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旗帜——共青团(精选6篇)
1.青年的旗帜——共青团 篇一
团结在共青团的旗帜下 1:朋友们,当你在团旗下宣誓的时候,你 会体会到共青团组织的神圣吗? 2:我知道,火红的团旗浸满了无数先烈的 鲜血,她展示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她 宣告着中国革命的胜利。1:一九一九一去不返,青春不会再回,年 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她永远记 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2:我要用呐喊,抖掉那附着在大好河山上 的污泥腐瓦;我要用热血,融化那将要凝 冻的江河湖川。1:年轻的中国,奔流的中国,可爱的中国,共青团团结在您的身边,任您召唤!全体合:我们知道,火红的团旗浸满了无数 先烈的鲜血,她象征着青年一代,紧紧团结 在党的周围,在党的领导下,迈向共产主 义的奋斗征程!1.在团旗下,聆听老一辈对青年一带的殷 切希望; 2.在团旗下,回顾可爱的团组织是怎样在 党的领导下成长; 3.在团旗下,学习无数优秀青年用鲜血和 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全体合:在团旗下,我们庄严宣誓:“我志 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 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 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1: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2: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1: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 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1:光荣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光荣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光荣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体合: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美 好的蓝图已经描绘,前进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团结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昂首阔 步,共创祖国美好的未来。全体合唱:光荣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青年的旗帜——共青团 篇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传媒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当今社会的面貌, 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青年人, 特别是大学生群体, 作为时尚和潮流的代名词, 一直以其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点, 始终站在新型科技应用和推广的前沿。特别是数字信息、网络、媒体、软件平台等现代化手段, 以其方便快捷、趣味性与娱乐性强的特点深受青年人的青睐, 成为青年学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新平台就像强磁场, 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参与进去。
一、新媒体时代
人们现在所说的新媒体一般是指: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媒体以内容生成的即时性、内容获取的“即地性”、信息投放的定向性等特点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时代是在Internet和手机普及后,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后的时代。博客、微博、微信、即时通讯、交友网站等信息交互手段, 使信息发布与交互变得异常简单, 每个人都是信息时代的主人, 都有发言权和评判权, 都可能成为媒体的焦点, 不再是普通个体只能作为被动的受众。
二、高校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工具凝聚青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 传统的校园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在青年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的今天, 青年个体的孤立现象也日益明显, 少数学生参与多数校园活动、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各类校园活动的问题渐渐突显, 这给共青团组织吸引青年、凝聚青年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
2. 网络的开放性对引领青年学生思想工作的冲击。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许多不道德、不健康的文化内容和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充斥网络, 导致青年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 社会责任感弱化, 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等。此外, 西方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加紧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渗透, 致使一些学生受其影响, 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这给共青团组织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3.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是坚持“两个全体青年”工作思想的要求。
根据共青团工作要求, 有青年学生群体聚集的地方, 就是共青团组织活跃的地方, 当今广大青年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聚集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社交、学习等活动。共青团组织的工作阵地也需向网络转移, 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 运用新媒体工具, 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才能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网络凝聚青年的工作方向
1. 畅通青年学生理性表达的渠道。
高度重视网络媒体“人人表达”的特性, 通过网络对话形式, 有效畅通青年学生网友的表达渠道, 以满足青年合理诉求的表达来引导他们进行理性表达。
2. 引导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
青年学生往往排斥说教, 热衷体验, 通过组织开展走进社会、体验生活等体验式活动, 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地观察社会, 从而在社会舆论形成的过程中发出正面的声音。
3. 建立以网络为平台的活动载体, 吸引青年。
利用网络人人可参与的优势, 组织开展网络推荐、网络评选、投票等活动, 吸引青年参与, 扩大先进与榜样人物 (集体) 的教育宣传面;通过“微视频”“微征文”“网络寄语”“手机摄影”作品征集等网络活动, 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发掘青年人创新思维的能力, 成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新路径。
四、利用新媒体凝聚青年的路径选择
共青团承担着带领青年一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引领重任。围绕提高对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为学生服务的原则, 探寻符合时代特性的网络团建工作渠道, 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
1. 手机报凭借其简洁、高效, 成为推进学生工作, 传播有效信息, 引导青年学生的重要渠道。
通过学校与移动、电信等企业的合作, 设计符合校情、思想引导需要的电子报刊, 通过发送手机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与成才服务, 可以融宣传、引导、服务于一体, 具备普遍性、快捷性、适用性和信息投放的定向性等特点, 实现与学生间相互沟通、共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
2. 微博成为凝聚青年学生的新方式。
“微博”力量不微薄, 它以迷你、即时、方便等诸多优势, 让青年学生群体成为“围脖”群体。通过团支部微博建设, 形成学生群体, 人团结在团支部里, 心凝聚在支部微博上的良好局面, 增强青年与团组织的互动性, 打造网络团建阵地。
3. 发挥QQ群的交流平台作用, 凝聚青年先锋。
通过建立团干部工作群、青年志愿者群、社团干部群、校园微博管理员群、学习精英群、学生干部群等学生骨干QQ群, 将校园先锋群体凝聚在一起, 加强沟通与联系, 对共青团活动进行及时、有效、有力的宣传, 使之成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先锋群体, 通过他们在网络上的传播, 让星星之火燎原。
4. 利用“人人网”等知名的社交网站, 建立校园网络媒体平台。
人人网成为在校大学生沟通与交流的主要平台, 这也是校园青年与社会青年区别之一。人人网俱乐部公共主页形式, 拥有发布状态和日志、上传照片、讨论区发贴等多种形式, 满足了学生不同沟通方式的需求, 是优质的网络交流平台, 能够满足网络平台建设的普遍性与适用性要求。
五、利用新媒体工具有效开展共青团工作的建议
1. 打造一支从事网络政治思想工作的专业队伍。
通过加强对共青团干部、学生辅导员及学生骨干的培训, 培训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 能胜任网上做思想工作、宣传工作的专业队伍。培养他们成为既可以在网络上被动回复, 又可以主动出击, 既可以怀柔手段让网友心服口服, 又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正面教育引导的网上教育队伍, 努力实现在引导中教育青年。
2. 加强信息监控, 提高网络信息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信息监控, 除了采用一些系统字符过滤技术之外, 还须以人工监控和防范为主, 培养一批从事网络舆情收集的舆情信息员, 对一些负面影响的信息及时监控, 一旦发现立即删除及时汇报, 确保校园思想的稳定。
3. 依托新媒体引导学生自行组织承担青年思想引导创新职能。
青年学生以兴趣爱好为主要出发点, 主动聚集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中, 对自己的学生组织有较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充分运用好学生自组织的微博、微信群、QQ群等平台, 通过发布与宣传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信息, 使之成为青年学生交流主流文化、进行思想宣传、教育引导的窗口。
参考文献
[1]陈晓萍, 陈义红.新媒体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现代商业, 2010, (2) :286.
[2]严励.网络传播学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44
[3]杨晓慧.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高校理论战线, 2009, (7) :43.
3.青年的旗帜——共青团 篇三
-------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申报五四青年红旗集体事迹材
料
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成立于1999年盛夏,她的成长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目前,年接待外地游客23000人,是吉林省第一大接待社,连年保持接待量第一名。同时,组织省内、市内民众外出旅游,该项业务目前已排入长春前三名。长春文化旅行社现设四大业务中心,及四个辅助部门,营业网点遍布长春市各行政区,共有员工44名,平均年龄26岁,党团员人数已占员工总人数的90%以上。领导班子由五名成员组成,年龄均在33岁以下。
4.青年的旗帜——共青团 篇四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而青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的中国共青团,一直都把青年人才的培养作为团组织的一项重点工作。人才的成长重在培养。没有培养,就没有人才的成长,青年人才的成长更是如此。开发青年人力资源,造就青年人才大军,要求共青团组织必须强化培养意识,在人才的培养上下硬功夫。
一、通过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青年人才高尚的思想道德素
质。
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全党全社会都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要把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进一步做好抓学习、抓实践、抓典型、抓阵地这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新的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充分运用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等有效载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活动。
二、以青工技能振兴活动为载体,培养青年人才高超的工作技
能水平
一是以岗位培训为基础,全面提高青年人才理论知识水平。可以说,培训工作是所有技术振兴的基础,是企业兴旺发达、健康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培训可以系统的对青工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释疑解答,提高青工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二是以“导师带徒”活动为根本,创造良好的学技创新氛围。能过技术骨干与参加过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技术潜力的青工结成师徒对子,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导师带徒活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激发了青年职工岗位成才的热情。推动青年学习理论,培育企业健康文化的形成,从而避免企业技术人才的断层,加快新知识、新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和应用。三是以青工技能展示为平台,掀学技创新高潮。提高青工岗位技能已成为时代进步的主动力,是企业赢得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选择,共青团组织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全面推开了青工岗位练兵活动,积极引导青工投身企业的创新实践,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青年自身成长成才建立平台。
三、通过“抢先机”、“敢破格”、“严要求”,建立青年人才通
畅的选拔渠道
“抢先机”是指共青团组织在帮助企业各级领导在挖掘青年人才时,要大胆选拔在高、精、尖领域以及苦、难、险岗位上具备优秀潜质或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人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开辟“绿色通道”,采取有效措施搭建成长平台,通过在实践中培育人才、锻
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帮助他们尽早把青年人具有的年龄优势、专业优势转化成工作中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早日成为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敢破格”是指共青团组织要协助企业领导层进一步完善青年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敢于打破常规,不搞论资排辈,早点起用、大胆使用青年干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护青年人才的创业热情。
“严要求”是指青年人才一旦被列入重点培养的对象,只是组织上对他们的能力、素质的一种认可,并不是获得了“扶摇直上”或“终身免检”的“通行证”。共青团组织要负起日常监管和长期监督的责任,在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和优越政策的同时,更要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年轻干部,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时刻督促警醒年轻干部自身要保持冷静心态,不能头脑发热,骄傲自满,要用实际行动和优秀业绩回报企业的培养和关怀。
5.青年的旗帜——共青团 篇五
内容摘要
青年就业问题的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各级青年组织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从普陀区青年的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青年就业问题的两个结构性成因,并结合国外和国内一些地区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方面的经验,针对普陀区实际,就团组织如何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共青团 青年就业 青年创业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随着中国加入WTO、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青年的就业与失业问题日趋严重。据2004年劳动保障部的《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当前登记求职的青年占到登记求职者总数的70%。有人把它称为“20-30岁新失业现象”。2005年一季度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显示,失业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到了18.1%,下岗职工只占5.8%。因此“2030”人员已经取代了“4050”人员成为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主要对象。
在上海经济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上海青年就业的环境、条件、愿望和职业选择等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为青年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解决青年的就业困难与失业危机,不仅关系到青年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共青团作为凝聚青年、培养青年的组织,应当在这方面更有效地服务于当代青年,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普陀青年就业的总体状况
根据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5年7月,区内16-35周岁的无业人数(指已完成学校教育而未在街道登记就业的人员)达到了52315人,占区内总无业人数的56.4%。其中21-25周岁的无业人数在所有年龄段中最多,占到了总无业人数的24.2%。由此可见,我区青年就业问题已比较突出。
(二)普陀青年就业问题的结构性特点
青年就业与失业的危机,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其中有两个突出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高中生就业难。数据显示,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青年无业人数为12525人,占青年总无业人数的24%左右;而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无业人数为24792人,占47.4%,后者几乎是前者的两倍。可见传统的“读书越多,学历越高,工作就越好找”的观念正在被打破,高中生、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等高学历青年的失业越来越应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是无技能青年就业难。根据2005年7月的有关统计数据,无技能青年的失业数几乎十倍于初级技工的失业数。我们在调查中也了解到,无技能青年的就业在当前看来相当困难,而且他们即使就业了也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短暂就业后再次进入失业大军的比例非常高。
(三)普陀青年就业问题分析
经济学家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总量过剩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现在普陀青年的失业主要属于“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其最显著特点就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
1、普陀青年存在严重的技能性结构失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完善,许多新的技术、新的岗位不断产生,而一些陈旧的技术正在不断被淘汰。而青年就在这种不断更新的技术中迷失了方向,形成了技能性结构失业。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育相对于市场有一个必然的滞后性,陈旧的技术教育导致了一部分青年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青年对于自身技术水平的认识与社会需求不符,很多人错将类似于能够熟练上网、打字等基本技能看作一种专业技术,在市场竞争中高估了自身的能力;第三,青年不能自觉接受更新技能教育,很多失业青年更关注如何找工作,而不关注如何参加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青年中无技能和初级技工的比例较高,而在实际需求中中高级技工的缺口大,两者的错位使普陀青年的技能性结构失业问题严重,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区无技能青年就业难的问题。此外,我们注意到,拥有中级技工证书的青年就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虽然具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年纪轻,经历少,实践经验并不丰富,因此不太受一些用工单位的欢迎。
2,普陀青年存在着严重的观念性结构失业,突出表现为“有业不就”
一是家长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高级的写字楼,不要进入工厂吃苦,而且对服务业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了青年的就业观念。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青年认为餐饮业、宾馆服务业和大卖场收银员等行业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而且非常不体面,因此不愿意从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餐饮业和宾馆服务业虽然用工量大,但是由于外来务工者的用工成本低,较易管理,加上他们比上海人更吃苦耐劳,所以这类岗位已几乎全部被外来人员所占据,而大卖场收银的岗位也是岌岌可危。对于普陀区这样大卖场集中的城区,这就将给区域青年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很多青年在找工作中也表现出了希望在办公室打字,做一个白领青年,而不愿意到工厂去锻炼自己的职业选择倾向。这就导致了目前在写字楼竞争中人才高度密集,淘汰率居高不下,而在工厂的招聘会上门面冷冷清清,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
二是青年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体会不深,缺少社会责任感。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特别是孩子在二十岁左右的家庭,由于父母双方可能还都是在岗职工,用两个人的工资养活三个人的生活还是力所能及的,因此造成了青年缺乏就业动力和压力。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21-25岁的男性上海失业青年的就业欲望并不强烈,表现出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生活态度。在就业促进中心几乎每天都可以接待到“带”孩子找工作和“代”孩子咨询的父母,他们为了孩子的工作四处奔波,而当事人却在家里玩着电脑游戏,这让许多促进就业工作者无言以对。
三、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一)国外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关注青年就业问题,从改善青年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对青年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修补市场失灵三个方面制定并实施了综合治理对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青年失业问题。
1、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改善青年劳动力的供给
一些国家通过在学生毕业前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和不断推广终身培训计划,来改善青年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例如日本历来就非常重视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职业观念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推出的“实务 教育连接型实践训练系统”,为高中毕业后工作无着落的青年提供知识培训和实习锻炼,深受各国好评。此外青年在社会遭遇求职失败后体现出来的不安情绪也受到了重视。例如中国香港地区的“青年见习”就是针对这样的青年开设的。
2、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社会对青年劳动力的需求
创造就业岗位较为积极主动的做法就是支持青年创业。许多国家向青年提供贷款,同时在技术、市场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给与优惠,扶植青年自主创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日本的《青年自立 挑战计划》就提出了几个方面的支持措施: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为青年提供创业信息、经验交流等服务;二是重点培养能够推动产业改造和勇于创业的人才,扩充创业培训学校;三是取消创业必需的资产额度的最低限制,导入简易而灵活的企业组织制度。
3、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修补市场失灵
青年在市场中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权益得不到保障。为了修补这样的市场失灵,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完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出发,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建立了相关的机制,来保障青年的就业质量。
(二)共青团中央和上海团市委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的指导精神
面对日趋严重的青年就业问题,共青团中央要求各级团组织要以竭诚服务青年就业需要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之一,积极协助政府做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青年就业为目标,以青年就业服务中心为基地,以创业为主题,以技能培训、中介服务、观念引导、就业援助为手段,切实抓好提高素质、鼓励创业、牵线搭桥、政策扶持、强化阵地等关键环节,初步构建起与国家就业工作相衔接、具有共青团特点、符合青年需求的青年就业工作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共青团和青年特色并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服务项目。
上海团市委结合上海青年的就业现状,从三个方面着手促进青年就业:一是进一步提升青年就业服务能级,二是进一步加大青年创业扶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健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
(三)团区委在促进本区青年就业创业方面的工作思考
1、引导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观
从我区青年的观念性结构失业问题中可以看出,就业观对于青年择业和就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在学校时与社会接触不多,他们的就业观就必定深受父母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中树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就业观念应该是共青团“三观”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广泛开展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教育。可以在少先队的活动中组织他们参观工厂企业,为他们从小接触不同的职业创造机会;可以在初中团组织活动中组织团员进行技能学习,为将来选择职业和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在高中阶段的团员教育中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青年和岗位能手为学生们开设讲座,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意识真正深入青年的心。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们在踏入社会之前建立良好的心态和对社会的正确认识。
对于已经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挫折,并对其造成一定影响的青年,我们要在工作中重点关注。首先可以组织社工对这些青年的数量和具体情况作一个了解,然后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青年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助,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重新树立信心,寻找匹配的工作岗位,从而实现他们新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做好对成功典型的宣传,使其他有着类似经历的青年能汲取榜样的力量。
据了解,现在上海就业促进中心正在功能上实现从职业介绍到职业指导的逐步转变,希望通过讲座和个别辅导等方式为失业人员,特别是失业青年进行职业生涯导航。我们可以与他们合作,让职业指导培训班开进学校,开进社区,让家长和团员青年一起参与活动,引导他们逐步转变就业观念。
2、完善青年职业培训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从对普陀区青年失业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解决青年的技能性结构失业是非常重要的。诚然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那么如何完善青年的职业培训来弥补者两者之间的空白?进行什么样的培训?借助什么资源进行培训才能使培训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呢?我们认为在这点上,共青团有着一定的优势。
据了解,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已经采用了知识培训和见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其基本做法是以就业促进中心为媒介,为失业青年提供免费的课程培训和实习。这项工作开展几年来效果明显,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对此项工作的宣传以社区、街道为主,力度不够,青年的知晓率低;其次,实习基地要通过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的审批,限制条件较高,因而参与的企业范围有限;还有一部分实习单位不以提高青年的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将实习青年当作免费劳动力,带教作用不明显。
结合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团组织力所能及的方面参与政府事务,完善现有的职业培训体系。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团在学校的组织,尤其通过初中、中专以及高中的团组织加大对现在政府补贴培训项目的宣传,与就业促进中心一起开展好免费培训的宣传工作。其次我们在很多区内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建立了团组织,有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人还是我们青年联合会的委员,我们可以发挥这些优势,为失业青年到这些企业见习牵线搭桥,巩固知识培训的成果。此外,在我们的“城市先锋志愿者”队伍中,我们可以有目的地吸纳一些失业青年,在进行志愿服务之前,对他们就服务项目开展一定的培训,这样既能为他们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又能提高我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同时在他们志愿服务期间,他们也会有幸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为他们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建立培训机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在符合青年需要的前提下,以培训服务行业职业技能为主。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很强的,因此要注重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的培训。其次,与企业联合开展职业见习活动要加强与就业促进中心的合作与联系,理顺与劳动部门的关系,保证我们的职业见习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青年利益,切实为青年能力的提高服务。
3、发挥青年组织优势,参与政府在青年就业创业方面的决策
调查显示,目前青年的就业创业质量并不乐观。就业方面,一些企业无视用工的相关法规,不与青年签订正式的合同,不按时交纳四金,导致了青年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很多青年的工作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在创业方面,青年在创业初期往往缺乏资金、技术和对政策及社会的正确认识,因此而遭受挫折,成功率不高。这样的情况也就造成了青年就业问题的反复性。作为服务青年、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组织,共青团有责任和义务发挥好组织优势,从参与政府在青年就业创业方面的决策入手,为青年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在服务青年就业方面,我们首先要经常性地开展青年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青年失业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为我们的服务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其次,我们可以对就业促进中心以及劳动部门在解决青年就业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对他们工作中的盲点从我们团的角度出发加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开展补充性的服务项目;我们可以在目前青少年维权热线的基础上增设青年就业权益板块,专门接受青年在就业过程中,在中介组织或者用工单位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投诉,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切实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
6.青年的旗帜——共青团 篇六
一、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的必要性
1. 网络已成为广大团员青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 占到中国网民的68. 6% ; 网民每周上网时长为19个小时 / 周。当代青年中的绝大部分为网民, 对网络的长时间使用促使其产生某种情感依赖, 网络已成为青年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网络化非正式青年组织给团组织带来巨大挑战
随着网络和网络化非正式青年组织的快速发展, 首先, 淡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概念; 其次, 弱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影响。在服务、凝聚青年的过程中, 传统青年组织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了部分职能缺位, 而恰好网络化非正式组织给青年提供了一个交流、娱乐的平台, 提供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机会, 扩大了在青年和社会中的影响, 从而相对地弱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影响。
3. 网络对团员青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 良莠不齐。团员青年作为网络的一个庞大的使用群体, 由于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稳定性, 使得网络对青年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网络造成信息泛滥, 使青年道德意识弱化、政治观念淡化、民族意识虚化;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网络的虚拟性特征造成青年非人格化的倾向。
二、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突出服务青年的定位
积极开辟网上阵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团员青年, 发挥网络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中的积极作用。把握青少年多样化的网络需求, 利用网络手段为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成长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 把教育和服务结合起来。
2. 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作用
充分认识广大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使用者和建设者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参与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 使广大青少年成为互联网建设的一支积极力量。
3. 把共青团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优势, 引导广大青少年参与共青团网络建设。注重利用网络传播的新技术、新手段, 探索网上教育引导服务青少年的新思路。
4. 坚持开放的工作机制, 着眼长远, 稳步推进
推动形成党政支持、社会资助、共青团主导、青年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 共同推动共青团网络建设, 积极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
三、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的具体措施
1. 介入社会网络平台, 逐步吸引凝聚青年, 扩大团的影响
( 1) 通过各种方式在有影响力的社会网站上了解、吸引、凝聚青年。如采取新媒体平台建设、开展主题论坛等方式, 加强网上思想舆论引导; 开展网络社情民意收集, 政策形势宣传, 解答青年疑惑, 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积极宣传团的工作和团的服务项目等, 扩大共青团的影响, 形成有利于团工作的主流舆论。
( 2) 积极与网上青年自组织联系, 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帮助。积极地给予支持和鼓励, 做好其核心人物的工作, 有意识地引导其承担一些现实中的公益性工作, 把网上青年自组织培育成共青团在网上的一个工作站, 为我所用。在有条件的网上青年自组织成立网络团支部, 通过论坛上的跟帖、发帖开展团员登记、入团申请、投票选举、表决议事等工作, 在虚拟世界中尝试团建工作。进一步整合网上青年自组织, 由共青团主导成立类似“网络联盟”的正式组织, 促使网络组织朝着团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2. 完善团组织社交网络平台, 创新吸引凝聚青年的宣传模式
( 1) 微博建设。通过微博, 不仅可以时时传达学校的快讯, 也可让同学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时事新闻。以微博为平台依托, 凝聚广大团员, 并为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提供全面的在线服务, 形成一个团员广泛参与的网上组织活动阵地, 使之成为广大团员的网上精神家园。
( 2) 微信建设。以宣传学校活动为核心, 深入推进团组织的网络信息化建设, 实现“提问在线、回答在线”的创新工作方式, 设置自动回复等相关信息, 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了解各方面信息。
( 3) 人人网建设。建设人人网络, 丰富网站内容, 突出特色项目, 开发多种功能, 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在线服务, 建设一个高效便捷的综合性青少年网络服务平台。
( 4) 网络和其他信息传播方式的有效整合。首先, 和广播、电台的结合。如HIT直播间等, 通过动感时尚的节目, 以多种多样的互动手段以及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获得越来越多听众朋友的喜爱。其次, 和手机短信结合。基于网络平台采取手机短信投票、短信征文等形式, 实现网络、短信的互动, 吸引青年的眼球。
3. 利用网络平台, 举行主题活动吸引凝聚青年
( 1) 团组织要顺应网络时代青年自主、个性、时尚的要求, 以青年的口味来决定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项目内容和方式方法。通过设计一些自主型、实用型、娱乐型、学习型的网络项目来吸引青年网民的积极参与, 同时力争特色, 打造品牌, 扩大影响, 吸引更多的青年网民参与, 并满足其心理和兴趣需求, 从而达到组织动员青年的目的。
( 2) 开辟青少年专属自己的网上阵地, 丰富网站内容, 完善网络功能。在栏目设置、板块功能、内容侧重、表现形式和技术水平上都应突出鲜明的共青团特色, 多开设一些青少年感兴趣的特色活动、网上论坛等, 增强互动功能, 为青少年提供教育、维权、咨询、创业、就业等服务, 满足新时期青少年群体的多层次需求。
4. 加强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首先, 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工作, 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团组织建设、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加强领导, 积极推进。其次, 要建立和完善共青团网络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 形成团的网络工作骨干力量; 再次, 要深入研究共青团在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对网络的实际需求, 认识和把握网络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加强理论研究, 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摘要:《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中国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 主体为30岁以下年轻群体。如何利用网络正面引导、吸引凝聚团员青年, 维护团员青年权益, 成为团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针对团组织利用新媒体宣传的重要性、发展趋势及相应措施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社交网络,宣传工作,青年,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王之华.如何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J].新闻三昧, 2000, (3) :18-19.
[2]曹文.关于共青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少年的思考[J].中国共青团, 2008, (3) :31-33.
【青年的旗帜——共青团】推荐阅读:
美文鉴赏:团结在共青团的旗帜下08-25
迎风飘扬的旗帜10-29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08-11
光辉的旗帜 前进的榜样07-15
091班读《光辉的旗帜》有感10-26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07-17
先辈的旗帜小学四年级观后感11-06
七一建党节作文1000字:光辉的旗帜10-06
观看记录片《旗帜》心得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