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训练课课堂实录

2024-07-21

想象作文训练课课堂实录(精选8篇)

1.想象作文训练课课堂实录 篇一

《多角度描写片段作文训练》课堂教学实录

徐邦继

时间:2009年10月26日 地点:大连市第30中学

师:上课!(学生起立,师生问好。)同学们,我们用今天的这堂课来赏秋,写秋。

一、课前活动——集中展示学生积累的关于“秋”的诗句子

师:秋声秋色,别有一番静美的滋味,请同学们看看窗外的一派秋光,调动自己的记忆,用我们所学过的古人诗句,来勾画一下秋天的味道好么?看看我们都能说出什么养的答案。生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师:嗯,刘禹锡的《秋词》,积极向上的秋。好!生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师:嗯,曹操的《观沧海》,壮丽宏大的秋。好!

生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师: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伤感思乡的秋。好!生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师: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思乡怀人的秋。好!

二、导入

好,同学们的记忆能力很不错,说出了各种不同的秋。那么让我们结合刚才大家展示的诗词句子,联系我们的真实生活,一起来思考下面的问题:(1)秋天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得见? 生1:秋天是蓝色的,我从天空里看见。生2:秋天是黄色的,我从稻田里看见。生3:秋天是红色的,我从枫叶上看见。生4:秋天是白色的,我从芦苇上看见。

师:是的,大家说的很好,秋天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所以秋天是—— 生(齐):五彩缤纷的!

(2)能够代表秋天的声音有哪些?你从哪里听见? 生1:秋天的声音是“沙沙”的,我从落叶里听见。生2:秋天的声音是“唧唧”的,我从蟋蟀的鸣叫里听见。生3:秋天的声音是欢快的,我从农民的笑声里听见。

师:好,同学们说的很好!当我们调动起我们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我们发现,原来秋天是这样的色彩缤纷,是这样的动听悦耳!同学们,我们的秋天是不是很美啊?

生(齐):是!

师:那么,面对秋色如洗、秋声如诉、秋意如酒,投身于自然怀抱,你的感受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1:我觉得秋天很迷人!生2:我觉得秋天很辽阔!生3:我觉得秋天很纯净!生4:我觉得秋天略带一点忧伤。生5:我觉得秋天很安静。生6:我觉得秋天很绚丽!

师:大家说得多好啊!看来在我们的心灵和头脑当中,秋天的形象是越来越饱满了。好了,下面让我们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学习运用联想、想象和多角度描写的方法进行景物描写并在实践中合理添加、使用修饰语;(2)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修改片段作文,共同提升写作能力。

三、实例赏析

师: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做王维,写了一首十分有名的诗,(此处略微停顿,听见座上学生有的脱口轻出“《山居秋暝》!”),对,叫做《山居秋暝》。哪位同学能够给我们背诵一下?(大部分学生举手)师:嗯,看来大家对这首是很熟悉啊,很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学生齐背,声音洪亮)师:(出示课件,王维的《山居秋暝》)请大家注意观察、体会大屏幕上的这四十个字,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这首诗中,通过文字的引领,我们能够看到的景物有哪些呢? 生1:我们能够看到“空山”!生2:我们能够看到“新雨”!生3:我们能够看到“明月”!生4:我们能够看到松树!生5:我们能够看到“清泉”!生6:我们能够看到石头!生7:我们能够看到竹子!生8:我们能够看到“浣女”!

生9:我们能够看到莲花,或者荷叶,对,是荷叶,不是莲花,秋天里没有莲花!生10:我们能够看到“渔舟”!

师:呵呵,真好,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很认真!几乎没有放过诗人所写的每一个物象。很好,那么,请大家跟进思维,想象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美好的画面,透过这些具体的物象,让我们试图进入世人所描绘的画面,你能联想到什么景物呢?请加上形象的修饰语来说一下。生1:我能联想到婉转的鸟鸣; 生2:我能联想到乳白色的云雾; 生3:我能联想到苍茫的落日;

生4:我能联想到草尖上的露珠; 生5:我能联想到雨后缤纷的彩虹; 生6:我能联想到圆润的荷叶; 生7:我能联想到饱满的莲蓬;

生8:我能联想到年轻的浣女的美丽的衣裳。(出示课件)

师:很好!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很丰富,很准确,果然进入了诗的意境,想象当中能够看到的景象大家基本上都说出来了,很好!那么接下来请大家侧耳倾听,我们能够从诗中听到些什么声音? 生1:我能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 生2:我能听到竹叶沙沙的声音; 生3:我能听到荷叶摇动的声音;

师:是的,这些声音在诗中有明确的表述,大家找的很准确。仍然请同学们跟进联想,假设现在你已经进入诗人所营造出的氛围当中,那么,你还能够联想到哪些在诗中没有直接说然而可能存在的的声音? 生1:我能联想到风吹落叶的声音; 生2:我能联想到月光流动的声音; 生3:我能联想到云雾飘浮的声音; 生4:我能联想到少女欢笑的声音; 生1:我能联想到船桨摇水的声音。(出示课件)

师:很好,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当你开放了自己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当你插上了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你,就成为了一个高度审美能力的诗人,所以才能这样好地理解诗境,才能具有这样充盈心间的诗意。非常好!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把这种诗意拉回身边,用它来感知和描绘我们身边的家乡,我们美丽的大连。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如果让你来写自己家乡的秋天,你会写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你会通过什么样的感官去写?你要写出它们的什么特征?要写出自己什么样的感受呢?(出示课件)

生1:我会写大连的广场,我要用视觉去写它的春天,写它的广阔,写出我们大连的城市建设的美丽!生2:我会写大连的大海,我要用视觉写它的蔚蓝,用听觉写它的海涛浪潮,我要写出它的大气,我要写出我的自豪!

生3:我会写大连的老槐树,除了视觉和听觉,我还要写出触觉,写出它的皮肤的粗糙,写出它的沧桑,我要写出我的爷爷,我的童年!

师:很好!我们要注重这种迁移能力,这样,我们才能把诗意带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才会懂得什么叫做诗意的生活。秋风秋雨亦可人,秋草秋花别样春。如见如闻纵情想,彩笔落处见精神。——就让我们拿起笔来,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调动我们的联想,进行片段写作:秋日私语。(出示课件)(给学生自由写作)

师:好的,同学们,我们的一稿已经基本完成了,一起来看看我们笔下的秋天吧,看看她在谁的笔下呈现出最美的容颜。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习作,请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备二次完善)

师:同学们,老师看得出,大家写得很用心,我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语言的锤炼上再下一点点功夫,老师相信大家会写的更好。那么怎么锤炼语言呢?请大家看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例句评析)

例一:在月光的照映下,山泉水显得很美。

请同学们来给这句话点评一下,看看它在描写上存在什么样的不足。生1:它没有调动起视觉的感官,我们看不见清晰的画面; 生2:它没有调动起听觉的感官,我们好像不能听到其中的声音; 生3:它好像写的很模糊,我们到底不知道山泉水是怎样的美。

师:大家各抒己见,很好,我们来给它归纳一下,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例句评析)1.没有调动感官。我们看不见山泉水的样子,听不见山泉水的声音,失败!2.没有调动联想和想象。因此没有产生修辞,平铺直叙,不生动,失败!3.没有有效地添加修饰语。文字呆板不生动,是叙述,不是描写,失败!

师:那么,根据上面的意见,我们应该怎样地修改它,才能使它生动起来呢?(学生各抒己见,纷纷看出其中的不好)

师:好的,大家说的不错,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改动之后的情况(出示课件)

例二:在月光的照映下,我看见山泉水是那样的清澈,我听见它潺潺流淌的声音,是那样的动听,我仿佛身临其境,尽情地陶醉在大自然的清凉的怀抱里。

师:嗯,这样写,果然好得多了。请同学们来给这段改动之后的文字点评一下,看看它在描写上是不是已经避免了所有的不足,看看还存在什么样的不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师:嗯,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好像不很统一啊,没关系,这很正常,文字审美,是需要历练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对此段文字的点评吧(出示课件,例句初改)

1.空话、套话堆砌而成的文字,虚文假话:感官空泛,想象粗糙;

2.“潺潺流淌的”、“尽情地”、“清凉的”等修饰语用得准确、合适,较好,有进步;

师:同学们,事实上到了这一个层次,就我们目前而言,已经算做不错了,然而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是“精益求精”,文章不厌百回改,对吧?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一下第二遍改过的文字,看看我们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写作的规范(出示课件,例句再改)

例三:明月清朗,那一泓山泉滤净了夏日的浮躁,越发显得秀丽静美了,如西子湖边顾影自怜的浣纱女子,又像是琵琶弦上一曲低回婉转的诉说、呢喃缠绵的梦语。

师:如果说这一段文字是我们追求的境界,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它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教者出示课件,进行归纳)

1.视、听感官兼用,多角度描写; 2.想象浪漫,又合情合理; 3.修饰语准确,贴切。

师:好了,同学们,请记住,我们的文字或许一时还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慢慢磨练,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三条,因为,它们是进行景物描写的金钥匙,也是衡量文字美感的一把标尺,同时,它也是帮助你把无生命的文字变得有生命的灵丹妙药。好了,老师现在已经把它交到你的手里了,现在请你用它来审视自己刚才写作的文字,按照它的要求在原文上进行修改,让自己的文字重焕光彩。(学生自改,小组互改,保留修改痕迹,以备再展示。课件配合,营造意境)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二次修改后的文字,学生按照上述三点进行点评,强化三点要求的落实,并从中看出实际效果)

四、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写作实践,大家能不能说一说,在有关景物的片段性写作当中,我们学到了哪些有益的经验呢?(汇总学生发言,形成下面的总结性内容)

(1)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能够凸显季节特征和应和人物心理、情感)进行描写;(2)调动五官、调动联想、放开想象、使用修辞;(3)以修饰语进行合理点缀,让文章生动起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与文字进行了一番亲密接触,从中我们看到它的美好,它的诗意。那么就让我们记住它,记住景物描写,记住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练笔会新知。

同学们,下课!

2.想象作文训练课课堂实录 篇二

用绘画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 故事情节要想象完整, 记述要有层次。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这节课, 我们学写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符合两个要求:一要有想象的对象, 二要想象一个比较合理完整的故事。

师: (在黑板上, 两笔画出一个气球。) 同学们, 看我画的是什么?

生: (齐声) 气球!

师:我想请同学们上黑板来———画七只气球。

生: (争先恐后) 我来!我来!

师: (选定7位同学) 你们各自画气球, 不要画一样的!10秒钟画完。

(这7个学生挨挨挤挤在一起, 嘻嘻哈哈地各自画开了。气球画得有大有小, 有长有圆, 总之, 八只气球形态各异。座位上的学生好奇地看着, 似乎在想“作文课上为什么画气球啊”。

师: (指导观察) 我们一起来看这些气球———

(由于学生画的气球很有童话色彩, 随着教师的指点, 学生自然运用排比句自由发言:“有大点的, 有小点的, 有长点的, 有扁点的, 还有方点的……有的……还有的……”)

师:是啊, 气球样子很有趣。每只气球都能让我们产生联想, 哪位同学能指着黑板上的气球说说气球像什么?

生:八只气球的样子很有趣, 有的像大西瓜, 有的像红苹果 , 有的像大 写字母“D”, 有的像放大了的鸡蛋;还有的像一只老鼠, 正拖着尾巴逃跑呢……

师:其余同学按照自己的想象自由说一说……

(学生自由练说“气球的样子”。)

师: (在一个气球上添了几笔, “哭脸”赫然在目, 还在“哭脸”上添加两道泪珠。) 咦, 这个气球怎么了?

生:气球哭了, 流泪了……

师:是啊, 气球们都很伤心呢。只是每个人的表情不一样, 再请7位同学, 用15秒钟给气 球画上伤 心的表情。

(又有7个学生挨挨挤挤在黑板前, 这次, 他们不再嘻嘻哈哈, 而是沉思了小一会儿后, 开始作画。有的给气球画了一眼睁一眼闭, 眉心间有几道皱纹;有的给气球画了两只三角眼, 满脸泪水;有一个学生的画十分奇特:嘴巴成一大圆, 两眼眯成一条线, 左右两道泪水喷到眼睛上方———显然是从漫画书中看到过。座位上的学生看着好奇, 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师:大家看, 这些气球一个个哭得———

生:泪如雨下, 泪流满面。

师:可是细看, 表情却各有区别。来, 说说气球们伤心的表情吧。

生:这只气球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嘴巴张得大大的, 泪水都飞到天上去了……

生:那只气球的眼睛哭成了一对三角, 眼泪洒满了脸, 嘴巴都哭得只有上嘴唇没了下嘴唇……

生:这只气球的眼睛哭成了“V”字, 嘴巴哭得像一个括号……

(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说着气球的不同表情。)

师:气球们为什么这么伤心呢?请你们看看捆住这八只气球的绳索, 狠心的主人还狠狠地系了三个死结。总之, 这些气球想挣, 却挣不脱;想逃, 也逃不了。请想象它们此时 可能呆在 什么地方。

(学生的答案各异:“公园里”“学校门口”“菜市场”……)

师:刚才我们通过绘画, 想象了气球的所在地、气球的样子和表情, 还分析了它们的内心。 (板书:哪里?气球的样子、表情、内心) 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恰好形成了故事的地点、人物, 作文里也就有了想象的对象。我们得赶紧写下来!谁给文章起个生动的开头呢?

生1:“嗯———嗯……”“呜, 呜……”是谁在角落里哭?

师:以哭声开头, 很吸引读者。

生2:在一个商场里, 有八只气球被一条绳子捆绑在了一起: 它们使劲挣扎着, 却怎么也脱不了身……

师:好, 你具体想象了故事的环境。还有吗?

生:有八只气球, 它们有的大, 有的小, 有的长……

师:以描写气球样子开始写文, 也是很不错的开头。请同学们各自想好文章的开头, 然后具体描写气球的样子、表情、内心。注意:要分小节写, 至少要分三小节。

(学生开始伏案写作。他们不时抬头看一看黑板上的画面, 写作注意力很集中, 似乎没有障碍。教师巡视, 随时俯下身子在学生作文上批注画波浪线, 轻声细语着。大约10分钟后, 多数学生完成了这部分的写作任务。铃声响。下课。)

第二课时

师:下课的时候, 我选读了几个同学的文章。他们把八只气球描写得爱哭、能想, 还会挣扎, 让我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这节课围绕八只气球, 咱们继续往下想象, 编故事。 (边说边擦去黑板上八只气球的伤心表情) 这一天, 气球们不哭了, 因为那根捆绑着它们 自由的绳 子——— (擦去那根束缚着气球的带子)

生:被它们挣脱了。

师:对!八只气球可开心啦!它们立即决定, 飞出去, 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家猜得到吗?它们想去哪里?

生:我想, 它们会飞到上海, 到科技博览馆, 参观世界各国的科技成果。

师:你猜得有道理!但这仅仅是一只气球的想法。这八只气球心气都很高, 梦想都不一样。继续猜, 八只气球心中向往的目的地是哪里。世界之大, 它们会去哪里?请大胆猜!想清楚了, 就上黑板在某个气球上方写上地名或景点名称。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不时听到教室里这里冒出“去美国”、那里冒出“青岛”的喊声。一分钟后, 就有好多学生走到教室前面, 像一群蜜蜂叮在黑板前, 很快, 在每个气球上方出现了“青岛看大海”“美国看自由女神”“巴西看世界杯足球赛”“重庆看长江 ”“法国爬 埃菲尔铁 塔”……)

师: (小结) 看来, 八只气球挣脱了绳子, 摆脱了束缚, 怀着各自的梦想, 飞翔在追梦的途中, 请试着用“先总后分”的句式口述。

(学生盯着满黑板的气球和气球表面的文字, 自言自语地说着。)

生:八只气球终于解开了绳子的束缚。它们都想到世界各地去看看玩玩。有的说, 要去美国看看自由女神;有的说, 要飞到上海世博会, 参观那些现代 化的城市 建筑;还有的说, 要到巴西去看世界杯足球赛……

师:好!打住!你已经掌握“先总后分”的句式了。其他同学会了没有?

生: (齐声) 会了!

师:继续往下编故事。这八只气球呼地一下, 飞走了 (把黑板上的气球擦去) 它们飞呀飞, 飞过了——— (版画“起伏的山峦”, 学生看着教师画下的山脉简图, 自由地回应着“ 高山”“崇 山峻岭”。)

师:对!还飞过了哪里?谁来画? (一个学生立即上黑板画下了“波 涛起伏的 大海”, 学生们纷纷插嘴“大海!”“大海!”)

师:想画画的就上来!

(有三个学生跳出座位去画图, 三笔两笔地画着, 一个学生画的是高楼, 他解释是“天安门城楼”;一个学生画的是“东方明珠塔”;还有个学生涂了一大片, 说是“撒哈拉大沙漠”。)

师: (指着黑板上的简笔画, 引导学生练说) 哦———八只气球飞 过了……飞 过了……飞过了……飞过了……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高山”“大海”“小溪”“电视塔”“高楼”……) 一路上, 它们看到了哪些美丽景象?请每个同学都回答, 并且要用“的”这样的句式。比如:茂密的树林, 展翅的小鸟。先想一想, 然后依次回答, 内容要各不相同。

(学生们大 约静思20秒, 然后依次发言:有“茂盛的树木”“清澈的河水”“壮观的瀑布”“明媚的阳光”“飘浮的云朵”, 还有“挂满了果实的大树”“五彩缤纷的花园”“绿油油的农田”……答案不一。)

师:想象得真好!大家想一想, 这八只气球心情真愉快呀!它们会怎样笑呢?请你们表演表演它们的笑容。

(生很放松随意地表演, 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有的咧开嘴笑, 有的哈哈大笑, 有的笑得傻傻的……)

师:我们想象了八只气球快乐飞翔的情景。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呢?

生:八只气球飞呀飞, 一路上, 他们看到了高耸的大山, 山上草木茂盛, 气球高兴地赞叹道:“真美呀!”气球又看见了小溪, 小溪的水清澈见底, 有几条小鱼在高兴地吹着泡泡, 一个比一个大。

太阳底下真热啊, 气球赶紧躲到了大树阴里歇息。听着树上的小 鸟欢快地 歌唱, 歌声清脆响亮。

气球们飞呀飞, 飞到目的地时, 天已经黑了。

师:为什么你能说这么好呢?能告诉大家其中的秘密吗?

生:我一直想着“气球飞到哪里, 看到了什么”, 好像气球在眼前一样, 就这样说通顺了。

师:多么宝贵的经验!其他同学也要用上这个方法。一边想一边说。 (板书:一边想一边说)

师:好, 咱们继续往下编故事。 (把黑板上的画全部擦去, 随后换上了神秘惋惜的口吻。) 就这样过了好几天。

一天早上, 一个小男孩出门时, 看到天空落下地几片东西, 是什么呢?他捡起来一看, 啊!是——— (学生惊呼:气球爆了!) 谁来画气球碎片? (有一个学生画下几片不规则的气球碎片图形。) 小男孩十分好奇, 他捡起一片碎片, 仔细一看, 呀———那碎片上有表情呢, 而且在笑!咱们仔细倾听倾听这些气球碎片在轻声说什么。

(教师把耳朵贴在黑板上几秒钟, 似乎真的能听到气球说话。)

生1:气球在说:“我一路看到了美景, 自由地飞到了目的地, 虽然我成了碎片, 但我的心已经很满足了。”

生2:气球在说:“回想这一路看到的美丽景色, 我好幸福啊。”

师:我相信, 所有同学都能想象出气 球碎片们 的心声。亲爱的同学们, 它在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呢?

(教室里很安静, 稍顷, 有个学生发言:为了争取自由, 哪怕粉身碎骨, 也心甘情愿。教室里顿时掌声四起。)

师:有道理!我想, 每个同学都能从气球短暂的一生中获得体会。现在讨论, 我们即将要写作的内容是什么?

(写作内容提示:1. 八只气球获得了自由后分别想去哪里?2.飞往目的地的路上, 有哪些美好的见闻?3.虽然气球都破碎了, 为什么还在微笑?)

(学生迅速进入写作, 有时会看看黑板提示, 然后咂咂嘴又迅速写起来。教师巡视其中, 不断表扬“这一组排比句很有气势”“把气球的梦想写得很明白”“一路见闻有声有色”等等。间接提示着写作要求。)

(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 大部分学生完成了三部分内容。此时出示作业提示:1.把文章写完整, 多朗读细修改;2. 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师:下课!

【教学反思】

教学想象作文, 我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想象作文的意义

写想象作文, 需要观察被想象的对象, 并以其为主线串联出一个完整故事。

本课教学, 我选择八只气球作为 观察和想 象的对象, 通过“绘画”, 使学生想象出“为自由而献身”的一串故事。

儿童的想象能力惊人, 但也有自以为是想入非非的缺点。尤其是现代媒体的高度发展, 多数学生从影视作品中获得了想象力, 误以为想象就是随心所欲。因此, 有个别学生写想象作文, 看起来写得洋洋洒洒, 而实际却脱离生活, 缺乏观察, 沉溺于自我梦幻当中。

想象作文, 看起来在写虚拟的内容, 然而却有生活依据。想象, 是有理由的虚拟, 而不是虚假的无根据的乱想。

想象作文《八只气球》, 是我根据 一幅漫画 设计的作文内容。全课要求学生画出四个画面。八只气球被束缚自由的画面;八只气球摆脱束缚后的想法;气球们一路自由飞翔的见闻;气球纷纷破碎, 结局悲壮却甜美。

教学中, 学生所绘制的气球故事, 是他们能够体验到的具有亲切感的事物。想象起来不难, 虚拟故事有趣味。

教学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方式。

二、想象或记叙作文的共性

想象作文和记叙文, 都需要通过观察体验, 在获得真实感受后才能写出真实的内容。比如说, 出自不同学生之手画出的“八只气球”有大有小, 有圆有方, 有长有扁, “八只气球”的形状就想象出来了。

体会八只气球的内心是教学难点。我先给一只气球画出了眼睛、眉毛、唇线都向下撇的怪样, 还添加了两行眼泪。学生一看就笑了, 说“气球哭了”。接着, 我要求学生也来给其他气球画痛苦表情, 规定要画出不同的痛苦表情, 这回, 他们不再嘻嘻哈哈, 而是沉思着作画。有的给气球画了一眼睁一眼闭, 眉心间有几道皱纹;有的给气球画了两只三角眼, 满脸泪水;有一个学生作的画面十分奇特:嘴巴成一大圆, 两眼眯成一条线, 左右两道泪水喷到眼睛上方———显然是从漫画书中看到过。为什么如此痛苦?当时有学生马上说:“我看到过游乐场里, 有八只气球被绳子拴在一起!一个小贩紧紧攥着它们。”这说明, 想象离不开观察, 故事的情节与生 活是密切 结合着的。

本课教学以绘画融合观察, 观察再融合想象, 其观察和思维的特性, 和记叙文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获取作文素材。

三、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依据想象作文的特点, 我尽量地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 课堂上先后出现三次。

第一次, 我在黑板上画下一只气球, 其余七只气球让学生画出不一样的形状, 于是学生就展开想象, 画出了形态各异的气球。

第二次, 我先给一只气球画上痛苦的表情, 然后要求学生给其余七只气球画上不同的伤心落泪的表情, 学生自然地依据不同的思考画出不同的表情来。

第三次, 八只气球挣脱束缚准备去旅游。我先想象其中一只气球想“到上海看东方明珠”, 随后便规定, 其余气球必 须另找旅 游目的地。这就又把一个思维的空间让给学生。如果学生的想象有不严密、不科学的毛病, 可以及时指正。

当然,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功夫还应落实在细节指导上。比如, 学生回答“第二只气球想飞往美国……”的时候, 教师追问:“去美国?想看什么?”把学生想象模糊的那个部分“追问”清楚。当学生想象的思维到达确切的点位上时, 想象才更具有合理性, 文章内容也就具有可信度。

3.创新作文构思训练课堂实录 篇三

1.本节课用游戏形式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素材整合能力和构思能力;

2. 通过游戏师生交流、讨论,营造民主和谐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

3. 引导学生搜集素材,掌握作文构思的方法,并能够运用。

二、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展示信息,播放背景音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交流

三、 教学过程

(一) 趣味游戏,激发思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做个游戏,游戏名称叫做“闯三关”。下面请同学们进入游戏的第一关——巧问妙答。请看大屏幕:

游戏一:巧问妙答

A. 袋子里装有红豆和绿豆,赵大爷将袋子里的豆子倒在地上,红豆和绿豆就一下子自然地分开了。这是为什么?

B. 5岁的小明从未见过他的爸爸,他的爸爸是边防部队的军官。一天,小明跟随妈妈去汽车站接爸爸,汽车一到,车上走下来三个军官模样的人,小明一眼就认出了谁是爸爸。这是为什么?

师:请大家先讨论A题。

生1:因为红豆和绿豆分别被粘成了红豆饼和绿豆饼,所以两块饼一下子就自然地分开了。(有些同学发出笑声)

生2:因为袋子里的红豆和绿豆分别只有一颗,所以倒出来时一下子就分开了。(学生鼓掌)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有道理,从其他同学的表情、动作和神态中,我知道了谁的答案更好。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来自于我们在思考时要善于突破固定的思维定式:不要老是想着袋子里的豆子一定很多,其实袋子里的豆子也可能只有两颗。

下面请同学们突破思维定式,思考一下第二题可能会出现哪些原因。

生3:小明看过他爸爸的相片,所以认识。(有学生摇头)。

生4:他爸爸下车时走在最前面,因为他爸爸的官最大。(学生哄堂大笑)

生5:车上走下来的三个军官中,有两个是女的,那位男士自然是小明他爸喽!(不少学生点头)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6:他的爸爸负伤了,坐在轮椅里,这是他妈妈告诉他的。

生7:他爸爸的个子最高或最矮,而小明知道他爸爸的身高,所以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师:刚才同学们的答案丰富多彩,说明你们很善于思考,而且找准了一个思维的目标:他的爸爸一定有与其他军官有不相同的地方。那么,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哪位同学的答案相比较而言是最好的呢?

生8:生5的回答最好。(学生齐说)

师:是的,生5突破了固定的思维定式:军官不一定就是男的,很有可能另外两位是女的,所以小明一眼就认出了爸爸。由此可见,突破思维定式,可以让我们的思考进入一个崭新的自由的天地。因而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定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式,突破习惯性思维,逐步培养发散性思维,这样我们的写作才会有新的创意。

(二) 打破常规,积累素材

师:下面,我们进入游戏的第二关——“浮想联翩”。请看大屏幕:

游戏二:浮想联翩

流泪是一种常见的现象。10分钟之内,请你猜想并说说“为何流泪”或“为何有泪痕”的原因。

(播放多媒体背景音乐,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各自写下答案,老师开始提问)

生1:我想有以下原因:a. 他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着急地哭了;b. 他考试成绩不好,被父母打了或骂了,心里很伤心;c. 最疼爱自己的奶奶去世了,他感到很悲痛;d. 他的要好的同桌误认为他偷东西;e. 父母出门了,他独自一个人在家里过夜,心里很害怕。(不少同学表示赞同)

生2:a. 她心爱的宠物狗被邻居家的狗咬伤了;b. 爸爸和妈妈离了婚,他感到十分孤单;c. 他看了一部令他非常伤心的电影;d. 他看了一本令人动情的感人至深的小说。

生3:a. 他看到中国篮球队以54∶10赢了韩国队,非常兴奋和激动;b. 他的一篇文章在《作文报》上发表了;c. 丢失了一个多星期的宠物狗终于找到了;d. 他中了500万元的特等奖彩票。(学生鼓掌)

师: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来看,你们的思路显得很开阔。实际上,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就是悲伤之泪和喜悦之泪。但是,似乎我们的思维还是拘泥于一种定式。请看大屏幕:

素材一:悲伤之泪

夫妻离别;挚友辞行;亲人遭遇车祸而丧生;孤儿在除夕之夜特别寂寞;死囚在牢狱中悔恨;被父母无端打骂;名落孙山、榜上无名;看了一部十分伤感的悲剧……

素材二:喜悦之泪

复读三年的他(她)终于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运动健儿拼搏多年获得了奥运会金牌;中国足球队站到了世界杯的领奖台上;摸到了50万元的特等奖彩票;失散多年的亲人又相逢;农民终于盼到了久旱后的甘霖;第100次投稿终于发表;第101次求婚终于被接受……

师:“素材一”和“素材二”只是限定在心理、情感这个方面,同学们能否再突破这一定式,想一想:他(她)流泪是否还有非心理情感的因素,比如生理方面的等等?

生4:有。例如他得了红眼病,刚点了眼药水,眼睛被药水刺激得很疼痛。

生5:还有:眼药水留在眼角,也像是泪水;早晨来学校时身上沾了雾水或淋了雨,水珠挂在眼角也像泪水。

生6:他吃了辣椒会流泪;他嗅了洋葱会流泪;他的眼睛里吹进了沙子会流泪……

师:回答得都很好。把同学们的答案归纳一下,就可以得到我们的“素材三”了!

(大屏幕显示:)

素材三:非心理情感之泪

才吃了麻辣火锅;嗅了洋葱;汗水流进眼角或雾水润湿了睫毛被误认为泪水;眼睛里掺进了沙子或被风吹了;才点了眼药水;患了眼病很疼痛;受到强光的刺激;伤口发炎疼痛;被鱼刺卡住了喉咙;鼻咽部呛了水……

师:其实,同学们所联想到的还是局限于一个定式圈里,也就是说认为他(她)仅仅是人,除了人类可以流泪外,那么非人类是不是也可以流泪呢?

生7:树叶上沾着露珠和小草上残留着雨水也好像它们在流泪;用刀刻划树皮时,会流出很多树汁,也像是流泪。

生8:天空下起了雨,是天空在流泪;蒸饭时锅盖上凝结了水珠,是锅盖在流泪;小猴挨了打,会呜呜地流泪;还有鳄鱼也会流泪。

师:看来呀,同学们也是非常善于突破定式圈的。好吧,让我们来看“素材四”。

素材四:非人类之泪

树叶上挂满了露珠;屋檐下的冰凌融化;下酸雨是地球环境遭到破坏,大自然在流泪;树皮被刻划后流出汁液……

师:只要我们敢于突破思维定式,从而打破一个又一个定式圈,我们就可以像登高望远一样,看到一幅又一幅更加美好的风景。

(三) 交叉整合,构思指津

师:下面让我们进入“游戏三”,共同闯闯第三关“奇思妙想”。(大屏幕显示)

游戏三:奇思妙想

请同学们从下面的四个素材中任选两个,借助联想、想象、推测、猜想等思维方法,将它们整合起来,并提炼出一个主题来进行构思。

素材A:亲人遭遇车祸而丧生;

素材B:农民终于盼到了久旱后的甘霖;

素材C:失散多年的亲人又重逢;

素材D:小蚂蚁的巢穴被雨水冲了。

(播放多媒体背景音乐,同学们互相讨论、思考,交流各自的构思)

生1:我选的是素材A和素材C。构思的是一对孪生兄弟,小时候在一起玩耍,非常要好,弟弟不小心走丢了。若干年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弟弟被送回家,得以与家人重逢,他的父亲非常兴奋,亲自驾车上街买菜,想好好地庆祝一番。可是由于太激动,驾车时将油门当成了刹车,突发车祸,父亲丧生了。我的创意是:人有旦夕祸福,小心乐极生悲;对待世事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

4.《钱塘湖春行》课堂实录及训练题 篇四

《钱塘湖春行》课堂实录

当我再次接触熟悉的《钱塘湖春行》时,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为教学理念,以“在课堂上搭建支架”为教学方法,以在关键时刻向学生“抛锚”为教学手段,以“扬起学生想象的帆”为教学目标,来设计这课堂。

从“听《钱塘湖春行》、说《西江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

其实,这个“听”字,不仅仅是听觉方面的活动,而且是心灵感官的互动。这个“听”是回忆的过程,是叙述的过程,是想像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想诗”的过程。

“说”画面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内容、体会其中的情趣的过程。师生共同探研,教师引导,理清词的内容。再从多角度去说画面,表现了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在这堂课上,我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心中迸发出一个个火花,引人入胜,耐人深思。现摘录其教学片断如下:

师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现在,请同学们读《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写什么时候的景色?

(学生大声朗读诗。)

生春天,而且是初春。

师我们能否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

生“水面初平”,初春的雨水还不大。

生“几处早莺”,并不是处处,初春的鸟儿还不多。

生老师,还有“争暖树”,春寒未退,所以莺争着栖集在朝阳的树枝上。

师不要给老师说,直接给大家说就行。(师不让提“老师”,让“给大家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更乐意发言)

生“谁家新燕”,并不是家家,而是零星几家,说明春天刚开始,从南方飞回的燕子为数不多。

生“啄春泥”,燕子才回来筑巢。

生“浅草才能”,小草刚刚出土。

生“没马蹄”,草还没有长高。

生“乱花渐欲”,“乱”,“渐”,说明花儿有开放的,也有含苞待放的,或是地上的小野花,“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初春的花星星点点,也不是很多。

师说地真好,画面已经立体化了。下面,我们听录音读,闭着眼,用心灵去聆听西湖迷人春景的花香鸟语。

(学生听录音,并且模仿朗读。)

师我们听出春天的什么景色?你体会到春天的什么意境?想好了你就说。(在这里故意加了“意境”一词,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回味的余地。如果不加“意境”味就大不一样了。并且师让学生“想好了你就说”,积极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制造一个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

生我听见了和尚撞钟的声音,那么庄严、肃穆,那么辽远、空旷,使我心旷神怡。我在西湖边上耳听着这天籁之音,眼看着美丽的西湖胜景,真是人生一大乐事。(笑)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迎春的人儿在西湖边轻歌曼舞,或细语呢喃,或那勤劳的妇女用那清澈的西湖水洗衣浣纱,木杵捣衣声,击水声清脆的、悠扬的此起彼落;而孩子们则在嫩嫩地,绿绿的草地上欢快的叫跑着,估计他们欢呼天上的风筝,或者是在地上打着滚儿。

生我听出了春天鸟叫声,那轻盈、活泼的黑头莺唱出美妙的歌声,“自在娇莺恰恰啼”。(此时,已看出学生已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里)

生我听出风声,是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清风。

生我能听出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

生我听出了马蹄轻快的脚步声,叭嗒,叭嗒……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

生我听见了白居易正在那吟《钱塘湖春行》,清风传送着那优美的诗句,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学生争先恐后,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气势。学生妙语连珠,老师一副惋惜地表情)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想像,又有意境,同学们的诗歌感悟能力非常强啊!老师还想听听大家精彩发言,但因时间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不知谁能用耳朵听出色彩来?(学生笑)我们从诗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

5.想象作文训练 篇五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作文训练,希望同学们大胆想象,杜绝借鉴与抄袭。

题目一:

以下列文字作文的开头,续写一个600字左右的童话。

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顺着花枝儿往上爬,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一个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

题目二

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像,写一段600字左右的文字。

6.想象、看图作文技巧训练 篇六

想象作文:就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随心所欲地放开胆量去想象(天上海底、过去未来皆可),然后再把想象的人或事描述出来,借助人或事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愿望、一种情感或一种感悟。想象作文写作技巧

1、拟物化的手法

2、冲破表象

3、移花接木

4、添枝加叶

5、合理推理

6、打通时空(天上海底、过去未来)

7、读词想象

8、听声音想象

9、观物想象

10、看图想象(一副或整体图画)

11、写作方式:梦幻式、游记式、描述式

12、创编童话或寓言

例:△ ○∕﹏

上面有几种几何图形,你可以把它们自由组合,并发挥你的想象,编一个故事或是想象一个场景,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价值

那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

女孩每天都躺在病房里,无聊的望着自己的心电图(波浪线),她想道:自己的日子还会有多少呢?等到我死的时候„„想着想着,自己的心情,也就闷闷不乐起来。

她也很不甘心就这样轻如牛毛死去,她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就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她做了伟大的决定:在她死后,她要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些失明的人们,让他们代替自己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终于笑了,当太阳(O)渐渐爬上房顶(△)的时候,女孩的家人推开病房的门,喊她的名字时,却没有人回答。而她的心电图(——)已经停止了。

她的脸颊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我想,她是因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小小的价值而不带忧伤的“走”的吧„„

美味坊开张了

图形王国的夏天,热得很哪!一伙好朋友——三角形、圆形、波浪线和斜线,又聚在了一起。

他们在呱嗒什么呢?

三角形说:“唉,这么热的天,咋熬啊!”

圆形说:“急什么呢?去买点儿冰淇淋,不就完事了。” “你傻了呀?你买得么?那冰淇淋可是人类制造的,稀罕的进口货,老贵着呢!咱掏掏口袋,估计连个冰渣渣都买不来。”斜线歪着脑袋提醒道。

圆形无奈了,一边揉肚子,一边叹长气,“咳,那就只好忍着了。” 这时,蜷在地上的波浪线说话了。“忘了没?咱老国王今儿才讲过人类‘望梅止渴’的故事,不如咱自己拼搭一个冰淇淋,也好解解心焦 散散热。”

大伙儿豁然开朗,开始跃跃欲试。

三角形首先灵醒,呼啦翻个个儿,倒立在那儿,大声嚷嚷:“怎么样,我当个蛋筒像不像?”波浪线也不犹豫,噌地蹦到三角形的上面,撅起屁股躬起腰,嬉皮笑脸地说:“嘿嘿,我就是美味可口的冰淇淋了。”圆形和斜线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马上想出个好点子,组合成一个大樱桃,插进了波浪线的胳肢窝。

哇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标准的冰淇淋拼搭成功。哈哈,斜线使劲地吮呀吮,爽哦;圆形惬意地吸呀吸,美哟;波浪线舒服地扭呀扭,得哟!三角形可累得受不了,摇摇晃,摇摇晃。“哎呀,我顶不住了!”话音刚落,嗑啪,摔了个地溜平,那三个伙伴也纷纷仰面朝天。

“咳,看来望梅止渴还是不行哟。”三角形支棱着尖脑袋,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

“那你说该咋办?”圆形、斜线、波浪线异口同声问。

“咱还是玩真的吧。”三角形拿定主意说:“咱联名给老国王打个报告,请他批点贷款,到人类那里进点设备,也开个冰淇淋美味坊。” 圆形乐开了怀,“这叫一个好,天天吃个饱。”

斜线笑弯了腰,“咱搞批发,薄利多销。”

波浪线兴奋得一蹦三丈高,“嘿嘿,还能出口到人类那里赚钞票。” 还别说,图形王国的老国王很开明,朱笔一挥:批准!也就隔了一星期,冰淇淋美味坊隆重开张,顾客排了老长的队。知道谁排在第一位? 就是老国王,他也要尝尝美味降降温。未来的学校

2120年3月28日,好动脑筋的李明已经6岁了,马上就要到新世纪小学做一名小学生,今天,他决定先去新世纪小学看一看。李明坐上他的飞行器出发了,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面自动升降的五星红旗。他让飞行器降落到学校的大门前,走进校门,他被眼前那美丽景色陶醉了。教学楼房造型奇特,屋顶是白的,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墙壁像调色板一样会变色,一会儿像翡翠一样碧绿,一会儿像蓝天一样蔚蓝。一棵棵长青树,环绕整个校园,几个自动护花机器人,在五颜六色的花台边护理花草••李明正欣赏着校园的美景,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他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张校长。李明说明来意后,张校长热情接待了他,说:“走,我带你参观参观教学楼。”“好吧,我们走。”李明边说边和张校长一起来到教学楼前。李明问:“为什么屋顶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张校长说:“教室是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做成的,墙上有许多极小的孔,它们有三个作用;一是通风换气,二是调节室内温度,使教室内冬暖夏凉,三是能把蚊蝇细菌有效杀死,使室内清洁卫生。李明透过透明的玻璃门,看见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都有一只机器手,便问:“这些机器手是干什么的?”张校长说:“这些机器手是用来批改作业的,老师只用把作业放在机器手下面,机器手自动扫描判断对错后,批改好作业。”“呀!太棒了!”李明赞叹道。来到教室里,张校长指着五彩的墙壁告诉李明这些材料是比钢还硬的塑料,房子还可以折叠变形,拆建容易,还能根据天气和季节变换颜色。这黑板更加神奇,哪个同学不好好听课或考试作弊,黑板将自动显示这个同学的形象。接着,张校长又带李明参观了自动整理实验室、电视图书资料馆等等。天色已晚,李明告别了校长,恋恋不舍地坐上飞行器,离开学校。他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钻研科学,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科技更加发达。

看图作文写作技巧

看图作文的要求包括看图和作文两个方面。看图,就是观察。观察要有个顺序,要准确、细致、抓住重点,还要合理想象,以便准确地理解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作文就是表达,它要求将观察所得,围绕图的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具体地写出来。

1、首先要学会审题,搞清楚题目的性质。是记事的,还是写人的。是写景的,还是状物的。因为只有弄清文题的性质,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

2、看图(整体看与单幅看及对比看),弄懂题意

3、深入思考,分析画意(写作主题)

4、图画是赞扬还是讽刺?

以事赞人,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7.《美丽的声音》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篇七

现在我们首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请先听老师说:1.我喜欢听滴水穿石的声音。2.我喜欢听“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声音。3.我喜欢听“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起飞!”的声音。请仿句。

生1:我喜欢听破茧成蝶的声音。

生2:我喜欢听“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声音。

生3:我喜欢听妈妈深情呼唤的声音。

生4:我喜欢听温家宝总理站在汶川地震废墟前书写“多难兴邦”的声音。

生5:我喜欢听奥运赛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的声音。

生6:我喜欢听花苞轻轻绽放变成花朵的声音。

……

师:同学们思维触角涉及到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正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我们在作文中只是对声音进行描摹, 可以吗?

生:我认为不可以。因为只描摹声音, 文章的立意不深刻。

师:所以我们应该透过各种声音现象, 去发现它们美丽的实质。请听例句:我喜欢听妈妈呼唤女儿的声音, 她的美丽在于包含了妈妈对女儿一片温暖慈爱之心。

生:这个例句前半部分选定一种声音, 后半部分点明声音的实质。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思考, 然后填出句子的后半部分。1.我喜欢听水滴石穿的声音, 它的美丽在于——

生:让我们知道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师:我喜欢听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声音, 它的美丽在于——

生:告诉我们要精忠报国

生:不准确, 应该是告诉我们要有远大志向。

师:我喜欢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声音, 它的美丽在于——

生:开国大典上这个振聋发聩的声音, 使中国人民群情振奋,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仿照刚才例句的结构形式, 自己写两个完整的句子, 两分钟后交流。

(学生写作)

师:时间到。现在请在你所写的两句中, 挑出你认为最好的一句来展示。

生1:我喜欢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声音, 它的美丽在于表达了作者心系天下的旷达情怀。

生2:我喜欢听奥运赛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的声音, 它的美丽在于凝聚了运动员万千训练苦, 点燃了中国人满腔爱国情。

生3:我喜欢听林黛玉吟诵“葬花吟”的声音, 它的美丽在于曹雪芹笔下这位锦心绣口、博学多才的少女吟出了惜春之情, 吟出了身世的慨叹, 吟出了对封建制度的控诉。

……

师:怎样才能把声音的美丽多姿表现出来呢?请看名作片段之一: (多媒体展示)

《明湖居听书》片断作者:刘鹗

王小玉便启朱唇, 发皓齿, 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 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 像熨斗熨过, 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 像吃了人参果, 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 渐渐的越唱越高, 忽然拔了一个尖儿,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 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 又高一层, 接连有三四叠, 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 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 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 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 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 陡然一落, 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 周匝数遍。从此以后, 愈唱愈低, 愈低愈细, 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 不敢少动。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运用了侧面描写, 写出了王小玉说书的精彩场面。

师:还有一种修辞叫通感。就是把人一种感官上的感觉转移到另外一种感官上来进行描写。例如:“铁砧声尖尖似针”, 将听觉转化成了视觉, 就是运用了通感的修辞。

生:刚才文中的句子声音“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也是通感。

师:很好。下面请看片断二: (多媒体展示)

《听潮》片断作者:鲁彦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 喘着气, 转侧着, 打着呵欠, 伸着懒腰, 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 它狠狠的用脚踢着, 用手推着, 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 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 发出抵抗的嗥叫, 击碎了海的鳞甲, 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 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 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 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 金锣声, 呐喊声, 叫号声, 啼哭声, 马蹄声, 车轮声, 机翼声, 掺杂在一起, 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 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 响雷般地怒吼着, 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彦, 这里会塌了!”妻战栗起来叫着说, “我怕!”

“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生: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把潮水的声音写活了。

生:这段文字没有运用通感, 而是用听觉来写听觉。

师:如果说通感是以形写声, 这个片段则是以声写声。虚实结合, 同样把声音写得非常美妙。现在同学们听一听石老师写的作文片断。刚才我给大家说例句的时候, 选择的是妈妈呼唤女儿的声音, 现在我把这句话扩展成一段话, 注意我用什么手法, 看看石老师写得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教师朗读)

我喜欢听妈妈呼唤女儿的声音:“小敏, 回家了——”那么绵长, 那么深情。就像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轻轻的, 像落花飘在水上, 一下子就钻进了女儿的心扉。那美丽的声音, 包含着妈妈那一片温暖的慈爱之心。你听, 那美丽的声音, 是归来后, 妈妈为我端上桌来的饭菜浓郁的升腾着的香气吗?那美丽的声音, 是临行前, 妈妈为我披上的那件厚厚的外衣吗?是的, 那美丽的声音, 是妈妈对女儿反复的叮咛, 是妈妈对女儿永远的牵挂, 更是天下母亲写给儿女的一首越读越长的情诗。

(学生掌声)

生1:老师写得很精彩, 运用了联想想象把声音立体化了, 内容更丰富了。

生2:老师的角度选得很好, 用声音来写母爱的伟大, 立意很深刻。

生3:我觉得老师写得特别有感情, 听了之后让人很感动。

生4:老师也运用了比喻、通感等修辞, 语言生动形象。如果在落花那句的前面再加上“像微风拂过水面”, 读起来可能会更顺畅一些。

生5:老师在结尾升华了主题。

师:谢谢同学们对我的评价。通过分析以上几个片断, 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写作美丽的声音应该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

1.选准角度巧构思, 使立意新颖深刻。

2.运用修辞细描摹, 使声音生动形象。

3.想象联想展双翼, 使内容丰富具体。

师:请写出三个声音片断, 构成文章主体, 再加上漂亮的开头结尾, 连缀成整篇文章。开始!……

教学设想:《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会和独特感受,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此,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铺设一条写作之路, 使学生有话可写。通过“赏—思—练—导—写”的教学环节设计和有效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形成独特的感受。使写作教学处于撞击心灵、思维活跃的状态, 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尽情释放出来, 从而使学生写作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8.浅谈想象作文训练 篇八

一、凭借词语,展开想象,进行片断写作

汉语中有许多词语(例如:热、冷、高、瘦、骄傲、失败、春、秋等),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使这些抽象词语形象化。比如:要求学生围绕“热”字写一个片断,文中不能出现“热”字,但读者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热。这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列的词语,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小练笔。比如有这样一道试题:题目是“一场比赛”。要求:1.从下列词语中选取五个词语写一段话,写出比赛的场面。2.字数100-150个。可供选择的词语有:健儿、交锋、绝招、喝彩、热烈、激烈、生龙活虎、精神抖擞、摩拳擦掌、斗志昂扬、高手如云等。这种小练笔同样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

二、阅读之后,合理想象,续写作文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无穷,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可以及时顺着作者的思路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续写作文。如《穷人》(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全文教学完后,可即时提出: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他们是怎么生活的?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感人的事?西蒙的孩子长大后干什么职业?他们是怎样回报桑娜夫妇的?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先口头叙述,再进行续写。由于这种续写是阅读之后及时进行的想象练笔,练笔内容适时迁移,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写,乐于写。

三、利用插图,启发想象,进行练笔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配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情趣俱佳的精美插图,是进行想象作文的极好媒体。如教完《赠汪伦》这首古诗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启发想象:插图上的环境是怎样的?李白、汪伦的外貌、衣着怎样?从他们双手抱拳拱手作揖的动作想象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还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围绕提示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以《送别》为题,让学生写一篇好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情景的短文。

四、指导画想象画,写想象作文

所谓想象画,就是学生想象什么就画什么。如有学生画自己驾驶宇宙飞船在繁星闪烁的太空遨游,有的学生画自己和喜羊羊做游戏……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所画的想象画写成作文,要求学生要和写实的作文一样,要有头有尾、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小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把这些神话般的情景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使文章既带幻想色彩,又具有真实感。

上一篇:001交通事故案件办案总结下一篇:电力企业宣传片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