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2024-06-28

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精选9篇)

1.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篇一

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几点认识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教育局 冯新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第一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第一次明确将“数学活动经验”列入课程目标中。修订完成的《课标》修订稿这样阐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作为课程目标进一步被明确,地位进一步凸显,等同于“双基”。所以,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应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教学目标之一切实予以落实。但是在我们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是什么现状呢?无论是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还是学校的教学评价中,无论是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还是大量的课改论文专着中,都很难见其踪影。原因很多:其一,《课标》中虽然明确提出“数学活动经验”课程目标,但缺乏必要的解释说明,教师对其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理解不深。其二,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为课改新鲜事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三,数学活动经验不像事实性知识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感觉无从下手。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数学活动经验”这一课程目标的粗浅理解。

一、《课标》为什么要提出“数学活动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

1.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诸方面。素质教育落实在数学教育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数学观的变化,最为重要的是数学活动论的兴起。数学活动论认为:应该从多维度来看待数学的本质。数学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活动,不应该完全等同于这种活动的产物。(举例:比,不要仅仅把“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个概念本身看作是数学,还应该包括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个概念的过程,这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数学活动论代表人物尼斯甚至说:把数学只看作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认为数学是某些权威所提出来的一些东西,那是很危险的。《课标》提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的一种科学语言;数学是人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数学活动论的观点,怎样来理解“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句话呢?我们是否能仅仅把那些死板的数学结论看做是数学吗?这是作为基础教育基础学科的数学的本质吗?应站在不同角度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涵义。站在语言的角度,我们就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并会运用这种语言去交流,去表达。站在工具的角度,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站在文化的角度,我们要让学生真实的体验这种文化,深深的爱上这种文化。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能促进其数学素质不断发展的有关数学的经验,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的数学。

3.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重要代表人物就是杜威。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这种改造和重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二、对数学活动经验本质的基本认识

通过前面的论述,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对于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老师们可能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对数学的真正体验。它不仅仅是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有关数学事实的感性认识,更是自己在真实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有关知识观念、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过程、数学语言以及情感态度的一种综合的感性认识,实际上这种认识也是以结构的形式存在的,绝不是简单的事实性知识,这就是学生数学素质的原型。但是我们又很难给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确切定义。但我们可以理解,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学习的主体―学生提出来的,它只属于特定的学习者自己,所以具有学习者的个性特征。

2.实践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离开活动过程这一实践形式是不会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

3.发展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在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对学习对象的一种经验性认识,是非严格理性的,而且还可能是不正确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是可变的。

4.多样性。由于活动经验具有主体性特征,所以受学生已有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已有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学习同样的内容,经历同样的数学活动,每一个学生仍然可能具有不同的经验。

三、如何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1.重视过程性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与传统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明确了过程本身就是课程目标,即必须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并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识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

2.设计好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做数学”

从课程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离不开数学活动。什么是好的数学活动呢?课标中也给我们指出了几种小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方式: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等。

本人认为,一个好的数学活动除了要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外,一定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创设现实的、鲜活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二是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抓住数学的本质。三是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充分思考,充分交流。

现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数学活动,本人认为整体上存在目的不很明确,流于形式,学生交流有所欠缺,不到位。交流基本上还是个别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项交流,而且老师所关注的就是把重要的数学结论说出来,一旦学生说出来,哪怕是第一个学生说出来,老师大加赞扬,这个数学活动也就万事大吉。学生也养成了习惯,交流的时候非常注意揣摩老师想要什么答案,所以学生尤其是反应快一点的学生,往往一下子就能说到点子上,即使自己还没弄懂也要配合老师,老师也不管其它同学是否理解。

3.采用多种方法,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留心观察和认真收集学生有关数学活动经验的信息,及时收集信息。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倾听学生的真实声音。仔细倾听学生的思路想法,仔细分析学生的作业,适时地有针对性的点拨、启发、引导。使用好成长记录袋。引导学生养成撰写数学日记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及时评价、指导。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看不见,摸不着,很大程度上老师不能在课前完全预设,更多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现场生成。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养成一种意识和形成一种能力:让学生多感官充分参与“做数学”,充分思考,充分交流,在动态中机智有效的利用现场生成性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炼、积累、总结提升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2.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篇二

1. 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如在器械体操的教学训练中,有的学生或因未掌握动作概念,或因身体素质差、技术基础差,或因生活中有不顺心的事,致使出现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等现象,练习时可能动作不准确,或完成不了动作。这时教师应该耐心指出学生动作不正确的原因,及时演示正误动作对比示范,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他们就会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完成所学动作;反之,如果教师粗暴地指责或讥笑、讽刺、挖苦学生,就必然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或产生逆反心理,对教师产生反感,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在出现这种情绪时进行练习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如从单杠、双杠、高低杠摔下来)。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尤其是对一些基础较差、体质较弱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帮助和支持。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感情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得有味,欲罢不能。

2. 游戏教学要注重实效性。

在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的情况下,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练习,学生能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在枯燥的运动技能教学中,适当加入体育游戏,就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掌握体育运动技术技能也将会变得较为轻松。而且有的游戏内容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相近,通过游戏的比赛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对完成教学任务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例如,在跑的教材中,动作单调,枯燥无味,学生厌倦,且容易疲劳,但若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辅助游戏活动,如“蛇形跑”、“男女生追逐跑”、“十字往返跑”、“8字弯道跑”等,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乐此不疲,但体育游戏教学要注重实效性。

游戏内容的安排应根据游戏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参加人数、场地、器材、游戏时间等方面选择锻炼效果较好的游戏,另外游戏要较有趣味,富有吸引力,简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佳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游戏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人数较多时,应少选用费时过多的轮流比赛性游戏,而尽量选择每人有均等活动机会的游戏。如游戏“篮球传递比赛”利用的时间少,对男女同学都适用,而且均有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的机会。选择少用器材少变换队形,组织教学时间少的游戏。如游戏“反口令练习”,不用器材,队形变换少,趣味性高,不但减少组织教学时间,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效果。游戏的选择要简易、活泼、自然,富有竞争性,不得费时。如游戏“第三个是多余的”,方法简单,动作自然、活泼,竞争性强,在准备活动中,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把身体活动开,达到锻炼身体、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结合教学实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练习机会均等。游戏的竞赛性较强,分队对抗是游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分队时,注意各队实力要相当。要尽量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参加。如“老鹰捉小鸡”之类的游戏,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可变换形式。游戏中“老鹰”每抓住一只“小鸡”时,由“小鸡”升格为“老鹰”,原来的“老鹰”变换为“母鸡”,原来的“母鸡”降为“小鸡”。这样循环练习,可保证学生练习机会的均等。

3. 教师对学生练习要放得开,收得回,收缩有余。

有些课教师虽然放开了,但放得不够大,学生的练习也是在教师的思维下进行活动,根本体现不了学生的自主性,有些课教师放开了,学生练习的气氛活跃了,但教师又很难收回。课前教师要设置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进行练习,在练习当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自主性练习。

4. 探究与合作要运用恰当。

有些时候教师可提示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其实在教学中,学生能够自己完成任务的就不必进行合作,当学生自己完成不了时,就一定要进行合作。合作不是一种形式,而要真正为教学服务,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学生进行探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或通过小组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能够理解问题并灵活运用。在练习中学生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就不需要探究;学生经过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短时间内得不到结果而最终能够得到问题答案的也不要进行探究,这样会浪费学生宝贵的练习时间,这样的探究留在生活实践中会更好。学生经过讨论回答不出的问题,也不需要探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问题。

5. 通过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篇三

一、提高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的难点在于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材、教法和学法上均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原有的范畴。其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教材的开发为主要形式,追求开放、民主和宽松的教育环境,倡导课堂由教室、校园拓展到自然和社会。这就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和师资力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校长对课程的充分理解和高度重视;没有一支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的教师去落实,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就会失去最基本的保障。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在“无本”。“尽信书,不如无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是“三级课程”管理: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对落实国家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学校负责针对学生和本校实际,组织人员开发出具体的活动内容,并针对活动内容制定出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流程、实施针对性评价等。

为了使该课程的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课程的岗位培训和督导评估。学校也可以成立综合实践课程教导组,负责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主题活动的开展予以系统安排和指导。教导组还可以与政教处和少队部紧密协作,将课程实施与第二课堂和团队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学校要对任课教师在工作量量化和活动经费上予以支持,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切实有效地开展。

二、挖掘地方资源,形成校本特色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翰无垠,采珠撷精传承弘扬应成为我们的常规动作,然而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课程领域,更符合校情、学情和师情,更适宜培育个性校园文化、形成校本特色,也为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江西铅山县境内自然矿藏、人文历史资源极其丰富,有三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二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座全国第二大铜矿永平铜矿,还有众多名山胜水名胜古迹,为此我们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走遍铅山”系列课程;铅山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北宋状元刘辉、南宋名相陈康伯、明代首辅费宏、清代著名文学家蒋仕铨、我国两弹元勋黄祖洽、我国动物遗传学和动物行为学奠基人陈桢等均出自铅山,为此我们开发了“铅山人”系列课程;铅山自古八省通衢,贤人圣士留连忘返,唐宋诗人王驾、朱熹、王安石、陆游、杨万里等人都曾客居铅山并留下过千古华章,这些华章历经千百年的渲染与沉淀,至今仍荡涤灵魂、撼人心魄,为此学校组织教师查阅大量史料,精选其中的诗词,配之以精美图片,赋之以时代内涵。对部分无从查证的诗词,组织专家进行考证和商榷,有些诗词的背景和注释甚至是初次整理、首次公开,终将校本教材《诗画铅山》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终老铅山,其现存620多首辛词中,在铅山写成的就有300多首,学校结合县政府重点建设工程“辛弃疾主题公园”开发了“寻踪辛弃疾”课程,并在校内设立了“辛词墙”。学校在整理铅山籍的被誉为继汤显祖之后的又一位“东方莎士比亚”的清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蒋仕铨的资料时发现,我国现存的蒋公雕像几乎没有,于是查证了关于蒋仕铨的大量史实,设计并请人制作了蒋公雕像矗放在校园里,让师生尊崇敬仰见贤思齐,令菁菁校园儒风浩荡,成为学校的独特的文化景观。

目前,学校已开发了“百草园”、“魅力电影课”、“娃娃学铅山党史”、“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活动课程和校本教材十六本,并制订了课程计划,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定教材、定课时、定教师、定评价”的管理和考核,取得明其德、启其智、铸其魂、卓其能之效果。

三、提高实践能力,健全人格魅力

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灵魂,要培养健全大气的人,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让社会成为我们的课堂,让大自然成为我们的校园。

学校课程教导组指导开展了“学做铅山小吃”、“古镇惠济河的治理”、“寻访名人踪迹”、“走进畲乡,学唱畲歌学踢蹴球”、“探究江南四大书院-鹅湖书院”等系列乡土文化课程,还和政教处、少队部、社区联合开展了“城乡小伙伴变形计”、“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走进工业园”、“走进新农村”、“认养绿化带”、“今天我是小交警”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课例《动物的家》在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中播出。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把能力和快乐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了有孩子气的人,自然天成的人,有责任感的人,思想阳光、人格健全的人。

4.对城管文明执法的几点思考 篇四

在城市管理中,由于城市执法人员和执法对象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法律意识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所以引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较突出,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和执法队伍的声誉。作为城管执法的主体,城管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就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究竟怎样做到文明执法?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寓教于管

教育和管理在城管执法中犹如鸟之两翼,不可或缺。教育就是通过必要的宣传、恰当的引导和耐心的说服,使行为人把个体的自然行为转变到遵守社会规范和公共行为上来;管理则是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参与社会生活,使社会每个成员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达到整体和谐统一。显然,教育是通过内在思想管理人,管理则是通过外在的约束教育人。教育应落实到管理之中,管理应上升为教育,才能相得益彰。如果教育与管理结合的文章做得不好,其结果必然是教育失去了管理这个依托,落不到实处;管理缺乏教育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支持,就显得被动、僵化,使人难以自觉地接受。

执法实践表明,绝大多数违法、违规者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执法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行之以法,工作做到家,违法、违规行为是会得到纠正的。这里的关键是执法不伤其理,不失其真,不矫枉过正。只教育不处罚、以教代管,该纠正的不纠正、该罚不罚,对违法者听之任之,这都是执法不严、玩忽职守的表现;态度生硬、行为粗暴、以罚代管,甚至搞“以邪治邪”,就违背了文明执法的基本要求,不但不能纠正违法行为,而且会激化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面对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巨变,城市管理工作既要强化管理职能,亦要强化教育职能。教育职能除了针对被教育者,还体现于教育者自身———执法者必须首先受教育。只有努力探索寓教于管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赋予城市管理工作以深厚的人文内涵,形成互助互利、健康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才能奠定文明执法的根基。

二、德法兼治

城管执法部门深感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市容市貌脏乱差现象的整治。究其原因,显然存在一个市民的不良行为意识问题。要清除市民的不良行为意识所带来的城市污染,城管工作者有必要努力构建公民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重视德治与法治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研究与应用。

德治是一种倡导性的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生活在城市的人,确立规范的社会意识形态,选择符合公共利益的行为方式。法治作为一种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关于这一点,在有关城市管理的专业法律法规中体现得最为普遍。由于德与法各自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尽相同,所以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实行德治与法治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同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行为人因思想意识的差异造成的公共危害亦有所不同,或故意,或过失,或无大妨碍,或殃及一片。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善于区别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德治要求重视分析影响人行为的诸多因素,从认知、情感、意图等方面入手,通过教育、引导、示范、政策措施等多头并进,端正行为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认知态度。德治比教育高出一筹,它把个别行为上升到带倾向性的行为意识,然后实行综合治理,以期达到治本的目的。

加大德治的范围和力度,也要注意对德治价值的期待不能无限拔高。倘若执法部门对违反公民道德准则的行为听之任之或仅仅停留在一般劝阻的层次上,如果大量的不道德违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禁止,实际上就是对恶的鼓励和对善的打击。在赏善罚恶不力、不明甚至颠倒错位的情况下,任何道德教化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城市管理严格执法是法治的集中表现,一方面,执法人员必须秉公办事,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另一方面,执法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搞“态度处罚”、“关系处罚”、“人情处罚”,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罚、处罚有据。

三、堵疏结合

城市管理针对一个时期的问题进行专项整顿或综合治理,作为一种强制性手段,不仅必需,而且是一项带有经常性或不可懈怠的执法任务。比如取缔非法、扰民的早夜市、影响交通的占路经营和游商浮贩、违法乱贴乱画小广告等,必须严查布控,加强“堵”的力度,不然行为人将通过最便捷、成本最低的获利方式,在自利行为的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滑向有损社会公德的一边。在城管监察实际执法中,就有被取缔的违法者作出可怜状,以博得过路群众的同情,造成一些市民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产生“不文明”的错觉;也有部分市民对取缔非法早夜市持抵触情绪,增大了执法管理的难度。对于应该实施强制性措施的执法,执法人员应该理直气壮、秉公执法,否则就是失职。

然而,城管执法中许多牵扯到违法违规者的生存问题,很多占道摊点、烧烤、违法搭建都是下岗职工和外来民工维系生活的直接经济来源。随着利益分化和利益群体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人口增多趋势必然给城管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城管执法亦应关注和重视那些自由流动群体的利益,把制约权力和维护人的合法利益融为一体,实行堵疏结合。你纠正退路进室,总得有室进;你纠正车辆乱停乱放,总要规划场地,有停车的地方;你取缔游商浮贩,总得给以此谋生的人提供一个买卖的摊位,如此等等,不能只“堵”不“疏”。

城管监察队伍充当着文明使者的角色。惟有城管执法人员确立了对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的绝对权威和完全信仰,具备了内在的、自觉的法治理念,并通过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有效提高城管执法效率,确保文明执法的顺利进行。

浅谈城市管理文明执法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不断向前推进,文明执法的要求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也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中必须强调文明执法。文明社会的确需要文明执法。然而,为了解决以往粗暴执法的问题,我们却一味地将文明执法简单地变成了举止文雅,从而造成了一些执法拘谨、违法嚣张的现象。很多人包括部分城管执法人员在内,都理所当然地将文明执法简单地等同于“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这其实是对文明执法的内涵的一种片面的理解,而这种以偏概全的理解也容易导致对执法活动是否文明的界定产生偏差。在法治社会,一切合法的行为都适应文明的概念;在文明社会,一切文明的举措都要有惩治的保障。否则,文明建设就成了没有保障的口号。众所周知,世界公认的文明国家新加坡,最管用的不是规劝而是鞭刑;一些国家警察的特点,不是言行文雅而是装备威武。虽然有些装备很少使用,但其威慑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2005年8月,青岛市为解决文明执法遭遇暴力的问题,成立了“城市管理治安警察支队”,这就从保障措施上完善了文明执法的概念。因此,理性看待和理解文明执法,对于正确界定文明执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反过来,对文明执法的准确界定也有利于城管执法人员在深入理解和认识文明执法的基础上自觉坚持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指城管执法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各种案件,在办案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坚持规范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从上述文明执法的概念中可以看出:

一、严格执法是文明执法的前提和基础

严格执法是对执法机关来说是最基础的要求,如果城管执法人员置严格执法于不顾,只是一味地盲目追求文明执法,其后果就是以所谓的文明执法代替严格执法,以说教代替管理和处罚,甚至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这样的执法看似文明,实则是行政不作为,长此以往将会导致违法行为大量滋生,违法行为人肆意妄为。由于城管执法人员是代表政府进行执法,丧失原则的文明将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而对违法行为的无能为力也将损害到广大守法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与文明执法的本意完全背道而驰。因此,离开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再怎么文明,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执法。

二、文明执法与城管执法人员的自我保护并不矛盾

一方面,在老百姓眼中,城管执法人员代表政府执法,手中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国家强制力,在执法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为了平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地位悬殊,城管执法人员就应该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另一方面,城管执法部门为了树立文明执法的形象,尽可能减少执法纠纷,也要求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采取克制忍让的态度。老百姓和城管执法部门的这些要求原本无可厚非,但是部分违法者却利用老百姓和城管执法部门的这些要求,阻碍、抗拒正常的执法行为,甚至对城管执法人员暴力相向,这也是近年来暴力抗法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危及城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也致使执法目的无法最终实现。抛开执法目的的实现空谈文明执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保障城管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确保执法目的的顺利实现,这是文明执法的应有之意。

三、文明执法不等于放弃行政强制手段

行政强制手段的设定和实施,是为了迫使违法行为人自觉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确保执法目的的实现,维护法律的权威,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免受违法行为的侵犯。然而,由于行政处罚涉及到违法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采取行政强制手段的时候,违法当事人存在较强烈的抵触情绪,在此过程中难免发生推搡、拉扯等行为,切不可将此与不文明执法混为一谈。如果为了强调文明执法而放弃行政强制手段,对违法行为听之任之,该拆除的违法建设不拆除、该整治的乱摆卖不整治、该治理的噪声油烟不治理,那么结果就会是城市规划受到影响、城市市容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到污染,最终损害的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强调文明执法并不等于放弃行政强制手段,相反,正确使用好行政强制手段,保证执法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以达到纠正违法行为和保障合法权利的目的,恰恰是文明执法所追求的目标。

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文明执法的内涵之后,如何培养文明执法意识、营造文明执法氛围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结合工作体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执法。作为一线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坚持要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执法根本,努力体现在文明执法中。每一名执法人员都必须把自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相联系,与市情、民愿相结合,在态度上热情温和,在语言上规范准确,在行动上合法得当,不能在执法中有违法和粗暴野蛮行为,切实做到文明管理、热情服务、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在文明中执法、在执法中文明的目的。

二、端正服务思想。队员要始终怀有对国家法律的忠诚信仰、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城管事业的执著追求,本着执法无情、操作有情的宗旨,把城市管理文章做深、做细,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时时为老百姓负责,逐步由对立关系变成合作关系,由执法对象经济利益的伤害者变成执法对象合法利益的维护者。

三、规范服务程序。在查处违法、违章行为时,多运用宣传、教育的方式,做到文明用语在先、亮明身份在先、指明违法事实在先、权利告知在先,在工作上充满真情,在环节上规范清晰,使违法者心悦诚服,减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阻力,透射出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四、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城管综合执法工作要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对城市管理作用意义的宣传,加大对城管队伍先进典型的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守法意识,加深市民的城市意识,增强市民的参与意识,以此为文明执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区一分队 程春

论城市管理文明执法

城市管理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城市秩序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以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为出发点,以城市管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为归宿点,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执法体制,从而达到执法的最佳效果。作为城管执法的主体,城管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就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一、城市管理文明执法的现实意义

城市管理与其他执法部门不同,天天处在与被管理人或被执法对象的矛盾之中。城市管理以文明执法的手段,妥善处理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对于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执法为民”的思想

城市管理人不仅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是公仆,是卫士,尊重市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其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将促进社会形成尊重法律、维护法律、信仰法律的观念,为管好城市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

在过去日常的执法工作中,有些同志习惯地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立起来,简单认为双方只是管制与服从的关系,忽视了城管执法相对人的参与权与主人翁的地位,或片面地认为城管执法主要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而忽视行政指导、行政协调等柔性执法手段。注重文明执法,就有利于正确引导相对人,减少管理和被管理的矛盾,促进城市管理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防止一般性矛盾的演变、扩大和激化

城市管理文明执法是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为群众排扰解难,从而增进市民群众对政府的依赖,增强凝聚力,化解矛盾,减少上访等不安定因素,同时可以让处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当事人充分表达意志,依法行使权利,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四)为公正实施强制手段奠定基础

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做到文明执法,通过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决矛盾,能增强市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更能有效地争取群众、争取主动,确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使群众受到教育,违法者受到惩处。

二、制约城市管理文明执法的因素及原因

近几年来,城市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向规范化和经常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文明执法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仍然受到种种阻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管理文明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管理的体制及其配套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这往往形成管理的“空档”和责任的“真空”,影响文明执法的质量和效率。主要表现为管理的层次不清,责任主体不明,责任制的制定、实施和考核结账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有关职能部门配合不力,未能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

(二)对广大市民宣传引导不够

管理人员“管”得多,疏导得少;巡街训斥得多,深入市民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的少;治标的多,治本的少;应付检查的多,注重实际效果的少。城市管理文明执法工作没有立足于努力帮助广大市民树立“城市美化是我家”的思想和构建现代城市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念。

(三)当前的城市管理工作文明执法开展的还不够彻底

主要表现为:执法主体和程序不规范。一方面,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还不够,致使极少数违法者有恃无恐;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为了遏制违法行为不断滋长和蔓延的势头,往往采取简单的甚至不合法的方式处理“重点人”、“钉子户”的违法问题。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整改效果,而且往往激化矛盾,引起许多市民的反感甚至抵触,使管理工作陷入多数人不支持、不合作的困境。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地方经济发展快了,带来的社会负面直接导致文明执法难度提高。地方经济发展快了,导致大量的外来人口的进入,这些人的基本城市管理素质较差,给城市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地方经济发展快了,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就已经是在超负荷运转,城市管理文明执法的难度就相应的加大了。

(二)观念落后和机制不健全,是城市管理文明执法工作效益较差的关键所在。在许多城市管理者的头脑中,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管制型”行政的观念根深蒂固,而求实创新的精神和现代“服务型”行政、“促进型”行政的观念以及行政效率观念却十分缺乏。同时,在这样一种观念状态下,有效地行政管理机制无法形成,管理效率低下。

(三)缺乏自信,是城市管理工作缺乏原动力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成功地实施城市管理的自信来源于对城市自身的认可。一般来讲,认可的程度越高,自信心就越足,投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强,管理效率就越好。但是,我常常听到许多城市管理者更多地是对经济基础设施较差和市民素质不高的抱怨,而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理性思考和对城市自身的认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管理者奉行的自然是一种管制市民加应付上级检查的低效率甚至零效率的“管理”模式。

三、提高城市管理文明执法的有效途径

(一)宣教并重,营造和谐执法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文明执法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搞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关键。目前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市民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使城管执法工作真正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

1.强化大众宣传。通过电视、报纸、送法进社区等形式对广大市民进行宣传,使他们了解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营造“人人都是城市形象、个个都是投资环境”的氛围,增强市民的公德意识、文明意识和城市意识。

2.注重罚前教育。《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可见,行政处罚所追求的不仅要“惩”已然违法行为,而且要“戒”未然违法行为。在纠正违法行为与实施处罚之前,首先要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和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由被动接受处罚变为主动认知自己的违法行为,达到处罚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除加强队员日常的法制学习外,还经常举办执法演练活动,让每个队员在模拟执法现场开口讲法,与“管理相对人”辩驳,练就以理服人的真本领,做到真正的文明执法。

3.拓宽沟通渠道。拓宽与市民的沟通渠道,形成双向的信息交流,良性互动,使群众从“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主动关心和参与城市管理。

(二)以民为本,探索文明执法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新时期的城市管理文明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城市管理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俱进、以民为本,自觉地把和谐社会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管理文明执法实践中,才能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1.坚持重心前移。在实际执法活动中,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纠正违法行为,力求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违法行为都有一个违法预备、实施、既遂的发展过程,如城市规划管理方面,违法搭建有组织资金、准备建筑材料、打筑地基等前期行为,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制止,就能减少或消除违法搭建人因违法导致强行拆除造成的损失,避免执法冲突。

2.首次轻违不罚。对初次违法,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后果,当事人又能认识到自身违法行为的,一般不予处罚;对确需给予处罚的,坚持“先敬礼、再讲理、后处理”做法,做到态度有诚心,教育有耐心,执法有爱心。通过转变执法方式,给管理相对人以人格上的尊重,营造文明执法气氛,从而确保执法工作顺利进行。

3.做到疏堵结合。长期以来,违章占道难以取缔,不能根治有许多原因,占道设摊投资少、见效快是一方面原因,执法方法不当是另一方面原因。实践证明,疏堵结合、科学管理才是根治这一顽症的科学方法。在当今下岗职工多、就业压力大等不利现状下,取消“弱势群体”摆摊不现实,因此要与规划、工商等部门搞好配合,制定疏导方案,切实为商贩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不仅在理智层面上认同并接受执法管理,且在情感层面上尊重并信仰执法权威。

(三)以法为准,奠定文明执法基础

1.讲法制。严格按照程序执法,坚决杜绝机械执行法律条款,以罚代法的做法,使得案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2.讲公正。法律法规的处罚幅度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行政处罚由执法人员主观决定,要求执法人员公正处理,严禁影响执法公正、损害城市管理执法形象的现象发生。

3.讲民主。是指保护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人身权和申辩权。实施涉及管理相对人权益的行为时,对行为的标准、条件予以公开,讲明违法事实以及所遵循的法律依据,坚持文明执法,尊重相对人的人身权,认真听取相对人的申辩。

(四)强化素质,实现文明执法保障

城市管理的执法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执法对象和执法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支文明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是构建和谐城市环境的保障。

1.抓学习教育。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抓手,狠抓制度建设和载体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执法人员能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执法目的更加明确,执法行为日趋规范,文明执法和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提高。

2.实行军事化管理。在队容风纪、机关办公和上岗执勤等方面,全部按照军事化管理模式进行。强化执法人员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协同作战的团队意识,培养雷厉风行、快速高效的工作作风,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3.完善内部制度。任何工作的有效运转,都离不开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各项规章规定,完善内部规范管理。

4.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形成“人人扛任务,人人有指标”的工作局面。

5.强化外部监督。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城市管理行文明执法工作进行视察指导与监督,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管理文明执法更加公开透明,促进执法人员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四、城市管理文明执法的最终目标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是随应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是一支具有新时代明显特征的新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从它成立的那一天起,就负载了广大人民的厚望,肩负起党和政府交付的神圣使命。面对目前社会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处于转轨的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党和政府引领中国进入稳步发展的新的目标,和谐社会也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呼声。城市管理文明执法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构建和谐城管。在新时期,城市管理文明执法成为现实的需要。文明执法的坐标被深刻地定格在城管执法队伍的发展进程上。

作为城市管理部门,要大力增强城管执法人员的文明执法意识。文明执法意思也是一种民本意识,把亲民、爱民、为民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不断加强执法人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队员的道德观念教育,从而树立城管为公,执法为民理念,打造和谐城管。作为城市管理机关要践行和谐城管理念,要按照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突出“融管理于服务、寄执法于教育”的工作主题,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文明执法的最终目标—和谐城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篇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的追求也在提高,针对鸡肉消费方面,人们开始从数量转到质量的要求,黄羽肉鸡成为百姓餐桌的新宠,尤其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历来有喜食黄羽肉鸡的习惯。黄羽肉鸡分为优质三黄肉鸡、肉杂鸡、地方土鸡。其中饲养较多的是优质三黄肉鸡,其次是肉杂鸡,而地方土鸡因为繁殖力低,饲养周期长等特点,目前饲养量不多,但地方土鸡是最应该提倡发展的鸡种。如何饲养好黄羽肉鸡并取得最佳的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黄羽肉鸡不象白羽肉鸡那样,经过了多年的品种培育与饲养研究,已经有一整套饲养标准及营养需要标准,黄羽肉鸡尤其是肉杂鸡和土鸡的饲养管理,还没有成套的管理资料数据,都是在摸索中管理并总结经验,基于这种情况饲养者可能遇到各种问题,但经过总结,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也是黄羽肉鸡的几个养殖难点,可能对于不同的养殖户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我们根据走访过程中收集的客户信息以及服务中的体会,总结我们的看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 鸡群疫病净化问题

在实际服务中发现黄羽肉鸡比白羽肉鸡的白痢问题要多很多,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黄羽肉种鸡所提供的雏鸡质量还没有达到高标准的要求,虽然有很多的肉鸡生产企业,但做种鸡的育种和真正通过正规的育种手段培育出一个良好的品种的工作做的还很少,大家都为盲目的商品市场赢利,以支撑企业的运转,这样对于国家是一个恶性循环,只能够使鸡的品种不断退化,最终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做这方面的工作。国家规定原种鸡白痢、白血病的净化,选育品系验收时其阳性率应分别低于 0.2%和2%。但实际生产中许多种鸡场不能够达到鸡白痢、白血病的净化标准,原因之一是净化过程需要淘汰许多阳性鸡,会加大养殖成本。原因之二是有些场虽然做了检疫工作,但是将阳性鸡检出后舍不得淘汰,还是饲养在本场内,造成水平的传播。原因之三是黄羽肉鸡一般都在南方饲养,采用开放式鸡舍,鸡场的老鼠是很难控制的,老鼠身上带有沙门氏菌,污染饲料和鸡舍的环境,造成传播。原因之四是种鸡在进行人工输精时,很少种鸡场执行一个输精管只使用一次即一鸡一输精头,输精器具的连续交叉使用,使鸡白痢病的水平传播很难控制。因此,单纯从技术角度考虑鸡疫病的净化工作,势必事倍功半,收益不显,鸡疫病的净化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治理问题。建议有关部门从行政和技术等各方面建立必要法规,强制执行,加强督察,鸡疫病的净化才有希望。否则要在短期内达到净化指标是很困难的。育雏期间的白痢问题,不易治疗,也可以说是无法根治,从而降低生产成绩,影响场(户)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提醒广大养殖场(户)购买黄羽肉鸡的鸡苗时,不要贪图便宜,要看质量,同时对种鸡场进行考察,必须选择较正规的种鸡场引雏鸡,确保鸡群能够发挥正常的生产性能,达到理想的生产效益。

二 饲养标准问题

黄羽肉鸡的选育基本上都是利用我国优秀的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选育配套而

成。黄羽肉鸡体形、外貌、生长速度表现出地区性差异,因而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对黄羽肉鸡进行分类管理与指导;同时针对不同黄鸡品种要开发配套营养标准、营养需求及添加剂配伍等技术,为黄羽肉鸡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由于不同的鸡种培育出来的商品代鸡的性能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品种的营养标准,配制相应的日粮,以适应鸡群生长的要求,从而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黄羽肉鸡的饲养量在逐年增加,但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和不同季节的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很少。但目前对黄羽肉鸡的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很少,目前国内没有一个统一完善的黄羽肉鸡饲养标准。为了避免浪费饲料资源,造成饲养成本的增加,请不要盲目照搬快大型肉鸡的饲养标准,优质黄羽肉鸡比快大型肉鸡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因此对日粮养分含量的要求低于快大型肉鸡,这些标准高于优质黄羽肉鸡的生长需要,会影响饲料报酬和鸡肉品质。但由于不同优质黄羽肉鸡品种生长速度差异较大,所以饲养标准难以统一。必须根据快速、中速和优质黄羽肉鸡的不同类型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分阶段开展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制订出切合实际的黄羽肉鸡饲养标准。

实际生产中建议饲养场(户)可以向供苗的种鸡场咨询鸡群的饲养标准,如果有自己的手册是最好的;如果没有饲养标准也一定要询问主要的营养指标如各阶段日粮的粗蛋白、代谢能、钙、磷、赖氨酸的需要量,以便根据需要指标选择合适的原料制作日粮;如果都不能如愿,则可以参考白羽肉鸡的标准,在其基础上适当降低一些营养指标,同时注意在饲养过程中仔细观察鸡群的生长情况,随时校正鸡群的营养需要与标准数据要求的关系,制定出自己的饲养标准,我们称之为实践标准,这是最明智的做法,各批饲养的鸡群都会有不同的调整,几批以后就可以有真正的实践标准,又称之为经验。但需要说明的是做这样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营养知识才能够做成功,不能够盲目的调整指标,以免出现大的损失。

标准化是组织规模化大生产的必需,作为黄鸡产业,无标准生产是混乱和盲目的,希望黄羽肉鸡的饲养标准尽快推出。

三 黄羽肉鸡的着色问题

“三黄”鸡有三黄的特点即羽毛黄、喙黄、胫黄,有些是消费者的一些错误观点,但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优质肉鸡品种生长速度越来越快,如何在较短的生长期内使鸡达到理想的着色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是饲料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使饲养者不得不去开动脑筋想办法达到理想效果,有些场(户)就不择手段的去追求,在此希望广大消费者也要端正其观念,在食品方面不是越黄越好,品位就越纯正,这些都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才可以,不是通过添加某种添加剂就可以改变的。当今科技水平高速发展,一切着色剂都可以制作出来,一些是天然的,但大多数是人工合成的色素,一般来说天然的添加剂与人工合成的添加剂相比,其着色速度、在人体中的有害残留和经济投入等都有很大差别,正规生产场肯定会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使用添加剂,但那些不择手段赚钱的场(户)就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进行违规操作。着色剂的作用除了着色外别无其它营养功能,在崇尚“绿色食品”的今天,人工合成色素的大量添加难免会使消费者心存疑虑。因此,人们在适当追求肉品色泽的同时,不应过分强调鸡肉的着色效果。

为了提高黄羽肉鸡的皮肤、羽毛等的美观性,突出黄羽肉鸡的“三黄”特征,可适当添加露康定或加丽黄等,同时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如苜蓿粉、黄玉米、红辣椒粉等叶黄素含量丰富的原料。

影响肉鸡皮肤着色效果的因素很多,不同品种肉鸡皮肤着色的性能不同,但沉积在肉鸡皮下脂肪上的黄色物质都是叶黄素;叶黄素中只有黄体素和玉米黄质具有着色作用,它们通常存在于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万寿菊中,玉米、玉米蛋白粉等饲料原料虽然富含叶黄素,但叶黄素含量随原料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夏令时节饲料原料玉米及蛋白粉都是陈品,最短也有十个月左右的储存期,叶黄素含量损失近一半;此外叶黄素最终沉积在肉鸡皮下脂肪中才能呈现黄色,所以皮下脂肪的多少直接影响肉鸡皮肤的着色效果;高温季节使肉鸡采食量显着下降,相应的叶黄素摄入量不足,而且高温也易引起叶黄素、油脂的氧化,导致饲料中可利用的叶黄素减少,最终使肉鸡着色效果变差。因此,夏季配制肉鸡饲料时,在提高叶黄素添加量的同时,也应提高饲料的养分浓度,使肉鸡保持正常增重和肥度;再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等,通过综合手段来有效提高肉鸡叶黄素的摄入和沉积,使之达到理想的着色效果;疾病的影响,大肠杆菌、梭菌性肠炎及球虫病都是家禽生产中的常见疾病,尤其是球虫病对色素的沉积有明显的影响。

所以如何解决真正的品种与添加成份后的效果问题,是消费者与饲养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大家必须从对其负责的态度出发,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反对不正当的竞争,以保护正规的生产场商,使黄羽肉鸡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 疾病问题

黄羽肉鸡对环境的适应性比白羽肉鸡强,所以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疾病的发生频率也相对较少,但随着黄羽肉鸡的不断扩大,育种方向或品种对生产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鸡群生长速度快,使得其他指标主要是对疾病的抵抗力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饲养者的观念不及时改变时,或认为黄羽肉鸡的抗病力会持续保持在高水平时,会出现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免疫问题

因为黄羽肉鸡相对的养殖时间较长,所以应增加一些免疫项目。如马立克氏病和禽流感,对于马立克氏病,由于该病的易发期多在2月龄以后,所以建议优质黄羽肉鸡在出壳后及时接种马立克疫苗。禽流感现在蛋鸡和白羽肉鸡问题较多,但为减少危险性,建议将其列在免疫程序之中,其他免疫项目根据地区发病特点,可以综合考虑。此外,还要搞好隔离、卫生消毒工作。根据本地区疾病流行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免疫及监测,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免疫程序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推荐参考程序如下:

日龄 疫苗 接种方式

7日龄 新支二联 滴鼻点眼

12日龄 法氏囊 饮水

18日龄 新支二联 饮水

24-26日龄 法氏囊 D-78饮水

35-40日龄 新城疫I系 注射

40日龄 禽流感H5、H9注射常见病的控制

目前黄羽肉鸡普遍出现的疾病是腹泻问题。此问题可能是球虫病或梭菌性肠炎及大肠杆菌病造成的腹泻。其中最多出现的是球虫病。因为黄羽肉鸡大多是散养,放牧在山坡上,自由采食,如果环境不干净则出现腹泻是在预料中的事情。球虫和梭菌都是条件性病原,尤其是在多雨潮湿或温度较低时,放养很容易造成腹泻现象,所以鸡群放牧的山坡也要定期消毒,控制球虫病的有效方法是定期预防投药,同时注意所选药物的交叉使用,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为更好地控制好疾病,必须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鸡群出场后还要彻底清扫、冲洗、消毒,然后空舍一月以上,再接养下一批雏鸡。坚决杜绝体重小的鸡合并在一起饲养的做法,否则鸡场或鸡舍内存在不同日龄鸡群的交叉感染机会,鸡群的安全生产没有了保障,一旦发病是很严重的。同时做好消毒工作,要对鸡舍及舍内设备进行彻底的消毒;人员、车辆进出均应消毒;每周至少1次带鸡消毒,定期清理消毒鸡舍周围的环境,加强垫料管理,保持垫料干燥、无霉变。

6.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篇六

从字面上讲,可以分为三部分去理解和领会,即:“爱民”、“实践”和“大走访”。

一是爱民。中国的警察前面冠以“人民”二字,足以体现其与人民群众之间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人民

警察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失去了主心骨,就会“耳不聪、目不明”,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其结果可想而知。既然是这样,我们为何不能倾下身子,真正去“掌民情、了民愿、排民难”呢?所以一个“爱”体现了对我们广大公安民警的根本要求,也述说了警民之间难舍的情怀。

二是实践。我们经常会谈到“理论”和“实践”这两个词,说明它们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好的可以叫做“理论联系实际”,不好的可以称之“理论脱离实践”。既然叫“实践”,就需要我们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不是挂在嘴上、记在本上却丢于心上、失于行上。基层公安民警处于一线实战的重要位置,与人民群众的交道打最多,联系也最为紧密,更需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充分体现我们的爱民情怀。

三是大走访。这告诉了我们怎么去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践爱民行动;不光是“走访”,而且是“大走访”,就足以反映出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若不然,仅靠搞形式主义或小范围地宣传一下,怎么能完成我们的宗旨和使命?怎么能提升我们的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又怎么能“促和谐、保稳定”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公安民警都确实应该深思的问题。

7.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篇七

1 合理设计, 满足门窗抗风要求

1.1 进行合理的型材断面结构设计。

合理设计型材的增强结构, 主要是在型材内筋分布合理的基础上, 一是尽可能增大增强型钢腔室的尺寸, 来加大型材使用的增强型钢尺寸;二是调整增强型钢的形状结构, 增加有效增强部分的型钢惯性矩, 提高型材成窗后的强度, 使型材成窗后能承受更大的风压。

1.2 进行合适的型材配方设计。主要是通过添加一些原材料来增加型材的焊角强度, 提高抗弯能力等性能, 进而满足使用要求。

1.3 进行科学的门窗立面、选材设计。一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美观大方。二是塑料门窗选材要适合建筑对抗风压强度的要求。

1.4 塑料门窗制作、安装过程中应用加强设计。

一是中竖框与边框采用螺接结构。采用螺接结构要比焊接的强度高许多。二是角部焊接部位可用增焊块或钢制连接件。三是选用精确度高的加工设备。设备精度低、焊接错位、连接松动都可能降低塑料门窗抗风压强度。四是在高层建筑的墙体中装入预埋件或附框、使窗框的增强型固定片与预埋件或附框焊接等方法增强塑料门窗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五是增加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连接件数量。

2 PVC门窗在加工组装中最常见焊角开裂问题成因分析

2.1 型材质量的影响

众所周知门窗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门窗的质量 (包括焊角强度) 。其中影响型材质量 (针对焊角强度) 较大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2.1.1 型材配方

全国PVC异型材生产厂商中大多采用CPE做抗冲改性剂, 二盐、三盐稳定剂或铅盐类复合稳定剂, 填料一般采用轻质或重质碳酸钙。其中碳酸钙作为填料在配方中的添加量比例, 对型材的加工性能及物理性能影响很大, 从而导致焊角强度的下降, 引起焊角开裂。

2.1.2 挤出工艺

挤出工艺也会影响型材的材质。当模具验收后, 合理、稳定的挤出工艺参数将是生产优质型材的保证。

2.1.3 型材切割

型材切割时, 如果进刀速度或型材摆放位置角度不当, 会造成切割面凹凸不平或角度不正确, 在焊接时, 焊缝面与焊板接触就有空隙, 导致整个断面受热不均匀, 塑料熔融不理想。

热熔状态下的两型材对接时, 不完全熔化的流体易挤出, 已熔化的流体则留在焊缝中, 影响焊接时分子的相互扩散, 使分子链间的作用力降低;有时因型材切割面不平整, 热熔状态下的两型材对接时, 因加热而发生了局部降解的熔体留在焊缝中, 从而影响焊角强度。因此, 型材切割面应光滑、平整、不宜有缺口现象。

2.2 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

2.2.1 塑料焊接的必要条件

根据塑料焊接基本原理, 塑料焊接有3个必要条件:第一、焊接温度———造成塑料的熔融与流动;第二、焊接压力———促进塑料大分子相互间的扩散并挤出填缝中的残余空隙;第三、作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塑料从加热、熔融到冷却硬化, 建立起足够的焊角强度。

2.2.2 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范围

不同配方、不同截面的型材有自己独有的一套焊接工艺参数, 都应经过焊角强度测试来最终确认。

2.2.3 焊角异常情况解决方法

焊接量较少, 焊疤白色有光泽调整正压力及焊接压力焊接量正常, 焊疤白色无光泽提高焊接温度20℃~30℃焊接量正常;焊疤微黄无光泽降低焊接温度3℃~5℃焊接量正常, 焊疤微黄有光泽减少焊接时间5s焊接量正常, 焊疤白色有光泽延期长焊接时间5s。

2.3 焊缝清理的影响

焊缝的清理有两种操作方式, 即机械和手工清理。机械清角采用清角机, 主要用来清除焊件上下平面的焊渣, 清理后的焊痕较为笔直平整。焊痕不宜太深, 约0.5ram为宜。清角机也能将焊角顶部尖角处的焊渣清除, 但其工艺较难调整, 操作时容易交尖角铣穿, 使尖角处出现缝隙和空腔, 降低了焊角的强度。因此, 尖角处焊渣的清理一般用手工操作来修整。

手工操作需用凿刀、手提打磨机等, 应该注意的是, 凿刀在清理内角焊渣时, 如果操作不当, 凿刀易留下裂纹状的缺口, 会引起应力集中, 削弱角部连接处的承载能力, 使焊角的强度降低。

打磨机操作较为灵活, 但若用力过猛或方向把握不好, 也会把焊角焊缝打穿。因此, 操作时用力要适当, 尽量使打磨面与焊角处平行接触, 这样既可避免打穿焊缝, 又可将焊痕修整得较美观。

3 塑钢窗的安装阶段的重点注意事项

3.1 窗框的安装:

(1) 框到工地, 必须在安全平整的场地垫起平放, 严禁斜靠, 散放, 而且在卸车和上楼时, 要两个人平抬, 轻拿轻放, 防止磕碰, 扭曲。

(2) 窗框置于洞口上时, 一定要多点固定, 严禁虚放, 防止下落伤人。

(3) 安装时, 不许踩踏下框, 更不许扳框身体外悬。踩框会导致衬钢弯曲无法回弹, 扳框易使框从楼体脱落。

(4) 净口安装一定要在下框加装防水胶垫, 以防下框进水;毛口安装, 下框洞口必须经过初粉, 保持一定的平整度和适当间隙, 否则将会导致下框变形。

(5) 窗框、阳台框的安装一定要注意在滴水檐以内, 而且下窗台要向外倾斜, 里高外低。

(6) 窗框的拼接要注意, 严禁将固定框、推拉框的排水孔倒置, 这是造成窗子进水主要原因。

(7) 净口安装的窗框, 一般缝隙在5mm-10mm之间, 要用膨胀剂填充;注射膨胀剂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室外温度在15℃以下时, 必须用热水预热, 否则影响发泡效果。第二、胶枪的深入程度和角度要科学, 以利于充分发泡和密实填充。严禁两侧外溢, 中间甚少。

(8) 密封胶的使用

无论净口还是毛口, 下框外侧一律要在内外墙涂料之前, 膨胀剂彻底干缩之后采用防水胶密封。

3.2 窗框安装之后的保护

净口安装, 一般与装扇间隔不久, 毛口安装则需长达数月的等待, 因此, 窗框安好之后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3.2.1 净口安装好的窗框, 易于被盗, 因此要及时办理鉴证, 并且用泡沫胶固定。

3.2.2 在夏季或工期拖延的工程, 型材的保护膜要及时清除, 否则, 粘在外框上老化之后, 清除的难度非常之大。

3.2.3 窗框安装之后, 必须进行普遍检查, 尤其是毛口安装。否则, 一旦弯曲, 倾斜被粉刷固定之后, 返工是不可能的。

3.3 窗扇和亮玻的安装

在安装窗扇之前, 必须逐一检视窗框的完好和标准度。

3.3.1 在安装亮玻和扇之前, 要将框内外的包装物和污染物清除干净, 而且先将密封胶打好, 防止工序倒置。

3.3.2 亮玻安装, 必须由成熟技工来完成, 要使胶条、压条的松紧度和长度合适, 不许强装。

3.3.3 亮窗在下且无中挺的, 要在玻璃的上部加装垫块, 防止上框下垂。

3.3.4 安装窗扇, 要保证搭接量足够, 否则不得安装, 以防止窗扇脱落。

3.4 五金件的安装和纱窗安装

3.4.1 完好无损的窗子上安装防风块、防盗块、防撞块、防水盖, 缺一不可。

3.4.2 锁具的安装, 必须由专人在恰当的高度, 和间隙, 以及角度上安装, 不得有丝毫影响开关灵便。

8.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篇八

【关键词】语文教学;做中学;思考

多年来,我们语文教学一直以“听说读写”的方式守护着语文课堂,这没有错,这是语文教学的“根”。语文课上动手做的现象是少之又少,所谓的“整合、综合、探究”等理念都被束之高阁。殊不知语文教学在做中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想做——撩拨心灵的琴弦

“想做”是人的天性,幼儿看到金鱼在鱼缸中游动,想用手去抓,被父母拦住了,因为害怕他把衣服浸湿;小学生看到转动的飞碟想玩,被老师拦住了,因为怕他会伤己、伤人;中学生想登山,被社会拦住了,因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就这样,在小心中,在安全中,在任务中,我们的孩子听话了,一批批“优秀”的孩子诞生了,同时他们也习惯于选择等待,等待教师的指点,等待家长的号令,等待同学的合作。他们激动于6岁的詹姆斯·斯考克罗夫特发明的会说话的书包;他们羡慕于九岁的电影制作人艾玛·肯妮……但那都是外国孩子,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缺失。基于此,我改变了《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的教学,也改变了同类课文的教学。上课前,我让学生带来了一个苹果。课堂上,我举着苹果说:“同学们,看苹果里会有什么呢?”没读过课文的同学一脸疑惑,看过课文的同学大喊有“五角星”。我让他们带着疑惑,带着惊喜读课文,直至每个学生都坚信苹果里有“五角星”。我说:“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学生大喊想看,这就激起了学生“动手”的欲望,其实这种欲望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而已。他们很快切开了苹果,有的学生发现苹果里确实有一个五角星,兴奋地大叫起来;但更让人惊讶的是有部分学生发现苹果里没有五角星。

二、敢做——鼓噪行动的勇气

学生想做只是具有了一种欲望和可能,关是敢做。“敢做”首先表现在思想上的敢做,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其次是行为上的敢做,不怕伤害的疼痛。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勇气,不怕失败,在思想上敢做;克服畏惧心里,在行为上敢做。学生需要具有做一做的冲动,更要有一种做一做的勇气和锐气,让敢做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从而积淀为一种品质。就本课教学而言,如果就结束于学生观察苹果的话,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只是完成了一个验证的过程,而科学如果只是停留在验证上,社会永远不会进步。因此我又启发学生:“如果我们斜着切苹果会发现什么?如果我们切一切橘子、橙子又会有什么发现呢?”学生跃跃欲试,“好,你们回家做一做,明天告诉我?”他们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学,有的同学回家就做,到学校以后像雀子一样围着我,汇报自己的发现;而有的同学沉默不语,通过了解沉默的同学回家就没有做。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害怕锋利的刀片伤着手不敢做;二是有的父母害怕伤着孩子不给做。对于第一种情况的孩子,我就在课堂上手把手教他们切梨子,再问他们有危险吗?他们感到很安全,接着我就鼓动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观察;对于父母担心的家长,我一一沟通,直至班级每个同学都体验了,才让他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写出来。一篇篇激情洋溢的文字流淌在学生的笔尖,“当我打开猕猴桃时,我看到了一条银河,银河的边上还镶嵌着无数颗星星,又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原来在梨子中间藏着一条小仅满足于“切”,还是浅层次的。“切”仅仅是模仿,仅仅是验证,所以由“切苹果”到“切水果”,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还有很多秘密我们人类无法揭开,我们既然这样喜欢动手,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呢?”有人说,我想知道大豆怎样生长的?有人说,我想知道蚕怎样化蛹成蝶的?有的说,我想知道公交车上有多少人让座?有人说,我想知道天空有些什么?……“我们怎样知道答案呢?”“我们动手”。于是有的种豆,有的养蚕,有的调查,有的还买了望远镜。学生很快行动起来了,一篇篇科学日记,一篇篇激情飞扬的文字,也随着他们研究的进程而呈现。学生思维的自然漫射,主体情感的自觉倾诉,彰显了语文课上动手做的魅力。

三、会做——规避无为的盲动

学生想做具备了做的欲望,敢做具备了做的勇气。但是“做”不是盲目地蛮干,在具备了这样的品质之后,学生还要会做。会做首先表现为有明确的目标“为什么做?”,这就要求学生头脑中始终存着几个问号?因为问题是思想的资源,是思想的推动力,是心灵的财富,只有有了问题,才能去探究。其次还要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是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验证法,是爱迪生为了寻求灯丝的排除法,还是机翼震动的改进法。因为我们是语文课,所以最后还要回归到“语”和“文”,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字词句篇”的落实。

四、做好——守望永恒的可能

“做”不一定都会是成功的结果,“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当然学生能够在做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获得快乐,这是令人欣慰的,事实上失败的次数一定大于成功的次数。学生从失败中发现问题的同时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始终成为一种可能。正因为这样的可能一直存在,就激起了学生心灵深处渴望成功和卓越的熊熊烈火,希望也就一直存在。因为有了希望学生才心潮澎湃,才不辞辛苦,才执着追求。譬如我们班的“空调鞋”的设计者李玉尧,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上网搜索,跑图书馆,访问专家,问朋友,问父母,每天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感受都记录下来,一旦有了新发现就在我面前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我又推荐他到班级讲,到学校去介绍,让大家分享他的喜悦。当然这些知识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讲可能认为很稚嫩,甚至可笑;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永远存在着可能,正因为有了这个可能他才乐此不疲的探究着,追寻着,快乐着……这个可能检验着学生生命的弹性,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硬度和精神的韧性,生命的最大值正是在这种承受和忍耐中得以彰显。只要这种可能存在一天,学生前进的力量就永不枯竭。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最希望的是听到花开得声音——“做”的成功,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具有动手做的冲动,动手做的锐气和精神,让精神得到提纯和升华成为永恒,我想这才是对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9.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篇九

一、“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现实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坚持“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学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育人工程的基本途径,反映了家庭教育育人工程的主体性,突出了对广大家长的素质要求;同时也把家庭,特别是家长的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前提。从而营造了学习型家庭的良好氛围,达到两代人学习,两代人提高,两代人双赢的效果。

(三)社会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主题鲜明、要求明确。这项活动不是一般的创先达标活动,标准不是高不可攀,它是以家庭和做人基本准则为依据,普通家长和孩子都能做得到的要求制定活动计划,从而促进社会群体的进步,这一活动抓住宣传、教育、实践三个环节,能够得到广大家庭的积极参与。

(四)创新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又一创新。这一活动与“六个一”工程、“五小”活动结合在一起,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还为家长学校增添了活力,使家长学校不再流于形式。同时,拓宽了企业家长学校、新市民家长学校、流动人口家庭学校的空间。

(五)指导性。家庭教育工作经过20多年努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知识健全、理念更新、宣传普及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引起关注:社会的炒作、商业化的运作、家庭教育误区也还困扰着家庭教育。“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无疑是一个适合广大家长教育实践的良好平台,对指导家长科学教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差距

“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的地区、城乡、职业等诸多生存状况不同,也造成了明显的差异,制约着这项活动的发展,表现出这项活动的不平衡性和间断性。

(一)认识差距。“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缺乏广泛宣传。不少群众、不少家长还不甚或不了解“双合格”的活动要求。有些地方这项实践活动还仅限于妇联组织实施落实。党委、政府部门还没有将这项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学习型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乏应有的重视。

(二)城乡差距。“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城市开展较为广泛,在农村却不尽人意。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约有六成家长外出打工,这些为父母者,迫于生计基本上或完成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而祖父母大都受文化局限,只能给儿童衣食上照顾。一些农村除贫困外,受到重男轻女和读书无用论影响,使儿童、特别是女童辍学,家庭教育出现弱化或虚化现象。由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压缩,有些农村村一级妇联组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成了空中楼阁。

(三)实践差距。“教无定法”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因人因家庭而异,它只能有普遍的认知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近来,由于媒体的炒作,家庭教育有简单化、教条化的趋势。如媒体炒作“哈佛女孩”、“高考状元”,把成才和家庭教育成功局限于升名牌大学。我们不能用特定教育方法去指导所有的家庭,成为教育儿童一成不变的模式。

(四)理论差距。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教育理论呈多元化态势,也不乏商业运作,有意作秀,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理论“瞎教育不如不教育”、天津“郝氏协议书”等等。这里在有的仅仅是自我感知,家庭教育理论目前还存在着“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明”的特征,要让家长有普遍的认同感就要建立科学的理论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断章取义,使家长处于难辩真伪,无所适从的境地。

(五)家长差距。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出现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流动人口儿童家庭、特困儿童家庭等,这些家庭在一些地区约占儿童家庭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些家庭比一般家庭的儿童更需要关爱,一些单亲家庭缺少父爱或母爱,一些特困家庭忙于生计,儿童缺少基本的教育条件。一些失去双亲的家庭,有的与祖父母生活,生活拮据;有的与叔叔等亲戚生活,受到歧视等等,更谈不上家庭教育。

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特点缺乏足够重视,这些捧出来的儿童往往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

(六)两种教育差距。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应对,始终对家庭教育的形成新的挑战。应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两种教育,素质教育更侧重人的德与才的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识记、理解力的培养、缺乏一定

的创新性。目前,儿童学习没有彻底减负,过重的升学负担使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三、开展“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点尝试

我们运用科学的“双合格”教育实践活动家长、儿童测试表,提高两代人素质。《测试表》中内容以自评为主。在检测中,找出不足,接受评比。测试表中的要求覆盖了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提出了“双合格”的基本要求,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家长、儿童能够做到的,因此,它不是一般的评优创先条件,而是做合格家长、合格小公民的基本条件。我们通过在广大家庭中运用推广,使这项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

上一篇:真情无处不在作文下一篇:六年级小学生写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