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活动反思和总结

2024-07-10

母亲节活动反思和总结(精选11篇)

1.母亲节活动反思和总结 篇一

和溪镇2011母亲节活动总结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关爱母亲为荣,倡导温馨和谐平等健康的文明家庭,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母亲、尊重母亲、热爱母亲、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2011年母亲节期间,和溪镇认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母亲节活动。各村计生协会也广泛开展了系列庆祝活动,进一步以和谐家庭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全镇营造关注女性、尊重女性的良好氛围。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2011年“母亲节”期间,镇计生协会按照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开展纪念活动与切实为妇女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结合起来,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精心策划和创新组织了各类特

色纪念活动,努力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使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并从中得到了启迪和教育。

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

1、关注女性健康,营造关爱母亲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2011年“母亲节”期间,镇计生协会联合镇卫生院妇产医生为贫困母亲、残疾母亲进行了妇科免费检查。在母亲节期间,各村结合实际开展了以“关爱母亲,倡导温馨和谐平等健康的文明家庭”为主题的系列庆祝活动,号召辖区村民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关爱他人,争做祖**亲的好儿女,做文明诚信的好公民。

2、深入开展慰问贫困、残疾母亲活动,努力为广大基层妇女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母亲节期间,镇计生协会走访慰问了20户贫困母亲,送去了米、面等慰问品,带去了党和政府对她们的支持和关心。镇、村举办了“尊敬母亲、弘扬母爱“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为贫困母亲、贫困残疾母亲、老党员等送去了慰问品。镇计生协会联合镇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开展了“感恩母亲,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尊重妇女、关爱女性、妇女权益保障、女职工劳动保护、消除家庭暴力、妇女卫生保健等各类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

3、强势宣传,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活动期间,各村积极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母亲用自己无私的爱为生育、哺育、教育子女所作出不懈努力,宣传母亲为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所作出的积极贡献。通过颂扬母亲平凡伟大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母爱,激励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热爱、关心、尊重母亲的氛围,激发每个中华儿女爱国、爱家的情感,增强为祖国的明天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母亲节活动反思和总结 篇二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构建联系

【片段】

(一) 让学生感知1米的长度

教师出示一段西游记的动画片。

师:孙悟空有件神奇的宝贝是什么呀? (出示1米长的金箍棒, 让学生猜一猜有多长, 并用米尺比一比。)

师:米是我们学过的一个长度单位, 你能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

师:金箍棒变呀变, 变短了 (出示一根短的金箍棒) 。如果要测量这根金箍棒的长度, 应该用什么用单位呢?

学生在下面比划出1厘米有多长。

(二) 让学生初步感知1分米的长度

师:这根金箍棒有多长呢?你会量一量吗? (学生动手量并交流。)

师指出:这根金箍棒长10厘米, 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

……

(三) 在问题情境中产生“毫米”需求

师:金箍棒继续变短, 变成了一个1厘米的小金箍棒, 请大家量一量。如果金箍棒再变短一些, 那说明比1厘米怎么了?

生:短了。

师: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来量还合适吗?若不合适, 那就需要有一个比1厘米更 (短) 的单位。

通过这样的问题创设, 让学生产生了“毫米”需求。

(四) 想象延伸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假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又一直变, 变得通天长 (教师结合课件显示“金箍棒”的不断变长) , 是不是可以找到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呢?假如一直变短 (教师结合课件显示“金箍棒”不断变短) , 是不是也可以找到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呢?只要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相信一定可以找得到。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 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且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师在课前播放了学生喜爱看的动画片《西游记》, 引出了孙悟空的金箍棒, 整节课以金箍棒的长度变化贯穿始终。课始, 教师凭借一根金箍棒, 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测量, 回顾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 及时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与学习经验。接着, 又通过测量10厘米长的金箍棒适时地引出了“分米”这个新的长度单位。金箍棒继续变短, 当变得比1厘米更短的时候, 学生就有了寻找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需求。在全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借助不断变化的“金箍棒”这一充满童趣的教具、学具, 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测量中理解和掌握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和“毫米”, 并建构起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课末, 我结合金箍棒的不断变化, 激发学生继续去找寻比米更大的单位、比毫米更小的单位, 对全课进行了延伸, 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整堂课, 学生在情境中学得生动、主动、活泼, 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精彩。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片段】

(一) 让学生找1分米, 建立分米的表象, 体会1分米=10厘米

师提问:你能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吗?你找出的1分米是从哪到哪?

师创设情境:班里有个小马虎, 他把尺子弄断了, 他的尺子上没有0-10这一段, 那该怎么找呢? (出示课件:一把断尺)

学生讨论1分米是从哪到哪, 得出结论:只要找出10厘米, 就是1分米。

(二) 让学生画1分米, 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师:大家想不想把在尺子上找到的1分米画下来, 请大家在纸上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生交流:我是从0刻度开始画了一条10厘米的线段, 10厘米就是1分米。 (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

师:请你帮同桌量一量, 看看他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同桌合作)

(三) 让学生比划1分米

师: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个1分米的长度牢牢地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呢?大家可利用1分米长的吸管;或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比划出1分米;也可以闭上眼想像1分米的长度, 再睁开眼比划出1分米, 然后用尺子调整。 (学生体验)

师:这时我们眼中就有了一把1分米的尺子, 我们可别小看了身上这把小尺子, 它的用处可大呢。

(四) 找一找

让学生用身上这把尺子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也大约是1分米。

(五) 量一量

师:这把小尺子不仅可以帮我们找到接近1分米长的物体, 还能帮助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

活动:让学生用这把小尺子去估测一下课桌面短边的长, 交流它接近几分米。

师指出:生活中如果一下子找不到直尺, 又不需要量得太精确, 就可以用这个身上的尺子来帮忙。

(六) 组织学生做游戏考眼力

1. 教师拉彩带, 拉到大约1分米长时学生喊“停”, 并用手比划一下。

2. 拉3分米的彩带做拉花, 拉到3分米长学生喊“停”, 并用手比对一下。

3. 教师拉出1米的彩带, 让学生估一估是多少分米, 并用米尺量一量。

【反思】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 单凭讲解是不够的, 一个长度单位概念的建立, 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分米和1毫米的清晰表象, 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 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进行感受, 逐步地将知识内化。在认识分米这个环节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丰富的活动, 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了“1分米”:先量一量金箍棒的长度, 让学生明确10厘米就是1分米, 再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1分米”、画一画“1分米”的活动, 不仅让学生感知了“1分米”的长度, 还强化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 是建立相关长度概念的重要方式。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 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1分米”提取出来, 用手势进行比划, 这样的动作既能拉动学生的思维, 又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概念。具体是先提供1分米长的金箍棒, 让学生具体地感知“1分米”的长度, 接着经历“比划—记忆—再比划—用小棒验证—修正比划……”的过程, 使学生头脑中的“1分米”概念逐渐清晰。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长度单位这一方法后, 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子, 随时可进行估测。因为估测能力既是一种生活能力, 也是建立长度概念的重要手段。接下来, 我让学生用头脑中的“1分米”尺去找一找生活中接近于1分米的物体, 我提示了大量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 并让他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估测, 这样借助熟悉的事物就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记忆。最后再利用“考考谁的眼力准”这一环节, 让学生目测出1分米、3分米、10分米长的彩带, 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地估测出1分米、3分米甚至是10分米的长度。因为不知不觉间, “1分米”已经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三、让学生在创造中留下意识

【片段】

(一) 引导学生建立分米和米的联系

教师拉出1米的彩带, 让学生估一估是多少分米, 并用米尺量一量, 从中指出米和分米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师:我们来大胆地猜测一下, 1米里面有几分米?并说说理由。

师生一起观察米尺进行验证 (课件演示) , 发现:1米=10分米。

(二) 让学生创造1毫米

教师出示1厘米的尺子。

师:你能亲自动手把这1厘米分一分, 分出一个更短、更小的单位吗?

学生动手分, 并交流是怎样分的。

师:你们虽然分的份数不一样, 但是教师看到了一样的东西, 那就是都想要通过分一分, 找到一个比1厘米更小的单位。告诉大家, 数学家就是像你们刚才那样, 通过把一厘米分成一些相同的小份, 才找到了一个更小的单位,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引出毫米的概念。)

【反思】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阐述过这样的观点:“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 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可用, 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 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 铭记在心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等, 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 使他们受益终身。”他的这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 我的课堂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

在教学“1米=10分米”时, 我让学生通过感知“1分米”, 来大胆猜想1米等于多少分米, 并要通过说理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我试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经历“感知—猜想—验证”这一数学学习的基本研究过程。在认识毫米时, 通过测量中的冲突, 让学生产生发现新的长度单位的需求, 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长度单位。经历了新单位创造形成的过程, 学生会感觉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并不神秘, 同时也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课末, 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有效地将本节课所学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拓展到了更长和更短的长度单位的学习期待中, 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界。

摘要: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保障,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也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在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清晰而准确的长度, 笔者创设了有效的情境, 为学生创造了操作体验的机会。

3.主题班会竞赛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篇三

一、主题班会竞赛的特点

参赛的每一节班会课都是设计出来的,它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主题班会的设计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这种“样板”有利于提升当下中学生主题班会的品质和效率。

1.主题鲜明

本次参赛的14节主题班会课,每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诸如“Hold住幸福”“战胜挫折”“放飞理想”“树立自信”“感恩父母”“学会容忍”“传递温暖”“向幸福出发”“我的健康我做主”等。

2.贴近实际

从主题确定到活动设计与开展,绝大多数参赛课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原点,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走近生活,直面社会问题。

3.推进有序

班会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遵循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层次性要强,并能逐步推进,从而保证活动的实效性。例如,“Hold住幸福”的班会流程是:认识幸福,感受幸福,传递幸福,珍惜幸福;“拥抱亲情,感恩父母”的班会流程是: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等。

4.触及心灵

在本次大赛中,几乎每节主题班会课都有亮点。例如,在“Hold住幸福”的班会课上,学生在做“谁是最重要的人”这一游戏时,3名学生泪流满面,情撒全场;在“放飞理想”的班会上,学生用相声的形式谈理想,新颖别致。

可见,主题班会竞赛为我们今后设计班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二、主题班会如何“更上一层楼”

1.深化认知,震撼心灵

班会都是有主题的,而对于这些主题,学生并不陌生,但都识之甚浅,例如“幸福”“宽容”“感恩”等。所以,在班会上,应该围绕主题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例如, “Hold住幸福”这节主题班会就设计了认识幸福(讨论)、感受幸福(故事)、传递幸福(帮助)、 珍惜幸福(游戏)等四个活动,从而让学生远离麻木,理解幸福,热爱生活;“向幸福出发”这节班会设计了三个活动:我把幸福弄丢了(反思与述说)、谁“偷”走了我的幸福(情景剧)、敲开幸福的大门(探究——找秘诀),从而让同学们明白了在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只要换种心态就会获得幸福,懂得了“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幸福”。可见,从主题确定到情境创设,班会一定要有冲击力,能够震撼学生的灵魂。

2.重视学生个体幸福生成和集体文化建设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可见,幸福与道德具有一致性。道德是幸福获得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享有的欢乐和幸福。”在学生德性养成的过程中,既要有那种沧桑在肩的厚实与沉重,又要有那种清风拂面的惬意与畅快。班会是一种灵魂的洗礼,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更是一种价值的提升。

班会应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软文化”,包括班级规约、价值观念以及言谈举止等,如合理的班纪班规、向上的精神状态、合作的团队意识、和谐的班级氛围、浓郁的学习风气、求真的探索品质、爱美的人格魅力,等等。例如,“放飞理想”这节班会通过认识理想(相声“谈理想”)、畅谈理想(成长路线图)、放飞理想(现场采访)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明确不同的理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从而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理想,并能为理想的实现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坚持不懈。这样,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体的幸福感,也有利于创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使道德教育与文化传承很好地统一起来。

3.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性的培养

班会同其他德育活动的功能一样,主要是引领学生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从而实现道德自觉以及人格的成长与完善。丰子恺先生曾把人格比作一只鼎,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分别为思想的真、品德的善、情感的美。可见,一个人要具备完善的人格,三者缺一不可。例如,有一节班会的主题是“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活动涉及的案例主要是天津许云鹤案、南京彭宇事件、广东小悦悦事件等。在整节主题班会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种无助、伤心、恐惧和冷漠之中,根本就无法达到班会课的目标——传递温暖。所以,班会内容包括主题确定以及素材选取,应尽可能突出思想性、正面性和愉悦性,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同时,班会还应重视学生品性的培养。品德教育在培养人的“幸福感”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英国思想家罗素认为,品性教育的功能与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受和追求幸福的能力;品性教育应基于现实,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重视健康教育(身体和心理)——增强学生的活力,重视技能教育——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在本次主题班会竞赛中,有一节涉及中学生为举办生日聚会而进行大额消费的问题,同学们只谈“消费”,而老师却没有给予正确的价值引领。学生品性的养成,关键看学生怎么做。“生日”本是母难日,青少年过生日应该以感恩和孝敬父母为主题。当前,中学生大摆生日宴会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引导。

4.重视主体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与反思

班会应当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在课堂上,我们应当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增强体验,深入反思。这样的道德课堂才可能有学生德性的自主建构。长期以来,在班会课上,尤其是德育故事或案例的教学,往往存在以附带刻板结论替代思辨的现象,试图将需要宣扬和确立的价值观直接植入学生的头脑。显然,这样的德育课堂是低效的。品德立于生活,源于反思。所以,在班会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和他人经历过的生活,反思教师提供的成年人的生活情境,从而获得感悟和认知。例如,在本次大赛中,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这一主题班会设计得比较好,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计了四个活动:一是再现生活——爸爸妈妈为你做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二是反思生活——两个连续的情景剧 “一碗面,两句话”和“两行泪,一颗心”;三是践行生活——孝敬与感恩父母;四是升华生活,师生同唱歌曲“母亲”。遗憾的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作为道德生成的主体,往往置身“事”外,成为了他人道德的旁观者和评判者。只有经过反思和内省的道德,才可能具有力量,才可能被真正内化,才可能蕴含着新的价值和意义。

5.坚持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从活动内容来看,班会应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一节以“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班会就有些不够贴近学生;有的班会课让学生体验的故事情境,全是古代人的经历,显然既不贴近生活,又没有贴近时代;有一节主题为“战胜挫折”的初中班会课,学生的活动--表演小品“招聘”,就明显没有贴近学生,也没有贴近生活。从活动的形式来看,常见的班会活动形式有情景剧、小品、故事会、讨论交流、访谈、朗诵、讲座、竞赛,等等,主要由学生主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主题要有好的形式。无论什么样内容的班会都不能硬套形式,牵强附会。班会要利用这种特定的德育形式,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所以,班会采用何种形式,既是内容的需要,也是学生自主的体现。在一节“放飞理想”的主题班会上,有一个相声活动“谈理想”,根据内容,角色应是两位男生,但在表演时却是一男一女,显然,内容与形式就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

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选择恰当的主题,采用合适的形式,使主题班会成为一种心灵教育,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性、社会现象的公正心、异质事物的宽容度,个体生命与基本人权的伦理观等,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刘建德,湖南省常德市教科院德育教研员】

责任编辑/张红灵

4.近期活动处几项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篇四

近期活动处几项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开学以来,学生活动处紧紧围绕本期学校工作计划,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在工作的进展过程中,也带给我们一些反思。 第一,及时启动了参加漯河市首届学生合唱节工作。 此项活动方案确定以后,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七年级全体师生尤其是年级主任和班主任的鼎力支持,他们以学校整体工作的大局为重,积极为学校合唱队推荐队员。从开始训练至今,所推荐的队员的综合素质较高,她们不仅喜爱合唱、具备一定的合唱能力,而且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时间观念以及大局意识,抽调的64名女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能够按时参加排练,无迟到早退现象,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训练内容,排练效率比较高,保证了排练工作的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队员们良好的表现和演唱能力,得到了两位辅导老师胡主任和杨艺老师的充分肯定和好评。由于分声部训练,许多学生都比较陌生,因而排练时难度很大。但是,两位老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知难而进,没有退缩,对每一位学生都从最基本的知识教起,做到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因此效果良好。目前第一首歌《闲聊波尔卡》的排练基本结束,两个声部已经开始合练。第二首歌《家乡》正在紧张排练中。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不管最后成绩如何,它给我们的信心远比成绩重要得多。 反思: 1、要充分相信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他们有能力出色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 2、只要各部门密切配合,树立学校整体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没有办不好的事情,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第二,校园种植活动。 此项活动是我校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并因地制宜拓宽素质教育渠道的重要举措。在谢校长的指导下,活动处领导认真反思了去年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并为本年度的种植活动制订了周密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活动开展以来,七八年级绝大多数班主任对此项工作的意义认识到位,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到位,对地块整理的指导工作到位,目前,第一阶段的工作即地块的划分和整理工作基本结束。从地块的划分来看,虽然有大小之分,但抽到地块较大的班级,班主任没有怨言,积极接受。在整理地块过程中,各班主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并在劳动工具的使用和地块的有效整理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示范,越俎代庖的现象较之去年有明显减少,达到了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受益的宗旨。对第一阶段的工作,3月10下午第四节活动处组织七八年级班长进行了评比,完成比较好的班级有七(7)、七(2)、七(6)、八(2)、八(6)、八(1)、八(3)、八(7),从评比结果看,八年级好于七年级。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少班级在地块整理结束后,没有考虑到今后浇水和除草的方便,而对地块的形状和布局进行合理的条块分割,也未能从欣赏的角度对地块进行必要的美化。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班主任指导不到位,一方面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应付差事之嫌。对于地块整理不符合要求的班级,学生活动处将组织班长参观学习做得较好的班级,对检查的结果予以通报,对问题较大的班级提出整改要求。 第二阶段的工作,也就是花苗的种植工作将从本周三开始以来,有关班级的学生表现出了更高的兴趣和积极性,班主任根据活动出的要求,组织学生迅速行动起来开始移栽花苗,由于对学生种植要求如间距、浇水等要求指导及时到位,种植的进度和效果令人满意。今天上午又组织了补栽,因此,第二阶段工作已经结束。后续工作就是管理,包括及时除草,浇水等。 第二阶段工作有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先,从种植的效果看,有的班级未按要求的间距栽种,有的行列不整齐,有的未按实际面积栽种,留有较大的空地。其次从教师参与的情况看,除了班主任和杨曦主任、陈国庆主任、宋文洲、杜光谱老师到场给学生指导外,其余教师参与的很少。 反思: 1、对学校开展此此项活动的宗旨,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认识到位。德育工作在有些班主任看来确实是智育工作的累赘和绊脚石,因此才会有自行其事、自以为是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对此项工作的消极抵抗。 2、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光是班主任的事,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只有全体教师形成合力,常抓不懈,德育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第三,学校运动队训练情况 体育是展示学校师生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学校体训队训练水平的高低以及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高低。近年来,我校体训队在全市乃至全省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我校田径队和排球队,在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省市晨光体育活动中,为我校争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因此,田径队和排球队也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我校的优势体育项目,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寄予厚望。但是,目前两队的现状令人堪忧。 先说田径队。本学期田径队集训队员近70名,从上学期开始,崔老师和顾老师就对队员进行了筛选和严格训练,力争在今年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总成绩超过五中,争取市直学校第一名的成绩。但是,从目前的训练情况来看,要实现赶超五中的目标难上加难。一来,目前只有崔怀民老师一人组织训练,与去年2―3名教师参与训练相比,教练员严重不足,崔老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单项训练如接力、田赛、径赛、投掷项目等根本无法分开训练,训练的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二来,训练场地严重不足。由于九年级重点班的体育课基本上都安排在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而且每天下午至少有两个班在操场训练,因此,本来就狭小的操场就显得格外拥挤,争夺场地,相互干扰的现象十分突出,双方正常的训练也得不到有效保证。 再说排球队。经过体育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在七年级年级主任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参加排球队训练的男女队员增加到35名左右,虽然人数与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但与上期相比人数翻了一倍,增加的人数主要集中在七年级,共有17名。与田径队面临的困难相似,主要是教练员严重不足,30多名队员只有万鸿臣老师一人负责训练,面对排球基本功参差不齐的男女队员,一名教练员即使使出浑身解数,恐怕也无能为力。同时,由于训练场地所限,三十多名队员都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篮球场训练,训练的内容和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尽管如此,万老师还是克服困难,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坚持训练。曾几何时,排球队出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如今却又陷入了有“米”但无“巧妇”的尴尬。 反思: 学校组建运动队并积极参加训练,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困难也是正常的现象,但似乎今年的阻力更大,困难更多。如果我们的一些部门的领导在安排本部门工作时,牢固树立学校整体工作一盘棋的大局思想,与其他部门主动沟通,科学安排部门工作,而不是本位主义、目中无人、我行我素、以我为中心,上述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和解决的。学校各体训队的训练时间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这是多年的做法,如果安排在其他时间会对队员的文化课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情况,九年的有关领导不是不知道,为何偏偏将毕业班重点班的体育课都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而且从未和其他人进行过沟通?恐怕也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不仅如此,而且将全校仅有的六位体育老师中的四位调到九年级,而组织体育训练的只有两位体育教师。因为这是他们一贯的做法,学校整体工作对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只有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学校毕业班工作需要加强,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置学校整体工作于不顾甚至以损害或牺牲学校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代价去强化毕业班工作,就是典型的缺乏大局观念和本位主义的行为,对学校整体工作的健康稳定推进,对学校的健康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5.母亲节活动反思和总结 篇五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母亲节教学活动反思(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母亲节教学活动反思1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快要来了,今年的母亲节应该怎么过呢?每年的母亲节时,当我们问道孩子们打算怎样为妈妈过节时,孩子们的回答都是大同小异,“我想为妈妈买好吃的”“我想为妈妈买漂亮的衣服”等等,我们都知道,这种“空口”的承诺并不会真正激发孩子们对妈妈的爱,怎样才能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妈妈争取到一份母亲节的礼物呢?我们特开设了“红花献给好妈妈”这个教学活动,我们把准备好的小星星发给表现优异的小朋友,只要集齐三颗小星星就可以在母亲节这天为妈妈换取一朵康乃馨(我们自己手工制作的)。果然,这个活动一开展,就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小星星”的位置在孩子们的心中也变得重要起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的各项常规遵守的非常好,而且竟然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老师不用过多的说什么孩子们就会做的很好,当然对于做的好的孩子我们会及时指出他的优点并发给他一颗“小星星”做为奖励。

转眼母亲节到了,孩子们都把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小星星”带来,班内竟然有90%左右的孩子在短短的一周内集齐了三颗“小星星”,当然我们也兑现了我们的承诺,把提前准备好的康乃馨送给了他们。对于没有集齐三颗的孩子我们也准备了另外一种花送给他们。孩子们对于由自己辛辛苦苦才换取到的花非常珍惜,回到家里面都送给了妈妈。我想,妈妈们收到这种礼物会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的。

这次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决定把这个活动继续延伸下去,父亲节快要到了,我们师幼一起协商又制定了一个新的目标,集齐五颗星星就可以在父亲节的时候为爸爸换取一朵玫瑰花(我们自己的手工品),现在我们班的孩子都攒足了劲儿,争取用自己的行动为爸爸也献上一朵红花!

幼儿园母亲节教学活动反思2

母亲节教学反思适用于母亲节教学活动的反思当中来,抓住这个教育的大好时机,开展了“母亲节”德育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我和妈妈”画画比赛、“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等等,培养了孩子感恩的心,促进了亲情的交流,快来看看幼儿园母亲节反思吧。

“阿姨,祝您母亲节快乐!”“奶奶,送您鲜花,祝您节日快乐!”

五月,阳光灿烂,又一个母亲节来到了,庆安小牛津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大厅里手持鲜花和小卡片,用自己童稚的声音向全园的妈妈们表达节日的祝福与问候。同时幼儿园的老师们抓住这个教育的大好时机,开展了“母亲节”德育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我和妈妈”画画比赛、“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等等,培养了孩子感恩的心,促进了亲情的交流,同时还教育幼儿其实并不是只有在母亲节这天才要“特别”去关心母亲,365天里,每一天都是母亲节!

幼儿园母亲节教学活动反思3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实验幼儿园工会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活动也邀请了退休教师们参加。

这次活动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关爱方面作了投资,我们为每一位母亲送上了做家务活的一些劳保用品,体现了关爱之情;二是在情感交流方面提供了相互探讨的机会,在闲谈中说说各自做母亲的快乐,起到了分享的作用;三是在提高每位母亲的品位上下了功夫,以工会小家为单位相互讨论在各自形象的穿着打扮上如何进行扬长避短,如何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以便提高全园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

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浪漫的氛围中进行的。通过活动,使每位母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了身心的暂时调节,在休闲中凝集了人心、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品位。

幼儿园母亲节教学活动反思4

世界上有一种爱,最伟大,最无私,任你肆意地索取,却从不需要报答;有一种情,与生俱来,就像春雨,润物无声,绵长悠远,那就是母亲的爱。走进开满鲜花的五月,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无私,体验到母亲的辛苦和辛劳以及对孩子全身心的爱,从小在心里点燃热爱与奉献的火花,学会感谢母亲、感恩生活,5月7日,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亲爱的妈妈提前送上了一份最温馨的祝福。

瞧!充满温情和幸福的母亲节活动开始啦!给妈妈唱一首歌、帮妈妈做一件事、给妈妈讲一句悄悄话、亲手为妈妈制作小礼物,孩子们在想想、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恩,表达对妈妈的爱。

本次活动在孩子们倾情《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表演里结束了,我们期望孩子们懂得:并不是只有在母亲节这天才要“特别”去关心母亲、关爱母亲,365天里每一天都是母亲节,我们要爱自己的母亲,就像母亲爱你一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们以感恩的心来对待父母,因为学会了感恩,也就学会了做人,让我们携手共筑幼儿心中的感恩梦!

幼儿园母亲节教学活动反思5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又是一个五月的“母亲节”,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感恩母亲,歌颂母爱,弘扬美德”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从小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无私,体验到母亲的辛劳,学会感谢母亲、感激生命、感恩生活。5月5日,白碱滩区中兴幼儿园于组织大班幼儿及家长共计60余名,开展了“感恩母亲,我爱妈妈”主题活动。

“妈妈,妈妈你歇会儿吧……”一首《妈妈辛苦了》在孩子们的形体语言表演下,更深刻地感动着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妈妈,同时也拉开了活动的帷幕。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多媒体了解了宝宝的出生及妈妈孕育孩子的过程;同时,孩子们扮演妈妈,体验妈妈孕育宝宝的辛苦。

老师将准备好的的气球“宝宝”放在孩子们的衣服里,有趣、新颖的游戏开始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宝宝”。孩子们和妈妈还互换角色,由孩子充当妈妈,妈妈扮演宝宝,孩子学习给“宝宝“喂饭等等。

活动最后,孩子们还为妈妈们献上了诗朗诵,更让妈妈们对孩子刮目相看,觉得自己再辛苦也是值得了。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收获,明白了当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教育了孩子们在享受父母养育之恩的时候,不忘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让孩子们参与到感恩活动中,从单向接受爱,到学着体会爱,进而初步表达爱,萌发从关心亲人到关心他人的意识。

幼儿园母亲节教学活动反思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迎接母亲节的到来,感恩母爱,根据学校统一安排部署,我们小学部举办了关于感恩母亲节的系列活动。

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在这个日子里,各班班主任首先以感恩母爱为题,在班级进行感恩教育宣传。为了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真正为母亲送去节日的祝福,我们开展了母亲节感恩的系列活动。

1、进行感恩专题“关于母爱的名言”搜集活动。

我们在感恩教育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有关感恩的书籍,搜集相关名言,并让他们将搜集的名言,同自己的幸福生活相结合,记录在彩色软折纸上,加上自己的心情装饰,送给爸爸妈妈,学生们能借鉴名言,有感而发,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2、进行了感恩专题“妈妈,我想对您说”活动。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学生撰写了一份给母亲的感恩信,向伟大的母亲致以节日的问候。信中,不仅表达出了対妈妈的节日祝福,更能读出孩子们对母亲的浓浓的爱和感激。信中,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自己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学生对感恩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感恩的思想觉悟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6.母亲的呼唤反思总结 篇六

在教学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我”小时侯听到母亲的呼唤感到“心烦”和后来的顿悟)时,我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心烦”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有个学生说:“有一次星期天,我去奶奶家,妈妈一直唠叨:路上要小心,到奶奶家后不要淘气,早点回来……我听后很心烦。” 又有个学生说:“有一次,我正和小伙伴们玩得开心,妈妈一直喊我回家吃饭,我感到很心烦。” 还有个学生说:“有一次,我躺在床上看漫画书,妈妈一直在旁边问我作业写完了没有,还说什么躺在床上看书不好,容易得近视眼……妈妈的唠叨让我很心烦。”在学生充分发表完意见后,我马上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同学们在充满深情的歌声中回忆自己对妈妈说过或做过哪些现在令自己很后悔的话或事。

可爱的孩子们都是哽咽着回答问题的,他们都回忆起了自己对妈妈发脾气和因顽皮惹祸令妈妈生气伤心的情景:有个学生回忆起自己因和妈妈赌气,听到妈妈呼喊故意躲起来不理睬,让妈妈着急的事,现在感到很后悔……之前发言“心烦”的同学们更是愧疚不已,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有妈妈在身边,能经常听到妈妈的呼唤和唠叨其实是很幸福的。这时我立即让同学们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母亲的呼唤都是母爱的流露,是亲情和关怀的表示……”这样升华课文主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7.母亲节活动反思和总结 篇七

【 片段一】

师:宋老师有一枚硬币, 把它抛到桌面上, 你猜硬币的哪面会朝上?

生:可能是正面朝上, 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师:到底是哪面朝上呢? 我请两名同学来揭晓。 ( 生:正面朝上。 )

师:再来一次, ( 抛) 你再猜一猜, 这次会是哪面朝上? ( 生:反面朝上。 )

师:同桌两人做这个游戏, 先猜一猜, 然后再抛, 看看你猜得对不对。 ( 学生兴高采烈地在小组内做游戏, 并不时地发出欢呼声。 )

师:通过刚才抛硬币, 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时候是正面朝上, 有的时候是反面朝上。

生:猜的和摸的有时候是一样的, 有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片段二】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师:比如说, 有的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 有的事情却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还有的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 同学们想一想,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再集中交流。)

生:公鸡不可能会下蛋。

生:阴天有可能会下雨。

生:如果淋雨了, 我可能会感冒。

生:……

反思:

有“ 可能性”一课中, 我设计了“ 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学习活动主线, 课后, 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做几点回顾:

( 一) 学生喜欢通过“ 游戏” 活动的方式自己去体会“ 一定能”“ 有可能”和“ 根本不可能”。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 我一直用游戏的方式展开, 通过硬币、摸球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 自己去领悟,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有利于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 二) 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 体验可能性很有必要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有用的数学。 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 所以在课的最后, 我引导学生把今天所学的可能性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 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的, 举例子, 用“ 一定”“ 可能”“ 不可能”说一说。 在课堂上学生真的举出了许多相当不错的例子, 在这样的过程中, 实际上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对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 三) 应该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合作交流

课改后, 教师在课堂上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但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学生围在一起坐就行。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能够发现:低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 还没有形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往往出现参与程度不均衡的问题。 那么, 到底什么地方需要合作学习?

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进行合作学习? 怎样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不让合作学习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

所以, 我更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 先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 还要及时地对合作得好的小组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这节课中我首先注意了分工合作的作用。 比如, 在小组内摸球时, 小组长负责组织与调控, 一个同学摸球, 一个同学记录, 还有一个同学当监督员。 活动结束后, 全组成员共同统计摸球的结果, 充分地进行讨论交流后, 得出统一的结论, 再派代表进行汇报。 这样, 所有的学生都感觉自己有事情做, 不容易掉队。

【 评析】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在课程内容里增加了“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概率已成为未来公民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它是培养学生以随机观点理解知识的重要内容。 在《 可能性》 一课的设计中, 比较好地体现了课标中的这一思想。 通过师生集体的和学生小组的猜测活动,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发现、体会现实中不确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从而认识到它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一个片段, 学生通过猜测硬币哪面朝上, 然后实际抛硬币验证这一活动, 对可能性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第二个教学片段的设计较为精彩, 由于学生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也有这样的能力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所以, 在课堂内以及课外引导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体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 然后加以证实。”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 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方法,猜想,验证,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花建强.数学课堂呼唤灵性与个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 (02) .

[2]纪爱兰.尊重也是一种爱[J].教书育人, 2005 (22) .

8.“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反思和总结 篇八

关键词:德育与生活;反思;总结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德育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德育就是指生活德育,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逐步地贯彻了这一思想,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一、德育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生活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社会要想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少不了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单纯依靠法律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道德就起着重要作用。道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可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必要规范。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德育的内容与目的都是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

二、德育离不开生活

1.生活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教育,德育是一个人受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是最初的德育教育,受不同生活环境的熏陶,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不同。因此好的生活环境会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产生积极的道德教育。

2.生活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方法和有效途径

通常情况下,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树立道德榜样,会对学生有很大的鼓动作用,对学生道德观点的形成、行为规范的人格化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其中,教师对学生实施有目的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方法。良好的道德教育是需要在社会实践生活中才能形成的。

三、德育对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德育源于生活又离不开生活,德育对生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从大的方面考虑,德育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从小的方面来讲,德育对于一个人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德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德育源于生活,又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活。良好的道德素质需要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培养和形成。同时,德育又服务于生活。当一个人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稳定健康的發展。

参考文献:

刘长贵.论德育与生活[J].教育理论研究,2010(11).

9.《我的母亲》反思总结 篇九

借胡适的话,教育孩子们。在这节课快结束时,我拿着我刚刚网购的薛瑞萍老师的书对同学们说:“大家请看一看,这是胡适先生说的一段精彩的话,正好在我刚买的这本书的封面上,我读给大家听,大家把他这句名言记在书上更要记在脑海里。‘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是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天的努力,必将获得将来的大收成。你要相信,世间没有白费的努力。——胡适’记下来后,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把这句话背过。”孩子们没有用上一分钟就都把手举起来了。我借此机会教育大家,反思自己的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再想想自己怎样奋斗自己的将来。

也许我追求的目标较低,这节课下来,我反思来反思去,还是觉得比较成功,当然是于我昔日的语文课堂相比。我相信自己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

10.母亲的纯净水反思总结 篇十

母亲的话,有着较为深刻的涵义,是小女孩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也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和理解的难点。母亲的这番话,不仅体现了她教育孩子的过程和方法,更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因此在教学此段中分了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环节:体会句子中两个“穷”字的不同含义。直接问学生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出现的次数最多,是什么词。让学生说说“穷”在句子中的两个含意。重点指导学生体会心穷。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第 二环节:运用填空的形式进行拓展,让学生根据填空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于心穷的理解;指导学生感悟母亲对待穷的坦然态度。根据第一环节对于心穷的理解,出示: “心灵贫穷,人会怎么样;心灵富有,人会怎么样”的填空,让学生自己谈理解。通过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了解母亲告诉小女孩的道理,还为后文理解女孩的想法埋 下伏笔。

11.母亲节活动反思和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模式;区角活动;学生心理;兴趣爱好

当前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我国幼儿教育逐步走向开放式和多样化,也因此出现了幼儿园教育模式的“照搬”现象。我国的教育体系仍趋向应试教育,家长和幼儿园都希望幼儿在幼儿园为小学打好基础,因此区角活动的开展总是存在弊端。以上问题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

一、当前幼儿园教育模式的现状与解决办法

1.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我国幼儿园教育模式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的历程。在大概六十年的时间里,前三十年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模糊的,后三十年才渐渐稳步发展。虽然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模式和体系有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但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幼儿的教育模式太过僵硬。调查发现,当我们从我国各个区域挑选出一所幼儿园中的一个班级进行一天的观察,将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相结合时,我们并没有看到幼儿很好地吸收知识。

(1)教师死板地讲专业知识,幼儿很难理解。通过调查,我国大部分幼儿教师上课以“大人对大人”的口吻讲述专业知识,幼儿根本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

(2)各个区域的文化和经济条件限制了幼儿学前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因此也造成有些地区教育设施落后,教育模式跟不上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

2.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在幼儿园教师的聘请方面,园方应聘请正规院校毕业并持有幼师资格证的幼师,并在实习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国家应对偏远经济落后地区实施补助政策。对教育落后地区进行经济补助和师资力量的补助。幼儿园统一对幼儿教师的培训,要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

二、幼儿园区角活动的价值

将教学重心放在让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上,这是区角活动远远领先于传统孩童教育模式的地方。因此,在面多众多的幼儿园教育模式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区角活动模式,它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开展此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让学生把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1.主动选择权

区角活动相比传统孩童教育模式,是基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教学目的。它采用适应孩童心理特点的各种小活动,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并且能够让他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学会如何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矛盾。

2.多元化发展方向

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是独特的,每一个幼儿的成长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区角活动充分考虑到不同幼儿身心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化需求,摒除了传统幼儿园教育中整齐划一的流水线教育模式,让幼儿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与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幼儿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展。

3.系统化教育模式

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区角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孩童在不同身心发育过程中展现的行为活动与对外部环境的认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保证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完善幼儿的知识构架。

三、区角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

1.弥补传统幼儿教育内容的不足

平等是区角活动赋予当前幼儿教育的一大优点。得益于区角活动,教师从传统刻板的解说中解脱出来,与幼儿一起玩耍,成为幼儿的玩伴,减少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真正对学习充满热爱,而不是僵硬的知识输入。

2.成为教师的教学好助手

对于教师而言,区角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模式,它更是教师观察幼儿的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教师可以充分观察到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了解每个幼儿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同时也能发现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让教师与幼儿一同进步。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祖国希望。我国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仍应不断发展和改进,让幼儿的学前教育远离“小学化”。首先要创建合理的区角环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家庭环境考虑,建立一个开放式、有特色的区角区域。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让教师和家长成为学习中的引导者。要让区角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童颖.利用信息资源共享活动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9:67-73.

[2]张红岩,张军辉,张新明.儿童媒介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构建[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11:27-29.

上一篇:2011都匀市联社反假宣传月活动总结下一篇:小升初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