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24-09-06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2篇)

1.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的基本技能。

2.让学生更加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从小就树立学习科学、热爱科学、运用科学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实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a)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如何使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学习网络知识,上网冲浪。

(二)教学(培训)要求:

T

班上有46名学生。班级整体情况有点差,主要是因为学生上课兴趣不高,导致学生上课听力不够认真。很少有学生自制力差,但是全班的学习氛围还是很好的。

四.教学方法的思路和措施;

1、想象一下:

以“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FrontPage”为主,游戏、竞赛为辅,提高学生兴趣。

2.措施:

一、以学生电脑操作为主,老师讲解为辅。

b、注意差异,培养优秀,提高

c、注意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能举一反三。

d、尽量增加学生的计算机操作,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

e、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f、通过组织相应的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g、自觉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二

一、转变观念,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一轮的课改和实践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和思考,特别是信息技术这种实操性较强的学科, 以前所倡导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教育教学,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去创新。 比如,我在上信息技术第一册《 小胖的烦恼———“ 橡皮擦”与“ 放大镜”工具》 的时候,我直接根据书本创设的情境:小胖高高兴兴地提着生日蛋糕给好朋友过生日, 谁知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溅了一身的 “ 污水 ”,请同学们帮忙去除这些“ 污渍 ”,将问题抛给学生 。 同学们跃跃欲试,兴致勃勃地讨论,看书本,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我再请学生上台来充当小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特别是在演示擦除小胖帽子上的颜色时,由于帽子是有颜色的,如果直接用橡皮擦,那么就会导致将帽子上的颜色一并擦除了,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请了4位学生上台操作,有两位学生用了书本上的方法,而另外两个学生演示了跟书本上完全不同的方法,最终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在整节课教学过程中, 我只是适当地参与到课堂中, 给出适当的指导,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却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熟悉教材、分析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做到分层教学

学生受个体差异、自身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果采用“ 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会使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不知所措。“ 六要素”教学方式中提出的“ 个性”教育,要求教师要摸清每个学生“ 听、看、说、想、 做”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要直面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其次要钻研并熟悉教学指导纲要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及其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第三,要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聊天访谈等形式了解各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并结合这些实际情况设计教学, 特别是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有难易不同程度或同一任务对各层次同学设不同的要求;第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分层递进教学中,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平等中体会到爱,从而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 同时,在这种分层教学的练习中,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促使他们向更高级的练习发起“ 进攻”。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 制作简单表格》 时,我确立的总目标为:初步理解表格中的行、列概念,并且能按要求制作简单的表格。 分层目标为:( 1) 初步理解表格中的行、列概念;( 2) 能判断一个表格是几行几列;( 3) 能按照要求制作表格;( 4) 完善表格的表头;( 5) 美化表格( 如设置不同的字体,表格背景色等) 。 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有效参与达到最佳,尤其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 我也能行”,只要试一试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生的记忆效果。 例如,在教学信息技术第一册《 图形的复制与编辑》 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过《 喜羊羊与灰太狼》 吗?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懒羊羊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同学们齐声道:“ 想”,然后我边出示课件边说道:“ 一天,天气晴朗,懒羊羊肚子饿了,就到外面去找青草吃,他来到一片草地,但是草地上只有一棵青草,怎么办呢,一棵青草根本吃不饱,懒羊羊就想,要是我会魔法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变出许多许多的青草,吃个饱。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办法能够帮帮它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 我能”“ 我来帮它” 等等, 由此引出主题一“ 图形的复制”;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后,我接着又创设了另一个情境“ 同学们帮懒羊羊变出了好多的青草,懒羊羊正吃得欢呢,突然,灰太狼出现了。 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把懒羊羊变小,藏到草丛里;或者是变大,吓跑灰太狼呢。 ”由此引出主题二“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我最后再创设了“ 经过同学们的帮助,灰太狼灰溜溜的回家了。 懒羊羊可高兴了,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 那么,在画图中如何使他翻转和旋转呢? ”引出主题三“ 图形的翻转和旋转”。 环环紧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情绪高涨,或看书自学, 或互相讨论,或尝试操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高,100%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半成品加工”让教学事半功倍

“ 半成品加工 ”是指教师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品 ,对教学的内容“ 留白”,以此模拟出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无论是讲授还是练习都只针对这部分进行讲解与实践,既不破坏整体作品的真实性、丰富性,又简化了整体策划、从头制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技术操作要点, 提高了课堂实践练习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 海底总动员———“ 颜色填充工具”》 时,本课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合理搭配颜色。如果按照实际操作流程,那需要学生从零开始进行作品创意和构图,最后才是给作品上色。 但是,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程度不一样,完成进度也不一样,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来进行的话,一节课结束时可能有的学生还无法完成创作,更别提给作品上色了。 于是,我准备了几幅没有上色的海底世界的图画作品,让学生从“ 海底总动员”文件夹中选取1幅自己喜欢的图画作品进行填色,并对图画进行修饰。 这样就能使学生都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合作学习即学习者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合作精神。 例如,在上完用金山演示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学生采用自由组合、教师合理调配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以3~5人一组的形式,各组推选一名组长( 负责分工、协调等) ,用金山演示软件完成一个多媒体作品,作品主题不限,不少于8个页面,用时3个课时。 学生一下来了激情,教室顿时沸腾了,分组的分组,换位置的换位置,虽然分组和讨论主题时略显有点凌乱,但是确定好分组、分工和主题后,很快就安静下来,投入各自的“ 工作”中,3周后,每个组都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其中还不乏优秀的作品。 通过这次尝试,使我认识到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能积极动脑, 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互帮互组、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六、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上课时,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老师,你来看看我的! ” “ 你看我的怎么样 ”,这些小小的细节 ,都让我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 希望被肯定, 希望有一个展示的舞台。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 充分展示和肯定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 所以,我现在每节课都会留时间进行小组互评,并推选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学生,请学生点评,通过这个环节,既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延续, 同时,这种展示对被展示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学生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目标,一种鞭策。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六要素”教学方式让我的课堂充满了活力,但如何能够深入、灵活地使用,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驱动力,真正做到使每位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魅力,愉快自主地学习。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萝岗区大力推行“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教学,实施六要素教学方式”,结合自身实践,浅谈“六要素”教学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3.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三

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本能力,让学生了解或使用信息技术就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限制,不应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本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探索出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规律,对小学三年级提出以下的教学总体安排。

初步认识计算机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与计算机

2.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3.让学生感受计算机,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对信息的初步认识

2.计算机的组成、应用、类型、发展

3.机房规则,使用计算机的道德。开机、关机,会用快捷方式打开应用程序

4.用计算器计算,查看日历和时钟

教学建议

将学生带入机房,让学生看看、摸摸、开开、用用计算机,用视频和动画演示、讲解信息及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了解计算机的应用,或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参观考察。

鼠标操作4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鼠标

2.比较熟练地操作鼠标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鼠标的种类

2.鼠标指针

3.鼠标的指向、左单击、双击、拖动、右单击

教学建议

鼠标操作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学生一定要比较熟练地掌握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和拖动。为了使学生在练习时不觉枯燥,可以用纸牌游戏,或游戏式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软件,让学生在游戏和学习中熟练掌握鼠标的使用。

画图 8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绘图软件,并能用一些简单的工具绘画

2.将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进行有机地整合,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会从快捷方式进入“画图”并会退出;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

2.用彩色铅笔绘画、写字并用橡皮进行修改

3.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刷子进行绘画、写字。新建画图区、在默认位置下打开和保存画图文件

4.调整画布的大小和位置,用喷枪喷彩色颜料,撤销与重复

5.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彩色画,放大镜的使用,设置画图的背景色。隐藏与恢复工具箱、颜料盒和状态栏

6.用矩形工具、圆形工具、圆角矩形工具画几何图形

7.用直线、曲线、多边形工具绘图

8.学会使用帮助功能,提高操作技巧,综合练习

教学建议

绘画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可以很直观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建议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并与美术、语文教学紧密结合,比如将语文课中的语言描述用画表现出来;或者让学生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画,然后将故事讲出来;绘画时要与已有的美术知识如构图、色彩等结合起来。

键盘操作6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键盘

2.能正确地操作键盘

3.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了解键盘的分区:打字键区、功能键区、编辑区、小键盘区。主要掌握打字键区。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和指法

2.基准键的练习

3.基准键和上排键的练习

4.基准键和下排键的练习

5.Shift键和常用符号!、@、#、$、(、)、<、>、?、%和数字键的练习

6.综合练习

教学建议

键盘操作是学习、应用信息的基础和关键,但又是最枯燥、单调的练习。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选择一些专为小学生设计的、画面精美的并将打字练习融于故事中、竞赛中的软件,练习设计难易适度,有梯度,学生可以随意选择练习内容、能满足学生个性的软件,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汉字录入10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Win98

2.学会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

3.初步认识字处理软件Word

4.深入学习绘图软件,提高绘画的技巧与能力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认识Win98桌面及组成,桌面图标的打开和关闭,认识窗口及对窗口进行操作,“开始”和软件的启动

2.会用两种方法打开Word,认识Word窗口, 进入和退出中文输入法状态

3.用全拼方式输入单个汉字

4.用全拼方式输入词组,自造词

5.用智能ABC的简拼方式输入词组及标点符号的输入

6.用计算机写作文,在桌面上建立自已的文件夹,并将所写的作文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7.打开保存的作文,对作文进行文字修饰,设置字体、字号、修饰,文字对齐

8.用文字工具在画图中输入汉字并对汉字进行字体字号的设置

9.选定、裁剪工具的使用,对画进行剪切、复制、粘贴,透明与不透明处理

10.进行翻转、拉抻、扭曲、反色等特殊处理

教学建议

汉字录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练习比较枯燥,建议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以保持学生的兴趣,比如用有趣的练习软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将绘图和汉字录入结合起来,比如自编连环图等。

对以上安排的几点说明

1.教学内容的确定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兴趣,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素养,而不是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原理。上述教学内容的确定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但又不是完全按照《纲要》所指定的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六个模块来选定教学内容,而是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起点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2.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

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本文的这种编排打破了《纲要》中六个模块的顺序,重新建立起新的顺序。

3.计算机知识本身的特点

以上六个模块之间没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除了必要的基本操作能力(如:开关机、鼠标操作、汉字录入等)外,这几个模块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之分,可以把任何一个模块作为学习的起始切入点。本安排将画画儿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对小学生来说,模块内是有难易之分的,入门学习都比较简单,但是学习越深入就越困难,对文化知识基础的要求也越高,所以我们打破了模块化的教学安排。

4.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应遵循教学论的原理,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形象后抽象的原则来安排顺序。如果按六个模块分开单独学习,对学生来说将是简单—复杂—简单—复杂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就违背了教学论的原理。应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先学习一个模块中简单的能接受的部分,然后放下这一模块,再去学习其他内容。

在初始阶段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去感受计算机,体验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打一些益智的游戏,用一些辅助学习的软件去改变常规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游戏中逐渐认识计算机,掌握鼠标的操作,并体会到计算机在学科学习方面的初步作用,对计算机的几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桌面等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让学生学习用计算机画画儿,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而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低,他们很善于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的思想。过去他们都是用笔和纸来表达他们的思想,现在将计算机交给他们,作为展示自己思想的大舞台,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他们会发现计算机是那么神奇。计算机绘画的色彩鲜艳,操作方便,表现丰富,便于修改,还有丰富的素材供他们选用,真是神奇。他们会学习兴趣大增,学习愿望更强。

第三阶段,可以进行键盘操作、汉字输入、文字处理的教学。键盘操作和汉字输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练习比较枯燥又比较难,但又是学生日后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如果汉字录入速度太慢将是以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一大障碍,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浓,此时如果教师采用寓练于乐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潜力也是很大的。在这个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引入相关操作系统的知识和比较抽象的文件、文件夹等的概念及相关操作,学生会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学到相关的知识。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有一些文件的感性认识,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件,全校同学都放在相同的地方,会不好管理,就有将自己的作品分类存放在自己的地方的要求。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样教学,虽然打破了信息技术学科体系本身的惯例,但为学生建立起了科学的学习顺序。

这种不按模块进行安排的教学顺序,在教材编写上和顺序的确定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作非常细致、全面、深入的研究,并要通过反复实验、修改、完善。

4.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四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往往喜欢上上机操作课,对课堂理论性教学则感到单调,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如果采用游戏等手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设置了一个游戏,分钟请两组同学上台,通过一人做动作,另一人猜的方法引出媒体的分类。具体形象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中能借助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及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辅助、管理等功能。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没有更好的思路。教学反思: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我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完这样一节课后,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在教学PowerPoint插入图片和文字时,介绍完后如果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作品,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我引导让学生想想我们平时看的成语故事书刊有那些是跟我们的作品相类似的。要制作什么内容由你们小组自己讨论制订,学生兴高采烈地进行了讨论。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这种教学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使学生克服了思维中的依赖性和惰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被动转为主动。

从而我想:作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反思: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先通过自学掌握 80%,剩下的老师讲解。可是效果并不好,有的学生只是照着书读,没有进行思索,离开书本让他用自己的话说根本说不出来。显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由于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得我设计的自学这一部分并不成功。

当然,在教学活动当中,一节课的设计难免不疏漏之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反思。我觉得应该提倡 “两个允许,三个一点”,即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尝试;允许小进步,不允许原地踏步。“三个一点”即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通过反思,初步培养了我的反思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反思态度,敢于质疑、提出不同见解、善于探究的良好的反思品质。学校的研究氛围越来越浓厚,教育观念不断得到更新,素质教育不断得到深化。教学反思:

树立目标激励斗事件:三年级学生有一较长阶段的打字练习,教材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同学们熟悉键盘,培养正确的输入手法,提高汉字输入能力,可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反复做同样一件事很快就会失去耐心觉得单调无聊,课堂教学效果也随之下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学期我做了两个改进。

感想1:直观反馈、明确目标。通过金山打字软件,让学生知道自己能打多快,知道自己的准确率如何,使用这一软件能直观的显示出学生是否达到我们订立的每分钟5个及格、10个良好、15个优秀的这一目标,学生学习有目标,老师也能对达不到目标的同学进行单独培训,教学效果大为提高。

感想2:树立榜样、激励斗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此基础上,我让打字水平高的同学把自己的速度写在黑板上,不仅本班级而且让其它班级的同学也看到,使同学们互相竞赛,激励斗志,下一步我们还准备从中选出一批高水平的同学参加《通泰小学打字比赛》。教学反思:

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而教师则应当退居“二线”,但好学生的好参谋,教师的不仅要组织引导好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教师首先说明本节的大致方向,然后同学们就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自己按照要求去实践,教师则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指导,这样水平高的学生提出高难度的问题,而水平差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问题,避免了过去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两节课后学生做的差不多了,我就演示一下我的做法,让大家评论一下,看看与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然后再点评一下大家前两节的作品,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展示给大家,认真做的同学很开心,不认真的同学也受到了教育。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优先讲怎样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学生机器里多装些学习软件,供学生学习时选用,如果机房机器内部联成局域网,并运行起多媒体电子教室,要充分利用,集中讲精讲一般性的问题。应该看到学生们是有种种兴趣倾向的,在组织教学的时侯应有所侧重,喜欢绘图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布置绘图制作方面的任务,对有黑板报制作特长的同学我们积极推荐其参加小报制作比赛。教学反思:

《制作简单动画》。是新知识,我先让学生看我已制作完的成品,让学生明确这是本节课要学习制作的作品。我演示给学生看动画效果,学生感到很新奇,不时发出惊叹声。让他们感受与帧动画的不同。趁他们兴致高,求知欲望强的时候,我提醒他们进入示范讲解环节,一定要注意听认真记制作方法和步骤。学生们跃跃欲试进入实战练习。制作结果很好,大多数学生学会了,还有剩余时间,我灵机一动,下面测试记成绩。听清我的制作要求:一定要有新意,不准制作跟我们讲练的内容重复,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展示你的绘画才能,制作一幅动作动画。作完的同学举手,我记成绩。记完成绩后可上网查看FLASH动画作品,开阔自己的视野,得到启发,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现在开始,就这样学生进入了自创作环节。我巡视答疑,看到学生那认真劲,很心慰,很快乐,也有一种成就感。

开始有学生举手,示意完成了,我走过去记成绩。一辆很简单的汽车运动了。我说:“恭喜你完成了,但相比之下,过于简单,不够精美。望你能在精上下功夫。你可以上网了。”我原以为有人上网了,其他学生就会也简单的弄一个,混过关完事。可是,其他学生仍钻心于自己的作品。这时我赞扬了仍在精心绘制作自己作品的同学。我说:“同样是优,但优的含金量却不同,所付出的心血也不同,精心制作的优含金量要高,由此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学习态度是严谨的。我从心里喜欢你们,你们是最棒的。”果然,这些学生的作品让我很满意,也很惊喜,李亚泽的“福娃”惟妙惟肖,没有参照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出乎我的意料。还有邵笑的娃娃,李炎的蝴蝶„„不知不觉中下课了,还有三名学生没有完成,但他们仍在坚持着制作,我首先给予他们肯定:“你们三人很要强,一直坚持没有放弃这说明你们很想学好,这让老师感动。我找人帮你们,希望今后努力。”三个人在同学的帮助下也完成了,三个人很满足,也很高兴的离开了。当堂测试这样做是很累,不停的走来走去,但看到满是优的成绩册,我是幸福的、快乐的。

这节课很成功我觉得激励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很有效的方法;开放的自由的创作空间也给了学生更大的、更宽的发展余地;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师者要学会适时激励和赞美自己的学生。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实施是顺应时代发展,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具有独立的个性又具完美人格,是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全发展为核心,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宗旨的。

我首先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地位和角色发生的变化。新课程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是塑造儿童心灵的天使。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新课程的教材有其独有的特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教学;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幻灯片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信息技术的操作有许多都是相似的,明白了此既明白了彼。教师不必讲得太多,指导得太细。教学反思:

《制作电子相册》在将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5.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五

1、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全册教材共十二课,可分为三个单元。总课时十五。

单元内容如下:

1、我们来训练小海龟;

2、小海龟登台表演了;

3、看看小海龟的高招。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措施:

教材是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供已经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小学生使用。学生经过3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对信息技术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小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Logo语言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绘图是Logo语言中最主要的功能,它通过控制一个“海龟”图标,在屏幕上描绘爬行路径的轨迹,从而完成各种图形的绘制。除了绘图功能,我们可以用Logo语言的命令编写程序,直接指挥机器人画画、做数学题、灭火、走迷宫、踢足球、做游戏,还可以指挥机器演奏动听的乐曲,做你想要做的许多事情。

学期研究课题:

6.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六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一共2个教学班,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是新编版小学信息技术第8册,内容是全新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网络的简单应用两个方面。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网络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延伸,相对受硬件的影响较大,可以视硬件的承受能力而定,适当的接触网络方面的内容。知识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网络知识的简单应用。重难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视窗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接受更深一步的信息技术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制作相应的信息技术作品。

7.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七

翻转课堂,是自美国开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背后支撑是为教育界所熟悉的掌握学习法——如果学生能按自己的节奏学习课程,绝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学习内容,获得良好成绩。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为是“破坏式创新”教学模式[1]。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教学的不断融合,已经为翻转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创设了有利的条件,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志宏教授和南京电教馆金陵馆长也在研究和宣传翻转课堂,并积极指导基层学校实践。国内也有一些学校,比如:广东省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安徽省合肥师范附小、浙江省温州二中、重庆市聚奎中学、山西新绛中学和上海市仙霞高中等也曾在近一段时间里积极开展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过多关注在微课的制作上,一提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微课,各地涌起的各类微课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资源的重复和浪费。这种过度关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技术层面的现象,将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永远停留在表面。如何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背后的理念,寻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校当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点,是当前学校需要理性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基于“问题导学”,构建“翻转课堂”

学校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将高效课堂中的“问题导学”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起来[2],以“问题导学”为基础,辅之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把“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学习作为学习资源引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3],获取方法指导。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串,相当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个“路标”,如何到达这个位置,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获取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选择、优化,不断地反思和重构,形成新的认识结构。

基于“问题导学”,把微视频与自主学习任务单结合起来,构建五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

环节1:看微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前,学生自学教材、观看微视频,完成任务单中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标注。教师回收自主学习任务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环节2:自学反馈,质疑问难。课中,学生首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把课前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先在组内解决部分问题,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

环节3: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此环节重点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重、难点。师生共同交流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环节4:展示评价,交流分享。此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评价,选出本组做得最好的小名片参加组间的评选,小组之间进行分享、交流、展示、评价,发现优点和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总结评价。

环节5:课堂小结,练习提升。在课的最后环节引导学生先交流总结学习收获,然后完成巩固练习和课堂作业,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翻转课堂”不仅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把先学后教落在实处,而且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调控、自主管理意识大大增强。

(二)基于思维导图,构建微课知识树

近年来,微课热已经扑面而来,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已经认识到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组织各级各类的微课比赛来推动微课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导致微课建设各自为政、微课资源重复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4]。

通过对当前微课程普遍问题的分析,学校创造性的提出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把学校当前正做的两个课题《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实践研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年级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思维导图对微课程的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注重系统化、专题化、知识化的学科微课程体系建设。每学期开学前,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老师,围绕教学大纲,运用思维导图软件,按年级建立各学科的知识体系,由学科骨干教师认领知识点进行微课程的建设(如图2)。

同时还邀请区域内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参与到微课程的建设中来,学校成立专门的微课程评审小组,对教师制作的微课程进行评审,优秀的微课程链接到各学科各年级的思维导图知识体系中。教师上课可以随时调用,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选定知识点的微课程,进行预习、巩固或复习。

(三)基于“中国习网”,构建智慧教学平台

为了更好地支持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学校主动联系中国习网、学堂科技等网络教育平台公司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的搭建,由学校提出需求、专家优化设计、优秀教师制作微课资源、技术公司实现数字化支撑。同时对全体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录制及平台相关操作方面的培训。采购了耳麦、手机支架、数位板等设备。智慧教学平台的搭建,把学习的全过程置于网络环境下,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

(二)案例实施分析

1. 课前学习阶段

课前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比较难理解的文本框的作用,修饰文本框两个重难点内容录制课前微视频。

学生在家选择合适的时间登录“翻转课堂一站式平台”, 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作为学习指引,带着问题自发地观摩微视频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遇到问题记录到自主学习任务单中。

2. 课中实施

环节1:自学反馈,质疑问难。课中,教师首先对课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并提问,针对课前学生记录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课前问题,引导学生先在组内解决问题,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

环节2:答疑解惑,布置任务。此环节师生共同交流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难点问题,布置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小组合作完成小名片的制作,制作小名片所需要的素材资料可从网下搜索和下载。

环节3:展示评价,交流分享。此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评价,选出本组做得最好的小名片参加组间的评选,小组之间进行分享、交流、展示、评价,发现优点和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总结评价。

环节4:课堂小结,练习提升。在课的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然后完成巩固练习和课堂作业,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四、反思与建议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丰富了学校高效课堂的内涵。问题导学单、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的融入为翻转课堂的本土化生长提供了养分。当然,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课后跟踪反馈机制不完善

学校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课前、课中教学环节的过程实施,缺失课后环节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进行及时跟踪与反馈,在实际情况下,学生在家里练习或作业碰到困难的时候,正是需要老师给予及时帮助的时候。因此,建立针对学习者的课后跟踪与反馈机制[5],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指导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尚未完全转变

教师仍然沿用传统课堂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依旧只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生在自学能力,课堂协作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反思能力、问题的发现与思考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得不够。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是贯穿课堂教学的始末的,因此,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形成性评价检测学生的知识理解度,又要善用总结性评价检测学生知识的内化度;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也要发挥小组评价的作用。

摘要:翻转课堂,是自美国开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对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使英美版的翻转课堂更具本土化?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问题导学”、思维导图以及教学平台搭建三个层面阐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年级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8.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词教学;整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34-01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以利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模式和规律 。

经过尝试和深入的探索,我体会到在语文诗词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重组后的资源适时融入教学中,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出由“巧妙引诗文—初读知大意—品读悟诗情—扩读升情感”组成的四步教学模式。

一、巧妙引诗文

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诗词相关的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如教学《赠汪伦》一课,教师先给学生们讲了李白和汪伦结识的故事,说到“千里桃花,万家酒店”(出示多媒体课件),于是李白欣然而来……李白与汪伦结为了好友,及至离开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赠汪伦》。这个小故事把诗文放置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情节之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库:囊括了诗词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相关诗文等,教师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整合,并合理运用到诗词教学中,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唤醒了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

二、初读知大意

小学语文教学中“初读诗文”,旨在疏通文本。为了较好地完成本环节的教学目标,我们建议分“三步走”。即:自读清障碍;指读名节奏;齐读小韵律。再加上我们适时出示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能较好的实现 “初读诗文”的教学目标。

中高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古诗又篇幅短小,读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学生在初读时基本都能达到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教师在这一步中,只要稍提示生字或易读错的字音,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到中高年级对古诗词诵读上的独特节奏和韵味应该有了很深的感受,在齐读时,能把古诗的韵律美表现得更加突出。学生在本环节中就对诗词的意境美有一个初步的感。如《如梦令》一课时,学生自由读词,教师出示要求:第一遍注意一个生字“藕”和一个多音字“兴”;第二遍试着读出节奏,教师配乐诵读诗文,扫除阅读障碍,学生边听边思考,粗略了解诗词大意。第三遍,读出自己对诗文的个性感悟。

三、品读悟诗情

古诗的语言十分凝炼,却是意味深长,诗人往往在“情动而辞发”后还要反复推敲,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每一个字。学生与诗人存在相当大的时空距离,加上缺少对生活的认识,要使他们从字里行间清晰地感悟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悟透某个含义深刻的字。运用多媒体将诗人所描绘的场景逼真再现,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从而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拥有相当数量的诗文意境图, 正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诗词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如教学:《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诗人通过短短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梅花傲雪的情景图。诗词一句一景,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图案。学生由于深入其景,真正看到了,听到了,定会有许多的遐想,由于画面的渲染,声音的衬托,此时的学生已经把自己融入其中,也就有感而说了。

我们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内涵美,真正达到诗、画、情为一体。

四、扩读升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注意选择了一些浅显易懂、短小精悍的名篇,它代表着某一类诗作的特色,通过这“一枝红杏”,可让学生去感受那古文化的“满园春色”,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我们尽量借教材拓展诗词欣赏的领域。努力寻找教材中选入诗词的某个“迁移点”,拓展学生诗词欣赏的领域,激起他们对古典文化探究的热情。

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相同的事物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也是不同的,因为有了这些差别,才使得诗的殿堂异彩纷呈,。为学生提供其他作者同题材的作品,为学生打开了这样一扇窗户。例如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引导学生读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春题湖上》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西湖的美景。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一言以蔽之,无论什么样的诗词教学模式,它始终还是应验了郭老先生之语:“逐渐明之,解之、融于心,调度于笔。”

参考文献:

[1] 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

9.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九

2013-2014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内容增加了目前流行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并进一步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indows 98、画图、文字处理、学做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知识等。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学习计算机,对计算机有着较浓厚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计算机产生正面影响,但如果引导不当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的畏惧,对他们以后学习和运用计算机产生负面影响。三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理解、想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一般比较端正,不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够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2、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

3、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5、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运用,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素质。

6、对学生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思想品德结合点

通过学习计算机,培养学生对高科技、新科技探索的渴望,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结合当今的国际、国内的科技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树立长大报效祖国,投身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祟高志向。

五、教学措施

1、本教材知识范围涉及较广,教学中要避免求全求深而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注意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好上机时间,保证一定的上机量。

3、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避免对某一单项操作要求过高,注意分配好各个内容的合理的量。

4、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积极探求新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试一试”、“动脑筋”等内容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高教学效果。

6、根据学生的兴趣、意识,知识、技能力等几个方面,用适当的形式对教学进行考核,惟促进教学效率和学生积极的提高。

7、有机结合有关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意识技能的新一代接班人。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本学年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围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工作中心,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教育创新,神话教育改革,加强学习与研究,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围绕“用电脑写作文”展开,要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启动和退出“写字板”程序,能认识写字板窗口。(2)会在“写字板”中进行文字的输入与修改。

(3)会将文字设置成不同的格式与效果,会插入图片,能将文章打印出来。(4)会制作带声音和表格的文档。2.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其该方面的爱好。

(2)培养学生对进一步发展我国信息技术的使命感。增强国际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是学好各门功课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教材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并且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设置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快乐得学习相应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在文字叙述、版面布局等方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保证学习效果。

三、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过电脑,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同学家里有电脑,对电脑的使用比较熟悉,而大多数同学则无此条件,因此要多让他们上机操作。由于该课程科技含量较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心理基础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无疑是大有帮助的。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将这种兴趣保持下来并使之发展成为爱好。

四、教学措施

1.(1)课前:认真备课,检查电脑状况,了解学生情况。(2)课堂上:注重学生实践,抓好课堂组织,保证课堂效率。

(3)课后:仔细检查电脑状况,多寻求反馈,多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2.不断更新教学软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计算机教学水平以及维护水平。3.设置一些设计类比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积极探索,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自信心。

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任务引导驱动”、分组讨论、交流协作、案例教学、展示点评、综合复习等教学方法,主要以任务式驱动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点评、模拟等基本传统教学手段使学生慢慢熟悉掌握Word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是最重要的途径。

通过每课的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能完成教学内容,通过反复修改和美化文章、样例,让学生能熟练掌握文章的排版、修饰。并能自如地进行页面设置、插入表格、艺术字、自选图形等。通过综合训练,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制作电子报刊、贺卡等实用内容。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多种基本软件的使用,对媒体作品有一定认识和创作能力。

二、本学年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多媒体作品。

2、学会制作、修改和美化多媒体作品。

3、学会使多媒体作品能说、会唱还会动。

4、掌握简单的多媒体作品播放技巧。

5、培养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任务:

1、制作多媒体贺卡

2、制作“认识哺乳动物”、“我爱我家”、“家庭与社会”多媒体演讲稿。

四、教学及评价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改进教学的措施:

在本学年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的各项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性教学,即在教师指导下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为主的教学方式,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以作品考核方式检测学习效果,以协作方式进行创作和应用。

(二)对每个单元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每学完一个模块之后,采取自评、组评、师评三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填在等级达标记录表中。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以某个实例为先导,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序循渐进地完成知识及技能的传授。

2、多放手给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训练。

五、教学措施

1.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文明上网的习惯。

2.教学要切合小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3.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完成操作任务的不同方法,触类旁通相关软件的使用。

4.加强机房(网络教室)管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在不断的教学中,我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只要学校的工作做好了,老师的教学工作教好了,那么学生的成绩必然出现很好的状况,时代在发展的情况就是这样,很现实的情况。相信我们在认识到当前的情况后,我们才会做出相应的对策出来,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将孩子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2、培养学生利用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3、了解计算机进行处理视频、音频信息基本知识;能进行基本操作。

4、掌握PowerPoint2003基本知识和高级应用:用模板写应用文、表格中的自动计算和用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

5、掌握超级链接的创建和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和幻灯片。教学重点:

1、利用计算机处理视频、音频的基本操作。

2、PowerPoint2003的基本知识与高级应用。

3、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幻灯片。教学难点:

1、音视频的处理。

2、PowerPoint2003的使用。

3、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教学关键:

1、正确的学法指导。

2、练习题和练习软件的选择。思想教育计划:

信息技术课程是工具学科,要教育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使用信息技术、信息和软件;对信息技术有积极态度,能够支持自己的学习、合作、个人追求与爱好,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和社会问题。

1、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正确使用信息媒体,不做违法之事,不做违法之人。

(1)不偷看、窃取他人信息、资料。

(2)不进入他人电脑进行删除、修改等破坏性操作。

(3)不涉及不良信息;不利用信息技术侮辱、伤害他人;在网络上使用文明用语。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能与其他人合作相处,共同完成任务的意识。

3、初步分清玩与学的关系,知道学、玩有度,适可而止。课时分配:

使用计算机处理视频、音频:。PowerPoint2003的认识与应用:。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教学设想:

从学生的基础来看,以前的知识掌握得并不是很扎实所以,这学期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新内容,而且适时的补习以前的课程也是必要的。

10.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十

本册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计算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没有学到过的,比如计算所画弧长和弧度都是新的计算内容,如果不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如果要求他们掌握,那得花更多的时间来讲授。鉴于学生的知识面,只要求学生掌握制图过程,自已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修改参数来达到不同年效果,自已也可能在修改的过程中掌握一些技巧,学到一些新的知识。

1、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只需要学生作了解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操作。比如第四单元的“神龟妙算”、“弹琴奏乐”、“挥毫泼墨”、“百鸡问题”等。由于这些内容不仅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一家的不深度,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要想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大多数都没有这种知识基础。让他们作了解的理由就是给他们奠定一定的基础,让有条件和余力的学生可以继续探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将来进入更进一步的学习创造条件。

2、有些内可以作选学要求,作为小学生来说,受限于各方面的知识。由于本教材对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数学知识,所以,限于学生对一些必要的知识不是掌握得很熟悉,在编写过程的时候很容易达不到目的。从第三单元起,广大学生就感到困难,很难独立完成,就是合作完成,也仅限于在教师出示的例子上。如果要独立创造,那就更加困难了。所以这些知识点,我们只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就可以了。还有一些包括解度计算、颜色填充等问题,学生可能也不容易掌握。

3、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讲得快一些,目的是节约时间来为比较困难的内容提供多练习的机会。比如在第一单元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在讲解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讲,在前节课就可以贯穿下节课的内容。尽量节约课时,为第二、三单元留下充足的时间。

4、当然,作为本教材介绍的知识比较全面,涉及到美术作图、数学计算、乐曲改写等方面。无论是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就是教师,要完全掌握也有一定的难度。我们是不是就要放弃呢?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成功靠各人”,只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如果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钻研。也为他们将来打好基础。也许他们将来的文化知识丰富了,就会想到用某某软件来做某事,到那个时候,他们学起来就更快了。

5、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的问题。同样的一个过程,在某种版本中却出现执行不出来的情况,而换一个版本又有可能执行出来。当然,还有像“弹琴奏乐”这样的内容,是受版本限制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演示里往往会出现一些偶然,学生们就会怀疑,怎么做不出来呢,而仔细核对过程,又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向学生说明这点。

6、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增加自已的知识面。在电脑上下载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过程等。自已在课余参考对照,不断的总结经验。尽量找到一些简捷的方法进行教学,既节约时间,又能达到效果,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7、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收情况,很多学生都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只限于书面的知识,他们可能觉得有点枯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尝试到自已的成功:教学生在过程中修改参数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在网络中下载相关的过程,引导学生操作,获得新的知识;组织学生分组探讨,总结讨论,获得理性的认识;鼓励有余力、有条件的学生独立独创,把自已的作品供大家欣赏等。

11.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十一

据本研究所设计模式,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主要为资料准备及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学生主要为预习知识和日常积累。下面以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维度分别介绍模式的应用。

教师在分析本单元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本次写作教学目标,然后确定写作内容,制定教学过程,完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注重体现学教并重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写作任务。

根据本单元学习课文主要为与读书有关文章,且综合实践及口语交际均为读书相关活动,确定写作教学目标为学生了解读书的重要性及意义,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爱好,增强其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明确教学目标后,确定本次写作主题为与“书”有关的内容。可以为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我的一次读书经历等,在此不给学生具体写作题目,以免束缚学生思维。教学过程部分的设计可参考课中部分。

根据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事先做好教学过程中需准备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组织准备等。

1.教学资源准备。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途径搜集与书相关名言警句、优秀的范文等。

2.教学活动组织准备。给班级分组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准备。根据班级人数为30人,分为5组,每组6人,选好组长。分组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即同一组内组员间水平不同,组与组之间整体水平大体相当。这样有利于组内组员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组间水平相当有利于组间竞争与交流、有利于进行评价,同时有利于保证学习进度统一。组长的选择,可以是学生民主推选,亦可由教师指定,还可以组员轮流担任。教师可根据具体任务不同,采用不同方法。

如若班级为第一次利用博客平台发布写作内容,教师还应建立班级博客,并要求学生加入博客圈,同时对他们的博客分组。班级博客除了班级人员组外还应加一组为佳作欣赏组。即班级人员组分为:一组、二祖、三组、四组、五组、佳作欣赏。每组里面链接为博文,可通过博文连接到作者的博客,欣赏作者博客内容。这样教师可通过访问学生博客,查看其作文的点评、作者回复等相关内容。教师将全班博客地址做通讯录,统一发放给每位学生和家长。

3.教师指导学生准备。教师通过QQ、口头等方式告知本次写作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教师可提供预习资料,如网络上优秀的有关读书的文章等,给学生查看地址,让学生查看。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学生活动主要建立自己的博客,并根据通讯录加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家长为好友,并将自己的博客做好管理工作。要求该博客主要用于写作学习交流,不作他用。学生对本次学习内容予以必要预习。

二、课中

“知识竞答、引入课堂”:根据课表显示,语文课以二课时为单位进行。基本上语文写作课与口语交际课合为一起上课。所以,本次写作课是在第一课时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学生对此次写作内容并不陌生。教师指导学生以上节课口语交际(学生根据综合实践内容,用口头语言表达对读书的认识、自己的读书经历等)为基础,以组为单位写出所知道的与书相关的词、句、名篇、名人名事。此环节规定学生仅可参照书本,不能使用网络查询,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完全依赖网络而失去自主思考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监控软件规避学生使用网络。小组长负责搜集本组的所有答案,最终以写出最多的组为胜利,给予一分奖励,期末累计小组积分最高组给予平时成绩每人加一分。不符合要求的答案属无效,不计入总成绩。小组竞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让学生在竞争情境下,感受思维的乐趣。

教师引入本次写作课内容,即以书为主题进行写作,可以“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的一次读书经历”、“爸爸送我的第一本书”等为主题,学生只要写与书有关的内容均可以,不限字数,自拟题目,要求自己清晰、整洁、内容完整。

“团结合作、完成提纲”:教师指导学生对字词句篇复习一遍,同时对学生不理解的字词给予解释。五年级学生尚未形成写作列提纲的习惯,因此在此部分,教师应步步指导学生列提纲,使学生逐步形成写作思路。教师指导时,首先教师可以以案例教学法,将一篇范文的提纲列出,并给学生解释老师是如何列出提纲的。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写作思路,并列出提纲,教师从旁指点。同桌之间互相查看提纲,互相修改彼此的提纲,直至完成提纲。速度较快的小组,可小组间互相修改彼此的提纲,直至提纲不断完善,思路不断清晰。通过列提纲,充分实现教师指导学习、伙伴互助学习、小组协同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将列提纲的步骤在ppt中放映出,供指导学生时用。学生在草稿纸上列提纲,并不断修改完善。

“独立创作,完成初稿”:学生在完成提纲后,写作思路基本已确定,开始进行写作。教师将学生在“知识竞答”阶段累积的字词句篇写上黑板。同时将ppt上教师搜集的名言警句放映,供学生参考。并且教师要求学生在word之中进行创作,以便之后修改。教师通过屏幕监控软件,时时监控学生的写作,对写作困难学生给予一定帮助。根据作文心理加工理论,学生亦可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完善思路,不断修改写作提纲,进行边写边列提纲的循环式写作。在此阶段,学生如遇困难,比如有不会拼的字或不会写的字,可通过电子举手,请教老师。学生不可干扰同伴写作,以免影响其写作思路。通过多次写作后,教师可锻炼学生运用网络手段,自己解决较简单的问题,比如不会写的字如何通过网络搜索解决等。独立创作,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初稿发布,修改完善”:学生完成初稿后将初稿发布于博客之中。教师先不查阅学生作品,先让两位同学均完成写作后,互相查阅彼此以留言方式提出修改意见。一轮修改后,再以组为单位进行查阅,彼此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二轮修改。之后,以组为单位教师结合同伴间、组员间的修改意见,对学生作品查阅,并给出评阅意见。学生如若对所有修改意见有异议,可为自己的作品进行辩护,可不进行修改。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且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同学间互帮互改,有效提升同学间的学习水平。

三、课后

12.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十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低年级,数学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普通家庭的生活中,网络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正在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把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当前的趋势。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才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刚好在智力启蒙阶段。学生是小孩子从以家庭生活为主体转换到以学校生活为主体的开始阶段。大部分刚上学的小学生好动、活泼、好奇心重,为了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适应学校生活,认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有利于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数学课堂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本文就对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展开了分析,从中探讨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与策略。

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备课,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今,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备课,有效的节省备课时间。一般数学老师在给学生讲课前,会提前几天做好备课。在课前备课可以让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避免出现讲课速度太快或者太慢的问题。老师讲课速度太快,往往在这节课中准备要讲的内容已经讲完了,课堂时间还剩下一大半,接下来只能让学生自习,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学生还不一定跟得上老师讲课的速度。老师讲课速度太慢,则是一节课已经结束了,老师还没在预定的时间内把刚讲的课程知识讲完,造成拖堂现象。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备课,一般是通过解读教材,了解教材所讲内容,弄明白教材每个单元的重点,每节课的重点。数学老师可以通过百度、搜狐、谷歌的搜索引擎搜索小学低年级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通过观看了众多教学资源后,挑选自己觉得优秀的、比较适合自己的课件。在数学老师选好课件后,把课件下载到电脑桌面上,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上课思路和学生学习情况来修改课件,做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课件。在数学老师修改课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熟悉的软件功能,没办法修改成自己想要的课件时,可以请教其他会修改的老师或者是同学校的计算机老师。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备课,不仅仅能节省数学来时备课的时间,还可以参考众多数学老师的教学流程,还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使数学教学更丰满。

二、利用信息技术上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发生改变。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并不是说就要摒弃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模式,而是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在多媒体教学模式和传统黑板教学模式中交替轮换。使用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图像、声音、动漫来集中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通过多媒体播放小猫咪到熊爸爸的水果店里去买苹果的动画情形:在阳光灿烂的早上,小猫咪到熊爸爸的水果店去买苹果,小猫咪对熊爸爸说:“叔叔,妈妈叫我买8个红苹果回家。”熊爸爸说:“好的,拿我就在这15个大苹果中挑8个红苹果给你。”然后在动画结束后,在屏幕上弹出一句话:“小朋友,你可以帮熊爸爸算一下,15个苹果买了8个给小猫咪后,熊爸爸还剩下几个苹果吗?”通过这一段生动、有趣的动漫情景,来引起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带动数学课堂的氛围。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课,可以提升数学课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认识乘法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认识、理解、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二年级学生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已有生活经验中很少用“几个几”进行描述。学习加法的过程中,虽算过同数连加,但并不要求说出是几个几。由于二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乘法,认识“几个几”,接受新知有个过程。在教学中,必须通过课件中的情境和实例,用明显色彩圈出动物的站立情况,例如兔子是两只两只站在一起的,需要课件将效果做出来,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积累足够的形象感知,才能让学生领悟到这些不同实例的相似之处,从而在脑中建立起乘法意义。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难题简化

数学这一学科所讲授的知识大部分是比较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运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模式,数学老师遇到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往往是难以用语言把知识点向学生表述的,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也比较小,对于部分抽象知识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白板、课件和实物投影等工具给学生视觉的理解,也给小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例如实物投影就对于低年段的小学生很有必要,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于书写规范要求等都不是很熟悉,可以将作业要求实物投影做示范,学生在边看边学的基础上能更好的练习以得到提升。

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就可以适时地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运用多媒体把用语言表述不清楚的知识点通过图像生动、形象的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理解、吸收、记忆数学知识。例如,在一张四边形上剪去四边形其中一个角,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必要,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视觉印象,还要运用多媒体播放四边形剪去一个角的情形。学生在动和看的结合中对于此题的理解更深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能够更生动、更形象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上一篇:个人理财技巧下一篇:怒放在春日的梦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