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校长管理心得

2024-07-28

学习校长管理心得(共8篇)

1.学习校长管理心得 篇一

学校管理与提高教育质量

从最近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感触良深。我认为一个成功的教育管理者,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修养、相关知识和管理技能以外,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要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教育怎么实施。那么,真正与时代精神相称的教育观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如何看待学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从前我们总是过分高估了教师教的价值,同时也低估了学生学的地位。这样一来,我们就自觉不自觉地更多地从纪律方面来限制学生的学习,比如,在评价学生时主要以表面上的分数作为依据,于是就把学生人为地分为优生与差生;甚至课外书也不能随便看,即使其与课内学习相关。而且,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也许更多的是面子),于是课堂上不允许、至少是不愿意学生随便提问题,有时即使教师犯错了,也是不愿意正视和承认。

当然,我们作为中学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甚至一流的未来社会的工作者。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向着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而前进。其实,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其实就是一个能够自己学习、自我提高与更新的、心态宽阔的教师;其实也就是一个真正乐在其中的学习者。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就可以在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观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比如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可行的方向,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自己以讨论与反思进行自主学习等等方式来进行课堂变革。而只要我们努力,重视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培养,则我们学校发展就会进入一个真正有着理论基础与实践冲击力的新时期,而

我们教师自己也会真正体会到教育的乐趣,我们也就会体验到其实青春与课堂的同在。

从根本上说,我们的新课程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国民的创造力,提高民族的素质,并解决教育进程中的困难。我们也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崇尚创造与个性的时代;我们还知道,教师的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虽然教师对教育的责任心、知识、技能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均受到其教育观的重要制约。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观的培养与改变是新课程变革过程中的根本与核心任务。

我认为成功教育实施有五大原则:

1、放身段,交其心。

不要把自己当作是老师,别老是认为你是领导,就得是什么都是圣旨,只要你们愿意和他们用真心的交朋友,就算是铁也会软。就看你们有没有那个诚心了。

2、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尊其师,信其道”。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能够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只要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够调动起来,反之,就要受到压抑、限制。学生如果将教师看作是成功、成才的可以依赖的保证和依靠,是自己最尊敬的师长、兄弟和朋友,他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

3、课堂是成功教育的主战场

要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怎样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教研就应该从这开始。学生愿意听你的课,把这节课的知识掌握了,学会了,那你的教学就成功了。

4、班级是成功教育实施的主体单位

要以班级为主,班主任的作用非常重要,班主任要联系各任课去向不明,抓 好教学管理,这个班级才能搞好。一个班级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蓬生麻中,不失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差,说不定好生也受影响。因此班级建设在成功教育中显得非常重要。

5、成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协调

成功教育不光是教师的事,全体教职工都要投入到成功教育服务之中。家长是一个特例,把孩子教育成德才兼备的人,家长必须配合学校的教育。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成功教育的重要性,真心真意地按成功教育理念办事,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达到教师成功,也能够祖国未来的“花朵”竞相开放。

2.学习校长管理心得 篇二

一、美国校长“走课”兴起的背景

自《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报告发表以来, 美国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的基础上, 又进一步实施和推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主要是确立新世纪教育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教育市场化进程、提高教育质量、增进教育公平。[1]1993年美国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于是在1998年前后, 借鉴兴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领域内的“走动式管理”, 路易斯安那州七个学区利用“走课”来提高校长教学观察能力。[2]2001年美国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 确立了较高的学习“绩效”标准以及严格的问责制度, 使得“基于学生学习的改革与提高”这一国家目标几乎成为所有学校改革的核心目标与紧箍咒。为达成政府为学校设定的教育目标, 学校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来提高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水平, 确保所有学生的学业成功。[3]而今“走课”已经被美国各地的学区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而普遍运用。

与一般意义的“听课”不同, “走课”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改进教学效果为根本目标, 紧紧围绕学生学习需要和教学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而进行的活动。一般是指校长或学校行政人员为了改善教学实践, 对学习环境、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师及学生的课堂行为等进行频繁的 (1天1次或1周3~4次) 、短暂的 (10分钟以内) 、有焦点的、不带威胁性的巡视。[4]“走课”为校长与教师、学习行政人员与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供机会, 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 使全校成为更紧密的学习共同体。

二、美国校长“走课”的特征及实施成效

(一) 美国校长“走课”的特征

1. 时间较短

美国校长通常在教室停留的时间很短, 一般只有几分钟, 且边走边看, 即“走动听课”。这也是“走课”一词的由来。

2. 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美国校长“走课”的目的就是要考察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了什么, 并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 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3. 不带有威胁性、是非评价性教学活动

美国校长进行“走课”, 就是让教师对校长在课堂上的存在感到习以为常。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课堂观察, 实质是“在课堂环境中, 校长以不具威胁性的方式观察学生学习情况”。[2]所以, “走课”也称为“学习走访”“短暂访问”“搜集资料的走访”。[5]

(二) 美国校长“走课”的实践成效

在美国, 校长“走课”活动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校长“走课”有效地促进了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角色的变革。在传统的学校文化中, 由于校长公务繁杂、时间有限, 人们一直把校长视为学校行政领导者, 忽视了校长的教学领导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校效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校长通过“走课”, 了解了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 并能根据时代发展在课堂教学的要求上思考如何来改进课堂教学。以此帮助、支持、指导教师们完成和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能的艰巨任务。[4]校长更多地走进课堂, 有效地提升了其作为行政领导与教学领导的双重角色。

第二, 校长“走课”有力地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 促进了学校的改善。校长“走课”对教师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效率, 强化了校长对学校日常教学的重视程度, 使教师真正了解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 增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能促进其工作幸福感。校长“走课”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创造了支持性的环境,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推动了学校的全面改善。

第三, 校长“走课”显著地改善了学习结果。它增加了校长与教师及学生之间的沟通途径。这有利于改善校长与学生的关系, 解决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运用“有效的教学法”, 即更高质量的思考、实质性而非空泛的对话, 以及更多地将书本知识与课外生活世界相联系;有利于为讨论学生、课程、学习成绩与学生行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让校长与日常的教学活动保持亲密联系, 使学生的学业达到更高水平。

三、美国校长“走课”实践的问题

尽管校长“走课”被美国各地的学区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而普遍运用, 但在洛杉矶联合学区的新版教师工会合同中, 走课却被明文禁止了。美国校长“走课”的实践中, 以下问题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

(一) 校长“走课”并未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

关注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是校长“走课”的核心任务。有效的校长“走课”活动应将重心放在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上, 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 在校长“走课”实践中, 有些校长还在是否将教师的教视作学校改进的关键因素这一问题上犹豫不决, 不把重点放在对学的关注上, 这样短时间的“走课”活动对学校的教学就毫无裨益。

(二) 在出入教室时分散师生的注意力

由于受传统的校长“听课”影响, “听课”是对教师评价的重要手段, 也是校长对班级学风的重点了解。这种评价性与测量性的指向, 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师生普遍担心校长“走课”会成为评价他们的依据, 因而在实践中会分散师生的注意力。

(三) 校长“走课”后缺乏及时给教师反馈问题的意识

交流、反思与实践分享是校长“走课”的主要目的。通常校长要在“走课”结束后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 若是个别化的信息, 应当场留给教师他所发现的问题;若是一般性的信息, 应在全体教师会议上陈述, 为构建教学策略和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然而, 在实施“走课”过程中, 不少校长只关注行动, 不重视对观察到的行动结果及时交流与分享, 使教师们普遍担心校长“走课”的意图和效果,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四、有效的校长“走课”构建与实施之道

针对美国校长“走课”实践过程中的上述问题, 我们在深入实践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以减轻或消除校长“走课”的不少问题, 提高校长“走课”的效能和质量。

(一) 创建积极的学习文化

如果忽视学校文化的建设, 任何改进和提升学校的努力都注定是短视行为。创建积极的学习文化是实践校长“走课”的核心任务。积极的学习文化包括, 促进校长和教师进行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 高度聚集学生的学习等。

首先, 重视校长的专业学习。第一, 校长要改变评教理念, 要从“挑错”性的评教活动转化为“建设”性的评教活动, 尽量寻找教学中的闪光点, 以此加强彼此的感情。[6]第二, 校长要提升教学分析技能, 明确“走课”时候看什么, 如何看, 如何运用在课堂上所获得的一线教学信息安排本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以此来改进学生学习。[7]

其次, 注重教师对校长“走课”活动的理解, 彼此建立信任感。校长信任教师, 真正将“走课”时的注意力从对教师的个人评价中转移出来, 从挑错中转移出来;教师信任校长, 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感到舒服自在, 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技能。让教师认识到“走课”是没有威胁性的, “走课”并不打算评估个别教师, 校长更不是通过“走课”对教师评论高低。“走课”的目的是协助管理者和教师更多地了解教学并确定哪些培训适合教师的需要, 以此改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5]

再次, 高度聚焦学生的学习。积极的学校文化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即教师必须将他们注意的焦点从教给学生什么, 转向学生正在学习什么。校长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 以此确保学生的学习。这是校长“走课”走向深入的标志。

(二) 切实深化“走课”的程序

首先, 确定焦点问题。由于“走课”时间短暂, 因此校长在“走课”之前要有具体的观察焦点, 使“走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并更有效。焦点问题可以是全校教师普遍存在的, 也可以是针对个别教师的教学实践;可以是1周、1月1个主题, 也可以是1个学期或1个学年1个主题。为更好地确立焦点问题, 校长要持续了解课程目标、班级进度、教学内容、不同教法等。焦点问题一般围绕着课堂上的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等问题而设计。对焦点问题的确立, 校长也可以和教师一起商讨, 了解存在的问题。

其次, 全面的课堂观察和记录。校长初进课堂应立即观察学生是否投入到学习上, 如学生是否专心听讲等。接下来, 校长要确认教师授课的内容与目标, 观察集中在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上, 如教师正在使用基于研究的教学策略吗?学生的分组模式有利于学习吗?等等。校长通过全面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以此了解他们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同时校长还要将观察结果如实及时地记载, 以备后续考查验证。校长可用各种方法来记录, 如设计一种课堂观察表格进行教学观察, 要求表格记录的内容可以用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 还可以用来考察教师教学的认知深度。

再次, 后续交流、反思与实践分享。每次活动结束, 校长需要对“走课”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 对其中模糊、不确定或不一致的信息单独找教师沟通和确认, 然后把他所发现的问题当场留给教师, 以引发教师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深入思考。如在课堂上怎么才能知道有多少学生把题目做正确了, 等等。通常教师会立即回答, 也可不回答, 第二天递交一份回馈。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真的需要回答, 只是给教师们提供一个反思自己教学的机会。[4]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校长能找出与全体教师讨论的内容, 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科或跨学科的教学方法、跨年级的知识衔接等。[8]通过彼此的讨论, 校长与教师们共同厘清观念、澄清可能的误解。同时, 校长可表扬“走课”时发现的针对焦点问题最有效的教学实践, 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手段、师生间的互动形式及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方法等。这样探讨议题, 为最佳的教学实践在各班的推行营造了氛围, 使校长和教师都能成为自我分析与自我批判的学习者, 并持续不断成长, 也能推进学校整体教学的改进。校长提供给教师具体、详尽的教学回馈信息, 进而能对教学的改进产生实质性影响。

(三) 营造互助学习的氛围

首先, 营造一个良好的共同研讨、共同进步的互助学习氛围, 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 [3]并使这一专业共同体齐心协力, 彼此之间渐渐产生相互依赖和信任的气氛。校长与教师们形成很强的凝聚力, 在其乐融融中进行真正的交流与学习, 使得学校及其中的每位成员有更高的提升。

其次, 实施全开放交流。校长室的门永远向教师和学生敞开着。教师和学生可以带着各自关心的问题, 或对学校发展的建设性想法随时跟校长沟通和交流, 以达成合作式愿景。校长要让教师和学生相信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会得到重视, 并成为学校决策的重要依据。[3]

参考文献

[1]项贤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5) .

[2]李茂.“走课”——美国校长的管理硬功[N].中国教师报, 2006-02-08 (A04) .

[3]周俊.障碍与超越:美国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10 (7) .

[4]聂琴.走课——美国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的新举措[J].基础教育, 2008 (09) .

[5]Jane L.David.Classroom Walk-Throughs.Educational Leadership[J].2008 (4) .

[6]魏宏聚, 韩伟东.美国校长“走课”评析及其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 2010 (6) .

[7]陈振国.美国校长“走课”制及相关启示[J].中国基础教育, 2008 (2) .

3.校长要善于学习 篇三

当前,许多校长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团,去全国各地名校参观学习。我不禁要问,这一拨又一拨出去考察学习的校长,会不会也像以上故事中学习葛里斯曼销售办法的业务员一样,只不过是照葫芦画瓢、移花接木、生搬硬套般学习和借鉴,因而永远也追赶不上葛里斯曼的业绩呢?葛里斯曼之所以能够走在大家的前面,是因为他懂得把握顾客的心理,在工作上勇于大胆创新,才使得自己的每一次业绩总是名列第一。他的这种勇于创新精神值得所有校长终身学习、崇敬与效仿。

那么,作为一名校长,出去参观学习,应该怎样才不会使自己像故事中的业务员一样,回来后只是简单复制他人的做法,永远也赶不上其他学校前进的脚步呢?又该如何才能做到创造性的学习和借鉴呢?

首先,校长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固然有其可取之处,否则怎能吸引全国各地教育人士前去考察学习呢?因此,校长出去学习的目的要明确,要带着问题去学习。

校长应重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切莫把它当成是观光旅游或是放松自己的黄金时间;校长出去学习要做到心中有数,思考自己要向别人学什么、如何学,要带着问题出发;校长要有一个小学生的学习心态,做到知己知彼,在学习和比较中寻找差距,发现自己学校的不足;校长在学习中要做好笔记,把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以待学习结束后进一步整理、反思和借鉴。只有这样,校长出去考察学习才不至于劳民伤财,才能够学有所得。

其次,校长要学习他人的精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校也一样,名校虽然有与众不同之处,但是名校也并非样样东西都是标本,名校也有自身的缺点,因此,校长在学习中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名校有其突出的一面,彰显出一所学校的非凡魅力,但往往在这魅力四射的背后也隐藏着其学校管理上的漏洞与不足。因此,校长出去参观学习,不能抱着一味崇拜的眼光,认为名校的一切都是“一级棒”,故而全盘接收名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办法,而是应当带着扬弃的眼光看待名校,一分为二,汲取养料。

再次,校长要选择适用的资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由于每一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办学时间、生源情况、师资条件等各种情况不同,因此,名校的一些先进做法并不是适用于任何学校,校长在学习中要因校制宜,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有效教育资源。

校长出去学习他人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办法,并不是“拿来主义”,通吃别人的东西,如果这样的话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导致学校不但无法向前发展,反而陷入落后的境地,因此,校长要因校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特色道路,于己有用的则拿来,不能一股脑儿照抄照搬,这样才能够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4.校长提升学习心得 篇四

踏实前行

——初中校长提升培训学习心得

武穴市凤咀中学

胡雄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当我读到此句,总会感慨万千。终身学习的理念众人皆知,可每当立足校园内时,总有千头万绪的工作摆在眼前,故学习也只能变成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行为。这一次培训,我有幸接触了三所优秀学校的管理风格和理念,分别是黄石八中的“务教育之本,求乐学之道”理念的实践、武汉市二桥中学的“学校变革与创新”、黄梅县才实验学校的“改变从课堂开始”。另外也听取了省安全监督管理局刘向东同志所作的有关“学校安全管理”的主题报告。满满的几天学习安排,满满的收获在心间,下面我将这几天的学习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汲取经典文化,找到发展出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几年来,经济生活快速发展,带动人心的浮躁,而近两年来国学经典文化再次走进大众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心灵的慰藉,从古人先辈们汲取生活经验,从文人墨客笔下找到情感的共鸣,涵养了我们自身的素养。我们的校园是以教育人为根本的,无论从文化传播、学生道德教育还是学生习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等方面,国学经典文化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黄石8中的“务教育之本,行乐学之道”给我的感觉就是取经典文化中的精髓,育人育己。这背后体现了许多学校开展的多元化工作。作为校长重视从经典古文化中去寻求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理念,这要求一个校长自身必须文化素养积淀深厚,博览群书,领会各种精髓,悟出与教育的契合点。校长的理念决定着一个学校的整体氛围和发展方式,这样风格下我们的老师、学生们长此坚持积累,必将让书香、古韵充斥整个校园,学生的德育工作也会事半功倍。返校后,我认为第一个改变必须是严格要求自己读与教育有关的古典文集《礼记》《学记》,与我们的校委会成员一同研究其中的精髓,找到契合我校实际发展的道路方向。要求我们的教师、学生多读经典古文,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让文化走进我们的育人方式中,做诗意地教育,才能从本质中提升教育的质量!

二、落实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毋庸置疑,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学生在课堂上养成接受新知的习惯。因此课堂至关重要。而当今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代,多元化模式下的课堂究竟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提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黄梅育才学校的阳光课堂给了我全新的见解。他们的导学案和课堂量化评价表以及大部分展示课,都是以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呈现,展示的每一个环节都依据导学案逐步呈现。我很惊讶,惊讶于学习小组集体亮相的表现,小组长指挥是那么镇定,组员分工是那么默契;惊讶于台上与台下学生的互动交流是那么自然,学生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是那么中肯。每节课,展示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多数时间只是在默默关注,关注学生的表现,偶尔给予点拨指导。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变得轻松了,学生变得更自信了.真正体现了把课堂还给给学生.教室环境彰显课改文化!走进育才实验学校教室,你会发现教室里的座位均以六人一小组的形式整齐摆放,每个学习小组都有组牌,上面写有该组学习目标、口号、组员的姓名等等。教室前后黑板被开辟成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窗口,教室里临走廊的墙壁上增设了两块小黑板,都是供学习小组展示用的。四周墙壁、教室横梁,凡是可用之处都被育人栏目或者激励标语占据。“比一比,我能赢”,“试一试,我能行”,“给我一片蓝天,我就展翅飞翔”,激励学生的标语比比皆是。这样的氛围与育才课改理念相得益彰。相信人造环境,环境定能育人!

反思我们的课堂,虽然也在传统教师包办模式上有许多改善,但仍然没有达到学生主动质疑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既有教师极度短缺,学生不能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等现实客观因素;也有许多教学思想滞后、教师得过且过的主观因素。我们学校今后的课堂如何规范化?建模化?这也是今后我们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三、校园安全警钟长鸣

校园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所以校园安全必须长抓不懈,落到实处。刘向东同志分别从人身安全,饮食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并结合实例案件具体分析学校安全管理上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结合我校本身实际,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我校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地震火灾疏散演练,管制刀具的收缴,学生间相互监督等措施,我校近些年来校园基本安全平稳。但警钟长鸣,我们时刻注意着安全隐患的排查,这次的学习让我发现自己还有学生心理方面关注的不够。今后的工作中,在我校选出一到两名有亲和力的老师作为心理咨询老师,及时关注和疏通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全力打造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5.学习校长管理心得 篇五

学习心得

我有幸成为“校长国培计划”2015年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西部乡村校长专项培训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再学习提高的机会。集中理论学习专家讲座、现场观察、影子跟岗培训和学校规范化管理与特色创建等多个模块内容的学习给我很大的收获,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这次听了他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中小学规范化管理与特色创建》的培训让我深刻地感到:要把学校的工作抓好,把学生教育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是校长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校长要有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校长要有高超灵活的管理手段,校长要有高尚的灵魂,校长要有不断学习进取的习惯,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制校方略,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思维和发展的引领都。其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培养好,要通过多种形式,关心、支持我们的老师,开展校本等各种培训,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让我们教师热情干工作,无怨无悔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校长,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校长就是一位引路人”。刚刚国家制定出来的对校长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对中小学校长做出了清晰的工作任务。对校长提出“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理念要求。作为校长的我更认识到要想当好校长,报以终身学习的理念的刻不容缓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新课程推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校长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引导教师做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 教与学的改革深化。那就要求我们校长必须不断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另外,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需要打造学校品牌,构建学校特色,这就要求校长必须有自己的思想素养、独到的管理理念、多元开阔的视野、很深的研究能力、很好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时刻的紧逼着校长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对此我常要求自己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也不断从身边学习,从书本、电视、网络等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能力。本次培训让我收获最大,让我了解到了国家对教育的许多政策支持,诸多教授专家的独到见解,劳动模范左相平校长的无私奉献精神,许多名师的个人风采,班主任老师们的热情照顾等,都让我深思、激动、敬仰、感怀。

通过培训,让我清楚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新一轮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因此,学校要抓住“教师团队”这一根本,需要全体教师达成了共同愿景:人人争做“阳光之师、文明之师、博学之师”;创“优质学校、书香学校、和谐学校”;育“自信之人、自律之人、自强之人”;树立以“以德治校、素质育人、科研兴校” 的办学思想;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证。

通过培训,让我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经历了一次刻苦铭心的洗礼,一场深刻的修炼。作为校长,引领学校发展是必修的课题。学校发展需要校长具有专业的治校、管校能力。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学校发展要构建超前性的办校核心理念、开创良好的校园文化、培育优质的教师队伍、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机制。而这些各方面知识,通过各位教授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如同给予了我雪中送炭。

培训学习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校长,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这次培训中,影子跟岗培训去了————————三所学校,给我留的印象是各校园安静有序、德育、社团活动丰富多彩,高效课堂扎实深入、学生素质高行止有章。——1——学校校领导和教师敬业爱生。走进——2——的校门,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底蕴和扑面而来的文化氛围。走过教学楼的过道,墙壁和两侧挂满了学生手工作品:一副副漂亮的纸浆画、利用装鸡蛋的蛋盘和空饮料瓶制作的精美的手工艺术品,图书室外墙壁上一副巨大的笑脸墙更是学校爱生的具体表现,挂在笑脸墙上一张张孩子入学时灿烂纯真的笑脸。学生们每当在课间休息、嬉戏时都能看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

6.校长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按照――――的精神,8月24日上午,暑假教职工集中学习正式开始。在学习活动中,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一部署,组织全体教职工系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达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达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达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达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达州市达川区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关于推进五级五覆盖和五落实五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开展了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师德师风活动,我受益匪浅。为了更好地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服务全校师生,领导学校不断发展,现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学高为师,树立终身的学习观

“终身学习”是个人修养。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才是财富。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作为校长,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观。当今时代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

校长是组织、指挥学习的人,与学校的成败息息相关。作为校长,自身的学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方面应走向专业发展。若要成功就必须提升学习能力,要成为学习型人才。成为学习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不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和观念,就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校长要实现自我的完美和追求生命的丰盈,修炼卓越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魅力,必须有自己长远的学习计划,让学习成为自己职业生活的基本成分。这样,校长的专业发展才具有扎实的基础,才能用学习引领自己成长,并将这一理念凝聚为学校每一位师生的共识。

二、凝心聚力,树立正确的校长观

一所学校一定要有一种凝聚力,一旦失去教师的齐心协力,失去教师的信赖和支持,校长想要有所作为很难。真正为学生负责的教育,自然少不了要人文关照、人文情怀,因为有了这些灵魂的东西,教育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未来着想的教育。

对教师而言,“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是管理者;对我而言,“校长”是学识、水平、能力的综合象征,是教师队伍的“领头雁”。从某个角度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刚刚担任“校长”这一职位,要坚持模范作用,合理安排工作,不少事情须亲力亲为。这样,就能提高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校长并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人,而是真正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教师们也乐意齐心协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出色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三、完善制度,树立科学的管理观

首先,通过深入细致的校本研究,制定出比较系统而又结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如学生在校的常规管理细则、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师在校常规管理细则等等。其次,要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实行民主管理,全员参与;实行阳光管理,公平公正;实行绩效管理,奖惩分明。注重学校管理行为的常态化,坚持一周一次的学校例会制度,坚持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制度,坚持教师教学常规月查制度等,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化。同时,强化学校管理的过程性研究,努力细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研究各个环节的实施步骤和标准,从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首。”作为领导者,我坚持“以制度为纲,以人性化管理为本”的管理模式,用制度管人、管事,并在工作中结合实际不断以予充实。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而不是有形的约束,进而使每位教师在学校的各个岗位、各个层次上发挥最大的潜能,达到最佳的效能。时刻关心教师、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既严格管理又有利于教师成长,发挥才干的公平、公正、积极上进的和谐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建设成教师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情感交流和精神交流的磁力场。

四、转变观念,树立全面的评价观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决定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应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教育管理者应当打破传统的狭隘的分数观,以分数的高低来反映成绩。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单纯地看分数论高低很容易引发教师的功利主义和教师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削弱教师的团队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而功利主义必然导致教育的短期行为,对学生、学校的发展均是无益有害的。

作为一名校长,必须致力于建设一种鼓励教师的教育观念、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业务学习、工作业绩和敬业精神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以师德为先导,以实绩为主导,以科研为向导”的评价机制,把评价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到科目教学的实效上,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激励性。我从不以成绩的好坏来判断一个教师是否优秀,而是以教师德育、能力与发展潜质等为依据,积极培养优秀教师。

7.学习校长管理心得 篇七

一、区域质量提升中薄弱初中校长教学领导力缺失的专业归因

相关研究表明: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校际差异非常明显, 优质学校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明显高于薄弱学校。薄弱学校校长在构筑共同教学愿景、管理课程与教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调适教学支持环境等教学领导力方面比较薄弱。笔者认为, 薄弱初中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缺失的主客观原因如下:

1.校长能力的定位不准

现阶段基于校长负责制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教育行政权力运行机制, 客观上造成了对校长角色定位的偏差。主要表现为:校长自身及外界过多地重视校长作为学校行政负责人的角色, 而忽视了校长的专业职责, 导致校长的行政领导力不断强化, 教学领导力不断弱化。薄弱初中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面临的问题, 都需要校长亲自去解决。多数薄弱初中的校长忙于复杂的管理事务, 更加剧了薄弱初中校长行政能力和教学领导力发展的定位失衡。

2.专业发展的愿望不强

现实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专业发展上, 一个教学骨干教师被培养成校长后, 其学科专业发展的愿望则越来越弱。这种现象在薄弱学校校长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卡尔罗·德韦克基在《思维方式》一书中总结了影响人们接近他人、评估自己的两种不同方式———称为“目标取向”:一种是学习和成长的心态, 它会让人们变得更有能力;另一种是评估或评判的心态, 在这种心态下, 人们会寻求对他们能力的正面评价或逃避负面评价, 它会促使人们逃避风险,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失败。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较差、管理水平不高, 在这种心态下, 校长会觉得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强, 难以承担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任, 进而逐步丧失改善的信心, 使学校处于低效的恶性循环之中。

3.校长培训的课程不适

随着对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研究日趋深入, 校长领导力专业发展策略也不断丰富。然而, 通过对区域性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系列专题培训后续效果的跟踪调查发现, 薄弱初中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几乎没有得到改善, 培训效果的评估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思校长教学领导力培训方案本身, 不仅有培训需求分析, 而且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资源配置、培训活动组织实施等环节都不存在管理上缺位,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培训课程的内容定位与校长能力提升的需求匹配度存在脱节现象。

二、“行动学习”对提升薄弱初中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必要性

1.“行动学习”的基本内涵

行动学习法产生于欧洲, 英国瑞文斯 (Reg Revans) 教授是其重要创始人。“行动学习”就是在行动过程中学习。即通过让参训者参与一些实际的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逐步发展他们的教学领导能力。

我区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以学者库博的“经验学习圈”为基础理论支撑, 即学习是一个行动、反思、理论和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小组成员有一个现存的行动为起点, 在小组成员的支持和质疑下, 引发对行动过程的反思, 进而引发行动或行为的转变。行动学习可以表述为以下公式:AL=P+Q+R+I, 即:行动学习=结构化的知识+质疑+反思+执行。在行动学习的设计上, 重视学习和行动的交互过程, 重视小组成员学习风格的配合以及学习风格的相互借鉴, 重视让小组成员学会怎样学习。

2.“行动学习”的专业功能

“行动学习”是基于问题需要和问题解决价值取向而采取的一种学习培训模式。行动学习在被培训者的态度变化、能力提高、行为转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能较好地促使参训者完成培训课程, 从而使培训发挥最大效应。

薄弱初中的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专业行动弥合薄弱初中校长与质量提升专业需求之间的鸿沟。而行动学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它可以把复杂的质量管理问题现象化, 现象化的问题具体化, 具体化的问题归类化, 归类化的问题针对化, 然后对症下药;“行动学习”采用的是团队培训模式, 能较好地解决薄弱初中校长缺乏同伴支持、孤军作战的困境;“行动学习”培训在解决薄弱初中校长专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时, 能够充分激发薄弱初中校长的专业热情和管理的创造性, 同时, 对行动学习培训的效果呈现也变得比较直观, 便于结果的评估。

3.行动学习对提升薄弱初中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必要性

针对区域性薄弱初中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缺失现状, 我们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培训模式, 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解决教学领导力培训与学校管理工作实际脱节的问题;二是解决薄弱初中校长教学领导力转化为具体管理行为能力的问题。简言之, 我们预期的校长教学领导力课程培训不仅能实现既培养人又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能够将行动学习培训模式转化为促进校长教学领导力转化的有效路径。

从薄弱初中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的角度而言, 行动学习培训在校长专业能力方面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是行动学习与校长的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行动学习培训的主题来自于薄弱初中, 把薄弱初中校长培训与当前存在的问题紧密联系。紧紧围绕提升教学质量这一培训目标, 这是薄弱初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系统地思考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 校长们急需领导技巧和系统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

二是行动学习有助于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学习可以用于处理学校的各类难题, 培训问题设计中如,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薄弱学科质量改造、骨干教师的培养等, 都是需要学校解决的复杂问题, 行动学习让校长在高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发展。

三、基于质量提升的校长教学领导力行动学习模式的区本化实践

1.区域性薄弱初中校长教学领导力专业培训的项目设计思路

2014 年, 我区基于薄弱初中管理能力缺失的现状, 制定了促进薄弱学校质量改进的实施方案, 将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关键内容之一, 为此, 我区开展了主题为“基于质量提升的校长教学领导力行动学习”, 对象是我区三个薄弱初中的校长、教学校长, 培训时间是三年。

我区薄弱初中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的行动学习, 主要追求三个专业发展目标:一是掌握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理论, 并进行学校课改的顶层设计,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二是掌握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理论, 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优化学校的文化环境;三是以学校的薄弱学科为抓手, 构建研训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 有效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质量提升的校长教学领导力行动学习模型如下:心实施, 精心地组织行动学习活动, 真正使其做出实效;区教育局给予了充足的财力、人力和时间的支持;借助全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网、沪江网校、自适应平台、慕课技术、微课技术等平台, 对行动任务的完成给予支持;薄弱学校校长高度重视、理解行动学习的精髓并能够积极参与。

3.对校长教学领导力行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反思

从近年来的实践效果看, 相关薄弱初中的学校文化环境明显改善, 校长的教学领导意识明显增强, 教学常规执行力显著提高, 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力度逐步加大。但在行动学习的过

2.提升校长教学领导行动学习模式关键要素的区本化实践

一是课程设计。行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包含三个模块:课堂教学改革模块、教学常规管理模块、薄弱学科改进模块。三个模块相互并行, 但行动路径各不相同。

课堂教学改革模块, 采取的行动学习方式为:案例观摩———阅读专著 ———理论反思 ———专家讲座 ———质疑研讨———顶层设计———实践反思———行动干预———专家指导———实践反思———绩效评估。

教学常规管理模块, 采取的行动学习方式为:互相诊断———质疑研讨 ———修订方案 ———观摩学习 ———质疑研讨———实践反思———完善方案———评估反馈。

薄弱学科改进模块, 采取的行动学习方式为:质量监测———课堂诊断 ———质疑反思 ———专家指导 ———校本研修———课堂实践———质量监测。

二是智力支撑。行动学习的成功需要有一批专业的催化师队伍, 运用专业的促动技巧, 协助组织提升个人及团队绩效, 通过开发组织内部潜能, 促进组织发展。我区的催化师队伍组成有:区教师发展中心、区优秀教师导师团、南京市教研室、南京市教科所、外聘专家、新东方南京地区英语教学团队。催化师来自不同层面, 可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工具, 从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两方面训练, 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是组织保障。此次的行动学习得到了区领导和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行动学习由区教育局组织, 区教师发展中程中, 一些初中校长依然存在认识上的困惑。

一是如何真正地质疑和反思。在行动学习中, 催化师对发挥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区培训教学领导力的催化师非专业培训师, 如何引导校长将潜在的管理行为的思考外显化, 如何促进校长教学领导行为的规范化, 尤其是如何引导校长聚焦教学过程, 关注管理细节, 学会正确质疑和主动反思, 是一个实践性难题。但由于受制于以往的惯性思维, 催化师常常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专业观点代替校长们的质疑反思, 难以引发校长心智模式和管理行为的根本改变。

8.学习校长管理心得 篇八

一、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现代校长发展学校的灵魂

一个校长,尤其是现代校长,要领导好学校和发展好学校,“首先要实现思想上的领导”,要确定和把握住发展学校的“魂”。这个“魂”就是办学理念。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能成功。校长只有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把学校和教师引导到最高境界,进而把学校发展到最高境界。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工作实践中可能意识到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去处理问题和决策时,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你自己,有时处理问题会得心应手,有时感到束手无策。一些问题用这种方式无法解决,用另一种方式却能得到圆满解决,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领导者的风格对师生有不同的影响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就要校长有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在校园中起着模范表率的作用,校长手里不是拿着鞭子,而是举着旗子走在前面。刘希娅校长的“六年影响一生”、周群校长的“良习修美德、好好做个人”都是引导全校师生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践探索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二、重视文化建设是现代校长实现办学理念的关键

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形成一致,共同追求崇高的目标。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把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成为具体的、大家都认同的观念,并形成可操作的目标。在学校文化发展和形成中,首先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建设。即特色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

而课程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载体。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是逐步实现校本管理。这既为校长确立具有自己学校办学理念和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建设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充分的余地。首先要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足够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胡新懿教授在《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讲座中说,我国已进行了8次课程改革。但前7次的课程改革都是以教材投入使用为标志。而唯独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设计和教材的变化,而是课程价值观和教材价值观的更新,是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的构成,是一种新的教学关系的创造。

这次课程改革提倡问题意识,提倡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提倡和生活的联系,提倡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更为学校发展有特色、教师发展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

三、校长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学习的意识

社会的发展寄托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看校长。校长要善于学习,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要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勤于学习,学习是进步的先导,不学习是落后的象征。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刻苦学习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

2、服务意识

一名好的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

3、教育质量意识

校长工作的核心是务必狠抓教育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师生的荣誉。一所学校质量的高低,是否有竞争力,关键看这所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4、创新改革意识

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以科研为先导,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教师必须不断认真学习、领会。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强校”,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长的理论指导,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教育的本質就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熏陶,用一生的时光来完成。正如胡新懿教授所说的那样,“社会浮躁,教育必须沉静”。真正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宁静之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薄。

上一篇:闲置处理物品范文下一篇:一个美丽的传说美丽人生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