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诗词风格

2024-09-14

韦应物诗词风格(精选4篇)

1.韦应物“流丽”诗风研究 篇一

关键词:韦应物;流丽诗风

李肇《国史补》记载,“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锁居焚香扫地而坐”[1]。这往往让人认为,韦应物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在评价韦应物诗歌的时候,历来也总以平淡自然为概括。“朱熹谓‘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晦庵说诗》),方回评其诗为‘淡而自然(《瀛奎律髓》卷八),翁方纲谓其诗‘奇妙全在淡处,实无迹可求《石洲诗话》卷二),无不以平淡自然作为韦诗的主要风格特征。”[2]而实际上,在古淡自然的诗风之外,韦诗还有流丽的一面。而我以为,韦诗中的流丽是其最具个性化的艺术特色。

一、如何理解“流丽”

说到“丽”,一定是指,诗写的有丽色,有美感。当人把它用作形容词时往往会采用美丽、华丽、绮丽等词语。但是,很少有人用流丽去形容什么。而“流”字,如果组词,一般是“流动”、“流畅”、“流泻”这些词,它们都有一种动态的感觉在其中。因此,当“流”去修饰“丽”的时候,它给人的感觉一定不是死板的,也不是颜色浓重、富丽堂皇的,而应该是一种清灵动感的美。相比“华丽”、“绮丽”,更淡雅一些。

韦应物的诗歌风格,常被提及的是“古朴冲淡”。譬如以下几句: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绿荫生昼静,孤花表余春(《游开元精舍》)

衰莲送馀馥,华露湛新秋(《楼中月夜》)

雨歇林光变,塘绿鸟声幽(《月晦忆去年》)

半雨夕阳霏,缘源杂花发(《月溪与幼遐》)

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叉(《答徐秀才》)

艳雪凌空散,舞罗起徘徊 (《乐燕行》)

实际上,这些句子在冲淡外,更有流丽的一面。韦诗的语言修饰感很强,特别是他的用字,比如“舞艳雪”、“生夏凉”、“吐华月”、“生昼静”等,都是很机巧的。他的用字让人会关注到某个点上,不像王维,让人产生的是对某种意境的遐想。

譬如“流云吐华月”这句。云和月都有修饰词,流云指的云在流动,而且这种云不是一团一簇的,而是狭长而熙攘的,像流水。诗人形容月时,用的是“华”,不是“明”、不是“皓”。明月,是一种很平白的写法,而皓月,突出的是亮;只有华月,除了有柔亮之光外还有华彩之感。人平常看月亮,有的时候它的颜色是浑浊不清的,多色合一的,我想这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感觉。因此,当一首诗的色彩感变强的时候,便可称之为“丽”。此外,他还用了一个特别生动的动词“吐”,这个“吐”字就把流云拟人化了。虽然句子不过五字耳,却很是花了心思的。而王维的“明月松间照”与之相比,写法就太直接了,王维用最简单的词汇将意境营造出来,而韦应物,创造的是一个新颖的动画。

再如这首《南园》中的“水禽遥泛雪,池莲迥披红”。

如果说骆宾王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一个近景特写,那么韦诗就是用了长镜头。远远看去,那洁白的水鸟就像雪片一样在水中浮动。其中“泛雪”既写出了水鸟的颜色,又写出了水鸟此刻的状态;诗人写莲花好像披着一块红色的绸缎一样,一个“披”字把莲花写活了,并且“雪”和“红”在颜色上形成了漂亮的搭配。我认为这就是韦诗中的“流丽”,不乏对辞藻的修饰,充满了色彩间的映衬,动感而不艳俗。

二、何以成就“流丽”诗风

叶嘉莹认为,“韦应物是后来才学诗,所以一切都是有意的。小时候的学习,什么都不分,是非黑白善恶好坏都不知道,就那么一股脑的背。可是一旦已经长大,什么都是有意的,学习也是有意的,写作也是有意的。所以韦应物都是有意学陶学谢,于是他的山水田园诗里就有一类像陶渊明和谢灵运的作品。”[3]

我认为这个“有意的”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说是形成韦诗中流丽一面的动因。为什么他会写出“流丽”的感觉,因为他在写诗时有意为之。宋代诗人陈后山称赞陶渊明的时候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后山诗画》)。这是很难做到的,很少有人能够在作诗时不含杂念,作诗不为与别人争高下,不想借此留名千史。杜甫曾言“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出了诗人写诗的一种追求,韦应物也不例外。但是若论作诗,不是说有意就不好,就不如无意的,而是每个人的“有意”所呈现出的艺术表达不同。而我以为,韦应物的“有意”就体现在“流丽”这一点上。

韦应物自己很认同“丽”这一点。他在诗中一再用“丽”来称赞别人的诗歌,譬如“‘丽藻颇为工《答韩吏部》),‘为文颇瑰丽(《送云阳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京师》),‘仰答高文丽(《春宵燕万年吉少府中孚南馆》),显然对丽藻表现出一种非常欣赏的态度。”[4]

胡应麟也说:“韦左司是六朝余韵,宋人目为‘流丽者得之”。[5]

六朝诗风追求的是辞藻的华丽和精美,以至于陶渊明在那个时代并不被人看好。可是韦苏州,他不仅承认词丽的一面,也非常欣赏陶渊明诗中的朴质自然。韦诗中的冲淡质朴其实与“流丽”并不冲突,比较他和谢灵运的山水诗便会发现,虽然都着重刻画山水风景,然而韦应物的遣词造句还是多了一分自然和随意。可以说,韦诗的“流丽”是一种建立在词丽之上的,具有圆融感及动态美的诗歌风格,正如苏轼对韦应物的评价是“发纤秾于简古”。

韦应物的诗,古淡之外流丽犹存。流丽是他独特的艺术审美,而古淡其实更像是一种心境。正是因为韦诗中融合了两种看似矛盾的艺术风格,才让韦诗在百花齐放的唐诗中,独拥一片芬芳。

参考文献:

[1]《韦应物诗选》 陶敏 王友胜选注 中华书局,2005:3.

[2]《韦应物诗选》 陶敏 王友胜选注 中华书局,2005:3.

[3]《叶嘉莹说中晚唐诗人》 叶嘉莹 中华书局,2007:97.

[4]《韦应物诗选》 陶敏 王友胜选注 中华书局,2005:11.

2.韦应物的诗词—长安遇冯著 篇二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释】:

①灞陵:即灞上,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②客:指中唐诗人冯著。

③采山:指冯著有归隐山林之意。

④冥冥:悄悄。

⑤飏飏:飞翔的样子。

⑥燕新乳:初生的小燕。

⑦昨别:去年分别。

⑧鬓丝:两鬓白发如丝。

【译文】: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悄悄地百花正在盛开,飞翔的燕子正在哺乳小燕。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赏析】:

3.韦应物简介 篇三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最著名的诗如《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4.韦应物:闻雁 篇四

作者:韦应物

原文: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翻译: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

不知道在哪里啊?

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

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赏析:

古代交通不便,远飞的大雁常常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本诗作者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其心中的感触较之常人又深一层。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出自《说诗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上一篇:女子篮球校本课程教案下一篇:电缆考试题库