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8篇)
1.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篇一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
2016年广东佛山16岁少年离家出走,并留下字条称“我走了……真的别找我,也别难过该说的我都说了”“我不需要什么乱七八糟的葬礼”。家人心急如焚但报案一天后,民警在一栋未完工的废弃建筑物前发现失联少年的尸体。青春期悲剧:逝去的16岁少年
是什么让一个16岁的孩子,在凌晨5点多离家出走,孤零零地坦然面对死亡?
据了解,该少年有轻生想法可能有多重原因,一是父母生了二胎,突然减量的关爱让他心理不太平衡,二是青春叛逆期受网络影响,学业压力大成绩下降,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封闭自己,面对心理压力无人疏导,这才走上极端。
或许大家觉得这位16岁少年未免太过脆弱,他面对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将一个正常人逼上绝路,但没有身临其境,你根本无法评估一件小事会在青少年的心理掀起多大的波澜。
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时期,既要接受“孩子已经长大”要像对待大人一样来尊重他,又不能太过相信他的独立能力,以一个成人的标准要求他而关爱缺位。
这个分寸很不好把握,一旦处理不好,轻则亲子关系破裂,重则孩子走上极端。人际交往,都是沟通惹的祸
有次在理发店里,我左边的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要理发师把头发留得长一些,但是妈妈不允许,要求理发师一定要剪短,并且当着一屋子顾客的面说:“你怎么不听话啊!给你脸了是吗?”男孩气得拉着脸不吭声。
右边的一个初中女孩一直在跟妈妈说:“我特别想留空气刘海。”妈妈却只顾看手机不理她,后来女孩非常生气地嘟囔了一声“神经病”,幸好她妈妈忙着接电话没听见。
也许大家觉得青春期极端自杀悲剧太少,那这样的对话大家应该都听过很多吧,这个男孩儿的妈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孩子来对待。而女孩的妈妈采取的是回避的办法,也很容易招致孩子反感。
家长要知道,孩子更在意的不一定是发型,而是自我形象,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那种感觉,所以即使跟孩子还有分歧,也应该在家里充分地沟通,而不要把矛盾带到公共场合,加大亲子沟通的难度。相处交流难,家长要反思
还有一次在聚会上,一个朋友聊到有关青春期孩子教育的问题,其中有位妈妈谈到:自己的闺女在上高一后脾气变得很古怪,每天回家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与父母交流,到学校和老师沟通,老师说她在校表现很好,和同学关系很融洽,但孩子知道我跟老师交流后回家更生气。其实,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孩子身上很容易显现。
从这位朋友的叙述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无比焦虑、什么都想知道的母亲,和一个上高中前被控制的没有一点自我空间的孩子。孩子和老师的关系不错,还有很多同伴愿意和她一起玩,说明她的朋友关系也不错。如果她能和老师相处的不错,也能和同学相处的不错。
那么为什么单单不能和家长相处的很好?你是否想过其中有你的原因?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开始更多的依赖同辈群体,说明他们长大了、心理能量增加了,这是一个好的变化啊!但智慧的父母应该看到这是孩子长大的信号,接纳这种变化,同时在暗中扶持他,随时准备在他受挫折、需要帮助时,助他一臂之力。
成功案例一.基本情况:天天,男,14岁,初二学生。
家庭情况:
1)、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在医院工作,家庭条件非常好,物质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2)、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比较多,但方法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说服引导少,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管教的时候,父亲总是护着。
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啃手指,左右乱转,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2)、学习成绩差。除了数学以外,其他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只写数学作业,其他学科作业全不完成,英语是不会,语文不愿写。
4)、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他玩,谁也不愿跟他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和他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怕你知道,感觉他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情绪变化无常。时而特别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以上是我们对孩子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看黄色小说尤为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数学成绩特别优秀,写字认真,爱惜物品等。每当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他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都告诉我,这个孩子需要帮助。
1、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经过和天天妈妈及以前教过她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情况:
1)、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被老师留下补课,学习兴趣不高。
2)、三年级时,由于特殊原因心心所在的班级连续换了好几个老师,他的学习成绩更差了,后来干脆伸腿不干了,据说他当时是被“枪毙”了(老师不管了)。
3)、天天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功课回家辅导得也少,如果遇到孩子有不会做的地方,家长的态度很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妈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让他往东,他偏朝西,对他表示关心的时候,孩子却漠然视之,理解不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综合他的行为表现,我做出了一些分析:
1)、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他担心同学们瞧不起他,感到孤立无助,导致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从而缺乏自信自闭,不敢跟同学们交流,一个朋友也没有。无法自我良性管理, 因为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就总是琢磨着寻求点刺激。
2)、人际交往上,在家里跟家长不沟通,感到妈妈对他的爱护是多余的,父亲的溺爱,也是他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上的主要原因。
3)、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没有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增强这种心理的发展。时间一常,对他成长产生更多不良影响。
2、针对性训练,摆脱心理困扰。
我们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努力,帮助打开孩子的心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善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这样在家里,父母就能协助老师做好课后辅助的工作。天天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建议天天妈妈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如:每天都争取和孩子聊天,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最关心自己的人还是父母。因为这个孩子比较厌学,刚开始聊的内容尽量不要谈学习,就随便聊,孩子想说什么,就跟他聊什么,等过一段时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缓和了,再慢慢往学习上靠,问问今天学的什么,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老师有没有表扬等。孩子哪怕有点滴进步,家长一定要抓紧时机狠狠的表扬他,让他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2)、打造机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
我还特意在班队会上为天天打造了一次和同学沟通的良机,有几个热心的同学提出愿意和他交朋友,帮助他学习,真是求之不得!相信这些同学一定能以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他,让他慢慢走出心灵的阴影地带。
3)、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天天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由于成绩差,所以对自己的评价太低,以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心里产生孤立,缺乏自信。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太低或太高都是很危险的。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呢?首先对孩子表示信任和喜欢,告诉孩子老师不会因为你的学习成绩差就不喜欢你,老师非常愿意帮助你。其次,把孩子的优点罗列一下,让孩子看到原来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如数学特别优秀,说明你很聪明,其他学科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赶上其他同学的。
4)、改善情绪管理明确目标, 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摆脱厌学情绪。学习上严格要求,如:上课时,多提醒他认真听讲,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用眼神肯定他的做法,抓住他数学成绩特别优秀这一点大力表扬等,都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课余时间帮他补课,慢慢的他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有了干劲,期中考试之前制定目标时,天天定的目标是:英语60分,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他考了87分,达到并超出了目标很多,真是令人欣喜!全班同学、老师和家长都为他高兴。他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95分,而且在为达到目标不断努力。
3、初步结果:
1)、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明显改善。现在的天天和他妈妈,那才叫一个亲,母子俩别提多开心了。妈妈告诉我孩子经常念叨一句话:要是没遇到马老师,我会是什么样子?
2)、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每天都能按完成作业,新学的知识掌握的也不错。最近天天正忙着向目标冲刺呢,再也没有时间去看那些不健康的书了。案例 二
1..学员的一般资料
小玲,女,17岁,高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父亲为国企职工,母亲为大学武术教师。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未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和严重的心理障碍。
2.求助者自述
自己是实验班的学生,各科成绩优异,但数学是薄弱科目。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数学没用,没必要认真学的无所谓的态度,但私下里又为自己报数学补习班。其他同学都会学习到深夜,但自己习惯每天九点左右就休息。认为自己在文学方面有天赋,知识比同龄人渊博,老师讲的许多东西都知道,喜欢作出积极回应。起初会得到同学们的佩服,但久而久之就被认为是炫耀,引起同学们的反感。自己也认为抢老师的话不是好习惯,却控制不了行为。每次事后都会懊悔,但下次还是会忍不住那样做。如果哪天自己没来上学,全班人都会知道。内心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较敏感,但不会在别人面前轻易表露。最近常失眠,虽然早早上床休息但直到深夜都无法入睡,但又不愿做其它事,只能躺在床上发呆,这种情况已持续一个月左右。
3.观察与分析
身材中等,穿着朴素。说话流利,语速较快,常答非所问。许多问题都不正面回答,以一句“不要在意细节嘛”代过。思维较活跃,易引发联想,跳跃话题,不在任何一个话题上停留一分钟以上,言辞闪烁,对沟通持逃避态度。交谈中合作性较差,避免与咨询师目光接触,当我们对其观点持相左的意见时,便会巧言辩论,说服不了时便会翻白眼,流露出不屑的情绪。母亲对其较顺从,在其对初次见面对我们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时不做出反应。
4.评估诊断
经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排除生理器质性疾病。精神状况方面,意识清晰,无幻觉、妄想,自知力完整。行为不失常态,社会功能尚可,情绪问题未泛化,排除严重心理问题障碍。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病因分析
5.1自我意识原因
来访者为青春期少女。正处于心理生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各方面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变化速度之快难免引发内部世界的不平衡。此阶段的少年有“假想的观众”,总认为别人在关注自己,言行举止带些许表演成分,过度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尺度掌握不好便会产生心理问题。
5.2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包括:①家庭教育原因,父母的教养方式属放任型,家教宽松,父母对其的威慑力有所欠缺。②性格因素,性格外向,主导欲控制欲较强,社会支持系统不在自己控制能力内,引发挫折感,并以无所谓的强势态度压抑挫折感,情绪没有有效的宣泄途径。③具体生活事件的影响,如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问题等。④未能得到及时适当的引导。
5.3心理原因
心理原因包括:①错误的认知。认为勤奋学习是件丢脸的事。只有轻松取得好成绩才是成功者的表现。觉得低调安静是无聊的,没有存在意义的。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失落和受伤时无能的。②性格强势。喜欢做主导者,同时拒绝与人深层次的沟通,隐藏自我,性格中存在着自傲和自卑的矛盾。③情绪方面。时常保持着高亢的情绪,失落时亦不例外,压抑挫折感和悲伤感。
6.训练过程
6.1第一阶段——初始阶段
收集资料,建立伙伴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咨询初始阶段,用开放性问题收集资料。了解到来访者从小成绩优秀,经常得到老师家长的夸奖。久而久之,习惯在各方面严格有求自己,在任何方面都不容许自己不如别人,不容许自己犯低级错误。自己也认为有点完美主义倾向,但目前觉得自己追求完美的品格利大于弊,可以督促自我完美。陪师引导其尽情倾诉,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从详尽资料中筛选有用信息,通过观察记录分析非言语信息探索求助者未表现的信息。
6.2第二阶段——训练阶段
首先使用理性情绪疗法修正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培训师先引导来访者找出不合理信念。如“刻苦学习是丢脸的”、“聪明是值得被肯定的,勤奋则应该被鄙视”、“抢老师的话能表现自己的博学”、“流露悲伤是软弱的表现,是失败的”“性格活泼,表现活跃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无法引起别人注意的人生是乏味的,煎熬的”“那些试图了解自己的人是敌意的,是为了找出自己的破绽”等等。教来访者使用自我辩论的方法,形成合理信念。如“勤奋是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聪明的人只有勤奋才能成功”“博学是一种自然流露无处不在的品质,需要刻意表现的不是真的博学”“悲伤是人类的基本情绪,无须压抑,找到合适的方式宣泄排解悲伤,有助于更好生活”“表现活跃能吸引大家暂时的注意力,群众都有分辨能力,刻意表现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会引起大家反感,真诚善良上进的人更能博得大家的好感”“人生重要的是达到自我和谐统一,谁都无法左右他人的看法,只需要问心无愧的做好自己”“试图了解你的人有可能是想与你交朋友,互帮互助”等。每次训练都留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与几个不合理信念反复自我辩论,下次咨询时将辩论结果反馈给咨询师,未修正的观点留到下次的家庭作业中继续辩论,如此反复直到合理的信念出现。几次之后,求助者意识到:勤奋学习是必要的,只有勤奋才能弥补薄弱巩固特长。自己并不如表面看上去那么洒脱,有时会发生一些令自己难过的事。也想交几个真心的朋友,愿意尝试改变心态,与别人真诚沟通。尽力善良友好助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换位思考,而不仅仅关注着自己,换种方式来做个受欢迎的人。咨询效果主要是使求助者固有的一元的思维模式逐步向多元性转化,尝试接纳其他观念和认识。
情绪管理。初始阶段来访者对悲伤情绪持逃避态度,认为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通过情绪训练,来访者对悲伤情绪的态度已有所转变。接下来我们要使来访者学会释放情绪。我们告诉来访者这个环境很安全,鼓励来访者敞开心扉,聊聊生活中使自己难过的事,认真感受自己的难过,不必压抑它,想哭就可以哭出来。初始阶段遇到阻抗,后来经耐心引导以及的轻微程度的自我暴露,来访者渐渐有了较多的感情流露,伤心处会流泪,说自己挺好强的,从小一帆风顺,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看到别人厌恶的眼神时,心里真的很难受。整个过程中,我们以倾听为主,辅以真诚的目光交流,必要时轻拍来访者的肩膀,为其递去纸巾,达到充分共情。然后询问来访者情绪发泄之后的感受,来访者说:“轻松多了,似乎并没有人在等着看我笑话”。几次之后,我们引导来访者逐渐由“遇到悲伤就逃避无视”转化为“学会正视悲伤,与悲伤相处,寻找合适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行为模式。
行为训练。使来访者最为困扰的行为是自己会因抢老师的话而懊恼,但又无法自控。经深入探索后发现来访者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采用行为疗法,用自我监督、自我惩罚、强化等自我管理手段使这个行为消退。并帮助其寻找替代行为,如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等。使用更合理、正面的行为引起别人关注,取得社会满足感。
家庭治疗。在末期,辅以家庭疗法对前期的效果进行巩固。在征得来访者同意的前提下,我们请来访者的父母一起进行了一次课程。与家长沟通会对孩子造成有利的或不利影响的观念行为等,告诉家长在孩子哗众取宠时尽量不给予关注,并教家长一些简单的强化方式,力求为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营造更良好的环境。
7.效果评估
经过几个阶段的训练,来访者对自我、社会有了更合理的认识。不再敏感地排斥他人,人际交往方面趋于和谐。行为表现不再过于极端。课堂表现、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8.总结
本案例中,学员具有青少年典型的心理特征。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各方面都比较单
一、极端,并由自我发展不平衡引起了一般心理问题。我们使用认知、行为、情绪管理等方式多管齐下,辅以家庭环境支持,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帮助学员解决困扰的问题,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实现青春期的顺利过渡。
案例三, 白某某 ,女,15岁, 初二
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记得开学时他的妈妈向我抱怨说这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到手不罢休;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来引导他,让他改掉身上的坏毛病。
我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根据我们所掌握的青少年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一下她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是家长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导致的自我认知和社会意识缺失的结果
小白的任性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对孩子没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不适度的爱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孩子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白灵灵的逆反心理,使白灵灵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白灵灵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社会情绪的问题。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我们分析了白灵灵任性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长达成共识,要正确冷静地对待白灵灵的任性行为。当白灵灵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转移注意控制自我情绪
小白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白灵灵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奥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平时对白灵灵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白灵灵任性的发作。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3)对孩子任性进行冷处理
当小白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任性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任性,暂时
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当白灵灵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要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4)激将法
利用白灵灵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小白在每餐吃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父母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喜羊羊的吗?我看喜羊羊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白灵灵年龄还小,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白灵灵任性不吃早饭,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老师详细的询问了白灵灵的表现,认真的观察的在园行为,仔细分析他的行为存在的心理因素,及时和家长沟通,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行为偏差。家长和老师形成这样的共识,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经过小白父母和幼儿园老师的共同努力,小白的让人头痛的任性坏毛病渐渐消失了。他成为了一个活泼聪明,文明礼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案例四.林某,男,小学六年级学生。
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不能较好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特别不写回家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亲工作十分辛苦,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对他放弃了。母亲不识字,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加上这个孩子是个男孩,家里人十分溺爱!一二年级时只要孩子说一声不舒服,立即就由着孩子赖学在家,渐渐地养成了一种惰性。这样,基础差,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每天他总是最后一个慢腾腾地到校,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办法:
1.测试谈心。我经常与其个别测试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青少年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这样,平时我注意多观察孩子,上面案例中的吴某,他酷爱运动,拔河比赛中表现突出,我以此为突破口,激发他的斗志和成功感!振奋他的精神,从而激起他对学校生活的兴趣。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同时,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4.在学习上给他搭起台阶。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想一下子就有明显的进步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注意每天单独给他布置作业,先从基本的字词做起,再慢慢到造句,写片断,写作文。每天一个小目标,每天都有进步感,这样,每天都有成功的体验,学习对于他来说,竟变得容易起来!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个孩子的眼睛在上课时竟也亮晶晶的了!
2.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篇二
关键词:青少年,体质健康,家庭住宅,社会意识,生活方式
0 引言
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无论在增进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还是在优化身心健康以及促进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客观上由于“应试教育”和“学历社会”的重压,使得学校教育的抓手不得不倾向于智育而忽视体育,由此引发的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也尤为凸显。据2005年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1],已隐在地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而倍受关注。为此,2007年5月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广泛的社会动员——力求解决或改善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历史地看,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此对青少年体育的重视,实乃学校体育之幸——即为造富于青少年体质健康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际遇。尽管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水平与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现实地讲,就青少年个体而言,体质健康问题的出现或健康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与社会环境的某种状态亦有着不容忽视的基础性联系,正如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言,“……这种解释的实质在于分析社会现象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本文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这一社会现象,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它与社会环境的部分因果关系,旨在解释当前青少年学生体质检测持续下降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并为营造一个有益于青少年体魄强健、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
1 体质健康概念的再认识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锻炼获得的在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体育活动能力、人体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2]。在当前的体质研究中,大多是以研究对象的测试成绩即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握力、立定跳远等来体现其体质健康水平,当数据显示出被测对象的上述指标呈现下降或减退趋势时,研究者便会得出测试者体质下降的结论。
从概念上讲,这一结论有其合理的成份,因为体质的五个部分即“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其主干要素也就是易操作、可量化的部分在前三项。因而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在与历史的比较中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这种比较在某种意义上有着追问社会文明进程与青少年体质非同步化的诘验(验证),也就是说,现在的青少年(界定在80、90后两代),他们的生活环境、膳食富足与社会的文明进程是同步的,其体质主干指标的优化理应是同步的,但相对而言并非所愿。从人的生活层面上来讲,诚然体质健康概念中的后两个部分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十分重要(因心理不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使青少年个体频频失足),但它毕竟在体质健康的验证中难以操作和量化,因此落脚于易操作、可量化的前三项指标形成的结论性监测也就具有了合理性。所以笔者以为,认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概念问题,客观上界定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较为可取,尽管“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健康与否共同构成了体质健康的概念,但说到底它归属于心理学范畴,因而正如我们看到的———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性研究中并没有哪一位学者立意于体质健康之中。
2 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2.1 家庭住宅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微小的社会单位。
家庭本身就具有社会化的功能,人的社会化的最初阶段是在家庭中进行的,青少年的话语模式、价值观念等受家庭及其成员的影响最大[3]。青少年是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这两点上,可以说在青少年体质下降因素的分析中除了学校,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文化了,其中家庭的住宅因素尤为凸显。在我国现阶段,80、90后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家庭住房条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正如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预测的那样“家庭住宅不再只是一个能吃上饭、睡上觉的‘窝’,它正在演进、升格为人生自我满足的宫殿”。然而,当人们以无比欣喜的心情迎接家庭居住条件“飞跃”改善的同时,却又以无可奈何的心情面对居住条件改善后所引发的新的家庭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此种环境中所出现的限制。
昔日,家庭受居住条件的限制,邻里的青少年们一起玩耍、结伴游戏,那种状态相对来说,有利于他们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发育。现在楼市生活环境,基本上家家关起门来互不往来,这种城市住宅生活,现实地制约了青少年户外运动的机会(事实上对放学回家的青少年们大部分家长采取的是“圈养”式)。面对家庭住房变大的青少年们,按理讲住宅空间大有利于他们身体活动,然而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想做一些身体活动的游戏却苦于无“伴”而割舍原本就属于他们“好动”的天性,如此户内、户外身体锻炼或运动的匮乏,不能不说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现象与这种家庭住宅“圈养”式因素不无关系。
2.2 社会意识因素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社会学教授杨雄做过一次上海儿童和法国儿童的比较研究,发现法国儿童好动,向往成为板球运动员,运动健将的比比皆是,而上海儿童更喜欢静,爱好玩电子游戏、看电视、上网”[4]。这一青少年现状的中、西对比,说到底反映出来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即“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5]的对比,看得出发达国家的社会意识,对青少年的成长首要的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不以考试为中心,倡导愉快教育;相对于我国来说,因目前我们客观上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社会存在——因受传统文化的深度制约,青少年成长环境的“重智轻体”内化为独具刚性化的社会意识已是不争的现实。那么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看,生活在“普教阶段”的青少年们,无论是自己还是学校及家庭,都在为其能步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做着筹划与努力的社会意识,不仅反映的是社会存在,而且青少年因此所付出的身心代价问题则又十分凸显地反作用于这种社会存在,例如,仅平均每天上课一项调查,市区中学达7节以上甚是普遍(国家规定5节);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挤占视为正当;回到家中仅有的自由时间就是吃饭;玩耍及体育运动被家长视为耽误学习;作业至深夜、双休日奔跑于多科类教师家中补课已是日常生活。等等司空见贯而不可避免地高压智育状态,如果说,为了能上“重点中学和大学”的这种社会意识对青少年学生的“空间控制”是一种外在的硬性控制,那么,青少年学生对自我“时间控制”已由外在转为内化,形成作用于自我意识(即不完成作业不能睡觉)的程式化状态,就成为这类未来新人当下的一种生活规范。
2004年新颁布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是“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制度性的规制以求达到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6]。这种教育制度的需要,既是社会意识对培养对象之体质健康的目标取向,也是学校主流文化在发挥“促进青少年个体社会化”作用的一种制度性安排。诚然,这种制度性安排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可能性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青少年学生在个体社会化中所接受到的行为规范,并不是社会化了的“德智体”三育并重的价值标准,而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已有的“重智轻体”的社会意识在个体的继续社会化中得到了进一步放大。因此,尽管这种刚性化的社会意识,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有效地推进着人才使用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人尽其才”的社会意志,但它附着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疾病问题不仅使得中国的教育改革成为敏感而迫切的公众话题,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将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代价咎于“重智轻体”的社会意识所致,也就不无道理了。
2.3 生活方式因素
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消费、休闲等的巨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彻底的变革,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的青少年——他们在恩宠过度的家庭生活中享受着富足的物质馈赠,拥有五光十色的外部世界和其父辈们根本没见过的东西,他们是一代不创造社会财富,依靠父母的经济来源,从容地体验和享受新的生活方式的社会人群,但同时也是头上笼罩着未来社会生存压力的一代社会群体。尤其是在这种因社会进步对青少年群体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准提出高要求的社会现实中,他们所能回避的就是童心的天真烂漫,而不得不潜心习练迎接“学历社会”的生存竞争。至此,昔日那种学习之外的天真烂漫、快乐玩耍、充满童趣的课余生活方式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求学技艺、温习功课、作业、参加各种辅导班补习的生活方式。诚然,80、90后青少年群体中的大学生,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拥有成人世界许可的电视、电脑、上网、游戏等工具性的玩具,但客观地说,80后之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爬山、抽铊锣、促迷藏、官兵捉土匪等游戏与80、90后青少年成长中的游戏生活相比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呢?我们避开社会进步的必然不说,就粗看这种游戏生活方式的变化在课余活动形式上的表现,只是一种表层的差异,但细看这种表层的差异实则已深化为一种体质的差异,因为前者的取向是运动的方式,而后者完全取向于静态的方式。难怪近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表明其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呢!由此,笔者认为,青少年目前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学习化的生活方式”还是“娱乐化的生活方式”均存有难以扬弃的弊端,如何构建全社会理想的青少年生活方式,无疑在这个路程中,社会需要艰苦的探索来走出困惑,而青少年群体更需要经历痛苦的反思来开拓出新的生活方式,亦显得尤为紧迫。
另外,就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中标明的“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来看,现实地说青少年尽管整体上因其学校教育的升学压力和父母高期望值的压力,形成了一种“学习化的生活方式”,但从生活观察中得知,也有相当部分的中、小学生在课余生活方式中并没有让其电视、电脑、游戏等工具性的玩具(尤其是电视)闲置,拥有并习惯于这种娱乐生活方式者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客观地讲也并非“无益”)。问题是,在看电视的过程中,这些少年儿童的活动量大大减少,并时不时会吃一些零食,这些零食大都营养低、热量高,如此过多地吃这些食物对没有活动量的他们自然会转化为体内脂肪。其次,现在的电视有太多的食物广告,孩子通过看电视,会购买更多他喜欢吃的或还没有吃到的食品,使之转向对食物的无节制兴趣,从而导致肥胖少儿更加肥胖。过多地看电视会导致少年儿童肥胖,这个道理并未被更多的家长所认识,这个结论性的问题尽管有点偏颇,但我们在生活体验中确有其感悟。为此,在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引导他们树立合理的“电视生活”行为,对这些已经肥胖的少儿来说亦是十分必要的措施之一。
3 结语
青少年的体魄强健,从宏观上讲,既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表征、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从微观上来说,他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健康结构,一种精神气质。所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青少年个体本身。分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个复杂的系统,本文在这个系统中重点分析了社会意识、家庭住宅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否的客观存在。尽管它们都有其独立的影响面,使得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更为复杂化,但说到底这些因素,它们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交织于一体,因而以求得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良性发展,显然,为防止及消除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因社会意识、生活方式过份智育化和潮流化而出现的反体质健康的现象,加强宏观调控并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如中央7号文件的政策干预)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就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5,7.
[2]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5-56.
[3]方青,孔文.社会学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128
[4]方青,孔文.社会学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131
[5]宋原放.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538.
3.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社会转型;道德信仰;德育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有机遇也有挑战,同样也会面临各种问题。其中,青少年道德信仰缺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道德信仰不仅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义,它也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还是人们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信仰表现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设问、探索、追求和回答,制约和引导人生的道路和方向。每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上,但凡是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都会从某种程度上出现道德信仰危机,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在新常态下来研究社会道德信仰缺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道德信仰缺失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尤其不容忽视。1
一、 新时期青少年道德信仰缺失原因分析
当今,道德信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青少年道德信仰问题也已成文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何在青少年中间道德信仰缺失的问题会日益凸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环境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古以来,环境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人类通过适应和改造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环境是基础,没有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在当代社会,环境大致分为现实生活环境和网络环境两种。从现实生活环境情况来看,青少年学生由于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重视专业课学习,对思想政治相关的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课,就掌握了生存和提升的技能,而将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课以及德育相关的课程都是浪费时间。同时,学校方面在课程建设上也未给予德育课程足够的重视,而是过分看重专业课分数,强调升学率。学校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准则就是专业课成绩,只是将思想政治课程做为专业课的辅助性课程。长此以往,这种评判标准和教学理念使学生偏科严重,严重者则出现了学生学习成绩好,道德修养不过关,甚至危害社会的现象。2
(二)文化是道德信仰的起源
众所周知,文化对教育起着保留传承和创新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多元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发展也是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至今,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加强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仍然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任重而道远。自古以来,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是互相制约、互相进步的。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设施资源和条件。尽管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东南沿海省份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任然落后,导致文化和教育发展缓慢,德育建设水平相对落后。
(三)人是问题的核心
人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高校教育由校领导、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共同构成。目前,高校部分校领导无视教育的真正作用和学生的成长。高校行政等级划分严重,行政化干涉到高校教育,使高校教育没有办法实现真正的学术自治。而高校老师,追逐于科研成果帶给个人的利润和名誉而并非科研本身的发展。3他们频繁参与到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商品的活动中,一味谋取个人利益。同时在某些高校一些不合理的评判标准下,老师仅仅追求科研论文的数量,忽略了科研论文对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严重忽视论文的质量。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他们的道德信仰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必然选择
自古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是相互支撑、互为前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尤其要从孩子抓起。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集中精力搞物质文明建设时,很多时候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由于发展步伐太快,人们来不及思考,来不及总结,精神文明缺失,青少年没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功利心严重,失去了应有的纯真和奋斗精神。并且对原来道德价值系统的崇拜感、神圣感没有了。感到困惑、迷茫、彷徨、焦虑。这都是道德情感麻木,也是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
二、新时期青少年道德信仰缺失重建的途径
(一)因地制宜,预防大于治理
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从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心理来分析,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有效防御和治理。
一方面,很多青少年由于父母亲在外地打工或者工作繁忙的原因,对孩子照顾不周,导致他们缺乏自身心灵成长所需要的关爱和情感。精神上没有寄托,更没有人来引导他们健康的生活。终日孤独而变得空虚,不求上进,整日游手好闲,上网聊天或,寻求其他刺激来满足心灵需要。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使他们接触到不良事物的引诱而犯错误,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及时了解可能引起青少年犯罪的这些不平衡的心理,及时沟通,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通过校园心理咨询机构或者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矫正他们不健康的情绪、行为。在精神上给与疏通和鼓励,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4
另一方面,社会存在贫富差距,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作为心理还很脆弱的青少年而言,这种贫富差距会给他们带来十分不平衡的心理。互相攀比的行为导致部分家境贫寒的孩子心理落差大,心灵受到严重的刺激,从而爱慕虚荣,走上犯罪道路。同时,有不少家境较好、从小有优越感、中小学成绩也很优秀的学生,当他们进入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后,面对来自各地的优秀学生,优越感变成了失落感,心理产生不平衡又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去适应环境,日积月累就容易形成心理疾病,严重时就可能走向极端。
(二)加强教育法律法规传播
道德建设主要是通过法制教育、良心自律和社会舆论监督等途径得以实现。所以要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建设。而这一思想教育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就主要落在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里。要从小培养青少年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价值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判断是非的能力。用法律来惩罚那些为谋私利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损人利己的违法行为。对青少年通过由他律到自律的进路予以磨砺。
(四)加强德育教育,汲取文化精髓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国有益文化成果;推进文化创新,保持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用世界优秀的文化武装头脑。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加强社会各项管理,有效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行为。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家长要扮演好启蒙老师的角色
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在认识观、人生观方面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很多家长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尤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而缺乏耐心,批评多而鼓励少,甚至于实施惩罚。根本无视孩子的想法,更不会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去教育他。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和代沟,孩子不再信任家长,不会给父母谈吐心声。一意孤行,甚至和家长对着干。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于孩子交流沟通,学会尊重孩子。以免代沟的产生,使孩子逆反走上犯罪道路。5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解決新时期青少年道德信仰缺失问题是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学校、家庭齐心协力抓好这项重要工作。建立和发展与新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领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注释
1陈新颖、花蓉:《积极心理导向的心里健康教育-基于99名大学生的实验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第234~236页。
2吴涛、王继元、徐利新:《协同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0期,第53~55页。
3张晨艳、周宗奎、耿协鑫、牛更枫:《应激性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的中介作用》,《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第87~91页。
4罗栋:《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4期,第18~20页。
4.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篇四
1性别社会化与体育参与
性别社会化又称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研习如何做个社会规范和期望的男人或女人,即是个体形成不同性别的规范、期望,并使自己行为与之相符的过程[1]。性别差异是贯穿生命全程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因此,“社会化”成了两性性别角色差异形成的一个关键概念。所谓社会化,简单而言,就是一个“自然人”被塑造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体育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体育是实现青少年社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体育参与”一方面是参与者塑造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过程[2],是围绕如何形塑、锻炼人们身体的社会安排;另一方面是一种社会化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背景,也是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一项“社会化”意义上的制度安排。因此,体育参与的一贯行为与社会化不可割裂开来进行讨论[3]。和其他如地位、阶层以及权力等社会结构因素一样,通过对人们的“体育参与”倾向的培养,“社会性别”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得以复制。当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社会化特征越来越突出。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青少年也自然地习得了性别上的差异性。通过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诠释性别角色差异是如何经由社会化附着于青少年体育参与。
5.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篇五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1.8.18
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国际互联网研究中,网络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巨大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自从在大一下学期买了电脑后我的生活就再也离不开网络了,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一种迷醉还是一种堕落。在这暑期之际,我决定挖掘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青少年上网现状,及上网目的(一)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
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二)调查报告还显示,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和宿舍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但作用不大),孩子们总是想方设法上网。
(三)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娱乐目的、实用目的、网络技
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O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娱乐”、“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二、上网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
网络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
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一定的医学卫生知识和体育锻炼常识是最便捷的。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除烦恼和疑惑;网络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研究动态及求医预约等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青少年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青少年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积极影响大多数产生在自觉性比较高的轻声念升上,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基本与此无缘。
(二)、消极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络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聊天是许多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多数进入聊天室聊天的青少年大都没有固定的话题,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在网络上,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于是,许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教师,甚至硕士、博士论文也从网络上购买,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现实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总的来说,消极影响的威力要比积极影响的大得多。
三、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毋庸质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
(一)、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
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途”的根本保证。首先,要针对青少年在上网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实行“3W”(即为什么上网(why)、如何利用网络(how)、什么时候上网(when))引导,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上网、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要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各层面的综合引导作用,形成贯穿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的强大合力。家长和教师应当与青少年一起制定上网规则(比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等),分析上网的利弊,并以身作则,坚决不做有违文明和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同时,也要做好青少年上网活动的疏导工作,如提出完成课业、功课及格才能上网等要求,限定他们的上网时间,向他们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设置密码)使他们只能上指定的网站等,还要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当他们参与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活动时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制止。大众传播媒体应在普及网络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在传授网络知识的同时,告诉青少年如何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政府应巧妙运用行政、经济、市场、法律等手段和自身调用资源的优势,强化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管理和调控。再次,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意识,“疏”和“堵”有机结合,正面激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暗示诱导相结合,寓理于事、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
(二)、加强对网络的监管
网络环境既要宽松自由,又要规范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假如说你身边没有网吧,甚至连电脑都不会有那你肯定不会上网,哈哈。首要的是加强网络管理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要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打击网上犯罪,尤其对营业性网吧,要严格地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
(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人类文明自开始以来,道德就成为调节人类行为的基本手段。道德调节的范围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拓展是形影相随的。没有道德约束,互联网就会成为潘多拉盒子,诱发和滋生出比现实社会更严重的邪恶和犯罪,最终危害人类自己。虽然,道德并没有强制力但他现在仍然是约束我们的又要力量,合理利用道德的力量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互联网是一个世界性的事物,因此,我们在研究提出自己的网络道德规范时,可以而且应当认真
研究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成果。同时,也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融合我国的传统美德。其次,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道德往往要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网络道德也不例外。关注、宣传网络道德,是当前大众媒体和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再次,强化网络道德的软性惩罚机制。网络可以通过一种网络身份的确认来增强道德规范的制约力量。同时,还要加大对网络道德的舆论监督,形成网络道德行为的舆论评价机制。
(四)、推进网络的法治化进程
“法”是准绳和依据,无“法”则无“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要尽快把网络文明纳入法制轨道,实行以法治网。针对我国网络立法的现状和不足,借鉴国外网络立法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修改现行法律,使之适用于网络信息犯罪;另一方面又制定新的信息犯罪法规,特别是应该建立一套保护青少年隐私权和禁止色情资讯的特别规范。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加强网络立法工作时,既要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又要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近几年,国家为促进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青少年对网络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因此,必须加大普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以法治网,既要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五)、丰富青少年的网外文体活动
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多数人迷恋网络都是因为觉得现实世界无聊、没意思等等。或许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同伴,或许是父母太忙受到冷落等。现代传播学认为,电子媒介本身就具有一种麻醉功能,用它的工具理性改变着受众。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外的生活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网上育人与网下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一要大力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二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6.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篇六
一.案例涉及的伦理问题
保密原则:
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向他人,如校德育处透露服务对象关于某年级个别学生再收保护费的事.自决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案主决定,未经允许不向校德育处和老师告发此事.保护生命原则:
若告发此事或是与收保护费的学生接触没有预期的效果,案主或是被收保护费的学生是否会受到人身威胁,涉及生命安全.个人优于团体的原则:收保护费时间若被披露调查,案主的利益和学校的利益是否会造成冲突,学校管理或是声誉会受到影响.二.可能的应对方案和利弊评估
首先,若要找出应对方案,要分析服务介入的各个过程及参与其中的各方.虽然服务对象是固定的案主,但是所牵连的利益群体众多 ,如被收保护费的学生,学校老师,校德育处,收保护的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等.其次,从各个群体角度出发分析不同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案一: 从服务对象案主方面介入
1.询问案主是否愿意将其提供的某年级学生收保护费一事透露给校方德育处,若案主同意,则可以和校德育处或是班主任老师直接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在这过程中,虽然已经求得案主同意遵守了保密自决的原则,但案主保护生命安全的原则仍须注意,并应处理好案主利益和学校利益的关系.2.案主可能希望青少年社工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将事件透露给校德育处或是班主任老师.并不希望暴露自己.面对这一情况社工可以采取写匿名信的方式向学校反映此事.若采取该种方案,不仅可以保护案主隐私,而且也可以帮助校方了解此事并寻找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分析到,此事揭发后学校采取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果学校没有用适当合理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被收保护费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威胁,其中可能包括案主,学校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青少年社工此时就会处于一种尴尬的情景。
3.案主并不希望将此事通过社工透露给校方,如果是这种情况社工就要寻找其他解决方式。
以上三种可能都是先通过案主同意,都遵守乐了案主自决的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案主隐私。
方案二:从校德育处或是校方老师方面介入
如果未经案主同意向校方透露此事件。不仅违背了保密原则,案主自决的原则。如果案主知道是社工透露的话,很有可能摧毁社工与其辛苦建立起来的信任服务关系,导致社工工作难以进行。
故此在没有严重危害到案主生命安全时可以尝试通过与校方其他老师闲聊来了解学校对这种事情的了解程度和解决程度和相应的解决方法。若学校知道这件事,社工就可以协助学校了解调查处理此事。这种情况不仅保护了案主也让学校可能会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情况。
如果学校的确不知道有这种现象,可在社工与学校有较好的契合关系,校方可以保护社工的前提下向熟悉青少年社工工作服务原则的老师通过闲聊等方
式透露有关情况。但仍需要保护案主隐私,生命安全。方便社工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方案三:从收保护费的学生介入
该方案可能需要了解收保护费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在校的表现,家庭背景等信息。较为保险的方式是能通过一些私下的方式先对这些学生信息有所掌握,通过收集分析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采取进一步工作。
如果没有做一些相关学生的功课,直接与其接触,可能他们并不会理会社工,更不会配合社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社工不仅“出卖”了案主,被收保护费的学生也可能受到威胁,可能包括案主。这种行动方式虽然看似避开了案主保护到案主隐私。但收保护费的学生的反应会直接影响事情的发展,再加上如果社工对其没有充分的了解,各方利益都会受到牵扯,很有可能加重事态的发展。所以这种方式是较为不明智的做法。
另一方面,社工从收保费的学生入手也可能会有积极的回应。他们知道收保护费这事不仅是违反学校规定,损害他人利益,也不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可能是出于一些情况不得已做出的行为决定。如果是这一种情况社工就可能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和其生活环境,帮助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这时收保护费的学生也会成为与该事件相关的另一个案主。收保护费这事也会较为顺利的解决。方案四:
社工或许可以通过对一些收保护费信息的了解制造一种情况,造成一种“无意”遇到收保护费这事。但如果社工没有充足准备也没有相关的危机或是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该方案也是比较冒险的。但不得否认的是,这也是问题解决得一种思路。
以上提出的各种方案,从不同介入角度分析了采取不同措施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也进行了相应的利弊评估。不论是哪一方案,社工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伦理困境,方案的制定也会对事情的发展有一些较为理想的假设,另一方面,该事件涉及的群体较多再加上个群体的具体反映也有多种情况,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控制变量的方式提出一些行动方案,但在实践中的真实情况会或多或少的超出预期计划,这一点也要求社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事件处理能力。
面对这一事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式,整个事件的发展可能还会牵涉到更多人或是相关机构,社工也可以根据情形发展形成多种其它介入方式,多方入手,共同协作处理此事。在伦理问题方面我们不可能有绝对好的处理方式,只是追求相对合理,将风险将到最低,合理可行的方案。所以对事件的了解风险的评估在此显得至关重要。再加上问题的对象也属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虽然他们做的事是违反校规,不利于他人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保护他们,帮助他们改正促成其健康成长。
三.做出伦理选择并且确定实施方案
在较为充分的小组分析评估之后,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按照基本的伦理选择原则,案主的生命权由于其他利益保障。虽然在案例中没有涉及到会有对案主直接人身安全的危险。但在行动中予以重视。其次自决原则就要求最开始是需要与案主进行协商的,不论案主是哪一种决定,社工都需要予以尊重并告诉其透露信息可能存在的风险利弊,另外案主透露给社工此事可能是希望社工能解决此事,可能是出于对自己隐私利益的保护不希望被牵扯。在案主隐私方面无论是采取哪种行动都予以最大程度的保护。
如果案主拒绝信息透露社工只能寻求其它渠道,但从案主入手可能是
较为保险的方式。
7.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篇七
青少年犯罪, 狭义上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广义上考虑到犯罪预防与矫治, 年龄范围更广。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作为社会转型负效应之一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在大陆地区迎来了高峰。青少年犯罪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全, 同时也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 给相关家庭带去了痛苦, 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 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得认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青少年犯罪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 从1983年到1987年, 青少年犯罪在全国查获的刑事犯罪作案人员中的比例从未低于70%, 之后的几年中比例仍然居高不下。1990年至1992年间, 青少年罪犯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的刑事犯中所占比重皆超过50%, 其中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罪犯中皆超过55%, 而且这些数据的统计仅为根据已查获的案件进行, 犯罪黑数未算在统计数据内[1]。
根据《中国法律年鉴》的统计数据来看,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每年处理的未成年人罪犯的数量从1990年的42033人上升到2004年的70086人。从2000年到2004年, 全国判决的未成年罪犯从41709人上升到58870人[2]。而且年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 在青少年罪犯中, 青年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 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总体的年龄构成发生了改变, 从1990年到2004年, 14-17岁的罪犯占14-25岁罪犯的比例从12.64上升到了28.17。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中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犯罪主体上, 呈现出低龄化、多为独生子女、女性青少年犯罪增多、惯犯和累犯增多等。犯罪类型与形式上, 类型繁复, 出现了团伙化的趋势, 且具有成人化、智能化的趋势。
三、家庭及其在青少年犯罪行为中的影响分析
(一) 家庭的社会学意义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是社会个体社会化的开端。社会化是个体经过向社会学习, 将社会文化不断予以内化和再现的过程。社会个体在1-6岁前主要的活动是在家庭中完成, 由此不断形成人格与思维、行为方式, 对成人之后的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认为, 最多到5岁, 个体基本的人格结构将得到充分发展, 在此之后, 社会环境的压力将对人格产生微弱影响, 但人格的基本结构在儿童期就已形成和定型并对个体以后的行为产生恒久的影响[4]。社会学的观点认为, 家庭的功能主要有:生理需要满足的功能、社会延续的功能、经济协作的功能、社会化的功能、保障功能。家庭功能的发挥是社会个体成功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家庭是否幸福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培养社会个体的健全人格, 使其得以健康发展;不良的家庭环境则易于培养出有缺陷的人格, 导致个体出现行为偏差, 甚至实施社会越轨行为。
(二)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1.家庭结构
结构不完整的家庭通常是指婚姻关系不完整或血缘关系不完整的家庭[3]。家庭结构是否完整而稳定直接影响家庭生活环境与青少年对于家庭的情感, 对于青少年人格与观念的形成将有巨大影响。特别是个体1-6岁时的家庭结构状况。2010年重庆市沙坪坝区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中的涉罪青少年子女共计112人, 占受理总数的58.52%。根据2001年末-2002年初, 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来看, 城市中的闲散未成年犯与普通未成年人的长期生活对象是有较大差异的, 尤其体现在是否与亲生父母或继父母生活上, 见表1。
2.家庭氛围
(1) 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家庭关系是家庭的情感功能的一个表现方面, 成长在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对家庭有强烈的归属感, 性格温和、稳定、活泼、思想观念积极、明辨是非;成长在家庭关系紧张得家庭中的孩子, 容易产生不安全的情绪, 从而对家庭产生恐惧。当家庭中的情感功能无法发挥时, 青少年有可能逃离家庭, 转而向社会寻求慰藉。在家庭关系中, 家庭暴力的出现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最严重的。家庭暴力使青少年感受不到家人间的亲密、温暖, 无法产生归属感, 易产生与他人和社会的隔阂, 导致性格冷漠、孤僻, 易形成反社会人格。而且, 家庭暴力具有极强的攻击示范性, 青少年极有可能模仿家庭暴力关系中施暴者的角色, 对暴力行为产生认同, 学会用惩罚与攻击来解决冲突。根据2001年末-2002年初, 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来看, 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和普通未成年人的家庭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 见表2。[5]
(2) 家庭文化氛围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家庭文化氛围主要是由父母的文化知识水平决定的, 对家庭素质有很大影响。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 受父母的影响, 在价值观念, 行为方式上更加文明、理性, 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强;文化氛围淡薄的家庭中, 青少年很少接受规范的社会规范教育, 较难形成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也更容易接触到不良行为。
3.家庭教育方式
(1) 简单粗暴型。
奉行简单粗暴型教育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 但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孩子犯错误时, 单纯地采取惩罚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打骂, 缺乏耐心。在这种方式的教养下, 很容易使孩子对父母的亲密感减少, 反而产生恐惧感, 可能导致亲子感情的破裂, 亲子关系僵化, 从而形成孩子冷漠孤僻、暴躁自私的性格。不仅如此, 孩子在受到惩罚的过程中将学会以简单粗暴方式来解决冲突的方式, 从而导致越轨行为的产生。
(2) 溺爱型。
奉行溺爱型管教方式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行动上表现为极度地宠爱与迁就, 忽视孩子的人格塑造。父母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纵容孩子的任何行为, 在孩子出现错误时极力庇护。这些做法将导致孩子形成某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习性, 特别是以自我为重心、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任性蛮横, 导致其缺乏正确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 一旦出现不良诱因, 就有可能违法犯罪。
(3) 放任型。
这主要是指父母缺乏家庭教育观念与责任心, 对孩子的成长、生活与学习等方面不管不顾。这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在于:首先, 它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失去了父母的引导, 有可能导致孩子在形成价值观念时出现偏差;其次, 父母因工作等因素不积极参与对孩子的管教会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动摇, 不利于正常家庭关系与亲子感情的发展;第三, 在孩子出现错误父母没有及时地进行纠正会导致孩子误以为某种越轨行为是被允许的, 是不会受到惩罚的, 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家长的不良行为
主要是指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不良习惯与行为。父母的行为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参照模式和认同模式, 对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行为与暗示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青少年人可塑性强、易受暗示、善于模仿, 但识别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全面发展。因此, 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将直接对孩子的行为模式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体现:第一, 父母本身对违法犯罪行为辨别能力低, 纵容甚至教唆、利用子女从事违法活动, 导致孩子对违法犯罪行为产生认同;第二, 父母或家庭成员中有违法犯罪人员, 且悔改程度低, 道德败坏, 对非法行为持肯定态度, 导致孩子受到污染;第三, 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言行不一、生活习惯差、生活方式低俗, 导致孩子对不良的思想和行动产生认同而积极从事不良行为。
5.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可分为两种情况。
(1) 贫困型家庭。
在贫困型家庭中, 首先, 家庭的经济收入少, 生活困难且无品质, 无法提供物质上的满足, 与其他富足家庭产生巨大的反差, 这样的家庭中的子女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落差, 在与富足家庭的对比中产生自卑、内向的情绪, 导致在物质上与精神上无法接受, 对社会产生排斥感, 甚至为了追求物质享受铤而走险。其次, 贫困型家庭由于经济收入低的原因, 其生活环境比较恶劣, 所接触群体的文化程度与思想道德素质普遍偏低。且这样的家庭只能供养子女在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学习, 所接触的同龄群体素质不高, 耳濡目染之下极有可能误入歧途。
(2) 富裕型家庭。
富裕型家庭中, 由于家庭财富充足, 父母常常愿意满足子女的任何要求, 常用溺爱地方式进行教养, 导致这样家庭中的子女形成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自高自傲, 目中无人, 行为乖张, 甚至认为任何事都能通过家里父母的钱财、权利或者关系解决, 如此一来在行为上极易触及社会底线, 实施社会越轨行为。
参考文献
[1]周振想.青少年犯罪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91-92.
[2]2004年中国法律年鉴[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3]吴鹏森.犯罪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173-174.
[4]唐天宸.有关人格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2:1-2
8.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篇八
关键词:少年失学 打工潮 社会工作
一、前言
越来越严重的“少年失学”问题应该算是青少年问题的一种。而青少年问题的根源却不在于青少年自身,而是青少年所处的外界环境。青少年是社会的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数量上说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它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会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问题,甚至会严重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
青少年社会问题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关系相当密切。社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助人手段,其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连的。可以说,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因此,从社会工作角度,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青少年问题是可行的,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个案概况
王某,女,15岁,初中肄业,有一姐一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王某辍学是自愿的,认为学习无趣,且教师水平不高,其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在外打工。王某受他们影响,更是无心向学。初中未读完,便辍学打工。现在王某的状况相当糟糕,每天工作十多小时,住宿环境差,工资低,且老板还拖欠工资。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主要途径
越来越严重的“少年失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值得考究的是,经济贫困不再是“少年失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受“打工潮”影响而自愿放弃学业逐渐成为关键因素。
就案例中的王某来说,其辍学的关键因素就是受其在外打工同学朋友的影响,无心向学,自愿放弃学业,投身“打工潮”中。另外,由于王某的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当王某提出不愿上学时,他们并未加劝阻,而是“欣然”同意。再则,学校环境差,教学设备落后,教师水平不高,教育体制不合理等导致王某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差,学习动力不是很强。综合以上原因,王某自愿辍学去打工。
但打工生活并没有王某想象中的精彩。由于缺乏技能和学历,其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找一些苦、脏、累的工作,不仅工资没有保障,有时甚至人身安全也缺乏必要的保障,更没有各种福利保障。王某现在觉得前途一片暗淡,很是苦恼,不知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针对王某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解决。具体介入方法和步骤如下:
1、接案,通过各种渠道,如从机构处获得案主基本资料和相关信息,或亲自与案主面谈,了解案主目前的状况。
2、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此时的案主很迷茫,因此工作者要与案主进行一次广泛而深入的会谈。会谈过程中,工作者要运用积极倾听,同理心,鼓励,支持等专业技巧和方法,帮助案主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再不仅是缓解案主不安情绪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工作者获得更多案主资料,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案主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只有与案主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案主才有可能信任你,相信你能帮助他(她),这是协助案主解决问题的基础。
3、寻求案主父母的帮助。与案主父母进行会谈,让他们了解案主目前面临的问题,且让他们明白,如果案主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对案主本身及他们的家庭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其父母能给案主更多的亲情关爱,及支持案主继续其学业或学习其他技能。
4、给案主一些学习技巧的辅导。案主之所以认为学习无趣,学习成绩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没有掌握学习技巧。教给案主一些学习技巧,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增加学习兴趣,进而再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行成良性循环,保证其能顺利完成学业。
5、改善案主所处学习环境。改善农村教育的硬件设施,同时大力整顿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综合水平,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6、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大力宣传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呼吁政府从人、财、物各方面给农村教育以大力支持。
7、 结案。与案主进行会谈,比较案主接受服务前和接受服务后的情况,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则可进入结案阶段。
8、 跟踪服务。工作者通过观察案主日常生活和工作,及其周围人的反馈等方式了解案主目前情况,以判定案主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如没解决,则考虑采用另外适合案主的办法解决其问题。如问题真得到解决,则可真正结案。
四、总结
从根本上说,之所以会出现“少年失学”现象,还是因为“城乡差距”。城市的繁华和精彩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于是,中国出现了独具特色的“打工潮”现象。年龄稍大的农村人是因为年幼或年轻时没有学习的机会,现在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外出务工。可现在相当一部初中没毕业的学生,放弃学业外出务工,他们并不是因为经济贫困而辍学,而是受外界因素干扰自愿放弃学业。但现实是残酷的,在现代知识型社会里,没有技能和学历的人只能做一些“低贱”的体力工作,而且各方面都没有保障。笔者认为,国家应重视“少年失学”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否则,不仅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发展,而且回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整个知识水平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会诱发其他社会问题。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青少年问题不仅是现在的问题,很有可能成为将来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莉娅《个案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陆士桢,王王月 《青少年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青少年与节约型社会作文09-08
青少年维权案例10-15
少年宫舞蹈创新案例11-18
卖木雕的少年分析课例08-04
青少年常见问题原因分析08-25
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08-07
对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10-22
青少年科普工作计划07-10
新时代好少年工作总结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