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2024-09-11

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精选10篇)

1.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篇一

推行精细化管理 全面提升办公室管理服务水平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即通过细化、量化、标准化、精益化、流程化、规范化、协同化、实证化,把“精、准、细、严”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单位的工作流程、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要求、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实现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将企业精细化管理移植到办公室工作上来,是应对新形势、新 任务、新要求的有益尝试。

一、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办公室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以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为前提的,与办公室当参谋、抓协调、督落实、办实事的工作职能和围绕中心、多点多面的工作特点相一致。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办公室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成效,提升队伍素质。

首先,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根据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了光电集团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并做好服务保障。办公室作为落实党的重大决策的助推器、调度指挥中心,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大力转变工作方式,优化管理理念,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抓细抓实各项工作,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好参谋助手。

其次,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办公室是集管理、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部门,办公室工作是公司内部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创新办公室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实现由被动工作向主动创新、由忙碌繁杂向规范有序、由“过得去”向“零差错”转变,是全面提高服务效能的必然选择。只有按照“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标准来组织落实,办公室各项工作才能扎实而富有成效地实施。具体而言,“精”,即把日常工作、服务与管理做得精

1益求精,追求最好;“准”,即信息情报准确无误,对各种事项判断准确,决策计划制定准确,指令传递、执行、汇报准确,工作时间、衔接时间等准确无误;“细”,即把工作、服务、管理做细,操作细化、管理细化、执行细化;“严”,即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执行领导指令,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偏差。

第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办公室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特别是服务对象的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给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服务领域越来越宽、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新形势,要求办公室人员不断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要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加强自身建设,迅速提高整体服务效能,科学谋划、超前思考,从全局着眼,从小事着力,把各项工作制度化、具体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做到文稿起草精益求精、调查研究广泛深入、督促检查有效有威、信息反馈准确灵敏、办文办会严谨规范、值班接待周密细致、机要保密安全畅通、会议保障主动周全,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领导、机关、基层和群众的满意。

二、立足本职,切实明确公司办公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目标,把握规律,强化管理,精益求精,切实提高办公室管理服务水平,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我们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优化工作流程,明晰精细化管理职责。要按照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基本要求,健全和优化办公室各项工作流程。辅助决策是办公室工作的核心职能,要以决策的形成、实施、反馈、评估等为导向,抓住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决策中的对策建议,决策后的宣传、督查、反馈等主要环节来设计流程,使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要充分发挥办公室“参谋部”和“左右手”的作用,协助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各

项基础管理工作,使公司办公室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

二是细化岗位职责,量化精细化管理目标。公司办公室作为一个综合协调机构,任务多、责任重,任何一项工作、一个细节出问题,都会牵动全局。因此,必须按照“定岗、定责、定标准”的要求,健全完善办公室工作的岗责体系,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能、办事规程、岗位职责和考评办法,形成具体的岗位细则,使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管理标准和工作规范,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形成“人人争当先进、个个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强考核评议,确保精细化管理取得实效。要根据岗责体系的要求,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积极推进绩效考核。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综合考核和分类考核相结合,办公室内部工作考核与外部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以增强考核的可信度。要把考核结果与行政问责、奖优评先等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办公室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要建立办公室各项工作的活动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月的工作业绩,不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定期开展专题督查活动,总结推广先进典型。

三、服务大局,以精细化管理推进办公室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是把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服务公司各级党委重大决策的全过程。公司办公室担负着协助党委制定、实施决策的重要任务。要精心安排、准确判断、细化操作、严格执行,积极协助党委抓好决策的制定、实施和落实。在党委制定决策前,本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超前服务”的原则,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案。

二是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到组织各部门的重大活动中。我们按照“精雕细刻、精细管理、精益求精”的原则,认真协助工会组织好各项活动。

三是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各部门日常工作是否规范、严谨、精细,直接关系到公司办公室的工作效率和形象。我们力求将各项日常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细致周密。文电办理力求精简、规范、优质,进一步规范办文程序,提高文电办理质量。信访工作着眼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接访、处访、息访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加强协调,追踪落实。机要工作在确保绝对安全和畅通的前提下,全面完成了规范化建设任务。保密工作加强各部门的保密管理,各部门的认证、保密工程的审批严格有序。后勤服务坚持服务有承诺、操作有程序、质量有指标、事后有监督、奖惩有依据,确保了公司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运转。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各业务部门的大力协作和配合,需要各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管理,精益求精。

公司办公室

吕叶青

2.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篇二

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财务公司而言, 所提供给企业的“产品”就是金融服务, 如何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就成为财务公司管理的核心。财务公司通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将保障金融服务质量全面地融合于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这样既能有效地提高财务公司金融服务质量, 也有助于提高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水平, 确保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关于财务公司如何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建立以“客户为本”的金融服务理念

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以“客户为本”的金融服务理念, 把追求客户满意作为公司的目标, 并将其融于财务公司的企业文化之中。

在实际工作中, 首先要让公司的每一名员工要认识到自己在自身岗位的工作, 直接影响到公司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质量, 也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形象。其次公司每一名员工在工作中都要有主人翁的精神, 大家要把公司保证金融服务质量的目标当作自身的工作目标, 大家应从主观上积极参与, 每一名员工都对自己的工作负起责任。

二、建立适合财务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财务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个是随着财务公司业务的迅猛发展, 要满足内部管理需要, 财务公司就迫切需要一个文件化的、系统的、有效的、被广泛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 以提高质量管理得水平, 杜绝金融服务质量不达标, 规避质量风险;二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 财务公司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特别为了满足那些对金融产品质量有要求的顾客的愿望, 就要建立一套规范、透明和有效的过程控制机制,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提升每一位员工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要建立适合财务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可以通过完善以下内容来实现:

(一) 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权限清晰化

通过岗位说明书的形式, 细化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结合公司ER P信息系统的实施, 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 明确公司每一个岗位的具体职责, 以及需与其他部门相衔接的业务环节, 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进行业务操作。

(二) 在工作中详细识别客户需求

公司应该及时发现和记录客户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 各岗位员工在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业务特点, 识别客户的需求, 对客户提出的具体要求要进行详细记录, 以便在具体工作中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三) 确定各岗位工作质量目标

结合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质量目标。公司可以从业务环节入手, 在各业务环节上设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让各业务岗位员工从自身业务出发, 结合具体业务流程、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客户的具体需求提出工作标准的方法来制定。

三、将质量管理与合规文化建设相结合, 严控各种风险

金融行业作为高风险行业, 控制风险是财务公司经营的关键。在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 严格控制各种风险, 是财务公司对客户的责任, 也是财务公司的立身之本。

将质量管理引入到财务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中, 通过形成一套目标清晰、责任明确、程序严格、可操作性强合规风险控制文件, 可以有效促进财务公司转变经营观念、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业务稳定健康发展, 特别是对财务公司的合规文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合规不仅仅是需要部门和人员合规, 还与财务公司的各个流程、各个工作环节和每个员工都息息相关。“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原则是以客户需求为基础, 通过全员参与, 保证各个业务环节的工作质量, 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所以“全面质量管理”与推进合规文化的内涵不谋而合。

合规文化包括“合”、“规”、“文化”三部分内容, 其中“规”是基础, 首先有一套可以遵循的“规”, 然后才是如何去“合”这套“规”, 才能以“合规”来构建企业“文化”。从“规”上分析, 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包括监管部门颁布的有关监管规章, 也包括其他与公司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二, 财务公司经营管理必须符合行业操守准则和市场惯例;其三, 财务公司经营管理必须符合公司自身制定的日常操作、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其四, 财务公司必须符合诚信原则, 符合职业道德规范。

财务公司可以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将财务公司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以及员工的合规职责等要求有效地融入到公司内控手册和管理程序之中, 对每个岗位的业务流程与职责进行详尽描述, 建立起覆盖财务公司内部各项业务、各个岗位和各个层次的管理制度, 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完整、严密、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程序化的合规管理制度, 为构建合规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四、通过质量管理的全面落实进而推进公司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来帮助财务公司整合人力资源, 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建立一支目标明确、职责明晰、和谐参与、充分授权和良好沟通的员工团队, 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业务活动的主动性, 加深员工对财务公司质量目标的理解, 提高信息反馈的敏感性和内外部效率, 减少相互交叉职能间的障碍, 强化员工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提高公司服务质量和水平, 形成个体与整体价值目标的协同, 最终实现财务公司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对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 在集团公司内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玲娟.关于加强代建制财务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2012 (4) :72-73.

3.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篇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煤机企业精细化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改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煤机企业在我国点多面广,管理粗放,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企业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煤机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的丰田英二工程师提出的。我们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精细操作为特征的科学管理。精就是要精确,要精益求精;细就是要重视细节,特别是关键细节,是以精细化理念为基础,包括制度、流程、控制等内容的管理体系。

一、煤机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产煤大国,大大小小的煤机企业遍布全国,它们几乎都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管理粗放,产品结构差异不大,加之低价格的互相竞争,全行业盈利能力不高,自身发展和抗风险能力不足。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企业发展,推行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能耗,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而且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煤机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煤机行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煤机企业进入市场以来,在强化企业管理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个煤机行业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观念落后,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进取精神;标准化、基础性的工作不扎实、不细致,一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流程和方法,没有变为固定的格式,没有形成书面文件;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整个企业体系的管理精细化。目前,煤机企业虽然开始推行精细化管理,但还只是在部分环节、个别流程;另外,信息化和数据化工作还不能适应精细化的要求,数据不精确,共享性差;最为重要的是执行力需要大幅度提升,企业好的理念和好的思想战略难以落实到企业日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因此,要从以下方面在管理上创新:

1.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要确立精细观念。理念先于制度。没有全员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解决观念问题,一方面是宣传教育,把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与职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是通过制度约束和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从另一个方面转变观念。其中,核心是解决领导层的观念问题。只要领导层确立精细观念,并身先士卒,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并将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员工。

2.全力推进标准化,为实施精细化奠定基础。标准化是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条件。标准化体现着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它是克服管理随意性、无序性、粗放性的有效手段,是由人治管理走向法制管理的必经过程。因此,标准的制定是首要的。有标准才能执行标准。标准的制定要采用合适偏高的原则,并且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有定性标准。其次,标准制定要格式化、规则化。大家的工作都必须在固化的规则范围内活动。

3.要用系统的方法来推进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的方方面面参与。因此,一要建立一个符合精细化管理要求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保证,对组织的目标和完成目标的职能进行细分,并且按照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的原则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或职能部门,这些部门能完成企业的全部职能。二要建立严密的、操作性强的制度。没有制度就没有管理 。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的问题是制度的目标,作用是什么,完成系统目标的每个环节和哪些方面需要制度规范和约束,这些制度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要使制度既没有漏洞,又不能重复,制度规定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便于执行,真正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三要优化运营流程。运营流程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资源和活动的集合。企业利润有许多就是在流程当中损失的,必须对现有的流程如工序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使流程质量能够控制,并尽可能压缩业务流程,如采用动态的信息流---.可以进行关键信息的瞬间交换,减少瓶颈,保证流程的正常运转,简化决策流程。

4.全方位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执行不力说到底是控制不力。控制的精密程度,有效性和严格性,是企业管理水平好坏的最主要标志。细密有效的反馈,严格的监控是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如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科特教授所说:“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控制。”因此,煤机企业要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实现有效控制,一是要建立多层级、多回路的检查监督和反馈调节系统。二是监控范围全覆盖,监控范围要全面覆盖各个层面、各环节、各事项,彻底消灭管理死角。三是实施全过程控制,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四是反馈要短间隔。把过去以年度、月份为时间周期进行总结清理改为以天为周期,保证系统的适时纠偏和瞬间调节,消除了问题成堆而积重难返的被动局面。五控制系统要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预警性。这种意识要普及到全体员工,使人人都注意从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带趋向性的小问题,引起全员的警觉,从而带动一批问题的解决。

4.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篇四

化管理

李友志

同志们:

这次专门召开厅机关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交流报告会,目的是总结交流各处室在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作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在当前条件下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刚才,十位同志分别结合各自岗位,就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情况及打算给大家作了汇报,都讲得很好,我很受启发。下面,我根据部里有关会议的精神,并结合我省实际,就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段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它的意思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一件一件容易的事情发展而来的,解难事必须从容易的事抓起;天下的大事都是由一件一件细小的事情组成的,成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老子的这段话里蕴含着做人成事的深厚哲理,揭示了难与易、大与小动态发展的辩证法。这种思想和辩证法同样适用于财政管理实践。财政管理作为财政部门的日常工作,贯穿于制定实施财政政策、编制执行财政预算的全过程,它虽由一件一件细小的工作组成,却直

接影响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要做好财政工作,必须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把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 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用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岗责一致、权责对等、奖罚分明的工作规范、岗责体系和评价机制。科学化、精细化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化是精细化的前提,精细化则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将科学管理的要求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体现管理的精确性和细致化。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财政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利益杠杆,作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就必须切实履行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公平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财政管理必须实现科学化、精细化,为财政履职尽责提供保障,使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符合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管理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现代政

府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不存在本质区别,企业管理中要求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结果控制等,公共管理都适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作为当前被普遍认可和采用的管理模式,其注重成本管理、注重过程控制、注重绩效考核的管理理念,其将精确、细致、严谨的要求贯穿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程序设计,其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的广泛运用,都决定了它是既适合于企业管理,也适合于政府公共管理的管理模式。财政作为政府重要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通过全面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来不断提高财政管理质量和效益,符合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新形势下做好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省财政收入达到1314.3亿元,是1993年的10倍;全省财政支出达到1765.2亿元,是1993年的13倍。日益庞大的收支规模,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考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央和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民本民生的财政政策,财政的分配领域和服务对象发生了明显变化。分配领域由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向涉及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转变。服务对象由主要面向部门和企业向面向全社会、面向千家万户转变,服务的对象和层级明显增加,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使各项财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精细和高效。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当前应对危机挑战、促进经

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去年下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涉及面广,力度大,既立足现实,促进当前经济复苏,又着眼长远,注重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财政作为政府的重要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与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关系紧密。无论是财政部门直接落实的相关政策,还是配合有关部门共同落实的措施,都需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来推进,都需要有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来保障实施效果。可以说,越是经济财政形势复杂的时期,越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越要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二、全面把握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财政管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我省财政管理工作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财政监督,逐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既相互制衡又有机衔接的财政运行机制。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现代财政管理理念,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是突出依法理财。法律法规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依据。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二是注重流程设计。科学的管理流程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要按照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健全优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

三是完善岗责体系。岗责一致、权责对等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根据财政管理的各项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科学设置工作岗位,界定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规范,各岗位之间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调配合、“无缝衔接”。

四是加强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要根据岗责体系的要求,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成效,体现到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上来。

五是健全工作制度。配套制度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要在严格执行已有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使工作有章可循,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六是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支撑。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

金财工程建设步伐,逐步建立财政管理各环节畅通、业务标准统一、操作功能完善、网络安全可靠、覆盖所有财政资金、辐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完善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财政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努力完成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既要立足当前,根据财政改革与发展形势,确立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完善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当前条件下,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全面把握并深入推进“五个结合”:

(一)将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相结合。预算是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当前,要逐步解决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预算体系不完整、预算编制不精细、预算约束力不强、透明度不高的问题,以全面提高预算管理的完整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为目标,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的完整性。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研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加快建立由以上四种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要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收入编制要提高准确性。

要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以及与税收直接相关的工商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的预期增长情况,综合考虑政策调整等增减收因素,分税种科学测算税收收入。依据各项非税收入政策规定,结合政策变化,分项目测算非税收入。部门预算编制要体现精细化。改变基数加增长的传统预算编制模式,科学制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并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逐步实现“一上”预算编制全部细化到“项”级科目和落实到具体执行项目。基本支出预算要动态、准确地反映预算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类型等基础数据。项目支出预算要有明确的项目实施计划和时间进度,且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调整。涉及政府采购的要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研究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充分考虑部门占有的资产及其收益情况。加强新增资产配置的审核工作,做到未经审核则不安排相关经费预算。要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的权威性和透明度。严格预算执行,规范预算调整,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有机结合,提高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力,防止预算、决算“两张皮”。加强用款计划管理,依据均衡性原则编制基本支出用款计划,依据部门预算和项目实施进度编制项目支出用款计划,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大国库直接支付的力度,着力解决财政支出执行慢及资金截留、挪用等问题。完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制度,动态把握执行进度和支出走势。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争取在今年基本建

立起比较规范的省级财政部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2012年全面建立起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的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加快完善相关机制和指标体系,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编制以后预算和改进预算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将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与强化财政监督相结合。财政监督既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保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得到全面落实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推进监督关口前移,促进监督和管理的有机融合。通过开展部门预算编制抽查、重大支出项目评审及政策调研等工作,强化事前监控。充分利用财政信息系统,强化专项支出的过程监控。充分运用督促自查、组织检查和重点抽查等手段,加强对重点部门、行业和资金的监督检查。强化财政违法责任追究,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和信息披露力度。要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进一步扩大向人大报送部门预算草案的范围,逐步细化报送人大审议的预算草案,不断增强预算报告的可读性,提高预算内容披露的详细程度。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及时公布财政收支统计数据和转移支付预算安排情况,主动公开财政规范性文件和有关财政政策、发展规划等。同时,要认真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防止“屡审屡犯”。

(三)将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与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相

结合。科学、高效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支撑,是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理财水平和促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当前,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兼容性不足、数据共享度不高、数据重复录入、重复报送的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领导,以加快应用支撑平台为重点,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积极构建覆盖所有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业务、财政资金的互联互通、优化共享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包含财政管理基础信息、财政收支运行数据以及外部相关信息的大型数据中心,全面记录财政资金、资产运行情况,实现财政经济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为我们的决策分析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

(四)将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与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工作相结合。“千层之台,始于垒土”,财政基础管理工作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支撑。近年来,厅机关各处室、单位十分重视财政基础管理工作,不断丰富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基础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一定地提升。但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比,仍有一些差距,表现在还有一些干部,认为基础管理工作细小、琐碎,难以出成绩,导致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扎实;还有一些干部心态浮躁,热衷于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做好具体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深入推进,也给干部作风建设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我们机关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能够多一些沉潜厚重,少一点心浮气

躁,多一些踏踏实实,少一点轻浅飘忽,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基础管理抓起,扎扎实实,务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向深入。当前,重点要加强财政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全厅要有全厅的数据库,各处室还要有自己的数据库,要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全面掌握各级财政的供养人口、财源财力、非税收入、贫困人口等基础信息,动态掌握预算管理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经费类型等基础数据。要推进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扩大定员定额试点范围,继续推进实物费用定额试点。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库建设,推动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要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反映各预算单位、各级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和业务活动情况。要健全完善政府财政统计报告制度。利用统一规范的政府收支科目体系、预算支出科目代码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预算支出的属性,自动汇总生成“三农”投入、民生支出、行政成本等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统计数据,并加强综合分析工作,完善统计报告制度。要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逐步建立乡镇辖区内资金和项目监管机制,强化对各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其他渠道下达的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强化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五)将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与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古人说:“欲造物,先造人”。人是财政管理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深入推进并全面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各项

举措,关键在人。当前,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际相结合,深入推进系统文化建设,以先进的财政文化塑造人。我一直认为,在对人的教育管理中,制度约束固然带有根本性,但它始终无法解决人的思想、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改造人的思想,让大家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还必须充分发挥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这是我提出建设财政文化的初衷,也是目的。应该说,这几年的财政文化建设是富有成效的,起到了很好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作用。当前,要在全面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拓展财政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让以“依法、依规、依程序”为核心的财政行为文化,以“公开、公平、公正”为核心的财政制度文化,以“信心、善心、责任心”、“感恩、宽容、廉洁、忧患”为核心的财政精神文化,成为财政干部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并内化为干部职工自觉的意识和行动,以此塑造严谨务实、勤政廉洁、团结和谐、依法理财的财政干部队伍,为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要加强财政制度建设,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当前财政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和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要以资金使用的科学、规范、安全、高效为目标,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资金审核、拨付、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体系。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要以规范日常管理制度为基础,建立健全涵盖机关工作规程、政务运转流程、行政效能建设、干部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依法理财、依法

行政、规范运转的工作秩序。要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系统干部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层次和水平。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个人持之以恒的学习,另一方面来自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近年来,我厅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通过分期分批举办市县财政局长培训班和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班,极大地提高了各级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机关内部,通过组织中心组学习、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和专业论坛、支部共建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了对机关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大了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和推进力度。当前,要在不断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前干部职工培训需求和接受方式日趋多样化的特点,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两个安全”。“确保国家财政资金安全、确保财政干部政治生命安全”是我当厅长后提出的管理目标,其实这也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当前,要将反腐倡廉工作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反腐倡廉纳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规范财政工作流程设计,科学界定和配置权力,健全财政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财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与此同时,要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法律法规、廉洁从政教育,加强财政廉政文化教育,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事关财政职能的有

5.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篇五

1 高校科研进行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1.1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作用

加强高校科研工作的质量管理对于科研效率、科研产出、科研效益及人才提升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质量管理是高校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保证。科研立项是高校开展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在项目任务的总体规划下,通过人、财、物的合理投入及过程展开,来实施科研活动,从规划、投入到开展、产出,整个过程充满了变数,只有实施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科研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其次,质量管理是高校科研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科研能力是高校实力与社会地位的体现,实施质量管理有利于高校科研的社会竞争力及科技经济效益的产出,对高校自身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再次,质量管理是提升科研人员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科研项目往往具有高标准、高强度的特点,是锤炼科研人员研究能力、提高科研人员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正是通过高质量的科研活动,才能使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再者,实施质量管理也是顺应外部环境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科研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更为密切,高校科研成果不仅产出要快,质量要高,还要符合市场预期,并有助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1.2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和企业质量管理相比较,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存有许多特殊性。首先,高校科研活动的隐性化特征为质量管理带来了难度。科研活动是一项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它以人的内在假设、论证、判断等内在逻辑思维为主,即便开展一定数量的科学实验或演绎计算过程,也是为内在逻辑推理判断服务的,而难以用外界的管理制度与支配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当然,尽管每个科技工作者的探索目标、研究过程与思维方式并不相同,但科学探索与思维的规律却是一致的,因此,只有充分认识科研活动的隐蔽性,才能寻找到切实的过程性管理方法。其次,高校科研活动的非量化为质量管理带来了难度,即难以对科研人员的科学项目研究过程进行稳定的评价。由于科研活动的隐蔽性,很难对项目开展进行直截了当的观察、计算、对比、分析和评价,即便能够使研究人员的假设与论证过程显化,也无法以简单量化的标准去衡量。再次,高校科研活动的非标准为质量管理带来了难度。科学研究是一个动态过程,既不能以统一标准去衡量不同的研究项目,也不能以统一标准去衡量同一个项目的不同过程。研究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变化之中,随着探索与研究的深入,人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和最终成果的距离也在一步步靠近,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都将因时而变,使科研管理具有非常突出的特殊性。

1.3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现状

6.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篇六

● 吴春祥

在省“五严”背景下,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就必须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为此,我县近几年来,积极探讨和推进初中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需要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效益。

一、面对现状,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

精细化管理的持续推进,在绝大多数学校产生了效应,学校规范办学、规范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常规管理细致到位,“两个有效”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但部分初中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不高,工作只求过得去、不出问题,因而工作缺少激情、缺少创新,学校发展缓慢;学校管理的执行力缺失,少数学校中层干部工作履职不到位,学校的决策常常会出现“中梗阻”;“两个有效”推进措施不够实在,课堂教学政策的决心不大,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常规的管理、督查还不够到位,教育法规意识不强,教学督查流于形式,往往满足于数量上的检查记载,缺少从质量上验收评估的内容,对一些重要的环节缺少跟踪督查;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培训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学校机制创新滞后,绩效考核的杠杆激励作用没有发挥好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学校更好更优更快发展的瓶颈,不进行新一轮的大力度推进,不增强精细化管理的危机意识,势必影响全县大教育的发展。

二、排难奋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1.学习引领,不断丰富精细管理内涵

一是继续提升学校管理队伍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和水平。每年暑期举办校长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校长集中讲学,组织校长到扬州市等地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到山东杜郎口等校学习课堂教改经验,到大丰等地学习小班化管理的经验等等,不断丰富提高校长队伍的管理水平。二是分层面召开精细化管理会议,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明确目标,细化责任,使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各个层面得到不断推进。三是积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服务,开展精细化管理的课题研究,让人人成为学校的主人,增强自主管理的意识。

2.目标建构,不断抬高精细化管理的层次

精细管理是一种规范和引导,要保证学校的规范化和精致化运作,就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让精细化管理便于操作,又能成为管理者的一种追求。

一是常规管理注重精细到位。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和个性化上下功夫,始终把人的管理作为管理的中心,从建立管理规章、明确管理目标、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品位、加强管理监督和考核等方面入手,关注细节,夯实办学基础,提升学校常规管理的层次。

二是教学管理注重质量立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实行质量监控,注重教学过程管理,落实教学岗位责任,认真制定学年、学期质量目标,形成目标体系。通过开展三轮集体备课、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学习、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强化“阅读教学”等措施促进质量的提升。

三是德育管理注重育人为本。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以“四立德育”为引导,以德育目标具体化、内容系列化、活动经常化、考核制度化为抓手,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德育活动,坚持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活动,注重情感体验,形成德育教育的系列。四是教师管理注重素质提升。针对教师队伍中结构失衡、知识起点和水平高低不

一、部分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始终不放松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从师德建设、师能提升、专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铸就师魂、炼就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及从教本领。

3.督导推进,整体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现场推进。继续举办课堂改革、实验教学、常规管理、素质教育、德育工作、阅读教学、后勤管理等现场,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在管理的多个方面提出明确的精细化的要求,整体提升学校管理的水平。二是重点突破。针对一些薄弱校、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督导,提出整改的目标,落实整改的措施。三是多措并举。每学期由中教科、教研室、督导室联合制定学校精细化管理督导方案,对各学校进行精细化管理集中督导;由局相关科室随机对一些学校进行突击督导,检查学校平时管理的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发挥学校集团内部督导组作用,正常对集团内各个校区进行督导,形成每周简报;以县直与驻城学校为牵头校组建的四个学校发展联盟为平台,在联盟内分别组成常规管理与学科督查组,进行定期与随机督导,进行定性考核,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能,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7.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篇七

运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并结合采油厂的特点, 不断开展质量改进。将PDCA的方法应用到生产领域, 并贯穿于生产全过程, 整合开创了“系统节点分析控制管理方法”。

建立采油厂系统分析点控制分析管理方法, 推行质量成本控制模式

系统节点控制分析管理方法从宏观上成立相应的项目组织, 过程上分7个要素建立系统框架, 实施系统节点分析控制, 严格执行旬度分析、月度考核、及时调整, 循环动态积极主动的管理模式。从微观上在采油基层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模式, 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生产过程实施控制。质量成本控制模式以采油队为基本单元, 基本内容包括一个核心、两个方法、四个原则和建立质量成本控制模式的九个步骤。

1一个核心两个方法, 九个原则

(1) 一个核心:组织一切行为准则是“第二次不再重复犯错”。

(2) 两个方法:质量成本控制应采取“系统过程分析法”和“PDCA工作法”。

(3) 四个原则: (1) 效益第一原则:质量成本控制模式是以效益为中心, 通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减少各种损失浪费, 实现效益最大化; (2) 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 (3) 预防为主的原则:树立“质量是预防出来”的观念, 每个环节每个层面都必须有对产品或工作差错的事先防范和事中修正的措施, 保证差错不延续并提前消除; (4) 持续改进原则:质量成本控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PDCA循环法) 。

2建立质量成本控制模式的九个步骤

(1) 认真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教育。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新课题、新工作, 推行时涉及很多部门和人员。因此, 必须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 让大家理解和支持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对从事质量成本管理的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质量成本项目的构成, 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 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分析、报告、计划和控制方法等。

(2) 建立质量成本核算、统计、管理组织体系。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必须要有组织保证。通过建立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 明确规定每个领导、管理人员、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 (制度) 、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

因此, 依据质量成本管理需要, 应确定各有关部门的专兼职质量成本核算、统计和管理人员, 并明确其职责和任务。

(3) 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的标准或制度。开展质量成本管理, 必须建立与质量体系协调一致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 明确规定每个领导、管理人员、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 (制度) 、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

(4) 确定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应突出重点, 各单位在对质量成本现状作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本单位特点、实际质量成本的发生情况, 提出质量成本控制目标、重点控制的质量成本的方法, 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检查与考核的指标等。要求目标定量, 措施有力, 具有可行性。使各单位的质量成本管理效益明显, 从而最大限度地得到主要领导的支持, 以有利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广和开展。

(5) 编制质量成本控制计划。质量成本计划是指为达到适宜的质量成本而筹划的各种措施。每个推行质量成本管理的部门和单位必须编制质量成本计划付诸实施并逐渐使质量成本进入控制阶段。质量成本计划应规定质量成本目标, 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检查与考核的指标等。

(6) 质量成本的统计、计算和分析。应该完善《质量成本台帐》、《质量改进建议台帐》、《事故分析台帐》《贯标记录本》等质量管理基础资料, 把每天工作方法对路、措施到位, 能提高效率、减少损失的工作方法记入台帐, 也把因为没有执行标准或预防措施不到位, 造成工作失误和经济损失的教训进行写实, 保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7) 定期对质量成本进行考核。一般应每月对质量成本考核一次, 必要时还可每一季度重新考核一次。考核后, 其质量成本的控制状况应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8) 提出质量改进计划和措施。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应根据质量成本报告, 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 确定以质量改进目标为核心的质量改进计划及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 并组织落实负责部门和进度, 完善质量体系文件。

(9) 执行质量改进计划和措施, 降低质量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认真执行质量改进计划和措施, 以达到降低质量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然后再制定新的质量成本计划。

“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 横向上成立了区域勘探、滚动勘探、产能建设及新井运行、方案措施、作业系统、注水系统、采油系统、集输系统、年电力节能、设备管理、材料管理、运费管理、安全环保、综合治理、厂务公开、宣传报道等20个项目组, 纵向按照职责范围、岗位要求、岗位职能、工作流程、工作部署、运行计划、奖惩办法等七个要素实施节点控制。节点控制符合质量改进的基本程序———PDCA循环, 这也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面对基础管理薄弱、稳产基础不牢、产量和成本矛盾突出等实际情况, 采油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以“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为主线, 稳步推动实施“三年大调整”战略, 深入推进精细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管理, 使各项工作在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通过找问题、打基础、抓管理, 采油厂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圆满完成了确定的各项任务, 实现了三年调整治理的良好开局。

在采油厂推行的“系统节点控制法”中划分各个环节和阶段 (见图1) 。

P (Plan) 表示计划, 通常分为四个步骤找出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对策。

D (DO) 表示执行, 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

C (Check) 表示检查, 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A (Action) 表示处理, 制定巩固措施, 防止问题再发生, 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基础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行, 提出了“人人都是管理者”做法, 也符合了全面质量管理全员管理的理念, 通过扎实开展“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 在采油厂层面成立了20个系统管理项目组, 按照“五化七要素”要求对全厂工作进行整体优化, 系统间进行配套优化, 系统内进行一体优化, 先后出台了招投标管理办法等40余项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起分层级、分系统、到节点、具有现河特色的“五化七要素”精细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了采油厂经济运行保障体系, 精细产量、成本两项规划, 实现产量、工作量、成本费用一体化挂钩运行;完善分队计量、日清日结两项手段, 有效实施产量成本监控, 加强过程控制和质量改进;构建月度预算平衡会、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两个平台, 优化预算运行, 评价运行质量;完善落实经济活动管理办法、考核管理办法两项制度, 规范经济活动行为、挖掘内部潜力。通过建立以上4个环节、8项基本制度和手段, 采油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设到位, 经济运行质量和各项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全年投资和生产成本均控制在运行计划指标以内。

从基础管理落实到管理提升, 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5S”质量管理方法的具体体现

为巩固2009年“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的成果, 进一步提升采油厂基础管理水平, 夯实油田稳产基础, 确保采油厂生产经营建设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采油厂又提出, 2010年在全厂范围内深入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持续推进系统管理、精细管理、科学管理, 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全面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推动采油厂向着“资源有序接替、开发基础稳固、管理科学精细、效益稳步提高”的目标前进。

采油厂开展的基础管理落实, 就是运用了质量管理5S方法的具体体现。就是改变以往的工作行为和习惯, 从“整理、整顿”开始, 到“清扫、清洁”的规范和梳理, 按照正确的、行之有效的程序一步步的进行规范。而2010年提出的“基础管理提升”就是要号召全厂巩固以往的成绩, 巩固所打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文明礼貌习惯, 按“系统节点控制法”规定行事, 按程序办事, 以达到“自律”的目的。

8.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篇八

关键词:总务后勤工作; 服务;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67-001

总务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我校总务后勤工作一直以“三个服务”为宗旨,严格管理,勤于实践,开拓创新,为学校发展、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良好局面。

一、队伍管理——定岗定人,定人定责

一支乐于奉献、勤奋敬业的后勤队伍是提升学校后勤工作质量的保障。2009年实施绩效考核和2010年推行岗位设置,对继续留在后勤工作的教师,学校尽可能的组织一些区级培训到校内进行,让他们在继续教育这一块得到落实,同时鼓励他们和一线教师结对,利用空余时间开展个人课题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我校从事后勤工作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有在手个人课题,后勤队伍一直比较稳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区、街道组织的历次食品卫生检查中均得到领导的好评,学校食堂一直是区A级标准。

二、资产管理——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教育资产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保证学校完成各项工作与任务的重要物质保障。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教育资产监管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各部门负责人、资产管理员组成的学校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组织行政、教师学习财政部、省厅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文件,开通学校资产监管网络,积极选派相关人员参加上级培训。

学校资产管理面广量大,技术要求高,流程规范,包括资产购置验收、日常资产使用维护、资产清查调整等细致工作。做细常态,是提高学校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1.严格资产购置、验收制度。每年,学校都能根据发展现状和实际所需,反复进行可行性论证后详细制定学校资产添置方案。对未纳入主管部门配置计划又是学校实际所需要的资产,学校则根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适当、合理的增添。无论是上级配置的资产,还是学校自己添置的设备,都严格执行资产验收制度,由学校资产管理员和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对所添资产进行验收。

2.健全资产使用维护制度。资产使用维护是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资产使用维护制度的建立与健全、资产责任人的职责、使用登记记录、安全防范措施等具体内容。学校各类资产登记后,一般交年级段、部门处室负责保管和使用,各部门主管即为部门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学校建立专人负责制,实行领取制度。

3.严格资产处置制度。资产处置是学校资产管理的必须过程。对学校需处置的资产一般先由部门资产负责人向学校资产管理小组提出申请,领导小组则根据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损坏程度确定该设备是否进行处置并做好公示,资产管理员填写好资产处置单,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持主管部门资产处置批复书记固定资产减少账,取得记账凭证号,进入资产监管网记账。

4.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每学期结束,学校都组织领导小组人员对学校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卡、物相符。

三、财务管理——量入为出,统筹兼顾

要做好学校财务管理,一是严格按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管理,做到依法照章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二是要加强计划管理,搞好经费的预决算工作。三是要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管理水平。四是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合理使用资金,杜绝不合理开支,充分发挥资金的效能。五是加强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

四、食堂管理——服务为先,质量为上

安全卫生是食堂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每学期我们都有计划的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食堂工作各种安全制度,全面了解操作流程,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技能。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学校相继出台了定点采购制度、原材料入库出库检验与登记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饭菜质量标准、卫生检查制度、工作人员工作纪律等各项管理制度,使食堂管理工作有规可查,有法可依。

2.严格把关,规范手续。(1)坚持定点采购,严把原材料入库关。(2)严把原材料出库关,腐烂变质食品当即清除处理;按照规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有专人负责保管记录。(3)饭菜留样、餐具消毒常规化。(4)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在人员管理方面根据有关要求对食堂所有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同时严查食堂工作人员个人卫生,从服装穿着到言行举止都有明确规定。

3.强化对食堂的监督管理。(1)为保证食堂饭菜的质量和卫生,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每天对食堂的工作流程进行监督检查。(2)监督操作间、工作人员卫生状况。(3)檢查台账、留样、消毒记录是否完善规范。(4)每学期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服务态度等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5)做学生的贴心人,密切关注市场行情,适时调整并公布饭菜价格。

五、后勤常规工作——手勤脚勤,服务跟进

1.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每学期开学前,总务处都要安排园林工人对校园的杂草进行清理,对学校的花木进行修整。

2.做好教师教学用品及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工作。开学前夕,能及时和各部门沟通,了解并采购各部门的办公所需;安排后勤人员认真分发各年级的教材与作业本,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3.做好活动保障工作。在学校各处室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如技术装备创建、班主任外出考察等,我们总务处全力以赴,做好优质服务,保证各类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4.做好学校设施的维护工作。学校中需要小修小补的事情可以说天天都在发生,我们都能力所能及地加以处理好,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注意成本的节约。

9.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 篇九

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为此,本学期初,学校先后召了开校委会、全教会认真学习了教育局、中心校教学工作计划,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制定了符合学校校情的教学工作计划,计划把工作重点放在细化教学环节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现就我校在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方面的一些做法简单汇报如下:

首先,我校在教学精细化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已初步形成了教学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的模式,收到了较为明显效果。

一.细化备课环节管理

要求教师切实做到课前备好课,提倡超前备课,严格杜绝补写教案,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现象。坚持做到做好以下几点:

1.学校每月由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组成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评比小组,由教导主任全面负责。具体要求如下,一、各教研组长在检查中务必做到,细心认真、客观公正、记录详实、有典型的人和和事。

二、教研组长依据检查经果,评选出一科优秀教案和一科优秀作业

三、检查评比小组根据各教研组上报的结果,再进行复查,最终

1确定平行结果。

四、教导处负责每月在全教会上公布结果。

五、对优秀教案奖励备写教师奖励奖励20元,凡少备一节课处罚金10元。对优秀作业奖励任课教师20元,凡少作业一次作业处罚金5元。

六、将每月教案、作业检查结果记入教师教学工作学期量化考核登记表。

2.凡发现教案粗制滥造,杂乱无章,无指导作用者,责令其重新备写,写出书面检查,一节垃圾教案处罚金20元。

3.凡教案五课后反思,缺撰写一节处罚金3元。

4.坚持开展教案、作业展览活动。本学期我校在10月份举办了一次教案展评,刘雪荣(一语)、刘雪玲(六语)、刘丹妮(二数)、王亚玲(六数)刘东京(五科)、刘文(五英)教案被评为优秀。本项活动通过参观学习、相互沟通、总结评比收效有三、一是强化了教师对教案备写的意识,端正了教案备写的态度,警示了一些教师对教案备写的偏见。二是、学会了教案备写的基本方法,规范了教案备写的基本格式,掌握了教案备写的基本要求,三是学习借鉴了同事怎样把课标、教材、资源、学生等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新思路、新方法、四、学会了多角度、多次撰写课后反思的技能技巧。由于措施得力,保证了备课质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前提基础。

二.狠抓上课环节管理

上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之所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为了确保按时上课,上好每节课,学校采取了以下管理办法:

1.无故旷课1节处罚金20元。

2.教师私自调课出现漏课现象处罚当事人每人30元。

3.上课出现迟到、早退、中间溜现象处罚金10元。

4.上课期间严禁接打电话,发现一次处罚金2元。

5.上体育课的教师在教学楼前排队组织学生带进操场,教师及学生不得擅离操场,发现一人次处罚金5元。

6.教导处成员坚持做到每节课期间巡查两次,并将巡查结果详细记录在案,每周一例会向全体教师公布一次结果。

7.建立班级上课监督岗,由各班学习委员任监督员,负责填写班级上课情况登记表,教导处每周公布一次结果。

实践证明,只有不健全的制度、很少有不遵守制度的教师,只有管理不到位的领导,很少有不服从管理的同志。只要管理到位、措施得力、奖惩分明、严格执行课表,上好每节课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本学期以来,在上课环节管理方面收到良好效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辅导环节管理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校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教师的课外辅导工作,要求每个教师务必视辅导如上课。在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凡缺上一节辅导课,处罚金20元。

2.凡出现迟到早退,中间溜号现象,一次处罚金10元。

3.要求辅导教师必须要有教案,严格做到辅导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应把重点放在学困生和留守学生的身上。

四.狠抓作业检查与指导环节

1.学校由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组成检查评比小组,每月进行二次全面检查,每个教研组评选出一科优秀作业(共4科),奖学科任课教师每人15元。

2.教导处对作业进行随机抽查,作文少作一次处罚金25元,少批改1次处罚金25元,教学作业少一次处罚金5元,低年级小字、写话作业少一次处罚金5元(以进度表为标准)。

3.学生作业本封面填写项目不全、封面用红笔或乱涂乱画,1本作业罚任课教师1元。

4.学生作业少交1本罚任课教师2元。

5.教导处每学期组织举办两次作业展览,并对作业书写认真、正确率高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以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作业展评的坚持开展,提高了学生规范书写汉字和规范作业卷面的意识,使学生的字迹和卷面整洁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5.学校教导处每两周对作业进行一次检查,并及时通报结果,对于作业存在问题的科目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复查。既保证了作业质量,又保证教学效果。

三、加强校本研修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所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本学期以来,我校自始至终把校本研修工作首位,具体工作如下:

1.学期初,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校本研修计划,在计划中明确了: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及奖惩措施,为开展次项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学期初,要求每个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制定了个人校本研修发展规划,确立教学研究专题,10月份每个教师为绕研究专题撰写了论文草稿。

3.扎实落实中心校听课要求,本学期组织开展了“评优课”、,“结对帮扶课”、“公开课”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听课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构建高效课堂注入新鲜元素。

3.改进听评课模式,积极推进青年教师成长。在评课前,首先让讲课教师从目标落实、教法设计、学法指导等方面“说课”,然后,进行点评,点评要求既有亮点,又有不足,同时还要提出建设的意见或建议,以利于提高讲课教师驾驭现代课堂教学的综合素质。4.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工作。坚持开展教师硬笔书写训练,本学期,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学习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培训资料。教师练习硬笔书写汉字约2000个,做普通话学习笔记3000字左右。

5.坚持开展教师业务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效果良好。本学期组织教师主要学习了:《新课标解读》、《新教材教学法》、《反思备课》、《有序备课》等专著及优秀教研论文、专家报告。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达到5000字左右。

6.强化教研组职能。教研室要求各教研组结合日常教学实际及时召开教研工作会,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热点、等棘手问题及时予以搜集整理,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按学科分解到各教研组,教研

组把问题具体分配教师,这些问题作为各教研组的研究专题。这一举措深受教师欢迎,切实做到了教研很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

7.期中质量检测结束后,教导处要求每位任课教师,结合考试情况对前段教育教学工作做了认真细致的书面反思。非考试科目的任课教师,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写出了小结。

8提高青年教师对现代教育优质资源的整合利用水平。教导处在计算机上为每个教师建立了个人教育资源库,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交两件以上课件和教学设计。本学期,已收到每人一件教学课件。

9.积极鼓励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截止目前,已收到教学论文20多篇。

虽然我校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但这仅仅只是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任务十分艰巨。我校决心在工作中狠抓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学习,强化内功,假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教学改革中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勇于实践、自主创新、与时俱进,为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创出一条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新路子。

xx小学

10.推行精细化管理 篇十

----新庄矿综采二队2010年工作总结

一、我队安全生产工作回顾

全年,我队累计生产原煤798232吨,安全质量标准化平均得分 95.5分,达到特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消灭了轻伤及以上事故,职工思想稳定,工作热情保持高涨。

但第四季度在机电设备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事故,造成生产影响多,员工“三违”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我队安全生产平稳推进形成了阻力。

二、关于班组建设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能否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关键在班组。尤其是当班组生产任务较重,出现了不安全因素或其它事故隐患,只有班组成员在现场真正贯彻了安全第一的思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这样才能使安全和生产得到保障。结合我队实际情况,在班组建设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班组安全意识教育从基础抓起

矿内各别职工目前存在这样一个想法,当前全矿抓三违、查隐患力度逐步加大,当有检查时,先放下手头的工作,等领导过去了再开始干,这是员工缺乏安全工作自信心的具体表现。

就我队来说,由于年初职工调整变动较大,目前虽然进行了组合搭配,各组岗位员工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素质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基础教育入手,利用班前会、学习日、技术课堂等平台,经常性开展规程、措施、操作技术、应知应会的培训教育,首先要员工明白什么是标准、如何干才正确。杜绝仅靠经验、误传误带现象发生。

“每个人要实现他的人生梦想,体现他的个人价值,安全是第一要求”这句话,朴实、贴切地揭示出我们安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下一步,我们在培训工作中引入责任、价值、成才方面的内容,以具体实例,结合员工自身进行分析探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价值观念、成才意识。这些工作的开展,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自信心,化解矿、队与班组在安全管理上的矛盾。

2、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标准

(1)有完善的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根据班组生产工艺与岗位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制度,安全自检、互检和定检制度;

(3)完善必要的原始记录,按照矿发文件要求建立安全活动各项记录,违章违纪记录,考核与安全教育记录等;

(4)建立巡回检查制,明确检查内容、检查范围、检查部位、检查责任者,并纳入考核,突出正面激励,有奖有罚。

3、进一步强化班组安全激励监督

下一步,我们继续坚持既已形成的小班考核评估体制,一是班组内部根据个人工作实绩的考核评分,当班打分,当班讲评,当面签字认可;另外加强队对班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验收考核力度,实行公开公示,形成竞赛氛围。同时,在两级考评体系中加入精神文明建设、班组建设目标责任考核相关内容,进一步增强班组自治、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最终形成浓厚的竞赛氛围和强烈的团队凝聚力。

三、关于精细化管理

细节体现作风,细节决定成败,抓执行力必须重视养成精细化管理意识。2010年在推进精细化管理方面,我队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三个保持”,即由静态达标转向动态达标,保持时时、处处、事事达标;保持安全质量标准化专业等级不滑坡;保持综采队伍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优良作风不掉队。

二是突出三个重点,即以操作环节达标为重点、以生产作业源头达标为重点、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点、精品线建设为重点。以文明生产整治为突破口,首先突出两巷及各设备操作点治理,不断细化文明生产项目、提高标准,直至将文明生产同井下作业每道工序相融合。

上一篇:教师英语培训心得总结下一篇:案例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