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怀念母亲》有感(共11篇)
1.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一
读《怀念母亲》有感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课文《怀念母亲》,读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章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作者是一位重情重意的人,母亲的离去让他感到十分孤单,同时他又为没有在母亲身边多呆几天而感到终身遗恨。对祖**亲,他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身居异国他乡的时候异常强烈。他经常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虽然我没有作者这种身在异国他乡的体会,但是我能感受到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是怎样的想念祖**亲。我相信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感受,因为我们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不管在哪儿我们都和祖国血脉相连,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我们是龙的传人!
怀念母亲的心情,我能理解,也能体会。因为我每次离家三四天,都会特别的想念爸爸、妈妈,想起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关心。因此,作者怀念母亲的情感我也能体会到。
怪不得古今中外,有那么多赞美母亲的文章和诗句,母亲的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兴华小学五年级:刘佳伟
2.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二
我的母亲大人高姓罗, 书名全秀。生于公元1933年9月25日 (古历8月6日) , 不幸病逝于公元2011年10月15日 (古历9月19日) 凌晨1:06分, 享年79岁。
回首母亲走过的79个春秋, 儿子泪如雨下, 千言万语也难诉儿子的哀痛与思念之情。尤其是母亲大人病逝前的大半年, 更是令儿子心痛不已, 这大半年是我的母亲多灾多难的岁月, 更是天灾人祸不断的时期。油菜花开时节摔断了左手, 曾两度到常宁骨科医院治疗。香瓜收获时分得了肠胃病, 7月15日—19日先后到耒阳人民医院、衡阳附一医院进行治疗。8月19日—30日, 母亲因腹部肿胀而怀疑患了“癌症”, 儿子虽然以治疗肠胃病的中成药治好了母亲大人的病;但因外界对母亲大人身体瘦弱而纷传的所谓“癌症”, 终使母亲大人在中秋来临之际的9月5日—9日, 再度到耒阳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中秋节后的9月13日—15日, 又到耒阳中医院治疗, 中医院以中药开泄法进行治疗, 虽使母亲腹部的肿胀消失。但因多半年来, 母亲先后经历了4次抽血化验、12次照X光片、5次照B超, 3次照CT等, 再加母亲年老体弱、抵抗力差而又治疗过度, 终至母亲一病不起而离开了深深怀念您的儿女子孙。
母亲啊, 您一生只走过了79个春秋。但母亲走过的这79年, 的确是劳碌而痛苦的79年!是诚实而操劳的79年!是善良而纯朴的79年!更是平凡而伟大的79年!
母亲自1933年来到这个人世间, 就开始了她痛苦而劳碌的一生。耒阳市大和圩乡丰乐黄牯坳村那是一块高地, 60年前的黄牯坳常年缺水, 每年早稻快成熟时节天就干旱得特别厉害, 庄稼焦枯, 基本是颗粒无收。那时我们的外公家穷啊, 一年到头难得有几天饱饭吃。而母亲又恰是家中老大,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 为了让弟妹有书读, 母亲只能每天随着外公到田地里拚命干活, 晚上还得纺纱织布, 以致母亲一生未上过一天学, 终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
21岁那年, 母亲与父亲结婚了, 原以为从此能过上好日子, 结果是爷爷家比外公家更穷。父母结婚的前一天, 爷爷召集伯父、父亲与一些作公正的亲友进行分家。父母没有分得一分钱财, 而是分了利滚利的上百担谷帐 (父亲14岁时, 国民党抓兵, 爷爷为了不让伯父应征, 只好借了120多担谷子买了一个兵抵换, 由此欠下带3的利息的谷账, 即到第二年连本带息就是156担) 。父亲除了结婚穿的那件长衫外, 一无所有, 两个吃饭的碗都只能放在窗台上, 父母家里那时甚至连一块布头都找不出。为了让父亲能有一件遮风挡雨的衣服, 母亲把结婚的手帕都给父亲的破衣服打补丁用去了。
为了还欠账, 为了生计, 父亲只得拼命地为别人打短工, 揽来别人的田土耕作。母亲则背上背着孩子, 白天跟着父亲到田地里打拼———挖田心、扶安泥等, 晚上还得纺纱织布, 常常是鸡叫两三遍别人都熟睡好几个小时了, 我的母亲还未下织机, 就只为换得那一点可怜的钱粮。连本带利, 父母每年都得还给人家几十担谷账。后来有了大姐、大哥, 生活更加艰难。为了还账, 父母大人节衣缩食, 每餐做饭都只能煮二、三两米, 饭下则是红薯丝, 每餐吃饭前把上面一点点饭盛给还非常幼小的大姐、大哥吃, 父母则以红薯丝就着菜叶下咽。但我们的父母没有叫一声苦, 而是咬紧牙关没日没夜地苦干, 再加上自己连年节衣缩食, 到了公元1957年, 父母不仅还清了爷爷分下的上百担谷账, 还积聚了建三间砖瓦房的材料。生活眼看就要大有起色, 但一场大跃进, 使父母建房的砖瓦材料和一头大肥猪, 一夜间化为了乌有。59年大集体无以为继, 父母又一无所有地重新回到了记武坳村。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二哥、我、大妹、小妹相继来到这个世界, 父母的生活更加拮据艰难了。但眼看儿女一天天长大, 父母在维持我们的基本生活外, 又不得不考虑儿女的日常起居与未来等问题。为了让儿女们不再过像他们那样无文化的痛苦生活, 母亲将自己的生活紧了又紧, 让孩子们都进了学堂读书。靠多年的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靠父母的玩命劳作, 到了1967年, 父母大人终于又建了一间新房。
长期的忍饥挨饿, 母亲的身体受到严重摧残。到73年小妹出生时, 母亲已没了奶水喂养小妹, 以致小妹的身材特别瘦弱, 手指如鸡爪一般, 只有一层皱巴巴的皮包着一根根极细小的手指骨, 整个人都瘦得变了形。为了养活小妹, 父亲经常鸡叫三遍就带着大姐、大哥, 有时也带上二哥和我。利用晚上的时间, 全家出动到十几里路外的衡南山冲里去砍柴卖, 以换得一点可怜的钱买奶粉, 母亲则亲自磨制米粉, 熬成稀粥为小妹续命。
在抚养儿女成人的途路中, 母亲每天都是忙里忙外, 既要打点好一家八口人的吃饭、穿衣问题, 还要与父亲一样到田地里劳作, 甚至晚上也要和男人们一样去出夜工。
那个时候我们家里穷啊, 经常是穷到连一文钱都寻不出。记得有一回, 外公曾突然到访我们家, 我们家里找不出一根面条, 倒不出半滴油, 也找不到一丁点糖。还有一次, 家里只有一角钱, 父亲就用这一角钱买回了一盒火柴和半斤盐。那时, 我和二哥念小学, 每个学期每人要交一元八角钱的学费, 而我们经常是到了第二个学期还交不出第一个学期的学费。
尽管我们的生活很苦, 但母亲大人对同样需要帮助的人却十分友善。记得有一个姓王的叫花子, 曾到我村行乞, 母亲不仅施舍给他一竹筒米, 还请他与我们同桌进餐。还有一个雅江的村干部曾在烈日当空的正午挑着一担铁管从我村经过, 到我家讨水喝, 虽然素不相识, 但我的父母特意煎了两个荷包蛋, 十分热情地邀请他与我们共进中餐。母亲的心田就是这样善良这样纯朴。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这时, 我的父母好像一下子得到了解放似的, 一口气承包了10多亩水田, 20来亩山地, 又利用山地开垦了4、5亩高岸田。我们家每年都要收获2万多斤稻谷, 我们的生活终于有了改善。
父母手中有了积蓄, 第一件大事就是建新房。因为一家八口人 (大姐当年已出嫁) , 挤在两间半房子里, 这无论如何也是容纳不下的。数年的艰苦努力, 父母大人终于积聚起了建两间房子的砖瓦木材。为了建房, 父母率领我们兄弟姐妹放炮开山, 像愚公移山似地日夜搬运, 硬是将村子前面五、六米高的石头山打了下来, 公元1984年又建起了两间新房。为了让每个儿子都能拥有两间房子, 85年, 父母大人又买了生产队的一间半公屋, 后来分给了大哥, 父母又督促大哥对公屋加以翻新与改造。
公元1986年, 我有幸考起了大学, 父母大人心里乐开了花。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我们兄弟姐妹已全部婚娶成家, 原以为父母大人从此可以安享晚年了。但天公不作美啊, 我们兄弟姐妹6个人, 都不是飞黄腾达的命, 六个兄弟姐妹, 每个人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如意, 因而没能好好照顾含辛茹苦地抚养了我们前半生的老父老母。尽管我有工作, 赡养父母不成问题, 但我的老父老母生来好强, 就是不愿到城里来享受一丁点现成。直到今年, 我们年近8旬的老父老母啊, 还耕种着2亩多水田, 10多亩旱地。而且, 还要喂养鸡、鸭、鱼等, 并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菜籽油及喂养的鸡鸭鱼等分送给我们这些不成器的儿女。我可怜的老父老母啊, 儿女不孝啊, 尤其是我, 真真正正是愧对您二位老人家了!
一生奔波劳碌的母亲啊, 自生下我们兄弟姐妹6人以来, 您就无时无刻不在牵挂与关注、关心着我们的日常起居。怕这个饿着怕那个冻着。儿女都成家立业了, 母亲大人则又开始担心这个儿子的经济条件欠好, 担心那个女儿家的儿女学业, 而唯独没有时间与精力关心自己。如大哥的女儿身体欠佳, 母亲则无时无刻不在牵挂, 既亲自到外面为她延医请药, 又牵挂她的婚姻大事。二哥生来体弱, 母亲大人就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二哥的身体健康。近几年孙子孙女们都大了, 母亲大人又开始关心起所有孙辈们的学业与婚姻大事来。虽然是费力不讨好, 母亲却一生如一日地关心与关注着子孙后代的一切, 关心所有亲朋好友的日常起居。
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啊, 您一生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 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您只是中国最典型最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之一。但母亲您啊, 常年与父亲耕种十几亩水田、几十亩旱地, 白手起家, 在艰难困苦中抚养大了6个子女, 又先后6次买房建房, 并最终修建了7间半砖瓦房, 79岁了还不要子女赡养, 这本身就是伟大!作为您的儿女, 我们以有您这样的母亲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呜呼, 我们勤劳而慈祥的母亲不幸于2011年10月15日凌晨1:06离世。母亲从此远离了自己心爱的儿女子孙。母亲就这样走了, 走得如此痛苦, 如此让人揪心。半年多的疾病缠身, 半年多的医药相随, 半年多的惊吓环绕。作为您的子孙后代, 纵是铁石心肠亦无不为之垂泪。半年中, 作为儿子, 我虽然多次租车送老母亲您上医院治病, 为老母亲端药奉汤, 常常与医生医药打交道。自己也曾认为对得起您了, 但在此时此刻, 儿子竦立在您的遗像前扪心自问。儿子惭愧啊, 儿子为母亲所做的这一丁点事与母亲大人为儿子所做的简直无法相比。母亲为了儿女所付出的爱那是无怨无悔, 是不求回报, 是一生一世, 是母爱如海如山。而儿子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时一事, 是滴水之光, 是寸草之辉, 是粒米之珠。与母爱相比, 实在是一不敌万。
今天, 儿子竦立在母亲大人您的遗像前, 为您祈祷, 愿母亲大人的在天之灵能如儿子所愿, 从此没有了世上的痛苦和磨难, 只有平安和喜乐!也愿母亲大人的在天之灵能与我们同在, 永远保佑您的子孙后代平安幸福。愿上天有灵, 保佑我们的母亲大人重回天堂, 更愿母亲大人今生所受的苦难所遭受的劳累都化作来世的幸福与寿禄。
呜呼, 信短情长。在这与母亲大人天地相隔的今天, 妈妈, 请让儿子再一次呼唤您一声妈妈, 愿您的在天之灵能感知我们今生对您无穷的怀念、痛悼和哀思, 愿儿女的思念与爱永远伴随在您的左右!妈妈, 现在您的儿子长竦在您的遗像前, 为您的不幸去世而长泣。您的子孙后代也全都在深深地祈祷, 衷心祝愿您回天堂的路一路走好!永别了, 妈妈!
我们敬爱的母亲永垂不朽!您将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
3.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三
是啊!谁看了这句子,心能不动摇吗?文中最为打动我的句子是“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季羡林老先生他从小就离开母亲出外求学,也能把学习学的那么的好,更何况我们是每天都见得到妈妈的。
从小在母亲的身边,被她的母爱包围着,一天又一天的成长着,可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与母亲斗嘴,吵架。每一次想到的只有自己,没有一次想过母亲。每吵一次,母亲的心就像被刀割了一下。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母亲那凶巴巴的脸,可你认真的看一看母亲的眼睛,认真的看她的眼神有没有闪过一丝的悲伤,一丝对我们的失望,一丝对我们的无奈。
记住,母亲虽然对我们哩八嗦的,那是为我们好。
我的母亲她每天都骂我,我老是和吵。现在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要骂我,情有可原的。我为我的母亲做了一首小诗,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致母亲》
妈妈,你辛苦了
感谢您这来对我的养育之恩
感谢您这11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感谢您这11年来对我所付出的,所作出的
感谢您这11年来对我所给出的青春
是您,给予我们生命
岁月悠悠
眨眼间过去了
您把您的青春献给我们
我们成长了,你的青春却流失了
我生病时
是您日以继夜的在我床边看着我
默默的流泪
我遇到挫折时
是您耐心的为我讲道理
您就是我人生中最明亮的一盏灯
照耀着我人生迷惘方向
您的伟大 凝结了我的血肉
您的伟大 塑造了我的灵魂
您的一生 是一次爱的航行
母爱如水
在那淡淡的液体中
母爱如阳光
洒在身上无色无味
母爱其实很简单
就在那举手投足间
似春雨如怀,润物细无声。
在这我对所有的同学们说:母爱是无价的,请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4.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四
说起季羡林这位国宝,我可知道一点哦!他可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他厉害吧!
季羡林思乡之情深深感染着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小阿姨家住了三个星期,那时候,我十分想家,想家里的一切。季羡林 你对自己的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意。季羡林您爱母亲的精神不由的让我想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您由景色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说明您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母亲。
5.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五
母亲是崇高的,母亲是伟大的,生活中“母亲”这个词语总是让人那么感动,让人那么温暖,让人那么幸福…。当我学习了 《怀念母亲》一课后,对伟大母亲的认识更是感触颇深,对祖**亲的爱意激增。
这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描写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的重要性,对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自己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永远不变的爱意。如果让我和季羡林相比的话,我对母亲的爱显得是那样的微薄。平日里习惯的享受着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疼爱,从不知怎样去爱妈妈,想到这里我惭愧,以后我要帮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哪怕只是递给妈妈一杯热茶,哪怕只是递上一双拖鞋,我也长大了,不再是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小孩了。对伟大祖**亲的爱戴和思念之情,我更加不能相比,如果我爱祖**亲的情好比是一棵小苗的话,那么季羡林爱祖国的情就是一棵参天大树。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呀!生活在温暖和谐的大家庭中,也从不知离开祖**亲得滋味,所以我们更要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读过这篇课文后,我学会了珍惜,懂得了生活中不能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更加不能远离伟大祖**亲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
6.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六
教学不能买椟还珠
我第一次试教《秋天的怀念》, 40分钟过去了, “课堂没有学生自主的空间, 所以少有精彩的生成。”专家一语中的, 直击要害。说句心里话, 这一点自己之前也有所预见, 但一心想着要把自己设计的所谓“亮点”呈现出来, 便没有顾及学生真正在这节课上有何长进的问题。
课堂是一味地展示教师的所谓才情吗?是一味体现教学设计的花样翻新吗?是为了完成“教”的任务而匆匆走过场吗?很多时候, 我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到, 只是因为心里多了一份急功近利, 多了一份“乱花渐欲迷人眼”, 便做出舍本逐末、买椟还珠的事来。“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烂熟于心的教学箴言怎么一到行动中就被演绎得似是而非了呢?
我开始深深地自责, 同时警醒:教学要回归本质, 不能买椟还珠;要务本正源, 要扎实有效, 绝不允许“作秀”。
“读”占鳌头
课文不知读过多少遍了。国庆放假, 难得心里有一份清静, 捧起书来, 再读。这时目光便集中到了“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 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天地”“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上。这样的文字也看过多次了, 我原本对此的理解是:这位母亲在儿子面前一直硬撑着, 让儿子看不出她重病在身。今天再读, 联系到前几日读史铁生的《合欢树》《我与地坛》, 才进一步体会到史铁生对母亲的追悔莫及与自责愧疚。“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学会珍惜, 学会珍重, 看来课文还另有深意。尽管这样的解读, 不见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传递给学生, 但是只有多读文本, 细读文本, 研读文本, 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备课要做到把教材读“厚”, 也需做到把教材读“薄”。崔峦老师曾经指出: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是教师对文本准确的解读。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读者来赏读文本, 投入其中, 忘乎所以, 还要拓展领域, 阅读相关的资料。
为此, 我在备《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 读了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我的丁一之旅》等散文集和小说。从史铁生苍凉的文字中进一步体会其存在的明朗与欢乐, 体会史铁生永不停歇的跋涉中那份凝重的力量。而这样的阅读, 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教材本身的理解, 教材的内涵变得“厚”了, 我对课文的解读也随之变得更加立体、开放、多元、深刻。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钻研教材是备课最重要的一环。这法儿那法儿, 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备课的根本。怎样钻研教材?“读”是最为根本的途径。默读, 深入思考;朗读, 情感再现;研读, 品咂味道……每一遍读都有收获。有时自己读, 会不得其解。这时, 应想到古训:“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便请别人再读一读。这篇课文, 我曾经让婆婆读, 让爱人读, 让儿子读。
在这过程中, 我还读了许多有关史铁生的介绍, 并走进了史铁生的博客。我想:这样的过程就着力做到了把教材读“厚”。
有了“厚”的积累, 不意味着要在教学中和盘托出, 教师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披沙拣金, 删繁就简, 深入浅出。这也就是崔峦老师提到的解读教材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师要把自己换位成学生去思考:这样的课文可以学到什么, 可以领悟到什么, 哪些是学生难于理解的等等。而对此也要有所取舍。如何取舍?同样要通过教师的换位读来做出选择。
由此想到:备课, 备教材, 要坚持“以读为本”“读”占鳌头的理念。读着, 读着, 定会邂逅不期而至的美丽。
独辟蹊径
第二次试教, 我始终进入不了状态, 说每一句话都感到生涩和蹩脚, 甚至于常常开小差想看看专家们的反应。更让我困惑的是:《秋天的怀念》早已被许多名家演绎成经典。我如何在学习、秉承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路?
于是, 在各位专家的理念指引下, 一个空白表格产生了:建构的思想体现在了课堂上;省略号的补白应用了, 想象的空间给了孩子;母亲三次“出去”作了比较, 凸显了教学的整体设计, 整合推进……由此想到, 创新是一节课的灵魂, 创新的课堂更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更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 创新不是空穴来风, 不是刻意地为创新而创新, 创新的背后是思想与理念的支撑。
精彩片断一
师:现在, 请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词语 (师板书:瘫痪、憔悴)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是怎么写成的, 你有什么发现?
生:前两个字的部首是一样的, 都是病字头;后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竖心旁。
师:还有补充吗?
……
师:同学们, 让我们想象一下, 21岁的小伙子呀, 双腿忽然瘫痪了, 生活何其艰难啊!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 这何尝不是一场人生的灾难啊!你们看, “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憔悴”是说母亲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 疼在心上啊!
精彩片断二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同学在课文中留下了自己思考的记号。说一说你从哪里读出了母爱?
生:我从“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读出了母爱。
师:同学们, 她注意到的这一处, 你们注意到了吗?那孙老师问问大家, “跑”和“踩”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因为作者双腿瘫痪了, 所以他很向往“跑”和“踩”, 所以母亲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词, 不要再伤着他的心了。
师:你读懂了母亲的心。老师问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字都是足字旁。
师:你还能说出像这样的带有足字旁的字吗?
……
师:同学们, 我们说出了这么多带有足字旁的字, 可如今, 这些动作, 儿子都不能做了, 所以, 这些字眼也成了母亲最最忌讳的。母亲得有多小心、多谨慎呀!还从哪儿体会出了母爱?
……
生:“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你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师:你读出了母亲的心愿, 这是母亲不变的愿望啊!你还从哪些细节当中读到了母爱?
……
生:我想帮他补充。母亲是不想让儿子的怒火升级, 就悄悄地躲出去, 等一切都平静了再回来, 慢慢地跟儿子说。
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他从一个“躲”字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片理解。 (师板书) 同学们你们看, 母爱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 作者在文章当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出“母爱”两个字, 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母爱无处不在。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细节, 写得多细腻, 多传神啊!
精彩片断三
师:同学们, 让我们看这段文字:又是秋天。是哪个秋天啊?
生:是母亲去世以后的那个秋天。
师:是啊, 这个秋天里, 母亲已经不在了。同学们, 看着这满眼烂漫的菊花, 史铁生怎能不怀念自己的母亲?谁带上这份怀念之情, 来读读这段话?
……
师:同学们, 在这个秋天里, 母亲那令人辛酸的一“抓”一“扑”, 那无限深情的一“躲”, 都已经不在了, (教师边说边擦掉板书:抓、扑、躲) 课文学到这儿, 母亲给你的印象还仅仅是憔悴吗?老师擦去这个词, 你还能换上什么词?
……
师:就是这位伟大、无私、坚强的母亲, 已经不在了。 (教师边说边擦掉板书:憔悴、母亲) 然而, 那像菊花一样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的母爱, 却会是史铁生内心深处永远的——
生: (齐读课题) 秋天的怀念。
师:同学们, 在这个秋天里, 史铁生还会捶打自己的双腿诅咒命运吗? (擦掉板书:捶)
生: (齐) 不会。
师:还会把手中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吗? (擦掉板书:摔)
生: (齐) 不会。
师:还会砸碎面前的玻璃吗? (擦掉板书:砸)
生: (齐) 不会。
师: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史铁生?
……
师:是啊, 我们看到的再也不是那个因双腿瘫痪而自暴自弃的史铁生了。 (擦掉板书:瘫痪、“我”) 史铁生用你们刚才说的快乐、自信、坚强告慰了母亲, 他活出了属于自己的 (师生同说) 淡雅、高洁、热烈、深沉。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也是永远铭刻在他内心深处的——
生: (齐读课题) 秋天的怀念。
评析PINGXI
孙世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 体现出了很强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和训练意识。
教学经历了一个由“知事”到“知人”的过程。教者借助表格这一新颖的设计, 紧紧围绕文中提到的三次看花, 引领学生抓住主要内容, 并由此入手走进语言文字, 逐步树立母亲的形象。学生初读课文之后, 孙老师抓住“瘫痪”和“憔悴”两个词语, 解字析词, 理解人物的内心。这一设计非常巧妙, 可谓抓到了关键, 抓到了要害。进而,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细节, 体会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 慈爱、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在学生内心建立起来。“我”也由“暴怒无常”到最后变得乐观、坚强、自信。孙老师的教学思路十分明晰。
在教学中, 孙老师指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表达特点, 引领学生抓住细节, 体会母爱之情。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尊重学生, 有扶有放, 看似平常, 却是教者的精心设计。尤其是孙老师引导学生对比课文中提到的母亲的三次“出去”, 这样的内容同样也是细节, 教师这样的设计颇具匠心。
7.作文 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七
601班 陈子康
有一种情,沉默无言,但足以令人为之感动;有一种爱,无怨无悔,即便牺牲一切也不求偿还。当风雨的步履已经疲惫,当外界的生活遭遇困难时,总有一个人在鼓励我,那个人就是我的母亲。
《怀念母亲》这片课文讲的是:季羡林六岁去城里住,长年不在家,之后又出国了,想有一番成就了之后,再回家探望母亲。但是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了,季羡林十分伤心,数十年如一日。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不禁想到自己:那一天,我吧作业做完了,打开办公室的电脑,并登陆了我们班的一起作业网,开始回答问题。旁边的弟弟妹妹们也被这个画面所吸引了,也纷纷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妈妈开到了,立刻跑过来,关掉电脑,并说道:“你没看见他们在做作业吗?你能不能为他们做个好榜样,别让我在费心了,你怎么见着电脑就想玩,这么没有自制力,以后让我怎么放心你„„”
听了妈妈的训导后,在一旁不耐烦的我终于“爆发了,反驳道:“你到底啰不啰嗦啊!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游戏„„”
我一怒之下冲了出去,心中想:她可真烦人,我就是不给她发现,急死他„„可是,刚出去没多久,太阳公公好像在我我玩捉迷藏似的,不知跑去哪了。我的心情可以说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就在我手足无措时,妈妈来了,看她那焦急的眼神,汗都流成瀑布了,最后,她花尽千幸万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我拉回家。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有所感悟:爱要即刻出发,不能等待,别让爱成为遗憾。是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要它不动可以,但是风还是在飘动;子女想回家回报亲人了,但是亲人又不在了。我们做子女的不能惹亲人们生气,要为他们排忧解难。不能惹他们生气。
8.读《怀念母亲》有感作文400字 篇八
是啊,谁人不爱自己的祖国呢?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季羡林这样呢?他曾在日记中说过自己真的很想家,想故国,想朋友,甚至不能忍耐。
如果我们来到国外,谁会像季羡林那样思乡呢? 读完文章,我不禁想到作为小学生的我们。
我们,不能像诗人那样写出诗词赞美祖国;不能像乐曲家演奏出爱祖国的歌曲;也不能像作家写出美文描写出祖国;更不能学大人们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我们只能努力学习,认真学习,把自己变得优秀,长大报效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把祖国建设得更好!除了这些,还可以从小事做起:每周一学校的升旗,你带没带好红领巾?每次读关于祖国的课文,你是否声音响亮?每次音乐课上唱起国歌时,你是不是唱得最入神?这样的事还有许多许多。 季羡林那种爱国的精神,我真的比不上他。
9.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篇九
有这么一位母亲,她在儿子的双腿瘫痪,自己又得了肝病的艰苦情况下,用自己无私的、伟大的母爱唤醒了自暴自弃的儿子重新生活的信心,自己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我第一次读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时,眼圈发红了;第二次读,泪水夺眶而出;第三次读,大颗大颗的泪珠落下来;第四次读,我的声音哽咽了;当我第五次读时,我都不敢出声读了,我怕自己会泣不成声。
我的母亲在我的心目中同样伟大。记得那是在2003年初夏,母亲因为积劳成疾而引发了贫血和低血压等疾病,住进了医院。我陪着母亲到医院去做血压鉴定时,血压仅为50至60,非常危险。当时我真是诧异极了,我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的身体竟如此虚弱!望着母亲那因贫血而显得枯黄而憔悴的脸,我的心中真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有种说不出的苦涩。据父亲说,就在前一天下午,母亲在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一个趔趄,连车带人摔在地上,险些昏过去。当我在去看望在医院里打点滴的母亲时,看到母亲那因贫血而瘦削的手,不!是因多年不知什么是疲苦的辛勤劳动的手,为这个家贡献自己的一切的日益瘦削而冰凉的手时,刹那间,我沉默了,悄悄地把身子偎依进母亲的怀里。
10.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篇十
读了《秋天的怀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母亲得了绝症,为了舒缓下肢瘫痪的作者的心情,多次提议带作者去看菊花,却丝毫不顾自己的病情。可见母爱是多么无私和伟大啊!
作者是个残疾人,常常会感到自卑,脾气也十分暴躁。为了儿子。当他发脾气时,母亲就偷偷地躲起来,但还不放心,在暗地里注视着作者并为他伤心流泪;为了照顾作者,母亲不顾自己心爱的花;为了作者,母亲从不说跑一类的字眼;为了作者,母亲付出了太多太多
尽管作者对母亲的态度是那样冷漠,但母亲仍想尽办法让作者快乐,使他走出痛苦的阴影。母亲多次恳求作者去看菊花,就是希望作者像菊花一样顽强,做生活的强者。但作者不明白,多次拒绝。当作者答应时,母亲却病逝了。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仍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这句话深深地震动着我的心,母亲昏迷前叨念地不是自己,而还是生病的作者和未成年的女儿,由此可见这热烈深沉的母爱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啊!
此刻,我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每天不仅要操劳着家务,还要时常关心着我。早晨,是她用甜美的声音把我从梦中唤醒;中午,是她用那双巧手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给我吃;晚上,放下手中的活儿辅导我的功课的还是她。平时,她总是唠唠叨叨地叮嘱这叮嘱那,我却对她不耐烦。读了《秋天的怀念》后,我才感受到,要是没有母亲的叮嘱,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不会有这样幸福的生活。现在想起来,真是追悔莫急。不过,我相信,从今往后,我定会做个孝顺父母,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不仅如此,我还真切地感受到残疾人的内心是很痛苦、孤独和无助。许多人瞧不起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还嘲笑他们,使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我想告诉所有的残疾朋友:别认为自己总很不幸,生活中没有不幸,只有不易。你们只管走下去,走属于自己的路,就一定会感到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11.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篇十一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秋天的怀念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1读完《秋天的怀念》,让我掩卷思索……文章写病重缠身的母亲希望自己下肢瘫痪的儿子好好活下去,而央求儿子去北海公园看菊花,当儿子终于答应时,母亲自己却因病去世了。连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担心儿子,挂念女儿的话。的确,妈妈,您给予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记得我六岁的时候,特别爱吃鱼,瞧中午的餐桌又有鱼的影子。
我馋得口水直流,妈妈照例夹起鱼肚子上肉,小心地挑去刺儿,夹放我的碗里,然后,又把鱼头夹进自己的碗里。因为我年纪小,不懂事,也吵着要吃,边说还哭了起来。妈妈见状便说:“宝宝乖,妈妈喜欢吃鱼头”。我又哭又闹,妈妈只好把鱼头给了我,我迫不急待地塞进嘴里,硬梆梆的鱼鼻梁和软乎乎、圆溜溜的鱼眼睛刚进口一咽,就吐了出来,我害怕极了,妈妈慈爱地看着我,微微地笑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妈妈“喜欢”吃鱼头是因为我不喜欢吃鱼头。妈妈,您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的沉思。我以前经常和您斗嘴,但是读了《秋天的怀念》以后,我会做您的好女儿,做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来报答您对我的一片苦心。
写到这儿,我想祝愿您,并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
身体健康!
生活愉快!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2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故事。
当我读到“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时,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一位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息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孩子。这位母亲爱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啊!!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3最近,我在教师的指点下读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文章主要写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生病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地活下去的故事。我看了很受感动。
读到文章的重病缠身的母亲在病得大口大口吐鲜血,这时本应该想的是自己,可是她在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想的却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读到这里,我心里暗暗地翻腾着,顿时感到那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我想了我的母亲对我的爱。
母亲对我同样是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在我生病的时候,母亲对我更加关心了。对我问寒嘘暖。晚上,我朦胧地看见母亲为我盖被子。她一定是怕我踢掉被子了。母亲整宿整宿都不睡,坐在床头细心照顾着我。每天,母亲都亲自给我喂药,生怕我吃错药。就这样一连几天,母亲眼里布满了血,仿佛苍老了许多。我见了真替她难受。
读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不仅读懂了课文中的母子的似海情深,还读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4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稻草人这篇文章,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的脚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而母亲对“我”表示安慰,自己重病缠身却不告诉“我”,当“我”发脾气后母亲重是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以减轻我的痛苦。临死时也忘不了“我”和妹妹。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当我看到这里时,我体会到母亲看到儿子痛苦,心里也更加痛苦难过。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
母亲的伟大。
当我读到作者的母亲临死之前的场面,我不禁被母亲那种深沉、伟大而无私的爱深深的感动了,由此,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一天到晚为我操心,我却时不时的惹她生气,我决定以后替妈妈分担,不要让妈妈增加负担。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可以报答母爱、孝顺父母,上父母过上幸福的日子。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5有这么一位母亲,她在儿子的双腿瘫痪,自己又得了肝病的艰苦情况下,用自己无私的、伟大的母爱唤醒了自暴自弃的儿子重新生活的信心,自己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我第一次读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时,眼圈发红了;第二次读,泪水夺眶而出;第三次读,大颗大颗的泪珠落下来;第四次读,我的声音哽咽了;当我第五次读时,我都不敢出声读了,我怕自己会泣不成声。
我的母亲在我的心目中同样伟大。记得那是在20xx年初夏,母亲因为积劳成疾而引发了贫血和低血压等疾病,住进了医院。我陪着母亲到医院去做血压鉴定时,血压仅为50至60,非常危险。当时我真是诧异极了,我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的身体竟如此虚弱!望着母亲那因贫血而显得枯黄而憔悴的脸,我的心中真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有种说不出的苦涩。据父亲说,就在前一天下午,母亲在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一个趔趄,连车带人摔在地上,险些昏过去。当我在去看望在医院里打点滴的母亲时,看到母亲那因贫血而瘦削的手,不!是因多年不知什么是疲苦的辛勤劳动的手,为这个家贡献自己的一切的日益瘦削而冰凉的手时,刹那间,我沉默了,悄悄地把身子偎依进母亲的怀里。
冰心老人曾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上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是啊!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有了母亲那用泣血的爱搭建起的真情,才会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6最近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学完之后我的心情真是永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写了母亲每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都求儿子去北海看花。终于有一次儿子答应了,母亲那一次真是喜出望外。可是,儿子答应母亲之后,母亲因病死了。这么好的母亲,儿子不会珍惜,太辜负了母亲的一片爱嘛!
当我读到“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的眼睛悄悄的流下了眼泪,感到了母亲的伟大。
记得我五岁那一年,妈妈买了一个烧鸡回来,吃的时候,妈妈把鸡的头给自己吃着,给我一个鸡腿。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我说:“给我吃那个头。”妈妈说:“不可以,妈妈喜欢吃!”说着,我用脚跺一跺,妈妈就给我吃了,我刚用嘴嚼就立刻吐出来了。那时我还哭了呢!可现在我也已经读五年级了,懂事了。我一想起来,我又羞愧又悔恨。妈妈之所以这样做还不是为了我吗?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用妈妈对我的爱和我对妈妈的爱相比,可差得真远呀!我现在也下定决心了,我要做一个好女儿,做一个乖女儿!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7我读了《秋天的怀念》这一文,我深有感受。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母亲身患绝症,已经到了晚期。但是她总满着儿子自己的病情,还常常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下去。每到秋天,母亲不顾自己的已切,用轮椅把双腿瘫痪的儿子,推到北海去看菊花,双腿瘫痪的儿子总是不同意,后来,妹妹告诉他:“妈妈她的肝常常痛的她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这时,他才知到母亲病了,又有一次,母亲对他说:“北海的菊花都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我”说:“好吧。”“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当母亲说到“跑”和“踩”两个字时,她出去了,出去了就在也没回来了。“我”没想到,那是绝别。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8读了《秋天的怀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母亲得了绝症,为了舒缓下肢瘫痪的作者的心情,多次提议带作者去看菊花,却丝毫不顾自己的病情。可见母爱是多么无私和伟大啊!作者是个残疾人,常常会感到自卑,脾气也十分暴躁。为了儿子。当他发脾气时,母亲就偷偷地躲起来,但还不放心,在暗地里注视着作者并为他伤心流泪;为了照顾作者,母亲不顾自己心爱的花;为了作者,母亲从不说“跑”一类的字眼;为了作者,母亲付出了太多太多……尽管作者对母亲的态度是那样冷漠,但母亲仍想尽办法让作者快乐,使他走出痛苦的阴影。母亲多次恳求作者去看菊花,就是希望作者像菊花一样顽强,做生活的强者。但作者不明白,多次拒绝。当作者答应时,母亲却病逝了。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仍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这句话深深地震动着我的心,母亲昏迷前叨念地不是自己,而还是生病的作者和未成年的女儿,由此可见这热烈深沉的母爱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啊!此刻,我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每天不仅要操劳着家务,还要时常关心着我。
早晨,是她用甜美的声音把我从梦中唤醒;中午,是她用那双巧手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给我吃;晚上,放下手中的活儿辅导我的功课的还是她。平时,她总是唠唠叨叨地叮嘱这叮嘱那,我却对她不耐烦。读了《秋天的怀念》后,我才感受到,要是没有母亲的叮嘱,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不会有这样幸福的生活。现在想起来,真是追悔莫急。不过,我相信,从今往后,我定会做个孝顺父母,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不仅如此,我还真切地感受到残疾人的内心是很痛苦、孤独和无助。许多人瞧不起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还嘲笑他们,使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我想告诉所有的残疾朋友:“别认为自己总很不幸,生活中没有不幸,只有不易。你们只管走下去,走属于自己的路,就一定会感到生命的激情与活力!”总之,读了《秋天的怀念》,我受益匪浅,懂得要做一个孝顺父母,观爱残疾人的好孩子。让爱充满人间!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9秋意渐浓,当我第一次捧起秋叶时,我不禁惊叹生命也可以如此美丽。那仿佛一碰即碎的叶片,那清晰而苍老的脉络,那褐黄而沉重的叶色,那无声无息回归大地的神态,确确实实拨动了我那颗懵懂的心。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奈和坚强,禁不住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他的《秋天的怀念》。
不经意间,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命地捶打自己失去知觉的两条腿,对他母亲吼:“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他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多少母亲对儿子的深情,沉淀了多少母亲对生命的无奈,又升华了多少母亲的坚强品质!
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一个落寞的秋天永远离开了史铁生,弥留之际牵挂的,依旧是:“我那有病的儿子……”
隐隐地,有一种痛感从心底浮起。我想那个伤感而复杂的秋天,应该是长久存活在史铁生的心中,植根于他成长的足迹里了。
曾看过这样一幅画:一条鳝鱼在一口烧热的油锅内弓着身子。画的配文大意是说:下油锅的鳝鱼极力弓着身子,厨师不解,取出刀具剖之,才知其腹内有一大串鱼籽,他是为保护腹中的小生命而努力弓起身体。
我常常在温暖漫长的午后一遍遍想起那弓起身子的鳝鱼,一遍遍想像史铁生母亲生前对儿子的不舍与眷恋。他们就像挂在屋檐下风干的萝卜条,让我回忆起母爱曾是那样饱满、丰润和绚丽多彩。
母爱给人的感觉好比喝茶,一口一口的品尝,夏天凉爽,冬天温暖。纵是初秋的夜给人的局促和失落也会瞬间消散,那是因为母爱散发的神奇的力量。
当秋日以它最炫目的光彩走进我们渴盼已久的眼帘时,母亲,该会有一枚心型的红叶落在您苍老而布满褶皱的手掌心,那,是我对您的爱啊。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10秋天,一个硕国累累的季节,稻田里洋溢丰收的喜悦,果园充满着幸福的歌声,树叶都穿上了金黄色的晚礼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菊花正向人们土露它的芬芳。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觉得秋天是一个凄凉而伤感的季节,我却不以为然,秋天里有这无尽的欢歌笑语。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季节。可自从我读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后,我心目中的秋天也变的有几分愁怅了。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向大家述说了一位苦命的母亲,本文的作者史铁生是一位双腿瘫痪的作家,虽然只是向大家展现了几件平常生活中锁事,却是以让读者体会到了这位无私的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可怜天下父母亲”这世间有几个子女懂得父母对他们的爱?“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这世间有几个子女能报答得了父母对自己的恩情?本文中的作者也是世间这成千上万中的儿女中的一位,他在母亲生前,忽视了母亲对他的爱,等母亲死后,作者才懂得了母亲对他的爱,想到我平日的种种行为,真该向母亲说声对不起,秋天里,作者去看菊花,望着一朵朵美丽的菊花,作者有想到了母亲,这位可敬的母亲,她就像秋风中的一朵菊花。
秋天,一个多么凄凉的季节,蓝天中,离家而去的大雁正飞向南方,树叶纷纷落下,高雅的菊花正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故事。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11看了《秋天的怀念》,感觉看了这篇文章很激动。特别是这篇文章里的“妈妈”病得那么重,那么关心儿子,以至于不知道自己有肝病。这不是伟大的母爱吗?我经常享受这样的母爱。
记得今年暑假,去舅舅家玩的时候,给妹妹煎蛋,不小心,热油溅到脖子和脸上。第二天回到家,妈妈看到我被泼油后脖子和脸上的疤痕,很心疼。妈妈听别人说:被泼油后有疤痕的人不能吃大豆油、醋、胡椒、洋葱、大蒜、生姜,否则疤痕会更严重,不会脱落。所以这些东西并没有放在我妈每天做的菜里,甚至在我爸生日的时候。之后不久,我的疤掉了,没留下疤。
我还记得一个寒冷的冬天。那天晚上我发烧了,到了39.50。晚上超过113,336,000分钟。很多药店都关门了。我妈在买不到药的时候,就在寒冷中从冰箱里铲冰,用手帕包着,放在我头上给我发烧。但是我还是哭着闹着,感觉很可怕。我妈很着急,怕我病情恶化,就一直陪在我身边,哄我睡觉,一直不走。那天晚上,我妈一次都没合上眼。第二天早上,当我醒来时,我的发烧已经消失了。我妈下楼去药店给我买感冒药。
我妈不像《秋天的怀念》里的妈妈吗?你这样关心我爱我吗?但是我之前完全不理解我妈。我总是做一些让她生气的事,根本不听。我再也不会让妈妈生气,再也不会做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我会用爱来回报我的母亲。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12今天,我读了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我读懂了,世界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我读到“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时,读懂了母亲不让儿子这样痛苦,想让儿子快快乐乐生活下去。我还读懂了“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的另外一层含义。“咱娘儿俩”表面上是劝作者,实际上也是在劝自己。
妈妈为了让作者重拾活下去的勇气,已经把自己快要死的痛苦抛到脑后了。我读到“还记得我上次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妈妈想说说以前的高兴事,让儿子开心,但马上意识到已经瘫痪的“我”根本不能跑和踩了,母亲不想提起儿子的伤心字,所以不说了,因为怕儿子不高兴。我读到“别人告诉‘我’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毛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感到作者的母亲很伟大,到昏迷也忘不了“我”和妹妹。读到这儿,我想到妈妈对我的无私的爱:有一次我从老家回来,我吐了好几次。是妈妈一直陪我到天亮,为此妈妈也得病了。
难道这还不足以表明妈妈对我的爱?妈妈,您真的辛苦了。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13今天我读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的母亲身患重病,为了让双腿瘫痪的“我”鼓起生活的勇气,没有把她患病的消息告诉“我”,还一再忍受“我”的坏脾气,要带“我”去北海看菊花,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母爱是神圣而无私的,为了儿子,这个母亲竭力掩饰自己的痛苦。她把欢乐给予自己的孩子,为的是让他能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啊!母亲用残存的生命告诉儿子,人生不管遇到多大的痛苦,都要好好活着。
母亲给予儿女的很多很多,可写的也一定很多很多。“要好好活着”,这是作者的母亲给予儿子的最宝贵的财富。作者与母亲生活中是动人的一个片断—对儿子心灵上的呵护,赞扬了伟大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每个母亲都会为自己的儿女做任何事,甚至她的生命,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一颗忏悔的心来劝说别的母亲,因为她的儿子就是在车站逃票而被判罪,所以她为自己儿子忏悔。
有一个字如诗如歌,那就是爱,有种情,至真至纯,那就是亲情。让爱的阳光洒满你的人生,有人永远爱你,你爱所有的人……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14五月十二日,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那天正在上课,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师生来不及逃脱,困在教室里。
谭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四个学生。当人们发现时,谭老师的手紧紧地抱着学生,无论怎样也搬不动。而谭老师走了,可他的爱还永远留在了人间,永不磨灭。
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中的师爱生……人间有多少这样的故事数也数不清。爱儿子的母亲在身上有重病时还在无微不至地关照着生病的儿子,她要推儿子去北海看菊花,想让他像菊花一样坚强,有着菊花一样坚强的毅力。而她临终前还在想着双腿瘫痪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她自己都快离开人世了,还想着孩子,那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母亲的爱呢?!就像那次汶川地震,谭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孩子,谭老师并不是学生们的父母,可他却能在最危急的时刻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孩子。地震中的父与子,当然,谁都知道,他这么挖下去,很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泥石流等危险。但他还是遵守自己许下的诺言,他要与儿子共存亡,因为他爱儿子。
人间有多少伟大的人谁也说不清。爱憎分明有了新的意义和升华,爱有着无穷的力量!母亲无微不至地关照儿子,爱的荣耀;父亲无论如何与孩子共存亡,爱的分享;父亲苦苦挖了三十八个小时终于用他勤劳的双手把孩子救了出来,爱的力量;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师生五人无法逃脱,谭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四个学生,爱的承担!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15“山固然高,也不如母爱高;海固然深,也不如母子情深。”
这伟大的母爱是我从《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中感受到的。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但文中使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作者的母亲临终前没有说完的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读到这儿,我不忍心再读下去,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假如有人问我:“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妈妈。”妈妈一直用爱的乳汁哺育着我。记得有一次深夜,我发高烧了,妈妈担心极了,急忙背我去医院看病,她为了陪我打吊瓶,一直不肯睡。直到吊瓶打完了,医生给我量体温,说:“你已经退烧了。”妈妈一听,高兴极了,憔悴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望着妈妈,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母爱的光芒;听着她的话语,我更是深切地体会到她殷切的关怀。窗外正下着绵绵细雨。
【读《怀念母亲》有感】推荐阅读:
读季羡林《怀念母亲》有感200字10-16
怀念母亲反思08-26
怀念母亲课文解析07-10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11-09
怀念母亲的教案设计06-28
怀念逝去母亲的诗词09-11
怀念母亲的教学设计10-11
怀念母亲九年级优秀读后感08-23
关于怀念母亲的好词好句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