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2024-10-20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共12篇)

1.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一

初中生物自学式教学初探

初中生物自学式教学初探

新疆克拉玛依第六中学 王志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时代的变换,学生对于学习方面的态度不再是以前那样的肯认真听讲了。家长不理睬,学校不重视,孩子更不会放在心上。针对这种现实社会状况,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率,就不能再想以前那样一进课堂就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地获取和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不仅要教学生把知识学会,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么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的自学是一条有效途径。

现在就以近两天的一堂生物课为例来浅层次地说说我的初探。学生知识大部分都来源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生物学教材。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我们所教的全体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有方向地针对性地阅读,迅速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我们教师的讲授时间也大大的相应缩短,教学任务自然难于完成,这与我们说的学生自学的时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突出。这一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学生自学式的活动也就很难真正开展。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大致研究,想要解决好学与教的矛盾,我们首先要真正明确教师开展课堂自学就是为了教会我们的学生怎样去学,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相信学生会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其次就是要深入地分析《生物学》大纲和教材,列出每一个章节需要精讲的内容和必讲的重点与难点,将讲全讲细统统改为讲精讲准,给学生留下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自己学习。前两天上了一节课《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我的上课引言是: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动体的结构层次,那么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我们带着疑问学习今天的内容。首先老师给大家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参照这些问题去预习。

1.绿色开花植物是怎样生活的?

2.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何功能?

3.植物是怎样由受精卵形成组织的?与动物一样吗?

4.器官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

5.植物体十一个整体吗?为什么?

学生按照老师给的问题认真的预习教材,大约需要5――8分钟。接着学生举手争先回答问题。

1.根吸收土壤中的水等营养物质,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进行生活。阳光可以在叶片处被利用于光合作用。

2.植物体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中器官。根用于吸收土中的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老师适时给予提示,茎中有疏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筛管运输有机物),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老师给予提示,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叶脉运输到茎的导管。由此而见,根,茎,叶都是给植物提供营养物质的器官属于营养器官。开花可以传粉受精,最终结果,其中的种子可以用于繁殖。所以花,果实,种子都属于生殖器官。

板书:

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在8班上课时,学生问了关于生殖器官的问题:土豆是种子么?老师说土豆不是用种子来繁殖的,是变态的茎,学生重复变态的茎,老师说我们吃的土豆都是它的块茎,它的种子是在地上的。又有声音:那么花生的种子不是在地下吗?老师说有的在地上有的在地下。又有孩子问大蒜是怎么回事?老师愣了一下,种子是在上面结的,至于我们吃的那蒜瓣到底是它的什么器官这个问题留给我们大家自己去查,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3.植物体由受精卵分裂形成分生组织,老师补充分生组织再分化形成其他各种组织。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物体是由受精卵分裂为一群细胞,再分化为四种组织。植物体是从分生组织分化出其他组织的,组织名称也不一样。

4.以植物的根尖为例,根尖分为四个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老师强调补充根冠是由保护组织构成的,具有保护内部细胞的功能;分生区是由分生组织构成的,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伸长区是由营养组织构成的,可以储存营养物质;成熟区是有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构成的,具有储存营养物质和输导水分及营养物质的作用。其中分生组织是终身保持分裂能力的一群细胞。

学生举例说明,根茎叶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由输导组织构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

板书

组织:分生组织(分裂能力)保护组织(保护能力)营养组织(储存营养)输导组织(输导作用)

5.老师提示:上节课学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由受精卵分裂为一群细胞,再分化为不同的组织,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就形成了器官,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系统构成人体。与动物对照,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学生思考一会举手回答:由受精卵分裂为分生组织,分生组织在分化形成其他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次序集合在一起形成器官,器官构成植物体,所以植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整体。

板书:

结构层次:由受精卵分裂为分生组织,分生组织在分化形成其他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次序集合在一起形成器官,器官构成植物体

剩余的时间给学生们写作业,时间刚好可以完成作业。

过了两天我走在路上遇到一位同学是8班的女生,她说她们班开始爱学习生物了,下课还在讨论那节课的问题。我一愣,我都没有想起来那个问题呢。我突然觉得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是多么的重要。给适当的精准有趣的问题更是重要,我的生物教学初探就是这样。

2.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二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自主学习

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 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佳的教学方案。”简言之, 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利用合理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学成效, 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非中考科目, 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很多学校都在压缩课时, 且规定非中考科目不许占用课外的时间, 所有任务都在课堂上完成。这使很多老师都感到教学课时紧, 教学内容多, 教学效果不理想。况且, 当前生物教学中教师满堂讲, 满堂问, 学生机械记忆, 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 消解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自主性, 由此造成教师的教学效果低迷, 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参与教学, 使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提升学生主动创新的能力,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那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从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要确立有效教学的观念

1、要掌握先进的课堂教学观。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确立全体学生有个性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确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 确立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教学观。

2、要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毋庸讳言, 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话语权, 换言之, 教师强势, 学生弱势。因此要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必须从根本上革除传统教学中的陈规陋习,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动眼,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3、要进一步拓展教学时空, 优化教材系统, 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体验、成长, 在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中引发其“自创性”。一是教师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还要积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寻找、开拓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二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成长, 不断拓展学习时空。

二、课堂上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操作策略

1、唤醒、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冲动和欲求。

“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他人的帮助而自己独立进行的有效学习。人的“自主学习”具有潜在性, 有时处于沉睡状态, 因此需要唤醒。“唤醒”, 就是对人精神成长的“催化”。生物教学中, 一要充分运用当前人们关注的事件或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二要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 播放生动形象的课件来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体系, 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其实, 教育就是一连串唤醒的过程, 教师的责任就是不断地唤醒, 尤其要引领学生学会自我唤醒。

2、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教师不仅要精心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 而且还要适时地对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质疑, 巧妙地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

“三人行, 必有我师”。因此, 自主学习发挥同学们的集体智慧, 形成集体场, 在这样的群体中相互交流, 碰撞,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表现欲, 合作欲;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扶达到群体性的进步。所以, 群体意识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该成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4、及时应用, 巩固提高。

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理解和再巩固的过程。因此, 此环节很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这样可以及时辨析概念, 深刻理解所学内容, 达到强化记忆, 牢固掌握的作用。

5、自主小结, 静心领悟。

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以上任务后,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习内容及时进行整理, 静心反思2-3分钟, 对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进行反思、评价和调整。这样的静心领悟会更好地把所学内容内化入自身知识经验体系, 提高学习的效率。

3.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篇三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给他们创造成功的种种机会。

2.生物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生物教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生物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生物规律。例如冰箱里的食物也会变质、过多食用冷饮和冷藏食物会影响消化、清晨不宜在树林中晨练、胰岛素不能口服而只能注射等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习活动中的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师生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形成师生相互尊重、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师生观”。

2.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自主。要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敢说、爱说、唱主角,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在“观察鲫鱼外部形态”教学时,前后座4人为一小组,每一小组的玻璃缸中放几条大小不一的鲫鱼。提出问题:同学们都想知道鲫鱼的哪些知识?你打算怎样来学习这些知识?说说你的设想并作好记录。根据学生的愿望、设计,重新分成鳞片组、呼吸组、视力组、鱼鳍组,要求每组学生认真观察,得出结论并向全体同学汇报。

三、运用学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1.学案练习是目前有效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地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2.“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我一般都将学案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知识、巩固练习和拓展提高,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用课件展示一个可爱的婴儿刚刚来到人世间发出的啼哭声会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打出一行字:婴儿刚刚来到人世间时为什么要哭呢?再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再如用“一个氧分子历险记”的故事(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呼吸系统的各个器官,由学生们总结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概念,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简单的知识充实化。

四、教师备好课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备课的重要性。教学计划靠每一节课去落实,教师没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就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否充分完善地备课,可以说是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要查阅大量的优秀教案,吸取别人的可取之处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因为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变化着的、有差异的学生,而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

2.备课的关键。教师要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教法和突破重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还有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生物知识能学以致用,每堂生物课都能让他们耳目一新,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就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在学的方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四

“讲”就是讲解。通过“观、思、探、读”,学生的学习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从而获得概念、原理等知识,让学生发言讨论后,再由教师总结肯定,并对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是教学的必要过程,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中图表很多,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图表,教师的点拨讲解至关重要。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示意图时,学生很难弄清楚光合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这就需要教师点拨。

5.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五

于海良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中学

有效教学是教师利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它既是有效果的(学生的学习有了进步和发展),又是有效益的(实现了预期目标),更是有效率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那么做为一线的教师又应该如何来使课堂更加的有效性呢,笔者想谈谈自己在近几年教学中的做法与想法:

一、有效语言的输出,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活动必须基于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性问题。那些外在于学生的问题,如果不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的话,就会让学生感觉是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就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研究兴趣。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应该尽可能地模拟学生的真实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真实问题为学习任务,缔学生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下开展学习活动。另外,课堂活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模拟经历与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刨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比如,在“Go for it”九年级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在教学“Teenage Problems”时,我就让学生模仿心理医生和有烦恼的中学生进行对话。来开展课堂活动。结果表明,由于活动内容的真实性,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很浓,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地发挥。

教师的语言伴随着教学全过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从知识、情感、意念三方面塑造着青少年的灵魂。与任何其他的辅助有声语言的手段相比较,有效的语言以其独有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特有的作用,其魅力是别的方法无可比拟的,对这一点在我这十二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深刻体会。有效语言的使用使我的课变得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因而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精细问题,促进课堂的有效性

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力求巧而精。教师要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巧妙地利用教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的巨大动力。

人的语言是以思维为基础的,语言交际实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因此,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并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多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的、能激发学生探究愿望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一内容时,教师用图片呈现三组词:sun—sunny, wind—windy, cloud—cloudy 后,提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 three words?”引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规律后又呈现新词snowy, foggy, rainy

等;

续问 “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m?”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到的构词规律来学习新的单词。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开拓、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

三、合理利用合作方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合作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另外,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这一单

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在课堂中,合理利用合作方式,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但切勿为“合作”而“设计合作”。

1、如何处理无“合作”课堂

很多时候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你可能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停留在独自学习的基础上,没有真正地讨论、合作;有时会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但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多,自由发言机会多,而另一部分学生习惯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意见等等。因此我们要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研究设计,尽量实行异质分组,使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等都要尽量均衡。并且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等每个成员可以轮流担任,各成员各负其职。[2] 如,在学习“Go for it”七年级Unit 12 Don’t eat in class.中,教师可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和话题,提供给学生有关规章制度的内容,让小组编对话,并在角色扮演中运用所学祈使句的交际用语。

2、把握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

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教学,如班级授课过程中的讨论学习、角色扮演活动等),指在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的全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课堂全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合作教学论认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强调所有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合作、师师互动合作和生生互动合作,由此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三维立体特征。”

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每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根据课文的重难点组织小组讨论。[6] 如:在Birthday Party 的课堂教学中,我就扮演Anny’s father,亲自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去体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师生共同合作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有机的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师生间能够平等的对话与交流,真正地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下,学生体验到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活动就会高效顺利进行。[1] 做任何事情开始都有一个磨合阶段。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放弃“埋怨”,放弃 “偏激”,多学习,多思考,因为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我们应当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真诚地面对每一位学生,不断地钻研教法,积极的去探索,去发现,去耕耘,去创新,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收获。

参考文献:

6.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篇六

一影响有效课堂教学的因素

第一, 教师上课随心所欲。有些教师课前不搞教学设计, 上课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二, 教学观念陈旧、保守, 教法、学法单一, 教学装备差, 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忽略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教授法或习惯了教授法而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不是以学生发展为宗旨, 不尊重学生;师生互动不强;课堂上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第三, 分组学习无实效。每堂课甚至每个问题都乱用探究方法, 生搬硬套, 不管问题是否值得研究, 当老师提出问题后, 千篇一律地马上让学生分组讨论, 一味追求合作效果, 做出个热热闹闹的样子。

第四, 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大量的教学资料, 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但是有些教师滥用多媒体教学, 用艳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 师生互动则退居其次, 还不时播放与所学内容无关的精美图画或动人音乐,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1. 精心备课, 设计教学流程

教案设计要体现出“一个重点、两个为主、三个找准、四个适度、和五设计”。一个重点即三维目标为重点,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重点、两个为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三个找准即找准起点、找准知识点、找准生长点;四个适度即进度适度、深度适度、广度适度和密度适度;五个设计即教案设计、教具学具设计、教法学法设计、板书设计和习题设计。

2.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的宗旨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 让学生主动学习, 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概言之, 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并不排斥教师讲, 而是主张教师要“精讲”, 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地讲, 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两者如何融洽地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知, 在“探究”中创新,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 “结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堂上教师要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一切努力, 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一切参与活动, 肯定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积极实践得出的一切结论, 肯定并赞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创新、发现的行为和活动。有魅力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动性, 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种自主学习绝不是无指导原则的自由学习, 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 让“教”的过程变成“导”的过程,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能让学生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 力求参与该活动, 并具有积极情绪心理色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 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联系社会现实, 引入生活中的实例, 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幽默、漫画、典故、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来讲解抽象的理论, 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比如, 在讲温度的影响时, 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又如, 地衣、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白蚁和鞭毛虫、人和肠道细菌等的共生关系可形容成“同生共死”, 竞争关系可形容成“你死我活”;用“一朝被蛇咬, 三年怕井绳”形容生物的条件反射;用“一山不容二虎”形容生物的种内斗争;用“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而“飞蛾扑火”、“叶落归根”、“瑞雪兆丰年”及“蚯蚓路上爬, 雨水乱如麻”等成语谚语则都说明了自然现象之间蕴涵着一定的规律。

3. 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但它不是万能的, 不可滥用

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前提是应根据教学内容, 针对学习内容较多且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 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精心设计提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式分组学习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科学分组。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这样既能使同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与支持, 还能使不同小组之间互相比较, 形成竞争。二是合理分工。分工明确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角色认知, 才能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并明确个人的责任, 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样才能干好, 小组内没有分工, 就不会有真正的合作。在学习方面, 小组角色通常有学习汇报者、学习检查者、小组记录者等, 为了让每个人都得到锻炼, 这种分工允许各小组随时改变以争取更好的效果。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弄懂学会, 由此,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课改核心理念才能落到实处。

4. 课堂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应从认识上清楚。运用多媒体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任何教学媒体都只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 选择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从多媒体对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潜在能力来进行的。其次, 注意媒体的适用性, 而不能猎奇。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上课时, 只把多媒体看做是新潮的道具, 原本简单的教学内容也要用多媒体故弄一番玄虚, 大大降低了效率, 最后, 容量不可太多。万不可在课堂上一直不停地展示课件, 一张幻灯片还没看完, 下一张幻灯片已经出现在屏幕上, 造成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 眼花缭乱, 不能消化。

教学的艺术永无止境,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7.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七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本文将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同时,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的策略进行了综合阐述,实践结果证明,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初中生物课程之间的整合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同时,高效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一、概述现代教育技术概念

我国目前所称为的“现代教育技术”一词的涵义的界定有两种:第一,强调“时间性”。新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技术以及系统技术的教学技术;第二,强调“现代性”。是指现代教育活动中运用到高新科学技术,例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总之,这两种“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观点均有局限性与片面性,如果将“现代教育技术”与AFCT的“教学技术”概念相联系,将教学活动中的物理性以及系统整体性进行突出强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诠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一方面强调了教学系统中的完整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应用新技术来进行教学、评价,另一方面,应需要采用高新技术来不断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得不同的新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如今有很多的科学技术均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例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教学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培养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本文以下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介绍:

(上接第63页)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关应用型高新科技产品渐渐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活动中,跟西方先进国家相比虽然存在着一些差距,但是我国现代教学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并且取得了惊人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学活动引入全新的境界,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逐渐对教育技术的机制提高了认识;第二,转变了教学方向,由传统的“教”转为今天的“学”。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教育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而且在教学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国内教学现状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第一,由于我国东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以至于在认识上以及观念上存在着差异,因此,西部地区的教学现状仍然较落后。第二,条件不成熟。有很多地区均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优势,但是学校的经费有限,从而导致多媒体技术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于课堂中;第三,过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有的教学教师认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结果发现,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益以及教学水平,便在课堂上45分钟一直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不愿采取其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这种过分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第四,电脑教学呈“流水课”“一键式”。教学教师为了防止学生们操作失误而将多媒体中的课件设为”一键式“,学生们通过按键来进行阅览课件,这种做法不仅阻碍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而且使得学生们易失去学习兴趣等等。

三、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课程进行整合来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使生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生物教学是一门与生活相关的学科,因此,教学教师不但需要进行因材施教,而且还要充分的、合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生物教学上讲授到病毒引起的疾病,教师需要找到一些疾病案例,同时,需要将造成疾病的各类病毒等进行制成多媒体课件,不仅有效的培养学生们学生兴趣,而且使得学生们生物教学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另外,通过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生物教学活动中,使得二者之间实现优化与整合,这样不仅使得学生们有效的理解了生物教学内容的难点知识,而且更好的掌握了生物教材内容的难重点知识。

(二)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生物实验,进行生物实验的时候不仅消耗大量的实验试剂以及器材,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解决了上述的问题,教学教师通过播放试验具体操作的录像,并且一边进行讲解,促使学生们更好的记住实验步骤。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教学时,需要合理的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动,信息量大,图像生动,音响逼真,例如:投影、幻灯、录相、微机等,合理选用生物教材中的难重点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其展现出现,不仅使得生物理论以及内容特点有效的传授于学生们,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们掌握其中的知识点。例如“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这部分的教学,因为草履虫的身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在教学中配以模型,再以CAI软件演示其内部结构,就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部构造,以加深其深刻印象。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学生们从中也获得生物相关的知识,因此,将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节约了学习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生物教学效率。

(三)合理的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整体教学目标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需要合理的采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而不需要课堂45分钟一直使用多媒体技术。这样不仅使得学生们易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使得学生们易将生物课堂当做多媒体技术课,从而没有掌握到生物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点,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但过多会使得课堂教学目标变得不明确,另外,在应试考试前复习生物教材时候,找不到生物课本中的重点内容知识点。因此,需要利用问题情景或展示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等则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多媒体虽有加快教学节奏,加大教学容量,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但它具有声、光、电的综合刺激,使用一定要适时适度,在一堂课内频繁滥用,其结果势必事与愿违。因此,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生物教材中的难重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传授出来即可,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生物教学的整体目标。例如:在讲授生物教材中的《人类神经调节》一课时,只需要在“条件反射的建立”上放录相带,让学生真正理解简单的反射与复杂的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就足矣。

结语:

本文将现代教育的涵义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同时,将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针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课程的有效整合来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相关策略进行了综合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同时,有效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榕,林雪松.多媒体技术对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A].第十五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

[2]李运林,李克东,徐福荫.我国教育传播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纪念宣伟伯、余也鲁来华南师范大学讲学30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2(11).

[3]曾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英特尔未来教育”受训体验[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

[4]续丹,郑镁.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

[5]赵明秀.工程图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

[6]续丹,郑镁.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

[7]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01).

[8]姜淑琴.有机整合,自主“学、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

8.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八

三亚市保港中学陈运来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自主地解决问题,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

生物课堂的特点,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要想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符合生物科学的特点。因此如何在新课程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喜欢一个老师就会认真听他的课,对某一学科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现在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生物的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更有不少的学生认为生物学是“次科”而毫不加以重视。初中生物是初一才开始开设的学科,要引导学生重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生物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生物世界的神奇。如:初一开学的第一节生物课不急于上新课,而是带学生到生物实验室,参观里面的各种生物标本。通过观察这些他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对生物学感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二、重视备课,增强上课内容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素材,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也不

例外,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教学计划靠每一节课去落实,教师没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就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完善地备课,可以说是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要查阅大量的优秀教案,吸取别人的可取之处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因为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变化着的有差异的学生,而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备课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愉快热情地进行新材料、新案例、新方法、新情境、新问题的探索。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教法和突破重难点。在学生身上大做文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又已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例子,还可以准备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生物知识能学以致用,每堂生物课都能让他们耳目一新,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就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在学的方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重视重难点,增强学生听课的有效性

在进行每个单元教学之前教学内容应精炼求新,教师要简单介绍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和课时安排,让学生心中有数。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多看教材归纳整理相关知识,然后才是以精讲突破重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上课前,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告诉学生,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经常在哪些方面出错,提示学生哪里难学,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去听。成绩好的同学一听就懂了、就理解了,会感觉老师讲得那么难的内容,以前的学生都学不会的内容我都会了,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生物的兴趣,易于取得好成绩,相反,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学到这部分内容时,即使没有完全听明白,他们会感觉到这就是老师讲得最难的内容,以前的学生都弄不明白,我没听明白也是正常,下课后再问老师就行了,下课后老师再根据这一内容作个别辅导或用题进行练

习,进一步帮助后进生突破重难点。这样不至于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取得好成绩的决心和学习兴趣。学生听课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就提高了。

四、重视有效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调查、信息搜集及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阅读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培养学生抓重点的能力;生物教学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很多,在每一节课的最后,设计一些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章节内容总结复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画概念图对章节内容进行归纳和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大胆尝试,积极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生物教学可采用的方式有:(1)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2)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3)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

五、重视练习但要避免繁多,要追求“精、重、实”

例题: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向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内含大量的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具密封,若遇到天气寒冷器具还须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

(1。

(2)保温的目的是使酵母菌

(3)密封器具是使器具中缺少,在此条件下,的产量将大大增加。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一层泡沫,这种气体是:。

(5)若不将器具密封,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便淡薄些,其原因是

[答案](1)糖(2)分解有机物(呼吸)(3)氧酒精(4)二氧化碳

(5)一部分糖在有氧条件下被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本题是对甜酒制作这一实践活动提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关于发酵的原理及酵母菌在发酵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等条件,进行思考。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酵母菌发酵的条件,如酿酒是应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达不到酿酒的目的,是本题难点。

六、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是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

生物这门学科,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系统化才容易理解记忆,因此需要反思教学,使知识系统化,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课后反思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一节课下来就要总结思考,写好教学心得或教学日记,认真分析研究,以便找到好的办法促进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计划和课堂设计情况,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否合理;知识点上有什么遗漏;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教学设计上是否有要增补和删减的地方;训练是否到位等。

总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教师注重教学计划的制定,注重充分完善的备课,注重启发探究的上课,注重画龙点睛的习题评讲,注重及时有效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一定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生物课时方面的原因,制约着学生在课堂上过多的讨论或让学生讲解、分析。尝试了几次让学生讲解,但耗时太多,学生存在对知识理解不透彻、甚

至讲错现象,当然这正是学生暴露问题,给教师进行纠正、强调的机会,但这样往往完不成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师思想上的几点顾虑:

⑴面对班容量大的课堂,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讲解,总怕一些学生万一不是在学习,而是胡说八扯、或干其他的。积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我们赞同,就怕课堂上风风火火,学生只满足于这种活动形式,而未能扎扎实实的学习知识。

⑵课堂教学改革尚在探索中,教师的热情很高涨,但不免心存点忧虑:既然是改革,就可能有闪失,万一好心把事办砸了,教学成绩下滑了,教学成绩又是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那该怎样去面对?

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几个重要的要素,如教学目标设计能否符合课改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面向各个不同层面的学生并使更多学生获得有效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认同教师的观点和教学内容并通过课堂即时效果反映出运用这些观点和内容。

9.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篇九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要求初中生物老师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生物知识,增强自身的生物学观念。本文为了探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途径,立足于改善教学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

初中生物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观、掌握生物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一门重要学科,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贯彻新课程深化改革的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本文具体分析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与思考,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生物实验教学正需要这样的动力。初中生物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

如在“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一课实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鼠妇的了解甚少,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捕捉一些鼠妇供学生观察,再介绍鼠妇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危害等,以此激发学生深入实验探究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被称为情境激趣法,与之相对应的有矛盾激趣法、悬念激趣法。如在进行“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这一内容实验时,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如:“同学们都知道老式的相机在拍照时使用的是胶卷,那你们知道绿叶也能拍照吗?绿色拍照用的是什么?”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为教学制造矛盾,设置悬念,而学生急欲知道答案,必然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进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再次是生活激趣法,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为学生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以实际生活案例指导学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效率。

二、合理设置实验目标,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其中,所谓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为了有效实现初中生物的三维目标,需要准确抓住“能力与方法”这个关键点,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种子的呼吸作用》相关实验演示时,老师可先将实验目标告知学生,再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罐头瓶、水杯与吸管等材料分别替代广口瓶、试管与导管,将小麦、玉米、菜豆等种子作为实验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掌握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的条件;然后,将煮熟的种子与萌发的种子分别放入不同的瓶子中,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瓶中的燃烧情况,紧接着将萌发的种子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封装起来,待两三小时后,将清水注入瓶中并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会发生变化。最后,将萌发的种子与煮熟的种子分别装入不同的暖水瓶中,并插入温度计,让学生观察装有不同种子的两个暖水瓶其温度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便总结出种子在呼吸过程中会吸收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从而产生热量。因此,通过合理设置初中生物实验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积极性,为学生之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分配实验小组,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各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进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首先要求老师合理分配实验小组,坚持优劣互补的原则,促使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弱势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过程中,教师便可将生物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和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中,这样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全面提升生物实验水平。

四、优选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强化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为增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首先老师要合理选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案,突出教学重点,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实验教学。

如在“生态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计与“蒜苗的生长”相关的实验展开教学。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学生合理分为若干小组,然后将植物分别置于朝阳、背阴、潮湿与干燥等不同的环境中,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并总结蒜苗的习性与适合其生长的环境。这样的实验几乎没有条件限制,方便学生观察,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生物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水平。

五、结论

为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标准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应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发展学生思维作为教学重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将来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0.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十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教师经常会谈到听到的一个词汇就是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有效教学是教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成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成效的唯一指标。下面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

一、有效备课

备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而有效备课特别强调以下两个方面:(1)有效备课要求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问同学食品中都有哪些蛋白质,从而引入课题:蛋白质。接着提问,蛋白质是怎样的呢?蛋白质是一种,还是多种?然后组织学生独自或分小组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涨,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也提高了思维能力。(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教师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讲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难点和重点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并且易于出错。因为在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所以我们运用观察演示法来创设情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特别注意突出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染色体,以避免复杂的生物结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有效讲授

1.运用实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愿意学,而且学得比较好。某些事物形象一些生动一些,学生就容易记住,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时,要把握这一点,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个好的导入语,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内容时,教师说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来源是猪流感变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学习生物变异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用更加具体的实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细胞的无氧呼吸》内容时,可以课前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保鲜膜包住一个水果,放置几天,待水果烂后观察,有什么气味?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实验,而且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了解到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了什么物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本学科的兴趣,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试题讲评的有效教学

讲评试题是指在考试后或者在做练习后对试卷或者习题进行的分析和讲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查漏补缺、掌握做题的方法和规律、把握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把试题讲评课变成了校对答案课,而且试题讲评课对我们每个教师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难题,怎样进行有效的试题评讲呢?本人在自己的学习中得出了一些心得:试题讲评课的有效教学应该进行习题精讲,讲解学生的疑难问题,而要掌握学生的“难、疑”所在,可以改完卷后,收集错题、难题,统计错误率。对于错误率比较低的试题,不进行讲解,因为这些试题,班上的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明白,可以通过学生互相讨教把问题解决掉。而错误率比较高的试题的讲评,也可以通过成绩拔尖的学生的讲解来完成,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思维等能力。

总之,有效教学方法有的是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和归纳出来的,也有的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先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而后形成的,所以教学方法既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教学方法不断地发展、革新。高质量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进行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注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课堂上的时间用在“刀刃”上,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同时教师多多的反思和钻研,我想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生也会学得更好,教师们的教学也才更有意义。生物教师只有成为一个经常“反思”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慎英.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学生物教学特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一中)

11.和谐初中生物课堂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和谐关系,优化方法,手段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 本应为学生所喜爱, 但长期以来, 中学生物教学沉闷, 缺乏生气,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和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 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 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间情感的接受、相容和相互需要。在课堂教学中, 和谐的氛围, 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求教师不以职业地位压制学生, 不持居高临人、盛气凌人的态度, 心胸豁达, 具有较强的换位思考能力,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优化教学方法, 创设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传统生物教学, 教师是课堂的权威, 学生成了老师的附庸, 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学生感到压抑、疲惫。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来的, 教学法效果可想而知。

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互动、充满活力、使教学法效率达到最佳的课堂氛围, 我认为有以下几条有效途径:

1. 巧设激趣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情况、知识内容,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方式。如讲《激素调节》这一节时, 教师这样讲到:你看过哥德写的, 《浮士德》这本文学作品吗?主人公浮士德为了追求美的真谛与魔鬼订为契约, 饮了魔汤, 从一个年近半百的老人, 成为生机勃勃的年轻人。在讲完故事后, 教师紧接着说道: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但人体内确实存在着一种激发人体从幼年进入青春期的魔汤, 这种魔汤就是激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样讲就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共建和谐课堂。

改变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跳出“模式化”、“机械化”、“同步化”的局限, 采用参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如讲初中生物《遗传病患者》一节时, 先组织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布置内容, 走访、观察所住居民区的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结合课本知识, 上网查资料, 写成《关于所住居民小区遗传病及病因》的实验报告, 第二节课, 以小组为单位宣读调查报告。

3. 创设质疑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和谐的生物课堂, 绝非是学生没有疑问的课堂。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醒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能引发思考, 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才有获得独特思路的可能。如在学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时, 可通过设计下述事例, 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并分析讨论问题。科学研究发现下列事实: (1) 天竺葵在光下一段时间, 其叶片曝光部分检测到淀粉, 叶片遮光部分未能检测到淀粉; (2) 科学家在玻璃钟罩内单独放一只小白鼠一段时间后, 小白鼠会窒息死亡, 如果同时放一株绿色植物, 放在光下, 小白鼠不会死亡; (3) 科学家用水绵做实验, 在光下发现好氧细菌聚集在水绵的带状叶绿体周围。让学生开动脑筋, 根据以上事实,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考, 自然会想到:为什么曝光的天竺葵叶片能产生淀粉, 遮光不能呢?光与绿色植物产生淀粉有什么关系呢?玻璃钟罩内的小白鼠不会窒息死亡是因为有了氧气, 氧气是怎么产生的呢?氧气又是在绿色植物的什么部位产生的呢?为了搞清其原因, 学生就会进行讨论或从根本上找原因, 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探究问题。平淡无奇的课堂使学生感到乏味。教师应把课本生物学知识广泛地与生产, 生活实际相结合, 与生物学实验相结合, 引导学生质疑,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交流等释疑, 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良好质疑氛围,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手段达到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和谐

电教媒体应用于生物学课堂对于提高课堂容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甚至改革教育模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必须与其它教学手段配合使用,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属从属地位。为此, 使用电教媒体服务于课堂教学应注意:

1. 课堂教学电教手段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不要把生

物课变为电教课, 用多用少, 关键在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 决不能为使用而使用。

2. 电教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

一般的教学软件, 都有详尽的与画面相配的解说和分析, 有的教师整节课就点点鼠标, 简单串讲完事, 整节课就像看电影一样。例如, 有的老师在上《种子的萌发》一节, 整节课就放了一个详尽的《种子的萌发》录相片, 课后问问学生, 教学效率很差, 电教手段仅在某一或几个教学环节中起辅助作用, 切忌把生物教师变为电教教师, 把生物课变成电教课。

3. 电教手段应与模型, 挂图, 实验手段配合使用。

使用教学手段, 是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达到课堂教学的和谐, 运用何种媒体更为合理, 必须从教材出发, 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认知水平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对各种媒体进行比较、筛选, 选出最佳的媒体, 例如;讲述DNA的结构时, 用模型效果就非常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切忌不能用电脑的实验视频代替学生动手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

12.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篇十二

要顺利开展有效教学,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组织与实施。优化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基础;优化教学策略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做好课后反思及课题研究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

一、优化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基础

韩愈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设计重要环节,它能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即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备课至少要三次,一是集体备课(突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学习者特征分析(突出因村施教),三是备教师个人(突出自身的教学风格)。这三部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1、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集体备课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关键,因为能够更好地剖析课标 与吃透教材,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意识,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优化的教学策略等,是教师协作探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集体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最有效的备课形式。如:在备《空气》这一节内容时,对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氮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空气,再通过举例说明: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如氧气、氮气。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怎样让学生理解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呢?在集体备课时有一老师提出:增加一个演示《白糖与铁屑的混合》的实验,将白糖与铁屑混合后,再将磁铁放在混合物的上方,学生可观察到磁铁将铁屑吸引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更加能理解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2、学习者特征分析,因材施教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因此针对教师的个体差异与所任教班级学生特点不同,仅依靠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仍然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出现教学的低效与无效,为此我们应该在备课时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备好学生。备学生主要针对两个层面: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现有学习能力两个方面。

3、扬长避短,培养当代学者风范

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最好的课程资源,在备课中备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独特风格,备出真正“自我”。基于教师自身人人生阅历与教研资历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对教材的加工与处理也不尽相同,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资源也各不相同。诚然每一位化学教师要具有科学探究与开拓创新的意识,必须广泛收集资料,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博学多才,并在实践中研读课标,通读教材,活用教参,网络教研,与时俱进,具有当代学者风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一节时,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情感较缺乏,在上课时为了增加学生的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我引出了令人沉思的话语:“一滴水做不了很多事,但是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都节约一滴水,那13亿滴水就是260吨,可供1人吃约26000天就是约70年。”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能够引起多么惊人的后果!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教师只有把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有机地结合,内化成自我,把文本“熟透”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用怎样的引入方法,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资源,补充那个实验才更有效地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等,就显得游刃有余。备的作业应先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备自己的“心理”,上每节教师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饱满的激情迎接你的学生,开展你的课堂教学。再加上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就能使初中化学教学散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优化教学策略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一切创新的起源,好奇心是创新的前驱。没有兴趣与好奇心的学习,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等都无法谈起。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意在驱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1、激趣导入重开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激趣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让学生发现初中化学学习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愉悦的心情,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知识的挑战。例如:第一节课我并未按教材的安排环节去上课而是先做了几个有趣味的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指示剂变色”等趣味实验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让学生们激发出学习化学的深厚兴趣,同时还利用多媒体图片介绍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承上启下注重知识的衔接

巧妙的衔接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润滑剂,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诠释或启发学生对基本化学概念的理解,注重知识的衔接。例如:我在上“元素”一课时,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导入,先让学生思考“水通电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回顾这个实验,有效地导入了新课课题“元素”。这样的启发既有利于巩固已有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建,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重视了问题之间的衔接,同时重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 ①不断地提高演示实验的质量

②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构建以学生为本富于教学机智的智慧型课堂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根据我的教学历程,不断地反思课堂教学的种种模式与策略,不断地探究教育的本质。从中总结出了新时代的智慧型课堂,必须有以下几个风格。

①授课时要注重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有的放矢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并学以致用,让每位学生都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功。

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举例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联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③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听课效率,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或技巧。

三、做好课后反思及课题研究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 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相长,因此课后反思不但要针对教师,同时更要针对学生本身。教师进行的教学反思,回顾课堂中的不足和亮点,及时总结,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效果。而学生所要进行学习反思,回忆所学知识,有效进行梳理与巩固,使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1、学生课后对所学知识的梳理与巩固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主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因此学生除了课堂高效率地学习知识外,关键在课后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发现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促进自身的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复习与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所学知识,增强解题能力,以此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等学习效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要有所不同)。

2、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师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是非常关键志必要的,反思可以按以下四种方式进行:①预设教学效果很好,而实际教学效果也很好;②预设教学效果很好,但实际教学却不好;③预设教学效果不好,而实际教学效果也不好;④预设教学效果不好,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很好。教师按照以上四种情况分析这节课属于哪一种,然后剖析其中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对学生的引导是否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然后找到改进的方案与措施,唯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唯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教师课后的听课反思

课堂的有效教学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听课反思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善于发现,才能更好地调整自身的课堂教学策略,更好地组织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可以进行本学科听课,也可以跨学科听课,不断地进行听课反思,积累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然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4、积极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课题研究

在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探究中,要善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确定恰当的课题,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如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的研究,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提升,并形成一定的教育论文或教育成果,为教学科研留下珍贵的文字依据。

上一篇:游学活动方案下一篇:在海外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