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

2024-06-25

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精选12篇)

1.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 篇一

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总结

活动主题:尊老爱幼孝为先

活动背景:受当今物质社会的冲击,现代人的价值观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党和国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学校也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活动目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肩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了加强对自身的思想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广大学生在公益劳动中受到了教育 , 了解了社会、感受社会温暖,特地参与此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时间:2014年4月4日 活动地点:乡敬老院

参加人员:郭艳秋、曲宇航、徐春海、马英慧、吕宝罡 学校器乐社团、舞蹈社团、琵琶社团的部分学生。活动过程:

全体学生在学校十几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敬老院进行慰问。学校买了水果、糕点等慰问品,学生们也自发从家里带来了水果和食品。学生们心情都很激动。一进敬老院的大门我们的学生干部及同学就受到了院长和老人们的热烈欢迎。大家没有一丝懈怠随即各就各位,展开服务活动。有的负责擦窗户、护栏、有的打扫走廊、房间通道和庭院干的个个汗流浃背。有的学生负责陪伴老人聊天 听他们讲讲故事,聊聊过去和现在,老人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同时学生们也向老人们表演了我们自己的节目,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整个敬老院里洋溢着欢笑,涌动着暖流。就这样,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当我们向老人们挥手告别就这样,老人们拉着我们的手,把我们送到了门口,并嘱咐我们有空多过来坐我们不舍的离开了敬老院。虽然我们简单的几句的问候并不能给老人带来什么,直到我看见拍的相片才发现,我们的话带给老人莫大的欢乐,这时我才知道他们并不需要太多,他们需要的只是陪伴,如果我们社会能给予他们的多一点关注,他们就会感到满足。多找点时间,和你身边的老人多相处一会,多给予他们一些快乐。

活动效果:

我们这次活动不仅发扬了雷锋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干部及同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了团结和协作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心。这天,我们过得异常开心,老人们比我们更开心,他们终于可以打开话匣子,向他人诉说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我们身上,希望我们帮他们实现。虽然我们所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事,可是我们让老人们都痛痛快快的开心了一回,与此同时,我们深深了解到: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雷锋活动,及时关心社会上那部分需要关心的人,需要照顾的人,让他们明白有人关心他们。发挥我们的一份力量。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将这项活动长期开展下去,每时每刻,直至永远。

三十里堡第二中心小学

2014年4月7日

2.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 篇二

综合实践教育作为国家课程, 城区中小学校均难以开设此类课程。现有芦淞、天元等区级基地, 规模太小, 远不能满足城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的需要。因此急需建设市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1 总体规划设计

1.1 基地概况

基地拟用株洲市实验学校场址和胜利村农村集体土地。规划总用地面积162116.84m2 (约243.18亩) 。用地现状主要为农田、菜地、林地、坑塘水面、荒草地及农村居民点。场内环境优美, 有林木山体、池塘水库, 适宜本项目的建设。

1.2 建设内容

根据教育部明确要求, 作为综合实践基地, 项目设施应包括:室内综合实践区、室外劳动实践区、综合训练区、生活区等基本功能区, 有可容纳学生集中食宿, 开展学工、学农、学军、生命安全教育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场所。

1.3 设计构思

本项目构思的重点为“记忆与重构”、“利用与传承”。通过对原有建设及场地的利用与改造, 环境要素的延生与重塑, 使该综合实践基地成为户外教学的典范。

它不仅是满足青少年开展社会生活、农林劳动、工艺技术、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同时是开展生命安全、国防安全、防震减灾等主题教育;承担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查、学分认定及教师培训等工作的场所。

1.4 规划结构

株洲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将按照“一场”、“一厅”、“两园”、“五馆”的构架和思路, 构建8大课程体系, 实现“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三大主题, 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 体现“‘两型’理念、‘三育’理念、认同理念、集群理念”四大办学理念 (见图1) 。

1.5 平面布局

采用“重构”与“传承”的设计手法, 对该项目的环境、空间、文化进行整合, 尽可能的保护场地原生环境与机理, 做到人、景、建筑、文化和谐 (见图2~3) 。

(1) 主入口区域是整个项目重点建设区域。总体布局重构校园轴线, 入口为求索广场。沿轴线往北延伸为改造的台阶, 台阶两侧布置阶梯式树阵, 不仅丰富了轴线两侧的景观, 还能在视线上遮挡周边用地不良的视觉效果。拾阶而上, 布置创新广场, 广场两侧对称布置综合楼和科技体验馆, 并通过连廊将两主体建筑相连, 增强办公区与教学区的联系。沿轴线再往上为改造的风雨操场和视觉焦点多功能馆。在科技馆的南侧, 结合场地布置特色馆, 打破传统的教学课程, 增加手工课程的趣味性。

(2) 风雨操场南侧片区为生活后勤区。该片区尊重原有地形机理, 由上往下依次布置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建筑, 形成特色的台地建筑群。

(3) 风雨操场以北的冲沟, 场地平缓, 结合现有的小水塘, 布置交通安全等专题教育区。

2 建筑单体及空间设计

2.1 合理的建筑设计

2.1.1 生存与科技馆

生存与科技馆是整个项目中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考虑到与室外部分的体验与实践区配合, 生存与科技馆分为两部分: (1) 布置在学校的主入口, 对学校的轴线关系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 主要布置的是科技体验馆的功能。 (2) 紧邻国防教育与军事体验区, 在室外体验教学的同时可以就近进行室内分析和总结, 便于室内室外课程的有机结合, 主要布置的是生存体验馆的功能。

科技体验馆共有4层, 首层局部架空, 在阴雨天气为学生能够提供一个小型的活动场所。同时架空层的设置, 将该局部地区场地南北的空间联系起来, 形成丰富的室内室外空间。建筑内部采用内走廊形式, 走廊宽度为2.7m, 专用教室与办公用房分居走廊两边, 既相对独立又方便教师的就近休息与授课。在建筑中间部位, 局部敞开形成开敞的活动空间, 为学生提供一个课间休息活动的地方, 有利于身心发展。

2.1.2 多功能馆

多功能馆位于场地制高点位置, 与科技馆和生存体验馆共同形成一条主轴线, 正好成为建筑序高潮。建筑整合报告厅、风雨操场、室内音乐厅等多种功能, 综合性较强, 是学生主要的室内集会活动场地。由于功能的需要, 建筑较高, 设计师巧妙的利用地形的高差, 将建筑设计成半地下式, 有效的使得建筑视觉效果大气恢弘, 又与整体建筑组团协调统一。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南侧, 设计一个大台阶进入一层风雨操场, 正中位置布置一个室内篮球场, 同时作为学生集会活动场地, 两侧设置器械室, 更衣室等辅助功能用房, 正对大门设计观众看台, 功能流线清晰。主入口两侧设计台阶下负一层进入游泳馆, 游泳馆左侧为专业教室, 右侧为辅助用房, 左右各设计一个楼梯与一层风雨操场联系。

2.2 明快现代的建筑形体

实践教育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其建筑形象应该是亲切、明快、具有时代特征的, 建筑方案在形体上富有变化, 通过虚与实、开敞与封闭的变化, 给人活泼、和谐之感。建筑立面以黑白灰为主, 屋顶点缀玻璃和构架, 营造出建筑的现代感。

3 环境设计

本项目景观设计形成“一廊、三区, 多节点”的结构。

一廊:结合园区的空间发展轴和道路, 布置株洲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与瓜果长廊, 形成园区的景观生态长廊。

三区:桃李满园、曲水映华、花木怡情。

桃李满园: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通过求索广场、创新广场、风雨广场、畔学林、丹桂园等景点的塑造, 寓意园区学生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心态, 也是校园的文化亮点。

曲水映华:以山为景、以水为镜, 并通过水石清华、宿水餐风、山水涧等景点的塑造, 打造充满趣味, 山、水、建筑、人融为一体的场所。

4 人性化的安全设计

建筑设计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 满足学生使用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

学生宿舍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 在其临墙离地高0.40m处宜设灯光照明。电源开关应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 建筑的临空栏杆保证横推力满足要求, 同时注重可踏面的高度, 保证防止学生攀爬发生坠落事件。

5 结语

3.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简单来讲,就是真真正正落实“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这门课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自2001年秋季进入实验探索以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仍然面临如何实现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问题。由于已有研究更多偏重于对课程实施的个别或局部问题的研究,而对问题的本质及课程基本理论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因此文中,笔者论述了素质教育视野下综合实践基地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活动课题的确定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课题要尽可能由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自主提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项目要贴近社区和社会现实,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或项目要克服以往那种以“课文”的形式呈现的方式,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活动项目。不少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项目的选择和确定,应克服单一的从书本到书本、从文字资料到文字资料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做纯文化研究性的项目,但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自然或社会现实,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深化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如果没有相配套的课程资源,学生的活动就可能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没有了活动,课程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价值。作为一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实践的学科,仅仅依靠文本与课堂无法满足其特有的属性。它所呈现的主体性、生成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太质特征要求我们在目前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建设良好的基地,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丰富学生的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整体认识。参加基地活动,学生从书本和课堂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社会,走近了生活,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生长的空间,也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才干,更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

3能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基地活动的开展所带动起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改变了教师的地位,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基地资源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挑战,学生高涨的求知渴望让“权威,,汗颜。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学习伙伴。面对鲜活的课程,教师的课程意识在增强,他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指导、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来探索、研究和实践,并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服务。课程实施过程的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等特点,也促使学校改变以往的管理、评价方法,构建新的教育活动。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地满足了学生活动需要,为课程提供了服务。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激活了基地建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教育和社会的双赢。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而且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它的建立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既保证了教师的“量”又保证了活动的“质”。在这种模式下,专职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师以团队的形式出现,专业的课题研究小组,专业的课程开发小组,使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研究的机会增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氛围,真正做到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

参考文献:

[1] 殷世东,龚宝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归:身心和谐发展[J]. 中国教育学刊,2008(08)

4.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 篇四

德育实践是全国少工委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要求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活动。我校确定了以劳动实践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实验课题,集思广益,运筹规划,精心实施,不断调整,先后组织了“劳动最光荣”、“练就一双勤巧的双手”、“我为基地添光彩”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以劳辅德--基地建设新观念

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我们现在提倡的劳动实践教育,正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全面发展,具有新型素质的新一代人的有效途径。

少先队劳动实践活动要能真正达到搞活搞实,做到“人人有岗位,处处有实践”的奋斗目标,着眼未来,拓宽领域,占领阵地,必须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劳动实践活动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协调各方面力量,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得使。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劳动实践深入人心,人人关心劳动实践,认识劳动实践的重大意义。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校老师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小学德育纲要》的部分内容,懂得了劳动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明确了劳动实践的“劳”不是单纯的“劳”,而是通过“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劳辅德,以劳促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劳动实践就像弹钢琴一样,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为了动员广大家长关心支持学校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为“家庭劳动岗”的成功实施作好思想上准备,我们给家长发了《告家长书》,宣传劳动实践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注重劳动实践对队员自身行为习惯和规范的培养,培养队员的劳动意识,树立劳动观念,引导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教育队员明白“除了阳光和空气,一切都要通过劳动去获得”。二、三位一体--基地建设新格局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依托,否则是难以持久的,我校基地建设的思路是以学校为圆心,以家庭为半径,形成牢固的基地圈,在此基础上,放眼圈外世界,开辟发展社会基地,向圈外辐射,形成开放型、多功能、综合型的基地网络。

一是在家庭体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言而喻,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为着共同的育人目标,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责任。现代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所有人的心肝宝贝,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缺乏自理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家庭实际情况,在家庭中开展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体验活动。低年级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中年级以“父母的事情帮着做,争做父母的小帮手”;高年级以“家里的事情抢着做,体验父母的辛苦”为主体的体验活动。通过家庭体验,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与家人交流沟通,更加热爱生活,孝敬父母,自强自立,营造了浓浓家庭氛围。

二是在校内活动中体验。四月“民族精神,我们传承”的清明节;五月“我运动我快乐”的体育节;六月“精彩不断大舞台”的艺术节;十一月“魅力无限”的英语节。这些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策划和实施的,参与面达到100%。同时学校还组建了管乐、美术、舞蹈、田径、球类等23个兴趣小组,学生参与面达到90%以上。学校的“银河广播台”电视台,开设了《旋转小舞台》、《心灵之窗》、《科学实践岛》等栏目,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收、转、编、播、摄、录为一体的系列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上电视和播音展示才艺的舞台,精彩纷呈的节目令人耳目一新,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三是在岗位中体验。一是发挥校园优势,立足校内建基地,我们充分挖掘校园劳动实践资源,先后建立了“银河广播台”、“劳动实践第二课堂”、“红领巾卫生区”、育林园这样,队员在校内就有了多处劳动的固定场所。

学校少先队开展了“红领巾体验岗”活动。给每个队员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有充分体验的机会。于是学校出现了“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礼仪标兵”等近20多个岗位。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这些岗位由队员竞争上岗,根据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奉献,为集体着想。例如红领巾卫生监督员,对环境卫生进行实行自主管理、评价,并及时反馈,针对个别少先队员环保意识不高,在队员中开展“弯弯腰,清洁校园”活动,涌现一批“环保小卫士”、“环保中队”,全校队员受到熏陶,纷纷拾起身边的垃圾。队员自主设岗、选岗,用心扮演自己的角色,体验角色的魅力。在体验教育面前,任何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

四是在社会活动中体验。建立社会教育活动基地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载体。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组成了警、工、街共建共育的网络,完善了社会实践网、校外帮教网。与邻近社区共同开展了“我是社区小雷锋”、“给墙壁洗脸”、“给社区美容”等活动。学生们深入社区进行《公民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协助社区清洁工清理垃圾、擦洗公共设施、清除小广告 到文化广场进行普通话宣传、为残疾人募捐等,一支支文明宣传小队、绿化环保小队、利民服务小队及各种兴趣小队活跃在市区的四面八方。在清明节、教师节、儿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大型的主题队会,举办手抄报、板报评比,诗朗诵、演讲比赛,看电影周等活动。学校还组建了80人管乐队,在农场大型活动进行上演奏。通过社会体验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发展学生个性品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5.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介绍 篇五

——利用闲置校舍改建 苍南实践基地建设有新招

核心提示

2008年起,苍南利用撤并后的农村学校,改建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仅用3年时间,建成3个实践基地;总规模从原有的50多亩,发展到200多亩;活动课程从8项,增加到26项,接待学生达60000多人次。在“十二五”的新起跑点上,苍南将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建设实践基地,全力推进苍南教育在新的历史坐标点上实现跨越发展。

3年建3个实践基地

随着新课改深入,如何更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这便摆在了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问题。2008年6月,苍南县教育局向县政府提出创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想法,县政府同意将撤并后的闲置校产改建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2008年,将云岩中学、云岩小学改建为苍南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2009年,将挺南小学改建为学生环保教育基地;2010年,将信智学校改建为山海文化教育基地。苍南实践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加大基地建设,改建一个,成功一个,把实践基地做大做强,到2015年,在各学区力争改建一个实践基地。”苍南县教育局局长梁峰介绍说,苍南县政府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专项经费,确保实践基地成功建设。2011年,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实施教育双十大项目工程的文件精神,在十二五期间,苍南将分步建设,在每个学区利用撤并后学校闲置校产改建一个实践基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独特模式打造实践基地

苍南实践基地建设可以说是“短平快”,3年改建3个实践基地。是什么使苍南能这么快建成实践基地?实践基地负责人陈孝顺给我们道出其中的奥秘。首先是政府的高度重视。苍南是省级欠发达县,但政府加大投入,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强力保障。创建以来,县财政投入改造资金250万元,改善实践基地设备设施和办学环境。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实践基地

1按成本收费,并统一纳入收支两条线,为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次是部门的全力支持。县教育局大力扶持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确定一位局领导分管实践基地,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审批和人员调配开辟绿色通道。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及时研究解决了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有关资产划拨、经费、人员等重大政策问题,推动实践基地快速向前发展。

“利用撤并后学校改建实践基地,是花小钱,办大事,而且建设周期短,第一个基地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梁峰说。近几年,苍南抓住校网布局调整有利时机,利用撤并后闲置学校,通过新建与改建实践基地,逐渐形成了独具苍南特色的建设模式。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立泉来苍南实践基地调研时说,“苍南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可学,好学,值得在全市推广。”

苍南努力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合作共建,综合发展”的模式。据了解,实践基地与县科协、县农业局、县民政局、县文明办等部门合作开发科普实践、农业实践、避灾实践等活动项目;与国际知名环保组织“绿眼睛”合作,共建学生环保教育分基地;与马站镇“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合作,共建“植物研究基地”;与当地农村合作社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生态种植园区”。

特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

苍南实践基地遵循教育性、弥补性、科技性、趣味性和安全性原则,先后开发拓展训练等16个项实践课程,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夹缬、剪纸、矾塑、贝艺制作等10项地方实践课程,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发展需要,编印了《校外实践在行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课程指南》等系列活动教材。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实践教育论文。课题《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已经结题,获得了2010年温州大学度面向基础教育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县教育局将实践基地列入县新教育研究会理事学校,作为新教育研究阵地之一,把实践基地课程与新教育研究有机结合,取得阶段性成果。

优秀团队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支好的团队是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据介绍,苍南县教育局在人员配置上也有独特的模式。实践基地主任由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副主任直接兼任,岗位、业务熟悉,有创造力,有利于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中层管理人员都是来自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层干部,他们有实践教育和管理经验。从全县选调有一技之长优秀的专业老师,同时也向社会聘请民间艺人作为兼职教师,有利于特色课程的开展。“原来我是小学美术老师,平时特别喜欢手工制作。在原来学校,我还兼任剪纸这门课程。到了实践基地,我不仅教剪纸,还会教塑泡制作、丝网花艺制作等课程。”实践基地董如钰老师说。在实践基地,每个老师都是“一专多能”,他们都会教好几种实践课程。陈孝顺主任说,“我们实践基地的老师都很优秀,来到实践基地,他们主动学习,修满了一门主课程,两门副课程,甚至更多。他们在工作上团结奋进,都可以一个顶

三、顶四。”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培养。苍南县教育局将实践课教师纳入全县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对实践基地新教师做好转岗培训。2010年,举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研修班,对实践教育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并到实践基地进行结对挂职。把实践基地教师培训与中小学教师培训同等待遇,列出专项经费。这几年,实践基地先后选派教师在杭州、南京、重庆等知名实践基地考察学习,大大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苍南出台措施,确保实践基地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可以参加各级各类评比、职称评审,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和农村任教津贴,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实践基地山区行

苍南地域广,目前,实践基地难以满足偏远农村山区学校的实践活动需求。苍南县教育局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提出了开展实践基地山区行活动并下发文件,以流动的形式把科普展品和实践课程送到学校。2010年4月22日,苍南实践基地走进岱岭畲族乡学校,拉开了“实践基

地山区行活动”序幕。岱领学校校长郑德苗说,“实践基地送活动到我们山区学校,可让我们地处偏远农村山区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实践基地活动课程的乐趣。”一年来,实践基地先后到南宋小学等5所学校开展活动。在南宋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围着“会飞的碗”的科技展示区,惊讶地叫起来,“碗飞起来了,太神奇了。”据介绍,苍南实践基地在做好建设的同时,今后将继续深入开展“实践基地山区行”活动,让实践基地能真正惠及全县每一所学校,惠及每一位学生。

6.实践基地教育工作总结 篇六

一、高度重视,做好统筹规划

为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化、制度化、常规化,教体局党委高度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加大投入,改建了基础设施,完善了设备器材,加强了师资配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并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每学期下发实践培训计划,安排城区初一学生轮流到实践基地培训一周。实践基地严格按照课程表和实践规程开展活动,使学生的校外实践从时间、空间、内容、效果上都得到了保障和落实。

二、明确定位,构建课程体系

实践基地的建设,“服务青少年”是宗旨,“实践育人”是核心,“体验教育”是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点,“设置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实践课程”是关键。实践基地在充分利用基地内设施和周边丰富的自然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基地内教育资源为主体,以自然和社会教育资源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实践课程体系,开设了科技活动类、手工制作类、生活技能类、素质拓展类、社会实践类、学农体验类以及晚间活动类共七大类三十多项实践活动项目。根据学生需求精心安排课程,实践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目的,突出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教育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一种技能,感受一段经历,尝试一次创新,体验一回成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探究中感受快乐,在风雨中砥砺意志,在体验中丰富人生。

三、规范管理,提高育人实效

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是规范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市教体局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实践基地的性质、功能以及教体局相关科室、实践基地、参训学校的工作职责,对实践教育活动的师生安全和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对实践基地的机构设置、师资培训、内部管理、经费保障等进行明确规定;将学生校外实践活动落实情况纳入教体局督导评估检查、年度工作考核和学生素质教育评定,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提高了实践基地的使用效率和活动效果,促进了实践基地的健康持续发展。

实践基地根据实际需要,将职能部门划分为课程研发、管理服务、后勤保障、信息宣传和安全保卫五部,建章立制,明确职能,分工协作,先后制定了《培训工作手册》、《参训学校带队干部教师职责》、《实践培训评价办法》、《各科学生评价标准》、《学生一日常规》等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明确培训程序,细化培训职责,以制度规范管理,以细节保障管理,以人性促进管理,从而保证了实践培训有序、有效、有果。

参训学校按照统一要求,精心组织,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实践培训的成效,如二十八中每天五次总结,推广成功,查找不足,及时改进,精益求精,追求实践活动的时效性,将自身量化考核制度与实践基地考核制度紧密结合,实行一日全方位量化考核、公示制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实验学校狠抓内务管理,养成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常抓礼仪教育,培养对双方教师的感恩之心;通济中学领导高度重视,派遣得力干部教师带队,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带队干部教师待遇,学生将优良的校风带进实践基地,主动学雷锋做好事……

实践基地和参训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双方沟通协调。培训前,召开双方的对接会,实践教育基地把培训所需相关材料通过网络发送给参训学校,同时掌握参训学校的学生人数、分班情况,便于提前组织安排。培训过程中,通过开班仪式、协调会和总结表彰会,及时将一周的活动安排和各项要求传达给参训师生,表彰涌现出的先进班级和学生。培训后,通过学生、学校、家长的反馈评价表,及时了解培训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做到“我培训你牵头,我组织你参与,我评价你有责”,从而保证了实践培训有序、有效、有果。

四、提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实践教育基地各项工作的基础。教体局从全市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懂技术、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到实践基地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实践基地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通过网上查阅、参加视频会议、进行交流反思、参与一人两科技能比赛、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等形式进行了一系列校本培训,并先后派遣多名骨干教师到附近农村,向民间艺人请教学习,到青岛、济南、淄博、潍坊、北京等校外教育机构参观取经,完成了教师从学校知识教育向校外实践教育的转型,现在每名教师都能掌握两科以上的专业技能。通过开展读书学习、师德建设月和“四比四看”等活动,倡导“为提高自己读本书,为维护团结尽份力,为基地发展献一策,为实践教学练一手”,使全体教师树立“以德育人、实践育人、激励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五种观念,做到“立志、立德、立行、立人”。进一步提高了干部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实践教育提供了人力支持。

五、强化措施,确保活动安全

安全工作是实践活动的头等大事。实践基地和参训学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强安全工作。

实践基地制定了各项详细的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重要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值班队伍建设,基地内装有报警器械、监控和红外线对射器械,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每次室内外活动前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出活动有实践基地和参训学校共同安排干部教师跟班带队,并配备医药箱,每周由双方指导教师向学生讲解安全知识和安全出口的标志,并组织逃生演练;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保证了实践活动的安全开展。

参训学校按照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培训。每期安排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带队,每个班安排两名带队教师。

带队干部教师课上进教室,帮助组织学生活动;课下在宿舍,协调管理学生生活;户外活动,他们和学生在一起;野外拉练,他们与孩子共跋涉;劳动课程,他们更是以身作则;晚间活动,他们认真组织,热情参与。带队干部教师按照《培训工作手册》、《带队干部教师职责》等制度履行职责。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部分问题,如部分学校存在带队干部教师责任心不强,安全和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学校对活动重视不够、组织不力、管理不到位等。希望各学校规范管理、积极参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充分认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实践基地需要紧紧围绕“贴近和服务青少年”的办学宗旨,进一步强化安全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课程研发,规范课堂教学,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7.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 篇七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教学实习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实习基地中能部分或完全地模拟以后实际工作环境, 对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以及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 由于诸方面的原因, 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本科教学质量实践能力较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力加强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中指出, 普通高等学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 能力来自于实践, 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下大力气巩固现有的校内外各类实习基地, 并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实习基地。建立校内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 更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实习环节的监控, 是实习教学环节的有力保障。

勘查技术与工程 (测井方向) 的同学们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已经完成了测井方法原理以及测井数据处理和综合解释理论和方法的学习, 但是测井地面仪器和井下仪器以及如何进行野外测井数据采集等许多问题, 在先期课程中并未涉及。生产测井实习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同学们以完整的知识, 增加感性认识, 了解野外测井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全过程, 以及测井的标准化作业程序, 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提高专业素质, 并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通过实习, 同学们不但能临摹现场生产第一线实际作业过程, 还能了解目前国内、外测井技术发展水平;通过自己动手, 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信心和发现自己哪方面还存在不足, 同时也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定向收集到宝贵信息。

二、测井生产实习的主要任务

测井生产实习是西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测井方向) 的必修实践课程, 目前主要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在校外的实习基地 (川庆钻探公司重庆测井公司) 集中进行, 由指导教师带队, 以参观学习及专业讲座为主。目前测井生产实习的主要任务有:

参观了解测井地面仪器和井下仪器, 使学生了解现场测井仪器实际操作工艺原理。

测井施工现场布置及测井过程, 电缆测井的标准作业程序 (SOP) 。包括现场施工准备;安装井口设备;仪器组装;资料采集;仪器拆卸;资料验收;拆卸井口设备、装车与交井。

仪器刻度、维护与检修。

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流程, 商用测井解释软件的应用以及测井新技术的发展概况。

射孔工艺及过程知识讲座。

完成实习报告和答辩。

三、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的生产测井实习基地川庆钻探公司重庆测井公司作为全国实力非常强的测井公司, 是集测井信息采集、资料处理分析研究、射孔产品及工艺的研究设计和生产等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 拥有国内外生产的各型测井仪器装备 (MAXIS500, 5700成像测井系统Excell2000, H2530和SKD-3000A等) , 高水平的设备研发机构和解释发展中心。是我们学校非常好的实习基地, 但在当今越来越重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形势下, 目前的实习模式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1) 实习单位的困难

尽管该公司是我校挂牌的生产实习基地, 但企业的生产任务重大, 作业繁忙, 生产实习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条件无法保障。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生产测井实习具有时间集中、学生数量较多的特点, 在安全责任方面也为企业带来诸多不便。

(2) 学生缺乏动手操作训练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将走向测井小队的工作岗位, 实习动手操作是很有必要的。但实习现场涉及到测井仪器的搬运、起吊和装卸等, 在实习的过程中, 必然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 增大安全风险。考虑到生产和人身安全等因素, 因此一般情况来讲实习单位和带队老师都严格要求学生只能听现场师傅或实习老师讲解, 看工人师傅操作 (如仪器绞车、井口设备的安装和拆卸等) 。这种动口不动手、走马观花的方式, 只能让学生看到外观, 无法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详细内容, 得不到专业技能训练, 并且在这种实习方式中,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没有压力和责任感, 缺少积极的主动态度, 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仍然是落不到实处。

(3) 实习经费异常紧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各种物价水平也在不断上涨, 生产实习过程中涉及的交通、住宿、管理等费用都在逐年大幅度增加。虽然学校总体上加大了生产实习投入, 但投入经费有限, 仍然存在着实习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的实习基地处于直辖市, 住宿费用成倍上涨, 远远超出了学校其他实习队。因此实习经费的紧张, 无法有效地保证实习时间、实习内容等, 严重影响生产实习质量。

四、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为了有效解决目前测井生产实习面临的诸多困难, 提高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给学生一个能动手操作和分析的实习平台,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生产实习的效率和效果, 弥补校外生产实习的不足, 笔者结合我校相关专业实际情况, 提出建设校内测井生产实习基地的构想。

(1) 近年来, 由于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我校非常重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四个子体系, 分别贯穿于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创建良好的工程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 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学校始终坚持的办学思想。这一重大决定为我们建设实习基地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另外, 从生产测井实习的主要任务来看, 这些任务均可在校内完成。

(2) 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 与企业合作共建完善硬件设施。川庆钻探公司重庆测井公司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建立企业与学校良好的长期合作发展关系, 决定捐赠我测井教研室斯伦贝谢CSU测井设备和国产521测井系列各一套, 测井仪器车一部, 以及相应的地面测量设备。这些设备为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提供了有力物质和技术支持。有了这批设备, 除了勘察技术与工程的学生外, 我校的石油工程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将直接受益。建立校内测井生产实习基地后将大大提高我校测井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科研提供资助;再者, 得到这些设备, 可以每年为学校节省大量的外地的实习经费。

(3)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是搞好实践教学的根本。搞好实践教学的根本是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在实习期过程中, 学始终生与指导教师相处在一起, 教师的治学态度、学识水平、道德品质及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另外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 应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专业业务素质。

(4) 加强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 加强考核制度建设, 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

五、结束语

建设校内生产测井实习基地, 实施实习教学不仅可以节约成本, 更重要地是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 提高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当然, 实习基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合理规划是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培养计划和招生规模确定实习基地建设规模, 是制定实习基地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总之, 建立校内生产测井实习基地非常有必要。

摘要: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理论教学, 更离不开必要的实践环节。在实习基地中能部分或完全地模拟以后实际工作环境, 对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以及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 由于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学校非常重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测井生产实习是西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测井方向) 的必修实践课程, 目前主要在校外的实习基地 (川庆钻探公司重庆测井公司) 集中进由指导教师带队, 以参观学习及专业讲座为主。但实习单位接收困难、安全责任和管理难度大、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少、实习经费异常短缺等因素导致实习效果未达到最佳, 因此建立校内生产测井实习基地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校内实习基地,生产测井实习,地面仪器,井下仪器,测井数据采集

参考文献

[1]张舸.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初探.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9.136.

[2]徐卫东.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06 (4) :52-53.

[3]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6, 3 (31) .

[4]李黎明.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9 (5) :111-113.

[5]姚洪略.略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21-23.

[6]王成文.建立石油工程校内实习基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 2010.50-51

[7]孙先明, 徐建民, 付艳锋, 涂蓉.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 :87-88.

8.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 篇八

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学校依托本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家乡的优秀人物、社区的公共设施等,积极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逐渐形成了“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小学品德课程“第二课堂”资源开发融为一体的校本课程结构体系。

一、德育基地教学资源的目标定位与开发

2006年11月,学校分别与中南卡通动漫城、钱江彩色印务有限公司、冠山农业生态园、炮兵三连、滨江消防大队、滨江交警大队以及滨兴小区等七家单位联手建立了“德育实践基地”,学生在各基地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了“社会大课堂”的无限视野与无穷乐趣。

如何使德育实践基地和现有的小学品德课程内容标准紧密结合,并使基地活动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品德课程中,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实践和探索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德育实践基地的教学资源为现有小学品德课程服务,我们将各德育实践基地的活动目标分别和小学品德课程的内容标准对应,进行了归类、梳理、整合(见下表,内容有删减)。

学校充分借助基地资源,实现校本德育课程与品德课程的有机融合。我们每学期安排学生前往基地单位举行各种实践活动两到三次,根据品德课程的内容标准,开展参观、调查、实践操作等活动,尝试书写调查报告、进行课题研究、举办成果展览等。如每学年的第二学期,我们都要组织中年段学生到冠山农业生态园开展摘茶、制茶、说茶的“家乡茶文化”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农业生产与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和智慧,体验大自然美好的生态环境,更增进了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德育实践基地活动与品德课程的有机融合

1.实地操练,彰显品德“第二课堂”活力

实践基地的活动形式多样,除了参观调查外,在环境允许、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前提下,我们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参与、操作实践。

如:参观钱江彩色印务有限公司的印刷车间,听取关于印刷历史及现代印刷技术变革的介绍后,我们安排学生穿上工作服装,在车间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做了一回彩印工人,工作人员教得有趣,学生学得快乐。看到自己的课本一页页地从机器中印刷出来,他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次参观活动,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印刷文化之渊源流长,感受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印刷革命;又让学生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充分体验了活动乐趣。

这种知识和情趣并重的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学生学习观察、学习整合、学习创造,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目标整合,丰富品德课程活动内涵

根据品德课程和德育实践活动的特点,我们注重活动目标的综合性,使学生的活动呈现缤纷的色彩。

如:冠山农业生态园活动方案,我们预先设计的活动总目标主要是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产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并逐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行观察研究的能力。我们安排了冠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茶园和茶叶炒制车间两处地点为学生的活动场所。

品德教师为此次活动预设的目标为:(1)知识掌握:初步了解中国茶叶的种类及分布区域;(2)操作技能:茶的采摘要领;(3)简单了解:茶叶的炒制流程;(4)观察思考:茶树杆的粗细与茶芽的关系;茶园中茶树的修剪;茶树丛走向与产量的关系。活动前,品德教师引导学生对“茶”进行初步的了解,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前期研究,设想与安排各项活动。活动后,师生进行资料的整理,每班写出研究性报告2—4篇。

语文教师根据此次活动,引入课外阅读资料《说茶》,让学生了解我国茶的种类,茶具的精美、品茶与人格情操的培养等。

美术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远山、农舍、池塘等有代表性的乡村景物,体验生态环境的美好,创作出有特色的田园风光图。

各学科间的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的互相穿插,及时丰富、充实了品德课程内容,提高了活动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3.双向互动,拓宽品德课程资源生成路径

除了寓教于实践的活动形式外,把德育实践基地人员请进学校开设“人文大讲堂”是学校新开辟的另一种活动形式,它拓宽了品德课堂的实践路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有效地实现了基地与课堂之间的双向联系。

现代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动漫,动漫伴随学生成长。利用中南卡通的基地资源,学校邀请动漫绘画专业评委结合“动漫奥运”活动中诞生的优秀作品,和同学们一起享用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动漫盛宴”。

评委们简单介绍了从构图到定型的漫画绘制过程,并进行了动漫知识巡讲,还对现场的十名小画家用20分钟时间创作的“小福贵”形象进行了逐一点评和指导。此后的动漫作品知识问答和动漫人物模仿表演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小福贵”“虹猫蓝兔”“喜羊羊”……这些动画片中的人物仿佛走出屏幕,真正来到了同学们中间。大家踊跃抢答,积极表演,不仅抱得奖品归,更是收获了满屋的掌声与喝彩。最后,同学们纷纷在“动漫奥运”的签名板上签名,寄托自己对北京奥运的美好祝愿。

这种充分挖掘基地人文资源的内在价值,普及人文科学,将先进人物和思想带进学校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比学生直接到实践基地所受的影响更远、更广。

德育实践基地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补充,既是一种新的德育课程形态,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学校对德育实践基地活动与品德“第二课堂”渗透融合的实践研究,不仅仅意味着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的环节,还意味着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意味着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目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也为当前提高品德教育实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滨江区杭州滨兴学校)

9.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 篇九

合作协议

甲方:兴义市猪场坪乡中学 乙方:新黄埔少年军校龙江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加强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诚实信用、平等互利的原则,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共建德育基地等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为了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甲方对外树 “新黄埔少年军校龙江基地德育基地”的牌子,以便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二、甲方责任:

1、提供乙方进驻教官的工作、基本生活条件、训练场地等。

2、配备符合国家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对乙方提出的安全防范及隐患报告 应及时答复和改进,制定并执行内部安全防范规章制度,教育本校教职工及学生配合和支持乙方履行职责,尊重教官人格。

3、按协议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向乙方支付协议约定的有关费用。

4、乙方教官出现违规违纪违法现象,甲方有权向乙方反映,经查实的,乙 方按作出处理。若触犯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刑法的,甲方有权报公安机关等部门处理,并通报乙方。

三、乙方责任:

1、配合甲方进行国防、军事、纪律、法制教育,协助甲方进行国旗队培训,协助甲方组织大型校内、外活动包括运动会、体育比赛、社会实践、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

2、乙方指派5名教官(其中0名女教官),组成“新黄埔少年军校龙江基地驻 兴义市猪场坪乡中学教官队”,进驻教官必须是退伍军人、警校毕业或具有安保从业资格的高素质人员,且年龄在20至40周岁之间。

3、发生在甲方校园内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案件,教官要及时报 告甲方和当地公安机关,采取措施保护案发现场,协助公安机关侦查各类治安刑事案件,依法妥善处理责任范围内的其他突发事件。

4、落实防火、防盗、防破坏,妥善处理责任范围内的其他突发事件、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甲方并协助处理。

5、乙方须向甲方提供合格的教官,并向甲方提供进驻人员的资料。教官一经 确定中途调换须征得甲方同意,原则上每学期结束后作适当调整。教官中的党团员由学校党团组织管理。教官的考勤由乙方(派驻队长)负责,须报办事处领导批准,节假日的休假安排必须征得甲方同意。

6、乙方应加强对教官的在岗培训、监督管理,确保安全服务的优质高效。

7、乙方派驻的队长兼甲方负责纪律、校风、德育等的德育处助理,参与甲方 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并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会议。

8、进驻时间为2015年4月12日。

9、由于甲方的原因需提前终止协议时,甲方应按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 补偿给乙方。

四、相关费用及支付方式

1、甲方每月支付乙方人民币壹万陆仟元(¥16000.00)整教官工资(含 教官人生意外伤害保险)。

2、寒暑假守校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另签合同,并付其报酬。

3、每月月底由甲方支付给乙方财务发给教官。

五、合作期限

本协议2015年4月12日至2015年7月11日止,若因放假推后,按其比例付给其报酬,期满双方协议再续约。

六、协议变更

协议有效期内,给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本协议。

七、争议的解决方式

甲乙双方因协议履行发生其他争议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交由当地人民法院解决。

八、合同效力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盖章并签名后生效,双方各执一份同具法律效力。

九、附带条款

1.为保障双方的合作权益,合作期间,本协议不对第三方公开。

2.为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声誉,协议终止后,甲方三年内不得再重新聘用曾进驻甲方工作的教官。

3、乙方在校内因不遵守法律法规或操作规程等造成的安全事故和后果由乙方全权承担。

4、上班期间严禁饮酒,若上班期间饮酒或饮酒后上班造成一切后果由乙方负责。

甲方:兴义市猪场坪乡中学 乙方:新黄埔少年军校龙江基地

盖章: 盖章:

代表:

代表:

10.德育基地活动总结2008 篇十

于2008年4月4日我校组织了全体师生去县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烈士们的辛酸历史,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了我们现在有这样的生活环境是来之不易的,通过者次活动,我们知道了烈士陵园绿树成荫、松柏葱郁,这里安息着先烈们不屈的忠魂,活动使当代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了解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心中永远记住烈士们。

当然在这次活动中也也有一些漏洞,出现了以下这几个问题:

一:在活动开始以后,因没有事先和同学说好,导致同学们独自区墓地参拜了烈士,应该事先和同学说好,在活动结束时,一起去墓地参拜烈士,是同学们看起来有些散漫。

二:在举行仪式时,由于同学有说话的现象、使得队伍的秩序有点乱,这责任在于我们没有能和同学们沟通好,在管理方面没有认真在管理,责任在于我们没有严格要去同学。

在以后办活动时,我们会更加注意这些问题,使以后的活动可以更好的完成、举办。

11.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项目探讨 篇十一

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选址功能效益风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这是我国取得的史无前例的重大成就。然而,今天我们不得不痛心地面对,因过度片面追求GTP增长,而对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的现状:沙尘雾霾多了,蓝天白云少了;秃山洪水多了,青山绿水少了;城市楼房多了,飞禽走兽少了……人们到处寻找还没被污染的水源、自然清新的空气……

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安排,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必须从现在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特别是要从小养成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建立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就儿童生态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谈几点认识。

一、选址条件

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理想的地理位置是基地建设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原生态、无污染、空间相对独立的自然环境。水文资源丰富且自成体系,拥有优质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有源头活水,能够形成小流域水系;植被没有被开发开垦,森林覆盖率高,有绿化隔离地带;地形变化多样,有奇骏山石、凸凹山体、蜿蜒河道,有山坡地、良田地、沼泽地;动植物品种多、数量大,矿产资源丰富;群山环绕,四季分明,能够形成300公顷以上相对独立的自然空间。

其次,是民风正、底蕴浓、交通相对便利的人文环境。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村民积极性高;地方政府支持,优惠政策较多,土地使用合法;农业生产较发达,没有工业污染,经济结构合理;交通基础设施好,可选交通方式多,3小时交通圈覆盖面广。

二、功能定位

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以生态教育为主题,项目设置融知识性、趣味性、超前性、可操作性于一体,突出儿童活动特点,通过观光、参与、体验等方式,着力培养儿童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儿童探究意识,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儿童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主要项目类别:(1)种植类。种植多种花草树木,设立生态果木、花卉特色园区,采用温控式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种植蔬菜、粮食作物等;(2)养殖类。引进畜禽类、水产类特色养殖项目,形成动植物生态链条;(3)住建类。仿造古代、近代、现代代表建筑,展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变迁,展示低碳、节能、环保居住理念;(4)科技类。通过对水质、空气、土壤变化检测,了解污染的形成与治理,展示生态系统自我平衡特性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5)拓展类。设立素质拓展训练区、军事模拟训练区、安全救护教育区、手工坊等;(6)服务类。建立服务中心,提供优质的会务、住宿、餐饮、洗浴、医疗、安全保卫等服务。

三、效益分析

儿童生态实践教育基地项目,要以公益性争取政府支持政策,以市场化方式吸纳社会各方资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度统一,达到长期可持续自我良性发展的目标。

1.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要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每个项目必须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和效益分析,选择经济效益好、发展空间大的项目。重点培植周一至周五团队体验项目、周末家庭休闲项目,开发无公害农产品营销项目,打造会议接待、餐饮服务项目等。

2.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是一种全新型的校外教育模式,以儿童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使全社会形成人人讲生态,家家重环保的良好风气,实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3.追求最高生态效益。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以保持原生态为前提,将最原生态的大自然展现给广大儿童和所有体验者,让人们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为子孙后代守住一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四、风险防范

任何项目都会有风险,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项目也不例外。因此,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点。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及地方宏观经济政治政策变化,因势利导,降低政策风险;全力做好投资收益分析,选择最佳投资渠道和投资额度,降低投资风险;加强经营管理团队建设,推行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管理,降低用人风险;建立健全安全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杜绝人为责任事故,主动防御自然灾害,积极参加商业保险,降低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儿童生态教育实践基地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加强广大儿童生态意识、提高全社会生态理念的需要,是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的少儿校外活动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中心.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水主题活动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2]张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12.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总结 篇十二

高职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下放管理权限是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 浙江省按照“适度规模、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彰显特色、增强服务”的总体目标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改革资源配置的现行体制, 下放管理权限, 为职业教育的资源重组创造宽松的环境。如浙江省优势专业, 省财政每年按工科类0.25万元/生、经管及其他类0.2万元/生的标准和该专业在校生人数安排补助经费。优化资源配置成了高职院校的重大课题, 但要优化专业、课程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校际资源配置、校企资源配置等, 核心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目前,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为:

1 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单位的建设属于开拓阶段

部分高职院校围绕各个专业设置来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出现建设重复、建设经费分散、硬件设施和基础设施无法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的现象。同时实践教学基地仅仅作为实践教学场所, 采取参观、观摩、演示操作等方法进行实践教学, 功能比较单一, 教学、科研、对外技术服务、小型生产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实践教学基地功能未充分开发, 降低了基地利用效率。高职院校以专业群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属于开拓阶段。

2 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单位的管理属于空白阶段

部分高职院校习惯于按照实验间为单位来管理, 管理环节比较薄弱, 表现在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方式和手段比较传统。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有待建立以及进一步完善, 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教材等实践教学资料不完善, 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不科学, 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高职院校中真正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单位管理属于空白阶段。

3 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单位的校内评估属于空缺阶段

为加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保证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 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和标准表的通知》 (教备[1995]33号) 文件精神, 浙江省教育厅下发了《浙江省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 (浙江省教委高教[1997]449号) 。为加强高校专业课教学实验室建设, 理顺管理体制, 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推进高校在教学、学科、队伍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浙江省教育厅制订了《浙江省高校专业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 (试行) 》。但是适合高职院校具有生产性属性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单位的校内评估属于空缺阶段。

二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校内评估的必要性

在高职教育中, 虽然实践教学已受到广泛重视, 也涌现了一批能适应教学实践改革、教学设施条件较好的实践教学基地, 但从全局来看,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存在生产性教学资源短缺、基地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 影响了实践教学实效, 制约了教学发展。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是建设动力不足。多数实践教学基地是以专业为单位建设, 由专业主任、相关教师和实验员组织建设, 缺乏学院、分院层面的统筹考虑, 还没有形成以专业群为单位建设运行机制。二是资源配置缺少依据。在专业建设项目、基地建设项目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实行项目制的引导下, 为了争取项目立项, 各高职院校着力于块上的建设, 还没有进入整体水平提升阶段。为解决上述问题, 开展实践教学基地校内评估是一项有效办法, 其必要性为:

1 激发建设动力

实践教学基地评估可以发挥对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引导作用, 使基地建设成为分院的内在动力。通过产业背景分析, 明确分院重点要培育的重点专业和支撑专业, 统筹考虑资源配置, 采取有效措施整体推进基地建设, 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形成基地的文化品牌。

2 改善资源配置

实践教学基地评估对资源优化配置起牵动作用, 为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评估, 优化配置基地设施设备、教师等资源, 依托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职业教育集团等合作模式整合现有基地资源, 充分发挥潜在教学资源的作用, 提高基地设施设备利用率。

3 促进模式改革

实践教学基地评估对生产性教学资源建设起带动作用,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需要及学院专业群发展方向, 通过校企合作途径积极运用企业和社会资源, 选择“厂中校”、“校中厂”、企业学院、产学研共同体等建设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强化成本效益管理, 通过实行产学研训一体化降低基地设备成本和损耗风险, 实现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校内评估目标

以《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和《浙江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浙江省高等学校学生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办法》等为指导, 以实践教学基地评估为手段, 发挥其在基地建设方面的指导、诊断、监督、竞争、激励等作用, 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 加强基地标准化管理, 提高生产性实训比例, 使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做到有章可循, 保持基地良性发展, 使之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场所, 充分利用学院人才和技术的优势, 发挥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社会服务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办学质量和投资效益, 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通过实践教学基地校内评估, 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为什么评:实践教学基地评估可以提高基地实践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提高基地管理人员对技术、管理、工作等标准的掌握程度, 使岗位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避免不符合岗位操作事件发生, 提高人员技术素质, 保证工作质量。同时理顺基地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接口环节, 实现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 提高工作时效性。

评什么:由于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实现功能互补, 基地评估时院内外整体考虑评估。院内实践教学基地着力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评估, 院外实践教学基地着力校企合作紧密型实践教学基地评估。

怎样评:实践教学基地必须是列入学院、分院发展规划, 而且是分院品牌专业要重点建设的基地。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评估采用发展规划、体制建设、制度建设、条件建设、文化建设、教学文件、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安全保障等一级评估指标, 分为自建自评、分院自评、学院评估验收等阶段。校企合作紧密型实践教学基地采用先认定再定期动态评估的办法, 评估采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教学条件、合作项目、就业情况等一级评估指标, 采用专家会议评审、学院审定、网上公示等方式进行。

评后怎样应用:把实践教学基地评估结果应用于分院绩效考核目标, 成为学院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成为国家、省、市、学院等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推荐申报的主要依据。

四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校内评估方法

1 静态指标与动态目标相结合

在学院、分院实行二级管理的背景下, 学院对各分院实行全面的目标责任制考核, 每年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动态调整, 以符合学院快速发展要求。实践教学基地评估采用静态指标, 但分院基地建设目标的达成度要结合学院目标责任制的要求。

2 基地评估与分院考核评估相结合

根据学院、分院二级管理实施办法, 学院以考核评估为主要手段管理分院工作, 以监督制约为主要手段规范分院管理权力的使用, 以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原有资源基于考核的奖罚、新增资源竞争性分配等方法配置分院办学资源。把实践教学基地标准化、紧密型校企合作评估列入分院“基础能力建设”考核评估一级指标, 以充分调动分院积极性, 保证基地建设质量。

3 基地建设与专业群建设相结合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与监测指标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指标, 各基地建设应结合专业群建设方案, 紧紧围绕专业群建设总目标, 合理规划基地建设, 提高基地的学生岗位实习满足度和实习内容满意度, 安排的岗位贴近专业培养岗位群, 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要求, 每个岗位均有明确岗位工作任务, 真正实现“双师带徒”, 院内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

五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校内评估的实施

1 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评估

(1) 基地界定

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时为核心, 结合院内实验室面积、设备值和实验管理人员等基础条件, 根据学院专业群布局, 以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结构,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求,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为基本原则, 形成院内实践教学基地框架结构。

(2) 基地评估

研究并制定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评估指标, 并应用于基地评估工作。同时研究并制定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评估实施办法, 具体实施包括基地自建自评、分院自评、学院评估验收三个阶段。

自建自评:分院根据学院对基地建设的整体要求, 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对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积极主动开展基地建设工作, 并将其固化到基地建设和管理之中, 变成基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觉行为, 提高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

分院自评:分院成立评估组, 根据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评估指标要求自行组织评估。评估采用实地考核评估方式, 基地提供有关评估资料和数据, 每位评估专家逐条进行评审, 然后逐条汇总评估专家的评估结果, 进行统计、审议, 确定达到标准的条目数, 并写出基地评估结论意见书。基地评估必须经分院自评合格后申请学院评估验收。

学院评估验收:成立实验实训工作委员会及评估验收专家组, 评估验收专家组具体负责基地的评估验收工作, 并负责写出基地评估验收初步结果, 并经实验实训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公布。对于每年参加评估的基地在仪器设备配置、更新、维护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指导;经评估验收达到优秀标准的, 授予“标准化基地”称号;不到合格标准的基地要认真整改, 一年之后必须重新申报评估, 连续二次评估均达不到合格标准的, 视其具体情况, 调整、合并或撤销。

2 校企合作紧密型基地评估

(1) 基地界定

校企合作紧密型基地是指学院与产业界企事业单位 (一个或多个) 合作建立的, 校企双方 (或多个) 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技术研发、员工培训、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全面合作、达成协议、互相渗透, 最终建立起的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能使双方获益的可持续的紧密型合作关系的场所。

(2) 基地申报

各分院根据专业群建设方案, 合理布局基地所在的区域和技术领域, 在区域内寻找对口的合作单位为合作伙伴, 每个专业群均设置校企合作紧密型基地建设点。所建基地要符合具有生产、开发规模和较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 具有较强的接受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联合培养、顶岗实习、学生就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合作成效明显, 充分体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基本条件, 凡符合基本条件的基地择优申报。

(3) 基地认定

从合作单位参与专业建设与指导、批量接受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接受相关专业教师挂职参与技术与生产管理、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合作开展科研、联合开展文化或技能竞赛活动等方面设置认定指标, 采用专家会议评审、学院审定、网上公示等方式进行。

(4) 基地评估

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 采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教学条件、合作项目、就业情况等一级指标对校企合作紧密型基地进行定期评估。重点评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符合分院与基地长期稳定合作、协调发展的建设规划和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二是基地生产、开发规模和较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以及接受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三是基地与学院广泛开展合作的成效;四是基地每年接受毕业生就业情况。对评估不达标者不再享受有关政策扶持, 并取消校企合作紧密型基地称号。

六 总结

通过探索与实践, 对实践教学基地校内评估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同时也认识到实践教学基地校内评估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

根据学院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各分院通过组建专业群, 明确重点专业和支撑专业, 明确专业群的建设目标, 包括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师资建设、基地建设等目标与监测指标。以专业群建设规划为蓝本, 科学规划院内基地标准化建设和院外校企合作紧密型基地建设, 使用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 发挥基地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2 以体制改革为关键

一是将规模小、效益低、重复分散的实验室整合为规模大、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 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基地使用率。二是统筹安排, 突出重点, 合理使用经费。教学仪器设备费由学院统筹安排保证重点, 实验实习费、耗材费等下达到各分院, 由分院掌握, 通过二级分权管理, 保证经费的均衡有效使用。

3 以完善制度为保证

建立科学、规范的基地评估规章制度是基地评估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根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和学院实际情况, 制定、修订系列规章制度, 如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紧密型基地认定与评估实施办法等, 同时加强基地队伍建设, 提高基地管理水平。

4 以优化职能为目的

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建设、教学文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都是以优化职能为目的, 基地应具备现代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职业环境, 形成基地文化品牌, 依据现代企业管理运作模式运行, 基地的场所、设备、软件、师资等向学生、社会开放, 实现教学成果的最优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志柳.高职实践教学评估方案研究[J].昆明冶金经济专科学校学报, 2006 (6) .

[2]黄瑞海, 孙百鸣.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 2006 (4) .

[3]薄红英.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

[4]徐东峰, 段常勇, 张爱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 (10) .

[5]李芸, 刘宏, 毛建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0 (2) .

上一篇:教案雨点儿下一篇:北京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上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