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分析报告(精选8篇)
1.畜牧业分析报告 篇一
杨家埠旅游开发区畜牧业发展调研情况报告
为了了解目前开发区畜牧业的生产情况,最近开发区畜牧业分管人员深入部分畜牧养殖场和养殖户进行调查,就国家发展畜牧业的扶持政策、畜产品价格、饲养成本、疫病情况以及养殖户担心的问题进行了座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畜牧业生产调研报告。
一、开发区畜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继续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市场变化,通过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受政策扶持和市场价格拉动的共同影响,畜牧业呈现出效益大幅提高、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截止目前,全开发区畜禽饲养总量达 只(头),肉蛋奶总产 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共累计发展规模以上养殖户 个,各类标准化养殖场
处。
(一)认真落实国家对生猪和奶牛的各项扶持政策 去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猪和奶牛生产的扶持政策。一是发放能繁母猪补贴和奶牛补贴,每头母猪和奶牛分别补贴50元和500元。2010年我开发区能繁母猪存栏 万头,奶牛存栏 头。二是全面开展了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三是积极启动现代农业生猪项目建设。
(二)生产效益随市场价格出现波动
生猪价格曾一路飙升,上涨到17.2元/公斤,但今年,活猪价格呈下滑趋势,目前活猪价格约为10.8-11.2元/公斤,猪粮比价为6:1,略高于盈亏点5.5:1。按照自繁自养模式核算,饲养一头商品猪需成本1100元,毛收入基本为零,由于无利可图,养猪户补栏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三)生产后劲明显增强
受饲养方式改变和我市发展畜牧业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现代规模养殖、圈舍养殖已成为开发区畜牧业发展的主线。在畜牧业生产上,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饲养量大。二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三是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科学饲养等技术已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四是对农民增收作用增强。一部分人已经靠发展养殖致了富,过上了小康生活。养殖业已从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开发区畜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草食动物饲养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缺乏搞精深加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设备和能力,在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草食动物饲养的产业化程度比鸡鸭饲养的产业化程度低。整体上看,畜牧业的科技含量还不高,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科学养殖素质低,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粗饲料秸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目前开发区的畜牧养殖业仍是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偏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制,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散养户和小型猪场的疫情高于规模场,主要原因是散养户和小型猪场饲养条件差、管理不到位、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一些疫病,如口蹄疫、腹泻、猪瘟等还时有发生,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隐患。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禽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长,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畜产品质量不过硬,生猪出栏率、肉牛出肉率等指标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要求。
2、草食动物饲养总量低。草食动物无论是饲养总量还是产品产值都在全开发区畜禽饲养的“大盘子”中处于十分弱小的位臵。当前我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进入一个新阶段,消费结构也由原来的以粮食产品为主正逐步向绿色无公害肉类产品(特别是草食动物产品)转变,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牛羊类产品需求与当前牛羊饲养总量偏低之间形成了一对比较现实的矛盾。
3、标准化饲养场数量少。调研时,我们发现,由于受投入资金和建设用地制约,全市 个牛羊饲养场(户)中,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的仅有 个,而且在所有饲养散户中75%以上的养殖户都是从事3-5头或者10只左右的牛羊饲养,养殖相当分散,多数是在自己家中饲养,养殖技术相对落后,粪便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离规模化、标准化饲养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4、科技兴畜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农户特别是散养户总是满足于传统的畜禽品种和养殖方式,学习和接受科学饲养方法的意识不强,饲养场地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着严重的人畜混居现象;饲养技术落后,舍不得投入,“穷养牛”现象比较普遍;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员的设备简陋,操作技术水平急需提高,畜禽品种改良得不到有效推广。结果造成专业户饲养和普通农户饲养,同样是搞牛羊养殖,有的年年滚动发展、规模欲做愈大,有的是年年萎缩,生意越来越小,难以持续经营。
5、畜产品质量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动物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这是制约畜产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市场竞争的瓶颈。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重、难度大。
三、养殖户担心的问题
一是市场风险。养殖户进行很大投入的同时,担心会不会出现市场饱和,肉价下跌,给养殖户造成损失。
二是疫病风险。如果防疫工作跟不上,时常造成很大的损失,不少养殖户都经历过这方面惨痛的教训。
三是资金缺乏。不少养殖户想扩大生产规模,苦于缺乏资金。养殖户从办理贷款到款项到位,需要较长的时间,耗费很大精力,还难以办成,甚至要专门有一个人办理贷款事宜,常常因为资金不到位而错过了投资机会,所以宁愿高息借钱,也不愿意跑贷款。另外养殖户感觉利息太高,造成了养殖成本的提高。在贷款这一事情上,养殖户希望,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能否限时办理,另外政府在扶持养殖户的政策中能否增加一些无息贷款或者低息贷款。
四、关于我开发区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在畜牧业发展上,我开发区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我开发区气候及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产量可观,饲养资源充足,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很多畜种都能适应我开发区的气候。二是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逐渐增多。三是人力资源充足。可为发展畜牧业从规划、选种、生产、品种改良、疫病监测防治、饲料搭配、产品加工、质量鉴定、销售等多方面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应注重从舆论、政策、执法、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认识。我开发区是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粮食种植水平较高,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克服传统思维方式的约束,牢固树立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战略任务的思想,进一步跳出“种粮稳、稳种粮”的圈子,实现由种粮为主导向畜牧业为主导转变,实现畜牧业由家庭副业向主业的转变。
3、加快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步伐。针对目前扩产无地的实际,本着集约集聚和便于管理的原则,下一步应重点在畜禽养殖业用地方面出台倾斜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鼓励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小区建设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主体进行自主建设;二是可以吸引社会投资进行建设,投资方负责建设小区并配套完善水、电、路、厂房、仪器设备等各项基础设施,探索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建议按照“谁入住、谁受益、谁负担”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吸引众多散养户搬入小区进行集中饲养。
4、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服务和管理功能,尽快成立畜牧养殖服务中心。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及时把国家和省市各级的养殖业发展政策传达到养殖户手中。二是完善品种改良体系。不断增加品种改良网点,加大品种改良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三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防疫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认真抓好官方兽医服务。聘请兽医专家组成诊疗服务中心,负责区域内养殖户的畜禽诊疗。着力解决养殖户看病不及时和看病质量难保障的问题。四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快速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及时把养殖信息、价格信息、购销信息、资源信息、产品信息等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养殖户。五是完善购销体系。积极组建专业养殖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在供种和销售上为养殖户提供便利。六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狠抓畜牧技术培训,结合农时季节,采取定期不定期形式,聘请资深专家举办培训班,采取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和办班培训等形式,加强同农业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促进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5、突出龙头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按照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要求,不断加强龙头组织建设,要让龙头发挥桥梁纽带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经营机制上,强化龙头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饲养场+农户”等经营模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发展途径上,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外资建龙头。
6、突出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畜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一是狠抓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对畜牧企业的生产管理不断进行规范,保证其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对进入市场的种畜、饲料、兽药、疫苗等要加强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销售领域。
7、突出规模饲养,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一是立足实际,建立养殖基地。以场户带群体,以群体促规模,不断扩充饲养总量。二是加强规模饲养场建设。坚持政府给政策创造环境,发展民营畜牧企业,支持、鼓励农户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建设饲养场。三是加快小区建设。改变过去分散饲养的模式,兴建各类养殖小区,壮大养殖规模,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想办法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积极引导养殖场(小区)按照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准入城市的要求,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努力实现产销对接。
8、加快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开发、技术信息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
9、进一步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从调研的情况看,广大饲养户都有扩大再生产的强烈愿望,但是牛羊饲养不同于鸡鸭饲养,它的周期相对较长,而且投资成本较高,规模小则无效益可言,规模大就会面临资金制约。当前银行信贷资金一是贷款门槛高。需要抵押或担保,耕地、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用于抵押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农民普遍缺乏抵押品或者是担保人;二是贷款额度小。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的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就调查掌握的情况看,多数在1万元左右。下一步,建议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对畜禽饲养业主的贷款门槛,尽最大可能的增加农户的贷款额度。
10、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的招引力度。要依托现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积极采取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通过合资合作、技术嫁接等方式,重点招引与牛奶加工、肉牛(羊)加工为主的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和扎堆优势,进而辐射带动我开发区畜牧业特别是牛羊饲养业进入产业化经营的快车道。
2011年4月 日
2.畜牧业分析报告 篇二
1 生猪生产平稳发展
一是数量合理增长。预计全省生猪存、出栏1 647.2万头、2 745.0万头, 同比增长3.9%、3.5%。
二是新的生产周期波幅明显收窄。全年生猪价格有8个月高于14.0元/kg, 有4个月低于14.0元/千克。猪粮比价有5个月高于6.0:1;有7个月低于6.0:1, 但处在5.9:1~5.7:1之间。从全年看, 规模场每头育肥猪平均亏损50元。考虑到2011年生猪效益偏好的影响, 今年生猪生产虽然处于亏损状态, 但在新一轮的生产周期价格波动幅度明显收窄, 亏损水平显著降低。在2007~2010年的生产周期中, 生猪最高月平均价为16.4元/kg, 最低月平均价为9.2元/kg, 最大变化幅度为77.4%, 高价期平均价格为16.1元/kg, 亏损期平均价格为10.4元/kg, 平均波幅为54.8%;在2011年开始的生产周期中, 相应指标分别为19.6元/kg、13.7元/kg、43.1%、18.2元/kg、14.1元/kg、29.1%。最大波幅和平均波幅分别收窄34.3个百分点和25.7个百分点。在两个严重亏损期中育肥猪分别亏损200元和50元, 变化巨大, 这个周期生产更趋平稳。
今年生猪比较平稳主要得益于:一是规模养殖水平提高达到60%, 规模产能主导作用凸显。二是科学监测预警, 指导生产发展平稳作用凸显。三是政府关注适度, 生猪生产自身规律作用凸显。
2 鸡蛋生产回归合理
预计到年末业务统计蛋鸡存栏2.8亿只, 同比下降3.4%。
受2011年特别是6月以后蛋鸡高盈利水平的刺激, 以及蛋鸡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 2011年下半年蛋鸡生产超常发展。据业务统计, 2011年末全省蛋鸡存栏2.9亿只, 同比增长7.4%, 增幅明显超过前3年的水平, 造成2012年上半年鸡蛋供过于求, 2月到7月 (除6月外) 蛋鸡价格在6.6~7.2元/kg, 生产亏损严重。8月以后鸡蛋价格恢复到8.4元/kg以上的正常水平, 主要是部分养鸡场根据生产变化, 提早调整存栏数量, 下半年全省产蛋鸡实际减少2 000万只, 鸡蛋由供大于求到供需基本平衡。
今年鸡蛋价格、蛋鸡效益回归合理由年初预计的10月提早到8月, 主要得益于:一是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大, 自身应对市场变化、合理调节的能力强。二是2月发布了预警信息, 对生产指导作用大。
3 肉鸡生产平稳发展
预计全年肉鸡出栏6.8亿只, 同比增长1.5%。
今年肉鸡收购价格基本处于略高于9元/kg的低水平上, 同比有9个月低于去年, 肉鸡生产受到成本上升、收购价格下降的双重打压, 效益下降到1~2元/只, 是近年来的最低水平。但生产比较稳定。
主要得益于:全省肉鸡产业化发展、组织化运行水平高。全省肉鸡90%以上组织化生产。肉鸡组织化生产有三种模式:一是加工企业自建基地;二是饲养合同鸡;三是经纪人 (鸡头) 组织生产。由于生产按计划组织, 受市场波动冲击相对较小。
4 奶牛生产快速发展
预计全省奶牛存栏35.2万头, 同比增长6.3%, 奶牛生产增速居各品种之首。
2012年由于奶牛生产成本提高12%以上, 而奶价同比增幅7.0~8.5%, 产奶牛头均效益同比减少1 000元左右, 效益下降到合理水平下限的2 000元。
在效益下降、部分省 (区) 奶牛减少的情况下, 我省奶牛生产保持较快发展, 主要得益于:一是生产方式转变效果凸显, 标准化规模养殖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全省累计建成配套设施完善、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标准化养殖场 (小区) 1 373个, 比其他省早3年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能。二是龙头企业拉动。近3年来, 沈阳辉山乳业集团自建了每个存栏规模3 000头牧场46个, 去年下半年以来已从国外引进奶牛3.7万头, 对全省奶业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5 肉牛生产趋稳
预计到年末全省肉牛存、出栏分别为337.8万头、289.7万头, 同比下降0.3%、增长2.8%。
今年以来, 一方面肉牛及牛肉价格处于较快上升通道。牛肉由年初的38.8元/kg上升到12月52.2元/kg, 逐月同比增幅21.1%~33.2%;架子牛价格由年初的18元/kg持续上升到26元/kg, 育肥牛由17.3元/kg上升到23元/kg, 母牛达到8 000~10 000元/头, 增幅分别达到30.8%、24.8%和5.0%;牛肉价格逐月同比增幅均超过20%。另一方面肉牛存栏小幅下滑。
肉牛存栏小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肉牛生产周期长、投入大的影响, 母牛散养户积极性不高, 养牛数量不足, 牛源供给偏紧。二是养牛效益不高。由于舍饲圈养, 饲料、人工等成本大幅上升。肉用架子牛价格上升所带来升值空间基本被成本抵消, 体现在生产者上的效益没有提升, 架子牛育肥期获利水平一直维持在多年来的800元左右水平上, 散养母牛效益3 000元左右, 规模集中饲养母牛略有盈利。
肉牛下滑幅度减小、生产正在趋稳主要得益于:一是肉牛及牛肉价格正在走出长期偏离实际价位的误区, 向合理方向回归, 效益虽然尚未完全在饲养环节体现, 但传递出了养牛利好的信号, 调动了规模养殖场 (户) 的积极性。二是辽育白牛开发的拉动。三是生产方式转变明显加快, 规模养殖由单一的育肥向兼养饲养母牛转化的趋势明显, 据调查, 存栏100头以上母牛的规模养殖场达到171个。
6 养羊生产企稳回升
预计全省肉羊、绒山羊存栏332.9万只、406.0万只, 同比分别增长2.8%、1.0%。养羊生产结束了连续2年的下降趋势, 企稳回升。
今年以来, 羊肉价格都在50元/kg以上, 同比增幅达到38%以上, 肉羊收购价格在25元/kg以上, 绒山羊羯羊价格达到28元/以上, 同比上涨15.4%。虽然由于舍饲生产成本提高, 架子羊集中育肥效益仍然停留在50~60元、饲养1只肉羊和绒山羊母羊年获利600元的相对偏低水平上, 但优质母羊供不应求, 价格高企, 如较好的绒山羊当年母羔达到1 600元/只以上, 生产者积极性较高。
3.畜牧业分析报告 篇三
关键词:畜牧业;中医学;研究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90-02
西医中所添加的某些化学合成药物往往会造成牲畜中的中毒作用,很有可能将药物中的某些成分残留牲畜体中,进而将牲畜污染,进而影响到人类的食品卫生健康等。由于集约化、规模化饲养,畜禽更加容易受到群发疾病的影响,而根据上述的中医的特性,中医在畜牧业中的发展是长足的,为中医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传统的医学平台,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更好地为畜牧行业服务,更好的为畜牧业做出贡献。
1 畜牧业中医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专业人员的匮乏以及没有专业的中医学体系对畜牧产业进行指导调控,这就是畜牧业中医学的发展现状。近年来,西医的长足发展已将中医挤下畜牧病害防治的发展平台。从相应角度上来讲,中医和西医都具有较强的优势,西医调控的更加快捷,中医则更加中庸、没有副作用,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医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显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是很大,专业人员的缺乏造成了畜牧业缺乏中医的指导。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建立一种自我的中医调控价值体系,对症下药,及时治疗,将西医的一些特性转变成中医的发展要求,扭转西医的霸主地位。
2 畜牧业中医学的发展对策
2.1 构建自身畜牧业中医学发展调节控制体系
首先应该针对自身的发展来确定中医学对畜牧业的调节控制体系,认清在畜牧市场中所占有份额以及自身的发展状况;其次从采购方来构建经营畜牧的数量以及中医所需要的整体的调节控制体系。针对中医的特性,适时建立一种中医的价值体系,将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论治观运用到畜牧业中来,使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及时灵活地根据市场畜牧发展的销售状况,对畜牧业市场进行分析,确定较为不可控的变动因素,从而及时应用中医来对畜牧业中确定的各个品种的进行预防治疗,严格控制对畜牧养殖中牲畜的病害发病率,做到及时治疗,及时控制。同时还应根据季节对牲畜进行数据统计,针对以往的发病形式以及发病率的历史的数据,以及市场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每个品种进行严格的中医把控,尽量做到药不多,但要治本。与此同时更方面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度的把握好医药采购的不均衡等因素,控制医药成本,适时用药,继而在相应方面还应建立自我保险储备机制,防止在牲畜发病时中医药的断货。
2.2 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
中医学在畜牧业中应该迈出一大步,阔步进入现代化,同时也要对自身进行一定的改革,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将西医中的一些症状及其程度的发生频率作为基础数据,以效率差作为权重,采用一定的数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计量,给畜禽进行专业的中医治疗,使得中医的诊断指标更加规范化。
2.3 建立畜牧业中医学专业人员储备库
对于畜牧业来说,需要更多的畜牧业中医学专业人员对畜牧业进行专业而及时的指导,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畜牧业中医学专业人员的储备。对于中兽医学的发展要求来说,要有更广、更深的发展,就应建立合理适当的专业人员培训环境。要在根本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理念及在教育培训中适时采用“中西并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式,让从业者更加专业,同时吸收两者之长,这不仅使得传统畜牧的中医学发展更加现代化,还使得中医学实现多元化的发展作用,为引进专业人员的整体高素质奠定基础,进而能更好的适应畜牧行业的发展要求。
3 小结
畜牧业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对于现在所经历的畜牧行业来说,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医所调制的实施效果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影响,但近年来随着西医以及西方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快速发展,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发展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西药中因较大量的激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的等成分,导致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日益凸现出来, 而中医药品具有残留少等优点。中医的研究和开发来替代西医中的某些药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新世纪的中医在畜牧业中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由于中医发展的滞后性,这就需要畜牧从业人员打好基础,建立自己的畜牧业中医发展体系,及时适量做好牲畜的疾病预防,吸取西医中精华部分,与中医相结合,防范可能出现的病害风险,这不但不会影响中医学的发展要求,反而会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升值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 雯.我国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探讨[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2] 韩志辉.中兽医学在家畜传染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7(1):15-16.
[3] 张泉鑫.畜牧业的变化趋势与中兽医的调整发展[J].中国兽医杂志,1997(1):39-40.
4.畜牧业发展潜力分析 篇四
畜牧业发展潜力分析
摘要:近年来,河南畜牧业生产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主要畜牧业生产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然而畜牧业的.发展并非是无限制的,它受到物产资源、人力资源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那么,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河南省畜牧业是否存在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以及如何促进这种潜力变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从饲料、劳动力资源、资金、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对此进行研究.作 者: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课题组 作者单位:期 刊:中国统计 PKUCSSCI Journal:CHINA STATISTICS年,卷(期):,(2)分类号:
5.生态畜牧业调查报告 篇五
业的调查
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农业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XX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如何使畜牧业进入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已经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新课题。为此,XX县从畜牧规模化养殖入手,在推行“一场(养殖场)一池(沼气池)一园(绿色无公害农业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现将其做法和启示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XX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主要做法
(一)审时度势,依托资源,创新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XX县是畜牧生产大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是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近年来,该县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在12万头左右,被中国奶业协会命名为全国牛奶生产强县。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人畜混居、养殖分散、产品竞争力低、畜牧业污染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畜牧业发展,同时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也不相适应。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后,面对遭受严重冲击的奶牛养殖业,XX县认真审视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产业生态循环,建设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的发展思路,变被动为主动,因势利导,对该县XX牧场“奶牛集中寄养”和XX种猪场“猪沼菜内部循环”等生产模式进行了及时地总结推广,探索实践出“一场一池一园”的生态畜牧发展模式,带动农业走上“优质、高产、高效、安全”之路,促进农村经济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二)科学规划,政策扶持,促进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化。一是科学规划高效生态园区建设。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实际,在XX镇、XX镇等畜牧业发达地区,规划建设西南部现代农业高效生态园区。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场15座,存栏奶牛2万头、生猪2万头,园区周边村牵牛出村率达到90%以上。同时,以规模养殖场为依托,建设一批大型沼气池,可为5000户农户提供燃气;建设绿化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发展高效生态种植设施大棚蔬菜5000亩。通过园区示范辐射带动,全县循环模式的规模养殖场达到30家,畜牧业基本实现规模化养殖。二是大力支持规模养殖场入区建设。在对入区规模养殖场落实上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政府积极帮助养殖场协调用地,对园区内3条主要道路统一实施硬化,完善了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为规模养殖场入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通过对入区养殖场给予贷款贴息、引导加工企业与养殖企业对接等措施,鼓励养殖大户和社会能人入区建设规模牧场,吸引周边散养农户出村入区集中养殖,建设绿色优质牛奶基地。目前,区内已建成XX、XX等8家规模养殖场,占地1527亩,存栏奶牛7000头、生猪1万头,落实财政贴息贷款1000万元。三是积极创新奶牛集中饲养模式。园区采取托管、寄养,实行“六统一分”集中养殖模式,即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品种改良、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机械挤奶、统一档案管理和利益分成,实现了“三退三进”(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小区、进入市场),改变了传统的人畜混居生产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畜牧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目前,该县已把“六统一分”作为规模养殖场建设的准入标准,由畜牧部门统一审核、审批,凡场址、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控制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许兴建。
(三)典型带动,种养加结合,实现畜牧产业发展生态化。各规模养殖场全部按照“一场一池一园”的模式建设,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与龙头企业结合、与沼气池建设结合、与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结合),走生态循环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乳品企业、养殖场、养殖户及社会的互利多赢。一是规模牧场建设与龙头企业结合。在生态园区内,由县畜牧部门派出专门技术人员驻场指导,实行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饲养过程的全程监管,保证奶源质量。同时,重点扶持日消化鲜奶600吨的XX乳业加工项目建设,实行“公司+基地”的模式,牧场机械化挤奶厅全部由奶制品企业托管,企业对牧场鲜奶收购全程监控,按保护价进行收购,实现了规模场与企业的对接,消除了规模场的后顾之忧。二是规模牧场建设与沼气池建设和绿色蔬菜种植相结合。该县规定,所有规模牧场都要配套建设一个1000立方米沼气池,发展100亩绿色蔬菜生态种植园,规模场产生的粪便和牲畜脚下废弃物全部入池发酵和无害化处理,所产沼气供应养殖场及周边农户使用,沼渣改土、沼液灌溉施肥,发展有机绿化无公害蔬菜种植,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三是以典型带动推进“三结合”发展。该县以XX牧场和XX种猪场为典型,确立了家庭养殖集中寄养模式和农业内部循环生产模式,通过典型示范,区内所有养殖场均按“一场一园一池”模式进行设计施工建设,有效地带动了散养户牵牛出村进场。其中,XX牧场奶牛存栏已达1900头,其中寄养900头,第一座500立方米气池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所产沼气除满足牧场需要外,还可供120农户生活用燃气;XX种猪场的1500立方沼气池已建完,正在进行燃气入户施工和绿色设施棚菜也将施工。目前该县以畜牧养殖业为龙头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循环化的现代生态农业格局已具雏形。
二、发展生态畜牧业带来的效益
1、规模养殖场效益可观。以存栏2000头奶牛的规模养殖场为例进行测算,产奶牛数1200头,每天产奶20公斤/头,产奶天数300天,牛奶单价2.8元/公斤计算,核算奶款2016万元;产幼牛1200头,收入180万元,牛粪收入25万元,(XX乳业托管牧场每公斤得0.3元管理补贴共得补贴216万元,)扣除饲、水电费人工费、配种、固定资产折旧、租地费、资金使用费,不是寄养养殖场的年纯收入为364万元;若全部是寄养的,年纯收入约105万元。
2、寄养奶牛农户养殖效益提高。寄养农户在不负担养殖场投资的情况下,却能享有养殖场的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等技术保障,降低了散养奶农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鲜奶的高品质带来高效益。据测算,目前,规模养殖场单头奶牛每天平均产奶量比散养高1.2公斤,鲜奶销售价格比散养每公斤高0.25 —0.50元,奶牛平均泌奶天数比散养多18天;每头奶牛入场寄养比散养年效益高约1600元。
3、生态效益实现最大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解决了原有的人畜混居的问题,集中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等经过沼气池处理后在园区内循环利用,基本做到“内循环、零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达到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据测算,建设一个1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每年可处理粪便和污水5.4万吨,年产沼气50万立方米、沼肥3.4万吨,除满足本场的用电、取暖和种植需要外,还可供应周边农户使用,年可增收节支30万元。
4、种植效益明显增加。100亩设施种植园全部使用沼渣、沼液施肥灌溉,年可减少化肥成本近2万元,同时可使蔬菜产量增加20%,并实现了无公害有机生产,价格可提高20%左右,收益十分显著。
三、XX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启示
启示之一,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有效途径。生态畜牧业上促畜牧规模养殖、中联新能源开发,下带种植业提效,直接带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科学优化。XX县依托大中型养殖场,发展沼气产业,建设特色种植业园区,推进新能源利用和种植业集约经营,不仅解决了畜牧业污染和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同时又降低了种植业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从滦县实践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农业布局和生产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农业发展方式也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经营转变,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现代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增强了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启示之二,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但农村脏、乱、差现象还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养殖业发展较快的专业村,村内牲畜粪便乱堆、粪水横流、蚊蝇乱飞,村庄环境污染严重,农民生活环境较差。养殖业出村入场(区)后,实现了人畜分离,村庄干净了,加速了新农村建设。同时,集中养殖又为养殖废弃物统一处理提供了场地和空间,规模养殖场通过建设大中型沼气池,以牲畜粪便和污水作为沼气原料,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直接杀灭了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所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取暖,再将沼液、沼渣追施农田,不仅使资源在循环中提高了利用率,而且实现了局部区域内的配套生产、循环共生。发展生态畜牧业,已是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
启示之三,发展生态畜牧业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该县XX牧场存栏的1900头奶牛中,有900头为寄养,按一头寄养奶牛年增收1600元计算,该场一年就为农民增收144万元。目前,该县散养奶牛年收入在3500元左右,通过集中寄养可为养殖户年增收45%以上。同时,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降低了购买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支出,提高了种植业产品的销售价格,也促进了农民增收。此外,大中型沼气池的建设,又在清洁环境的同时,又节约了农民的生活成本,可以说,XX县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为XX市特色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启示之四,发展生态畜牧业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基础性保证。XX县对各规模场严格实施计划免疫制度,对各种动物重大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有效地杜绝了防疫难和漏防的现象;实施驻场兽医制度,通过建立健康养殖档案,对养殖对象进行登记备案,加强了对生产投入品的管理和监控,实现了规模养殖场受控管理,保证了养殖对象的健康稳定;实施规模牧场机械化挤奶厅加工企业托管,鲜奶即时检测、定点收购,消除了加工企业奶源的质量风险。同时,种植业又把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从源头上保证了投入品的安全,促进了农业的标准化发展。
四、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1、推广生态畜牧模式,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XX县的作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因此,有关部门应对XX县和其它县(市)区在规模养殖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及时发掘和总结,培植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带动养殖大户、奶站经营者、社会能人建设规模养殖场和散养畜禽“出村入场区”,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环境。在规模养殖场建设中,要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解决建设资金和标准化技术不足以及产品销售等问题。要以规模养殖为龙头,把农业各个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建立“1+2”(规模养殖加废弃物开发利用和标准化种植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各个环节的利益。
2、破解用地难题,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实施载体。一是开拓思路,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用地双赢。利用粮食产量低、质量差的沙坨地及荒坡、荒滩地,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畜牧业的示范区和规模养殖基地,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二是运用政策,统筹解决畜牧业用地矛盾。将畜牧业用地指标明确列入农业用地的总体规划,与农业用地在政策上同等对待,每年可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畜牧业用地。大力推行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结合的养殖方式,在耕地、山地、园地、林地中建设相应的配套规模养殖场,形成“园中有场、林中有场”的新格局,实现养殖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三是创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解决规模养殖用地。加强土地流转交易体系建设,引导农民以租赁、转包、互换、入股等形式,将土地向规模养殖场等集约化经营集中。探索土地“预流转”机制,由村组为载体与土地承包农户预先签订流转意向,在未正式流转前,土地仍由原承包户经营,当有统一经营能力的规模养殖场后,再与农户签订正式流转合同,由规模养殖场按合同每年向农民支付租金,搭建起土地流转与规模养殖的合作平台。
3、健全两个机制,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好规模养殖场与养殖户的利益分享问题,是实现散养“出村入场区”和规模养殖业发展的关键。XX县XX牧场实行奶牛全托模式值得推广。该场由专家和经济师对每一头牛一年的效益进行评定,并形成合同。寄养农户在不负担养殖场投资的前提下,享受养殖场的基础设施、技术保障,在取得稳定的收益的同时还降低了养殖成本;对于规模养殖场,在没有投入购牛资金的前提下扩大了养殖规模,取得了规模效益,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这种养殖户接受、投资人受益的模式,实施难度不大,推广起来较为容易。二是投融资机制。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管理规范、设施先进、带动作用强的规模养殖场和合作社的给予信贷支持,可通过联户担保、生产设施抵押等多种形式,降低门槛,扩大授信规模。同时,创新财政支农的渠道,可由财政牵头成立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为规模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一定额度的信用担保,农发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可依据担保发放贷款,贷款单位加入养殖业保险,形成以财政担保(组建担保公司)为平台、以信用体系为基础、以养殖保险为保障的金融支农新机制,彻底破解规模化养殖的资金制约。
6.县畜牧业生产调研报告 篇六
县畜牧业生产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养殖业生产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畜禽水产品产量和畜禽水产品质量都有较大提高,但由于禽流感及全国经济放缓危机的影响,养殖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现根据调研情况,将我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分析如下:
一、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整体上看,畜牧业的科技含量还不高,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科学养殖素质低,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粗饲料秸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目前全县的畜牧养殖业仍是以农村小户养殖为主,大规模化养殖比重偏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制,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小户和小型猪场的疫情高于规模场,主要原因是小户和小型猪场饲养条件差、管理不到位、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一些疫病零星发生,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隐患。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禽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长,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畜产品质量不过硬,生猪出栏率、肉牛出肉率等指标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要求。二是畜禽结构仍不太优化。畜禽饲养量虽比较稳定,但不能有效向上突破,特别是肉牛、肉羊产业层次较低,在养殖规模和饲养水平上都应进一步提高。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动物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这是制约畜产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市场竞争的瓶颈。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重、难度大。
二、养殖户担心的问题。一是市场风险。养殖户进行很大投入的同时,担心会不会出现市场饱和,目前,猪价虽然上涨超过盈亏平衡点,如果稍有波动,就有可能下跌,将会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二是疫病风险。如果防疫工作跟不上,时常造成很大的损失,不少养殖户都经历过这方面惨痛的教训。三是资金缺乏。不少养殖户想扩大生产规模,苦于缺乏资金。养殖户从办理贷款到款项到位,需要较长的时间,耗费很大精力,还难以办成,据了解,几乎无人从金融部门贷到了款。所以宁愿高息借钱,也不愿意跑贷款。另外养殖户感觉利息太高,造成了养殖成本的提高。在贷款这一事情上,养殖户希望,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能否限时办理,同时政府在扶持养殖户的政策中能否增加一些无息贷款或者低息贷款。
三、关于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1、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应注重从舆论、政策、执法、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一是完善品种改良体系。不断增加品种改良网点,加大品种改良服务力度,加快建好县级良种繁育场,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健全规范防疫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三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开辟国内外信息网络的通道和窗口,建立畜牧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反馈市场信息,逐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四是完善购销体系。积极组建专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在饲料、兽药、良种的供应和畜禽及其产品销售上为养殖户提供便利。五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狠抓畜牧技术培训,结合农时季节,采取定期不定期形式,聘请资深专家举办培训班,采取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和办班培训等形式,加强同农业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促进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并在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开辟专栏,讲解畜禽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饲养水平。
3、突出龙头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按照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要求,不断加强龙头组织建设,要让龙头发挥桥梁纽带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经营机制上,强化龙头组织 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饲养场+农户”等经营模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发展途径上,扩 大招商引资范围,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外资建龙头。
4、突出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畜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一是狠抓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 设。二是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对畜牧企业的生产管理不断进行规范,保证其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对进入市场的种畜、饲料、兽药、疫苗等要加强 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销售领域。
7.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篇七
关键词:甘肃平凉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策
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而且还带动了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平凉市崆峒区畜牧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畜牧业的科技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化经营和结构不断优化, 而且当地的家禽产业、畜产品加工、饲料兽药生产规模都位列该市乃至全国的前列, 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1 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
1.1 畜牧业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针对全国范围而言, 畜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 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但是其发展历程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种植行业相比, 畜牧业具有投资小、回报快、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相关技术易于掌握等特点, 因此, 其在振兴农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成为推动农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1.2 畜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我国农产品从以前的短缺, 到现在的供求平衡, 这些都要得益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尤其是畜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畜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 以尽快的速度实现三元结构。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转化, 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振兴了当地的农业经济。
2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2.1 农牧结合的生态发展现状
农牧结合已经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确保农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 开展畜牧业, 利用畜禽的粪便来肥沃农作物, 建立一个种养结合的畜牧业发展之路。最近几年, 加快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是通过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来实现的, 这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导致生态环境失衡, 自然资源过度浪费。因此, 根据实际情况, 坚持与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合理的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畜牧业推动了区域化生产的发展
我国不同的地区其经济条件和畜牧业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尤其是饲料水平、饲养成本、饲料生产状况、畜禽生产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 对平凉市畜牧业进行合理的区域化布局, 以尽可能发挥区域化生产的优势, 促进当地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 从而实现了平凉市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效的缓解了畜牧业生产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 实现了各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平凉市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平凉市崆峒区是甘肃省最大、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其畜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 要想更好的推动该地区畜牧业发展, 就必须建立一套明确的发展战略思想。下面将会对平凉市畜牧业发展中的不足进行全面分析, 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应对策略, 以更好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促进平凉市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1 需要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
平凉市崆峒区政府部门对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该市政府的大力帮助下, 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 平凉市各个部门坚持“正确领导、依靠科学、果断处置、依法防治”的方针, 有效的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 在畜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平凉市政府部门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
3.2 加快畜牧产业化的进程
平凉市崆峒区畜牧产业化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这就需要从各个环节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平凉市的产业化体系。主要从扩大规模化养殖、健全畜产品流通体系、培育新的畜牧企业、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入手。提高畜牧业的经营范围、扩大饲养规模, 可以有效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并对其他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还可以根据该地区项目建设需求, 尽快培养一批有潜力的畜牧业养殖大户, 引进或培养一批企业化管理人才, 尽可能打造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畜牧业养殖基地。
3.3 加强畜牧业的动植物防疫和食品安全
要想更好的推动平凉市畜牧业发展, 就必须具备一套健全的疫情监控和警报系统, 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理的目的, 而且还要具备应对突发性动物疫情的处理能力。同时, 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合作, 定期进行相关技术交流, 努力建立一套系统性的疫情防范体系, 从而降低动植物疫情的发病率。加大对兽药和饲料的管理力度, 坚决打击在兽药或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的行为, 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 对平凉市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的分析, 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 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措施, 以更好的推动平凉市畜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桂兰.中国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畜牧兽医, 2011, 4 (05) :34-35.
[2]尤全胜, 刘风民.滨州市特色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东畜牧兽医, 2012, 4 (07) :49-51.
8.畜牧业分析报告 篇八
关键词 畜牧业;绿色供应链;生态环境;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大省,对河南省畜牧业绿色供应链的应用进行研究即为站在科学发展的理念下推动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给消费提供绿色无公害的畜牧业产品。对河南省畜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相关建议,能够提高畜牧业的附加值,实现产业效益与企业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1 畜牧业绿色供应链内涵
畜牧业供应链主要就是指畜牧生产到畜牧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畜牧产品供应商、屠宰加工企业、畜牧产品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等市场主体所形成的链条。畜牧业绿色供应链是指与畜牧业和畜牧产品密切联系的产业集群,需要在畜牧業原料获取、产品包装、仓储和运输等各个环节中,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达到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的目的[1]。
2 河南畜牧业绿色供应链应用情况
2.1 绿色计划
绿色计划是畜牧业绿色供应链中的首个环节,其直接影响着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性能[2]。绿色计划内容主要包括采购决策、屠宰方案的选择、产品包装设计、确定回收计划等。绿色计划在河南畜牧产品生产各个环节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实行了统一的规定,以保证生产出符合环境保护需求与安全卫生标准的畜牧产品[3]。
2.2 绿色采购
绿色采购环节是从源头对河南畜牧产品的安全卫生进行控制。绿色采购不但可以满足群众对环保畜牧产品的需求,而且能够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从而给供应链上的企业主体带来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例如,畜牧养殖户要采购耗料少、肉质好、健康的养殖品种,购买农药残留达标、营养配置科学的添加剂与饲料。屠宰加工企业要购买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畜牧产品进行屠宰加工。
2.3 绿色饲养
畜牧业中绿色饲养是保证河南省畜牧产品达到相关标准的重要步骤。绿色饲养要重点关注污染控制和卫生等问题。例如,饲养场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便于疫病防控;饲养场内局部要合理,并且配置完善的粪污处理设备;保证饲料与饮水的卫生,所投入使用的饲料与饲料添加剂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与要求。养殖场的大气、土壤与水质都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畜牧业的养殖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绿色食品动物卫生标准》来保证养殖过程的卫生,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保证畜牧产品质量的目的[5]。
2.4 绿色屠宰
屠宰环节是决定河南畜牧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清洁屠宰以及对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如在屠宰环境中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疫病爆发和环境污染。绿色屠宰主要做到:屠宰场选址要合理,禁止建立在居民区,建设需要满足国家相关规范[6]。屠宰过程中要选择科学的屠宰工艺与恰当的加工方式,并保证畜牧产品加工要符合国家相关屠宰操作规程,使畜牧产品屠宰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在屠宰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例如,在生猪待宰阶段需要使用大量水对其进行清洗,而在屠宰完成后也需要使用清水对其进行清洗,预估每头猪在屠宰过程中需要使用0.5 t水来进行清洁。因此,在绿色供应链中要对废水进行绿色环境处理,以便让废水在经过处理后可以继续被屠宰过程所使用,以实现生态环保,循环利用的目的。
2.5 绿色配送
河南省畜牧业绿色配送就是要使用专用的畜牧产品运输车辆,禁止与其他化工产品、有害物质混合运载,要使用冷藏车辆,尽量保持畜牧产品的低温运输环境。尽可能选择绿色汽车行驶绿色通道,降低汽车运输过程中的排放量,降低运输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7]。
2.6 绿色回收
在河南省畜牧绿色供应链中绿色回收是最后一个步骤。在绿色回收过程中,必须禁止对环境造成损害[8]。畜牧业绿色供应链是指对饲料生产、畜牧养殖和屠宰加工等环节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进行生态回收处理。针对畜牧业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废弃物进行无公害处理。例如,绿色回收主要为将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畜牧产品要立即进行无害销毁,避免再次流入市场[9]。另外,绿色回收还包括对饲养与屠宰过程中所产生的污物进行回收。例如,可以将其进行发酵处理产生利用或生产沼气利用[10]。
3 结语
近几年,河南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不单单有效保障了畜牧产品的充足供给,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促进了畜牧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了畜牧行业的绿色环保目标,绿色供应链在河南畜牧业中的应用有助于河南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华.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2):83-85.
[2]朱庆华,田一辉.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0(5):723-727.
[3]朱庆华,窦一杰.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6):86-95.
[4]张汉江,吴娜,唐维.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06(5):241-244.
[5]庞燕,王忠伟,汪洪波.低碳经济环境下钢铁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J].企业经济,2011(2):66-68.
[6]肖亮.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流通模式及运作流程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109-112.
[7]方美玉.饲料企业供应链管理中供、产合作模式研究[J].湖南饲料,2010(6):25-27.
[8]张可,柴毅,翁道磊.猪肉生产加工信息追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0(4):332-339.
[9]万龙,腰文颖,宋世辉.从肉牛业及其参与者的视角看中国农业的转型(下)[J].中国动物保健,2008(11):107-111.
[10]王爽.我国乳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模型优化[J].中国经贸导刊,2012(8):4-6.
【畜牧业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廉江市畜牧业调研报告08-10
一季度莱州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07-18
畜牧兽医社会实践报告09-21
畜牧业统计工作总结07-03
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09-17
畜牧业发展的机遇及对策08-02
县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09-01
畜牧业成为吴起农民脱贫致富09-10
嫩江县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10-16
大悟县畜牧业发展规划(20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