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汉语

2024-08-30

医学汉语(精选12篇)

1.医学汉语 篇一

商务汉语教学

商务汉语教学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是为在华工作的商务人士设定的课程,也是个较难讲解及学习的课程,“学”和“教”中都会出现无聊、乏味、枯燥的感觉;大家都认为学习者应该是有一定汉语基础,而又有商务汉语学习兴趣的人士才学习这一课程。

我讲授过的商务汉语教学中,《经理人汉语》《体验汉语商务篇》《经贸汉语》这些教材都比较好,也比较实用。通过这些年教商务汉语,我得到以下几点收获,总结一下跟大家分享。大家也可以登录易中文官网看免费的商务教学课程,相信对你的教学一定有好处。

首先是商务汉语的特点:用语正式(比如口语说“来”,商务汉语说“出席”)专业(像一些专业的词汇和表达法),带有中国文化烙印的表达方式,和商务思维模式等等。

适合的学习者:有一定汉语基础,来中国从事经济或商业活动的外国人,也可以是学习经贸专业的外国学生,他们或对商务汉语有使用需要,或有强烈兴趣,否则,一般不独立开设,可作为辅助学习内容来讲授。

教师的定位:任课教师要涉猎广泛,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挑战,最好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像法律,商务背景等。当然不了解专业性知识也不是不能教商务汉语,只是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做的功课比较多而已。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和广泛收集教学材料(主要是根据你教的学生,他是做哪个领域的,你就主要钻研这个领域即可)。但是,老师并不是商务专家,老师的角色是语言教学者,所以,不能苛求老师精通经济、商务、财务等等方面。对此,老师自己也应该有明确的定位,才能在教学中充满自信,并从容面对学生的问题。

教材方面: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商务教材都是针对完成基础汉语学习者的,针对零起点的很少。我给大家推荐几本教材供大家参考:《体验汉语—商务篇》,《经理人汉语》,《成功之路》,《中/高级经贸汉语》等,不错的选择还有《体验汉语—公务篇》,《国际商务汉语教程》等。

2.医学汉语 篇二

1 三峡大学医学留学生的基本状况

三峡大学医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尼泊尔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他们选择三峡大学的原因主要在于本校拥有较为完善的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和培养体制, 且学费较为低廉。其所在国家的教育体制大都是10年的基础教育加两年的大学预科学习, 然后方可进入大学学习专业知识[1]。这些18岁左右的高中毕业生大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医学留学生在本国的学习语言是英语, 一般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基于留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以及回国后需要通过本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实际需求, 医学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为辅助医学专业教学, 在留学生接受两年基础汉语教育后, 还开设了专门的医学汉语课程。

医学留学生汉语均为零起点, 囿于自身语言基础, 留学生一般要求教师在汉语基础教学阶段用英语辅助教学。虽然医学留学生学习汉语有两个功利性目的, 一是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二是临床见习和实习的需要, 但是大部分留学生并不重视汉语学习。他们认为汉语只是基础课, 与其专业课学习联系不密切, 因此大多数留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医学专业课上, 其汉语学习普遍缺乏内在动力。留学生在中国学习近4年后, 其汉语水平也仅限于应付一些简单的日常交际, 面对充满生僻医学词汇的临床实习仍然困难重重[2]。医学留学生薄弱的汉语基础将会直接影响其临床实习质量, 使医学临床专业教学实践效果难以保证。因此,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2.1 修订和完善医学留学生汉语培养方案

为了提高医学留学生培养规格, 更好地达到教学要求, 在激烈的医学留学生教育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作者结合本校发展特色制定出符合形势、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兼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多次通过访谈、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 客观认识作者所在学校医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 了解医学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 修订了医学留学生汉语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出于对医学留学生特殊需求的考虑, 确定了新的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目的, 即结合专业课的学习, 培养和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以适应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为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医学临床见习和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形式方面, 采用课上与课下相结合、集体授课与个人诊断相结合的方式。课上采取以培养言语交际能力为主的各种手段, 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投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课下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 如安排医学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结成语言学习的互助对子, 选拔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留学生汉语课外辅导实践, 提高留学生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汉语社会实践活动, 如派专车专人陪同留学生赴三峡景点进行民俗考察, 定期组织留学生观看或参加各类文化艺术表演, 激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热爱者、传播者和对华友好的一代新人。

2.2 改革和探讨汉语教学模式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汉语教学模式, 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开始实行的分课型分技能的教学模式。以往采用这种在国内各种类型的汉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 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三峡大学进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 (英语授课) 留学生招生计划名单之后, 汉语教学课时减少, 不宜继续采取听、说、读、写分技能教学模式安排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 医学专业的汉语课不可能分成读写课、听力课、阅读课等课型, 它只能是一门综合课[3]。因此, 根据医学留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不分课型的选择。

在医学留学生的汉语综合课中, 很难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各项技能均衡训练, 因此采用了任务式语言教学模式, 即以交际任务为中心, 强调听说, 认写分流。根据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任务组织、安排教学单元, 通过大量的交际性操练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通过这种“用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际中学会表达思想, 使语言知识真正转化为语言技能。为了较快地提高留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着重突出听说技能的培养, 在课堂上安排较多时间给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同时暂时降低了读写的要求。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技能以后, 开始培养这些“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认读汉字的能力, 使其掌握1, 500左右汉字, 以培养其基本的汉语阅读能力。

2.3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语言环境在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的交际环境, 而逼真的交际环境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有利于语言技能的提高。因此, 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充分发挥这种高科技媒体的作用, 为留学生提供大量通过操练学会运用语言的机会, 有效地提高了留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

利用三峡大学求索学堂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契机, 通过建立留学生汉语课程网站、上传教学资料、建设习题库等方式在求索学堂上开展网络教学与交互活动,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给留学生提供一种以探索方式学习汉语的手段。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网络的协作功能和链接功能大大增强了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改善了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现状。

2.4 建立有效的测评机制

为了检测医学留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督促学生更快地进步, 尝试对医学留学生的汉语能力作出科学的测试和评估。在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之后, 笔者就会及时通过复习、考查和考试来检验教学效果, 并通过考核诊断出来的问题调整教学计划及策略, 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考核形式灵活多变, 既有课堂提问、课后小测试, 又有期中和期末测试。为了从功能任务、语境与内容等方面考查留学生言语运用的实际能力, 我们尝试将期中测试最初的开卷笔试形式改为口语测试。如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任务或场景, 让学生两人一组完成任务, 或者通过教师与学生就某个话题直接交谈的形式检测其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应变能力等。留学生起初不大适应这种考查方式, 但经过多次口试, 发现自己的汉语交际能力大幅度提高, 留学生逐渐接受这种新的考查方式。在笔试命题方面, 避免一味模仿HSK, 强调考试必须反映教学内容、教学阶段水平。

三峡大学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现有改革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在适合该校医学留学生特点的汉语教材的编写, 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研究, 口语测试效度和信度的提高, 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良好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在地方高校国际化的新形势下,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郭亮, 李永刚.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 (2) :124-126.

[2]刘莉, 平智广, 宋红生.医学英汉双语角在医学留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4) :755-757.

3.浅析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 汉语教学 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留学生事业飞速发展,其中医学留学生数量增长最为迅速,全国已有3O多所高等院校开办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教育,这说明我国医学留学生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仍处于真空地带,是医学留学生教育的最薄弱环节。

当前来华学医的留学生,大多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周边发展中国家。这些医学留学生大都是高中毕业生,完全没有汉语基础。他们在中国学习医学,毕业后一般要回国就业。因此,在医学留学生的教学中,汉语教学历来不受重视,学生也常把汉语课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迟到、缺课现象比较严重。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汉语是外国留学生客居中国、学习医学的重要工具,对他们进行汉语教育非常必要。

一、 汉语教学是医学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必然需求

在中国学习和生活,免不了要和中国人打交道,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会英语。如果留学生不会汉语,就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而且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留学生说的英语也带有各自的语音特色,有时很难听懂,这样就造成了交际障碍。汉语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基本的生活用语,如去银行取钱、购物、用餐、看病等等,让学生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至于每次都找老师或中国朋友帮忙。只有生活上能够自理了,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

二、 汉语教学直接影响医学教学的质量,尤其对临床实习意义重大

虽然近年来医学留学生可以申请回国实习,但毕竟名额有限,大部分留学生还是选择在中国的医院实习。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会给他们的实习造成极大困难。他们无法跟病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无法看懂病历、处方,无法对疾病形成系统的认识,这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多留学生也是在这个阶段才意识到汉语学习的必要性,可为时已晚。

三、汉语教学对有志于在中国发展职业生涯的医学留学生尤其重要

医学留学生中,虽然大部分都会回国就业,然而也有一小部分选择在中国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这部分学生而言,需要有相当高的汉语水平,不仅要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的考试,还要参加中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因此,对他们的汉语教育极为重要。

四、汉语教学能促进医学留学生的管理工作

语言障碍会在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很多副作用,继而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很多麻烦。学习上,学生课堂纪律差,出勤率低,迟到、逃课等违反纪律的情况经常出现。语言障碍更使他们无法在中国医院顺利完成实习,毕业都成了问题;生活上,留学生无法与外界顺利交流,无法融入中国社会,其思维模式、行为习惯都沿袭自己的原有特征,出现很多怪异行为,有些学生甚至打架斗殴,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造成了很多麻烦。

汉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留学生能运用必要的汉语进行生活和学习上的交流,消除了语言障碍,留学生们便能快速的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不受环境干扰,开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语言上的沟通也能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服从学校的管理,自觉地遵守各项校规校纪。

五、 汉语教学促进留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文化

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等,就必须学习这个国家的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三大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唯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字到形声字、会意字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古老文种,孕育了中国人的智慧智力,铸造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语音、词汇的讲解,还是对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讲解,无不渗透着文化内涵。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不仅能帮助他们快速的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从长远来说,也能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六、汉语教学顺应当今世界潮流

目前全世界都在开展汉语教学,海外已有100多个国家的30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4000万人。汉语已成为美国第三大使用语言,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第二大使用语言。作为来华留学生,占据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有什么理由不学习汉语呢?

2007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其中第14条要求:“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这一规定再次肯定了汉语在医学留学生教育中的地位,它绝不是浪费时间,或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关乎留学生日常生活,影响医学专业课教学质量,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成功开展息息相关的重要课程。

参考文献:

[1]沈荭.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2]秦 雯.浅论医学留学生学习医学汉语的重要性[J].读与写杂志,2009,12:95.

[3]張曦.浅谈医科院校留学生汉语教学[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6).

作者简介:

4.对外汉语入门汉语听力课 教案 篇四

(汉语听力教程【修订本】第一册

第65—70页)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输入并掌握“三声+三声”、“二声+三声”变调。

2、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和交际能力,特别要掌握的句型: 选择问句“„„还是„„”、正反问句“A不A”、疑问句“„„怎么样”。

教学重点:

下列题目是重点,要多听、练、说。

1、【

一、语音语调练习】的第二题:听后跟读,使学生熟练掌握“三声+三声”、“二声+三声”变调。

2、【

一、语音语调练习】第五题的“句重音问题”。

3、【

二、听力理解练习】的第一题“听句子选问题”。

课型:

入门汉语听力课

教学方法:

听说法、提问法、复述法、选择法、听写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请学生读第13课关于【

一、语音语调练习】第五题,检查学生对句重音的掌握情况:个别读,然后齐读一遍。

2、请学生复述【课外练习】的第1题;听写所填的词语: 衣服

日用品

东西

二、讲练新课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4课。)

组织教学:发个每个学生四张卡片,分别写有A/B/C/D。做选择题时,听后,所有学生都需举牌亮出自己所选的答案。

具体讲练:(具体到每个小题,针对学生情况,可多放一遍或两遍录音。)

一、【一

语音语调练习】

第一题:选择你在句中听到的词语。方法过程:①连续放完10个小题的录音,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确定答案→②个别学生读答案,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自己的答案→③教师边说句子,边确认正确答案。

第二题、听后跟读。

提示复习:“三声+三声”的变调规则:三声+三声→二声+三声

二、过程方法:边听边跟读

第三题、听后标出句中划线词语的声调。

方法过程:①连续放完8个小题的录音,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确定答案→②个别学生读答案,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自己的答案→③教师边确认正确答案:读出词语后,说明词语的声调,如“三声、二声”。→④教师和学生齐读句子。

第四题、选择你听到的句子。

方法过程:①连续放完8个小题的录音,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确定答案→②个别学生读答案(A/B/C/D),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自己的答案→③教师确认正确答案,请个别学生分别读句子。

第五题、听句子,根据句重音回答问题。

(一)听前提示:„„还是„„

新的/旧的 辆

„„怎么样

(二)方法过程:

(逐个题目进行)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确定答案→学生说出答案→教师边说边板书听到的句子(和学生一起说,简单的句子不板书),并标出句重音,然后分析得出答案,并板书答案。

[二

听力理解练习】 第四题、听一听,猜一猜。设计意图:

听力课输入量大,在第二节小课开始先做这个类似于游戏的题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方法过程:

由于题目设计比较有趣味性,处理该题目时,每个题目根据情况,必要时可多放几遍,争取让学生自己说对答案,增强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采用“听——问——讨论——确定答案”的方法进行。

补充颜色词和水果名,请学生尽可能地说自己已经知道的。第一题、听后选择合适的提问。

(一)听前提示:箱子 重 中药

马马虎虎

(二)方法过程:

(逐个题目进行)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确定答案→学生说出答案→教师举画着“男”或“女”像的卡片各一张,分角色重现对话(学生跟老师一起说);然后分析得出答案。→针对看到的学生亮出的错误答案,提问学生或是教师直接讲解“怎么说可以选那个选项”。

第二题、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一)听前提示: 摩托车 经理

(二)方法过程(同上)

第三题、听后填空。

方法过程: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填写答案→学生说出答案→教师通读短文,板书所填答案→再听一遍。

三、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完成【课外练习】部分,下节课请学生复述【课外练习】的第1题;听写所填的词语。

课后分析:

本课不仅仅局限于听,也让学生跟读、复述、默写,以听为主,听说读写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

5.汉语角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 篇五

在这两次的汉语角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授课技巧以及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的教学对象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听力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了,能够比较流利的读课文,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也很强,除了特殊的词组,基本上不需要特别的讲解。但是通过第一次上课我注意到学生没有时间复习,所以即使已经学完了上下两册的初级口语教材,对于书本中涉及的日常用语,仍然不能熟练使用,比如我问“你姓什么”学生能回答,但我问“你贵姓”,学生则一脸的茫然,迟到也不会说“久等了”。而这些却是教材第一课的教学内容。甚至学生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仍然停留在用两、三个词一句话的状态。

第一次课我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先讲生词,然后读课文,再就课文内容提问,最后设计场景练习对话。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一直担心课文的内容太深,还有一些特殊的内容,如“甭担心”“骗你干嘛呀?”等等,担心自己解释不清楚,所以准备了大量的图片,顺带也扩充了很多的生词,好在学生很配合,也完成的很好。但由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所以授课中常常被他打断,要花很多的时间来讲课文以外的知识,以至于时间不够,最后的场景对话练习只能草草收场。所以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老师,不仅需要成为一个“杂家”,更要有良好的课堂掌控技巧,否则会被学生牵着走,而与自己的教学目标渐行渐远,以至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好像书上的东西都没有掌握,反而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表示质疑。

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汉语角的实践,我觉得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只能自己理解自己背,到底自己能不能运用,怎样举例更清楚,学生能听懂吗?对方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只能靠自己想象。而在汉语角给学生上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马上开动脑筋思考,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在汉语角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拿回课堂上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所以汉语角对于授课方法的学习理解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逐渐树立了自信,这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XX汉教中心:曹XX

6.医学汉语 篇六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自1988年9月第一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后,这一总体指导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并逐步得到体现。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领导,采取了一系列建国以来首次颁布的重大举措。

1990年6月,国家教委主任签署了12号令,颁布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随后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国家教委副主任担任。

1992年9月,国家教委主任签署了21号令,颁布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把HSK确立为国家级考试;后又于1997年8月成立了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由教育部副部长任主任委员。

1993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由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写入国家教育法规。此后,“对外汉语”便作为学科名称出现在我国正式的学科目录上。

1995年,国家教委、外交部、文化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联合向我驻外使、领馆发出了教外专[1995]653号文件,要求各驻外使、领馆在国外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把成立于1987年由八个中央部委和一所高校组成的国家对外藏语教学领导小组调整扩大为全部由中央十一个部委组成,即:教育部、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财政部、文化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1999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签署了教育部令第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设置规定》,将授予在汉语教学、汉学研究以及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学者和友人。

对外汉语教师——儿化音及数词进位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汉语的儿化韵,实际上也有相当的方言色彩。儿化韵特别丰富主要是北京方言的特点。某些儿化韵虽然被当作标准汉语而标准化了,但方言地区民众说普通话并不用。

对外汉语教师发现,不妨把儿化韵同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别作比较。美国英语保留韵尾-r,而英国英语中韵尾-r 都消失了。比较而言,美国英语象大量使用儿化韵的北京方言,而英国英语象不用儿化韵的其他汉语方言。

不过,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相比较,是美国英语比较容易学,因为比起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发音和拼写更趋一致。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汉语的儿化韵方言和非儿化韵方言,是非儿化韵比较容易学,原因有几个。一,书面语很少标示儿化韵,也就是说,没有儿化韵的方言中,文字和口语更一致。二,外国人除非去北京学汉语,他们接触的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常用儿化韵。三,就语音体系本身来说,儿化韵比起相应非儿化韵,或者是多了一个音位,或者虽然音位数目没增加,从非儿化韵变为儿化韵,要经过不那么简单的转换过程,从心理上看,运作过程比较复杂。

儿化韵,不少方言地区的人也感到难学,难把握,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是否要教儿化韵,是很值得探讨的。其实在汉语中,儿化韵真正有辨词功能的,常用词只有“这儿,哪儿,那儿”等。而这三个词,没有儿化韵的方言地区,都用“这里,哪里,那里”去代替了。此外,象“盖儿,帽儿”等等中的“儿”音在没有儿化韵的地区则换成了“子”,如“盖子,帽子”。总之,儿化韵在汉语中,其地位并不如我们以前强调的那样重要,不妨当作一种方言变体处理。

另外,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由于中国的数制是四位一段的“万进制”。这同国际通行的三位一段的“千进制”不同,因此这也是一个外国人的一个难点。当然道理上不难理解,难的是做到实际应用时的熟练。中国从事汉英口译的人员,尽管经验丰富,在商务业务中遇到大量的数词翻译仍然难以做到熟练;因为这不仅是翻译,还牵涉到换算的过程。其实,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普通话中是用“十千”代替“万”的。国内科技人员在口语中也广泛使用“10 K”这样的说法。直到五十年代前期,还有“四百兆同胞”的说法。这些方言资源,口语资源和历史资源也可以善加利用。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容许初学者用“十千,十四千,一百三十三千”来代替“一万,一万四千,十三万三千”,对于他们无疑也是个福音。当然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语”的说法,并且学生也应该知道“万”的用法;但这可以作为消极词汇和格式处理,能懂就好,说话表达时可以容许他们用“十三千”等代替“一万三千”等。到了中高级阶段再要求他们讲话也用“一万三千”等也不迟。其实,五四以来,一直有有识之士提倡取消万进制而改用千进制,以便同国际接轨。当此国门大开,钕,这一接轨似乎更有必要和可能。

7.医学汉语 篇七

由于新疆地处我国西部, 边境线长达5600公里, 加之国家对新疆的扶持和开发, 使得近年来周边国家及中亚各国选择新疆各医学院校学习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留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仅新疆医科大学目前在校生达到600余人, 已形成了本科层次每年招收至少150名留学生的规模, 还有硕士研究生班和短期医学汉语班培训班。这充分说明对新疆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前景光明, 但是一直以来新疆的医学汉语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存在很多影响留学生学习医学汉语的因素。

1 学生力不从心

新疆医学专业留学生开设汉语课时看似较多实则不然, 医学汉语教学时每周仅四学时, 而且医学专业课与汉语课同时开设, 医学专业课学习任务重, 而且都是用英语授课, 来新疆学习医学专业的主要是以巴基斯坦留学生为主, 在其国内高考成绩好的基本在其国内上大学了, 因此在这些来新疆的巴基斯坦留学生中优秀者寥寥无几, 其英语水平也不尽人意, 英语在其生活中所用极少, 授课语言毕竟不是用学生母语, 全英文的教材, 学生要完全理解英文的医学专业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必须花大力气, 下苦功夫才能掌握, 况且毕业前的临床实习要回巴基斯坦, 他们的目的只是来学习医学专业, 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今后的学业完成、回国获取医学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就业的影响很大, 鉴于此, 他们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就大打折了, 即使学生想学好汉语, 汉语对他们来说是外语学习, 需要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大量语言技能的操练, 但因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医学专业的学习上了, 没有多少精力和时间学习汉语, 大多数学生自然就力不从心了, 课上和课下的汉语学习就成了一种心理负担。上次课上讲过的内容到了下次课上提问, 几乎没人能全部答上来, 教师不得不重复讲解, 教学对策是根据学生汉语熟练程度设置不同的学制, 可以设为基础班、速成班等班种, 由学生自由选择。一般来说, 由公共汉语向医学汉语学习的过渡, 主要在第一学期完成。这一学期主要解决留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障碍, 加强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其次进入由公共汉语向医学汉语学习过渡阶段, 在语言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入与医学有关的课程学习, 加大医用语的训练:多加入医学惯用语、俗语等并教会学生使用, 最后完成由医学汉语学习向医学专业课程学习的过渡。

2 缺乏动力, 学习积极性不高

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医学汉语学习属于语言技能的学习, 若要顺利完成这一学习, 非得有动力不可, 这种动力来自学习动机, 实际上, 相当一部分留学生有学习的内在需要, 他们也想学好汉语;事实上却不能努力学习, 究其原因是缺乏学习的期待诱因。学习的期待诱因是指激起学习的内在需要的条件或满足学习的内在需要的对象。只有当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学习的期待诱因同时具备时, 才会真正导致学习行为的发生。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新疆医学专业的留学生中有些学习目的明确的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 进而取得良好的语言学习效果。相反, 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汉语的动机与目标, 他们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因而一遇到困难, 他们就产生害怕心理, 从而影响了医学汉语的学习效率, 解决的关键是在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 激发和优化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学习动机, 尤其是调动对学习汉语有抵触情绪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疆巴基斯坦留学生医学汉语学习并没有完整的学习计划, 更多的是被动地适应学校和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 所以作为汉语教师, 应该更侧重于引导他们明确学习汉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师生交流、学好专业, 而不仅仅是为了拿学历, 教师应该鼓励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多接触或与中国学生结成学习对子, 鼓励他们多交中国朋友, 多到中国人家里做客, 让留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多组织交际型或任务型的活动, 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 从而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机。

3 封闭的母语环境

近年来选择新疆学习医学类专业的人数迅速递增, 目前仅新疆医科大学医学本科学历生 (主要自来自巴基斯坦) , 临床医学各专业硕士生达到600余人。这与国内本科生在校人数比并不算多, 但完全可以构成巴基斯坦留学生母语的小环境,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这些巴基斯坦留学生不愿与汉族学生交往, 也不愿跟其有相同信仰的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交往或交流, 他们不论在教室还是在宿舍, 交流的对象还是同母语的人, 又因为本国的国情, 男生和女生不交流、不来往。学生不愿走进汉语的环境, 始终处在母语的封闭小环境中, 其结果就是虽然身处汉语的大环境里却似没有汉语的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使用, 如果没有使用机会, 那么学了也学不好, 反而会前学后忘, 不仅学生会感觉汉语学习非常困难, 老师也会感到很艰难。其实对外汉语学习中的困难主要源于它的外语特性。加之汉语不是学生的母语, 更不是医学专业学习的语言, 学生走不出封闭的母语环境。

4 后记

可以预见, 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新疆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尤其是医学专业留学生学习汉语需求的进一步增加, 新疆招收中亚及周边地区留学生的层次将会逐步提升。其次, 从国家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地区周边环境以及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等方面, 也应认识到新疆对外医学汉语教学的意义, 更应立足长远,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因此分析和研究影响新疆医学专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因素等, 无论对于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 还是对于对外医学汉语教学工作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刘润青.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2) .

8.医学汉语 篇八

【关键词】标点符号 汉语医学论文英译 逻辑

一、引言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却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忽视。相关文献如语法参考书、写作教程等也多仅限于对标点符号分别进行规定性的使用限制或建议,导致很多学生和翻译工作者不能很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且在翻译中犯下错误。(孙坤,2006)

除了硬性的限制和建议,在翻译时运用标点符号还可以用于梳理文章逻辑,从而更好表达文章内容。汉译英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是把汉语的“意合”转化为英语的“形合”,而从本质上讲,则是将汉语中内含的逻辑关系外显出来。在汉语医学论文的英译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标点符号,译文的逻辑会清晰、简洁地展现出来,而译者也无需费力气挖掘逻辑关系进而措辞。

二、如何在汉语医学论文英译中巧妙利用标点符号

笔者与国内某知名医院的医生有过合作,帮助他们翻译过一些医学论文。在翻译过程中,笔者有感于标点符号在体现英语逻辑方面的优势,先举几例,试作分析。

例1

原文:该疗法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上具有因地制宜,操作方便,便于观察的特点,在床旁即可完成,无需冒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且不影响其他科室的相关治疗,是急重症创面早期治疗的优先选择。

译文:The treatment is easy to be in line with local circumstances; simple to operate and observe,it is carried out at the bed without running the risks of anesthesia and surgery; and the therapy doesn’t affect other therapies administered by other departments,indeed a better option for the early treatment of acute severe wound.

分析:通读原文,可以发现,原文只是将疗法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罗列,在文章内容的划分上并没有做太多的考量,如此置于汉语语境下倒也合理,因为汉语的优势更多在语言的工整,而非其逻辑性。但如果就此照葫芦画瓢,按该行文思路则会译出一个英文大长句,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原文的内容分析划归清楚,为英译过程打下基础。经过观察和思考,根据相关性原则,笔者将“因地制宜”、“操作方便,便于观察的特点,在床旁即可完成,无需冒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且不影响其他科室的相关治疗”各看作为一个内容模块,在分别翻译后再以分号连接,后再以“急重症创面早期治疗的优先选择”收尾。译文如上文所示。

在此,建议用分号连接三个内容模块,而非句号。一方面是因为原文只是众多内容的一部分,如用句号连接,那么该部分译文会以几个整句示人,分量会显得过重,也显得零碎。另一方面,用引号相接,也让“indeed a better option for the early treatment of acute severe wound”这样一个同位语给读者一种总结上文的感觉。

例2

原文:考虑存在广泛腹腔内感染,引流不畅,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遂行NPWT治疗,持续模式,压力125mmHg。

译文:With generaliz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poor drainage and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NPWT in the continuous mode with its pressure at 125 mm Hg was administered.

分析:汉语是一门叙述性的语言,原文依据时间通过“遂”这样的词眼,按照先后顺序将内容叙述出来,也符合本身的特点,而英语强调更多的则是逻辑,故在翻译时不建议按照汉语的思路行文。对比原文与译文,可以看出,笔者破解了原文中句号的限制,通过借助逗号,将第一句话处理为译文的一个成分,将时间先后顺序化解为因果关系。

三、结语

诚然,上述示例也能够从写作角度进行阐述,或借助分句合句法这样的翻译技巧去分析,但译者在对汉语医学论文进行英译时,也完全应该有意识从标点符号这一角度去突破,学会利用分号、冒号、逗号、句号等等各种标点,以求加强译文质量。总而言之,译者要谨记汉英两种语言在逻辑性的重大差异,诉诸、开掘多种手段完成“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参考文献:

9.医学汉语 篇九

以下是我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对学生乐观、友好。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年纪还小,爱玩。这是孩子的天性。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大呼小叫,要耐心向其讲解;更不能垂头丧气,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心理,懈怠教学。

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课下和学生做游戏,关心、爱护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又可以学到许多泰国风俗习惯。

二、适当学习一写泰语。

上汉语课时,适当讲几句泰语,学生会感到老师很有才气,对他们的语言很尊重,这样就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中秋节时,我用泰文写出了“中秋节”和“月饼”这两个单词,学生个个鼓掌称赞,学习兴致高涨。其实,这两个词的泰文书写,我是上课前才请教的泰籍老师。

三、找出中、泰文化的相似点。

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和“九皇圣会齐斋节”吃斋是中泰文化中都有的。这样当节日到来时,拿出来给学生一讲,学生立马就明白了,省时又省力。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兴趣点,循循善诱,积极引导。

在教学中,汉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注意观察各个学生,总结他们的优缺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五、赏罚严明。

对于上课注意听讲、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对于扰乱课堂秩序、学习成绩差的学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 生,要适当惩罚。

如我在教学中,对书写好的学生,在其本子上画一个笑脸,而在书写差的学生的本子上画哭脸。又如,对于考试分数高的学生,我在全班公开表扬。对绘画画的漂亮的学生,在班里粘贴他们的作品,并为其拍照。

六、绘画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因素。

我在学校的绘画课上,让学生画哪吒、黑猫警长、孙悟空、葫芦娃以及奥运福娃,这样既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中华文化的熏陶,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七、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图片教学;实物教学;视听教学。

视听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典音乐及流行音乐、舞蹈的教授、中国武术的放映及教授等等。我在教学中,每周让学生听一次中国音乐,如中国十大经典古曲。两周教学生一首中文歌曲,如《甜蜜蜜》、《找朋友》、《世上只有妈妈好》、《茉莉花》等等。一个月播放一次中国功夫,如太极拳。

10.盼达汉语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 篇十

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语言点

(1)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老是的用法)

(2)我觉得你还是带她去一次。(还是的用法 再的用发与又的区别)(3)千万别耽误了(千万的用法)(4)我不清楚(清楚的意思与用法)(5)我上星期带她去过了(上的意思和用法)

二、教学环节:

(1)领读课文(2分钟)

(2)讲解课文(以课后习题为主,意味理解全文)(8分钟)

(3)解决教学目的(20分钟)

A、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

老有经常的意思,老是不舒服就是经常不舒服的意思,但在语气上比经常强,应重度。后经常加形容词或副词,有时也加动词。

ex: 人家老(是)提前完成工作,我们呢!(加副词)

他老(是)问别人借钱。(加动词)

三、拓展训练:

老的另一种用法。老后加名词,表长久的,ex:他是我们的老主顾了。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

B、我觉得你还是再带她去一次。

a还是,副词,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还表希望,有“这样办比较好”的意思。此句中,还是再带她去一次,说明带她去医院这个动作的继续进行和再去医院比较好的意思。ex:你明天还是再去试试吧!

今天天气还是很好。(昨天天气就很好)

B再,副词,表示一次又一次,有时候专指第二次。再带她去医院就是继续第二次带她去医院。

ex:我明天再来!

四、拓展训练:

“再”表示将来时,动作还未发生,“又”表过去时,指已经发生过的事。表示已经重复的侗动作用“又”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再”。

ex:这本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

C 千万别耽误了

a千万,副词,务必,一定的意思,但语气比一定婉转。表恳切叮咛。

ex:天冷了,千万要记得添衣服啊!

B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ex:手续繁琐,实在耽误时间!

D 我不清楚

清楚,三个意思,一是,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二是对事物了解的很透彻,三是了解明白。作动词用,就像此句中,我不清楚就是我不了解不明白的意思。ex: a记得要把工作交代清楚。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

b 他的头脑很清楚。

c 这件事情的经过他很清楚。

d、我上星期带她去过了

此句中的“上”是前的意思,上星期就是前一个星期的意思。((4)请两个同学读课文。

(5)同学两人一组读课文。(5分钟)

(6)请同学看提示说课文,单独说、一起说。(10分钟)﹍(7).听说练习和总结(5分钟)(8)布置作业

造句:老是,清楚,耽误,

选词填空:他明天要﹍(再,又)来这儿。

他昨天﹍(再,又)来这儿 把下列陈述句改为一般疑问句 1今天天气很好。2你感冒了。3他很忙。4 今天下雨了

11.国外汉语热遭遇“汉语教师荒” 篇十一

位于华盛顿州的应用语言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美现有27个州在小学、初中或高中设有汉语班,全国至少有12家公立和私立院校采用汉语普通话教授主要课程。在阿拉斯加州,一些学生们用汉语称呼老师;在伊利诺伊州,学生开始学用汉语算术口诀,念着“一加一等于二”;在马萨诸塞州,就连一些幼儿园的孩子也在练习标准的汉语普通话发音。

据报道,汉语教学热潮部分由居住在美国的华裔家庭推动,因为他们希望自己子女学习掌握祖先的语言。但是,越来越多的美国非华裔家庭让子女学习汉语,成为汉语热背后的主力军。

相对于庞大的学习汉语人群,在美国能够教授汉语的师资力量就显得相对薄弱,绝大部分学校缺乏优秀的汉语教师。于是,开设更多中文学校,以及在更多学校中开设更多汉语课程,成为急切需求。

根据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在美国的中小学,参加汉语课程的学生人数已经从2000年的5000人一下子增加到了现在的5万人。2004年,美国大学委员会开展了一次调查,希望了解各个学校是否有兴趣进行高级汉语课程和考试,及IC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结果共有2400所学校表示有兴趣,但是其中大部分学校在同时也表示,他们几乎聘请不到老师来进行汉语教学。

3年后的今天,汉语教师荒仍是美国“汉语热”潮流中最大的问题。美国首届全国汉语教师大会于今年3月在旧金山召开,一些学校的管理人员提出了到中国寻找合适的汉语教师的计划,他们认为,中国有十多亿说普通话的人,应该能够找到有任职能力的教师。

美国媒体称,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美国许多老师开始意识到本国学生在外语方面的弱势。在中国,有2亿学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通过教学计划系统学习英文,而在美国,人们过去对汉语却一直缺乏重视,突然重视中文更是暴露了美国对语言教育基础建设的严重不足。据亚洲协会估计,在2015年将有5%的美国学生学习中文,那时需要5000~7000名汉语老师。但现在美国只有500~700名汉语老师,如不采取措施,届时的教學缺口将会非常大。

12.医学汉语 篇十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的三十多年,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联系空前密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大, 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 全球汉语热近年来进一步升温。

据统计, 截至2011年, 在华外国留学生人数超过29万, 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逾4000万。目前有100多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汉语列入中小学教学内容。中国已经在105个国家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所孔子课堂, 注册学员约50万人。 (1)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 就学汉语吧。”《时代》周刊曾经用这句话来形容全球兴起的“汉语热”。不少有识之士断言,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汉语将成为世界上强势语言之一。

目前在法国, 越来越多的法国学生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学习中文, 学中文成为了年轻人之间的一种风尚。据法国教育部2012年3月公布的数字显示, 今年学习汉语的法国中学生达到了3.3万人, 其中29605人在法国国内的中学, 另有3100名在海外480所法语国际学校。全法还有1.6万名大学生和2000名小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汉语学习。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强调, 汉语在法国的流行是因为大家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了汉语的重要性。她说:“在上个世纪, 很多法国年轻人想去美国, 但现在, 他们想来中国。你能看到的是, 有很多的法国人来中国工作、旅行。因此, 中文对他们来说非常有用。” (2)

澳大利亚总理朱莉娅·吉拉德2012年10月28日发布了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白皮书。她指出, 每个澳大利亚孩子都应该学习汉语、印地语或其他地区性语言, 因为澳大利亚的未来与“亚洲世纪”的崛起密切相关。 (3)

近年来, 韩国汉语教学取得了空前发展, 汉语已成为除英语外第二大外语。汉语教学日益升温, 如今HSK (汉语水平考试) 应考者人数和在华留学生人数均居世界各国首位。

在德国, 中文已经是许多州中学的会考科目, 德国大学里的汉学系受到人们的青睐。

美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六年内拨款13亿美元支持汉语教学的推广, 加强中小学的中文教育;同时, 汉语也将成为高等就业考试的科目之一。目前, 美国汉语教学呈现新的趋势 (4) , 汉语教学已经由学校走入民间, 汉语教学不仅在教室里进行, 也开始在网络上进行。汉语教学利用了最新的科技。网络教学的潜力非常大。学习汉语的人不仅限于在校学生, 一般社会人士由于工作需要也开始学习汉语。不但前往中国工作的人士需要学习汉语, 有机会跟中国游客接触的许多行业的人士也会开始学习汉语。汉语学习者的年龄渐渐提早,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教学的理念与方式已经赶上了其他外语教学的潮流。教师的水平及教学的质量正在提升。

输出文化, 推广语言, 提高软实力, 是各个国家竞相开展的国家行为。虽然世界上汉语热不断升温, 但我们要冷静地看到, 在文化输出上“西强我弱”的态势并没有更大改变, 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大文化推广力度, 竞争态势更加激烈。

近年来, 法、美、英、德、西班牙、俄罗斯、日、印、韩等国家都更加重视各自语言的国际推广, 纷纷调整推广战略。目前法国在中国也已设立14个法语联盟分部;美国提出要在我国高校中建立“美国角”;英国文化委员会雄心勃勃提出到2015年要让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讲英语;德国歌德学院宣布“复制”孔子学院建设模式, 与各国大学、图书馆等合作建设德语中心;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与西班牙教育部成立合作联盟, 加大在全球推广西班牙语的力度;俄罗斯前不久停办了15个英国文化委员会分支机构, 要求今后与各国对等开展语言推广;日本宣布加紧在海外增建100个“日语中心”;印度推出“甘地学院”发展计划;韩国大力推行“世宗学院”…… (5)

面对如此复杂的态势, 中国政府如果不顺势而上, 就会落后于其他国家, 从而失去国际竞争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 大力支持汉语国际推广工作。2005年以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做出近130多次重要指示和讲话, 并在出访期间多次出席孔子学院活动。2005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温家宝总理重要批示:“建议教育部按照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 综合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的有关问题。”2008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总结讲话中指出, 要“稳步推进孔子学院建设, 促进汉语推广”。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6]17号) , 教育部在此基础上颁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教外专[2006]27号) 。一系列指示和措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汉语推广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国家的重任落在我们的肩头, 历史机遇摆在我们面前。

汉语国际推广重点在落实, 关键在师资。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可持续发展, 弘扬中华文化, 需要一大批合格的具有教学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师资。目前汉语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国家汉办近期提供的数据表明, 全球汉语教师缺口将超过400万人。其中, 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尼、中亚五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急需大量汉语教师。马来西亚汉语教师缺口超过9万人、印度尼西亚缺口超过10万人。非洲、阿拉伯地区、南美也有相当数量的汉语教师需求;而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 也希望在汉语教师输出方面得到中国的帮助。

李长春同志指出:“汉语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或者说是捷径。我们要抓住全球‘汉语热’这一契机, 从战略角度加以谋划。当务之急是解决‘汉语教师荒’, 要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结合起来, 加大培训力度, 研究相应配套政策, 增加投入, 努力满足‘汉语热’不断升温的需求。”刘延东同志也指出:“要加大培训力度, 打造合格的教师和管理队伍, 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高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技能。”

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汉语及外语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和世界文化知识及其异同, 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 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 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知识, 具备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

汉语教师缺口大, 就目前情况而言, 采取培训和培养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是解决中文教师短缺这一瓶颈问题的有效方法。现在国内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专业, 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生, 将来从事汉语教学工作。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出基础扎实、素质良好的汉语教学及研究人才, 但其局限是周期较长, 还远远不能解决当前教师紧缺的燃眉之急。对现有汉语教师或希望从事汉语教学事业的有一定教学基础的教师或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的途径。培训的途径有多种, 可以将学员请进来, 教师也可走出去, 还可以采取网络、多媒体等形式实施远程培训。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尽快建立起一支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具有较高外语水平、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较熟练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对外汉语专职教师队伍。而完成这个庞大的任务单单依靠有限的高等院校是不行的, 我们还需要动员具有汉语教师培训能力的社会力量参与, 这样才能尽快培养出大批合格的适应汉语国际推广要求的汉语教师。

参考文献

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 《世界汉语教学》, 2010年第1期

刘珣《关于汉语教师培训的几个问题》, 《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2期

上一篇:出海散文随笔下一篇:后勤部校园文化建设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