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素质教育

2024-07-17

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素质教育(8篇)

1.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素质教育 篇一

发挥特色优势提升整体素质

强力推进我县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是我县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无论是世界经济、国内经济还是我省经济的发展,也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都遭遇了历史性的寒流,在这么个大背景下,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说压力不小。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积极应对,紧紧把握当前经济转型提升的新机遇,依据龙游发展服务业的现实基础和相关政策体系,牢牢把握规划这个龙头,以项目为载体,不断创新相关机制,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保持了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9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服务业总体情况

(一)从服务业相关指标完成情况看。2009年,我县服务业仍保持良好的态势。全县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1.75亿元,增长11.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2.4%,比去年上升了0.9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达25.7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2亿元,增长16.1%,超过预期目标3.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服务业地方税收2.77亿元,增长18.4%;全县服务业从业人数同比增长6%,服务业对促进就业的贡献不断增强。

(二)从几个主要产业看。一是旅游业仍然快速发展。2009年,我县进一步加快创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步伐,不断加大投入,依托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浙江大竹海等资源,通过完善功能配套、丰富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营销等,着力增强我县旅游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休闲性,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通过努力,我县成功入选“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2009年,我县成功举办2009国际汽联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广和·新湖风景”杯中国(龙游)拉力赛、2009年“斯威登网球杯”浙江省登山赛、衢州市第三届全民运动会等一系列赛事。成功举办张纪中版《倚天屠龙记》龙游开机仪式及媒体见面会,通过影视宣传大力促进旅游业发展。2009年,我县努力推进了一批旅游及配套设施项目,完成年年红旅游景观一期建设,加快推进三叠岩部落庄园、五星级清水湾大酒店等项目,龙游南部坑口森林山庄、北部石佛乡的“文山六水”、詹家的水岸林语、罗家的圣堂人家等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区(点)投入营运。据统计,2009年,我县共接待游客274.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境外游客2.71万人次,同期上升8.4%。二是现代物流业取得新进展。一方面得益于龙游经济的发展,为物流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更主要是通过连续几年的交通建设,龙游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进一步凸现,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条件。在这两大背景下,围绕我县“工业立县”战略的实施,加快龙游综合物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综合物流基地和龙北工业园区综合区块为平台,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在顺利推进综合物流基地内中石化油库迁扩建、柳丰物流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由粮食批发市场、农资配送中心等组成的城东专业市场群的规划建设。09年末,粮食批发市场工程已全面完工,柳丰物流、农资配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结束。积极开展物流业专题招商以及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维达纸业等一批企业将内部物流业务剥离、外包,推进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变。三是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份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3.6亿元,同比增长16.1%。我县在商贸流通方面重点抓特色,一方面,在现有业态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重点发展太平路商业发展轴、小东门商圈以及荣昌广场中心环河商务休闲、人民广场美食文化、龙翔路茶吧一条街、人民路汽摩设备、小东门滨河旅游购物休闲等特色街。一方面,落实个私经济发展扶持措施、设置“服务扶企、品牌强企、合同助企”三大载体,倾力扶持交易城、香溢市场等现有龙头专业市场持续繁荣兴旺。有序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活动,整合农村现有商业资源,扩大 “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覆盖网络,进一步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四是金融业稳健运行。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县金融业仍保持良好态势。从主要金融指标看,200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7.81亿元,比年初增加25.29亿元,增幅30.65%,特别是在新增贷款方面,仍有较大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4.72亿元,比年初新增15.83亿元,增幅22.98%。2009年,我县还通过建立“金融110”,为一批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可谓“雪中送炭”,真正体现服务业“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五是中介信息等服务业加快发展。2009年,我县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破除行业及部门垄断,清理并取消了不合理的地方限制,重点引进了一批上规模、有发展潜力的中介机构;引导了一批一般性中介机构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同时加强了中介服务行业信用建设,实行了中介准入制度和信用评价制度,有效地促使了中介服务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扎实推进了“数字龙游”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发展了电子商务,深入推广了农技

110、科技110和“农民信箱”以及及时推进了技术创新、科企合作等平台建设,从而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优质服务。

二、主要工作实践

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从龙游现状看,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但这种阶段性特征并不意味着服务业的“无所为”,相反,产业发展规律决定了需要超前谋划,特别是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更要加快服务业发展,适应经济转型提升的需要。为此,在推进我县服务业发展方面,2009年我县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是抓重点。龙游的现状与趋势,决定了当前要在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今年,我县在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和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中介服务机构的招商,重点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经济总量。二是编规划。坚持把规划工作作为引领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抓手。2009年,围绕旅游业的发展,我县相继编制了《龙游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森林公园概念性规划》、《龙游石窟外围拓展规划》、《浙江大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围绕交通的发展,我县编制了《龙游县公路水路建设规划》,并且根据《衢州港总体规划》,谋划龙游港区的发展;围绕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我县谋划编制《专业书市场空间布局规划》。三是推项目。规划的实施,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要落实到项目上。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因素影响,我县各部门共同努力,项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农村联网公路、320国道模环至会泽里段“白改黑”、西立交改建、粮食市场中转仓库等工程建设;柳丰物流项目也顺利实施;龙游320国道至团石公路工程和疏港公路建设工程已完成前期报批,近日将开展征迁工作;衢江四级航道开发工程工可和初步设计已取得省发改委批复,其红船豆枢纽县级指挥部已成立,现阶段主要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中石化油库迁扩建项目一期已开工;龙游县宝塔农资连锁公司农资配送中心正有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供水、供电以及主干道工程的前期工作也已开展;21至17省道龙游段项目工程已列入省厅规划,并上报省政府待批复;国家成品油储备库项目正在沟通对接中;杭长线客运专线项目经过艰苦努力对接,成功争取在龙游设站,变不可能为可能,目前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50省道溪口至大车段改建工程、龙游港区工程、46省道改建工程等前期探索类项目正按计划与相关部门进行深度对接以及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建政策。2009年,我县继续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根据《龙游县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的规定,梳理上报申请县服务业发展资金项目6项,兑现服务业发展资金奖励共计8.3万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通过资金导向,鼓励和引导符合我县产业政策的服务业项目快速发展。五是创机制。2009年,我县进一步理顺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加快形成既有部门分工、又有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首先,深化服务业项目决策机制。多次组织服务业相关牵头单位进行研究、讨论,出台了《进一步明确服务业项目决策咨询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全年共受理餐饮、娱乐、仓储、社区服务等服务业项目508项,做到了服务业项目规范化管理。其次,着

力创新考核机制,强化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完善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服务业工作考核办法,对2009服务业考核内容、分值设置、重点工作确立等方面重新调整,考核结果纳入县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使考核更具科学性、导向性,有效提高相关部门服务服务业的水平和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服务业发展虽然总体态势良好,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所占比重还不大。我县服务业近年来的增长势头虽然很好,但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还不大,占GDP的比重也较小,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二是发展层次还不高。我县服务业虽然门类较多,但发展层次还不高,传统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社会服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公用事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则相对较慢。三是创新程度还不够。我县的服务业发展准入环境越来越宽松,相关的扶持性政策也越来越完备,但服务业创新发展还很不够,尤其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头脑经济”、创意产业还有待大力培育。四是高层次人才稀缺。我县服务业从业人员众多,但多集中在传统型服务行业,总体素质较低,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稀缺,成为制约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瓶颈。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继续抓好政策扶持工作,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对上争取与政策落实工作,本着“用足、用好、用活”的要求,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将服务业发展纳入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时分解目标任务,落实相关工作职责,以加快促进我县服务业做大做强。一是加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功能,修编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尤其,要加强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重点围绕县综合物流基地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建设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功能集成,提高服务业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继续安排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并根据服务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逐步增加资金规模,争取更多的投入,对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科技与信息、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给予政策扶持。三是重点研究权限范围内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免政策,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着重做好服务业企业水、电、气价格的调整,努力降低服务业运营成本,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二)继续抓好要素保障工作,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围绕服务业发展,加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一是2010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服务业发展用地,尤其,对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争取服务业项目用水、用电实现与工业项目同价。二是大力争取信贷支持。积极向各类银行推荐服务业投资项目,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服务项目和金融产品。三是做好我县服务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加强服务业人才培育引进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我县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以及外贸人才,通过县人才资源开发专项基金给予资金支持,并在住房、医保、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照顾,确保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三)继续抓好组织领导工作,形成服务业发展合力

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协调配合,不断完善相应的组织与领导机制。一是强化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考核办法,从考核导向上把服务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狠抓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培大育强和入库税收的考核。二是强化督查工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体系,定期召开服务业工作碰头会,强化服务业调研,每半年组织一次项目观摩,交流发展情况,会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业日常统计制度,按季度召开服务业形势分析会,准确把握发展态势,为客观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提供可靠依据。

(四)继续抓好结构优化工作,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按照“稳步发展传统服务业,积极推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方针,在切实做好发展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和房地产等服务业的同时,结合我县龙游综合物流基地和龙游石窟旅游集聚区列入2010年浙江省服务业重大建设项目的契机,加快发展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科技信息、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服务业。同时,深入开展对服务业政策的研究与完善,重点加强对新兴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实现服务业总量提升。

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特别是在一些高度市场化的服务业领域,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项目。一是推进项目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适应我县发展要求的服务业项目,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对特殊项目、重大项目按照服务业决策咨询制度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并力争在引进大型服务企业方面取得突破。2010年要加快国家成品油储备库、民居苑古民居迁建保护等一批服务业项目招商对接进度,确保实质性进展。二是强化项目建设。2010年争取在以下项目取得突破:加快物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工业园区综合区块功能设施完善配套,柳丰物流(一期)、宝塔农资配送中心、中石化油库要加快进度,杭长客运专线、核电通场道路、衢江航道开发等工程要保质量、保进度。三是探索谋划一批储备类项目。认真研究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形势下的项目建设有关政策,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对接,及时调整相关规划,做好项目策划和储备,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效率,启动并完成21省道至17省道龙游段改建工程、贝尔铁路货物线、国家成品油储备项目等一批项目前期,为我县服务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素质教育 篇二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1 整合教学目标,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今, 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 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 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语文学科教学在整合教学目标时, 除了要注意教学文本中蕴含并落实的认知、智能目标外, 教师还必须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 挖掘文本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2 挖掘和利用教材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将心理教育渗透于阅读训练中

(1) 语文教材精选了大量的文质兼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课文, 对其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比较明显的, 可以直接利用, 以文育心、以美育心。如《谈礼貌》一文, 结尾这样写道:“学会礼貌待人, 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 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又如《珍珠鸟》一课, 作者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 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 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诸如此类的心理信息, 通过品读, 就能使学生充分感悟,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 有些教材中所包含的心理信息比较隐蔽, 课文中的语句、段落无法直接作为心理教育的凭借点,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细致挖掘。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 注意让学生去回顾先前学过的《我与地坛》一文, 让学生去感知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假想自己能够拥有仅仅三天的光明时日的充实的生活设计, 进而体会我们对时光的浪费;在品味史铁生由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变成一个只能靠轮椅走路的残疾人的苦痛中去体会该珍视生命、珍惜健康。在海伦·凯勒假想中获得的幸福感与史铁生在现实中品味到的痛楚对比中, 感悟生命的价值、健康的美好, 树立勇于面对一切磨难的坚强意志。

(3) 有些教材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不太明显, 比较深奥, 直取不行, 挖掘又不太合适, 就引导学生拓展深化, 找出彼此之间的结合点。比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 字面上写的是樟树, 赞美樟树四季常青, 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且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实际折射的是宋庆龄一身正气, 令敌人畏惧的高贵品质。为了加深对这一深层主题的理解, 教师可以于课后布置学生去搜索或查询有关宋庆龄的生平事例等资料, 布置类似《追忆宋庆龄》的综合性、探究性学习活动, 只要学生深入了解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深层含义了。

课堂教学之外, 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向学生介绍推荐名篇名著、“心灵美文”、“哲理故事”、“励志故事”等,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 使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只有在阅读训练中, 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 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提高学习效率, 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

3 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 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也是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另一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古典诗词朗诵、讲述成语故事、剪报、办手抄报、开讨论会、组织研究性学习、辩论会、演讲、书画比赛、课本剧表演等, 为学生创设说话的天地, 打造展示才华的平台以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同时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 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新课程中增设有“综合实践”, 也称“综合性学习”, 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 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 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师要非常重视通过这一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 去自主建构良好的心理世界。

4 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写作教学之中

写作教学活动中, 也蕴含着许许多多心理教育的契机。如, 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合作, 开展亲情主题班会, 把亲情教育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 让亲情诗歌、亲情故事、亲情歌曲等走进主题班会课堂。并安排一两个有学生家长参与的节目。班会课后, 学生根据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点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也可要求孩子给父母或同他们的亲人说说心里话, 或者在节日 (如母亲节、父亲节) 的时候说一句感恩的话等。这活动简单易为, 通过对亲人的具体调查、深入了解, 与亲人的沟通互动, 能密切与亲人的关系, 加深与亲人的感情, 从而培养美好而健康的亲情, 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和写作,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深厚的亲情观。

3.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篇三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物教学;学科优势

从生命的视角来观察,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神圣事业,所以,给生命以独特的关照乃是教育题中应有之义。而现行教育似乎淡化了对青少年生命价值的关涉。但是,生命教育是时代发展与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这为生物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课题和责任。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1.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

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育的内容包括生命的本质、特点、类型等。具体实践是指让青少年观察生命的诞生、生存、死亡等现象,并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使学生真实感受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观。(2)坚持重点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生命教育的普遍教育对象是广大的青少年,而应该以心理承受能力差,人生观、价值观有严重偏差,甚至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作为重点。(3)坚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在生命教育中,多让低学段的学生看到生命的精彩,感受到生命的可爱。随着年龄的增大,让他们更多地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再到教育学生懂得生命的付出,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4)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正规渠道,但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社会各界均不应误导青少年,而应传递有关生命的正确信息。(5)坚持知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平衡。我们关注生命教育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知识教育。有坚实的知识做基础,才能更全面、更真切地认识生命、感受生命、保护生命。

2.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内涵十分丰富,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应有以下内容:(1)生命历程教育。介绍有关生命的孕育、诞生、生存、死亡的知识,让生命更加健康和安全。(2)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学生知道生命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与不可逆转性,从而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对自身的重要意义,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3)和谐生命教育。学会关爱生命、善待生命。从关爱、善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开始,扩展到关爱、善待他人甚至是其他物种,最终达到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境界。

二、开展生命教育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1.开展生命教育的方式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融入教师的教育生命中。生物学科与生产生活实际具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在实施生命教育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1)课堂渗透。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生物学科的很多内容都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切入点和现实可能性。例如,结合“人类的生殖与发育”一章,与学生一起观看录像、查阅资料等,知道人类的自然生命历程。同时向学生渗透人的生命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不同的生命时期会有不同的幸福与快乐,同时也会有不同的苦恼与挫折。鼓励学生要正确面对人生,形成积极的、健全的良性人格,并营造出理性的生命情感,善待生命,善待他人,更好地迎接挑战和适应未来社会。(2)课外活动。如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学生广泛收集与生命有关的资料。或利用学校试验田,教室的一角等种植一些植物,饲养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让学生知晓生命的萌芽、发育、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的脆弱与有限,感受生命成长的喜悦与凋零的痛苦。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讨论,写出有自己观点的述评。(3)社会实践。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参观医院,亲身感受生命诞生时的欣喜与生命消亡时的悲凉,从而更加珍爱生命、感悟人生,并借此启发学生,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自己掌握。

2.开展生命教育的注意事项

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家长应该有正确的生命意识。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因此,教师、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教学与生活过程中,尊重青少年,尊重他们的生命,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用生命之力,开启生命之门。(2)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的接受能力,避免生命教育的“倒挂”。诸如利用血淋淋的车祸镜头、吸毒人员惨不忍睹的照片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并非明智。这种生命教育的“倒挂”现象会对学生造成强烈的精神冲击,甚至是心理上的摧残,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对于中小学生,应该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核心。

4.发挥政协优势推进协商民主 篇四

次提出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重的论断,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选举+协商”的民主,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与人大的选举民主并重且互为补充。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要求“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进一步明确协商民主的重要地位。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优势所在,也是新世纪现阶段必须肩负的重要责任。

一、推进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选择民主政治最初产生于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国家,指多数人的统治,与贵族政治、寡头政治相对立。西方资产阶级扩大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基础,确立了以普选制和议会制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照搬这种民主制度,结果水土不服,导致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经济衰退,后患无穷。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要使中国彻底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命运,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就必须发展和加强革命统一战线,把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致力于建设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就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政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成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政治组织,逐步形成了我国协商民主的基本框架。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按照民主原则共商建国大计,协商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这是运用协商民主形式的最初尝试和成功实践。可见,人民政协本身就是协商民主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协商民主实践发端于中国,是由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度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协商民主是当时的主要政治形式。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时,毛泽东针对“政协还要不要存在”、“协商还有没有必要”的疑问,明确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确立了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后的10多年里,人民政协团结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力量,活跃在国家政治生活舞台上,发扬人民民主,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已不存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应随之转型,必须形成一种更具包容性、代表各种利益主体的政治形式,实现有效的政治整合,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这种新的政治形态就是协商民主型政治形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反映了当代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协商民主提供了政治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政治制度趋于完善。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共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一道经历了各种严峻的考验,荣辱与共,团结合作,平等协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合作协商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并不适合中国,推进协商民主,为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选择,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也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协商式民主的实质是最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克服投票表决的局限性,从而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更真实的涵义上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政协责无旁贷。这是因为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同协商民主一脉相承,在协商民主建设中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第一,人民政协在政治上具有的广泛主体性是推进协商民主的最大优势。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的广泛的主体结构,与日益分化的社会结构相适应,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人民政协涵盖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等社会各界、各方面人士,凝聚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可以说凡属于人民范畴的都可以涵盖在人民政协的构成之中。因此,人民政协既是广泛团结的产物,也是实现广泛团结的组织,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协商民主范围广泛的特点。

随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发展壮大,参加政协的界别也不断调整扩大,人民政协的主体性也在相应扩大。第二,人民政协在政治上具有的巨大包容性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另一优势。作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坚持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的精神,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实现

政协委员、各界人士政治上的有序参与。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由发表意见,在充分、民主、平等、真诚的协商讨论中达成一致,从而把社会上各阶层、各群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愿望的表达、诉求的提出、关系的协调、矛盾的化解,纳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轨道,避免无序的、非常规的“大民主”状态。这是我国最广泛、最充分、最有效、最安全的民主形式和渠道。第三,人民政协能够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协调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人民政协代表广泛的利益主体,能够包容各种利益诉求,位置相对比较特殊,工作形式比较灵活,是执政党和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实现社会管理和调控、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纽带。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及时准确地反映基层和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通过提案、专题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提供表达途径和参与平台,从而实现减少对立面、消减冲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成为最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铺平道路。第四,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优势所在。在协商民主中,协商是形式,民主是目的,人民政协的三项职能都体现了协商式民主的优势,都蕴涵了协商式民主的本质。近年来,石乔口区政协在履职中充分体现协商民主的优势,做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政治协商领域,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协商机制,充分利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协商和重点协商,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在民主监督领域,坚持以建言献策为主要手段,以弘扬团结民主为着力点,通过建立专项视察制度,督办提案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多种形式履行监督职能,畅通了民主监督渠道。在参政议政领域,通过课题调研引导委员积极参与,通过界别活动引导委员有序参与,通过建立机制引导委员有效参与,从而提高了参政议政的质量。

5.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素质教育 篇五

政协恩施市委员会

贾庆林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既要谋事,更要干事成事,这是对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要求。当前,湖北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各族各界的共同努力,县市政协要在湖北科学发展、跨域式发展推进过程中有作为,关键是要认真履行职能,科学地谋事、干事、成事,特别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见成效。恩施市作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及省直部门的支持下,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以州城建设为龙头、以八大生态走廊为骨架的“仙居恩施”轮廓已初具雏形,恩施市政协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打造“仙居恩施”、助推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立足职能,主动谋事

谋事是成事的基础,也是政协的重要职责。坚持从促进湖北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不一般地建言、不建一般之言的要求,高立意、高起点地谋大事、议大事,通过多种形式,提出具有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力求进入党政决策,产生实际效果。

一是及时转换角色,积极主动谋事。县级政协领导班子及专委会成员,大多来自党政主要领导岗位,要想在政协这个“闲”岗位上有所作为,就应该及时转换角色,从决策拍板、行政管理转变为协商献策、参政议政,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当参谋、议大事、献良策。近几年,恩施市政协围绕全市“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建言献策的作用。如自今年2月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在我州启动以后,市政协立即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当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排头兵”的思路,由政协主席、副主席牵头,组成调研组就武陵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恩施富硒养生养老产业等调研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二是注意选准角度,突出重点谋事。注意从政协的职能特点出发,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来看问题、想事情、提建议。县级政协要重点围绕党委、政府着力推进的大事、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难事、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要事、有关部门呼吁帮助解决的急事、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的新事,组织开展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活动。2009年,市政协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全民创业”话题,深入开展了调研视察活动,组织召开了“政协委员话创业”座谈会,提出的6条对策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被纳入《中共恩施市委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决定》之中。

三是抓住关键环节,竭智尽力谋事。充分运用各种参政议政形式,并着重抓住核心环节、关键程序,努力增强谋事效果:组织各界委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视察、调查研究等各种活动,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针对性强的对策;按照协商在决策之前的原则,认真谋划和开展协商活动,使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座谈会议和秘书长会议等各个层次的政治协商更加规范、更加经常、更加有效,切实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真正做到议政议到关键处、谋事谋出高水平;抓好意见建议的跟踪反馈、督办落实工作,推动有关方面切实把政协的参政议政成果运用好,把各界委员的合理意见建议落到实处。今年7月,市政协副主席赵萍带队赴广西巴马就养生养老产业发展进行了考察,并就恩施富硒养生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亲自起草了《关于大力发展恩施富硒养生养老产业的调研报告》,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所提建议已写入我市“十二五”规划中。

二、围绕中心,用心干事

干事是成事的关键,政协既要善谋大事,也要多办实事。在干事的过程中,政协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按照“四服务四满意”的要求,突出服务宗旨,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实际出发,以实效落脚:在指导思想上,始终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在工作安排上,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努力使政协工作与全市重大工作部署同步合拍,让履职工作出成果见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进行调研视察,运用大会发言、报告、提案、信息等形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促进全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出实招。2010年,市政协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大生态走廊”的发展战略,组织开展了“政协委员话仙居恩施”研讨活动,提出的5条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并写入了《关于加快推进“仙居恩施”建设的决定》之中,对进一步丰富“仙居恩施”的内涵和如何推进“仙居恩施”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要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切实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界别众多、联系广泛、渠道畅通、位置超脱的特点和优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多做急公好义的好事,多做群众关心的实事,多做服务基层的具体事,多做促进和谐的“麻烦事”,做到更加情真意切地关注民生,更加富有成效地解决民困。优化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力求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民情,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民意,更加科学有序地集中民智。今年3月至6月,市政协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了“三万”活动,针对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发展滞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组织100名政协委员开展了“情系望城坡”捐赠仪式,为望城坡村捐款13万元。

三是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政协为经济社会发展办实事不能求大求全,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真正把政协自身特有的事情做得更加富有成效,把与其他方面共有的事情做得更加富有特色。前几年,我们选择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恩施老城改造、预防肺结核疾病等关系中心大局且自身有条件完成的课题,作为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的重点,成效比较明显,市委、市政府也很满意。如张钧委员提出的《关于建设恩施土家女儿城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形成了项目规划,并于今年5月在我州召开的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协商推进会上,与湖北奥山集团、随州香江商贸有限公司、中华龙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博海生物医药公司签订了湖北奥山〃楼外楼——恩施游客接待中心、恩施〃中国女儿城等4个项目的投资协议,签约金额达52.5亿元,此项目已于10月下旬在恩施华硒生态园举行了奠基仪式。

三、狠抓落实,努力成事

成事,就是干好工作,办好事情,成就事业。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要真正成事,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把全体委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个委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政协工作进一步活跃起来。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练就成事的过硬本领。通过举办委员培训班和采取印发资料、会议学习、开展活动前集中学习等形式,组织推动各界委员认真深入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政治,学习政协章程和政协工作的业务知识,增强委员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使委员不断提高干好工作、成就事业的本领。2009年,市政协组织对七届政协委员及政协工作者在市委党校进行了知识更新培训。2010年,组织政协常委及联络组长到上海展望学院参加了能力提升培训。

二是健全履职制度,提供成事的有力保证。认真总结履行职能的经验,将那些成熟的经验和作法适时上升为工作规则、程序和规范;建立健全与政协章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各种工作程序,进一步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切实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水平,为成事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同时要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委员双岗建业,鼓励委员参政议政,督促委员所在单位为委员履行职责、参加政协会议和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关心委员的工作和生活,尽力为委员排忧解难,努力调动委员参政议政、干好工作、成就事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市政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有的20余项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委员履职和委委员履职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恩施市政协委员及政协工作者宣传奖励实施方案》,2011年制定并下发了《政协恩施市八届委员会委员履职手册》等。

三是完善协调机制,优化成事的外部环境。做好政协工作,发展政协事业,离不开党委重视、政府支持,也离不开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配合。要不断完善联系协调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加强和保持与党委、政府的联系,争取党政领导对政协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与党政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互相提供情况、交流材料、反馈信息,着力优化政协工作的外部环境。市委、市政府历来就关心和支持政协工作,尤其是今年3月市委主持召开了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无论是从政协干部队伍的配备上,还是在委员活动经费的预算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市政协机关干部队伍真正实现了老中青结合,呈现出我想干事、我能干事、我要干事的良好势头。

6.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素质教育 篇六

岳麓区妇女联合会(2009年9月)

岳麓区总人口58.2万,其中女性28.7万,占总人口的49.31%,15-49岁女性11.4万,农村妇女劳动力4.98万。全区辖10个街道、1个乡、4个镇、165个社区,已100%建立了妇联组织。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妇联的关心指导下,岳麓区妇联紧紧围绕全区“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先导,充分发挥宣传发动、组织协调、载体平台的优势,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在城乡妇女协调发展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思路,创造新业绩,实现了城乡妇统筹发展的工作新格局。

一、统筹城乡妇女协调发展工作情况

(一)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在解决妇女创业上有了新思路 一是以创业富民工作为引导。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就业创业,以“创业富民”工作为龙头,开展了创业女性情况摸底及调研活动,组织召开了下岗妇女代表、返乡女农民工代表、待业女大学生代表、失地女农民代表、创业女性代表座谈会。启动了就业创业帮扶工程,全面推行“区校共建、区企联动,促进就 1 业创业行动”计划。区妇联与西城电器,咸嘉街道妇联与湘玉园会所进行了帮扶签约。

二是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为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我们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任务,因地制宜开展“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巾帼扶贫”培训活动,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宣传普及农业新知识,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妇女人才,以苗木花卉、葡萄种植促农村经济发展为龙头,带动妇女增收致富,同时各乡、镇妇联也依托各村的妇女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巾帼科技致富培训。据统计,近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班167期,参加农业科技培训农村妇女3500人。同时,依托湖湘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岳麓厨校2个培训基地,加大妇女就业创业定单式培训工作力度,近两年帮助实现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就业360名。

三是以典型代表为宣传点。成立岳麓区成功创业女性、女企业家帮扶队,举办创业女性报告会和座谈会,商贸城社区吴红枚等6位成功创业女性用自身的创业经历来鼓励有创业梦想和正在创业路上的同伴们,倡导学习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农家女朱惠明被授予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荣誉称号,她积极向广大妇女传播先进实用技能,做妇女创业致富的领头雁,引领 600多名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四是以招聘会为平台。今年与区劳动社会保障局举办了“点 2 亮智慧岳麓,实现充分就业”大型招聘会,组织90多家招聘单位为女性朋友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当场有600多人与招聘单位达成了聘用就业意向。成立巾帼创业示范基地3个、女大学生创业基地1个。天顶乡失地农民招聘会、望城坡下岗妇女招聘会,深受女性朋友们的欢迎。

(二)打造品牌,形成特色,在营造和谐氛围上有了新业绩 一是美进农家主题活动有声有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了村容卫生大扫除等形式多样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增强农村妇女美化环境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形成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居住环境。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方面,通过举办健身操大赛、秧歌大赛、女性风采展、妇女文化节、大型花卉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妇女群众远离愚昧落后,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是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亮点频显。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创建“平安岳麓、和谐岳麓、生态岳麓”的总体目标,将和谐创建作为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了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型家庭、嫂子楼栋长等创建活动,以及“好公婆、好夫妻、好儿女、好女婿、好媳妇”等优秀家庭角色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广大妇女弘扬“以德治家、以爱暖家、以学兴家、以廉守家”的传统美德和良好风尚,以家庭的文明进步推动岳麓和谐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各级“五好文明家庭”26000户。

三是巾帼文明岗赢得赞誉。积极开展巾帼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发动各级“巾帼文明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巾帼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共有巾帼志愿者队伍32支,有志愿者1250人,积极开展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如成立了“爱心家教进社区进村”志愿者服务队,已为500余户贫困家庭输送先进的科学家教知识。

四是家长学校阵地得到巩固。全区共建各级各类家长学校117所,有12所学校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区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家庭教育巡回报告。如咸嘉家长学校大力实施“母亲素养工程”,组织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母亲身心健康素养教育,先后开展了“优秀家长”评选、“我心中的母亲”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母亲整体素质。

(三)积极应对,做大做强,在工作能力上得到了新提升 一是加强巾帼社区服务站工作。与社会劳动保障局、各街道乡镇,社区村、社会劳动保障站加强配合,引导创建巾帼社区服务站,特别针对困难弱势家庭提供就业技能和就业渠道双向服务,实施致富工程,完善长效帮扶机制。

二是加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鼓励自主创业,坚持以创新带动创业,对经创业培训,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后的扶持对象,可申请银行小额担保贷款,进行补助贴息扶持,将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有机结合,为创业者提供技术资金等配套服务,同时,在税费征收小额担保贷款、经营场地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便 4 利,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近两年为117名妇女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有力地扶持了妇女就业创业。如望月湖是“道德银行”的发源地,2008年成立了“道德银行”创业分行,对小区内诚信的、有创业愿望的贫困妇女提供两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资金担保,帮助她们创业,同时为保证他们顺利创业,对获得担保贷款资金的六名妇女确定了一对一党政领导结对帮扶机制,为她们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外围协调等服务。创业申贷者高燕,通过创业分行获得一万元贷款后她把小摊改成了门店,生意越做越红火。

三是加强岗村共建工作。组织开展了以“城乡妇女手拉手,共建美好新农村”为主题的“巾帼文明岗”与村妇代会结对共建活动,开展“送信息、送科技、送培训、送法律、送温暖”“五下乡”活动,两年来为结对村共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等有关培训16场,培训农村妇女1万余名。协助联络村、尖山村妇代会建立休闲农业女能手协会1个,葡萄种植销售协会1个及种养植基地2个,实现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近400人,产生经济效益达60万元,捐款捐物达30万元。

四是加强宣传推荐工作。积极打造岳麓休闲农家乐品牌,努力探索基地建设与农家乐旅游对接的有效途径,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我区农家乐的知名度,为拓展妇女就业增收渠道发挥积极作用。

(四)关爱女性,立足长久,在为妇女服务上有了新举措 一是关注妇女身心健康的需求。制订实施了《岳麓区妇女健 5 康工程实施方案》,多项举措确保已婚育龄妇女每年能免费接受健康体检。组织成立了“女性阳光中心”,开通了“女性阳光热线”,通过举办女性心理辅导讲座,有力地促进了女性身心健康。

二是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启动了阳光关爱工程,通过开展“关爱贫困妇女行动”、温馨母亲节“倾听、倾情、感恩”活动,帮助贫困妇女解决实际困难,重拾生活信心;通过开展 “手相牵,心相连”志愿妈妈结对留守儿童活动,为贫困家庭儿童、外来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通过开展“我们是一家人,万人助学”大型关爱行动、共同帮助贫困妇女儿童和家庭度过难关。近年来各级妇女组织共为贫困妇女家庭捐款达50万元,发放爱心助学款30万元,结对贫困儿童206名、留守儿童65名。

三是关注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扶持培育“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妇联抓协会、能人办协会、协会带农户,着力在传播技术、沟通信息、联结农户、开拓市场、组织营销等方面形成规模效应。引导农村妇女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带动了更多的妇女走上致富路。

(五)健全机构,真抓实干,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上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健全了多层次的网络。建立了区、街乡镇、社区村三级信访维权网络,全面疏通维权渠道。同时建立健全妇联干部人民陪审员、维权联席会议协调组、110家庭暴力救助中心、法律援 6 助中心等妇女儿童维权机构,不断完善社会化、法制化的维权机制,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维权网络体系。

二是开展了多样化的活动。坚持普法教育宣传,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了广大妇女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坚持妇女干部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的提高,开展“妇干看庭审”活动,组织基层妇干参加法院公开审理的相关维权案例。积极开展“三无”(无毒、无赌、无家暴)社区创建活动,利用各种节假日组织开展防艾、禁毒知识等大型户外宣教活动。全面推进两纲实施,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切实维护妇女权益。三是解决了难点问题。我区位于先导区的核心区,处于大开发、大建设时期,有关征地拆迁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成为维权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注重源头参与,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向人大、政协提交议案提案,推动了农村出嫁女土地权益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坚持做好信访日常接待,通过解答咨询、疏导思想、法律援助等方式,及时理顺来访妇女的情绪,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是突出了重要环节。成立反家暴领导小组,加强家庭暴力投诉站工作制度建设,有效预防和遏制家庭暴力,出台了《岳麓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意见》,积极协助区人民法院率先全省制定《岳麓区关于加强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人身安全保护的暂行规 7 定》,积极参加最高、省市区法院关于家庭暴力“人身保护令”调研座谈活动,对涉及家庭暴力、财产权益案件及时为妇女依法维权。由全国妇联主办的中澳反家庭暴力研讨会、全国妇联反对针对妇女暴力公、检、法、司人员培训班学员到岳麓区考察,有力促进了我区反家庭暴力工作。

二、统筹城乡妇女协调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区在统筹城乡妇女协调发展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城乡妇女在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城乡妇女全面协调发展,如城乡妇女、不同群体妇女的发展还不平衡,基层妇女民主参与程度仍然偏低,妇女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妇女维权问题仍较为突出,妇女社会服务需求未能有效满足,失业、失地、留守妇女就业需求和技能提升需求面大,贫困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大于男性,流动妇女发展仍需要重视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齐抓共管才能逐步加以解决。

三、统筹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力度。争取党委政府加大对妇联工作的投入,推动政府以委托项目的形式,对妇联工作中具有社会服务性质、长期性的工作进行立项,如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家庭教育、婚姻指导服务、妇女就业指导服务等,发挥妇联在服务妇女、化解社会矛盾、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2、健全项目带动和实事化的协调发展机制。推动解决事关 8 妇女民生问题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出发点,积极探索项目带动和实事化的妇女发展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更多惠及妇女儿童发展的新举措。承接政府买单项目,借资、借智、借力、借台,为妇女提供教育培训、科技支持、法律咨询和扶贫帮困等服务,打造促进妇女平等协调发展的新平台。

3、务实创新,抓好关键环节,形成良好工作局面。一是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和城镇共同繁荣,坚持以提高城乡妇女素质为目标,以妇女学校为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创新和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为广大城乡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搭建平台。二是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各个妇女学校的阵地优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妇女争做“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排头兵。同时,要让城乡妇女了解享受中央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在拓宽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上再出新招。三是要巩固既有的品牌和成果。

7.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素质教育 篇七

1 语文学科的性质

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还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德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属性,是它的本质任务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书中求得真理。”

2 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自古以来,语文的政治功能就非常明确。

语文学科不是一般的语言学科,而是特指母语学科,其以培养听、说、读、写为主要任务,并通过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德育、美育与思维训练。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民族语言就是民族精神。讲授和学习民族语言就是在传递民族精神,铸造民族灵魂。因此,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上,其独特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 语文学科的德育实施

3.1 文质兼美的课文是生动的德育教材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以一个个知识点为体系编写、教学的,而是以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为依托,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品德。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入选的典范文章,或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蕴涵着仁人志士的美好情操,或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或体现着高尚的价值观念……《劝学》、《师说》、《沁园春·长沙》、《雄关赋》、《雷雨》等都具有极高的德育因素。如《天山景物记》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邓稼先》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语文课文还给学生提供了众多可以直接仿效的正面形象和具有批判作用的负面形象[1]。通过这些形象,使学生认识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样的人,不该做什么样的人,在各种形象的比较中,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分辨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总之,语文课文就是一篇篇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好材料,在研读、品味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提高道德认识。

3.2 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

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例如,在教《明湖居听书》时,学生一方面被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艺所折服,另一方面又陶醉于刘鹗精彩的文字描写。白妞所演唱的山东大鼓已近失传,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使学生不仅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增强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如《胡同文化》中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离太阳最近的树》关于环保意识的渗透,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效果非常好。

在挖掘德育因素的时候,应当实事求是,不能牵强附会,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而且不能脱离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分析,不能脱离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思想品德教育才是自然的、恰当的和有效的。

3.3 以情感人,熏陶渐染

情感教育是德育的核心。胡适先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讲解、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以及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学识,把学生引入理想的境地,

中专护生开展团体心理游戏的体会

徐梅林

(威海市卫生学校,山东威海264400)

摘要:开展团体心理游戏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中专护生在自我意识、学习潜能、适应不良、情绪调控、心灵成长等方面存在的困惑,使护生在轻松参与体验,深入反思和感悟中不断挑战自我,正确确立目标,有效适应环境,积极、乐观地将游戏的收获有机地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其形式和内容简单,易于操作,深受护生欢迎。

关键词:中专护生;团体心理游戏;体会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我校2006级高中护理班38名学生入校前都是高中毕业生,与初中毕业的中专生相比,他们受过高中阶段的教育,学习习惯较好,但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感觉到自己仅仅是中专生,心情郁闷、压抑、自卑,学习无目标,学生之间心理相容性差,缺乏团结友爱精神,不善于沟通,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个性较强的学生之间矛盾尤为突出。为有效改善现状,本着“教育无痕”的理念,笔者针对护生的特点和游戏的目的,开展了6个团体心理游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游戏是一种最能启发个性,自我创造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轻松地参与体验,深入地反思和感悟,真实地收获与成长。

1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护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心理游戏,包括旨在适应新环境的“有缘相识”、“松鼠搬家”;有效提高沟

不留痕迹地让学生产生移情感悟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感染学生。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语文教学应重体验,让学生感悟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既然文章是作者心灵的袒露,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走进心灵,激发学生探寻作品真谛的强烈愿望,进而领悟文中之“理”。如教《沁园春·长沙》,当然要努力让毛泽东笔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美秋天图画激起学生的情绪,更要让其体会“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力发千钧以及“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气概,从而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情感不断加温,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便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文章编号:1671-1246(2008)10-0147-02

通技巧的“盲人旅行”、“风雨同行”;树立健康自我意识的“目标搜索”;促进心灵健康成长的“走出舒服圈”。

活动前先由指导教师说明游戏的目的、活动时间、活动程序及注意事项。游戏中,护生是主体,指导教师起组织作用。游戏后回顾总结,引导护生消化整理,深入体验,发表感言,有针对性地解决护生在自我意识、学习潜能、情绪调控、沟通交往、心灵成长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并将游戏的收获有机地迁移到学习、生活中。

2活动体会

2.1适应新环境,体验主动交往的乐趣

许多护生进入新学校后,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出现迷茫、困惑,产生了适应不良的表现。有的学生甚至在入学一个月后仍没有熟悉班里的其他学生,由于彼此不了解,他们在各种

当然,要想达到情感渗透德育的目的,教师的作用十分关键。首先,教师要有激情[2]。无论是诵读、讲解或发问,如果饱含情感,就能创设与文中相合的情境氛围,“面山而情满于山,面海则意溢于海。”只有教师自己感动了,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其次,要找准教学的激情点。最后,要讲求情理结合的方法。

杜甫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用来形容语文与德育的关系是再贴切不过了。只要我们立足文本,深入挖掘,动之以情,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就能像春风化雨一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摘要: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试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德育功能及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语文学科的德育作用。

关键词:语文,德育,课文,情感

参考文献

[1]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素质教育 篇八

[关键词]国际化 联合培养IEEE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11-02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发展国际化的大方向。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确定为国家教育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选择。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快速有效地推动国际化就成为各大高校努力探索的一个课题。

本文结合所在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化教育建设模式,探讨并总结了学院在基于优势学科的建设推进高校教育国际化这一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方案及表现出的突出特色。

电子信息学院近年来发挥学科优势,集中在通信和交通两个优势学科领域,着力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在这一过程中,依托优势学科建设,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提升了学术科研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水平,突出了自身的优势特色,加强了服务于学生培养、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教育特色,也有效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一、 建设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

从2008年开始,学院在通信和交通两个优势学科领域设置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以一比一配套的模式,启动18门本科生专业课程和16门研究生课程的双语课程建设,开出了6门研究生双语课程和18门本科生双语课程,形成了系列化的优秀原版教材、双语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以及课程网站等双语教学资源。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双语课程,入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另一方面,通过科研合作关系,聘请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大师、著名教授来校开设讲座以及本科生课程。共引进全英文课程8门。如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知名的微电子科学技术与半导体器件专家和教育家美国Stanford大学施敏教授来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微电子器件”课程,学生不仅来自本校学生,还有许多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中科院物理所等,学生受益面广,在国内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院还在全球范围内竞聘知名学者及优秀师资。2008年至2012年5月,学院共聘任49位国际知名教授为我校名誉教授、顾问教授、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来源覆盖了包括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实现了在国内创造一个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力求使学生能够稔熟外语沟通,融会理解中西方文化,形成国际视野。

此外,对于出国访学的教师,明确要求他们在访学期间,要选择一门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回国后至少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一门全英语或双语课程。2008年以来,共带回26门国际化课程。

课程国际化建设取得的成效,提升了接纳留学生的能力,也为外派学生奠定了良好的英文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为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抓住历史机遇,推进与国际知名院校的联合培养关系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为世界瞩目,国外大学与我国教育机构的合作态度转趋积极。我们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创新合作形式,增加合作伙伴,扩展合作项目,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强与世界排名前200的一流大学合作。截止到2013年5月,已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12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协议,项目涉及本科生2+2,3+1,3+2,2+3联合培养以及研究生1+1联合培养等多个类型共15个项目。另外,还与6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建立了本科生、硕士生短期交流项目。2008年至2012年,学院共有研究生及本科生100余人参加上述项目。

走出去策略并不仅仅为了满足学生国际化培养的需求,通过联合培养模式也大力推动了学院国际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步伐,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建立试点班, 积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学院以优势学科为依托,2009年成立了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至今已有2009~2013共四个国际班。试点班同时接纳以英语为母语或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国际交流学生,采取小班授课,也允许学院其他班级学生选修试点班课程,以充分利用国际化教学资源,教学班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针对国际班制定了160学分的培养方案,包括通识教育45学分,学科门类教育105分和自主教育10学分,为了突出国际化培养模式,在基础课方面,学校统筹推进全校性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英语教学平台的建设,各学院国际班资源共享;专业课方面,学院继续采取教学立项、奖励机制等措施,推进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英语教学工作,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的双语、英语教学班,稳定双语、英语教学课程的师资队伍。

国际班成立后,学院也大力引进外籍教师开展全英文授课,特别是引进已建立联合培养协议大学的在职教授进行授课,增进了师生的了解,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参与联合项目的热情。以2010届国际班为例,全班共30名同学,全班同学有24名同学参加了不同类型的联合培养或国际交流项目,比例高达80%。2011年,学院制定颁布了《关于国际交流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学院文件,对国际班同学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选派、学籍管理、课程制定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向参与国际交流的本科生工作规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的建立,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工程人才为目标,通过双语教学、英语教学、国际交流项目等方式,使通信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不仅建设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名牌专业、品牌专业,并将其建设为国内、国际知名的特色专业,在摸索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方面,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拔尖人才方面,为学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开展国际IEEE专业认证,巩固教育国际化的建设成果

为推进教育国际化,提高国际社会对我校优势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2011年5月,北京交通大学与IEEE国际认证委员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依据ABET专业认证准则,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两个本科特色专业“通信工程”、“自动化”申报参加国际IEEE专业认证评估。

ABET推行了“基本等效评估(Substantial Equivalency Evaluation)”,为没有全国性专业鉴定机构国家的相关专业点进行评估,用ABET准则衡量其质量与水准。ABET还设立了“学历评估(Educational Credentials Evaluation)”部,为学生个人作学历评估,以确定其学历与ABET准则的异同,以便在美国深造或就业。ABET是一个会员制的机构,会员单位大多是美国的主要工程师学会,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等。会下设四个鉴定委员会及十几个常务委员会、特别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四个鉴定委员会中,工程鉴定委员会(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EAC)负责工程专业的鉴定,这些专业主要是培养未来工程师的。

在研究国际IEEE专业评估的政策和体制、规范和标准、程序和过程等基础上,学院对接国际IEEE专业规范和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英文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下属的IEEE工程协会委派Rod Harker先生来我校实地进行了国际IEEE专业认证现场评估。在汇总各方面情况后,Rod Harker先生对我校“通信工程”和“自动化”两个专业的管理机制、实验室设备、教职工工作态度、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两个专业的标准和水平已经超过国际认证的要求。

五、结论

学院基于优势学科领域建设,面向国际化教育理念,着力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学生培养国际化、学术交流国际化等工作,利用本文所述几个方面的建设工作,构建了多维的、立体的、一体化的国际化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果。

[参考文献]

[1]仇鸿伟.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大学(学术版),2012,(10).

[2]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3]邵小桃,戴胜华,刘颖,陈后金.积极开展国际IEEE专业认证,推进特色专业教育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

[责任编辑:雷艳]

上一篇:经典语录:远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下一篇:2024-12-10市教研室到我校进行教学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