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

2024-08-30

诗经赏析(共11篇)

1.诗经赏析 篇一

【概要】怜惜那个为父母行三年之丧的孝子。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注释】

01、庶:幸、有幸

02、素:白色,指穿孝服的人

03、韠(Bi):古代作朝服的皮制护膝

04、棘:古瘠字,即瘦。一说指失去父母的儿子

05、栾:假借为脔脔,憔悴瘦弱的样子

06、慱(Tuan):忧愁不安的样子

07、聊:愿意、乐意

08、蕴结:指心中包含千千愁结

09、子:你,居丧者,或说就是丈夫

2.诗经赏析 篇二

关键词:诗经,异文,训诂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大致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 亦即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五百年间。“异文”是相对于“正字”而言, 是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的统称。但是在实际运用中, 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 甲是乙的异文;同时, 乙是甲的异文。“总体来讲, 《诗经》异文大概有通假字、古今字、联绵字等训诂方面类型, 还有汉字演变中的篆隶关系、籀篆关系 (大小篆关系) 、正俗字关系等, 另外还有由于避讳改字等用字原因, 当然也少不了传授刻抄过程中的衍文、正讹关系等。”【1】因此, 《诗经》中的异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它的形成包括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诗经》的异文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字使用的问题。张树波即认为:“对于《诗经》异文的研究, 从一定意义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唐以前古人用字习惯、方式和规律的研究, 是对《诗经》用字规律和本字意义的研究。”【2】我主要运用高亨《诗经今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5月第2版) 和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 (中华书局, 1991年10月第1版) , 将二者对《诗经》的注释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并将其中有异或者有分析价值的字再做进一步的整理。

(1) “不显不承”, 无射于人斯。 (《周颂·清庙》)

《今注》:“不, 通丕, 大也。”

《注析》:“不, 同丕。古不、丕音同, 发语词。毛公鼎、师訇簋铭文中均有‘丕显文武’句, 其中‘丕’字都作‘不’。陈奂《传疏》:《孟子·滕文公》引《书》曰:‘丕显哉文王谟, 丕承哉武王烈。’《释词》云:‘显哉承哉, 赞美之词, 丕, 发声。’是也。一说‘丕’意为大, 亦通。”

按:《说文》:“丕, 大也。从一不声。”《段注》:“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之类。于六书为假借。”《通训定声》:“不, 叚借为丕。”戴震:“《诗》之意, 以周德昭于天, 故曰丕显。以天命适应乎民心, 故曰丕时。”王引之《经传释词》:“不显不承, 即丕显丕承, 承当读为烝。”据《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不”属非母物韵。“丕”属滂母脂韵。“旁转而后对转者为旁对转”, 因此可以认为二字同音。《逸周书·小开》:“汝, 恭闻不命。”朱右曾校释:“不, 当读为丕, 大也。”同样的道理, 《大雅·思齐》:“不显亦临, 无射惟保。”于省吾《新证》:“不, 应读为丕。”因此句子中的“不”也应该理解成“大”的意思, 指文王的功绩很大。综上所述, “不”与“丕”在早期应该是同一个字, “不”的产生应该是在“丕”之前, 后来才逐渐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下之壮观, 王者之丕业。”此处同样应该将“丕”训为大的意思。《汉书·匡衡传》:“殆论议者未丕扬先帝之盛功。”颜师古注:“丕, 大也。”此外, 如:“民用丕变”, 《尚书句解》释为:“是以民用大变, 其所为从上所为。”;“周公不训, 无依势作威, 无以倚法以削。”;“故观雅、颂, 识文武之丕烈”。这些都是“不”通“丕”的例证。

(2) “维天之命, 于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周颂·维天之命》)

《今注》:“维, 借为惟, 思也。”

《注析》:“维, 同惟, 想。陈奂《传疏》:<释文>引<韩诗>云:‘维, 念也。’《文选·临终诗注》引《薛君章句》云:‘惟, 念也。惟与维通’。”

按:《汉语大字典》即认为:“维, 通‘惟’, 考虑, 计度。”并引《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秦既称…堕坏名城, 销锋镝, 鉏豪杰, 维万世之安。”司马贞索引:“维训度, 谓计度令万代安也。”《小雅·白华》:“维彼硕人, 实劳我心。”在此处“维”的意思同样应该理解成思念的意思。对于“惟”的解释, 《尔雅·释诂下》:“惟, 思也。”《说文·心部》:“惟, 凡思也。”《大雅·生民》:“载谋载惟, 取萧祭脂。”郑玄笺:“惟, 思也。”因此, 维与惟乃是一对通假字。在“思考”的意义上, “维”与“惟”是通用的。两字不同可能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在《诗经》创作成书时代, 汉字的数量还比较少, 书中不少用字是“身兼数职”。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很多新字, 在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版本之前, 文章在传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很多异体字。

(3) “于缉熙, 单厥心, 肆其靖之。” (《周颂·昊天有成命)

《今注》:“单, 通殚, 尽也。”

《注析》:“单, 《国语》引作‘亶’, 古亶、单通。这里指心地厚道。朱熹训单为‘尽’, 意谓单通殚, 亦通。”

按:《毛传》:“单, 信也。”本文是周王祭祀成王时使用的乐歌。其主旨是歌颂成王继承了文武的基业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尔雅·释诂上》:“亶, 厚也。”《国语·周语下》:“于, 缉熙, 亶厥心肆其靖之。”韦昭注:“亶, 厚也…言二君能光明其德, 厚其心, 以固和天下也。”贾谊《新书礼容篇》:“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 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 及成王成嗣, 仁以临民, 故称昊天焉。”因此, 我更倾向于认为“单”通“殚”, 即描写成王殚精竭虑治理国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亶, 叚借为殚。”《墨子·非乐上》:“士君子竭股肱之力, 亶其思虑之智。”孙诒让《间诂》引苏时学云:“《非命篇》亶作殚。”《太玄·莹》:“君子所以亶表也。”范望注:“亶。尽也。”殚, 《说文》:“殛尽也。”徐锴系传:“极尽也。”《段注》:“穷极而尽之也。极, 铉本作殛, 误。古多假单字为之。”《庄子·胠箧》:“殚残天下之圣法, 而民始可与论议。”成玄英疏:“殚, 尽也。”高亨《周颂考释》即认为:“此言成王奋发前进, 为王业竭尽其心也。”单纯地指心地厚道似乎并不能说明该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将“单”释为“殚”应该更接近原文的意思。《国语》叔向引此诗而言曰:“是道成王之德也。成王能明文昭、定武烈者也。”由此可见, 单与殚这是一对同音假借字。

(4) “时迈其邦, 昊天其子之, 实右序有周” (周颂·时迈)

《今注》:“序, 读为予, 我也。非付予之义。”

《注析》:“序, 同敍, 有顺助之义。序为本字, 敍是假借字。吴闿生《诗义会通》:‘右、序皆助也’二字同义。”

按:高亨认为:序读为予, 是“我”的意思。“予”, 字形从“”, 于省吾认为是此字是“雍”的本字, 意思是合、贯通。邹晓丽认为:“从‘’的字义就有‘给予’的意思, 字形也由‘雍’另造一‘予’字。”【3】《段注》:“予我之予, <仪礼>、<古文左氏传>皆作余。郑曰:‘余予古今字’。”估计是因为“序”、“予”字形相似, 在古代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字形的讹误。序与予, 予与余, 我推测高先生即根据这一思路而得出上述结论。但我认为理解成帮助、佑助的意思更加合理。马瑞辰:“‘序与叙同’…‘次序’为序, ‘顺从’亦为序, ‘顺之’即‘助之’也…‘实右序有周’, 犹言实佑助有周也。右序二字同义。”樊树云:“右、序:佑助。”“右”与“佑”是一组异体字, 为佑护、保佑的意思。“右”与“序”同意, 那么“序”也是佑护、保佑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

(5) “其笠伊纠, 其镈斯赵, 以薅荼蓼.”《周颂·良耜》

《今注》:“读为削, 锋利。”

《注析》:“赵, 通, 三家诗作, 的借字。《说文》:‘, 刺也。’铲除的意思。”

按:《集韵·筱韵》:“赵, 刺也, 或作。”《毛传》:“赵, 刺也。”郑玄笺:“以田器刺地, 蓐去荼蓼之事, 言闵其勤苦。”孔颖达疏:“赵是用镈之事, 镈是锄头, 故赵为刺地也。”《周礼·考工记·总序》:“粤无镈。”郑玄注“赵”作“”。《后笺》:“‘其笠伊纠’, 纠为笠之状, 则‘其镈斯赵’, 赵亦当为镈之状, 非言镈之用也。〈传〉训赵为刺者, 〈淮南·纪论训〉‘脩戟无刺’注:‘刺, 锋也。’盖刺者, 锋利之谓, 言其镈鎒锋利, 故可以划草耳。”孔颖达疏“赵是用镈之事, 镈是锄类, 故赵为刺地也。”《考工记》“粤无镈”注引《诗》作“”。又一说:通“削”, 弯刀, 于省吾《新证》卷四:“削是刀之类, 斯以古通。…其镈以削, 言其镈与削也。”本文是周王秋收后祭祀土神谷神的乐歌。诗中描写了农家耕种、送饭、除草、施肥、丰收、纳仓、祭祀等情景, 反映了当时农夫的生活。而“其笠伊纠, 其镈斯赵, 以薅荼蓼.”就是描写农夫除草时的情景。结合句子“其镈斯赵”, 那么我认为高亨先生将“赵”释为形容词“锋利”就显得更加符合文义, 即言锄头很锋利便于除草和耕作。

(6) “黄发台背, 寿胥与试” (《鲁颂·宫》)

《今注》:“试, 疑借为贷, 予也。此句言上帝都把寿赐予僖公。”

《注析》:“试, 比。马瑞辰《通释》:‘试, 犹式也, 字通作视。’《广雅》:‘视, 比也, 比之言比拟也。寿胥与试, 承黄发台背言, 犹云寿相与比耳。’”

按:试, 式吏切, 职部, 审母。《说文》:“贷, 施也。”《段注》:“谓我施人曰贷也。”《广雅·释诂三》:“贷, 予也。”《汉书·食货志下》:“贳贷买卖。”注:“贷, 假与也。”《今注》的说法大概源自《集传》引王氏说:“寿考相与为公用也。”郑玄:“寿而相与试, 谓讲气力, 不衰倦。”《新序·杂事》五:“《诗》曰:寿胥与试, 美用老人之言以安国也。”《注析》将“试”理解成“比”的意思, 其说法的根据有:《吕氏春秋》作“式夷”, 《汉书·古今人表》作“视夷”。作者认为:“寿胥与试”是承接“黄发台背”而言的。“黄发台背”即象征着长寿, 那么与其相承接的“寿胥与试”同样表达的是长寿之义。“比”这一义项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其意思就是祝福鲁公能够长寿, 能和那些年老的长者相比。

综上, 对于前人是注疏, 我们应抱着审慎的态度, “尽信书不如无书”。由于学识有限, 对于上述几条异文的理解我可能也存在问题, 现只是将我的理解罗列出来, 希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时世平, 《<诗经>异文训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载《北方论丛》2006年第1期, 25页

[2].张树波, 《<诗经>异文简论》, 载《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 24页

3.诗经赏析 篇三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为中国文学留下了重章叠句的复沓章法、开创了比兴寄托手法、关注现实的言志精神以及优良的抒情传统。其中对人物的刻画也别具一格,有“亹亹”的文王,也有“嗟嗟”的臣子,更有“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的劳动者。而对于女子的描写则是诗经的一大特色,《卫风·硕人》堪称其中的典范之章。

《硕人》开篇云: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这是对美人身材和衣着的描写,所谓“硕人”即高大而又白胖之人,复加一个“颀”字,就更加精简传神地将这位女子亭亭玉立的形象完美地表现出来。同时通过“锦褧衣”即女子的锦服以及外面披着的麻纱罩衣,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这是一个贵族家之女。这样,开篇的简单勾勒就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紧接下来的身份交待则证实了她是齐侯的娇贵之女,卫侯的妻室,同时是太子的同胞之妹、邢侯的小姨妹,谭公又是她的亲姐丈。表明此女不但是贵族出身,而且是出于王侯之门、帝辇之家。

这一“身材——衣着——身份”的顺序安排足见作者匠心独运之力。首先这符合欣赏者正常的思维范式,“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直观感受。看到一个妙龄女郎伫立在眼前,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她的身材和衣着。而对于女子身份的交代则是思维的再次深入,是进一步的了解。这种顺序之安排能够抓住欣赏者思维的渐进过程,表现出清晰的叙述思路。其次,这样的顺序安排能够起到提悬之功效,会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此女如此这般身材“硕”“颀”,衣着又如此华丽,身份又如此高贵,那她的相貌又当如何呢?于是,下文对女主人公年轻貌美的泼墨铺陈也就水到渠成: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塑造人物的亮点之二是外貌描写的独特艺术手法。首先,排比句式中的恰切比喻质朴巧妙。“柔荑”是柔嫩的茅草芽,这一形象的比喻将“硕人”的手之娇贵表现得极其贴切自然;而“凝脂”则写出了“硕人”肤色之白。《正字通》释“脂”曰:“禽兽腴也……凝者为脂,释者为膏,《诗·卫风》‘肤如凝脂注‘脂寒而凝者言白也。”将“硕人”皮肤之白比作“脂”,不但道出了肤色之白,而且更强调了皮肤的细腻润滑之特征。下面的“蝤蛴”“瓠犀”“螓首蛾眉”等等都是用原始先民所熟识的动植物形象来进行比喻,这不但体现了《诗经》质朴无华的文风,而且也使读者体验到一种纯真而自然的美,字里行间彰显出一种返璞归真的魅力,并反映出当时历史条件下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状态。其次,这段描写大到“手”“肤”“领”“首”,小至于“眉”“齿”,体现出一种宏观与微观协调的描写风格,与紧接着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典型神态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卫风》之咏硕人也,曰:‘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地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千载而下,犹如亲其笑貌。”清代孙联奎的这句评论可谓真知灼见。

《硕人》塑造人物的亮点之三是对周围环境的比兴渲染: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这种环境的描写为“硕人”之威仪造势,用她乘坐之车的豪华及周围景象的盛庶,更加凸显出这位“敖敖”“硕人”的身贵位显。“四牡有骄,朱幩镳镳”以及“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等等又都充盈着一种原始的蓬勃生命力,昂然中展现出动静结合的动感之美。至此,《硕人》篇通过巧妙的编排顺序、排比式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典型性的场景渲染,完成了对一位贵族少妇的完美塑造,一位绝代佳人在幽古书香中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篇四

《诗经》本命“诗”或“诗三百”,传说由孔子修订,为六经之一。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还有6篇笙诗(有题目无内容之诗)。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仍能够感受到千年前的人们所拥有的喜怒哀乐,仍然能够在其中找到与我们灵魂共鸣的思想。

对于305篇的诗经,其实并没有读过很多,还是选修了这门课才知道“诗经”起源于周易卜辞或上古歌谣,知道了“采诗说”、“献诗说”和“删诗说”。而在我读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采薇》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

先看题目《诗经·小雅·采薇》,“雅”是《诗经》分类的一种,依据音乐分为“风”“雅”“颂”三类。“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采薇》便是《小雅》中的一首,是典型的战争徭役诗。除此之外,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和婚恋诗都是《诗经》的主要题材内容。可以说十分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可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东汉何休)“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种子、茎、叶均可使用。《采薇》这个题目也可以说很具有代表性,以动植为题目名,又像《关雎》、《卷耳》,在读诗的同时也让我们“多次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可谓一举两得也。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首句便采用起兴的手法,“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这三段都以薇菜开头,而薇菜却分别是“薇亦作止”、“薇亦柔止”和“薇亦刚止”,从春到秋,薇菜从嫩到老,时光在无情地流逝。而戍卒们仿佛也在一边采薇充饥,一边计算归乡的日子。诗人把天地四时的变化融入到几句诗中,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植物的轮回,也是戍卒的思乡之情。而这三章的后半部分也点明了戍卒们不能归家的原因,因为玁狁之故,因为战事频频,因为王差无穷……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虽然思念家乡,虽然一直在曰归曰归而不得回,但是作为军人,也会自然地为自己骄傲。战车的描写,体现了威严的军容和高昂的士气,“象弭鱼服”也显示出装备的精良,可仍需要日日戒备,可见当时边关的形势。一面是身为战士的骄傲,一面是对家乡的思念,这种矛盾复杂的感情交织,让人不禁想起范仲淹的《渔家傲》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而或许也是因为爱故乡爱的深沉,才会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吧,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在最初读前四句时,只觉得有一种缠绵柔情,根本无法将之与战争诗联系起来,倒觉得其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放在一起读更合适,可没想到的是,这句话出自的《国风·邶风·击鼓》,也是一首战争诗。能把战争诗描写的如此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怕是也只有《诗经》了吧。而“昔我往矣”四句也被公认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昔我往矣与今我来思的景色对比,让人感慨,季节的变换,时光的流逝,何人送我?又有何人等我?漫天风雪中只有一个载饥载渴的征人,步履蹒跚地走着,不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再次读一遍全诗,总会觉得回味无穷。运用重章叠句,使内容和情趣得以层层递进,渐渐深化。而韵律和谐,也加强了整体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其实,我更愿意把这首诗理解为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时期,戍边归来的征人对往日生活的追思与怀念,就像一首同名歌《采薇》中唱的:

卿尚小,共采薇,风欲暖,初成蕊,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

卿初嫁,独采薇,露尚稀,叶已翠,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

卿已老,忆采薇,草未凋,又抽穗,问斯人,等到野火燃尽胡不归?

5.《诗经·木瓜赏析》 篇五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本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6.《诗经·采薇》教学实录 篇六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的源头, 第一册我们学习了其中的《蒹葭》, 表现的是对女子或者说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今天学习《采薇》, 它表现的是西周后期戍边战士的生活与情感的诗歌。首先让我们聆听这首远古的战争诗。

二.聆听朗诵录音, 初步感受诗歌

师:从诗歌的节奏、结构、用词、句式等方面谈谈你的聆听感受。

生:四个字一句。

师:四个字按怎样的节奏来诵读的?

生:2个字一停。

师:2/2式节奏。

师:用词上有什么明显特点?

(拓展《桃夭》《蒹葭》)

生:叠词很多, 比如騤騤、业业、翼翼、依依、霏霏。

师:从句式方面我们会发现还有什么规律?

(展示PPT《蒹葭》《采葛》等诗)

生:句式相同、重复。

师:即一首诗反复出现同一句子或不同章节, 意义相近, 句式相同, 有些只是文字稍作变化的现象。谁能记得诗经中的这种显著现象的术语?

生:重章复沓。 (有部分同学低声说, 其他同学在观望)

再次聆听朗诵录音, 感受诗歌。

三.文本解读

师:《诗经》首句定题多起兴, 作者为什么从“采薇”写起?划出全文表示内容递进的词语, 说说他们的时序关系, 对表达诗歌内容有什么作用?

生:描写采薇的递进的词语是“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

师:谁来解释“作”“柔”“刚”?

板书:薇作、薇止、薇刚。

师:“采薇”和“归”怎样联系的?

生:薇的时令变化表明时令的推移, 证明诗人出征打仗的时间过去了一年。

生:采薇是诗人故乡熟悉的劳动, 由采薇想到了故乡。

师:很好。诗人由采薇起兴, 引出对家的思念。

把“采薇”和“归家”联系起来了。写采薇实际是抒发离家思归之情。

诵读1-3章的诗句: (见前“原文”第一节) 。

师:怎样概括这三章的主要内容?

生1:写跟猃狁打仗, 心情忧伤。

师:回答明确。

生2:跟猃狁打仗激烈, 时间很久才忧伤思家。

结合了“采薇”和“不遑启居”“王事靡盬, 不遑启处”的内容, 理解合理。

可不可把两位同学的理解结合起来呢?

生3:跟猃狁打仗, 艰苦持久, 思念家乡。

板书:猃狁之故、旷日持久、思归愁苦。

师:怎么样?

同学笑了。 (作笔记)

师:继续研读4-5章 (见前“原文”第二节) 。

师:这两章写了哪些景物和事物?

生:盛开的常棣花, 将帅的战车、高大的公马。象牙装饰的弓箭、鱼皮作的箭袋。

师:诗人是怎样描写战车、战马、弓箭等军事装备的?

生:“戎车既驾”写战车已经套好马鞍, 随时可以驾驭出发。

师:怎么写战马?作者用哪些词描写马?

生:是騤騤、业业、翼翼三个词, 都描绘了马的高大、健壮、整齐。

师:“象弭鱼服”写出了战士的武器具有什么特点?

生:高级吧。先进吧。

师:是吗?再换换词。

同学说开了:精美。尊贵。锐利。

师:作者写车马武器装备是写战争写军队。诗人写出了我军怎样的特点?

生:强大、威武、神勇。

师: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板书:军容整齐, 严阵以待, 士气高昂。

师:诗歌中哪一个可以词概括这场战争?

同学很疑惑, 没有能够作出回答。

师:那么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些军事战备的作用和目的?

生:“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和“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师: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写了一支精备整肃之师的装备军容的, 由此, 你能想象这只军队将士们的战斗生活吗?。

生1:艰苦顽强。

生2:坚强勇敢, 不怕死。

生3:筋疲力尽, 殊死搏斗。

师:继续想象你自己就是这位身在军中的诗人, 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你的情感是怎样的?

生:痛恨战争, 是战争让我们有家不能回。

生:希望战争尽快结束。

师:这种情感是从哪些诗句传达出来的?

生:从“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看出来的。

生:“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也明确表达了战争带来不幸的痛苦。

肯定同学结合诗句的内容来理解, 很好。

师:诗人为什么要描写战争的军容整齐, 严阵以待, 士气高昂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过程中全军英勇顽强、殊死搏斗、筋疲力尽的表现?

师:诗人对战争的情感态度是否矛盾?

(沉默)

师:让我们回忆历史上的战争。相信会对战争有新认识的。

从我们都熟悉的战争说起。生:抗日战争。

师:行, 就说八年抗战:外敌入侵, 人人上前线。冲锋陷阵, 血流成河。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这些让你对战争有何感想?

生:流血牺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

生:战争必定有死伤。

师:对了。陆游有诗句怎么说?顾炎武有诗句怎么说?

生:“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生: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这场战争尽早结束。

师:积极参战, 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每个公民应该责无旁贷。另一方面, 战争带来的灾难总是无法避免, 其残酷性是人所不愿的。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纠结在一起就会发生矛盾。历史上的每一场战争都是这样。

师: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战争是国家行为。本诗把这场战争称为什么, 现在知道吗?

(发现)

生:“王事”

师;什么是“王事”?

生:君王之事

生:国家之事。

师:可是, 战争会给人民带来灾难, 不幸, 这就成了“家事”了, 而“家事”和“王事”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意吗?

学生表示赞同。

板书:王事家事

继续研读第6章 (见前“原文”第三节) 。

齐读。

师:借助联想和想象, 描写两幅画面。“杨柳依依”给你怎样的感受?“雨雪霏霏”给人怎样的感受?选择一幅画面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语段。

生:动笔写。

三位学生交流。

师:借助今昔景物描写重在抒发怎样的情感?

生:悲伤之情

师:以昔日的美好从反面来烘托今天的痛苦和悲哀, 这是一种手法。叫反衬表现手法。

师:“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生:直抒胸臆。

师:前面的四句运用的是什么抒情方式?

生:借景抒情。

板书:以乐衬哀、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师:我们赏析了本章的手法, 下面进一步品读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4-5章的理解, 把“伤悲”“哀”改为“愤”“恨”好不好?为什么?

生:“伤悲”“哀”反映了诗人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愤”“恨”有点过激, 这种感情不明显。

师:从以下选项, 选出你认为最准确的表达。 (PPT)

A、愤怒控诉统治阶级漠视百姓疾苦, 常年征战, 穷兵黩 (du) 武。

B、诉说征战之苦, 抒发思念故乡的悲苦心情。

C、激励将士保家卫国, 表达卫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生: (讨论后) 选B。

师:还是回到对战争的应有认识上了, 诗人因为深明战争大义, 在一个杨柳依依的时节欣然出征;但是因为战争的持久和残酷使诗人日夜思归, 最后在风雪霏霏的寒冬踏上归途, 故而心情沉痛悲伤。板书:

“杨柳依依”暗合“王事” (战争义务)

“雨雪霏霏”暗合“家事” (个体情感)

只有这样理解, 我们才明白“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景物描写的不同心理背景。

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 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 薇之柔, 薇之刚, 棠棣花开, 依依杨柳, 霏霏雨雪, 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之苦和思归之切。

但是, 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 战争是一面镜子, 它能够折射出民族的真实性格。我们既要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对战争的反感这一层情感, 更要体会到诗人在国家大义和个人幸福之间选择了忍受和担当的爱国情愫。

7.《诗经》序(节选) 篇七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节选自《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序》)

[注释]

①忐:内心,此指内在的思想感情。②中:内心。③永歌:引声长歌。④声成文谓之音:声音交织错杂而成为美妙的音乐。此处的“文”是广义的文,“音”可理解为诗。⑤政乖:政治暴戾。⑥哀以思:悲痛而忧伤。思,忧,愁。⑦困:窘迫,穷困。⑧莫近于诗:没有什么能超过诗了。莫近,莫过。⑨经夫妇:使夫妇之道归于正常。

[品读]

《诗经》是我国先秦时代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它对后世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里节选的《<诗经>序》,据《后汉书》载为汉代卫宏所作,它反映了汉代学者对《诗经》的理解。首段明确指出诗歌的内在特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且用顶真修辞句加以引申,议理缜密,逻辑性强。次段多用排比修辞,语足气盛,具体阐明了诗歌与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俗与政治面貌的密切关系,即:“政和”则“音安以乐”,“政乖”则“音怨以怒”,“民困”则“音哀以思”;结句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诗歌的多种社会教育功能,即“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内容虽简约,而其情其理莫不深挚而明朗,其文其彩莫小缤纷而鲜沾,值得玩味,更值得借鉴。

[译文]

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思想在心里叫做“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内心萌动会表现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现情感,就会发出感叹;感叹不足以表现情感,就要引声长歌;引声长歌仍不足以表现情感,那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啊。

情感要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声音交织成文就叫做音乐。太平盛世的音乐和乐而喜悦,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顺达:动乱年代的音乐怨愤而激怒,反映了当时政治的暴戾:亡国之时的音乐悲痛而忧伤,反映了当时百姓的窘困。因此,纠正政治的失误,进而惊动天地,感化鬼神,就没有什么能够超过诗了。先王正是用诗来使夫妇关系归于常道,使孝敬之道得以形成,使人伦之风趋于淳厚,使教化之礼走向美好,使社会习俗得以改变。

8.诗经经典名句赏析 篇八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和玉器媲美。

6、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7、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9.诗经关雎原文赏析 篇九

诗经•关雎•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翻译】

呱呱和呜的雎鸠,落在河中的沙洲。苗条贞淑的女郎,正好是哥儿配偶。

长长短短金莲花,左漂右荡冲流它。苗条贞淑的女郎,睡里梦里追求她。

追求她呵得不到,睡里梦里好苦恼。夜漫漫呵夜漫漫,翻来覆去睡不着。

长长短短金莲花,左挑右拣采摘它。苗条贞淑的女郎,弹琴鼓瑟敬爱她。

10.《诗经》经典解读 篇十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解读

此诗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对采摘荇菜姑娘的爱恋。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解读

此诗写女子出嫁,新娘不仅美如桃花,而且还要“宜其室家”(把欢乐温馨带给婆家)。细细吟咏,美与善充溢字里行间。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解读

此诗既有战后未归的痛苦,又有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时相约的情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数千百年来被人重复了无数回,但是那种感动却历久弥新。乱世的烽烟,盛世的繁华,都太容易让这一句誓言变成过眼云烟,在这个时代,又能有多少人能让这句话不仅仅是誓言?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解读

这是一首男女幽会的情歌。少女“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蜘蹰”,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约会时的情趣。既而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欣喜若狂,又写得情意绵绵。吟诵此诗,读者会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打动,而衷心祝愿这对恋人幸福永远。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解读

这首诗是对于丧失廉耻、不成体统的反动统治者的痛骂。这首诗用老鼠来说明讲礼仪守规矩的重要性,鼠辈就成了一面镜子,让不讲礼貌、不守礼仪的人从鼠身上照见自己。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岁岁,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解读

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庄姜之美。尤其是第二节,在这里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位十分美丽而活泼的少女,可称“美人图”。如此高雅的美,用如此朴素的语言竟能描摹得出,更为惊人。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解读

这首诗原写男女相爱,互相赠答。现在“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这种行为注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它想要表达的只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比什么都可贵。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解读

周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但是现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更能慰藉那些忧国忧民却不被人理解的人。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解读

家中夕阳衔山、羊牛归圈,丈夫在外长期服役、栉风沐雨,于是一片暖色中泛起无限伤心。本诗在最家常处,写出深深的忧思。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关于温饱的牵挂呼唤中吗!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解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采用倒叙手法。“青青子衿”,“青青子佩”,这些恋人衣饰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相思萦怀。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君来,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污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解读

清晨野外,草蔓露浓,邂逅丽人。晶莹美目,顾盼流转。爱慕之情,不觉喷涌。无需絮絮长谈,更无需繁文缛节,这才是牧歌般的清纯、自由之爱!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解读

诗借“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时光的流动,新婚夫妇的缠绵与喜悦。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真是“淡婉缠绵,有解说不出的光景”。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解读

11.浅谈《诗经》“入乐”问题 篇十一

随着后世学者的深入研究, 我们可以完全认定《诗经》全为乐歌。《汉书.食货志》有云“行人振木铎, 徇于路以采诗, 献之太师, 比其音律, 以闻于天子”。郑樵也曾经提出:“自后夔以来, 乐以诗为本, 诗以声为用, 八音六律为之羽翼耳”。《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提到:“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以上文献和研究皆可证明《诗经》三百篇全为乐歌。

虽然历代大家和学者认为三百篇全为乐歌, 但在其作品是否全部入乐的问题上却持有不同看法。魏源说过:“古者乐以诗为体, 夫子自卫反鲁而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 则正乐即正诗也;乐崩而诗存, 于是有三百篇入乐不入乐之讼。”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声音在当时不可复制性使得独存文本而旋律不在。是否“入乐”的争论持续千年, 其中以宋代程大昌为代表认为《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入乐”的为乐诗1, 不“入乐”的为徒诗2。而以郑樵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三百篇皆可“入乐”。

一、“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

宋程大昌在《诗论》中提到:“春秋战国以来, 诸侯乡大夫士赋诗道志者, 凡诗杂取无择, 至其考其入乐, 则自《邶》至《幽》无一诗在数。享之用《鹿鸣》, 乡饮酒之笙《由庚》、《鹊巢》, 时之奏《验虞》《采》, 诸如此类未有出南雅之外者, 然后知南雅颂之为乐诗, 而诸国之为徒诗也。”程大昌认为《二南》《雅》《颂》皆可入乐, 而自《邺》至《幽》十三国者, “诗皆可采而声不入乐, 则直以徒诗著之本土”。3他认为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 入乐者为乐诗, 不入乐者为徒诗。朱熹、焦竑、顾炎武等皆支持此说。

除此之外,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有“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的主张。他提出:“《鼓钟》之诗曰:以雅以南;子曰:雅颂各得其所;夫《二南》也, 《幽》之《七月》也, 《小雅》正十六篇、《大雅》正十八篇、《颂》也, 诗之入乐者也。《邺》以下十二国之附于《二南》之后, 而谓之风, 《鸥鸽》以下六篇之附于《幽》而亦谓之《幽》, 《六月》以下五十八篇之附于《小雅》, 《民劳》以下十三篇之附于《大雅》而谓之变雅, 诗之不入乐者也。”4如果按照顾炎武的观点, 《诗经》中除一百三十四篇“变风”, 七十一篇“变雅”, 应该只有一百篇诗入乐, 这一观点在后世并不被广泛认可。胡彦升在《乐律表微》也曾提出:“诗是乐章, 然诗则警之所诵, 乐章则太师所掌, 故有不入乐之诗, 有不入诗之乐章。三百篇虽皆可弦歌, 而正乐所用, 唯《南》《幽》二正雅及《周颂》, 余皆不入乐也。乐章虽多与诗之篇次相合, 而《狸首》与《骆虞》为射节, 皆风也, 而《狸首》不入诗;笙诗、管诗与《鹿鸣》等篇递奏皆雅也, 而笙管之诗不入诗, 《九夏》皆颂类, 而《肆夏》《樊》《遏》《渠》三篇外皆不入诗, 《大武》诗六篇, 而《武宿夜》亦不入诗。”5

以上这些文献皆认为“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 但这些观点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

(二) “诗全入乐”

历史上更多的学者主张“诗全入乐”。

宋郑樵支持“三百篇”之诗“皆可被之管弦”, 还认为“乐以诗为本, 诗以声为用”。唐顺之指出:“六籍皆以文传, 而《诗》独以声传。昔者孔子患郑卫之声......命太师歌《关雎》而曰:皦如也, 绎如也, 洋洋乎盈耳哉!自是删诗, 定其中声得三百篇, 皆被之管弦, 而雅颂各得其所, 其于门人弟子亦往往教以诗歌, 其尤有得者, 声若金石。”6明代刘濂提到:“六经缺《乐经》, 古今有是论矣, 愚谓《乐经》不缺, 三百篇者《乐经》也, 世儒未之深考耳。夫诗者声音之道也, 若夫子删诗, 取风雅颂一一弦歌之, 得诗得声音三百篇, 余皆放逸, 可见诗在圣门辞与音并存矣。”7俞正燮在《癸巳存稿》中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 他认为:“史记云, 三百篇皆可弦诵, 谓弦歌皆诗……赋诗诵诗, 本对歌诗言之, 诗不可歌则不采矣”。

到了清代, 魏源的《诗古微夫子正乐论》、陈启源《毛诗稽古篇》、顾镇《虞东学诗》、马临端《毛诗传笺通释》、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等都主张诗全入乐。魏源提出“周时无不入乐之诗”。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篇》中提到:“三百十一篇, 皆为故乐章也。”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卷一中指出:“诗三百篇。未有不可入乐者。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歌声律。皆承递言之。”在此文献中, 他引用了《尚书》《墨子》《左传》《史记》《毛诗郑志》等说法, 使“入乐”之说较为明晰。马临端认为:“古乐失传, 故诗有可歌有不可歌。……所谓可歌者, 谓其声律犹存;不可歌者, 仅存其词, 而声律已不传也。若但以其词言之, 则三百零五篇俱在, 岂独《鹿鸣》《鹊巢》诸篇为可歌哉?”他引证《尚书》《周礼》《墨子》《左传》《史记》《诗经毛传》《郑志》有关诗乐的资料, 有力地论述了《诗三百篇》没有不入乐的。如果诗可歌者, 因为声律犹存, 不可歌而仅存其词者, 则是因为声律不传的缘故。可歌与不可歌的区别, 是发生在“古乐失传”以后的现象。

在“五四”时期, 顾颉刚在《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中指出:“春秋时的“徒歌”是不分章段, 词句的复杳也是不整齐的。《诗经》不然, 所以《诗经》是乐歌。凡是乐歌, 因为乐调的复奏, 容易把歌词铺张到各方面, 《诗经》亦然, 所以论文整理《诗经》是乐歌。两汉六朝的乐歌很多从徒歌变来, 那时的乐歌集又是分地著录, 承接着《国风》, 所以《诗经》是乐歌。徒歌是向来不受人注意, 流传下来的无名氏诗歌皆为乐歌;春秋时的徒歌不会特使人注意而结集入《诗经》, 所以《诗经》是乐歌。”春秋时期的徒歌与诗三百相比较研究, 可以从《诗经》本身证明全为乐歌。从作品的章节的划分, 复沓节奏以及歌词的的变化都可以证明所录全为乐歌, 皆可入乐。

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认为《诗经》皆可入乐。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一) 从《诗经》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肯定全为乐歌, 皆可入乐

其中《诗经》中是否入乐争议最多的是十五国风, 但国风中语言章句整齐, 音韵和谐, 皆可看出进行了规范化的语言处理, 所用也都为雅言。《夏书》曰:“遒人以木铎于路。官师相规, 工执艺事以谏。”《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 群居者将散, 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 献之大师, 比其音律, 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采风于民间而知政策得失的风俗很早就已经形成, 遒人就是负责去民间采诗的人。根据上面的文献我们可知, 其方式是“官师相规, 工执艺事以谏。”乐工则把把采集上来的民歌与民谣“比其音律”加工成艺术品, 并且通过表演达到对君王劝谏的目的。由此可见, 诗三百应当皆可入乐。

(二) 从诗歌艺术形成的起源来判定诗歌舞乐本为一体

汤姆生曾说:“诗是音乐的内容, 音乐是诗的形式。”《毛诗序》中也提到:“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诗歌艺术的起源, 歌唱与舞蹈是紧密结合的,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歌舞配乐已经形成严谨完备的制度。

(三) 从《诗经》与礼乐的关系可以确定皆可入乐

周代礼乐制度确立并完善, 使音乐与政治达到空切密切结合的程度。郑樵曾评论:“礼乐相须以为用, 礼非乐不行, 乐非礼不举。”而《诗经》作为礼乐制度中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在国家仪式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此可得, 《诗经》文本的形成是周王室和诸侯国关于宫廷和礼制仪式以及日常所用乐舞的歌辞记录。《周颂》中《有瞽》有曰“有瞽有瞽, 在周之庭:设业设簴, 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 鞉磬柷圉。既备乃奏, 箫管备举。喤喤厥声, 肃雝和鸣。先祖是听。”《商颂》中的《那》:“猗与那与, 置我鼗鼓;猗与那与, 置我鞉鼓。奏鼓简简, 衎我烈祖。汤孙奏假, 绥我思成。鞉鼓渊渊, 嘒嘒管声。既和且平, 依我磬声。于赫汤孙, 穆穆厥声。庸鼓有斁, 万舞有奕。”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礼乐制度下的祭祀用诗, 至少颂诗部分是歌舞乐三者结合的表演形式。

因此, 笔者认为《诗经》三百篇皆可入乐。

注释

11.乐诗:需要乐器伴奏的诗歌。

22.徒诗:不需要乐器伴奏的诗。

33. (宋) 程大昌.诗传孔氏传.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44.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55.胡彦升.乐律表微[M].北京:复印本资料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复印) , 1986.

66.[明]唐顺之, 送陆训导序.

上一篇:2018高考语文作文必备技巧下一篇:少 代 会 竞 选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