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

2024-08-17

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通用11篇)

1.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 篇一

ktvdj服务员工作职责

1、按时上班,穿着服装整齐,保持仪容、仪表良好。

2、准时参加每日例会,听取DJ 主管工作安排。

3、做好营业前的准备工作,做好礼貌用语训练。

4、负责检查本厅房的灯光、音响、话筒、功放等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立即通知上级或工程部维修。

5、与厅房少爷密切配合并相互监督,热情、主动地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

6、与客人有良好的沟通,增加熟客量,尽量超额完成每月规定的订房任务指标。

7、在营业中,积极推销公司的酒水和食品,提高营业额。

8、在服务过程中,经常保持包房的卫生状况,确保客人良好的消费环境。

9、认真参加本部门的培训课程,增加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10、工作中完全服从上级的工作分配,做到“先服从,后上诉”。

1.隶属于服务部内KTV,由服务部经理负责统一管理。

2.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对自己严格要求,保持良好的个人仪表。

3.上班前将所属包房,彻底认真在规定时间内将包厢清洁工作完成。

4.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切以客人为主,要善于制造良好的包房气氛,客人要求与其喝酒时,适度小量的喝一些,严禁酒醉服务,如遇客人持续要求饮酒,立即请干部协助处理。

5.熟悉和掌握音响设备功能、电脑点歌的使用方法。

6.包房音响、灯光及电脑器材发现问题,立刻报请工程部检查维修或调整。

7.于包厢服务中途须离开包厢取物或其它事时,必须先向客人说明去作什么,然后再行离开且速去速回。

8.包厢客人欲寻找公司干部时,切勿自已找寻,而是通知迎宾台或请有对讲机干部转达通知。

9.当客人酒水点好后,要寻问客人是否需要调酒配用饮品数量,并依酒水种类、客人人数判断所需杯具、札壶、冰桶后,告知服务员尽速送来。

10.热情接待客人,主动推销公司酒水和菜式,主动帮助客人点所需饮品、小吃,如有客人点餐送给包厢服务员(DJ)时,包厢服务员必须委婉的拒绝,以免自身用餐影响包房服务品质。

11.满足客人要求,正确快捷为客人点播歌曲。

12.适度的控制包厢音响音量不宜过大,以保护音箱,如客人要求大声时,下一首歌或客人无再要求时,立即调回适当之音量。

13.善于和客人交流沟通,与客人保持联络,保持包房客源。

14.随时保持包房桌面、烟缸及地面的清洁卫生。

15.每日认真仔细填写房卡表,详填客户资料及包厢内酒水推广人员表现。

16.认真确实的向每位酒水推广人员收回参观券,推广员进房后立即将其手机收入电视机柜内锁好,推广下班时还给本人,如遇推广酒醉将其手机交给值班干部后记录后隔日还给该员。

17.对于客人投诉,要保持良好态度,不能自身处理解决,立即反应上级处理。

18.客人买单后不得向客人强索小费,亦不可告知小费太少强要较多小费,如有发现立即处罚,因此情况引起客人投诉则处以重罚。

19.包厢客人买单如需开立发票,先经由现场干部签认,买完单后将收据单交予客人,并告知其凭单至收银处领取发票,不可代客领取发票。

20.包厢客人买单后如有未存酒水立即通知主管收回,开退单退回公司,不可私存,如发现私存立即罚款并收回存酒卡。

21.包厢客人买单后如有存酒,并将其存酒卡送给该房DJ服务员,可用其存酒卡作为客户维护之用,严禁贩售给公司业绩干部,如发现有此情形,立即开除。

22.下班时间要收好麦克风、杯具后送交值班DJ登记检查,检查房间抽风机、音响、电脑、电器设备及包厢各项用品是否关闭,有否损坏,如有损坏立即报修或填写赔偿单(客人或包厢服务员赔偿),协助服务员清洁台面,并关灯后方可下班。

认真负责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1、KTV服务生由主管统一进行管理,与迎宾、收银、保安、保洁同属于协作关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服务工作;

2、对所属区域内的相关服务设施做好统计和交接工作,在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的设备数量和损耗情况应及时进行监督查看,做好相应记录,指导客人按照正确方法操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到达指定工作岗位,清点房间和楼道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无缺,发现设备故障或物品损坏及时上报领班在前台《报修登记表》上做记录,紧急情况可直接先通知维修工后报登记。内容包括:空调遥控器、投影仪遥控器、房间玻璃门、门碰、音箱、功放、机顶盒、点歌器、投影仪、茶几玻璃、骰盅、烟灰缸、摇铃、沙发、话筒(话筒接口、话筒线、话筒套)、墙壁玻璃、灯光、楼道地毯、壁纸、灭火器、垃圾箱、各种电源开关等。

3、礼貌迎接宾客,热情引领客人至包厢、超市。迎宾待岗:服务生轮流负责大厅迎宾,迎宾时保持跨立姿势,为客人指引方向时身体前倾四指并拢,仪态端庄大方,无多余动作,见客人必须微笑鞠躬,热情致欢迎辞,客人离开时热情道别。在各楼层待岗的服务生,在指定区域站立,楼面组长持对讲机;

4、向客人介绍公司的主打营销产品及消费信息,提供酒水和饮料的传送服务,并确认开单程序与前台保持一致;

5、帮助刚进包厢的客人完成标准服务;

6、在客人无服务呼唤时,保持对所负责区域的巡视,时刻注意服务铃与客人呼唤,及时进入包厢内清理杂物;

7、客人从面前走过时,不得与同事之间彼此闲聊或大声惊吓客人,应主动点头微笑并轻声问候;与客人相向而行时,不得抢道,应主动避让,身体前倾做出“请”的动作。

8、确认客人消费情况,协助收银员完成客人的结账工作;

9、热心听取顾客建议,对客人提出的合理投诉应给予协助解决,暂不能解决时应耐心解释,不与客人争论,及时向上级反馈顾客意见。

10、打扫卫生,确保楼道、房间干净整洁无异味,无任何死角,茶几、沙发、话筒、机顶盒箱子、骰盅、烟灰缸、杯子、垃圾桶、扫把、拖把、抹布等,必须有序摆放,空酒瓶、空饮料瓶、废纸箱和垃圾袋集中处理。卫生范围:楼道地毯,垃圾筒、房间地面、茶几、沙发、杯子、烟灰缸、所有玻璃和不锈钢表面。

11、下班前,配合领班检查卫生,交接设施设备数量和运行情况。直至领班检查合格后方可下班。

12、根据通宵场的开房情况轮流值夜班。保安在1楼大厅待岗,负责全店的安全工作,不定时对各区域进行检查。服务生需检查空闲房间的用电设施和各楼层安全出口是否已经全部关闭。各楼层若有买断房间,服务生应继续为客人做好服务。客人在1楼超市消费,通宵场超市仍然要做好服务。

13、清晨在买断的客人走后,打扫卫生,清点设备,关掉房间所有用电设施,包括洗手间和前台收银电脑后值班人员方可下班,上午留保安员值守至中午班人员交接。

2.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 篇二

一、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必要性

(一) 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处理工作最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和监督, 从而为提高和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依据。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 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无法保证, 更谈不上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二) 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正常开展的有力保障。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关内容做出了一系列详细的规定, 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也为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奠定了基础。

(三) 预防贪污腐败的需要

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原始单据的审核、记账凭证生成、会计账簿登记、 会计报表编报、 会计档案保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等环节, 不仅是整个会计工作中最基础的环节, 也是容易诱发和滋生腐败现象的环节。 实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对所有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是单位经济活动的最后一道关口, 对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落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严格执行, 可以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监督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

二、 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原始凭证不规范

一些单位取得的外来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 基本要素不齐全, 摘要含糊不清, 不填写数量单价;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内容填写不完整, 甚至大小写不一致; 批量购买低值易耗品时不开具货物清单, 没有入库或使用验收证明; 发放外聘人员劳务费时不填写劳务内容、时间和人员身份证号码, 导致取得的原始凭证不能正确、 全面地反映经济事项的全过程。

(二) 记账凭证不规范

记账凭证摘要部分是对所报销经济事项的描述, 要能简明扼要地说明经济事项的内容, 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填写的凭证摘要过于简单模糊, 不能说明此项经济业务的内容;有些不认真复核附件的张数, 直接按经办人员所填写的张数登记; 有些会计人员进行调账、更正凭证时不按规定用红字冲减错误金额, 而是直接按相反的方向再给借贷回来, 然后再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 虚构了经济事项的发生;有些会计人员没有正确理解多借多贷的含义, 将不同经济类别的科目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填写的记账凭证科目混乱不清。 另外, 记账凭证印章加盖不全, 漏盖会计复核章、出纳章、现金 (银行) 收付讫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 会计账簿登记不规范

现实工作中, 一些高校未按规定填写启用会计账簿, 在账簿的封面未标明账簿名称, 如: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账簿扉页上未标明会计账簿的使用信息, 如:科目索引和经管人员一览表等。 更换记账人员时, 未填写交接记录, 有的单位的会计账簿甚至未填写单位名称、 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等信息。

(四) 会计制度不健全, 内部管理不规范

部分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松弛, 会计制度不健全, 比如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缺失, 有的虽然有其中几项制度,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流于形式, 没有人真正落实。 造成内部管理不规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紧张, 一人身兼数职, 导致不相容职务很难有效分离; 有的高校对财务专用章的管理很随意, 没有严格的使用审批程序; 有的高校将各种有价证券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 有的高校把发票或收据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 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等。

(五) 会计监督不到位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一些高校的会计监督不到位、不规范具体表现为: (1) 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到位, 没能及时阻止不合法的原始凭证的报销, 有些单位一张购货发票所列的货物数量金额与实际购货情况不相符;发票上的购买单价、金额被涂改, 与实际单价、金额不相吻合;购货发票本身手续齐全, 与实际验收入情况也相符, 但是所采购的物资未经过一定的招标批准程序取得, 会计人员没有认真审核把关而予以报销。 (2) 结算支付款监督不到位。 有些单位的采购人员采购大宗物资时怕麻烦、图省事, 不愿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自作主张垫付现金, 报账时千方百计找借口、甚至找相关领导批准, 要求支付现金, 使得会计人员很难拒绝, 违反了现金管理条例。

三、 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作为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 应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 对基层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 规范其会计基础工作, 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正确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同时对基层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或者抽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但要提出整改意见, 而且还要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具体整改措施如下:一是彻底清除无证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要求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无证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清退, 保证会计从业人员身份合法。 二是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 间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检查并考核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执行情况, 把考核评比奖罚机制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 形成人人争优秀、个个创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操作流程

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行为的法律依据, 各高校应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 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 把会计工作管理的内容和程序制度化、公开化, 使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实行依法行政, 明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执行的严肃性, 有效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

(三)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制约着会计工作的水平, 各高校应重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1) 会计人员应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做到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同时要注重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自觉去恶从善, 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2) 树立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理念, 积极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学习, 及时汲取新知识、新技能, 优化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与时俱进, 适应信息化时代会计工作的需要。 (3) 及时引进既具有计算机等专业知识背景又具有会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逐步改变现有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 满足会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四) 严格凭证的审核和管理, 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对于凭证的审核和管理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严格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第一手资料, 直接或间接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提供数据资料。 原始凭证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的方向和成效。 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不仅能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因此, 高校会计核算首先应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着手, 规范自制原始凭证, 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 只有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 二是规范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目前, 高校已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 对于财务软件的选取必须经过财政部门认定, 填制记账凭证时, 对于经济业务事项应进行相应的分类, 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 记账凭证应做到序时编号, 附件齐全, 摘要简明, 数字准确, 签章齐全, 装订成册。

高校应根据核算内容及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 具体包括:总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明细账等其他辅助性账簿。账簿设置应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及时对账, 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情况等进行清查, 以保证账实相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并及时处理未达账项。 账簿要定期打印装订成册。

摘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贯彻执行《会计法》、维护高校经济秩序和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结合高校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 分析了目前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会计基础,规范

参考文献

[1] .张慧.浅谈会计基础工作现状与规范途径[J].财会研究, 2012, (4) .

[2] .权利, 薛武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现状与途径[J].财经界, 2011, (4) .

3.浅谈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及规范 篇三

关键词:党支部建设;制度管理;标准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单位只有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才能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地改进党组织的体制机制和管理规范,通过标准化管理把党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一、制度先行

原则和规范是制度的灵魂,是保证制度先进性的重要指引。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紧密联系企业经营生产和人力管理各项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是否积极有效的重要标准。基层党组织必须把制度原则贯彻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强化“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生活制度为“党的生命”。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内民主应当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关键环节,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做到“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修养摆正位置,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防止拜金享乐主义等腐化思想滋生。

二、以人为本

(一)加强中心班子建设

基层党组织的党支部书记肩负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的双重任务,应当落实“一岗双责”。党支部书记要建立健全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内活动,带领职工群众积极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同时,党支部书记要与同级的企业管理负责人交流沟通,帮助行政负责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行政负责人则为党组织活动提供资金等有力条件。通过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同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全面完成。

(二)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党员职工是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者,只有党员职工自觉积极接受教育管理、相互学习、团结协作才能改变基层党组织工作中自我封闭、沟通不善的陈旧方式。企业党组织根据党员的不同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实际能力把需要党员承担和完成的各种生产指标、行政事务及基层党组织分配的各项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每个党员。

三、促进党建工作长效发展

(一)加强单位和谐建设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建设和谐单位。单位内部和谐要求人和人、人和事和谐。正确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做到与人为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正确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党员干部用模范作用带领群众,群众向先进看齐。正确处理领导与职工的关系,一个好领导不仅要为广大职工做实事谋福利,而职工也应该理解信任企业领导。正确处理好人员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企业工作要做到各司其职,坚决杜绝人浮于事,鼓励员工发挥创造性准确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并予以相等的绩效工资和职位升迁。把“创先争优”“双项考评”用到企业日常工作中,通过思想上抓人时、组织上抓落实、措施上抓重点、方法上抓结合,促进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工作规范发展。

(二)拓展教育实践方式

基层党组织要搞好专题教育,开展学习活动。党员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的基本途径,有利于党员职工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改进工作学习作风,适应企业跨越发展的需要。基层党组织可以实行多元化、创新型、开放式的教育形式开展党员教育。用“我能为企业发展做什么”和“我为企业发展做了什么”等为题目开展企业内部大讨论。建立企业内部各种“技能培训班”,建立与兄弟企业联合的业内“交流学习班”。开展向党内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组织观看革命先辈纪录片。这些活动自我审视、实践锻炼、寓教于乐,是党员干部群众学思想的有力方式。

(三)建设全员参与的“学习大课堂”

基层党建工作应建立“干部带头学习制”,单位领导干部作为党建工作的骨干应当自己带头学习,做党员群众教育的带头人。单位各主要部门应当有一位组织宣传能手,负责本部门教育学习责任,包括在“小组培训会”中对部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把党政思想教授给广大职工,对群众进行政策宣传与解答。在工作之外,本部门的聚会聚餐活动也可以搞一次以学习党建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企业党支部可以与企业工会合作,在对退休干部职工的慰问走访中加入学习党政思想的内容,带着宣传走访入户。做到企业中人人在学习,热情不减学到老,让企业成为理论性实践性两头强的“学习大课堂”。

(四)构建党建网络体系

基层党建工作应积极探索网络体系的构建,把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广泛使用到实践工作中。过去工作中名目繁多的纸质档案,例如党员花名册、支部活动记录簿、党员实绩考核表等都可以在党建网络上做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作为基层信息资料可反复使用,为各种考核考评提供参考。以基本资料为目录,逐渐建立基层党建系统平台,宣传和报道党建工作、交流沟通党政理论。基层党建网上应建立各种教学内容,形成文字、图片、视频一体的网络信息,例如建立“党建活动图文展”“干部人才工作记录”“先进事迹文章评选”“党员之家QQ群”,以党的政治理论为基础,既能迅速发布更新党建工作最新动态满足党员群众的学习需求,又能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建立基层各党建工作组之间的网络桥梁。

参考文献:

[1]翟杰,姜文华 把握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特性及要求[J]. 理论学习, 2002,(08)

4.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 篇四

1 总体要求及进度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和小反刍兽疫等5种动物疫病实施了强制免疫, 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 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 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对狂犬病实施全面免疫, 年末免疫密度达90%以上。散养畜禽实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常年补免。春季集中免疫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底, 秋季集中免疫时间为9月上旬至11月底。

3 主要工作要求

(1) 加强动物疫苗及标识管理。落实“专人保管、专库储存、专车运输、专账登记”的管理制度, 切实做好动物疫苗及标识的调拨供应和管理等工作。加强疫苗冷藏系统监控, 严格按照规定运输、储存、保管、分发和使用动物疫苗, 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建立完整的疫苗实物和财务档案, 各地区水产畜牧兽医站要抓紧做好动物疫苗申报计划和动物疫苗、标识的调拨供应, 要重点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申领、储藏和使用计划指标动物疫苗的监管和指导, 严禁随意堆放、丢弃、倒卖和浪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

(2) 切实加强对自购强制免疫用疫苗养殖场的监管。符合《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2007年第3号农业部令) 第七条规定的养殖场, 可以向获得农业部批准的生产企业釆购自用的国家强制免疫疫苗, 采购后应及时将自购动物疫苗品种、数量和生产企业等情况上报北流市水产畜牧兽医部门备案, 如实建立完整的动物疫苗釆购和使用记录档案, 按规定保存疫苗。对自购强制免疫用疫苗的规模养殖场, 北流市水产畜牧兽医局要组织做好造册登记工作, 建立健全档案。详细记录养殖场名称、地址、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饲养动物种类、饲养量和自购强制免疫疫苗种类等信息。

(3) 认真组织免疫注射, 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和评价。要切实加强免疫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特别是加强对基层水产畜牧兽医站、养殖场以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免疫技术培训, 使其熟练掌握疫苗储存、使用基本常识以及免疫程序、免疫操作规范, 按免疫程序和操作规范实施免疫注射, 严防免疫注射过程中人为传播动物疫病, 按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的规定使用疫苗种类, 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畜禽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基础上, 定期对漏免畜禽进行补免, 对新补栏畜禽进行免疫。每次集中免疫或补免后, 要加强二次强化免疫。对调出县境的种畜禽或其他非屠宰畜禽, 必须在调运前2周进行1次强化免疫。各镇、村在实施强制免疫时, 对出现免疫应激反应死亡、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和免疫失败等情况, 要及时调查处理。

(4) 建立健全免疫档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严格免疫档案的发放和使用管理。各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村级动物防疫员、养殖场 (户) 要建立免疫档案, 规范填写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 特别要做好免疫疫苗种类、生产厂家、批号和免疫时间等的记录, 免疫档案记录的信息要与标识相符。

(5) 规范实施动物检疫。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各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实施产地检疫、出具检疫证明时, 要核查畜禽的免疫情况和免疫档案。对调出县境的种畜禽或其他非屠宰畜禽要求在调运前2周进行强化免疫, 调运的种蛋以及未达首免日龄的仔畜雏禽未标明其免疫情况的, 一律不得出具检疫证明, 禁止调运。

(6) 加强免疫信息报告。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以及狂犬病的疫苗领用、免疫情况实行月报制度。各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于每月20日前报北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月25日前报玉林市和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 动物疫苗调拨供应、使用和免疫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周报告制度。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 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

4 保障措施

(1) 加强管理, 落实责任。北流市水产畜牧兽医局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协调联动, 共同做好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北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疫苗管理, 切实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和评估, 科学指导免疫工作, 确保免疫效果。各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要有序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 重点做好散养畜禽的免疫注射、免疫档案建立和标识佩戴等工作。

(2) 落实经费, 保证所需。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 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实施强制免疫注射等工作给予适当补助。

5.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 篇五

关键词:文件检验;问题;规范化建设

作为侦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检验业务在公安部门中的开展极为常见,尽管近年来文件检验业务取得较多突破性成就,但相比发达国家文件鉴定工作,仍有较多不足之处,究其原因在于文件检验业务开展中,鉴定主体、检定技术以及鉴定程序等都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对文件检验规范化建设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件检验工作问题分析

(一)管理体制问题

当前,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公、检、法体质,导致各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无法按照合理的要求对人的资格进行考评和审查,对相关的鉴定资格和鉴定条件也没有做系统的规定,主要是采用鉴定权主义原则,由鉴定权机构独立进行审查。我国当前的法律没有对鉴定人的资格进行明确规定,上级的鉴定部门和司法机关都可以行使鉴定人资格,导致鉴定工作违法现象较为严重,鉴定人的义务和权利不明确,对鉴定的权威性造成一定影响[1]。

(二)人员设备问题

当前伪造、涂改和编造文件情况较多,摹仿笔迹逐渐增多,导致文件检验的难度升高。对笔迹鉴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文件检验人员需要具备书法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由于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一人鉴定和一人签名现象较为普遍,并且相关的儀器设备投入量不足,无法满足文件检验的需求,给文件检验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难以做出可靠性的鉴定结论。

(三)鉴定程序问题

在实际的司法鉴定实践中,鉴定人员的程序存在问题,有些鉴定人员为了照顾人情,不管笔迹是否能够与案件有关,均进行受理。审判人员将“检材”与“样本”相混淆,没有对材料的来源进行合理的审查,导致鉴定人员的材料可信度较低,文检鉴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差。鉴定程序的不科学,导致结论存在片面性。

二、文件检验规范化建设思路

(一)鉴定主体的明确

针对当前鉴定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考虑从司法鉴定管理机构构建方面着手,该机构设立下又体现出一定的多极化特征,该特征强调整个机构由多个部门联合构成,包括检查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鉴定机构等,各部门仍可保持分设现状,但要求在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同时,对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主要考虑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管理经验,如对司法鉴定格局进行重新设置,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可从“一元化”方式上着手,其强调的管理范围主要表现在:司法鉴定程序、人员管理、机构登记以及监督工作等[2]。

(二)鉴定人制度的构建

为使鉴定人行为问题得以解决,首先应注意做好鉴定人资格审核工作,司法鉴定管理机构可适时开展相关的考核活动,对鉴定人资格进行审查认定,考核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鉴定人人员综合素质、错案情况、检案数量与质量、从业时间与是否参与相关培训活动等。其次,需做好鉴定人回避制度的完善,将回避申请权、回避范围、回避法定情形、回避申请情况以及决定权行驶进一步明确。最后,对鉴定人其他情况进行明确,如鉴定人晋升奖惩、职称评定、离退制度、待遇保障等。这样在鉴定人综合素质有所保障下,才可使检定工作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此外,由于鉴定工作中,设备的问题也极为突出,要求在设备投入力度上加大,做好设备的更新与引入,以此使文件检验工作得到保障。

(三)程序规范化

文件检验过程中,由于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若整个鉴定程序不规范,很容易造成最终的检验结论不准确。对此现状,实际解决中可采取的完善措施包括:①受理过程,需注意对各机构职责进行明确,避免同一案件在不同行业下同时被受理,若有必要,需在当事人认可下将样本由其他机构进一步复核检验;②检验条件明确,如在笔迹检定方面,得出的结论需以笔迹质量、数量等为依据,当前部分专家对笔迹检验方面已提出较多笔画形态、汉字结构等依据,但是否可实际应用值得验证;③案情了解,其强调做好样本来源、形成条件等检查工作,防止评判中有错误结论产生;④鉴定书制作,需根据相关法律,使鉴定书严格保密、准确简明;⑤结论确定,可在原有鉴定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认定同一、倾向认定、倾向否定以及无结论等,做好报告的最终确定。除此之外,为使文件鉴定更为规范,应注意在复核、监督方面不断强化,其中的复核强调重新对文件鉴定结论进行验证,由鉴定专家小组开展复核工作,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足建议。而在监督方面,可从监督网络体系的构建方面着手,做到多角度、多方面与多层次监督,以此使文件鉴定的结论更加准确[3]。

三、结论

文件检验工作水平是影响侦查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实际开展文件检验工作中,应正确认识文件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立足于当前文件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问题、人员问题以及程序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如鉴定主体的明确、鉴定人制度的构建以及程序规范化等,以此使鉴定结论更为准确,为案件的侦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湘丽,王立勋,任秋波.文件检验中“见当事人问题”[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03(03).

[2]宋佳瑞.浅析当前文件检验案件的特点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5(02).

6.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 篇六

关键词 查新报告 撰写规范 解析 实践问题

分类号 G252.7

为规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格式,2013年4月25日,在4年试行的基础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正式发布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简称《规范》)[1]。作为指导查新报告撰写的纲领性文件,《规范》立足于多年来的科技查新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确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的基本框架,对于保障科技查新质量,实现科技查新持续良性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笔者根据《规范》2年来的实践,对《规范》基本内容及特点进行解析,并探讨实际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以使《规范》与时俱进,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具有指导意义。

1 《规范》基本内容简介

《规范》第一节介绍了查新报告的内涵及制定《规范》的意义,其余为《规范》的主体内容。《规范》主体内容共分为4个一级条款,19个二级条款,最细分至三级条款。其中第2条款“查新报告各项内容的撰写格式”共有16个二级条款,为整个《规范》的核心所在。

2 《规范》特点解析

2.1 科学界定查新报告的内涵,具有创新性

《规范》第一节开宗明义,介绍了查新报告的内涵。“查新报告是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书的要求,通过查新项目的查新点与所查文献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对查新点作出新颖性判别后,以书面形式撰写的客观、公正的技术文件”。与原《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中查新报告的定义相比,该定义简要概括了查新的过程,并首次将查新报告定性为“技术文件”。笔者认为这里所述的“技术文件”隐含了四层意义:一是查新报告反映了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尤其是查新项目的技术创新所在;二是查新报告体现了查新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是查新人员(包括查新员、审核员)辛勤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三是查新报告强调技术性,不得带有赞誉、广告性用语等非技术性的论述;四是技术文件具有保密性,任何人不得擅自泄露。

2.2 严格统一撰写格式,富有人文精神

《规范》1.3字体要求规定:“中文使用宋体,外文、数字、符号等其他内容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宋体直接承传了中国书法楷书的精神,其平稳方正、朴实大气的特性,体现着查新人员的精神特质;Times New Roman字体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经典外观,有利于显现查新报告的权威性、公正性。正文采用小四号字体,而不是采用WORD默认的五号字体,这是由于查新报告具有鉴证性,为科技立项、成果鉴定、报奖等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最终的用户是评审专家,五号字体小,容易导致眼睛疲劳。经过实践验证,小四号字体大小最合适,既符合审美观,又节约纸张。又如《规范》2.10.3.4中述及“可以将检索词编号,但禁止用编号组配编写检索式”,目的是使检索式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如果换作编号组配,用户必须经过编号的转换才能明白检索过程,费时费力。细微之处,足见《规范》制订者丰厚的人文精神。

2.3 充分借鉴相关法律法规,注重法律效力

《规范》2.3指出:“委托人指提出查新申请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在查新中,查新委托人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查新项目单位的最高负责人(即法人),而查新项目完成者,则是查新工作中的联系人,他完成了查新项目,但因系“职务”研究成果,所以最终的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应归其单位[2]。在这里,借用了《专利法》中有关职务发明创造的规定。《专利法》第六条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当然,在查新项目中,也不能完全排除“非职务”研究的情况。在这种“非职务”研究情况下,委托人即自然人,即查新联系人本身。

《规范》2.16备注参考格式:“(1)本查新报告无查新机构的‘科技查新专用章’、骑缝章无效;(2)本查新报告无查新员和审核员签名无效;(3)本查新报告涂改无效”。强调了查新报告生效的条件,保证了查新报告的权威性,同时突出了查新人员对查新报告的法律责任,体现了《规范》本身的法律效力,符合 “法治”精神。

2.4 实施严格过程控制,意在查新结论

曾有文献指出《规范》轻过程而重结论[3],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查新结论是查新报告的核心部分,但忽视过程,谈何结论!查新结论的准确与否取决于是否实施严格检索过程控制。科技查新检索不同于普通的文献检索,查新检索要围绕查新点全面检索文献数据库,筛选出相关文献,最终出具客观、公正的查新报告,这就对检索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查新检索中,常见问题集中在三方面:检索数据库、检索词、检索式[4]。提高科技查新检索质量,优化科技查新过程控制,关键在于恰当选择检索范围,确定全面准确的检索词并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规范》2.10 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对检索范围(2.10.1:1-5)、检索词(2.10.2:1-3)、检索式(2.10.3:1-5)分别作了详尽的规定,共计13个三级条款,旨在构建查新过程控制的框架结构,实现查新质量的可控性。2.10.1.1指出文献检索范围“每部分都要列出检索使用的综合数据库(通用基本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在数据库筛选时,要根据检索课题需要,选择多个数据库互为补充,以提高查全率;根据课题的学科、专业,选择专业特色数据库,以提高查准率。2.10.2.3指出“检索词包括规范词、同义词、关键词、自由词、缩写词、上位词、下位词、相关词、国际专利分类号等”。这一条款体现了检索词的确定遵循“全面性、专指性”原则。《规范》中有关检索式的条款规定体现了切实可行的控制实施机制:针对查新项目的查新点,考虑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和组配方式;对检出结果为零的检索式,扩大检索范围,直至获得检索结果。对于获得的检索结果,《规范》分为检索结果归纳和相关文献列示两部分作了分别的阐述,共计2个二级条款,4个三级条款。至此,《规范》形成了严格的过程控制逻辑结构,即“检索范围-检索词-检索式-检索结果”,从而确保查新结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nlc202309011227

2.5 用词张驰有度,强调时效性

《规范》用词严谨又不乏开放性,张弛有度,字斟句酌,明确地表达了哪些条款必须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哪些条款可以参考执行。如:2.10.3.4述及“禁止用编号组配编写检索式”;2.10.3.5中述及“所列检索式的检出结果不得为零”。这些条款是必须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的。又如:2.10.3“检索式应为保证查全和查准而优选的一个检索式或几个分步检索式”;2.10.1.5“网络数据库资源足够丰富的查新机构,可以基于自有的网络数据库开展查新”。这些条款是开放性的,各查新站可参考执行。

《规范》中涉及时效性的地方有两处:一是2.14.1“鉴于查新工作的时效性,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二是条款3“以封页完成日期为始,查新报告的有效期为6个月”。这是由于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创新密集的崭新时代,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一方面查新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老化的知识结构,掌握新兴技术;另一方面,科技查新以新颖性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缩短查新报告的有效期是紧跟创新时代的步伐,体现查新本身时效性的特点。

3 问题及讨论

除了上述形式及内容所表现出的鲜明特点外,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规范》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值得商榷。

《规范》2.10.1.1述及“文献检索范围分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两部分”,将文献检索范围限制在数据库,完全摒弃了其他文献资源,如手工检索的工具书、期刊等。这是比较片面的。尽管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数据库能很大程度上满足科技查新的需要,并且由于便利快捷的特点,网络数据库已成为科技查新最主要的文献检索手段,但仍存在一些“盲区”,必须采用手检的方法来弥补。包平等人研究发现:国外全文型数据库的收录年限还没达到查新的要求,且仍缺少一定量的核心期刊,而“中国期刊网”和“维普数据”核心期刊收录不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最新期刊的滞后问题。因此提出:各查新机构根据各自学科核心期刊在数据库的收录情况,调整纸本期刊的馆藏格局,有意识地购买数据库中缺少收录的期刊;计算机检索要跟人工检索相结合,对于各学科中重要的核心期刊,如数据库中未收录,应采用手检的方法来弥补[5]。笔者也曾经提出:查新站必须形成以国际联机检索系统为主要手段,以电子资源为基础保障,以特色资源库为专业支撑,以纸质资源为有效补充的“四级互补”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才能较好地满足科技查新对文献信息资源完整性的需求[6]。《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也明确规定:应当以机检方法为主、手检方法为辅。因此,笔者认为,文献检索范围中应考虑其他文献资源,相关表述采用开放式表述为佳,如2.10.1.1可表述为“文献检索范围分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及其他检索工具”,或“文献检索范围由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等组成”,并相应增加其他检索工具的规定。

《规范》2.10.1.4指出“有些查新项目(如:产品类查新)可进行互联网等其他方式的补充检索”。这里用了开放性条款来进行表述,但实践证明:对于产品类查新,必须进行互联网等其它方式的补充检索。搜索引擎是科技查新中的重要工具,更是产品类查新的必备工具。利用搜索引擎,可获取产品结构、技术参数等学术文献库难以获取的信息,尤其是在产品类查新时,往往会对查新新颖性判断产生直接的影响[7]。如查新项目“新型卸货平台”原查新点:“采用整体平台结构设计,面板底部骨架采用‘I’型钢支撑结构;一体式液压系统设计;28吨支撑腿结构;开放式底座结构;防夹脚设计”,在学术数据库中未检索到密切相关文献,但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却检索到广州市万盛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液压式卸货平台的网络产品,结构特点与该查新项目完全相同,从而否定了该查新项目结构上的新颖性。

4 结语

《规范》在汲取科技查新相关理论和法律法规精华的基础上,总结试行《规范》的经验和建议,立足科技查新实践,经过查新专家和查新工作者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才得以面世。各项条款适应当代创新社会发展要求,对规范查新报告撰写形式、提高查新报告质量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规范》的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定期抽检各查新站查新报告,了解并公布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不断总结《规范》在实施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而及时修订、完善《规范》,促进科技查新走长期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 1 ]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关于规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的通知[EB/OL].[2015-02-06].http://www.cutech.edu.cn/cn/zxgz/2013/04/13669979905101

36.htm.

[ 2 ] 张柏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

[EB/OL].[2015-02-08].http://www.docin.com/p-6976

86221.html.

[ 3 ] 杜璟,左文革,王超,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分析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6):81-85.

[ 4 ] 张群.面向创新体系的科技及社科查新[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11.

[ 5 ] 包平,唐惠燕,刘丹,等.科技查新核心文献保障体系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2):98-101.

[ 6 ] 张群.教育部查新站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9):89-92.

[ 7 ] 张群.科技查新与社科查新的比较分析:基于查新项目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97-100.

张 群 江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江苏无锡,214122。

张柏秋 吉林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12。

(收稿日期:2015-07-06 编校:刘勇定)

7.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 篇七

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工作现状和取得的进展

1. 体系和制度逐建完善, 学员人数持续增加。

随着培训管理办法、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培训内容与标准、招收和考核实施办法、配套资金等相关配套文件的落实, 各省 (区、市) 积极完善并细化各政策与法规, 陆续出台与本地区相符的具体实施办法, 明确有关操作性要求。2014—2015年度, 我国招生的住院医师规培人员呈上升趋势, 超额完成任务, 且覆盖全国约4/5的本科毕业生, 尤其是紧缺专业, 招生工作有了历史性突破。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部分培训学员中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未来将有可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并且向扶贫和人才对口支援工作迈出新步伐。

2. 管理机制趋向健全。

各省级政府充分重视并将其纳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总体计划。各省 (区、市) 相继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或卫计委牵头的指导小组, 完善并细化各部门规章制度:落实并监督培训建立医院、科室分级管理体系, 实行院长和科室主任负责制;院级成立专门职能部门, 配备专职人员;临床科室配套设置教学主任及秘书, 抓好并落实具体细化工作。

3. 保障措施跟进、配套执行。

近年来, 中央财政投入巨额资金支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且各地方财政大力支持, 配套投入部分资金也有力保障了制度的具体落实, 部分省份将培训与人事职称改革相结合, 使培训人员与人事政策有力衔接。还有部分省份出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和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行办法, 强化了学位衔接。

4. 注重基地内涵建设。

经过遴选、认定的559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强制建立临床技能实习与培训中心, 初步实现基地建设标准化。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投入专项基金配套实施。国内高水平培训基地, 发挥大型医院教学优势, 面向全国举办规培师资培训班, 为规培师资水平的提高做出重大贡献。在基地教学方面, 注重具体过程细节管理, 推进规培事业信息化建设, 制定国家统一的结业考核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

1. 学员问题:

基层人才短缺现状堪忧, 规培效果堪忧。 (1) 委培单位看规培。我国招收的规培学员大多是单位人, 这些单位人必然以来自基层医院为主。目前规培学员的现实状况是“制度设想很美, 现实执行残酷”。基层医院存在许多担忧与恐慌。一方面, 3年规培期内, 医院的人力缺乏, 可能会造成医院日常工作运转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 在3年培训后, 基层医院的人才可能会出现流失的情况。众所周知, 规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均质化的医生, 以供给包含基层在内的整个医疗系统。然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通过规培制度本身把人才引向并长期留在基层却存在很多问题。以新招研究生为例, 医院要提供给学员规培期间的待遇, 规培3年的工资由委托医院出, 国家适当给予补助, 但一般不提供事业编制和社会医疗保险。如此一来, 基层医院派出的规培研究生学员很多流失在规培基地医院, 再次回到委培医院的很少。 (2) 规培学员看规培。很多医学生反应, 规培期间做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 每天做的就是写病历、写病程、拉钩、换药等简单重复性工作, 尤其是从委托单位来到基地医院规陪的医师很少有承担重要工作的机会。笔者认为, 参加规培的医师想在培训期间真正“有所收获”, 一方面与带教老师的水平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其自身的努力和积极性有很大关系。的确, 以上情况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学员在规培期间的心态也很重要, 如果自己想学, 就可以学到东西;如果是抱着走过场的心态, 3年时间弹指一挥, 难有收获。能否接到重要工作, 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积极性, 取得带教老师的信任, 让带教老师放心把工作交给自己是很重要的。

2. 规培师资问题。

大型教学医院逐步完善并规范师资建设, 增加投入及奖惩措施, 促进师资队伍的自身提高, 改善教学质量, 提高规培效果。规培的师资保证对规培学员的成长乃至整个国家规培及医疗卫生事业十分关键, 然而规培师资力量分布不平衡的现实普遍存在。大型教学医院的师资力量雄厚, 而非教学医院师资力量薄弱;少数大型教学医院, 师资力量及教学质量良好, 大多数医院存在问题是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现状, 有相当一部分的规培师资人员带教意识差, 带教能力不足, 已经成为影响住院医培训质量的瓶颈, 而国家层面尚无考核师资资质的标准。

3. 规培基地:

有培欠规之忧。规培基地对规培质量的影响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许多专家表示, 培训基地质量有两大关键因素:一是基地认证的把关, 二是培训基地配备的师资力量。国家卫计委相关文件提出, 培训基地是给社会培养优秀医师的“孵化器”, 在保障规培水平与质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许多专业人士也表示认同:规培医师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医院的等级和水平。培训基地是培养优质医生的“摇篮”, 必须坚持高标准, 宁缺毋滥。2014年9月, 国家卫计委公布第一批规培基地医院名录。第一批认定的450家规培基地均设置在当地符合条件的三甲医院, 并具备一定的培训容量, 有利于形成培训教育优势, 推动实现规培的过程规范、结果同质。同年12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规培基地有关工作的通知》, 要求将规培工作列入各部门领导重要职责, 并统筹做好与前期相关工作的有机衔接, 同时公布了包括全科、中医等专业在内的559家规培基地名单 (含第一批认定培训基地) 。然而, 基地建设在取得良好进展的同时, 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入选门槛设置过低、认定简单等问题, 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培训效果, 造成有些地方“有培训, 欠规范, 难同质”的状况。想要保证住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需要对各个住培医院进行长期不断的考核, 对培训基地实施动态管理, 让已评为培训基地的医院不再“一劳永逸”, 如果质量达不到要求就会被取消资格。而对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而言, 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能力考核才能顺利拿证、结业。

三、工作展望及总结

注重以问题为导向, 逐步完善、落实、细化规培制度: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政策落地、狠抓培训质量、加强全科和其他紧缺人才培养、推动均衡发展、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工作重点。医学的发展史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史表明, 临床医师的培养应当包括学院型医学教育和医院型医学教育两个部分, 两者缺一不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作, 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 关系到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更关系到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着力于提高我国住院医师的临床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医学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现状,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斌.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进展与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5, 31 (1) :881-883.

[2]石景芬, 张乐莉, 王星月.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及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 29 (9) :697-699.

[3]霍墨菲, 王磊, 王晨.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求调查及其改善措施[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5, 31 (12) :917-919.

8.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 篇八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内涵及意义

1. 会计基础规范化的内涵

所谓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统称, 主要包括由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档案、会计电算化、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会计工作内部监督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和管理。在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现状下, 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在已有的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 与时俱进。将会计基础工作与经营管理相结合, 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进而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更好的服务企业, 实现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双重目标。

2. 会计基础规范化的意义

(1)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保证财经纪律的基本要求

在会计机构的设置以及会计人员职位的设置上需要更加的细化、明确。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人员及出纳等在日常工作中应合理分工并相互制约,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做到责任制。这样一来, 充分的发挥了会计的职能作用, 确保了各种监督的执行效力, 对违纪和违法的行为进行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因此, 良好的财经纪律离不开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2)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使原始凭证的内容、会计报表的编制更加规范、细致, 同时使审批的流程、手续及其他会计业务处理更加的简化、高效。所以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3)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保证会计质量的基本要求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各个部门会计基础工作的严格要求, 如会计凭证的填写、档案的整理、归档以及会计账簿的登记等工作, 要求做到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如此以来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会计工作的整体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因此,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保证会计质量的基本要求。

二、现代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1. 现代会计基础工作环境的改变

(1) 会计经济环境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规模总量已经跃居前茅, 在现有的经济局势下, 原有的会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的新需求。加之企业的经济业务越发多元化、复杂化, 因此会计基础工作就需要更加的全面、细致, 以满足企业的日常经营。

(2) 会计法律环境的变化

由于我国法律环境的不断改变, 我国于1996年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也在不断的修改与完善的修改和完善。1985年1月21日通过的《会计法》先后于1993年、1999年进行了两次修改, 这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作规范在法律上进行了指引和保障。

(3) 会计信息化环境的变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让原有的会计手工记账变成了计算机软件操作, 大大的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也为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 现代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影响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也给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度不高

就目前而言, 我国存在部分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度不高的现象,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 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上, 把过多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以及抢占市场竞争优势、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尽管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 但会计基础工作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经济发展方面也尤为重要。会计基础工作的忽略容易影响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进而直接影响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执行。

(2) 会计设岗设置不规范,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企业未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会计岗位, 出现了一人兼多职的现象, 使各岗位之间缺乏了必要的牵制和制约。会计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企业不按照相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会计岗位设置不明确等现象, 导致了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不规范、不一致, 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用性。

(3) 会计核算不规范, 存在会计失真现象

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的设置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但部分企业存在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原始凭证审核不合格、会计核算不准确、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不健全等现象, 严重违背了我国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 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监督管理效果薄弱

由于企业内部缺乏强有力的会计控制制度和监管机制, 因此企业内部容易产生管理松懈的现象, 加之会计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不能很好的发挥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除此之外, 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多流于形式,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如此下去, 势必导致形成恶性循环, 对企业本身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会计基础规范化的解决措施

1. 思想教育, 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视度

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要做好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就必须从思想上做出改变, 这就要求企业在思想上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认识, 只有相关认识到位, 才能正确的对待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问题。因此,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从业人员要在思想上统一, 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学习, 及时纠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错误认识, 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建设健康、绿色的企业会计环境。

2. 合理设岗、加强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由于外部经济条件、市场状况的变化, 会计人员应不断扩展知识面, 及时更新知识, 时刻关注会计专业的新动向, 更好的执行会计工作。另外, 会计人员还应培养创新意识, 善于思考, 不断的改进会计工作, 使会计工作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 调整会计工作流程,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 但是对于该制度的执行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监督, 并没有发挥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会计工作的作用。不仅如此, 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就容易导致会计凭证、账簿管理的不科学,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 使之与企业的会计工作相适应。另外, 企业应本着对企业和社会负责的态度, 对公司报表做出及时、准确的披露, 不包庇、袒护。

4.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落实并严格执行监督

首先, 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内部监督的力度, 使会计部门与监督部门相互独立, 杜绝一切舞弊、做假账行为。同时企业人事部门应坚决采用任人唯能的制度, 从源头保障员工的质量与素质。最后, 企业自身应做到细致化、科学化、有效化, 监督人员分工明确。不仅如此, 政府机构也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督, 在内、外监督的共同努力下一起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监督更加的可靠与高效。

总之,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是提升当下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会计业务处理实践中, 如何推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开展, 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与系统性将会成为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走向与关注点。因此, 企业主要负责人、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时刻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与时俱进, 培养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意识, 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并依照我国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操作, 将会计工作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 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其中会计的基础工作就是企业达到妥善经营的基础。因此,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及发展规划中,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一直是财务部门及财务监督部门的关键注重点所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水平对于规范化的会计制度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企业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所存在的问题、相关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本文将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春红.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问题表现形式及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10 (2) .

[2]姜玉成, 朱同明.制定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 (理财版) , 2012 (05) .

9.规范煤炭资源整合工作 篇九

《意见》明确了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一是坚决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非法和破坏浪费资源的煤矿;二是淘汰落后生产力。2007年末淘汰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下的矿井;各省(区、市)规定淘汰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上的,从其规定;三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煤矿本质安全程度。矿井必须采用正规采煤方法;四是压减小煤矿数量,提高矿井单井规模。经整合形成的矿井的规模不得低于以下要求:山西、内蒙古、陕西30万吨/年,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北京、河北、东北及华东地区15万吨/年,西南和中南地区9万吨/年;五是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符合已经批准的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回采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意见》规定了煤炭资源整合的范围:一是纳入煤炭资源整合的矿井必须是合法的生产矿井或建设(新建、改扩建)矿井;二是已关闭煤矿原则上不得纳入资源整合范围,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认定尚有开采价值的资源可以纳入整合范围;三是煤炭资源接近枯竭且2007年年底前采矿许可证到期的煤矿,一律不得纳入资源整合范围,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应注销其各种证照,一律予以关闭;四是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一律不得纳入资源整合范围,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应按照《特别规定》依法予以关闭。

10.KTVDJ工作程序及规范 篇十

一、制订工作程序

根据卫生部卫生监督规范要求, 监督所对日常工作制订了详细的工作程序, 明确各项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工作方法、步骤以及工作中应保存的资料和保存资料应涵盖的信息等, 这些资料将作为档案资料的重要来源, 并以此作为评价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二、档案管理方式

档案按照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标准进行收集、整理, 实行所、科两级负责、全所统一管理的模式。

(一) 成立组织。

监督所成立档案管理委员会, 设专职档案管理员, 负责全所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使用, 并负责对各科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指导。各科室设兼职档案员, 负责本科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二) 资料的收集、归档。

一是完整性资料。完整性资料按照工作程序要求, 明确归档的资料, 各科室应于次年1月15日前移交所档案室, 所档案管理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的接收。交资料时, 接收人应逐项审核移交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 符合要求的交接双方签字, 由档案室按档案管理要求装订成卷, 对不符合要求但可弥补的由科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充实完善, 符合要求后再移交。对不可弥补的, 由科室写出说明交档案室一并整理归档。二是跨年度性资料。对一些年度内不能完成的工作, 由所档案管理委员会审核签字认可, 待工作完成后资料再移交归档。三是延续性、活动性资料。对一些延续性、活动性内容不能固定的资料, 科室每年写出总结性材料报所档案管理委员会, 所档案管理委员会逐项审核后, 形成活页档案, 由科室保管。如工作延续性终止或资料内容不再变化, 随时按程序整理归档。

(三) 档案资料的保管。

各科移交资料整理归档后, 对反映主要业务工作总体水平的资料以及在基础工作中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保存价值的档案, 原则上由所档案室统一管理。科室使用频繁或需在一段时间内集中使用的资料, 科室可办理借阅手续, 由科室保管。

(四) 电子档案的管理。

随着办公自动化速度的加快, 一些档案资料电子化速度也在加快, 所按照各项工作程序研制开发了相应软件, 对这类档案资料, 年终也需随文字材料一起移交档案室, 所档案管理委员会按标准审查合格后收集整理, 刻录光盘存档。

三、考核

严格的考核是规范档案管理, 促进工作上水平的关键。各科档案管理考核由所档案管理委员会负责, 纳入所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 从资料的收集、整理, 到档案资料的管理、使用都有明确的考核细则和量化标准。考核分为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和年终移交档案考核3种形式。

(一) 定期考核。

定期考核即是所档案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各科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检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限期改正, 并在下次检查中作为必查内容进行复查, 再次检查仍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 并按标准扣除综合目标管理得分。

(二) 不定期考核。

不定期考核即是所档案管理委员会不定期抽查科室资料,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意见, 并作为定期检查时的必查内容。再次检查仍不改正的将依照标准扣除综合目标管理得分。

(三) 年终移交档案考核。

年终移交档案时, 所档案管理委员会对各科资料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 发现不规范、不及时的, 责令其限期改正, 对逾期不进行改正或造成档案资料缺失不能弥补的, 除通报批评和按标准扣除综合目标得分外, 并取消其先进科室评选资格, 有关责任人不得评为年度考核优秀和先进工作者。

四、体会

11.简析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 篇十一

【关键词】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部分,它通过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提供为经营管理服务的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核对;会计报表的编审;会计档案的保管等。

会计凭证的填制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会计原始凭证。发票、非税收据、借据、工资单、税票等在会计上被称为原始凭证,是发生会计事项合法的书面证明。

1. 原始凭证必须有原始票据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单位名称、填制人姓名、经办人签名、接受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内容必须齐全。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单位的财务专用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人员、经办部门领导或指定专人签名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财务专用章。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当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附件,批准文件需单独归档的,应在凭证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号。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发现原始凭证有误应由开出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加盖开出单位印章。尤其注意几点: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随意涂改的原始凭证为无效凭证;要修改必须在修改处加盖原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出现金额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出具單位重开。原始凭证出具单位对于填写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开的法律义务。复印件只能作为原始凭证的附件,原始凭证遗失应取得填制单位的书面证明,并附存根复印件,确实无法证明的,由当事人写明祥细情况,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

首先会计人员必须对原始凭证的取得途径是否规范进行认真鉴别,去伪存真,防止以假乱真;必须对经济事项是否符合财政法规和会计制度,是否按预算、计划执行,有无业务合同,是否履行业务合同等进行认真审核;必须对原始凭证记载的数字是否真实、计算是否正确、有无添加、划擦、挖补、涂改的现象进行认真的审核;必须对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完备进行认真的审核。对那些不符合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不按预算、计划执行,无业务合同的原始凭证,对那些无中生有、大头小尾,内容不实的原始凭证,拒绝受理,并向单位领导报告;对金额计算有误、有涂改的原始凭证给予退回,并要求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对那些内容有误、不完整、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应及时通知经办人进行更正、补充。

2. 会计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不仅数量多,而且分散,不能全面、连续、分类地提供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科学、系统的会计信息。为了连续、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单位资本的营运、负债、权益的增减变动,合理考核单位的财务成果,分析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单位填制会计报表提供主要资料,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必须设置体系完整、组织严密、简便实用的会计账簿。为了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必须设置订本式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按照各项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采用订本式账簿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为了使账簿记录的业务具有合法性,明确记账责任,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防止舞弊行为,在账簿启用时必须在账簿的扉页上填列“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账簿启用后由专人负责,并盖有单位公章。更换记账人员时,应办理交接手续,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的姓名及签字盖章。为了使账簿记录保持清晰、耐久,便于长期查考使用,防止涂改,记账时必须使用钢笔和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红色墨水只可在结账画线、改错和冲账时使用。账簿中文字和数字书写要规整、易于辨别,不应写满格,在格内上方要留有适当的空间距离,数字排列要均匀。必须按编定的页次逐页逐行顺序连续登记,如果发生了隔页跳行,应将空格处画红对角线注销,并加盖“作废”字样。对订本式账簿,不得任意撕毁,活页式账簿不得任意抽换账页。必须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记账依据。如果发现有登账错误需要更正只能采用相应的正确的错账更正方法给予更正,主要有画线更正、红字更正、补充登记三种方法。会计在计账之后要进行对账,就是把账簿上记载的会计信息进行内部核对,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和发挥会计报表的作用,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各项指标数字必须真实准确,严禁弄虚作假、估计数字、提前结账,必须在本期所有已发生的经济业务和转账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清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会计报表的各项指标必须按照会计法、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统一计算口径,按照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勾稽关系,规定时间,准确计算填列。以免影响逐级汇总和信息反馈的时效性,为此财会部门必须科学地组织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认真做好记账、算账、对账工作。同时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会计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加强协作。

4. 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会计报表及相关文字分析材料等会计档案,应由单位会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或装订。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部门保管一年,保管期满之后,原则上应由会计部门编制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未设立档案部门的,应当在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保管。档案部门接收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整理的,应当会同会计部门和原经办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对会计档案应当进行科学管理,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积极为本单位提供和利用。会计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在不拆散原卷册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问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会计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如实地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报账、算账、记账,科学系统地对记账凭证进行登记,真实准确地编制会计报表,安全妥善地保管好会行档案。做到诚实守信,不做假账,共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的利益。另外要综合治理,加大执法力度,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不断强化财经法纪的宣传工作,强化法制环境,提高全体成员的法制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审计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制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操作程序,关键在于落实,只有落到实处,才能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得到发挥,各项经济活动才能真正按照法制化、规范化的程序进行,才能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基础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上一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集合下一篇:《排球传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