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漂流记读后感

2024-08-09

鲁迅漂流记读后感(精选11篇)

1.鲁迅漂流记读后感 篇一

这本书收辑了鲁迅先生《朝花夕拾》、《野草》等一生全部散文59篇,另附鲁迅先生一生的全部诗作。

读整片我读了整整一天,也许我阅读的速度着实太慢了,也许鲁迅先生写的东西总让我陷入思想的旋涡,但总算获益匪浅。而最有印象的散文有《立论》《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诗歌则是《自嘲》《自题小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是我小时候看过的散文,那时总认为鲁迅先生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还有“美女蛇的故事,行如人体的何首乌吃后长生不老的传所写的无过于我们现在所看的神话童话书故事,什么”人面的兽,九头现在却不那么认为了!鲁迅先生写了那么多有趣的事,也许并不是因为要给我们知道他的童年过得有多精彩,而是为了回忆和缅怀已逝去的人和事。这是一种生命的进化,思想的升华。长妈妈和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陪伴了鲁迅先生的整个童年,都是构成她美好回忆的轴心载体。因此他才会情不自禁的述说了那么多。而这篇散文却让我认为它所说的是那时中国流行的“惯病”-----虚荣泛滥,是非不分。而这恰恰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个性独特----爱憎分明,明辨是非。对于那两首诗歌和呢?虽没学过,但却让我喜爱。特别是里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却是千古名句。中的那句“寄寒予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也更是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这让我想到平时的自己,自当羞愧。所以我决定今后增加阅读“爱国立志”的书籍,好萌发我的爱国情怀与奋发之志。

混乱的思绪终于用活跃的文字表达出来,虽不一定是最完整的心灵写照,但却是让我心境平浮的东西,在此,我对鲁迅先生---这位中国文坛的金斗士,致以崇高的敬礼!

2.鲁迅漂流记读后感 篇二

这本书的内容是这样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他想发家致富。一天,他坐上父亲朋友的船,想出海冒险,结果遇上了大风浪,小船被掀翻后,鲁滨逊一个人逃到了荒岛上,开始了长达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最初,他依靠带来的小船上的食物生活,渐渐地,他学会了制作并捕捉食物:种植大麦和水稻用来做面包、捕捉山羊并喂养吃……很多年后,鲁滨逊发现岛上有野人,并和野人展开搏斗,救下了一个俘虏,因为那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给这个野人起名“星期五”。又过了很多年,鲁滨逊在孤岛上发现了一艘英国船,他和“星期五”才得以离开荒岛。

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它生动、详细地介绍了一个人在外漂流的过程,并告诉我:无论有多困难,我们要不惧困难,勇于面对现实并有开拓的精神,如果鲁滨逊没有这种精神,那他的生命也不会散发出奇特的光彩。

一本好书会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它带给我们的精神震撼,是无可比拟的。

3.宾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三

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我感觉鲁滨孙是一个勇敢、只要有一丝希望都要争取的人。

因为有一次鲁滨孙乘船出海的时候,船被天上的闪电电出了一个大洞,就要船快要沉没的时候,鲁滨孙没有在船上等死,而是想方设法,乘着一条小竹排,带上一些生活用品和他自己的东西顽强的逃了出来。

从这里我就可以看出来,鲁滨孙的勇敢、顽强的性格。从而让我学习到他这种不折不扣、顽强拼搏的精神。

4.鲁迅漂流记读后感 篇四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作品读后感:关于鲁迅先生笔下的“偷”,欢迎大家分享。

一、摘瓜不算偷。

《故乡》中少年闰土跟“我”谈他夏夜和爹一起管西瓜时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原来,他们管的只是“獾猪、刺猬、猹”。由这里可见摘瓜解渴不算偷在当时当地是普遍如此,这反映了昔日故乡人民群众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淳厚民风,衬托出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可爱。这段借少年闰土之口说出的话与二十多年后亲眼见到杨二嫂等女人到“我”家来“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等等顺手牵羊、明偷暗抢的丑陋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进一步反衬出现实生活中农村破产、劳动人民痛苦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关系。

二、先偷自家豆。

在《社戏》一文中,几个乡间小友设法陪我去看戏,夜归途中大家决定偷一点豆子来煮吃。双喜问偷谁家的时,阿发非常爽快地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偷”,《辞海》意指“背着人做事”,阿发甘心冒着被娘知道“要哭骂”的危险,主动请偷自家豆,正反映了农村少年的热情天真、淳朴善良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

三、偷豆得赠豆。

《社戏》中小伙伴们偷豆吃,“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他们曾担心,“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但后文并未写到挨骂,显然是没有骂;他们曾顾虑用了细心的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会被知道并挨骂,但第二天“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他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六一公公的反应,一是嗔网怪:“偷了豆,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委婉而又亲切的语气中带着惋惜,又饱含着宽厚、仁慈和善良;二是肯定:既然是请客,“这是应该的。”对“偷”的肯定其实是源于对小客人的尊重,这与开头“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相照应,体现了周围群众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三是询问:豆可中吃?体现出对客人而非豆子的关心;四是夸赞:读过书的人才识货。在这个“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的小村庄里,他们处处流露出对读书人的敬慕和尊重;五是赠豆:这显然是对小客人称豆子“中吃”“感激”之余最高的奖赏,其质朴、善良、纯真的性情跃然纸上。为什么几个大人都没有骂呢?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们这样做不是为偷而偷,而是为请客而偷,不骂体现出对小客人的尊重。为什么作者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难道偷来的才好吃吗?自然不是,而是因为在看戏、偷豆过程中,“我”处处体会到了农家孩子天真活泼、热情能干的优秀品质,体会到他们与“我”之间产生的纯真、亲密、友好关系,以及当地人民那种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也正因为如此,那场并不精彩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夜戏到文章末尾作者却强调成“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四、没偷反被诬。

《故乡》中忠厚老实得迟钝、麻木的中年闰土竟被豆腐西施杨二嫂诬陷。杨二嫂“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老实巴交的闰土当然不需要这么做,因为主人“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他根本不必将东西偷藏在灰堆里,尽可大大方方地拿走。但不知道内情的杨二嫂对他的诬陷却深刻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像闰土这样老实巴交的农民不但受着“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侵扰、折磨,甚至还受到周围那些与他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杨二嫂们欺负、侮辱的残酷事实,作者借此对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的关系进一步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五、明偷受宽容。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她来干什么?用母亲的话说,杨二嫂等一些女人来“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有何为证?有她亲口所说:“迅哥们,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吧。”一个“拿”而非“买”,可见来者之意不在买。有“我”亲眼所见:她一面“絮絮的说”,一面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有“我”亲耳所闻:她“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在诬陷是闰土藏的之后,“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对于这样一个强拿硬要、明偷暗抢、自私自利的杨二嫂,迅哥一家却既没有当面揭穿她的把戏,也没有将她绳之以法,更没有像丁举人

对孔乙已那样打断她的腿。这种极度的宽容,显然寄寓了“我”对劳动人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悲惨遭遇深切的同情。

六、窃书不算偷。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是《孔乙己》中身为读书人的孔乙己荒唐而又可笑的观点。读书人偷东西本来是比杨二嫂之流更为可耻的行为,但孔乙己却是非常认真的、发自内心的不以为耻,以至于与人争辩时“涨红了脸,额

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灵魂已经被科举制度毒害得扭曲、变形、麻木的孔乙己固执地认为读书是高人一等的,读书人所做的事当然比那些粗俗的短衣帮高雅,因而狡辩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这显然代表了当时孔乙己之类没落文人的普遍心态,但麻木不仁的孔乙己们哪里知道这种思想恰恰是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

七、因偷被打残。

5.鲁宾孙漂流记读后感 篇五

在故事中,坚强不屈的鲁滨逊凭着自己的力量和在废船上找到的一些工具,在荒地上建起了住所,种起了麦谷,还饲养了动物,完成了自己的生活基本所需。他在这个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挫折,负出了辛勤的劳动。例如,他那个有两层围墙的房子差不多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建成的;他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谷的时候,由于播种的不是时候,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为了挖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鲁滨逊又辛辛苦苦地干了几个月;为了做一个能够煮汤的锅,他绞尽脑汁,尝试了多种办法,也失败了无数次,才研究出制造方法;但是,这一切的困难,都被鲁滨逊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所征服了,这个孤岛上每一样鲁滨逊亲手制成的东西,都凝聚着他所有的心血,他也会因为每一个小小的成功而高兴得无法形容。每当我看到这些片段,我内心中的感觉简直不能只用一个“佩服”所来形容,我真真正正地被鲁滨逊征服得五体投地。

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再说了,没有一个人讲话,多孤单呀!我准会憋死的!可见鲁滨逊是多么乐观向上!我觉得人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滨逊那样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取得最后的胜利!

虽然,我是个男生,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软弱与无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很难遇到挫折,即使遇到了,爸爸妈妈总是扶着我,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没意识到家人关爱是一种莫大的快乐看着鲁滨逊的经历,让我可以想象到他在孤岛生活的艰辛,体验到他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更使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爱之火。

6.《鲁宾孙漂流记》读后感 篇六

鲁宾孙从小就梦想去远航,去探索新的世界。但在他的旅途中,他所乘的船不幸遇难,他只从船上抢救回了一些火药,几支一一,一些工具,一些葡萄稻谷,一只猫一只狗和一些用不上的金币。他利用这些东西,在岛上建起居所,种植粮食,圈养羊群,在岛上建立起他的天地。

虽然鲁宾孙坚强坚毅,但是他只出现在小说当中,而出现在显示社会中的“鲁宾孙”却没几个。自从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便生活的工具(如电脑,柴油机,微波炉等),社会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用再乘着帆船出海远航,巨大的轮船和快捷的飞机可以完成遥远的路途。不用再以写信的方式去问候亲朋好友,电话和电脑已经让人人都不再遥远,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线,新式的生产技术让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们生活在水泥丛林里,不愁吃喝,不愁娱乐,那所谓的“饿肚子的年代”只有在山旮旯里才会有了。那鲁宾孙呢?只是小说里一个人物罢了,在这个人类至上的年代没人会跑到孤岛生存,坐在电脑前的我们,已经渐渐失去了求生的本领。

或许某一天,我们像鲁宾孙那样,偶然到了一个荒岛上,也是只有一些火药,几支一一,一些工具,一些葡萄稻谷,一只猫一只狗和一些用不上的金币,那估计就不一样了。人们惨叫,哀求,倒霉自己怎么会栽在这样一个地方,却从不曾想过像鲁滨孙一样,自己去创造生的机会。

7.鲁宾孙漂流记《读后感》 篇七

鲁宾孙出生于1632年。他喜欢航海和冒险,经历过许多危险。有一次航海时遇到了强大的风暴,风暴夺去了同伴们的性命,只有他一人被大浪冲到了一座荒岛上。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岛上 ,鲁宾孙该怎么活下去呢?第二天幸运的是,他在翻了的船上找到了许多吃的、用的东西,再加上鲁宾孙的生活能力,居然在这荒无人烟的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鲁宾孙在一天救了一个野人,取名为“星期五”。鲁宾孙和“星期五”在岛上生活了两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成为了富人。

在生活中,虽然我们不可以像鲁宾孙一样航海、冒险,但是我们可以做学习中的鲁宾孙。学习中遇到难题,要自己先努力的想一想,不要总是依赖老师或家人。其实,社会就像一片荒岛,在这片荒岛上,如果不学会独立,不学会勇敢,你就会“饿死”或“冻死”。

8.老鼠阿贝漂流记读后感 篇八

其中最精彩的是,一只猫把老鼠阿贝叨在嘴里时,阿贝吓得晕了过去。猫看见阿贝一动不动的以为它死了,也就爬在那儿一动没动的。没多久猫学得烦了,刚站起来老鼠阿贝一下子就逃到了一棵最高的树枝上了。到了凌晨一点时,阿贝看见猫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下去死了。它决定明天一早就出发回家,如果幸运的话后天就能够到家了。

回到家时,妻子阿曼达还没有回来,它就坐在床上等它回来。当它回来时,阿贝说:“你的纱巾我拿回来了。”它们又过上了幸福,安详的日子。

再看看我们自己,找东西时,遇到困难就退缩回来,连一只小小的老鼠也比不过,你不觉得可耻吗?虽说人类智慧无限,但愚蠢的动物也有值得人类学习的方面。 的.现实。

9.《鲁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九

鲁滨逊勇敢、顽强、智慧,这一点或许谁都知道,但这只是表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体会到他身上的那种(补充定语,如不屈不挠)精神。他不顾任何人的劝阻,执意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却成功凯旋而归,让我很是佩服。是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句话说得好,只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勇气来面对一切,就有取得胜利的可能。鲁滨逊就是这样,乐观向上、充满斗志、永不退缩,令人掩卷难忘。然而,现在的我们就如同生活在温室的花朵,几乎从不经历风吹雨打。只有拥有鲁滨逊这样的精神,才能成就一个完美的人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没错,书教会我知识,也教会我做人。但光看书是不够的,想要真正领悟一些人生哲理,还需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多多实践,否则就是一个书呆子。人生,只有不断地前行,才能看到更美的景色!读书也能让我们全身心放松,当我遇到烦恼时,我就会拿起一本不是太复杂的书仔细品读,当自已沉浸在书中时,所有烦恼就会被我抛之脑后。

10.鲁迅漂流记读后感 篇十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他,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哪?这本书就是《鲁宾逊漂流记》。

小说生动记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宾逊,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的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有一次风暴将船只打翻,鲁宾逊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除了精彩离奇的故事外,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宾逊的性格。他敢于冒险,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在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就这样,鲁宾逊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面对人生困境,鲁宾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现在,在西方,“鲁宾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完这本书,我第一个冲动就是想让我的学生也来读读它。

二、阅读目的: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三、课前准备:

1.利用互联网搜集英国作家笛福及其作品评价的资料并充分阅读

2.到图书馆借阅笛福的最有影响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布置学生初读作品,了解作者、主要内容。

1.说说你心目中的笛福

(1)课件出示笛福头像,师简介笛福。

大家看,这就是《鲁滨孙飘流续记》的作者笛福。他只受过中等教育,但却成为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1719年,他的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问世,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2)你心目中的笛福是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笛福)

2.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请学生简要地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阶段:给作品划分情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利用一节读书指导课进行如下指导)

(一)针对学生实际,指导阅读方法

1.我们手里的这部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阅读呢?

2.自由阅读目录,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仔细阅读序言,你从中又了解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目录和序言的作用及重要性

5.出示阅读要求,按要求阅读小说的正文并填写读书卡

阅读要求:

(1)读每一章的小标题,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列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想想这部小说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6.检查阅读情况,了解阅读时产生的疑问

(二)理清作者脉络,把握作品精华

1.根据学生质疑,教师综合归纳

2.列出问题焦点,小组进行讨论

3.出示问题焦点

(1)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家笛福的小说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4.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三)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阶段:交流读书笔记,体会经典名言,评析人物形象,读后感《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

学生细读作品后,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

1.展示上一阶段留下的作业,并联系实际谈体会,说说自己受到的教育。

2.筛选搜集的资料,感受他人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1)放映《鲁滨逊漂流记》电影的精彩片断,从视觉上感受作品

(2)朗读《〈鲁滨逊漂流记〉评析》

(3)诵读《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4)阅读《我看〈鲁滨逊漂流记〉》

第四阶段:回顾全书,开展竞赛,教师总结。

1.布置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出题。

2.从学生提供的题库中选择一部分有价值的题目开展阅读竞赛,评选优胜小组和最佳发言人。

3.结束语:好书是智慧的钥匙,知识的源泉,生命的珍宝,没有书就像生命中没有阳光。愿我们用好的阅读方法,开启智慧的钥匙,打开知识的源泉,拥有生命的珍宝,让我们的生命充满阳光!

五、在具体指导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有兴趣,才能持之以恒,坚持大量阅读,才能读得主动,读有收获。

2.指导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

3.、辅导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的方法,指导学生谈谈对所学读物的收获,交流体会,并对书刊内容进行评论。

4.读书笔记辅导。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摘抄名言警句,写读后感等等。但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写,不让读书笔记成为他们的阅读负担,但是对自己喜欢的词句要摘抄到读书笔记本上,对于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可以在小练笔上写读后感。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克服“指读”,训练默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六、指导效果

学生阅读体会

实干比信念更重要————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六年级三班 吴玉琪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逊。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逊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

风暴海啸,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逊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鲁滨逊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的灾难。永不放弃,鲁滨逊奠定了生活的基础。

鲁滨逊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逊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逊成为了种田高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永不放弃,鲁滨逊有了生活的口粮。

11.《鲁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十一

读完了这本书,我深有感触。鲁滨逊的那种精神感动了我。二十八年的经历使他饱经风霜。他最终顽强的毅力活了下来。他是一个胜利者,一位英雄。正如作者笛福说:“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人生中经历种种的困难,当你害怕时,困难就会像泰山那样压的你喘不过气来。而当你勇敢面对时,困难就会像那弹簧那样,慢慢减弱,到那时,你就会觉得原来苦难并不可怕。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一次校运会上,400米的决赛开始了,面对可怕强劲的对手,我选择的退缩,而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我输了这场比赛。在800米的决赛中,相同的对手,不同的结果。那时我选择了勇敢面对,只要努力就行了。面对可怕的.对手,我大胆的站了出来,最终获得了胜利。勇敢地面对,需要勇气。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大火中,使厂里的两位年轻人成了盲人,从此,他们走进了黑暗的世界。数年后,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一个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了企业的大老板。而另一位,因为没有勇气面对,自甘堕落,成一位乞丐。相同的遭遇,不用的命运。正是因为一个勇敢面对,一个自甘堕落,而造成了不同的后果。战胜困难的人就是英雄,一个人想要成为英雄的人很简单,而正真能成为英雄的人却是寥寥无几。人活着就是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什么困难,只有勇敢面对,而不是退缩,勇敢的人就会是英雄,而退缩的人就是“狗熊”英雄和“狗熊”之间只有一念之差,而正是这一念之差,使人的命运各不相同。要做英雄还是“狗熊”只有你能选择,谁都不能替你决定,勇敢的人,会是一个胜利者,一个英雄。

上一篇:创意应聘书下一篇:班主任工作小结-高中部景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