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2024-08-14

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9篇)

1.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篇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企业的一名代表,对自主创新更是深有体会。只有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只有加大企业的自主研发,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纵观浪奇公司48年的发展历程,创新是整个企业的灵魂,也是深入到每个浪奇人心中永恒的真理,只有创新才能有出路,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这点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无论是面临品牌竞争力下降,营销手法陈旧,从而对营销体制的“双规”模式创新,还是在国有股权分置改革工作中,浪奇成功实现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浪奇公司的发展可谓是一部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创新的浓缩史。就在浪奇公司全面崛起的同时,近几年,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洗涤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在对市场全面分析后,我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来化解盈利压力,决定上mes项目。mes全称脂肪酸甲酯磺酸钠,其制造及应用技术是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协会“十一五”规划中确定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作为一种从天然植物油脂合成而来、温和无毒、洗涤性能优异的新型环保表面活性剂,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mes具有无可比拟的价格和环保优势。

mes的原料油脂来源于可再生资源——棕榈油,因此具有环保的特点,其发展将改变目前洗涤剂生产单一依靠石油原料的格局,引发行业的一场革命。但mes产品的开发及应用一直是一道国际难题。没有创新企业就要落后,没有核心技术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点上,我感同身受。XX年,我亲自带领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整个过程困难重重,但我应该感谢公司的研发团队,我们并肩战斗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经过多次不懈努力,成功开发出mes产品,并攻克了将mes产品添加应用于日化产品的技术难题,成为中国首家成功研制出和实现mes应用于日化产品的企业。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浪奇公司再次奋进的前进动力,去年,我又获得了“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并恰逢浪奇公司48周年庆,获得荣誉与成绩的同时,更深知责任之重大,“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座右铭必将激励我,引领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2.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篇二

一、树立创新教育的教学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 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动力与灵魂。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只有教学创新才能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具体讲:

1. 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要充分借助思想政治课这个思想教育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包括创新人事, 即了解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有创新的意识;创新情意, 既喜欢创新、乐于创新, 能以顽强的意志把创新活动进行到底;创新行为习惯, 即使创新变成自觉主动的行为, 成为个人学习和生命的一部分;创新思维, 主要包括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个基本点;创新个性, 即学生在创新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学习态度及其行为方式, 如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全神贯注, 主动参与, 独立性强, 有自信心, 不盲从, 有独特见解;创新人格, 如勇敢, 有恒心, 有毅力, 能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品质。

2. 在课堂教学结构中, 要科学艺术地设计各环节,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下功夫巧妙地设计教学的各环节, 把教师的风趣语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美妙动听的音乐、幽默省人的漫画同学生激烈的讨论结合起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 新的发现, 新的体验, 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

3.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 要打破“填鸭式”的单向传输形式, 注意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 呼唤, 鼓励。”课堂教育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 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利, 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讲解, 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

二、树立创新教育的学生观

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确立“创新教育”的全新学生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成做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人是高度社会化的有机体, 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具体的讲, 就是再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 环境塑造、接纳个体、个体认同, 接受文化价值观念并积极参与社会的过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 政治老师都应义不容辞地担当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责任。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地实践习惯。

2. 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离开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 (《面向21世纪的教育》资料汇编,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这是我国教育现状和改革需要的角度提出的迫切要求。

1)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作为教育工作者都应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可以肯定的讲,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我们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 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 把学生存在着各种潜能变为现实。

2) 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实践证明:教学活动方式越科学, 活动水平越高, 活动内容越丰富, 人的发展就越全面和充分。

三、培养创造精神的途径

根据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品质特征, 培养创新精神应同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课中主要有以下途径:

1.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兴趣就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 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 概念比较抽象, 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何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

2. 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 培养思想的独特性。

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但知识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本身, 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重要原因是习惯性思维方式严重妨碍着学生变通思维能力的发挥。政治老师有责任打破沉积在学生头脑中的习惯性思维定势, 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教师必须注意经常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观点, 激发学生对新材料、新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视野开阔了, 知识丰富了, 思维就会活跃, 解决实际问题的变通能力就会增强。

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 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 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 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并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 提出独特的见解, 鼓励他们标新立异, 达到培养思维独创性的目的。

3.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篇三

【摘 要】儒家思想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等中蕴涵着鲜明的人本思想,高校可承继这些思想,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加强“人本”教化,从而促进人本精神的塑造。

【关键词】儒家 人本思想 高校  人本精神 塑造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88-03

当前,高校塑造人本精神十分重要,这不仅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还是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然而,目前高校校园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本精神缺失现象。比如,有的高校为提高自身及学生的竞争力,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精神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创出更多业绩,可能不顾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等,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提升;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对自身的长期发展规划关注较少,同时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过于冷漠,等等。对此,可以借鉴儒家思想中的人本思想,塑造高校人本精神,以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本文试图在分析儒家人本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承继儒家人本思想,塑造高校人本精神。

一、儒家的人本思想

儒家思想中蕴涵着较鲜明的人本思想,限于篇幅问题,本文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来对之做一介绍。

(一)孔子的“仁者爱人”

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仁学是最为突出的内容。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人道思潮兴起,不仅尊重人格,而且重视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关怀人的内在修养,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这是一种泛爱人本精神。《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如见大宾”、“如承大祭”,表示对人的恭敬,这是一种严肃的爱,也是真诚“爱人”的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反面说明“爱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都体现了一种真诚无伪的“爱人”精神。《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说,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回复到传统的礼所允许的范围,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靠自己,不能靠别人。在处理人我关系时,“克己”是“爱人”的基本条件,“复礼”不是取消“爱人”,而是规范“爱人”。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所谓“爱人”,是表示人我关系的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对人的关心、爱护、同情、理解、尊重、宽厚、信任、亲近、恩惠以及尽心尽力,等等。

(二)孟子的“性善论”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人民苦难,孟子从天下人视角思考战争问题,继续发扬孔子“仁道精神”。孟子不停留在孔子如何做人规定上,提出人的本质,即人性本善,所以仁者才能爱人,为孔子仁学或人本精神找到内在根据。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是先天的、固有的。《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性善论的核心是他的良知说。所谓良知,就是人人生来都具有的一种善性。良知主要体现在“四心”。《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因有之也,弗思耳矣。” 然而,在孟子看来,良知并非先天固有的,而是道德潜意识的表现,是人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是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心理和感情。据此,孟子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最终要落实到“四德”——仁、义、礼、智。“四德”是自觉的、有意识的道德概念与规范。因此,孟子的良知说,主要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心性修养。心性修养的目的,是要最终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是孟子所描绘的社会理想,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本精神。

(三)荀子的“性恶论”

在战国儒家各派中,荀子最自觉到天下统一的历史要求,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一天下”的概念。统一趋势出现,人们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国君应该如何统治人民?荀子认为,人性恶,所以应该依靠礼治、教化让人去恶扬善,去爱人,爱民。荀子人性观,为孔子仁学或人本精神找到了外在依据。

《荀子·性恶》中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儿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比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在荀子看来,圣人和凡人生来都是性恶的,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关键在于他们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化性起伪”,即接受教化和进行个人学习。也就是说,人通过礼治、法治等后天教化,可以化恶为善,成为仁者,仁者爱人,具体为爱人和爱民。爱人有亲疏,差等之分,不同人以不同爱;爱民则以普天之民作为施爱对象。

二、承继儒家人本思想,塑造高校人本精神

儒家人本思想对于当前高校人本精神的塑造具有极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其中,孔子“仁者爱人”思想中的克己、关心、爱护、同情、理解、尊重、宽厚、信任,孟子“性善论”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和仁、义、礼、智,以及荀子“性恶论”中的“化性起伪”等概念和范畴,是从自我约束和修养,到发自内心去找人的善根、善性,及到外部去寻化恶化善的方法,对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高校中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都应对儒家所体现的这些人本思想进行继承和借鉴,这就是要从人的本位出发,真诚地对待、爱护身边的人,共同塑造人本精神。endprint

(一)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的人本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即引导人们去爱人,即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理解和信任他人,等等。高校要营造人本精神氛围,可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和信任的氛围。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精神文化在三种文化中属较高层次。因此,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其一,发展高品位的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二课堂的延伸,学生社团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平台,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社团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学生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选择,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学生社团已成为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重要模式。由此,发展高品位的社团活动也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行为。高校应坚持对社团的统一领导和管理,鼓励社团开展富于思想性、体现时代性、高雅文明的校园活动,引导社团走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要加大对社团的扶持力度,使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以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其二,拓展高品位的“走出去”活动。“走出去”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的一种活动方式。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勤工俭学、顶岗实训、下乡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充实和巩固专业知识,锻炼和培养毅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增加就业信心以及控制和减少不良心理情绪和困惑,从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因此要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品位。

其三,利用新媒体,建立立体化的网络平台,向学生渗透人本思想。利用手机媒体、博客、微信、QQ、MSN等新兴媒介和即时沟通软件,对人本思想进行生动形象的宣传传播,使人本思想贴近生活, 为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为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推动作用。高校应进一步发挥和挖掘数字化校园优势,建立立体化的网络平台,向学生渗透人本思想。应建设绿色校园文化网站,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和行业动态,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应利用校园BBS为学生提供新的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新的思想动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可充分利用微博,营造良好的校园微博文化氛围,通过微博传播先进文化,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为师生提供更多教育、生活等实用信息,满足师生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2.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高校的教学、科研、生活等物质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建设等。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包括校园建筑、教学设备、生活设施、人文景观、绿化美化等,还包括校训、校歌、校徽等各种具有文化符号意味的物质,对学生人本精神的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尊重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赋予校园整体布局规划以文化底蕴。要建设好学生日常活动场所,尤其是教室、图书馆、职业技能实训室、体育训练场馆等设施,要对校园环境、校园建筑、道路交通等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为人本精神的塑造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3.将文本精神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人本精神的塑造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制度机制,消除建设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校园制度文化包含高校师生应当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诸如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根据学校的具体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易操作的、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以发挥师生在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二)实现人本管理

孟子的良知说,认为应将“四心”落实到“四德”,即将人的本心转化成自觉的、有意识的道德概念与规范,以此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心性修养。只有将心性修养好,才能更好地去爱人。孟子提出良知说的目的是实现“天下平”,也就是说,统治者要想治理好天下,必须践行心性修养,去爱人,这样人民也才能拥戴他、爱护他,使他的统治长久不衰。这对处理高校中学校和师生的关系也是有借鉴意义的,那就是,无论是学校对于教职员工的管理,还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都应实现人本化、人性化。现有的教学管大多理偏重于可量化的大学生专业技能目标的达成,而相对忽略精神内涵,忽略对人的重视和考虑。高校应用人本理念加以引导,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出发,增强管理的弹性和柔性,实现人本管理,尊重个性、保护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

一方面,应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尊重教师、塑造教师献身教学和科研及服务社会的形象,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不同需求、能力差异,尊重他们的创造和权利,探寻实现他们发展的多种途径,不断创造条件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一,创新教师培训机制。每一名教师都有发展的需要,都有面临观念更新、知识更新从而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需求。因此,应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项目,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其二,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应重视教师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价值选择,营造一个宽松的,有助于满足教师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利益需求的环境,调动他们潜心于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其三,加强本校教师与其他专家、其他院校教师的交流。通过举办交流会等平台,为教师提供与专家、同行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应突出学生为主体的事实,在教学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应尊重学生的价值观,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意见和需求。在实践中,可考虑让渡一部分教学管理的权力给学生,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意见平台和意见表达渠道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使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同时,在专业学习中,要推进多种学习平台的构建,让学生有一定选择课程和选择教师的权利,并通过学习平台主动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

(三)加强“人本”教化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应该依靠礼治、教化让人去恶扬善,去爱人,爱民。可见,荀子是从孟子的反面去阐述他的人性观点的,但是引导人们去爱人,也是他的理论旨归。荀子的人本思想侧重在道德教化上,他认为,只有经过道德教化,才能让人们去恶扬善,达至圣人的境界。鉴于此,高校在塑造人本精神的过程中,应提倡道德教化,让学生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多关注他人的需求,与他人和谐相处。大学生要真正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仅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素质,更需要有关心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以及为此献身的精神。高校塑造人本精神,应加强“人本”教化,即加强人本精神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如通过开座谈会、主题班会、黑板报等方式,宣传人本思想;将“人本”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并积极挖掘各门课程蕴涵的丰富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本”教化。同时,应推进高职学校人本精神进网络、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中所蕴涵的人本思想,对于当前高校人本精神的塑造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承继。借鉴儒家杰出代表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中的人本思想,高校可从三方面,即将人本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加强“人本”教化,促进高校人本精神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论创新精神 篇四

1、取材:平凡中有真谛

石涛生活在明末清初,一个**的年代。这种大环境下文人志士们害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大多寄情于诗文书画中,来逃避现实。这种状况阻碍了知识分子思想的自由发展,扼杀了中国文人的创新精神。明末清初,以董其昌和以“四王”为首的“师古派”崇尚摹古,他们强调基于前人技法上来为自己再利用,以此为“正宗”。在清政府的鼓励下,“重现古法”的风气成为当时颇为流行的一种画法。一味的“师古法”,作品即便形象逼真,却少了鲜活的气息,显得客套死板,也因而无法摆脱前人的创作束缚,限制了绘画艺术的发展。石涛独树一帜,反对摹古仿古,倡导应该“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其迹”,“具古以化”而不要“泥古不化”。石涛作品取材大多是亲眼见到的景象,来源于生活所见,创作的手法和创新性的思想是和当时社会所对立的,从而体现了他超乎时代的艺术水平。

2、技法:挥洒中得心源

传统的山水画技法石涛归纳为“三叠”(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与“两段”(景在下,山在上,俗以云在中,分明隔做两段)。而石涛不同,多年居于深山老林,便于观察山景,章法上突破传统,远近景浑然一体,这种画是从生活中来,从心境中来,从灵感中来,若不是丰富的生活经历,很难画出这种画来。石涛把自己的章法总结为“蹊径六则”(1、对景不对山,2、对山不对景,3、倒景,4、借景,5、截断,6、险峻)。他不愿受约束于成法,随心挥洒、笔墨进行创作,抒发心中情怀,他们以一种超凡脱俗、清新自然的作画风格出现在清代的画坛上,有别于当时流行的仿古复古绘画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石涛向古人学习绘画技巧,不为古人的经验所束缚,活学活用,注重向大自然学习,在“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古法,大胆的表达心境,为后世所学习。

3、心境:僧俗两界显高远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对于传统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儒家的文化及其价值观也已内化成为了传统中国人的一种人文思想。作为文人画家,石涛身上也同样具有深深地儒家传统文化烙印。作为一名佛门弟子,他秉承佛家淡泊名利的思想,长期居于深山老林之中,衣食起居,皆“以天为盖地为炉”。因此即便当他陷入逆境时,(和当时的画坛主流思想相抵触),他不曾消极沉沦,而是依然坚持自我,勇敢的承担起推进中国山水画向前发展的社会责任,突破陈旧的`传统束缚,大胆的革新,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二、石涛绘画创新精神的根源

明末董其昌以其“南北宗”文人画理论为旨,和清初画坛影响最大的“四王”一起,致力于摹古,崇尚元四家,注重笔墨,以能灵活的运用古人的笔墨技法为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四王吴恽的山水画在朝野都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正统派”。他们的绘画注重临摹,重笔墨,轻写生,轻创作,力求一草一木皆以古画为本,画风僵硬,作品呈现出程序化的感觉。

石涛的绘画风格变化同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他是明朝宗室,明朝灭亡时还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由于生活所迫,选择了出家,顺治十八年,石涛在松江拜名僧旅庵为师。旅庵对石涛曾有指点:“谓余八极游放宽,局促一卷隘还陋。”指出石涛还年轻,需要瞻仰天下的名山名寺,丰富自己,不可孤陋寡闻,居于一隅。旅庵指点的不仅是佛法之路,也是艺术之路。康熙五年,石涛来到宣城,在宣城的这段时期,石涛结实了不少当地文化名流,与他们在绘画上相互交流,又曾数次与友人游黄山,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继而形成了其书画艺术的基本风格和面貌。他一生游历过广西、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和北京等地,自然界的真山真水赋予他深厚的绘画素养和基础,他对于自然的真实感受和积极的探索并吸收前人技法长处,相互融会,使之更进一步强调“师法自然”。石涛提出的“一画”论,通俗地说就是他常说的“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黄山是我师”是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前提条件就是要深入生活,要有生活依据,这种观念在现在看来属于常识,可在当时就是有悖于“正统”的了。石涛的“黄山是我师”他针对的是当时的权威王时敏明确指出的只有古人才是我师,“黄山是我师”不等于消极的模拟自然,要有法。有变。“我是黄山友”,用石涛的话说,就是“黄山是我师”是“神迹”我对黄山的理解便是“迹化”。“神迹而遇迹化”便能诞生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三、石涛绘画的创新精神的当代意义

1、石涛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石涛之于山水画,有自己的理论观点,有许多敢于向当时的权威挑战的见解,他的艺术理论着作《画语录》,其中谈到中国画的构成特点、画家的审美心态和画家艺术实践与素养等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他提出“一画”论,即客观世界――主观感受――艺术作品三点一线的理论,“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这十个字做了最好的诠释。石涛能够在清代画坛有所成就,就是在尊崇古法,师承古法的前提下,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适当改革,“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其迹”,“具古以化”而不要“泥古不化”。因此,中国山水画要想不断得到快速发展进步,必须要学会在结合时代背景对绘画进行创新。石涛的绘画艺术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一方面在于他敢于摆脱传统绘画的束缚,在画坛出现“家家子久,人人大痴”的时期,敢于打破画坛的寂寞,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特点,这是值得称赞的。而另一方面,他“搜尽奇峰打草稿”将绘画付诸于实践之中,以真实生活为基础,以自然为师,以生活为师,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分析,用最真实的思想情感进行创作,在“师古人”、“师造化”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艺术情感,展现出独特的风格魅力,使阅者耳目一新。

2、石涛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启示

(1)在生活中发现美

在石涛的绘画中,多以取材于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但在创作过程中突破画家传统的绘画思想,带有较强的石涛本人的主观色彩。追求创新,在不同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美学规范。石涛注重向前人学习,注重传统,但是“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其迹”,“具古以化”而不要“泥古不化”。在古人优秀作品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和个人主观思想,突破传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绘画技法风格。

(2)在生活中创造美

石涛绘画以独特和个性的风格作品,逐步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标准,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改变了当时画坛死气沉沉、一成不变的现状。当今画坛,需要学习石涛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更需要画家利用自己高超的技法水平,更具现实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潮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

(3)在生活中弘扬美

中国画的产生和发展依托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启发当今艺术家们不为世俗生活所迫,坚持住自己的创作理念与画风,如实反映社会问题,敢于直面社会现实问题,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反省现实生活问题。坚持艺术与生活结合,保持作品在艺术原创性的基础上不断地追求着自身的突破,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兼具时代特色,针对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特定的艺术语境的作品,创造艺术家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与时俱进,更新艺术的时代性,促进艺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共同打造中国画坛最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俞剑华着.中国绘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殷玉琴.石涛宣城时期绘画之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xx

[3]薛永年.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4]刘晓枫.略论中国山水画的布置[D].西安美术学院20xx.

[5]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

5.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篇五

“4〃14”玉树强烈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也给我们青海消防部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广大官兵用生命和鲜血铸就、青海消防总队精辟概括的“心系人民,舍己救生,坚韧不拔,战斗到底”的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

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消防局、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一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营救,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打响。面对生命的呼唤,省公安消防总队不畏艰险、全力以赴,第一时间集结力量、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开展救援,成为在最危险前线攻坚的主力部队,也是救出幸存者最多、救出被埋者最多的部队。全体参战官兵不辱使命,不怕牺牲,连续奋战12个昼夜,在复杂的废墟下救出埋压群众190人,挖掘遗体208具,疏散被困群众4100人,抢救物资价值9120.41万元,扑救火灾50起。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与死神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以“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职业使命,托起一个个生命的希望;以“心系人民,舍己救生,坚韧不拔,战斗到底”的青海消防抗震精神,铸就了与人民生死与共、共克天灾的时代见证。

消防部队是抗震救灾的尖刀班和突击队,为形成和弘扬抗震救

灾精神作出了突出贡献。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生命线作用,为抗震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玉树恢复重建工作紧锣密鼓开展的同时,认真回顾抗震救灾斗争实践,深刻领悟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对于紧紧围绕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不断改进创新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彰显了总队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发扬青海消防精神的政治优势,必须扎实打牢高举旗臶、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灾害袭击,全省上下患难与共,各地区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救援,灾区人民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相助,全省各族人民实现空前的团结和凝聚,成功组织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难度最大、灾区海拔最高的抗震救灾斗争。在抗震救灾斗争中,青海消防总队各级党委,对省委、省政府和公安厅发出的号令,迅速组织认真学习领会,采取坚决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广大官兵闻令而动,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出色完成抢险救人、防火灭火、排除险情、灾后重建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各级党委领导及广大官兵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政治态度和高度政治觉悟,根源于青海消防部队始终坚持以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武装官兵,坚决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不断打牢“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思想政治基础。

一、抗震救灾的圆满胜利,锻造了一支忠诚可靠、敬业奉献的

公安消防队伍

“4.14”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在部消防局和全国兄弟部队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青海公安消防部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战斗,青海消防官兵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第一时间展开了搜救幸存者的战斗。震后不到10分钟,玉树消防第一时间迅速集结支队全体官兵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中;震后不到一个小时,青海总队增援力量已踏上征程,第一时间携带专业救援设备赶赴灾区,第一时间将补给物资送到了前线,第一时间赶赴震灾现场,尽可能多的营救受灾群众。

地震发生后,玉树消防官兵顶烈日,战酷暑,奋战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害,消防官兵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在战斗的最前线,他们风餐露宿,没有洗一次澡,没有睡一个囫囵觉,连续多日顾不上吃口热饭,饿了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皮肤晒破了,救援服沾满了厚厚的尘土。在灾难面前,官兵们面临随时发生的滑坡、落石和余震频发的危险,没有退缩,迎难而上,不怕疲劳,不怕牺牲,以顽强的意志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是玉树灾区救援现场上最亮的风景线。

二、发扬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弘扬正气、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地震救援过程中,人们之所以能形成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伟大合力,就在于中华民族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历史和时代的碰撞交流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正是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培育和彰显了抗震救灾精神,成为我们攻坚克

难、战胜灾难的不竭动力。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活生生的英雄事迹,铸就了许多英雄形象,真实、鲜活、感人的故事让人回味和觉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身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性,对于鼓舞灾区群众生产自救的积极性、激发消防官兵战斗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官兵们反映平时的思想教育内容空洞、乏味,通过开展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官兵宗旨观念教育,与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协作,积极拓展宣传阵地,及时有效地向人民群众反映消防官兵在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英勇事迹,深入发现和挖掘消防官兵在大灾大难面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奋勇救灾的感人事迹,以强大的舆论氛围引起更多百姓的关注,以百姓的关注形成强烈的自豪感,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坚强的责任感,以坚强的责任感形成无穷的战斗力。这是拉近警民关系,提升消防部队形象的有效之策,这是进一步弘扬正气,彰显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有利契机。

三、树立大局观念,以“精神建设”促进宣传工作

一是高举旗臶、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始终是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玉树地震发生后,消防部队政治部门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和全局观念,认真按照“救灾工作每推进一步,宣传工作就要及时跟进一步”的要求,深入开展抗震救灾宣传,为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抗震救灾斗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当前,玉树已进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阶段,灾区人

民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重建美好家园。灾后重建,既是物质世界的建设,也是精神家园的建设。宣传思想战线肩负着精神建设的重要使命,承担着丰富玉树消防执勤官兵精神世界、活跃玉树消防执勤官兵精神生活、增强玉树消防执勤官兵精神力量的艰巨任务。

二是塑造核心价值理念。抗震救灾斗争展现的巨大爱国热情、伟大民族精神、高尚道德情操,极大地丰富了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的时代内涵。正是在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的指引下,消防官兵和灾区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要顺利实现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消防工作的目标,更是离不开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强大的号召力、动员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玉树消防部队宣传工作一定要以弘扬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贯穿到新闻宣传工作之中,融入到社科理论的研究之中,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之中,渗透到各执勤点的政治工作之中,真正使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内化为人们的价值理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共同努力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而不懈奋斗。

三是创造良好文化条件。玉树强烈地震造成玉树支队文化基础设施的严重损毁,给玉树执勤官兵文化生活带来重创。宣传工作必须把恢复重建文化基础设施作为文化重建的第一位任务抓紧抓好。建好执勤点的政治工作阵地,初步满足玉树执勤官兵基本文化生活

需要。加紧抢修恢复和规划文化设施,及早完善各执勤点的文化服务体系。

四是掀起舆论宣传高潮。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总队宣传人员紧急动员、精心组织各级新闻媒体,迅速打响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的攻坚战,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好评。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后,总队宣传人员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最大限度地整合新闻媒体资源,再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舆论宣传高潮。紧紧围绕“弘扬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加快重建美好新家园”这一主题,深入开展重点宣传、特色宣传和精品宣传,深情讴歌共产党深厚的爱民情怀,立体展现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纵深报道英雄模范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全景记录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时代壮举,充分反映八方支援友爱互助的精神风貌。通过卓有成效的舆论宣传,进一步激发官兵们战胜灾难的昂扬斗志,进一步坚定官兵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创新理念,超前谋划,为玉树消防的跨越式发展构建安全有序的大消防格局

消防安全是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保障消防安全是灾区消防部队服务灾后重建的重要职责。为进一步更好的服务灾后重建,灾区消防部队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消防安全管理规划臵于灾区未来发展大局,为灾区的跨越式发展构建安全有序的大消防格局。

一是消防规划和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观。地震之后,灾区消防管网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许多消火栓不能使用,防火设施匮乏,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这给消防监督带来了巨大困难。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对消防管网和消防通道的规划作科学论证,对重要单位提高防火等级,防止一蹴而就。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消防部门积极履行消防监督职能,提早介入消防设施规划和修建,把灾后消防设施规划和修建纳入未来消防监督的整体部局。

二是灾区城镇消防管网的重建和消防站的布局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玉树经济不发达、地理环境恶劣,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提高灾区发展后劲。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并不断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灾区城镇建设一直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就是消防安全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部局不合理,城镇消防设施不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消防安全管理滞后于经济的大幅增长,导致监督跟不上。因此,在灾区城镇建设中应优先考虑消防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要深入调查分析灾区城镇现有水资源,科学预测未来灾区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消防管网结构、消防机构等方面优化措施。

三是消防工作要牢固坚持服务至上的执法理念。以人为本是构

建和谐执法环境的前提条件,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消防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心中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灾区稳定是灾后重建工作的大事,灾后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给灾区消防管理执法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进而上升到民族问题。因此,要突出消防工作的服务功能,把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贯穿到消防执法工作中,对灾区群众的一般消防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对因地震灾害造成消防设施损毁的,督促尽快补齐。

灾后重建任重道远。我们要继续发扬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部队管理,一手抓消防工作,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以更大的干劲,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重建美好新家园!

6.试论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篇六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儒家思想的“仁”“礼”“和”等概念梳理基础上,找到其和西方社会学概念共同体精神的共通之处,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论文关键词:儒家思想;和谐;共同体;共同体精神

一、儒家思想的实质

儒家思想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节、和、勇、让等。本文主要从仁、礼、和几方面举例浅析儒家思想的共同体精神之所在。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言“仁”从“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内容,而以“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实行的方法。所谓仁爱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爱的方法。“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从“孝悌”到“泛爱”的人类之爱。“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它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尊敬和服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儒家提倡的“仁”出于血亲之爱的博爱思想。且儒家提倡的仁爱是有原则的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讨厌那种无原则的爱,称左右逢源毫无原则的人为“乡愿”。当然,这是儒家伦理思想情感具有阶级性的体现。

(二)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是“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内在诉求,是为人之本。而“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在汉朝之后,特别主张以“礼”教化异族,提倡和睦共处。孟子提出的“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其中就包含着以礼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思想,即反对以武力作后盾处理国际关系;主张利用和平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

(三)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是“和”

孔子以和作为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也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而强求简单的同一。儒家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作为其行政伦理的规范要求可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其一,儒家强调和而不同是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能不顾原则、标准地盲目随从及人为附和。其二,儒家认为和而不同是真正的团结而不是相互利用和勾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其三就“和”的重要性,儒家也作出了论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

二、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进程中,共同体一直是其存在的主要形态。但是,从学术上专门对共同体进行探讨却是社会学产生以后的事情。从“共同体”概念的提出者滕尼斯以及后来的学术研究中可以看到,共同体代表的不仅仅是传统社会,它更代表了一种社会结合方式和一种特定的精神实质。在滕尼斯看来,“‘共同体’这个概念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共同体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更为重要的是,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使得他们之间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风俗习惯,并最终形成一种与这种社会结构相一致的文化特征——共同体精神。从滕尼斯的这些经典论述中,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所谓共同体精神,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内涵:

(一)共同体精神表现为一种彼此的亲密性。这种亲密性造成了生活在共同体中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认同,难分彼此,对自己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形成了共同体中无形的凝聚力,以至彼此的依赖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最终使得共同体几乎成为一个个凝固的整体。

(二)共同体精神主要包含了“共同”和“共有”的内容。由于有了“共同”,才有可能对所有物的“共有”。就像在家庭生活中,由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是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才会不分彼此,共同拥有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三)共同体精神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既是共同生活的结果,也是共同体精神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

1、以“仁(人)”为本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彼此的亲密性

7.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篇七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学科优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涵盖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有着自己特殊的学科优势。

1.内容优势。

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了人文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虽然较为宽泛, 但它们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信念, 有助于激发其创新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道德培养以及素质的拓展和提高,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奉献的理想与热情。这些都有助于培育学生健康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信念, 而创新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即是与此联系在一起的。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科学思维方式, 有助于形成创新思维。例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获得辩证思维、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思维以及增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 这些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刻地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 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实践教学优势。

社会实践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展开探索的有效实践, 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活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可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 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2]。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学生了解社会的过程, 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学生对知识运用的创新性能力。

3.师资优势。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特有的师资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内容, 其师资由跨学科的教师组成。不同学科的教师具有不同学科方面的知识优势, 其对同一社会问题的解读视角的不同, 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跨学科地运用各种知识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1.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对创新重要性的认同和重视。

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 了解国情, 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通过对中国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学习和把握, 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两个选择”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 使学生深刻意识到, 在当今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情况下,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进而形成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共同认知, 提升个体对于创新重要性认识, 并激发其内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 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2.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兴趣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知识经济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创新, 振兴民族的希望也在于创新,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江泽民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尤其要“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高校的必修公共课,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作用独特, 大有可为, 它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特殊的功能。创新精神作为大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和优秀意识状态, 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育具有激发作用, 也有助于其进一步成才。

3.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理想和创新意志。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正确的导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价值观的引导, 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以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影响大学生, 有效地启迪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引导他们把聪明才智发挥到对人类和社会有价值的创造中去, 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同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的学习又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使其更好地在立足于知识经济创新的时代大潮中树立创新理想, 通过创新来推动个人成才和为社会作出贡献。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赋予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 创新就是发展, 创新就是进步, 而创新理想的确立和创新品质的培养, 则依赖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制度保障

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4]这一体制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使高校党委成为组织和领导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力量, 把握学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方向。校党委发挥的作用越大, 高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自然也就越好。该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越受到重视, 效果也就越明显。

1.高校党委的统领作用是创新理念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高校党委的统领作用使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得以受到重视和贯彻执行。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资源倾斜、师资培养和政策保障, 让创新的理念、创新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作用及时传达到高校的各个层面, 宣传到位, 落实得力, 贯彻具体。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队伍更应该人人了解、人人重视、人人实践创新理念, 让创新无所不在。

2.高校党委统领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构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功效的制度保障。高校党委必须主动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 统领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构建,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部署, 从德才兼备、文理兼容、独立思考的要求出发, 更新教育理念, 不断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等, 逐步建立和完善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 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新意识、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新尝试、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 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时俱进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发挥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思维训练、注重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等方面彰显学科优势。

摘要:加强素质教育, 培育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学科优势。这种学科优势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优势、社会实践教学优势、师资优势等方面。这些学科优势的发挥有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创新,学科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子健.21世纪的竞争是创新人才和创新教育的竞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

[2]田浩.开拓创新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1) :31-32.

[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26.

8.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与创新 篇八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新课标理念 创新行为

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教師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一、贯彻新课标理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老师独占讲台满堂灌,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仅仅满足于记住老师“讲”的,而没有动脑筋去想一想为什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课“听”、考前“背”的学习习惯,这样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而新课标理念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变“我要学”为“我愿学”。在学习法律与道德关系知识时,教师举“见死不救”的反例,学生立即热烈讨论并提出许多问题,如“法律和道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哪个比较重要?”,“道德应当靠什么来维护?法律要维护的是什么?既然存在法律和道德的一致性,如何把握?”,“法律的制定要遵循什么原则?”,“我们怎么办?”……在讨论和激烈的辩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创造性思维,不断对他们的想法加以肯定鼓励,使课堂讨论不断深入,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了“法律和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共同维护社会健康发展”的结论,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准则和法律意识。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平等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创造性教学需要民主、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将微笑带进课堂,建立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宽容的师生、生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打破陈规,发表独到见解。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随时插问,有了疑,才能启动学生创新的闸门;学生敢对教材说“不”,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敢于对教师说“不”,鼓励学生独特见解,指出老师的错误,对教学环节作出评价。

三、质疑求异求知,启发式教学,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教师应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政治课文和案例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一个,我们要鼓励学生多维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想和方案,多角度多方位去探索去追求与众不同的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如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教学中,教师兴趣地问学生:“你们听说过打破玻璃不用赔偿的吗?”教师激趣地鼓励学生质疑,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相互启发探讨,知道“什么是消费者”,“消费者的权益”,“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如何保护合法权益”,“如何打击非法者”,“假如是你打破玻璃,你怎样做呢?”,“不赔可以吗?有何后果”,“赔多少合情合理?如何鉴定”……,让学生设想其它的办法,畅所欲言,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学生思维活跃就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四、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政治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学生积极地主动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思想品德课文,通过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思想品德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五、积极开展实践探索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俗言说“实践出真知”。政治课教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如突破定势思考法、发散求异思考法、放胆猜测思考法、标新立异思考法、追奇创新思考法等的训练,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思考方法的威力,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奇思妙计,有如泉涌,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学习了《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后,我组织学生对我县城周边的环境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县域周围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河水污染严重,许多河里的鱼虾几乎灭绝;乱砍滥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人们环保意识差,乱倒垃圾,污染环境;合格饮用水大量减少等等。调查引起了学生强烈的震撼,有的同学打市长热线反映情况,有的同学写调查报告到报社,有的同学和家长一起植树造林……,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加深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解。像这样的实践探索活动经常开展,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9.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篇九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与价值取向,不仅具有时代特色,也具有民族特色,对促进民族发展、国建建设、社会和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推进其在党校思想正式教育工作中的传承与发扬,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与水平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文本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校实施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也是基础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已成为党校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重要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社会观念、道德思想、生活哲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精神,对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指导并促进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与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资产,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何和谐社会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来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社会、宇宙之间关系的认知与理解。人们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共同组合了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是不可分割的。《四书五经?左传》中“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认为天与人之间应遵循统一的法则;《周易》中倡导的“太极阴阳论”认为天地是万物的根源有天地亦有万物,有万物后分男女,有男女后有夫妻。“阴”与“阳”的协调,构成生生不息的循环,点明了人与自然、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儒家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基于“天人合一”下,国家整体利益的维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终而言之,“天人合一”深刻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念,是“和谐理念”重要的哲学基础。

(二)“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的概括,它强调人应具备独立的意识,如天体永无止尽运行般,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成为炎黄子孙在困境中坚持的精神动力,是其意志力、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表现。这一点从“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论语》);“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等人生格言中可得到充分验证。

(三)“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

“以人文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文化领域、哲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在以儒道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潮中,“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是其代表性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格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素养的提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所在,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

(四)“崇德重义”的人格情操

“崇德重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理念。“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四书五经左传?》)指出,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德”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基于“道德”下的“礼”不仅是维护中国古代等级社会制度的规范,也是人立身于世的重要标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强调“以德育人”,提倡“谦逊礼让”、“诚实守信”、“见利思义”人生价值观念。

(五)“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

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可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儿女固有的民族情怀。无论是战国时期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救国抱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忧患意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责任意识;孙中山“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大无畏精神,还是新时期演绎的“航天精神”、“铁人精神”,都是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的具体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不断升华。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精神并实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渗透已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党校在人才教育培训过程中,应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通过学习“爱国主义”、“崇德重义”、“刚健有为”等思想道德文化,实现政治觉悟、人格素养、价值观念、政治观念以及发展理念的培养与提升。

(一)树立“德育为先”教学思想,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党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为保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有效渗透,需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以“德育”为课程教学核心内容,以“问题”为课程教学主线,以“话题”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与改善。并依据学员实践情况建立“模块化”专题教学机制,在教学资源整合下进行教学内重组,并为学员注定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有效渗透。

(二)提升学员主体地位,加强学员课堂教学参与性

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德育教育赋予的时代价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思想理念、价值观点在历史验证下得到认可,并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几种基本精神。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融入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组织开展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工作者应严格遵循“知行合一”原则,注重理念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学员掌握基础理念知识外,提升学员知识运用能力。对此,在课程教学中,可从学员实际生活出发,以学员实际需求为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例如,从学员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出发,选取其生活中存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激发学员教学活动的自主参与性。并在此基础上引?аг笔髁⒄?确价值观、人生观、生活观、得失观,健全学员人格。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内容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基本精神对健全党员人格、培养健康人生观念、提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采用多元化方法,实现各基本精神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例如,通过组织“经典思想文化作品导读”教学活动。开拓学员视野,使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传统文化精神所具有的魅力,实现思想上、观念上的有效转化,为学员健康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通过建立实践基地,为学员营造良好教育培训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如,依据相关教学需求,为学员制定实践教学规划,通过参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组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并在此出上进行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渗透,强化学员爱国意识、社会责任心、诚信意识。合作意识等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经过历史变迁,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其所具有的积极性、时代特性、先进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培训要求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动力。因此,在组织开展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从而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发挥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上一篇:城市道路停车管理分析下一篇: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