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感想(精选6篇)
1.摆脱贫困感想 篇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举全党全国之力,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近日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被称为“悬崖村”的四川凉山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列尔村84户贫困户告别大山,搬进县城新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和今年以来的工作时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截至5月17日,全国已有780个县宣布脱贫摘帽……一串串数据昭示着中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人类反贫困斗争提供了有益借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巧干、齐心干,中国有信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也越要响鼓重锤。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也是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必须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实干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摆脱贫困感想 篇二
关键词: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内生动力
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 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如何脱贫致富, 实现全面小康, 达到共同富裕, 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治贫先治愚, 扶贫必扶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 教育“堡垒”必须筑牢。
一、教育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1. 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小康是不让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小康。“‘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开始, 就把共同富裕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有一个地方贫困, 就不是‘小康’;有一个民族苦厄, 就不算‘全面’。” (1) 因此,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关键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 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切忌空喊口号, 不要提好高骛远的目标。” (2) 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形成“六个精准”“四个切实”“四个一批”等扶贫事业的原则要求和工作办法。2015年1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
2. 教育扶贫是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 脱贫致富工作一贯被置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 扶贫开发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 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得到了人民的一致认可。但不容忽视的是, 当前我国仍然存在7千万贫困人口, 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过去救济式扶贫、项目式扶贫等传统“物质性”扶贫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多年来的扶贫经验证明, 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已成为影响脱贫致富事业的根本性因素, 因此国家适时调整战略方向, 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转向探索“造血式”扶贫。
“扶贫必扶智, 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程、先导性工程, 也是根本性工程。说它是基础性工程, 是因为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育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也只有依靠人口道德素质、知识水平、科技能力的提高, 才能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提供基础性的动力要素;说它是先导性工程, 是因为科学的理论能更有效指导实践进步, 而教育是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精神面貌、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最直接的途径。当今社会的贫困问题, 已经不单单是物质层面的贫困, 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贫困, 若不首先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精神面貌, 不改变贫困人口封建落后的愚昧思想, 不改变贫困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 仅依靠物质层面的救济扶贫是远远不足以引导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的;说它是根本性工程, 是因为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3) 扶贫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关键的是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贫困地区生产力, 必须依靠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 而教育正是提高人口素质、摆脱贫困面貌的内生动力。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1.“硬件”扶贫精准不足
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 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 随着战略方向的调整, 国家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扶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并取得显著成绩和进步。但不容忽视的是, 教育扶贫资金也存在“撒胡椒粉”“大撒网”等用途不精准问题, 导致贫困地区教育所需硬件资源困难迟迟得不到解决。
贫困地区自身经济条件差, 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与城市相比, 贫困地区的学校数量、教学设备、食宿条件等硬件设施都难以达到国家基本要求。例如, 偏远山区由于人口相对稀疏, 很多自然村没有学校, 无法让贫困家庭儿童实现就近入学;很多学校经费不足以购买取暖设备, 难以解决冬季供暖问题;另外, “因教致贫”也是困扰许多贫困家庭的教育难题, 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很多适龄儿童不能接受正常教育, 或者早早辍学外出打工, 是“代际贫困”问题的根源所在。“硬件”资源的匮乏, 是阻碍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 这些落后地区仅依靠自身经济力量难以补足教育“硬件”设施, 需要国家教育扶贫经费的精准投入, 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教育“硬件”难题, 为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软件”扶贫力度不够
教育扶贫仅仅依靠“硬件”设施的保障是不足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 教育精准扶贫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 师资力量的匮乏是导致贫困地区教育水平落后的关键因素。“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是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普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城乡教师工资水平的差距让年轻教师不愿下乡受苦, 贫困地区学校生活条件差、待遇差使得教师资源留不住, 自身文化水平低、信息不通畅、教学方式落后让那些即使留下来的教师也难以教得好。其次, 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影响贫困地区适龄儿童能否接受教育的直接因素。贫困地区的许多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意识淡薄, 认为读书无用, 让孩子早早辍学打工,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教育扶贫没有彻底解决贫困人口的思想意识问题。第三, 不论是因为教学设备匮乏, 还是教学质量差, 或者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等原因, 贫困地区很多适龄儿童不爱学习, 无法完成基础教育, 越“穷”越“愚”、越“愚”越“穷”的恶性循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三、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析
1. 教育“硬件”扶贫要精准
(1) 精准筹办特色学校。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孩子们有学可上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 政府教育扶贫资金中应保证有一大块的比例用在为贫困地区精准筹办特色学校上。一方面, 扶贫资金应保障幼儿园基础教学和九年义务制教学的正常运行, 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山区, 学校数量少, 不能覆盖所有村庄, 交通不发达导致求学的孩子们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学校,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正常的受教育状况。面对这样的事实, 精准应用扶贫资金筹办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基础性学校需要常抓不懈, 才能实现教育的全覆盖、无遗漏。
另一方面, 在保障贫困地区孩子基础性教育的同时, 也要精准扶持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创建和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最直接的途径, 是解决贫困地区人口就业最有效的突破口。贫困地区可精准发展多种类型职业教育, 因地制宜创建特色职业技术类学校。例如, 职业中学、成人职业教育学校、成人技术培训学校等, 鼓励那些文化课业上有学习难度或对技术类学习有兴趣的学生积极报考特色职业院校, 鼓励贫困地区无业农民积极参加成人技术培训, 努力培养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 使其成为有技术、懂经营、能吃苦的全方位人才, 真正实现“培训一人, 就业一个, 脱贫一家”的教育扶贫目标。
(2) 精准完善教学设备。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教育扶贫资金要精准到位地完善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学设备。首先要保障教室坚固、防风、抗震, 在教室内的桌椅、黑板、教学工具必须齐备的同时, 也应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完善教室内取暖或制冷设备, 如暖气、风扇、空调等硬件设施, 为贫困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上课环境。另外, 随着现代教学方式的不断进步, 多媒体设备也成为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必备设施, 多媒体教学不仅丰富了授课形式, 更为实现城乡教育互动提供硬件支撑, 让教育的“输入”和“输出”有了更便捷的途径;其次教室外, 鲜艳的五星红旗不光是一个学校的标志, 更是贫困地区闪烁的“希望之光”, 不论身处哪一个地区哪一所学校, 国旗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用品。当然, 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课下活动的场所, 操场建设也应成为教育硬件投入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学校离不开桌椅、教室、操场等一系列硬件设施, 课堂内外教学设备的完善, 是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不可或缺的“刚性”条件。
(3) 精准改善食宿条件。贫困地区学校建设要更注重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在寄宿制学校, 努力实现寄宿学生每人一个床位, 消除大通铺带来的卫生和安全隐患, 保障住宿环境的干净卫生;改善学校食堂条件, 满足学生就餐需要, 可参照“免费午餐”计划 (2011年, 我国启动了“免费午餐”计划, 每年拨款160多亿元, 按每生每天3元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免费午餐”计划覆盖了中西部699个贫困县, 受益学生达3千多万) , 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困状况, 精准补贴餐饮经费。另外, 保证学校厕所方便、干净、卫生, 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 保障学生饮用水安全, 并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等。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食宿条件, 保障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条件安全与方便, 也是教育精准扶贫不可忽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4) 精准资助贫困学生。“因教致贫”问题要得到根本解决, 扶贫资金必须切实发挥作用。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让贫困人口子女都上得起学。义务教育阶段, 全覆盖全免费政策要一以贯之执行下去, 并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 适当扩大教育免费的范围。以四川省为例, 从2016年春季开始, 四川省实行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全部51个县实施15年免费教育, 具体内容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和中专教育已经免费基础上, 免除幼儿园保教费、高中学费并提供教科书。这就意味着, 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 在民族自治地方公办学校就读的孩子, 不用交保教费和学杂费。这一政策让贫困地区孩子上学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高等教育阶段, 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 精准确定贫困学生人选, 适当加大费用减免的力度, 确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等多种渠道并行的资助体系, 同时优先为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安排, 为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工作的全方位补助。
另外, 政府要善于整合资源, 带头鼓励和牵动社会各界的团体、组织和个人的力量, 通过多种渠道为贫困地区学生筹集资助项目和资助基金, 加大对资助基金的跟踪监管, 确保资金发挥精准效益, 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扶持精准到位。
2. 教育“软件”扶贫求创新
(1) 加强师资力量。改善贫困地区“软件”环境, 最关键的是加强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4) 因此, 教育精准扶贫必须加强教育首要“软件”——师资力量。首先, 教师数量要有保障。2015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年) 》, 这项计划是惠及广大乡村教师、拓宽教师资源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关键举措。改善乡村教师编制、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是让教师在贫困地区“下得来”“留得住”的重要条件, 加之多渠道引进师资力量, 才能有效保证贫困地区教师资源的充足;其次, 教师质量也要有保障。贫困地区教师不光要“下得来”“留得住”, 更要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教学素养, 才能有效提高贫困地区总体受教育水平。一方面要求本土教师不断强化自身学习, 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要求教育扶贫举措中大力支持城乡教师互动, 信息及时传达、教师良性互动能有效促进乡村教师队伍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的改进, 保障教师队伍有质量、教得好。
(2) 改变落后观念。扶贫先扶志, 要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落后教育观, 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树立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育观。一方面, 基础教育不可缺。对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而言, 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既是一项基本权利, 也是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做文盲、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志向若要实现, 必须依靠良好的教育, 这样的观念不仅要萌芽在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心中, 更要根植于每一个贫困家庭家长心中。家长要完全摆脱过去那种“读书无用”的愚昧思想,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摆脱“代际贫困”恶性循环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 终身教育不能忘。教育扶贫的对象不只是适龄儿童, 还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贫困人口。往往在越穷的地方, 成人教育越容易被忽视, 这不仅仅是源于教育资源匮乏, 更多的是因为“终身教育”观念没有在贫困人口心中生根发芽。“终身教育”的观念要树立, 既要把教育、学习贯穿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也要把教育、学习落实在书本、技术、思想道德和法治文明的每一个方面。
(3) 城乡教育互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利用这种不均衡让城市教育资源带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才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应该思考的问题。“当今时代,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 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 (5) 在城乡教育互动环节中, 科学运用“互联网+”思维, 把城市教育中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流通传递到贫困地区, 是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有力手段。首先, 实现城乡教育互动离不开多媒体等硬件设施的齐全, 因此前文中提到教育“硬件”扶贫中, 多媒体设备是资金精准投入的重要方面。其次, 城乡教育互动的实现, 既需要城市教育质量好的学校的志愿付出, 也需要贫困地区的教师学会运用多媒体把知识传达给学生。这样一来, 通过互联网的“桥梁”, 城市学校的课堂视频、学习资料、图书收藏等教学资源都可以全方位展示给贫困地区学生, 甚至可以实现课堂直播, 打破时间、地域、物质限制, 让城乡两地学生同时接受良好的教育。
扶贫必扶智, 治贫先治愚。早在20多年前, 习近平就指出:“敬教劝学, 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 为政之先务”, “经济靠科技, 科技靠人才, 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 其基础在于教育。” (6) 因此, 要想使贫困地区彻底摆脱愚昧落后的状态, 阻止“代际贫困”的恶性循环, 必须牢牢把握好“精”“准”二字,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 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 使之成为推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7 (2014.8重印) .
3.他们拼命工作,还是无法摆脱贫困 篇三
芭芭拉·艾伦瑞克女士是美国白人,博士学历,极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被精英光环笼罩。
为了搞清楚穷人到底如何生活,她向自己发起一次挑战:假装穷人,混入美国底层,看自己能不能凭借努力成功“脱贫”。为此,她隐姓埋名,先后闯荡了佛罗里达、缅因、明尼苏达几个州。在餐馆、旅馆、养老院、超市等地方做女招待、清洁工、保姆、收银员。后来,她写了一本畅销书,叫《我在底层的生活》,其英文原版的副标题则是——“难以度日”。
这个讽刺的副标题与“美国梦”所许诺的愿景背道而驰。美国梦最激昂人心之处便是,任何人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会成功。所以,即便你贫困潦倒,只要付出了足够多的汗水,就一定能过上不错的生活。然而,芭芭拉混入底层后,却发现了美国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在那个世界,人们过着一种无论多努力都无法解脱,穷得停不下来的生活。
在时薪低到6~8美元的情况下,芭芭拉和餐馆女招待们端盘子收桌子跑来跑去连续工作8个小时。为了让顾客们按时就餐,她们只能在人少的下午吃一份热狗面包,临下班之际会饿到快晕倒。晚上拖着灌铅的双腿,捏着今天的工资,芭芭拉问同事:你家在哪儿?同事说,我住胶囊旅馆。“你疯了吗!为什么住旅馆!你今天的工资只够付一天的房费!”女招待像看白痴一样地看向芭芭拉:“呵呵,你以为我不想租房么?你倒是说说看,我去哪里找到押一付一,甚至押三付一的保证金?”
另外一些人选择住在汽车里。芭芭拉看着体型虚胖的同事,忍不住告诫:“你为什么总吃麦当劳?你应该学会给自己做一些营养均衡的食物。”“哦,我住在车里,不能做饭,连加热都不行。”中产阶级鄙夷地看着又穷又胖还大吃垃圾食物的底层人民,认为这是他们懒惰愚蠢。谁不知道垃圾食品不健康?而真实的问题却是,他们没有厨房。
他们为什么如此贫穷?因为懒惰,因为缺乏自律,甚至……笨?这是一部分人心照不宣的共识。基于这样的价值观,很多美国人,尤其共和党人,将贫困归因于个人。美国梦这碗鸡汤,哦不,这碗鸡血,浇灌出一种令人无法质疑的逻辑:如果你穷,只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然而芭芭拉掀开底层世界的布帘,让我们看到劳动者领着按天结付的薪水,没有健康保险。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兼职两份以上的工作。即使他们努力到了极致,也无法摆脱贫困。我读到这里,咋舌之余却仍然觉得怀疑:“有那么夸张么?!作者在攫取眼球吧。”
贫困循环
是的,我并不相信。我觉得我有无数的办法可以打破这些困局,我可以凭借努力摆脱贫困。然而,我有朋友在芝加哥做社区工作者,她向我讲述她的所见所闻,所有故事都证实芭芭拉并没有夸大其词,她只是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朋友告诉我,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世界以另一套逻辑运转,让贫困哺育贫困,让困境自我循环:
如果你是非法移民,那就没有合法身份,没有福利,没有跟雇主讨价还价的权利。你只能做最脏最累的活儿,被雇主压榨。没有时间学技术,没有时间提升自我,只能像陀螺旋转在日复一日只为糊口的怪圈中,恶性循环。
如果你是合法居民,便没有身份问题。但美国福利制度的价值观是,你贫穷是因为你不努力。所以你必须努力工作,才有资格获得帮助。因此,你在底层岗位上一刻不能怠慢。可是申请社会保障号码(SSN)和福利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是提交一份地址修改申请,就需要在劳动保障局呆一上午,填写12页表格。”),如果你请假两天去办理,就意味着你可能会失去住处,失去食物,甚至工作(餐馆一天都不能缺人)。讽刺的是,失去工作以后,很多福利便离你而去!
甚至还有更出乎意料的困局:找不到好的工作,因为没有固定电话(申请工作需要提供电话号码以供面试);没有固定电话,是因为没有信用卡(美国办理电话业务需要信用检查);而没有信用卡,是因为没有固定工作。
这些可笑的循环,在中产阶级的世界里看来荒谬无比。明明有无数的办法可以打破困局:比如做出周密的财务计划,参加一个技能培训班,破釜沉舟拼一把……然而,正如哈佛大学穆来纳森的研究指出的,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他们每天疲于奔命,脑海中却只剩下两个问题:“今天睡哪儿”和“今天吃什么”。
因此,一切的行动和决策只为了解决今晚的一张床和一顿饭。他们保守、短视,“匮乏和稀缺”是此时此刻最大的敌人,明天的事情,容不得今天来思考。
话说回来,就像你知道早睡早起是最佳的生活方式,然而你今晚还是会晚睡,明天还是起不来。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们不思改变呢?
于是,世界上有这么一帮人,他们拼命地努力工作,却仍然不能脱贫。
穷极生恶
不仅不能脱贫,甚至在贫困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不仅自己贫困,甚至连子女也复制了自己的命运。这就是贫困的再生产。安妮特·拉鲁在《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一书中生动刻画了这个跨越代际的恶性循环。
我们对于美国教育最大的幻觉恐怕是“美国的孩子上课时间少,玩乐时间多”。从课表上看的确如此,孩子们两三点就放学了。然而,放学后的生活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却是大相径庭。
在穷人的家庭,父母每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管教孩子,放学以后孩子的确就敞开去玩儿了。而对于富人来说,拥有高等学历的全职母亲会给孩子报名参加无数的兴趣班——跟中国妈妈毫无二致。他们的孩子练习钢琴、马术、高尔夫,补习数学、物理、甚至了解经济学。
还有更细致入微的差异:穷人在教育孩子时,会使用权威性、命令性的语言,会传递对于权威的恐惧不满与无可奈何的服从。想起一些频频被老师请家长的小朋友了么?想起他们的爸妈尴尬又略带瑟缩地向班主任赔笑脸了么?
相反,富人在教育孩子时,会使用富有逻辑、鼓励思辨的语言,会培养对权威的质疑与“操纵技巧”——孩子要学会如何在权威面前富有技巧性地表达自己,并成功达成自己的目的。想起一些成绩好又会讨老师欢心的小朋友了么?想起他们的家长跟老师关系融洽,笑意盈盈的画面了么?
在这个世界,鸿沟似乎无法避免。凯特王妃的小公主甫一降生,便拥有比我们绝大多数人更多的资源;乔治王子什么也不干就会比我们绝大多数人更成功。他们的地板,可能就是我们无法企及的天花板。然而你我就这样放弃么?
是的,美国梦可能只是一碗鸡汤,努力不一定成功。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教育不一定有等值的回报,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接受教育一定没有回报。而王子和公主说不定比你我更努力,这才是真正的励志鸡血。
结尾,不止于此
芭芭拉·艾伦瑞克的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并不是她以辛辣的口吻描述底层的重重困境与匪夷所思的艰辛,而是她描述自己如何在这个环境中变得心狠刻薄。在一连工作9个小时后,她看到受伤坐在轮椅里的同事,心里并没有同情,而是刻薄地想“你够走运了,至少你不用站着。”当另一个与她发生争执的同事踩着木梯爬到高处取重物时,她恶狠狠地想:“要是摔下来就好了!”这些一闪而过的念头令芭芭拉惊恐不已。在作为中产阶级的前半生中,她宽容、仁慈、富有教养和爱心。然而,短短几个月的底层生活,人性黑暗的一面就悄悄浮现。
穷极生恶——请重新审视这句话。当社会的上升通道被堵塞,当穷人暗无天日,当你成为他们的对立面,你还能淡定地扮演道德卫士,鄙夷地嘲讽“你弱你有理”么?
(罗思丽荐自《中外文摘》)
责编:小侧
4.《摆脱贫困》读书笔记 篇四
最近,学习了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得到了不少的体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国家的扶强政策;前几年,在胡总书记的领导下建立和谐、均衡的社会则是助弱的政策。现在,从习总书记的著作中,我认为政府应树立这样的概念:通过财政、税收来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国内倾斜:从富裕地区向贫穷地区倾斜、从富裕阶层向贫穷阶层倾斜。国际倾斜: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及其他一些公司在海外(如非洲)投资、救助以促进其发展,中国出人力、资金、担保及政府承诺,所有的风险都在中国方面,中国的国际主义应适可而止,应适当减弱国际倾斜。中国在国际政策上应向国内倾斜,资金应更多投向国内。这样,就可以让一部分人摆脱贫困。
从习总书记的著作中,我意识到,贫困问题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要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也不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帮助,还要靠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呼唤起全社会的怜悯、同情、慈悲心,来共同关注贫困问题、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摆脱贫困,需要全社会参与。首先,政府之外的其他机构也应促进扶贫工作的发展;其次,社会要有公德心、慈悲心。举社会之力一起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脱贫致富。要摆脱贫困,更主要的是贫者自救。自然环境不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以瑞士100年的发展为例,表明山区并不一定导致贫穷,所以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素。习总书记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等,目的都是为了发扬人的首创精神,不畏艰难的精神,为了力戒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贴在人民身上。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成天想到的,不是向上伸手,就是怨天尤人。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摆脱贫困呢思想要解放、工作要扎实。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经验要一点一滴积累。凡事反求诸己,立足于自力更生,就能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如能持之以恒,滴水就能穿石。
5.《摆脱贫困》学习心得 篇五
一、“滴水穿石”对驻村干部的启示
..年4月,中央组织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从全国层面部署推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这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一些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然而,驻村干部在决定是否离开现有岗位时服务乡村时,同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一样,也会面对各种困难的选择;驻村后,在工作环境发生变化,面对精准脱贫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时,使用严苛的管理制度是无法克服思想关的。只有真正认识到驻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才能体会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的深刻含义。
责任重大,是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12月29日至30日,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的讲话)
使命光荣,是因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年11月27日,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因此,驻村干部在遇到困难时,要像《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它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
这种“成功不必在我”的情怀与“功成必然有我”的使命担当就是驻村第一书记的真实写照。
二、如何“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
给钱给物不如给建个好支部。
1990年1月,在《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一文中,总书记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乡村走向富裕的最重要的保证。“我们要在指导思想上、组织保障上使党组织在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能站到前台,真正能居于第一线,而不是名不副实。”
我国长达30余年的农村党建扶贫实践是中国减贫经验研究中长期被遮蔽的领域。驻村第一书记的出现从理论与实践上丰富了农村党建、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研究视域。“以党建促脱贫”既是配合深化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从全国层面部署推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全面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第一书记就是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
第一书记制度通过党的领导综合“书记驻村”“单位包村”与“行业扶贫”的优势,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是脱贫攻坚的破题之举。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实践证明,农村改革越深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越要强化;脱贫越深入,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要增强。”
三、为什么要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
1990年4月,总书记在《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文中写到“我强烈地感到:在扶贫中,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否则,整个扶贫工作将缺少基本的保障和失去强大的动力,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也就有丧失的危险。”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60岁,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中共江苏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履职以来,积极开展调查摸底,提出在江苏农村省定经济薄弱村存在“三少三多”的特点,即资源少、资产少、资金少,外出务工多、贫困人口多、村集体债务多。目前我省制订的脱贫指标中就有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的要求。
为什么要加强集体经济?
习总书记在《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文中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原因:发展集体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的必有之路;三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四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
..年11月10日,我所挂钩的博里镇晶墩村实现了村集体收入累计18万。通过半年的驻村帮扶,我深刻的体会到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旺盛的市场需求。
6.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篇六
《摆脱贫困》是装帧一般的老书。具体地说,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的老书。然而就是这本老书,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一口气把它读完,让我动笔要写这篇读后感。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本书的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的研究来说,习近平的《摆脱贫困》和他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写下的232篇短评一样,是我们重要的研究素材。
早几年,浙江的同志告诉我,《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时政性短评,作者“哲欣”是他们的省委老书记习近平,心头曾经为此一震。我记得毛泽东曾经要求党的领导亲自动笔写报告、写社论。因为领导干部写文章,可以养成在实践中思考问题、总结经验的好学风、好作风,确实应该提倡。毛泽东本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和楷模。大家都说,习近平是一个有思想见解又勤于笔耕的领导干部,这在我们党内并不多。他在“之江新语”的一篇短评中,还讲到领导干部“要时刻反躬自省,就像古人讲的‘吾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洁身自好,存正祛邪,注重修身养德,增强防腐拒变的‘免疫力’。”领导干部就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写文章写出自己的思考,也可以说是“吾日三省吾身”的一种做法。
从《摆脱贫困》的“跋”中,我们知道,这本书收集的29篇文章,是习近平在福建省任宁德地委书记的时候写的一些文章。宁德在福建属于闽东地区,是一个贫困地区。从习近平的简历中,我们知道他在宁德工作的时间是1988年到1990年。他在“跋”中说:“我在闽东地区工作了两年,虽也与闽东全体干部、群众一起,付诸相当努力,然而我心难安。”让他“难安”的是,虽然在他离开闽东到福州任职时,闽东已经脱离贫困线,但他深知“相距于我们的理想,相距于我们的目标,相距于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脱离贫困线’只能说是起步”。特别是,由于在那里任职时间较短,“我在闽东的改革开放之志未酬,‘欠账’之感常系于心,难以释怀。”因此,他说这本书把自己在闽东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公之于世,“多少是有一点还账的意思”。而对于我们来说,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和研究习近平当时的所思所想,由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表现。
让我眼前又一亮的,是这本书的文风
福建省老书记项南告诉我们:“近平同志和他的‘一班人’,在宁德近两年的工作中,带头‘四下基层’,对宁德的特点和历史,作了仔细的调查和认真的思考,所以提出的设想,比较切合实际。一扫时下那种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的弊病。”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打开《摆脱贫困》,就会被这本书的文风所吸引。
朴实无华,没有八股说教的套话。这是《摆脱贫困》的一大特色。我们知道,世纪之交,形式主义悄然成风,以至于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他还说:“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而在《摆脱贫困》中,邓小平批评的这些问题一概没有。有的是那些朴实无华,而又贴近现实生活的道理和分析。比如书中开卷之作是作者在闽东上任后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调查研究写成的,题目是《弱鸟如何先飞》。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贫困的闽东比作“弱鸟”,然后把思绪集中到: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态势下,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然后讲了三个问题:“先飞”的意识;“飞洋过海的艺术”;怎样丰满羽翼。最后归结到“鸿鹄之志”。这样的思考,这样的文风,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学风。
充满智慧,没有平淡平庸的官话。在许多人看来,求实就等于罗列现象,平实就是讲大白话,甚至讲那些没有文采的官话。但是习近平的著作不是这样,《摆脱贫困》是务实的,求实的,但又是充满思想的,甚至是充满睿智的。1988年9月写的《提倡经济大合唱》,这篇文章并不长,只有五个自然段,强调发展经济既要有主旋律,又要讲协调,讲配合。但是文章没有以教师爷的口吻讲那些让人听了一百遍已经不想再听的大道理和官话,而是从年轻人都喜欢的怎么唱歌、怎么大合唱讲起,讲主旋律的重要性,讲协调和配合的必要性。这些文章,让人读了还想读。又比如他1990年1月写的《闽东之光》是一篇关于文化建设的随想。他说:“什么是闽东之光呢?我想,闽东的锦绣河山就是一种光彩。闽东的灿烂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光彩。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认识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奋进的动力。”引文引到这里,也许有些人还不以为然,但紧接着习近平的话让人拍案叫绝,他说:“有句成语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很有讽刺的味道。其实,如果王婆的瓜确实是好的,有它的特色,为什么不能自卖自夸呢?这也是一种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我们也不妨做做王婆。要当好王婆也不容易,首先要对自己手里的货色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介绍得好,才能鼓舞人心。闽东人首先要知我闽东。不知我闽东,如何能爱我闽东?!我们可以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让人们好好认识一下闽东的闪光点。”这样的话,已经超越知识层面。
鞭辟入里,没有矫揉造作的空话。听烦了套话、官话,于是就提倡要改进文风,怎么改进呢?就拼凑那些貌似有文采的“四六句”,甚至花里胡哨的堆砌煽情的形容词。这样的文章,表面上很好看,但只有矫揉造作,而没有分析,没有思想,也就没有真正的感染力,更不会有生命力。习近平的著作不是这样,《摆脱贫困》的许多文章并不长,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有鞭辟入里的分析。比如1988年10月在《经济日报》上发表的访谈《把握住新的机遇》中,他提出“要淡化‘贫困县意识’”。他说:“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习惯于讲我们县如何贫困,久而久之,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所以我提倡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一方面承认这里条件差,经济落后,不能同发达地区攀比,不能简单比上项目,比发展速度。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建国四十年来这里同全国各地一样,确确实实在进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分析既实事求是,又不盲目悲观,而且“淡化‘贫困县意识’”这个观点,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好书好文章,百读不厌。《摆脱贫困》就是这样一本没有八股说教的套话,没有平淡平庸的官话,没有矫揉造作的空话,文字朴实无华、内容充满智慧、分析鞭辟入里的好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打开《摆脱贫困》,就不想放手而要一口气把它读完的原因。
(篇二)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我在理解书中内容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的见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
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是的,我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必须做到主动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坚持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标准,把病人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病人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扎实开展医疗服务工作。这才是我们应尽的工作职责。
发源于宁德的扶贫开发攻坚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如他所言,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这段话,对我这样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意识的禁锢,打开思想的开关,不能拘泥于现状,墨守成规,要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并且及时与同行交流,共同进步。
总书记还指出,“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思想上要艰苦奋斗,在头脑中牢记艰苦奋斗的基本要求,日常工作上更是如此,“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思想上警醒起来,行动上自觉起来,抓住主要矛盾,找出重点要害,对自己的主要问题进行有效的大检查、大扫除,尽可能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实践证明,总书记这些发展思路是符合实际的,指导着我们的日常工作。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如何进步,都要时刻牢记,一切都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取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发扬实干精神,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
除此之外,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结合实际勇于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催人奋进。
文章中让人深刻领会到了“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如他所言,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这段话,对我一个普通的教师的我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意识的禁锢。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老师集中讲解为主,跟小学、中学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以前在幼儿园里,老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乖乖坐好不准动”;
“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
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打分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
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而现在的我们更多的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推行赏识教育,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多媒体等教育手段,使幼儿园的课堂活动更加生动活泼。
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需要在对待幼儿的观念上有所改变,从本质上看,教师与幼儿都是独立的人,都有人格的尊严,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都有生存、学习、游戏、娱乐、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权利,教师应当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把幼儿当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人,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上的平等。
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还需要家长对孩子教育观念的及时更新,在过去,很多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就进行了赛跑,学什么都想超前。“有的家长恨不得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外语,一两岁就把小学一年级课本学完”。有教育专家的调查显示:有的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到现在我们班级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小朋友家长还会跟我们交流,以前她的宝宝在其他园每天都有很多作业,到这边为什么都没有作业呢?这与小学教学还有什么区别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纲要》中强调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可喜的是,如今大部分的家长们也开始逐渐重视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同时也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有很大影响而不仅仅觉得孩子的成长学习都只在幼儿园里,他们愿意花时间陪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然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勤于学习。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二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要正确认清问题,认真思考,妥善处理好矛盾。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和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开动脑筋,想他们所想。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积极思考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三要勇于实践。就是要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要将“解放思想,推动落实”认真的落到实处,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目的是要促进自己专业素质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要敢于转变。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学习,认真总结,积极主动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总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
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服务,我们幼儿园的发展一定会更和谐、更完美。
(篇四)
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读书不仅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近期,我拜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写的一本书,书名是《摆脱贫困》。
刚看到这本书时,我以为里面是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但真正读后发现文字朴实,内容充满了智慧。该书收录了习总书记在1988年至1990年担任中国共产党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书中29篇文章或讲话从不同视角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阐述了一系列极富前瞻性的观点。书中透出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刻鲜明的想法、务实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悟颇深,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如他所言,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我们在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平时应多注意思考工作方法,开拓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开拓视野,以此来摆脱掉思想上的“贫困”。记得刚调来党办工作的时候,面对写方案、写文件自己总是无从下手,一脸茫然,思想意识陷入了一度的“贫困”。后来通过不断思考,我意识到平时应多与领导沟通交流,注意积累工作经验、总结方法,虚心求教其他同事,工作之余多浏览相关书籍积累素材,渐渐地自己在工作中愈发得心应手,业务上也愈发熟练。
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心,还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到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弱鸟先飞”的意识,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面对挫折要迎难而上,而不是畏难而逃,对待工作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完成。在党办工作期间,我深刻感受到,我所负责的组织工作琐碎却不复杂,这就需要我在工作中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经验要一点一滴积累,要具备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如能持之以恒,滴水就能穿石。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近18年,在宁德近两年的工作中,带头“四下基层”,尽心尽责,将领导干部的责任义务扛在了肩上,为福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真正做到了有作为、有担当。去年大热的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遍了大江南北,剧中塑造了陈岩石、沙瑞金、侯亮平等一大批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形象,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坚定地理想信念和对人民的一腔热情,让我们由衷敬佩。担当无关身份、年龄和时代,是一种气度和人格。勇于担当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位普通员工的本分,责任就是担当,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担当不都是惊天动地的,更多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为落实市委及集团公司工作要求,我中心集中开展了“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中心全体员工进行全面自查,把鼓励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统一起来,把惩戒问责与保护激励统一起来,用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治庸治懒治无为,铁腕整治纪律松懈,消极怠工,推诿扯皮,慵懒散浮拖等问题。我们每个员工要做到职责所在,任务所在,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苦干实干的竞进态势,立足本岗,知责、明责、尽责,把身上的担子担好,本职的工作做好,为中心乃至集团公司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五)
《摆脱贫困》一书是于21年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11万字,收录了习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催人奋进。书中透出的那种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积极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等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谈几点感想。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他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也就是说,在的领导下,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摆脱贫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的是行动,靠的是改革开放。
二是“滴水穿石”见精神。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书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他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这种精神和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是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习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如滴水穿石“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去,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们作为党员如何能真正投身到改革中去,非常需要这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勇于打破各种自身约束和禁锢,甘于做默默无闻的“铺垫性”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篇六)
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与我有特殊情缘,该书一问世我就被厚爱为最早读者之一。我由衷地爱学爱用这本书,它成了我开展各项工作的动力和遵循。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正是国家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的非常时期,那时,闽东经济发展困难,形势严峻,干部群众求稳求富心切,他带着感情、充满豪情来到宁德,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亲民爱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足迹踏遍闽东山山水水。他高瞻远瞩,提出许多富有远见的工作思路,很快打开工作局面。他倡导的“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四下基层”工作作风和“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闽东风格等等,不仅当年深入人心,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仍被后人遵循。
《摆脱贫困》一书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严于律己,非常重视抓党风廉政建设,他反复强调四句话:一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当干部就要按党纪政纪办事,不愿意当可以选择自己爱做的事业,既要当干部又要发财,这绝对不行。二是,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求别人做的事,自己要先做到,班子好,靠班长带,自身硬,风气就会好。地委作出的决定,他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如“四下基层”、参加劳动等。三是,权力是人民给的,掌权用权要时刻想到为人民谋利益。四是,要管好队伍,处理好少数人与多数人关系。在研究处理乱占耕地建私房时,他表示不严肃查处几百号人的问题势必得罪几百万人,我们是代表闽东270万人民利益的,处理不坚决就会受到大多数群众的反对。
【摆脱贫困感想】推荐阅读:
摆脱贫困个人观后感11-09
脱贫攻坚政论片《摆脱贫困》心得观后感11-25
你存在不能摆脱诗歌10-16
摆脱懒散的五个秘诀09-13
上班族应该如何摆脱失落的心理09-05
贫困户脱贫困感言简短08-16
贫困08-24
贫困儿童08-24
贫困证明范文10-30
贫困补助三级证明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