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体会

2024-06-23

综合实践活动体会(共13篇)

1.综合实践活动体会 篇一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体会

9月11日,我参加了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参观了临朐太平峪小学和海尔希望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七处学校的领导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经验交流。真是大开眼界,感受颇深!

尤其是太平峪小学,借助本校老师们自家的果树园这个优势,让每个孩子亲身体验如何给果树修剪果枝、如何施肥、如何防虫害等。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是快乐的。参观海尔希望小学的成果展,更为震撼!形象逼真的麦秆画、引人注目的铅笔屑画、细致灵巧的粮食画、栩栩如生的树叶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看到这些精美的作品,就知道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非一日之功。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确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与各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二、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共同探讨、交流。

三、利用学校自身优势,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四、建立评价机制,确保课程落实。

2.综合实践活动体会 篇二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设置极其丰富。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走近普通人》《生活中的情趣》《关于抗日战争的调查》等, 内容设计领域广泛, 开展活动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上综合实践活动《父辈的童年》故事会时, 我创设了看画面听故事的情景, 学生被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深深吸引了, 他们顿时争先恐后地举手讲述自己长辈的故事;课堂上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有新鲜感, 也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如《关于抗日战争的调查》的活动, 主要采用看视频纪录片、讲故事、写读后感等方式进行;《生活中的情趣》的活动, 进行诗歌朗诵, 搜集生活中健康独特的小情趣, 以《生活中的情趣》为题写作文、办手抄报等;《走近普通人》则采取采访、调查、汇报交流、写作文等方式。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 活动效果十分显著。由此可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习内容的确定以及活动方式的制订, 都必须遵循学生从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都必须使他们亲身体验讨论、探究与合作的快乐, 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设计上, 处处都有自然、社会、人文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 我们必须依照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等特点, 遵循学生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 将教材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资源, 认真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以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二、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确定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根据学生的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 以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目的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 边工作边总结, 发现学生自己设计、动手、亲身实践的学习活动, 他们的兴趣都特别浓, 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时, 应选择学生感兴趣, 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 这样就可以吸引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学习。刚开始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我就照搬课本将活动逐项进行, 可学生一点儿都不喜欢, 为此我用各种方法去尝试, 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后来我和学生进行谈心, 了解到他们对活动的内容一点都不感兴趣, 之后我对症下药, 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并与他们共同设计出了新的活动主题。主题一出来, 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设计活动方案, 查阅资料、采访、汇报、交流。看到以前对这一门课不感兴趣的学生, 现在情绪都表现得如此高涨, 我真正感受到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三、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

语文教材上的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时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或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教师却不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去观察、探索、以此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就会扼杀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因此, 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如上综合实践活动《地球家庭》时, 课前我将学生根据选题:1.四大文明古国的今天。2.联合国。3.今年发生灾难的地方。4.自己最想去的国家或地区等进行自由组合, 并让他们精心准备。他们有的组相互交流搜集的资料, 筛选、确定展示内容;有的组将资料编成了文稿;还有的组将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 有的同学一边发言, 一边演示自己做的课件;有的同学在听别人发言时, 还提出自己的问题;还有的同学当遇到感受较深时, 就即兴发言……这样的活动, 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学生学习的情绪也十分高涨, 既培养了他们了解课外知识的兴趣, 又充分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实践证明, 将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既可以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又可以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生活有多么丰富, 我们的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相信透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扇窗口, 学生将会看到无边的光景, 收获无穷的希望。

四、切实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小学语文教学中, 每个学期一般都只安排三到五次综合实践活动课, 活动次数虽然少, 但涉及的知识面却比较广泛,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精心做好准备,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解决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开展的《给字宝宝治病》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给字宝宝治病》这一纠错活动, 既纠了正学生平时易写错的汉字, 同时又让学生了解了生活中一些易写错的字, 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注意使用规范的汉字。之后, 学生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又开展了《身边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将常见的错别字找出来, 使大家引以为戒, 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语文知识, 又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岁寒三友书画展》中, 学生通过阅读赞颂松竹梅的诗文或查找松竹梅的相关知识, 了解具有松竹梅品格的人物事迹, 从而学习松竹梅的品格与精神, 并用手中的笔画出了自己心中最美的松竹梅, 书写出了赞美松竹梅的诗文、对联。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 收获多多。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注重实效性, 哪怕是一点点。

3.综合实践活动体会 篇三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语文课”,它是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上,它往往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同时,加强学科渗透,强调合作,这就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语文课堂,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尤其强调以下几点:

一、强调获得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

强调学习必须具有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行为,如:观察、搜集、查找、策划、运用、调查、组织等,因为有了这些行为,才能产生具体的体验,才能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习惯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014年5月,我们开展了以“品读四大名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七(20)班的刘雨薇读完《红楼梦》后,她评说了她最喜欢的红楼金钗:黛玉:品性高洁,人灵。宝钗:有心计,有时又很软弱,所以,缺乏大的见识,所以落到了一个悲惨境地,不喜欢她,又有点同情她。凤姐:精明强干,可惜心太狠。妙玉:狡猾,世故……所以她说,金陵十二钗,她最喜欢的是黛玉,最不喜欢的是妙玉。至于她的这一番观点有无道理,我们大可不必作一个是与非的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生在主动探究中领悟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在主动探究中增长了知识,在主动探究中增强了读书的兴趣,又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强调学会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多年来一直是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一个软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共同讨论”,强调“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其目的是提供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2014年12月举行的“探究江苏对联文化”活动中,八(1)班的魏玲君、王玉洁、李欣、马燕、刘娜合作完成的“春联趣谈”手抄报获得最佳创意奖,在手抄报上,她们介绍了对联的起源、种类,有关对联的传说故事,还用剪贴画、剪纸装饰自己的版面,内容丰富,设计美观。作品获奖后,她们不无感言:我们在合作中学习,我们在合作中收获。

三、强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生自主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最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在学习《石壕吏》一文时,学生提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究竟有多深?于是,我即刻开展了“课本剧表演”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很感兴趣,他们查阅唐朝历史资料,找好“导演”,自主选择角色表演,老妇、老翁、差役甲、差役乙、杜甫、媳妇、孙子、致辞者、旁白,一个个活灵活现,另外,学生还配上背景、音乐,通过“演”把文字具体化了,学生对唐朝末年的民生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理解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

综合实践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是以一种整合的状态出现的,这种整合状态有利于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式。

我在上完《观潮》一文后,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可为什么只有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最佳观潮时间,设置这个问题,我想是为了抛砖引玉,学生查找地理书籍,到网上查找天文地理资料。最终明白,钱塘江涌潮其实是有规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度、径流的大小,主航道的走向和气候许多因素制约。其实,阴历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不必一定选在八月半。但秋潮要比春潮大,因为钱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台风季节,而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对较少……这样,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交叉、渗透,在这种新的认知方式下,学生真正提高了学习能力,改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学习效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学生丰富了想象,开阔了视野,他们不仅仅在应用语言,实践语言,更是在滋润心灵,憧憬未来,创造生活。

参考文献:

侍述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3).

4.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四

而这所学校虽说是一所小学校,却能够完全根据国家、省市等常规的要求,正常的安排一切的课程,做到了“三开”,即开齐学科、开全学科、开足课时。

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彩虹的秘密”一课。在课前与老师交流的时候,我就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这位老师备课很认真。他说,他准备了两套教学方案,一套是准备让学生进行演示,可是,一大早儿到了学校,才从实验员老师那里知道,学校是没有三棱镜的,所以,第一套方案只能放弃,改用第二套方案,以动画演示来完成。

备课,是很重要的。我从这位老教师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优秀的品质。对于老师来说,备课至少要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教学方案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之谓也。那天,天还下着雨雪,没有阳光,即使就算有三棱镜,也是难以进行演示实验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他的课堂上。

老师很富有教育的激情,和教育的智慧。

上课伊始,老师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先是激励学生,让学生反复地齐诵两句话:“我能行!”“我最棒!”这样,就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就连坐在班级最后一排的我,也慢慢地被点燃了,投入到这位老师所预设的教学情境之中了。

一节课很快地就结束了,学生收获满满的,一个个幼稚的小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和乐于探究的兴趣。

激情,才是这位老师在这节课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密码。

我们的很多老师,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最缺乏的就是激情。

激情,是我们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最至关重要的东西。缺少了激情的老师,一定不能成为一位好的老师。激情,是一粒火种,在课堂上,能够点燃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迸发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人说:教育的激情,应该是把生命的意义传递给更多生命;要善于把教师的激情内化为一种职业的精神,一种精益求精的习惯。

没有激情的教育,是枯燥乏味的教育!

没有激情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课堂!

教育,和我们的课堂,都不能缺少了激情的迸发!拥有激情的老师,才会从职业倦怠的泥淖中走出来。

当激情已经内化成为了我们的一种职业的素养、职业精神、职业习惯,那么,职业就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一种快乐,我们就会走向一种至高的境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当享受着教育的幸福的时候,我们的全部身心就将更加地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收获着职业的成功,也满溢着人生的快乐、幸福。

这位老师的这节课,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让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激情对于师者的重要意义。

只有富有激情,我们的老师,才能享受着自己的教育,享受着自己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是反映教师的一般修养和教育修养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他有多少智力财富,他的见识和他的博学程度。

激情,就是课堂这面镜子中,最关键的一种素养。

激情,就是点燃课堂的火种!

5.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东庄中心小学

梁伟俊 2011年4月

2011年4月,我和同事到泰安听课。这是泰安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观摩了来全市小学活动课老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讲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 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第三 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次参加赛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

6.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高新园下泊小学 闫维华

正月13日我们教师去龙源学校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培训。说句实在话,在培训以前我真不知道综合实践课是干什么的?该如何 去上。通过听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些诠释,我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关于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培训之后,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综合实践活动定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关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级课程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到底是哪一级课程,原先我一直存在着模糊认识。通过参加此次培训,我现在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程;是小学3-----6年级必修的一门课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内容。所以,要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把它当作其他科目的课程一样开设,再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

四、综合实践的三大主线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五、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活动课混淆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1992年实施的活动课发展而来,是原有的活动课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他们的区别在于:

活动课程自出现以来,就一直被定位于“作为学科类课程的辅助部分”,以辅助性课程形态出现,是一个教学层面的概念,实施中多着眼于学科内容的深化与拓展,而不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而不是作为某一学科或某一学科的补充而存在的,教师在实施中要涉及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方案,组织教师也结合具体的活动案例给我们进行了诠释。在活动过程中要有五个阶段,分别是:

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总结阶段、4、汇报阶段、5、评价阶段,而且强调的是每个阶段要有每个阶段的活动目标和活动时间安排。在本次培训中组织教师还给我们讲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案例该怎么写?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又该如何去说?

7.综合实践活动体会 篇七

一、质疑, 是快乐的“导火索”

快乐, 是从质疑开始的。灌输式、模仿式的教学方式早就被大家抛弃了, 综合实践课更是如此, 只有注重引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的产生疑惑, 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推动学生自己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的渴望, 它能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感、积极的态度。

在上初二的旱地龙舟时, 一开始, 学生总会东倒西歪, 既影响前进的速度, 前进的路线也是歪歪斜斜, 还时不时会因为步调不一致而整体“翻船”, 这是为什么呢?我并不急于给他们提供现成的经验, 而是让他们通过各种尝试来摸索, 这样非但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他们的热情反而更高了, 想出了各种改进的措施并进行尝试, 时不时还会飞奔到教室里研究我给他们提供的视频, 后来终于摸索成功:“龙舟”前进时除了步调要保持一致, 所有同学必须微微前倾, 且倾斜幅度尽量也要一致。课后总结时, 学生问:“这是为什么呢?”, 我微微一笑:“这是秘密, 同学们已经开始学物理了, 我建议你们到物理书上寻找答案。”相信不久后, 他们在无力学习“惯性”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很自然的会联系到我们的这个活动, 还有我给他们设置的这个悬念。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就是这样, 不断的引导学生质疑, 从而探究, 在探究中品味快乐。

在活动中加强质疑环节, 还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优化了活动过程的结构, 提高了活动的效益。

二、参与, 是快乐的“催化剂”

综合实践活动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 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 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给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使他们心情舒畅, 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敢想、敢说、敢问、敢做, 敢于大胆创新, 乐于发表意见。

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呢?

首先, 分工合理, 提高学生全体参与的程度。主体参与是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参与, 而主动参与是体现每一个学生的积极的参与。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方法, 使全体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以野炊为例, 有的学生生活经验比较丰富, 活动中就可让这些学生承担烹饪技术顾问, 胆大的可以派去杀鱼宰鸡, 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可以承担烧火的任务, 公关能力强的可以派出去向其他班级和小组取经, 心灵手巧的可以担任诸如雕花、拼盘等技术活等等, 决不让一个学生在一旁观望, 置身于活动之外。这样他们的特长都能充分发挥出来, 既保证了活动高质量的开展, 又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从而更自信。

再次, 追求民主, 鼓励学生参与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每个同学内心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与肯定, 我就抓住学生这种心理, 充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我让学生参与协调分工, 让他们参与卫生监督工作, 还让他们参与活动质量的评比, 每个学生都为自己能参与组织和管理课堂活动感到自豪, 尤其一些较怕羞的同学,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 也能充分的参与到我们活动中来, 体会到了活动的快乐, 增强了自信心。特别是这种民主的氛围使得课堂非常和谐, 活动开展的十分顺利。

当然, 还可以创设平台, 给学生提供更多表演和参与的机会。

通过上述方法,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 随着活动的深入, 自身的价值不断实现, 自然会催生一波又一波内心的惬意。

三、成功, 是快乐的“引爆者”

“体验成功”和“得到肯定”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需求, 如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试想:就是我们成年人, 在遭遇失败时, 往往都会灰心丧气, 心有余悸, 取得成功后, 常常是喜不自禁, 信心倍增。更何况是还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们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受到赞美或体验成功会对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鉴于此, 我在上综合实践课时总要千方百计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野炊时, 无论哪个学生, 我都会让他至少包好一个馄饨;瓷盘画时, 无论哪个学生, 我都会让他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哪怕画面简单点;帐篷搭建时, 无论哪个学生, 我一定会教会他固定一个支点, 哪怕速度慢点。然后把最美好的赞誉送给他们, 引爆他们内心的快乐, 让他们更自信, 更好学。

翻开学生的感言本, 我确实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学生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特别是这一段:“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 我的孩子通过这一次活动, 真的像换了一个人, 变得爱与人交流了, 从来没见过他这般主动的参与群体活动, 这三天的笑声可能比三年还要多。”这是一位脑瘫孩子的妈妈给我们的留言, 三天的活动, 她推着轮椅上的儿子全程陪同, 我们同事在组织他们班活动的时候, 都耐心的给予他特别的指导和鼓励, 但处理的很艺术, 尽量不让他察觉, 直到他克服困难, 完成任务为止, 三天结束, 他能独立包一个粽子、一只馄饨、用轮椅带一组旱地龙舟进行比赛等等, 这样成功的体验, 可能会使他终身难忘, 这种成功后的喜悦应该会在他内心埋下自信的种子:别人能做到的, 我也行。

8.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 篇八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我们不但要注重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过去,我们常常读死书,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而所学习的内容往往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造成了“知识无用”、“高分低能”的现象。综合实践活动却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走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一部丰富多彩的生活百科全书展现在学生面前,怎能不令他们兴奋不已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切书本知识都来源于实践,最后还要应用于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展开了稚嫩的翅膀,在生活的天空中尽情翱翔。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实践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自主探究,积极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景,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风土人情以及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等等。学生在实践中亲历亲为、积极体验,自己的认识将不断加深,经验将不断丰富。如我们学校在开展《走进净水厂》的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在活动前,只是带着“净水厂的自然情况”“水是从哪里来的?”“水的净化过程”三个问题进行参观、调查的,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又不断提出“水的价格”“居民用水情况”等新的问题,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到我国水资源的贫乏和人们节水意识的淡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积极体验,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创造更多的惊喜与奇迹!

二、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团结、合作、协作的能力,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利用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情意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社会发展,关心他人,对自己负责,可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些品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品质的养成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就充分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在开展《趣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就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利用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成语、对联、歇后语的积累,激发了学生探究语文的兴趣,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进而增强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三、多种形式,课内外结合

我们学校本着关注社会与发展,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四大领域与非指定领域的校、班、少队活动等整和起来实施,使综合实践活动蓬勃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学校不仅在语文、数学学科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而且在体育学科开展了《奥运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美术学科开展了《我有一双小巧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等,并与少先队开展的《环保天使在行动》《献出一份爱》等系列活动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使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爱好,并不断接触社会,同各种各样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本领,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九

(一)活动导入阶段

活动导入是活动展开前师生共同进行的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方案设计、情境创设等。在这次活动站中,我们首先就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动机和欲望的有关活动主题的谈话,在学生中作了铺垫。然后用填写活动意向表的方式,通过师生共同决定,民主协商确定了活动研究主题。这就是一种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活动策略。体现了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生活、指向现实的原则。

(二)活动展开阶段

活动展开的关键,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同伴合作三者相结合。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在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后,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目标由教师制订,但需明确告诉学生,并取得学生的认同,当然也可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接着,要求学生按照各自制订的活动设计思路,自主地投入活动,动手动脑,积极完成活动作业。

(三)活动总结阶段

主题活动结束后,进入活动总结阶段。它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成果的小结,也是师生、生生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由于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的不同,活动过程会千差万别,总结交流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往往受学科课程教学思维定势的局限,很容易将活动总结演变为课堂演示、报告,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我们应从过程角度思考活动总结,做到即使展现结果,也要突出过程。

同时这次活动在总结阶段还注意了以下几个特点:

1、动静结合,体现特色

总结交流的形式可分为动态的和静态的,成果展示时应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纸的原材料”小组展示了造纸的原材料,纸加工的过程,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如“纸的发展历史”小组:展示参观造纸厂的照片,利用手抄报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汇报了遇到的困难及获得的帮助。

2、内容自然,感受真实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重在学生参与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本案例学生在展示他们的作品及成果中,处处都体现了自然和真实。从照片、实物到文档资料,没有大人及老师帮助加工、制作的痕迹。孩子对自己取得的成果十分自豪和自信,对收集到的资料、实物都非常爱护。这就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达到了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思想得到碰撞的目的。

3、经验分享,情感升华

师生在总结过程中,交流活动体验和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并为以后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经验与启示。这次活动中,教师体现了自己是学生经验分享的指导者,强调了学思结合,平等对话和交流,真正反映了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内心对本次活动感受的真实体验,自然流露活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

10.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十

王庄镇演马小学六年级一班 张子涵

在参加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前,我只是知道剪纸就是过年的时候妈妈在窗上贴的窗花,哥哥结婚时候门上的喜字。通过学习和了解后我为只有中国独有的这种民族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原来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古代,可是却能被我们的祖辈传承至今,可见在小小的剪纸中有一种民族割舍不下的东西。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源远流长。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由于中国剪纸依附于民俗,民俗比较稳定。屡次改朝换代,虽然朝代变了,剪纸依然不变。几千年,与岁时节令和民间习俗密不可分,代代承传,延续至今,显示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2006年5月20日,中国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充满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民族文化的剪纸,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的同时,也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活力之源。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传承好这一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为中华民族悠远的剪纸文化感到自豪

王庄镇演马小学六年级一班 郭晓健

作为一名参加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组员。通过这次剪纸培训,我充分体会到了民族艺术的魅力。对于剪纸,我是一名初学者,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同时,也发现这是一门考验细心与耐心的艺术。

首先,我们从剪纸的历史了解开始,再到相关资料的收集,最后到材料、用具的准备,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小小剪纸中所蕴含的文化,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

作为一名华夏子孙、一名小学生剪纸爱好者,深感有弘扬民族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应当去传承它、发扬光大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要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让更多的同学来带动自己的一个家庭;用每一个家庭来带动周边的每一个社区。让更多的人去体味剪纸艺术的美吧!

我为中华民族悠远的剪纸文化感到自豪

王庄镇演马小学六年级一班 苏淑欣

本次参加完活动后,使我受益匪浅。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知道了剪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我对剪纸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最为一门悠久的民族文化,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在过去,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中华民族的剪纸文化真的很悠久、真的很璀璨,我为我是一名华夏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剪纸艺术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为中华民族悠远的剪纸文化感到自豪

王庄镇演马小学六年级一班 孔新源

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蛇观念或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同时剪纸也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很好的培养我们的多种能力。例如

一、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剪纸这种民间艺术的题材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因此,在我们在创作剪纸的同时,首先学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并善于观察。

二、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手眼协调的能力。剪纸的过程中要求眼准手稳,因此在这过程中就要求我们眼“看”和手“动”的频率保持一致,灵活自如的剪裁。这样便在不知觉中,练就了手眼协调的本领。

三、有利于培养我们的耐性。剪纸是一种安静的艺术,它需要专心致志的,按着画好的线条,小心的裁剪,不急不躁。这样久而久之,也就练就了“心静如水”的境界,而自然而然培养了处世沉稳、耐心细致的好性情。

11.综合实践活动 篇十一

勤于思考,学会选用不同器材,设计和连接调光电路,培养发散思维;讨论交流方案,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协作意识;连接、调试电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分析对比方案,并加以修正完善,体验创新,提高思维能力,热爱科学.

【教与学活动安排】

浓缩三维目标,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加以体现.

【学习重点及学法指导】

运用欧姆定律及串联的分压原理,选用不同器材,设计多种方案,连接调光电路,相互讨论交流,追求完美,体验创新.

一、课前准备题:(选用不同器材,设计调光电路)

可供选择实验器材:直流学生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灯(2.4 V 0.3 A)、灯座、滑动变阻器(12 Ω 1 A)、开关、电流表(量程为0~0.6~3A)、电压表(量程为0~3~15 V)各一只,导线若干,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R0可供你选用.

要求:1.调光灯的亮度能够连续调节.

2.在调节过程中要能避免烧坏电灯.

3.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确定出你所选器材的规格要求、电表的量程,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

(提醒:先不看下面各种方案的器材选取,你认为有几种不同的选法?再对照导学案上各种方案中所选取的器材,尽可能地设计出各种调光电路,阐明其使用方法.老师相信你很棒!)

【教与学活动安排】

先独立思考“课前准备题”,选取不同器材,设计出多种调光电路.再对照“二、(一)方案一、二、三”的相关内容,独自加以完善.以便检查运用“欧姆定律”,体现发散思维与创新.

【学习重点及学法指导】

二、课堂探究与交流

(一)设计调光电路,完成课前准备题

(2)为了解决“方案三”的上述不足,其它器材规格一定,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可由你选择,你认为方案三中的R′值的选取原则是什么?

三、作业

1.认真整理好导学案,深刻领悟,体会创新.

2.调查市场上调光灯的种类,相互交流.

【教与学活动安排】

师先出示商场里购置的“调光灯”,演示由正常发光至熄灭的调光过程,提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再让学生分学习小组(4人一组),交流设计方案.

集体交流设计方案,阐述实验时的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电路连接时规范、科学、有序.

重点讨论交流方案三,引导学生设计出如下图电路,计算出R0值.

学生实验:方案一、二选做一种,方案三必做.(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R0,提高了实验动手能力)

师在行间巡视、指导、答疑.尤其要捕捉因操作不当所出现的较为典型的实验现象,用大屏幕展现给学生,作为集体讨论分析的素材,解决好电路故障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集体讨论交流后,达成:

(1)从操作层面上看方案一、二在连接电路后,闭后开前,都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位置;灯由暗调至正常发光时,都要注意观察电表的示数,使之不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值.方案三,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前无需移动滑片,调节灯的亮度时,可以任意滑动,安全可靠.

(2)从经济角度上看:方案三,用定值电阻R0替代电表,造价低廉.

达成共识后,师提出:按方案三所选器材,你还能设计出其它调光电路吗?这样就能自然过渡到(三)拓展、延伸.

学生分析求解“训练题”,知识的灵活性、思维上的极端法运用,创新意识会得到进一步激发,课堂氛围更加浓烈.

【教后记】 调光电路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尤如走进超市,选取不同的器材,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方案的设计,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可让不同层面上的学生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尽情施展才华,体现智慧课堂.

调光电路从课前独立设计到小组交流、集体讨论、实验调试、分析对比、拓展延伸,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充分张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体现,团队意识得以进一步增强.让学生主宰课堂,体验集体智慧,享受幸福教育.

12.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篇十二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 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 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 积极开展活动, 在活动中主动发展。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 与思想品德课紧密结合, 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 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 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 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 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 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 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 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 亲身经历实践过程, 体验实践活动, 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阶段划分

(一) 活动准备阶段

活动主题的确定, 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主题下的小课题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如开展实践活动《法在身边》时, 在师生共同讨论下, 确定了以下三个子课题:a.守法违法行为大观园;b.法律常识大比拼;c.学法用法大宣传。然后, 各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制定实践活动计划, 一般是每个小组选定2名小组长, 便于进行组织和管理。

(二) 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步: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在生活大环境中, 收集相关的资料, 如通过报刊、图书、上网搜集资料、走访专家、实地考察等不同方式进行, 做好活动记录。如我校启动了以“热爱我们的海洋”为主题的海洋环保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调查海边漂浮物、分析近海海水的现状及污染源、调查近海生物种类等,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学生分工明确, 激发了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步:小组内进行汇报整理。学生在分组活动中, 有很多内容, 需要进一步修订充实提炼后, 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 进行精彩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以此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老师要进行有效调研和指导, 达到去伪存精的目的。

(三) 活动总结阶段

1. 展示成果作品

可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集中展示。每个小组进行调查结果汇报, 展示方式丰富多彩:现场直播、模拟法庭、辩论赛、小品、情景剧、手抄报、谜语、录像、小记者采访等。各个小组要进行个性化展示, 每个小组汇报完毕,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这样, 每搞一次实践活动, 学生的水平会不断提升。

2. 撰写研究报告

教师要教给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的步骤, 让学生撰写的报告比较完整、具体。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课题———背景分析———活动时间———活动人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活动收获和体会。

3. 活动评价

评价重视自我评价, 突出主体性;重视同伴评价, 突出激励性;重视形成性评价, 突出发展性。

三、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注意的问题

1.有针对性地选题, 让实践活动贴近生活, 更具实效

课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把握了课标, 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每一部分内容要让学生认识什么, 达到哪些成长目标, 在此基础上, 老师来进行针对性的选题。如在学到“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课题, 我结合教材内容, 将同学、家人或附近居民的业余生活为主题开展一次小调查, 既了解了周围居民的文化生活状况, 又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引导拓展, 注意归纳与提升, 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过程中, 要注意进行及时理论指导, 帮助学生归纳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 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同时, 不让这些认识只停留在所学知识的层面, 而要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综合和拓展, 理解和运用。

3.把握导向, 学会辩证认识社会问题

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 针对社会生活中的不正之风, 教师要及时用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 明辨是非善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歌颂祖国歌颂党诗歌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撰写诗歌, 绘制图片, 制作版面, 自行设计成书,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 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引向了大自然, 走进社会, 走进生活, 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知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既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生命自由生长的空间, 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 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才干, 分享到了快乐, 又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注了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学生带入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去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感受。结合实际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阶段和注意的问题。

13.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心得体会 篇十三

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学习心得体会

这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在2012西北师大网上学习的综合实践课,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以后,我收获很大,因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

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1.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是教师或课程编制者预先具体设计的,而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的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2.要体现学校和社区的特色。学校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基地。每所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社区背景各异,学校发展的理念和学校传统不尽相同,因地制宜,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内容的基本要求。

3.要从学生生活中提出问题并确定具体活动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4.要避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学科化倾向。不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活动;不要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要课程内容教材化,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有许多教师与学生围绕 “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以现实主题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和真切感受,综合地利用各学科的知识,用综合的办法,通过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

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和方法,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用心体会,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在学生的生活中来,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就越能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三、完善评价制度,促进课程实施与发展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发挥着极大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再是外在于教学与学习的环节,而是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在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多样的活动方式以及成果表达方式,采用档案袋评价、展示性评价、研讨式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式。追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包括来自家长、学生自己以及指导老师等多方面的信息。

上一篇: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向量解法下一篇:那天狂风暴雨我在等你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