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2024-07-23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共11篇)

1.《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一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由全体学生背诵《湘夫人》导入新课。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介绍作者。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 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 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 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 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 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 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 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 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 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 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 [来源:学科网ZXXK] 三、补充时代背景。 [来源:学§科§网]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来源:学科网ZXXK] 四、鉴赏诗歌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1.诵读此诗,结合注释,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并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 情。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2. 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 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 有什 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来源:学科网]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 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 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3.背诵并默写本诗。 五.作业 背诵李白的《行路难》 [来源:学科网]

2.《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二

《拟行路难》是南朝文学家鲍照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一组诗歌,共十八首,内容并非一事,但在思想情感上常常表现悲愤不平之情,在艺术风格上比较一致,具有“文甚遒丽”的特点,亦即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在七言诗方面对唐代的作家特别是李白颇有影响。高中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中选取的是其中第四首(泻水置平地)。课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进入分析鉴赏的环节,围绕单元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鉴赏方法的领悟和落实,以问题的形式采取比较鉴赏的方法设计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构,突出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在交流讨论及反馈点拨中实现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更高的目标是课堂氛围的热烈和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与高质量。应该说,这节课的设计,从整体上遵循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沿着课前的设计思路对学生加以引导,也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课上第一个同学的展示发言就打乱了我所有的课前设计、教学步骤和鉴赏期待。在我的教学预设中,古诗词鉴赏朗读成诵环节之后,一定是设置围绕教学目标的问题情境,问题设计一般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目的是使学生不要产生畏难心理,渐入佳境。可是恰恰就是我认为非常简单、不会也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学生出现了答非所问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形:

师:初中同学们已经学过李白的《行路难》,我们这节课一起鉴赏鲍照的《拟行路难》。“拟”是仿照的意思,《行路难》是乐府旧曲,请用所学知识,结合课前预习,“以意逆志”揣测一下,“行路难”一类的诗将抒发怎样的思想情感?

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这是课堂上第一个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高中生主动回答问题是难能可贵的,然而面对这样一种回答结果,我感到格外不是滋味。从初中到高中,我们一直践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可事实是太多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不能准确掌握,“全面”从何谈起?“提高”如何落实?我们该怎么办?一瞬间,我想过要严厉批评,因为问题如此简单,何况注释有明确的说明;但是当我注目眼前这个学生时,他是那样地阳光,那样地真诚,微笑着仿佛在期待老师对他的肯定甚至嘉奖。此时此刻,我有些于心不忍了,我心里产生从未有过的耐心与好奇,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肯定地回答,根据是什么。

在全班同学的哄闹声中,我走近他,微笑着问道:“为什么呢?能不能举出具体的诗句加以说明?”学生脱口而答:“能,李白《行路难》诗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可以说明。”

是啊,谁又能说不是呢?前两天自己在给期考同学写寄语不就信手拈来,写的正是这两句话吗?李白浪漫的诗情,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通过这两句诗表现得淋漓尽致。青春年少,如花岁月,风华正茂,充满理想的学生们又怎能不记得这样的名句,怎能不被这种勃发向上的情感所感染而铭记于心呢?他们没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受,更没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经历,一旦问题的情境触动内心的记忆,他们的思维永远会倾向美好的记忆。此刻,我释然了,瞬间我做了个决定,我不知道这节课会上成什么样,但不管怎样,我要把这节课交给这个积极真诚的学生,让他尽情地展示,享受属于他的“积极向上”带给他的课堂美好。于是有了下边的问答:

师:李白的“积极向上,充满自信”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在哪里?你能结合《行路难》的具体诗句谈谈看法吗?

生:李白的乐观自信特别难能可贵,因为这首诗大量的诗句是写他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艰难和心中充满的不平之情。在遭遇挫折时依然不失去向上的追求和信心,尤其了不起。

此时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们的谈话仍在继续:

师:慷慨不平的愤激之情在鲍照的《拟行路难》中有没有体现?能再结合具体诗句谈谈吗?

生:最后一句“吞声踟躅不敢言”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感。

师:《拟行路难》中有没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为什么?如果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老师,我明白了,鲍照与李白生活的时代不同,两人的性格也不同,所以在诗中有不同的情感。

学生对大唐盛世印象深刻,但对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了解甚少,我作了简要的介绍,我们的交流还没有停止,因为问题还没有解决。

师:两首诗的感情主旋律是什么?假如让你选取一个乐府旧曲来表达这种情感,你会选取《行路难》吗?有什么启发?

生(恍然大悟):《行路难》乐府旧曲的题目启示我们,诗歌的内容一定与人生道路的艰难忧患有关,寄寓的情感也应多半是悲愤不平之情。

师:诗人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呢?

生:鲍照通过比兴、反问的手法,而李白主要通过用典、夸张的手法来表达。

至此,看似是与一个同学的交流,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两首诗的比较鉴赏在不经意之间已经完成,单元教学要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就在解决这样一个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时得以落实。

我满意地点点头,学生带着一种满足、欣慰和收获感落座。

我忽然想到一位老校长曾语重心长讲过的一句话:“教师要让学生回答问题,一定是让学生满心欢喜地站起来,还要让学生很有尊严地坐下去。”我感触颇深。这节课学生的参与率一定达不到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要求,也没有可推广的教学模式,甚至没有小组交流讨论,但却不失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创新。当我们在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刻板地定义教学模式时,创新已远离课堂,远离教学。

真正课堂教学的创新应该首先是对学生个体生命意义的尊重。因为生命之树常青,而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的最富有灵性的智慧的火花,它至真至纯至美,我们必须用一颗爱心去捕捉它,用心灵去呵护它,因为它可能在瞬间闪现,也许还粗浅,但却如此灿烂,如此可贵。

其次,课堂教学的创新应该在教学的生成中。课堂教学有模式,却不能唯模式。有人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精彩在于不同一般,在于不同过往,在于发现创新。因为课堂教学一旦预设化进而模式化,它又会成为一种新的传统,束缚教师进而束缚学生。在教学模式预设上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有“教”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思维千差万别,面对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不可能一致,那么课堂教学就不能唯模式是从。在预设的环节捕捉生成的细节,方显教学的智慧和创新的真谛。在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灵活思维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创新的活力,创新在生成中实现,又在生成中升华。

第三,课堂教学的创新应该立足于“以学定教”。就古诗文鉴赏而言,易中天“品三国”式的风格,固然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在现阶段高考制度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恐怕还必须采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方法,从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开始,相机引导;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就不能单求讲解的精彩准确到位,更要着眼于阅读语感及思维的培养,更在意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是否能够充分暴露,教师是否能够及时了解、善于捕捉并巧妙地化解。当我们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来决定、设计、提高时,创新的课堂也相伴而生,在某种意义上,创新就意味着一种改进,一种完善,一种优化,一种发展。这样的创新是水到渠成的,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哗众取宠,因为“以学定教”时,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教师的“教”与其说是“教”,不如说是一种交流、帮助、引导,由学生暴露的问题起,直击学生的思维,直入学生的心扉,这样的课堂既紧张又充满挑战,既严肃又活泼生动,既有可感的收获又有生命的质感,既有预设的艺术又有生成的精彩,是丰满充实的又是彰显生命张力的。

3.《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三

布白重要,书法如此,建筑如此,艺术上更是如此。

宗白华指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他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留白,使得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物理绝缘,自成境界。

朱光潜也说:“美是孤立绝缘的艺术形象。”

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这样一首擅长空灵的艺术佳品,一首布白适当的诗歌明珠。

诗是这样的: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其区别于其他学科,是以比喻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本诗当然也是如此。起笔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很明显,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水”流的长远,是由“水”的多少决定的;是平坦无阻还是一路颠簸?这是本体。至于喻体即比喻人生的什么,作者并没有说明,而是采取了“布白”的方式,给读着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当读者在欣赏、吟咏这首诗的时候,结合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探究作者的生平和命运,进行作品的二次生成,自然就能理解。当读者结合鲍照的经历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明确感受到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出身门第高低贵贱不同的人,“水”的命运就是“人”的命运,“地势”高的“水”走的远,“地势”低的“水”走得近,就好比“门第”高的“人”爬上高位,“门第”低的“人”沉沦下僚,“出身”贵的人走得顺,出身“贱”的人命运坎坷,并由此看出当时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导致的悲愤抑郁心情。正因为曲笔的使用,“布白”的运用,寄激情于平淡,才给读着留下思考的空间,否则,就会显得直白,对诗味造成伤害。

接下来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灵深处。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高声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自己,“举杯”“断绝”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之歌声。这里诗人有意“布白”,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而是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以及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本想吐露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和石头,不可能没有感情,比较而言,诗人的心性比一般普通人更为敏感。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没有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怒,已极度膨胀,随时都有可能“井喷”。必须尽情宣泄,必须放声歌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宣泄,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反动的门阀制度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的地步了。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沉郁不舒,这正是“布白”之功。

这首诗托物寓意,欲言又止,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来说,本诗迂曲婉转,虚实结合。“布白”的存在,使得本诗充满艺术的张力。

难怪清代沈德潜评价本诗说:“妙在不曾说破。”

4.《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四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文题解读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颂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三、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1.播放伴奏,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

四、诗歌鉴赏

1.师问: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师问: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3.师问: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师问: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5.师问:诗人为什么是无奈和痛苦的?

明确:结合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回答。

(1)作者情况:;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五、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拓展: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5.《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五

(三)《拟行路难》《蜀相》《书愤》

一、基础知识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酌酒()踯躅()珍馐()投箸()歧路()......鲍照()祠堂()伺机()衰鬓()济沧海()......千载难逢().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断绝 踯躅 安能行叹复坐愁 .....频烦 开济 空自许 ..... 名世 伯仲 ....

二、思考探究

《拟行路难》

1、诗人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诗人的感情基调会是这样的呢?

3、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4、第三四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5、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6、第七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7、第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三、拓展练习:

拟行路难(其十四)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手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1、简述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2、赏析“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两句。

《蜀相》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和“空”用的好,好在哪里?

2、找找下列诗句的诗眼 ①“ 山青花欲燃”,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3、咏怀古迹(其五)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思考:将《蜀相》与本诗相比较,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书愤》

《书愤》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分析一下。

《拟行路难》《蜀相》《书愤》导学案答案

二、1、深沉、伤感

2、诗人满腹才华,而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诗人愤愤不平。

3、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4、“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5、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6、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7、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

三、《拟行路难》

1、此诗写一个出征在外的老兵,反映其遭遇,抒发其情感,从而揭露了战乱给平民百姓造成的沉重灾难。

2、诗人先以“窅窅”二字形容老兵的故乡与老兵从军所到之处相距遥远,突出一个“远”字,又以“日夜隔”三字突出一个隔字,一方面表明老兵与故乡的离别时间之久,另一方面暗示老兵对故乡的思念时间之久;再以“河关”二字比喻路途阻隔,续写一个隔字,突出一个难字,而“音尘断绝”四字则写足了老兵日夜思念故乡的原因。这两句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蜀相》

1、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2、①燃 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动词 ②直、圆 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形容词 ③ 一 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炼数量词 ④尽 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⑤“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词类活用

《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既是对诸葛亮未竟事业的叹惋,也是对诗人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触。

《咏怀古迹(其五)》侧重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书愤》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6.拟行路难教案 篇六

知识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想,谈一谈自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和感受。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2、提出课题,坦陈本诗难学,但必须知难而上。

本诗是一首成人诗,同学们可能难以感受。

3、提出问题: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明确:

1、读懂大意;

2、知人论诗;

3、领悟情感;

4、赏析技巧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

-补充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②领悟诗歌主旨:

问题导入: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五、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布置作业,齐背课文,下课

作业:谈一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抨击

悲愤

无奈

《蜀相》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古体诗:古诗、乐府诗

古典诗歌

绝句(四句)

近体诗(格律诗)

律诗(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形成于唐朝,分国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在格律上比古体诗严格许多。

首先,从音韵的方面看:律诗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偶句(二、四、六、八句)都押韵。

其次,从对仗方面看:首联、尾联可能不以对仗,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风庸颥,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功盖三分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君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当然都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三、指名朗读,教者指导

有哪位同学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生读,教师读

四、分析诗歌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伤、叹惋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联吴抗曹,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3、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二)、分析首联、颔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就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这种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柏森森”: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互文见义,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却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诗人面对丞相祠堂的无限春色,感受到的是凄清冷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时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

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五、课堂总结: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

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7.2《拟行路难》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背诵鲍照《拟行路难》、李白《行路难》。

2、搜集了解鲍照、李白的生平以及与所选诗歌相关的时代背景。

3、学习《拟行路难》中比喻手法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主旨的把握,体味魏晋门阀制度下文人的压抑与愤懑之情。【重点难点】

重点:

1、背诵《拟行路难》。

2、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情感。

2、分析文中比喻手法的作用。【预习指导】 预习方法:

1、自主朗读《拟行路难》、《行路难》。

2、读题目。理解题目对诗歌内容的提示作用。

3、读作者。结合搜集到的作者生平经历和思想特点,学会“知人论世”。

4、读全诗。读准字音,解释重点词的意思,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经历,理解诗歌中诗人抒发的情感。【知识链接】

1、鲍照,字(明远),东海人,出身微贱,生活在东晋末年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只做过几任小官。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其诗风雄健奔放。鲍照的诗以(乐府诗)最有特色,其中以(《拟行路难》十八首)(《行路难》本来是由来久远的乐府旧题,有“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传诵最广。他的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诗集(《鲍参军集》)。

2、我所了解的鲍照(李白)与他生活的时代。【预习评价】

1、自主诵读各诗,给加点字注音。鲍照()酌酒()踯躅()金樽()珍馐()投箸()冰塞川()歧路().........济沧海()

2、词语释义。(1)泻水置平地: .(2)举杯断绝: ..(3)吞声踯躅: ....(4)直挂云帆济沧海: .【合作探究】

齐读李白《行路难》、鲍照《拟行路难》,完成下列问题。

1、李白《行路难》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既表达了诗人在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中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2、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阐述鲍照《拟行路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诗人对门阀制度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

3、《拟行路难》前两句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诗的前两句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比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引出了后文因郁郁不得志而坐立不安,浊酒自宽,长歌当哭的愁情。

4、找出《拟行路难》中两个反问句,说说它们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情感变化的。

答案:安能行叹复坐愁,表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句中蕴含着不平之气。

心非木石岂无感,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消愁,情感上是愁更愁。到此句,情感达到高潮。【问题拓展】

1、自读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说说诗人为什么而“忧”?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他的“忧思”的?

8.拟行路难教学设计 篇八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2.过程与方法:(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教学重点】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教学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想,谈一谈自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和感受。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二、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乐府解题》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每因酒酣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

三、读懂大意 1.学生自读。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补充:行叹复坐愁——行时叹息坐时愁。)3.学生齐读。

4.明确大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5.根据大意试背诵。

四、整体感知

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结合诗句,赏析作者在诗中如何表现“愁”的。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1 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五、合作研讨

1.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诗篇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泻水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这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人间社会的某种哲理。

“起兴”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1)社会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之一。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 2 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含有反讽的语气,作者越是说人生有命是正常的,越能显示这一现实的荒唐。越是平静地说“安能行叹复坐愁”,就越是透露出精神上无可解脱的痛苦,让我们感受到一颗被压抑的心灵。

4.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5.第七、八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6.小结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7.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六、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情感 语言风格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明确】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2.积累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备用)3.古往今来,有很多诗都言愁,言愁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但所言之愁又有何不同?请举例说一说。

(1)思家思乡之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相思之愁: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忧国亡国之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七、作业布置: 1.背诵《拟行路难》。

2.《导与练》相关部分的练习作业。

【教学反思】这首诗是一首比较短小的诗,在阅读上并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对于鲍照这首诗的深层思想内涵和所涉及到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的问题,学生还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将这首诗的教学侧重在挖掘诗人难以言说的思想情感上。并配合课文后面给出的李白的《行路难》做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深刻的理解鲍照的思想情感。

9.拟行路难课用.DOC 篇九

鲍照

学习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2、提出问题: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明确:1)、读懂大意;2)、知人论诗;3)、领悟情感;4)、赏析技巧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补充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②领悟诗歌主旨:

问题导入: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五、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写一篇杂谈。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10.高二语文下册《拟行路难》说课稿 篇十

过程与方法:

(1) 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度展开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从“以意逆志”角度分析诗人内心的愁闷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

(3) 从“知人论世”角度分析诗人悲愤苦闷的根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

(1) 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2) 激发学生对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敬仰。

其中,教学重点为:(1)把握诗歌主旨,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分析“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3)诗人形象分析。教学难点为:(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2)比兴手法的理解。

教法学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环节,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为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问题法。问题的科学设计不仅能突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还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乐趣和好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既强调教师给予足够的课堂空间给学生,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它既是一种教法,又是一种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诗歌,弄清诗歌大意,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诗歌朗诵过程中,先由学生代表尝试读,再由学生点评朗读效果,教师引导点评角度,最后由教师总结阅读技巧,整个过程强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探究诗人“愁”的根源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社会背景和诗人生平深入探讨诗人“怀才不遇”的具体性和社会根源。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倡导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路人,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杜甫和李白对鲍照的赞美导入,从感性上给学生树立鲍照的高大形象,让学生敬仰、钦佩诗人,为后面分析诗人的不幸遭遇作铺垫,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对诗人内心愁闷的理解和对其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

(二)诗题解读与预习答疑:乐府诗。“行叹复坐愁”互文;“歌”,歌咏,吟咏。

(三)诵读诗歌(重点)

学生集体自由读—教师提要求:情感,语速,语调。

学生代表尝试读—学生点评,教师引导,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情感、语速、语调的教学目标。

教师配乐示范读—教师示范,带领学生逐句模仿读。

学生代表示范读—检查模仿效果,学生示范。

学生集体齐读—进步把握情感,揣摩语速语调。

(四)分析情感:

1. 承接朗读的情感,提问学生:诗歌中那个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从而引出诗眼“愁”?

2. 接着提问: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愁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归纳出通过外部的动作行为来表现内心的愁闷的写法,引导学生找出《拟行路难》表现诗人内心的动词。

3. 学生分四个小组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些动词所在的诗句,师生合作,通过比较辨别,得出最好的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诗人“愁”的.层次感。

以上问题,既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又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诗歌语言的能力,强调师生的合作学习,注意从“以意逆志”角度鉴赏诗歌。

4. 提问:诗人“愁”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从“知人论世”角度鉴赏诗歌。

5. 提问:诗人对造成自己不幸人生的根源有没有清醒的认识?有。

6.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学生容易答出“命”,很难答到第一二句。教师引导:“命”是直接道出,第一二句直接道出。先分析一二句,再分析“命”。

7. 提问:第一二句明明是写的水呀?怎么会是愁的根源呢?该怎样理解?教师引导:此处用的是一种表现手法。学生容易答出“比喻”,教师补充“起兴”,综合起来即“比兴”。

8.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对“命”的态度:知命认命 抗命 认命

这个问题的设计,注重文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挖掘出文本的深度。

9. 教师小结: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泻水兴愁”含蓄地道出了“愁”的根源,“行坐叹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愁绪在不断流动,不断加深,当诗人情不能自已时,他发出了生命中的最强有力的呐喊:“心非木石岂无感?”可最终,也只能吞声踯躅,不敢言愁。在“愁”的背后是诗人对不公平的命运的抗争,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学完诗歌,我想,在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鲍照。

10. 诗人形象分析:让大家在纸上写,教师引导学生从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来展开。教师朗读习作,然后点评。本环节调动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了分析诗人形象的教学目标。

11. 背诵诗歌:个人背—分组背—集体背

12. 作业:搜集“愁”的诗句。

七、教学板书

板书分为正板和副板。正板的设计围绕两个字:“愁”“命”。“愁”分为:泻水兴愁 行叹坐愁 酌酒消愁 悲歌断愁 吞声咽愁。“命”分为:知命 认命 抗命 认命。

11.《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篇十一

一、《拟行路难》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第五六句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1)社会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3、诗歌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二、《蜀相》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这几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明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诗的主要意象是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和“英雄”的人物形象。(这几句诗里写了与诸葛亮有关的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几件事。)“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前两句包含了诗人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后两句包含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2、诗歌的颔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③、“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④、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提示: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

3、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三、《书愤》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这是用典,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作此诗时,陆游已是61岁的老人。此时他已罢官6年,只挂着一个空职蛰居故乡。直到作此诗,才因任权知军州事(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物)而被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2、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诗中哪两个字用得精妙传神?试分析。

明确: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主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拟行路难》、《蜀相》、《书愤》三首诗自主赏析问题:

一、《拟行路难》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

3、诗歌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蜀相》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这几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2、诗歌的颔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

3、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三、《书愤》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2、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诗中哪两个字用得精妙传神?试分析。

上一篇:2017年旅游文化科技体验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电网建设安全履职报告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