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10-04

在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1.在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一

文章标题:在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镇党委、政府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启动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动员全镇上下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把这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好事办好,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面,根据镇党

委、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民心工程。目前,市中区已有4个乡镇(街道)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通过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医疗负担有所减轻,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了缓解。我镇作为新一轮试点乡镇,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气力把这件好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其根本出发点是解决农民就医难问题,保障群众健康,保护农村生产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和省、市、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各级财政都相应加大了资金投入,扶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这完全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完全符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其内涵不仅包括经济和社会指标,更包括人民生活质量的指标。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保障水平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互助共济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和看病难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是稳定农村、关爱农民的重要举措。

(三)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解除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这就是执政能力的最好体现。我们在抓经济、搞建设、谋发展的同时,更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科学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这件为民、利民、便民的好事办好、办实。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要确保农民的参合率达到80以上。各村(居)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上述目标,深入动员和发动,突破难点,强力推进,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一)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农民参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群众既是推动力量,也是最终受益者。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关键在于群众的认识是否到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发动工作是否到位。各村(居)各有关部门要把宣传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了解不深不透、存在疑虑和担忧的问题,通过广播、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造舆论,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结合受益群众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制度的意义和好处,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参加合作医疗后自己的权益、义务,明白看病报销的办法、程序和比例,促使他们进一步增强互助共济和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意识。

(二)强化资金筹措,确保按时完成筹资任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既是基础又是难点。我们要切实把资金筹措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抽调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热心服务群众的人员,深入到村到户,本着先易后难、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先富裕家庭后一般家庭的程序,认真细致地做好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工作。在筹资过程中,必须坚持群众自觉自愿的原则,既不能踩政策红线,也不能畏难发愁,无所作为。要通过做大量、细致地说服和宣传动员工作,将行政推动与群众自觉参与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群众为主体,推动这项改革的深入实施。同时,要做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参合工作,确保群众参合率达80以上。

(三)强化管理,确保资金效益发挥到位。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建立健全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使用效应,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关键。镇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办公室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转帐管理、专款专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严格按照“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三公开原则,保证参合农民的参政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资金正常运行和合理使用,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农民放心。要正确处理提高保障能力和

扩大社会受益面的关系,既要防止因放得太松发生透支现象,又要防止因报销标准收得过紧造成资金沉淀,影响效益发挥,农民收益面不大的现象。要本着“严格审核、快速高效、简化手续、方便操作”的原则,方便农民办理医疗报销手续,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取信于民。

(四)强化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与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村卫生机构内部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力争让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就近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要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力度,严禁开大处方,开人情方,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对定点医疗结构要实行动态管理,对服务态度较差、群众意见大、达不到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准入条件的,坚决取消其资格并责令退出。各定点医疗机构要正确处理单位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办医条件,增强整体服务功能。

三、精心组织,确保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点问题多,各村(居)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根据试点确定的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强化领导,明确责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切实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要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领导,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镇里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各村(居)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定期分析研究,找准问题,弄清原因,落实具体工作措施。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二是要搞好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既要发挥政府牵头、谋划全局的作用,也要发挥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配合联动的作用。卫生院要加强对定点机构的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保证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所要按照实际参合人数,及时划拨配套资金。宣传办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全镇营造参合工作的浓厚氛围。监察、审计部门要做好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严防截留、挪用医疗基金现象的发生。民政办要妥善解决好农村贫困家庭参合资金的困难。其他部门也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提高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

三是要强化督导,严格考核。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要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究,科学指导。镇党政成员和机关包村干部要按照分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帮促指导,有关单位要搞好监管调度,强化督促检查,层层抓好落实,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镇党委、政府把试点工作列入考核目标,对各村(居)实行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务完成好的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敷衍塞责、任务完成不好的进行严肃批评。

同志们,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利益,事关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义重大。各村(居)、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心系群众,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提高农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于,欢迎阅读在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在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总结近几年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分析加快农村沼气建设面临的形势, 研究安排今年的重点任务, 统一认识, 共谋发展。今天上午, 大家现场参观了华池县农村沼气建设示范点。刚才, 天水市、华池县分别介绍了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省上与各市州和县市区签订了项目责任书。在今天的会议上, 泽巴足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抓好贯彻落实, 全面推进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下面, 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估价全省农村沼气发展形势,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2003年以来, 中央投入国债资金近200亿元支持推广农村沼气, 其中安排我省农村沼气建设投资11.2亿元, 占全国总投资的5.6%, 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全省除少数几个不适宜发展农村沼气的县区外, 绝大部分地方普遍开展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初步实现了全省整体推进的目标。自2007年以来, 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 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 各地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使我省农村沼气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连续五年居全国前列, 得到了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截至2008年底, 已在全省3467个村累计建成户用沼气45万户, 普及率由2002年的不到1%上升到10%左右。回顾近年来我省农村沼气建设, 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立足省情特点, 统筹谋划沼气建设。近年来, 各地立足全省农村能源短缺、消费水平低的现状, 以户用沼气为重点, 注重规划引导,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开发、主导产业培育有机结合,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在“一池三改”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了“四位一体”和“五配套”建设。将农村沼气建设融入大生态、大农村、大产业的规划中统筹考虑, 积极推进中小型沼气工程和联户沼气试点工程建设, 组织开展秸秆原料沼气的试点工作, 推动了农村沼气产业协调发展。二是突出质量管理, 注重发挥建设效益。坚持把提高建设质量作为确保农村沼气健康发展的根本, 按照先示范后推广的思路, 加强示范培训、严格建设程序和资金管理, 强化工作措施, 狠抓关键环节, 连续五年计划落实率、资金到位率和“一池三改”完成率均达到100%, 使18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三是强化后续服务, 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近年来, 各级主管部门着力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 注重综合利用, 注重规模化、产业化建设, 在加快推进“一池三改”的同时, 围绕主导技术、主推产品、主体模式, 积极推进了“三沼”综合利用;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和物业化管理方向, 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等多种措施, 推进了沼气后续服务;加强日常宣传培训,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报告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推进了沼气安全生产。总的来看, 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四是依托沼气建设, 协调推进节能减排。全省上下把农村沼气建设放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大格局中来研究、来部署, 大力实施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采取以技术替代资源的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设施种植、着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 推进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和循环农业发展,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五是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落实机制。自2003年以来, 按照国家对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三个100%”的要求, 始终将靠实责任作为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来抓, 省上每年都与各市州、项目县签订项目责任书, 实行目标管理。目前, 基本形成了“政府支持推动、农民积极参与、部门上下联动”的农村沼气建设格局, 初步健全了省级定期督查、市级跟踪监管、县级全面自查的项目建设监督机制。每年都对项目计划落实、资金管理、建设质量、公示公开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 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

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够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农村沼气建设不仅能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而且有利于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促进种养业良性发展,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但在一些地方仍未摆脱就能源抓沼气的思维定式。有的地方只建沼气池, 没有搞配套建设, 影响了综合效益的发挥;有的地方沼气池建设与畜牧养殖没有紧密结合, 料源不足, 靠卖原料启动沼气池, 既没有效益又难以实现持续生产;有的地方配套建设不规范、标准不高, 使沼气池不能常年正常运行。二是技术服务不够到位。在目前全省农村沼气大规模推进的新形势下, 还有部分项目县没有成立农村能源机构, 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开展这项工作, 存在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 建设水平低等问题;有的地方沼气生产工数量不足, 没有完全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不规范, 埋下了安全隐患。三是后续管理和综合利用不够到位。目前, 个别地方对沼气建设后续服务管理和“三沼”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 既缺乏对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模式的研究, 更缺乏对适合当地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 没有把后续服务和综合利用放在与建设沼气池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待,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产气轻拓展的现象。部分地方沼气协会形同虚设, 报酬难以落实, 管护工作不到位, 影响了农户建池的积极性。

今年中央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明确提出加快农村沼气建设, 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 新增500万户沼气用户。省委、省政府将“新增30万户农村沼气用户”作为为民兴办的12件实事之一, 向全省人民作出了公开承诺, 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全省各级农牧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立足农村能源建设, 着眼农业农村发展, 致力改善农村民生, 突出重点、统筹谋划, 完善机制、狠抓落实, 更好地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着力抓好关键环节, 全面提升农村沼气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今年国家和省上共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7.6亿元, 计划建设4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3510处村级服务网点和29处大型沼气工程。新增农村沼气户数接近前几年的总和, 可以说跨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同时工作任务也成倍增加, 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全省各级政府和农村能源部门一定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 全面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 紧紧抓住建设的关键环节, 真正把农村沼气这件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

㈠着力落实目标责任, 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是抓落实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对于掌握工作全局, 推动科学决策, 促进任务完成,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 责任不明确只会出问题, 不会出实绩;压力不到位只会出懒汉, 不会出干才。面对沼气国债项目任务量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势, 各地要按照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 将管理重心下移。省上已与各项目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各地要把沼气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定期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为项目负责人, 要与项目所在乡签订责任状。各市、县农村能源部门要细化方案, 充实人员, 精心组织, 搞好服务, 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各市州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全面监管的责任, 定期深入项目县开展调查研究, 加强督导检查, 推进项目建设。特别要对工作进展缓慢、“三改”落实不好的县, 进行重点督导, 分析查找问题, 研究解决办法, 加快建设进度, 决不能拖全省的后腿。

㈡严格执行工作制度, 确保农村沼气建设质量靠制度理事, 可以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的落实。农村沼气建设涉及千家万户, 工作量大面宽。各地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下达的项目方案, 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 坚决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村、项目投资计划的行为;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切实落实“一池三改”。要坚持职业准入制度, 从事沼气池施工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沼气建设技术工的职业资格证书;坚持招投标制度, 对省级统一采购的沼气灶具及配套产品, 货物到县必须进行抽查验收, 砖、水泥、PVC管等主要建材要坚持集中采购;要坚持项目公开制度, 做到“三公开一公布”, 切实加强项目户建档工作, 及时在网上公布进展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国债资金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省农牧厅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 加大资金跟踪检查力度;各市州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认真监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进行经常化的财务检查;各项目县要加强警示教育, 做到严格自律, 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

㈢加强服务网络建设, 确保沼气发挥综合效益健全后续服务管理网络, 推进综合开发利用, 是农村沼气持久发挥效益的关键。各地要积极借鉴天水、定西、华池等地的先进经验, 按照以县级沼气协会为龙头、乡镇服务组织为支撑、村级服务网点为单元、农民沼气服务人员为基础的工作思路, 加快构建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当前, 要把工作重点向乡村延伸,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创新机制、多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采取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运行机制, 突出抓好村级服务网点示范建设。每处网点要达到“六个一”, 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每个服务网点至少要配备1名专业技术服务人员, 抓好至少200户沼气用户的管理和服务。今年, 全省要力争建成2个县级农村能源服务示范基地、3510个高标准村级服务网点, 初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功能齐全、运转自如、服务高效的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体系。要坚持推进“一池三改”和综合利用, 积极推广“一池四改”、“一池五改”、“四位一体”、“五配套”、“猪-沼-果 (菜、茶) ”等生态农业模式, 带动循环农业发展。要鼓励支持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自主创新, 因地制宜地开展“三沼”综合利用, 不断延伸技术和产业链条, 拓展应用范围, 充分发挥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㈣注重建设模式拓展, 确保沼气工程协调推进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 是农村沼气建设努力的方向。今年, 国家将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联户和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作为拓宽农村沼气建设模式的重点, 加大了扶持力度。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农业部关于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 督促建设单位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施工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 尤其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市县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土地、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衔接, 及时帮助建设单位解决土地使用、发酵产物综合利用、供气安全、沼气工程消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确保建设一处, 成功一处, 努力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协调发展。各地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 对建设模式、供气方式、运行办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积极探索总结加快推进我省沼气工程建设的路子, 不断拓展农村沼气发展领域。

三、统筹推进任务落实, 努力开创全省农村沼气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国家要求, 2008年批复下达的建设项目, 务必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2009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 要求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 11月验收上报。据调查分析, 近几年建设农村沼气的农户, 绝大多数积极性较高、家庭收入较好。与前几年相比, 今年全省农村沼气建设面临一些新的困难。一是工作任务繁重, 时间要求很紧, 按期完成任务的难度加大;二是农户建池的积极性没有前几年高, 组织发动的难度加大;三是相当一部分农户收入水平不高, 落实自筹资金难度加大;四是工作范围不断拓展, 指导服务的难度加大。各地要充分认识今年农村沼气项目实施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建设与管理、政府推动与农民意愿的关系, 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 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 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 积极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当前, 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㈠全面加快建设进度2008年国家批复下达的农村沼气项目, 按计划要求应于2009年2月底前完成全部中央投资。为保证工作进度, 除沼气配件采购资金和服务网点建设补助资金之外, 省上已于2008年12月底将其它中央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各项目县。但在实施过程中, 一些县没有按期完成建材采购和施工合同的签定工作, 有的没有及时进行建材采购资金、技工工资的预支付工作, 使中央投资在拉动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目前, 随着天气转暖, 全省农村沼气将进入黄金建设期。各地一定要统筹谋划, 积极推动, 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40万户农村沼气的建设任务。

㈡不断提高“三改”配套水平搞好“三改”是农村沼气发挥效益的重要条件。从近年来的情况看, 在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建池容易、“三改”到位难的问题。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 在进一步严格沼气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的同时, 千方百计提高“三改”配套水平。要积极协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加强与扶贫、卫生等部门的衔接, 积极推进农村沼气与扶贫开发、暖棚养畜、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农村改水改厕等项目的配套建设, 减轻农户的“三改”配套负担, 激发农民的建池热情。

㈢认真落实项目工作经费从检查的情况看, 目前一些地方无项目工作经费或项目工作经费不能足额到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从农村沼气发展的趋势看, 建设地点离中心城镇越来越远, 建池农户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越来越差, 农村能源部门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解决工作经费, 改善工作条件, 不能完全依赖省上。市、县两级都要积极筹措资金, 各县每年至少要安排5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 支持业务部门开展项目建设。

㈣努力提高技工工资水平沼气池建设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根据各地现场作业测算, 按标准施工, 一个技工建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需7天时间;按每个技术工每日工资50元计算, 单池工资定额要达到350元左右。而目前多数项目县单池工资标准在250元~280元之间, 每个技术工每日工资不足40元, 与在公路、电力等建设工程中打工每天50元~60元的收入相比, 相差10元~20元。一些县区技工流失高达50%, 甚至出现了边培训边流失的现象。再加上建池技工需要参加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短期内很难得到及时补充, 使技工短缺问题相当突出, 直接影响到建设进度。各地一定要结合当地物价上涨水平, 认真分析测算, 在不超过项目规定最高限额的前提下, 合理确定技工工资标准, 改善基本条件, 稳定技工队伍, 确保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同志们, 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农村沼气建设任务, 我们既面临良好的机遇, 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全省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一定要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深化认识、强化责任, 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积极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3.在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一、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关键是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从吉林实际出发,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具有吉林特色的“三化”统筹之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以做大做强县城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模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为主要工作抓手,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落实。

二、要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

做好2010年全省“三农”工作,既要统筹兼顾,更要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确保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确保农村好形势巩固住发展好。

三、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在国家投入方面,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定提高,确保“三个优先”,即财政收入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补贴方面,强调增加资金、完善办法,明确“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在金融支持方面,强调增加农村信贷投放、改进金融服务,出台“三个措施”,即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要求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强调抓住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突出“三个重点”,即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调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凸显“三个亮点”,即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强调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实现“三个突破”,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受当地居民同等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等政策。另外,还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开拓农村市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要扎扎实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从当前工作抓起。一要认真抓好粮食收储工作。要正确判断粮食市场走势,适时提供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把手中的余粮卖上好价钱。同时,各类粮食收储企业和农民群众要做好安全储粮工作,坚决消灭安全隐患,防止火灾发生,防止霉变。有关县(市)一定要解决好“地趴粮”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二要抓好备耕工作。今年是春节前立春,春脖子短,节后各类农活催手,备耕任务相当繁重。从现在起,各地各部门要立足高标准高质量搞备耕,立足抢前抓早搞备耕,立足抗灾减灾搞备耕,早动手,早准备,早筹集各类物资。尤其要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生产资金准备,为搞好春耕生产,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三要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四要组织好冬春农业生产。五要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干部要深入到受灾地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加大救灾救济工作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吃、穿、住以及过冬保暖等实际问题,努力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确保他们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六要认真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4.在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安排和部署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经过前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认真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制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希望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全面领会这次会议精神,明确职责,严格按照会议部署,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就为什么实施合作医疗、怎么实施、具体要求讲三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简单地说,各级政府出资一部分,农村自己缴纳一部分,合起来组成一个合作医疗基金,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一旦生病,就可以按比例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可以减轻农民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负担。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件好事、实事,而且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必然需求。几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卫生工作不断进步,农村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农民健康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形成的原因,农村享受的健康保障水平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在农村,“小病躺、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现象不时发生,往往一人大病一家穷,一次大病一生穷。因此,提高健康保障水平,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成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政府高瞻远瞩,作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5年,全国已有641个县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覆盖人口2.25亿,共有1.63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通过采取农民自己拿一点、国家和地方财政补助一点的办法,就解决了农民的健康保障问题,使患病的农民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使农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第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县委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我县有总人口108万,农村人口占85以上,没有农民的建康,就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如东经济社会的真正腾飞。当前,农民看病负担过重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在全区近300个行政村哪个村都有几户。许多情况表明,疾病导致贫困,贫困又使疾病难以医治,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且,看病难、吃药难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农村贫困人口、特困人口中,在一般收入的农户中同样普遍存在,如遇大病、重病,不少一般收入的家庭也经常缺钱医治,对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生活水平下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不解决这些问题,农民就难以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但是,就目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来说,还不具备把农民医疗保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条件,还难以实现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共济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于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和看病难问题,促进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是以人的健康为本。关注、关心农民健康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深刻变化,着眼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逐步提高广大农民健康水平,建立完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要帮助农民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是减轻农民经济负担过重,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一项重要举措,是政府关心农民疾苦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保障农民健康、保护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一项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制约困素多的系统工程,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必须统筹考虑,把握关键环节,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确保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工作目标:根据外地试点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以区为单位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使全县85以

上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农民因大病、重病造成家庭贫困和经济风险,切实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工作任务:结合全县经济发展趋势、农民生活现状,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与消费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建立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管理体制、监督机制和运行机制,使患病农民真正受益。

基本原则: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工作中

必须坚持,自愿参加、多方统筹;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大病统筹、保障适度;不断完善、稳定发展的原则。

当前,宣传发动、基金筹集、登记注册、健全制度等项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增强紧迫意识和大局意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各乡镇、各部门要重点抓好实施工作以下几个环节:

(一)抓住宣传发动这一关键,确保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能否顺利推开,取决于各乡镇、各部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更取决于广大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而广大农民“参合”积极性的高低,又取决于宣传工作是否深入、扎实、有效。通过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施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宣传工作中,要力争做到三个讲透:一要讲透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意义,让农民知道好处;二要讲透这项制度的具体内容,让农民掌握政策;三要讲透政府支持和资金管理、报销办法,让农民解除疑虑。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板报、宣传车等多种媒介,采取开设专栏、散发传单、印发手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确保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抓住基金筹集这一根本,确保合作医疗基金及时到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筹集是难点。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社会捐助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省财政每年对每人资助25元,市财政和区财政每年对每人分别资助11元,各级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每人共计资助38元。关于我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缴费标准,通过前期的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和借鉴外地经验,最后确定明年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以户为单位,按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缴费。当前,各乡镇务必要把收缴农民合作医疗费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强化措施、迅速行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一是明确责任。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带头驻村包片,开展农民参合费用收缴工作。二是要明确时间。《方案》明确规定,11月1日之前各乡镇缴费工作全部结束,对此,各乡镇必须增强紧迫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明确任务。县委、县政府确定2006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要达到85,应参加人口参合率要达到92。这是一项硬指标,硬任务,各乡镇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与此同时,财政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及时到位,保证县财政补助资金足额到位。

(三)抓住规范管理这一重点,确保合作医疗工作制度化。规范管理是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整章建制入手,尽快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个环节有序严谨、有效衔接。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要规范管理基金。要组织力量进一步健全基金预决算制度、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相互监督制约,认真履行各自职能,切实做好基金管理。严格按照“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管理原则。认真执行“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制度,严格落实报销公示制,使整个基金的运作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管理中心要定期汇报基金收支、使用情况,增强基金使用的透明度,保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参与、知情和监督权利,确保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二要规范管理用药。管理中心要尽快出台《南票区新型全作医疗药品目录》,同时要加强药品购销监管,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严禁假药劣药进入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这里,我要突出强调规范管理的纪律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每一分钱,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三农”的专项款,也是农民自己的血汗钱,关键时刻还是百姓的救命金。管好、用好这些钱是参与这项工作的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如果在那个环节出了问题,违反制度,触犯党纪国法,不论涉及任何人、任何部门,县委、县政府坚决查处,决不姑息。

(四)抓住补助支付这一核心,确保参合农民的正当权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取得成功,能否得到广大农民拥护和支持,核心在补助支付这一环节。《方案》中确定了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在各级医疗机构所发生的大额医疗费用、住院费用的补助分段、补助比例和封顶线。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兑现补助资金。对于补助分段、补助比例和封顶线的标准,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具体实施,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既要防止补助比例过高而透支,又不能因比例太低使基金沉淀,影响农民受益。

(五)抓住机构建设这一基础,确保合作医疗工作正常运转。建立健全组织运行机构,是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切实加强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的建设。我区已经组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监督监测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等重要职责。各定点医疗机构能否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不仅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巩固和健康发展,也关系定点医疗机构自身的发展。各定点医疗机构一定要正确处理单位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向农民提供价格合理、优质安全的基本医疗服务。努力改善医疗条件,增强整体服务功能。切实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把服务质量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明确责任,强化监督,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互相监督,共同把这项工作抓、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明确乡镇职责。各乡镇要把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也要成立相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组织,亲自安排,亲自督导,分管领导要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各村的主要负责人也要切实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扎实有效地搞好本村的工作。当前,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村要组织精干力量,采取干部包村的方法,逐户上门宣传发动,做好资金筹措工作,确保按时安全任务。

二要明确部门责任。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相关办法,指导和协调基层开展工作,及时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县财政府部门要负责做好补助资金的预算安排,确保财政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县发展和改革局要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业部门要配合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和推广工作,协助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县民政府部门要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重点解决农村特困对象的医疗救助和无钱参合的实际困难,及时为特困农民家庭、五保户家庭和农村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代为缴费参合。县人事部门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设置的有关工作。县监察、审计部门要做好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县药监部门要切实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行为。县物价部门要认真履行价格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农民医疗消费价格公正、公平、合理。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和有关政策,为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定点医疗单位要严官运亨通职业道德,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侵蚀农合基金的行为发生。

三要加强监督检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农民群众的“血汗钱”和“保命钱”,必须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收好、管好、用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否则将严肃查处,追究责任。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基金监管、财务管理和会议核算制度,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的管理方式,确保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开、透明、公正、健康运行。各乡镇、各部门在工作中要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任务落实到位,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县委、县政府将全方位地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监管,特别是在筹集医疗基金、药品采购、治疗用药和发放医疗补助等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环节中,区委、区政府要组织专项督查组开展重点督查。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实绩考核目标,严格考核措施,严厉奖惩措施,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圆满成功。

5.在全镇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同志们:

经镇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镇合作医疗工作会议,全面总结我镇近几年来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研究部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资金筹集与管理等各项工作,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办人民满意的合作医疗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和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重大决策,也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抵御重大疾病风险、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举措,对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镇各相关单位始终坚持知民情、解民忧,务实创新,扎实奋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较大成效。

二、管理体系、监管体系、规章制度日趋完善

几年来,我镇在县合管办的指导下、在党委、人大的监督下、在各村村委和卫生院的努力下,已形成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的新型合作医疗组织管理与监督体系;已形成了报销便捷、补偿合理、以住院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我镇合管办配备专职报销人员四名,投资近两万元配备了电脑及打印机三台、立式空调一台等办公设施。近年来,县合管办先后出台了《东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村卫生室管理办法》、《东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健全并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财务

审计、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费用补偿公示等制度,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宣传、筹资、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根据县合管办的文件精神要求建立了严格的合作医疗督察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规范合作医疗的报销与资金管理,定期公示合作医疗收支和报销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基金公开、公平、公正使用,以发挥基金的最大效益。今年县有关部门对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审计与检查,对基金筹集、管理与使用等环节给与了较高的评价。

三、报销资金逐年增加,参合人数稳步攀升

6.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六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盛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以来我镇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表彰先进典型,交流先进经验,全面分析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研究部署今年的“三农”工作,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任务、抢抓机遇、加大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实现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镇党委、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认真研究今年的“三农”工作。下面,我根据镇党委、政府研究的意见,重点讲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面总结~年农村工作,进一步明确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刚刚过去的~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是我们经受考验、战胜困难、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以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胆略,顽强拼搏、敢打必胜的气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年未有的好形势。

主要体现在:一是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7046吨。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达到3192元,增长18%。三是财政收入向前迈了一大步。总收入达到347万元,比上年增长28%。四是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体系逐步完善。全镇粮经种植面积比调整为5.5:4.5,粮经产值比为3:7;渔业、芦笋、林业、畜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芦笋种植实现新突破,发展芦笋面积2600余亩,芦笋育苗地100余亩。全镇大蒜种植面积达到了3500余亩。林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林(杞柳)发展3500余亩,毛白杨2000余亩,种苗花卉种植面积达到80余亩。全镇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到2万余亩。微山纯种麻鸭达到20万只,品种得到有效保护,畜牧业养殖总量近60万只。双孢菇种植规模扩大,现已发展到50个大棚。劳务输出管理网络逐步完善,劳务输出基地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劳务经济产业得到壮大,全年从事非农产业人数较上年增加5000人,达到1.2万人,其中市外输出6363人。五是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民营经济势头强劲。~年,全镇民营经济新上项目12个,技改、扩建项目8个;民营经济总投资额达到41990万元,本年新增固定资产40990万元;合同利用外资43637万元,引进到位市外资金36900万元,实际到位国外资金70.5万美元;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16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家,填补了全镇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空白。六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能力得到加强。投资547.2万元,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36.2公里。扎实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更新部分排灌站,新建水渠2公里,清洗机井50眼,疏通沟、渠10公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口门村、新河村的农村扶贫开发项目成效显著。丰德新村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消除了湖区安全隐患。镇村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入户率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县乡有线电视网络的贯通和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的完善。七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认真实施了“科教兴镇”战略,加大了对农作物优良品种、泥鳅养殖、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工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中小学危房改造进展顺利;“普九”成果得到巩固,通过县政府“两基”教育巩固提高复查验收。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取得新的成绩。保持了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高度重视了环境质量。高度重视救灾救济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扶贫救助活动成效显著。八是农村社会趋于和谐融乐。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员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得到新的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取得较大进展。“平安鲁桥”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三平安”工程全面推进,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进展较快。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和农民减负工作,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全镇安定团结的局面得到巩固。

总之,过去的~年,全镇民营经济跨越发展,结构调整整体推进,村“两委”换届顺利进行,社会局面安定团结,镇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来为不易的成绩,广大干部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必须充分肯定,这些可喜的成绩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在座各位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大家用心血汗水换来的。我们的同志生活、工作在最基层,常常直接面对矛盾和困难,工作压力大,吃苦受累受委屈,但从不说苦,不怨天怨地,始终如一地努力工作,为全镇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鲁桥镇党委、政府向工作战斗在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管区、村、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农业五大产业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结构调整深度不够,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民营经济外向度不高,投资拉动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对较少,在建项目不多,招商引资工作没有大的突破;农业投入增加较多,但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并没有建立;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整治和优化。总的来说,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加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对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有利条件。面对困难和不足,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就能够抓住机遇,就能够争取发展的主动。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调整,我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力量和基矗乡镇合并后的第一年,也就是2001年,我们共同努力,健全了班子,理顺了关系,打牢了基础,为新世纪农业和农村发展开了个好头。2002、~、~这三年,我镇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特别是~年,全镇的各项工作有了较大突破,为我们的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后劲。今年,我们更要认清形势,从讲政治和讲全局的高度,认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机遇意识,坚定信心,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实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向小康社会迈出坚实的一步。

~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到~年底进入全市70名,全县前6名的目标,~年我们的综合实力已跃居到全县第9名,今年是实现三年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保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良好的势头,对于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央、盛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平安鲁桥、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环境立镇、引进强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的战略指导,今年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继续围绕富民强镇的目标,紧紧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动摇,抓住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不动摇,按照“发展保稳定、稳定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具体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镇财政总收入达到5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达到3415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水平。

完成上述任务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重点突出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社会稳定这三个重点,立足现有的基础和优势,全面提升经济结构层次,不断增强整体素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构建和谐社会。

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农业结构调整和民营经济建设上,立足现有的基础和优势,切实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增创竞争发展新优势。

(1)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提升五大产业竞争能力。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走调整和提高的路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本着“市场引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拉大农村五大产业链条。渔湖业。抓住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机遇,按照发展现代渔业的要求,压缩常规鱼种的养殖面积,继续巩固和扩大乌鳢、泥鳅等名优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加快“中国乌鳢之乡”建设,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区域特色产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以湖东沿湖各村为重点,建设宏大的商品鱼基地,完善乌鳢养殖带,使乌鳢等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2.6万亩,其中乌鳢养殖面积2万亩,河蟹面积5000亩,泥鳅养殖面积1000亩。种植业。放手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培养以仲浅总支为中心的芦笋种植基地,以枣林总支、侯楼办事处为重点的大蒜种植基地,以鲁桥六村、泗河村为重点的双孢菇种植基地,以圈里总支为重点的甜玉米种植基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8000亩,其中双孢菇种植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林果业。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为重点,突出抓好环湖环河绿化带建设,速生丰产林新发展1000亩,经济林发展到4500亩,其中杞柳新发展1000亩,实现千亩连片规模种植,形成全县林业生产的亮点;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22.5%。畜牧业。突出抓好鸭、牛、羊、兔和特种动物的总量扩张和规模饲养,重点抓好新河村养鸭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力争全年番鸭饲养量达到12万只。发展壮大劳务经济。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分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各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务联系与合作,畅通输出渠道,实现境外输出新突破,全年劳务输出人数达到1.5万人。二是实施“三化”联动战略。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市场多元化“三化”联动对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开拓市尝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今年我们继续加大对信威食品公司、延峰渔具加工厂等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兴办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密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推行“订单农业”,逐步形成“办一个企业,建一片基地、育一大产业、富一方群众”的格局。充分发挥芦笋协会、双孢菇协会、养鸭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突出抓好乌鳢、泥鳅、双孢菇等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加快建设城镇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搞好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转化科技成果的水平,把我镇建设成为产业突出、品质优良、布局合理、效益明显、农民科技意识增强、农业科技含量高的文明经济强镇。

(2)突出抓好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加速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加快我镇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举全镇之力,以超常规的举措,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在新一轮的大发展中赢得主动。

去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进入全县民营经济强镇”的任务目标,今年是我镇三年目标任务的第二年,也是我镇争创强乡镇的关键年。根据县分配我镇的任务,结合全镇实际和发展趋势与潜力,~年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坚持抓大扶优,培养骨干企业,横向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实现重点突破,确保实现县委提出的“123”工程,即上一个5000万元的项目,2个1000万元的项目,3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重点落实好北京仕龙恒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的项目和投资1000万元的煤矸石制砖项目,以及投资1000万元的中大饲料加工项目。招商引资方面,合同利用市外资金达到35000万元,实际到位82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达到26000万元,营业收入达到90000万元,增加值达到28000万元,合同利用国外资金48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0万美元。成立自营进出口公司,全年出口创汇100万美元。新上50万以上的项目36个,新增船

舶4万个吨位,新增个体工商户380户,使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1800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5200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家,力争民营经济利税超亿元,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为确保全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任务落到实处,镇政府将拿出专人,以经委为重点,调整招商队伍,外出招商、重点招商,构筑新的亮点。继续实行副科级领导干部包保企业和招商引资责任制,将招商引资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到党总支到村到单位,分解细化到每一名镇村干部身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使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单位有担子。凡有包保任务的领导干部,都要从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好包保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全方位对外联谊活动,认真排查在外经商、任职的本地经商能人,做好攀亲结对、借水行舟的文章。特别是利用好亲朋招商、企业招商、委托招商、登门招商的方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坚持“环境立镇”的思想,牢固树立“帮助投资者就是帮助自己,服务投资者就是服务经济,关注投资者就是关注开发”的新观念,把创新环境作为跨越发展的“生命线”,努力塑造重商亲商、诚信鲁桥的新气象。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严肃查处各种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制,促进投资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

(3)加强税收征管,做好增收节支文章。在这里要点名表扬的是通达、广会两家航运公司。在去年仅半年的时间里,两家公司上缴税收均过百万元,是我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说,没有这两个公司的发展,我们镇机关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就没有坚实的后勤保障。05年,我们又增加了一个航运公司,相信今年的财政税收工作会更加辉煌。

三、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农村社会事业是农村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加快改变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要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现等重要的位置,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紧紧围绕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加大科技兴农、兴工力度。加快名优水产品养殖技术的开发研究,力争乌鳢、泥鳅人工繁育技术、饵料替代研究、渔病防治有新突破。二是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逐步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教育体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考核制度,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巩固和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教育投入体制,改造刘桥小学。三是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毫不放松地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四是强化农业生产基础保障。始终把水利建设放在基础产业的首位,认真抓好抗旱防汛、节水灌溉、河道疏浚、涝洼地治理等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以改造现有水利设施为重点,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改造维修部分排灌站,新打配套机井30眼,扩大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认真调查论证,积极探索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促进湖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相关措施。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五是抓好村镇规划,推进小城镇建设。严格实施村镇总体规划,强化规划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坚持重大项目集体审查制度,严把规划项目审批关,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通过招商引资、社会集资、政府投资等途径,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实施镇驻地、济微公路两侧、泗河矿区的旧貌改造,努力办好镇中心街及部分村主要街道的亮灯工程,为建设县北部中心镇打下坚实基矗维护好现有公路,增加村村通油路工程总量。做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三年规划,年内解决沿湖部分村群众吃水问题。

四、夯实基层组织工作,建设“平安鲁桥”,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条件。

年初,盛市、县层层召开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稳定的重要性。稳定是基础,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农村经济更离不开稳定。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正是由于保持了社会政治稳定,我们才赢得了今天的良好局面。今年,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严峻,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成了许多矛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十分敏感,维护稳定比其它地方更具有特殊重要性。农村稳则全局稳,农业的丰收、农民的情绪、农村的形势,是我们每个同志应时刻关注的全局性问题。

首先是巩固村“两委”换届成果。深入开展村级组织建设年活动,抓强促弱带中间,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强对新一届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抓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使他们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组织农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带头人,并不断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本领。

第二是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们要从保护湖区资源,维护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湖区管理工作。适时组织开展严打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杜绝湖区“三乱”、渔业“三害”等不法行为。

第三,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开展“村帐镇管”工作,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集中体现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大局。要把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每个村、每个农户,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矗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目前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办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财力许可和农民的承受能力。作为村帐镇管这项工作,自1998年以来,各级都非常重视。我们以前也搞过,但没有进行下去。镇党委、政府决定自今年起全面抓好落实。长期以来,村级帐务管理一直是一个多事而敏感的环节,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更成为引发上访不断的源头和诱因。抓好这项工作,是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机制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农民复兴、密切干群关系的内在要求,是深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村帐镇管是在坚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债权债务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村级财务集中于镇里统管,村里不再设专职会计,只设一保报帐员。实行村帐镇管,不仅可以杜绝村级财务的挥霍和不合理开支,又实现村务公开的真实性,解决了公开中的虚假问题。既增强了镇对村级财务的监控力度,堵塞了过去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又有利于村务公开,密切党群关系。这样,通过大幅度人员精简,既可以避免要组干部的“闲置”现象,又可以减少开支,减轻农民负担。实行村帐镇管之后,各村用款实行“先研究,写报告,领导批,财政拨,事后报”的工作制度,推行“两公开、两监督、一报告”制度,真正做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为确保村帐镇管工作切实落实到位,镇党委制定了《实施方案》及有关财务财务管理的《决定》,望各村必须着眼大局,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把握关键,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加强领导,确保村帐镇管工作实施到位。

第四是继续深入开展“平安鲁桥”建设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抓基层基础,抓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完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斗争,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对外协调,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积极审慎地处理边界、湖区纠纷,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果断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依法严惩团伙性暴力抗法行为,确保边界和湖区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抓重点、抓苗头、抓及时处理、抓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严防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理想信念、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选准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把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心竭力奔小康上来。搞好农村文明一条街建设,不断提升标准,丰富内涵。组织开展“弘扬时代精神、倡树文明新风”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逐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全面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五、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不断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水平。

要强化首位意识,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工作。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是农民经济命脉。认真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把农村经济放在全局发展战略的首位,把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进一步健全领导体系,强化领导责任,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全镇经济有新的发展。

要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在新世纪、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去研究、探索和解决,还有许多新知识、新要求,新规则需要我们去学习,熟悉和掌握。我们要尽快把发展路子理清,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应对措施。

要强化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经常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注意总结经验,切实解决影响当前农业发展,制约农民增收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要带着感情做好农村工作,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善谋富民之策,善于用说服教育、提供服务的办法来推动农村工作。“君子重廉耻,无廉则无耻,事事检点,休留千年唾骂;好官贵仁明,不仁则不明,时时省察,要知道百姓艰难”。做好农村工作,保持廉洁也很重要。

关心支持基层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业稳定的最基本的力量,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主要是靠他们去落实,任务最繁重,工作最辛苦。我们要为他们创业干事的大环境,让那些干事业的、创业的、改革的能够心情舒畅,理直气壮地干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在这里,我对我们的基层干部提一点要求,你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了解政策、见多识广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果断决策。“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发动群众,群策群力。脱离了群众,什么事都办不成。再一个就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总之,一定要着眼于大局,铺下身子、为民办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7.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 全面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研究安排“十二五”和今年工作, 强力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前两天, 大家参加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听取了栗战书书记、赵克志省长和王富玉副书记、禄智明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几位领导的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 阐述深刻、部署明确,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 认真贯彻落实。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一五”成绩, 增强农业农村发展信心

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切实履行部门职责, 全面落实强农政策, 科学应对自然灾害, 齐心协力, 扎实工作, 实现了大灾之年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目标。

——主要农产品生产持续发展。粮食总产1112.3万吨, 油菜籽产量51.62万吨;蔬菜产量1154.6万吨, 同比增长6.4%;预计肉类总产量185万吨, 禽蛋15万吨, 牛奶5万吨, 水产品14.5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9.1%, 22.9%, 11.4%和80.5%。除粮油因灾减产外, “菜篮子”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实现持续增产, 为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350亿元 (不含烟酒) , 实现利润20.5亿元, 上缴税金13.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0%, 45.6%和17.5%。原99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33亿元, 上缴税金5亿元, 实现利润7.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9.9%, 35%和8.8%。至年末, 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增加到251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600家。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油作物面积稳中有增, 经济作物面积和比重保持增长。畜牧业继续较快增长, 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草地畜牧业比重增加。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预计蔬菜、马铃薯面积均突破1000万亩, 茶园、果园面积大幅增加, 特色渔业加快发展, 休闲旅游农业迅速兴起。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 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牧渔业增加值实现630.3亿元, 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 实际增长12.6%, 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5.6个百分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实现连续四年增长8%以上.

———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可靠。据农业部例行监测, 全年我省畜禽产品、水果、茶叶、蔬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5%、98.3%、94.3%和93.5%, 全省未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产品质量总体上安全可靠。品牌农业快速发展, “三品一标”产品比重增加, 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农业农村基拙设施有效改善。通过农机补贴项目新增购置机具13.11万台套, 受益农户13.48万户, 年末农机总动力1680万千瓦。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2.9万户, 大中型沼气工程147处, 清洁工程42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服务体系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百村试点”初见成效, 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

去年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为保障城乡市场供给、管理好通胀预期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保持全省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 归功于党的惠农政策不断强化, 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 归功于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真抓实干, 归功于广大农业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在此, 我代表省农委, 向全省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致以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过去的一年, 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提狠抓抗灾救灾和大力增产。组织技术力量积极投入抗灾救灾, 开展抗旱保春耕“三个一”行动, 切实减轻特大干旱等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效阻截稻水象甲、紫茎泽兰等生物灾害。抓好关键农时生产, 确保粮油面积稳定, 深入实施粮增工程、高产创建等重大项目, 加强督查指导, 促进生产发展。二是突出主要产业和关健环节。多次召开产业发展推进会, 推动出台《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 启动“千万只羊产业工程”等大项目,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茶叶、蔬菜、马铃薯、精品水果和特色渔业等优势产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农业支持力度, 推进重点龙头企业扩容,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和装备建设。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农业市场信息、动植物防疫等服务体系, 抓好适用技术推广和“阳光工程”、“三百工程”等项目实施,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围绕重点农时、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 大力推广农机化技术, 提高农业装备能力和农机作业水平.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和基础建设。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 推动土地承包地方立法,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 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 加强耕地质量、农村能源和农业生态建设及资源环境保护,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深化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农业农村各项改革, 基本完成省农委直属国有企业改制, 其中省属农垦企业整体移交属地政府管理。通过政策引领、示范带动、财政补助、融资担保等方式, 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 引导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化发展。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对外宣传与交流合作, 成功承办中国马铃薯大会、国际绿茶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六是推进依法行政和自身建设。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 依法实施行政许可, 推进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开展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动植物疫病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控, 抓好农机、渔业安全生产, 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机构改革, 扎实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 加强行风建设、内部审计和纪律监察, 农业系统作风更加务实, 农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农业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010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标志着“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这五年, 是我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五年。一是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在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的情况下, 5年粮食平均产量达到1115.5万吨, 在“十五”基础上稳定增长, 确保了“米袋子”供给安全。去年与2006年相比, 蔬菜、肉类总产量分别增长47%和13%, 禽蛋、牛奶、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0%, 22%和28%, “菜篮子”产品供应能力增强, 品种日益丰富, 质量逐步提高。二是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烤烟、油菜支柱产业继续巩固, 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比接近1/3, 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果业、特色渔业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部分产业迈进百亿元产值行列。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旅游农业等二三产业迅速发展, 农垦经济稳定增长, 农业结构加快调整。三是农业科技和设施装备长足进步。良种良法普及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持续提高, 农机总动力增长78.5%, 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10万户, 占累计建成总量的60%, 相当于新增封育440万亩薪炭林。基层农技推广、农业信息、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业资源环保等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四是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 年均实际增长9%左右, 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差距略有缩小。农村消费恩格尔系数明显降低, 目前已接近城镇水平。五是农业农村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中央和省连续出台关于“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 农业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农业税彻底取消, 涉农补贴种类和规模不断增加, 农业法律制度不断健全, 新农村建设和清洁工程试点成效突出, 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业对外交流不断加强, 区域合作取得重要成果。

实践充分证明, 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深入贯彻党的“三农”工作方针政策, 站在全局高度与长远角度谋划农业工作, 把握推进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统筹兼顾、狠抓落实, 就一定能够扎实有效地抓好工作,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准确把握“三化同步”机遇, 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十一五”的辉煌一页已经翻过, “十二五”的崭新画卷正在展开。抓好今后五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我们必须系统思考、科学谋划, 结合实际、扎实工作, 努力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

(一) 深刻认识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

去年下半年以来, 我省先后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 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 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 确立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重点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两大战略”及与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推进等战略部署。

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特别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三化同步”的精神实质, 把它作为贯穿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一要充分认识“三化同步”的现实意义。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横向比较差距巨大, “慢”这个主要症结在“三农”方面表现尤其突出, 粮、肉、菜人均产量仍不足全国水平的80%,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是全国最大的省份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耕地等农业资源约束加剧, 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数量此消彼涨, 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 保供给、促增收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在这种形势下, 更需要推进“三化同步”, 实现三次产业提速,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要全面领会“三化同步”的内涵要求。“三化同步”建立在“两大战略”基础上, 既反映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城镇化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体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布局与发展导向;同时, 又强调了三者的同等重要、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 坚持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丰富和发展了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我们要准确把握其辩证关系, 增强发展信心。三要切实找准“三化同步”的着力要点。作为农业部门, 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突出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 促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供给能力, 保障迅速增长的“米袋子”、“菜篮子”消费需求, 增加工业原料供给, 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 要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契机, 承接其拉动和辐射,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二三产业,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扩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在“三化同步”的背景下,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农业农村工作, 更加清醒地看到自身肩负的发展重任, 更加积极地应对宏观环境的新形势和新变化,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努力化解各种困难, 紧紧抓住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 确保在“三化同步”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 明确“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整体要求, 结合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 我们编制了《“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抓住“三化同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加强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等历史机遇, 以农业提速增效、农民加快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努力使“十二五”时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主要目标是:农业综合生产稳定提高, 年均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以上, 期末油菜籽产量80万吨、肉类300万吨、水果240万吨、茶叶16万吨、水产品35万吨, “米袋子”和“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农牧渔业总量和农民收入提速增长, 农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以上;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占比50%, 经济作物在农作物中占比46%, 蔬菜、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00万亩和1100万亩, 茶园、果园面积分别达到500万亩和260万亩, 特色渔业产值16亿元,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 休闲旅游农业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更趋优化, 现代农业显现雏形;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基层农技推广等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步伐加快, 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升, 农业信息化迈出新步伐, 设施农业规模显著增加, 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25%;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 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 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达500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500家;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 累计完成农村宜建沼气户数的50%, 建成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730个, 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农村能源、农业生态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三) 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

“十二五”规划是一幅宏大的远景蓝图,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好这个规划, 要以优化布局为基础, 以强化措施为保障,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在这里, 我着重强调一下规划中涉及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工程和项目。

生产保障工程。

包括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新一轮种子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旱作节水农业、草原保护建设和省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项目, 主要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人工草地等建设, 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

条件建设工程。

包括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植保体系、动物防疫体系、渔业支撑体系等工程建设项目, 主要是改善硬件设施、技术装备和配套条件, 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提高支撑保障与公共服务能力。

新型农民培养工程。

主要是大力发展农民培训和职业教育, 重点培养种养大户、农机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 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

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工程。

包括农村沼气建设、清洁工程、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程项目, 主要是建设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清洁工程示范村、生物资源保护区等, 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保护农业资源生态,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产业发展项目。

粮油作物上, 包括高产创建、粮食增产工程、马铃薯专项和特色杂粮等项目, 主要是加强良种良法推广, 建设商品化生产基地, 提高生产和供给能力, 兼顾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经济作物上, 包括蔬菜、茶叶、水果和中药材等专项, 主要是稳步扩大规模、优化区域布局, 加强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 扶持产销衔接和品牌创建, 培育支柱产业。畜牧业上, 包括肉羊、肉牛、生猪、肉禽、奶牛等工程项目, 主要是加强良繁体系建设, 改善基础设施, 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 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渔业上, 主要实施特色养殖等工程, 改善生产条件,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

农产品加工提升项目。

重点扶持粮食、薯类、植物油、畜禽制品、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加工业发展, 支持企业扩大生产、技术改造、研发产品、开拓市场、创建品牌等, 推进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发展,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规模、质量效益和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观光农业示范项目。

包括旅游精品沿线示范项目和观光休闲示范项目, 主要是在相关旅游景区景点配套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示范点, 拓展农业功能, 丰富旅游内涵, 改善基础设施, 增加农民增收渠道。

需要指出的是, 规划项目从纸上到落地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要继续加强衔接和沟通, 力争这些项目都能上、尽快上、上大项。同时, 要统筹抓好涉及“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 特别是推动各级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 形成支撑保障“十二五”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着力抓好2011年工作, 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

今年是建党90周年, 是“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 理清发展思路, 强化工作措施, 狠抓任务落实, 确保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门红。

今年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为指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力争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新突破, 千方百计保障市场基本供给,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加快增收, 努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势头, 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主要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粮食产量1150万吨;油料产量75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00万吨、16万吨和5.5万吨, 畜牧业在农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16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建设省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10个;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15万户;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80个;新增各类机具16万台套, 农机总动力达到1730万千瓦。

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 稳定发展粮油生产。

粮食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 在当前全球粮价持续上扬、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旱情持续的情况下, 粮食安全这根弦更不能放松。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贯彻2月10全国、全省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积极争取各级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切实履行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重要职责。要认真落实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 扶持生产大县和种粮大户, 保护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 确保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马铃薯面积各1000万亩,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突出抓好口粮生产, 大力发展兼用粮食, 继续扩大夏粮比重, 扩种高粱、薏仁米、花生等特色粮油作物, 优化生产结构。加强良种良法推广,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着力抓好1000万亩粮食增产工程、200个万亩连片粮油高产创建、马铃薯专项等项目, 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提高生产科技水平。支持发展粮油加工和流通, 延长产业链条, 增加种粮效益。

(二) 强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坚定不移地抓好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特色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继续集中力量、强化措施, 力争实现新的突破。畜牧业上, 重点抓好“千万只肉羊”、“千万头肉牛”和生猪、奶牛、肉禽等产业项目,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饲草饲料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新增种草面积80万亩, 新增牛、羊存栏24万头和80万只, 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 进一步提高草地畜牧业比重和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蔬菜产业上, 认真贯彻国发[2010]26号文件和《省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意见》精神, 突出城镇保供菜和外销商品菜两个重点, 着力加强基地建设, 确保面积1200万亩以上, 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有新提高。茶产业上, 坚持以发展高品质绿茶为主攻方向, 新建茶园50万亩, 培育壮大一批茶叶龙头企业, 提升黔茶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 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马铃薯上, 要在确保面积稳中有增的基础上, 着重抓好脱毒种薯推广和商品薯生产, 在提高单产、促进外销上下功夫, 有效提高生产效益。精品水果上, 要以标准园建设为抓手, 新建精品果园10万亩, 争取两年内火龙果发展到5万亩。特色渔业上, 加快发展大鲵和冷水鱼, 建设15个大鲵子二代养殖小区。同时, 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花卉等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

(三) 着力保障农产品市场供给和质量安全。

坚持标本兼治, 一手抓执法监管, 一手抓标准化生产,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强化源头治理, 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 坚决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 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宣传力度, 提高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二是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加强质量安全执法监督, 推进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工作。特别要针对我省市场上食用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偏低的问题, 采取有力措施, 抓住关键环节, 强化重点整治, 确保我省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三是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新建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55个、畜禽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5个, 创建2-3个标准化示范县。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0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绿色食品15个。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力争新开工建设2个地级、24个县级质检中心和一批市场检测点, 加快构建省市县乡四级监测监管网络, 完善联防联控、检打联动、应急处置机制。五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监测, 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配合抓好重要农产品应急储备, 保障农产品市场供给和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四) 积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把加快农机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大力实施购机补贴政策, 加强山地适用农机研究、示范和推广, 扩大农机总量, 改善装备结构, 发展设施农业。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组织实施重点农技推广、“三百工程”等项目, 加强良种良法组装配套、农艺农机紧密结合, 推广增产提质、节本增效等技术, 抓好关键季节和重点环节科技服务, 提高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和农机综合作业率, 发挥综合增产增收效应。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继续实施动植物育种专项, 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坚持抓好农业资源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高度关注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 落实好国家即将出台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意见, 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抓好乡镇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体系建设, 加快工作进度, 创新运行机制, 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五)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千方百计挖掘种养业增收潜力, 积极拓宽二三产业等增收渠道, 全面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十大助农增收措施”, 力争农民收入增幅实现“三个高于”。加强与央企等大企业对接和农业对外招商引资, 引进一批优强农业企业,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实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抓好省级试点示范企业, 着力发展一批亿元级大企业。继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引导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加快企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开展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 争取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2个。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强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 增强其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探索和拓宽融资渠道, 发挥省乡镇企业担保中心的作用, 落实涉农贷款担保费率下调20%的优惠政策, 着力解决农业企业贷款担保困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 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扎实实施“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加强农民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 支持农民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

(六) 扎实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外来有害生物和动物疫情防控, 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加强动物疫情监测预警, 强化集中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 完善区域化防控机制, 落实疫苗和扑杀补助政策, 及时果断处置各类突发疫情。依法实施动植物检疫,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扎实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 杜绝发生重大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密切与气象等有关部门沟通协作, 加强农业灾变规律研究, 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制定《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完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推广防灾减灾技术, 抓好应急物资储备, 发挥农机在抗灾救灾、抢种抢收、病虫防治中的突出作用, 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科学应对各种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强农机、渔业安全生产, 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 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扎实实施粮食新增产能建设项目, 努力加大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土壤有机质提升、旱作节水农业等基础建设力度, 争取扩大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建设规模,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工作, 着力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抓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和"12316农业信息服务”等项目建设, 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要将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促进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 在面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从今年起省级重点抓好10个左右县为单位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在此强调, “农村生活环境改善项目”是今年我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除年度目标中提出的户用沼气和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任务以外, 还包括20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和1200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 任务繁重、要求严格, 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 加强组织调度, 强化督查指导, 严管工程质量, 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八)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快建立县、乡两级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 加强土地承包仲裁员培训。高度关注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乱占耕地、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等现象, 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加快草原承包到户。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继续抓好农垦农场改革发展, 发挥在奶业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维护农场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队伍建设。配合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诚信农民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加快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 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工作, 广泛组织和参与省内外农业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 推动农业区域合作和对外交流, 大力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外销。

8.在全市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八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探讨2008年中职扩招对策,实现2008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技术人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扩大中职招生工作的重要性

2008年,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是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推进我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扩大中职招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为适应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一个通道”、“三带十区”这一战略规划和实现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改革创新、开放升级、综合开发、强市富民”战略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就业,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扩大中职招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在2008年度全国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指出:“普及高中教育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普通高中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重要而紧迫任务,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去年国检验收结束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做好初中后学生的职业教育,扩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 教育发展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就黑河目前形势看,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只有55%,普通高中已基本饱和,中职学校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生力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中职学校责无旁贷。扩大中职招生是满足人民群众谋职就业的需要。教育部门要把初、高中不能升学的学生动员到中职学校来,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生存、发展的本领。“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这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寄托的厚望。近几年我市每年小学升初中人数在2万人左右,毕业生约1.5万人,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仅有5000多人,尚有1.5万未成年人需要劳动预备役培训,中职招生的空间很大。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给予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更多关注,针对学生们的各自特点,指导、规划他们的未来,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和成才之路。

二、精心组织,确保扩大中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各县(市)区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抓在手上,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两级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招生计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等重大实际问题,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要成立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督导室主任和业务副局长任副组长,中教、初教、职成科(股)长和各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校长为成员。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中职招生运行机制。要把中职招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1:1比例制定招生计划,实行教育行政领导班子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校的“三级包保”责任制,从市到县到校到人,确定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做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四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报名、统一录取。严格实行“普高”招生的“三限政策”,特别是限人数,统一制定和落实中职和普高的招生计划,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要建立中职学校招生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公平竞争,不搞地方保护,要尊重学生选择优质职教资源的权利。建立中职招生的绿色通道,坚决打击有偿招生行为,对不规范的招生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要取消相应学校的招生资格,保证中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中职招生考核奖惩机制。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与中职招生达1:1的比例”列入2008年十项绩效工程任务目标考核体系,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均为责任单位,年底市人大、市政府督查室将跟踪问效。对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研究中职招生的督导评估办法,把招生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初中、高中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制定有利于中职招生的奖惩政策。每年招生结束后,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把各县(市)区和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的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排名通报,严格兑现奖惩。要把中职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学校各类先进的主要依据,作为校长评职、评优和提拔的重要依据。市政府在2008年将安排专项经费,表彰奖励在中职招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县(市)区政府、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初、高中学校以及个人。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专项奖励经费。

三、明确目标,同心协力完成扩大中职招生任务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000人,省教育厅给我市下达的中职招生计划为6406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密切配合,戮力同心,取得实效。首先,初、高中学校要积极做好分流工作。初、高中学校要担负起为中职学校输送生源的职责,积极配合中职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和动员工作,为职业学校直接面对学生及家长宣传创造有利条件,使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初、中、高级人才缺一不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各初、高中学校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办校内职普融通班或与中职校采取1+1+1合作办学。组织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参观职业学校,引导初中毕业生科学定位,合理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绝不允许简单粗暴强行分流。各初、高中学校要以初中入学人数为基数,动员流失生和参加中考未能就读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保证中职招生入学人数。其次,中职学校要主动配合,营造良好氛围。各中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初、高中学校联系,为其提供宣传内容和资料,介绍职业学校的特点及优势,展示学校办学成就,专业设置特色,使初、高中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流。同时,要为初、高中校内职教班、高中通用技术课、初中技术课提供师资、实验实习设备支持。要宣传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重要意义及中职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典型事迹,不断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中职招生工作。

同志们,扩大中职招生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圆满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而努力工作。

上一篇:带班党员学生发言稿下一篇: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