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强汇报材料

2024-11-12

创强汇报材料(精选8篇)

1.创强汇报材料 篇一

江口中学“教育创强”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宁陕县教育系统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日程表》(宁教体发„2011‟143号)为工作基本主线。我校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整体规划,奋发图强,狠抓落实,在普及程度、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的执行情况及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现将我校“教育创强”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江口中学2012年有在册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达本科学历的51人,大专学历的8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11-12学在校学生数513人,12个教学班,学生的入学率为100%。

22学校总面积10000 m,体育场地3200 m,部室面积为2770 m,校内功能部室一应俱全,能够满足各门学科的基本需求。

二、“教育创强”指标落实情况

根据陕西省教育强县评估标准,我们进行了自查,情况如下: 1.普及程度

(1)入学率、毕业率和辍学率:

2011---2012学年,新入学136人,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513人,毕业188人,毕业率为100%,辍学率为0%。

(2)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

2011---2012学年246人,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3)17周岁人口中初等、中等教育完成率:

2011—2012学年378人,初等中等教育完成率为100%。2.校园、校舍

校园总面积15亩(不包括后山种植园地),2012年生均校园占地面积19.49平方米;建筑面积6926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3.5平方米;校园绿地面积15074.2平方米,生均绿地面积29.38平方米。

3.教学仪器设备 学校理化生地教学仪器Ⅰ类达标。体育、音乐、美术、卫生器材均按照规定的必备要求配备,目前有实验室4间。

4.图书设备

建有图书室一个,面积60平米,现有图书26352册。生均图书51.36册,另有电子图书100000部(篇)。

5.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微机室一个,面积60㎡,电脑50台;理化生劳技实验室各一个,总面积240㎡,音乐室、美术室、地理室各一个,2面积240m,各个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网络系统运行良好;

2远程教育室一个,面积25m。

6.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情况

全校教师均参加过校级以上计算机培训,80%以上教师具有自制计算机课件能力。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具有信息化管理、网上浏览查询信息的能力。

7.师资水平

2011年初,全校专职任课教师59人,大专学历8人,本科51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中高级职称16人,占27%;初级职称24人,占41%。

8.教育质量

我校由于加强了课改工作力度和教学质量管理,2011年,被评为教学质量优胜单位。

三、所作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主要成绩

近年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先,质量立校”的原则,强化学校管理,突出素质教育、教研教改这一中心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质量。

1.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加强学校整体的德育教育,我们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足课时,抓好思想教育,各学科在知识教学中都能渗透德育;同时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师生和谐”演讲比赛、控烟手抄报比赛、“服从铃声,惜时守时”整顿活动、元旦越野赛、爱国卫生运动、清明节扫墓活动、党团员义务劳动、课外实践活动、科技大赛展评、三月份学雷锋活动、秋季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初一新生入学体验周、广播体操比赛等系列活动,还利用重大节日和升国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积极向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并每学年组织一次防地震撤离演练活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根据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2.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贯彻“两全”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一德三严”一德就是把师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三严就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进行教学量化考核,严格进行质量检测和评比。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①为了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活动。开展了课堂教学达标、评课、说课、示范观摩课、公开课等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②努力抓好课题实践活动。我校以“高效课堂”模式实验为基本课题,从2009年始实验到今年五月份共召开了十次推进会,目前已进入第三阶段,两个实验班级和七年级全级正全面开展实验,其它班级在教学理念上也有所渗透,通过评教赛教活动开展表明,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③开足开齐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施教,校长坚持深入一线听课,主管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教务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5节,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

④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法,开展个人反思、案例交流、结对帮扶、同伴互助等活动,促进了课改的实施。

⑤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更好培养特长学生,我校综合实践组、体艺组的各门学科都成立了兴趣小组,对少数学生集中专项培养。目前已取得显著 成绩:三

(一)班万七一同学的综合实践课作品代表安康市参加省级评选、全县体育运动会我校荣获第二、文化节文艺展演获得社区好评等。

(3)大力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和应用。学校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专人负责。一线教师充分利用远教设备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工作。备课方面,我们根据实际需求建立了三个电子备课室,要求教师集体备课,教务处每四周检查一次;课堂教学方面,要求实验班级课任教师对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等不同课型用心研究,坚持每节课堂都采用“高效模式”,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写好课后反思。同时对非实验班提出有效课堂、电化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学习等理念,目前已有明显效果;自习辅导要求教师按时到岗,以引导学生预习为主,做到普遍问题集体辅导,个别问题特殊辅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大讲特讲的坏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努力搞好学校后勤工作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抓好“三化建设”绿化、美化、硬化校园。学校办学理念、校训、发展目标既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能做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2)加强行风建设。①坚持义务教育全免制度,不乱收任何费用;②.积极推行校务、政务公开制度;③对学校分管主任实行目标管理,进行奖惩;④管好用好学校经费。

(3)努力抓好营养计划工作和“蛋奶工程”的实施。每周按照荤素搭配的原则,排出菜单,按时供应,饭菜做到了干净、卫生、可口、实惠。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健全了各项制度,狠抓落实,使学生吃到了热鸡蛋、热牛奶。坚决杜绝采购“三无”食品,积极听取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校从进入“教育创强”准备阶段起,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鉴于我校办学条件及师生思想观念所限,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和时代要求仍有偏差。主要问题有:①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不理想,还达不到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②教师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从教道德、工作效益距离“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还有距离,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还有所不足;③个别部室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力争通过规划调整,使师生的教与学在硬件和软件上得到保障;④操场、跑道无法达到标准,虽经我们多方努力,在县委办和江口镇政府的关怀下,两个崭新的篮球场已建好投入使用,但操场面积、跑道规格都不能符合要求;⑤综合实践课、劳技课是我校目前的一大亮点,但没有形成人力上的规模,主要原因是没有符合要求的专业教师,虽然有部分教师参与到这些课程的教学中,但是我们觉得远远不够,还要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培养工作。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历经近两年的努力,虽有好的势头,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方针,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尤其是现代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的措施以提升整体办学效益。

1.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各项工作推进的有力保障。学校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制度管理。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践行民主管理:民主,是我们先辈伟人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正是因为坚持了民主与法制,我们的国家才不断走向繁荣和强盛。同样,做为我们学校来说,也要坚持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民主监督作用,集众人智慧,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群策群力,实现学校大发展、大提升,5 把我们的学校办成有生机、有活力、有朝气,教师成就感高、师生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

3.实现人文关怀:学校的发展,人是决定性因素。我们的事业更需要志同道合者。教师是我们学校的财富,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尽学校最大之力关心、帮助那些有困难的教师,对全体教职工实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将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和积极性调动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校兴我荣,校衰我辱”,构建和谐校园,奋力开辟学校各项工作新境界。

4.领导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参与教研教改,坚持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工作。时时刻刻给教师起模范表率作用。

5.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落实至关重要”的意识,确保校园安全,创建平安校园。

6.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我们要争取县上的支持,力争借“教育创强”的东风,全面推进校园改造和部室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农村中学中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样本学校。

7.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8.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的思想、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人才观的认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今,发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我校要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课改。扎实稳定提高教学质量,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我县创建“教育强县”做出应有贡献!

2012年10月

2.创强汇报材料 篇二

——创建教育强区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

沈阳市于洪区东平湖街第一小学

二0一三年八月

一、学校概况

东平湖街第一小学成立于2010年9月,是于洪区一所年轻的小学。学校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学校以“用心教育”为核心办学理念,从教育、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细致勾勒“用心”,即用诚心酿品位,用恒心塑品牌,用爱心铸品行,用信心砺品质。建校两年半的时间,学校在用心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深入实施课堂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管理井井有条。教师由最初的19人增加到现在的59人,学生由最初的386人增加到现在的1448人。经过三年的时间,已经逐步发展成一所规模较大的、具有良好办学声誉的综合性优质学校。

东平湖街第一小学坐落于于洪区东平湖北街17号,占地2.28公顷。其中教学楼面积7836㎡,塑胶操场面积8303.5㎡。2012年暑期增建食堂1200㎡,幼儿园2600㎡。“班班通”设备以及校园网络遍布每一个教室。科学实验室、书法教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教室、多功能报告厅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硬件高投入,设施高标准,环境高品位。

学校目前具有25个教学班,学生1448人,教师59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8%。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总人数的98%。其中国家级优秀课教师2人。省级优秀课教师7人,市级优秀课教师13人。建校以来,学校被列为辽宁省数字化校园,被评为辽宁省科技示范学校,沈阳市书香校园、沈阳市绿色校园、沈阳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沈阳市固定资产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创建工作情况

2013年的到来,借着于洪区创建教育强区的东风,标志着学校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自2011年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就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接到任务,我校便开始了“创建”的实际行动。现将我校“四到位”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认识到位

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开始,学校就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会议以及全校教师会。在会上,校长作为中心发言人,将此次创建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给全体教师做了讲解。要求全校上下必须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校师生要积极响应,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对此项工作的重视。

(二)组织领导到位

为了顺利、圆满地完成创建,我校即刻成立了以佟励东校长为组长,白金书记为副组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为组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了学校优秀的青年中层领导,学校教导主任王淼为此次创建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协调总体工作部署。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工作措施到位

借着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学校美化了校园环境,按部就班进行绿化,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积极打造平安校园,同时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尽最大努力让专用教室和配套设施变得齐全和完备。目前,学校拥有多

功能教室,微机室、科学实验、书法教室、美术室、音乐教室、图书阅览、多媒体录播、科技活动、心理咨询、卫生保健、综合实践等功能教室。分两年完成了正厅、主体走廊、两侧楼梯文化建设。新增设配齐了强区细则中要求的专用教室配备9个,改造原有专用教室4个。硬件环境的改善,让全体师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工作和学习,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严谨的教学常规秩序的引领下,领导扎实抓管理,师生踏实做教学,学校的良好学习风气和精细化的常规管理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四)责任目标到位

根据《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细则》的要求,我校进行了自查。自评得分为79分。失分1分。其中,学校管理得分20分,队伍建设得分9.8分,教育质量得分9.8分,办学条件得分39.4分。综合整体得分,失分主要是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班级人数较多,大班额现象严重,造成生均占地、建筑面积不达标,师生比不达标,教师缺编。我们将按照细则的具体要求,逐项进行整改。学校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做到责任到人。暂时不能解决的将协调教育局相关部门积极解决,朝着“创建强区”的目标迈进!

三、创建工作成果

教育强区的东风,刮来的不仅是强校的劲头,更是对校园环境整体推进,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的促进。通过三年的努力,学校的校园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硬件设施也在不断

地完善。作为校长,经历了整个创强的过程,见证了学校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历程,我感到幸福;每一名教师看到学校从无到有,办公条件在不断改善,他们是幸福的;在学校学习的每一个学生,品尝着“强区”建设带给学校软实力提升后结出的丰硕果实,他们也是幸福的;作为家长,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一所综合实力不断得到认可的学校里开心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他们更是幸福的。本次创建工作,我校总结出的经验就是“用心”。用心自查,用心整改,用心创建。这三年,学校专用教室的面积、各部门软实力提升的进程、整个创强工作的进度,我以及学校创强工作的总负责人、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能做到如数家珍。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次全面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创建工作,发现了学校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校的档案的积累、管理的规范性需进一步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整体水平还需推进。未来的日子里,我校会一如既往地将“用心”的办学理念延续下去,继续用心工作,继续用心创建,为学校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沈阳市于洪区东平湖街第一小学

3.创强材料 篇三

一、乡镇基本情况:

同弓乡位于常山县城西郊,距县城8千米,总面积37.5平方千米。全乡有14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0876人,2006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境内有占地372亩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太公山鹭鸟自然保护区、建造于清康熙年间的鸡公桥和关帝庙等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宜人。2002年被评为市级生态示范乡,2003年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乡,2004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近年来,我乡依托本地资源,注重生态建设,建有生态养殖基地4个,总面积3300亩;培育有机胡柚、精品西瓜、绿化草坪、大田养殖等基地,示范面积2560亩。交通便利,320和205国道在集镇相交构成“十”字形交通枢纽,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集镇建设势头良好,已形成“一纵二横”的格局,集市贸易十分活跃。

二、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76年。学校现占地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96平方米。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室、仪器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教学仪器设备、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按省二类配备,音乐、美术、劳技、卫生、图书均已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569个学生,有专任教师31人,小学高级教师22人,专任教师中获春蚕奖1人,获市级荣誉4人。

三、办学特色:

近几年来,我校先后获得了省先进导读学校、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单位、市先进教工之家、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先进语文教研组等20多项集体荣誉。诸多荣誉的取得,回顾学校昨天和今天的工作,觉得特别自豪的工作有:

1、构建了适合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的模式。

(1)家长开放课。加强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转变了家长育人的观念。(2)“三校联谊”活动。加强校际间合作,推动了农村区域性的课改工作。(3)“老中青年互动”活动。利用优势互补,促进了学校和谐发展。(4)“周问题研究”研讨活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中解决问题,提高了教师理论研究的素养。

2、构建了学生喜欢的生态文化乐园。

(1)、走进太公山,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白鹭交朋友,营造了浓厚的生态文化研究氛围,编辑出版了《走进太公山》校本课程教材和《鹭欢园》校报6期。

(2)走进敬老院,开展为老人献爱心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

(3)构建“校园文化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四、科研成果

我校教师近年来承担了省级研究课题2项,市级研究课题8项,县级研究课题14项。其中2项获省二三等奖,2项市一二等奖、3项市三等奖,4项县一等奖、10项获二、三等奖。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中有10篇获国家级奖励,4篇获省级奖励,10篇获市级奖励,100多篇获县级奖励,还有35篇论文在国家正规刊物公开发表。05年5月代表课改试点学校在全县课改会议上发言交流,05年10月我校有3篇教师的课改论文入选市课改论坛,07年10月,我校又代表县课改先进单位在市课改会议上发言和市教育工作会上交流。

五、成幼教工作

乡政府、学校和成幼教工作站非常重视幼教工作,制定了《同弓乡幼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把“办好一园,带动一片”作为近期幼教工作的发展目标。我乡先后办起了6所幼儿园,园内设备较完善,幼教事业发展较快。先后投入25万元,建起了大型玩具,图书音像资料,06年通过了县一级幼儿园验收,全乡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3%,学前一年级入远率达100%。

同弓小学学校创强检查路线安排方案

一、检查人员停车位:雪松边的水泥操场上

二、检查人员先查看现场后到会议室听介绍方案:

1、东行至东边教学楼观看东边教学楼的板报文化;

2、绕操场跑道西行,观看“喜迎奥运”的围墙文化;

3、观看专用教室——一楼音乐教室、二楼多媒体教室;

4、二楼接待室听汇报;

5、观看二楼计算机教室;

6、观看一楼教室走廊文化;

7、东行至校宣传窗观看橱窗文化;

8、北行观看乡土生态文化;

同弓小学 2007、11、28

关于要求教育强县验收补助的

申 请 报 告

党委 同弓乡

政府:

近几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近几年来,我校先后获得了省先进导读学校、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单位、市先进教工之家、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先进语文教研组等20多项集体荣誉。在“科研兴校”理念的践行中,我校在“提高教师专业成长”中掀起了“研究热”。近年来教师承担了省级研究课题2项,市级研究课题8项,县级研究课题14项。其中2项获省二三等奖,2项市一二等奖、3项市三等奖,4项县一等奖、10项获二、三等奖。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中有10篇获国家级奖励,4篇获省级奖励,10篇获市级奖励,100多篇获县级奖励,还有35篇论文在国家正规刊物公开发表。05年5月代表课改试点学校在全县课改会议上发言交流,05年10月我校有3篇教师的课改论文入选市课改论坛,07年10月,我校又代表县课改先进单位在市课改会议上发言和市教育工作会上交流。

鉴于我校属常山县创教育强县非创强学校的验收单位,为做好创强工作,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台帐的准备方面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硬件设施方面。在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新建了480平方米的教学楼,食堂325平方米,宿舍572平方米,漂白教室1100平方米,漂白围墙160米;校园文化、学校展板、教室布置、图书室书柜的添置、旗杆建设,课桌、椅子、门窗的维修,添置了专用教室的设备、体育、卫生、劳技、实验器材,共计100多万元。除了教育局出资之外,还有缺口11万元左右。目前,学校的经费确实紧张,可以说这给学校增加了一定的负担,直接影响着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的开支。

为顺利做好教育强县的创强验收工作,特申请要求乡党委、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望能予以考虑解决为盼。

此致

敬礼

4.创强新解说词 篇四

1、前言:

在滨城营口的东部,有一所优雅美丽的校园——营口市第七中学。学校坐落于站前区太和东里,始建于1968年。历经数十载的风雨历程,学校逐步发展壮大,一代又一代的七中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擦亮了七中这块闪亮的品牌。如今的七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办学风格独具特色,在市区东部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2、校园环境:

漫步校园,绿草依依,繁花锦簇,树木葱茏,果园飘香„„红绿相间的运动场活跃着孩子们矫健的身影;承载着他们的快乐和梦想。走进教学楼,你会立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浸润在书香校园中每一间教室都充满了人文、书香的气息;走廊墙壁上的书画作品,都出自孩子们之手,这里是学生们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这里还有用影像记录的校园生活精彩瞬间,每一幅画面仿佛都流淌着快乐与自豪。开阔明亮的开放式阅览室,更是孩子们乐于留恋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激扬文字,在这里濡养气质,升起理想的风帆。

3、干部、教师队伍:

营口市第七中学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年富力强的干部教师队伍。校领导把提升教师素质放在首位。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素质提高了,学校才能永远活力无限。近年来学校通过名师工程,致力于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学校以课改为契机,通过“青蓝工程”激励教师,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读书报告会”。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搭建让青年教师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锻炼成长。

4、教育改革:

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2010年9月,学校全面推行了讲学稿模式下的“分组联动 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为了推进课改,先后到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和省实验中学总部参观学习,聘请专家到校与教师交流,组织校内示范课,多次举行研讨会,并专门进行了课题立项。一年多来,课改给七中人带来了喜悦和收获:课堂上人人参与学习,厌学的学生少了,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了;小组合作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力也日益彰显,去年我校举行迎“一二·九”班集体长跑,整个七年级没有一个班不是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地跑完全程。

5教育活动:

“以人育人,共同发展”是营口市第七中学的教育理念,七中人把学生的德育工作落实在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中,强化在每一项活动中:“七中小红帽自愿者服务队”时时处处都关注着学生的一言一行,提醒他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每周的升旗仪式都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好机会;各种丰富多彩重大节日主题活动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前军训、班集体长跑、各类球赛、红诗、红歌诵读演唱、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在欢快、激烈的氛围里充实着学生的生活,愉悦着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着学生的个性,更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班集体长跑是七中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积累了比较成功的经验,成为一块靓丽的品牌。学校先后多次接待省内外专家、教师参观学习,并得到了认可和好评。

大型校操“和之韵 力之美”在市第三届体育艺术节上获得团体操第一名。

5.高山“创强”自评报告 篇五

——茂南区高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茂名市茂南区高山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目 录

一、高山镇基本情况„„„„„„„„„„„„„„„3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18

(一)党政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7

(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建设好规范化学校„„„„9

(三)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教育水平„„„„„„„„13

(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16

(五)统筹兼顾,发展全民教育„„„„„„„„„„18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19

6.教育创强访谈会 篇六

8.如何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为弘扬教师以生为本、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强化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突显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追求,彰显近年来我镇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进一步关心、理解、支持教育以及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每年教师节期间,我镇均将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1).歌颂我镇广大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各村(居)、各校结 2 合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扬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弘扬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激励广大教师立足岗位成才,做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2).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教师节期间,镇委、镇政府领导将走访学校、慰问教师,特别是一些经济困难的教职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村(居)也将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镇委、镇政府领导联合教育组领导深入一线广泛调研,了解教师的所急所想,倾听教师的意见建议,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各种方式看望慰问教师,重点走访慰问一线教师、贫困教师,送去关怀和温暖。

(3).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教育系统将利用教师节集中对教师进行表彰奖励、集中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让全社会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围绕“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通过座谈会、主题演讲、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自觉崇德修身。

9.你镇如何开展“扶困助学”,体现教育公平?

我镇主要通过抓好三个环节,体现教育公平。认真落实省政府“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实施扶困助学工作的透明度、公平性是当前社会重点关心的问题。我镇在扶困助学工作中重点抓好三个环节,确保了我区低保家庭及特困家庭的中小学生无一人辍学,让每一位低保家庭及特困家庭的中小学生都真正享受到了教育公平,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一是加大数据收集力度,开学收 费前都要召开扶困助学会议,布置学校收集本校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信息,要求各学校根据学生家庭提供的低保证、村或居委贫困证明,确定特困和贫困等级,农村学校根据村委会或乡镇民政办出具的证实确定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并将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人数上报教育局。教育局在对学校上报人数进行审核后,为各中小学下拨扶困助学指标金额。二是认真落实省政府“两免一补”政策,明确了贫困家庭中小学生扶困助学资金发放标准,对城区特困家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贫困家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中小学学杂费和课本费。三是实施扶困助学阳光工程,强化对扶困助学资金发放的监察,在学校扶困助学资金发放的同时,教育局都要组织纪检监察人员对学校对扶困助学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及时查处、纠正学校、教师在确定贫困家庭中小学生等级和发放扶困助学资金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另外,各中小学校将发放扶困助学资金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在公开栏公布扶困助学资金发放情况,以便于社会监督,加大扶困助学资金发放的透明度。

10.你镇“创强“有哪些工作亮点和工作经验?

我镇教育创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省级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公平、均衡、素质、协调”的发展主题,扎实有效地推进教育创强工作。在教育厅领导来庆指导创强工作时,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由于认识到位、责任 4 到位、措施到位,我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落实目标责任,有序推进教育创强工作。建立县教育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周田镇创建省教育强县实施意见》;镇党政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创建省教育强县要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召开全县教育创强工作动员会和推进会,请省镇专家前来指导;在镇政府召开教育创强现场会,建好创强基础材料档案。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育设施水平。完善了14所中、小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累计投入1820万元用于教育装备,使全县各中小学计算机、多媒体、图书、仪器、音体美器材基本达到教育强县标准,大大提高了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教育创强氛围。办好《创强简报》和创强专题网页,现已印发《创强简报》24期。在有线电视广播黄金节目上设立专版宣传周田教育。设立创强大型宣传广告牌3块,录制了创强专题片《曙光》,编印了创强宣传画册《永恒的瞬间》。

四是开展生态学校建设,丰富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寓生态理念于办学、管理、教学、育人之中,积极推进以“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阳光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六园”生态学校建设。在创建活动中,各校立足特色,挖掘内涵,成效明显。

我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经验:

(一)、高度重视,号召全民参与创强。

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是一项体系庞大、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单靠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踊跃参与和鼎力支持。我镇把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动员全社会参与作为教育创强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对“创强”工作高度重视,我镇将教育创强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把创建教育强镇的目标写入了镇党代会报告和镇政府工作报告中。

(二)、念好“三字”真经,突破筹资瓶颈。

我镇为解决教育创强资金缺口大难题,在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的同时,充分发挥我镇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用心念好“促、诚、活”三字真经,大力发动社会各界捐资。今年来已收到社会各界认捐资金近4000多万元,已到账1200万元。一是造势“促”捐。我镇各级党政领导亲自带头捐资,并发动有影响力的乡贤带头捐资,以此带动全社会捐资。镇主职领导带头捐资5000元,班子成员捐资2000元,在示范带动下,该镇镇村干部和圩镇机关单位干部共捐资13万元。各村也通过张榜公布捐资情况,或每天通过村广播宣传创强的意义及捐资的最新情况,对捐资较多的人士专门拉横幅致谢,营造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捐资氛围,促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捐资。二是以“诚”感人。为成功动员乡贤捐资,我镇各级党政领导真诚、耐心做好说服发动工作,做到以情动人,以诚感人。镇村干部利用乡贤回家探亲的机会亲自上门发动,或坐车到乡贤工作所在地登门拜访。镇委主要领导给外出乡贤写亲笔信,言之以情,喻 之以理,成功发动捐资375万元。各镇还精心组织开好捐资现场会、座谈会,带领乡贤到母校参观,让他们受到触动,感受到教育创强的迫切性,从而自觉为教育创强奉献力量。三是灵“活”发动。我镇在发动捐资工作中,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方法灵活。对于成功人士较多,或乡贤影响力大的镇,以重点发动乡贤捐资为主。对于成功人士较少而有尊师重教传统的镇,则以全面逐户发动为主。编印了乡贤联络手册,在详细了解乡贤资产大小、企业运营现状、热心公益程度、以往捐资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说服发动工作。部分村还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动员群众捐资。

(三)、落实四项举措,强力有序推进。

7.小学创强复验自查报告 篇七

为了不断加强我校“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工作,进一步加快我们创强复验工作的步伐,使学校的育人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我们对照《宝塔区创建教育强区评估细则》对我镇几年来的创强复验工作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在创强复验自查领导小组的检查中,分别对照创强指标,逐项查漏补缺。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泥湾镇中心小学位于南泥湾镇红土窑村,距延安城南40公里处,服务半径8公里,服务区域14个行政村,5000多人口,其中学区内学龄儿童288人。

学校创办于1972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先后三次扩建。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各一幢,教师宿办室20间,学生食堂6间,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12人,大专学历1人,本科11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1人,镇级骨干教师3人。开设6个教学班,学生251人,其中住宿生158人。

学校有“一部十七室”(即:少队部、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红领巾播音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科学实验室、准备室、劳技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室、美术

室、卫生室、会议室、微机室、警务室),设施齐全,强化了实验教学,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两免一补”和“蛋奶工程”惠民政策的落实,远程教育及宽带网的开通,使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现实。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逐步与城市教育接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自查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几年来,我校各项工作巩固提高,确保了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按时毕业,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近视率、犯罪率为0。

(二)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工12人(其中校长1人,专任教师11人),大专学历1人,本科11人,教师岗位合格率为100%,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1人,镇级骨干教师3人。开设6个教学班,学生251人(女108人),其中住宿生158人(女56人)。师生比1:21。校长岗位合格率100%。

(三)办学条件

1、我校布局合理,便于学生就近入学和共享教育资源。

2、学校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各一幢,教师宿办室20间,学生食堂6间,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

3、学校有“一部十七室”(即:少队部、仪器室、图书

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红领巾播音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科学实验室、准备室、劳技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会议室、微机室、警务室),项目投资桌凳及体育器材(械)足以满足儿童活动所需。

4、教学仪器、电教器材、体育器材、卫生器材、音乐器材、美术器材共计2215件,总价值307085.00元。教学仪器均达到了省颁Ⅰ类标准。学校藏书16015册,其中教师用书1030册,师均86册。学生用书14985册,生均60册。

(四)教育经费

我校在“两免一补”和“蛋奶工程”工作中,落实方面做到一丝不苟,实施到位,专款专用,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也逐年增长,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无一例乱收费的现象。

(五)教育质量

我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狠抓学校内部管理,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切实把素质教育提上管理日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技等方面全方位培养和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连续几年来,小学毕业生合格率100%,近视率、犯罪率均为0。

三、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为使省级教育强区复验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省级教育强区复验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李燕(中心小学校长)

副组长:刘永兵(中心小学副校长)

成员:冯进(中心小学教务主任)

苏志耀(中心小学工会主席)

郭延明(中心小学总务主任)

刘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

(二)在区教育局、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指引下,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决策及时,责任明确,措施得力。

我校创强复验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使广大教职工对创强复验工作的重大意义、标准要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抓查漏补缺,抓校园绿化、美化、文化建设,抓信息反馈及处理。制定了《宝塔区南泥湾中心学校创强复验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三)突出抓好校舍建设,不断充实学校内部设施。在消除危漏校舍的基础上,利用暑假这一有利时机,着力于校园环境改造。硬化了操场,翻修了学校厕所,宿舍楼地基下陷修复,新建了职工之家,体育之家,购置垃圾箱20个,共投资40余万元。

(四)学校管理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狠抓了学校内部管理:一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及相关档案;三是确立了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实行质量未尾淘汰制,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2、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一是从课程设置上确保了门类齐全;二是加强了学校“一校两亮、一人两项”和“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三是从设施上进一步充实体音美等学科常用器材都能满足教学需要。

3、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校长八个一” 和“教师十个一”要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多方争取资金,干群齐心协力,已使各项指标均已达标,但是由于学校资金有限,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微机室的计算机已全部老化、损坏,现无一台可用于教学,计算机实践课已处于瘫痪状态。

(二)学校2004年扩建、维修至今,外墙和内墙墙皮已严重脱落,影响着校园环境建设。

(三)幼儿园现有幼儿122人,开设大、中、小三个班,每班生额40人,窑洞现无法容纳众多幼儿,只能挤占小学部室充当幼儿园教室。

宝塔区南泥湾中心小学

8.关于创强口号 教育创强口号 篇八

1、众志成城,共筑教育强镇梦。

2、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3、知生才能爱生,爱生方能善教。

4、政府强教育,教育强社会。

5、优先发展教育,创建教育强县。

6、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

7、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8、一日难再晨,创强不待人。

9、务实求发展,齐心共创强。

10、我为教育添光彩。

11、我为创建教育强市添光彩。

12、万众一心,创建教育强镇。

13、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14、推进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市。

15、同创教育强镇,共谱教育新篇。

16、提升教育品质,谋求特色发展。

17、水口发展,教育先行。

18、手拉手,心连心,共建教育强镇。

19、实践成功教育,提升教育理念。

20、日出唤醒大地,创强振兴教育。

21、人人齐心办教育,党群协力共创强。

22、人人读好书,家家有希望。

23、人民富,国家富;教育强,国家强。

24、热烈欢迎乡贤回乡支持教育创强。

25、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26、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成为美德。

27、群策群力齐创强,同心同德谋发展。

28、群策群力,打好教育创强攻坚战。

29、全民齐发力,同心共创强。

30、全力以赴,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

31、勤细实树形象 教研改铸师魂。

32、强市先强教,兴镇先兴教。

33、千帆竞发,教育先行。

34、齐心协力创强,谱写教育新篇。

35、齐心共创强,同筑中国梦。

36、齐心共创强,群力兴合水。

37、凝心聚力齐创强,托起明天的太阳。

38、凝心聚力齐创强,山乡教育展新姿。

39、凝心聚力“创强”,共建魅力滨海。

40、凝心聚力,实干创强。

41、凝心聚力,共圆教育梦。

42、凝聚正能量,共筑强校梦。

43、凝聚人民力量,创建教育强镇。

44、凝聚力量齐创强,谱写教育新篇章。

45、凝聚力量,实干创强。

46、凝聚力量,大办教育,办大教育。

47、纳八方之力,圆教育强镇之梦。

48、没有你的参与,就没有教育创强。

49、没有教育创强,就没有国家富强。

50、荔乡要发展,教育要创强。

51、励精图治办教育,创强争优谱新篇。

52、立足创强,促进教育大发展。

53、懒读书一人落后,轻教育几代贫穷。

54、捐资助学,惠及万家。

55、捐资创强,造福桑梓,泽被后世。

56、聚万众之力,创教育强镇。

57、举全镇之力,创教育强镇。

58、举全镇之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

59、举全县之力,创教育强县。

60、举全市之力,建设教育强市 。

61、举全市之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

62、举全民之力,办创强之举。

63、举全街道之力,创建教育强街。

64、经济要振兴,教育要先行。

65、今朝教育创强,他日桃李满园。

66、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67、教育造福千万家,创强全靠你我他。

68、教育腾龙,创强圆梦。

69、教育升级,生活升级。

70、教育强则中国强。

71、教育强,人才强,家庭富,国家强。

72、教育强,民心向。

73、教育改变命运,智慧引领辉煌。

74、教育发展,利国利民。

75、教育创强镇,富民齐奔康。

76、教育创强泽万代,携手共建齐圆梦。

77、教育创强谋发展,捐资助学讲奉献。

78、教育创强惠千秋,百年大计铸伟业。

79、教育创强,造福千秋。

80、教育创强,圆梦山乡。

81、教育创强,我是榜样。

82、教育创强,实现“中国梦”。

83、教育创强,全体动员,全民参与。

84、教育创强,靠你靠我靠大家。

85、教育创强,靠你靠我靠大家。

86、教育创强,创出美好明天。

87、教育创强,成就理想。

88、教育创强,编织梦想。

89、鉴江经济要振兴,教育创强要先行。

90、建设教育强市,造福乐昌人民。

91、建设教育强市,打造幸福晋江。

92、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

93、家兴国兴民族兴,校强县强教育强。

94、加快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95、绘教育蓝图,圆旦场强梦。

96、孩子要成才,大家齐关怀。

97、国以兴教为根,家以重教为本。

98、国民要富强,教育当先强。

99、国家要富强,教育要创强。

100、发展教育事业,造福子孙后代。

101、大成教育,我创我强。

102、打造教育品牌,建设文化名城。

103、打造教育品牌,创强提速发展。

104、创一流教育,强万世教学。

105、创省级教育强县,促学校科学发展。

106、创省级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

107、创强兴教育,实干旺洪冠。

108、创强为人人,人人为创强。

109、创强捐资,造福子孙。

110、创强才能强中强,保守必定弱中弱。

优秀教育创强口号

1、创建教育强县,造福全县人民

2、举全县之力,创教育强县

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4、创建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5、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构建和谐社会

6、全力争创教育强县,全面促进教育发展

7、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8、社会发展 教育先行 教育振兴 全民有责

9、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打造平阳优质教育

10、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创建教育强县目标

11、尊师重教你我他,教育强县靠大家

12、平阳的明天靠教育,教育的明天富平阳

13、创省级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

14、全面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精心打造省级教育强县

15、打造省级教育强县,构建均衡规范特色的平阳教育

16、创建教育强县是平阳人民的共同心愿

17、创建省教育强县,提升平阳综合竞争力

18、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促进平阳教育新跨越

19、热烈欢迎省教育强县评估验收组领导专家莅临指导!

20、大力弘扬新中文化,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21、创省级教育强县,促学校科学发展。

22、务实求发展,齐心共创强。

23、学会吃苦,积极吃苦,科学吃苦,善于吃苦。

2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升育人质量!

25、吃苦精神、读书精神、团队精神和年轻精神是新中文化四宝。

26、时时是学习之机,处处是学习之所,人人是学习之人。

27、勤细实树形象 教研改铸师魂。

28、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助推学校文化建设。

29、寓德育于教育,寓情感于管理,寓文化于建设。

30、苦其心志,养其良习,静其心灵,丰其内涵,强其体魄。

3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32、知生才能爱生,爱生方能善教。

33、人人读好书,家家有希望。

34、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成为美德。

35、携手同心抓质量,脚踏实地育新人。

上一篇:2023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实务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小学二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