,如教师质量。衡量教师质量本身也没有直接指标,只能用学历、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等间接指标衡量。
关于PISA,我认为,首先,PISA注重测试的诊断功能,它的目的是通过测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诊断,从而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这同我国注重测试的选拔功能目的不同。其次,PISA的测试比较全面和科学,侧重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解决问题特别是未知问题的能力。
上海学生参加PISA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我觉得这并不值得过分夸耀,也不能说明中国的教育质量已经很高了。因为上海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大城市,是中国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上海也没有太大的城乡差距,因此并不具有代表性。此外,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早就锻炼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取得高分也在情理之中。别的国家注重从PISA测试结果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并在教学上加以改进,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表现好的一面。比如,我记得上海负责PISA测试的同志曾经介绍过,在解决已知问题时我们学生的表现较好,但解决未知问题时就要差一些。对类似的不足或者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说我国其他一些地区也准备参加PISA测试,希望大家能端正认识并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未来全球教育发展目标
在全民教育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5月21日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韩国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教育论坛在通过《仁川宣言》后圆满闭幕。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仁川宣言》在1990年提出的“全民教育”计划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您看来,这“一大步”体现在哪些方面?
韩民:我认为《仁川宣言》的这“一大步”主要是对未来全球教育发展目标基本上达成共识,这体现在5个方面。第一,《仁川宣言》在全民教育目标基础上提出了今后15年全球教育发展的更高目标,对达成目标的要求也更高,比如提出普及九年中小学加一年学前的十年免费义务教育等。第二,《仁川宣言》强调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特别提到了教育经费、师资力量等。如明确提出到2030年,教育经费至少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6%,或政府公共支出的15%~20%;在师资方面明确提出要确保数量充足的合格教师。第三,《仁川宣言》将今后15年发展总目标定义为“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从全民教育拓展到全民终身学习,这是一个巨大进步。原来的六大目标虽然也包括成人技能教育和扫盲,但更侧重基础教育领域。第四,《仁川宣言》提出了一些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比如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全球来说都很紧迫,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中国面临着同样甚至更加严峻的问题,如资源枯竭、自然灾害、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等。第五,《仁川宣言》提到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尽管有的国家认为高等教育无法做到全民参与。虽然具体表述方式尚未最终确定,但毕竟视野比原来的基本教育有所拓展。
《世界教育信息》:《仁川宣言》倡导“确保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到今年,《纲要》实施已时间过半,在您看来,中国在构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又面临哪些挑战?
韩民:终身教育体系是将各阶段、各类型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维度。第一,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即每一个阶段、领域都协调发展,不存在某一环节非常薄弱的情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就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教育的协调发展。从年龄阶段的角度来说,包括婴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大学教育;从类型上来说,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无固定形式的学习等。第二,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衔接。前面提到的协调发展更多指向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而沟通衔接更多指向制度和学习产出层面。促进沟通衔接关键是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各种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积累制度。因为终身学习倡导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而且承认学习者在各个时期、各种场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习成果。我认为,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特别是促进薄弱环节发展方面可以说成就巨大,但在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如在学习成果认定转换制度、跨部门领导协调机制、终身学习激励机制、终身学习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虽然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上有些局部的进展,但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加快步伐。从传统教育体系向终身教育体系迈进,还需要很多观念上的变革与更新。
四、积极融入全球教育进程,
将中国的教育理念传达给世界
《世界教育信息》:《仁川宣言》确认了《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后者是将于今年年底公布的2030年教育行动路线图。请您谈谈中国如何将自身的教育发展议程与该教育行动框架结合起来?我们努力的方向与重点是什么?
韩民:刚才我提到,过去15年,我国推进全民教育计划过程中将国际共同目标和本国教育发展目标相融合。今后15年我们仍然需要这样做。第一,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进程,努力完成已经承诺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把参与国际教育进程与我们自身紧密结合起来,要提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做好衔接工作。例如,学前教育领域,虽然我们在过去15年中有了很大的进展,入园率增长了一倍,但是我们仍然没有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80%的目标,而80%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我国要实现的目标。从国际比较看,我们这个目标是相对滞后的。目前,我们正在研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如何调整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需要考虑。第二,在发展策略上需要做一些选择。例如,我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进一步延伸免费教育,是向高中阶段教育延伸还是向学前教育延伸?尽管向高中延伸的难度小一些,向学前教育延伸难度可能更大、成本更高,但我个人认为,应该向学前教育领域延伸,因为儿童早期的保育和教育对儿童一生发展的影响更大。正如在世界教育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在发言中强调的,投资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回报高于其他领域的教育投资。如果经费有限,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难以做到同时免费的话,我认为在高中阶段可实行收费加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补贴的政策,而率先考虑对学前教育实行免费,以确保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第三,要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来改革整个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从终身学习的视角看,学校教育不过是为持续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为有种观点认为,人一生所获得的知识、能力与技能80%以上是在离开学校后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并非与终身教育无关,而是必须服务于终身教育。第四,我们需要高度关注未来可能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例如,在《仁川宣言》中强调,必须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纳入未来教育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我个人认为其核心价值应当是和谐,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全球公民强调的是人与人、国与国的和谐,而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所以,在积极参与全球教育进程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将中国的价值观传达给世界。
【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荐阅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06-26
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新08-04
经济全球化的应对策略11-12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06-22
面对经济全球化导学案08-04
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运动探析09-13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试题08-08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论文09-20
“教育全球化”研究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