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2024-06-15

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精选9篇)

1.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篇一

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

地点:镇政府大会议室

参加人员:机关全体党员、干部

主持人:王贵军

学习内容: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这次全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之际,又一次整体谋划改革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做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措施、释放什么信号,倍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关注,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布局谋篇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一、三中全会基本特点的认识

三中全会有鲜明特点,我们可以用“6个度”来概括:

1、高度空前

2、力度空前

3、广度空前

4、深度空前

5、难度空前

6、热度空前二、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

1、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

2、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3、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

4、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

体制改革

5、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6、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改革亮点

1、非公有经济比重提升

2、高考制度改革

3、单独生二孩政策

2.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篇二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和国防科工产业在全国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粮食生产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地位突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新一轮东北振兴,主要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思路的转变,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要准确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新要求,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抓好各项重大任务的贯彻落实。

到2030年,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这“五基地一支撑带”,是对东北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和要求,也是衡量和评价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提升创新引领支撑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立足于“四个着力”,客观上要求新一轮东北振兴由侧重企业和产业改造,转向全面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领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打赢全面振兴东北这场硬仗指明了方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振兴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彰显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我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实施。

一、深刻认识《意见》出台的时代背景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相当规模的以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帮助、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专项措施。10多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东北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2003—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总量由不足1.3万亿元增至5.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2000美元增至8000美元以上,重点领域改革、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

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振兴发展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凸显。2015年,辽、吉、黑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3%、6.5%和5.7%,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前十几年东北自身的平均增速。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于东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视察东北,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目标、新要求。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了近两三年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措施。结合这个文件的实施,着眼于更长时间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颁发了《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意义、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指导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纲领性文件。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和国防科工产业在全国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粮食生产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地位突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有利于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利于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布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打造生态安全屏障。

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事关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事关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事关我国周边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东北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深化改革。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历经过去十余年的振兴,现在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振兴的新部署,深刻认识《意见》提出的新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要求上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尽快形成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好势头。

二、準确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核心要求

新一轮东北振兴,主要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思路的转变,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要准确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新要求,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抓好各项重大任务的贯彻落实。

立足新阶段解决新问题。东北振兴现在面临的问题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和结构性问题,但问题的内涵和十年前启动东北振兴战略时已有很大不同,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转型和发展中的问题,是“爬坡过坎、滚石上山”过程中的问题。根据新的形势,《意见》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总体竞争力放在核心位置,这既体现了东北地区的特点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东北振兴的客观要求。

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路径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了五大政策支柱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新一轮东北振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结合新定位谋划新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总体定位,《意见》提出了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的两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到2020年,东北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争取再用10年左右时间,也就是到2030年,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这“五基地一支撑带”,是对东北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和要求,也是衡量和评价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

结合新要求明确新任务。按照中央的部署,新一轮东北振兴要重点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这既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点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东北振兴发展的核心要求。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开放,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策;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之举;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提升创新引领支撑能力,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决胜之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稳定之基。立足于“四个着力”,客观上要求新一轮东北振兴由侧重企业和产业改造,转向全面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领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针对新形势出台新政策。东北振兴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当前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特殊困难。《意见》按照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城市转型、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下一步,各有关部门还将根据《意见》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方案,使中央有关振兴东北的政策措施发挥出更大效力。

三、扎实做好新一轮东北振兴各项工作

为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需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新一轮东北振兴要求的体制机制,针对重点任务认真细化实际举措,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东北振兴的治本之策。要按照《意见》要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国资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国有林区垦区改革、城市基础设施改造、重大工程融资改革等重点专项改革,多出实招,狠抓落实,加快形成同市场紧密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激发整个区域的发展活力。要主动融入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

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要加快改变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的状况,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促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断提升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积极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大学、科研院所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把创新作为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惠民富民。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要找准民生和发展的结合点,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老工业城市转型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支持东北地区国家级新区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实施城区老工业区、獨立工矿区和棚户区改造,积极打造北方生态屏障和山青水绿的宜居家园,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篇三

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错误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重合性。正确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

4、完全市场是不存在的,主要是垄断竞争市场条件。正确

5、计划经济是完全按照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同主体、以经济运行的自然需要和存在进行分散产权所有。错误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改革任务完成期限是2020年。正确

7、年GDP增长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或穷富的基本标准。错误

8、上海自贸区的全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错误

9、建设市场经济,就是要建立市场社会。错误

10、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错误 公

11、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错误

12、国有企业属于社会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错误

13、着重保护合法收入,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错误

14、贫穷是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正确

15、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正确

16、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民事责任。错误

17、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府是改革的主体。错误

18、社会经济的最重要、最本质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利益,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社会生产的效益。正确 19、19、计划经济是完全按照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同主体、以经济运行的自然需要和存在进行分散产权所有。错误 20、21、20、市场经济中人的属性是依附于国家行政职位的工具人。错误22、23、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城乡二元结构

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财政

4、()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5年

5、在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中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效益指标的权重,建立生态环境损害()制度。责任终身追究

6、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8、所有制的核心是()。产权

9、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缺陷的是()。多元性

10、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坚持发展

11、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企事业单位

12、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即()。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13、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14、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和深水区。攻坚期

15、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6、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五加一”,其中的“一”指的是()。党的建设制度 试题解析: 无

1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8、党的()三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

19、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2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科学的财税体制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1 系统性, 2协同性, 3 整体性

2、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城乡一体,2、以工促农,3、工农互惠,4、以城带乡

3、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选

4、作为建设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1参与意识,2、责任意识,3、监督意识,4、法律意识

5、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企业创新所包括的情况主要是指()。全选

6、建立健全鼓励()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1、原始创新,2、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3、集成创新

7、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全选

8、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1、现代市场体系,2、宏观调控体系,3、开放型经济体系

9、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

1、国家安全委员会,2、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10、下列哪种类型的项目政府不再申批? 全选

11、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

1、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2、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3、维护市场秩序,4、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5、弥补市场失灵

12、完善以()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1、税收,2、社会保障,3、转移支付

13、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

1、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14、自然资源属性主要包括()。

1、可开发利用性,2、整体性,3、有限性,4、时效性,5、分布区域性

15、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

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4、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6、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1.价格机制,2、供求机制,3、竞争机制,4、信用机制

17、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

1、总体设计,2、统筹协调,3、整体推进,4、督促落实

1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

1、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2、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4、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9、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5、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20、在现代世界经济中,了解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主要的指标是()。全选

4.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篇四

1.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

正确 √ 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2.10年后,中国将有2亿多农民变为市民。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正确 √

3.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引进外资的过程

正确 √ 中,对某些与本国制度不符的管理措施,以清单形式公开列明。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正确 √

5.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正确 √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6.20世纪初90年代初期出现了质疑市场改革的思潮,邓小平南方讲话重申十三大改革思路,力排非议,中央决策层审势度势,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正确

正确 √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资金的三分之一

正确 √ 以上依靠土地财政积累。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8.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正确 √

9.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

正确 √ 构,关键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0.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多元的,而决定性作用是一元的。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第二部分;单选题

正确 √

1.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

正确 √ 重发挥()才能,加快科技创新。

A.企业家

B.工人

C.高科技人才

D.创新型人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

A.坚持科学发展观

B.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C.稳中求进

D.打响“破垄”攻坚战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3.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总的原则不包括()。

A.尊重规律

B.稳中求进

C.分业施策

D.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4.()提出市场体系的基本机制就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思路和实践水准,大大提升了一步。

A.十二届三中全会

B.十三届三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四大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5.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A.国家

B.人民

C.集体

D.党的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错误 ×

错误 ×

正确 √

正确 √

答案分析:

6.2013年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

正确 √ 论”的思路做好()工作。

A.经济

B.社会

C.文化

D.民生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7.()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A.小康社会

B.新农村

C.城镇化

D.和谐社会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8.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继续加强()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

A.商品

B.经济适用型

C.保障性

D.两限型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9.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正确 √

A.处理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处理好市场内部的关系

D.处理好政府内部的关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0.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战略性调整。

错误 ×

A.社会结构

B.产业结构

C.经济结构

D.政治结构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1.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的重要概念。

A.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改革开放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2.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社会责任。

A.大企业

B.小微企业

C.中小企业

D.私营企业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3.在国有企业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方面,中国正在面临的艰难抉择不包括()。

A.核心竞争力

B.自主创新能力

C.公有制主体地位

D.政企分开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14.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发挥()对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促进国际收支趋向平衡。

A.出口

B.进口

C.投资

错误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D.消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5.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把解决好()问题作为全党工作

错误 × 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A.改革、发展、稳定

B.城镇化

C.民生

D.“三农”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1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

A.打响“破垄”攻坚战

B.稳中求进

C.突破固化利益格局的羁绊

D.坚持科学发展观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正确 √

17.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实施()战略,增强经济

错误 × 社会发展核心支撑能力。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建设创新型国家

C.可持续发展

D.科教兴国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18.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

错误 × 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A.城市

B.农村

C.个人

D.集体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9.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正确 √ 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A.城市

B.农村

C.社会

D.环境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20.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正确 √ 协同推进,坚持()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

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第三部分;多选题

1.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三大问题是()。

A.住房

B.腐败

C.分配不公

D.公民权利缺乏保障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是()。

A.集约

B.智能

C.绿色

D.低碳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错误 ×

正确 √

答案分析:

3.“十七大”对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总结包括()。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国际化

D.城市化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4.市场经济三大调节机制是指()。

A.合理的政府行政

B.必要的道德伦理

C.健全的法律法规

D.调整产业结构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正确 √

错误 ×

5.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

正确 √ 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

A.任务

B.总体方案

C.路线图

D.时间表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6.改革战略的三个基点是:()。

A.跟党走

B.见天光

C.接地气

D.立人本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7.“人本”是指以人的自身发展作为改革导向。其含义包括()。

错误 ×

错误 ×

A.“人本” 针对“物本”

B.“人本” 针对“官本”

C.“人本” 而非“民粹”

D.“人本” 而非“国本”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8.市场经济的四大矛盾是指()。

A.外部性问题

B.信息不对称问题

C.企业非理性问题

D.社会公平问题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9.未来改革的基本要义是()。

A.市场化和政府化“双线均衡”

B.市场化和公正化“双线均衡”

C.天、地、人“三合一”的产权制度安排

D.五环改革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正确 √

错误 ×

10.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其中()

错误 × 问题依然突出。

A.不稳定

B.不平衡

C.不协调

D.不可持续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BCD

5.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篇五

一、判断题

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重合性(√)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社会经济的最重要、最本质和最核心的的问题,就是如何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利益,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社会生产的效益(√)

5、计划经济是完全按照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同主体、以经济运行的自然需要和存在进行分散产权所有(×)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改革任务完成期限是2020年(√)

7、年GDP增长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或穷富的基本标准(×)

8、市场经济中人的属性是依附于国家行政职位的工具人(×)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0、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11、完全市场是不存在的,主要是垄断竞争市场条件(√)

12、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13、上海自贸区的全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14、建设市场经济,就是要建立市场社会(×)

15、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16、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府是改革的主体(×)

17、国有企业属于社会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18、着重保护合法收入,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9、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0、贫穷是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

二、单选题

1、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城乡二元结构)

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财政)

4、(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5、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即(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6、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7、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出发点和落脚点

8、所有制的核心是(产权)

9、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10、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五加一”,其中的一指的是(党的建设制度)

11、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缺陷的是(多元性)

12、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1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4、在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中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效益指标的权重,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1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坚持发展)

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8、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科学的财税体制)

19、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多选题

1、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

2、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

3、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4、完善以(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5、作为建设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6、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城乡一体、以工促农、工农互惠、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7、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管理、劳动、技术、知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8、自然资源属性主要包括(可开发利用型、整体性、有限性、时效性、分布区域性)

9、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企业创新包括的情况主要是指(采用研发新产品,通过开拓市场而获得更高利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更有效提高生产率、开辟新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开发或控制新资源,新原材料或产品新的信息、创造出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组织形式)

10、在现代世界经济中,了解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只要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GDP占有量、年GDP增长率、外汇储备总额、年国家财政收入)

1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12、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13、下列哪种类型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关系生态安全的项目、关系国家安全的项目、涉及战略性资源开发的项目、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项目、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项目)

14、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信用机制)

15、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16、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7、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18、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9、《中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篇六

A.盲目性 B.多元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2.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A.2020年 B、2025年 C、2050年

D、2035年

3.下列不属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同步富裕

4.关于党委和纪委的关系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不确定)

A.强调系统垂直领导为主,容易达到党内高度集中统一的目的

B、强调党委领导,会出现对地方党委主要领导权力过大,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C、强调党委领导,很难达到党内高度集中统一的目的

D、强调系统垂直领导为主,会出现对地方党委主要领导权力过大,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5.南沙群岛上的主要岛屿,从数量上来看,霸占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越南 C、泰国 D、菲律宾

6.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

A.上移 B、向基层下移 C、向社会组织迁移

D、分散化

7.党内监督的开山之作是()。

A.《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 B、《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D、《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

8.“对印度来说,我们拥有强大的地理优势”的原因是()(答案不确定)

A.切断西里古里走廊 B、喜马拉雅山地理位置优越 C、亚东的重要性

D、方便右侧进入印度河平原

9.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第()条强调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A.五 B、四 C、六

D、三

10.本讲提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靠的就是()的建设。

A.化组织 B、经济组织 C、其他组织

D、以上均正确 11.《开罗宣言》的性质是()。(答案不确定)

A.只是一个宣言 B、双边条约

C、没有签字的合同

D、可实现的法律条文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A.初步 B.完全 C.基本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3.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A.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B.处理好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形成了社会注意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D.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核心性作用 B.关键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决定性作用

1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

A.根本 B.基础 C.制度保障

D.内在要求

16.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不包括()。A.立法 B.执法 C.行政

D.司法

17.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基本要求是()。

A.依法 B.独立 C.公正

D.公平

18.“自由心证”在我国社会制度下的实施,会严重影响司法(A.依法 B.独立 C.公正)。D.公平

19.“好篱笆造就好邻居”,“修建篱笆”指的是哪种行为?()

A.断绝贸易往来 B、签订划定领土条约 C、相互学习语言

D、与相邻国家共享资源

20.关于城市带动农村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主要靠小城镇来带动农村发展 B.主要靠县城来带动农村发展

C.县城带动农村发展,地级市或中心城市配合

D.三级政府都有支持农村的责任,三类城市都有带动农村的功能。21.司法改革最核心的要求是()。

A.让司法更加权威 B.让司法更加高效 C.让司法更加公平

D.加快改革步伐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中提出,要坚持()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科学发展观 B、以人为本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23.全党必须牢记,必须始终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A.经济利益 B、深化改革 C、人民利益

D、公平正义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不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是()。

A.立法权 B、选举权与任免权 C、执法权

D、重大事项决定权

25.《决定》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和新的战略任务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6.下列属于政府定价领域的选项的是()。

A.建筑材料类 B.运输工具类 C.日化用品类

D.资源类

27.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失败,鼓励探索。

A.宽容 B.严肃处理 C.毫不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8.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共同富裕

D、小康社会

29.()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A.资本 B.经济 C.金融

D.财政

30.坚持综合治理,不仅要依靠法治,同时还要重视()。

A.道德教化 B.严厉惩处 C.社会奖励

D.群众谴责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1.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A、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B、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C、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D、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2.反腐倡廉建设的两把“利剑”是指()。

A.监督 B、审计 C暗访

D巡视

3.我们党在释放社会创造活力方面,提出来要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全面贯彻“四个尊重”,包括()。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4.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地方有()。A.上海市 B北京市 C山西省

D浙江省

5.法治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含义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三、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1.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保障人民()

A、知情权 B、参与权 C、隐私权

D、表达权

E、监督权

2.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

A、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B、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 C、维护市场秩序

D、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E、弥补市场失灵

3.影响中国经济繁荣与安全稳定的关键性因素包括()

A、中国实力崛起 B、海湾贸易扩展 C、外交关系变化 D、增加外交智慧

E、古代文化积累

4.在推进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围绕()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和完善我国的社会治理体制。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E、政府领导

5.中国的国家领土主权,是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作为中国的领土主权空间诉求,主要包括哪三方面?(待确定)

A、完整性 B、统一性 C、普遍性

D、不可分割性 E、安全性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1.在特殊情况下,耕地也可以用于开发建设。

2.我们过去强调改革,并已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我们要重视国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现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十分匹配。

5.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农村人口从传统分散的乡村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集中的一次过程。

6.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只有深化改革,真正打通城乡,才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

8.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

9.我们应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0.中国法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法治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国家文明发展》在线考试

时间限制:90分钟

离考试结束还剩 1小时 16分 20秒(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中日之间的岛屿争端是一个主权争端,主要讨论的是钓鱼岛的什么问题?()A.捕捞权 B、地域权 C、归属权

D.领海权

2.()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 B.法治 C.人治

D.党治

3.南沙群岛上的主要岛屿,从数量上来看,霸占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越南 C、泰国

D、菲律宾

4.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地区人民心理不平衡 B、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 C、各地区城市社区发展不平衡

D、社区内部组织发展不平衡

5.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C、共同富裕

D、小康社会

6.“好篱笆造就好邻居”,“修建篱笆”指的是哪种行为?()

A.断绝贸易往来 B、签订划定领土条约 C、相互学习语言

D、与相邻国家共享资源 7.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 B、文化兴盛 C、以人为本

D、经济繁荣

8.监察委员会除了监督、调查、处置三项职责之外,尚应有()职责。A.预防 B、制定相关法律 C、制定规章制度

D、司法审判

9.党内监督的开山之作是()。

A.《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 B、《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D、《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 10.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行使国家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基层党委 C、工会组织 D、城镇居民自治组织

11.全党必须牢记,必须始终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A.经济利益 B、深化改革 C、人民利益

D、公平正义

12.()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A.社会统治 B.社会管理 C.社会治理

D.社会管制

13.司法的生命在于()。

A.权威 B.正义 C.公正

D.平等

14.中日在东海地区的油气田争端问题主要是().A.如何划界 B、如何收费 C、如何分配

D.如何根据原则调整

15.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和深水区

A.困难期 B.矛盾期 C.攻坚期

D.敏感期 16.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17.十八大以来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之所以成效显著,主要在于突出()的变革。

A.机构设置 B、人员编制 C、机制运作

D、监察手段

18.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为全面推进改革创造一个()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A.良好宽松 B.严肃紧张 C.紧张严肃

D.严肃良好

19.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

A.根本 B.基础 C.制度保障

D.内在要求

20.()要求行政机关对其所实施的社会管理行为负责。

A.合法行政 B.程序正当 C.权责统一

D.诚实守信

21.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指()。A.改革创新 B、继承传统 C、稳中求进

D、共同发展

22.坚持司法体制改革,()才能打破涉法涉诉案件信访的恶性循环。

A.增强司法公正性 B.提高司法的权威性 C.增强司法独立性

D.健全司法运行体制

23.北部湾海域边境的勘划非常成功,是海洋领域的划界典范。这一问题的解决是由哪两个国家主导的?()A.中国和越南 B、日本和中国 C、印尼和越南

D.澳大利亚和中国

24.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诞生于哪个国家?()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改革开放 B、共同富裕

C、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D、党的领导

26.()要求行政机关和其他执法机关自身合法、程序合法、责任合法、权利和义务符合法律要求。

A.合理行政 B.高效便利 C.程序正当

D.合法行政 27.()意味着最高权力.A.公权 B、私权 C、人权

D、主权

28.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A.提高司法权威 B.使司法更加公正 C.维护人民权益

D.维护司法机关权益)。

29.关于以下监督权和司法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前我国内地的监督权和司法权是统一的 B我国古代的监督权和司法权是统一的 C当前我国香港的监督权和司法权是分设的

D我国古代的监督权和司法权是分设的

30.《决定》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和新的战略任务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1.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包括()。

A.司法公正 B.司法高效 C.司法权威

D.坚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2.反腐倡廉建设的两把“利剑”是指()。

A.监督 B、审计 C暗访

D巡视

3.我们党在释放社会创造活力方面,提出来要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全面贯彻“四个尊重”,包括()。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4.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地方有()。A.上海市 B北京市 C山西省

D浙江省

5.我国监督体制的组成部分包括()。

A.行政监察体制 B、纪委监督体制 C、群众监察体制

D、司法监督体制

三、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1.行政体制改革中行政管理方式的要求包括()。答案不很确定

A.加大改进的力度

B.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加强管理和服务 C.对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做出全面的部署 D.通过管理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性

E.管理的权利和责任的有机统一,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巨大政治优势有()。

A、拥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B、拥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的共同政治追求 C、确立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D、坚持依法治国

E、实行民主集中制

3.在推进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围绕()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和完善我国的社会治理体制。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E、政府领导

4.影响中国经济繁荣与安全稳定的关键性因素包括()

A、中国实力崛起 B、海湾贸易扩展 C、外交关系变化

D、增加外交智慧

E、古代文化积累

5.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保障人民()

A、知情权 B、参与权 C、隐私权

D、表达权

E、监督权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1.房产税是降房价,调贫富的有效手段。

2.恶化的城乡差距所带来的是社会风险。

3.只有深化改革,真正打通城乡,才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

4.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5.现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十分匹配。

6.我们过去强调改革,并已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

8.我们要重视国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9.如果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那就必须主观判断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

10.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7.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篇七

一、单选题(52题)

1、(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基本要求是(A)。

3、依法执政的主体是(A)。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下列属于政府定价领域的选项的是(D)

6、党的(B)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念。

7、司法改革最核心的要求是(C)。

8、司法的生命在于(C)。

9、在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与“法治中国”同步提出的是(A)。

10、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C)。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A)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

12、(D)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3、党的(D)三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4、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A)失败,鼓励探索。

15、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为全面推进改革创造一个(A)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16、“自由心证”在我国社会制度下的实施,会严重影响司法(C)。

17、我国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合理,特别是(D)不合理。

18、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社会已进入(C)收入阶段。

19、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方法论,即(C)。20、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B)。

21、坚持综合治理,不仅要依靠法治,同时还要重视(A)。

22、党的十八大提出在(A)成立一百年的时候,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3、严格按照法律和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国务院部门的领导职数是一正(C)。

24、依法行政的主体是(C)。

25、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D)。

26、(A)归于地方事权。

27、依法治国的主体是(B)。

28、我国的改革还有很多的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C)的不合理与不完善。

29、审判权、检察权要“去行政化”,确保(D)行使司法权。

30、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D)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

31、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A)提供了重要经验。

3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B)这个最大实际。

33、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中,(B)改革是主线。

3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A)。

35、关于城市带动农村的理解正确的是(D)。

36、健全司法权力的运行机制,要保证司法权力的行使(B)。

37、党的(A)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8、法治建设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是在(B)。

39、(D)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40、法官、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合理行使,以确保(A)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41、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A)。

42、要想真正建成一个服务型政府,应该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不同的经济组织之间保持(B)

43、《决定》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和新的战略任务是(B)

44、(D)要求行政机关和其他执法机关自身合法、程序合法、责任合法、权利和义务符合法律要求。

45、坚持司法体制改革,(B)才能打破涉法涉诉案件信访的恶性循环。

46、在(B)方面统计制度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

47、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不包括(C)。

48、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诞生于哪个国家?(C)

49、(B)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50、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B)。

51、一些西方学者认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长期实行(A)的扩张性政策的恶果。

52、(D)是所有制的核心。

二、多选题(32题)

1、当今我国人民的需求包括(ABCD)。

2、国家治理体系的几大支柱包括(ABCDE)

3、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健全表现为(ABCD)等问题。

4、生产要素包括(ABCDE)

5、(BC)使得市场作用大打折扣。

6、金融市场体系包括(BCDE)

7、我国现行市场规则存在的问题有(ABE)

8、全面深化的改革包括(ABCD)等的改革。

9、健全司法监督机制要(ACD)之间相互制约、监督。

1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B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1、关于党的建设,我们要形成一套有利于各级干部想干事(ABCD)的体制与机制。

12、社会矛盾的三个基本特点是(ABC)。

13、(ABC)永无止境。

1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ACD)市场作用的问题十分普遍。

15、(ABCD)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16、法治中国包含(ABC)。

17、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是要建立资本(ABCD)的相应制度。

18、深化改革,确保司法权(ABC)行使。

19、行政体制改革中行政管理方式的要求包括(ABDE)。20、建设法治社会,全社会要形成(ABCD)意识。

21、司法体制改革有(BC),中国司法制度面临的一些问题亟需通过机制来解决。

22、改革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AB)。

23、我们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我国的(ABCD)。

24、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认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ABDE)的制度保障。

25、中国政府要向(ABCD)转变。

26、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中,政府(ACD)问题一直存在。

27、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要(ABCD)。

28、确保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要(ACD)。

29、现在对财政的认识包括(A)和(C)两个方面。30、政府的角色应当包括保安员(ABC)。

31、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要从(BCD)几方面入手。

32、虽然我们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ABCD)的矛盾仍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结构性问题。

三、判断题(48题)

1、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形成的,在市场价格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 答案: A

2、我们要重视国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 A

3、我们应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答案: A

4、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答案: A

5、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答案: B

6、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负债沉重,但并未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7、我国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已经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 答案: B

8、房产税是降房价,调贫富的有效手段。 答案: B

9、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贯穿全面改革的主线。 答案: A

10、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A

1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正的基本方式。 答案: A

12、改革开放既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又是我们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案: A

13、越来越简单的社会建设任务要求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答案: B

14、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利于保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 答案: A

15、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分为五大类。 答案: B

16、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设美丽中国。 答案: A

17、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答案: B

18、包容性体制总体优越于排斥性体制。 答案: A

19、坚持系统治理最重要的是要优化治理格局。 答案: A 20、自主经营、自由选择、自由流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 答案: A 21、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推进体制创新。 答案: A

22、传统观点上的中国社会的三大构成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 答案: A 23、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中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答案: A

24、我国的建设用地市场呈现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 答案: A 25、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 答案: A

26、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 答案: A

27、全面改革要把政治体制改革当做全面改革的火车头。 答案: B

28、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我们知道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答案: A

29、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我们需要加大投入。 答案: A 30、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答案: A

31、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 答案: B

32、要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就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答案: A

33、我们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就要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广泛性。答案: B

3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明确目标。答案: A

35、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答案: A

36、恶化的城乡差距所带来的是社会风险。 答案: A

37、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有助于促进收支科目全面规范、有章可循。 答案: A

38、到2015年,法治政府要基本建成。 答案: B

39、我国的户籍制度从1958年开始实行后就形成乡镇户籍和城市户籍.答案: B 4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平衡发展的最大的制度障碍。 答案: A

41、根据行政体制改革中职能配置的要求,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配置文化职能。 答案: B

4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案: A

43、财政的新定位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相悖的。 答案: B

44、只有深化改革,真正打通城乡,才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 答案: A

4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 A

46、现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的十分匹配。 答案: B

47、我们过去强调改革,并已经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案: B

8.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篇八

(1).预测题: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

A.科学发展B.改革开放C.自主创新D.与时俱进

(2).预测题: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别无他途。

A.坚持科学发展观B.深化改革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预测题:既要确保效率,也要维护公平;既要鼓励竞争,也要保障底线;既要尊重差异,也要凝聚共识。面对“众口难调”的困扰,政府包办一切,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是无所适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A.政府行政体系与行政能力制度化 B.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多元化 C.国家法律体系和法治建设现代化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预测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以()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A.政治职能体系改革B.宏观调控体系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经济体制改革

(5).预测题:2014年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对总目标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B.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问题 C.制度模式选择问题D.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预测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问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A.思想体系B.价值体系C.制度体系D.意识形态(7).预测题: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在人权、选举制度、法治等重大问题上,必须理直气壮,不能以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为标准。这种自信是指()

A.理论自信B.制度自信C.道路自信D.发展自信

(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A.系统完备、法制健全、运行有效B.系统完备、民主公开、运行有效C.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D.系统完备、充满活力、运行有效 多选题

(9).预测题: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习近平强调,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

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B.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C.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D.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0).预测题: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其中()

A.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总开关 B.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基础 D.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基础

9.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答案 篇九

1、改革开放

2、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党的领导思想路线实践主体科学方法

5、城乡要素公共资源

6、特有形式独特优势

7、根本之策

8、内在要求重点任务

9、公益性普惠性

10、建设生态文明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简答题

1、答:(1)培育城乡平等的思想氛围;

(2)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制度;

(3)提供城乡公平的公共服务;

(4)推进城乡协调的经济发展;

(5)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建设。

2、答:(1)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目标与主要任务;

(2)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3)进一步简政放权;

(4)加强政府的战略规划制定、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5)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职责;

(6)推广政府购买服务;

(7)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3、答:(1)动力不足;

(2)涉及面广;

(3)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

(4)缺乏改革的激励。

4、答:(1)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2)加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3)加快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答:(1)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

(2)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就业歧视;

(3)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4)在公务员考录方面,要继续坚持实行“凡进必考”、公平竞争的机制;在事业单

位招聘方面,要完善和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规定,严厉惩处违规违纪行为;在国有企业招聘人员方面,要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5)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6)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

(7)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四、论述题

答: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

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

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上一篇:十八大精神宣讲稿下一篇:我就是我的偶像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