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2024-08-15

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共9篇)

1.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篇一

关于农村城镇化及其绿地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并研究农村城镇化及其绿地建设的现状,对今后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地建设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 城镇化 绿地建设 园林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作用,能够有效调节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关于农村城镇化

(一)农村城镇化的定义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可喜现状

从城镇化率上来说,截至200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4.9%,城镇人口5.9亿,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分别增长13个百分点和2亿人,年均以2000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全国有14个省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城镇化水平超过70%,广东超过60%,江苏、浙江和东北三省、内蒙古超过50%,福建、山东、重庆和海南超过45%。

从城镇人口数来说,截至2007年我国共有655个城市,比1978年增长2.4倍。小城镇数量达19249个,比1978年增长7.9倍。其中,20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达36个,增长2.6倍;100万—200万城镇人口城市达83个,增长3.4倍。各类城市人口3.4亿,占城镇总人口的57.6%;县城城镇人口1.2亿,占城镇总人口的20.3%;小城镇镇区人口1.3亿,占城镇总人口的22.1%。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地建设

(一)绿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总体来说

总体来说,我国乡村城镇的绿化发展很不平衡。沿海和东部地区先进,中、西部地区滞后;富裕地区一般优于贫困地区;平原、丘陵区又强于山区。总的来说,多数市(县)和多数单位园林绿化离国家标准相差很远。

2、具体而论

(1)思想认识上不足

干部和居民绿化意识淡薄,对绿化不重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于当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很多农田或绿地都因经济效益的缘故,被划分或被低价出让给非农乡镇企业。虽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但却忽视了绿化问题。

(2)绿化水平普遍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城镇除了绿色的农田及道路两旁的行道树、单位门口以及院内少数可数的树外,几乎没有其它绿化面积,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普遍很低。这就说明,我们在进行绿地建设时,没有形成点(公园及公共绿地)、线(街道和主要道路绿化)、面(各单位和小区的庭院绿化)完整的绿地系统。

(3)缺乏管理

有些领导对城镇绿化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片面认为搞绿化投资期太长,见效慢。即使搞了这项工作,也往往是“一阵风”而过,没有按照城镇的特点,进行总体规划,致使城镇绿化的整体水平低,质量差,与城镇其它建设不协调。

(4)缺乏科学性

在绿化规划时,缺少专业技术,不能体现本地园林绿化的特色。例如盲目模仿城市的绿化方式,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引进外地树种,追求名贵花木。或有刻意模仿城市造景,如修建喷泉、水池、小品,破坏了城镇的生态系统与环境,也破坏了乡土风貌与气息。

(5)“大树进城”现象

近几年,由于发展亟需资金,也应了大城市绿化发展的要求,有些乡镇将生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树移植到城市,使城市新建的公园、广场、街头和人造景点在一夜之间“古”木参天。这样做,不仅使这些珍稀古树木容易枯死,也损害了树木来源地的生态环境。

(二)对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不利之处

很明显,绿地建设不足,不利于对外招商引资,亦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三、绿地建设的意义

(一)整体而言

1、良好的绿地建设是人们生存的需求

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绿色植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们独有的生命活动,维持着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环境噪音、热岛现象等等。这些环境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存。所以,加快绿地建设,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2、园林绿地建设可以给人们的居住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园林绿地可以吸滞烟尘,吸收噪音,净化土壤,并且改善局部小气候,使我们的环境更加适合居住。园林绿地不仅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可以帮助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

3、园林绿地建设对旅游事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生活方式、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旅游作为一项业余文化已经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基于这种发展趋势,开辟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及园区,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业,将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当地的环境也能够得到改善,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4、良好的绿地建设有利于改善经济投资环境

良好的城市园林环境和优美安静的人居环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人们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城市面貌能够以园林绿化环境的平台为依托,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因为风景宜人的城市园林环境会给投资者耳目一新、精神气爽的感觉,由此可以增强其对资金投入的信心和决心。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地方领导对城市绿化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了其所具备的能够让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战略眼光和政治理念。

(二)对于农村城镇而言

1、完善的绿地建设能够保护农村城镇的乡土气息,让其不至于被城市的浪潮所吞没,在一片钢筋水泥之中得以寻得一片绿地。

2、绿色植物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当沙尘暴或洪水来袭时,对庄稼的保护作用不可或缺。

3、良好的绿地环境能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能够带动外来经济投资,对于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4、优美的环境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而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不仅有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

5、借助本地固有的绿地资源,并加以适当的人工修饰和绿化,创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于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绿地建设的建议与意见

(一)对中央

1、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2、加强重视,加大投资,从政策上引领园林绿地建设

3、加快立法建设进程,从法律角度规范园林绿地建设

4、增加科研教育投入,培养相关园林绿化技术人员

5、开展全民植树造林等绿化城市的群众活动,提高人们的绿化意识

(二)对地方

1、既注重生态效益,也要注重经济效益

绿化要以改善生态为出发点,在尊重自然,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系统的绿化建设,创造出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而在改善生态、美化乡村家园的同时,还要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让绿化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比如种植果树、开辟绿色旅游区等等。

2、要突出乡土特色,发挥当地优势

只有突出乡镇的乡土特色,才能发挥出其特殊的韵味。故,我们在绿化建设中,应当避免盲目套搬城市的绿化手法和模式,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结合自然条件与地域文化,注重利用和保护现有的自然树木与植被。绿化的过程中,尽量采用本地花木;同时,可利用瓜果蔬菜进行辅助绿化,以体现乡村城镇的特征。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约型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任重而道远的一项工作。在乡镇发展绿色产业,可以使乡镇摆脱工业的污染,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不仅能够创造出不菲的经济收益,亦可为子孙后代造福。这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财力,为农民创造最大利益的方法。

五、作为园林工作者

作为一名在校的园林专业学生,我感到肩头的担子很重。我国城镇化脚步越来越快,新兴城市不断涌出,城市人口日益增加,都对城市坏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此时,就需要我们这些园林工作者,与时俱进地对其进行绿地建设和改造,为人民的生活营造更加美好的环境。所以,我们学生就要从现在起,做好自己的本分,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和才能,今后做一个优秀的园林工作者,为祖国造福!

参考资料:

[1]刘大威,对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思考:乡村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07,中

国建设报

[2]韩雪琴,城镇绿色建设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2009,科学导报

[3]建设部,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1992

2.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篇二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内需

近几年随着国家支农、惠农力度的加大, 农村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 消费能力在逐步增强, 为消费结构升级、扩内需保增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个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其作用也最为重要。农村居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 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消费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加快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对于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结构升级分二种。第一种升级是改良性的升级, 第二种则是带有革命性的升级。实际上, 这两种升级在现实中往往交融在一起, 而第二种升级更为重要[1]。消费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终极推动力量, 是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 不仅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 而且有利于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障碍

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升级的势头, 但整个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离人们的期望值还相差较远。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障碍有很多,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收入障碍: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收入是消费的最主要约束条件。一般来说, 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差距越小, 收入分配越均等, 整体消费倾向就越高。故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不利于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对消费升级有较大限制。从城乡收入水平看,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慢于城镇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 进入新世纪以后, 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我国2000年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是2.79:1, 2008年加大至3.31:1。不断加大的居民收入差距使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受到严重抑制, 阻碍了消费结构升级。

2、观念障碍:

消费观念滞后。整体上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 与城镇居民相比, 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比较陈旧。农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无债一身轻”等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 “积累为后”、“攒钱养老”的消费心理和“能自己种的不买, 能凑合用的不换, 能不花钱的不花”的消费思想普遍存在[2]。在一定可支配收入条件下, 过分节俭会导致农村居民过低消费, 从而使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而形成越来越多的沉淀, 最终既影响消费结构升级, 又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3]。同时, 因遵循旧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 使农村居民不愿意轻易放弃老的消费对象, 对新产品抱着消极甚至拒绝的态度。虽然在改革开放后, 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渐渐从过于保守中逐步解放, 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3、市场障碍:

市场环境较差。要想顺利地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需要有良好的消费环境, 但是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农村消费市场相对稀缺。农村市场总体规模小, 商品流通体系还不完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上规模、上档次的商业企业很少甚至没有, 缺少良好的消费环境。相对于城市, 农村正规消费场所较少。许多商家认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低, 大型生产商、零售企业不愿轻易去开拓农村市场。二是农村市场不少商品质量低劣。农村市场秩序混乱, 致使农村居民遭遇“买难”的尴尬。全国大部分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发生在农村, 导致农村居民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不敢消费。不少商业流通企业将城市不需要的、库存滞销积压的商品拿到农村市场上销售。相比之下, 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比较欠缺, 农村消费市场存在一些执法盲点, 这使得不法企业和黑心商贩有机可乘, 在日常经营和进货过程中产生了侥幸心理, 打擦边球, 将假货、劣质产品转移到农村消费市场, 导致目前农村消费市场逐渐暴露出许多坑农、害农问题[2]。三是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产品的售后服务缺少。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 供电设施老化、供水系统缺少、卫星电视转播质量较差、通讯网络覆盖不全等, 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 制约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农村售后服务体系也不健全, 一些耐用消费品维修困难, 维修费用高, 使得广大农村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很难顺利转化为现实的消费。

4、非理性消费障碍:

愚昧消费、攀比性消费较严重。在一些农村地区, 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非理性, 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 攀比性消费日趋严重。农村居民的愚昧消费集中体现在“白色”、“灰色”、“黄色”“三色”消费上。“三色”消费是不文明、非理性甚至低级庸俗的消费。农村居民的“白色”消费主要表现为丧事奢办消费;“灰色”消费主要表现为看相算命、求神问卦、看风水等名目多样的封建迷信活动以及赌博、六合彩等消费;“黄色”消费则除了古老的丑恶现象之外, 又新增加了电脑“黄毒”新的形式, 对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另外不容忽视的是, 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攀比性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 超出了合理范围。愚昧消费、攀比性消费增加了农村居民的负担, 挤占了其他有益的消费, 不仅助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还破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更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

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途径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总体向好, 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 逐步升级消费结构, 需要采取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 不仅需要农村居民的努力, 而且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努力。合理消费结构的实现不是一步能够到位的, 实现消费结构合理化是一个渐进的、务实的过程。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合理的消费结构应该体现出优化与拉动兼顾的原则, 既要优化现有的消费结构, 又要符合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 切实拉动农村居民消费。

1、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增加收入是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根本措施。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支出的大小。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大, 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差距较大, 这样的收入水平直接阻碍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升级的速度和力度客观上是不一致的, 但这并不影响和谐消费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 如果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过大, 消费结构的层次差别过大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 从而会破坏和谐社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加大, 两者的消费结构升级的速度和力度差距也会加大, 这必然会影响到城乡消费结构之间的和谐, 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的步伐, 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增加农村居民经济收入, 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提高农村居民经济收入不是慈善之举, 而是把农民创造的价值中属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那部分分配给他们。否则, 整个社会经济就要出问题[5]。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有:

(1)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开辟增收新渠道。实施城镇化战略, 相对集中农业资源并实现规模经营,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政府需要重视农村居民的平等就业权, 废除歧视性的就业政策、制度、法规,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逐步实现公正、公开、透明、平等就业。在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业外部转移、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 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 逐步提高输出劳务的市场竞争力。

(2) 增加对农村投入,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 而农村居民又是弱势群体, 因此必须进行农村投资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扩大农业投入的来源, 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制,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不断增加农业投入总量, 建立起农业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 使农村居民增收有物质和资金保障。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惠农消费政策。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医疗救助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使农民对未来有所寄托, 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安全感, 可以改善其支出预期。近年来实行的“家电下乡”、“建材下乡”等政策对于拉动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政府应继续落实惠农消费政策,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性, 真正把农村消费启动起来;加大消费政策的调整力度, 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 大力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开展农村居民消费贷款业务, 为农村居民扩大消费奠定基础。

3、改变传统消费观念, 适当提高消费倾向。

传统消费观念过分注重勤俭节约、量入为出, 造成农村居民过低的消费倾向。追求长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是合理消费行为的本质特征, 也是判断消费者消费行为是否合理的标准。消费者应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获得最大的消费需要满足, 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进行挥霍、浪费, 或者过分考虑未来, 把储蓄作为唯一的目标, 都不符合这一标准。所以, 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总体安排进行引导, 在保证其长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之下, 使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消费支出曲线移动, 尽量与各阶段消费需要的变化相吻合。要积极加强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观念, 适当提高消费倾向。

4、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倡导文明消费风气。

消费环境的不完善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意愿, 不文明、非理性消费造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因此, 必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倡导文明消费。

(1) 完善基础设施。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还远远落后于城市, 因此, 要想启动农村消费品市场、扩大农村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就必须完善基础设施, 突破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瓶颈。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道路、水电、通讯设施建设, 为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2) 健全消费品市场流通体系, 加强农村市场开拓。目前, 农村居民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 大量存在的代销点、个体商店以及集贸市场等传统的经营方式, 主要是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 已经越来越难适应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需要构建适合农村市场特点和农村居民购买习惯的新型流通体系, 以方便农村居民消费。建议增加农村零售网点数量, 在重点集镇建立多种商品批发市场;利用城市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优势, 把城市成功的经营方式推向农村;适当增加分期付款、赊销、贷款等灵活销售方式, 刺激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从而扩大商品的销售量。同时, 净化消费环境,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 创造新型文化, 倡导文明消费风气。由于文化对消费者行为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所以, 消费者行为的规范与引导的核心在于建立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崭新文化[10]。这种新型文化, 要求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在消费行为合理化过程中, 政府不仅要从宏观上强化法律, 约束农村居民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而且还需要通过新型道德观对农村居民进行引导, 通过舆论使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来创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对于不文明、不合理甚至低级庸俗的“三色”消费要加以限制, 对于文化、科学、技术等发展资料的消费, 应给予必要的扶持, 提倡文明消费,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陈启杰, 曹迎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J].中国信息界, 2005, (2) :26-29.

[2]赵正霞.制约海南州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五大因素[J].青海统计, 2008, (6) :13-18.

[3]蔡新颖, 淡华珍.促进河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商场现代化, 2006, (6) :206-207.

[4]文启湘, 南建党.在和谐社会框架下中国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方向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6) :27-29.

3.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篇三

从无锡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谈发展苏南农村第三产业和城镇化建设

根据无锡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最近几年的变化情况,论证了苏南农村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发展第三产业和逐步实现城镇化.

作 者:徐立青 XU Li-qing 作者单位:无锡轻工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064刊 名: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XI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1)分类号:F327关键词:第三产业 城镇化 农村经济

4.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四

农村城镇介于乡村和大中城市之间,既有别于农村和大中城市,又具有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某些特点。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作用,能够有效调节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树立“以农为本”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理念。“以农为本”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城镇化建设,一切都要以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要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科学规划决定了农村城镇化的未来发展空间。调研论证、科学规划要根据当地资源、产业、区位、文化等现实状况和优势特色,充分发掘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才能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明确城镇的功能定位。科学规划要有前瞻性,1要具有对未来农村发展的可融性,同时又要考虑区域内的协调性。可融性就是要对未来发展的空间留有余地,区域协调性,就是要考虑一定半径之内区域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可融性和协调性将决定今后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决定未来农村城镇化道路能走多远的问题。

三、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夯实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工业化前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农业贡献工业和城市,导致几十年来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严重不足。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已经势在必行。近几年农业自然灾害的频发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西南地区的大旱,再一次暴露了我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欠账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2004年至2010年,中共中央连续七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并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既需要投入切实到位,也需要我们在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现有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对基础设施进行科学改造和完善,使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四、要有效解决农业人口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这是民生之本。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造成现有劳动力素质不能很好满足城镇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出现了“需求

人才短缺与现有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这就要在城镇化进程中,除了贯彻落实好已经实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外,还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就业平台;还要充分发挥本地的教育和科研优势,整合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五、要着力破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制约因素,提高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土地分散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极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资金短缺是制约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又一因素。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资金短缺问题,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已经提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但也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品牌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

六、要协调做好三产之间的发展,为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但产业的发展要以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为前提,发展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绝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发展。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特点,要对现有的乡镇企业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合并重组,鼓励科技创新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申请规划工业产业集中区,形成产业集聚群,同时也要制定相关政策,发展优质的服务业,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做到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七、要积极做好农村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切实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农村家庭现在已经到了独生子女的时代,空巢老人现象将在城乡普遍存在,农村老龄化现象使农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健全和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要解决和落实好城乡政策的衔接工作,保障城乡人员能够有保障的流动,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借鉴国内外解决人口老龄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农村城镇进行试点,尽早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

5.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篇五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度暴露出了中国产业发展的短板,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要依靠低价劳动力获得利润的外销模式遭遇了重创。技术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重重障碍,也使中国的产业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中国必须要改变简单、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保障产业实现持续发展。

一、当前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就增长速度来说,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则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就就业比重来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到2012年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0.7%;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4.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5.1%。这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相当落后。在发达国家,GDP构成情况一般如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超过5%,第二产业不超过3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的,为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空间还很大。

随着近年来,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中西部地区崛起、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挤压下,义乌传统产业整体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义乌经济再发展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集群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义乌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的人均GDP为6326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已突破一万美元。商贸业是义乌经济的主体,而传统产业又占相当高的比重。当前,义乌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统产业,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业集群。其中,饰品、玩具、纺织等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都位居全国前列。

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主要依靠传统的小商品手工制造业为载体发展而成,这个庞大的国际小商品市场促进了义乌粗放型传统产品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义乌工业企业热衷于引进先进设备来加工服装、袜子、内衣、拉链、塑料制品、玩具、小电器、小五金或饰品等日用轻工产品。

义乌发展模式为全国集贸市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社会资源逐步紧缺,依靠廉价人力资源的优势将逐步消失,土地资源紧缺,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耗能物品涨价和交通运输费用提高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再发展。

1、国内外发展环境迫使义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当前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国际竞争的影响也蔓延至国内市场,这迫使义乌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具体而言,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日益深化,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并且低碳经济将加快发展,这对义乌对外贸易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直接影响了义乌对外贸易的进程。以出口为主的义乌企业也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市场的压力从客观上要求义乌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继续保持出口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

场需求萎缩,也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水平的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出现变化。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加速沿海地区的优势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以服装消费为例,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服装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随着消费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化,一般品牌服装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中高档品牌服装比重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生产成本却大幅度上升。如义乌纺织产业的综合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都出现上升趋势。

2、经济发展阶段表明义乌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发展模式开始从依赖要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管理转变;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也开始加速经济转型升级。2012年义乌人均GDP已达到一万美元,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从经济基础来看,义乌长期高度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意味着在大量廉价土地、资源、原材料和劳动力通过商品形式出口到国外的同时,却留下了更多的污染,这严重制约了义乌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义乌现实的经济基础来看,义乌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3、义乌传统产业发展现状要求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传统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推进城市化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义乌传统产业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技术层次不高、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

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而导致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制造业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已大幅度弱化。以义乌纺织产业为例:企业结构方面,以中小型非国有企业为主,上市的大型企业很少;以加工生产为主,大多数不具备自有品牌。市场结构方面,以出口为主,出口市场又以欧美日为主;在国内市场,纺织品服装以进入专业市场为主,难以进入高端专卖市场和时尚百货市场。产品结构方面,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高档产品需进一步开发;义乌纺织以袜类和装饰类产品为主,产业用纺织品需进一步发展。二是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过度依赖进口,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三是产业集群仍处于较为低级的发展阶段,目前大部分仍是生产加工基地,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产业集群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明显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义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反过来成为制造业提升发展的障碍和制约。

三、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来看,如上所述具有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两大路径,且产业内升级的路径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象来看,涉及到产业、企业、市场等各个方面。因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拓宽思路,从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下面提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路。

1、加快义乌传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实现传统产业从价

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改革开放30年来,义乌传统产业的发展促成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商贸业是义乌传统的支柱产业,社会就业的重点行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义乌的支柱产业。但是,义乌商贸业目前仍然以低层次加工、低附加值为主要特征,2007年以来一系列不利因素,如国际市场需求衰退、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国内市场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环境成本提高等等,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危机重重,全球性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出口的困难。国际国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以价格竞争力为主要手段的义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贸易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企业也经历着转型和升级,其中设备更新、技术革新、工艺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30年努力,义乌在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产业升级硬件方面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相对而言,在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等产业升级软件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在新产品研制、关键技术攻克、营销渠道建设、品牌运营与名牌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管理、营销、品牌等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义乌传统产业在工艺升级方面进行得比较成功,在产品升级方面还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也是义乌能否在面临产业转移的压力下,继续占据国内领先地位的关键。因此,必须在产品升级尤其是功能升级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便实现义乌传统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第一,强力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提高产业分工水平,构建合理的竞争合作关系,提升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营销渠道,创建品牌,设计创新以获得独特性或垄断性来

提高价格话语权。树立区域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产生附加值,打响区域品牌。

第三,大力强化社会责任。企业自身需要转变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战略主动实施;行业要加强自律,倡导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

2、加快义乌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生态、高效、持续发展。

义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主要是依靠资源的消耗获得的。义乌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非常贫乏,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占有资源偏少状况更为加剧。同时,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废旧品回收率等都较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与能源消耗的不断提升,使义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并且,义乌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水质污染方面,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导致水域的富氧化,近年来太湖蓝藻的年年爆发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明例。很显然,如果仍然依靠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三高方式来实现今后的快速经济增长,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狭小。因此,必须摒弃那种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发、滥用、浪费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型增长发展模式,有效引导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化、集约化、高效化转变。

义乌传统产业向生态化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框架应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构建,即产业生态化的微观基础——应该大力推广企业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化的中观结构——应该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形成环境友好型第三产业;产业生态化的宏观视野——应该向全社会倡导生态化与节约型社会。但是,目前义乌产业生态化转型存在企业

实施清洁生产动力缺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障碍重重、静脉产业(包括工业废弃物、生活(消费)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及最终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生态化的长远目标与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冲突显著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阻碍义乌产业生态化转型的三大难点尚未突破,即产业生态化转型缺乏动力机制、面临技术瓶颈、缺少产业基础。

因此,加快义乌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必须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制定和完善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法律体系。应在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义乌的实际制定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

第二,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和措施。财政政策方面,应建立绿色财政政策,通过对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替代等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和物质循环的产业、企业或项目进行财政贴息、税前还贷、技术改造资金安排,以及政府优先采购绿色产品等方式引导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直接投资和对生态产业项目的转移支付,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投资和建设。税费政策方面,通过设置特殊税种、减免纳税以及确定不同税率等政策,使环境效益内部化,促使企业向生态化的运行模式转变。投资政策方面,按照产业生态化的原则确定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投资主体,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环保科技开发和环保产业的投入。

金融政策方面,通过利率杠杆的使用和信贷的优先发放,对相关的资源循环、生态技术等项目实施信贷优惠政策,使资金向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方向倾斜。价格政策方面,应以较高的资源价格和合理的资源价格比价结构来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阻止资源的加速消耗。一方面,应完善资源价格体系,另一方面,优化

产品价格体系,通过在产品价格中加入环境价值要素,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产品的需求量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达到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目的。交易政策方面,完善和推动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或排污权交易制度。

产业政策方面,将各个产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重要参考,鼓励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能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政策方面,要大力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利用生态化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最后,改变发展评价标准,构建绿色评价体系,以“绿色”评价体系取代GDP指标,将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的消耗计算入总成本,使其准确地反映发展中资源环境的代价。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和宏观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措施,培育企业的生态意识和技术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素养,营造有利于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社会氛围。

3、加快产学研密切合作,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义乌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和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多年位居全省前茅,能取得目前的成就,除了市场取向改革的先发优势之外,也与科技创新分不开;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产学研密切合作。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已殃及义乌实体经济,如何抓住危机中的机遇,把它当成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显得尤为急迫。而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义乌产学研合作由来已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星期日工程师开

始,到九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持续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松散到紧密,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向民营企业转移和输送,支撑了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腾飞。进入21世纪以来,义乌产学研合作出现了一些新态势,主要表现为合作方式趋于多样化,合作成效日益明显,合作主体更加突出,合作环境不断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对义乌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产学研合作关系,其权重达到了0.4774;其次是外部环境,权重为0.2565;再次是组织形式和项目特征,权重分别为0.1378和0.1283。

根据上述对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义乌应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从企业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入手,集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着力构建公益化、均等化、社会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形成“载体(义乌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若干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新架构。

义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产学研合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为产学合作提供资金保障。建议财政设立“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或“科技帮扶企业转型促调”专项资金,以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支持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降低企业的成果转化风险,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制定相关法律措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应尽快出台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逐步推行专家奖金与技术转化成果推广的收入挂钩制度。

三是营造政策环境,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政策引导。应根据实际,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跟踪、检查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并适时对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

四是完善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应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要致力于引导产学研合作各方建立起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共享合作创新利益。

五是建立科学的产学研合作跟踪考核评估机制。高校和科研院所要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面向企业,提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逐步改变现行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把项目绩效、成果及专利的转化率、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收益列入考核的重要指标。

六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把握创新载体、服务平台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各主体之间的流动速度和效率。

4、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产业的基本单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义乌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属于外向型经济体系。因此,加快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加快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

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义乌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义乌外向型企业面临着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升跌、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成本刚性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使外向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外向型企业应如何摆脱困境,实现成功转型成为当前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调查外向型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发现,义乌外向型企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初级生命周期阶段。并

且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30年来经营环境变迁对义乌外向型企业经营影响依次是产业发展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和宏观经济背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出口鼓励政策,其次是生产成本;(2)目前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生产成本上升、内外贸易摩擦和高劳动力成本;(3)在外向型企业内部转型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知识创新能力、产品通路能力和弹性应变能力;“走出去”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网络营销能力、合作博弈能力和海外布局能力;核心竞争力升级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技术创新升级、价值链升级和成本优势升级;转型升级策略方面贡献率较大的依次是细分市场低成本优势、差异化战略集中优势。

根据上述所得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重塑产业政策,推动外向型企业脱离传统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型态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并以国际营销为主体的全球化营运型态转变。

第二,建构一贯化的生产体系及快速反应的国际营销通路,同时设置海外据点,收集并分析市场产品及技术信息;上游强化新材料的研发,中下游业者应重视产品的设计,通过品牌测试标准,使产品在全球市场领域中成为领先的国际化大企业。

第三,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结合国际产、销优势,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并采取市场细分策略,以主导并掌握该行业衍生的市场商机。

第四,企业结盟,在海外成立大型展示及行销中心,强化义乌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市场各特色产品于不同价位位阶的竞争力;配合国外自由贸易区设置,中下游业者结盟,策略性投资或外移生产设备,争取国外优惠措施,生产并销售利基产品,并可搭配国内接单、海外出货的国际运筹模式进行;与国际品牌、通路商、大买家结盟,提供长期具竞争力的产品,并成为大品牌商指定的长期采购伙伴。

第五,评估设置海外据点,甄选当地业务代表、代理商,以强化

供样、营销服务及快速反应等能力;建构并加强网络平台功能,以评估市场及外向型企业自身竞争条件,同时规划参观展,以争取海外市场商机。

5、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专业市场在促进民营企业和块状经济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专业市场也暴露出各种问题。首先,专业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数量型消费群体和中小企业,但进入20世纪末以来,居民消费偏好已从单纯数量型向质量型消费转变,居民购买商品从单纯价格优先转向质量、价格综合考虑,而现今专业市场经营的商品仍以中、低档为主,缺乏名牌商品支持;其次,“小企业集群”型专业市场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假设条件,完全竞争的结果使企业趋向零利润,因此,企业总是力图避开这种状态,办法之一是企业制造差别化,当“差别化”程度超过一定的范围,一部分企业扭亏无望逐渐退出市场,另一部分企业则利润增加,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不再满足于“守株待兔”式的经营,主动参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交易会,试图在更广阔的市场上构筑分销渠道;再次,信息技术创造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改变了传统的商品流通模式,买卖双方在网上借助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成商品交易的主要过程,企业、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开放式连接以降低空间成本,但义乌多数传统专业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落后;等等。上述各种问题,既限制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空间,也对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制约。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宜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第一,大力促进专业市场国际化、信息化、连锁化和物流要素集

成化发展。专业市场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外向度高且向高端市场发展,外贸经营方式多元化,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市场业态。要促进专业市场形成外贸流通公司、本地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三驾马车并进的自营外贸出口体系,构建国内外贸公司入场经营、外商直接采购与代理订单采购、经营户代理出口、外贸委托采购的国内供货与国外销售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外贸出口新格局。鼓励走外贸型和投资型的国际化路子,前者利用专业市场交易平台,不出国门开展对外贸易,后者直接“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创办分市场。专业市场信息化即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尽快实现功能转型及升级,其中特别要注意实现从产品集散地向产品和信息集散中心的转变,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有机结合,实体经营户向e经营户转变,现场交易向网上交易发展。专业市场连锁化就是要达到集约经营、拓展市场的目的,朝规范化连锁配送方向发展。物流要素集成化就是要整合所有物流要素,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内耗、提高物流效能、创造物流增值。

第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信用市场战略。品牌是一个市场继续发展壮大的关键,专业市场要提高品牌意识和理念,今后要提高交易商品的质量和档次,走品牌经营之路。要积极引进品牌商品,吸引名优品牌企业到市场开设专营专卖店,引导经营大户做名牌企业的经销商或代理商,开辟名牌产品经营区,严格规范管理,提升售后服务,注册市场品牌,提高市场品牌知名度。构建市场信用体系,维护市场良好声誉,加强商品质量监督与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设立消费者投诉联络站,构筑全方位安全控防体系,对经营户中的违规行为登记备案,并依据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处罚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保护合法商户利益。

第三,大力促进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一是积极鼓励多层次的专业市场重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寻找合理降低交易费用的新途径;二

是构筑统一、规范和开放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专业市场信息集聚和传递功能创新,实现专业市场信息共享;三是促进专业市场向会展中心、科技中心、进出口贸易代理中心转换,增强义乌专业市场的多种功能。

6.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篇六

河南省能否在中原经济区构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归根结底在于能否实现“三化协调”, 而更为关键的是能否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河南省虽然是农业大省, 但并非农业强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作为农村新型的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 也是在适应河南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已取得相当的成就。

1.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

河南省的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 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品牌, 如“双汇”“南街村”等。但河南省的农业加工企业普遍自主意识不足, 技术装备水平低、投资能力有限, 绝大多数企业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直接导致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水平低, 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 大多属于产品的初级加工, 经济效益实现能力有限, 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众多, 但加工水平普遍持平, 很难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致使省内市场同行业内各家企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 导致盈利水平整体偏低。

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比较迅速, 初步形成一些优势产业、优势区域和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 形成了以豫北、豫中南为主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黄河滩区域绿色奶业示范带, 中原地区的肉牛肉羊养殖, 永城的面粉产业, 孟州的玉米深加工, 新乡的优质小麦, 灵宝的果汁加工, 潢川的水禽等。

2. 河南省农村城镇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 城镇化进程加快, 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城镇结构布局趋于合理。河南省坚持实施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城市群的发展战略, 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对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加大, 合理规划城镇发展;其中, 以省会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另外, 涌现出一大批重点示范镇, 这些城镇发展速度快, 经济实力强, 有一定的集聚、吸纳和辐射能力, 极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到模范作用。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1. 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但土地资源有限, 人均农业资源很少, 传统农业技术占据主导地位, 农产品的附加值低, 生产规模普遍较小, 农业区域化布局不太明显, 再加上种植业比重高, 而林业和牧业比重低, 生产专业化水平较低。重点措施是不断扶植一大批经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但当前河南省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 模范带头作用欠缺。当前农民的素质还不是很高, 还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农民整体文化层次低, 很多人认为只要会种地就可以, 念书无用, 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数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 看不懂农业科技书刊, 农民只能适应水平低、规模小的小农经济, 很难适应水平高、规模大的农业土地经营、农产品深加工及销售市场的开拓。低水平农业产品处于饱和状态, 特色知名品牌少, 竞争实力不强。

2. 农村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布局不合理, 这是因为在编制城镇规划时就缺少科学性, 不仅定位不精确, 定性也不准确;盲目建立开发区, 甚至出现开而不发的现象, 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再加上城镇规划缺乏预见性, 使得城镇基础设施投入薄弱, 如车站、街道等规模小, 满足不了发展需要;在旧城改造中, 出现“空心城”现象。另外, 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 整体上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仍是以农副产品的初级加工为主导, 出现工业污染。

3. 二者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农业基础地位的支撑力不强, 农村城镇化的助力不足, 农村城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滞后, 难以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农村大量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 在向城镇化转移的过程中, 遇到大量阻碍。

三、农村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1. 科学合理规划和布局

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布局进行合理配置, 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或者是限制发展的落后产业, 科学合理设计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适当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扩大城镇绿地面积。规划有预见性, 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优化结合,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注意体现小城镇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 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严加保护。

2. 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部门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进程中, 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决不走牺牲长远利益的发展道路,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提供优惠政策促进龙头企业发展, 促进发挥龙头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 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 形成利益共同体, 在长期有好的关系中带动和帮助农户致富, 实现共赢。

3. 大力消除体制性障碍

不断健全城镇的土地利用制度, 保证农民的收益权, 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提高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益。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可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束缚, 加大农民进城的自由度, 保护应有的权益和保障, 消除城乡分割, 使进城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加快城镇化进程。

4. 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树立“人才是资源”的观念, 加强农民实用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率。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 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干部领导班子中, 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执政水平和为民办事的能力。

7.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篇七

A务农 B个体户 C乡镇企业单位 D工厂员工 E其他

2. 您家庭的月收入约为多少:

A:1000元以下B2000-4000C:4000-6000 D6000元以上3. 您觉得近些年您家庭收入有无较大变化: A变化较大 B变化很小 C基本没变化 4. 您是否支持农村城镇化:

A非常支持 B比较支持 C无所谓 D不支持E非常不支持

5. 您觉得随着城镇化建设家庭生活是否有较大变化A变化很明显 B变化较小 C没什么变化6. 您对现在家庭的经济及生活是否满意: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7. 您认为本村经济改善最多的地方是:

8.关于农村定居城镇情况调查问卷 篇八

您好,请您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为我们做一份有关农村定居城市问题的调查问卷,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是您的真实想法,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会对您以下个人和家庭的资料进行保密,请您在符合选项“□”内打“√”。

1、您的性别是

□男□女

2、您的年龄段是

□18岁以下□18~35岁□35~55岁□55岁以上

3、您现居住在□农村□城镇□农村但城镇有住所

4、您对您的现居住条件是否满意?

□满意□不满意

5、如果居住在农村,觉得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善

□子女教育环境□生活物资的购买□日常生活娱乐□其他

6、您是否有以后想搬到城镇或是其他地方去居住?

□有□没有□不确定□没有考虑过

7、如果想要居住城市,为什么?

□交通便利□医疗设施完善□工作方便□休闲体育设施完善 □环境优美□子女教育环境□其他

8、您认为您有能力购买城镇商品房?

□有能力□基本有能力□没能力□不确定

9、您感觉当前进城落户存在哪些困难?

□收入□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其他:_____________

10、省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您是否愿意进城? □愿意□不愿意□不确定□没有考虑过

11、政策规定“对举家在城镇居住生活,但仍在农村继续保留宅基地、承包地,享受农村优惠政策者,实行城市居住制度。除未分配承包地的子女可享受城市教育、医疗、就业等政策待遇外,其余人员不享受城镇居民政策待遇。对举家迁入城镇并自愿退出原有宅基地和承包地的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你愿意选择哪种方式?

□保留宅基地、承包地□退出原有宅基地和承包地

9.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篇九

嵊州:从块状到集群

——关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和思考

2009年10月16日15:39来源:人民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产业集群战略是经过无数实践证明了的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也是我市扬长避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与一般的经济形态比较而言,产业集群具有大量同类企业集聚形成的规模优势、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的成本优势、创新信息非正式交流形成的创新优势和区域社会中“信任和承诺”形成的社会网络优势。发展产业集群,我市有经验、有基础、有优势。如何深入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加快我市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步伐,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产业经济发展度的总体定位

我市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了领带、针织、电机、厨具、服装、电子电声、机械、生物医药、造纸、汽摩配等特色鲜明的块状产业,先后被命名为“二十一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

虽然我市的块状产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有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我市的产业大多只能说是块状产业,而不能说是产业集群。从传统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我们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产业集群与块状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都是属于同一或相近产业领域中的企业集聚现象,而且大多产业集群都是从块状经济发展而来。区别在于:产业集群是块状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块状经济是一般意义上的同类企业的“扎堆”,而产业集群还要求企业之间具有充分的社会化分工协作,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善,形成完整的产业系统。

从领带产业看:领带是我市的一张“金名片”,年产领带3亿条,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市场份额达到了全国的80%,世界的40%,是全球最大的领带制造基地,2007和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但有些专家指出嵊州的领带产业还不是标准的产业集群,最多只能说是“准产业集群”,这也是不无道理的。按照郎咸平教授“6+1”的理论,我们现在只抓住了“1”,即制造业环节,而在其他的“6”上,包括产品设计、订单处理、原料采购、物流运输、批发经营和终端销售等产业链环节,我们的发展还很不充分。从缫丝开始,到打线、印染、织造、缝制、后整理、包装等一系列制造环节,领带产业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但这只是“小配套”,离“大配套”——“6+1”的产业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市领带产业在上下游都缺乏主动权,虽然在制造业环节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只能赚取一点微薄的加工利润。

从我市其它的块状产业看:我市其它块状产业发展度不一,但与领带产业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不用说“6+1”的“大配套”,就是在制造业环节上的“小配套”也很不充分。

企业大多处于类同的产业链环节,中间品配套也大多在区外完成。其中虽也有部分区内配套,但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订单加工业务过多时,外包于其它同类企业加工;另一种是利用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代为中间品加工。这两种方式还不是专业化的产业链分工。如电机产业,包括铸件、冲片、漆包线等很多中间产品,我市只有冲片环节有几家专业厂家,其它环节还没有本地化的专业配套。这种状态只能说是企业的“扎堆”,虽具有一定的群体规模优势,但离产业集群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从2008年初开始,我市对现有块状产业实施整合,提出重点培育提升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产业,形成三大产业集群,“三足鼎立”支撑起嵊州经济发展的大局。经过这一轮整合,我市的产业群体规模有了显著改观,产业发展的区间也得到很大拓展。

三大产业的整合树立了一种导向,加快了产业融合的步伐。如越来越多的领带企业开始兼营服装和家纺,巴贝的男装、鑫利达的内衣、雅士林的衬衣等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电机企业与本地机械、电器配套的情况也日渐增多。人们发现,在本地实现专业化配套,不仅节约了联系和运输成本,而且便于技术创新的沟通交流。但是三大产业整合毕竟时间尚短,还不足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融合。新的产业系统的建立,新的产业氛围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

二、从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对策思考

如上所述,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我市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市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随着一系列强有力的“救市”措施的实施,可以预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宏观经济必定会回稳趋暖,而且中国必定会率先回暖。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外部环境的改善并不能掩盖经济发展中的内在问题,宏观经济的回暖也并不代表着我们嵊州就具有了发展的优势。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眼前“保稳”上下功夫,还要思考长远如何推进“转型”的问题。只有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内在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才能实现“凤凰涅槃”,在科学发展的赛场上赢得先机。

1.加快产业整合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必然要求。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的组织结构问题。

一是产业之间的整合。三大主导产业目前还只是概念上的或是初步的整合,要真正在产业组织上达到融合的状态,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是产业网络的配套协作,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技术、设备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是产业融合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在社会网络上的融合,加强企业家之间、企业管理人员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协作。目前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有所增加,但大多还局限于原来的行业内部。对此,我们要通过舆论引导、政策促动、协会整合等方法逐步加以推进。

二是企业之间的整合。这是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问题。一般来说,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市场型产业集群,大家都是中小企业,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市场竞争关系;一种是轮轴型产业集群,有一家或几家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作为轴心,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从经济学角度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一个行业达到3-5家企业控制大部分需求的状态是最有效率的,也是集群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繁荣时期,所有企业都在蓬勃发

展,资产价格较高,企业之间的整合较为困难。而在当前经济低迷时期,有实力、有规模、有眼光的企业就可以抓住时机,实行购并重组,以迅速提高自身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对此,我们要因势利导,积极探索“退劣进优”的机制,推动集群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

2.拓展延伸产业链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关键环节。产业链是一个增值链,每一个环节都产生新的利润、新的GDP;产业链又是一个成本链,每一个环节的专业化运行,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产业链发育不完整是影响我市产业发展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抓产业集群,重点要抓好产业链这个关键环节。

一是纵向的延伸。就是要按照产业链分工纵向成链的发展需要,缺什么补什么。首先是在制造业内部进行链条补缺。有些环节在一个企业里“小而全”的生产,还不如实行“垂直分离”,让其它专业化企业加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如领带企业原先也是以“垂直一体化”生产为主,渐渐地多个环节分离出许多专业化的企业,这反映出集群发展的规律。有些环节是我们原先没有的,要发展起来。嵊州有许多电机企业,但要生产象双鸟机械厂电动葫芦中的电机的厂家却一个都没有。通过技术攻关,我们也有可能实现本地配套。其次是向制造业上下游延伸。无论是“6+1”也好,还是“微笑曲线”理论也好,说的是同样一个道理。目前,领带行业已成立了两家物流公司,就是要向上游原材料环节延伸,从基地建设、真丝采购到物流配送,实行一条龙配套、一体化运作。这样既可以节约运营成本,还可以提高原材料市场的话语权。在下游营销环节,我们也可以专业化运作,通过整合现有厂家的营销渠道,购并国内外的营销公司,就有可能掌握终端市场的主动权。

二是横向的拓展。就是要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横向拓展相关的产品区间,拓宽我们的产业领域。如领带行业要向服装、家纺等产品拓展,这些产品在市场、技术、设备等方面与领带都有相通的地方,但市场总量比领带大出不知多少倍。所以我们在积极探索打造一个真丝产品制造基地,以真丝为特色,形成一个区域性产业集群。又如电声产品,我市原先一直以扬声器零配件为主,天乐集团成功开发液晶电视,仅此一项全年销售收入就达20亿元,打破了我市电声产品单

一、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格局。目前天乐集团又开始制造笔记本电脑,努力形成一个系列的电子产品生产。今后随着协作配套厂家的增多,完全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企业群体。

3.推进自主创新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我们要充分利用集群推动创新的特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保持产业生生不息的活力。

一是要发挥政府的创新主导作用。主要在出台鼓励创新政策、沟通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服务平台、组织攻关产业共性平台建设上下功夫。目前我市的科创中心已创建成为省级科创中心,三大产业都有了一个科技服务中心。我们已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1所正式签约,在我市设立一个分所,把我市作为21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要抓紧促成投建,推动我市的电机行业科技创新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上,我们将建立起一个政企联动、产学研联合的技术攻关机制,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攻关。如我市领带制造技术与意大利的主要差距就在于真丝染色和后整理上,目前我们已经与香港理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委托他们攻关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够成功,将对我市领带制造工艺冲刺世界顶级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只有掌握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始

终立于不败之地。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加大了科技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对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加大扶持力度。如领带花型设计,是引导市场消费潮流的关键因素,巴贝公司正在筹建全球花型资料库,麦地郎公司正在正在筹建世界一流的领带设计研发中心。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我们有望在花型设计这个关键环节上实现重大突破。除技术创新之外,品牌创新和标准制定工作也需高度重视。俗话说,“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定标准”。尤其是目前国际市场不景气,许多企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大内销力度,扩大市场份额,更要重视品牌建设和标准制定。如果我们拥有了一批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著名品牌,拥有了一批在行业中具有标准制定权的企业,那么我们的产业集群也就有了更加稳固的地位。

4.产业招商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动力。从区域经济的角度,仅靠内源性积累发展是不够的,必须内外两条腿走路,才能更快更好。我市70%的经济总量来自于内源经济,目前本地企业的投资潜力已挖掘得较为充分,为此必须借助外部力量注入发展动力。从产业集群的角度,通过产业招商,一是可以迅速扩大产业的规模;二是引进外来竞争者,可以增强活力;三是为产业链配套补缺。目前各地都在充分利用国家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机遇,抓紧招商引资。当前各地的招商政策大致趋同,我市的区位优势也并不十分明显,为此,更要突出我们的产业优势,依托我市的产业配套基础来吸引外来投资。下一步我们要开展一系列的产业招商活动,切实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领带服装产业与宁波、上海对接,机械电机产业与金华(义乌、永康)、温州对接,电器厨具产业与广东(东莞)和慈溪对接。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把我们的主导产业推出去,把产业项目招进来,努力形成大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循环。5.打造集群品牌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必由之路。企业有自己的个性化品牌,集群也有自己的品牌。集群品牌是一个产业群体的标志,也是一个区域的招牌。集群品牌对集群企业来说是一个公共的资源,每一家企业,大到骨干龙头企业,小到街头巷尾的家庭作坊都可以从中受惠。打造集群品牌,首先要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要有拿得出手的产业优势;其次要编制出台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指导目录,着力建设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第三要有集群品牌营销的策略,政府、企业、协会联手,充分利用各种新闻、网络和展销节会活动推介我们的集群概念,进一步提高我市优势产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三、充分发挥集群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在产业集群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创造环境、提供服务等作用。我们既要尊重“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又要注重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走出一条符合嵊州实际的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

1.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集群加快发展。对三大主导产业,我们实行“五个一”加以推进,即:一个联系领导、一副专业班子、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一套产业扶持政策、一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目前领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已出台,受到了省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并确定为浙江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之一。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产业扶持政策也要抓紧制订,争取在5月份前出台,通过“一产业一策”,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投建基础设施,构筑产业发展平台。集聚公共资源,共享产业公共基础设施,这也是产业集群的优势。一方面,我们要建设好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区等发展平台,为产业集

聚创造良好的平台条件;另一方面,我们要针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个性化需要,投建基础设施。如领带工业园区、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等都是属于此类。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已列入省重点项目,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力争建成集交易、仓储、展示、科研、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群。

3.加强管理规范,引导产业有序竞争。产业集群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鼓励引导内部的有序竞争,防止内部相互残杀的无序竞争。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凝聚企业的团队精神,维护集群的利益。如去年我市由领带协会牵头,领带集体提价0.1美元,就是成功一例。我们要举一反三,在其他产业中推广这一经验。

4.优化服务效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政府服务的效能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努力减少企业的商务成本。深化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指数管理办法,让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机关效能,推动服务环境的进一步好转。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功能,使之有实体、有权威、有引力,真正成为行业之家、企业之家。

5.塑造集群文化,提升产业软实力。集群文化是集群企业价值取向和心理行为特征的群体反映,每一个集群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集群文化渗透在产业集群的方方面面,塑造集群文化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党委政府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运用政府的权力影响和非权力影响引导和修正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要加强企业家和员工的培训,着力提升集群每一个细胞的素质。要充分利用新闻、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强舆论宣传,推动集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上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回眸下一篇:回家_550字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