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教师礼仪

2024-08-04

幼儿教育教师礼仪(共9篇)

1.幼儿教育教师礼仪 篇一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一、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企业、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3、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语言规范、健康、做事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为人师表。

1、着装: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细则:日常着装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淡素职业装为佳;上岗时穿轻便、色彩艳丽休闲装或娃娃服;并配以不同的鞋子;上班时间不穿脱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2、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细则:日常生活化妆要求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杜绝浓妆艳抹,使用有刺激性味道的化妆品;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挡住视线。

3、体态(站姿、走姿、坐姿、交谈姿式手势):姿态端正、大方、自然、规范。细则:体态挺拔,站立自然,挺胸收腹,头微上仰,两手自然下垂,面带微笑;走姿稳健,头正胸挺,双肩放平,两臂自然摆动,双目平视,不左顾右盼,随时问候家长、同事和幼儿;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宜过宽;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4、语言:语速适中,态度温和,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A、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细则:使用普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吐音清晰;语调婉转、平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B、课间语言:活泼欢快,亲切温柔,力求言简意赅。细则:语言生动活泼,言情一致,精神饱满,目光恰当;说话时不可过分夸张,不过分喜怒形于色;杜绝训斥、讥讽的语言;杜绝给孩子造成惧怕、恐惶心理的语言。

C、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细则: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近;时刻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不催促孩子过快饮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三、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交往能力

1、做人以德为本,注重个人修养。

2、热爱生活,追求健康、愉快、的生活方式。

3、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4、自信心强,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表扬与批评。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与家长、幼儿园、社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6、注重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妥善处理各种不利因素。

7、能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8、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同事和周围事情。

四、有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

1、及时捕捉、学习、充实新的教育观念,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2、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能放眼于世界大环境来教育幼儿;坚信每一个幼儿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尊重幼儿和幼儿的个体差异。

3、善于吸收和丰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幼儿感兴趣的知识有初步的常识;对社会和各种文化有追求、喜欢和欣赏的态度和能力。

4、有勇于创新的观念和能力: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超越自己;敢于向权威挑战;有超前意识、竞争意识。

5、有简单的英语会话基础,能与幼儿与家长简短对话。

6、会使用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会使用电教手段;能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会利用网络收集、积累、获取、传播信息。

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1、好的唱、跳、画、做、说、弹的教学基本功,并在某方面有特长。

2、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教育计划设计新颖、恰当;能将教育计划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教学效率高、适用。

3、有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和现象的变化;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幼儿的生长发展;能及时准确进行个别教育,有因材施教的能力。

4、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及时捕获教育契机进行恰当的教育;善于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能创设和设计最佳教育情境。

5、有利用时间、空间、材料进行教育的能力:能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能提供、布置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 ;能利用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

6、语言能力突出:口语表达规范、清晰、准确,说普通话;指导幼儿的语言简练、恰当;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善于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7、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至少在某方面有较突出的教学实践。

8、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班级管理井然有序;能为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和习惯;班级环境适合不同幼儿发展。

六、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1、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自我学习和提高。

2、掌握新的学习、研究方法,善于学习积累教育教学理论。

3、能及时广泛地吸收、借鉴、运用最新的教科研信息和成果在教育实践上。

4、善于不断总结、提炼、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5、能积极开展、参与教科研活动,独立进行教科研课题研究,至少在某些方面有初步的研究成果。

6、有努力从知识型向科研性、专家型转变的自主意识。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2.幼儿教育教师礼仪 篇二

众所周知, 教师良好的礼仪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倾向的形成和塑造。因此, 教师的礼仪与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中小学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谨言慎行, 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 为学生的言谈举止做出表率, 成为学生礼仪方面的榜样, 以此来达到礼仪育人的目标。

那么, 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以达到礼仪育人的目标呢?我认为, 中小学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师德方面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师德是我们教师的执教之本。只有具有崇高的师德, 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和习惯, 首先, 我们教师自身要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 通过崇高的师德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中, 中小学教师要注意对每一个学生基本了解, 能亲切、和蔼、平等地交流, 要让每一个学生接纳自己, 积极取得学生的信任, 要对学生耐心施教、宽严适度, 精心实施有效教育, 要主动与每一个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 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合作。不准做出有悖于师德的以下行为, 如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及有以教谋私的行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歧视、侮辱学生;从事有偿家教或私自在校外兼课, 向学生推销报刊、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违规向学生收费或对学生罚款;在课堂和考场上使用手机电话;在工作时间饮酒、吸烟, 做与教学无关的上网聊天及下棋、打牌、玩电脑游戏, 涉赌、涉黄及有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只有我们教师具有了高尚的师德, 才能不辱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与责任, 才能崇德重义、向善向上、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善于施教, 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形象, 以我们的崇高师德形象给中小学生的成长以最正面的影响, 从而教育、感化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行为。

二、礼容方面

在礼仪场合下, 人的礼容是能表达情感的。我们中小学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 尤其是在课堂和一些有学生参加的场合时, 一定要注重自己的“礼容”, 尽量做到坐要坐正、站要站直, 步履稳重, 待人接物时礼仪适当, 自然亲切, 适时适量, 持重沉稳, 准确简洁, 切忌偏激、炫耀。课堂上跟学生交流时应神情专注, 面带微笑, 态度和蔼, 不能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神情。在一些礼仪场合, 如教师节、师生联欢会等场合, 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礼仪, 要做到态度大方, 举止优雅, 庄重而又不失得体, 给学生做出表率。不能出现诸如一边吃东西, 一边跟人说话, 或是说粗话、脏话, 甚至侮辱别人的言论, 要耐心倾听和适当反馈, 禁忌随意打断别人的言谈。只有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礼容”, 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效仿, 逐渐也就会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行为。

三、服饰方面

教师要在学校做到仪表端庄, 着装要朴素大方、干净整洁, 不应该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抹指甲、穿超短裙或露脐露背装、浓妆艳抹或珠光宝气。在一些重要的礼仪场合, 衣着要跟自己的身份相称, 教师的仪表朴实、端庄、整洁、大方、大气, 自然, 风度优雅, 就可以给学生充实、稳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衣冠不整、不讲卫生、不修边幅的不良仪表和习惯, 一方面有损教师的形象, 另一方面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 教师不能过于追求时髦, 服装的式样力求朴素大方, 注重保持干净整洁, 给学生一个正面的、积极地影响。有些学校推行教师着工作装上班、进课堂, 这一点应该肯定, 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因个别教师着装随意而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许多学校都要求学生着校服上下学, 如果我们教师着工作装上下班, 无疑会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就可以有效解决一些学生不爱穿校服的问题。

四、语言方面

作为中小学教师, 我们要努力成为学生“为人师表”的典范, 尤其是在我们的语言方面, 更要体现出教师的素养和水平, 语言要规范, 举止要文雅, 待人要礼貌, 在公众场合里说话要得体, 要体现我们的职业道德和做教师的本色。如当学生热情地上前向我们问好时, 我们应当礼貌地回答“好”并回问一句“同学们好”。当上课学生起立向我们鞠躬问“老师好”时, 我们应回鞠躬礼并微笑着说“请坐下”……不能对学生的问候无动于衷或爱理不理, 当学生犯错误后, 我们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促其改正, 而不应用粗话、脏话批评或讽刺、挖苦学生。在与学生家长交流时, 教师态度要亲切, 语言要得体, 切不可在家长面前表现出粗鲁、蛮不讲理等有失教师风范的语言和态度。殊不知, 如果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语言不规范, 或是粗俗, 不仅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 更会对中小学生的语言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若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将会使礼仪育人的目标落空。

3.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要从教师抓起 篇三

一、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1.思想观念不统一是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根本原因

不少教师认为,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常识学习是小事,是学生的事,是未成年人的事,教师作为成年人,不应该也完全没有必要学习礼仪常识。有的甚至把文明礼仪当作封建糟粕,认为讲文明礼仪是思想僵化、头脑不开放的表现,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等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比较重视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而忽视对教师具体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比较重视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入职基本功教育,而忽视入职时的文明礼仪教育;比较重视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技能提高培训,而忽视他们的文明礼仪示范性教育;比较重视对教育政策法规的培训教育,而忽视文明礼仪对教师情感意志的熏陶;比较注意抓反面的典型警示教育,而不注意树立正面的榜样示范教育。由于各环节、各部门在对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全社会没有形成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的氛围,致使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

2.价值取向的倾斜是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直接原因

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从过去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越来越看重知识、分数。能让学生考高分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评职、晋级,看重的是教学成绩;评选“先进教师”“模范教师”“骨干教师”,看重的还是教学成绩。一个教师只要能让学生考高分,就能“一俊遮百丑”,各种荣誉、表彰、奖励接而来。而文明礼仪方面,教师做得再好,学校也只是认为是你应该做的,更有甚者,认为是因为你没有其他本事才会样做。而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对学校的评价考核过于简单,动辄以考试分数、升学率来评判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而很少关注这些学校对教师文明礼仪行为的状况,这在客观上造成学校考核教师时只看教学成绩和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文明礼仪行为的优劣及作用,很难在教师工作的评价中得到反映。

3.规范要求的不统一是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外部原因

当前,对教师文明礼仪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全国缺乏统一的要求。各省不一样,各县不一样,各校不一样,去年和今年也不一样。随着领导的变化,规范要求和标准也不断变化。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教师文明礼仪的教育工作就容易流于形式,很难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文明礼仪规范总是变来变去,教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作风,把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当成形象工作、政绩工作,这样处于“他律阶段”的短期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退到最初的状态。

4.学校、家庭、社会对文明礼仪的要求不统一是教师文明素养不高的客观原因

一般而言,教师在学校内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基本上能自觉做到讲文明礼仪。但在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在主流思想占据意识形态的同时,各种灰色的、黄色的思潮,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价值取向,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物质生活,仍然大行其道,不断冲击着教师的思想和神经。广大教师特别是80后、90后的青年教师,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展,再不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而是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虽然学校对教师的文明礼仪教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可教师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面对的是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环境,很容易感到学校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是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击!因此部分教师走出校园后,在家庭中和社会上做出有违师德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5.教师入职门槛过低是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历史和政策原因

长期以来,教师待遇偏低,优秀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客观上造成教师来源的先天不足,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资格的认定过宽、过松,使部分思想品质有缺陷的人具备了教师资格。近年来,教师队伍中优秀人才不断流失,使得学校不得不在社会上聘请大量既不具备基本学历,又没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充当代课教师。国家为补充师资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大量的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就使得整个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这在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学校对这些教师的培训,往往只关注学历的提升和教学技能的增强,而对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几乎不管不问。

二、提高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1.提高认识,建立完整的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体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理应把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纳入师德教育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和规范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标准、方法、考核措施,把教师文明礼仪水平的提升作为认定教师资格最基本的条件。广大教师必须明确,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更是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反复引导加强对教师文明礼仪知识的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文明礼仪意识。只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都从思想上重视教师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才能促使全社会形成良好文明礼仪氛围,教师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才会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才会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体现在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

2.建立教师文明礼仪的科学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施纲要》,切实改变重智轻德的错误倾向,坚决反对用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优劣的做法。要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切实考查教师的工作态度、履职情况和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正面影响,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优晋级考核体系,把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大力宣传教师文明礼仪教育模范人物的事迹,公开鞭挞不讲文明礼仪的不良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引导教师健康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做学生的榜样,做社会的表率。

3.建立常规的教师文明礼仪教育培训体系

要确立教师文明教育培训的标准、教材、方法、措施。要制订教师文明礼仪培训的规划,建立文明礼仪培训基地,加强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的科研工作,吸取古今中外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的精华,制定符合当今社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文明礼仪标准。要开发教师文明礼仪培训教材,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中。师范院校要把教师文明礼仪课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人员报考教师资格,必须加修教师文明礼仪课程,从源头上提升教师队伍的文明礼仪素养。礼仪教育涉及心理、语言、形象、人际交流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礼仪功底、广博的礼仪知识、娴熟的礼仪技巧和科学的训练方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学校名师培养计划,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各种场合,讲授教师文明礼仪常识。广大教师要自觉学习,并将其作为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手段。要坚持学以致用,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自觉遵守教师文明礼仪的标准,做到在学校、家庭、社会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始终保持人民教师良好的形象。

4.幼儿教师礼仪教育职业素养论文 篇四

一、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

幼儿教师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前提,具备健康的心理能够保证幼儿教师的教学出发点积极向上,能够引领幼儿在启蒙教育的阶段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保证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近年来,我们经常在电视,网络或其他媒体看到幼儿教师虐待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稍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对儿童拳打脚踢,给儿童造成极其严重的心理阴影,很多孩子因此而变得沉默寡言,严重的违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活动中,应时刻不忘调整自己的心理,始终维护和保持健康的心理,保证幼儿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2.具有职业道德情操

在幼儿早期的成长过程中,成人的呵护与关怀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也就是所谓的“爱心”,幼儿具有一颗比较脆弱,好奇以及上进的心灵,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这就难免会受到伤害或给老师带来“麻烦”,这时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幼儿教师的关怀和鼓励,而不是幼儿教师的大声呵斥,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孩子的上进心也会被打击掉,”教师的爱是无私的,纯洁的,要针对每个儿童自身的优点,因材施教,爱心育人,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潜能,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

3.具有广博的知识

作为幼儿启蒙教师的幼儿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在一个人一生求学过程中,幼儿教育起着基础教育的作用,接受幼儿教育程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续教育的发展,同时我们的幼儿在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时候,天生就具有好学多问的习惯,在看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经常会问“为什么”,如看到奔跑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会问“汽车为什么会排放尾气”“排放的尾气有毒吗”,看到“天上的星星”会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等,这时就需我们的幼儿教师用自己广博的知识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如果我们在面对幼儿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不知如何回答,同时看到孩子一张张充满求知欲的脸庞,我们心里又作何感想?加强自身的知识的学习,广览群书,才能为孩子的教育提供坚实的后盾。

二、礼仪教育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在国际上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教育开始抓起,而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参与者和实施者,针对幼儿教师的礼仪教育就更不可缺了。

1.行为服饰穿戴要大方、得体

现在的幼儿教师大多是90后的女孩子,性格较活泼,思想较前卫,追求时尚是每个女孩子的心灵需求,但是这并不代表幼儿教师可以身着奇装异服,穿着性感露骨的服装,戴着金手镯,大耳环出现在幼儿教育的环境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领航者,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认为老师那样的穿戴“很好看”,一有机会就会效仿,同时幼儿教师的行为举止要规范,不能在幼儿园里追逐游戏,大吵大闹,更不能对别人大声批评,指指点点,长此下去,这种不良行为会使孩子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无疑是不利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的活动中,遵守幼儿教师服饰穿戴规范,行为举止规范,服饰穿戴要大方,整洁,行为举止得体,从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仪容要适度

爱美是每个女孩的天性,对于很多时尚的女孩来说,化妆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适当的化妆可以让女孩看起来更加美丽,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对于我们的幼儿教师来说,淡妆是最合适不过的,或是不化妆亦可,切忌浓妆,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红指甲,红脚趾,红嘴唇,白白的脸蛋,远看像“妖怪”,近看像“舞女”,与幼儿教师的身份格格不入,这样的妆容即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贬低,适度仪容,妆容得体才是我们所提倡的。

三、结论

5.幼儿教师礼仪基础教程 篇五

第一章 礼仪概述 第一节 礼的起源和本质

一、礼的起源

(一)礼起源于祭祀礼节,礼仪即仪式

礼仪起初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由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在想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核心。到后来,礼仪与封建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都相杂,成为实施礼都的得力工具之一。直到现代,礼仪才得以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的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

(二)在中国历史沿袭和发展之中,礼作为社稷权威的排场,结合特定的等级形式成为中国特殊的模式。

“礼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礼记》。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虞舜和夏禹等,他们本身都是讲究礼仪的典范。传说尧年轻的时候十分敬重老年人,同辈之间,礼让三分。每次把打回来的猎物分给众人,自己拿最少的一份有时还把那最少的一份猎物再分给 体弱多病的老者。他的德行受到众人的称颂,所以大家推选他为首领。虞舜讲究礼仪是历代的楷模。我国的《二十四孝图说》第一篇《大舜耕田》就是讲他躬耕历山,任劳任怨;供养父亲,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的故事。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一千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周朝前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个君主,“兴正礼乐,制度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还有朝廷设置礼宫,专门掌管天下礼仪将我国古代礼仪制度推向了较为完备的阶段。

春秋时期的孔子将礼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为了宣扬古代礼制,他甚至不远千里,从鲁国到西岐向老子(李耳)学礼。

6.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 篇六

2、举止大方,动作轻柔,坐、立、走姿势端正文雅。仪表端庄,服饰美观、轻便、整洁,便于工作。上班时不化妆,不留长指甲,不梳披肩发,不佩戴首饰,不穿高、中跟鞋和响底鞋,不穿奇装异服。要根据时间、场合、教育目的的需要来调节自己的外在形象。

3、热情待人,彼此尊重,团结互助,能随时自如地运用礼貌用语,在幼儿面前对家长和同事能用尊称,对客人能主动招呼。

4、刻苦钻研业务,掌握并努力做到精通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5、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一专多能,提高自身素质,善思考,勤动手,勇探索。

6、带班精神饱满,做到人到心到,聚精会神,不擅离岗位,不与人闲谈,不带个人情绪上岗。

7、教师每日应对幼儿做到一看、二问、三检查、四感觉。

一、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培养目标,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学期、月、周、日计划)并组织实施,期末进行总结,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备好课、上好课,写好教学笔记,积极自制玩教具,积累好各科教学资料。

二、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关心幼儿,坚持正面教育和赏识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使每个幼儿自主、和谐、活泼、健康地成长,全面提高幼儿素质。

三、刻苦钻研业务,掌握并努力做到幼儿网www.youerw.com精通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一专多能,提高自身素质,善思考,勤动手,勇探索。

四、热情待人,彼此尊重,团结互助,能随时自如地运用礼貌用语,在幼儿面前对家长和同事能用尊称,对客人能主动招呼,带班精神饱满,做到人到心到,聚精会神,不擅离岗位,不与人闲谈,不带个人情绪上岗。

五、创设与保教要求相适应的幼儿能主动参与的生活与教育环境,组织安排好幼儿一日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做好进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大教具隔周准备,小教具隔日准备,带班时人到心到,不擅自离开岗位。

六、教态自然大方,亲切稳重,讲普通话,语言文明,说话轻声悦耳,对幼儿使用正面语言,举止大方,动作轻柔,坐、立、走姿势端正文雅。仪表端庄,服饰美观、轻便、整洁,便于工作。上班时不化妆,不留长指甲,不梳披肩发,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和响底鞋,不穿奇装异服,要根据时间、场合、教育目的的需要来调节自己的外在形象。

七、对幼儿保健和安全要全面负责,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认真交接班,并填好各种记录,根据气温变化,随时给幼儿增减衣服,调节好室温,时刻注意幼儿安全,室内一切物品放置在安全地方,防止发生事故。

八、做好家长工作,掌握幼儿全面的家庭情况,经常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表现,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每学期做一次普遍性家访。

九、保持周围环境整齐、清洁、优美,各种用品有固定存放的地方,用完后及时放回原处。

学前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

一、幼儿来园时,教师应主动上前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每个幼儿,称呼“***小朋友早”,检查幼儿卫生、身体(牌子)情况,并和每个幼儿简单交谈,集中精力指导幼儿活动(稳定情绪、指导活动)。

二、教师进班一律用普通话轻声讲话,互相称呼***老师,幼儿面前教师为人师表,不翘二郎腿和坐桌子,不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全身心地指导幼儿活动。

三、教师与幼儿关系民主平等,蹲下来与幼儿亲切交谈。

四、教师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大声训斥,漫骂幼儿。

1、当老师听不清幼儿说话时应说:“请你(或麻烦你)再说一遍”或“请你讲得清楚一点响一点”(“请”字当头)。

2、教师请幼儿帮助做事的,应该说:“你辛苦了”“谢谢你”等。

3、当幼儿做错事情时,不能粗暴地大声斥责或大声叫喊,应主动地说“请你好好想一想,错在哪里?”。

4、在任何情况下,教师不应用命令或蔑视、憎恶之类的口吻,不用刻薄,挖苦幼儿的语言,不替幼儿起绰号,不讲反话。

5、教师不使用幼儿劳动力,不随意请幼儿替教师做事。

6、不随意让幼儿离开集体不参加游戏活动。

五、对家长热情,大方有礼谦让,不接受家长的礼品。

六、教师应逐步做到深层次爱幼儿,尊重幼儿,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7.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礼仪 篇七

一、教师礼仪, 要讲究言谈的艺术

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精彩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首先要注重沟通交流

语言的魅力有时候并不在于妙语连珠, 而在于语言能否引起别人的共鸣, 激起对方交流的欲望, 让双方的思想能够实现互动。新课程倡导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只是课堂上的指挥者, 曲子要由学生来演奏。当学生说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倾听, 而有些教师只顾自己讲得痛快, 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 课堂的主角只是教师一个人。里查德·摩斯说过:“你能给对方的最好礼物就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的想法, 是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 “尊重”是师生双方都需要的。而且根据学生的想法反过来再启发学生的思维, 会让我们的课堂更活跃, 这也是我们一再追求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而有些教师只是单向地要求学生要聚精会神地听课, 却对学生说的话置若罔闻, 不理不睬, 这不但扼杀了学生的思维, 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枯燥无味的低效课堂。

2.语言要准确简洁

准确简洁的语言更容易使学生明白教师的意图。而许多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如, 有的教师表达含糊不清;有的教师说话前后颠倒;有的教师说了前半句没有后半句;有的教师说话习惯带口头禅, 使话语变得支离破碎等。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反应敏捷, 反复啰唆的语言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不准确不到位的语言会让他们感到迷惑。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是一个能够简单明了的表达自己意图的教师。

3.教师要注重声音美

一谈到语言, 人们首先想到的经常是语言的内容, 却忽视了说话的声音。声音在言语中是最敏感的因素, 当人们对言语的内容还没有概念时, 声音会抢先进入人们的耳朵, 而且最终影响语言的效果。教师在表达过程中要把握好语音、语速、语调三个方面。

语音。要做到发音正确、口齿清晰。

语速。要做到快而不乱, 慢而不断, 快慢结合。过快的语速会让人有焦躁之感, 过慢的语速又让人感觉漫不经心。

语调。要做到扬而不躁, 抑而不怠, 有抑有扬。过低的语调容易让人精神不振。

只有悦耳动听的声音才会让学生感觉舒服。而课堂上又有多少教师注意到声音美了呢?

除上述要求外, 教师的语言还要亲切真诚、幽默风趣、机智灵活等, 教师的语言是一门学问, 一门艺术, 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二、教师礼仪, 要有从从容容、落落大方的仪态

世界著名的仪态学大师伯德惠斯·戴尔曾说过:“在双方的交流中, 有65%以上的信息是通过仪态来表达的。”足见双方交流中仪态的重要性。仪态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它比有声的语言更能体现一个人内在素质的高低。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并不仅仅依赖于有声的语言, 还要借助于仪态这种无声的语言。

1.教师姿态要舒展、大方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站姿出现, 站要挺拔、舒展。还要注意步态和手势, 步态要轻盈稳健、协调自然, 手势要适度。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 教师舒展大方的姿态不仅能给他以形体上的美感, 而且会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而有些教师讲课时不注重姿态, 如, 有的教师弯腰驼背;有的教师两手肘支在讲桌上;有的教师一只脚向后踩到墙壁上等, 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2.教师要有健康美丽的表情

教师在课堂上, 并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 同时也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看到一个人健康美丽的表情就像是遇到了一个好天气, 让人如沐春风。

表情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教师在面对学生时, 应该保持微笑, 任何学生都不喜欢一张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有时候学生就像是教师的一面镜子, 你对他笑, 他就对你笑, 你对他生气, 他就对你生气。

仪态美是有内涵的美, 如果说容貌美只属于幸运的人, 那么拥有仪态美的人往往是一些出色的人。优秀的教师要用自己从容大方的仪态美来影响学生, 让学生成为出色的人。

三、教师礼仪, 要有整洁的仪容, 优雅得体且不乏时尚的服饰

欧阳修说过:“君子之修身, 内正其心, 外正其容。”教师的服饰既要符合教育职业的特点, 又要与时代相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学生, 他们思想前卫, 讨厌滞后, 他们个性张扬, 关注美感。教师应懂得一些有关服饰搭配的知识。

1.教师面容要洁净, 发型要整齐

女教师的发型要求前不遮眼, 后要整齐;男教师的发型要求前不过额头, 后不过肩, 不留大鬓角。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生, 如果整天拉里邋遢, 不但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2.教师服饰要优雅得体且不乏时尚

亨利·基辛格从哈佛大学教授变成国务卿时, 当时的一位记者就用一幅漫画表现了他的服饰变化, 两种不同的角色决定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服饰风格。新时代下教师的服饰应该是优雅得体且不乏时尚的, 教师要懂得一些基本的服饰搭配的知识, 如, 和谐原则, 三色原则, 常用服装色彩搭配方法等。

优秀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教师美好的形象气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学生有了好的形象, 步入社会以后, 竞争力会大大提高, 与社会的相融度也会大大增强, 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8.幼儿教育教师礼仪 篇八

【关键词】“伪美”教育 重要价值 礼仪规范2014年“两会”期间,“去年每三天曝光一起性侵儿童案”的新闻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2013年发生的类似丑闻集中在教师与小学生之间,此类案件的频发让人不寒而栗,血的事实让我们看到当前某些教师“礼仪”观念的淡薄,他们披着教师的外衣,传授着“伪美”的教育,看似美好,其则不然,此可谓教育的失败,孩子的悲哀。

一、“伪美”教育的概述

“伪美”教育即教师在失范行为之下实施的教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和礼仪要求的行为,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违反教师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妨碍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不适当的行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假设的、理想的教学理念来研究和操作现实的教学,但现实课堂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教学失范行为,以及不同性别的教师教学失范行为存在着差异性”,校园性侵案的频发即为典型事例。

二、教师礼仪的重要性

“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仪容、仪态、仪式等,一般认为,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交中为了互相尊重而在容貌言谈、行为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规范和程序。”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推崇教师,尊重知识。21世纪的教师不仅仅如韩愈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新的时期赋予教师新的历史使命,教师教育要特别重视自身的礼仪规范,为人师表者,言行举止、音容笑貌都要符合“人师身正”的要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真、善、美”。痛定思痛,我们要意识到,加强教师礼仪建设刻不容缓,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教师礼仪规范

教师礼仪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是教师向学生表达师爱的具体形式。其实,老师亲切的话语,洋溢的笑脸,对孩子们都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因此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师礼仪,从而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说话”的礼仪

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靠“说”。“说”即为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语言作为最直接的桥梁,这要求讲普通话,内容得体、方式适宜,而且教师的“说”还要做到表达准确,语言精练,要直白而形象、浅显易懂,让学生很容易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与老师产生共鸣。

(二)“倾听”的礼仪

“听”是教师必备的教学素质,只有听到学生的提问与诉求,才能从中体会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实,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老师不能真正地去听孩子们的提问,心存一种错觉,即孩子们的想法很幼稚,做法很简单,在孩子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有不耐烦的情绪,从而打断他们的话语,然而他们不了解,这种行为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种行为在教师礼仪中是不能出现的。

(三)“举止”的礼仪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手势的作用,对于所讲内容,要用手将它准确地指出来,让同学们清楚老师所讲的内容。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应该弯下身子,用手做一个邀请的手势,让同学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与尊重。

(四)“表情”的礼仪

“腹中有书气自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一位教师的音容笑貌无形中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职业不允许教师保持一张没有表情的脸。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与同学交流,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身心特点,要时刻保持微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喜欢老师的课,欣然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教育。在表情之中,最引人入胜的核心就是目光,在课堂上,眼睛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窗口,教师要特别注重眼睛的作用,而且要善于洞察,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瞬间变化,适时地调整教学程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在教师礼仪中,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摆出一副冷脸或者用一种鄙夷、傲慢、轻视的目光对待学生。

(五)“服饰”的礼仪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身心发展特点,要求着装不能过脏、不能过乱、不能过露、不能过短,男性教师应以男性正装为主,配之短发,不主张男性教师留长发,女性教师则应穿着不露肚脐,腰,肩,胸等部位的正式服装,不应该穿丝袜等与教师职业悖离的服装等。

莫让教师礼仪问题发展成教育的毒瘤,成为毁灭孩子未来的隐患。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性发展,加强教师礼仪建设, “弯下腰来办教育”显得尤为珍贵,望教师队伍中的“污点”们能真正醒醒,反思自我的责任在哪里。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只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文明优雅的礼仪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才能构成和谐的校园教育旋律。

【参考文献】

[1]肖美艳.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06).

[2]刘蓓. 中国传统教师礼仪初探[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3]高文翔,谭红梅. 略论教师课堂礼仪[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

9.幼儿教师礼仪知识讲座.曹丽 篇九

时间:2012、4、25

地点:四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讲:曹丽

内容:

■教师的仪表

一、教师为什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

首轮效应、仪表是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女人看头、男人看腰)教师注重自己的仪表,是为了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对方容易接受我们。

二、教师仪表的规范:

简单讲教师仪表就是教师的教养和形体的一种互相的协调。具体讲,仪表是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就是一个人外在的整体的外形、外观,包括头部、手部的仪容、身上穿戴,以及动作和表情。静态的看头、手、脚;动态的就是表情和动作。仪表,表面上看是个自然状态,实际上它有社会属性在那里面。

“腹有诗书气自华”,仪表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表现。

因为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你的形象得体与否,既表示学校管理是否严格,又展现了你对对方的尊重与否。教师仪, 表的规范要求:

1.干净。身上无异味、无异物是最基本的要求。

2.整洁。整整齐齐,比如衣服该扣的扣子要扣上、不要扣错位置。一丝不苟是一种作风,如果一个人做这件事不认真很难设想做那件事会认真。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所以,整齐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风度,这种风度要在仪表上得以体现。

3.文雅。要显得有教养,有艺术的品位。化妆,可以,但不能乱画。工作场合浓妆艳抹就不得体;一个老师在大庭广众之前、阳光灿烂之时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歌舞妓似的就不合适。演员演什么要像什么,老师干什么也要像什么、不能错位。

4.美观。好看,赏心悦目。教师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没有必要都冒充俊男美女,但是美观是必要的,要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常规的审美标准要求就是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教师不能太奢华、太夸张。

三、教师美发要注意的问题:

所谓美发就是修饰头发,修饰头发是仪表修饰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环节。头不梳、脸不洗,形象不好、仪表不好。美发实际上是有多种技术手段(如洗发、剪发、烫发、焗发、染发,洗剪吹理烫)。一般来讲,作为教师,他的岗位要求、仪表礼仪要求,美发要注意三点:

头发的颜色(要庄重、自然。不提倡染彩色发);发型(不能太老土,不能不加修饰,不要过分时尚和前卫)。

教师化妆要注意的基本礼仪规则:自然为本、美化、避人)

教师化妆(适当的规范的形象修饰):要自然(教师的工作妆以自然为本,要自然而然,让人家觉得你天然若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妆成有却无)、要美化(化妆要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比如香水不要喷得太浓)、要避人(不要

在办公室、大众、公众和学生面前化妆)。

五、教师表情要注意的问题:(自然、互动、友善)

教师(对学生)的表情:要有表情且自然放松、和交往对象(学生)互动(他高兴,自己就不要不高兴;他不高兴,自己就不要高兴。)、表情友善(亲和效应非常强调和蔼可亲,当然这个友善不是装得出来的,是对学生真正的爱、真正的关心、真正的平等相待。)。

六、教师举止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举止动作要标准、要正确。不能对他人指指点点指手划脚,必要的话要指物、指人,应该手指并拢掌心向上、平面移动(如:这位同学请发言、这边请,等)。动作要正确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长辈面前、在学生面前都要注意对待。

第二,提倡举止动作少而精。如课堂教学中举止动作有,但不提倡太多,动多了的话让人眼花缭乱。

第三,举止动作要检点(一个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搓鼻子纽、摸脚趾头,张牙舞爪,脚丫子直晃悠,脚尖直抖擞,哆哩哆嗦,歪着脖子,抓痒痒„„)。为人师表、举止检点实际上是一种示范效应,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未成年人。

■ 社会交往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基本成员,还要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因此也要牵涉到社会交往的问题。人如果不与社会交往的话,他难以实现自我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教师的工作,他的主要场合是在学校在课堂,是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此外,他的社会交往直接地、间接的对他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影响和制约。所以,一个现代中国的当代教师,必须正确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必须妥善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不可回避,而且要积极地投入、认真地参加、正确地处理。

一、从礼仪的角度来讲,教师在社交场合,面对社会交往应注意的三个细节:

1、要摆正位置:比如不要好为人师。教师在学校里面对学生,是教,是师;但是到社会上去不能犯“职业病”,不能随意对人家进行评判,不能指手划脚。社交场合一般强调“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2、要端正态度:礼仪是讲尊重的,要表现出来对交往对象应有的尊重,就是要接受对方,要宽以待人。

3、要掌握必要的技巧:“坐、请坐,请上坐”,得明确哪个是上座。“茶,上茶,上好茶”,上什么茶,用什么茶具,茶上给谁,先后顺序(先宾后主、先尊后卑、先长后幼、先女后男),都有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客)。

二、关于交谈的基本礼节:

1.教师和外人交谈时要记住“四个不准”:

不打断对方、不补充对方、不纠正对方(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宽以待人是一个基本要求。当然,大是大非、党纪国法、国格人格、法律制度,这些基本问题要是非分明,一清二楚;但是小枝小节有时候没有必要计较。)、不置疑对方。(一个有教养的人,尤其口头上没有必要让对方尴尬和难堪。)

2.作为教师在社交场合的“五个不谈”:

(1)不能非议党和政府。这是讲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道德,不能说党和政府的坏话,而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

(2)不能随便对交往对象加以非议。

(3)不能随便议论同行、领导、同事和学生。

(4)不能涉及格调不高的话题。家长里短、小道消息、男女关系、黄色段子、绯闻、凶杀惨案,这样的事情从一个人民教师嘴里说出来有失身份。

(5)不涉及个人隐私问题。一般社交场合下,隐私问题“六不问”:不问收入、不问年龄、不问婚姻、不问健康、不问职业经历、不问所住之处居所何在。

三、关于电话礼仪:

打电话时要注意:

1.选择适当的通话时间,不要影响别人。

2.注意通话的长度,长话短说、废话不说、没话别说,一般我们倡导所谓通话三分钟规则。

3.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比如要问候对方,要自报家门,电话半路中断之后要及时打进去。

接电话要注意:

1.接听电话要及时。打电话不接,是不是不重视,是不是有冷落怠慢之感?所以,若非重大事情难以脱身,要和对方及时通话;万一不能及时接听,以后要准确及时地打进去而且要道歉。

2.接听电话时要确认,自报家门。

3.接听电话还有一个重要的礼节就是:谁先挂、谁后挂的问题。一般讲,地位高者决策终止通话、上级、长辈先挂。我为学生服务,我和学生家长通话,学生家长先挂。

4.使用手机要注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接听电话的场合,还要注意不要以自己手机的使用影响安全。

四、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礼节:

作为教师,在社交场合,和外人、和上级、和同行、和学生家长打交道,“介绍”和“行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自我介绍时要注意的礼节:

1.自我介绍要讲究顺序。一般,地位低的人应该首先向地位高的人作介绍,当然有时地位高的人主动自我介绍也不失为一种正常的做法。最好先递名片,少说废话。

2.自我介绍时间要短(长话短说、没话别说,不要滔滔不绝,一般来讲自我介绍半分钟左右)。

3.自我介绍的内容要规范。如单位、部门、职务、姓名等主要内容要清楚。介绍他人时要注意的礼节:

1、谁当介绍人。介绍人一般两种情况,一是主人,二是双方都熟悉的人(介绍人最好能跟双方先沟通一下,看可不可以介绍)。

2、要注意顺序。比如,先向女士介绍男士,先向长辈介绍晚辈,先向客人介绍主人,先向位高的人介绍位低的人。

五、关于见面的礼节:

上一篇:新护士带教计划下一篇:选派工作总结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